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料和天然气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0-26 17:3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燃料和天然气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分布式能源;经济可行性
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技术相对于其他发电技术便捷之处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点(1)相比其他发电技术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技术更加环保、高效、灵活。(2)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技术所需土地面积较小,并且一般其设备都是在用户侧安装,这就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3)由于其清洁的特性,在使用的同时不会对全球气候产生不利影响。基于以上几点,现如今全球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技术。
说回我国,我国目前也因为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技术所特有的发电方式灵活、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将其列为了传统电网的重要补充部分,从而替代一批效率低下、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传统发电方式。目前,在我国国内,已经有许多学者针对DG(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并网和调度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在这些研究之中,专门针对DG经济效益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为此下面笔者将会针对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所可以带来的效益进行系统化分析。
1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概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指的是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从而带动整个燃气轮机及内燃机等燃气发电设备运行的工作。具体就是通过设备所产生的电力能源去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后将用户们通过用电器所产生出来的废气废热通过余热锅炉或者余热直燃机等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向用户供热、供冷。因此我们可以说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一种集煤气、电力、供暖、降温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系统。并且燃气冷热电多联供系统在广泛意义上还有两层具体含义:一是比较方便快捷,人们所需的电能都是现场产生,现场供人们进行使用。二是冷热电联供,通过一种能源的输入,同时满足用户电、热、冷多种能量形式的需求,极大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2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经济可行性
2.1 应用范围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在我国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现如今其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一些大型城市新建筑、一些中小城镇当中的新房地产(2)政府所在的一些工业园区、高新区以及技术开发区,(3)大中型公建项目:机场、铁路站、交通枢纽,(4)综合商业区或商务区,(5)单体或建筑群如医院、酒店、学校、写字楼、机关等。
2.2 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意义
2.2.1 节能方面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作为一种崭新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它是在热电联产的基础上配制以热能为动力的吸收式制冷机。夏季利用多余的蒸汽或热水来制冷,使热电厂在生产供应电能和热能的同时,也生产供给冷水,用于空调及工艺冷却,充分利用了一次能源,系统综合能源利用可高达80%以上。节约了低位热能,更主要的是增加了夏季的热负荷,这对于燃机来说可增大机组的负荷率,使机组效率提高。在增加发电量的同时,也降低了燃料消耗量。靠近负荷中心,减少电厂的建设规模、输配电线损及管道热损。
2.2.2 环保方面
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将带来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在实现能源综合利用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相比传统的燃煤发电形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可减少50%以上的CO2、几乎100%的SO2和70%的NOX排放,几乎没有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的排放。同时,由于分布式能源系统靠近用户侧的布置特点,可进一步减少电能在输送、配置过程中的损耗,提高能源终端利用效率。
2.3 DG的经济效益分析
分布式发电是指功率在几十千瓦到几十兆瓦范围内、分布在负荷附近的清洁环保发电设施,能够经济、高效、可靠地发电。分布式发电是区别于传统集中发电、远距离传输、大互联网络的发电形式。与集中式发电方式相比,分布式发电具有以下优势:(1)一般DG实行自发自用,电力就地消化,减少运输成本,降低集中输配网中的线路耗损。(2)污染物排放较少,部分DG实现零污染。
2.4 分布式能源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
2.4.1 降低线损
传统集中输配电模式,由于存在线路电阻等原因,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线损,系统线损与输配线路长度与电阻等情况相关。DG分布在负荷端,不需要集中输配,可以有效降低线损。当负荷需求较大时,DG的运行能够减少系统线损,而当负荷需求较小时,运行DG反而会增加线损。
2.4.2 环境经济效益
DG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排污量减少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上。DG的燃料多为天然气、轻质油或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过程中SO2、NO2、CO2、粉尘、废水废渣的排放将明显减少。DG的电压等级较低,产生的电磁场较低,其电磁污染比传统的集中式发电要小得多。排污量的减少将大大降低电力企业以及全社会的环保支出,产生间接的经济效益。
2.5 DG的经济效益模型
2.5.1 线损效益模型
假设集中负荷端和电源端之间的配电网长度为L,单位为km,线路单位长度电阻为r,单位为Ω/km。令流入集中负荷端的电流为IF,单位为A。假设DG接入点距集中电源端距离为K,DG注入系统的电流为ID,单位为A。集中电源与DG电源接入点之间单相线路流过的电流为IS,IS=IL-IDG。
2.5.2 环境效益模型
系统接入DG之后,会给系统带来环境效益。计算环境效益主要考虑三种排放污染物:氮氧化合物、SO2和CO2。计算污染物排放量需要考虑两部分内容:(1)由于DG接入系统中,取代其他污染较为严重的机组出力,从而减少这部分机组带来的环境污染。(2)以天然气为燃料的DG和生物质发电出力时会产生一部分污染物。
3 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前景
虽然分布式能源在国内的发展尚未普及,但已有成功的案例,如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一线发达城市已有分布式能源应用的成功案例。今年来,国家重视分布式能源的推广应用,相关政策也在陆续出台,给发展分布式能源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发展分布式能源对我国提高能效、节能减排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也是未来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广泛应用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丁小川,周宇昊,王思文.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经济可行性评估方法研究[J].发电与空调,2015(01).
篇2
例一:下列能源中,符合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二次能源4个条件的是:
a.水电b.煤炭c.风能d.核电()
如果要求学生做此题,一般都会选a,原答案也是a。然而,此题本身是错误的。因为水电是二次能源,电力在使用过程中就消耗掉了,不可能再生。再说,它忽略了按能源的形成和来源、能源是否可以再生以及能源的利用技术状况进行分类的3种方法,只适用于对自然界的能源进行分类。
例二: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又属于新能源的是:
a.风力发电、沼气b.核电、生物能c.木炭、焦炭d.太阳能、潮汐能()
此题原答案是a。其实,本题无正确答案,属于错题。除同样犯有类似例一的错误外,它还混淆了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的区别。其原因是由于对某些天然能源(即一次能源)的加工转换过程不了解而造成的。
一次能源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天然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成人们需要的另一种形式的能源,叫作二次能源。区别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关键是加工转换。沼气是沼池中有机物质发酵后产生的可以燃烧的气体,可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故为一次能源(虽然人们利用的主要是人工制取的沼气,但在进行能源分类时,沼气和人工制取的沼气仍要区分开来,以免给学生带来混乱)。
人工制取的沼气是用生物物质,通过人工发酵的方法制成,它不是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而是用生物物质加工而成的,故为二次能源。除此之外,焦炭是煤经过干馏后的一种产物;气油和液化石油气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木炭是木材在不通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所得到的;核电是利用核反应堆裂变铀等核燃料放出的巨大能量发电得到的。这些都是经过人们加工转换的,属于二次能源。
例三:下列四组能源,哪一组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篇3
【关键词】分布式能源;线损效益;环境效益
1.引言
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灵活的发电方式正在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此外,由于分布式发电规模较小且靠近用户侧,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为了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分布式发电。
在我国,分布式发电以其发电方式灵活、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日益成为传统电网的重要补充,并终将代替一些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的传统发电方式[1]。然而分布式发电所带来的环境效益至今没有得到价值体现。目前,国内外已有众多学者对DG的并网和调度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关于DG经济效益的研究还较少[2-5]。文献[2、3]以最大限度减少系统线损为目标,研究了DG在系统中的最佳接入和运营方式,确定了其最优的出力比例、功率因数。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对分布式发电所带来的效益进行系统的量化计算,将分布式发电的效益分类为:降损效益和环境效益。文中将对分布式能源的经济效益构建模型,并进行算例分析。
2.DG的经济效益分析
分布式发电是指功率在几十千瓦到几十兆瓦范围内、分布在负荷附近的清洁环保发电设施,能够经济、高效、可靠地发电。分布式发电是区别于传统集中发电、远距离传输、大互联网络的发电形式。与集中式发电方式相比,分布式发电具有以下优势:
(1)一般DG实行自发自用,电力就地消化,减少运输成本,降低集中输配网中的线路耗损。
(2)污染物排放较少,部分DG实现零污染。
分布式能源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如表1所示。
(1)降低线损
传统集中输配电模式,由于存在线路电阻等原因,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线损,系统线损与输配线路长度与电阻等情况相关。DG分布在负荷端,不需要集中输配,可以有效降低线损。当负荷需求较大时,DG的运行能够减少系统线损,而当负荷需求较小时,运行DG反而会增加线损。
(2)环境经济效益
DG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排污量减少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上。DG的燃料多为天然气、轻质油或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过程中SO2、NO2、CO2、粉尘、废水废渣的排放将明显减少。DG的电压等级较低,产生的电磁场较低,其电磁污染比传统的集中式发电要小得多。排污量的减少将大大降低电力企业以及全社会的环保支出,产生间接的经济效益。部分分布式发电技术的效率、成本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数据见表1。
3.DG的经济效益模型
3.1 线损效益模型
假设集中负荷端和电源端之间的配电网长度为L,单位为km,线路单位长度电阻为r,单位为Ω/km。令流入集中负荷端的电流为IF,单位为A。假设DG接入点距集中电源端距离为K,DG注入系统的电流为ID,单位为A。集中电源与DG电源接入点之间单相线路流过的电流为IS,IS=IL-IDG。
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前,流入集中负荷端的电流为:
(1)
系统线损大小为:
(2)
系统接入分布式电源之后,DG 注入电网的电流大小为:
(3)
接入DG后,系统中的线损分为2个部分:一部分是由集中电源到DG接入点线路上的损耗,另一部分是由DG接入点到负荷端线路上的损耗。由于IS=IL-ID,因此集中电源端至DG接入点这段线路上的能量损耗为:
(4)
DG接入点到负荷端的能量损耗为:
(5)
由此可得,接入DG情况下的总线损为:
PlossDG=PlossDG1+PlossDG2 (6)
将式(2)与式(6)相减,得到2种情况下的线损减少量为:
ΔPloss=Ploss0=PlossD
= (7)
公式(7)表明,系统线损与DG接入系统位置及DG功率因素有关,为达到减少系统线损的目标,需科学合理制定DG接入位置。若式(7)结果为正,表示接入DG可以有效减少系统总线损;否则表示接入DG不能减少系统线损,会增加系统线损。
3.2 环境效益模型
系统接入DG之后,会给系统带来环境效益。计算环境效益主要考虑三种排放污染物:氮氧化合物、SO2和CO2。计算污染物排放量需要考虑两部分内容:
(1)由于DG接入系统中,取代其他污染较为严重的机组出力,从而减少这部分机组带来的环境污染。
(2)以天然气为燃料的DG和生物质发电出力时会产生一部分污染物。
本文将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建模,设机组发电力过程生产n种排放物,则第k(k=1~n)种排放物的减少量为:
(8)
式中为时段t内集中电源侧发电过程中第k种排放物的减少量;和为不同类型发电机组的排放指标,kg/MWh。
设系统中接入m种使用不同燃料发电的分布式电源,这些分布式电源带来的气体排放物增加量为:
(9)
式中:Pm,t为t时段内第m种分布式电源提供的有功功率:
为第m种分布式电源的排放指标,kg/MWh。
因此,DG接入后,系统中第k种排放物的净减少量为:
(10)
带来的环境成本节约大小为:
(11)
式中:
Vek为第k种排放物的环境价值,元/kg;Vck为减排第k种排放物所需要付出的单位成本,元/kg。
4.算例分析
假设T时段,市场内有4台火电机组和1台DG集中竞价。批发市场与集中负荷端相距35KM,接入系统的天然气为燃料的DG机组距离负荷端15MM。线路单位长度电阻为1.95Ω/km。其中,分布式发电输入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别为150MW和182Mvar,负荷端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分别为750MW和550Mvar。批发市场中,采取排队法确定机组组合,4台火电机组的报价策略如图1所示。
图1 台火电机组的报价曲线
根据以往经验,火电机组和天然气DG机组的气体排放强度如表2所示。
表2 火电机组和天然气DG机组的气体排放强度
项目 NOx SO2 CO2
火电机组(kg/MWh) 1.634 4.445 1008.788
以天然气为燃料的DG机组(kg/MWh) 1.199 0.005 563.41
排放费用(元/kg) 2 1.26 0.765
环境价值(元/kg) 8 6 0.023
将数值带入本文建立的线损效益模型得出,无天然气DG接入的系统线损为150MW,天然气DG接入后线系统损降为100MW。天然气DG接入之后线损降低了50MW,降低原系统线损的33.3%,结果表明,DG接入系统后,有效的降低了系统线损,具有良好的线损效益。
批发市场中,采用排队法确定无DG接入和有DG接入的机组竞价结果,中标机组组合和出力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DG接入前后系统经济机组调度对比(单位/MW)
机组 无DG 有DG
机组1 170 150
机组2 300 250
机组3 250 200
机组4 180 150
从表3可得,系统接入天然气DG后,中标机组组合发生了变化,各机组出力情况也发生改变。机组1的经济调度出力由170MW减少到150MW,机组2的经济调度出力由300MW减少到250MW,机组3的发电出力由250MW减少到200MW,机组4的出力由180MW减少到150MW。同时,由于天然气DG的接入,中标机组组合情况变化导致竞价最终价格由230元/MW减少到210元/MW。计算得出接入DG之后系统线损效益为1.05万元。
下面计算接入天然气DG之后带来的环保效益。氮氧化物、SO2以及CO2的排放情况如表4所示。表中,接入天然气DG之后,氮氧化物、SO2以及CO2的排放量均有所下降,其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下降20.69%、SO2的排放量下降20.72%,CO2的排放量下降。
表4 DG接入前后气体排放情况对比(单位:t)
排放气体 有DG 无DG 减少百分比
NOx 1.15 1.45 20.69%
SO2 2.64 3.33 20.72%
CO2 634.87 715.46 11.26%
根据上述气体排放情况变化,计算DG接入系统后的环保效益。环保效益用排放气体减少量乘以排放费用与环境价值之和。根据表3和表5的数据,得出氮氧化物、SO2和CO2的减排量分别为300、690和80590kg,对应的减排经济效益为3000、5009.4和63504.92元。总的环境支出减少7.151432万元,可见DG能够为系统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
综上两种效益的计算结果表明,天然气DG接入系统后,线损降低50MW,对火电机组电力需求减少150MW,同时,由于DG接入系统,影响竞价结果,竞价最终价格由230元/MW减少到210元/MW。计算得到接入DG系统线损效益为1.05万元,环境效益为7.151万元,总计经济效益8.201万元。
5.结论
分布式能源接入系统之后,给系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建立了DG的线损效益和环境效益模型。并用4台火电机组和1台DG系统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算例得出,由于DG接入系统,系统线损降低33.3%,氮氧化物、SO2和CO2的排放量均有所下降,具有良好的线损效益和环保效益。根据本文构建的线损模型和环境模型,可为电力公司制定分布式能源提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胡骅,吴汕,夏翔,等.考虑电压调整约束的多个分布式电源准入功率计算[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19):13-19.
