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0: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品设计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239-02
设计师形成产品质量的前提。设计合理、质量高,才有可能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如果产品再设计时存在某些本质性质量缺陷,就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产品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市场需要、生产成本、资源的协调,考虑标准化和有关法规的要求,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并进行可行性论证。
原木产品设计是原条造材前对原木产品用途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把木材缺陷和木材标准统筹在材尽其用上,达到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经济材出材率和提木材的价格。
一、原木产品设计原则及其质量评价指标
1.在对原木产品的用途进行优化设计时,是量材员对原条采取看、探、敲、量、算、划等办法,正确判断各种缺陷,再根据木材标准,从根部至梢部量尺划线的量材设计过程。因此量材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原木产品的质量,所以量材员应由经过培训、熟悉木材标准和木材价格,并经林业局部门考核合格木材检验员担任。
2.每一根原条上部有一定数量的不同缺陷。由于木材缺陷的种类不同、数量不同、部位不同,对原条质量的影响也不同。通过量材设计,对有使用价值的原条部位进行造材利用,对无使用价值的,经过造材把它除掉。在设计过程中,量好了,原材料积就能得到充分利用;量不好,坏材带了好材,把一些有使用价值的木材,连同坏材一同被剔除扔掉,这会给国家木材资源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我国目前在原木产品设计中判断木材缺陷对其质量的影响范围,完全凭借量材员的经验。经验再丰富,也很难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性。有些木材缺陷对于质量的影响容易判断,如裂纹、弯曲等;有些木材缺陷对质量的影响就很难判断,如内腐、漏节等。量材设计时,判断准确,就会得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判断有误,就会造成浪费,使一部分等内材混在等外材内按等外材处理掉。
因此,在原木产品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尽量把所有的木材都能设计成有用的原木,提高场频材出材率,做到次材不带优质材,充分利用木材资源;其次要求考虑设计出市场要求的价格最贵的原木,提高经济材出材率达到材尽其用,如果我们只从本单位利益出发,盲目最求价格势必要增加短材和截头的数量,无疑要造成木材资源的浪费。原木产品设计的原理,不带1cm等内材规律;为了防止等内材的丢失,国家规定了一根等外原木不能带1cm的等内材。这条规定也就是成为量材员在量材设计中所要遵循的一条规则。这条规则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把等外材的等内材控制在最低限。这个最低限的变化范围,必须控制到0到1cm之内。
其次,墩根的规则;墩根是把根部带有木材缺陷的原条,从根端开始截取一节长度不超过1cm、材质不够等内材的木墩,以便提高下一节原木等级的量材设计方案。墩根量材设计法,不同于一般的量材设计法,这种发立足扔掉一部分材积,达到提高经济材出材率和售价的目的。比一般量材设计法所得结果,墩根法的商品材出品率较低,经济材出材率较高,售价较高。
最后原木产品设计的要求;量材设计时,观察原条材身的形态特征、长度、径级、缺陷类型、缺陷所在部位和缺陷危害程度。检量缺陷;按原木标准规定检量缺陷尺寸,对根部端内腐呈空洞的,要用量材尺杆探量空洞程度。合理设计;根据原条各段的等级长度,按着量材设计标准的规定,结合市场需求,计算出各段的原木长度。量化分段;讲计算结果用量材尺杆分段,用色笔显准确地划清下锯记号,便于造材下锯。
二、原条缺陷规律
篇2
关键词 人民币理财产品 标准化设计 运作管理
2006年12月11日,中国遵守加入wto承诺,同意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人民银行随即颁布《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确认了外资法人银行的人民币业务经营权,部分外资银行于是在第一时间递交申请将其分行改制为法人银行。由此可见,人民币业务全面开放将给国内金融市场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国内银行将面临不断加重的外来压力。根据专家预测,人民币理财产品将成为中外资银行竞争的新焦点。本文将通过对人民币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人民币理财产品标准化设计和规范化管理的思路,以期为国内银行在新形势下发展人民币理财业务提供参考。
1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1.1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
我国人民币理财产品业务始于2004年9月光大银行率先推出的“阳光理财b计划”。随后,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由于人民币理财产品相比同期存款利率有着较高的收益率和免缴利息税的特点,所以这些人民币理财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追捧。面对发展前景良好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迅速做出反应,加入了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至此,国内人民币理财业务如火如荼地全面铺展开来,截止2004年末,国内人民币理财产品业务已达到了300亿元的规模。
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的初探成功带动了人民币理财产品新一轮的竞争。进入2005年,从各家银行推出的产品上看,品种更加丰富,选择也多样化,收益率降低但门槛有所提高。民生银行的人民币“保得理财二期”产品包括3个月、1年和3年三种期限的6个品种,并首推客户可提前解约的条款。2004年年底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1年期产品综合收益率为3.3%;而从2005年1~5月,1年期产品的收益率已经从3.1%降到2.75%。由于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相关管理规定提高银行理财产品的准入门槛,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门槛提高到5万元以上。接下来的2006年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较前一年收益率明显提高,具有更强的流动性,是结构型产品主导的市场,资金投向有朝着混业经营发展的趋势。
1.2 人民币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
进入2006年之后,人民币理财业务争夺战趋于激烈,各家银行不断推出新产品。然而,在人民币理财产品热销背后,就产品本身性能和运作管理而言,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外资银行的加入,这些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将影响国内银行的竞争力。
(1)产品定位模糊。目前,国内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大多是存款(表内负债业务)与理财服务(表外信托业务)的组合体,而在对产品的管理上则多数采取了“表外业务表内化”的处理。银行的目的是在增加资金参与理财计划的同时又不失去存量资金(负债),但这一做法混淆了表内与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核算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和规范化的解决,这会导致银行风险的增加,不排除银行变相挪用委托资金的可能性,从而产生高息揽储之嫌疑。
(2)流动性、灵活性较差。目前,大部分人民币理财产品不能提前退出或终止,虽然银行也推出了部分可以提前终止的理财品种,但提前终止往往带来一定预期收益率的下降;急需资金的投资者也可以采用质押贷款的方式来获取资金,但要同时承担质押贷款利息,并且将损失部分的收益。此外,由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不可转让性,使得人民币理财灵活性大大降低,一旦投资者购买了理财产品将很难退出,当资本市场上出现更好的投资机会时,投资者只能“坐失良机”。
(3)产品信息、风险披露不透明。对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银行有责任向投资者披露持有资金的投资方向和资金运用模式,并全面揭示潜在风险。如果信息披露不充分,投资者受到银行的不实宣传的错误引导,容易使得二者陷入法律纠纷,并损害到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吸引力。然而,信息的全面披露也有可能使得银行陷入两难境地:如果客户面对的是非固定收益的产品,则他们关心的将不仅仅是银行信用问题,还会考虑利率风险问题。银行必须对债市投资的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问题作出全面的揭示。由此,银行信息披露上对监管部门履行得较好就会造成对投资者的不公。
(4)产品形式单一,创新不足。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至今,各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存在高度的趋同性,特别在资金的投向及产品的收益率方面都比较相似。这种同质性可能是由于人民币理财产品自身附带技术含量比较低,相比起其他理财产品更易于复制的结果;此外,由于受到地区性监管部门的限制,新产品的开发也存在一定阻碍,导致了人民币理财产品内容形式的单一、缺乏个性化的创新点。
(5)产品运作缺乏规范化管理。银行由于缺乏对人民币理财产品规范化的管理,容易混淆理财产品与其他类业务定义以及明细分类,产品的具体运作难于定位;缺乏对风险的严格管理,有可能引发投资收益出现所谓“保底”问题。现在多数银行实行承诺保底收益,但银行作为承担资产受托和管理角色,预期收益率并不代表着一个可靠而真实的收益,因此有可能出现市场上各家银行在预期收益率上的恶性竞争。为此,银监会已向各家银行明确提出“产品收益率不能盲目攀比”、“人民币理财产品不能搭售存款”、“明确风险提示”三方面要求以规范市场。
2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标准化设计
当前,市场对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银行在产品的后续供给上除了要保持“量”的供给,更应该强调“质”的提高。当务之急是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产品设计与运作管理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促进人民币理财市场进入一个规范有序的繁荣发展阶段。
2.1 产品外观要有现代化的包装形式
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简单的理解就是将客户手中闲置资金集中投向不同理财渠道,使投资者能拿到高于存款储蓄的收益。在这个过程里,银行其实扮演是一种“经销商”的角色,而并非产品的“开发商”,即银行通过打包包装金融市场上某个产品,加一定的盈利率出售给投资者。因此,产品的畅销与否首先就与产品的包装形式是否能吸引投资者的眼球相关。在人民币理财产品推出初期,许多银行就是依靠预期高收益率的外包装加上保底的承诺吸引了顾客。然而,随着国内投资者对理财产品认识的深入,这种简单且不规范的包装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笔者认为,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设计需要突出现资理财的理念,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理财动机和需求,寻找与时代同步的兼具人性化的产品外观包装形式,信托凭证就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形式。
2006年理财市场上出现了由人民币理财产品和信托相结合的新型理财品种。如兴业银行的“万宝利”与民生银行“非凡理财”。两个产品期限均为1年,收益率较近期市场1年期产品平均收益率高20~30 个基点,不缴手续费,投资者自行申报纳税。此类新型人民币理财产品以信托产品为基础资产,开创了银行与信托的新结合。
