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的差异性

篇1

提及文明的区别,以水平方向为准,同在相同时空的人们,不只是在生理方面突出了差别,在言语文明、思考模式、起居体系甚至为人处世等多个层面都有很多的差异;以垂直方向为准,古人和现代人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区别,外在制造方法、社会体系、生命意义观点、思考与表现形式的差异以及这种体系改变引发的文明改变,以至于言语文明的沿袭也产生了变化。文明的定义并不是固定的,文明的姿态复杂多样,各个族系所拥有的文明也都极具个性,而且伴随着各种要素的影响不停发生改变,虽然人类依然能够以繁复多样的文明现状、文明姿态为出发点,掌握各个族系、各个时间段文明之间的共同点和连接性。文明极具共通的特色,是一个特殊组织人员共通的梦想、意义以及表现规则。但是文明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我们和文明共同发展,各个组织之间的文明也能产生交错。人们经常提出当今社会正处在世界一致化的状态,各个国家之间的文明随着这个改变也在互相作用、互相渗入,此类文明的沟通最后实施与实际的各个层面。虽然欧洲的民族信念极具特殊性,我国大部分人民都不清楚基督总结的意义,但是未阻止我国人民共度圣诞节;虽然欧洲人基本都不了解阴历和阳历的差异,但是也不阻止我们共同欢度新年。

2海报设计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性与统一性

(1)海报中的文明特色统一性。

文明的沿袭是以标志为前提的,如言语符号就是标志中的关键一员,通过言语符号,文明能够一代代沿袭至今,也可以发散到更加宽广的区域中。标志依照感觉的差异能够区分为三种——触觉标志、视觉标志以及听觉标志,言语是听觉标志的一种,而符号是视觉标志的一种,图标图式在视觉标志中占据关键地位。海报以版面较大、传播知识较广、文化行为方式多样以及视觉冲击力较强等为特征,是优良的文明宣传工具,也是平面规划创作中的关键构成成分。它包含多样的知识、专题突出准确、宣传手段较多、展现方便、针对场景工具并没有太多约束,因此大肆流行。人们熟悉的诸多世界级平面规划者都在此区域拥有极具特色的创作。诸多世界性的平面规划竞赛也是评价这种展现方式来开展的。

(2)海报中包含的文化差异使其各具特色。

眺望海报规划的历史长河,世界著名平面规划者们的海报创作都包含和自己国家文明有关的、特有而且极具特殊性的视觉标志,并且逐步将其改进变化为激烈的个体特色,让观察的人们在欣赏海报的同时就可以猜到规划师的名字。日本之前有一个出名的规划者——田中一光,他给日本流传久远的能剧所涉及的诸多海报都广为传承。能剧极具日本国家的特色,它产生于寺院神社的活跃气氛项目中的“猿乐能”,在日本所有戏剧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能剧的表演者不多,以剧本的表现为核心,是一种极具象征手法的戏剧。出演能剧的人们都必须以面具掩面,这也是能剧和诸多戏剧的突出差异,能剧起始于选定面具。田中一光利用面具的特色来设定能剧海报,在表达方式方面,他采用较多的几何状颜色使本来多样抽象的面具和食品展开总结,概述其突出特色,并利用填补颜色的方式,加强海报的视觉感官碰撞的力度。不仅采用几何状颜色构造能剧面具来创造海报,还利用文字符号乃至于笔画特色来涉及能剧海报。

(3)中西方文化碰撞所产生的“化学效应”。

各个族系、各个国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文明差别;伴随着世界一致化的进度,各种文明之间的沟通与渗入都变得极其普遍。各种文明都能够变成视觉感官,在海报这个承载物上融合、撞击,通常会得到令人惊喜的结果,进而达成目的。陈幼坚(有名的香港规划者)创造的海报规划创作,大多数都饱含了祖国文明的底蕴,而此类中国特色,又凭借简单具体的当下规划手段展现出来。他对自己创作的解释是“:其实我的创作都是外在的。不过我能创造出优秀作品的原因是我了解祖国的文明采用哪种方式来表现,可以让国民和外国人都感受得到中国特色。但是不能说明我深入掌握了祖国文明,你再问我一个问题,我不一定能够给你一个好的回答。”运用此类各种文化融合的规划概念来创作就是期望凭借世界性活动来表现我国文明与品质,凭借此类表现方式,使我国人民的自尊在世界平台上争取回来。

3结语

篇2

茶在中英两国都有着与自己文化相关联的喻义。茶刚进入英国时,贵比黄金,在当时茶是只属于贵族阶级才可以享受的物品,因此茶成了身份与财富的象征,于是“alltheteainChina”出现在了英语词汇里,表示巨大的,无法估量的财富,例如:Iwouldn’tdothatforalltheteainChina.又如“astorminateacup”则与18世纪圣马力诺发生的有关,后来英国人用它来比喻小题大做或大惊小怪的事情,例如:“Thecoupleof-tenquarrel,butitisastorminateacup”。“acupoftea”通常被英国人用来表示喜欢的人或物,可见英国人对茶的喜爱,例如:That’smycupoftea.“adifferentcupoftea”来表示迥然不同的人或物,“anunpleasantcupoftea”表示讨厌的人,“anothercupoftea”表示另一回事,“taketeawithsomebod-y”则是与某人发生冲突,“nicecupoftea”则表示困境。茶在中英两国的最初使用都因茶具有药用价值,能安神补脑,后来茶渐渐的被衍化为人们精神的寄托,情感抚慰的需要,“teaandsympathy”表达了对不幸者的安慰和同情。在中国习俗里,人们会把订婚称为“受茶”,结婚称为“吃茶”,把结婚的礼金称为“茶金”或者“茶礼”,在这里“茶”象征着婚姻。茶的习语还有“一女不吃两家茶”,说的是女子接受了别人的聘礼,就是“吃过茶”的人了,不能再受聘于别家,在这里人们用茶来比喻对婚姻的从一而终。茶生长于山野,大自然赋予了茶美好高洁的气质,中英文化里都有用茶来比喻女子的清白可爱,芳菲圣洁。《诗经》里有“有女如荼”,这里“荼”就是茶,后人也多有用茶来取名,如诗人陆游《稚女诗》有“痴态东家有小茶”,张久可散曲《寨儿令.春情》有“惹风声盼盼茶茶”,这里的“小茶”、“茶茶”都是用来指可爱的孩童和纯洁的姑娘。[4](P112)英国文化里茶也有类似的用法和喻义。英国第一首茶诗的作者埃德蒙.沃勒在向“饮茶皇后”凯瑟琳祝寿的茶诗中就用茶的纯洁质朴来比喻皇后的高贵圣洁。

