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危机防控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危机防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危机防控

篇1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化机房;安全监控;运维

信息化机房在电力企业中的重要程度极高,其不仅会影响到电力传输的安全及稳定,更关乎到人们的财产与生命安全。因此,应对电力企业中信息化机房的安全监控与运维情况,做细致的分析与研究。以期在提升自动化水平的同时,能够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运维意识。

1信息化机房安全监控

1.1系统框架及网络结构

电力信息机房的运行稳定性不仅与计算机硬件相关联,更与硬件设施的运转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此,电力信息机房安全系统中应涵盖以下系统内容,即安全保护系统、环境系统、动力配电系统以及消防监控系统。通过采集卡所设置的相同传输端口,便可对电力信息化机房进行统一管理。对依靠以太网形式的传感设施等与交换机进行连接,并设置出串口控制设施的模块接口许可,且与机房的计算机主机进行连接。同时,将其中的报警信息以多种形式(提示音、即时通信信息等)传送至运维人员。并且,将Web服务功能设置在监控终端位置,以此便于运维人员利用以太网进行机房运转状态的检查。

1.2弱电监控系统

在机房安全监控系统中,动力监控、环境监控、安保监控以及消防监控等,均归属于弱电监控系统中的构成部分。其中涉及到电量仪、备用电池、网络连接UPS、温湿度测量仪以及传感器等多种设备及仪器模块,且在运行过程中,可通过对各个模块间与计算机及网络的连接,达成数据信息的定时采集与接收。动力监控系统需要对计算机机房的高低压配电设备、UPS和通信电源等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以便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与故障。首先,配电设备监测除了要对配电设备的三相相电压、相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以及频率等这些数据进行监控外,还要对计算机机房的电力总体负载进行管理。其次,UPS监测内容包含对UPS整流器、输入输出负载、电池和旁路的运行状态等的实时监测,从而确保电源的持续稳定。环境监控系统通过对机房内空调设备、风机以及温湿度测量仪等设备模块的实时数据监控,来有效调节机房的整体运行环境。例如:通过对风机部件的运行状态监控,可以及时调整外部环境与机房间的正压差,并能够有效排除留存于机房内的悬浮颗粒物,且能有效组织外部空气随意的进入机房。同时,为确保机房运行状态下,其噪音不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也应将降噪范围控制在距离工作人员65dB(A)之内,以此在减弱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影响的基础上,同步控制机房内的温湿度差异。若机房内温度偏高,便极易出现设备运行不畅或PC端死机现象;如若机房内温度偏低,则会导致空调工作负荷加大;而湿度的偏高与偏低情况,也会使金属类设备仪器加快腐蚀以及生成静电。安保系统的监控范围主要针对进出机房的人员及机房活动状态,其由网络摄像监控系统及门禁系统两部分构成。其中,机房工作人员需刷卡进入机房,且每日进入机房的次数会由门禁系统记录。同时,网络摄像监控系统开启时间为7dx24h,并能够依据存储设备的容量,而做7-30d的数据保存。消防监控系统通过烟感与火焰传感器的设置,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做出实时警报,并依据自动化的七氟丙烷与喷水灭火装置的设置,对所存在火灾或火灾隐患做出准确反映,且在机房内合适的位置设置消防栓及手持式灭火器,以此确保火灾发生时对灾情进行控制。此外,消防监控系统还应与其他消防系统进行连接,当火灾情况发生时,其他消防系统便可与之产生联动灭火的状态。

2信息化机房的维护管理

2.1日常运维管理

信息化机房的日常运维管理,即是通过对机房设备的保养、维护以及人员的出入管理与环境管理等内容所共同达成的。通过科学、合理的日常运维管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机故的发生几率,更能有效延长机房系统与设备的使用寿命,在保障信息化机房安全的同时,做到运维成本的有效降低。尤其在运行设备及仪器等的运维工作中,更要做好如运行参数记录、空调滤网清洗、消防设施检测、UPS负载状态调整以及备用电池连接性能控制等方面的细化工作。对于信息化机房中人员的管理,则应做到定期的专业性知识与岗位技能培训以及安全意识教育。同时,为确保信息化机房运维管理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更要进行严格管理制度的制定,避免闲杂人等进入机房,或工作人员携带危险品进入机房。

2.2应急保障措施

对于信息化机房有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性安全事故,应在制定机房运维管理制度的同时,制定出针对突发性事故的应急预案,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培训及演练,以此确保在突发性安全事故发生时,工作人员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有条不紊的进行相关设备的保护及抢修,在确保电力供应稳定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因突发性安全事故而造成的损失。例如:因设备过热或运维的实时差异性而导致的系统停运情况,应及时做好断电处理,并依照应急预案中的应急保障措施实施设备抢修,对于无法简单修复的设备,则应及时告知设备生产厂家,派遣技术人员处理。同时,启用备用设备进行运行系统的连接,并接入UPS,以避免出现因备用设备的电压稳定性差,而导致的系统二次停运。此外,在进行设备抢修及应急设备应用前,还应做好设备的测试工作。并依照设备日常运维状态记录,分析出应急设备是否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例如:若机房内温湿度测量仪的因故停运,便要在应用备用设备的基础上,对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温湿度数据记录做细致查看与比对。通常情况下,若机房温度处于20~23℃内,其湿度应控制在40%~50%RH之间。若此时湿度过大,便应控制机房外空气进入机房的单位湿度标准等。

3结语

电力企业信息化机房的安全监控与维护内容,是确保电力系统供电安全与稳定的前提与基础,唯有明确各个分支系统的日常运维情况及安全限定范围,才能确保信息化机房系统的运维安全及稳定,也才能对电力的供应做出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石海.信息化机房环境监控的重要性[J].大科技,2017(03):249-250.

篇2

关键词:创新创业;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

近年来,政府、高校和社会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法,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社会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促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会出现大量的小微企业及中小企业。许多人在政府的提倡下加入了创新创业大军,并没有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的思想准备。小微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筹资过程、投资过程、经营过程及流动性方面上,很多小微企业主并不清楚全部的财务风险,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社会创新创业新局面的打开,还有可能使许多参与创新创业的小微企业主遭受到不必要的损失。因而,小微企业主很有必要了解小微企业的财务风险各种表现,以及掌握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防范。

1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内涵

以前学者较多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近年来,提出更为准确的、更需要关注的小微企业概念。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世界各国对小微企业划分标准并不统一,如美国将雇佣员工在10-99人之间的企业确定为小型企业;雇佣员工在1-9人的企业为微型企业。欧盟根据企业员工和年销售额或资产总额来确定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其规定的小型企业是员工人数在10-50人之间,且年销售额或资产总额在200万-1000万欧元之间的企业;微型企业是员工人数在10人以下,且年销售额或资产总额在200万欧元以下的企业。世界银行将雇员人数在1-10人之间,总资产100万美元以下,年销售额1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规定为微型企业;雇员人数在11-50人之间,总资产和年销售额均在1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界定为小型企业等等。我国对小微企业划分已经非常详细,如根据不同行业有不同标准,有利于税收优惠等操作层面的执行。近年来,国家给予小微企业大力的扶持,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及提高就业率。如免征小型企业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2015年到2016年共2年合计减免小微企业税收超过2000亿元。但是,基层各部门在执行小微企业优惠政策时,标准并不统一,造成有些小微企业主没有享受到优惠的好处。因而建议:对小微企业的划分更为多样化些及更为人性化些,如按行业,总资产由小到大排名,排名靠前的一定比例的企业定义为小微企业;高校大学生刚创业,在种子期及初创期的企业定义为小微企业;税务部门执行时能自动给予税收优惠等等。

在小微企业中,有一类是新创科技型企业,是由受过高等教育的科技人员创办的,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咨询服务的,一般是在三年以内的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小微企业。这些企业更值得关注,有利于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国家创新创业体系的建立。如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包括互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等,往往创建科技型小微企业。

2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

2.1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筹资过程的财务风险

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存在筹资难、筹资渠道少、筹资风险大等问题。由于是新成立的小微企业,处在种子期、初创期阶段,银行不了解企业主及企业的信用状况,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了解和掌握新创的小微企业的信用情况,会付出较大的成本。因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给小微企业。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需要经历漫长过程,发明专利的实用性有待检验,小微企业主的企业管理能力缺乏,这些都是筹资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新创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缺乏用于抵押贷款的资产,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小微企业主要是虚拟的服务器及域名,几乎没有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很难获得抵押贷款。如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利用自己的几台电脑,利用宿舍作为工作室,租用域名和服务器空间就可以很快开发出网站和软件。但能用于抵押贷款的资产几乎没有,也就很难从银行获得抵押贷款。

2.2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投资过程的财务风险

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投资过程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由于小微企业筹资较难,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有限。小微企业人员少,往往缺乏投资决策的人才。小微企业主缺乏投资经验,易造成投资决策失误。如大学生创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因大学生缺乏职业经历和人生阅历,易做出不符合社会经济需求的投资决定而造成损失。小微企业结构简单,缺乏投资决策部门。刚创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没有过去投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无法为现在投资决策提供参照。

2.3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的财务风险

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由于新创的小微企业资产少、人员少,缺乏相应的企业管理制度,小微企业主缺乏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容易做出错误的经营决策而对公司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有的新创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具有一定创新性,进入了全新的经营领域,在这全新领域里,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还未制定出来,处在法律制度的灰色地带,这就有可能使小微企业面临经营的政策风险。如共享单车,消费者用完单车乱停放,影响城市的市容市貌,地方政府很有可能出台限制政策,这对企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刚创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对于项目启动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而且万事开头难,对于小微企业主来说是个巨大考验;有的小微企业只顾眼前问题的解决,没有做长远的规划,不注重培养核心竞争力,使企业面临可持续发展的经营风险问题。

