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义务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等义务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平等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当然应有相应的立法规范、行政监督以及司法救济对其予以保护。但是,如果法律条文只具有宣言性质,没有落到实处,行政执法抽象而不具体,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司法救济渠道不畅通,那么人们所主张的“平等”,也只能是一纸空文。随着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因歧视而发生的侵害教育平等权的事件将会越来越多。笔者认为,义务教育中教育不平等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一)教育平等权的立法缺乏可操作性
我国关于教育方面的立法,还是比较广泛的。从1980年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学位条例》诞生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义务教育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及规章。而且在2006年《义务教育法》得到了修订。但是,这些立法对我国教育平等权的保护还是过于原则。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第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可以看出,我国现行宪法法律并没有关于“教育平等权”的直接规定。同时,平等权与受教育权这几项法律规范过于原则,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只是具有“价值宣言性质”的条款,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程序设定,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实施中难以收到实效。同时,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基本保障制度及措施、法律责任等重要问题尚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导致立法的初衷和立法的精神在实施中大打折扣。一旦学生的教育平等权受到侵害,受害人也找不到相关法律依据支撑。
(二)教育管理部门执法不严
在义务教育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未履行其保障九年义务教育顺利进行的义务,没有采取保障平等权的措施。事情发生后,对平等权的损害,教育管理部门没有严格执法,没有对行政相对人予以相应的处罚。“绿领巾事件”发生后,相关教育部门只是责令叫停,并没有对该学校给予相关行政处罚。“红校服事件”也以相关教育局勒令收回运动服,并要求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区别对待学生而告终。同样,无锡市教育局和市政府督导室也只是联合下发通知,严禁对中小学生进行“智商测试”。这些行政机关都没有做出具体的行政行为,治标不治本,都没有达到实际的效果。
(三)司法救济渠道不畅通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我国宪法、法律对教育平等权的规定过于简单和抽象。教育平等权遭到侵害往往依赖于相关部门的设定了前提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的具体法律规范。现实却是教育平等权救济渠道不通畅,司法救济的规定既不明确又适用范围狭窄。现代法治精神的出发点是保障权利,如果没有救济,不具有可诉性,法律上的权利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我国没有宪法诉讼制度。教育平等权是一项宪法权利,应该具有可诉性,必须有专门的司法机关保障。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宪法基本权利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宪法基本权利受到侵害时,是否可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司法救济,是中国行宪以来未在法律中明确、法院审判实务中没有展开的工作[5]。
(四)师资队伍管理机制不完善
学生在求学过程中被歧视,受到不平等待遇,还应归责于我国师资队伍体制管理的不科学。第一,教师的考核与学生的成绩直接绑定。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习,更为了通过自己的考核,采取发放“绿领巾”、“红校服”等方式鼓励学生,这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也违背了平等权的要求。第二,教师师资水平、福利待遇存在差距。地区差异,城乡差异,资深的、有能力的老师自然进入待遇好、教育设施齐全的学校任教。教学水平不高的老师只能留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教学。各个地区、各个学校之间的老师相对固定,缺乏流动性,不能很好地开阔学生的眼界,教学生一些新的学习方法。第三,教师资格终身制,使其缺乏提升自我的动力。在我国,教师资格认证一直存在门槛过低的现象。门槛不够高又实施终身制,这对于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和队伍的优胜劣汰,都是一种抑制。这也间接地体现了学生受教育的不平等。
二、部分国家教育平等权保护之考察
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注重对教育权平等的保护。许多国家不仅在立法中确立了完备的教育平等权保护体系,而且在相关的执法、司法、师资队伍管理机制中中尽量给予落实。
(一)美国
美国在立法、执法、司法上对义务教育平等权拥有较为完善的保护体系。在立法保护上,美国教育平等权的立法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诸多方面,从宪法到一般法律,从程序法到实体法,从针对普通公民到照顾弱势群体,形成自身鲜明的特点[6]。例如,在义务教育立法方面,其主要有初等教育的法律。如《初等和中等教育法》、《教育总则法》以及《2000年教育目标法》等。这些法律规范设定了严格的前提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教育执法上,根据美国宪法,联邦政府没有教育管理权,美国的教育行政管理权主要在各州。联邦政府通过教育经费的拨发等方式,对各州的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加强了联邦对州教育的控制,教育管理体制逐渐向均权化方向发展。美国执行教育法的行政部门大致可以分为四级:联邦、州、地方、学校。每一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设定了相应的比较具体的职权[7]。在法律救济上,立法保障和行政执法保障共同构成了教育平等权的事前保障。该权受到侵害后获得的救济,是事后保障,其与事前保障相对应,共同构成教育平等权保障的完整体系。目前美国处理教育纠纷最常用的办法是法院系统对教育纠纷进行裁决。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50个州中,每个州都有一套少年法庭或家庭法院系统。在这种法庭中对少年运用不同的规则,并施加不同的处罚。①有些教育法的实施,由少年法庭或家庭法院专门负责,如义务教育法。少年法庭等是保护少年利益,保证教育法顺利执行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对美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二)日本
除了宪法对教育的相关规定外,日本还有很多保障教育平等的法律。例如,1947年制定的《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社会教育法》、《国立学校设置法》、《私立学校法》、《文部省设置法》、《教育公务员特例法》、《教员许可法》、《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法》、《终身学习振兴法》。这些法律明确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社会教育、义务教育、教育机会均等内容,对整个学校教育做出了全面而又详细的规定,有的涉及教育财政、学校基准、教职员、教育财政等方方面面。通过法律具体化使宪法规定的“国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一抽象的、原则的规范,具有了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在现实层面能够具体落实[8]。此外,日本教育法形式中的判例法,也弥补了教育法体系中的某些不足之处,成为教育法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都市与乡村之间、偏僻地区与非偏僻地区间的交流,教师构成的合理性,同一学校长期任职者变动等问题,为了实现教育平等,日本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确保教师流动。“日本法律规定:一名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不得超过6年。规定了教师流动的义务性,使教师基本处于流动的状态。”[9]教师流动制度,也可以称为教师交流制度,是指教师按照相关的规定,每隔一段时间从一个地方调到其他地方任教的制度。“从流动的方向来看,教师流动是多样化的。日本的教师可在同级同类的学校间流动,也可以在不同级别的学校间流动,还可以有不同种类的学校间的流动。从流动的规范性来看,日本教师的流动是相当规范的,各道、府、县在教师的定期流动方面都有政策规定,主要的政策都是一致的,如对教师流动的年限、教师的相关津贴标准、教师流动的行政审批等方面都有规定,这就保证了教师流动制度的规范性和一致性。从流动的保障来看,日本教师的流动制度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保障。”[10]日本是实行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程度相当高的国家,其中教师流动制度给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带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教育平等权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三)法国
