矿产资源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矿产资源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矿产资源的定义

篇1

矿产资源的内部、外部、数量、质量以及开发价值的评价就是我们所说的矿产资源评价,在进行矿产资源评价过程中会应用到许多理论知识和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与此同时,需要对该项工作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政治、经济影响进行推测。地质异常的矿产资源定量化预测与不确定性评价有统计预测矿床、以"求异理论为基础的资源预测评价以及结合数字找矿的资源定量预测评价三个阶段。在进行矿产资源的评价过程中的评价对象为可疑的矿产资源,并建立一个合适的矿床谱系和地区的成矿多样性进行研究,进而实现预测评价的目标。

一、地质异常的矿产资源定量化预测与不确定性评价的来源及途径

1、在进行地质异常的矿产资源的预测过程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预测过程中所使用资料的不确定性以及测量精度的不够以及测量结果表达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差以及预测方法的不合理、评价过程中的变量处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不确定性。

2、不确定性方法是指在进行定量化预测和不确定性评价过程中使用的评价方法,是有地质不确定性的,在做研究时惯用的模糊数学理论是地质评价不确定性的体现。而地质统计学和地质几何学及地质统计学则是常用的两种对矿床评价的方法。

二、地质异常

1、地质异常特征

①在进行地质异常的矿产资源定量化预测与不确定性评价时首先应该了解地质异常所表现出的特征。其属性特征主要包括:等级性和相对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不规则性和自相似性、不均匀性和多样性、不连续性和突变性。

②地质异常的几何特征

地质异常的几何特征主要体现在边界特征和形态特征两个方面。其中按形态特征来分析,可区别为线性、面性以及环形三种地质异常。

2、地质异常时空演化

在进行地质异常的矿产资源定量化预测与不确定性评价时,应按照层层划分的原则进行区域的划分,并且通过层层划分使得区域不断的缩小指导出现异常的单元,随着观测尺寸的不断变化异常尺寸也会随之不断变化。尽管异常空间的分布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匀性和不规则性,但是两者之间的比例不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层面里,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这就是分型特征在地质异常时空分布的体现。举例而言,大部分断裂构造的几何分布和断裂空间已经被证实存在显著的分性结构。除此之外,我们发现地质异常演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叠加性和继承性,并且在不同的阶段地质异常的演化强度也在不断的变化。

3、地质异常识别提取及圈定

在进行地质异常的矿产资源定量化预测与不确定性评价时需要识别和圈定地质的异常指标,通常情况下的地质指标的提取方法有:地壳升降系数法(即E值法)、地质关联度法(F值法)、地质相似系数法以及熵值法(简称a值法)等。在识别地质的异常指标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有断裂密度法和地层组合熵等方法;在进行地质异常圈定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有:极值理论法、数量化理论、数理统计法、非线性地质异常分离提取技术、模糊数学法、数理统计法以及经验法等。

三、基于地质异常的矿产预测与评价流程

1、预测单元的划分

分析选择取值区间和地质不确定量的观察尺度的方法是预测单元划分过程中提高预测精准结果的方法。通常情况下,预测单元有两种,分别是不规则地质单元和规则网格单元。通常情况下,不同的单元类型以及大小的不同都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对预测结果和评价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异常识别与提取

当下为止,线性地质异常识别和面性地质异常识别是主要的两种地质异常识别方法。现在笔者对异常识别和提取的研究对象进行简要的介绍,主要是对地层构造、地质构造和地基构造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三维空间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

3、圈定预测区域,估算资源量

在进行预测区域的圈定以及资源量的估算过程中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并通过处理将这些资料转化成数据,进而进行目标的层次性圈定,循序渐进的提升找矿的能力和效率。在进行矿产预测时根据成果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定性预测进而定量预测、经验预测以及主观预测几种方式,这几种方法各有优势,在使用时都应该遵循四个原则:动态、整体、最有效、实用。

4、预测区域优选原则及方法

在进行预测区域优选时应该遵循综合评判、系统优化的原则,可以采用数学模型法、综合信息法以及经验类比法来进行。

四、矿产预测不确定性评价

篇2

[关键词]ArcGIS 矿产规划 数据建库

[中图分类号] TD9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284-1

建立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而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则是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最基础的工作。目前,新一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已进入实施阶段,迫切需要加快规划数据库建设,为实现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化奠定良好基础;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已到了入库、上图阶段。各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加快推进规划数据库建设工作,确保新一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顺利实施[1][2]。

1ArcGIS软件

1.1软件概述

在GIS领域,ArcGIS一直以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处理功能著称。其独特的空间数据模型及空间分析等功能,使得基于ArcGIS构建的应用系统为相关部门和领导提供了科学的计算结果和决策依据。ArcGIS产品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领先的GIS产品,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在使用各个级别的ArcGIS产品,产品具有完善的系统架构,丰富的GIS功能,为各行各业的用户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1.2可伸缩性

由于ArcGIS系列产品具备相同的核心技术,这就为系统资源的共享、系统的无缝升级、数据和应用功能的平滑移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样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应用阶段的需求,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从而充分地保护前期资金投资和工作投入,保证系统的分步实施不会因为平台的提升和系统规模及功能需求的扩展而陷入两难的境地,避免了系统“升级即重建”的尴尬,使构建的系统从整体上具有极大的延展性和灵活性。

2数学基础与技术标准

2.1数学基础

(1)大地坐标参照系选用1980西安坐标系;(2)成果图件选用“高斯-克吕格椭球投影”;(3)空间要素图层数据,为以度为单位的地理坐标系。

2.2依据

(1)国土资源部-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指南;(2)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标准;(3)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年报制度;(4)国土资源部-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成果要求;(5)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

3数据库建立

3.1资料收集

主要包括图件、表格和文字资料等规划所涉及的三类成果。图件资料:主要有规划区资料、基础地理底图、矿产地资料、其它需要的图形以及空间数据资料等;表格资料:规划区基本情况、矿产的储量基本情况与开发利用情况、矿产品的供需情况等;文字资料:主要是有关的文件、总体规划、有关规范和标准等。其它资料还可以有遥感影像以及图片、图像等多媒体资料[3]。

3.2空间数据要素分层定义的变化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对空间数据要素分层定义作了部分改变,主要表现在:按新的编码规则确定了图层代码,增加了基础设施(面状)、基础设施(线状)、矿业经济区、矿业开发基地等图层,扩展了部分图层的含义。

由于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区域之间、不同矿种(类)的不同类型勘查区之间以及不同矿种(类)的不同类型开采区之间在空间上会发生重叠(如某矿种的鼓励开采区中可能存在另一矿种的限制开采区情况),因此,这三个图层是以重叠后在空间上形成的最小基本单元做为图元单位进行记录。

作为省级规划数据库,乡级政区(Polygon)和乡界(Line)图层可以不做,城镇点(Point)图层内容可以做适当取舍。

3.3图层属性数据结构的变化

(1)种属性表均增加了目标标识码数据项。

(2)础地理部分的省、市、县、乡界,城镇点,公路属,铁路,面状水系,线状水系属性结构表中的境界线,城镇点,公路,铁路,面状水系,河流分类代码数据项都改为在GB/T 13923-92代码前+1组成6位码。

(3)础地质要素属性部分中的地层属性结构表增加了地层单位名称和地层单位符号数据项,岩体属性结构表增加了岩体符号和描述数据项,断裂及控矿构造改为主要断层,属性结构表增加了类型和性质数据项,因此属性结构表增加了成矿带级别和所属上一级区带编号数据项。

3.4数据库内容的扩展

空间数据的属性结构和规划附表数据结构应严格按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定义。需要在数据整理记录表和元数据文件中对增加的内容作详细的描述,包括内容、类型、结构、大小、数据说明等,并将上述内容及时反馈部信息中心有关人员。

4数据库检查

检点为拓扑关系、坐标位置。检查方法为MapGIS数据的面拓扑关系利用MapGIS软件的拓扑检查功能进行检查,ArcInfo数据利用Clean、Build命令进行检查。对经过投影转换过的不同格式的数据均要检查,如图1所示。

5小结

总之,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的建立,通过对数据的及时更新,可准确了解本地区矿产资源现状和规划的落实情况,为矿权审批、矿产资源整合、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方面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玉丰.基于GIS 技术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J].与资源,2004,13(1):52-64.