2.4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流动性方面的财务风险

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流动性方面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一是新创的小微企业筹资难,引起财务流动性风险。筹资难是小微企业一个共性,如果不经常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民间的非金融借贷机构联系,在关键时刻需要流动性资金时,就很难及时获得融资。二是刚创建的小微企业的销售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足够的收入回流的资金补充,引起财务流动性风险。三是小微企业主管理不善,资金浪费严重,使用效率低。如]有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导致应收账款没有及时收回,引起财务流动性风险。四是流动比率不合理,流动负债严重超过流动资产,以流动负债支持长期资产,或长期资产支持短期负债,短期负债一旦无法在一年内偿还就会引起企业财务危机。

3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

3.1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筹资过程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防范

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股权性筹资和债权性筹资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进行股权性筹资时,要注意筹资的额度和出让股权的比例关系。要有合理的筹资计划。如在种子期的小微企业出让给天使投资者的股份不应该超过30%。除了从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获得资金外,也能够获得较多的增值服务。小微企业要尽可能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打交道,不要因为银行审核严格,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而放弃与银行的来往。只有积极主动与银行联系,才能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消极影响,才能长期稳定地获得银行的贷款,以备不时之需使用。从非银行机构获得贷款时,如民间借贷,需要注意贷款成本。民间借贷的成本一般比较高,如贷款的利率远高于企业的利润率,则不宜获得这笔贷款,否则对企业未来生存发展带来致命打击。还要注意到正规的民间借贷机构贷款,如大型互联网金融公司,如百度、腾讯、阿里等,具有信息公开、快速便捷、成本可控等优势。

3.2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投资过程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防范

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投资过程一般不宜进行多元化投资决策,应该利用有限的资金投资到企业的主营业务上。如大学生在创办小微企业时,会经常改变投资的初衷,频繁改变原先的投资决定,这样不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要控制投资规模及速度,与小微企业的发展速度相匹配。小微企业主要树立投资风险意识,做到投资前做计划,投资中的控制与投资后的总结。充分认识投资过程中的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建立科学投资决策机制,准确运用投资决策方法。小微企业主也可以咨询第三方投资管理咨询公司,第三方投资管理咨询公司往往拥有丰富的投资决策经验和相应的投资管理人才。他们的集体投资建议优于小微企业主个人的决定。如大学生在创办小微企业时,就缺乏投资的经验,需要高校、政府、和社会等第三方机构的帮助。

3.3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防范

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要逐渐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建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关键岗位做到一人一岗,相互制约。明确权责关系,实施问责制度。小微企业主要提高经营风险控制和防范意识,加强财务知识培训,认识财务经营风险的危害性,全面掌握财务经营风险的管理。提高领导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制度性、合理性,完善财务经营风险管理控制体系。新创科技型小微企业要关注国家政策变化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国家有可能取消优惠政策或出台限制性政策,这都会对小微企业造成重大冲击。要加强对国家政策走向的研究和预测,在政策未变动前,加快小微企业发展,做大做强,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篇3

本文首先就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原因进行归纳分析,然后剖析了商业银行在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中的存在风险因素及风险防控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最后就加强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防控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防范

在市场经济里,每个企业都是在风险中经营的,小微企业也不会例外。小微企业从创立之初到走向成熟,其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由于小微企业经营者新手多,缺乏经验;同时,企业规模小,根基薄,抵御风险的能力弱,因此小微企业的任何一种风险都会带来危机,甚至于会提早结束企业的生命。因此,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一、小微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分析

每个企业在成长发展中都会经历四个时期,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小微企业在不同时期,其经营风险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大致有创业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成就风险,持续经营风险等。

(一)创业风险。在企业创立之初,如企业经营者在没有对市场需求和自身经营能力进行严密分析下,对市场上冒出的暂时需求匆忙做出反应,或者看到别人赚了大钱,也盲目跟风;或者对所上项目或产品的市场潜力缺乏深入调研,经营方向失误,导致经营效果受损。

(二)管理风险。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或进入成长阶段时,由业主或经理一个人唱“独角戏”管理企业的局面难以为继,有些经营者不注意建立一个管理班子,也不能有计划地在关键岗位上培养拟授权的对象;或者领导和管理方式不当,工作不论轻重大小,都要亲历亲为,企业主的精力和时间难以满足经营需要,其后果是企业工作受损,由兴旺转为衰落。

(三)财务风险。小微企业筹措资金的渠道很多,但各有利弊,如果经营者不善于趋利避害,便会陷入困境。另外,一些小微企业只注意利润和销售的增长,忽视现金管理,或者不考虑条件,进行育目扩张,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过多,忽视资金沉淀,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走向灭亡。

(四)成就风险。有些小微企业在度过了一段好时光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自满,过分自信,急于求成,企图来个“”,但没有做好跃进的准备;或者放弃了过去获得成绩的踏实作风,把精力和时间范在投机或其它事务上。这种因成就所产生的骄傲自满也会给企业造成风险。

(五)持续经营风险。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创办人年龄增大,逐渐衰老,无法像当初那样胜任自己的工作。而当创办人或业主死亡、长期生病或丧失工作能力时,如果没有准备好由谁来接替管理责任,而其他管理者或继承人在企业里没有占有必要的股份或者威信较低,企业的持续经营就难以为继。

另外,小微企业不仅在不同生命周期面临着各类风险,由产、购、销三个环节构成的整个经营过程中,时时处处可能会产生风险,如果不能做好合理规避和防范,就会对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造成威胁。

二、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主要风险因素以及风

险防控中的不足

面对小微企业存在的多种风险,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作为不同利益的主体,两者信息不对称,因此在开展信贷业务时难以对小微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信用情况进行全面、准确地判研,加之经济形势的变化、相关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商业银行自身方面的种种原因,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风险因素。

(一)银企信息不对称,银行对信贷业务风险的识别难度较大

小微企业大多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完善,会计报表不规范,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等现象。一是经营过程中大多采用现金交易,很少开具发票,会计记录有限,会计核算依据缺失,会计账表可靠性差、数据不实等。二是有些小微企业出于避税的目的,有意隐瞒实际经营情况,如销售收入不入账,利润不体现。三是部分企业经营者为获取融资,夸大资产和利润,少列负债;或虚装门面,虚报规模和业绩等。四是家庭式小微企业,其企业资产与个人资产、企业费用支出与家庭费用支出难以分清,财务账表的准确性不高。

(二)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存在系统性风险隐患

近年来,能源、原材料等要素成本的过快上涨,使许多原本就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小微企业盈利空间被挤压殆尽,对小微企业生存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同时,物价上涨导致工人生活成本上升,工人福利意识也不断提升,促使工人工资不断被抬高,小微企业同时也面临着较高的劳动力成本压力。此外,近几年尽管国家连续降息,贷款基准利率水平较两年前有所降低,但由于民间借贷规模大幅萎缩,间接推高了企业融资成本,导致小微企业的总体融资成本并未实质降低。旺盛的信贷需求同较高的融资成本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将加大小微企业尤其是资金密集型企业的信贷风险。

(三)征信体系及制度不完善,小微企业贷款潜藏风险难以把控

一是社会信用环境和法律环境建O滞后。尽管央行一直在推动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推广和运用,但仍有部分小微企业信用和法制观念淡薄,诚信意识缺乏,存在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同时我国征信体系还不完备,银行胜诉后案件执行难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二是征信系统功能不够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共享。比如数据上报未同步并存在遗漏,导致商业银行贷款数据与央行中心库数据不同步;信息记录不够全面,商业银行难以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判断。 三是担保公司等机构的信息不对称,加大了银行贷款风险。部分小微企业由于缺乏符合条件的抵押或担保,不少银行向其提供贷款时将希望寄托成本利息极高的投资担保公司,而小微企业及经营者从担保机构获取的融资却未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反映,从而影响了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实际融资情况和信用情况的合理判断。

(四)经营效益驱动,商业银行基层机构操作性风险不容忽视

一是“尽职调查”不到位。为了争取某些小微企业客户或完成营销任务,部分商业银行基层营销人员未做到真正“尽职调查”,在未完全摸清企业真正经营情况的情况下,便同意为客户办理贷款;二是不合理降低客户准入条件。在同业在竞争中,为了争抢客户资源,部分商业银行故意降低小微企I客户准入条件或互相倾轧,对其经营资金需求量的合理性不进行测算或把握,导致小微企业多头授信、过度授信,超出其经营资金需求和偿还能力。三是忽视贷后管理。部分商业银行基层机构或信贷人员重经营、轻管理,始终将客户营销和贷款投放作为重头戏,对于信贷客户的贷后管理仅是流于形式,未完全按照贷后管理工作规定定期进行贷后走访和检查,当信贷资产出了风险之后才恍然大悟。

三、加强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防控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多方面入手,强化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客户的风险识别能力

首先,要做好人才培养。在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要减少银行的信贷风险,则对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商业银行不仅要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的、有一定规模的小微企业客户经理队伍和产品经理专家队伍,而且要为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拓展做准备,培养客户经理们多渠道、多方式了解掌握客户信息的能力及敏锐的洞察力。

其次,从非财务因素判断授信风险。针对小微企业报表与其帐务不相符、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的问题,银行对小微企业授信调查时,不仅要看其财务报表,更要通过观察企业生产现场、原材料、有关结算账户资金收付、纳税、用电量、用水量等指标甚至收集各类媒体、各类公告的相关信息,综合了解并分析判断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再次,重视并建立“与业主面谈”制度。面谈是一种“信息与沟通”的有效方式,具体可通过与业主面谈,了解该企业所在行业的盈利模式、经营风险;了解经营者的品德与信用、经营思路、发展计划、对风险的认识及应对风险措施等,多角度地全面了解企业的信息。