转义是指由固有的认知意义转换借代出来的意义。在社会的变化发展中,语言词汇的含义会为了符合时代变迁,社会文化的发展而转换成完全不同于认知意义的用法,这种语言现象在英国文化里比较突出。英语词汇表达里虽含有“tea”,但已经失去了“tea”的认知意义,出现转义现象的词汇有“teacake”除了指佐茶的小食点外,也被用来指一些除用以佐茶之外的点心,如“scones”、“crumpets”、“muffins”、“cookie”等;“teabasket”不是指用来装茶叶、茶点、茶具的篮子,而是指午餐食品;“tea”有时被用转义为大麻、大麻香烟、任何刺激性药物、非法地使参赛马匹跑的更快者,只因茶可以令人兴奋,有提神的功效;“teaparty”不再指茶会、茶话会,而成了吸毒者吸食大麻等的聚会;“teapad”成了吸毒者吸食的地方;“tearoom”不再是茶室等饮茶场所,而成为同性恋聚会的场所;“teahound”不是指热衷于饮茶的人,而是用来指喜欢在茶会、舞会或者各种社交场合,追逐漂亮女子并大献殷勤的家伙;“tea-stick”指的是大麻干;“teaedup”指中大麻毒的、昏迷的。[5]这些意义的出现与英国的社会历史紧密相连,映射出了英国一定时期的社会现象与文化特色。

茶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茶性高洁,气质恬淡,又提神益思,因此茶一直以来都是中英两国文人们争相歌颂的对象,茶也是文人们的创作伴侣,中英两国文学宝库中很多诗歌和小说中都出现过茶的身影。茶在这些作品里不仅是日常生活所需,同时茶的使用也间接反映了诗歌创作年代的时代特色,社会生活,记录了人们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观。

在中国文学里,茶被诗人看做是其创作的源泉,茶能提神,有助于思考,饮茶能使人神清气爽,激发诗人灵感。诗人黄庭坚在《碾建溪第一奉徐无隐奉议》中写道:“建溪有灵草,能蜕诗人骨。除草开三径为君碾玄月。满瓯泛春风,诗味生牙舌。平斗量珠玉,以救风雅渴。”诗人认为茶可以使人脱胎换骨,洗净凡俗、酝酿诗思、启发创作灵感。饮茶在唐代开始兴盛,茶文化此时也开始确立,唐代之后大量的茶诗流传于世,足见茶是文人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国茶诗不仅为赞美茶,茶诗也体现出时代的特色,用以抒发诗人的情怀,如陆游在《效蜀人煎茶戏做长句》中写道:“午枕初回梦蝶床,红丝小硙破旗枪。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眼汤。岩电已能开倦眼,春雷不许殷枯肠。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诗的前部写的是煎茶之事,诗的后部借茶来讽刺抨击南宋朝廷的无能和腐败,道出朝廷只用中庸无能之辈,而那些如蒙山、紫笋般的人才却被埋没,让人们看到了风雨中飘摇的南宋朝,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详细描绘了斗茶活动的盛况,由此可见,茶已经成为了当时老百姓的一种生活享受,而这种享受源于社会物质生活的富庶,让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思考开始涵盖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饮茶在中国始于僧侣,饮茶的生活也必然成为了哲学的生活,思考的生活,茶在诗歌里也成了哲学和思考的投射物。诗人刘禹锡曾写有《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将自己比拟为唯有“嘉客”才懂得品饮的“茶”,懂得此“茶”的真滋味。刘禹锡一生不得志,但性情高洁执着,正如同生于山野的“茶”,有着崇高的气韵,茶是刘禹锡的精神食粮。诗人不愿庸庸碌碌,一直等待着能赏识他的明君,能肯定他的历史的到来。在英国,茶叶同样被认为是诗人创作的灵感之源。诗歌《市鼠和乡鼠的故事》里就有“你去了可以看到牧师在喝咖啡,而诗人再品茶。”茶叶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才有《赞茶诗》、《茶诗两篇》等茶诗名篇的留世。英国人饮茶之初,因其昂贵的价格,成为了显示身份地位的代名词,如给饮茶皇后凯瑟琳祝寿的英文诗歌《论茶》里,茶的地位就代表了皇后的高贵身份。茶虽在英文诗歌里多有出现,但这些茶诗都只是评价茶,赞美茶的功效,把茶当做是生活的必需品,并没有赋予茶本义以外的含义。英国作家彼得•安东尼•莫妥的《赞茶诗》只是通过众神之间的辩论来得出茶是自然的财富,能令人愉悦,健康快乐等。英国诗人们都只用具体的形象来写茶在某个年代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直接表达对茶的喜爱之情,没有用茶来比喻生活或者人生,更没有将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可以肯定的是,茶在英文诗歌里出现的频率之高,体现了茶在英国人生活中的必要性和普遍性。

茶与文学的结合,不仅出现在诗歌里,中英许多著名小说里也出现了对茶的描写,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提到茶的地方多达百处。《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众人品评王熙凤送来的贡茶,然而虽是好茶,众人道出评价的同时也泄露了各自的私心。王熙凤为了表现自己的出生和品味,自然说茶不怎么样,宝玉一直想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肯定不认为贡茶就是好茶,宝钗想与宝玉结良缘,就必须顺应封建大家庭掌事人王熙凤,自然也说茶不怎么样,而林黛玉因寄人篱下,岂能说人家的东西不好,在这里,茶写出了各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个性特征,茶成了品茶人的情感代言人。英国的小说中也较多地提到了饮茶之事,比如小说《傲慢与偏见》、《儿子与情人》、《花园茶会》等著名小说里都有大量篇幅描写英国人的饮茶场景,但是这些描写仅仅让读者了解到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些作品里,茶只是生活的道具,人际交往的媒介,仅为剧情增色,并没能丰满作品角色的血肉与灵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研究传承中英两国茶文化的语言,对比语言所透射出来的文化异同,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顺利地实现信息传递。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英两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都发生着转变,开始渐渐地出现交汇点,因此,我们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同时,接受外来文化,实现文化共存,共同来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本文作者:肖小月、彭华 单位:武夷学院商学院)

