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管理专业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城市管理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城市管理专业

篇1

 

一、调查目的

 

社会服务与高职院校、企业及政府是密不可分的,如何高效地开展和利用社会服务促进经济及社会发展,这是教育界、企业界、政界高度关注的课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为了掌握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求平衡情况以及供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推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服务社会模式的实证研究——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的深入开展,并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特制作武汉城市圈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给情况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走访、电话及网络等形式分别对武汉城市圈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统计、反映的问题以及以后改进的方向简单加以说明,形成调查报告,为以后工作提供详实的依据。

 

二、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本课题组制作了武汉城市圈物流社会服务供给情况调查问卷,向高职院校调查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社会服务的意愿强烈程度、提供社会服供给能力的大小、提供社会服务的内容、提供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举措等方面的情况。

 

(二)座谈会及个案调查法。

 

本课题组在整个调查中,课题组分别对武汉城市圈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召开座谈会1次,走访学校20人次,教师生50人次。这次座谈会和访谈,既为课题组提供了大量具有研究价值的材料,又为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研究创造了条件。

 

(三)其他调查法:课题组还运用了访谈、电话采访、网络调查、以及查阅资料等几种调查法,详细了解了社会服务中的具体情况。

 

三、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情况分析

 

(一)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意愿强烈,呈上升趋势。

 

调查显示,不愿意提供社会服务的高职院校占20%,主要是民办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下属的高职院校;愿意提供社会服务的高职院校占68%;非常愿意提供社会服务的高职院校占12%,主要是示范高职院校和地市州高职院校,其中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意愿最为强烈。具体如下图1所示。这表明武汉城市圈内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80%以上都愿意提供社会服务,进一步调查得知,这种意愿也在逐年增强。

 

图1 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意愿情况图

 

分析发现,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社会意愿强烈且不断增强的原因主要,一是高职院校办学中更加突出社会服务的功能;二是物流管理专业属于服务朝阳产业的新兴专业,需要通过对外提供社会服务提高专业的影响力;三是物流业态的快速发展拉动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不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社会服务的意愿强烈程度不相同,其原因是各个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服务能力和相关社会服务政策差别较大。示范和骨干院校专业实力较强,学校出台社会服务相关政策,鼓励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院系及专业社会服务意愿较强;民办高职师资力量相对缺乏,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学上,学校也没有开展社会服务的氛围,所以开展社会服务的意愿不够强烈,甚至不愿意开展社会服务。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给能力强,但差别很大。

 

调查显示,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给能力非常大,而且还有上升的空间,但不同学校之间的供给能力相差比较大。我们把社会服务供给能量折算成经济价值指标,其中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国家示范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52万元;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为代表的省示范或省骨干院高职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35万元;其他公办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22万元;民办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10万元,具体如下图2所示。

 

图2 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图

 

武汉城市圈内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几乎都是在2000年——2005年之间开设的,至今已经积累了10多年的办学经验,都建立了一支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较强的专兼职教师团队,而且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稳定或下滑,很多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基本稳定并有所减少,越来越多的教师有精力也愿意花精力去从事社会服务,从事社会服务的教师团队的能力也在逐年提高,这种趋势在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最为明显,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每所学校供给能力差别大是因各自的师资力量悬殊而导致的,同时也是与每所学校对社会服务的认识和努力不同是分不开的。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的内容形式多样,各有侧重点。

 

调查发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每年都要向社会提供社会服务,提供社会服务的内容包括物流相关培训、物流技术研发、物流流程优化、物流项目策划、物流项目论证、物流行业规划及物流政策法规制定,但不同学校及每个学校每年所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也不太相同,各有千秋。处在武汉市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比较单一 ,主要表现为较低服务档次的物流培训,相反处在地市州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形式还比较多元化,既有较低层次的物流培训,也要层次较高的物流流程优化、物流流程优化、物流项目策划、物流项目论证以及物流行业规划等等内容形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武汉市内的高校较多,武汉市的企业不太信任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把高层次的社会服务交付给本科院校来完成,处在地市州的高职院校比较少,学校在社会服务上也比较主动,地市州的企业基本上把所有的社会服务都交给地市州仅有的一所或二所高职院校来完成。

