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化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8 04:41: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层文化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层文化工作计划

篇1

(一)强化宣传,提高公众知晓率

文化站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是基层文化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要进一步做好免费开放工作的宣传,提高基层群众的知晓率,促进文化资源的有效、合理、规范地利用 。可以通过宣传栏张贴宣传广告,广泛发放宣传图册,在显眼的位置张贴提示牌,利用辖区内公益广告位、社区大屏幕等投放宣传视频,或入户宣传,提高公众知晓率,吸引群众走进文化场所,营造文化工作氛围,激发基层文化工作的生命力。

(二)完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

要抓好对口人才的选拔工作,加强在岗文化工作者的业务指导和骨干培训,发现和培养一批思想品质好、组织能力强、善于联系群众、热心的基层业余文艺骨干队伍,以骨干调动群众的文化兴趣,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要配置专职、专业的基层文化管理人员,抓好建设后的管理工作,明确专人负责,科学安排、合理分工,责任到人,建设一支稳定的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

(三)厚植于群众,创新活动形式

基层文化工作要深入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可以结合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形式多样的民间特色项目进行创新,一方面可以促进基层文化的繁荣,一方面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二则可以把文化工作与其他重点工作结合,积极创造工作条件和宣传机遇。三是可以发掘乡土气息浓厚的好的文艺作品和优秀的乡土文化带头人,充分发挥乡土文明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此形成独有的文化品牌;同时鼓励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让群众成为文化工作的传播者而非仅仅是参与者。

篇2

关键词:基层;计划生育;档案;问题;对策

做好基层计生档案工作,不仅是当前人口和计生工作的需要,而且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计生工作各项资料的积累也有赖于基层良好的计生档案工作,从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计生工作目标奠定科学基础。然而应该看到,基层单位受观念、体制、人力、条件和经费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计生档案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

1 基层计生档案工作的问题

1、缺乏档案管理意识。人们缺乏计生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一些领导不够重视基层的档案管理工作,没有把档案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比如:尚未将档案工作纳入计生的考核体系中,在人员配备上兼职多,专职的少,缺乏资金投入,疏于用制度管档,从而影响了计生档案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2、档案人员素质偏低。基层大部分单位计生档案管理人员由老、弱、病的女同志承担,文化素质不高、档案专业知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差等现象较为普遍,工作上被动的多、主动的少,影响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加之档案人员变动频,也造成了档案资料的散失。

3、档案管理不到位。基层计生办(站)无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没有专用的档案室,文件分散存放、分散管理,材料不全,许多文件没有归档,甚至随意销毁等不良现象;有档案室的也设施简陋,无保护措施,不符合档案存放条件,基层计生单位普遍存在不能按照档案管理规范化要求去操作,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村级计生档案受村干部更迭频繁等因素影响,更是管理混乱、残缺不全。

2 加强基层计生档案工作的对策

2.1 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开展档案管理法规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基层计生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和档案法治意识,增强对计生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计生档案管理工作要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保证。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理论业务学习,尤其是要掌握计算机知识,以便管理档案。同时,档案工作人员要有责任心,要爱岗敬业、脚踏实地、敢于开拓创新,科学地保管好档案。

2.2 加强档案工作者的时代意识

信息时代的档案工作者除了要增强信息意识外,还要增强现代化意识、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首先,档案信息传播需要档案工作者增强其对信息性的认识程度,提高鉴别水平和处理能力,增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意识,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档案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其次,档案工作者要开发档案信息并主动与市场经济接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为市场服务。再次,档案信息传播要求档案工作者努力学习现代化设备的应用技术,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跟上时代节拍。第四,档案信息传播要求档案工作者在履行服务职能时要有强烈的依法办事意识,按照党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档案的开发、开放、公布与利用,正当参与市场竞争。

2.3 加强对档案工作者的信息技能培训

网络媒体改写了传统的平面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占据越来越多的传播市场,档案工作者需要借助现代的传播媒介进行有效的档案信息传播。

首先,作为传播者的档案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掌握必要的软件操作和维护技能,提高办公速度,更好地促进档案信息的传播。其次,网络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可以使档案工作人员及时捕捉社会信息,针对受众需求进行组织,提高传播效率。此外,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文件的发展和计算机病毒等知识的培训,都有利于档案工作者正确应用现代技术,在安全与保密的条件下,进行更有效的档案信息传播。

2.4 建立有效机制,规范管理制度

基层计生档案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治理,要建立健全适合基层计生档案管理特点的管理制度,让计生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要把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基层计生干部年度目标责任制,与计划生育工作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建立起计生档案管理的长效机制,形成一个相互配套的规章制度和政策,促进基层计生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2.5 适应形势需要,创新管理模式

计生档案管理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与时俱进,用创新的思维对待计生档案管理工作,逐步树立起大档案思想,建立计生档案室,配齐人员,实现计生档案统一管理。要严格要求,加大检查力度,推动其业务工作的开展,使档案管理与计生业务良性互动,收到实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2.6 加大经费投入,改善保管条件