篇3

后金融危机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世界各国重振经济增长、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新高地的重大战略[3]。近年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热度持续升温,作为其支撑的战略性新兴矿产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1.1战略性新兴矿产的内涵国内外学者对于战略性新兴矿产概念的研究不可胜数,张福良、何贤杰等[4]对其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总结,并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将“战略性新兴矿产”定义为:在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社会发展阶段,由新技术革命导引,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求的新能源矿产、新材料稀有矿产和新功能矿产。笔者在前人定义的基础上认为战略性新兴矿产应该具备以下特征:①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②应用领域尚未完全开发且目前消费主要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③在新兴产业中应用的可替代性差。

1.2战略性新兴矿产的分类战略性新兴矿产目录的界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前提性、基础性工作,是制定战略性新兴矿产发展战略、规划和有关法规、技术标准的基础,是一个战略层面的问题[5]。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发改委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将战略性矿产与七大新兴产业分别对应,初步制成表1。需要指出的是,表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涉及矿产资源的总结尚不完全,有待进一步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矿产资源范围广泛,将各矿种与上述战略性新兴矿产应具备的特征一一对应,考虑到大宗矿产的应用历史悠久且其消费并非集中在新兴产业,不完全符合特征,因此本文未将其纳入战略性新兴矿产的范畴。将剩余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矿产划分为四类。①稀有金属:稀土、钨、钼、钽、铌、锆、铟、锗、镓、钴、锂、钛等;②贵金属:银、铂族元素;③非金属矿产:硅、硼、石墨、高岭石、金刚石等;④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页岩气等。应当注意,战略性新兴矿产的概念是动态可变的,因此其矿种的选择应根据技术革新、资源勘查开发及市场供需形势等因素定期进行重新厘定。

2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的形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矿产资源种类丰富,相对于大宗矿产而言,稀有金属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且在新兴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及长期存在的资源刚性需求,这类稀有金属因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6],其发展空间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息息相关。本文将重点分析几种典型稀有金属的资源分布及供需特点,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相关资源战略提供依据。分析表2数据,总结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存在以下特点。1)资源分布不均,供应高度集中。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普遍存在因资源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的产地单一特点,九种矿产的三大资源国储量之和占全球总储量的平均比例为77%,产量平均比例为76%,供应呈现高度集中的形势,存在安全隐患。2)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呈现供需分离的格局。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的供应主要来自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消费则集中在中国、美国、日本及其他亚洲和欧洲国家,打破了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仅作为初级原料供应者的格局,随着全球多领域新技术的不断融合创新,部分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的消费版图正在悄然改变。3)中国战略性新兴矿产的品种比较齐全。中国是矿产资源大国,据美国地调局数据,表2所列战略性新兴矿产中储量排名第一的有稀土、钨、钛、镓、铟,其中钨、镓和铟的储量占比均在50%以上;锂和锗的储量排名全球第二,分别为27%和41%;锆和钴的资源比较短缺。综合来看,我国的战略性新兴矿产种类比较齐全,在国际竞争中有一定的优势地位。4)中国对战略性新兴矿产的需求很大。上述战略性新兴矿产的消费大国行列中均可发现中国的身影,其中全球稀土、钨、锂、锆、钴的第一消费国都是中国,可见中国对战略性新兴矿产的需求强劲。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锆、钴均属短缺资源,二者的储量占全球比例仅为1%,而中国却是全球最大的锆、钴消费国,消费量分别占全球的53%和32%,巨大的供需缺口导致这两种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极高,对相关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3中国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的调控对策

篇4

一、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同国际采掘业会计准则的比较

1.准则制定的背景

鉴于石油天然气等采掘行业对一国的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当前采掘行业企业在财务会计与报告方面存在的差异给跨国经营所带来的阻力,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从1998年开始进行采掘业会计研究,并于2000年了《采掘行业问题报告》。由于许多采掘业的主体自2006年1月1日起需要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和提供财务会计报表,因此IASB首先关注主要问题——矿产资源勘探与评价,并对其进行研究,于2004年12月颁布了IFRS6[3]。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油气会计准则,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随着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上市,以及全球会计准则趋同步伐的加快,统一我国油气会计处理,实现我国油气会计准则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协调,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因此,我国财政部在2005年石油天然气开采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及社会各界反馈意见的基础上,于2006年2月颁布了ASBE27[4]。

可以看出,IASB与我国都是在理论研究并不十分充分的基础上就开始制定矿产资源(油气)会计准则的,因而两个准则在内容上都存在不完善之处,需要进一步进行修订。

2.准则范围与框架

IASB认为石油天然气行业和一般采掘业的特点基本相同,因此主要从全部矿产资源和生产过程的上游勘探与评价阶段来制定IFRS6。作为一项活动基础准则(activity-basedstandard),IFRS6主要适用于资源勘探与评价支出的会计处理。我国借鉴美国的油气会计准则体系针对单一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生产过程的全部上游阶段来制定会计准则,因此规范了矿产权益的取得与转让、矿藏开发、油气生产和相关支出资本化及其摊销等活动的会计处理。ASBE27更倾向于是一项行业基础准则(industry-basedstandard)。

在准则框架上,IFRS6主要按照会计程序来安排准则的框架,即按照资产的确认、计量、列报、再确认(减值)和披露的顺序论述,内容包括目标、范围、勘探和评价资产的确认、勘探和评价资产的计量、列报、减值、披露、生效日期与过渡性规定9个方面的问题。ASBE27则按照油气的生产阶段,即矿区权益的取得、油气勘探、油气开发和油气生产的顺序安排准则的结构,内容包括总则(包括范围、目标和依据)、矿区权益的会计处理、油气勘探的会计处理、油气开发的会计处理、油气生产的会计处理、披露6个部分。

3.矿区权益的取得

在矿区权益取得的会计处理方面,IFRS6没有单独规定,仅在准则中略有涉及;ASBE27则单独规定了矿区权益取得的相关会计处理。在矿区权益的确认与计量方面,IFRS6将勘探权的取得成本作为“矿产资源勘探与评价资产”成本的一部分,ASBE27则将矿区权益定义为企业取得的在矿区内勘探、开发和生产油气的权利,并进一步细分为探明矿区权益和未探明矿区权益,其计量应当按照取得时的支出进行初始计量,这些支出包括购买或以其他方式取得矿区权益的费用,并应当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

关于矿区权益的摊销,IFRS6规定,应按照取得的资产性质,将勘探与评价资产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例如钻井权)两类,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IAS38)《无形资产》的规定,无形资产在有效使用年限内平均摊销。ASBE27规定,应当采用产量法或年限平均法对探明矿区权益计提折耗。产量法的计算公式为:探明矿区权益折耗额=探明矿区权益账面价值×探明矿区权益折耗率;探明矿区权益折耗率=探明矿区当期产量/(探明矿区期末探明经济可采储量+探明矿区当期产量)。

关于矿区权益的转让,IFRS6未做明确规定,但是明确了矿区勘探权取得支出分类为无形资产后,按照IAS38的规定,无形资产转让所得价款与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ASBE27将权益转让分为探明矿区权益和未探明矿区权益转让,并进一步细分为全部转让和部分转让,将转让所得与矿区(或部分探明或未探明矿区)权益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利得或损失。