[2]Bell K,Quinonez V G,Burt G.Automation to maximize distributedgeneration contribution and reduce network losses[C].Smart Grids for Distribution IET-CIRED Seminar,Frankfurt,2008.
[3]Le A D T,Kashem M A,Negnevitsky M,et al.Optimal distributed generation parameters for reducing losses with economic.consideration[C].2007 IEEE 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General Meeting,Tampa,FL,USA,2007.
[4]Ochoa L F,Padilha F A,Harrison G P.Evaluating distributedgeneration impacts with a multi-objective index[J].IEEE Trans on Power Delivery,2006,21(3):1452-1458.
篇4
关键词: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燃料;燃料输送系统;适应性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160
1 概述
生物质发电技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为了应对国际石油危机逐步发展起来的,能够将大自然广泛存在的可再生生物质能源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新型技术,主要采用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废弃物作为发电燃料。到了21世纪,随着化石燃料的进一步紧张,生物质能源利用也越发的重要起来,利用生物质能源能够有效地节约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不可再生能源,是目前国际国内研究的前沿课题。
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开发高效、无污染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以达到保护矿产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CO2减排、保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但是由于国内生物质直燃发电起步晚,没有成熟的经验,设备制造水平低,而且我国的农作物品种繁多,种植方式多样,导致电厂燃料组成复杂,项目当地既有玉米、小麦秸秆等堆积比重较低的燃料,又有树皮枝桠、木材下脚料、棉花秸秆等堆积比重较高的燃料,不同的燃料热值、规格不一致,这就导致常规的燃料输送系统难以适应国内多种类生物质燃料的输送要求,为了将不同种类的燃料安全可靠的输运至炉前料仓,迫切需要开发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燃料输送系统。
2 输送方式简介
生物质燃料的物理特性与煤炭不同,因此燃料的输送方案也有很大区别。通常情况下,从生物质燃料性质上来划分有“黄色燃料”和“灰色燃料”两种。“黄色燃料”主要是指玉米、小麦、水稻等轻质秸秆燃料;“灰色燃料”又称硬质燃料,主要是指棉花秸秆、树皮枝桠、荆条等木质燃料。由于“黄色秸秆”与“灰色秸秆”的物理特性、燃烧特性不同,因此两种燃料的输送系统也有非常大的区别。
2.1 黄色燃料输送系统
黄色燃料普遍密度较小,为了使收集和运输经济合理,所以在收集输送中一般采用打包压缩增加单位体积重量的方式,以减少运输成本。所以在国内黄色燃料输送系统设计时一般考虑燃料采用打包形式进行输送。近年来黄色燃料输送系统主要采用了秸秆捆抓斗起重机加链式输送机和解包机上料的方案,但是在什么地方进行解包,现在常用的有两种方案,一是将大包在上料系统中解包然后以散状物料型式输送至炉前,二是以包料型式输送至炉前,在炉前解包方案。方案一的核心技术是大包在上料系统中解包,即设置新型大包解包机。方案二在炉前解包,需要在锅炉炉前配有立式螺旋解包机,依靠不等径螺旋叶片旋转实现对料包的破碎。
经过对运行的电厂调研发现,单一的黄色燃料输送系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解包机对料包加工尺寸及工艺要求都比较严格,但是在技术、成本等因素影响下,国内燃料的包型尺寸或者密度上,大都不太合乎要求,所以经常造成秸秆燃料在输送中频繁堵料或者掉包,导致电厂不得不在厂内再利用打包机进行二次打包,提高了电厂的运行成本。其次大包上料系统在运行时经常会发生秸秆捆抓斗起重机抓取包料时,会发生掉包现象,了解后发现可能是因为打包不规格或者司机操作不熟练所致,在输送大包时,链条输送机上会发生卡包的现象,需要运行人员进行人工调整。
综上所述,单一的黄色燃料输送系统不仅存在以上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由于这种输送系统只能够输送大包黄色秸秆燃料,一旦黄色燃料收购出现困难,难以利用其它燃料进行代替,适应性较差。
2.2 灰色燃料输送系统
由于灰色燃料粉碎后其物理特性与煤炭有些类似,可以部分参考燃煤电厂的输送方案,但是又有所区别,生物质电厂灰色燃料由于种类比较复杂,既有堆积比重较轻的树皮等纤维燃料,也有板材下脚料、树根等堆积比重较大的木质燃料,既有有木片、树皮及枝丫柴以切碎后的成品燃料进厂,也有树根、板材下脚料等大块的燃料进厂。灰色燃料的输送常采用两种布置方案:装载机或者其他上料设备和地下料斗配合上料方案,桥式抓斗起重机和地下料斗上料方案。
经过对电厂的调研发现,单一的灰色燃料输送系统同样会存在一些问题:在输送燃料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篷料、洒料问题,而且由于输送系统只能输送散状物料,如果在灰色燃料短缺时候使用黄色燃料,就需要对黄色大包秸秆燃料进行人工或者利用其它设备解包,造成了运行的不方便,对各种燃料的输送适应性一般。
2.3 黄色和灰色燃料输送系统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生物质资源种类繁多,当一个地区同时有黄色燃料和灰色燃料时,考虑到单一的一套黄色或者灰色燃料输送系统无法满足电厂燃料的输送要求,这就极大的制约了电厂的燃料收购,造成了电厂只能收购有限的几种燃料,提高了发电成本,也是对其它生物质资源的一种浪费。为了解决上料线功能单一的问题和适应多样的生物质来源,需要将黄色包状燃料输送和灰色散状燃料输送结合起来,不能简单设为两套系统的叠加。根据现有电厂运行经验和两种燃料的混合地点来看,现在大致有两种布置方案:系统在炉前料仓处进行混合,也可以在系统中部进行混合。
两种方案均能实现散状灰色燃料和包状黄色燃料的输送,其中方案一为单独设置的两套输送系统,由于炉前料仓位置较高,受皮带机倾角的限制,散料输送系统带式输送机的长度较长,初始投资较高。方案二散料输送系统通过转运站与包状燃料输送系统融合,散料输送系统带式输送机长度短,初始投资相对较省。
方案二燃料输送系统由大包线、散料线组成,大包线、散料线任意一条单独运行时均能能够满足机组满负荷的需要。散料线皮带输送机尾部设置有一台双螺旋给料机(小解包机)和辅料螺旋料斗,与大包系统配合,使整套上料系统既能满足上大包的需要,而且能够上小包和散状燃料,对燃料供应形式的适应性强。
3 总结
生物质发电工程与燃煤、油、气发电工程从原理上讲所使用的技术是基本相同的,最大的不同点是燃料不一样,生物质发电工程的燃料是生物质,其燃料流动性差、比重轻、体积大、颗粒不规则、热值低、热值波动大、化学成分变化大、自热霉变快,降解快、易燃,在生物质电厂中,从而导致燃料输送系统设计较为复杂,然而燃料输送系统在生物质电厂中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针对各种
燃料的输送适应性,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均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黄色、灰色两种燃料共同输送成功突破了国内单一物料输送的局限性,无论大小包、整散料、灰色还是黄色燃料,都能实现顺利输送,为生物质电厂不受农作物种类、大小等因素的限制,在全国大范围的推广奠定了基础,解决了黄色包状燃料和灰色散状燃料的混和输送问题,增加了可供锅炉燃烧的燃料种类,确保了电厂燃料来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吴伟.单县生物发电示范项目燃料输送系统设计研究[J].电力建设,2006(12):64-67.
[2]谢忠泉.生物发电黄色秸秆输送系统的研究[J].起重运输机械,2009(12):5-7.
[3]张建安,刘德华.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01):1-3.