以信托包装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是银行和信托的新型结合体。其优点在于:①扩大了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渠道。原有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方向与货币市场基金类似,渠道比较单一,其收益易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而对于新产品,银行则直接将信托产品列为理财的基础资产,扩大了投资的领域;②增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新型产品拥有信托产品的质押贷款功能,能够办理质押贷款,具有较强流动性,解决了资金需求变动的问题;③提高了产品收益率并能规避部分风险。由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能带来比传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更高的收益,而银行与信托公司相比存在较高的信誉度,在新产品中,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承担代客投资,银行与信托的结合使得新产品的收益率具备银行高信用的担保。因此,低风险的信托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可能成为的将来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上主导产品。
2.2 产品性能要满足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要求
目前银行对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竞争大多打的是价格战,也就是以收益率高低来争夺客户。但是随着人们对理财产品认识的加深,多数投资者除了考虑收益率高低之外,也已经将安全性和流动性因素摆放到了重要位置。2005年初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投入市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基本上是预期收益率偏低、起购点高的产品,但也在短期内销售一空。可见,银行在进行人民币理财产品设计时,只有迎合市场对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需求才能在未来的理财市场占领一席之地。
产品安全性设计要求银行规范其投资运作和信息监管,防止出现信用风险。同时,银行要进行灵活的期限设计,以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并加大产品的流动性。例如赋予投资者提前终止权,可以加大投资者支配资金的空间,随时捕捉利率提高的机会收益。若遇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大幅度提高,选择人民币理财的投资者则可以取款转存,获取加息后高于理财的部分收益。
目前多数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投资模式类似于货币市场基金,通过产品发售,商业银行将募得理财资金投入债券市场与货币市场,银行通过投资央行票据、短期债券、债券回购等传统业务来获取收益,再将其中的一部分分配给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而信托凭证形式的新型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来自银行和信托公司联手定做的信托产品,此类产品收益的保证来自“回购式信贷资产转让信贷计划”,即银行将其目前尚未到期的部分优质信贷业务转让给信托公司,而信托公司则利用投资者的闲钱买进这部分信贷业务,同时,信托公司和银行签定回购协议,一年后银行溢价回购这部分信贷资产,溢价部分就形成了信托计划的收益。
2.3 产品服务要适应网络时代的特征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冲击了市场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发展,它要求银行充分运用网络和信息资源,对理财产品的服务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主要包括网络帐户管理、客户群分类管理和网络理财平台的打造。
对银行而言,通过网络建立客户帐户并将不同客户群体分类管理,可以在产品售后更好地利用网络来管理帐户、跟踪投资者对产品的需求状况和满意程度等,同时,使得银行对目标客户的需求更加明确。对客户而言,网络理财平台可以提供给他们更快捷的理财信息,使得他们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理财平台选择可行的人民币理财投资方案;采取更简便的交易方式,避免繁琐的柜台交易过程。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高速流转、产品创新迅速更迭和服务人性化的时代,因此,人民币理财产品服务要把握时代特点,在自己的网络平台上更快、更新、更准确地将产品推向市场。
2.4 产品表现要具备突出的品牌个性
打造良好的产品品牌形象是理财产品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步。为了在竞争中取胜,银行应注重产品的品牌效应,推出有鲜明特色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创造差异性,以获得和巩固属于自己的目标市场。设计个性化的品牌形象,最重要的是品牌定位,就是为产品的最终购买者定位。细分市场客户群体,增加个性化理财产品,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变化,不断创新人民币理财产品和投资渠道,提高技术含量和服务水平。人民币理财品牌所体现出来的个性特点,诸如收益稳健型产品、低起购点型产品、流动性产品等,通过各家银行的品牌个性推广和宣传,能在客户心中打下印记。
3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规范运作与管理
人民币理财产品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产品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国内银行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市份额,不仅要在产品上推陈出新,而且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管理制度,提高人民币理财产品资金的运作效率。
3.1 建立独立的资产管理机制
针对人民币理财产品业务定位模糊、表内与表外业务混淆的问题,银行需要建立一套独立的资产管理业务的组织构架和科学的管理机制,独立核算人民币理财产品所形成的资产。独立账户能有效控制资金运作的内部风险,妥善解决或减轻不规范的资产委托管理业务所带来的隐患。
3.2 建立健全专家理财制度
人民币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的业务,好的理财服务要求银行拥有一支优秀的理财专家团队。理财人员应具备渊博的经济和法律知识,全面了解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外汇、法律等方面相关知识,拥有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才能够帮助客户做好理财产品的筛选。由专业的理财人才组成理财团队,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再加上详尽的制度规划,就形成了一个健全的专家理财制度。在理财制度下,银行理财人士细分客户群,进行差异化管理,针对不同的投资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方案,由此能提高顾客满意度也能提高银行效率。
3.3 加强行政监管力度
目前,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市场监管相对薄弱,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人民币理财产品运作进行规范。因此潜藏着较大的风险因素。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各家银行做出保底收益的承诺,在收益率上采用“预期收益”的模糊字眼,相互竞争盲目攀比,容易引发风险。虽然根据现行的监管规定,包括券商、期货经纪、信托等门类的委托理财都不允许承诺最低收益,但对于人民币理财在相关的信息披露、账户独立等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法规来规范。因此,市场期待着行政监管加大力度以使得人民币理财市场进入一个规范有序化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高焰.从人民币理财产品看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j].金融经济,2006(10)
2 胡斌,胡艳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特点及机遇[j].新金融,2006(5)
3 蒋涛.人民币理财产品莫蹈券商覆辙[n].数字财富,2005-01-10
篇3
关键词:射频识别技术;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8-0233-03
1前言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资保障。在企业众多的固定资产中信息化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较大,其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使用地点分散、移动频繁等特点。
对于信息化资产,传统的管理方式是使用“台账清单”的方式管理,即通过手工表格或是用ERP系统中的资产台账表进行信息化资产的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有在设备上粘贴一维码或二维码的方式进行资产管理。
不管采用哪种传统的方式进行信息化资产管理,都很难解决以下管理问题:
1)纸质标签易损坏,难以快速获取设备信息。
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经常会在设备表面粘贴纸质标签,纸质标签的缺点是容易破损,而且如果设备相关信息变更后,标签须及时地重新制作并粘贴,否则后期很难快速获取设备的信息。
2)设备状态变更后,信息更新操作不能在现场进行。设备状态信息有变更后,工作人员会将变更的信息记录在纸上,最后在电脑上将设备信息进行逐条更改,消耗人力和时间,如果工作人员忘记更改系统数据,还可能会出现资产实物与帐务信息不一致的问题。
3)盘点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下。
根据国家及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企业每年都要对企业内的信息化固定资产进行实物盘点,工作人员需要随身携带盘点表资料到企业各部门和生产现场进行固定资产实地实物盘点核对,对每项固定资产逐一进行盘点核对账账、账卡和账实是否相互符合。工作人员需逐台设备查看标签,确认无误后才在盘点表中做已盘点标记。由于资产数量多、任务重,而且不少设备放置的位置不方便查看标签,导致实际核对固定资产过程中容易出错和效率低下。
鉴于以上管理问题,本文提出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到信息化资产的管理中,取代以往的手工记账或一维码、二维码形式的资产管理方式。
2射频识别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英文简写RFID),是一种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整个识别工作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其不仅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存储数据容量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而且具有多标签同时识别的功能,可以在各种复杂环境中工作。
在固定资产管理实际应用时,先将电子标签贴在需要管理的固定资产上,通过读写器将代表固定资产的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写入电子标签。核对固定资产时,工作人员先按照约定程序操作手持便携式读写器,读写器通过射频天线发送特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如果固定资产上附着的电子标签和手持便携式读写器之间的距离在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有效范围内时则会产生感应电流,电子标签将获得足够能量被激活并将自身解码等信息通过卡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手持便携式读写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然后传送到后台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相关的信息处理。如下图原理图1所示。
3信息化固定资产系统的设计