(二)加快征信体系及相关制度建设,不断优化小微企业信用风险防范机制

一是完善征信系统,加大失信惩罚力度。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征信系统建设与管理,预防和减少有严重道德风险倾向的不良客户利用银行间的业务竞争而重复借贷或多头骗取银行资金现象的发生。同时,应为小微企业授信业务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完善“金融法庭”,加大失信惩罚力度,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二是尽快完善相关立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政府的中小微企业局可先建立各地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中心,收集、汇总税务、海关、金融、社保、治安、司法等系统的企业信用信息,供社会查询,以增加企业信用信息的透明度。另外,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及民间融资的管理,督促其及时向人民银行上报小微企业贷款数据信息,并统一纳入征信系统,以便于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情况及信用状况做出准确把握。

(三)完善贷后管理机制,提升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水平

一是切实做好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不断提高贷款风险分类的真实性,及时、准确掌握信贷资产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症下药,不断健全内控机制;建立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预警平台、不良贷款报告、授信尽职、贷后检查制度等措施,有针对性地防范和控制风险。二是积极主动调整信贷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质量。要注重跟踪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信贷投入应侧重于那些专业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技术创新能力强、资产负债率较低、有较强发展后劲和长期盈利能力的企业,优先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向、产权明晰并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优秀小企业和小股份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三是建立动态淘汰机制。商业银行应坚持“有进有退、进退结合、以退促进”的信贷投放原则,根据信用评级、风险分类、贷后检查、信贷压力测试等情况,定期对存量小企业客户进行分析评判、分类排队,制定分阶段、分步骤、分产品的退出计划,不断调整和优化小企业客户信贷结构。

(四)拓宽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渠道,合理弥补商业银行风险损失

一是适时推广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这种保险即小微企业通过购买贷款保证保险的方式向银行申请融资,相当于由保险公司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对于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相关部门应对保险费率进行适度监管引导,并应参照针对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给予保险公司适当税费减免,降低小微企业通过保险途径进行融资的成本。同时,在保险公司给予充分保险保障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给予一定利率折扣,这样通过降低保险费率和贷款利率两种方式,不仅可一定程度上解决贷款保证保险“融资贵”的问题,而且能有效控制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

二是号召各级政府设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为补偿商业银行因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形成的损失,银监部门可协同当地金融办、工商联、中小微企业局等部门,积极与各级政府协调,探索设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对金融机构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当的补助,给予适当补偿。同时,进一步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形成小微企业、商业银行、政府之间风险共担、利益互享的互利局面。

篇4

[关键词]预控职务犯罪;反腐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288-01

国有企业内通过对各岗位开展职务犯罪风险点查找分析,针对易发职务犯罪的岗位和员工,制订预防措施,努力解决好“预”和“防”的问题,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预防职务犯罪,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中之重。“预防”作为综合性工作,其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而达成“预防”效果的关键之一,则在于找准风险和防控到位。本文拟对查找和预控岗位风险点,推进国有企业预防职务犯罪机制建设,努力解决好“预”和“防”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风险点查找和预控的基本内涵

以电力企业为例,从近年来电力企业发生的职务犯罪问题分析,握有一定权力的业务技术岗位上的员工,如:电费抄收员、物资采购员、电力调度员等等涉案率较高。如何加强每个权力岗位、每个工作环节的监管,将预防职务犯罪的关口前移,最大限度地降低职务犯罪风险呢?

查找和预控岗位风险点,推进国有企业预防职务犯罪机制建设是从国企实际出发,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改进并完善现有监督工作机制,有效实施主动监控,实现监督“关口”前移,努力形成国企有效预防职务犯罪防控机制的一种尝试。“风险点查找”是基础和前提,“风险点预控”是手段,根本目的在于努力解决好“预”和“防”的问题,遏制职务犯罪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风险点预控的重点在预。目的在于针对具体的岗位职权分析其有可能发生职务犯罪的风险,理出头绪。

防控措施的重点在防。目的在于对容易发生职务犯罪的风险点“防患于未然”或防止于“萌芽”及“内部”。防控措施要求在找准风险点的基础上,一针见血、一招制敌,针对问题采取对应措施。或及时以适当方式对当事人相关行为予以“敲打”,正视听,有效地保护干部;或针对涉嫌违规违纪的“萌芽”性问题,依据相关规定,抓住时机,果断处置,在职责许可范围内,自主处理问题,防止影响或损失的进一步发展,及时挽救干部;努力实现相关问题在企业内部的可控在控。

基于上述原理,针对风险点制定简单、管用、可操作的防控措施和考核措施,构建完善的“督”网络,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和程序,完善国有企业预防职务犯罪机制。

二、风险点查找和预控的操作流程

“风险点查找和预控”的操作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查准风险点

防控职务犯罪风险,“找”是基础。查找可以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企业每个权力岗位尤其是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人员,认真研究工作流程中的每个环节,查找这一环节是否存在职务犯罪风险点、存在什么样的风险,找准、找全、找深权力运行中的职务犯罪风险点,并按风险发生几率或危害损失程度确定风险等级。具体可以结合企业主要业务主要从5个方面重点查找风险点:一是自己(他人)的岗位拥有哪些权力;二是其中哪些权力有可能被滥用导致职务犯罪;三是其中哪些权力(职责)若不认真履行可能给企业造成损失与不良影响;四是在权力的运用中哪些行为会与国家、企业、广大员工的利益存在冲突;五是为了有效预防职务犯罪,本岗位应有哪些预防措施和相关禁令。

2.制定防控措施

防控职务犯罪风险,“防”是目的。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按照“内部控制有制度、岗位操作有标准、事后追责有依据”的标准,“简单、管用、可操作”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职务犯罪风险防控机制,努力实现对反腐倡廉领域各类“风险源”的超前防范。

3.明确考核细则

防控职务犯罪风险,“控”是核心。根据不同的风险点分别制订考核细则并严格执行。

三、风险点查找和预控的运行保障

1.建立“大监督”格局

首先,要从国有企业预防职务犯罪的需要出发,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组织管理,采取重点岗位派驻人员或建立网络等有效方式,以人财物管理为监督重点,形成有效的“大监督”格局,实现整体推进监督工作的同时,突出重点,实施有效监控。其次,要建立健全与“大监督”格局相配套的工作制度,例如检(检察院)企(国有企业)工作联系协调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职权、责任、任务和要求等,明确运作方式,同时注意在实践中改进完善,确保“大监督”格局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作用。

2.建立高效的“预警”机制

以电力企业为例,电力企业职务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设立“小金库”、借机侵占公款、内外勾结窃电等。针对这些形式,企业要依托“大监督”格局和纪检监察网络,通过“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报备、生产、营销业务异常报告、财务审核把关、任中(任期)审计等预警手段建立异常反应机制,反应快捷地处置风险。要整合工作与协同监督工作,努力实现主管部门最快速度、最广泛地获取异常,并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在职责许可的前提下,努力扼制管辖范围内相关“问题”的发生或扩大,努力将可能造成的损失或影响在内部降至最低。纪检监察部门要建立纪检网络,在各业务主管部门明确兼职纪检监察工作联络员,以便更好地掌握信息。

3.有效实施考核措施

业务主管部门严格按照风险防控考核措施进行考核,纪检监察部门可采取巡查、督查等方式监督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工作。同时,纪检监察部门在面临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实施组织和纪律措施:一是通过举报、协同监督信息网络或其它渠道获取相关信息,线索比较具体,反映的问题有一定的合理性;二是根据初步掌握情况,监督对象有一定“事实”问题,但又不构成明显违纪的;三是组织上对管辖干部有某种“疑问”,需要沟通或澄清的;四是纪检监察部门获取的相关信息,虽无具体线索,但事关重大或比较敏感,需高度关注的。采取组织和纪律措施前,应及时启动相关办理程序,区别不同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强化内部监督管理

健全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切实强化内部的监督管理,建立一套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外部监督机制。加强检查指导和审计工作,尤其是对一些基层单位,要进行经常的检查和指导。对一些重要的部门和岗位实行轮岗交流和定期审计。

5.做好基础管理工作

篇5

1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现状

企业财务预警又称为财务危机预警或财务困境预警。财务危机爆发的最严重的结果就是企业的法定破产。企业财务危机有轻有重,轻者会出现资金管理问题,重者则会导致企业破产,财务危机包含着轻重之间的各种情况。企业财务危机的根源一般都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企业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等。企业财务危机轻者表现为资金流动性不足,重者则陷入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濒临破产。财务危机是一种综合症状,包括多种情况,在财务危机出现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破产这个最糟糕的结局。但是,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也有再次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要构建合理、有效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必须要了解其现状。

目前,国内的上市公司基本都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将财务预警工作加入进来,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目前我国相关监管部门没有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工作如何开展做出相关规定,所以目前就财务预警工作的效果来看,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上市公司管理者危机意识不足。危机意识不足,主要表现在管理者在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追求短期、片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状况变化时对危机的判断,从而对危机的产生没有任何预防措施。

第二,缺乏与财务预警系统配套的管理制度和组织保障。虽然多数上市企业已经有了相应的财务预警系统,但是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组织保障,这就导致了公司财务预警组织机制的丧失,没有了必要的财务预警组织机制的支持,就无法及时、合理、有效地处理经营管理风险,对上市公司未来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也没有办法更加有效地防控。

第三,财务预警方法过于模式化。多数上市公司采用的财务预警方法为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法,此方法适用于中短期预测,并且其财务指标具有滞后性,也就导致财务预测能力有限。部分公司的财务预警系统的危机预警样本数据过于陈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预警的有效性。

2构建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2.1有效提高公司管理者对财务危机的防范意识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环境的变化造成了经营管理的风险也逐渐增加,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及时发现财务决策中的失误以及财务管理系统中的漏洞。在财务预警机制中把关键员工和管理者一同纳入管理机制中,可以深化公司成员对各种经营管理风险的认知。