法国拥有健全完善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法国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承担,即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其中以中央财政负担为主。具体地讲,中央财政负担全体小学和中学的教师工资支出,地方政府负责学校校舍建设与行政运转经费,其中小学由市负担,初中由省负担。由于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的投资中实行分级负责的制度,各级政府职责权限划分十分明确,分工清楚到位,这就使得各级政府能够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实现良性运转,投入到位。法国政府不仅为学生提供入学机会和相同质量的教育服务,还要保证学生接受教育后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发展标准[11]。法国既保证学生学前教育的公平,又关注学生义务教育后的发展,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此外,法国建立了宪法委员会,专门审理侵犯教育平等权等宪法权利的违宪案件。这种模式确保了宪法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确保教育中平等权的宪法权利地位。
(四)加拿大
加拿大具有完善的教师福利制度。加拿大教师的社会保障有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包括为教师提供的各种休假制度,各种提高教师生活质量的办法等。这些社会保障使得加拿大的教师岗位竞争比较激烈,因此,学校对教师的审查和聘任也比较规范。加拿大实行严格的教师资格审查制度,要成为教师,必须获得大学毕业的学历,参加相应的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书[12]。还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加拿大的教师专业成长督导制度[13]。它在促进学生学习和进步、教师获得专业知识、改善教学实践以及领导教学和社区活动四个方面督促教师不断进步,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促进教师专业的连续性发展,以确保所有教师都能提供最优质的教学,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最优质的教育。在保障了教师良好福利待遇的基础上,教育歧视现象将能更好地避免。
三、强化我国义务教育平等权保护之对策
学生在义务教育过程中所遭受到的歧视,既伤害了学生的人格和自尊,也严重损害了其受教育的宪法权利和基本人权。如果不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侵害学生平等权这类歧视事件还会发生。尽管彻底解决这种教育上的不平等现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但这绝不是一个可以视而不见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完善有关教育平等的立法
我国宪法虽然确认了公民受教育权和平等权,但是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因此,相关教育平等的立法亟待完善。第一,明确教育平等权这一宪法权利的诉讼依据或者途径。例如,可以在宪法第33条中再增设一款,明确规制公民基本权利具有直接的、可以援用的司法效力,从而确保公民权利在受侵犯后能够通过宪法诉讼得到救济[14]。这使得学生的权利遭受侵害时有相应的法律依据支撑。第二,明确教育管理部门的权利义务以及法律责任。只有明确相关行政执法机关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才能使其依法办事。第三,通过法律移植完善我国教育平等的立法。我们应借鉴日本,在宪法和教育法所确定的总原则下,在国家和地方行政机构颁布一系列全面、系统而又严谨的教育法律和法规,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应借鉴美国,从实际需要出发制定教育法律,适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不过分注重教育法律体系的完整。走美国与日本关于教育平等权的折中路线。另外在注重成文法的同时,我们应发挥判例的补充作用,参考有价值的司法判例,建立一个司法判例体系,在成文法规定不完备的情况下,弥补教育法体系中的不足之处。
(二)加强教育法律的执行
教育执法监督是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过程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也是教育法制建设所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我们应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将教育的执法监督转变成政府实现教育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加大教育机关的监察和处罚力度。教育法律、法规日益增多,如不保障其有效地实施,也将使其变成“一纸空文”。第一,加强对教育机构日常工作的监督。教育管理部门可不定期地考察教育机构的日常工作,一旦发现有侵害学生教育平等权的行为,立刻给予其相应的行政处罚。第二,健全我国现有的教育申诉制度。教育管理部门在明确了申诉主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申诉范围、申诉期限、申诉管辖、申诉受理程序,使申诉制度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此外,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分析外国教育执法监督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加强我国教育法律的执行。
(三)畅通司法救济渠道
对于义务教育中的平等权,仅仅有宪法文本的规定是不够的,要将这些文本规定真正运用于实践,使其具有可诉性。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建立宪法救济制度。建立宪法诉讼制度,确保公民教育平等权利在受侵犯后能够得到救济,主要应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设置或在普通法院中设置宪法法庭,专门处理违宪类案件。第二,宪法诉讼案件的范围包括宪法规定的公民教育平等权利受到侵犯,部门法无能保护,从而无法获得救济的;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组织的直接违宪行为。第三,对违宪行为以经济制裁和政治制裁为主要手段建立完善的宪法诉讼制度是宪法对公民教育平等权利进行有效保障的有效途径,也是在张扬法治理念下,与国际人权保障潮流的一次接轨。我国宪法确认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教育平等权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一种,当受到侵害的时候,应得到救济。不能因教育平等权是一种原则性的、概括性的权利而得不到具体化的救济。建立完善的宪法诉讼制度,是宪法对公民教育平等权进行有效保障的有效途径。同时,还要将公民的诉讼权上升为宪法权利,使公民的诉讼权从一般的权利上升为宪法诉讼权。
(四)完善师资队伍管理体制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旅游;服务意识;培养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正迈向服务经济时代。在服务经济时代,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就如何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加强服务意识培养问题,结合笔者教育教学经验,谈谈中等职业教育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培养的一些问题。
一、关于服务以及服务意识的一些理解
关于服务定义,分别有经济学、管理学等各种解释,本文采用美国市场学会(AMA)的定义,即服务是在本质上不可感知和不涉及实物所有权转移,但可以区分、界定和满足欲望的活动。服务意识则是服务人员在对服务内涵深刻理解基础上,以满足顾客物质和精神需求为条件,以让顾客满意为标准,自始至终保持以顾客为核心的一种服务认知、觉察和关注,其核心要素是树立起一种以他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服务行为上,服务意识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贯穿整个服务过程的良好服务观念和服务态度。
二、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必要性
(一)加强学生服务意识培养是旅游行业、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旅游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服务是顾客消费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条件下,服务甚至对顾客的消费满意度起决定性影响作用,因此,可以认为服务是旅游企业的生命线,服务人员作为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则是提供良好服务的源头。借用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好说明了加强学生服务意识培养,可以为旅游行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本保障。
(二)加强学生服务意识培养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
职业学校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在培养社会合格公民的同时,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而一名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必定是一名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社会劳动者。良好的职业素养包含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以及高超的服务技能等方面内容,而良好的服务意识恰恰是旅游行业、旅游企业最为基本的职业意识。因此,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加强学生服务意识培养,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
(三)具备良好服务意识是学生实习、就业的重要保障