因在传统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模式中一般依赖于纸面单据或通过手工方式录入原始数据导致效率低下并经常发生错误,从而经常出现固定资产管理的实物与财务帐目不相符合的情况。本文设计的目标是借助RFID技术,以实物管理为抓手,以化繁为简为目的,克服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不足与缺陷,解决固定资产信息管理过程中的账务相符管理的问题,并选取计算机和打印机设备作为RFID电子标签管理的试点,通过RFID技术的应用,最终实现信息流和实物流的统一,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建设目标,提升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过程的自踊水平。
3.1系统整体方案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主要包括电子标签的识别、识别后资产信息的传输以及资产管理应用系统三个方面。
具体实现过程为:抽取原办公自动化设备资产管理系统(ZYSBZC)信息化资产台账数据作为本系统(OARFID)的初始化台账数据。在OARFID台账数据基础上增加RFID编码字段,程序实现RFID标签对应功能(发标签功能)。通过系统可实现设备台账盘点功能。具体操作为系统生成盘点任务单,下达到手持机上,盘点人员持手持机进行逐个设备的盘点,盘点完成后将盘点记录上传到盘点任务单中,实现闭环。
其特点一是通过成熟的射频识别技术对固定资产信息管理过程从实物的购置、固定资产财务入账、固定资产实际领用、调拨、盘点、财务报废及实物处置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准确实时监管,结合资产分类统计等报表,真正实现“账、卡、物”相符。通过系统使固定资产日常繁杂的管理、统计、核对等工作痕迹化、规范化、便捷化,同时可以帮助管理员快速查询固定资产的领用信息、维修记录、历史资产记录和使用情况、存放地点等信息,实现固定资产动态全生命周期管理。
3.2系统硬件结构
因本系统数据量不大,数据处理的性能要求不高,可直接利用企业虚拟服务器技术,分配服务器资源应用于本系统。服务器配置能够满足数据库软件及应用软件正常运行即可,如遇到资源不够的情况,也可进行方便的调整。服务器网络设置为企业内网服务端VLAN,便于客户端访问。
3.3系统软件结构
系统采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数据库采用Oraclel 10g,软件功能架构如图2所示。
3.4系统功能模块
1)权限管理
本模块可进行用户和用户权限的管理。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系统设置了三个层级的管理权限。第一个是系统管理员层级,拥有管理用户、设置用户权限的权限;第二个是信息化资产管理员层级,提供给信息化资产归口管理部门的资产管理员使用,可以进行台账管理、标签管理、入库管理、发放管理、调拨管理、回收报废管理、盘点管理等管理工作;第三个是部门资产管理员层级,提供给各部门的资产管理员使用,但权限设置为仅能对本部门的资产进行业务操作,无法查询到其他部门的资产信息。
2)台账及标签管理
台账管理。即信息化资产的设备清单,记录设备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品牌、规格型号、使用部门、存放位置、使用人、使用时间、基本配置信息、IP地址、资产编号、RFID码、设备状态等信息。日常管理的所有操作最终都会反馈到设备台账中。
标签管理。在资产登记时即赋予每个固定资产实物唯一的“资产身份证”(RFID标签),从资产投入使用的源头就开始管理控制。电子标签使用前需要先用发卡器进行初始化,每张卡片都有一个唯一的编码。卡片制作完成后就可以在系统中与实际的台账信息进行关联,
3)日常管理
信息化资产日常管理的逻辑图如图3。
入库管理。信息化资产到货时,首先进行物品的基本信息登记,此时由于资产设备还没有发放给个人使用,所以没有存放位置、使用部门、使用人等信息;随后进行贴码操作,在操作前先将电子标签进行初始化,随后将标签粘贴在设备上;将标签编码通过标签读写器写入信息化设备台账表中,完成台账信息与标签的关联。
发放管理。信息化资产发放给个人使用时,先进行扫码,定位到信息化设备台账中的相应记录,把使用部门、使用人、存放位置等信息录入完毕后将信息回传给系统数据库,即可进行实物发放。
调拨管理。信息化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使用人的更换,此时使用调拨功能,通过扫码定位到需要更新信息的设备,相应的修改记录,用新使用人更新原使用人。最后将信息回传给系统数据库。
回收报废管理。信息化资产到达使用年限或是损坏无法使用时,使用回收报废功能,扫码定位需报废的设备信息,变更资产状态信息为“报废”,最后将信息回传给系统数据库。
盘点管理。企业每年都要进行信息化资产的盘点工作,盘点之前,系统自动生成盘点单,将盘点单数据下达给便携式读写器,工作人员携带便携式读写器到各位置进行实物盘点,盘点时只要靠近设备1-2米即可准确读取设备上的电子标签信息,实现盘点。盘点结束后,将便携式读写器上的盘点数据回传到计算机系统中,数据库自动与财务资产账比对形成盘点报表,从根本上杜绝以往人工盘点时容易出现的错盘、漏盘、重盘等现象,能有效确保实物统计数据的及r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4)设备图形化管理
通过图形化界面将每台设备的详细位置进行标注,并能通过热点的方式,进行鼠标点击弹出设备基本信息查询结果。设备图形化管理的表结构设计见表1,OARFID中需增加"RFID编码”字段。
5)统计查询管理
所有日常管理操作的最终都将反馈在信息化资产台账的记录中,但每个操作的过程必须留有记录以进行数据追溯。统计查询管理模块提供日常管理中各个环节的操作内容查询,从固定资产管理角度来看,实现了固定资产从实物购进、发放、维修以及报废的整个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
篇4
关键词:物联网; 嵌入式; 无线传感器; 仓储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5-1173-05
随着农产品仓库大量的增加,仓库物品越来越多,其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仓库的管理问题也就提上了日程,如何优化仓库的日常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1]。传统的人工仓库作业模式和数据采集方式已难以满足仓库管理快速、准确的要求,严重影响了仓库的管理效率[2,3]。近几年,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和仓库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6]。尤其是射频识别(RFID)和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为仓库管理带来了一场巨大的变革,简化繁杂的工作流程,有效改善供应链的效率和透明度[7],可以对仓库环境监控、入库、出库、调拨、移库移位、库存盘点等各个作业环节的数据进行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保证仓库管理各个环节数据输入的速度和准确性,确保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真实数据,合理保持和控制仓库库存,提高仓库管理的工作效率[8,9]。
在上述背景下,设计一种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农产品仓储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农产品仓库的环境信息、进出库信息,改善传统的仓库管理模式,增强库房作业的准确性和快捷性、减少整个仓库物资出入库中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非法出入库、误置、偷窃和库存、出货错误等损失,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储存成本、保障仓库物资的安全。
1 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基于PC(可以是笔记本电脑、手机)、嵌入式设备A8及嵌入式设备M0等,依托在各项互联网、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的基础上完成,以实现仓库信息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体现信息获取的实时性和分布性,使用户更方便地管理仓库内的信息及其特殊情况。
1.1 系统架构
系统主要分为3个模块:数据采集中心、前端数据处理中心和客户端(PC、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系统总体架构见图1。
1.2 功能描述
具体功能描述如下。
1)通过数据采集中心(定义为M0)实时采集环境参数,例如温度、湿度、光感数据,进行物品刷卡,每个仓库构成一个节点;
2)通过ZigBee模块把采集到的环境参数或物品信息发送给A8设备;
3)由A8的线程负责接收环境参数或物品信息,激活数据库线程对数据库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是环境参数则对环境参数进行判断处理,超过设定值报警并进行控制调节;
4)构建嵌入式Web服务器,使用户通过网络利用PC机进行监控;
5)在Web页面上设置控制按钮,监控设备识别用户指令并进行相应动作;
6)A8通过GPRS短信息功能向用户报警。
2 系统实现
2.1 数据采集中心的实现
仓库的环境信息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三轴信息和出入库信息,M0在硬件上选择以ARM架构的Cortex-M0微控制器,外接温湿度传感器DHT11、光照传感器ISL29003、三轴加速传感器MMA7455L、RFID射频模块CY14443-P、ZigBee无线通信模块(CC2430)。软件方面依靠Cortex-M0处理器强大的指令系统并配合Keil公司的Real View MDK裸机开发平台(支持自动配置启动代码,并且实现了一些基本的裸机函数)实现采集部分的裸机程序。数据采集中心软件实现流程图如图2。
数据采集中心(终端)对必须的环境信息(温度、湿度、光照)进行采集,每5 s采集一次,一些辅助信息(电池电量、Axis_3三轴加速度)采集也同步进行,对以上数据采集后经过处理打包发送给数据处理中心(Cortex-A8),由信息处理中心产生相应的指令发回给终端(Cortex-M0)。对于基本信息除了供数据处理中心查看之外,还在终端上做了简单的数据显示、运行状态显示,考虑到数据处理中心与终端的交互安全性问题,正常情况下终端是由数据处理中心全部控制的,当可能的意外出现,数据处理中心无法控制终端进行环境异常报警时,终端30 s之后自动切换到自制模式,这时终端进行自我环境异常检测,环境出现异常时打开报警器报警,如遇温度过高时风扇设备会自行启动,以调节温度值,直至温度正常时风扇设备才会停止。该管理系统另外加了一个Axis_3三轴加速度报警,当地震时,由于不平衡而触发了Axis_3三轴加速度报警器报警。
2.2 数据处理中心实现
数据处理中心(定义为A8),硬件上选择基于三星S5PC100片上系统(以ARM架构的cortex-A8为核),移植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该部分一方面要接收由数据采集中心发送过来的仓库信息,判断接收到的仓库信息是环境信息还是货物信息,并对不同类型的仓库信息进行不同的处理。对于环境信息,数据处理中心需要做如下3个方面的处理:①检测相关参数是否超标,若超标则应该向执行中心发送控制信息以便将环境参数调节到正常范围,例如在温度过高时开起电风扇同时报警器报警;②提供一种将这些环境信息反馈给系统使用者的机制;③将这些环境信息存放到数据库中。对于货物信息数据处理中心需要做如下3个方面的处理:①提供一种将这些货物信息反馈给系统使用者的机制;②将这些货物信息存放到数据库中;③数据处理中心还要接收来自系统使用者的控制信息(用户的控制信息主要是针对仓库环境上下限值的控制),并将这些控制信息处理之后以一定的格式发送给数据采集中心和执行单元。另外作为优化,当数据处理中心检测到有环境参数超标时可以让其驱动GPRS模块发送短信告知用户。
数据处理中心软件系统的架构包括3大部分:操作系统、系统服务和应用程序。操作系统移植Linux 2.635内核,系统服务处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系统服务架构在操作系统之上,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来实现一些应用程序需要使用的通用、核心的功能,并以接口的形式向上提供给应用程序供应用程序调用[10]。通过对需求的分析在这里需要使用的系统服务有Web服务器、WIFI WPA系统服务、SQlite3嵌入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视频服务器。应用程序是针对系统需求所设计出的实现特定功能的程序,根据对系统需求的分析,这里所设计的应用程序实现的功能是对数据的处理。M0(采集单元)采用裸机程序开发,这里不再具体说明。其他程序(线程)均运行在A8设备上,它们并不是裸机程序而是运行在Linux操作系统之上的,这里从应用层的角度给出了各个线程之间的关系,软件构架如图3。
运行在A8设备上的线程简介如下:
thread_client_request():处理消息队列里请求的线程;
pthread_refresh():更新共享内存里的实时数据;
pthread_sqlite():数据库线程;
pthread_transfer():接收M0数据线程;
pthread_analysis():M0数据分析线程;
pthread_uart_cmd():M0控制命令发送线程;
pthread_sms():短信模块控制线程;
pthread_buzzer():A8报警器控制线程;
pthread_infrared():红外(按键模拟)监测线程;
pthread_led():A8 LED模块线程;