 

四、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

 

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的内生动力不强,社会服务意愿不够强烈。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尽管都意识到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但很多学校仅停留在口头或想法上,缺乏主动性,内生动力不强。调查中发现,有20%以上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不愿意提供社会服务,80%的高职院校尽管表示愿意提供社会服务,但他们没有主动与企业对接,主动提供社会服务,等着企业找上门来。

 

2、社会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能力参差不齐,不能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

 

经过近10年的发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都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但学校把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教学和科研上,真正把社会服务放在同等乃至突出地位的还很少。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仅停留在社会培训上,服务内容很单一,也不能满足企业多形式的个性需求,最终出现学校有劲使不上、企业有病求不到医的局面,打消了双方的积极性。

 

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缺乏长效运行机制。

 

调查中发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企业、政府等都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路径,但基本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解决问题,这些方法和措施最终无法形成合力,激活所有参与的相关利益体,导致方法和措施只能从短期或表面上发挥作用。要想正在使社会服务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建立社会服务的长效运行机制。

 

(二)社会服务优化建议

 

1、提供认识,提供社会服务的内生动力。学校除了考核专业的招生、教学、科研以外,还应该把专业社会服务作为专业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专业社会服务创收多少应该与专业团队的收入分配及职称晋升挂钩;政府也应该把学校社会服务创收作为办学实力和对经济贡献大小的重要指标,与政府对学校的财政拨款挂钩。这样一来,学校各个层面都重视了社会服务,就会主动与企业对接,想尽办法提高社会服务的创收能力,从而激活了社会服务的活力。

 

2、整合资源,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尽管已经有10多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一定的师资,但该专业基本都不是各个学校的主打专业,专业相对比较薄弱,社会服务能力不强,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也比较单一。但这些学校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建立校校社会服务合作联盟,师资进行共享,形成合力,这样解决单个学校实力薄弱的问题,集中优势资源解决企业所需要的所有物流问题。

 

3、建立社会服务长效体制机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的模式都比较传统和落后,缺乏长效的体制机制,应该建立一种有效的体制机制,把政府、企业、学校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体制机制来约束他们的行为,最终使社会服务规范化、制度化。

篇2

一、智慧城管的发展基础

数字城管,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简称数字城管,是综合运用“3S”(GIS、GPS、RS)和”2C“(Computer、Communication)等现代信息技术,量化管理行为,再造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管理效率提升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模式。数字城管于本世纪初发端于北京东城区,之后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推广下,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全面铺开。

智慧城管,是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信息融合、网络通讯、数据分析与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强化信息获取自动化、监督管理精细化,业务职能协同化,服务手段多样化,辅助决策智能化、执法手段人性化,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实现城市管理要素、城市管理过程、城市管理决策等全方位的智慧化。[1]

就内在关联和发展逻辑上来看,智慧城管与数字城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智慧城管虽然是较数字城管更为高级的城市管理模式,但它的发育、成长和全面铺开,离不开数字城管的充分发展和经验积累。就杭州而言,数字城管的充分发展为智慧城管的新探索做了充分的技术和应用层面的准备。

(一)建成了统筹城乡的市辖城域统一平台

依托市级主平台,建设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市辖城域数字城管统一平台。

一是依托政府信息资源,建好市级数字城管主平台。借助政务外网,整合管理资源,搭建起覆盖“市、区、街、社”的城市管理协同工作网络,实现与867家城市管理网络单位和468个社区的互联互通,实现与公安和交警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对接共享。