在财力上要给予大力支持,把计生档案管理经费作为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投入列入财政预算,以便改善基层计生档案室的保管条件,档案室窗户要挂窗帘,室内应安装瓦数适宜的白炽灯泡,以便有利于保护好档案资料。有防潮措施,安装排风扇,购买温湿度计,有条件的最好安装空调、去湿机等,还要用计算机管理档案。

篇3

一、“四化工作法”的成因

2009年年底,随着一起意外人身工伤事故的发生,给锅炉分厂领导和员工带来深深的遗憾。一名员工在处理排粉机漏粉工作时,在没有告知监护人情况下,擅自违章操作,造成右腿髌骨骨折。分厂对这起事故的成因及安全保证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较短的时间里总结摸索提练出了一套员工感兴趣、好记忆、还管用的“四化安全工作法”,即预案管理动态化、风险评估具体化、监护措施多级化、安全警示人文化。通过实际运用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效果,2010年以来,锅炉分厂实现无人身及设备安全事故,从此,“四化工作法”在全厂开始推广。

二、“四化工作法”的具体内容

预案管理动态化。为了使8台220t/h锅炉,1000多台套辅助设备实现热蒸汽压力9.8MPa、温度535℃-540℃全天候经济运行,锅炉分厂依据季节、气候、设备的变化,以班组为单位,设计出了14种事故应急预案。虽然应急预案只针对突发性,而非经常性,为了防止应急预案的沉睡,分厂在合理安排应急演练的同时,实施了预案的动态管理:在每个控制室、工作岗位设置了一块提示板,每天分厂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设备运行状态、气候变化在提示板上做出某项预案警示或是操作注意事项,以此来“激活”应急预案,使操作员工在头脑意识中不断回想着应急操作程序及要领,保持着“临战”心态。

风险评估具体化。风险评估一般是针对设备检修工作,在具体操作上分厂执行的是电力系统“两票三制”工作制度。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他们发现有些工作票、操作票涵盖工作内容过多、过于复杂的问题,有些安全措施比较笼统,对风险评估不足,直接影响了安全措施的制定与隐患的防范。针对这种情况,分厂制定出了自己的风险评估办法:首先,明确了分厂各级管理人员在具体操作项目上的风险评估责任,同时在每个班组选出一名兼职风险评估员;第二,制定了严格的评估工作程序。在各类检修作业前,原则上由该项目的最高级别监护人组织召集管理、技术、安全、班组风险评估员等人员及该项目负责人,组成工作前安全分析小组,主要从人、机、物、法、环五个方面,以及能否对其它专业、系统造成影响,评估出每个关键步骤的危险、危害因素,将工作中会导致人员伤害、设备及系统破坏等情况逐项具体描述清楚,并且控制防范措施逐项具体落实到人。第三,保持工作严谨。工作票坚持 “一单一事”、“一事一议”。由工作票签发人对风险评估结果及安全措施进行一一审核,最终签发工作票。

监护措施多级化。电力企业都存在高温度、高压力、高转速、高噪音问题,相当一部分岗位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给现场运行操作、检修施工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为此,分厂在执行原有监护制度的基础上,制订并实施了二、三级监护制度。根据风险系数,划分了四个风险等级,即:基本操作、一般操作、复杂操作、重大操作,随着风险等级的上升,监护人级别也随之上升,从班长、专工、安全员、到副主任直至分厂主任。在此基本上,分厂还根据应急工作状态和需要,制定了生产运行、检修操作员工监护措施:在应急情况下同岗同级运行员工可以互为对方操作的第一监护人,上一级岗位员工可以作为下一级岗位员工操作第一监护人,同职级运行和检修人员可以跨岗位互为第一监护人,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多级监护的体系。

安全警示人文化。从尊重员工的角度,培育分厂的安全文化。首先是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分厂在员工更衣柜显要的位置布置了员工的全家福照片和妻子子女温馨的安全提示语,让员工从上岗的那一刻起就绷紧安全这个神经。第二是在员工工作场所设置安全宣传视板、警示牌及安全风险提示语,让员工置身于安全警示氛围之中,时刻警示自己、提示他人,做到“人人都是安全员”。第三是分厂设计制作了配有漫画图片的习惯性违章警示小册子,使员工在愉悦的心情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对习惯性违章的警示和教育。第四是编写了曲调优美的安全歌曲,把“动态预案、二、三级监护、风险评估”等内容都编写到歌词中,组织全体员工传唱,员工们哼着安全歌曲调走上了岗位,大大提高了执行安规的自觉性。