篇3

关键词:中西服饰;审美文化;审美意识;民族差异性

自从出现了人类社会,便产生了人对美的主观反映,随着美和美感的发展,也就出现了作为审美意识表现的服装艺术。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是受历史传统和各自特有的美学思想的影响,使二者持有不同的审美趋向,即美感的民族差异性。

一、中西方服饰的审美文化分析

(一)中国服饰的审美文化

在我国,服饰文化审美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华文化起源于大陆文明,文化本体比较封闭,是一种隐喻文化。在服饰穿着上,强调追求服装构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注重强调表现人的精神、气质、神韵之美,而相对弱化了服装与形体的关系。相对于西方的服装以表现人体的本质美为侧重,中华文化漠视“性”的存在,在服装设计上刻意压抑表现人体曲线美,回避感官刺激要素,宽衣博带,遮掩人体,表现的是一种庄重、含蓄之美。另外,传统东方服饰以平面直线裁剪为主,表现二维效果,强调平面装饰,在装饰过程中运用镶、嵌、滚、盘、绣等手段使东方服饰虽结构造型简练,但纹样色彩斑斓绚丽,尤其是精妙绝伦的刺绣工艺与丝绸面料配合,使服饰充满东方风韵,令人赞叹不已。

(二)西方服饰的审美文化

西方美学在世界艺术史上构筑了与东方美学截然不同的审美文化体系。西方文化以希腊为中心,起源于海洋文明,文化本体比较开放,易于融合外域文化,是一种明喻文化。在服饰文化上,特别强调崇尚人体美,重视展示人体的性差异,毫不忌讳表现性感,常常把服装看作是人体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毕达哥拉斯直接运用数学公式来计算研究人体比例,总结出人体美的黄金分割比,这进一步显露出西方服饰形体的写实风格与东方传统服饰写意风格的截然不同。另外,西方服饰大都表现三维效果,强调立体感和空间感,同时借助各种立体物如穗饰花结、荷叶边、金银丝带、褶裥、切口等点缀装饰服装表面,使立体装饰与立体结构造型相呼应,自然协调,易于激起观赏者产生审美愉悦。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曾经指出:“大约中西服装哲学上不同之点,在于西装意在表现人身形体,而中装意在遮盖它。”这句话很好地体现了中西方服饰审美文化的不同。

二、中西方服饰审美意识的差异

(一)遵循协调美、自然形式法则美的不同发展主线

中国服饰自古以来就笼罩于协调美之下。每朝每代对人们的衣着行为都会有严格规定,无论什么身份必须按照各自的规范去穿着。如宋代,规定朝服衣身为绯色罗的袍和裙,里面衬以白花罗的中单,腰部束以罗大带,又以革带系以绯色罗的蔽膝,佩挂以玉剑、玉佩、锦绶等。可见穿着者的服装自身的配套穿戴上要协调一致,并且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所以中国传统服饰注重协调美,注重伦理内容与协调美,而淡化个性,呈单一性。

西方服饰的发展则一直以追求自然法则美为主线,呈丰富性、创新性。早在古希腊,基于对自然美、人体美的重视,其“缠身型”服装具有韵律美、和谐美的风格特征。在中世纪,由于宗教神学对人体的禁锢,使得服装把人体融入各种筒式大衣之中,形成“罩壳型”服装外观,但仍能从形形的点、线、面之间,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之间探得其对比例和对比组合的重视,对于形式美的追求。直至今日,在大型服装展览会上,展出的作品中也无不折射着比例、对称、平衡、统一、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可见,西方服饰强调形式美法则贯穿古今。

(二)追求精神美、突出人体美的不同侧重

中国服装注重追求表现人的精神、气质、神韵之美。为了追求高于形的精神运用夸张大袖、宽襟、衣带帔帛来造成飘逸的感觉,否定和超越形的存在,已进入理想的精神境界。此外还强调运用服装的各个要素色彩、图形、纹样来表现强烈的精神美。如龙袍下端斜向地排列着许多线条,名为水脚,水脚之上还有许多波涛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有山石宝物,它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含意外还隐喻着“一统山河”“万世生平”的精神寓意。

而西方服饰则突出表现人体美。早在古希腊时期,那些体育健儿就表现出比例匀称,肌肉发达的人体美,而并非用服装来表现社会地位和身份差别。随后的历代宫廷贵妇的服装,“内塑形体”“外露肌肤”,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去强调、夸张人体的不同部位,在表现人体美上大做文章。20世纪初的S形式样,运用紧身胸衣在前面把胸高高托起,把腹部压平,把腰勒细,在后面紧贴背部,把丰满的臀部自然地表现出来,从侧面观察时,挺胸收腹翘臀,整个外形宛如纤细、优美、流畅的S形。发展至近代表现人体美的意识越来越强烈,1946年,三点式的泳装比基尼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英国设计师玛丽•奎恩特发明的超短“迷你裙”;90年代,意大利设计师范思哲利用“透”和“露”的款式强调炫耀女性身体美的性感设计,引领着时装界在全球的发展潮流。可见,追求人体美是西方服饰永恒不灭的性感定律。

(三)含蓄、意味深长和明朗率直、夸张求异的不同表现手法

含蓄深沉,讲究意境和韵味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表现手法。表现在服装上,则采用意象的结构,衣身只有前后两片,衣服适体又不完全合体,在遮体的隐约之中含蓄地显现了流畅婉约,就像中国画的“笔情墨趣”。男子以宽适、贯通、畅达的服装样式,以顺畅的褶皱表现胸怀坦荡、浩然正气、铮铮铁骨、潇洒脱俗,如水墨画中之松、竹。女子则以顺畅造型、精巧的弧形袖口、弧形摆线、精湛的工艺和自然的褶皱表现端庄、高雅、美丽的神韵,寓意其纯洁、秀美和自然,如梅、如兰,如花似玉。

在西方,对美的事物,往往明朗率直、夸张求异的表现出来,形象具体生动,令人一目了然,一览无遗。从古希腊的多利安式希顿发展至今的露脐、露背装、比基尼等都会对女性丰腴的胸,或优雅柔美的颈,或坚柔相间的背,或圆润的臂不加遮盖,直接,直白地表达对人体美的追求。西方这种对美的坦白直率表达与中国的含蓄表达是截然不同的。

三、结束语

以上对中西方服饰审美文化进行了探讨,中西方服饰审美意识存在着差异。人类文明的多元和多彩,服装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设计者且不可生搬硬套,而应不断从中西方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为底蕴,努力吸收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