首先,服务意识是旅游企业招聘人员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旅游行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旅游企业对于服务人员的招聘考核,尤其注重服务意识的考核,甚至相当一部分旅游企业人事经理在面试过程中,常常通过设置服务场景或者在面试地点附近设置“意外情况”的方式,来考核应聘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其次,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度过实习适应期,早日进入一线工作岗位,甚至是获得职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最后,作为一名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才能真正做到敬业、乐业,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三、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培养的途径
服务意识作为职业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养成和提高并非朝夕之功,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首先,观念作为意识活动、心理活动的灵魂和基准,支配着人类绝大多数的行为,当观念形成后,还需要引导学生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以及企业用人实际,笔者认为应引导学生树立以下服务观念:1、我们处于服务社会当中,服务无处不在。2、在服务经济社会,服务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也是一种快乐的行为。服务行为的效用不仅体现在劳动者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贡献方面,也体现在劳动者对劳动本身的精神追求层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论中提到的自我价值实现理论,就说明了服务人员可以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来获得顾客的肯定和赞许,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灵归属感和职业成就感。3、在服务经济社会,良好的服务意识不仅体现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更是社会现实对于社会劳动者的强烈需求。4、服务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也是一种人生境界。不管是产生在经济行为当中的服务行为,还是根源于感恩理念的服务行动,都体现了服务提供者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道德水平,折射出良好的道德风貌。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黄金时期,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水平,尤为重要,也尤为任重道远,须常抓不懈。
(二)课堂教学,润物无声
课堂教学环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服务意识的主要场所。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从课堂形式以及课堂效果评价方式两个方面谈一下自己浅显的看法。
1、采用多种课堂形式,丰富教学手段。旅游学科是一门知识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学科,学好这一学科,不仅需要学习者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有关原理,还需要学习者用心体验服务情感、掌握服务技能,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各种服务技巧。为此,我们可充分运用生本教育这一先进教育理念,通过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方式方法,运用情景模拟、现场实操、案例教学、声像讲解等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例如,我在讲解《导游业务》一书“游览当中游客购物方面个别要求处理”这一小节内容时,首先,在教学目标上面设置了价值目标(树立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并实践这一理念)、知识目标(掌握如何处理游客提出的各种购物要求的处理方法)、能力目标(在带团过程当中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尽最大努力去满足游客各种合理而可能的购物要求)等三个方面目标;其次,在教学目标指导下,给学生布置前置作业,引导学生预习课本内容,同时发挥小组作用,对游客购物方面的各种特殊要求进行场景模拟演习(教师对模拟内容和时间进行把握);再次,在正式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运用学生制作的道具,进行场景模拟,其他学生进行观看并做好记录和讨论准备;最后,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学结。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生不仅仅掌握了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剧本”撰写、“剧本”演练以及“剧本”评析等过程,学生体验了服务情感,更新了服务观念,在提升现场服务能力的同时,服务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2、采取课堂效果多维评价方式。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过去那种只看学生掌握了多少个知识点的单一课堂效果评价方式受到了质疑,而多维课堂效果评价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和推崇。在多维课堂效果评价方式下,我们不仅要看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看到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其知识运用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是否得到了良好熏陶、人格是否得到了进一步健全。例如,我们在全国导游人员从业资格证考证课程授课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模拟带团或模拟服务场景的形式,设置多维评价指标,考察学生是否掌握相关知识点,是否具备良好服务技能以及服务技巧,是否具备积极、主动的服务精神。通过评价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知识的运用、情感的培育以及习惯的养成,点滴间,做到润物细无声。
(三)班级活动,大展拳脚
班级活动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补充,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天地,为此,必须发挥好班级活动在培育学生良好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1、教师以身作则。学校教育是政府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教师和学生是这项服务当中的一对服务关系,提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发挥服务精神,发扬弯腰精神,其言传身教的形式,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
2、学生干部发挥榜样力量。学生干部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左右手,地位特殊,但从接受教育角度来看,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在地位上完全平等,因此,我们尤其需要指导学生干部树立良好的服务观念,提倡他们在各项活动组织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方面,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克己宽人,遇事多用协商的语气,对待同学们的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广大同学学以致用,共建服务型班级。旅游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熟悉各种服务程序以及服务要求,但是要养成良好服务意识,从而形成为职业习惯,却需要在日常活动中不断锤炼、打磨。首先,在班级管理方式上,可以参照酒店管理架构,设置康体部(管理文娱、体育)、后勤部(管理各种集会活动、运动会等的后勤工作)、财务部(负责班费和各种捐款)、公关部(管理班级对外宣传和联谊)等部门,让学生提前熟悉服务场景。其次,在观念上,提倡主动、及时的服务精神,多些微笑,少些抱怨;强调岗位意识,到校就是到岗;强调服务精神的延伸,帮助也是一种服务。再次,注重细节培养和关注,在上课前,要求学生做好多媒体设备运行、拉好窗帘和讲台物品准备等工作(类似上团前的物品准备)。最后,在活动组织上,强调活动组织的协调和跟进(类似旅游服务当中的各项服务交接和服务跟进)。相信通过更多的细节锤炼和活动检验,可以为广大学生培养良好服务意识搭建一个良好平台,让他们大展拳脚,共建服务型班级。
(四)实习实践,检验拓展
实习实践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职业学校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前期教育教学成果和巩固、拓展教育教学的最好舞台。一方面,要做好实习实践引导,让学生在实习之前,对实习目标、实习制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目标,找准定位,志存高远;另一方面,要加强实习管理,张弛有度。实习实践是学生踏入社会的准备阶段,是就业的预演,在安全和有效管理的前提下,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到一线岗位进行学习和实践,例如旅游企业的前台接待、餐饮服务、导游等等岗位,让学生在实战中体验和提升服务情感、培养和增强服务意识。
当然,要培养和提高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除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高三年级的实习实践锻炼,家庭教育、社会影响以及学生的自我提高都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内外结合,长期坚持,直至形成为一种行为习惯,乃至形成为一种源自内心的职业需求,则可谓大功告成!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桑切克著,周冠英,王学成译.教育心理学.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第二版.