三、“四化工作法” 的实施效果

一是经受住了重大突发事件的考验。2011年4月17日,室外刮起8级以上大风,当晚20时许,市区一变电所PT接线板处断裂,导致热电厂进入孤网运行状态,致使汽机、锅炉等各个生产运行链条发生一系列重大连锁反应,情况异常危急!由于当班员工事前经常进行相关事故预想及模拟操作,加之当天分厂进行预案警示,因此操作员工并未慌乱,而是有条不紊地进行岗位操作,在第一时间控制好各项参数,在相隔两个小时后,快捷完成锅炉点火、并汽。类似的重大突发事件,近三年来,分厂成功处理12起,全部把事件控制在最合理的程度。

篇4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戏剧创作;表演辅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审美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的追求。作为中国梦和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关键性内容,戏剧创作与表演辅助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加快发展,所以相关人员应深入基层群众,对本土文化及资源加以尊重和了解,强化业务素质,拓宽信息量,进而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推动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

一、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戏剧创作与表演辅导的实施意义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戏剧创作与表演辅导的实施意义主要体现为:①满足群众的审美要求与喜好。文化艺术的创作要与实际和生活相契合,贴近群众,这样才能让群众感同身受,产生共鸣,主动接受艺术作品,善于从作品的爱恨情仇、是非曲直中形成鲜明的价值观念,提高审美水平。②促进群众文化素养的培养。艺术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优秀的戏剧作品有着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和表现力,在表演艺术、表现手法、语言和内涵等方面值得借鉴与弘扬。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品位,才能创作和表演出优秀的戏剧作品,所以生活质量与文化素养的提升是戏剧表演及创作的前提和基础[1]。③激发群众创造灵感。优秀的戏剧表演能引起群众的情感共鸣,有着其他艺术形式难以媲美的感染力,这就需要秉持寓教于乐的原则,科学借助戏剧作品来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品质。经典且优秀的戏剧作品深受群众的青睐,业余作者的创作兴致易被激发,而与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素材易被作者发觉和升华,进而形成生命力和感染力强的戏剧作品。

二、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戏剧创作与表演辅助的实施路径

(一)强化创作的针对性和创新性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综合性较强,工作人员在辅导环节会面临着怎样创作的难题,尤其是针对性强的戏剧作品创作。为此,工作人员创作戏剧之前应深入基层群众,对群众的实际情况加以全面了解,切身感受群众的生活,以此产生创作的灵感,具体包括:①创作之前对戏剧主体加以明确,在此基础上构建主要的故事情节框架,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富有生活气息的戏剧作品;完成框架构建后,认真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适当补充和调整作品,保证作品的完善性。②针对作品中的不合理内容,应该及时加以修改,然后组织演员进行排练,并详细了解演员的具体情况,结合这些情况再次改进作品,确保所创作品的趣味性、创新性、科学性、针对性、合理性。

(二)注重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人员而言,其主要职责就是服务于群众的文化活动,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要努力学习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准确理解不同的戏剧表演和创作的形式,能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为依据,对不同的艺术表达手段加以运用和演绎,进而强化自身综合素质,为各项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在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趋势下,工作人员应该与时俱进,努力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善于借助各种艺术形式表演戏剧,促进戏剧创新性的提高[2]。此外,戏剧创作工作的娱乐性较强,需要有机结合舞台表演,采用舞台演出的方式来展现创作者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使群众的道德情操得以陶冶、艺术知识面得以丰富,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实现艺术性与娱乐性的统一。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戏剧故事走向予以理清,合理处理故事的转折部分,保证剧本的完善和舞台表演的完美。

(三)激发人员表演的热情要想充分展现所创作的文化作品,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应该具备敏捷的思维和较强的思维表达能力,在具体创作环节要注重作品的逻辑性,确保作品脉络的清晰。同时在表演节目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认真分析自己的语速、神情、思想等,语速适中,尽可能使用普通话,以便群众准确理解作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很多演员不是专业出身,在表演中需借助全面性的辅助表演,这就需要做到如下几点:①演员之间加强交流和沟通,确保表演的专业性,辅导者和被辅导者要具备良好的耐心,缓解表演前的紧张心理,便于彩排工作的正常进行;②辅导者要仔细辅导演员,认真讲戏,注重保护演员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缓解演员的胆怯感与紧张感;③如果演员认为自己发挥不佳,需要通过沟通放松自我,为后续表演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3]。例如:某小区表演作品《龙凤呈祥》时,某位女演员扮演的角色是幼教,因缺乏表演经验而产生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在此过程中辅导员与其进行思想交流,以身示范,不断鼓励和赞扬其进步,使其增加了表演的自信心,获得了理想的表演效果,很好地满足了群众的多样化文化生活需求。

篇5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探讨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63-01