pthread_camera():摄像头模块控制线程。
2.3 客户端应用程序实现
采用B/S模式的服务器架构将Web服务器安装在作为数据处理中心的A8设备上,然后系统使用者通过浏览器访问数据处理中心的Web服务器,在这种情况下经过数据处理中心处理后的数据就会被Web服务器的CGI进程读取然后生成html文件,并被浏览访问解析成网页最终展现在系统使用者面前。下面介绍主要线程的实现流程。
2.3.1 软件环境 系统采用 2.0和C#语言进行开发、服务器采用Windows 2003 Serber/IIS 6.0,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SQL Sever 2005,在Visual Studio 2005集成开发环境下完成开发、集成和测试工作。
2.3.2 数据库线程的实现 SQlite3 提供了一些C函数接口,可以用这些函数操作数据库。通过使用这些接口,以char*类型传递一些标准SQL语句给SQlite函数,SQlite就可以操作数据库。SQlite数据库线程流程如图4(左)所示,SQlite_task线程结构如图4(右)所示。
主程序开始运行之后,各任务线程开始运行,其中就包括数据库的pthread_sqlite。pthread_sqlite线程开始创建一个用于存储对数据库操作的链表,链表创建之后进入while循环。循环中,用pthread_cond_wait函数语句进行睡眠等待,等待其他线程的唤醒函数pthread_cond_signal发来的信号,唤醒之后再次进入一个while的循环语句,在这个循环中,进行对链表头的判空工作。如果链表头不为空,则读取第一个节点的内容,把节点中的内容解析出来,把解析出来的内容作为参数传到sqlite_task函数中,完成相应的数据库操作并释放节点空间,如此循环;如果链表头为空,则直接跳出while循环,再回到外部循环的pthread_cond_wait函数进行睡眠等待,等待下一次被其他线程唤醒。
2.3.3 数据接收线程的实现 数据接收线程主要负责从前端数据处理中心接收仓库信息,流程图如图5所示。
2.3.4 数据处理线程的实现 数据处理线程主要用来处理接收到的信息,因为接收到的信息是按一定规律进行编码的,所以进行解码后,激活数据库线程,保存数据,激活内存刷新数据,更新实时环境信息,判断数据是否越界,若越界则激活设备控制线程进行相应的控制。流程图如图6所示。
2.3.5 处理客户请求线程的实现 主要用于接收CGI、QT以及别的线程检测到异常发送设备控制请求的线程,流程图如图7所示。1L、2L、3L等代表不同的信息判定类型。
3 系统测试
3.1 采集中心与数据处理中心通信测试
启动M0(采集中心)与A8(处理中心),系统上电,连接成功后如图8所示。显示器中显示实时的温度、湿度、光照和三轴等信息,表明M0与A8通信正常。
3.2 仓库管理系统主界面
在PC机浏览器中输入Web服务器地址(这里为:192.168.1.200)进入系统界面如图9所示。经过测试,数据采集中心与数据处理中心的ZigBee模块通信稳定。数据通过客户端的系统主界面,可以对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湿度、最低湿度、最高光照、最低光照等上下限信息进行设置;可查看仓库货物信息,货物刷卡进仓时可随时记录进仓货物信息;填写正确IP、网关后点击“开启WIFI”,实现了数据采集中心与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之间的通信;设置报警短信接收号码、中心号码,填写要接收短信的中心号码和手机号码提交,在任意手机上可接收到报警信息;可以开启或关闭A8上的LED灯及报警器;点击仓库主界面的“历史照片”,可以查看以前拍照的一些仓库照片等。
4 小结
针对传统农产品仓库管理效率低的问题,利用无线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设计了一个智能农产品仓库管理系统,实现仓库环境信息的监控、物品信息的管理和各模块之间的通信,系统可增强库房作业的准确性和快捷性、减少整个仓库物资出入库中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非法出入库、误置、偷窃和库存、出货错误等损失,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储存成本、保障仓库物资的安全。测试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学明,吴海燕,杨浩敏,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仓库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数字通信,2013,40(2):19-23.
[2] 张仁彬,李玉民.基于物联网技术仓储管理系统研究[J].物流科技,2011(6):35-38.
[3] 唐昱佳.基于物联网的能源管理系统设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28(12):161-164.
[4] 王希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应用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30(7):149-152.
[5] 刘向举,刘丽娜.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3,32(3):37-40.
[6] 张增林,韩文霆,陈永社,等.基于WEB的粮仓信息采集远程监控系统[J].农机化研究,2013(6):167-169.
[7] GLIDDEN R,BOCKORICK C,COOPER S,et al. Design of ultra-low-cost UHF RFID tags for supply chain applications[J]. Communications Magazine,IEEE,2004,42(8):140-151.
[8] LIU H, BOLIC M, NAYAK A, et al. Taxonomy and challenges of the integration of RFID an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Network,IEEE,2008,22(6):26-35.
篇5
一、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企业违法使用收购发票的方法五花八门,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形:
1、虚假开票。虚假开票可分三类:一是无中生有虚构收购业务,根据当月的销售和偷税、骗税的需要随意填开,出售人、收购的产品、收购金额、支付款项都是虚假的;二是将应取得而未取得发票的购进非农业产品或劳务业务开具相同金额的收购发票入帐;三是将虽已取得发票但无法抵扣的费用或超出税法列支标准的费用开具相同金额的收购发票入帐。在违法使用收购发票的几种情形中,虚假开票的比重最高,危害最大。
2、调节开票时间。有的企业在本月的应纳税数额较大时,把开具收购发票的时间提前,在下月开票时调整,自行调整纳税时间和金额。
3、扩大对象和范围开票。现行税法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对象是农业生产者,范围是自产农产品。对销售外购的农业产品和外购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后销售的仍然属于税法所列举的农业产品,以及非农业生产者(包括个体经营者和经营单位)销售农产品,不属于免税的范围,因此也不得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
但在实际操作中,收购企业对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经营者的划分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客观上不易划分,千家万户,都是带着一张身份证来出售农产品,收购人员无法甄别;另一方面,收购企业即使知道对方是农产品经营者,正常情况下也不会让对方提供发票,因为要对方提供发票,对方很可能提出提高收购价。有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收购企业,对农产品经营者存在着货源上的依赖关系。这是目前绝大部分农产品经营者无证经营的主要原因。
4、汇总开票和补开票。有的收购企业认为开收购发票给农业生产者太麻烦,特别是在收购旺季人流量大、单笔收购金额小的情况下,逐笔开票既容易出错又无必要,不如一边过磅一边付款省事。至于抵扣发票,事后再选择一些大户汇总填开。还有的收购企业到外地进行收购,不按规定到当地国税机关申请领用收购发票,而是回来以后根据收购数量、收购金额补开发票,发票上农民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一般都是编造的或冒用本地农户的。
企业在发生上述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还要对付税务管理人员的审核和稽查人员的稽查,那么在帐务上肯定不会实事求是地进行反映,总要进行一些所谓的“技术处理”。
以虚假开具收购发票为例,企业财务具体操作方法一般是这样的:首先是虚开收购发票,根据发票金额编造收购码单、入库单,同时做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现金
帐面减少的现金怎么办?有的是实际库存现金随之一起减少,直接装入老板的口袋;有的则不减少实际库存现金,以假借款的形式平帐:
借:现金
贷:短期借款或其他应付款等
如果虚开的数量大,“现金”科目贷方发生额就会相应虚增,这时如果假借款的会计处理不及时,则在现金日记帐甚至总帐上会出现现金科目余额为负数的情况,所以有的企业干脆不通过现金科目核算,直接挂往来帐: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帐款
有的企业长期这样操作形成大额的应付帐款或其他应付款余额;有的企业则在“应付帐款”余额过大且有一定帐面现金的时候,做一笔假还款分录:
借:应付帐款
贷:现金
同样这时的现金又进了老板的腰包或再以假借款的形式平帐。这是第一步假收购。下一步是进入生产成本,会计根据销售额的大小,将全部或部分虚假收购的原材料编造材料领料单等内部会计原始凭证,混在真实的原始凭证中一起进行核算,计算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有的小企业就更省事了,实际使用的是一套内部凭证,记帐时再另编一套。当然,这种手法不是收购加工企业的“专利”。
进入成本核算这个“大口袋”后,虚假收购行为在帐面上似乎就被“抹平”了,但假帐毕竟是假帐,总有一些不同于真实帐务处理的特点:
一是大额往来款项异常。正常企业的大额资金往来包括借贷都要通过银行存款,所以记帐的原始单据除了发票、收据或借条外,银行进帐单或支票存根是必不可少的单据。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有虚假收购行为的企业,它的有些大额资金往来只是做假帐的需要,根本不存在,怎么能有银行的单据呢?所以它的这些所谓“资金往来”,不管是几万还是几十万,证明的原始单据只有一张借据或者收条。当然帐上这些往来对象的姓名大多也是编造或冒用的,明显一点的是挂老板或其亲属的户头。
二是现金科目帐务混乱。财务会计制度对现金的管理和核算要求是很明确、很严格的,但有虚开行为的企业难以遵守也不会遵守这些规定。比如,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收支现金,根据业务需要核定库存现金余额,超过库存现金限额的部分应当及时交存银行。而它的现金收支业务中大额的虚进虚出部分,没法通过银行存款的进出反映,只能在现金科目上反映,所以在帐面上很容易出现大额的现金余额或负数;再比如,企业应当设置“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而虚开的收购发票行为涉及几个环节,很难按正常程序走,否则真假业务自己都容易搞不清。一般都是集中补做。如果现金日记账是按规定逐笔登记的话,补做的痕迹就很明显。企业不会这么傻,有三种办法可以掩盖:一是真假两本帐,真的自己用,假的应付检查;二是不逐笔登记,一段时间汇总登记一次,鱼目
混珠;第三种方法最彻底,不记现金日记帐,只是在总帐上汇总记载。三是产品成本中材料耗用比例较正常企业高。由于虚开的原材料成本最终要进入产成品成本,所以如果拿几个有同类业务的收购企业进行比较,看相同的一段较长时间内(比如一年、一个收购季节),各自的材料耗用占产品成本的比例,那么有虚假收购行为的企业或虚开行为严重的企业的比例无疑要比其他企业高。
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各种违法行为能给违法企业带来很多利益,但其对国家对社会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偷逃国家税收。特别是虚开行为对几个主体税种都有冲击。
1、增值税。多开发票就可以多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就可以少交或不交增值税。更有甚者,一些收购企业一边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进行抵扣,一边向其他企业大肆虚开增值税发票,把危害向外扩散,严重破坏了增值税的税收链条。对于出口企业来讲,多开收购发票则能多享受国家的出口退税。
2、企业所得税。虚增的原材料不仅多抵扣增值税,还进入企业成本,减少企业利润;虚假的借款不仅掩饰了虚开行为,还可以冠冕堂皇地在税前列支利息,这样一来,企业所得税还能有多少?所以我们在一些地方会看到,有的企业甚至是当地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办得红红火火,销售连年扩大,帐面上却连年亏损。
3、个人所得税。投资人分得利润,职工领取奖金、红包,都要交个人所得税。通过虚开收购发票的方式,把一部分现金帐外循环,想怎么发就怎么发,还要交什么个人所得税?