二是依托市级主平台,建设统筹城乡的大平台。坚持“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统一评价”,依托杭州市主平台,利用同一套硬件、软件和网络体系,全面建成覆盖十三个区、县(市)和两个市级管委会的市辖城域数字城管统一平台,实现城市化管理区域的全覆盖,并探索建立了对应的运行模式,即:在主城区建立“一级监督,分级指挥”的“主城模式”,在副城区建立“一级监督、自行指挥、市级保障”的“副城模式”,同时,还坚持“城市化发展到哪里,数字城管就推进到哪里”,依托区平台,建立了“两级监督、一级指挥、按责处置、区镇联动”的数字城管“街镇模式”,实现了数字城管由主城向副城、中心镇的“三级跨越”。

(二)建立了四项运行机制

一是市场化信息采集机制。采取政府“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做法,率先在全国实施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市场化的新路子,向社会公开招聘采集专业部门,引入第三方的监管,以市民的眼光、专业的标准,发现城市管理问题,核实处置质量。

二是目标考核机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通过目标考核来“倒逼”工作效能提升。对数字城管及时解决率实行月排名公示,对年度不达标的进行问责,调动了工作积极性。日常处置中,对责任不明确的问题,采取“问题处置在先、责任追究在后”,实施“代整治、备货制”,确保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三是“平急”转换机制。日常围绕城市“四化”长效管理做好各项工作,一旦遇到台风等自然灾害或其他特殊保障要求时,数字城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切换到城市应急管理状态。

四是市民互动服务机制。建立城管社区服务室、开通12319城管服务热线、开展进社区、进广场等多项活动,践行“数字城管在您身边、为您服务”。

(三)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

以数字城管系统平台为基础,推进行业信息和监管资源的整合共享,建成了地下管线、桥隧监管、节水监管、环卫作业GPS监管、综合统计等子系统,初步建成了统一的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为强化专业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撑。建立起从规划、审批、监管、处罚的全过程管理的信息化,通过数字城管业务协作,强化权力阳光运行,实现各类行政许可、案件网上审批、办理,为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事件快速发现、执行协作、监督管理、科学决策的闭环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四)强有力的基础架构支撑

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业务协作的基础架构支撑优势明显。不断优化城市管理信息化总体技术架构,加强了基础平台建设。在安全、标准的规范体系之上,有效确保了基础支撑平台的业务连续性、数据安全性。同时以实现快速发现、依法解决、决策分析、改善民生四项服务为目标,重点实现了服务器整合和网络管理平台、数据资源整合平台、应用系统支撑平台、统一GIS平台、基础视频服务平台等五大基础平台,为城市管理信息化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二、“五型”城管:杭州智慧城管的发展目标

建设“智慧城管”,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管理要素、城市管理过程、城市管理决策等全方位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推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杭州智慧城管建设将围绕“五型城管”进行积极探索,努力实现标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模式创新。

一是打造服务型城市管理。通过智能化手段,为城市政府、普通市民、行业主管部门等提供长效服务和应急保障服务等,打造服务型城市管理。

二是打造开放型城市管理。通过开放型的系统架构,实现跨系统的信息互通共享;通过开放型的市民互动平台,引入更多市民的参与和监督。为统筹智慧城管城乡发展,将重点加强街道社区的社会综合管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推进智慧城管市辖城域统一平台向中心镇发展。

三是打造效能型城市管理。通过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建立多元发现机制,提高综合协调能力,优化考核评价制度,稳步推进市场化,推进协同平台建设,通过强化“三个第一”,全面系统地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四是打造智能型城市管理。通过强化数字城管辅助决策,引入物联技术全面管理,运用智能感知、智能协同、智能分析技术,打造智能型城市管理。