关于矿区的废弃,IFRS6未明确规定,仅规定主体应按照IAS37《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的规定,确认在特定期间内发生的因从事矿产资源的勘探和评价而导致的所有移除和恢复义务。IAS37不禁止也不要求对提取准备时所确认的费用予以资本化。ASBE27确定企业对矿区废弃义务要承担责任且将来需支付废弃支出,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企业承担的矿区废弃义务符合ASBE13《或有事项》中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将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并相应地增加井和相关设施的账面价值;二是该义务不符合确认条件的,将矿区废弃时发生的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4.矿产资源勘探与评价

关于矿产资源勘探与评价资产的确认,IFRS6没有将矿产资源勘探与评价资产的取得成本和勘探与评价成本严格区分开来,但在附录中对矿产资源的勘探与评价、勘探与评价支出、勘探与评价资产进行了单独定义。ASBE27对油气勘探的定义是“为了识别勘探区域或者探明油气储量而进行的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活动”。

关于矿产资源勘探与评价资产的计量,IFRS6规定以成本计量。勘探和评价资产的成本构成要素包括:勘探权的取得,地形、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研究,勘探钻井,开挖,取样,以及与评价矿产资源开采的技术可行性和商业价值有关的活动支出。ASBE27将油气勘探支出分为钻井勘探支出和非钻井勘探支出,其中,钻井勘探支出主要包括钻探区域探井、勘探型详探井、评价井和资料井等活动发生的支出;非钻井勘探支出主要包括进行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等活动所发生的支出。

关于矿产资源勘探与评价支出的处理,IFRS6规定,主体应首先将矿区权益取得支出与矿产资源勘探支出暂时资本化,并确认为矿产资源勘探和评价资产,同时采用成本模式或重估模式对其进行计量;其次,应根据取得资产的性质,将勘探和评价资产分为有形资产(例如运输工具和钻机)与无形资产(例如钻井权)两类,但当一项矿产资源的技术可行性和商业价值得到证明后,勘探和评价资产就不应再如此分类。

由此可以看出,IFRS6最终还是要将矿区权益与勘探支出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基本上采用成果法处理勘探费用。ASBE27对此的处理,在总体精神上与IFRS6是一致的,但在形式上有所区别。该准则首先将勘探支出分为钻井勘探支出和非钻井勘探支出,钻井勘探支出发生时暂时资本化,然后根据是否发现探明经济可采储量,予以资本化或费用化,而非钻井勘探支出予以费用化,于期末计入当期损益。

5.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生产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的处理,IFRS6规定,与矿产资源开发相关的支出不应确认为勘探和评价资产,开发活动中形成的资产应按照IASC制定的《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和IAS38确认。ASBE27则将油气开发定义为“为了取得探明矿区中的油气而建造或更新井及相关设施的活动”,并将其支出根据用途分别资本化为油气开发支出和钻井勘探支出。其中油气开发形成的井及相关设施的成本主要包括:钻前准备支出、井的设备购置和建造支出、购建提高采收率系统发生的支出、购建矿区内集输设施等设备设施的支出。

关于矿产资源生产的处理,IFRS6没有涉及。ASBE27定义了油气生产,规定了油气生产成本的构成,要求采用产量法或年限平均法计算井及相关设施的折耗,按照ASBE4《固定资产》处理辅助设备及设施。

从整体上看,我国油气会计准则涉及的范围显得更加全面,对相关问题会计处理的规定更具有可操作性。[0]

6.减值

关于减值的处理,IFRS6规定,当事实和情况表明勘探和评价资产的账面金额可能超过其可收回金额时,应每年进行减值评估并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在确认减值时应考虑IAS36《资产减值》的规定和表明主体将终止勘探的某些迹象。主体确定会计政策,将勘探与评价资产分配到现金产出单元或现金产出单元组中,以便对资产减值进行评估。为减值测试而确定的层次可能由一个或多个现金产出单元组成。主体应按照IAS36的要求进行计量、列报并披露所有已形成的减值损失。

ASBE27对矿区权益的减值进行了单独规定,要求探明矿区权益的减值按照ASBE8《资产减值》处理;对未探明矿区权益,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减值测试,并将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且不得转回。对于井及相关设施、辅助设备及设施的减值,按照ASBE8处理。

7.披露

IFRS6规定主体应披露的信息包括:关于勘探与评价支出的会计政策,包括勘探和评价资产的确认;由矿产资源的勘探与评价所引起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以及经营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的金额;此外,主体应将勘探和评价资产作为资产中的某一类来处理,并根据其分类按照IAS16《不动产、厂场和设备》和IAS38来披露。

ASBE27规定主体应披露的信息包括:拥有国内和国外的油气储量年初、年末数据;当年在国内和国外发生的矿区权益的取得、勘探和开发全部支出;探明矿区权益、井及相关设施的账面原值,累计折耗和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及其计提方法;与油气开采活动相关的辅助设备及设施的账面原价,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及其计提方法。

二、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状况分析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初步得出我国油气会计准则与国际采掘业会计准则的协调状况。

就准则总体来看,两个准则的协调程度并不高。一方面,因为我国会计环境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于的会计环境有较大差别,从而造成了我国油气会计准则同国际采掘业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差异。另一方面,IFRS6和ASBE27都是在没有全面、深入地进行相关理论研究的情况下制定的,这造成两个准则在准则范围与框架、矿区权益的定义、减值的会计处理以及披露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影响了准则的总体协调程度。尤其是制定IFRS6的时间仓促,导致IASB将矿区权益取得和资源勘探合为一体,先一步就矿产资源的勘探与评价进行了规定。

就具体准则项目来看,两个准则的范围与框架协调程度一般。因为IFRS6对矿产资源的勘探与评价的会计处理进行规定,其准则适用的资源范围比我国油气会计准则更大,但从准则框架来看,IFRS6仅合并规定了矿产资源上游活动的两个阶段,其可操作性小于我国的油气会计准则。

在矿区权益的会计处理上,两个准则协调度一般。首先,ASBE27单独规定了矿区权益的定义,而IFRS6未直接涉及。其次,ASBE27和IFRS6都将矿区权益作为无形资产,但确认与计量程序不同。再次,ASBE27对矿区权益折耗和转让的处理作了详细规定,而IFRS6没有直接涉及。最后,两个准则关于矿区废弃的确认处理基本相同,但计量稍有差别。

关于矿产资源勘探的会计处理,两个准则协调度较高。其中,关于矿产资源勘探与评价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两个准则的基本精神一致,只是其成本构成稍有不同;关于矿产资源勘探支出的会计处理,两个准则大同小异,都采用成果法。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与生产的会计处理,两个准则的协调度较低。主要原因是,IFRS6未涉及矿产资源开发与生产活动,而ASBE27则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

关于减值的处理,两个准则协调度较高。1)关于减值的确认,ASBE27是针对矿区权益和油气资产,IFRS6则是针对勘探与评价资产。2)关于减值的计量与处理,ASBE27分探明矿区和未探明矿区,分别适用于ASBE8和ASBE27进行处理;而IFRS规定减值处理统一按照IAS36来处理。3)ASBE27未规定减值迹象,增加了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难度;IFRS6则列举了减值迹象的4条标准。4)在减值评估方面,IFRS6和ASBE27都规定了资产减值评估的层次可能由一个或多个现金产出单元组成,只不过ASBE27将现金产出单元称为“矿区”或“矿区组”。从整体上看,两个准则关于减值处理的规定在实质上是类似的,但IFRS6的可操作性更强。

关于披露,两个准则各有侧重,其协调度一般。首先,两个准则都要求披露勘探与评价支出的会计政策,以及勘探与评价矿产资源所产生的资产和费用,并且都要求应将勘探与评价资产作为单独一类资产来处理,只是在表述上有所不同。其次,ASBE27明确要求披露相关资产累计折耗、折旧和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以及企业拥有的油气储量数据;而IFRS6则要求披露勘探与评价矿产资源所产生的负债和收益,以及经营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金额,强调主体应将勘探和评价资产作为单独一类资产,并分为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分别披露。从总体上看,ASBE27要求的披露虽稍显简单,但是更具体,其操作性和可理解性更强一些。