其次是破坏征管秩序。农产品收购企业的所有收购业务中,一部分是直接向农户收购的,另一部分是通过个体经营者、其他收购企业等途径间接收购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比例。有的企业座落在农产品产区,农户直接向企业出售农产品价格高,直接收购的比例就高;有的企业对外地农产品依赖性强,间接收购的比例就会高一些。由于前面所述的原因,有很多收购企业会将间接收购业务(应由出售方提供发票)处理为直接收购业务(向出售方开具收购发票),这使得大量的农产品经营者逃避了税收监管。
第三是有害公平竞争。农产品收购发票开具上可变通操作的巨大空间,让一些不守法企业获得了非法的税收收益。如果剔除其他因素,这种非法的税收收益使得不守法的企业在同业竞争中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而守法经营的企业越来越处于劣势。经济学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理论认为,真币和假币如果能同时在市场上通行无阻,那么假币就会逐渐在市场上取代真币。同样,如果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的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遏止的话,那么我们的税收政策就成了不守法企业的“竞争手段”了。长此以往,自觉守法的企业将越来越少,违法的情节会越来越严重。
二、加强管理的思路及建议
问题出在哪里?以笔者浅见,出在农产品发票抵扣政策的制度设计上。农产品发票抵扣政策本身很正确,能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深加工,能促进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和农(林、牧、渔)民的增收。但它规定的抵扣条件太简单了,就是企业自己说了算,规范的企业能做到,不规范的企业更能做到。它似乎有一个理想的前提就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较为健全的内部控制,都能自觉遵守税法。政策层面更多的是规定不允许企业怎样做,却没有好的办法让它无法做;税收征管只有事后处罚规定,没有有效的事前预防机制。
解决的办法是什么?笔者以为可以从增值税发票管理的成功经验得到借鉴。应该说以前增值税发票违法犯罪现象也是层出不穷,大案要案屡见不鲜。税务机关怎么加强管理、怎么加强宣传,司法机关怎么惩罚犯罪分子,仍然不能有效遏止。直到金税二期的推行才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金税二期的本质是利用科技手段,加强对企业的外部信息制约和事前预防。企业不是仅凭自己提供的内部信息就能证明涉税行为的真实性,必须要和外部信息互相印证才能被视为真实有效,提供虚假信息并得到认可的难度非常大。光靠自己说了不算,自己想不守法都难。最近的一窗式管理、运输发票的管理也是延续了这个思路,强调外部信息制约,强调事前预防。
虽然农产品有其特殊性,但只要认真研究其特性,外部信息制约和事前预防的思路还是可以用于农产品发票管理的。笔者认为,要最终达到基本杜绝农产品发票违法行为的目的可以分两步走。近期目标:改变农产品发票抵扣条件,利用银行支付环节加强对企业的外部制约,加强税务机关对收购发票信息的利用和查核。中远期目标:建立全国农产品信息数据库,将收购发票管理纳入金税工程系统,进行信息比对。具体说:
(一)实行不付款不抵扣的制度。与其他行业不同,实行不付款不抵扣的制度在农产品收购行业既有可能也有必要。农产品收购面对的是大量农户,真正的收购行为一般都是支付现金,很少有拖欠的,除非出现买方市场或垄断的情形,但在这种情况下实行不付款不抵扣的制度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
(二)企业在银行开立收购专户,收购款直接从专户上划转进农户的储蓄户,企业不得直接用现金支付收购款。开立收购专户的好处就是将收购资金与其他经营资金分开,收购专户的资金专门用于收购,每月的对帐单可以清楚地看出企业的收购资金实际支出是多少。规定企业不得直接用现金支付收购款而是从专户上划转的好处是防止企业利用虚假的资金支付虚开发票。他只开一张发票没用,必须得有银行的资金支付记录,银行是不会帮他做假帐的。
从专户上给农民划款的方式有两种选择。一是参照银行放企业工资的做法,由企业会计按收购发票逐笔开具转帐支票(工资是汇总开具),农户持转帐支票到银行将货款转入自己的储蓄户。这里要指出的是必须使用转帐支票,而非现金支票。转帐支票只有在转入储蓄户后才能提取现金,那么在储蓄户上就有了记录,必要时税务机关可以按法定程序进行检查,直接支付现金就难以核实了。这种方法有它的优缺点:优点是操作起来难度不大;缺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会计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特别是在收购旺季;另一方面是农户没有取得发票的主动性,只要支票不要发票,支票和发票很可能产生不对应的情况从而形成新的征管漏洞。
第二个选择是在收购发票中增设一联与支票功能相同的银行付款联,收购专户的资金只能凭该联才能支付。这个方法可以真正让企业象重视增值税发票一样重视收购发票。农户会主动要求开具发票,不索要就拿不到钱;企业也必须提供发票,企业不从专户上付款、不提供发票就无法抵扣。它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既解决了企业会计人员工作量大的问题,又让发票和支票绝对一一对应,还能保证收购资金支付的真实性。当然这条措施最大障碍在于它不是税务机关就能决定的,必须得到金融部门的大力配合。票据法第一百零九条明确规定:汇票、本票、支票的格式应当统一,票据凭证的格式和印制管理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但是这个办法的实施效果要优于上一个办法,即便一时不能到位,也应作为一个努力的方向。
(三)改手工开具为电脑开具,改进对收购发票信息的利用效率。收购发票手工开具的最大缺点就是对发票所记录的信息不能充分利用。因为发票的使用量都很大,要汇总统计发票的某一项信息工作量大又容易出错。可以开发两个软件,一个是企业开票的软件,另一个是税务机关接收分析的软件。企业在电脑上开具收购发票,开票信息形成并确认后,企业不能在电脑上任意修改。下月初企业将上月开票的电子信息通过一定方式(IC卡、软盘、因特网等)传递给主管国税机关。主管国税机关
的软件不仅能读取企业上报的数据,还要具备较强的查询功能,比如对某一农户根据其身份证号或姓名查询他在一段时期内出售农产品的数量和金额,便于税务人员查核。在手工开票的情况下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以上三项措施表现在申报环节就是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收购发票电子信息和银行划帐清单或对帐单,作为抵扣的凭据。条件成熟时可以由税务机关从银行取得企业收购专户的电子信息,与企业报送的电子信息自动逐笔核对,两者一致可以计算抵扣进项税。
(四)收购发票信息核查和协查。上面的办法不能自动预防另外两个问题,一是扩大对象和范围开票;二是企业冒用农户的名义虚开收购发票并将资金从收购专户转出用于其他用途。这时税务机关的分析软件就可以发挥作用了,税务人员可以利用分析软件对收购发票进行核查和协查。税务人员先按某一口径比如收购数量、收购价格、农产品品名等,筛选出一定比例的异常户:收购价格偏高的、收购数额偏大的、同一销售者多次销售的等等,再对这些异常户进行核查。核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果怀疑企业冒用农户的名义虚开收购发票的,可以向该农户发出信函或到实地询问,求证该农户是否出售了企业申报的农产品,数量、金额是否一致;如果怀疑企业扩大对象或范围开票,可以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证实该户是不是农产品经营者,还可以到实地去勘察。由于软件统计筛选作用的发挥,使得核查工作能有的放矢,很有针对性,容易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从而能有效地弥补银行环节制约的不足。
有些农产品不一定限于本地流通,有的甚至是在全国范围内流通。那么对于企业外出收购和外地农户、经营者来本地出售农产品的信息,主管国税机关就难以核查了。必须象增值税发票一样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协查制度,将核查的工作委托异地国税机关进行。协查的数量、内容和回复时间必须有明确的规定。
近期目标的实现可以大大压缩企业违法操作的空间,但它对于少量的虚假开票、扩大对象和范围开票难以杜绝。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违法企业的查处来警示其他企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现农产品发票管理的中长期目标来解决。
篇6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4岁,于2010年7月2日以“发作性胸闷、心悸4年,再发伴头晕1月为主诉入院;诊断: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心功能三级,阵发性房扑、房颤;动态心电图:房扑、房颤交替出现,偶发室早,R-R间期56s,P-R间期0.13s,QRS时限<0.10s,Q-T时限0.36s;心脏彩超:二、三尖瓣、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完善术前检查,于2010年7月8日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方法:患者平卧位,常规铺巾,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按Seldinger法穿刺双侧股静脉,右侧置入2个8F鞘管,左侧置入1个6F鞘管。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引下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左房顶部线+二尖瓣环侧壁峡部线,间隔部峡部线性消融+CAFÉ电位消融,45℃,35w,累计放电5000s,可见心房(cs)由碎裂波转为周长为260ms的房扑,不等比例下传;再行cs内消融及三尖瓣环峡部消融后仍为周长260ms的房扑,不等比例下传,术中监测心包无异常,血氧饱和度99%,血压130/80mmgh,心率120次/分,应用咪达唑仑2mg静脉推注后,给予360焦耳电复律,心律转为窦性。观察心电监护心率一过性加快,即行X光透视发现患者有心包积液,此时患者血压下降,SaO2下降,立即静脉应用多巴胺,并紧急心包穿刺并保留鞘管,抽出鲜血500ml,患者意识恍惚,急行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SaO2稳定在98%-99%,心率80次/分,窦性心率,在引流过程中发现出血量较大,考虑左心局部有破口,急行开胸探查修补破口,术中发现缺口位于左心耳与左室交界处3mm,用3/0滑线褥式缝合2针,闭合破口,清除心包积血500ml,关闭胸部切口,安返重症医学病房。7月11日转入心内科继续观察治疗,7月28日痊愈出院。跟踪随访2月未见异常。
2护理
2.1导管室护理准备
2.1.1热情接待患者,核对患者信息,协助患者仰卧于DSA操作台上,暴露手术区域(双侧膝关节以上至脐以下、右侧颈部)。
2.1.2常规给予心电、血压、血样饱和度监测。
2.1.3在患者左侧肢体留置静脉针,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以保证抢救用药、输液或麻醉用药等。
2.1.4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L/min。
2.1.5备好吸引器、心脏电复律除颤仪、临时起搏器、心脏程控刺激仪、电生理监护仪、射频仪。
2.1.6药物准备 a肝素盐水:常规肝素5000u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00ml,用于术中冲洗导管、肝素500u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00ml用于放电消融时从消融导管内滴入。b 造影剂:碘海醇、三代显。
2.1.7抢救药品:包括抗过敏药(地塞米松、非那根)、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利多卡因)、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西地兰、硝普纳、多巴胺)及阿托品等。
2.2术中配合
2.2.1手术操作步骤 常规消毒双侧腹股沟及右侧颈部皮肤,经右侧股静脉置入2根血管鞘,左侧股静脉置入1根血管鞘。
2.2.2在患者臀部或大腿贴上负极板。
2.2.3各种导管到位后将导管尾端连接与电生理仪转接盒上。
2.2.4术中配合医生做好心脏程控刺激仪、电生理监护仪及射频仪的操作。一般放电功率控制在20w-40w,温度控制在50度-60度。
2.2.5术中准确递送各种手术器械、一次性导管材料并记录,准确执行医嘱,如为口头医嘱应重新复述一遍并由第二人核对。
2.3术中并发症的观察与急救护理
2.3.1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心率、心律、血压、氧饱和度及心电图变化,多巡视,随时询问病人的感受,如有无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随时做好应急处理。本例患者只有胸部不适症状。
2.3.2术中随时行X线透视观察心影大小、心影外缘搏动情况、有无透亮环,随时排除心包积液的可能。
2.3.3一旦出现心包压塞症状,如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应积极配合医生抢救,护士立即准备心包穿刺用物,进行常规皮肤消毒,紧急选定左肋缘下与剑突下2cm交汇处心包穿刺减压。该病人心包穿刺抽出鲜血500ml。同时给予高流量吸氧,开通静脉通路,快速补液,多巴胺10mg静注后,维持10ug/kg/min泵入,随时监测血压,调整升压药物用量;立即无菌留置导尿,观察尿量变化;连接好电除颤仪处于紧急备用状态;严密观察心包引流情况,该病人心包引流发现出血量较多,考虑行外科手术处理。观察心电监护、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同时详细记录护理记录单。