另外设计者不仅要学习现代设计理论思想,还应该对中国古代博大精神的设计理论思想进行学习与研究,从中可以预见到未来的本土设计发展的广阔空间,可以在国际化和民族化的洪流中找到设计应有的平衡点,同时,只有正确认识美感的民族差异性,正确把握美感的性质,才使我们不至于迷失在各种时尚设计的风潮中,对设计行为有一种理性的、宏观的、深刻的把握。这是现代设计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楼慧珍,吴永,郑彤.《中国传统服饰文化》[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冯泽民,齐志家.《服装发展史教程》[M].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3]杨道圣.《服装美学》[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篇4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衣食住行

从一名高三学生的角度来看,文化差异是影响其英语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面对这一问题的前提下,应引导高三学生更多的关注中西方文化中关于衣、食、住、行方面的文化差异,让学生不再禁锢于用自己民族的思维方式思考西方民族的交际行为,避免偏见的产生。同时,加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也可让高中生在英语学习时,不再出现中式英语问题,并可轻松的记忆英语课文,翻译英语。

一、衣

从中西方文化中的服饰文化角度来看,两者差异较大。即中国服饰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服饰发展初期,它追求的是御寒、蔽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饰的功能开始由最初的御寒、蔽体转换为民族文化标志的彰显。包括政治文化、习俗文化、经济文化等等。同时,中国服饰更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以服饰文化来体现人的“气质”、“神韵”等等。此外,在中国服饰设计过程中,注重遵从色彩和谐,款式呼应的原则,增强服装的社会功能。同时,中国服饰中的色彩也是有所讲究的,其中,青蓝、赤红、黄、白、黑主要是用来彰显人的尊贵气质[1]。西方服饰与中国的“天人合一”理念有所不同,讲求的是个性解放和人文主义思想。即西方服饰作为西方文化中的一种,它写实性较强,主要为了彰显人的个性,并注重通过服饰色彩、造型等的设计,突出人体胸、腰、臀等形体。中西方文化中的服饰文化差异性较大,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生,在国际交往中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

二、食

饮食文化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种体现。其中,中国饮食文化讲究是“全”。同时,从请客吃饭方式角度来看,中国注重的是饮食共享,并把聚餐作为了一种交际行为,旨在利用聚餐寻找人际交往中的归属感。而西方则不同,西方的餐桌多数是长方形形状的,这便可以看出,西方聚餐不注重寻找归属感和集体温暖。同时,西方的聚餐不会按照长幼顺序对座位进行安排,更强调的是“人人平等”聚餐氛围。此外,从菜名角度来看,中国饮食的菜名也讲究集体主义。例如,“烧全鱼”、“四喜丸子”、“桃园三结义”等等,均是饮食中“全”的一种彰显。而在座位安排时,注重选择一个圆形桌子,并按照长幼顺序,安排座位。这样一来,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凝聚力,而西方聚餐就显得十分冷清,如同每人一盘“自扫门前雪”一样。除此之外,从付账习惯来看,中国习惯于争前恐后的付账,而西方则是倡导AA制消费,各付其账,体现个体独立性。

三、住

中西方居住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中国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了集体理念,并注重把“儒、释、道”渗透到建筑中,采取花园式、庭院式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这种建筑设计方式,会让人们产生集体意识,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的居住氛围。同时,在中国建筑设计时,倾向于采取全封闭的设计形式。而西方,与中国不同,建筑的个性更加明显,倾向于把建筑设计成严密的几何形态,呈现“院包房”建筑设计形式[2];第二,中国建筑更多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整个建筑较为沉稳、含蓄。如,紫禁城、四合院等建筑的设计,均采取了较为含蓄的设计方法。西方则不同,它的建筑会给人一种与自然相对立的感觉,个性过于明显。

四、行

中西方的出行文化也是有所不同的。在中国,人们外出旅行时通常会考虑“家庭”、“集体”对这一种出行方式是否感到舒适。同时,中国有句俗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3]。所以,在外出时,人们更在意与他人之间的交往,想要通过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共同完成出行计划。即对于中国人而言,外出旅行中的团体构成比游玩更加重要。只有是和好友在一起,才能体会到旅行的乐趣。而西方则与中国完全不同,它倡导追求个体的生活享受,以出行经历为主,不太在意身边是什么人。认为,只有个体生活品质提高了,才能算是一次相对满意的出行经历,个体主义较为明显。

五、结论

综上可知,对于一名高中生而言,了解中西方文化中衣、食、住、行的差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让学生不再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阻碍,产生文化冲突等交际问题,学会包容、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为此,应提高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性问题的重视,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差异之处,而后,运用自身已掌握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内容,学习西方语言和文化,善于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孙萍.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2):85-86.

[2]李智.文学作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J].名作欣赏,2014,13(08):111-112+125.

篇5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 酒店文化 差异化发展

1997 年2 月,锦江之星上海梅陇店正式对外营业,这标志着中国第一个经济型连锁饭店的诞生。2002 年6 月,由首旅和携程共同投资设立了如家连锁酒店,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型饭店的发展。自2005 年8 月商务部明确表示大力发展经济型饭店后,其发展势头愈显强劲。国内知名品牌“如家快捷”“锦江之星”,国际品牌“速8”“宜必思”,还有区域品牌“7 天”“新宇之星”等经济型酒店纷纷在全国攻城掠地。中国经济型酒店的酒店数和客房数从2000 年的23 家,3225 间迅速增加为2005 年的522 家,56854 间;2006 年的908 家,98817 间以及2007 年的1067 家,116648 间。在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呈星火燎原之势。

对于经济型酒店而言,由于其在服务、硬件设施、管理体制、成本控制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与传统星级酒店有所区别的特点,并且在考虑其服务对象(中小型企业的商务客人,背包一族等)价值需求的基础上,关注员工价值,并回馈社会,所以我们在酒店企业文化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由核心到表面主要有价值文化、执行文化和物质文化。本文着重介绍执行文化层面的差异化发展。

执行文化层面则主要关注酒店的制度制定与员工行为落实.这也是价值文化的具体化与制度化过程,包括了对客流程与标准的制定、员工管理相关制度的制定,服务礼仪的制定。与传统的制度文化层面不同的是,这里更强调“执行”、“传播(对内与对外)”、“引导”,如何保障企业有很强的执行力并且将企业的文化传播给受众,如何将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员工并引导员工的心智与行为,这是要考虑的重点。