一、正确认识

群众文化是我国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代表着基层人民对于文化的追求和传承。任何的艺术文化形式都是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基层。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许多的艺术家为了创作好的作品,也会到基层中去寻找灵感。而且基层文化对于人们的生活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我国北宋时期有一名著名的词人名叫柳永,当时有一句话就可以看出基层人民对于艺术的影响,“凡有水井处,皆可咏柳词”,人民对于文化是热爱的,而对于扩大一种文化的影响也是有着推动作用的。因此,在开展新时期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时,一定要正确认识到群众文化的地位和其影响力,并以此有效的协助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壮大。

二、重视作用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样的,群众的文化水平也是不可忽视的。近几年,草根艺术家、草根演员层出不穷,充分的显示了群众的文化水平的高度。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对于我国文化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时,一定要重视起群众的作用,发掘群众的潜力,帮助群众将文化活动搞得更好,扩大其影响的范围,同时还要培养相关人员,使得群众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不足

群众文化推广至今,收到的成果和影响是巨大的,但是,即使是发展到了如今,群众文化也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而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几方面,例如:政府对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投入的资金不足,群众自身的投资也不足;供群众们进行文化活动的场馆过于老旧,且场馆的面积过于狭窄;活动的设施十分落后,甚至缺少活动设施;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工作分工不够明确,对于部门工作的主次不能够分辨出来,更有甚者,将活动场馆当做了经营活动,只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忽略了场馆原本的作用,使得正常的业务和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导致了其影响力的降低。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时,放在首要位置的应该是社会效应,只有将社会效应提高了,才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随着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应不断的提升,其所拥有的经济体制就会越完善,管理起来就会越方便,同样的,获得的经济利益也会不断的提高。

四、地方特色

我国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地方特色,说白了也就是许多地方都存在的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文化背景,而这些文化背景也就衍生出了许多有特色的地方群众文化活动。例如:饮食文化、文学文化、戏曲文化等,这些文化都具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

我国有菜系,分别是鲁、川、粤、苏、闽、浙、徽,还有许多不同的小菜系,例如:京菜、东北菜、津菜、客家菜、台湾菜等,这么多的菜系也就催生出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群众文化,各类的美食节、品尝会等都充分的突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特色。这些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使我们品尝到美食,也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中国深厚的饮食文化。

同样的,我国的文学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群众文学文化活动在我国开展的也比较广泛,诗歌会、国画会、书法会等,这些都是基层人民展现他们文化底蕴的最好平台,也使得我们见识到了民间艺术的巨大影响力。

我国著名的戏曲类别有京剧、昆曲、河北梆子、评剧、秦腔等,这些戏曲文化也是最富有地方色彩的。我国地大物博,孕育了无数的地方戏曲种类,而这些戏曲也就成为了群众文化的一个很好的依托。业余的戏曲爱好者一般被称为票友,我国有着许多票友组成的戏曲文化活动站,这些活动站对我国的戏曲文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得戏曲的影响力逐日恢复,也更加好的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使得这类文化的精髓不至于消失。

文化的广义定义是指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所能创造出来的所有各物质和精神类财富的集合体;而狭义上指的就是社会在进步后衍生出来的各种意识以及和这些意识对应的制度和组织。我国最早是在 1953 年正式提出了“群众文化”的概念,随机便在人民群众中传播开来。而这一概念所指的便是一些在专业体制之外的群众,自主组织、自主参加,能够达到自我娱乐和消遣的社会或组织性文化活动。它是以普通大众作为活动的主要组成,以自娱自乐为指导思想,即满足了人民区中对于文化娱乐的追求和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其本身在精神生活上的追求,是经济和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

篇6

一是基层宣传文化工作重视不够。基层群众反映:自改革开放后,各地方各部门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几乎不提什么宣传文化工作,形成了文化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领导不提,干部不问,基本上成了可有可无的工作。

二是基层宣传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活动开展较少,活动形式单一。群众反映:在我们农村,文化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很少,近两年建了一些,但活动还是没有开展起来,农民闲余时间大多数都是打发在打麻将、斗地主等娱乐活动上。以前过年时镇村里还组织些象玩龙灯、划龙船、踢键子、打乒乓球、拔河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这些年几乎没搞过,就是镇里搞也是搞一些象打腰鼓等一些形式单一的文化活动,而农村一些传统文化却无人问津。

三是基层文化阵地和文艺人才的缺失严重,文化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群众反映:随着时代的发展,象以前那种能编会演的文化干部少了,即使有文艺演出都是在外面花钱请的,我们一年很难看到一台基层群众自编自演的文化节目,主要是以前的文化干部老了,年轻的基本上不会,造成当前农村文化工作普遍性的无所作为,挫伤了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农村文化站失去了对于从业人员的吸引力,乡镇宣传文化干部青黄不接。

纵览全局,基层农村宣传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还不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根据乡镇实际情况,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善目前的困境。