三、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策略

国际、国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会随着时间的延续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进行修订、完善。在此过程中,必须考虑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问题。通过对ASBE27与IFRS6内容的比较和协调状况的分析,借鉴当前我国会计学界关于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方面的研究[5],我们认为,我国油气会计准则在国际协调方面应坚持以下策略。

1.提高我国油气会计准则的质量

首先,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这样才能保证准则的逻辑性、准确性和适用性。我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决定了必须对我国国情下的油气会计理论进行研究,根据这些研究成果修订的准则才能体现我国特色并符合国人的阅读理解习惯。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准则进行修订完善。虽然可以借鉴美国的油气会计准则体系,但是我国油气会计的研究时间短、内容范围窄,决定了我国油气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例如关于减值的规定不明确、披露要求过于简单、准则内容不全面、缺少石油企业涉外活动的会计处理等,这些都需要补充与修订。再次,修订准则必须前瞻性地考虑到国际协调的可能性。IFRS6在准则范围、减值处理、披露方面有独到之处,我国在准则修订过程中应向其学习,使准则具有前瞻性的考虑,例如将油气会计准则扩展为矿产资源会计准则等,以保证与IASB的协调,获得相关利益,并且避免制度变迁成本。

2.对国际采掘业会计准则修订施加影响

从准则内容比较来看,我国ASBE27比IFRS6的准则框架更完整,并且在矿区权益取得、资源勘探、开发、生产等方面的规定更具有可操作性。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和ASBE27的使用,以后必将对ASBE27进行修订,以保证我国油气会计准则具有较高水平,在油气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方面走向主动地位。

在完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基础上,一方面,我国应该扩大国际参与范围和程度。主要途径包括加强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区域间合作,积极与那些经济背景与我国相似、发展水平与我国相当的国家开展区域间对话与合作,以此来提高协调带来的绝对收益,进而提高在国际采掘业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我国应争取掌握在国际采掘业会计准则制定或修订过程中的主导权,对国际采掘业会计准则的修订施加影响。应全面、广泛地参与国际采掘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包括对征求意见稿积极反馈、利用IASC会议的开放机制参加会议和提供观点,以使新修订或制定的国际采掘业会计准则能反映我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2]/internet/internet/zh/qykjzhz.html,2006.

[3]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6号——矿产资源的勘探与评价.会计研究[J],2004(12).

[4]张自伟,吉寿松.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管理现代化,2005(6).

篇5

关键词:矿产资源;矿产资源资产;循环经济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我国80%以上的能源及工业原材料来自矿产资源,其总量位居世界第三,而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属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矿产资源(水资源除外)其储藏量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资源,并随着不断开发利用而不断锐减。矿产资源将成为21世纪末、下世纪初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管理不当,将使国民经济发展因资源问题而处于瓶颈状态,因此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实行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对国有矿产资源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合理开发利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矿产资源资产管理现状

(一)产权管理混乱,部门之间条块分割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矿产资源法》规定:境内所有矿产资源均为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地表或地下的矿产资源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在实际生活中,矿产资源所有权、经营权(或矿业权包括探矿权、采矿权)、行政权三者混淆,以行政权、经营权代替所有权管理,国家所有权受到条块的多元分割,国家作为矿产资源资产所有者代表的地位模糊,产权虚置或弱化,各种产权关系缺乏明确的界定,各个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缺乏协调,造成了权益纠纷迭起。

(二)矿产资源资产开发利用中的短期行为严重

矿产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中的短期行为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1)矿产资源的开发不合理、利用率普遍偏低、浪费严重、消耗剧增、存量锐减。煤矿只有23%,铁矿只有45.4%,十大有色金属矿分别只有23%-72%。在综合利用方面,采矿回收率只有30%-3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20%。在1953-1986年的33年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6.83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期能源消耗增长14.1倍,生铁消耗增长23.4倍,4种有色金属消耗增长35倍,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矿产资源的巨大消耗之上的。(2)资源不合理及无序开发带来环境污染严重。

(三)产权转让市场和法制不健全

矿产资源资产产权转让的市场机制不健全。这是由于矿产资源资产产权不明确,资源无偿使用制度所派生出来的问题。在存在矿产资源资产产权市场的情况下,要根据谁能提供更多的租金,也即谁能更有效地使用矿产资源这一经济学的效用原则来决定矿产资源的使用权。在不存在矿产资源产权转让市场的条件下,使用矿产资源的效用原则难以体现,一方面由于现行的矿产资源产权关系缺乏灵活的产权转让方式,导致谁占用矿产资源谁就垄断资源的使用权状况,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各种隐形的、变相的、非法矿业权交易和转让普遍存在,致使国家的大量矿产资源资产流失,流入企业或个人的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统一制定矿权流转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四)缺少统一合理的资产价格体系

没有建立健全合理的矿产资源资产价格体系,矿产资源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多种多样,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不同计价方法其资源价值不同,有的资源价值包含矿产资源原始价值、普查勘探费用和合理利润;有的只包括普查勘探费用、合理利润。尽管矿产资源评估价值不完全等同于其交易价格,但它是资产交易价格最重要的基础,众多的计价方法导致了矿权转让时,定价混乱,普遍出现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的现象,造成了国有资源资产的大量流失。另外,我国矿业目前处于“找矿不如采矿的,采矿不如冶炼的,冶炼不如深加工”的现状,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在探采阶段得不到实现,而是向下游深加工企业流转。

(五)现有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不合理

现有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不合理包括两个方面:(1)现有的资源税计征依据不合理。税法规定,根据纳税人的不同,确定资源税的课税数量分为两种情况,生产产品销售的纳税人以销售数量为纳税数量,自采自用的纳税人以自用数量为纳税数量,这使得已经开采出来但没有销售的或没有自用而积压的矿产资源无需交税,等于变相地鼓励过度开采,造成积压和浪费;(2)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的征收,没有反映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回收水平、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等。

二、走循环经济道路的必要性

(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涉及矿产勘查、矿产采选、矿产加工和矿产利用等不同的部门和产业。矿产资源的勘查、采选、加工、利用四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来看,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1)矿产资源开发粗放,资源浪费严重;(2)矿产资源加工深度不够,回收率低;(3)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多伴生、共生组分是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4)矿业管理体制落后,矿产资源管理相对薄弱。

(二)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它既要求物质在经济体系内多次重复利用,进入系统的所有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循环过程中得到合理和持续的利用,达到生产和消费的“非物质化”,尽量减少对物质特别是自然资源的消耗,又要求经济体系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可以为环境同化,并且排放总量不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循环经济实现“非物质化”的重要途径是提供功能化服务,而不仅仅是提品本身,做到物质商品“利用”的最大化,而不是“消费”的最大化,并在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的同时,大幅度地减少物质消耗。同时经济体系各产业部门协调运作,将一个部门的废弃物用作另一部门的原材料,从而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进而形成“最优生产、最优消费和最少废弃”的社会。总之,循环经济物流模式可以认为是“资源——生产——流通——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运行模式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三)循环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在这样的形势下,是继续沿用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带动经济的高增长,还是通过发展新经济,以高新技术来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刻不容缓地成为中国的重要抉择。循环经济则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三、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矿产资源资产管理对策

(一)加强循环经济地方法规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建设

首先,政府应制订必要的法规,对循环经济加以规范,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偿利用,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惩罚力度。一方面要严格限制污染企业的建设,从源头把关,以避免新建项目转手就成了限期治理项目;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市场经济的调节手段明确企事业单位和消费者的经济责任,改革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并提高收费标准,改变目前企业缴费买排污权的现象,并将逐步引入污染税或环境税,把一部分排污费改为在原料和产品环节征收污染附加税等。