2.3.4通知手术麻醉科,做好急诊手术前的准备。紧急心外科会诊,急诊备血等。导管室护士遵医嘱迅速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多巴胺持续泵入,维持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继续心包穿刺引流,解除心包压塞症状,并迅速送入手术麻醉科行开胸探查修补破口。
2.4 心理护理
在整个导管射频消融过程中,病人意识清醒,如发现医护人员紧张忙碌的身影时,易出现不安及恐惧心理,不利于生命体征稳定。因此,当出现心包压塞血压下降时,必须有一名护理人员一刻不离守候在病人身边,随时询问病人感受,抚摸、安慰病人,并将发生的情况以避重就轻地、不影响病人情绪的安慰性语言适时的告诉病人,并指导病人深呼吸、如何配合医护抢救等方法。
3小结
心脏压塞的主要原因是心脏穿孔[1],在抢救中最重要的是及时发现,立即行心包穿刺引流等急救措施[2]。但本例患者是在射频消融术中即刻出现心脏穿孔,且没有典型心脏压塞症状,若术中不能及早发现,或对其认识不足或处理不及时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3]。因此,这就要求导管室护士在整个导管消融过程中要高度警惕,并且熟练掌握常见异常心电图形态以及心脏压塞前发症状如胸闷、气促和主要体征如烦躁、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下降等,还应熟练掌握心脏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救治措施,密切观察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的数值。本患者在射频消融过程中,护士及时发现心电监护异常情况,并提醒操作医生,立即行X线心影透视,及早发现心包压塞,及时采取有效救治护理措施,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参考文献
[1] 陈松文,刘少稳,林佳雄,等.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心包积液的处理及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9):801-806.
篇7
[关键词]战略视角;产品设计;成本管理;利润;企业
一、产品设计成本的内容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一个企业想要赢得更多的利润就需要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生产的成本同时提升产品的经济价值,这不仅仅需要从产品设计和制造的角度出发,还要从企业战略制定的角度出发。产品设计对于任何的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产品成本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份额、可获得的利润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产品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并且是否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产品设计环节较为复杂,所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多。受到产品设计的直接影响,产品设计成本所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复杂,工作量较大。从一个相对简单的角度来说,产品设计成本是根据技术、工艺、装备等不同方面的各种不同种类的设计方案,核算和预测产品将会达到的不同成本水平。与此同时,通过产品设计成本的结果,我们能够基本上预测出新产品和旧产品的成本和发展走向。因此产品设计成本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极为关键的,产品设计成本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发展以及能否获得利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大的份额。
二、产品设计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因为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进一步加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我国现有企业不仅面临着本国企业的竞争,同时也面临着不同国家企业的市场竞争。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外国企业之所以有更强的竞争力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是他们在产品设计成本管理过程中更加严谨且更加高效,因此对产品设计成本的正确管理是各个企业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想要正确地进行产品设计成本管理,对产品的市场调查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市场调查伴随着产品生产的始终,特别是产品的前期调查最为重要,前期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产品的受众人群、人们的喜爱程度和销售市场的大小,在市场调查和其他企业调查结果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地拟定产品的设计方案,包括功能、质量以及目标价格。用产品的目标价格减去商品生产所需要交纳的税款以及希望利润就是产品的目标价格。因此关于产品的市场调查是产品设计成本管理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除了市场调查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重要部分,例如如何对产品设计成本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可以说产品设计成本工作量较大,所涉及的部门较多,工作起来较为烦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部门等级将工作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这样才能保证工作顺利有效地完成。另外,产品设计成本的初步工作完成之后会出现不同的成本设计方案,如何在众多的方案中进行选择,确定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方案也是产品设计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三、如何进行产品设计成本管理
产品设计成本的管理是一个极为复杂又极为重要的工作,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司的效益。通过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和现实情况来看,基于战略性的产品设计成本管理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应当对产品设计和生产的整个流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这就要求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对产品所需要的材料和应达到的质量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在初步计算的基础上判断该商品的生产成本是否处于企业所能承担的合理范围之内,如果产品成本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则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分析;但如果产品的设计成本超过了本企业的资金预算或者是不在本企业资金的承受范围之内,则需要对产品成本进行进一步的估算,并在合理范围之内尽量降低生产的成本。
第二,建立积极的产品设计成本管理机制,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产品设计成本的过程中肆意压低和削减产品的生产成本,不合理的削减虽然会在短期内使企业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产品的质量与最初的设定不符,这样的劣质产品一旦流入市场则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产品设计成本的管理过程中应当防止不合理成本设计或估算的出现。
第三,合理有效地使用目标成本法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对目标成本法的使用首先应当做到的是合理的市场调研,根据市场所接受的价格和所需成本的多方面数据拟定目标利润。通过目标利润和拟定价格得出产品的设计成本,同时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当以目标成本为出发点,尽量向目标成本靠拢。另外,目标成本是公司决策和选择最终方案的一个重要的依据,要求企业在已拟定目标成本的前提下,选择符合或者是低于目标成本的最佳方案。
第四,要求企业和员工之间树立正确的、积极的成本意识。正确的成本意识对于员工的工作和企业的发展走向是十分重要的,而想要在员工之间树立正确的成本意识首先应当做到的是使员工能够充分认识到成本设计的重要性,产品设计成本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润也切实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树立正确、积极的成本意识有利于员工在工作中时刻以降低成本为基准,这样能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为企业节约更多的资金,带来更多的生产利润。
四、结语
产品设计成本历来是各大企业极为重视的一环,而产品设计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走向和能否获得最大利润。从战略性角度对产品设计成本管理进一步地分析,能够更好地推动产品设计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彭艳芳.产品设计与网络营销的交互推广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6
2.徐庭丽.人类消费行为在产品设计与推广中的应用研究.南昌大学,2011
3.戴佳.基于消费者情感需求的产品个性化设计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7
4.陈攀.情感价值在民族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实践探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5.潘.基于用户体验的个性中文手写体短信息的设计研究.湖南大学,2009
6.张茉莉.道家思想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以茶具设计为例.美术大观,2015
篇8
[关键词]虚拟现实;原型;人机交互;虚拟产品设计
一、前言
虚拟现实技术是当今的热门话题,它集合了多种先进技术要素,虚拟现实:是作为一种综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技术以及仿真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而发展起来的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它掀起了一场认识世界和体验世界方式的革命。虚拟现实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日渐广泛,涵盖了产品设计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包括虚拟样机、体验评价、设计方法流程、过程管理和网络环境下的设计研究等多个方面。
二、虚拟产品设计的研究现状
1.以虚拟原型为中心的研究
虚拟原型是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将产品概念形象化和具象化,是一个或多个维度上对产品的一种近似的和有限的表现形式。一个维度的原型侧重于表达产品的某一个属性,如产品外观的外观造型原型等。多个维度上的原型用于表达产品的多个属性,如材料、内部功能和结构等。
目前虚拟样机技术在我国刚处于发展期,还不成熟,需要建立一个完备的虚拟样机评价体系以评估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各项指标和综合管理。既然虚拟样机用于引导产品从思想到样机的设计,那么这其中肯定有设计师不断更新的想法和用户及时的反馈所造成的各种设计变量因素,如何使这个过程可逆化就成为了好设计的实现和良好互动的关键。虚拟样机的制作将和反求工程完美的结合,创造更灵活的平台。
2.以虚拟评价体验、人机交互为中心的研究