一、要完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农村宣传文化建设首先要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各级政府要加大农村宣传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更多的提供农村基层公共产品和加强公共服务。及时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积极发展覆盖城乡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根据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总量与质量,提高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系统性、制度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二、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就必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培育管理好农村文化市场。目前,农村文化市场整体发育程序还不够成熟,还存在市场布局散乱、文化产品供给贫乏、质量不高等现象。因此,在农村宣传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资源配置的质量、效益和速度;逐步培育起多种所有制、多种领域、多种形式,有活力、有竞争力、有创造力的农村文化市场主体,调动社会各届参与建设农村文化的积极性;尤其要通过政策引导,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农村文化产业,培育一批立足农村、辐射城乡的文化企业,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品牌。同时,要履行政府对文化市场的监管能力,建立健全对农村文化市场的长效管理制度。

篇7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水平为重点,以提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认真研究探索、深入挖掘具有司法行政特色的文化理念、文化内涵、文化精髓,逐步创建具有健康向上、独具特色的基层司法行政系统文化体系,凝聚基层司法行政队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为推动基层司法行政事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总体目标

立足基层司法行政实际,积极创新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载体和制度,形成富于特色、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基层司法行政文化体系。通过创建特色鲜明的基层司法行政机关文化品牌,使司法行政内部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外部形象进一步提升,整体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广大基层司法干警的执法行为更趋规范,人民群众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和司法行政队伍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三、主要内容和工作任务

基层司法行政文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基层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人员在依法行政和法律服务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司法行政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一般来说,基层司法行政系统文化建设由理念文化、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个层面构成,四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建设这四个层面的文化,需要我们在广大基层司法干警队伍中培育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实现思想理念与司法实践的有机统一,把基层司法行政队伍凝聚成一个奋发图强、锐意进取的团队,打造素质司法、效能司法;需要我们规范意识、执行意识,实现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的规范统一,引导和约束广大基层司法干警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行为,打造规范司法、公正司法;需要我们培育廉政意识、自律意识,实现效能与行风同步建设,打造阳光司法、廉洁司法。推进我市司法行政文化建设,重点建设好以下六大基层司法行政文化体系:

(一)贯彻落实核心价值观,建设先进的理念文化。

理念文化建设是基层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动力,“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基层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的精髓。建设先进的理念文化就是确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的、具有时代特征和司法特色的、为广大基层司法干警所共同认可并自觉履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并通过理念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不断融合和塑造基层司法干警的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增强基层司法行政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先进的理念文化,培育和谐进步的基层司法行政文化精神和理念,可以对内凝聚力量,明确目标,形成团队的战斗力;对外树立基层司法行政良好形象。通过开展政治学习,举办司法理念研讨班、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先进经验交流会、开展廉洁自律标兵评选等方式,培育广大司法干警忠于法律、诚信为本、维护正义的职业精神,成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群体。

(二)围绕固本强基主题,做实基层物态文化。

物态文化是基层司法行政文化的载体和外在表现,是司法行政精神风貌的社会展现。要加强对司法行政物态文化建设,营造司法行政文化氛围,展现司法行政工作成果。要综合利用基础设施、文字图案、形象符号等因素,探索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反映基层司法行政部门特点的形象标识系统,展示基层司法行政形象。

一是统一标牌标识,根据司法部印发的《关于统一司法所标识的通知》,司法所办公场所悬挂统一规格制式的司法行政徽和司法所标牌;统一服装、工作徽章;使用统一印制的《司法工作证》。

二是要按照“功能齐全、布局规范、设施先进、外观庄严”的原则,合理设置工作场所和办公区域,加强工作环境的软硬件设施建设。结合办公用房建设,在硬件上尽量要做到“五个有”:即有图书阅览室、有荣誉室、有文体活动室、宣传窗和公开栏。同时推出墙上文化建设,积极建设文化长廊,在办公楼墙壁等显要位置悬挂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党性修养、廉洁等方面的格言警句,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在窗口单位门口醒目处悬挂反映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工作流程的公开栏,为当事人提供便利。

三是加强文化宣传阵地。司法所可通过音响视频、文字资料、宣传图片、宣传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基层司法行政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党员之家和活动室,布置以书画、文化标语、学习警句及订阅图书杂志设置学习园地等,打造文化建设的综合性学习交流平台。要依托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基层司法行政干警公正执法、文明服务的良好形象,广泛宣传司法行政部门开展文化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典型事例,扩大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和基层司法行政干警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提高社会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认识,树立基层司法行政队伍的良好形象。

(三)健全规章制度,开展制度文化建设。

积极开展司法行政制度文化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范化管理机制,使规范意识渗透到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司法行政文化建设全过程。科学、完善的制度将有效地引导基层司法行政人员规范行为,努力将各项制度转化为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坚持以制度管人,修订完善考勤制度、学习制度等;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实行定岗、定责。根据工作实际,将岗位职责具体化,按月列出工作计划,每月抓工作计划落实,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前完成年度工作目标。要抓好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强化工作督查,强化执行与以人为本相结合,实用与效率相统一的管理机制。