篇5
关键词:能源观;能源形态;能源战略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4―1605(2005)10―0004-04
近年来,能源短缺、油价飙升,已成为笼罩在人们心头的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实际上,由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能源需求持续走高,印度、巴西、东亚等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能源需求迅速膨胀,能源短缺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要靠能源技术的改进,更要靠正确的能源理论来支撑。就是说,树立科学的能源观,努力把握能源演进的历史及其规律,是深入认识能源问题的实质、切实把握能源问题的发展趋势、探寻能源问题解决方案的关键。
全球性的能源短缺乃至危机,恰好发生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时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极其严重的瓶颈。不克服它,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都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能源理论,努力树立科学的能源观,并以科学的能源理论为指导,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能源发展战略。
一、能源形态与能源演进
科学的能源观,从其基本内容上说,就是关于能源的作用、形态尤其是演进历史及规律的理论,它是我们分析当代能源问题的指导原则。
要确立科学的能源观,首先要对“能源”这个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常人们所说的“能源短缺”、“能源枯竭”,实际上指的都是某种特定形态的能源,而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能源,因为,后者是不会发生短缺或枯竭的(自从发现能量转换和质能互换定律之后,宇宙在本质上就被认为是无限的能量,在当代宇宙学的研究中,甚至出现了暗能量、虚能量的概念)。所以,能源在人类社会中是一个具体的经济范畴。同时,人类社会又是不断发展的,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论在形态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能源或者说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从上述认识出发我们就会发现,在不同的人类文明时期、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下,人类开发和使用的主导能源也是不同的,这形成了人类历史上不同的主导能源形态。众所周知,在原始采猎时期,社会的主导能源是人的体能,人们主要是依靠自己的体力来使用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活动的;在农业文明时期,社会的主导能源是生物能源,包括使用畜力和燃烧薪柴以从事种植和养殖活动;在工业文明时期,社会的主导能源是矿物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气,人们利用矿物能源进行采掘、冶炼、加工、制造等生产活动。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主导能源发生短缺的原因以及能源形态的替代和转换:随着特定形态生产活动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的特定能源必然逐步走向短缺;而随着生产力的质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新的变更,又必然开发出与之相对应的新形态的能源。所以,能源短缺也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发生短缺的总是特定形态的能源而并非所有能源。同时,这一点也表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不仅仅是对旧能源的替代,而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由此,能源的历史性形成了能源形态的先进与落后的区别。这个规律表明,为了开拓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我们必须积极开发利用先进能源,否则就会贻误或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例如,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对煤炭的开发利用,并不只是对薪柴(农业时期的主导能源)的替代,而是拥有了一种能够进入更高级生产方式(工业生产活动)的更高级能源。因为,即使薪柴数量足够多,也不可能依靠它进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蒸汽革命”不仅是一场机械革命,更是一场能源革命,由此才真正掀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这样看来,当前的能源危机也完全可能孕育着一场新的能源革命,并进一步引发出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不同文明时期的主导能源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它们依循自然物质形态的结构层次而分为不同的层次。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构成了大自然的最高物质层次,人类及其文明又进一步建立在生命物质、化学物质、物理物质这三个由高到低或由浅入深的自然物质层次上。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就是按照这个顺序展开的:在采猎时代,主导能源是对人自身体能的开发利用;在农业时代,主导能源是对畜力、薪柴等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在工业时代,主导能源是对化学能源即矿物能源的开发利用。按能源的这个开发顺序看,今后人类文明的发展应该把物理能源作为社会的主导能源加以开发利用。这个事实表明,按照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准确地表述主导能源开发的过程,应该运用这样一些概念和顺序:“人体能源”――“生物能源”――“化学能源”――“物理能源”。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量上是不断增长的,这种增长甚至可以作为衡量文明发展水平的尺度。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莱斯莉・A・怀特在《文化科学》一书中深刻揭示了文明与能量的关系,认为能量是人类文明的最基本因素,一部文明史就是通过文化的方式支配能量的历史,文明的发展程度与每年每人所利用的能量成正比。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已完全证实了这些结论的正确性。所以,未来社会的发展必然要开发和利用更多的能源,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二、工业化能源的本质、局限与危机
人类文明的演进,在本质上是由浅入深地不断推进对自然物质的认识与改造的过程,不同文明形态的根本标志,是不同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由自然物质的层次所决定,人类大体上要经历三个由浅入深的大的历史发展阶段,这就是:对生命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段对化学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段对物理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段。可以把它们简称为人类发展的生物文明阶段、化学文明阶段和物理文明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初级与高级两个小阶段:在初级阶段,人类的活动主要是对天然存在的某类物质形态(层次)的采集和利用;而在高级阶段,人类则能够生产该类物质,这时人类的活动主要是人工生产和利用该类物质形态。这样一来,三个大阶段又可分为六个小阶段或小时代。具体地说就是:天然生物时代与人工生物时代、天然化学时代与人工化学时代、天然物理时代与人工物理时代。当我们把上述文明演进线索与通常讲的采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相对照时,就可发现:采猎时代实际上就是天然生物时代(采集、渔猎天然存在的动植物),农业时代实际上就是人工生物时代(人工种植植物和养殖动物),工业时代实际上就是天然化学时代(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而工业文明之后的新的文明时代,理应是人工化学时代,即“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时代(文明)”。由于
从大时代的划分来看,它与工业文明都属于化学文明阶段,因此,与工业文明相对应,又可以称它为“新工业文明”或“新工业时代”。
把工业化生产看做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资源的生产是有事实根据的。有资料显示:目前人类使用的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源都来自于矿产资源(即化学资源)。但是,这也进一步决定了工业化生产的历史局限性:在能源上,工业化生产离不开化学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在原材料上,工业化生产离不开各种化学矿物质。正是工业化生产的这种局限性决定了它的危机。第一,工业社会的主导能源是化学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不论是畜力、薪柴的生物能源还是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物理能源,都不是工业社会的主导能源。前者作为农业社会的主导能源已失去在工业社会的主导地位,而后者作为新能源尚不可能成为工业社会的主导能源。在工业社会里,我们既不可能向后倒退把生物能源再次转变为主导能源,也不可能在工业化生产的框架内就把物理能源转变为主导能源。第二,化学能源的本质决定了它的局限性: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储藏量有限的化学能源必然出现短缺和枯竭;化学能源的使用必然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第三,化学能源的上述局限性必定进一步引发工业生产方式的全面危机,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结局。其实,关于工业化发展的资源环境局限及其根源,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就在《增长的极限》中作了深刻阐述。
三、全球能源发展的历史新趋势
面对工业能源日益短缺、匮乏形成的危机,人类的出路在哪里?能源演进的规律告诉我们,发生短缺和匮乏的能源只是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主导能源,而不是所有形态的能源。面对工业能源危机,人类必须开发、利用比化学能源层次更深的新能源,并使之逐步转变为新的主导能源,才能最终走出困境。这是当代能源开发的根本方向。
比化学能源层次更深的新能源是什么?就是物理能源。所以,物理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向主导能源的转化,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次能源的物理能源,主要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电能、氢能虽是物理能源,但属二次能源)。风能本质上是太阳能,而太阳能本质上是核能,水能则是引力能,所以,这些能源归根结底是起因于原子核及其更深层次的物质运动,是比分子所具有的化学能源更深层次的物理能源。与化学能源相比,物理能源具有许多优点。其一,物理能源开发潜力巨大。从某种意义上讲,物理能源几乎是无限的,这是化学能源根本无法比拟的。所以,物理能源的开发利用将彻底解决化学能源所面临的能源短缺困境。其二,物理能源是清洁能源,只要使用得当,不会形成环境污染,这就克服了使用化学能源所不可避免带来的环境问题。其三,物理能源的使用具有无可限量的前途,它的使用范围和方式都是化学能源所无法企及的,最终必将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质的飞跃。起初,开发物理能源主要是为了替代日益匮乏的化学能源,但这决不等于说物理能源的作用范围和方式与化学能源是相同的。我们都知道,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初期对煤炭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替代日益匮乏的薪柴来冶炼钢铁。但随后煤炭逐步上升为主导能源并广泛作为机械动力的燃料,为火车、轮船的发明及以后的火力发电奠定了基础,而这些作用都是薪柴所根本不具备的。同样道理,物理能源的开发利用将开拓出比化学能源更大的用能范围和更多的用能方式,这甚至是我们在今天尚难以想像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18世纪产业革命初期不发生薪柴匮乏,煤炭的开发利用也是必然的,否则就不会有冶金业和制造业等工业化支柱产业的发展,更不可能出现火车、轮船、电力等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这样看来,即使今天化学能源不发生匮乏,人类也将积极开发和利用物理能源从而创造出更高级的生产力。这是因为,在不同的主导能源的背后,是人类文明的不同发展阶段:以薪柴作为主导能源的只能是农业文明,以化学能源作为主导能源的只能是工业文明,而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发展阶段必然把物理能源作为主导能源。所以,对物理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对化学能源的逐步取代,体现了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方向。
主导能源从化学能源转变为物理能源,这是一场新能源革命,是当代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物理能源开发利用的历史必然性,积极实施新能源发展战略,物理能源就会逐步成长为新的主导能源,彻底化解化学能源所带来的危机和困境,为开拓新工业化生产方式和新工业文明做出重要的贡献。
四、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抉择
从宏观上确立了解决能源问题的基本原则,就能以此为依据进一步确定中国的能源战略。在这中间,以下两个因素是我们必须考虑的。
第一,需要考虑当代全球能源发展的根本趋势和大方向。中国的能源问题不是孤立的,彻底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必须顾及到它的全球性和历史性特征。目前,从全球能源发展的大趋势看,这是一个传统能源发生短缺和危机的时代,也是一个新旧主导能源转型的时代。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近些年来在电力发展中,新能源电力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传统能源。另外,据世界能源组织预测,到2050年,非矿物新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将达到50%。若按此速率发展,到2l世纪末,非矿物新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超过80%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说,21世纪将是人类社会主导能源从矿物能源向非矿物能源转型的时代。非矿物能源包括的具体种类虽然不少,但主要是物理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太空能源等。因此,准确地说,21世纪将是人类社会的主导能源从化学(矿物)能源向物理能源推进和转型的时代。弄清这一点非常重要,它将确定我国解决能源问题、选择能源发展战略的根本方向。
第二,需要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的能源现状是:(1)能源消耗的总量巨大。据2004年统计,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消费量很低,如中国人均消费的原油仅为美国的1/16。(2)中国今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能源将有巨大的增长。据统计,1990年,中国耗用世界能源产量的8%,2001年上升为10%,2004年达到11%,预计2025年将超过14%,2050年将达到18%-20%,与美国持平。(3)需求的迅速增长,将使供需矛盾日益尖锐。(4)能源结构不合理,优质燃料短缺,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突破。(5)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6)环境影响突出。(7)新能源开发落后,所占比例极低。如2003年核电只占总发电量的1.4%,风电则仅占0.11%。中国的能源发展目标是:(1)必须确保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工业化、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能源需求。(2)建立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
供应体系和保障体系。(3)优化能源结构,克服环境影响。(4)保持能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从中国的能源现状出发,达到中国的能源发展目标,这是制定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必须考虑的问题和必须遵循的思路。
把上述两个问题置于科学的能源理论分析之下,我们就可以获得解决能源问题的基本原则并进而制定出具体的能源发展战略。
篇6
每天40万桶原油与每天20万桶原油,前后相差一半,而且光听说没有看到,几乎很难想象那是多少?在这里,要知道那是多少量,就要先从什么是桶(Barml,简写为bbl),为什么原油都是用桶来当作计量单位谈起。
石油的历史
英语中的石油一词,如果深究其源,有“岩石中的油”的意思。根据历史记载,石油在4000年以前就已为人类所使用。例如在巴比伦,柏油就被用来筑墙或造桥,古波斯的上流社会用石油来当药品及点灯。有记载说,在4世纪前后,中国人在四川钻打了第一口油井,深度约243公尺,用竹竿将石油(或天然气)引出,用来燃烧蒸煮卤水生产盐巴。到了第8世纪初,伊拉克巴格达新铺设的街道就用天然沥青来铺设路面。到第9世纪中叶,在中亚细亚的阿塞拜疆的巴库地区发现油田,生产出来的原油用来生产轻油,这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有记载。
在过去200年之前,人们使用的能源还是以煤炭及生物质燃料,如木材、植物的秆茎等为主。在1846年,有人发明了从煤炭中萃取煤油来点灯的方法。1852年,有人发现自石油中提炼煤油要快得多,所以1852年,就在波兰建立了近代第一个石油矿场。自此以后,油矿在全世界不断被发现,而第一座石油精炼厂是1861年苏俄设在巴库的炼油厂,这在当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生产厂,占了全球产量的绝大部分。从此以后,石油就在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工业、战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并创造一些国家的财富,也制造了不少世界危机。
桶与石油
从桶的制造方法来说,它是用橡木或其它木材的木条结扎,用铁片环绕以框住而成。通常人们看到的木桶是腰部胖圆,目的是方便在地上滚动,减少摩擦,同时方便改变滚动方向,而且利用圆壳原理分散荷重。
桶真正跟石油发生关系应该是在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泰托思维尔镇的德雷克发现油田。这位美国人也是跟我国早期的四川人一样,试着想挖井找盐巴,没想到却找到了油田。当时在内燃机还没有发明之前,生产的石油主要是用来制造煤油及灯油。德雷克共有24口生产井,1860年产出原油9万吨,1862年生产了27万吨。想想看,这么多的液态原油往哪里摆?如何运出去?着实是一个严重问题。
德雷克的油井出油后,他用一只容积约8个啤酒桶的鲸鱼油桶当作储存槽,再放不下只好在地上挖坑做石油池,让来不及装桶的原油暂时存放,再用一个个啤酒桶分装,用马车拉到河边,装上船沿河运送到各地精炼厂。1865年铁路延伸到油田区,又利用火车的平板车台一桶一桶放置运送出去。这段故事终于创造了石油与桶此后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英语中,大大小小的木桶都称为“Barrel”,都可用来盛装石油。大家的交易又是以1桶为准,初期没有统一的标准规格用来当作交易,的确给买卖双方都造成困扰。盛装石油的木桶大的有50加仑(加仑为另一种容积单位,每加仑为3.785公升),小的只有30加仑,以40加仑及42加仑为多,但以40加仑为最通用,大家也逐渐朝这规格靠拢。使用木桶装原油有一个缺点,就是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经常使木桶破裂,所以装油时会故意装少些。
1桶石油到底有多少?