篇3
【关键词】通识英语教育 五角星模式 中医药高等院校
一、通识教育在美国的发展
1909年,哈佛大学校长洛厄尔第一次对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进行了区分。1945年,哈佛大学出版了题为《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的报告,指出美国高等教育首先要克服过分专门化的倾向。美国外语教学理事会、法语教师协会、德语教师协会、西班牙语和德语教师协会等部门就联合制定出美国21世纪 5 C's的外语学习标准。
二、通识教育在国内的探索
20世纪90年代以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著名学者李曼丽从性质、目的和内容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做出解释: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三、中医药类高等院校在英语教学方面的困惑
对于中医药类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英语的认知达到与专业课的有效结合。在这点上,我们教育教学中往往是缺失的。面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能够在教学当中引入相关的中医、中药、针灸、推拿、营销、管理等方面的英文讲解,从而让学生以一种开放式的视角去重新熟悉自己的专业、审视自己的专业。但与此同时,这也对高校英语教师提出能力和知识上的要求。
四、"通识英语教育五角星模式"在中医药类高等院校的应用
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型有望解决目前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通识英语教育五角星模式"。
1.建立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群,提升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在此部分中,主要是提出在教学方式和教材方面的改革设想。在教学方式上,针对高等中医药类院校的学科特点,英语教师在授课中要不断地补充医学、药学、管理学、营销学方面的英语词汇和相关英文资料。在教材上,要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突出人文特色。
2.逐步普及双语教学,实现通识教育目标。双语教学是目前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但对于高等中医药类院校的英语教改来说,一味地强调双语教学似乎显得空泛。在此部分的尝试中,力求对学科型、专业型的话题教学为论证重点。
3.分级教学营造氛围。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从而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实际需要。具体课程设计设想如下:在基础教学阶段时,主要面对学生开设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而在提高阶段,对于英语四级通过者来说,进行专业英语的视、听、说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阶段将开设专业性英语、应用性英语、文化素质类英语等课程,力求达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中的较高要求。
4.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打造线上无缝交流平台。在这一理论模式设计中,通过搭建起来的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变得更为便捷,实现了动态的交互性语言学习目标。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资源共享、学习交流使得不同的个体和各样的资源、工具成为学习共同体。
5.创造浓厚的校园英语活动氛围。在此部分教学设计中,课下的英语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英语角将会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地实践英语、锻炼口语的平台,西方文化周、文化月的活动可以通过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话剧大赛、电影台词大赛、微电影大赛等方式来进一步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西方人文知识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文化修养。
结语
世界的不断变小对专业化的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医药类高等院校的学生也不例外。在就业市场不断左右着高校教学目的的今天,培养多元化、综合能力强的毕业生成为现如今的首要教学任务。"通识英语教育五角星模式"的提出希望能结合并综合中医药类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达到真正的通识英语教育的目的。根据各个高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不同,"通识英语教育五角星模式"在教育教学中所反映出来的侧重点也将会是不同的,但教学效果将会得到逐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曼丽. 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黄坤锦.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篇4
关键词:职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与创新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之一,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的物理实验教学仍为“按部就班”的传统模式,这与新时期“培养素质,提高能力,勇于创新”的教学思想是极不适应的。为此,我认为优化现有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一、课堂演示实验的优化与创新
从能力角度分析,课堂演示实验不仅要向学生提供学习某些知识所需的背景材料,更应注重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因此课堂演示实验不应将其仅仅视为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而更应多挖掘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方面的作用。
(一)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开展随堂探究性实验
教材中某些教学内容原为演示实验,但若将其设计为随堂探索性实验,则更可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使他们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和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并使教学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例如“牛顿第二定律”一节教学中,在研究物体加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物理学中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由学生随堂进行探究性实验,从而自己通过研究探寻到物体加速度与外力、质量间的关系。探索性实验教学较单一的课堂演示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为学生创造了物理环境,扩大了师生在课堂内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效果的优化与创新――设计演示实验
为了显示知识的获取过程,许多概念和规律的建立教材中均配置了相应的演示实验,但效果不甚理想,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各种创造技法,如缺点列出、逆向、强化、模拟、组合、比较、需求、替代、挖掘潜力等技法,与学生共同改进设计演示实验。例如“振动”一节中简单振动图象的描绘,教材上利用一端绑有毛笔的钢锯条进行,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如下缺点:(1)毛笔、钢锯条受到纸面、金属杆及空气的较大阻力,故所得图象并非正弦(余弦)曲线,而是位移随时间逐渐减小的图象;(2)演示时纸面平铺在讲台上,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直接观察到图象的形成过程。针对上述问题,运用缺点列出技法,在演示之后,我让学生自己分析形成实际图象的原因,并且提示他们改进设计的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师生共同探讨出如下方案:利用幼儿磁性画板、画笔,画笔与弹簧、金属块连接形成振子固定在支架上且画笔为水平位置,画板竖直放入支架与画笔之间,且稍与之接触。操作时让画板水平移动(画笔不动),形成时间轴;再让振子(画板不动)振动,形成位移轴,最后让振子振动的同时匀速拉动画板,即可得到清晰、正确的振动图象。
二、学生实验的优化与创新
篇5
一、厚学敏思,探究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大容量,专业化,学生缺乏兴趣
国际贸易实务部分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往往偏爱该部分的学习,但由于条例多,内容繁琐,特别是贸易术语部分,术语多容易混淆。
2.旧模式,老方式,授课缺点明显