其次,有关部门应研究制定抑制资源过度消费,有利于企业开展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及税负转移政策;研究制定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公共财政支持政策;研究进一步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和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能源价格预报制度;研究制定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纳入政策性银行支持范围,并在贷款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对能源消耗高、污染重的产品和设备课以重税,强制实施高耗能产品淘汰的政策。

(二)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和资源节约观

要进一步深化和提高政府组织、个人群体对在矿产资源资产管理中走发展循环经济道路必要性、紧迫性、可行性的认识。在矿产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从地域、矿种、行业多维度来探索和推进“以优化资源配置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和资源节约观,强化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引导广大消费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把矿产资源的多目标开发、综合利用、节约等活动逐步变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三)理顺产权、规范管理、实行产权管理

在目前的多级政权体制和所有制结构下,矿产资源的所有者只能是国家,应该按照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矿产资源,各种经济主体有偿取得矿产资源的经营权。所有权和产权不是一回事,所有权强调的是法律规定的所属关系,而产权是法律规定的经济利益主体获得经济效益的权利。在市场经济中产权必须明确定义,并且专属。“多重产权”使所有权产生不确定性,从而挫伤产权主体对资源投资的积极性,或诱发过度开采和短期行为,或引起法律纠纷。只有产权明晰并给予保护,禁止他人非法侵占市场交易行为才具有可靠的基础。因此国家应该按照资源管理与资产管理并重的原则,将矿产资源的管理纳入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使矿产资源资产真正成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实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资源补偿机制的力度,维护国家所有权,保障企业的产权安全。

(四)积极培育和完善矿业权市场

1.在各省(区)、市尽快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矿业权市场交易机构或场所,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市场交易体系。无论是一级市场的矿业权出让,还是二级市场的矿业权转让,都应该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实行进场交易、规范操作。真正实现矿产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可以全面清理国家出资已探明的矿产地,摸清各省乃至全国概查以上、至今尚未设置矿权的矿产地分布情况,为积极推进探矿权、采矿权招标和拍卖做好基础工作;并对符合条件的一律实行招标、拍卖出让矿业权。

2.对进场交易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要有必要的资质要求。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通过市场竞争,使探矿权、采矿权向资金密集、技术密集、方案优化的企业转移。

3.对进场交易的标的,要符合规范要求。探矿权对应的勘查区块范围以经纬度1’*1’为基本单位区块。每个勘查项目允许登记的最大范围都有明确规定,并且必须达到规定的最低投入以后方可交易(转让)。采矿权对应的开采范围必须有经矿产资源管理部门批准或备案的地质勘探储量报告。勘查范围或开采范围必须无矿权纠纷。

4.大力培育发展社会化的矿业权评估、信息服务、、法律咨询、经纪等中间机构。目前,我国矿业权中间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大多为事业单位,业务范围狭窄。社会化的矿业权中间机构很不发达,有的省(区)只有少数几个这方面的社会中介机构,严重制约了矿业权市场的发展。为此,一方面要加快矿业体制改革的步伐,现有矿业权中间机构要尽快与政府脱钩,使之成为真正独立的社会法人;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多种经济成分的社会化中间机构,鼓励企业、私人、社会组织和外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矿业权评估、信息服务、、法律咨询和经纪等业务。

(五)改革现行的矿业税费制度

首先,矿产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费合并为权利金。矿产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费都是从量计征,本质都体现了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都是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利益实现形式,所以应将现行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合并,实行国际通用的权利金,不仅解决了目前对资源税的争论,也保证了国家从矿产开采中得到公平合理的补偿,维护国家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的权益。

其次,修改矿山企业增值税的税项计算,解决增值税负担过重问题。在有关文件中将“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物质和能量的产业”定义为第一产业,世界各主要矿产国都普遍将矿业划为第一产业,也要把矿业回归到第一产业,同时根据第一产业的特点,对现行的增值税税率进行调整,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化,将矿山企业交纳的权利金、基本建设投资和固定资产折旧费加入矿山企业成本核算,降低增值税税基,彻底减轻矿山企业的负担。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矿业投资者的积极性,而且会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加大科技投入。

(六)完善矿产资源资产评估体系

目前对交易价格的形成机制有不同的观点:或以发现成本为主,或以成本法结合收益法,或以收益法为主,或认为主要受供求关系的调节等。矿产资源资产的价格(P)如前所述应包含资源原始价值(P0)和普查勘探等劳动投入形成的价值(P1)两部分,并要考虑勘查风险、矿藏埋深、矿石品位、矿石结构、采选冶难度、交通条件、储量及储量级别等因素。为了便于价格管理,解决资源价值价格严重背离的事实,可以比照建筑定额方法,制定全国或省区的各类矿种的基本价,再考虑上述实际因素乘以调整系数(T),用公式表示为:P=(P0+P1)×T,P0、P1的确定一般采用收益法。

参考文献:

[1]遇华仁,梁钰.基于循环经济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J].中国国土资源,2006(2).

[2]陶建华,厉福荣.矿产资源领域走循环经济之路探索[J].中国矿业,2006(1).

[3]马伟.矿产资源税收制度研究[J].会计实务,2006(4).

[4]谭旭红.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税费体系改革的思考[J].煤炭经济研究,2006(6).

[5]汪应宏,汪云甲,杨敏.我国推行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有色金属,2001.

篇6

关键词:生态补偿;矿产资源;政策

一、前言

在大自然生态视野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协调共存的主要方式和措施。21世纪以来,关于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研究已经逐渐从生态学领域、经济学领域逐步延伸到法学领域,国内外法学专家、学者先后从法律制度层面对这一项制度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论证和探析。

二、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的一般定义

经过对生态补偿涵义的界定,我们不难给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下定义。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是指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矿产资源开发利益享受者根据法律的规定或约定,对经济利益或其它权利利益受到限制或损害者进行补偿的活动。它反映了矿产资源中生态补偿的资源提供者、使用者和监管者之间进行互动、相互反馈等过程及其结果。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实现这种资源配置和生态利益的平衡,比如通过征收矿产资源税、开发过程中缴纳生态补偿费、设立各种方式的补偿金等方式来促进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

三、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一)法理基础

1、法的正义公平

公平是法律所应当始终奉行的一种价值观。①社会由不同民族、不同人种、不同国家构成的,我们所强调的社会公平,即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利益上权衡,找到切合点。生态补偿制度体现了法的公正价值。在历经千年的社会实践中,多元利益产生并逐渐占据主流,从而产生不同的利益主体方,因而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利益冲突。具体到具体相关领域部分法,即环境法,它对于正义公平的理解和阐述角度却不同于其他部门法。

除环境法之外的部门法将当代人的利益作为基础,只顾本代人的物质所得,而不管后代人的生存利益,肆意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导致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资源急剧枯竭,生态平衡被打破。环境法则恰恰相反,它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当代人利益主体的公平,即横向的公平,也包括代际之间的纵向公平。

(1)代际公平

代际公平,主要是指现代人与后代人在生态利益上的公平。现代人是补偿的支付方,后代人是补偿的受偿方,现代人应该在既得发展利益中支付后代人应得的补偿以实现代际间的生态公平,引导现代人为后代人营造平衡的生态环境和氛围。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是维护代际公平的工具,由矿产资源受益者给受损者创造另外的生存与发展条件,解决因生态保护而渐渐拉大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使环境接衡状态,共享现代文明的成果。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建立适合矿区生态补偿制度,是从法的公平正义角度出发,维护生态的稳定,乃至社会的稳定。

(2)代内公平

生态补偿发生在生态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这种生态利益的失衡状况可能发生在个人和个人之间和区域之间。代内公平导致产生的生态补偿问题应遵循“利益享受者补偿利益受损者”的原则。