篇7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能源政策 绿色革命 节能减排 税收政策
【中图分类号】 F110 【文献标识码】A
北欧的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福利保障最完善、人口密度较低的国家。在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排名2013~2014》中,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四国名列第15、第3、第11和第6位。北欧四国的人口规模仅与中国的台湾地区相当,但其人均GDP却是台湾地区的2.4倍,是经合组织(OECD)国家水平的1.5倍,是中国的15倍。北欧四国均已完成工业化并处于较高的经济发展阶段,其能源使用效率处于世界前列,其单位GDP能耗仅为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80%、世界平均水平的44%、中国的17%;单位GDP碳耗仅为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47%、世界平均水平的25%、中国的8%。(IEA,2011)北欧四国在能源效率和低碳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固然与其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有关,但更与其一直以来在能源政策、低碳政策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和探索密不可分。作为低碳、高效发展的代表性国家,北欧四国不断提出新的能源效率和低碳发展目标,其绿色发展的理念、经验和创新尤其值得中国借鉴和思考。
北欧国家的能源结构与能源强度变化
能源强度和碳强度变化。过去的30年中,北欧四国显著减少了能源消耗,单位GDP能耗平均每年降低1.6%。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北欧四国能源消费强度下降速度较快(见图1),单位GDP能耗平均降幅达到2.2%。目前,北欧四国单位GDP能耗仅为30年前的一半,且全部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四个国家中,丹麦因为工业在经济结构中比例相对较小,单位GDP能耗仅为其余三国的一半,其余3个国家能耗水平相当。但四个国家能耗的下降趋势基本是一致的。(Geller et al., 2006)
碳强度不仅与能源强度相关,更与能源供应结构有直接关系。1980年以来,北欧四国的碳排放强度也呈连续下降趋势(见图2),且一直低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年平均降幅约2.2%,降幅高于单位GDP能耗的降幅,这说明碳强度的下降除了能源强度降低因素外,还有能源结构变化的贡献,例如非化石能源比例的提高。与能源强度相似,80年代前期、90年代后期以来北欧四国碳强度的下降趋势明显,平均降幅分别为4.2%和2.6%。北欧四国中,芬兰碳强度降幅最明显,而挪威由于水电是其主要的能源供给来源,其碳强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降幅也低于其他三个国家。
北欧国家能源结构。表1呈现的是北欧四国的能源生产情况。其中,挪威能源资源丰富,为能源净出口国,不仅拥有大量水电资源,而且还有北海、挪威海域以及巴伦支海范围内的大量油气田,是欧洲天然气的第二大供应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之外的第二大产油国,仅次于俄罗斯。得益于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丹麦由原来的能源净进口国,变成以出口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净出口国,但由于缺乏煤炭资源,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煤炭用于发电。由于煤炭和油气资源不足,芬兰和瑞典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油、煤炭和天然气,是能源净进口国,能源进口依存度分别为55%和38%。(IEA, 2011)
从终端能源消费结构看(见表2),成品油、电力、生物质能、热力是北欧四国终端能源消费的主要品种,特别是生物质能的利用比例高达13%,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天然气和燃煤的比例相对较少。挪威由于水电资源丰富,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较高。从变化上看,北欧四国的煤炭和石油消费比例降低,热力、生物质能、天然气和电力消费比重明显提高。
从行业用能结构看,北欧四国的工业、交通、居民和商业用能比例为3:2:2:1,工业仍是最大的耗能行业,平均比例约为30%,远低于中国同时期50%的水平。四国中,丹麦工业用能比例最低,约为20%。从变化上看,北欧四国工业耗能比重普遍下降,交通、居民和商业耗能比例提高,农业耗能比例下降。
北欧四国的电量结构差异较大,挪威和瑞典水电资源丰富,水电发电量比例分别高达95%和50%以上;芬兰和瑞典作为有核电的国家,核电发电量比例均超过30%;煤炭仅在丹麦和芬兰作为主要的发电能源,其发电量比例分别达到40%和20%。在其他发达国家比例较高的气电仅在丹麦和芬兰两国有一定规模,发电量比例约为15%。此外,芬兰、丹麦和瑞典均有相当比例的生物质能发电。从变化上看,煤炭、燃油发电量比例大幅缩减,而天然气、风电、生物质能发电比例明显提高。值得一提的是,丹麦自1990年以来,通过大力发展风电、生物质能、燃气等可再生能源,将燃煤发电比例从90%降至40%,成为世界上风电发电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
低碳市场型政策体系的建设情况及评述
北欧在能源利用效率、绿色可持续发展上处于OECD乃至世界的前列,并且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与突破。这与北欧各国长期以来采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环境政策密不可分。环境目标最有效的实现方式是运用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政策组合体系,(EEA, 2005)北欧诸国的绿色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经过多年的绿色革命,四国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低碳政策体系,为世界提供了绿色政策的范本。北欧在数项经济政策上开启先河,其多元化政策工具的运用,如环境税、补贴和排放交易机制等,形成了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之势,使得北欧国家能以较低成本实现绿色发展。
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税收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方法,主要的节能减排税种包括能源税、二氧化碳税(以下简称“碳税”)、二氧化硫税等,其目的在于提高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使用成本,以及有害气体和固体的排放成本,将其外部成本内部化,即节能减排税具有节能效应以及能源替代效应。另一方面,税收资金可以为节能技术研发以及新能源的发展提供支持;通过税收优惠和税收返还政策,可以对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进行鼓励和引导。因此,节能减排税也被称为“绿色税收”。作为最早征收节能减排税的国家,节能减排税对北欧四国能源需求的下降以及新能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其政策的设计和实践经验尤为值得借鉴。
丹麦从1977年开始对石油消费征税,此后,能源税范围逐步扩大到了煤炭、天然气和电力。1992年,丹麦在能源税的基础上开始对家庭用能征收碳税,税费高达每吨13.2欧元,并于次年将征收范围扩大到工业领域,进一步抬高了终端能源消费价格和工业能源成本。例如,丹麦汽油价格和电价中税额比例超过50%。在税收的使用方面,主要用于降低居民的税负以及为节能项目提供财政补贴。在税收优惠方面,丹麦的能源税和碳税对工业企业实施了较大的减免,使得税负主要由终端居民用户承担;此外,对于签署了能效改善自愿协议的企业实施税收优惠。
芬兰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碳税的国家,1990年开始征收碳税,税率从开始的每吨1.2欧元逐步上升至目前的每吨20欧元以上。值得一提的是,低初始税率减轻了碳税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政治阻力。而且,芬兰碳税的征收方式从开始以能源中含碳量为依据,过渡到按含碳量和含能量确定,最后完全根据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税收使用方面,芬兰的碳税收入直接进入财政预算。税收优惠方面,芬兰在初始阶段,对工业企业没有实行特殊的碳税优惠政策,这种做法与其他国家截然相反,但也与其较低的初始税率有关。但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芬兰政府对达到一定规模的高能耗工业企业给予85%的碳税返还,以维护本国工业企业的竞争力。
瑞典紧随芬兰之后于1991年引入碳税。其政策设计基本参考芬兰模式:即征收范围包括用于发电以外其他用途的化石能源,对于电力产品征收单独的能源消费税。瑞典是碳税税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初始税率高达每吨40美元,随后提高到每吨60美元。从1995年开始,瑞典对碳税税率进行了指数化,通过跟随CPI变化与通货膨胀挂钩。税收使用方面,瑞典碳税也进入财政预算,用以补偿个人所得税下降造成的财政收入下降。税收优惠方面,同样考虑到保护本国工业竞争力,从推行碳税开始,工业企业的税率被削减了50%,此外对于高耗能企业,政府还制定了额外的税收优惠措施。
挪威于1991年开始征收碳税政策,征税对象包括石油产品和煤炭产品,对于天然气的使用不征收碳税。挪威的碳税平均税率折合为每吨21欧元,不同类型的能源税率不同。而在税收优惠方面,不同产业减免幅度不同,造纸、冶金和渔业税收减免幅度较大,同样是出于对本国产业竞争力的保护。
新能源与能效补贴政策。北欧四国除挪威外,其余三国均为欧盟成员,四国通过欧洲经济区有大量的合作。事实上,按照欧洲经济区(EEA)的规定,欧洲自由贸易区(EFTA)的国家包括挪威在内都加入了欧盟的单一市场以及相关领域。因此,挪威也被要求遵守欧盟法规,需要将欧盟环境和能源政策领域的条例及指令纳入国家政策制定的原则中。欧盟20-20-20目标中规定了可再生能源占总能耗的比重以及能源效率各提高20%。此外,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还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国可再生能源占国内能源供给和最终消费份额的目标。因此,新能源与能效补贴政策也是北欧各国环境政策的重点,四国基于不同的国情,因地制宜地制定了调控措施。为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并降低电热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丹麦早在1992年便开始对天然气、生物质能以及风能发电进行补贴。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丹麦首推风能,采取了税收优惠和价格杠杆并用的方式。为了鼓励对风电的投资,丹麦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对风机发电所得的收入一直没有征税。在电价政策方面,丹麦采用风电与火电的差别定价,风电由于成本高享有高入网电价。同时,政府还对风电使用者实行补贴。在这些政策措施的引导和支持下,丹麦已成为风能占发电量比例最高的国家,2011年达到近30%,到2030年将达到75%。近年来,为实现欧盟制定的2020年生物燃料使用占运输燃料消耗10%的目标,丹麦下调了对风电的补贴力度而加大了对生物燃料的支持。例如,发电使用与供给天然气网络的沼气可获得高达15.42欧元/吉焦补贴。芬兰则充分利用国内丰富的森林资源,走出了一条生物质能利用的成功之路。芬兰生物燃料的主体为森林废弃物、人造能源林以及造纸工业的副产品和残余废物。最主要的政策工具是2011年引入的上网电价补贴,补贴对象包括风电厂、沼气发电厂以及生物质发电厂。符合要求的电厂可享受长达12年的最低电价补贴。例如,新的风电厂、沼气发电厂以及木材燃料发电厂可获得83.5欧元/兆瓦时的最低电价保障,沼气发电厂以及木材燃料发电厂还可分别额外获得50欧元/兆瓦时和20欧元/兆瓦时的供热补贴。其他政策工具包括投资补贴、研发补贴和退税。例如,能源生产设备投资可获得最多达总投资成本30%的补贴,新技术最高40%,各种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研究则高达60%。如今,芬兰全国大约有400个大中型能源工厂使用生物燃料发电供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7年5月31日,世界上首座第二代生物柴油加工厂在芬兰南部建成投产,年产量可达17万吨。
瑞典政府也出台政策大力推进各类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最初瑞典的能源税法将生物质燃料完全排除在所有能源相关的税收之外,虽然从2004年开始下调了减免幅度。此外,政府还以补贴政策鼓励新能源。瑞典实施的与环境相关的补贴政策可以分为5类:资源相关补贴、能源相关补贴、减排补贴、交通相关补贴以及环境相关援助。2010~2012年,能源相关补贴和减排补贴合计达5.49亿欧元,约占环境相关补贴总额的17%,是继资源相关补贴与环境相关援助之后的第三大补贴类别。
挪威利用本国的水资源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先锋,可再生能源消费占能源总消费量的一半以上,2011年的水电发电比例高达95%。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挪威政府于2002年成立了一个能源管理公司来专门负责能源生产及消费的补贴机制,成为政府提高能效与可再生能源供热发电最主要的工具。政府通过该机构向风电、其他可再生能源与节能项目发放补贴,资金来源为居民支付的电税和政府财政拨款。建筑节能项目最高可获成本40%的返还,风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则可获得投资成本25%以内的补贴。按照政府气候工作白皮书的要求,从2012年开始为新技术开发项目融资,在2013年投入了300亿挪威克朗用于新技术开发,到2020年这一数值将增加至500亿挪威克朗。
排放交易体系。北欧国家是应用市场型政策手段的先锋,不仅率先发起了环境税实践,也是世界上最早实践排放交易机制的地区。北欧的创新与实践常常引领欧盟整体的政策导向,而欧盟的协议与纲领又极大地影响着包括北欧区域在内欧洲的政策措施。丹麦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碳排放交易的国家。为了实现《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减排承诺,欧盟颁布了排放交易指令,在丹麦等国的实践基础上,欧盟全体(包括北欧四国)从2005年开始分阶段逐步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了统一的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实施可以看作欧盟气候政策的里程碑,是全世界第一个跨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也是欧盟统一市场型环境政策的首次尝试(TemaNord, 2006),对北欧各国政策的制定生了巨大的影响。2001年,丹麦引入国家减排单位的交易体系,成为世界上首例国家层面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碳排放交易首先在丹麦电力市场展开。丹麦发电部门的排放量受制于逐年减少的配额。按照二氧化碳配额法的规定,2000~2003年间排放配额以每年100万吨的速度递减,从2000年的2300万吨减少到2003年的2000万吨。(TemaNord, 2006)超出限额的发电企业将被处以每吨40DKK的罚金。从2005年开始,丹麦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并入欧盟统一的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当中。欧盟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结合各成员国的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等实际因素,将欧盟总体的减排目标分配到成员国,而各成员国则负责具体制定“国家分配计划”,将排放配额分配给国内相关企业。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试验期(2005~2007年),丹麦有357个主体单位(约占全国总排量的50%)参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涵盖了绝大多数电热产商及高耗能工业企业。为避免“双重税收”,参与排放交易的部门免征碳税。配额拍卖所得的收益主要用于平衡税制改革。碳排放交易机制成为丹麦实现《京都议定书》及欧盟承诺的减排量的重要手段。政策的积极引导不仅使丹麦电力交易市场成为世界最成功的排放交易市场之一,而且使丹麦成为欧盟单位GDP能源消耗最低的国家和唯一的能源净出口国。(石华军,2012)