由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专业性强,理论性强,学生自学困难,需要大量的教师讲授和指导。由此,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容易陷入填鸭式教学的误区,教学过程自然不够生动,互动性差,学生学习相当被动。
3.考核形式死板,评价手段单一
当前,多数中等专业学校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依据主要按照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来制定的,由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两大块构成,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作业构成。这样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过程,如课堂学习积极性,基本技能的掌握缺乏评价机制。而课程的考核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关系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调动。
二、行成于思,确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在教学实践导向
1.课程改革目标
通过改革使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达到以下目标:重视能力本位教育,突出进出口贸易职场要求,紧跟业界运作方式及发展趋势。能力素质培养是人才规格的核心,这里能力素质包括:本专业技术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
2.课程改革要求
学科的课程改革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共同参与。学校可以根据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引导、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为其创造有利的人文环境;教师在学校引导下,依照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目标,融合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改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参加学习和实践,完成学习任务,并把对课程内容的意见、建议及其满意度反馈给学校。以上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参与,改革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三、精耕细作,构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新动向
(一)教学内容,突出特点
1.结合理论发展,优化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改革是对教授知识体系和内容的改革。知识的传授是课程的一个方面,认知则是课程的另一个方面,课程内容改革的方向应该由引领知识向认知知识转化。
2.讲授注重细节,教学体现创新
教师在讲述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时,要“广”泛涉猎了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书籍和报刊杂志,在相关章节中增加国际贸易地理内容。在讲解国际贸易政策时,教师如果着重突出一个“新”字,联系时事,热点来讲解,培养学生的专业敏感。
3.提高吸引力度,增加实作环节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部分虽然条例众多,内容复杂,但实际上有一定的趣味性。其中涉及到各个国家的贸易习惯,谈判风格,文化背景,比较有趣。由此,抓住国际贸易中的吸引点来讲,提高课程的吸引力。
4.内容选择合理,推行模块教学
针对学生的专业差异,采取”有所讲、有所不讲”的做法,凡是涉及主体内容体系、涉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知识一定要讲;而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详细的发展情况、主要流派和与主体内容体系或不涉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知识不必主讲。而且根据学生就业需要,处理好近期的就业”必须够用”和将来的发展”迁移可用”的关系,突出重点和及时性,适时推行模块教学。
(二)教学方式,形成亮点
1.改进教学手段,加强案例教学
在教学中应广泛运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在短时间内输送给学生大量的直观信息,提高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的启发性、时效性和互动性特征。而案例的选择不在多,而在精,具有典型性,并和课程中要讲授到的知识点要有紧密相关性。
2.研究角色扮演,实行模拟教学
课堂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发挥中专学生的实践能力好,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如在模拟实验室内设计一个交易场所,让学生扮演买卖双方进行商务谈判,教师在旁观察,从商务礼仪到专业知识进行点评。又如,根据贸易背景材料,让学生模拟买卖双方进行合同的签订。让学生参与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归纳能力,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提高。
3.实习环节突出,实训环节加强
校内实习主要通过建立模拟实验室完成。在模拟实验室以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针对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核算,交易条件磋商、买卖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与修改、出口货物订舱、报验、通关、投保以及贸易单据制作及审核等主要的业务板块,通过生动的案例、详尽的操作指南、案例评析和具体的图表实例以及大量的操作练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连贯的案例分析中了解和掌握交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评价,注重节点
1.评价比例调整,评价内容丰富
一是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5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10%)+作业(10%)+课堂案例讨论表现(15%)+角色模拟和课堂讲解(15%),其中作业部分包括回答问题式作业和单证实训作业。二是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期末考试(50%)的内容和形式。笔者结合课程教学特点,在试卷题型上作了一些调整,试题中除了传统的选择,问答,案例分析等题型,还增加了实务分析和技能操作题。
篇6
摘要:高等数学中的部分定义与定理具有高度抽象性,并且有很强的逻辑关系,教师不易教,学生不易学,以至于在教学中出现了教师对其进行大量的删减,让学生陷入了不明原理,只会“计算”的错误现象中。本文针对这种现象,对教学过程中抽象的定义与定理知识讲解的处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与建议,让学生体会真正数学。
关键词 :高等数学 定义与定理 教学 数学素养 数学能力
在现今很多领域中,数学的身影无处不在,高等数学作为非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地位。而在高职教育中,因为生源大多是来自技校或高考落榜的学生,其数学基础比较薄弱,但高等数学中部分定义与定理内容较抽象,不好理解,这对于授课的教师来讲,是一个不好处理的难点,以至于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针对这一难点,很多数学教师在对这些抽象、不好理解内容的处理时,进行了删减,把大量的抽象的理论知识一句话带过,甚至直接删除,而把教学的重心完全放在了高等数学的计算方法与计算技巧上,以直接教会学生数学的计算为目的。这样一种教学方法承接了一些中学的“应试”教育,数学的潜在价值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同时也违背了开设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的初衷。
一、学习定义定理的重要性
1.教学大纲需要抽象的定义定理
高职高专的高等数学教学大纲,明确地说明了学习高等数学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他们用数学思想、概念、方法并结合自己的专业把所学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实践,为后续各课程的学习奠定较好的数学基础,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
从大纲可以看出,该课程除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收获能终生受益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从而提高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由于很多数学思想都在这些抽象的定义与定理中有所体现,所以大量地删减这些内容,只注重于学生的解题方法的教学,不能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使学数学成了应付期末考试的一种途径。并且,高等数学的学习一旦结束,学生也将会把这门知识抛到九霄云外,这样完全没有形成教学大纲里提到的应有的数学思想,也就更谈不上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了。所以要满足大纲的要求,学习抽象的定义定理必不可少。