2.2有助于构建有效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防控体系

大部分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工作缺乏配套的管理制度的原因是管理者在规划财务预警工作时忽视了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具有指引作用,只注重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才是实现财务预警工作的前提,它能够在实现公司经营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对公司财务预警工作也及时进行补充和修正,做到风险的及时治理和财务危机的有效防控。

3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

3.1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组织架构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组织机制的组织架构主要由董事会、财务预警小组、财务预警职能部门、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监事会以及各业务部门组成。

董事会是最高责任主体,负责建立财务预警组织、制定与财务预警有关的制度,并对财务预警工作的执行和执行的有效性负责。财务预警小组可以由企业内部的高管人员组成。工作小组的工作主要任务是制定财务预警的目标、方案,确定财务预警工作程序;向董事会汇报财务预警方案、结果,监督各职能部门对财务预警制度的实施,以及对经营管理风险成因的分析,并决定预报内容。财务预警职能部门承担信息收集、系统维护、定期汇报等财务预警的日常工作,它们的工作应只对财务预警小组负责。各业务部门在财务预警工作中主要是做好本业务单位的相关工作,对涉及本单位的财务预警子信息系统进行运行与维护。审计委员会主要工作是与财务预警管理小组进行沟通,了解公司财务危机的评估情况、了解经营管理者的风险识别等工作。内部审计机构主要负责制定财务预警的监督评价制度,对财务预警工作的监督与评价,以及向董事会出具财务预警工作有效性评议的审计报告。监事会在财务预警机制中则起到财务监督的作用。

3.2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对策生成机制构建

财务预警工作的重点在于对财务危机的预防,因此需要定期进行财务预警对策策划。应该做好对财务危机的辨别和分类,分类和归纳后,根据每一项危机制定出具体的排警方案和处理方法,设想最坏的结果,逆向策划,将每种类型和每种情况的财务危机的应对对策制定得尽可能详细。

篇6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现状;组织架构;生成机制;监督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709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企业中,上市公司已经占有较大比重,其流通市值在我国 GDP 中也已经占有较高比重,其力量已经可以左右我国的经济形势。但就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总体情况来看,财务管理问题十分普遍。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放慢,宏观经济环境大不如前,加上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以及上市公司管理存在问题等都是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发生因素。若财务危机处理不当,就会给上市公司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爆发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一个财务状况从出现异常到逐步恶化的结果。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便于及时发现财务状况的异常,并迅速采取处理措施,避免恶化,最终避免或减少财务危机带来的损失。财务预警机制的欠缺使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工作难以有效地进行,因此建立有效、全面的财务预警机制是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系统审视。

1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现状

企业财务预警又称为财务危机预警或财务困境预警。财务危机爆发的最严重的结果就是企业的法定破产。企业财务危机有轻有重,轻者会出现资金管理问题,重者则会导致企业破产,财务危机包含着轻重之间的各种情况。企业财务危机的根源一般都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企业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等。企业财务危机轻者表现为资金流动性不足,重者则陷入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濒临破产。财务危机是一种综合症状,包括多种情况,在财务危机出现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破产”这个最糟糕的结局。但是,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也有再次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要构建合理、有效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必须要了解其现状。

目前,国内的上市公司基本都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将财务预警工作加入进来,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目前我国相关监管部门没有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工作如何开展做出相关规定,所以目前就财务预警工作的效果来看,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上市公司管理者危机意识不足。危机意识不足,主要表现在管理者在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追求短期、片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状况变化时对危机的判断,从而对危机的产生没有任何预防措施。

第二,缺乏与财务预警系统配套的管理制度和组织保障。虽然多数上市企业已经有了相应的财务预警系统,但是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组织保障,这就导致了公司财务预警组织机制的丧失,没有了必要的财务预警组织机制的支持,就无法及时、合理、有效地处理经营管理风险,对上市公司未来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也没有办法更加有效地防控。

第三,财务预警方法过于模式化。多数上市公司采用的财务预警方法为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法,此方法适用于中短期预测,并且其财务指标具有滞后性,也就导致财务预测能力有限。部分公司的财务预警系统的危机预警样本数据过于陈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预警的有效性。

2 构建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21 有效提高公司管理者对财务危机的防范意识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环境的变化造成了经营管理的风险也逐渐增加,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及时发现财务决策中的失误以及财务管理系统中的漏洞。在财务预警机制中把关键员工和管理者一同纳入管理机制中,可以深化公司成员对各种经营管理风险的认知。

22 有助于构建有效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防控体系

大部分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工作缺乏配套的管理制度的原因是管理者在规划财务预警工作时忽视了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具有指引作用,只注重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才是实现财务预警工作的前提,它能够在实现公司经营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对公司财务预警工作也及时进行补充和修正,做到风险的及时治理和财务危机的有效防控。

3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

31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组织架构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组织机制的组织架构主要由董事会、财务预警小组、财务预警职能部门、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监事会以及各业务部门组成(如下图所示)。

董事会是最高责任主体,负责建立财务预警组织、制定与财务预警有关的制度,并对财务预警工作的执行和执行的有效性负责。财务预警小组可以由企业内部的高管人员组成。工作小组的工作主要任务是制定财务预警的目标、方案,确定财务预警工作程序;向董事会汇报财务预警方案、结果,监督各职能部门对财务预警制度的实施,以及对经营管理风险成因的分析,并决定预报内容。财务预警职能部门承担信息收集、系统维护、定期汇报等财务预警的日常工作,它们的工作应只对财务预警小组负责。各业务部门在财务预警工作中主要是做好本业务单位的相关工作,对涉及本单位的财务预警子信息系统进行运行与维护。审计委员会主要工作是与财务预警管理小组进行沟通,了解公司财务危机的评估情况、了解经营管理者的风险识别等工作。内部审计机构主要负责制定财务预警的监督评价制度,对财务预警工作的监督与评价,以及向董事会出具财务预警工作有效性评议的审计报告。监事会在财务预警机制中则起到财务监督的作用。

32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对策生成机制构建

财务预警工作的重点在于对财务危机的预防,因此需要定期进行财务预警对策策划。应该做好对财务危机的辨别和分类,分类和归纳后,根据每一项危机制定出具体的排警方案和处理方法,设想最坏的结果,逆向策划,将每种类型和每种情况的财务危机的应对对策制定得尽可能详细。

33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监督机制构建

上市企业财务预警工作的监督管理,应该构建两道监督防线:第一道是以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构成的监督防线,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机构应该对企业潜在财务危机进行正确的预报、对财务预警工作效率客观评估以及对经营管理风险工作正确地检查;第二道是以监事会构成。监事会对财务预警工作、内部审计工作等进行监督,并且对财务预警管理小组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可能存在的财务危机。

参考文献:

[1]刘红霞,张心林以主成分分析法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4)

[2]王克敏,姬美光,赵沫宏观经济环境、公司治理与财务困境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9).

[3]赵国忠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因及相关对策实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篇7

关键字:危机管理、建筑施工、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如果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对这些安全隐患给予充分的重视,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危机,让建筑工程的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将危机管理意识有效的运用在建筑管理中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一、危机和危机管理

(一)危机的意义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工程风险。如果不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那么很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危机,过于集中的危机,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施工,使施工质量下降。从一定程度上讲,风险和危机并不在同一位置上,可是,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如果对工程风险不给予一定的重视和控制,则会使偶然风险演变成必然性危机。所以,在建筑施工的管理中,一定要树立一个危机管理意识,这就要对建筑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危机意识有一定了解。可以把建筑工程中的危机,看成是没有进行施工处理导致的施工危机。

(二)危机的管理

危机管理主要指的是在建筑施工中,通过自身危机的预测、评估、决策和处理,将危机演变成机会的全过程。

在整个施工管理中,建筑施工的主要危机管理,指的是在建筑施工中所存在的隐性危机,要将它尽可能的消除,防止危机的产生。同时,如果在建筑过程中出现了施工危机,要对有效的措施进行危机回应,争取最大力度挽回危机产生中的实际损失。把出现的危机进行排除之后,要对危机处理的经验和过程进行一次总结,使之达到建筑施工危机管理体系的目的。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必须树立一个良好的危机管理意识,它的根本目的主要就是要明确危机的特征和具体原因所在。

二、危机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危机管理控制

对于建筑施工的企业而言,建筑企业的危机控制主要是指:以危机监测为根本,有效的对危机、危害引发出来的相关因素进行控制,并且防止危机爆发的目的。

(一)战略计划的定制

战略计划实际上指的就是:建筑施工单位对未来经营活动发展所制定出的一套具有指导性的计划,假如企业的战略决策上出现失误,则很有可能使企业产生危机。企业的生产发展和有效的控制要求其必须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战略计划,并且要对生产经营活动采取各种方案,对其实施有力的风险分析,在对风险进行分析时,可以采用概率分析法、敏感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等分析方法。

(二)要提升建筑施工单位的素质

建筑单位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危机抵抗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在一个建筑工程管理中,能够对危机管理意识产生影响的企业素质具体包括三部分:敏感性、凝聚力以及应变能力。总体上讲,建筑施工单位对危机意识的敏感度主要来源企业高管对建筑施工危机管理的重视程度,在一项建筑工程中,假如相关单位的危机管理意识很强,则可以迅速发现危机的苗头,及时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或者手段来处理即将发生的危机;当出现危机时,整个企业的凝聚力是不容忽视的,当危机到来时,整个企业应该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因为危机而带来的各种损失,在建筑工程中,危机的出现在所难免,当真正的危机出现时,建筑施工单位要以很强的应变能力,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要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危机所带来的损害。

(三)在对建筑施工进行相应管理的同时,要构建出一套完善的监控体系,把企业的日常生产和危机监控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既有专业人员,又有普通群众的危机监控系统,对即将出现的危机实施有效的监控。