北欧的其余三国均于2005年开始实施碳排放交易机制,已经历经两个发展阶段,即试验期(2005~2007年)和第一承诺期(2008~2012年)。各国在执行的规模和力度上则各有不同。在试验期,芬兰的国家分配计划涵盖了超过500家主体单位,相当于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9%或温室气体总排量的50%。在两个时期中,芬兰的实际排放总量都低于总配额,实现了排放盈余。由于瑞典的减排承诺相对宽松,瑞典的国家分配计划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试验期并未涵盖所有规定部门,约覆盖该时期31%的总排放量。第二个时期的配额量从试验期的年平均2290万吨降到1980万吨。挪威并非欧盟成员国,因此最初仅在国内实行了排放交易,直到2008年才加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2008年以前,挪威的排放交易机制类似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缩影,仅针对未实行碳税的部门,相当于10%~15%的全国总排放量。2008年并轨后,约36%的全国总排放量被包含在内,且从2013年开始上升至约50%。有的部门同时受碳税和排放交易体系的约束,如石油行业。值得一提的是,挪威在2009年率先将硝酸生产中的二氧化氮排放纳入交易体系。
排放交易机制总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能够使欧盟以每年节省31~39亿欧元的水平实现在《京都议定书》中承诺的减排目标(邹亚生、孙佳,2011),促进了企业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完善的法律框架、监督考核机制、结合成员国实际的灵活性是该体系成果的关键,欧盟委员会对碳交易市场的构建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不仅包括限额的分配流程及方式、处罚措施与相应法律责任等,还详细规定了ETS的运行阶段(试验期、承诺期),保证了机制运行的流畅性与持续性。作为欧盟的统一政策,排放交易市场促进了欧盟区域的协调发展,还通过与其他减排机制相互连接如清洁机制(CDM)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节能减排。通过与不同碳交易体系相互连接已经使EU ETS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碳交易市场。目前,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运行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2013~2020年),是世界上最大、最活跃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交易量约占全球碳交易总量的60%,涵盖了欧盟总排放量的45%。在第三阶段,欧盟又引入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包括扩大交易机制覆盖的行业以及气体范围,例如纳入了制酸中的氮氧化物排放和制铝中的全氟化碳排放;在欧盟的层次上建立行业配额交易体制以取代原有的成员国为单位的分配计划;逐步以配额拍卖取代免费发放。
其他政策。还有许多其它因素会影响到企业和家庭的选择,市场中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市场失灵,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因此,北欧国家注重环境政策的创新,特别是2000年以后引入了不少新型的市场型政策工具,形成了多元化的政策体系。除上述税收、补贴和排放交易机制外,其他市场类的低碳政策工具(见表3)主要包括绿色证书、环境信息支持、绿色公共购买(GPP)以及生态系统服务支付(PES)。北欧四国中仅有瑞典早在2003年开始实行绿色证书体系,其作用是确保电力生产商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达到一定的最低要求。随着2012年挪威的加入,该体系成为瑞典和挪威的统一机制。环境信息支持是解决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北欧国家实行了许多信息沟通措施,主要是针对产品相关的信息传播,如能源标签。此外,北欧政府还经常开展法规、规定、支持机制宣传等活动。信息手段的应用十分广泛,常与其他政策结合使用,如补贴。北欧国家的政府购买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四国均制定了国家绿色公共购买(GPP)计划,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TemaNord, 2009)。与环境相关购买领域主要包括建筑工程、IT产品、清洁用品、交通服务、创新绿色公共购买(IGPP)或技术购买。瑞典尤其重视创新绿色公共购买(IGPP)或技术购买,截止2008年已实施了超过100项技术购买项目。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北欧四国就实施了有条件的自愿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机制。该机制的作用方式类似补贴,其优点在于买卖双方中的任何一方有否决权,因而可以更加有效的实现环保项目的监督与实施。
低碳政策体系新发展、战略重点及措施
2000年以来,欧盟的低碳措施有了长足发展,主要表现为以战略目标为先导,以法案为保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2006年,欧盟先后颁布了《能源服务指令》、《欧洲能源战略绿皮书》、《能源效率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指导性的文件,从而明确了欧盟至2016年的节能减排规划,并且要求各成员国提交量化的能效目标和具体的行动方案。2012年生效的欧盟能源效率指令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对应的措施。按照规定,成员国须每三年提交一次行动方案,至今已经提交了两次行动方案,且按照计划即将于2014年完成第三次行动方案的提交。除挪威外,隶属欧盟的北欧三国均已提交了2020年的能效目标以及各自相应的行动方案,例如,芬兰提出国家气候和能源战略规到2020年,每年的最终能耗将控制在2666万吨油当量左右,与2008年的消费水平接近;丹麦则提出每年的最终能耗将控制在1479.7万吨油当量左右,较2006年的水平约降低7.2%;瑞典提出了能源强度相对于2008年降低20%。到目前为止,挪威还没有出台过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但作为欧盟经济区成员,挪威采纳了其他能源相关的欧盟指令,例如在欧盟框架下起草了国家可再生能源行动计划以及建筑能源性能指令。欧盟虽然规定了成员国行动计划应包括内容的一般准则,但实际上各成员国的国家行动计划之间差异较大。
第一次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2008~2010)。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不仅可以节能,减缓气候变暖,而且可以抑制能源消耗,减少对外能源依赖,因此成为欧盟“至关重要”的低碳战略方针。2006年,欧委会的《能源效率行动计划》确立了最迟于2020年提高能源效率20%的目标,并提出了覆盖建筑、运输和制造等行业的75项具体措施;拟在后续6年,围绕更新电力产品节能商标、限制汽车排放量、鼓励能源效率投资、提高发电站能效和建立刺激节能的税收制度等10大优先领域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如果这些领域减排目标得以实现,欧盟每年能减少石油进口3.9亿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7.8亿吨,节约资金1000亿欧元。北欧国家第一次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的提出,便主要是以能源服务指令和能源效率计划为指导的。
基于欧盟的总量及时间规划,北欧诸国中,丹麦于2006年底率先提出了国家行动方案。按照要求,成员国需围绕9%的节能目标设立2016年前的指示性终端能耗目标。丹麦递交了雄心勃勃的超额节能计划,提出2008~2009年间折合年均最终能源消费下降1.15%或7.5吉焦,从2010年开始每年降低1.5%或10.3吉焦的节能目标;远高于欧盟要求的折合年均1%的减排目标。能源产业承担了每年50%的节能义务,政府还规定了相应的奖惩激励措施以确保节能义务的落实。目前有两个国家能效目标,较早的目标为总能源消耗到2013年必须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2个百分点,另一个目标则为2006年至2020年4个百分点,主要归功于风能发电比例的增加。丹麦的气候委员会指出,要实现丹麦的长期节能目标则需要大幅降低居民以及交通部门的能源消耗。
芬兰随后于2007年中旬较早的递交了第一次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芬兰于是制定了至2016年节约17.8太瓦时的目标以及2010年相应的中间目标(5.9太瓦时)。在总体目标下,芬兰制定了相应的部门计划作为支撑,涵盖了主要的能源、工业以及服务部门,囊括了这些部门60%的企业或排放量。这些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自愿减排协议,利用市场激励机制来鼓励微观主体的行动,例如对能源审计以及能源效率投资给予补贴优惠。参与协议项目的企业设定自己的用能改进目标,实施达到这些目标所需的措施,并每年报告一次节能措施以及能效改进活动的实施情况。这些自愿减排协议与芬兰实施的其他政策工具如欧盟排放交易机制、能源税、能效标准等互为补充,形成了有效的节能减排体系,保证了芬兰节能目标的实现。
瑞典制定的节能目标则为最终能源消耗于2010年和2016年分别下降6.5%和9%,对应于24太瓦时和33.2太瓦时的能源消耗量。其中,住宅和商业楼盘承担了60%以上的节能任务。瑞典环境政策的另一个纲领性文件是可持续环境的16个目标,其中之一指出以1995年为基准的住宅或商业建筑单位供热能源消耗到2020年降低20%,2025年降低50%。瑞典政府的能源效率措施包括:以公共部门为主导的减排计划,瑞典能源署与公共部门签订目标协议;高耗能产业实施能源审计;鼓励能效技术;热水和电力的智能表等。行动计划中详细的列明了每一项具体措施所能带来的期望节能,例如房屋改建最终节约13.6太瓦时,技术购买节约2.3太瓦时,OFFrot项目节约0.6太瓦时。
第二次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2011~2013)。北欧诸国的第一次行动计划由于提交时间较早,不少计划并未完全落到实处。第一次行动计划更多的可以看做是对各国以及开始实施的能效政策的梳理,而非实际行动指南。2010~2011年间欧盟成员国起草了第二次国家行动。由于该计划先于2012年的欧盟能效指令,因而仍遵从先前的《能源服务指令》。第二次计划在第一次行动计划的基础上涵盖了更多的领域、对象和对应的措施。第二次北欧国家行动计划的一大亮点是关于建筑能效的规定。依据2010年的欧盟建筑能效指令,第二次行动计划规定了一系列提高建筑能效的措施和方法。此外,北欧国家以公共部门领跑国家能效的做法也值得借鉴。
加强建筑用能管理是第二次国家行动的一项关键措施,北欧四国包括挪威都推行了提高建筑能效的措施。丹麦政府从2010年开始执行更为严厉的建筑标准和要求,新建筑用能的限制在2006年的基础上削减了25%。此外,还规定新建筑能源消耗量在自愿的基础上降低50%,2015年则将强制执行。对于新旧建筑能效改进,行动计划共提出了22项措施,例如对新建筑的围护结构和窗口采用更严格的能源要求,对小幅装修的组件的要求以及更严格的旧建筑装修组件要求等。此外,政府每年专门拨付资金以开展建筑节能的宣传活动,并建立了建筑节能研究中心。芬兰则从2012年开始实施了新的建筑能效规定,按照建筑物的类型规定了建筑的总能耗上限,以实现新建筑能源效率提高20%的目标。除了对新建筑的修建采取更严格的能效要求外,其他重要举措还包括可再生能源使用、咨询服务、居民建筑能源补贴以及关于以油供热的单一家庭住宅的能源效率协议。除国家行动计划外,环境署还了近零能耗建筑的路线图及国家计划草案。类似芬兰,瑞典不仅有能源管理要求,还设立了能源使用上限。此外,瑞典还规定所有房屋的买卖、租赁、修建及占用均需要能源证书。为了鼓励低能耗建筑的修建,政府还推行了为期5年的低能耗建筑项目,对能源消耗低于规定50%的建筑以资鼓励。挪威也自愿遵循了欧盟建筑能效指令,为提高建筑能效采取了经济与法律手段。
根据丹麦的行动计划,有关公共部门的能源效率的活动被纳入了若干政策方案。公共管理部门被赋予了“先行者”的角色,提高能效的重点在建筑能效。丹麦制定了公共建筑能源消耗在2006年基础上降低10%的目标。国有或国家租赁的建筑都要实行能源标识,并以尽可能节能的方式进行修筑和运营。公共部门还通过节能产品采购实施市场引导。芬兰所有的国家机关都需要制定能效计划,并设定详细的节能目标。建筑用能占公共部门用能的主要来源,约占市级机关单位88%的能耗,计划的能效提升目标定在20%~25%。政府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签订了2011~2016年间国有建筑物能源消耗降低6%的强制协议。芬兰还积极调动地方政府的主动性,以补贴机制激励地方政府办公建筑实施能效审计,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2011年,有101个地方政府机构加入了能源审计协议。此外,能源证书以及节能信息宣传等也是重要的举措。瑞典的公共部门在制定规则和加强合作两方面并重。瑞典政府根据欧盟能源服务指令列出了6项公共部门的能效举措,要求180个国家机关必须至少选择实施其中的两项。目前,多数机构都推行了2项以上的措施。其中,采纳最为广泛的两项措施为节能产品购买和高能效建筑,能源证书也有少量的应用,其他如金融工具等措施则极少被选用。除国家机关外的公共部门如瑞典的城市和县议会则可以申请补贴,自愿实施能效措施。挪威的公共部门能效职责则主要通过国有企业Enova SF实施。此外,所有城市也被要求起草的气候和能源计划。
国家间合作与未来行动展望。北欧国家之间的能源合作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点。北欧能源与气候合作涉及众多领域,例如区域电力市场、天然气和供热合作、可再生能源研发合作等。电力市场合作目前无疑是四国能源合作的重点领域,且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世纪90年代起北欧四国先后进行了电力市场化改革,形成了拥有统一电网系统的北欧电力市场,由北欧输电协统一运营。2012年,北欧电力市场期货交易总量达到337.2太瓦时,相当于该地区电力需求总量的77%。在天然气方面,四国的合作落后于电力,但四国的供给和需求具备较强的互补关系,因而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特别是瑞典与丹麦已经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两国的天然气输送网络直接相连。北欧能源合作建立了较成熟的合作机制和政治框架,市场融合度高,基础设施建设和跨界交易规模扩展迅速,市场自由化和放松管制,是北欧能源合作的特点及优势。