2.培养数学能力需要抽象的定义定理
虽然定义与定理知识较为抽象,但它对于学生数学意识的形成和数学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无外乎是要把现实中的问题抽丝剥茧,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再用数学知识解决,也就是所谓的数学能力。关于抽象定义定理的学习,例如定理的证明,都有其具体的推理过程,对于这些推理过程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严谨性,进而形成思考问题时思维的缜密性,以利于在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时,能准确无误地将其转化为恰当的数学问题;而对于这些定义定理知识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是在分析问题时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能力。正如一位大学老师所说:“学数学其真正目的是为了驱逐大脑中愚蠢的想法,让我们的大脑真正地聪明起来。”
3.实际生活需要抽象的定义定理
很多抽象的定义定理知识,它的出发点就是实际生活的典型例子,例如常见的某一个变速物体的速度,学生觉得求这个随时都在变化的速度成了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难点,但从高等数学的角度来看,就是求变化率,也就是抽象的导数定义学习的切入点。所以对抽象定义定理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并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过程进行合理的简化和量化,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高等数学教学中定义定理知识的处理方法
不少数学教师反映,不是不想授课时强调这些定义与定理,只是因为它们太过抽象,讲解的过程花费的时间长、精力多,但学生理解的效果还是不好,典型的“吃力不讨好”。笔者多年担任高级班高等数学的教学工作,对于这些抽象的定义定理的处理有一些个人的看法,总的归纳为以下四个
关键词 :引—化—启—控。
1.“引”——引数学史,丰富内容
高等数学中很多定义定理知识抽象,让学习的人容易身陷迷津,而数学史却如指引方向的“路标”,给人以启迪。在课堂上教师适时适当地引用数学史的知识作为补充和指导,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内容丰富起来。
例如在学习解析几何时,教师给学生介绍解析几何之父笛卡尔,以及他的经典心形线的相关轶事,让学生明白数学可以神奇地让单调的式子变成美丽的图形,并且体会到数学不是枯燥的,它也可以创造浪漫。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数学中的代数与几何的紧密关系,为后续的解析几何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数学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逻辑源头,体会数学家的创造思想,这为紧接着数学概念及定理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另一方面,数学史里记录了很多数学家为了得出正确的定义与定理,如何排除万难、历尽艰辛的。学生学习数学史,除了了解定义与定理得出的过程,还会为数学家不畏艰辛、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而感动,这将让学生在精神层面上得到一次提升。
我们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能使那些看似抽象的定义、定理变得丰富生动起来。
2.“化”——化繁为简,重视直观
对于抽象、繁琐的定义定理知识,为了能让学生易于接受,教师只有把知识直观化、简单化。
如在讲解微分这一概念时,可以从其字面意思上下工夫,举例地球本是一个球体,其表面应该是曲面的,可为什么我们站在地球上看到的大多却是平面呢?答案是人肉眼看到的范围同地球的表面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也就是微分概念中的以直代曲的思想:曲面上微小的局部可以认为是一平面,一条曲线微小的部分也可以认为是直线。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具体的想象的空间,使他们懂得用无数个简单的平面代替复杂的曲面,利用微分这一数学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又如对数列、函数极限概念的处理,教师可改变教材中的定义方式,注重直观,采用通过画数列或函数的几何图形,利用图形直观性的特点来解释定义,从图形中得到极限定义的本质,让学生对极限定义有了更准确的认识。
此外,我们通过多观察实际生活中与数学有联系的例子,把数学概念尽量与周围实事联系起来,让学生能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便于理解。比如在讲解定积分定义时,介绍美国著名麻省理工学院的圆形大礼堂,从外形看它的屋顶是一个巨大的不规则的半球,但实际上仔细看是由一个个近似矩形(曲边梯形)的小玻璃窗构成的,这个看似不容易求的表面面积,实际上就是定积分的基本概念——求曲线下面积的办法,即“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同时也巧妙地表明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这样使学生对抽象的定积分的定义,即求曲线下面积的方法加深了理解。
3.“启”——启发引导,自主讨论
对于很多知识的掌握,学生自主探索要比教师一味灌输要来得好。在教学时,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来安排讨论课,通过合理有针对性的引导,启发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例如,微分中值定理的内容抽象、内容理论性强,对初学的学生是一个不容易处理的难点,如果单凭教师的讲授,教学效果一定不好,这时可以选取一些难度适当的典型习题,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按组自由讨论。在思考讨论过后,学生对微分中值定理中的构造辅助函数的方法有了深刻的印象,以此加深了对这一抽象定理的理解。同时,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和创新的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又如,在学习洛必达法则时,很多学生都知道这个法则的作用是求无穷大比无穷大或无穷小比无穷小的极限,却并不理解它为什么会与导数有关,是利用分别求导来解题的,但如果引导学生从无穷大增长的趋势来进行分析,同时得到导数的定义其实就是与增长趋势密切相关,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这就是洛必达法则的本质所在。
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自主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讨论探索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体会到发现的快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增加了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4.“控”——掌控有度,注重严谨
数学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其严谨性非常强,教师在支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的同时,要注重掌控好想象的“度”。一些教师为了让课堂更加活跃与生动,让学生漫无边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一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想怎样解释就怎样解释,这样的结果必定是歪曲了知识的本意。所以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思考学习,首先教师要有正确的引导方向,并且要适时纠正一些学生错误的偏离事实轨迹的想法。
比如学生在学习极限时,对于其中的一个零比零的极限类型,学生误认为高等数学里的分式的分母是可以等于零的,这时应强调此时出现的零是在某一条件下一个趋于接近的结果,并非真正等于零,强调出极限的定义,突出语言表达上的严谨性。
三、小结
大量的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能为了追求教学上的所谓教学效果而忽视了数学教育的本来意义。数学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真正理解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和目的,注重各方面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把学生从做题、解题的“题海”中解放出来,让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成为他们关注的对象,并且能努力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增强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实际价值,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才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事。
参考文献:
[1]张宏伟,浅析高等数学教学方法[J].科技经济市场,2007(6).