2、生态侵权―补偿理论

我国侵权责任法理论研究中,对于何为侵权有如下四项因素,即危害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主观过错。而具体到生态环境领域,应当归结为三个基本因素:即行为人的行为(危害行为)、受害人的受害(损害结果)以及这两者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据此,国内大多数部分学者认为,生态侵权主要是指人类基于一定目的或认识而实施的危害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行为,侵害了生命体自由繁衍生息的权利。②开采位于地表之下的矿产,会对地面上的建筑物以及土壤、植被、农田等产生破坏,并对水源、空气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给当地的居民生存带来威胁,甚至引发癌症等不可治愈疾病的群体性爆发。这显然已经侵害到了矿区及周边居民的生态利益和生存生活权利,矿产资源享受者理应承担这种生态侵权责任,采取多种方式恢复和补偿方式,让他们恢复到资源开采前的生存生活状态。

3、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

我国现代法的理论认为,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核心内容,缺一不可。其在数量上相等,即一个社会的义务总量等于权利总量,在作用上上相互补充,法总是以权利和义务这两条“轨道”来引导人们的行为。矿产资源享受者在享受了资源后,应当承担相应的恢复和补偿义务,保持权利义务的对等性。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目的是为了明确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督促利益享受者履行既定义务,投入资金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给因开采而遭受生态利益损失的当地居民以补偿,保持平衡。

(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矛盾的日益加剧,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也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随着人类的开采利用,其储量不断的减少,当人类开采利用的量超过其矿产资源再生速度的时候,会导致资源逐渐枯竭。大自然作为一个和谐的生态,其生态承载力是有限的,因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遭受污染和破坏的环境进行补偿。对于遭受污染和破坏的环境进行补偿,就需要运用行政、经济等各种手段,对污染环境的污染源及时治理、对受损的环境进行修复、改变的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讲开发利用资源的一部分收益用于环境的修复以维持资源的可持续。运用以上方式,对矿区生态进行补偿,维持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平衡区域发展和构建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使得矿区大多是贫困地区,长期以来,这些地区的人民为了保护好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付出了大量的血汗,作出了相当大的牺牲,与此同时因为当地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受限,他们强烈希望受益地区能给予他们适当补偿。当这种愿望长时间不能得到满足时,为了发展经济够好的生存,他们也许会失去继续保护环境的耐心,甚至破坏自己所付出心血的生态环境,这给环境保护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由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所做出的牺牲进行利益转移支付,是对这些地区保护生态环境所做出的牺牲的回报,有助于贫困地区通过产业调整或是产业转移,促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四、结语

探究我国矿产资源开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一系列相关问题,立足自身,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完善我国关于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这个过程任道重远。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水平会比肩国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证。(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注解:

① [美]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74.

② 刘文燕.论生态侵权[J].黑龙江大学学报,2002:23-25.

参考文献:

[1] [美]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74.

篇7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贵州

1矿产资源的评价

大数据时代不仅在云计算、数据网格、非结构化信息挖掘、可视化技术集成等方面构建了许多创新型技术平台,其数据挖掘理论方法对矿产资源评价工作亦有可鉴之处。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因此利用大数据的预测思维将有助于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矿产预测评价和其他领域预测一样,其基本预测理论是预测人员从事矿产预测评价工作时遵循的基本理论方法。

2地质概况

2.1矿区地层

根据1∶5万花溪幅地质图,如图1,结合实地调查、核实,评估区出露地层[1]有第四系(Q)、三叠系中统松子坎组(T2sz)、三叠系下统安顺组一段(T1a1)及二段(T1a2)。

2.2矿区地质构造

区内地层产状近乎单斜产出,总体倾向东,倾伏角100º∠32º;侧伏角275°∠60°和333°∠82°,如图二所示,区内未见断裂构造。

3矿产的储备

矿产储量即矿产储备量,是一个地质、采矿业常用的名词,矿业部门有时亦称其为矿量,也就是矿产的蕴藏量。矿产储量是矿产资源中在目前技术经济和社会政治条件下可供经济合理开发的那一部分矿产资源。《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中定义矿产储量为:有一定工程控制、用一定方法的地质工作计算的有用矿产的储藏量。它是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编制矿山研发方案,确定矿山建设计划,制定国民经济建设规划的重要依据。与矿产储量有关的常见名词:

3.1可采储量

在当前开采生产工艺、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采出的矿产储量。探明储量属可储量的范围。

3.2探明储量

证明矿产的储备量会采用一定的探矿工程方法进行。进行合理规划工农业的布局,制定国民经济,作为矿山的主要生产建设。

4矿区资源开发关系需调整

我省一些矿山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忽视或不注意与当地民众的关系,他们有的由于利益驱动,为了赚钱损害群众的利益,污染环境或造成矿山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产生了矿群矛盾。个别地方政府对这类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不积极加以调解,致使有的矛盾激化,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为维护社会的稳定,保护群众的合法利益,需要处理好当地民众与矿山业主及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矿区。

5结论

通过系统收集已有地质矿产资料,开展野外调查与核实,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探规划院提供的矿产资源分析论证结果,经综合分析研究,查明了评估区内的矿产分布情况及矿权设置情况。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组成部分,是赋存于地表或地壳中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矿物资源。矿产资源概念就其内涵而言,实为尚未开发利用的矿物原料,是一种自然财富,它一方面体现了客观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物的天然富集,另一方面它又在目前或可以预见的将来,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志强.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4):111-119.

[2]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院建设项目用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R].2014

[3]解岩,陈甲才,苗放.贵州松桃道坨锰矿资源储量计算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15(31):147-153.

篇8

[关键词]矿产资源;储备;运作;政策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110-02

战略性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日益明显,尤其是石油、铁矿石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短缺已经影响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可以说,没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安全,就没有现代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研究,以确保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安全。

1 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内涵

首先,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稳定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国防安全、经济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和平时期能够稳定、持续供应,并保持适度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能够应对国内外突发事件。拥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多少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其次,战略性矿产资源具有自然资源的属性和商品的属性。战略性矿产资源和战略性物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尽管二者都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实现国家意志和国家目标的战略地位,但是前者属于自然资源的范畴,而后者是劳动成果或产品。

再次,战略性矿产资源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战略性矿产资源具体矿种的确定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以及矿业市场供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2 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的形式

国际上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基本上有两种形式:矿产品储备和矿产资源基地储备两类。相比较而言,战略性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成本低、储备安全,缺点是动用起来周期长,对短期的供应中断和价格变化的反映能力弱;矿产品储备成本较高,运营管理较为复杂,但其优点是可以快速投放市场保证及时供应。

2.1 矿产资源基地储备

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储备,系指将某些已知蕴藏有或可能蕴藏有重要战略矿产的地区,或某些已探明储量的矿地,作为战略保留基地,不准进行商业性勘察开发,仅供国家非常时期使用。具体做法是,通过法令将这些地区从矿法的管辖范围内撤出来或进行专门的规定,在战略储备基地内,由国家投资普查(有时也进行勘察),除非经特别许可,不向矿产勘察和矿业公司签发探矿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从事商业性勘察开发活动。

2.2 原料型或产品型储备

从美、日等国的石油储备可以看出,各国的原料型或产品型战略石油储备对象大多为原油。因为战略储备的储备油一般要长期储存,而原油比其他任何油品及天然气都易于运输和储存,比较适合进行长期储备。另外,也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且能源缺乏的东南沿海地区,建立液化天然气的储备。通过大型液化气船,从东南亚国家进口液化天然气,除供沿海地区消费外,还可以建立若干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作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组成部分。其他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也可以参照石油的做法建立产品型储备。需要说明的是,要结合具体的矿种选择战略性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选择原料型或产品型储备,或者两种方式兼备。

3 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的运作

3.1 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的主体

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参照美国的方式,即由国家财政支持建立国家储备;另一种是按照日本的模式,即开始以民间储备作为储备的主体,逐步增加国家储备的比重,走国家与民间相结合的道路。中国目前还没有石油储备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果把企业作为储备的主体,不仅没有法律依据,而且实施起来会非常困难。但考虑到我国建设资金比较紧张,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完全由国家出资建立战略储备,也应该把民间的储备作为国家储备的重要补充,积极鼓励有能力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企业进行必要的储备,尽快建立我国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体系。我国在国家战略储备之外,还可以通过立法规定要求企业在正常的商业储备之外,承担一定的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储备。