五是打造和谐型城市管理。通过采用人性化的执法手段、发掘多渠道的宣传口径、建设实实在在的便民服务平台等方式,打造和谐型城市管理。

三、杭州智慧城管发展愿景

无论从技术构成方面,还是管理理念上,智慧城管都是对数字城管的突破和超越。

一是覆盖范围更为广泛。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视频识别等技术,对涉及到城市事部件管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城市生命线管理等与城市管理职能相关的诸多领域进行更全面的感知、更智慧的识别,实现管理对象与管理服务的高度整合,从而为城市提供更全面地智慧化公共管理。

二是技术应用更为先进。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传感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信息融合技术、通讯网络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强化信息获取自动化和精细化、管理决策智慧化,立足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协作共享,推动智能系统的应用。

三是交换共享更为有效。通过管理体制创新和身份认证、目录交换等技术平台建设,确立信息系统之间的层次性,促进分布在不同管理部门间的海量数据的流转、交换、共享、比对,为应用提供良好的协同工作环境。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不再是信息孤岛,将更高效地协同运作,从而极大推动城市综合治理和运营的良性循环。

四是关联应用更为协同。在互联互通网络,数据交换与共享基础上,以政府、城乡居民、企业的互动为核心构建公共管理与服务平台,可为用户提供整合式的协同服务——政府协同办公、城市协同治理、面向城乡居民的协同式服务、面向区域的协同式管理等,从而为城市管理与运营提供更智能、高效,响应更灵活、及时的决策支持系统、管理服务手段、创新应用模式。

五是为民服务更为优化。如何最大限度服务好广大市民,是智慧城管的重要出发点和立足点。智慧城管将开创各类在线服务,打造全方位的服务交互平台,在城市网格管理、公共服务、静态交通管理、城市环境治理等领域进行积极拓展,实现更多的服务渠道,更丰富的服务内容,更好的服务互动。智慧城管将涉及城市管理的各类民生信息全部引入智慧管理的服务交互平台。在事关民生的突出社会问题中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随时、随地、随身的信息化沟通渠道。提高信息查询效率,降低市民生活成本,全面提升广大市民的生活幸福感。

六是决策辅助更为强化。为城市治理与运营提供更简捷、高效、灵活的决策支持与行动工具,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具有介入式、互动式功能的智能化城市管理决策模型,通过科学的决策分析,更好地把握城市系统的运动状态和规律,为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创新应用与服务模式,从而实现现代城市运作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和谐的目标。

篇3

一、创新2.0与城市形态的演变

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与发展,推动了信息共享与知识扩散,带动了创新民主化进程和知识社会的形成。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创新模式正在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模式转变,城市也正在成为一个开放的创新空间。如果说创新1.0是工业时代沿袭的面向生产、以生产者为中心、以技术为出发点的相对封闭的创新形态,创新2.0则是与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相适应的面向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开放创新形态。

知识社会环境下的科学2.0、技术2.0、管理2.0共同塑造了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重新定义了创新中用户的角色、应用的价值、协同的内涵和大众的力量。创新形态的演进也影响了互联网形态的演化。蒂姆・奥莱利(Tim O・Reilly)充分认识到了这个趋势并将这种新的强调开放互动、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形态命名为Web2.0。创新形态演变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形态、政府形态的演变。当创新2.0在商业领域重新定义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创新2.0在公共领域则重新定义了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创新2.0视野下的企业2.0(Enterprise 2.0)、政府2.0(Government 2.0)被相继提出。如果说企业1.0、政府1.0是以企业、政府为核心为用户生产市场产品以及公共产品,创新2.0视野下的企业2.0、政府2.0则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参与共同创造独特价值、塑造公共价值。

总之,从技术发展的视角,我们早已跨入信息时代,但我们的产业形态、城市形态、政府形态、企业运行模式、城市管理模式等等仍然是继承和沿袭了工业时代的形态,直到工业时代以生产为中心的创新1.0模式演变到知识时代以服务为导向的创新2.0模式,我们才逐步做好了心理、社会、文化上的准备,社会形态才完成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嬗变,从工业社会迈入知识社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形态、企业形态、政府形态等也才从工业时代延续的web1.0、企业1.0、政府1.0等真正迈入信息时代的web2.0、企业2.0、政府2.0等形态,服务导向、以人为本的城市2.0,即智慧城市形态才成为现实。