三、要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充分运用危机意识

(一)要树立一个危机意识

为了使危机管理意识可以在建设施工中得到有效运用,最主要的,就是要改变建筑施工管理的理念,从根本上树立起一个危机意识。在现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上,作为建筑施工的管理者,必须要认识到危机管理意识的敏感度,在施工的同时,要时刻保持警惕性,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建筑施工管理中从容应对并解决出现的各种危机。换句话说,要实施一套完善的危机计划,必须从以下方面进行:

1、要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认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危机意识的意义,以此来带动所有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

2、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在施工管理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多方沟通,特别是在社会沟通方面,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让全社会对其进行监督,可以更好的消除危机隐患。

3、要开展危机管理培训,这样不但可以加强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还可以拓宽危机管理的知识面,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危机处理技术和应对危机的心里素质,确保管理活动一直处在安全的状态中。

(二)要拓宽危机管理意识,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危机管理环境

一旦树立了正确的危机管理意识,就要为推广危机管理意识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所以在推广危机管理意识时,建设施工方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在施工现场或者生活区悬挂各种危机管理标语以及告示牌,要全方位、多角度的体现出危机意识的重要性。

2、要求建筑施工企业的所有职工要具备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树立一个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3、要和建筑施工的成员进行深度沟通,尽最大努力解决他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在提高他们工作积极性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忠诚度。

(三)要预防控制结合的基本原则,建立预警体系

建立危机防御体系,是危机管理意识中的重要保证和危机管理的可视化体现。所以,必须建立和完善危机预警系统,来提高危机管理的可执行性。一套完整的危机预防系统必须包含高度灵敏、准确的预警系统。危机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就是信息监测,信息监测的职能,就是随时收集各方面的讯息,并对这些讯息分析处理,将危机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建立一套危机管理机构

建立管理机构是危机管理意识中最有效的保证,在处理危机时,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更何况,在日常的管理机制中也非常重要。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成立危机管理,是顺利处理危机、协调各种关系的保障。这种危机管理机构可以是组织形式,也可以是独立的机构,还可以通过企业战略管理部门设置专职人员来代替。

四、建设施工项目危机管理的特点

从传统意义上讲,危机管理是一种非常态的管理,它侧重于对危机发生的各个过程进行探究,危机管理中应该包含事前、事中和事后等方面的管理。

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危机管理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去消除其中存在的危机因素;防止发生危机;在出现危机时,可以给予及时的回应,将损失降到最低;当解除危机之后,要学会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和危机管理体系过程。建筑危机意识管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因为建筑施工危机的不确定性较强,所以要层层递进,层层加强。

(二)因为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危机因素在不停产生,针对这一特性,使建筑施工危机管理并不是单一过程。所以,必须要建立一个连续的管理循环模式。

(三)随着建筑施工模式对危机意识的不断加深,有效的危机管理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所以,循环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在一个平面内运动,而是一种螺旋上升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郭建.现代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危机管理意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9)

[2]吴淦平.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6)

篇8

一、企业文化的视角衍变:风险管理文化

作为企业的思想灵魂,企业文化建设也在与时俱进,需要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和理念.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的风险表现出多样性、复杂性.为保证企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应运而生,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既是对现有管理手段提炼、整合和延伸的过程,也是一种新的文化培育、发展和运用的过程.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体现于企业的生产管理中,构建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以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1. 构建风险管理文化的意义。所谓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是指企业员工为实现企业生存发展目标而进行风险管理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这种风险管理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通过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个层面、四种形式表现出来,共同构筑成企业风险管理活动的完整文化体系.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时代背景下,风险管理文化将成为企业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内在推动力。

(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风险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险管理活动中凝聚并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引领,为广大员工认同并自觉遵守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价值观念和风险管理行为规范.这种融合企业新的发展要求和风险要素的管理文化是企业理顺内部管理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平台,也是培养员工使命感、责任感和塑造凝聚力的基础,更是培养危机意识和大局观的土壤。

(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基础。风险管理文化是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也是企业"软实力"的本质表现,决定着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必须以企业文化为背景,以风险管理文化培育为先导,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把风险管理思想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使风险管理由高深抽象的理论转变为现实生动的企业文化,内化为所有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使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促进各项政策和制度得以贯彻落实,保障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3)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思想有多远,才能走多远",现代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增强风险管控意识,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只有把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推广得更宽、更深、更广、更牢,才能使改革发展走得更稳、更远、更高.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可以转化为企业风险管理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式,它既是企业的一种行为规范准则,也是彼此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最佳媒体.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在从事复杂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强化危机意识,借助风险管理文化的力量巩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和实现了企业的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2. 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风险管理文化是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软因素".不同的风险文化,将会带来不同的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流程以及风险管理措施.风险文化是风险管理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可以说,风险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关键在于风险文化.美国一位银行家曾说过:"一个金融机构信用管理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信贷政策、程序,即使设置非常复杂的政策、程序、检查、报告等控制手段,如果缺少一个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所有这些都徒有形式."健康全面的风险管理文化应包括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四个层面的文化内涵.

(1)精神层面的危机文化---居安思危.风险管理文化的精神层又叫风险管理的精神文化,相对于风险管理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它处于整个风险管理文化的最深层,并成为风险管理文化的灵魂和核心.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要素首先体现在精神层面,具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树立"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本能性危机意识,常怀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增强危机防范的意识;二是形成"风险可以防控、风险蕴含机遇"的前瞻性危机观念,实现对自发、分散的危机意识的整合与提升,通过主动学习,提高认知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三是构建"逆向思维、超前防范、综合管理、分而治之"的系统性危机思想,从全面的角度辨识风险,从联系的角度分析风险,从系统的角度评估风险,从专业的角度控制风险,从发展的角度监控风险。

(2)制度层面的合和文化---融会贯通.风险管理,最基本、最稳定的还是制度管理.精神文化的渗透、指导、调整作用,必须有一个逻辑秩序,这就是首先通过制度文化的层面或环节发生.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要素其次体现在制度层面,具体包括三个理念要素:一是"自上而下梳理、自下而上提炼、专业横向贯穿"的风险整合理念;二是"融入企业日常管理、开展流程化设计、实现系统化运作"的管理融合理念;三是"发挥信息化优势、打通信息孤岛、强化沟通协调"的信息聚合理念.风险管理最基本、最稳定的还是制度管理,通过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中融入风险整合、管理融合和信息聚合的理念要素,建立一体化的流程管理模式,实现风险在企业上下内外之间的有效识别和系统整合,风险管理与企业现有管理体系和日常工作的融合以及风险信息在企业各层面完整快捷的传递,从而形成涵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系统化、制度化、具体化的风险管理体系。

(3)行为层面的攻防文化---灵活务实.行为文化一般是指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具体行为、具体操作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行为习惯、行为规范、行为风格、行为风尚,它独立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但又不可分割.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要素还体现在行为层面,侧重于攻防两个方面.攻防文化也是中华武术的精髓,讲究的是灵活务实、简洁高效.在风险管理中,攻就是主动出击,超前防范,通过控制风险来创造价值,它要求员工具备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敏锐的风险识别能力,能够根据内外部工作环境的特点,不拘泥于理论教条,在业务 (管理) 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去分析风险,并重点从事前预防的角度加以控制;防就是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风险发生的应急预案,提高危机攻关能力,力争将风险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4)物质层面的目标文化---安全第一.文化作为人们特定的活动方式及其产物,都有一定的载体表征、表达出来或固定、凝固、保存下来,器物是其基本的、最终的载体,这就是文化的物质层面.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也有物质层面,这就是通过企业风险管理形成的安全的生产设施、设备和空间环境,安全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各种物质技术手段,安全的企业产品及其服务设施等以物质形态存在表现的文化方式.从风险文化的特殊功能来说,风险管理的物质文化成果正是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第一目标,也是风险管理文化的最终结果、最终目的:

环境安全、技术安全、产品安全.这三个安全必然达成企业财产安全、价值安全、目标安全.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要素体现在物质层面可以表现为三个层面:风险管理文化的第一物质层即安全的环境及其资源设施;风险管理文化的第二物质层即安全的技术及其服务设施;风险管理文化的第三物质层即安全的产品及其服务设施.

有了灵魂---精神文化和灵魂的载体---制度文化,才有相应的活动行为即行为文化;通过人们的行为过程,才生产、创造出相应的物质产品即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本质上就是人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有形载体和终端产物.

3. 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1) 将风险管理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从价值理性的角度看,提升员工的危机意识,增强他们的风险防范能力,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也是构筑风险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因此,需要借助企业文化将危机意识寓于全体员工,借助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促成企业全体员工齐心合力抵御风险,这样才会大大提高风险管理的效能,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企业应借助文化教育平台,在内部各个层面营造"主动关注、共同防范"的良好氛围,使风险管理成为每个人的职责.在此过程中,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或业务操作人员应成为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的骨干.同时,应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和广大员工的主体作用.

(2) 将风险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融入日常的管理流程.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是绍兴电力局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不同的风险管理文化会带来不同的风险管理效果,要使风险管理工作较为有效地开展,最为积极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明确企业各层面的风险管理目标、主体和内容,使其与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保持一致,通过系统的流程化管理,将风险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企业各项业务和日常管理之中,在量化风险的同时,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

(3) 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应用到风险管理实践.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应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通过引入风险管理绩效的概念,将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能力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风险防控工作的绩效考核,进一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防止因片面追求经营业绩和发展速度而导致风险事故的发生.同时,鼓励企业员工进行持续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形成一种对潜在的风险问题进行正确干预的文化,杜绝"自扫门前雪"的现象,营造风险管理的互助氛围,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力量.

