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题研究范例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科学课题研究范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科学课题研究范例

篇1

关键词 师范院校 非师范 理工科 大学生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Evaluation System Research on University Student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Non-normal Major in Normal University

ZHANG Bing, CHEN Xiangguang

(Informatio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Institut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normal cultural background effect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non-normal engineering student, raise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to construct evalu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non-normal major in normal university.

Key wordsthe normal college; non-normal college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valuation system

近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这冲击中,国内很多师范院校纷纷在寻找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在师范院校向综合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大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从服从服务于社会发展规律和遵循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出发,阐述了师范院校非师范理工科大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方法。

1 师范文化背景对非师范理工科大学生评价体系构建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已经发展到了高度综合化的时代,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更加明显,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速度不断加快。传统师范院校在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口即劳动者生产过程中覆盖面较窄,特别是无法直接深层介入物质生产过程,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模式客观上使得师范院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被边缘化的危机,师范的头衔在对准教育市场的同时大大失去了教育之外的市场,为了应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综合发展模式,突破只以教育教学、人才服务社会的单一社会功能,以满足国家和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对高校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的需要。师范院校战略上从师范特色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过渡发展,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直接结果就是大批量申办非师范专业,尤其是理工科非师范专业。

实际上,传统师范院校的战略转身并不成功,问题在于学术研究型和教育教学型、综合性与师范性的关系处理不尽完善。脱胎于师范教育精神文化背景下的非师范理工科大学生的教育培养体系、教育培养机制、教育培养模式以及管理评价体系、管理评价机制、管理评价模式严重受到传统师范文化的影响,甚至是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借鉴。在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式等顶层设计方面只是戴着非师范的帽子,基础仍然是师范特色,办学行为上迷失于师范性和综合性两者之间。师范特色一贯强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深刻把握人的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重视普适性科学文化知识的传导,重视为人、为师的素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但对理工科学科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前沿研究渗透不深、参与不广、投入不足,缺乏竞争力。非师范专业学科建设队伍对外竞争先天处于劣势,无法顺利获取资源;对内竞争传统势力竞争优势明显。传统的教育教学学科研究优势就以资源分配优势方式挤占了理工科学科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前沿研究的生存空间、资源和阵地,结果就是理工科研究成果对教育教学的支撑和承载力度不够,导致无法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前沿研究。师范院校非师范理工科大学生的评价体系闪烁着师范性色彩的影子,这样的评价体系无法引导学生按照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这就是目前师范院校理工科大学生评价体系令人诟病的原因。因此,改变师范院校的理工科大学生评价体系是积极应对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2 知识观、素质观、能力观及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大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关系到顶层设计问题,顶层设计则涉及“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生评价体系”和“如何建设科学的大学生评价体系”的问题,而以上两个关键因素受制于对知识、素质、能力的辩证认识。

知识、素质和能力形成三角辨证关系。其中知识是素质和能力的基础。知识通过人的内化过程变为素质和潜能力,潜能力通过外化过程形成为能力;素质和能力是知识的衍生物,素质和能力具有反作用,分别促进知识的吸收。知识通过客体主体化,内化为认识主体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和能力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实现客观的外在知识和主观的内化知识之间的循环流动。素质是能力的基础,素质通过主体客体化,外化为能力;能力通过客体主体化,内化素质。素质和能力通过客体自我和主体自我的辨证作用,实现相互转化。以“知识为中心”或“素质教育”或“能力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客观上都使得教育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忽略了另外两者,对学生的成长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整合上述三种教育理念,协调知识、素质、能力三者的关系,提出“知识、素质、能力”并举的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知识、素质、能力”为核心范畴的评价体系,是回应社会综合发展和人全面发展的实践需要,暗含着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合必然性和实践合理性的本质属性,是转换教育理念的必然结果。

3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方法

社会生活包涵教育,教育是生活化的实践。面向生活的评价体系是全面的、合理的评价体系。高校大学生的生活由政治生活、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虚拟生活等七种生活内容组成。作为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的核心范畴――知识、素质和能力必须贯通以上所有领域。个人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对人的全面评价,即全面评价其实践内容,即七种生活内容。人的本质是实践的,全面发展必须以全面的实践为基础。全面的教育实践,即引导大学生全面参与七种生活实践,对全面的教育实践的评价,必须以全面的评价标准为参照。也就是以知识、素质、能力为顶层设计的评价体系全面贯穿大学生上述七种生活的所有内容。

3.1 全面性原则和主导性与多样性原则的辩证统一

实践由动机激发,动机由需要产生。需要的全面性决定了实践的全面性,实践的全面性决定了评价体系的全面性。因此,构建评价体系时,必须全面考虑大学生整合、协调发展的需要,面向大学生生活实践内容构建评价体系,体系内容要全面覆盖上述七种生活内容等全部领域。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在坚持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也要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