(四)提高工作效能,建设良好的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建设,是以行为规范建设为重点,形成全系统价值取向的共同行为准则,是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结果,是核心价值观在行为方式的外在表现。

一是规范基层司法行政执业行为。积极开展司法行政职业形象建设,增强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恪守职业礼仪的自觉性,培养言谈举止文明、庄重、待人热情的良好风貌,使用规范、准确、文明的语言,树立基层司法行政良好的职业形象。大力开展司法行政职业道德建设,努力使广大干警和法律服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恪守职业行为规范,自觉遵守职业操守,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习惯。

二是加强基层司法行政人员素质培训。从善于调查研究、学做群众工作、增强协调能力、打实文字基础、争做业务能手和严格自省自律六个方面入手,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学习新知识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三是大力开展文明窗口建设。以窗口建设为突破口,倾心打造服务“近距离”,办事“零障碍”。特别是直接面对基层人民群众的法律援助窗口、调处服务中心接待办公室,要推行规范的文明用语,强化行政服务意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落实“一站式”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四是开展生动的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就是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是司法行政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大力推动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在落实“六五”普法中,结合法制教育中心和法制公园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开展基层“廉洁文化建设示范点”活动建设,结合“勤廉星级单位”评比活动,努力营造勤政廉政良好氛围。不断创新廉政文化建设内容和形式,通过听取廉政教育专题讲座、开展读书思廉活动、参观图片展、观看主旋律电影等方式,切实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吸引力,树立广大基层司法干警为民、务实、清廉形象。

四、全面加强基层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基层司法行政文化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基层司法行政履职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长期重要的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广泛,需要全局各部门深入研究、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进基层司法行政文化建设是我市司法行政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和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上下齐心,为我市司法行政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二是加强领导,齐抓共管。成立局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班子副职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注重发挥支部、工会等组织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结合部门工作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要把司法行政文化建设与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等通盘考虑,整体推进,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篇8

关键词:基层街道;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文化工作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确定,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不断地提升,与此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说群众文化指的是人民群众通过自我来组织进行的,但是作为基层街道办文化站长,还是有责任有义务指导并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丰富的群众文活动,从而进一步建设基层群众的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一、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1.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品也日益提高,不再一味地追求物质生活,对精神生活和自身的文化水平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在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中,满足人民群众的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从人民群众的群众需求出发,对群众的文化需求进行调查了解,丰富并创新群众文化活动,才是最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保障社会发展现代化进程

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人民群众中形成一种心理凝聚力,使基层群众对我们街道有心理归属感,正确的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对群众的生活方式进行正确和健康的引导,文化活动只是一个载体,我们可以通过它让人民群众解读当前时事政策、国家大事,在欢乐的活动中得到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二、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及重点

1.发展不完善的现状

通过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分析,发现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不完善,那就是: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基层文化专业教育人才比较缺乏和基层群众对文化活动的思想比较落后以至于不利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随着农村和城市新建设的一系列工程的实施,很多过去的文化活动设施被拆除或者摧毁,一些文化站虽然重新建造起来,但是被充分利用的往往没有几个,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广播站也失去了原本的作用。一些图书馆在人们积极争取物质生活的时候形同虚设,有些人虽然有闲暇时间,但是却不识字。这些现状就导致以前的文化活动形式并不适用于现在的情况,需要有专业的有群众文化专业知识的骨干力量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制订适合现状的文化活动开展策略。

2.在坚守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同时认识新形势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有明确提出,要想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立就必须大力进行先进文化的发展,国家应对文化事业加大支持,鼓励它的自身发展活力并加以增强。在全球化、一体化的世界背景下,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升,新形势下想要加强对群众文化的建设,就必须要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统文化。这里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统文化既包括了传统文化也包括了地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根据不同的地形、自然环境等地域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对自己脚下的土地的情感是扎根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的,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会使当地人们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因此我们应当在坚守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同时认识新形势。而新形势下建设群众文化的关键之处在于把握好群众文化工作的作用和地位,只有清楚了解新形势下政府发展总体动向和文化发展鼓励方向以及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意义,才能通过对这些的了解认识分析街道文化发展现状和找到不完善的地方将其发展完善,并针对不足制订适当的改进办法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策略。

三、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研究

1.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是建设基层群众文化的基础和保障,没有文化设施的建设就没有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近年来,中央、省、市、县相继加大了县级以下公共文化场馆“三馆一站”的投入力度,积极构建全面覆盖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在建设基层文化设施中,我们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拓展服务范围,建立健全文化设施的相关制度,加强考核考察,在保证文化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上,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率,我们大力建设文化设施的目的就是发展群众文化工作,如果大力建设的一系列的文化设施却没有群众使用,那是徒劳无功的。因此,在文化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应多了解群众的文化设施建设的意见和想法,保证建设的文化设施是人民群众满意的,喜欢的。