1.核心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理念的基础与核心, 也是企业文化和品牌的核心。所谓企业价值观, 是指企业全体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 它为企业内部提供一种走向共同目标的指导性意识, 也为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提供方向性前提, 因而, 它是一个企业产生持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精神源泉, 是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的思想基础。成功的企业经常因为他们的员工对价值观的认同、信奉和实践, 从而获得巨大的支撑力。

2.品牌文化: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连锁经营特许加盟是我国经济型酒店实现快速扩张的必由之路。但是在经济型酒店品牌连锁扩张过程中,品牌发展忽视了品牌特色,其连锁仅仅体现为品牌名称的连锁,不能充分体现品牌特有的内涵。经济型酒店品牌差异化发展必须突破同质化竞争障碍,从品牌设计入手,突出经营特色和品牌文化理念;人力资源开发要注重专业化、品牌特色化培训,建立专业人才储备,以适应品牌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型酒店已经基本形成规模的品牌有100 多个,虽然目前还远未形成明显的品牌竞争态势,但就其发展速度而言,品牌特色竞争将必然会代替无序的市场竞争。以上两点是实践差异化执行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3.员工培养:

由于近年来全国经济型酒店快速扩张, 适合经济型酒店的人才供应速度明显无法跟上, 导致经济型酒店行业人才缺口巨大。经济型酒店需要性价比更高的人才,首先,经济型酒店要自主培养员工,送往总部,建立管理培训学院,定位于企业大学,主要针对酒店内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让所有人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其次,挑选具有全才潜质的员工,有针对性的培养员工,或者建立全员网络培训系统,构建员工标准化学习平台,让所有的员工养成学习的习惯,并且定期考核,直接与绩效考核挂钩。[6]

4.员工服务:

员工对顾客---个性化服务:迅速增长的国内旅游市场为经济型酒店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经济型酒店的市场细分及定位提出了客观要求。[6]不同目标顾客的需求动机、购买行为、消费模式差异性巨大。在经济型酒店没有大面积走向细分市场时,应当培训员工作为先行者实践,在有别于其他酒店的服务中获胜[7]:比如针对商务人士应该提供保险业务,在每个客房设置一个保险柜,可供客人存储重要资料和物品等,提高商业保密性。对于散客旅游者更多的需要了解所在地的交通、天气、景区等情况,因此可以在每个客房放置一本当地公交线路地图,在大厅等显眼位置提示近期天气情况,提供到达景区的交通方式,以及景区介绍,门票价格等服务,满足自助旅游客人的需要。背包旅游者一般是学生,主要选择青年旅舍,不介意房间内床位数量,对价格特别敏感。目前的国际青年旅社很多都是提供像学校寝室那种多人共住的房间,价格比较便宜,并且提供自助洗衣机、书吧、与其他客人交流的空间等等、服务,为疗养人士提供营养早餐等等。

总之,经济型酒店作为酒店市场的新生宠儿,具有巨大潜力。在激烈的扩张中把握好自己的差异化策略,在细节上做好文章,步步为营一定能够取得更加夺目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徐文燕,王芙蓉.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中的同质化竞争及其对策分析[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34-38

[2] 饶雪梅,张萍.经济型酒店的企业文化构建与文化营销策略[J].经济师,2009,(07):224-225

篇6

关键词:姓名;姓;文化特色

姓名作为一个人的代号和标志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每个人从孩提时就把父母为自己所取的名字与自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如此,姓名还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几乎没有一天不和姓名打交道。其次,对姓名的称呼还带有许多感彩,有尊称、昵称、爱称,这些都是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凝聚。因此,不同的文化对姓氏习俗都有不同的传承。中国与英语国家之间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不同也造成了中英姓氏习俗的差异。

一、中国

我们首先分析分析中国的姓名文化特点,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的姓名文化,曾是中华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主要环扣之一,在政治、文化及社会活动诸领域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姓”的历史距今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的姓名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名字担负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父母的情趣爱好。父母希望孩子有所作为,就给孩子取名“鹏飞”,父母喜欢冬天的红梅,便为女儿起名“丹梅”。

2.名字中包含着消灾免病、逢凶化吉、弥补命运缺憾的意义。如给孩子取名“去病”、“长生”等。

3.生活的地域和时代以及出生时的重量也会反映在名字当中。据调查,北京人喜欢用“荣”,上海人喜欢用“宝”、“妹”等。“九斤”、“六斤”等是其出生时的重量,也是一些地方命名的习俗。解放初有人叫“建国”,改革开放年代有人叫“开放”。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又有人起了洋名叫“珍妮”、“莉莎”等,这些名字都带有时代的痕迹。

4.伦理、道德以及宗族观念在中国人的名字中也有所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这一特点在姓名中有充分体现。“德”、“仁”、“忠”、“孝”等字眼在名中的出现,对高尚人格的景慕而与其同名、同字,根据族谱中按辈序规定好的辈分取名等等都是传统文化思想在名字上的体现。

二、英语国家

英语姓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其结构为:教名+中间名+姓。首名或教名一般是父母或牧师取的,中名多是以父母亲朋的某个名为己名,这样可以表明孩子与父母亲朋的关系,所以孩子是可以以父母亲朋的名字为己名的,如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的全名是Charles Robert Darwin(查理斯,罗伯特,达尔文)。达尔文的父亲名叫罗伯特,叔叔名叫查理斯,所以取名为查理斯,罗伯特,达尔文,目的就是希望达尔文能够继承父亲和叔叔的事业。和中国敬慕英雄人物而与圣贤或名人同名一样,英语国家的人们也有用圣贤的名字取名的习惯,这反映了人们崇拜英雄的社会心理。不少人直接以名人的姓为名,如Washington(美国第一任总统)这本来是姓,但后来为了表示对他的热爱和尊敬,也就广泛用作名字了。除此之外,英语个人名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六种情况1.采用圣经、希腊罗马神话、古代名人或文学名著中的人名作为教名。2.采用祖先的籍贯,山川河流,鸟兽鱼虫,花卉树木等的名称作为教名。3.教名的不同异体。4.采用(小名)昵称。5.用构词技术制造新的教名,如倒序,合并。6.将母亲的娘家姓氏作为中间名。英语民族常用的男子名有:James,John,David,Daniel,Michael,常见的女子名为:Jane,Mary,Elizabeth,Ann,Sarah,Catherine,

在英语国家里,人们还会用一些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的名字或祖父母的名字给孩子起名,这样做是为了向政治人物或他们的祖父母表达敬意。这一点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是不允许的,中国的传统社会等级分明,上辈亲属的名字、官员的名字对普通中国人来说是“讳”。