3.2 合目的性原则

价值原则是人类所有实践活动都遵循的两条基本原则之一,其强调的是合目的性,即强调的是主体的主观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包含指导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所遵循的基本价值原则,其内容已经逐步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因此,尤为重要的是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评价体系内容要服从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体现并反映社会各个方位的实践需要。

3.3 合规律性原则

建立、健全大学生评价体系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科学的大学生评价体系的最终目的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相一致的,其培养目标和主要任务也是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相统一的――即提高大学生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规律与符合促进大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相互转化的规律是两条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

3.4 突显大学生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全面性

由于受到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观念、体制的影响,当前部分大学生形成了在单一专业基础上构造的单向、线型、平面、封闭、低功能的知识结构。这种片面性的知识结构不利于优质的素质结构生成、能力结构生长。居于突显大学生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全面性的要求,理工科大学生要构建全面、科学、合理的泛社会实践内容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有机的专业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科学的评价体系要积极回应这一基本要求,要在指导思想层面科学引导大学生自觉地优化、建构具有创新活力因子的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素质结构体系和能力结构体系。

3.5 突出理工科大学生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特殊性

现代科学走向既分化又综合的发展模式,综合中有分化,分化中有综合。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渗透,社会科学探索自然科学的发展伦理。学科发展的趋势决定了理工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在具有全面性特点的基础上,必须具有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特殊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这种特殊性内在地体现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自然科学内部之间以及学科之间、学科内部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在信息化时代,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为各种学科门类提供了既综合又分化的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空间和手段。

总之,科学发展的普遍性和学科发展的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总体特征,因此,要应对好科学这一既分化又综合的发展局面,理工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必须具有特殊性。由此,决定了理工科大学生的评价体系必须回应科学发展的需要,回应学生面向未来个性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构建既与自身实际相适应又与科学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

本文是华南师范大学“师范院校非师范理工科大学生评价体系研究”课题(67017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雄辉.师范大学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07(3).

篇2

1、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观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比比皆是,也总结出许多优秀并值得推广借鉴的教学经验。学生的探究能力包括了多方面:对问题的预设能力、观察力、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在研究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中,观察力与实验能力比较受重视,有很多相关的经验与案例,分析、综合能力的研究较少,以专题形式作研究则更少。此外,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了肯定,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使用也是刚起步。此前,我们开始研究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手段进行小学科学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研究还没有先例。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创造的,是目前认为帮助大脑记忆及促进思维发散的有效的思维训练工具,在全世界的各个领域被广泛地运用,也在语文、英语、数学、物理等科目的教学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必须逐步掌握分析、综合的能力,而且还要学会利用这些能力获取更多更新的科学知识。由于分析、综合能力不是陈述性的知识,它属于内隐的知识,发展过程与结果不容易体现,因此在小学科学研究中少有重视。但分析与综合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它是逻辑思维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先行条件。小学科学探究要向深层次发展,探索出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学生就必须具备较好的分析、综合能力,因此促进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提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通过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锻炼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2、选题意义:

本课题选立科学课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促进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提高的研究目的是:

1)提高科学探究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使科学思维得到发展。

2)探索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提高的有效性。

3)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老师获得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发展。

5)促使科学教学方法多元化。

3、学术思想及立论根据:

依据有效教学理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认知规律,我们认为:科学课堂是一个放飞梦想的天堂,科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智能全面发展的过程。使用并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目标。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学生经常要运用分析能力来解读数据,作比较,运用综合能力来找规律,下定义。分析、综合能力是思维发展的基础,探究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关于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也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必须逐步掌握分析、综合的能力,而且还要学会利用这些能力获取更多更新的科学知识。可见,分析、综合能力是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掌握科学规律的必要能力,它为深一层的科学探究做准备,促进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对学生思维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同时在认知心理学中也认为,儿童时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逐渐具备分类、排序、思维“可逆性”等能力,可以开始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不过在操作的时候还必须借助表象、符号等信息。因此在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过程中,借用图形等具体事物可以帮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思维加工模型,对加速学生的思维过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实践意义。

4、特色与创新:

1)寻求促进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提高与发展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2)让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为小学科学教学科研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范例;

4)引发小学科学对分析、综合能力研究的重视,掀起此项研究的热潮;

5)促使学生科学探究向深层次发展,在探究中取得创新性的成果。

5、主要参考文献:

[1] 【英】东尼•博赞著,《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高慎英、刘良华著,有效教学论.广州:东教育出版社,20xx

[3]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4]LindaCampbell等著.王成全著.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3

[5]傅道乔著.新课程中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山版社,20xx

[6]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8〕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刊,科学课,湖北:湖北教育报刊社:

[9〕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研究内容:

以提高科学探究的实效性,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使教学方法多元化;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目标,以思维导图为教学手段,通过课堂教学,探讨科学课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了解当前学生分析、综合能力:通过调查、观察等方式获取学生当前的分析、综合能力,希望通过资料的收集及整理了解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水平,为改进方法后确定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变化提供有力的前期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