2.建设并壮大群众文化队伍

在当下这个“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的现代社会中,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高责任感的专业人才是发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现今的基层文化工作发展的现状中,由于专业人才的缺失,很多工作都无法以最高效高质量的方式开展,还有一些工作者思想上无法与时俱进,对相关工作也不是很了解,这都阻碍了群众文化工作的快速高效发展,是所要积极改进的方面。就如何建设并壮大群众文化队伍,应当分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要引入专业人才到基层街道办文化站中,有专业的知识技能敏锐的洞察力还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与群众的沟通能力,这样才能使我们组织开展的每一个群众文化活动都能达到相应的效果,使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并有意义。第二,应从人民群众也不能只做文化活动的享有者,也应当积极投身群众文化工作的组织开展过程中,与基层工作者一起组建文化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群众与工作者相互学习相互沟通,也是文化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3.发挥自身优势创新群众文化活动方式

说到群众文化活动,大多数是法定节假日、特定社会主题的时候在街道开展的歌舞类、问答类活动,通过唱歌跳舞给群众带来欢乐,通过问答类活动让群众进行学习,逐年重复群众难免会产生厌烦心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对开展的活动进行适合自己街道群众的创新。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本街道群众的兴趣爱好,找大部分群众喜爱的娱乐方式进行文化活动的开展,例如如果街道的中老年人群较多我们就开展适合老年人的锻炼活动,如果小孩子较多就开展小孩子喜欢的儿童类活动,不是说要求多好多新颖的活动方式,但是最重要的是适合本街道群众、本街道群众会喜欢会参加会支持的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发挥出文化工作的效果。此外,我们还应当紧跟时展,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空间,例如现如今都是信息时代,我们不应当局限于在街道内小区里进行文化活动,在互联网中我们一样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或者利用学校、企业等社会资源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多方面多渠道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结语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当前建设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生活的重要内容,作为街道办文化站站长,更是责无旁贷需要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对当前的街道基层群众文化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文化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关不良因素,制订有效对策并加以完善,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环境,不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做最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敏.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J].群文天地,2011(22):31.

[2]盈再付.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J].艺术科技,2016(04):335.

[3]何凤转.关于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4(20):27.

[4]张焕新.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方式[J].大众文艺,2011(10):201.

篇9

关键词:企业工会 基层文化建设 发挥作用

工会工作的对象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都是职工群众,工会的社会职能也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有紧密联系,工会作为企业内部重要的群众组织,最贴近职工群众,最清楚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在企业基层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工会职能,把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并通过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职工群众参加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中。

一、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优势

一是强有力的纽带作用。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是职工之家,是职工的“娘家”, 有其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对职工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能够把职工凝聚在一起投入到文化建设中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会最了解职工,最熟悉职工的喜怒哀乐、意愿和要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能够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和要求, 全面准确掌握职工群众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和意愿。工会作为群众组织来发动、组织广大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还可以发挥党委或行政领导难以置换的效能。

二是具有健全的组织体系。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最基本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中国工会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从企业本级、部门直到班组,按照法律规定都建立有工会组织,并且根据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随时调整工会组织,自上而下始终形成完整的工作网络,既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和活动制度,又经常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活动,与职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动员和组织职工投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

三是灵活的工作方式。工会是职工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组织,其日常工作建家建线、劳动竞赛、签订集体合同、帮扶救困、召开职代会、维护职工权益、女职工工作等等,都是和职工密切相关的,这些工作又要求工会必须具有灵活的工作方法。工会开展的各种活动大多是群众性活动,有着组织开展群众性活动的优良传统,容易得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因而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认同感,发挥主人翁责任感。工会开展符合企业实际,贴近职工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对弘扬正气,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职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风尚,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和业务技术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是拥有众多的活动阵地。企业文化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扎扎实实的工作,无论是宣传、教育、引导、熏陶,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场所和必要的设施,而工会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拥有相当数量的文化、宣传、教育阵地,诸如俱乐部、图书室等各种完善的文体活动设施,这些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为职工创造富有文化品位的学习、休闲、娱乐、消遣的场所和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表现、自我展示的舞台,能够培养企业良好的文化氛围。工会的这些设施,为动员引导职工投入企业文化建设,为职工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为塑造健康文明、时代感强的企业文化氛围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发挥民主管理职能,营造民主氛围,推进企业基层文化民主政治建设。

营造企业浓厚的民主氛围,发动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促进企业发展,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来,第二安装分公司工会坚持以人为本,组织广大职工参与单位民主管理,使单位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通过实施“凝心聚力”工程,充分维护了职工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力,在企业和职工之间架起了一座座连心桥,为推进民主管理工作,提高职工代表的素质能力,从根本上保护好、调动好和发挥好广大职工投身企业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保障职工的民利,为了更好的发挥职工代表的作用,对职工代表提合理化建议、质询议题,提交有价值的调研报告等进行了规定,督促职工代表履行职责,有效地提高了职工代表的素质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在单位重大决策、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等问题上,充分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对工资奖金、材料消耗、评先树模、职工疗养等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坚持队务公开制,组织职工开展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之进一步成为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推动发展的动力。