三、共同点

取名应该男女有别,并且要悦耳动听,能够引起听者美好的联想,这是取名的原则。因此,英汉人名都具性别特征,男性名字通常体现阳刚威武之气,气字轩昂之态。如中国人喜欢用志坚、治国等词为名。英语中则多用Andrew(安德鲁)源于希腊语,意为勇敢直率;Peter(彼得)源于希腊语,意为岩石,是坚忍不拔的象征。女性名字则蕴含秀美靓丽之貌,文雅高尚之德。如中国人喜欢用静娴、丽娟等词为名;英语中则是用Hellene(海伦)源于希腊语,意为迷人的,Susan(苏珊)源于希伯莱语,表示优雅、亲切的意思。当然,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男取女名或女取男名的现象都不少,但是无论如何,取名时都应兼顾到音美、义美。

篇7

关键词:英语翻译;文化差异;不对应性;翻译策略

一、文化翻译概述

翻译是在一定文化背景条件下进行的语言形式的转换。它涉及的是两种语言,也是两种文化。要对一种语言进行翻译,必须首先理解这种语言,并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其次是考虑译语的文化背景和用译语进行表达的问题。归根到底,翻译是跨文化基础上的信息转换,是跨文化的交际。这就是文化翻译。文化翻译在重视源语言其他层面信息忠实转换的基础上强调源语言文化信息的忠实再现。

二、文化翻译的不对应性

著名的翻译家奈达(Nida)在1964年提出了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这一概念。他认为:“在翻译中,意义是第一位的,形式是第二位的。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翻译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语言间的转换,但实质上它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所说的那样:“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翻译不仅要跨越语言之间的差异、构建词语的对等,更要反映或重建另一种文化。翻译者不仅要关注源语言与目的语言之间的差异,更要注重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经变得日益重要,这是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非常容易地聚在一起进行交流。中英文两种语言在文化方面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动物、植物、山脉、草原、风等。而这些生态文化方面的差异会给学生翻译时带来障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顾及到不同文化在历史积淀、思维方式及表达情感的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民族习惯。也就是说,跨文化翻译既要沟通两种文化,同时又要对文化中的民族特色给予充分的、原汁原味的反映。

不同文化之间文化差异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就要求翻译不仅要实现语言的转换,还要透过语言表层了解语言的深层内涵和文化含义。译者应该在认真分析原作意图、翻译目的、文本类型、读者对象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采取合适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有效地实现语言和文化翻译。

三、解决文化翻译的不对应性的策略

1.意译法

有些习语无法直译,也无法找到同意的习语套用。因此,在受这种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以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方法。人们对生活总是有着不同体验,对客观世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因此人们理解词义的方式、角度也总是不一样。即使在同一语言里,也不可能出现两人经验绝对一致的现象。然而,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物质环境里,自然生活条件基本上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我们各自的语言里就存在着不少选词、用词上的相似之处。在翻译时,可选具有相同文化信息的词进行意译,以达到文化语义等值。

2.音译法

一些源语言文化有的物象在译语中是“空白”或“空缺”,只能采取音译法把这些特有的事物移植到译语中去,然后运用简明的英语进行解释,尽量弥补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不对应性。这样,既保留了源语言文化的“异国情调”,又可吸收外来语,丰富译语语言文化。

比如:“阴”“阳”是汉语中古老而传统的词汇,其中“阴”指的是自然界中黑暗的、负面的、女性的方面,而“阳”则是自然界中光明的、正面的、男性的方面,但是对于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英美人来讲,是极难理解这两个字所代表的博大精深的意义的。所以在介绍这两个词汇时可以使用汉语拼音“yin”“yang”来表示,但最好注上:“In Chinese philosophy, medicine, etc. yin, the feminine or negative principle in nature; yang, the masculine or positive principle in nature.”这样,就能有效弥补文化差异。此方法也可用在一些菜名上,如“Tofu” (豆腐)和“Wonton”(云吞),直接音译既能突出中国特色,又避免产生误解。

总之,不同的语言文字有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一种语言文字中的某些含义,有时候很难通过译文用另一种语言文字传达给读者。而翻译中所失去的恰恰就是跨文化的含蓄与微妙。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不同的国家语言习惯与文化等方面的不对应性决定了翻译中的等值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层次的。首先应达到文化语义层次的翻译等值,然后是语言形式层次的等值。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为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译者应有很强的跨文化意识,担负起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作用。从译语的角度出发,根据译语的语言特点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源语言的语用含义,以实现文化再现。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篇8

关键词: 身势语 中西文化 差异 对比

身势语是人们相互交流的重要媒介,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如身体动作、姿势、目光、面部表情、四肢动作、坐力姿态和接触等。但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不同,身势语也不尽相同,同一种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所表达的意思可能就有很大差异。因此,为了减少跨文化的障碍,我们必须了解一些中英身势语之间的差异。下面主要针对手势、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接触在中西文化中进行对比。

一、手势

提到非语言行为,首先会联想到手势。手势语在整个非语言交际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是身势语的核心。它通过手和手指的动作和形态来代替语言交流和思想表达。但手势在各国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手势不同的交际功能。手势动作稍微不同,就会与原来的意图大相径庭;对某种手势理解错了,也会引起意外的反应,犹如人们在不合适宜的场合下说了不合适宜的话语。

表示“胜利”,英美人是用食指和中指构成V形,并且手心面向别人。在中国,表示胜利的方式是高举双臂,在空中挥舞着双手,正如人们经常在体育赛事中看到的那样,中国运动员获得奖牌后站在领奖台上举着双手挥动着手中的鲜花。如今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渐渐使用V形来表示胜利。此外,这一手势还可以用来表示数量2,并且此时不管手心还是手背面向对方意义一样,但在法国手心面向自己的时候就是一个侮辱性的动作。