3.2 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目标的定位分析

对于因短缺而易受冲击矿产品,其储备量确定的影响因素有:矿产品用量指标;其他资源替代量指标;开采量与经济可采储量比指标。从经济价值方面分析:矿产品产值占矿业总产值比重指标;该类矿种矿业及相关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标。

对于依赖国外资源,需要大量进口才能满足需求的矿产,其储备量确定的影响因素为:资源对国外的依赖程度指标,即我国矿产品进口量与消费量之比;资源经济对国外依赖程度,即矿产品进口额占全部矿产进口额的比重;矿产品贸易逆差;矿产品进口贸易绝对值。

3.3 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的购入制度

储备的购入制度由购入条件和购入程序两个部分组 成。

3.3.1 购入条件

购入条件一般由法律来规定,根据各国法律的规定,购入的条件至少有两个,一个是目标条件,另一个是市场条件。下面分别介绍:

(1)目标条件。根据各国储备目标确定后,当储备的资源数量达不到法定储备目标时,来确定购入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如美国储备法规定,在储备量低于目标量时,购进物资,有财政支出时,需提交国会通过。韩国规定储备的品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主要依赖进口的物资;对国民生活安定具有重要影响的紧要物资;从稳定物价和调节供求方面认为有必要采取紧急对策的物资。

(2)市场条件。根据储备物资的价格因素,来选择储备的时机。美国法律规定,购进和抛售均需服从竞争原则。

3.3.2 购入程序

各国法律对资源储备的购入都设立了一套程序,如美国根据战略物资储备法进行储备时,储备需要提交国会通过或总统批准。日本确立了储备审议会制度,来决定重大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我国石油储备的购入制度可以设计如下:国家储备石油的存储分为石油购买和入库保管两部分。国家石油储备局根据石油储备的总体规划和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制订国家石油储备的采购计划,报国务院(国家储备中心)批准后下达。国家储备石油的采购计划由国家石油储备经营管理公司负责具体执行,采购的渠道可以是国家石油储备经营管理公司自行在国际市场采购,也可以委托石油进口商采购,还可以采用政府采购的形式进行招标。国家石油储备经营管理公司在采购储备石油的同时,要向国家石油储备局提出储备石油储存计划,经批准后,确定委托哪些国家储备基地具体承担储存任务,并同这些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签订委托储存石油的合同。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则根据合同安排好国家储备石油的接卸和储存。国家石油储备经营管理公司对国家储备石油拥有所

有权和控制权,根据合同向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支付代储费用。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只负责储存保管好国家储备石油,如果没有国家石油储备经营管理公司的指令或授权,无权对国家储备石油进行处置。

3.4 储备动用制度

资源储备的动用制度是资源储备发挥作用的体现,建立资源储备制度的目的就是当出现了法定的动用条件时,启动动用程序,释放储备的资源,实现资源储备的保障功能。所以,资源储备的动用制度是资源储备的核心制度之一。主要包括储备动用的条件和程序。

3.4.1 动用条件

对于动用储备,各国都设立了不同的条件,一般有:储备物资的市场条件、紧急状态、储备目标的变更、国内市场需要等。储备物资的市场条件。如美国规定,当储备量超过储备目标,不抛售会造成损失,购进和抛售均需服从竞争原则;动用储备要符合竞争性销售原则。紧急状态。美国国会授权总统在紧急状态下可动用储备,而且对“紧急状态”也有较明确的定义。储备目标的变更。根据最新修订的战略物资储备法,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可放出储备物资:容易腐蚀的物资需要更新时;储备物资落后于时代,需要更新换代时;因其他原因修改储备目标时;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国内市场需要。美国总统从国防上认为需要抛售时,经国会批准,可以抛售。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的动用条件可以参考美国的标准。

3.4.2 动用程序

在日本,储备的放出必须按照有关法律的程序进行。日本矿产资源利用的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过有关的审议会审议,审议结果,有的进入法律条文,有的经过通商产业省大臣批准后,直接实施。矿产资源储备决策也严格施行审议制度,如储备矿种的确定,目标的调整,储备放出的时机、方式、数量等。美国总统从国防上认为需要抛售时,经国会批准,紧急情况下,由总统签署命令,方可动用战略石油储备。我国可以采用日本和美国折中的动用程序。

4 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的政策措施

4.1 制定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法

制定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法,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法律保障和依据。要明确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的法律地位,将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的相关问题,如储备的目的、规模、管理模式、资金来源、储备方式、储备使用等问题,用法律的形式严格界定下来,确保实施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的有效性。

4.2 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的管理体系

要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的管理体系,应设立一个专门的权威机构来统一管理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工作。

(1)研究我国的资源储备方针、政策,制订全国的资源储备计划,确定储备种类、数量和储备方式,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对全国的资源储备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并直接负责矿产储备情况的监督和巡查。

(2)建立全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动态信息数据库,随时监测全国各地的资源储备情况,并根据各区域的储备动态,对全国储备情况进行调控。

(3)与战略性矿产资源行业协会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关注国内外的战略性矿产资源相关信息,包括国内供给需求状况、国际供给需求状况、贸易市场的贸易情况等,把握战略性矿产资源实际供需状况,监控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状况的变动。

参考文献:

[1]齐亚彬.中国矿产资源储备问题研究[J].资源产业,2002(6):53-54.

[2]王玉平.中国矿产资源储备战略研究[J].中国矿业,1998(6):19-22.

篇9

关键词:Micromine;MapGIS;应用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可利用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储量管理,贯穿于矿产资源调查、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全过程,是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利用3D GIS技术管理矿产资源储量,分析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已成为矿产资源管理的必然趋势。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采用MapGIS管理矿区范围,采用Micromine建立地质体(矿体、采空区、夹石、断层等)三维模型,基于矿体三维模型计算矿体储量,基于MapGIS开发接口程序,在MapGIS平台下可以直接调用Micromine建立的三维地质体模型。

一、辽宁省矿产资源概况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基地,其中生铁、钢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原油产量居全国第四位,有色金属冶炼能力约占全国七分之一。辽宁省有矿产资源110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70种,矿产地631处。对国民经济又重大影响的45种主要矿产中,辽宁省有36处。辽宁矿产资源丰富,配套性好,开采的矿种90余种,利用矿产地近580处,目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地70%以上已得到开发利用。通过50多年的开发利用,截止2003年已建成各类矿山企业6653个。主要矿产的年产量,煤炭由1949年60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550力吨,铁矿由1949年的100万吨增加到5201万吨,铜铅锌矿由1949年的5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210万吨,原油由1952年的23万吨增加到现在1322万吨。矿产开发总量达到2.3亿吨,矿产开发利用总产值3632672万元。矿业开发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钢铁、能源、有色、机械、化工、建材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二、Micromine在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中的应用

澳大利亚Micromine国际矿业软件公司开发研制的产品,该系统具有资源评估、采矿设计、测量数据处理等功能。其中资源评估包括勘探资料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地质解译、矿体三维建模、储量计算、资源分类报表输出等功能。该软件进行储量管理主要包括数据导入、数据输出、创建钻孔数据库、建立DTM、三维建模、储量计算、资源评估等。该系统具有标准的数据接口,能够导入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数据和其他类型的GIS数据,数据编辑与处理功能强大,为数据维护提供了便利;该系统能够建立三维地质体(矿体、夹石、断层等)线框模型及矿体的三维块段模型,在三维视图中能够很直观地看到该矿的三维地表及矿体的赋存情况,为矿区、深部找矿提供重要依据;