[2]尚仲平,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几点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1).
篇7
本刊讯 服务在津外来务工人员群体,为其子女构建包括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中教育在内的普惠教育体系……前不久,《中国教育报》报道了天津市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打通教育通道、提供优质公平教育的做法和经验。据报道,天津市把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作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来抓,在市教委的领导下,各区县政府和教育部门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并努力向非义务教育延伸,做到了义务教育全面保障、职业教育率先放开、高中教育有序推进。
目前在津接受义务教育的随迁子女共有14.77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在校生总数的18.98%。为保障他们在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天津市制定政策,让所有随迁子女都能进入公办中小学就读,并在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考试竞赛、毕业颁证等方面与天津市学生一视同仁。在2012年的初中招生工作中,天津市教委又进一步明确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享有同等的待遇,要求全市各学校不得将随迁子女单独编班,要平等对待随迁子女,关注他们的生活和个体差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在充分保障随迁子女在津接受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天津市在全国较早开放了中等职业教育,实现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流入地继续接受高级中等教育,使一大批随迁子女享有了与天津市学生一样的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权利。近年来,每年都有百余名随迁子女进入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学习。
本着“认真贯彻,积极推进,有条件准入”的基本思路,天津市还进一步加快了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津参加升学考试的工作步伐。天津市教委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会同市公安部门、发展改革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随迁子女及其家庭情况进行全面调研,摸清底数,界定服务对象,在综合考虑天津的城市资源,特别是教育资源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逐步打开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津参加升学考试的大门,既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提供考试升学的机会,同时又注意遏制高考移民的滋生蔓延。 (责任编辑 邓 蕙)
篇8
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经费保障水平。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865.4亿元,全国约1.2亿名学生享受免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中西部地区约1333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资助,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单位面积补助标准。
(二)继续实施城市义务教育免学杂费政策,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82亿元,继续对已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地方以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解决较好的地方给予奖励支持。
(三)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特岗计划”资金45亿元,实施范围扩大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央财政工资性补助标准达到西部地区年人均2.7万元、中部地区年人均2.4万元。同时,将中西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安排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资金13亿元,提升中小学师资队伍水平。
(四)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180.14亿元,为农村薄弱学校配置图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等,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地区农村学校改善就餐条件或配备必要的餐饮设施,支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附属生活设施建设,支持县镇学校扩容改造。同时,继续安排“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资金20亿元,安排营养膳食补助资金150.5亿元。
二、支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提高质量
(一)继续完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综合定额拨款标准,细化拨款体系。二是扩大小规模特色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试点工作,支持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三是继续支持地方高校发展,启动“支持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地方高校生均拨款12000元目标基本实现,债务负担明显减轻。四是继续支持汉语国际教育、来华和出国留学事业。
(二)继续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一是支持“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二是安排“211工程”三期建设奖励资金,对28所国家验收结果优秀的高校进行奖励。三是会同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三、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促进教育公平
(一)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调整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中央财政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同时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制度,将资助对象逐步调整为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129.2亿元,其中:免学费补助资金80.7亿元、国家助学金48.5亿元,约534万中职学生得到助学金,约1244万名中职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
(二)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中央财政安排10亿元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全国高校1万名博士生、3.5万名硕士生,奖励标准为博士生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生2万元。
(三)继续落实好各项国家资助政策。一是在普通高中阶段,安排国家助学金46.6亿元,资助491万名学生。二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安排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各类资助经费162.1亿元,资助561万名学生。
四、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进办学模式改革
中央财政安排83亿元,继续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国家级高等职业院校骨干院校建设计划、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等,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篇9
10年来,作为民生之根本,中国教育一路前行,既伴随着“大国办大教育”的挑战与胸怀,也伴随着“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的瞩目与期望。
改革开放积累起雄厚的物质基础。终于,10年之间,“教育免费”的惠民之举,带着温度,一路从试点到推广,从乡村到城市,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实惠。
多少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多少家庭的希望被重新点燃。
风雨10年,中国教育,为民族复兴奠基,带着温暖前行!
起点处的温暖,点燃的是一生的希望。
还记得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吗?许多年来,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曾有许多双“大眼睛”只能在梦中看到明亮的教室、品嗅书本的墨香。
但越是穷困的孩子,越有走出去看外面世界的渴望。贫困,不应成为孩子接受教育的障碍。
“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从此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郑重承诺。
终于有一天,一双双“大眼睛”不用再将社会的捐助作为他们实现求学梦想的唯一希望。
上学免费了,这不再是孩子们的梦想!
10年来,一项项力度空前的教育政策惠及民生,温暖人心;
10年来,“教育免费”这个温暖的主题不断在神州大地唱响!