招呼人过来的手势,英语国家的人是食指朝上向里勾动。中国人对此较为反感,因为这一手势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挑衅的意思。中国人是用手掌向下朝自己方向招动来招呼别人。英语国家的人使用这一手势,是让人“慢一点”,如果手掌向外举起向下招动,则表示“你好”或“再见”。此外,中国主人常见“老外”在酒足饭饱时,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头,手指伸开,手心向下,(常会同时说道:I’m full up here.)然后在自己的脖子上一横,这一手势在中国文化中表示杀头、威胁的意思,而在西方国家是代表我已经吃饱了,已经到脖子这儿了。在表示害羞的手势中英语国家是双臂伸直,向下交叉,两掌反握,同时脸转向一侧,就表示害羞。而中国人表示害羞时,喜欢用手臂捂住脸,头向一侧低垂。同样,在祈祷和发誓时,汉英身势语也是有所差异的。祈祷时,中国人一般是双手合十虔诚地放在胸前,英美人则是“keep one’s fingers crossed”,即用中指搭在食指上。发誓时,中国人是用手指向天或太阳发誓,有成语曰:“对天发誓”或“指天誓日”。而英美往往有两种方式表示发誓。一种是举起右手,伸开手掌,有时会将左手放置在《圣经》上;另一种则是用右手高举《圣经》。

二、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对于交际的重要性是公认的,但其中的多种文化内涵却难以估量。可以说面部表情对非语言交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变化也是人们在交际过程较容易留意到的。由于生理特征,人们在用面部表情来表示情感的时候具有较多的共性。正是由于共性较多,以致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因文化造成的差异,没能正确理解其行为含义,常会引起交际双方的尴尬、困窘,甚至误解。

微笑是一种常见的面目表情。在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微微一笑表示略有快意;张嘴露齿而笑表示较大的欢快情绪;嘴张得越大,牙齿露得越多,所表达的欢快之情越强。但在日常行为举止中,中国人的谦虚态度和英语国家的人的自负态度之间确实出现了值得提起的差异。受到了别人诚恳赞扬时,中国人一般都会从动作到语言给予否定,脸上表现出“否认”、“不能接受”、“不相信”等表情;而英语国家的人受到赞扬时一般是报以微笑、接受赞扬并说“谢谢”,这种态度在中国人看来,似乎不太谦虚,太骄傲或太自负了,反过来,英语国家的人认为中国人过于谦虚。还有一个面部动作,那就是“伸舌头”。中国人在表示十分惊愕或知道自己做错事后会伸伸舌头(尤见于女性和小孩),而美国人朝别人伸舌头则表示对此“不屑一顾”。

三、目光接触

目光语是眼神、目光传达信息,表达思想感情,是人们非常重要的交际手段。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说明通过眼睛及眼神,我们就可以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但由于各国文化的异同,它们之间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例如:英美国家的人为中国人回看时间过短而反感,认为看不起自己,而中国人却感到英语国家的人在交谈中总爱死盯着人,尤其是中国女子对英美男子的这种盯视感到极不自在,这就是中西方不同文化传统和习惯的结果”,在交际时,美国人往往先进行目光接触,表示对对方的谈话感兴趣,但是,他们并不目不转睛或死死地盯着看,他们看一眼之后就把视线移开,或从一只眼睛移到另一只眼睛,之后再目光接触。这种目光传递的信息是:“我在听你的谈话,而且也不冒犯你隐私。”这种行为也传递“我与你平等”的信息。中国人那种谦卑的目光行为对美国人来讲,也可能意味着“我把你排除在外”,而美国人那种频繁的目光接触对中国人来讲,也可能是不礼貌乃至侵犯性的行为。正如习语所说:“Don’t believe those who dare not look straight at your eyes.”(不要相信那些不敢正视你眼睛的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与英美人握手时可能会造成误会的原因所在。

还有关于“目光礼节”的差异,如:中国的会议和报告常常是发言人一个人在专心地读稿,而听众可看、可听、可记笔记甚至可翻阅资料,发言者很少和听众进行目光交流。但在美国人就可能认为对听众态度冷漠,听众也对发言人不大尊敬。因此我们在与西方人交际时,应该做到把握其中的分寸,通过这些比较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在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障碍。

四、身体接触

身体接触主要指双方通过身体部位接触而交流信息的方法。中国人属于低接触文化,见面招呼往往仅限于点头、举手问候、握手等方式,好友重逢也不过是拉拉手或轻轻打几拳。在英语国家,同性和异性间的人们都有互相拥抱和亲吻的习惯,这两个动作中国人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在中国一般只有情人或夫妻之间在私下才会这样做。

在中国,同性好友经常有勾肩搭背、手拉手之类的亲密动作,对英美人而言就觉得非常别扭,因为在他们那边通常是“同性恋”所为。还有,在英美国家,如果确实因为拥挤或不小心发生意外碰触,大多数会立即表示道歉,而在中国却很少,因为他们对于公共场合的拥挤早已习惯,比如,买菜“贴身紧逼”是经常的事,那你还需要道歉吗?

身势语在特定的场合下可以成为表达思想和感情的一种交际方式或手段,往往带有比较强的感彩。身势语有时单独使用,有时与口头言语一起使用。如果使用得好,可以取得较好的交际效果。反之,可能会使对方感到不愉快或处于尴尬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了解身势语的方式和含义,了解中西身势语之间的差异,从而在以后的日常交际中进行更好的、有效的沟通,不至于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杨平.非语言交际述评.载.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3).

[3]李杰群.非语言交际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篇9

摘 要:民族文化对学习风格有重要的影响,留学生因为民族文化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形成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不同,这就使得汉语国际教学需针对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学生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学。

关键词:文化差异,学习风格,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他们的母语不同,所学文化不同,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学习和思考方式等都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决定了教学方式不能以固定模式进行,必须根据留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来自于儒家圣人孔子在春秋时期兴办私学、教授诸生的实践之中。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他的因材施教,正是在“知人”的前提下进行的。宋代朱熹总结孔子的教学经验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论语集注》),这就是“因材施教”的来源。[1]

一、民族文化与学习风格

(一)学习风格的定义

关于学习风格的定义,目前还没有非常明确、一致的结论。托马斯・贝勒(Thomas・Bello)曾经说过,学习风格的定义几乎跟这一理论的研究者是一样多的[3]。尽管研究者们在定义的理论上各持己见,但大家都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中常用的、稳定的、独特的学习方式。

不同的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理论与研究目的对学习风格进行了多种分类。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四种类型:感知型、认知型、情感型和个性学习风格[2]。

(二)民族文化与学习风格的关系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成员因生活环境、生活习俗、等的同一性与相似性,往往会形成一个民族所特有的、不同于其他民族共同体的群体人格,即民族性格。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社会与他人稳定的、共同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4]民族性格具有一些核心的特征。首先是独特性与表征性,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理特性和性格特性,是区别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这种独特性经常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次是稳定性与继承性,民族性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受本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社会习俗、民族信仰和民族意识等的维护及不断强化,并代代相传。最后是功能性与可变性,性格决定命运,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在逆境或外来侵害时,能同舟共济、同仇敌忾则是民族性格功能的体现。然而,民族性格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适应新形势,就必须变更以前的行为方式。[5]