当前,北欧国家的适应气候变化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欧盟指导性文件的影响,例如《适应气候变化白皮书:面向一个欧洲的行动框架》以及欧盟波罗地海区域策略。建立波罗的海区域层面的适应战略被定义为一项战略行动(COM, 2009)。北欧国家之间的合作受到欧洲区域发展基金的支持,例如波罗的海区域项目。欧盟成员在制定国家计划时需要将欧盟的总体目标、欧盟指令中提出的措施、其他成员国以及在欧盟层面实施的措施等纳入考虑,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计划。欧盟委员会2012年专门提出了能源效率指令,以引导各国制定第三次国家能效行动计划。新生效的欧盟能源效率指令主要包括:制定能源效率义务制度,确保能源分销商和/或指定的零售能源销售公司为达到累计能源终端使用节约目标的责任方;国家住宅和商用建筑(包括公共和私人的)的翻修;公共机构采购高效率的产品、服务、建筑;能源分销商和零售能源销售公司减少每年销售给最终客户能源的义务;促进为最终客户提供成本效益的能源审计;反映最终客户实际能源消耗的个人电表的条款;为消费者提供获取清晰和精确计量和收费信息的途径;提高供暖和制冷系统的效率;保证高效的能量转换、传输和配送。第三次行动计划虽然尚未公布,但可以预期,北欧四国未来的政策方向会与新能效指令密切相关。
对我国环境政策的启示
在全球低碳经济的浪潮中,北欧国家无论在经济发展或是能源利用方面都走了前列。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国,面对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严峻的环境问题,绿色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然而,我国尚处于低碳发展的初期,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还有不少空白有待填补和完善。北欧的低碳发展道路具有鲜明的特点,在以下这些方面尤其值得我国借鉴。
第一,以明确的目标与实施规划为导向。不难看出,欧盟的能源效率指令以及其他目标要求对北欧国家的政策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正面引导作用。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北欧诸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国家行动方案,分阶段有步骤的进行低碳改革。有的国家国内低碳经济基础较好,则制定了超额减排目标,如丹麦。也有的国家实行了相对保守的计划,仅达到欧盟最低要求,如瑞典。由于明确了各阶段的量化目标,如2010年降低能源消耗6.5%,也极大的方便了欧盟委员会和各成员国对行动计划进行检验及修订。
第二,以法规为保障。欧盟以及各成员国均以法规的形式保障了政策执行的效力,且不断对法规进行更新以适应新的形势。各个行动计划以及具体的措施均有充分的法规依据可循。例如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家行动计划都是以欧盟2006年发表的《能源服务指令》、《能源效率行动计划》等文件为基础制定的。2012年,欧盟又了新的能源效率以替代2004年的《推广热电联产指令》以及2006年的《能源服务指令》。针对具体的部门、产品改革,也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可循,如《建筑能效指令》、《能源相关产品生态设计要求指令》、《能源相关产品能效标识指令》等。
第三,发挥政策的多样化与创新优势。针对不同类型的市场失灵状况,北欧国家实行了多种经济政策工具,包括各种环境税、新能源补贴、能效补贴、排放交易体系、自愿减排协议等。这些政策工具对四国不同发展阶段的环境目标的实现起到不可或缺的支撑及推动作用。从行政指令到市场型政策工具,从强制减排到自愿协议,从古老的碳税到各种新的经济金融手段,调节机制不断完善。各种政策工具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例如对参与排放交易体系的企业进行环境税减免,以补贴政策激励促进自愿减排协议,形成了灵活有效的政策体系。
第四,加强区域及国际合作。北欧国家由于地理和经济关系紧密,具有悠久的区域合作传统,在电力、天然气、能源及环境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合作。通过相互交流与借鉴,北欧成为了世界上经济与低碳发展最为先进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在欧盟的推动下,北欧以及欧盟诸国的合作有了长足发展,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便是区域与国际合作的一个成功的典范。作为欧盟以及OECD等多个国际组织的成员,北欧国家利用其影响力极力推动和倡导国际能源环境协议与政策的实施。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蔺通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石华军:《欧盟、日本、丹麦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经验与启示》,《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第12期,第78~80页。
邹亚生、孙佳:《论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选择》,《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7期,第124~134页。
COM, European Union Strategy for the Baltic Sea Region-Action Plan, 2009, pp. 712-722.
EEA, Market-based instruments for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Europe, 2005.
Geller,et al., "Polices for increasing energy efficiency: Thirty years of experience in OECD countries," Energy Policy , 2006, No.34, pp. 556-573.
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11.
NCM,Nordic Co-operation, 2011,http:///en/publications/publications/2010-792.
篇8
关键词:城市餐饮业;污染特点;环境影响
餐饮业主要包括酒店、宾馆、度假村、公寓以及各种独立经营的餐饮服务机构,比如餐馆、小吃店、酒楼等。它们的规模不一、性质各异、场所分散,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于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有较大的影响。
1城市餐饮业主要的污染物以及污染源特点
城市餐饮业主要的污染物包括各种燃料的燃烧废气、油烟、生活垃圾、厨房垃圾、生活废水、餐饮废水、厨房油烟排风系统、空调机、冷库压缩机以及其它各种设备产生的噪音等。其中,餐饮油烟的成分十分的复杂,从物质形态来说,主要有挥发性气态和颗粒物两种,餐饮油烟对于周围环境的危害比较大,可能会危及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餐饮废水中含有大量的COD、BOD、悬浮物质,与一般的生活污水相比,污染性更高。餐厅空调会排出大量的热气,可能会对周围的居民带来热污染。总而言之,餐饮业发展过程中会产生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加上各种餐馆、酒店、宾馆、小吃店十分分散,数量较多,规模比较小,具有较强的变动性,政府相关部门管理起来就比较麻烦,难度较大。
2城市餐饮业环境影响评价
2.1餐饮污染物对于环境的影响
(1)废水对环境的影响。餐饮业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食物烹调及器物清洗过程中产生的餐饮废水以及职工与顾客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与居民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成分基本相同,一般主要有BOD、COD、悬浮物质等等。餐饮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别,主要是氨氮、动植物油、悬浮物质、COD等,其中COD、悬浮物质的含量要远远高于生活污水中这两种物质的含量。餐饮业环境影响评价中,重点评价的是氨氮排放总量、COD含量及其控制指标值。(2)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城市餐饮废气主要包括烹调油烟以及燃料废气两部分。现阶段,城市餐饮业发展过程中使用的主要燃料是液化气和天然气,这两种燃料燃烧对于环境的影响比较小,产生的物质主要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一般可以达到我国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的标准。与燃料废气相比,烹调油烟中含有的污染物种类比较多,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油烟废气中含有超过75种有机物,包括各种芳香化合物、烷烃、脂肪酸、烯烃、杂环化合物、酮类、醇类、酯类等,油烟温度超过300℃之后,会形成大量的脂类过氧化物及自由基,脂溶性非常高,很容易进入血液循环,对人类机体危害较大,具有免疫毒性、肺脏毒性等。除此之外,食物烹调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刺激性气味随着油烟排放到周围的空气之中,危害人类的视觉器官及呼吸系统。餐饮业废气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有燃料使用情况、基准灶头数、油烟净化工艺、净化设施等几个,分析评价污染源时需要对油烟废气的排放量、排放方式、污染物处理方式及浓度达标情况等进行讨论研究。(3)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餐饮业所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炉灶、厨房油烟排风系统、空调外机、冷库压缩机等等设备,一般情况下,厨房油烟排风系统、空调外机、炉灶产生的噪音在40~80dB左右,部分餐饮业可能附带有KTV等娱乐设施,会产生更大的噪声,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4)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餐饮行业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这些固体废弃物包括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还包括厨房产生的各种餐厨垃圾,餐厨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油脂以及一些有机物质,油脂难以清除,剩饭、剩菜、菜叶、瓜皮等物质很容易腐烂,容易招致各种微生物及蚊蝇聚集,滋生各种病菌,对人类健康十分不利。这些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是餐饮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2餐饮污染物的处理
(1)餐饮废水的处理。餐饮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比较高,具体的处理过程中需要分两种情况进行,生活污水按照日常污水处理方式进行,餐饮废水中油污浓度较高,处理之前,需要利用栅网及隔油槽先将废水中的食物残渣及油脂过滤处理一下,然后将其与生活污水一同输送到化粪池中沉淀之后进行处理。后期处理分为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两个过程。一级处理主要指的是气浮、消解及化学处理,二级处理主要指的是A/O、A²/O生化处理。一、二级处理后,废水中各种污染物质的含量符合废水综合污水许可范围之后才能够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置。在环境影响评价中,餐饮业需要给出的主要指标值是氨氮排放总量及COD量。(2)废气处理方式。餐饮业经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燃料,且餐饮业基本上都位于人口大量聚集的地方,为了有效的减少污染物,餐饮业最好使用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及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根据我国《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餐饮服务业单位的规模根据基准灶头数目多少可以分为小型、中型及大型三种规模,基准灶头数在1-3之间的为小型,3-6之间的为中型,超过6的为大型。不同规模的餐饮单位的油烟允许排放浓度及净化设施的最低去除率存在一定的区别,小型为60%,中型为75%,大型为85%。建筑物高度不同,排气筒出口的高度也各不相同,建筑物高度超过15m时,油烟排放口的高度也需要超过15m,建筑物高度低于15m时,油烟排放口高度要超过屋顶高度。此外,油烟排出口不能设置在上风口。油烟排气管道要使用专业的烟道,要与居民区烟道分开设置。(3)噪声处理办法。如上文所述,餐饮业发展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噪音,实际的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噪声源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中央空调外机噪声处理时,需要进行隔声处理之后再排放,空调外机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此外,采用独立的烟道能够减小风速,可以有效的降低振动噪声。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基础减震工作,比如,将排气筒固定住,墙壁接口部位采用防震橡胶软接头。总而言之,要保证噪声达到《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4)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固体废弃物不能随意处理,要分类存放,中餐厨垃圾需要放在有盖容器,生活垃圾需要使用垃圾桶、垃圾袋分类收集,堆放在固定地点。除此之外,餐饮单位要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配置专业的易腐烂垃圾生化处理机,餐厨垃圾、废弃使用油脂等废物资源要能够废物利用,以免影响周围的环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及餐厨废弃物管理意见》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禁止将餐厨废弃物随意交由没有经过许多或者备案的单位或者个人处理。餐厨垃圾具有较大的回收利用价值,其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粗蛋白及钙磷钾等元素,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可以将其处理加工成为肥料。比如,宁波市2006年建立了《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从该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到06年年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收运了超过7万吨餐厨垃圾,处理之后制成了5200吨饲料原料及1800多吨不饱和剂,固体垃圾处理时可以参照宁波市的管理经验。
3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餐饮业行业发展迅速。然而在餐饮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必须要做好“环评工作”,同时建立、健全餐饮业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做好污染源分类工作,根据污染源的特征,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高飞.城市餐饮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治理对策[J].资源节约与保,2015(04):91+97.