(4) 将风险知识和管理经验集成以实现知识共享.企业应建立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岗前风险管理培训制度.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控核心内容的培训.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演练相结合,注重两个信息库的建设:一个是风险数据库,通过动态显示企业各层面当前面临的各类危险点及风险等级,让员工掌握其所从事的工作面临哪些风险,如何进行有效控制?另一个是风险知识库,以风险知识和事故案例为主,将零散的风险管理经验等隐性知识显性化、系统化,帮助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能力.

二、适应企业制度创新,构建风险管理文化

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企业制度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础.企业文化的形成没有捷径,它是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没有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也必然流于形式、无所依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一点一滴地凝聚、升华企业精神才能为企业文化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制度的必要补充.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柔性管理,它以无形的"软"约束力构成企业有效运行的内在驱动力,是"硬性"企业制度的必要补充.刚性制度也体现着人性管理,符合人的本能需求,而柔性管理也内含硬性的纪律和约束力量,能对人的行为加以限制和改造.

企业制度创新一定是在特定的企业文化理念指导下确立的,企业文化变革是企业制度创新的基础.企业制度创新属于企业经营管理中用于约束和激励员工的正式规范、规则和程序等的变革,它必须建立在一套明确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之上,并且必然会招致既得利益者的抑制和反对.这就需要通过相应的企业文化变革来解释企业制度创新的意义和目标,争取员工对企业制度创新的支持和认同.同时,观念上的认同为制度创新的有效推进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和基础.企业制度创新的实质是规范和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激发企业员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如果企业制度创新不能赢得企业员工在文化价值观上的认同,那么不管它设计得多么精妙,都可能只是一些繁琐复杂的奖惩条例,而不可能产生预期的积极效果.因此, 企业制度创新必须建立在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和有效的企业文化变革之上.

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制度创新相辅相成.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制度创新必须相适应.具有强制性约束的企业制度必须与非强制性的企业文化约束相适应,否则再好的制度也不可能实现预期的理性目标.同样,引入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创新予以响应,这样的企业文化变革也注定不会对组织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制度创新是企业适应变化、提高绩效的两种相辅相成的重要的管理工具.

企业制度创新促进企业文化的变革,企业文化变革又是实现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保证.文化是柔性的,制度是刚性的,只有刚柔并济,管理才能显出成效.因此,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制度创新两者只有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

篇9

【关键词】并购;民营企业;财务风险

一、民营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

民营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偿债、运营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或者说,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一种价值风险,是各种并购风险在价值量上的综合反映,是贯穿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对预期价值产生的负面作用和影响。财务风险在企业并购风险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到支付困难,大到企业破产,都和财务安排不当有关。

(一)目标锁定阶段的财务风险

目标锁定阶段是并购的前期准备,也称事前阶段。企业在并购前必须对被并购企业的市场环境、行业前景及生产能力和企业价值做详细的了解和评估。同时又要对本企业的自身价值和企业并购能力做出正确的衡量。目标企业的选择、评估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以下风险:

目标企业过去的运营状况等信息披露的是否全面,如果是上市公司相对来说会全面一些,并购企业获得信息相对容易一些。如果不是上市公司,那么信息获取方面相对困难一些。另外,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报告水平不尽相同,有的披露的不够充分,有的披露的不够真实,这都使得并购企业处于劣势地位,无法全面真实的了解目标企业,进而出现过高支付,使并购企业负责率过高,陷入困境。

(二)并购交易阶段的财务风险

并购交易阶段也称事中阶段,这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融资和支付。由于企业选择的支付方式和融资策略不同,从而会出现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

企业并购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企业在筹集大量资金,选择融资方式时出现风险,我们通常称其为融资风险。融资方式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外部融资又包括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如何利用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在短期内筹到所需资金是企业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选择内部融资还是外部融资需要根据并购企业状况,如大量采用内部融资,就要看企业并购冬季了。企业外部融资的渠道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股票、认股权证等。如果对目标企业只是短时期拥有,就需要大量的短期资金,这样就可以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短期借款,但还本付息负担重。安排不当就会出现财务危机。若要长期持有,就应根据资本运营结构来确定融资方式。不论采取何种融资方式,都可能出现融资风险,这就需要根据目标企业情况,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降低融资风险。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支付方式主要有三种:现金支付、股票支付、混合支付。当前,国外大企业并购普遍采用换股并购或混合并购支付模式。我国民营企业的并购中则多以现金支付为主,现金支付不但简易,而且目标企业股东乐于接受,有利于并购的顺利进行。但同时现金支付也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风险,使企业在并购后承担过高的财务风险,不利于企业日后的发展。如何选择支付方式事关重大,因此,我国民营企业应当借鉴外国经验,选择适当的并购方式。

(三)运营整合阶段的财务风险

运营整合阶段是并购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据统计,近一半多的并购失败企业最终失败在并购整合阶段。因此,对运营阶段要倍加关注。运营阶段包括整合资源、生产运营、归还债务等活动。在这些活动过程中会产生流动性风险、偿债风险等财务风险。

目标企业的行业背景、企业状况可能与并购企业有所不同。因此,并购企业经营起来会耗用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并购企业可能会遭到损失。

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可能导致企业致富困难。尤其是采用现金支付的企业在并购时,使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并购后,如果资金投入跟不上,企业必然举债,这就造成目标企业的债务比率升高,股东权益下降,也会给并购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

(四)其他财务风险

1、财力不足风险

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伴随着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步伐。一些民营企业忽视了收益往往发生在远期,而成本发生在近期,对自身实力认识不清,高估自己的整合能力,在资金实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还不足的情况下,仅凭一时热情采取并购行为。这种超过自身财务能力进行并购“蛇吞象”式的并购行为,往往使民营企业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财务协同效应无法产生。

2信息不对称风险

在并购过程中,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目标企业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不会在提供信息时使自己暴露无遗,并购方就不能顺利获得反映目标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完整信息资料,处于不利地位的民营企业承担着最终导致并购决策失败的风险。这种现象称为“信息不对称风险”。

3、非理智财务决策风险

企业并购活动是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主动选择的一种企业扩张的发展战略。然而,中国企业并购中一部分不完全是市场经济行为。政府出于挽救亏损国有企业、妥善安置职工、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的考虑,鼓励优势企业并购劣势企业。而有些民营企业为了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不从自身实力出发,明知不可为而硬着头皮并购,并购决策从一开始就潜伏着风险,给将来的发展带来了负面效应。

4系统风险

我国现阶段一些企业并购带有一定程度政府推动的特色,这种推动通常会以给并购方带来经济利益的“优惠政策”的形式出现。政府承诺的优惠政策实际上是对民营企业的一种补偿。政府从整个宏观经济、社会稳定出发,为了解决国有困难企业严重亏损的难题,会向民营企业承诺一些如资产定价、税收优惠、土地出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然而有些收购案例中优惠政策最终未能实现,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些政府官员当时为尽快促使并购完成,做出超越自身权限(如税收减免、土地出让等) 的承诺。

某些部门上一届领导许下的承诺由于其调任,下一届领导不予兑现。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健全、有效的社会信用机制,对此缺乏相应的约束治理办法。

二、民营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

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制重组是一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它的成败不但影响到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更影响到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的整体布局。为了防范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问题,以下几点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

民营企业要对自身实力有充分认识,量力而行,不要超越自身财务能力而仅凭一时热情盲目并购。国有企业不同于民营企业,其目标多元化、体制复杂,必须在进入前充分了解,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忌超过自身财力盲目做大。比如个人养老金问题、国有职工身份转换问题、离退休职工医药费报销问题、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问题以及国有企业的隐性债务问题等,这些问题加重了民营企业并购中的负担。针对这一难题,可以采取的策略是在并购时,只买资产,不买产权和人,不承担债务。这种并购模式称为资产并购,即由国有困难企业出资产,民营企业出现金,共同组成一个新企业。利用国有企业的设备、场地、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与民营企业管理、市场、经营的优势,深挖国有企业的潜力,为民营企业所用,实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其好处是负担轻,能顺利解决隐性债务和职工安置等问题。

(二)信息对称化

首先,民营企业要努力消除信息不透明、不公开现象,通过多方大量收集信息改善并购方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民营企业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协助,利用其专业和经验优势,核查目标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数据是否准确反映了该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对资产负债、现金流量、获利能力应予以深入核查,及时发现可疑之处。在并购决策时,选择风险较小或基本上没有风险的方案,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的程度。

其次,企业并购过程中对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是确定并购交易价格的关键。企业并购工作的核心是资产评估,它对目标企业资产价值科学评价的同时也为企业并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实施并购的一方希望以适当的价格(能使并购方的投资获得满意的回报) 对并购对象进行并购,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并不多。在资产评估上,可以借鉴国际通行的尽职调查,全面考虑影响企业价值判断的各项影响因素,对国有企业价值进行准确地评估。既不能让国有资产评估价值高于国有企业净资产的真实价值,使民营企业蒙受损失,也不能让国有资产评估价值低于真实价值,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一些国有企业的账面价值并不能代表企业的真实价值,企业价值有许多账外因素和隐性成分。民营企业可以与目标企业签订责任书,明确相互责任,保证信息披露达到准确、完整和真实的标准。

(三)优化决策程序

政府应当大力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加快制定完善对民营企业重组国有企业有利的政策;另一方面,对于并购中出现的问题,政府有责任积极配合民营企业解决。同时,民营企业在进行并购决策时,应当借助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中介机构作为独立第三者能够提供公正、专业、中立的判断,确保民营企业的权益,降低民营企业并购国有困难企业的财务风险,在深化国企改革中达到双赢的结果。(四)妥善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

民营企业要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机会,更要加强自身判断能力。重点是消除并购过程中的摩擦和阻力,强化政府有利角色,营造一个有利于民营企业重组国有困难企业的良好的政务环境。同时,民营企业不能过分依赖政府所承诺的优惠政策,应当根据国有企业与市场的实际情况做出决策,只能将优惠政策作为或然条件,而不是并购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胥朝阳.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风险诱因与防控[J].审计月刊:2005 (1):68-179.