三、发挥教育职能,提高职工素质,丰富企业基层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实质是“以人为本”。职工素质的高低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整套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群体精神,来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这也正是工会工作的重点和职责。因此,工会要通过履行教育职能,使职工从内心深处认同企业的文化内涵。首先,工会要督促企业加强文化阵地的建设,营造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其次,工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文化教育阵地,开展经常性的形势任务教育、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同时,广泛宣传企业发展概况、企业形象战略,使职工了解企业经营理念,加深对企业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工会要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工作,激发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在全面提高职工素质上下功夫,以此构架企业文化主体,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

四、发挥工会纽带作用,开展多种活动,培育企业基层文化团队精神。

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性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在实践中,我们十分注重发挥工会的纽带作用,通过大力开展各种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健全和完善企业文化的载体。分公司工会不断完善文化娱乐设施,为提高职工的参与程度,根据自己单位特点自行举办小型文体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职工的需要,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便利条件。实践证明,大力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创造安定团结的局面,保持稳定、和谐的氛围,使职工产生归属感,相信企业是发挥个人潜能、容纳个人抱负的地方,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想动力,激发人人为企业生存与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

五、发挥工会维护职能,关心职工生活,增强职工队伍凝聚力。

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实实在在的关心深入到企业与社会最需要、最困难的地方,使职工群众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激发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二安装分公司工会注重做好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做到紧紧依靠上级组织,进一步完善各种帮扶机制,打造畅通的帮困通道,千方百计为职工家庭排忧解难,把“雪中送炭”延伸为“四季如春”。第二安装分公司党委关心老职工和困难职工家庭,为体现尊重和关心老职工,在每位职工生日之际送去慰问品和祝福;对生病住院的职工及家属,公司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前往医院探视;对患大病的职工家庭,在节日期间都要进行走访、慰问。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会将各级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适时、及时送到弱势群体之中去,体现了单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让职工感到心有所属、情有所依,增强了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效地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洁 论企业工会对企业文化的促进作用.《价值工程》 2010 第30期

篇10

一、公路文化的内涵

公路文化是文化在公路领域的反映和体现,是文化的缩影。它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物质文化,公路行业的物质文化主要表现为环境文化,一是空间环境文化,指办公的硬件和设备,二是行为环境文化,严肃公路风纪,使公路职工举止大方,待人接物文明礼貌等;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就是管理文化,公路行业的管理文化可分为硬性管理文化和软性管理文化,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既有约束,又有激励;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包括奉献精神和竞争精神。

无论如何划分,公路文化都是公路系统在长期的公路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各种物质形式、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的总和。公路文化是基层公路管理部门的思想基础、工作动力和成功前提,是其灵魂之所在,只有在加强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多地融入公路文化概念,把公路文化当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背景,才能把这项工作做深、做细、做活。

二、公路文化与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人的思想及思想活动规律,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进世界能力为内容的一门科学。构建公路文化,就是美化公路环境,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好的平台和载体,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与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相结合,渗透到公路工作的各个环节。这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平台”上:

第一,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硬平台”。近年来,公路部门在物质文化方面,坚持与时俱进,非常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更新。在抓好安居工程、机械化养护和建设中心所的同时,网络信息传播、移动通讯、短信、无纸化办公等方式,已渗入基层公路部门各个环节,公路职工可以通过浏览网页或信息,及时完成工作和学习内容。大力构建公路物质文化,传播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引导正确的理想信仰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使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了载体上的现代化,提升了战斗力和影响力。

第二,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软平台”。公路文化是公路部门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环境。环境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到各项公路工作的成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也只能在这样的“文化”中开展。对此,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利用公路文化提供的场所、形式和手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转化、教育等优势,加强文化建设,对人们实际工作和生活直接有关的话题、事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落实解决,帮助人们释疑解惑,从而实现工作方式上的现实化,增大受众范围,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

由此说明,成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其所借助的公路文化平台密不可分。这就要求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中,应努力构建良好的公路文化,使其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

三、如何构建良好的基层公路文化,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

领导干部在构建公路文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导向作用,他们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教育者必须首先受教育”,不断提高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提高依法治路、规范行政的能力,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能力,提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能力,提高做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的能力,提高拒腐防变、经受考验的能力,通过领导垂范,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要以学习教育为抓手。创建学习型组织,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既是构建和谐社会,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营造公路文化学习氛围,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学习活动,以文化人,通过学习陶冶人、提高人,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上的创新。

要以创优工作为动力。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作为根本要求,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主要目标,以养好公路、保障畅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为基本内容,积极参加行风评议,推动公路部门创优工作。把创优工作与落实公路工作主题,强化科学管理,进一步树立公路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展示公路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