[2]徐彦昭.商住区餐饮业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7):91-92.
篇9
北欧王国丹麦,被联合国报告称为“全球最幸福的国度”,贫富差距小、社会福利高众所周知,其低碳、节约的绿色发展模式,不仅解决了能源安全问题,还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
笔者获悉,1970年以来,丹麦在GDP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能耗基本持平,这使得丹麦的能源消费总量基本没有增加,加之发展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未升反降。丹麦政府同时也营造涵盖法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政策的监管环境,最终促成一系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目前,丹麦的单位GDP能耗之低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现在丹麦开始实施节能技术以及不含核能的新能源发展战略,将在2050年完全摆脱化石能源。
丹麦的风能闻名于世,在使用其他清洁能源方面也领先全球。究其原因,一是在开发可再生能源领域起步较早,二是在贯彻环保政策方面持之以恒。丹麦从1979年开始为风能工业提供补贴和贷款,政府承担风能投资的30%。如今,丹麦风电装机容量为350万千瓦,全国20%的发电量来自风能,丹麦企业占全球风能市场份额的1/3。
丹麦的人口和面积与中国的一些城市和地区的规模与质量相当,能耗结构也和中国相似,以煤气等传统化石能源为主。北欧小国实现的理想能源状态,中国城市也完全可以做到。
发展可再生能源
《环球财经》:发展绿色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012年9月下旬,中国、肯尼亚和卡塔尔加入丹麦、墨西哥和韩国的行列,成为全球绿色增长联盟的成员。各成员国在不增加碳排放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绿色增长?
丹麦首相赫勒·托宁·施密特: 6月20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开幕,世界13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就环保等议题展开商讨。我们看到,全世界发展绿色经济的速度很慢,里约峰会并没有确定未来的目标和绿色经济的概念,而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有些地方看不到蓝色的天空。今后各国要迅速行动起来,共同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经济。丹麦政府推动多方面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政府公共部门、私营企业、国际组织的合作,确保可持续经济增长成为未来发展之所在。
韩国总理金滉植:我们需要应对气候变化,确保经济增长。可再生能源作为第5个能源来源,也是实现绿色增长的手段。现在韩国已确定核心的绿色能源内容,并确定合作机制,受到韩国企业的响应,包括LED灯、智能电网等都已经到了工业和商业推广阶段,而且韩国百姓也开始使用节能产品。
韩国将不断提高能源效率作为绿色增长的重要一环。我们呼吁各国把眼光从国内转向全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全球绿色增长机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推动公私营合作,改革技术和融资问题,促进高科技技术的发展。要实现美好和可持续的未来,我们必须立即采取切实的行动。
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中国加入全球绿色增长联盟是为了加强与丹麦等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而转变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全球的发展趋势。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政策实施的重点,中国将加快培育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市场。
各国要积极开展技术合作,加速全球经济和产业融合,合理有效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并制订实施鼓励自由贸易的政策,切实消除贸易保护壁垒,推动技术先进、经济性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的自由贸易,促进各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成长壮大。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全球化合作机制,积极构建有利于技术全球转移的环境。
完全清洁的能源系统
《环球财经》:欧盟设定目标是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20%,丹麦提前在2011年实现目标,并计划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到30%。丹麦的绿色发展模式是怎样形成的?
丹麦环境部部长Ida Auken:1985年丹麦决定不发展核能,绿色发展模式可以用两次能源革命来概括:第一次能源革命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丹麦在GDP保持稳步增长同时,能耗基本持平,加之发展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未升反降。从1980年代至今,丹麦经济累计增长78%,能耗总量增长几乎是0,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降低了13%;第一次能源革命后,丹麦向世界证明提高GDP并不意味要消耗更多能源;而第二次能源革命要实现不烧煤、不烧汽油、无核能的完全清洁的能源系统。
日益紧张的水资源、城市化与气候变化,使得中丹两国在环境领域都面临许多类似的挑战。丹麦深信水资源是未来绿色增长的关键。前不久我曾访问中国,并与中国环境保护部和水利部部长见面,我向中国的领导层推广了丹麦和欧洲的水资源技术。
丹麦风能工业协会人士:因为靠近海边,丹麦一直致力于发展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目前电能供应的25%都来自风能,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50%。全国到2050年要完全摆脱化石能源,1/3要依靠风电,1/3依靠生物质,另外1/3来自于提高能效。如果海上风机暂时停了,可以用替代能源,因为都是智能电网,可以从挪威进口电。
剧场节能工程设计人员彼得:丹麦的可持续发展是依靠低碳、节约以及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获得的。我们设计房屋时有很多窗户,照明尽量使用自然光,上下楼梯用水泥而不贴瓷砖,墙壁涂保温材料,剧场等公共场所使用海水供热和制冷、洗手间用感应灯等。节能的细节也无处不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取得电能,垃圾和碎木屑焚烧用于集中供暖,房屋地板安装地热等。
丹麦绿色节能模式依靠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既有政府立法税收、工业界技术创新的带动,同时全民也积极参与。比如,丹麦政府推广热电联产,鼓励建筑节能,对高能效的产品和企业给予补贴,并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这样既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又有益于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催生出巨大的绿色产业。
松德堡零碳路线图
《环球财经》:零碳家庭项目于2009年启动,致力于鼓励和培训家庭单位以随手可得的简单方式节约水电消耗。松德堡四面环海,位于丹麦南部,人口为77000,面积500平方公里,规划在不迟于2029年成为零碳地区。松德堡零碳路线图是一个战略性研究项目成果,将如何确保实现目标呢?
零碳项目基金会主席彼得·柯劳森:松德堡地区将成为零碳发展地区,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幅度提高可持续能源的使用能效,以及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地区能源供应中的应用。我们将创造一个具有活力的新能源系统的示范地区,这不仅要依靠好的企业、政府、国家性政策法规以及财政支持,还要在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和企业运转中应用聪明有效的气候解决方案。
2029年的目标是,以当地的可再生能源对地区内所需的热能和电能进行自给自足,并在一定程度上辅以离岸风能。约55%的家庭住宅使用基于地热、生物质、沼气和太阳能的绿色集中供热。在农村地区,利用大型沼气场将农肥转换为能源。通过垃圾焚烧、风力发电机及太阳能电池板为地区供应电能。农民种植的能源作物转换为沼气或生物乙醇,并应用于非电动交通运输工具。
显著降低能耗之后,松德堡地区将会影响到欧洲政界。政府将降低在欧盟国家调节能源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配额,由此导致碳配额价格上调,从而使人们更倾向于进行能源优化并使用可再生能源,而非继续使用化石燃料。
松德堡能源学院项目助理:零碳路线图背后的专家们将供热转型作为2015年前工作的重点。目标的实现要依靠地区内热力公司和政府之间强有力的伙伴关系:建立一个传输管线,以连接地区内现有的全部集中供热管网;沿传输管线建立新的区域供热管网;城市地区内目前使用天然气或油炉取暖的建筑,其中50%应在2015年之前改用集中供热。
零碳项目的愿景目标是,区内企业在2015年前降低能耗5%,与此同时开始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能源的使用。
零碳项目公司马兰:松德堡市的城市发展战略着眼于文化、新兴绿色产业和绿色城市建设。近年来已经成为以关注能效、集中供热以及光伏和氢气系统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为重心的新绿色产业园区。其中,“精益能源集群”与南丹麦大学和包括丹佛斯公司在内的众多当地企业联手,已成为丹麦新型绿色解决方案的主导驱动力。
自2007年启动零碳项目以来,松德堡地区的碳排放减少了18%,具体的实施项目还带来近千个新的绿色就业机会。2012年初的一项外部审计结果显示,零碳项目2015年减排25%的目标有望实现。
目前地区内企业和居民住宅用于采暖的天然气需求,将被城市地区的绿色集中供热,以及乡村地区热泵的普及逐步取代。绿色集中供热将以地热、太阳能热、生物质能及风能为热源,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
根据估计,丹麦在2050年所需能源总量的70%以上将以电能形式用于电动车辆和乡村地区的热泵使用。这将给当前电网和能源利用带来不小的压力。因此,对需求管理、区别税制以及新能源的存储应用等领域智能解决方案的需求应运而生。
萨姆苏构建生态能源岛
《环球财经》:1997年,丹麦首相想寻找一个完全零碳的示范区域,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在萨姆苏岛(Samso)都找得到,于是仅有4000名居民的萨姆苏开始尝试构建生态能源岛。很多年过去,萨姆苏早已实现零碳,能源完全自给自足。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萨姆苏能源学院助理ANJA:说到萨姆苏“生态能源岛”的构建,就必然要提到索伦·赫尔曼森。他现在是萨姆苏能源学院院长。
索伦出生于萨姆苏岛上的农家,毕业后在当地一所学校教授自然环境课程。1997年,萨姆苏被丹麦政府确定为生态能源岛试验点后,索伦向岛民大谈“生态能源岛”构建的美妙,不仅对保护岛屿环境有利,还可以让所有参与者从中受益。索伦关于可再生能源开发能成为新的生财之道的说辞,勾起他冒险一试的欲望。于是,他卖掉鲑鱼农场,向银行贷款,投资了350万欧元,获得了一架涡轮风力发电机。
更多的萨姆苏岛民纷纷效仿索伦的做法,通过购买岛上风力发电机股票来参与“生态能源岛”建设。据最初估算,岛民们为风机投入的成本可能需要10年左右才能收回。但岛上的涡轮风力机转动起来后,每年给投资者带来每股500丹麦克朗左右的收益。显然,可再生能源实验让他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并缩短了成本回收期。
萨姆苏岛农夫:除了投资构筑风力发电机外,我们还在屋顶搭建太阳能电池板,还建造燃烧秸秆的集中供热厂,并安装热交换器从地下获得热能,以解决岛上的冬季供暖和热水供应。如此,岛上的能源体系便以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以及地热能构成,除了汽车和部分农用机械暂时尚需要消耗一定量的化石燃料外,其他一切供电和取暖都源自可再生能源。
从2007年始,萨姆苏岛的21架风力涡轮机所发的电,除了供岛上的民众生产生活使用外,每年至少有40%的剩余电力,通过并入电网输送到萨姆苏岛以外的地区。虽然岛上的汽车和农用机械消耗一定量的化石能源,还有少量二氧化碳排放,但与岛上大量输出的绿色能源做平衡后,每位岛上居民的二氧化碳年平均排放为负3吨。目前,岛上4000多人的用电、取暖,完全由岛上自产的可再生能源来满足。
萨姆苏能源学院助理:全欧洲30%的电能用热泵,致力于减少能耗。我们曾与上海崇明岛在10年前开始合作,崇明岛的面积是萨姆苏岛的10倍,可以借鉴萨姆苏的做法。
现在1台风机投资约600万丹麦克朗,只要有利可图,是可以从银行拿到贷款的,也能找到工程师做设计,但最难的是推广这一理念,改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以前居民取暖都烧锅炉,后来铁匠都被说服,开始铺设供热管道,让大家加入集中供热。夏天可以使用太阳能,到了 10月和第二年3月就烧木屑。建成零碳岛是因为丹麦人相互信任的精神。现在每年夏天都有2万多人到岛上度假。
加强公私部门合作
篇10
瑞典外交大臣卡尔・比尔特说“我们欢迎新观察员国中国、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和新加坡,我们注意到北极理事会官员采用了观察员国手册来指导观察员国之间的关系。”
北极地区的重要性
接纳更多国家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反映了日益增长的全球利益。为什么北极问题正日益成为一个频繁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讨论的重要议题呢?