[2]李道国,高永如.企业购并策略和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47-88.

[3]张文魁,张学源.民营企业参与国企重组把握商机防范“陷阱”[J].投资北京,2004:1617.

[4]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M]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21-211.

[5]辛茂荀,范年茂.公司并购风险的形成与防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9-10.

篇10

前言

政府的责任就是为国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确保社会秩序稳定,由此规定政府应该做什么,也就是政府的职能。所谓提供公共服务,就是解决公共性问题。政府为解决公共性问题而存在,但并非只有政府才可以解决公共性问题,公民、非政府公益组织和企业都可以参与解决公共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许多公共性问题关系到公民和企业自身的利益,为了保护自身的权益最好是自己参与,如城市的火灾救援,市民和企业平时就应参加消防演练,生活和工作中注意防火,火灾发生时首先自己设法逃生等。另一方面,解决重大的公共性问题需要较多的资源投入,因财政资金有限,政府在规划解决此类公共性问题时,必须考虑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一般来说,私人企业的工作效率要高于政府机构的效率,因此,在解决公共性问题中利用市场机制引入私人企业参与,成为当今政府在灾害管控中的重要考量之一。本文基于现代城市灾害管控中的政府行为,探讨政府的相关职能和相应的市场运作机制。

一、城市灾害的主要类型与管控特点

(一)城市灾害的主要类型

灾害可以定义为:引起大规模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突发事件或自然事件。建设部在1997年《城市建筑综合防灾技术政策》中将“地震、火灾、风灾、洪水、地质破坏”定为城市的五大类主要灾害,但近十年来中外不断出现的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如2001年美国“9?11”事件和2009年中国乌鲁木齐“7?5”事件,以及至今尚不知其原因的2003年春夏之际的SARS烈性传染病等,无不在警示我们: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致使灾源也在扩展,尤其是在不断扩张但防护系统脆弱的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四类突发公共危机灾难,分别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除常见的自然灾害外,其余三类都与人的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工业技术、流行瘟疫不断导致新型灾害出现。

《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北京市主要的灾害源认定如下:大风及沙尘暴、浓雾、冰雪、暴雨和雷电等城市气象灾害以及地质、地震灾害等主要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信息安全、有限空间及地下营业场所空间安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超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城市路桥事故等主要事故灾难;新发或烈性传染病、重大动植物疫情、食品安全、重大、恐怖袭击等主要潜在致灾因素。

综观各地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可以将城市面临的突发灾难归为以下十类:地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火灾与爆炸、交通事故、环境公害、烈性传染病、工程质量事故、生物化学灾害、恐怖与社会灾害。

(二)城市灾害管控的二元分析

根据城市灾害的类别与发生情况,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快速扩大化的趋势,可以得出城市灾害管控的二元性,即:一方面是城市灾害的特点,另一方面是城市的抗灾力。从上述城市十大灾害来看,城市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易扩散性、连锁性以及救援的复杂性。抗灾力是指城市抵御现代灾害的能力,表现为一负一正两种属性的平衡:一负是城市的内部属性——脆弱性(Vulnerability),即城市系统因人为、自然灾难干扰易受到危害侵袭导致功能丧失的属性;一正是城市的危机可控性(Manageability),即防灾减灾的抵御能力。

脆弱性指标:一旦灾害发生,即有大量人群暴露在灾害面前;由于城市实行集中供电供气供水,灾害一旦发生马上会覆盖大片区域;由于城市人口集中,会使灾害持久影响;由于城市工业和商业活动集中,容易造成人为事故灾难频繁发生。城市可以据此制定衡量安全脆弱性的指标。

可控性指标:本地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发生频率、人力资源丰富、危机防范和应对机制、市民防灾和救助的知识及演练、防灾减灾的技术创新,等等。城市可以据此制定衡量灾害可控性的指标。

城市管理当局应当根据灾害源的情况和城市市政设施及人力资源来确定本市的脆弱性和可控性指标。灾害源的分析可从灾害的触发者来进行,通常有四类灾害的触发者:自然界作为灾害触发者,如地震、洪水;技术作为灾害的触发者,如化学气体泄漏、工厂爆炸、有毒废物;暴力活动作为灾害触发者,如因引发的暴乱抢劫;因人为活动造成环境退化,如城市某个时段烟雾集中不扩散,造成大量人群不适需到医院就诊。事实上,城市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工业企业扮演了主要的角色,虽然经济开发带来了大量税收和消费人群,但经济开发也伴随着灾害风险增大,从而使城市的脆弱性增强。

二、城市灾害管控的主导者及其公共政策机制

(一)政府须强化城市灾害管控的主体地位

政府的职能之一就是解决公共性问题,提供公共服务。所谓公共性是指那些消费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由于公共产品存在“搭便车”的可能,私人从个体理性考虑而不愿提供,除非他可以通过交换来弥补因他人“搭便车”带来的损失。于是,公共性问题需要由公共理性来解决,人类的共存正是基于公共理性。公共理性的实质是人们将部分权利让渡,由公共权力来处理公共性问题,但公共权力本身并不创造财富,政府行使公共权力所需资金来源于公民,因而公共财政资金有限。灾害风险是城市居民生活中的公共性问题,由于财政资金有限,因此城市政府在面对其管控灾害的公共性问题时,必须考虑成本效益分析。从公共理性的逻辑上说,政府就是城市灾害管控的主体,即有关城市灾害的减灾防灾和应急救援都应由政府负责来应对,但政府在负责灾害管控时采取何种方法和手段,则要考虑成本问题。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兵库行动框架》建议,各国旨在减少灾害风险的战略和行动,必须有各个利益相关方参与,但是必须确保国家对减少灾害风险的所有权和主导权。①即使是政府在灾害管控中采取了市场交易的手段,也并不意味着政府逃避了责任,而是有关利益相关方参与了灾害风险治理,政府仍然是灾害风险管控的主体。

按美国学者萨瓦斯的说法,公共服务中有三个基本参与者:消费者、生产者、安排者。②政府对灾害管控的责任说明,政府基于公共性问题的要求,应当是提供防灾减灾的安排者。在这里有必要区分公共服务的安排者和提供者。安排者是最终的责任者,政府应当为城市的灾害防治与救援承担主要责任,但政府采取何种方式、任用谁去做这些工作则要考虑效率和成本因素。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即公共服务的生产者,既可以是政府雇员或机构,也可以是非政府公益组织或私人组织。政府可以做出用公共开支来提供某种服务的决定,征收税费、决定服务内容、服务水平、开支水平等,但不意味着必须依靠政府雇员和设施来提供这种服务。这种安排者和提供者的关系,就如同建筑市场中,开发商作为投资者要安排建筑公司来承包建筑工程,同时作为该建筑物的责任方,开发商有权监督建筑公司的工程质量。

政府在安排公共服务时,究竟是由政府的雇员或机构来提供公共服务,还是由其他社会组织来提供公共服务,需要衡量该项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成本控制。如果是在政府内部来安排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因为要维持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和管理层级系统,必然会产生官僚制成本。如果在政府外部向私人公司招标来提供公共服务,则因为要进行招标和聘用,以及质量监管,必然会产生交易成本。两种成本的比较决定了政府在管控灾害活动中采用市场机制是否值得。

(二)政府灾害管控的公共政策工具

现代政府治理主要通过公共政策来进行。公共政策就是政府针对特定的公共性问题所制定的一组相关联的决策,实现此公共政策需要适合的政策工具。政治学将现代社会组织分为三类: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它们各自行动的依据(机制)分别是行政(法律法规与行政干预)、市场(自由、平等的交换)和志愿(自律、公益),这三种机制就构成政府公共政策工具的三种来源。

行政机制是通过法律法规来强制社会的主体按照政府要求的目标来行动,例如,政府可以颁布建筑物抗震强制性标准来约束企业,以确保高质量建筑物减少因地震造成的损失;可以禁止某种农药的生产销售,以防止群体性中毒事件的发生。市场机制是一种竞争性的契约机制,政府在公共性问题的解决中采用市场机制是对市场主体权利的尊重,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采取何种行动。志愿机制是社会行动者基于某种信仰,自愿自觉地从事公益活动。

依公共危机管理的三个阶段划分,从政府工作重点、功能目标来确定采用不同的政策工具,可用下表来表示:

城市由于人口聚集、工商企业集中,对交通、供水、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的依赖程度很高,而各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一旦受灾极易产生连锁、放大效应,从而造成严重灾难。而城市主要的灾难源或是影响到不同社会行动者的利益,例如暴雨导致工厂停工,或者就是这些社会行动者自身引发的灾难,例如火灾和化工厂有毒气体泄漏。因此,政府应根据不同的灾害源、灾害影响,以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适宜的灾害管控政策。例如,在防灾预警阶段,由于灾害尚未发生,政府除了强制性控制企业生产标准等政策之外,还可以采取对污染企业增加足够高的契税,使企业主动减少排污或停止生产。这种税既减少了污染性灾害的风险,又提高了经济福利。在应急处置阶段,由于灾害趋势不明朗,救援迫在眉睫,不容讨价还价,这时如遇救援障碍,只能由政府采取强制性手段,快速控制局面,减灾消灾。同时,要鼓励具有公益精神的志愿者加入救援,听从政府组织的统一调度。在善后重建阶段,由于灾难已经过去,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可采取补贴、免税、低息贷款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重建。总之,市场的实质在于等价交换,这意味着政府要向企业提供符合社会效率的激励。

三、城市政府灾害管控的基本职能

市民的终极需要是幸福生活,而安全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城市政府是代表市民利益并为市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机构,作为幸福生活的基础,显然,维护公共安全、免于灾害侵扰就成为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能。这一总的职能要依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和政府的能力来具体分解。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即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这类公共产品由于非排它性而没有私人或私人组织愿意承担。因此,城市政府进行灾害管控的基本职能如下:

(一)制定灾害管控的法规政策

城市灾害管控过程中,政府具体可以进行以下工作: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制定适合本地的实施细则法规、建立跨机构协调机制、制定鼓励市民和私营部门参与灾害治理的激励政策,等等。

(二)编制灾害管控的总体规划

在制定城市突发灾难应急总体预案时,将企业和非政府社会组织纳入到城市灾害防控的总体规划中。如果遇到已经发生的较为重大的灾难时,则要将恢复重建计划纳入到城市长期发展总体规划中,避免浪费。2012年5月发生的香港援建绵阳民族中学被拆事件,就是因为大地震后急需恢复民族中学教学而重建的校舍与绵阳市城市发展规划不一致所引发。

(三)改建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

通常,减灾防灾管理被认为是单纯金钱的付出,而不是产生利润的投资。但是,当人们看到一些城市投巨资改造城市地下排水管网,从而不再有因暴雨而引发的街道积水交通瘫痪,就会改变看法,因为这笔巨额花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可持续经济活动的效益。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指出,在灾害防范方面每投入一美元,可以因灾害减少而获得7美元的经济效益。③

(四)建立城市灾害的预警系统

城市灾害预警系统的建立及其监控在灾害管控中发挥着未雨绸缪的功效。有些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等,非人力可以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预先转移、加固等措施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为使广大公众在灾害来临前做好物质和心理准备,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在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来临之前,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向市民直接消息,通过移动电话公司发短信或网络微博及时通知广大市民,可以通知居委会和城管在每个社区及城市的大街小巷广贴气象灾害布告。

(五)组织重大灾害的预防演练

要使得自助、互助的灾难安全文化转变为市民的自觉行为,需要经历“观念宣传-预案演练-行为转化”的三个环节。在第一个环节,从市到社区,每一级机构都有责任组织开展城市安全文化宣传,基本的灾害防范与救助应做到人人皆知。在第二个环节,应当由市、区两级机构适时组织突发灾难应急演练,政府应当保证演练的经费、人员到位,使参演人员切实掌握应急救助的技能、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在第三个环节,行为转化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安全行为准则,推广正确的行为模式,实施必要的奖惩措施。

(六)构建突发灾害的应急机制

当重大灾害发生时,危机情况呈现信息不确定、险情急需控制、人员伤害需紧急救治等特点,只有政府才具有在紧急情况下实施行政应急措施的权力,也只有政府的行政强制权力才能确保灾害控制和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政府行使突发灾难应急管理的权力应确保行动的高效率,这就要做到应急处置机构人员的专门化、专业化。欧美国家设置专门的危机管理体制和机构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一是美国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总署(隶属国土安全部)模式;二是俄罗斯的紧急情况部模式;三是新加坡在国内事务部下设立民防部队的模式。公共危机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是与公共危机管理机构的专门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瑞士的国家紧急行动中心(NEOC)是由物理、化学、地理、测量、气象、能源或通讯方面的专家监控和回应突发灾害的专门技术中心,保证24小时都有各方面的专门技术专家值班,对突发灾害事件作出评估,并提出应急救援的建议和事故报告。

我国现行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是中央政府指导、地方政府负责的二元体制,地方政府首长负责协调、各职能部门分别处理各自分管领域的突发危机事件,缺乏一个权威的应急管理机构和快速反应的专业救援队伍。借鉴发达国家处置突发灾害的经验,我国一些城市近年来开始以消防队为主体,组建综合性的救援队伍,形成通用性的常备救援力量。例如湖南省于2009年建立起以消防总队为主体的综合应急救援队,其主要职能为: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爆炸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便于统一管理、统一装备,提高救援效率。

(七)重视城市灾害的善后重建

大型灾难过后,往往是满目疮痍,受灾民众生活无着。此阶段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尽快恢复秩序,稳定灾民生活,筹措资金尽快规划重建。政府主要有以下工作重点:(1)灾民生活善后。政府要负责为灾民安排非正式定居点,通过政策、规划和项目来妥善处理非正式定居点的建设,尤其是为城市贫困人口提供临时住处,帮助贷款融资解决受灾户的住房问题。(2)防止次生灾害,如建筑物工程设施破坏而引起的火灾、水灾和煤气、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扩散等对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抢劫、暴乱等社会性灾害;以及对受灾人群进行心理安抚和咨询。(3)基础设施重建,要尽快确保交通、通信、电力、供水等生命线工程的重建。(4)组建专家组进行灾情或事故责任调查,对于责任事故灾难,有条件的应当委托第三方进行独立的调查,弄清原因,追查责任,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5)逐步恢复日常经济活动,引导或资助企业恢复生产;开展招商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城市灾害管控中基于市场机制的政策工具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建立起了初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在城市管理领域,市场化进展缓慢。我国城市的防灾减灾基本上由政府包办。因此,政府在灾害管控中引入市场机制,实质上就是政府从相应的灾害管控服务直接供给中退出,实行民营化。政府之所以同意在部分领域转向民营化,因为它能够引发私人产权、市场和竞争的力量,从而为公民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务。④根据萨瓦斯的民营化理论,可以得出城市灾害管控的市场机制的几种模式。

(一)灾害保险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要求:“建立健全灾害保险制度,充分发挥保险在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拓宽灾害风险转移渠道,推动建立规范合理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城市应当推广相关的灾害保险,鉴于中国主要由政府包办公共事务的现实,改革可以先从城市最常见的火灾防范开始,设立消防保险,由保险公司分担检查火灾隐患的工作,并且让保险公司参与社区消防站的建设,这样可以让消防部门腾出精力专门从事灭火救援工作。在现阶段,还可以强制要求涉险涉爆企业投保,保险合同中包含一旦发生事故由保险公司对受害人支付保险金的条款。灾害保险的实质是风险分担机制,城市一方面因为脆弱性易遭灾害,另一方面城市居民个人难以承担受灾损失,如果多数市民增加财产和生命的保险,遇到灾害的袭击就可以多一份保障,特别是市民购买了住房保险,就能在灾后迅速获得保险资金重建住房。

(二)合同承包

政府可以通过与营利组织签订承包合同的形式实现某一活动的民营化。例如,用于灾害演变和灾害救援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就可以外包给专业公司,他们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以高效、快捷响应的方式为灾害应急处理和灾后重建提供支持。

私营部门能在消防中发挥作用吗?丹麦的Falck公司对此做出了肯定的回答。Falck公司是一家私营公司,根据1926年的一项法律,该公司为丹麦提供了三分之二的火灾救援服务;另三分之一则由地方当局承担。Falck公司的消防站就像现代的办公室,工作紧张而有序;地方政府的消防站则设备老旧,工作人员悠闲安逸,二者几乎无法对比。而且,Falck公司的救援人员身怀多技,更能有效地争取救援时间,除火灾救援外,他们还经营救护车服务,以及道路交通事故救援。他们的雇员比地方政府的消防员受到更好的培训,也挣得更多。与一些国家的消防队是按火灾和出警次数来获得资助不同,在丹麦,合同是按固定费用来支付,因而更具激励效率。⑤

(三)特许经营

企业的特许经营是指特许者以合同约定的形式,允许被特许经营者有偿使用其名称、商标、专有技术、产品及运作管理经验等从事经营活动。城市政府采用特许经营则是以合同约定的形式,授予某一企业一种权利(排他性的),允许企业直接向公众出售其服务或产品,该企业则为此向政府付费。例如在灾后的恢复与重建中,为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混乱,政府可特许某些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在规定时期内进入现场销售生活必需品或提供其他特定服务。

特许经营还可以采取租赁的形式,即私营企业租用政府的有形资产从事商业活动。例如,政府开发的地下防空设施,平时可以租赁给企业开展经营活动,这样既可以减少政府用于防灾设施的维护费用,又可以获得财政收入。

合同承包和特许经营都属于政府的委托授权,是民营化最常用的方式,它们需要政府采取主动行动。由于政府是合同的委托人、特许经营的授权方,只不过是把实际生产活动委托给民营部门,因此政府对经营活动的结果承担全部责任,要求政府持续而积极的介入,以确保质量和委托目标的实现。由于合同承包和特许经营都明显地是公权力介入,有可能产生权力寻租,所以都应放在一个开放、透明、竞争的环境里进行。

(四)多元补助

委托授权也可以通过补助的方式来实现。一些城市为避免山洪爆发,需要在郊区修建水库拦蓄洪水,同时供作郊区农业用水调节,政府可以鼓励民营企业出资修建水库,由企业进行资源开发利用,政府可视情况予以资金补助,或是对企业的该项经营活动予以税收减免。灾后城市重建中,为引进外部资金投资建厂,尽快形成规模生产,以促进就业问题的解决,政府可以减免这类企业的税收。

(五)发放凭单

在突发灾害袭来时,由于道路交通受损,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往往得不到保证,这时政府可以通过向需要救助的人群发放食品券等凭单,民众凭券向商企换取相应的食品,最后由商企与政府统一结算。采取凭单的方式,可以减轻救援人手的紧张,减少食品发放的成本。

综上所述,城市灾害管控中的市场机制工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出资为市民买单所提供的服务,如合同承包和凭单制;另一类是政府授权企业经营但须市民付费的服务,如特许经营和补助。企业为潜在的风险投保则是政府强制与市场的结合。无论上述哪一种市场工具,政府要么作为行为的直接主体,要么作为企业行为的监控者,都必须发挥主导者的作用,真正履行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公权力责任。

注释:

①Hyogo Framework for Action(2005-2015),/we/coordinate/hfa/。

②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③Asia Development Bank.Asia Must Increase Investment in Urban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2 May 2012,/news/asia-must-increase-investment-urban-disaster-risk-management-adb-semin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