教育免费,实现“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的宏伟目标
“免费”二字逾千斤。教育免费,实现了“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的庄严目标,把中国人的百年夙愿变成了现实。其里程碑式的意义不言而喻。
以世界的眼光来衡量这一目标的实现,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放眼世界,义务教育发展的历史已有300余年。我国自20世纪初开始,就提出了义务教育的设想,但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普及义务教育只能是梦想,更不要说免费。
直到1986年,我国制定《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经过不懈奋斗,到2000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但是,受各种条件限制,当时在西部一些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还比较低,实现“两基”的任务依然艰巨。
真正的义务教育应当是免费教育。《世界人权宣言》和《儿童权利公约》都有让孩子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明确表述。全球170多个实行法定义务教育的国家和地区均宣布实施免费。许多国家的义务教育免费从免学杂费开始,然后是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其他学习用品,有的还免午餐、校服、医疗和交通等费用。
进入新世纪,我国义务教育迈入巩固提高和全面普及的新阶段。这样的共识逐渐达成:义务教育免费是政府的基本公共职能。普及教育、强制教育和免费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免费的步骤可以根据国情来分步实施,但必须坚持免费的特点。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将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这彰显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直面教育投入相对不足问题,加大投入、加快节奏的决心。
从2006年到2008年,我国义务教育用3年的时间,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4大步,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的全过程:
——2006年春季,国家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4800多万学生学杂费;对3 53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其中680万名寄宿学生获得生活费补助。西部贫困学生成为优先品尝“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的受益者;
——2007年春天,“两免一补”的惠民政策,从西部推广到中东部地区。这意味着这项政策实现了对全国40万所农村中小学的近1.5亿名学生的全面覆盖;
——2008年春天,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6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进行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试点;
——2008年秋天,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3年四大步,中国政府努力实现了“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的宏伟目标,兑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的庄严承诺。
我国在确立义务教育制度22年后,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真正意义的免费义务教育!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一项好政策就是一片阳光。
“中央给咱办实惠,农民种地不交税,娃娃上学不交费,真是和谐好社会。”
“自古读书须缴费,而今上学不花钞”。
……
这是穷人家的孩子从心底最深处唱出的歌谣。
教育免费,走出一条“大国办大教育”的中国特色之路
对于政府来说,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首先就是承担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
从覆盖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部学生,到中等职业院校的贫困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再到高等教育部分师范院校的学生,短短几年,我国教育免费的惠民政策,从点及面,覆盖人群越来越多,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这对人民群众来说,是鼓舞人心的好事,对于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保障来说,则是巨大的挑战。正是从这个角度看,大国办大教育,是魄力,更是挑战。
大国办大教育,需要非同寻常的决心,更需要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为此,国家通过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努力实现占GDP4%目标,完善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鼓励社会捐赠教育等多种方式来切实增加投入,做教育免费政策的坚强基石和强大后盾。
以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为例,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逐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仅2011年,中央财政便安排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资金49.6亿元;
再以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免费政策为例,从2007年秋季入学新生起,国家在6所教育部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仅2011年,就有4.82万人获得师范生免费教育,中央补助资金5.35亿元。
据统计,10年来,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经费约5 000多亿元。从教育投入总量看,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从2002年的5 48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96万亿元,增长了3.6倍,年均增幅约17%。
更令人欣喜的是,2012年,经过多年努力,4%的目标终于顺利实现,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科学规范的教育投入体制机制初步形成!
“公共教育的提供变得更加公平。一个公共财政体系已经建立以满足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城乡和区域差距在某种程度上被缩小。这些都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是世界银行对我国“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评价。
“中国用22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这对于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来说,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是对世界全民教育的重大贡献!”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评价!
中国人有理由骄傲:我们走出了一条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大国办大教育”的中国特色之路!
教育免费,推进教育公平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教育规律表明,要实现教育公平,实现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必须正确认识不同教育阶段的公平观和效率观。在基础教育阶段,应按照《义务教育法》要求,保证所有适龄儿童接受免费教育,并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部分。同时,应通过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形成完整的、可持续的支持机制,实现面向全民的公共教育均等化,实现教育的公平优先。
免费的惠民政策,点燃的是亿万家庭的希望,也令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步伐,更加稳健而铿锵。
“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成为现实之后,中国教育正向着“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的目标阔步迈进。
一位学生的经历很具代表性:蒋波,出生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联合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全家年收入不足2 000元,除去还债和日常开支,所剩无几。2006年,受益于“两免一补”政策,在初中阶段减免了学杂费、书费,每学期还领取60元的补助。上高中后,也享受到学校每学期给予的500元生活补助。2011年,蒋波考入中国农业大学,获得了国家助学金,圆了大学梦。
从免费义务教育,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免费教育,再到高等教育的免费师范生教育……从一项项教育免费政策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如蒋波一样受益的寒门学子正茁壮成长;我们看到的是“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的目标已不再遥远。
篇1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民生为和谐之本,要认真办好群众急需、群众受益的实事,组织实施“十大惠民行动”,其中之一就是“教育资助行动”。我省教育系统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的部署和要求,以“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为主题,进一步完善教育资助体系,落实教育资助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全力抓好“教育资助行动”。
全力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工作
2007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993万学生的学杂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89万名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85.8万名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为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落实政府责任,确保资金到位,“两免一补”所需资金26.91亿元,由中央和省按8∶2分担,中央承担18.8亿元,省承担4.9亿元,市(州)、县(市、区)承担3.21亿元。继续保持规范学校收费的强力态势,决不允许乱收费现象反弹,保证“两免一补”顺利实施。
解决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确保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与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学生20万人。
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通过新建农民工子女公办学校或扩大现有公办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公办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数量,严格学校收费管理;积极扶持符合条件的民办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学校的发展。
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
2007年,《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资金安排总额预计达到5亿元,完成新龙、白玉、德格、红原、阿坝、壤塘等9个县“普九”任务,民族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92.62%,实现民族地区整体“普九”工作目标。抓好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全面推进寄宿制学校标准(规范)化管理,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抓好教育对口支援。
资助高校贫困学生
国家助学贷款资助高校贫困生5万人,政府助学奖学金资助高校贫困生5万人,资助高校贫困学生人数达到在校学生总数的10%以上。
继续实行“绿色通道”制度,确保高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通过奖学金、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加快落实生源地贷款政策,尽快启动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强化在校大学生的还贷意识;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偿服务岗位。
抓好特殊教育
加大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力度,争取特殊教育在校生规模增长10%以上,在校生规模达到3万人。
完善以县为主的特殊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特殊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从政策、经费投入等方面建立制度性保障;加快特殊学校建设步伐,全力推广随班就读实验县经验,建立以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体系,使更多“三残”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