(三)文化差异形成的不同学习风格

瑞德(1990年)发现,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者,在英语学习风格上有显著的差异:中国学生和越南学生会倾向于视觉型学习风格。Anupam Jaju(2002)等人调查研究了美国、印度和韩国三个具有不同文化传统国家的商学院的大学生学习风格特点。结果表明,不同文化群体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存在差异:美国学生更偏爱反思性观察和具体经验型的学习风格;印度学生倾向主动实践和抽象概括化的学习风格;韩国大学生则偏爱反思性观察和抽象概括化的学习风格。韩国民族性格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客观地概括为以下几方面: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竞争性强,序列意识,尊重传统文化、坚韧、顽强又急躁、刻苦而认真、重视感情,群体倾向明显、混合性。[2]

二、文化差异和学习风格,决定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到中国的大学课堂来学习汉语言,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工作者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面临这样一个难题:那就是怎样才能让在同一个课堂上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外国友人同时得到良好的汉语教育。对于一个有责任心的对外汉语教师而言,照本宣科、以我为主式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现今的对外汉语教学形式,关注每一个外国留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他们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才有可能解决这个对外汉语教学中所面临的新难题。[6]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对外汉语教师要树立平等、包容意识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实际上是由多元文化背景组成的集体,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国家大小不同,种族肤色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也各有不同。外国留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而且留学生年龄跨度比较大,受教育的程度、社会经历、职业等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在教授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对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

(二)了解留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俗话说“知己知彼”,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对象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学生。了解学生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决定的,也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了解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认知风格、文化背景和目的语水平等方面的内容。

(三)谙熟文化差异,在教学中正确把握教学内容

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就成了语言差异。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直接且根本地影响和决定了语言及文化的认知和掌握。

他们不仅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而且,历史上日本、韩国、朝鲜都使用过中国的文字。所以日、韩留学生,接受和理解中国文化就比较容易。

来自欧美、非洲等国家的留学生,属于“汉文化圈”外的学生,其本民族文化与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反差,所以就需要有一个理解的过程。而在欧美国家里,“old”,除了指年长,其内涵却是指“衰老”,一般会与“人老珠黄”、“不中用”连在一起,他们不喜欢这样的称谓,而乐于别人说自己年轻。

即使同是汉文化圈,也有文化的差异。韩国人以白色为纯洁、高尚、吉祥,因而对中国人办丧事时披白孝难以认同。中国传统文化视龙为圣物。龙在汉民族文化史上历来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千百年来,龙是中华民族尊贵、权力、吉祥、昌盛的象征。

这些例子都反映着不同文化的差异,遇到这些文化偏差时,我们要本着求存同异、不偏不倚的态度来对待,切不可太主观。对外汉语教学是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应持平等、冷静的态度。

总之,深刻了解民族文化差异及学习风格之间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性化教育才能事半功倍。因材施教,是个性化教学的根本,是未来教学事业的发展方向。我们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只有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传播我们灿烂的民族文化。(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洪波,2009(07):123

[2] 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风格与民族性格相关研究,韦书蕾,2012(4):5-6

[3] Andrea Honigsfeld,Rita Dunn.High School Male and Female Learning-Styl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Diverse Nations [J].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3:Vol.96,No.4 :195-206.

[4] 李静,民族心理学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453

篇10

中国古代艺术设计专门针对形态研究的有:七巧组合、燕几图、蝶几图排列、以及后来发明的益智图这样的形体组合。七巧组合又被称为七巧板最开始源于清朝传统玩具《七巧图》,七巧组合是有七块不同形状的几何体拼接而成的,这七这块板可拼成1600种以上的图形。中国艺术设计富余形式变化还可以体现在其建筑设计上,由于其装饰纹路不同,对于栏杆图式也有所不同,分别有:笔管式、锦葵式、波纹式、梅花式、联瓣葵花式、尺栏式、短栏式,短尺式;据《园冶》记载其中笔管式可以分为:双笔管式、笔管变式、横环式、套方式、三方式等38种变化形式。

外国对于形的研究有德国著名的桑齐原型和玛台尔原型。九种基本图形相互组合成了桑齐图形,在这种组合中至少可以得到6000多种形体。而玛台尔原型采用的是方圆两种形状的组合形式,也可以通过拼接的方式得到不同样式的图形。从古典主义中代表封建贵族特权的恢弘磅礴的建筑形式到以资产阶级为主的实用性综合建筑体。

二、中西方艺术设计的色彩美

中国古代的五行八卦、四神都能够体现其艺术设计的色彩美。在八卦中一阴一阳颜色分别为一白一黑,其中为了体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一哲学概念,黑色和白色的半圆中分别有一白色和黑色的圆点。用这四种神兽表示天空中东西南北四大区星象,这四种神兽分别为:东龙、南鸟、西虎、北龟蛇(武)这四种动物。正如《易?系辞上》所说:“两仪主四象。”两仪指阴阳两仪或天地。四种神兽的色彩分别是:青、白、红、黑。“彩色之施用于内外构材之表面为中国建筑传统之法。虽远在春秋之世,藻饰彩画已甚发达,其有逾矩者,诸侯大夫引以为戒,唐宋以来,样式等级已有规定。至于明清之梁栋彩绘,鲜焕者尚夥。”

国外关于色彩的研究有德国奥斯特瓦尔德的奥色谱,美国孟塞尔的色立体。在奥斯特瓦尔德的奥色谱中他认为所有颜色都可以通过“黑”(B),“白”(W)和“纯色”(F)三种成分按照一定的面积比例旋转混色得到。孟塞尔色立体是色彩界公认的标准色系之一,孟氏色立体的中心轴无彩色系从白到黑分为11个等级,其色相环主要有10个色相组成:红(R)、黄(Y)、绿(G)、蓝(B)、紫(P)以及它们相互的间色黄红(YR)、绿黄(GY)、蓝绿(BG)、紫蓝(PB)、红紫(RP)。

三、形式的“异域”美与中国艺术设计碰撞交流

联结器物与文化的是设计,联结生活与自然的是设计思想。西方人文主义教育雏型源于公元前第五和第四雅典时期,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类的发展,相信人类的优秀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达成,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的根本是“以人为本”这值得中国艺术设计借鉴。。

现代主义设计对中国艺术设计的影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