用户体验与评价是产品设计重要的一环,虚拟现实技术也将视角移向这个新领域。以虚拟评价体验、人机交互为中心的研究将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有机的结合起来,两者之间有效的互动。主要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这一理念。
基于各种评价体系研究发现,缺乏将用户信息合理量化的内容,这是用户体验的重要核心,同时还要兼顾其中感性因素。人机工程仿真系统的人性化合理化是用户信息提取的重点。
3.以虚拟产品设计方法流程、开发体系为中心的研究
传统设计方法的各种弊病亟待解决,设计周期长、设计部和工程部缺乏交流、不能满足消费者真实需求等。基于虚拟技术的产品设计方法流程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缩短产品全生命周期,减少产品开发时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设计师的设计思路得到了全面解放,是整个数字化设计流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整个虚拟产品设计流程还有待智能化,仿真技术的深化成熟也是贯穿始终的一个问题,能让设计师和用户更投入地沉浸是关键。高额的技术成本也是一个短板。目前的虚拟现实技术仍然是面向某种特定领域,缺乏全面的系统的理论架构。
4.以过程管理为中心的研究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过程管理和展示环节,是一个全新的体系架构,突破了传统的设计思路。使得设计师和企业管理者更全面更灵活的掌握设计过程。为产品宣传与营销提供了逼真的虚拟现实展示方式。
综合过程管理体系的研究发现,此类系统缺乏针对设计师的设计思路的方面,由于管理功能的全新虚拟化,就造成与其他方面的脱节。因此需要将其与产品设计流程更好的衔接。目前的建模和虚拟展示软件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一般虚拟软件不具有复杂建模的功能,数据转化也面临一些问题,两者之间不能快速有效地同步。要想实现复杂产品的完整真实的展示,必须有一个系统平台,可以包括建模和展示两种功能的集成,使资源共享。
5.以基于网络环境为中心的设计研究
建立基于网络的数字化虚拟平台有利于提高企业在产品开发中的竞争力,帮助企业节约时间。在当代,网络协同化已是产品设计的大趋势,也是解决传统设计流程弊病的关键所在。它实现了设计师,用户和企业管理者的异地协同操作。使用网络虚拟技术平台可以更系统地支配整个设计过程。
同样,对于以基于网络环境为中心的虚拟设计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依据指导。需要更规范地完善此类平台,使异构数据传输无障碍化、异地设计师沟通灵活化、企业管理系统化。
三、虚拟产品设计的发展新趋势
1.产品设计方法的转变与改善
通过对虚拟产品设计相关的文献研究发现,虚拟现实及其相关技术对产品设计的最大的改变就是使其设计方法与流程更加合理、有效及节约成本。针对设计师和开发方的角度所提出的一些设计方法流程系统与框架以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能力,使其在更有利的环境下操作。
2.设计成本与开发周期的节约
通过研究表明,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产品开发与设计有效地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周期,为企业的新产品推广和市场扩张策略等提供了可靠地保障。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了工业产品的淘汰更新速度,适应了工业社会的发展趋势。
3.用户体验与销售模式的转变
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还将用户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融入设计流程中,基于此项技术,设计师可以与使用者达到前所未有的互动,为用户提供多方位的使用感受。也同时将销售模式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4.展望与总结
由于我国虚拟现实技术与同时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不免存在以下问题,也是今后开展研究需要努力解决的:首先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成本过高,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受到质疑与限制;其次是如何能够在新技术引入的前期做到传统模式与新模式之间的沟通与磨合;最后,当虚拟现实技术成熟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将面临怎样一个高效、虚拟的设计模式,从设计师的设计方式到用户的体验方式甚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到时会出现新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已经露出端倪的,人们之间的沟通日渐冷漠,过于迅速的产品换代等。
参考文献
[1]傅源,变电站三维虚拟现实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8
[2]李世国,体验与挑战――产品交互设计[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56
[3]杨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产品设计评价系统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08
[4]RothKoch S, Westkaemper E.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ketch-based virtual product development[J].Production Engineering,2010(2-3).
篇9
关键词:成本控制;战略成本;目标成本;价值工程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144-02
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一个企业之所以能生机勃勃,除了技术领先,适销对路外,强有力的成本控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所谓成本控制是指运用现代成本会计的各种方法,使各项成本达到预期标准的一种措施,其实质是在现有企业环境下,提高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浪费。下面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树立战略成本的新观念
战略成本观念是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的重视度上升到战略层面,即从项目立项起就注入成本思想,确立具有长期发展的“战略成本意识”。将成本管理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一方面,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而是应该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就会涉及到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对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成本范畴。对所有这些成本内容都应以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在产品设计阶段推行价值分析,就是一种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手段。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等。
一般企业只强调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控制,并以“产品”为核心和起点。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看,产品设计阶段在产品的寿命周期中虽然所占时间不多,但对总成本的影响却相当大。统计数据表明,产品成本的60%~80%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已确定,产品进入生产阶段后,大部分成本成为约束性成本,后续阶段控制余地不大(如图1所示)。
注:Fabrycky,W.J.and B.S.Blanchard.“Life-Cyele Cast and Economics Analysis”1991。
设计成本是具有决策性的成本。产品设计费用只占产品总成本的5%,却决定了产品成本的60%~70%。一般企业对设计成本的认识不足,较少控制设计成本。一旦产品设计确定并投入生产,除批量和垄断因素外,产品对企业价值和顾客价值的成本效益的影响就基本确定,设计不合理所引起的产品性能和经济性方面的先天不足是生产过程中采取质量和成本控制措施所无法挽回的,在产品设计定型后再进行价值分析,已经为时太晚。因此我们应该将目光放得更前一点,以研发过程的成本控制作为整个产品成本控制的起点,在设计过程中对产品成本进行有效的估算、预测,这对于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十分关键的。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忽视了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及作为一个人的多方面的需求,树立全员成本意识;调动职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挖掘职工成本管理的潜力;创造一个各尽所能的氛围,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成本控制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在价值链的各个阶段中,时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行业的各项技术的发展变革速度已经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很短。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确立在行业中的“老大”地位,就要尽快的抢占市场。跟在别人后面永远只能捡别人的剩饭,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能够对市场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投入更多的成本用于缩短设计、开发的生产时间以缩短产品上市的时间,是必要的。例如,Hewlett-Parkard公司就发现,与其让产品晚半年上市,还不如多花一半的研发费用。
另外,时间的竞争力还表现在顾客产品服务的满意程度上。顾客购买商品,其所得到的价值不仅仅限于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性能,还表现在产品所附带的服务上。今天的顾客认为:没有相应售前售后的服务,就代表企业不打算作这笔交易。企业能将产品及时地送到顾客手中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对顾客的意见采取及时的措施,使顾客价值最大化。这样既可以获得市场,又可以随时掌握市场的动态。
二、加强产品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产品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是超前预见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的引发要素,通过先期规范的各种手段以达到最大成本效益比,这些要素包括产品规划、原理方案、技术和施工设计等。在产品设计阶段,通过市场分析、预测对所设计的产品进行市场定位,确定目标成本,并将其作为产品设计的一个制约条件;运用价值工程分析选择最优方案;然后将目标成本进行层层分解以及对各主要零部件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整体最优的产品设计方案。
1.引进目标成本的概念。目标成本是指在新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为实现目标利润而必须达到的成本值,目标成本=目标售价-目标利润。产品的目标成本在设计成功后就基本成型,产品后期的生产制造工序只能通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损耗和提高装配加工效率来降低产品成本。因此,为了保证设计的产品在给定的市场价格、销售数量、功能需求等条件下取得可观的利润,在产品设计研发阶段引进目标成本的概念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在新产品研发设计阶段引进目标成本应坚持以下原则:(1)以目标成本作为衡量的原则。通过目标成本的计算有利于在研发设计中关注同一个目标,将符合目标功能、目标品质和目标价格的新产品投放到特定的市场。因此,在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当设计方案的取舍会对产品成本产生巨大影响时,应当采用目标成本作为衡量标准。(2)目标成本控制的全面性。对于新产品的研发,企业应该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参与(考虑将采购、生产、工艺等相关部门纳入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小组),这样有利于大家集中精力从全局的角度去考虑成本的控制。