三、MapGIS――Micromine接口程序

基于MapGIS软件以VC 6.0为开发工具开发了接口程序,通过接口程序能够直接调用Micromine工程。利用MapGIS软件以1:50000地形图为底图对全省矿山的基本信息进行宏观管理,实现对矿山基本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的编辑、查询、统计等功能。利用接口程序将Micromine的工程数据集成到MapGIS平台下,在MapGIS平台下直接调用Micromine工程数据。该接口程序充分利用了MapGIS和Micromine两种软件的优势,利用MapGIS在GIS方面的优势,管理矿区宏观的基本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利用Micromine强大的三维建模和储量计算功能管理矿区具体的矿体储量数据。接口程序具有图形编辑、图形浏览、矿区信息检索以及调用Micromine工程等功能。编辑矿区属性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制矿区属性信息的种类,定义每个属性字段的名称、数据类型、字段长度等信息。调用Micromine工程界面,在该界面中分别保存了Micromine工程三维场景文件和二维视图文件,在列表框中选中Micromine工程名称后,点击打开文件按钮,系统直接调用Micromine工程。

四、结束语

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分布范围基本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结合,能够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对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随着矿山开采不断变化进行储量动态管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储量动态监察管理提供工具;实现从矿区范围到储量计算范围、从表层到深层、从二维到三维、从宏观到微观的可视化管理,使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更为科学合理,为辽宁省矿产资源宏观管理起到辅助决策作用。该系统的建成标志着辽宁省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矿产资源储量三维可视化管理,使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是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一个新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叶玉丰,蔡洪春.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系统建设的探讨[J].地质与资源,2005,14(3):234-237.

[2]姜华,秦德先,陈爱兵等.国内外矿业软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矿产与地质,2005,19(4):422-425.

[3]MICROMINE咨询服务培训材料[M].北京,MICROMINE 中国,2004,28-29.

[4]毛先成,刘梅华,任佳,等.地质矿产数据库向Micromine地质数据模型的转换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7,2:112-114.

[5]张宏达.论MICROMINE软件在黄金行业的应用[J].黄金,2005,26(1):30-33

篇10

[关键词]矿产资源 3S技术 地质矿产勘查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0-117-2

我国的矿产勘察人员结合已有的勘查技术,不断进行积极创新,不仅能推动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还为矿产勘查的发展奠定了结实的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地质矿产勘查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

1简述3S技术

1.13S技术的定义

3S技术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统称,是传感器技术、空间技术、卫星定位和导航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所形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化信息技术。

1.23S技术的分类

我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已经应用于民用和商业方面;对遥感技术的应用也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在城市UIS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①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从高空或者外层空间接收的源自地球表层物质的电磁波信息,对接收的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实现对地表物质和现象的远距离控制和识别的综合性现代化技术。

遥感技术应用广泛,例如:应用于调查植被资源、观测气候气象并作出预报、估测农作物产量、预测病虫灾害、监测环境质量、交通线路和旅游景点的分布等方面。具体事例为:在详细的遥感图像上,能够直接统计出烟囱的数量、直径、分布和机动车辆的数量、类型,根据它们和燃煤、烧油量的关系,算出相关系数,联系城市实测资料和城市气象、风速变化等因数,进行估算并分析得出城市的大气状况。遥感图像可以呈现水的颜色、灰阶、形态和纹理等差别,针对显示的影像,正常情况下能够对水体的污染源、污染范围、污染面积和污染浓度进行识别。热红外遥感图像的应用可以对城市热岛效应实施有效调查。

②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属于对地理信息进行专门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可以对地理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分层管理;实现信息数据的组合、分析、再次组合和再次分析;还可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查询、修改、检索、输出和更新。

地理信息系统具备“可视化”的特殊功能,运用计算机屏幕形象地在地图上再现所有的地理信息,是可视化信息工具,表现信息规律和分析结果的直观性,实现对“信息”变化的动态监测。总而言之,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输入数据、对突发事件的预先处理、编辑数据、管理和存储数据、检索和查询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显示数据信息、输出分析结果和对数据进行更新等。

③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包括: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设备。全球定位系统的测量技术可以实现三维坐标和相关信息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反映高精度和高效益的显著特点,在军事、民用、交通导航、摄影测量、大地测量、土地利用调查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

2地质矿产勘查

2.1地质矿产勘查的定义

地质矿产勘查是以先进的地质科学理论为依据,进行大量的野外地质观察,对相关的地质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运用地质测量的各种综合地质手段和方法,获取准确的地质矿产资源信息,提供矿山建设的设计依据。

2.2地质矿产勘查的方法

对于地质矿产勘查目的的不同,采用选择性不同的物探方法,达到最好的效果,实现最大效益。地质勘查手段具有多样化,但是无论什么方法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局限性,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原有案例,运用妥善、合理的勘查方法,达到地质矿产勘查的目的,找到矿产开发的源地。地质矿产勘查的方法有:

(1)地质填图法

地质填图是矿产勘查的基本工作方法,依据地质理论和相关的推论,收集地质矿产的全部信息,进行专业的分析和判断,决定勘查的下一步计划,掌握工作区域内地层和岩石的构造了解矿产的基本特征。地质填图法需要结合成矿的相关规律和信息,确定准确的矿产位置。

(2)砾石找矿法

砾石找矿法是确定矿源,根据地面被风化后产生的矿砾在重力、水流和冰川活动后的现象,发现矿砾分散范围大于矿床范围,按照这个原理推论,结合地形,在山坡、水系和冰川等较大的活动范围内进行研究和探索,最后找到矿源的方法。砾石找矿法,需要勘查人员熟练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具备丰富的勘查经验,并加以运用。

(3)重砂找矿法

重砾找矿法是根据勘查人员对疏松沉积物中自然重沙砾的研究,寻找矿砂及原生矿的一种方法。重砂找矿法,对勘查人员观察力和分析力的要求很高,不仅要及时发现沉积物中的重沙砾,还要及时做出判断,指明下一步勘查工作的方向。

3 3S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查领域中的应用

地质矿产勘查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地层构造、矿产、岩石和地下水等的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质勘查运用了新的技术理论和方法,提高了发现矿床的效率,并收获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矿产资源大部分在山区或者荒漠中,进行人力勘查难度较大,目前在勘查领域中对3S技术的应用,克服了地质矿产勘查中的难题。下面以3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的应用为例,进行探讨和分析。

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准确的对环境地质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作出全天的准确定位,详细记录测试的数据并进行编号,呈现当地的地理空间要素和对应关系的空间现象和过程,主要的应用为:分析构造、进行矿产资源评价与模拟预测,制作矿产资源蚀变图。

3.1构造分析

在对福建某地区进行矿产资源勘查的过程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对区域线性构造总密度和线性构造矢量平均方位等的数据分析和构造提取,存入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自动对等值线进行绘制和三维表面的叠加,根据线性构造图和航磁图与重力异常图的叠加,对线性构造带进行分析。利用遥感技术对某地区的区域地层和地壳构造做综合适感地质分析,证明周围地区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3.2进行矿产资源评价与模拟预测

运用地理信息的空间分析功能对矿产资源进行评价和预测,用加权法对福建地区的某类矿产和地层构造的异常变化数据进行资源评价,具体的过程为:根据断层和矿床资源的距离,分析控制和影响矿产资源的断层;对矿产有影响的断层进行缓冲区分析,制作数据表格;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提取相应的地层,形成新的图层;叠合新图层与缓冲区图层,得到新的图层;把新图层与化探异常叠加得到最后的图层,共同部分就是最有利的矿产地段。

3.3制作蚀变图

根据矿产地区蚀变矿物的光谱特征进行制图,组合各波段图像进行分析,进行信息提取,成图后存入地理信息数据库,作为新的信息层,便于进行空间分析和更新。

4总结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需要更多的矿产资源满足生活需要。通过科学的勘查方法,推动矿产资源的勘查,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才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