环境与资源
北极约21万平方公里,包括北冰洋、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挪威、丹麦、芬兰、瑞典和冰岛的部分领土。北极有着极端的物理环境。在漫长的时间里,几乎整个北极都在被某种冰面覆盖着,有些部分甚至常年涂冰。平均温度在-40到0°C之间,冬天甚至低于-50℃。在夏季,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温度在-10到10°C之间,某些地区偶尔能超过30℃。
北极地区具有大量的自然资源。例如,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资料显示,世界上近13%未被发现的石油储量和30%未被发现的天然气储量均位于北极圈以北。该区域还拥有世界一流的铁矿石储量,如锌、镍、金、铀和其他矿物质。除此之外,巨大的生物资源量也在此地被发现,其中包括超过150种鱼类,如鳕鱼、比目鱼、鲱鱼等,所有这些鱼类在世界渔业中均发挥着关键作用。
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机遇
由于极端天气条件,北极许多自然资源尚未开发,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这就是说,虽然极地区域的环境条件非常严酷,但它对于微小的气候变化也非常脆弱敏感。因此,地球正在经历的升温,深刻地影响到了该地区。
全球气候变暖已导致一个较长的无冰期。美国宇航局的卫星图片还显示,极地冰盖在萎缩,冰川地区以每10年收缩9%的速度在萎缩。如果未控制,这种快速融化率可能会导致北极在本世纪末夏季无冰。
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可能更容易到达北极。冰岛阿库雷里,斯蒂芬森北极研究所的资深科学家琼拉森说,“冰融化使人类更容易探索北极的自然资源”。随着冰的减少,重冰下的化石燃料和矿产资源会比当下变得更容易开采,北极海北部地区的商业捕鱼活动也有可能上升。
此外,北极冰层融化可以让人们开辟新航线。最终,普通船舶不需要破冰船,便可以航行在该地区。根据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这将发生在2050年。新海上航线是欧洲、亚洲和北美洲之间有利可图的航线。因为它可以缩短行程,船舶不需要穿越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例如,与使用埃及苏伊士运河的传统路线相比,北海航线可以减少约40%的西欧和东亚之间的旅程,从21000公里缩减到12800公里。从鹿特丹到温哥华的距离可以从使用巴拿马运河的16400公里减少到使用北海航线的12850公里。使用北海航线的另一个受益者是,航行在亚丁湾和马六甲海峡等热点地区的船舶,可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由于位居连接亚洲,欧洲和北美的战略地位,北极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军事专家认为,北极地区是发射弹道导弹的理想地区,因为把导弹防御系统,导弹预警系统,以及战略威慑系统安装在这里,十分方便。因此,北极对许多国家的国防至关重要。目前,美国已经在阿拉斯加部署了弹道导弹防御盾,俄罗斯向北极派出了先进的战略核潜艇。
最重要的是,全球变暖对极地冰盖海平面升高的影响。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报告,自1993年以来,海平面每年上升3.1毫米。世界自然基金会指出,低洼的岛国,特别是在赤道地区和沿海的城市遭受打击最大。像马尔代夫等岛屿国家正面临被淹没的危险,两个基里巴斯的岛屿被海水吞没。像洛杉矶和纽约市的许多沿海城市也无法从海平面上升中幸免。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一份报告发现,海平面上升可能会增加沿海城市的脆弱性,从而导致洪水,海滩和湿地的恶化。“海平面上升也可污染淡水供应和毁坏农田。最坏的情况是沿海城市被淹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总之,北极地区的环境状况关系着人类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关键。因此,北极理事会成立的首要原因是北极国家承认了确保这一领域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
北极理事会
北极理事会是一个政府间高级别论坛和解决北极共同问题,如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航运活动的主要机构之一,通过促进合作,协调北极国家之间的互动与参与北极土著社区。
早在1989年,在芬兰政府的倡议下,八个北极国家的代表在芬兰的罗瓦涅米召开会议,讨论如何挽救不断恶化的北极环境,其结果是编制了大量的技术和科学报告,最终形成北极环境保护战略“AEPS”――一个多边和北极国家之间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旨在监测,评估,保护,应急准备/响应,以保护北极地区。
北极理事会经由渥太华宣言宣告,于1996年9月19日正式成立,北极理事会和渥太华宣言由AEPS负责监督和协调。此外,享有采用、参考和管理可持续发展方案的责任。最后,论坛也负责传播信息,鼓励教育和研究,以及促进国际社会对北极相关问题的关注。
北极理事会的结构
宣言还制定了该理事会的结构。只有在北极占有领土的国家可以是理事会的成员。理事会有8个成员国,即加拿大、芬兰、瑞典、冰岛、挪威、丹麦、俄罗斯、美国和瑞典。理事会主席每两年更换一次。目前,加拿大是主席国,他将监管理事会直到2015年。
除了成员国,该理事会已设立常驻观察员和特设非北极国家和其他组织的观察员。观察员地位将在每两年召开一次的理事会部长级会议上批准。观察员国获得大多数理事会会议的邀请。截至2013年7月,该理事会已将此地位授予了12个非北极国家,包括法国,德国,荷兰,波兰,西班牙和英国。2013年5月13日,中国、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和新加坡被授予永久观察员的地位。
对于特别观察员国,他们需要请求参与每个单独的会议,这样的请求是形式上的,其中大部分都被授予。但在具有长期影响的决策过程中,常驻观察员国家和特设观察员国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作为观察员国没有投票权。
同时,观察员地位也对政府间和议会间组织开放,如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国际红十字联合会、北欧部长理事会、北极地区议员常设委员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少数非政府组织,如世界驯鹿牧民协会、北极地区大学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自然北极项目。
本次论坛的参与者不仅包括国家,政府间组织,议会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同时也包括在北极土著社区的代表。为了确保原住民的权利,理事会特别给土著人民组织永久参与者的地位。永久参与者对理事会的谈判和决策有充分的协商权利。到目前为止,有6个组织有这样的权利,如阿留申人国际交流协会、北极阿萨巴斯卡会、国际理事会Gwich'in、因纽特人北极圈理事会、俄罗斯的北土著人民协会和萨米理事会。
理事会的活动分六个工作组进行,首先是AEPS,覆盖范围广的面向科学的研究,气候变化和北极环境紧急响应。该工作组是北极污染物行动计划,北极监测和评估方案,北极动植物保护,紧急事件预防,准备和响应,保护北极海洋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工作组。
工作组在部长级会议上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工作。
理事会的成就
截至目前,工作组已记录北极海冰损失,冰川融化等面临的多重问题与挑战,其中包括苔原解冻,食物链中的汞含量增加,生物多样性,海洋酸化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报告为北极理事会提供了诸多实用信息、意见和建议。例如,在对AMAP污染物的调查结果中,详细记录了北极国家的大气汞排放量,在北极理事会于2001年既定的几个项目中,减少北极国家的汞排放是项目的主要目标。
该理事会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成绩是维持北极地区的稳定。该地区资源丰富、战略重要,自冷战以来,一直保持着长时间的稳定,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美国和俄罗斯具有显著的经济和战略利益。中国,一个新兴的力量也考虑到北极对其经济的蓬勃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一直没有大的冲突。这一成就应归功于北极理事会提供的政治谈判平台。出于这个原因,许多研究人员,如拉普兰大学研究北极政治的拉西教授,宣称北极理事会迄今为止最大的成就是该地区的政治稳定。
关于成功亮点,应该是两个北极国家签署和通过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他们是北极搜寻和营救协定(2011年5月12日,格陵兰努克部长级会议上签署)和海洋石油污染合作协议(2013年5月15日在瑞典基律纳部长级会议上的通过)。
扩展到亚洲
5月15日是北极理事会的里程碑,因为这是来自亚洲的国家第一次被授予观察员地位。新观察员虽然还没有投票权或影响决策过程,但对北极理事会和亚洲国家都有重大意义。
开放的世界
尽管成员国如加拿大和俄罗斯最初持怀疑态度,但该理事会还是认为最新的扩张向世界展示了理事会的开放和拒绝北极孤立主义的思想。
许多专家认为该理事会是一个“独家俱乐部”,因为首先所有的决策权被限制在理事会的八个成员国内,很少考虑非北极国家的关切和利益。在基律纳的会议之前,6个非北极的欧洲国家,被授予永久观察员地位。此外,选举观察员的过程仍然是不透明的,因为这都是幕后操作而且共识的达成也没有经过选举,因此,观察员的作用仍不清楚。
此外,所有观察员申请国都需要“承认北极国家的和权利”,但根据国际海洋法律,北极的冰冻水域的一大部分是国际水域。许多潜在的候选国家认为评选的标准是很荒唐的要求。
因此,一些人认为,现有成员是要在强大的非北极国家像中国和印度进入理事会前建立“游戏规则”,并巩固其在北极地区的合法地位。
但基律纳会议改变了许多人的看法,因为理事会接受了六个新的观察员,其中5个是亚洲国家。在所有新成员国中,印度和新加坡的通过更是让很多政治评论家意外,因为这两个国家地理位置极其遥远。但是,很多人认为这标志着北极理事会欢迎所有关心北极事务的国家参与。
为什么亚洲国家有兴趣
从历史上看,该理事会的主要关注重点放在了环境问题上。然而,假定在未来几年内全球气温上升的情况下,理事会的辩论很有可能会超越环境问题,并成为一个国际平台,讨论如开放贸易路线,探索自然资源和北极军事化是否会加剧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亚洲国家,希望在北极问题上有更大的发言权,以确保国家能源和经济利益。
对于中国来说,申请观察员地位有以下几个原因。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很容易引发洪水和风暴等极端天气,这可能会打击许多沿海城市,包括上海,影响粮食和农业生产。此外,NSR有可能成为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对中国的出口和进口的关键。前中国驻挪威大使承认,“如果开辟路线,中国将利用其便利性,大大降低成本,提高货运量。”此外,中国很希望参加北极地区石油、天然气和矿藏的开发。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港口枢纽,新加坡已是20多年来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并是连接欧洲和亚洲之间的主要贸易航线。然而,随着北极冰层融化,NSR可能成为亚洲和欧洲之间的主要贸易路线。这对于新加坡来说,将有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其作为国际海港在全球海上活动中的重要性将大大降低。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是海平面上升的后果。虽然它拥有进步和财富,新加坡和许多欠发达的岛屿国家,如马尔代夫,图瓦卢一样在面对气候变化时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