2.运用价值工程分析技术。价值工程(VE)是研究如何使产品功能与成本达到最优结合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实现必要的功能,生产符合用户需要的产品,即用最少的成本去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一种评价标准,它以产品的效用和为获得这种效用而投入资源的比例来评价价值的大小。
产品功能分析和产品成本分析是价值工程的两个核心内容。产品功能分析的目的是保证产品的必要功能,取消不必要功能和过剩功能;产品成本分析是在满足必要功能的前提下,研究如何使产品功能与成本达到最优结合,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利用价值工程理论对产品设计成本进行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步骤:确定价值工程的对象;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计算功能评价系数;对产品进行成本分析;计算产品中各零部件的价值系数,对其价值进行评价。
同时,在新产品研发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应注意以下问题:(1)树立成本避免思想。现代成本管理强调树立成本避免思想。成本避免的核心是避免成本的发生,从预防成本发生方面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成本避免思想将降低成本的重点由生产阶段转移到了产品开发和设计阶段,要求防患于未然,进行事前的成本控制。(2)产品设计人员应具有成本意识。产品设计人员应树立一种观念:“产品成本是设计出来的,不是生产出来的。”这要求设计人员在开发新产品时,不仅要考虑技术上可行,还要考虑经济上合理。必须向设计人员灌输成本效益理论和价值工程理论,使其在产品设计中考虑产品成本问题。(3)在企业中设立成本工程师职位。价值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理论、管理学和财务学等。但现实情况是,懂技术的不懂经济,懂经济的不懂技术,这为推行价值工程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企业中设立成本工程师职位,要求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应同时掌握工程技术、经济理论和财务知识,能对产品设计进行审查,分析判断其在经济上是否合理。该职位的设立将为价值工程的推行创造有利条件。
3.面向成本的设计、生产和管理是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面向成本的设计方法(DFC)的出发点是在产品设计阶段为设计者提供支持工具,使得设计者能够综合考虑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加工制造、装配、检测、维护等多种成本因素;通过对产品技术经济性评价,设计者根据成本原因,及时进行设计修改,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引入面向成本的设计模式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考虑设计成本,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在产品的规划阶段,主要是规划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将其作为产品设计的一个制约条件;在产品的原理设计阶段主要采用价值工程分析法选择最优方案进行工作;在产品技术设计阶段主要是进行目标成本的分解和传递以及各主要零部件的价值分析。根据面向成本的设计方法,在产品概念设计阶段,应用价值工程分析方法,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在产品详细设计阶段,通过建立包含制造加工、装配、检测等成本信息的产品模型,实现产品的技术经济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进行产品再设计。
综上所述,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采用目标成本规划法和价值工程分析法进行成本控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它将成本管理和产品设计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了设计工作的盲目性,有利于提高新产品的竞争优势。
产品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成本只有低于或等于目标成本,才能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同时,面向成本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市场的导向,具有前瞻性。
参考文献:
[1] 董志勇.论优化结构设计对成本控制的影响[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
篇10
一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是公司持续创造业绩的核心。一位国际知名的电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对此的看法是:“总是在担心不能开发出最好的产品,从而不能获得足够的订单,所以,就不停地追逐世界领先。我不知道这是一个好的战略还是灾难。”
持续而稳定地推出新产品及产品改善,在许多商业领域已逐渐成为生死攸关的大事。在新产品设计开发方面投资的停滞,将使公司面临失去市场的风险,并使公司不得不面对越来越激烈的低端市场价格竞争的压力。
在新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财务管理,是平衡“错失良机”和“误入歧途”的艺术。
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众多商业领域的公司逐渐发现,采用成本加成方法(成本导向)来为新产品定价和营销越来越困难。例如,1993年梅赛德斯的CEO Helmut Werner宣布,此后所有梅赛德斯的产品将采用价格导向的方法,来为新产品设计开发制定目标成本。这个方法在低端车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然而,在丰田最先成功实践这一低成本差异化战略之前,在代表着高质量的高端车市场领域,这一方法被看做是不合时宜并且没有必要的。
新环境下的成本管理
早在2000年以前,“用今天的设计,控制明天的成本”已成为各大咨询顾问的佳话。然而,通过对管理会计在新产品设计和开发环节的决策支持方面的研究表明,从产品设计阶段才开始聚焦成本仍然太迟。
众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使得新产品设计开发流程的管理和技术发生着转变。电脑科技的不断发展为新产品设计开发提供了新的工具。如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制造、质量功能的配置,以及缺陷模式分析等变得更全面、更容易。电脑科技的强大力量使得新产品数据管理和产品生命周期系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进步都帮助公司在产品设计前及战略和概念定义阶段(见图1),就可以相对精确地了解产品在技术和财务方面的目标的具体情况。
以下是五个显著的趋势,它们从根本上正在改变着新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成本管理:
1.开发速度。更全面的整合的及分布式的数字系统,极大地压缩了新产品设计开发的周期。
2.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使得新产品设计开发中,所有内部和外部的参与者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不断加强,这些参与者包括供应商、协作网络、合作伙伴和客户等。
3.公司从原来的一个接一个的产品开发模式转变到了基于产品开发平台的系列产品的开发模式。这一趋势成倍地提高了新产品设计开发项目的成本、复杂性和风险。
4.模块化的产品结构被应用,以帮助降低风险、提升定制化水平、实施外包和简化产品组装。
5.解决方案。公司越来越普遍地将其产品和服务绑定在一起,为客户提供更加整合的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包括各种服务。如出租服务,它可以帮助早期的客户减少对创新产品的抵制。解决方案对竞争对手来说通常难以复制,并且收入流更易预测,比销售实物产品的收入更稳定。
这些年来,以上趋势在不断地改变着新产品设计开发活动的财务管理。在我们研究的公司中,对一个主要项目的最初的战略和概念定义阶段,通常包括5个阶段,也许会耗时15个月左右。每个阶段在开始前必须要得到该业务部门的产品战略委员会的批准,甚至在某些关键的阶段,必须得到母公司产品战略委员会的审批。
目标设定阶段的成本
目标设定的流程是一个互动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过程,包含了所有新产品设计开发的参与者之间广泛和深入的沟通。要管理好三类相互影响的目标成本:设计和开发成本(研究由母公司来负责)、生产和组装的成本、购买成本和使用维护成本(如图2)。提高生产和组装效率的目标,相当于生产成本不变而增加售价。
目标设定的流程是把战略目标和竞争力基础分解到各个运营环节的首要方法。一个平衡的目标设定是战略和概念定义阶段的关键成果,它包含了大量的数据、信息、经验和判断。
在战略和概念定义阶段要充分考虑竞争的因素,这又大大地提升了目标设定流程的复杂性。对于一个汽车制造企业来说,对每一类成本的远景规划可能会涉及一个要运行14年的平台、一代持续7年的车型、一款持续生产18个月的车,以及将持续25年的售后服务。因而,在为这些做规划时,不得不考虑它们发展的步伐、出现的时机、核心技术的演变等情况。可能的车型设计结构还要满足快速、经济地适应技术和规定发展的需要。灵活性的价值很难被量化,但它是在规划和设计阶段永远不能忽略的部分。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成本),需要有一套整合的流程来支持。
目标成本和价值工程的主要工作,大多由设计师和工程师来实施,他们向负责新产品设计开发财务管理的管理会计报告。成本和价值的工程师们在内部动态而激烈的争论中,起到了关键的平衡作用,使得新车型既能满足为保证其优良“血统”而要达到的工业和工程设计的目标,也能满足财务方面的要求。像其他公司一样,高端汽车的制造商会尽量避免在低端市场的激烈竞争,它们不会功利地制造廉价的仅作为运输工具的车,它们要制造能代表客户追求高品质、高品位的“移动的艺术”。所以,工程师要具备特殊的洞察力,来评估那些为了追求艺术而超出功能性的特征对于品牌和顾客的成本和价值。
同步的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在这一过程中的主要职责是将所有内部和外部项目相关的参与者联系起来,使得技术设计和开发的目标、商业计划和可能性评估等满足财务的标准,包括投资回报率、销售利润率、毛利、成本、价值、现金流和风险等指标。
在整个战略和概念定义阶段,四项重要的与财务管理相关的活动也在同时地进行,而不是在此阶段之后另行处理。这四项活动包括:投资评估、风险管理、成本和价值管理及绩效评估(如图3)。
同步进行的四项财务管理活动很好地支持了循环的协商流程,以在技术上和财务上得到所有内外部参与者对各项目标的赞同和承诺。
技术和商业环境的动态变化意味着,对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技术和财务目标,围绕着的是一大堆相对不确定的数据和预测。然而,对这些不确定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正像英特尔前任主席Andy Grove说的,“当春天来到时,之所以表层的雪最先开始融化,是因为它们曝露在最外面。”分析的信息对从嘈杂中分离出有用的信号是非常有帮助的。
信息和财务管理系统不断搜寻者那些有可能迅速转变成机会或威胁的微小变化。在战略和概念定义阶段进行的财务管理,更像是将竞争力和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战略目标,“翻译”成运营目标。尽管重点已从计划转移到了对其后阶段的控制,但在方向上它仍然是偏向预期的,而不是回顾的。
技术纬度方面的财务管理是非常复杂且有挑战性的。此外,在所有与新产品设计开发相关的、拥有不同职能背景和视角的参与者之间,不断地协商直至达成一致的过程,以及对各项目标―成本、利润、销售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等达成承诺,其中的困难和艰辛都是令人畏惧的。
管理会计的角色就是帮助整合这一流程。最重要的是设计和使用这一财务管理系统的人员,要对新产品设计开发流程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对各方面参与者之间(工业设计、设计工程师、制造工程师等)各种可能的冲突和视角的差异也要有深刻的理解。
一部车从简简单单的功能性到臻至完美的艺术性,中间有太多重要的细微差别,这些差别都有其成本和价值考量。对于一个设计者而言,一个细微的线条改变都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但对没有受过训练的旁观者而言,很难看出这些细微的变化,一般的会计可能看不出这些细微变化的财务合理性,购买者也许察觉不到某一处细小改动,然而,所有这些细微的变化却造就一个全新的设计。
对产品创新的决定和各种定制化产品的财务评估,不仅要求对这些细微变化有敏锐的感知力,同时,还要对顾客需求有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