二、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

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城市的数字化形态。数字城市是应用计算机、互联网、3S、多媒体等技术将城市地理信息和城市其他信息相结合,数字化并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上所形成的城市虚拟空间,因此可以认为数字城市是在第二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数字城市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基础和运行数据,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城市级海量信息的采集、分析、存储、利用等处理问题,多系统融合中的各种复杂问题,以及技术发展带来的城市发展异化问题。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城市形态在数字化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智能化成为现实。依托物联网可实现智能化感知、识别、定位、跟踪和监管;借助云计算及智能分析技术可实现海量信息的处理和决策支持。同时,伴随知识社会环境下创新2.0形态的逐步展现,现代信息技术在对工业时代各类产业完成面向效率提升的数字化改造之后,逐步衍生出一些新的产业形态、组织形态,使人们对信息技术引领的创新形态演变、社会变革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对科技创新“以人为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现代科技发展下的城市形态演化也有了新的认识,智慧城市的建设热潮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各国在智慧城市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都注重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从市民需求出发,以各种基础网络为支撑建设感知设施,通过信息的融合分析提供智能服务。我们关注到,国际上智慧城市的先行者还特别强调以市民为中心,强调用户参与、社会参与的开放创新空间构建。欧盟启动了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的Living Lab计划,致力于将城市打造成为开放创新空间,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城市生态。在欧盟对中小城市开展的智慧城市评价中,梳理了智慧经济、智慧公众、智慧管理、智慧移动性、智慧环境、智慧生活6大维度31个方面74项指标,体现了智慧城市建设中以人为本、强化服务、强化价值创造的创新2.0理念。

三、从数字城管到智慧城管

智慧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智慧政府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方面。智慧城管是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基于知识社会创新2.0的城市管理新模式。从数字城管到智慧城管,将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管理理念、管理对象、参与主体、管理方式的变化。智慧城管与数字城管存在以下八方面的差异:

第一,数字城管通过城市地理空间信息与城市管理各方面信息的数字化在虚拟空间再现传统城市,智慧城管则注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传感技术、智能技术实现对城市管理与运行状态的自动、实时、全面透彻的感知。

第二,数字城管通过城市管理各行业领域的信息化及初步整合提高各行业管理效率、服务质量,并实现了初步协同,智慧城管则更强调通过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实现城市管理信息化的集约化和智能化,发挥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整体效能。

第三,数字城管基于互联网形成初步的业务协同,智慧城管则更注重通过泛在网络、移动技术,依托执法城管通、市民城管通等载体实现无所不在的互联和随时随地随身的智能融合服务。

第四,数字城管的管理对象聚焦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部件”和“事件”管理,即围绕“物”(城市公共设施及环境)及与“物”相关的“事”的管理,智慧城管则更加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及社会服务管理,将管理对象拓展到“人、地、物、事、组织”的全方位管理。

第五,数字城管通过专业队伍参与网格划分、数据普查等方式关注数据资源的生产、积累和应用,智慧城管则更加关注社会各方参与的开放数据建设与共享应用。

第六,数字城管通过建立监督指挥中心、聘用监督员等方式实现指挥和监督的协同互动,智慧城管则更注重通过社会资源的广泛发动,通过市民城管通、城管政务维基的方式汇聚大众的力量和群众的智慧解决城市管理难题。

第七,数字城管更多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城市各领域的信息化以提升社会生产和管理效率,智慧城管则更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更关注用户视角的服务设计和提供,更强调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及其间的市民参与、用户体验,即“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创新。

第八,数字城管致力于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城市运行与发展各方面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服务城市建设与发展,智慧城管则更强调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和协同实现城市公共价值塑造和独特价值创造。

总之,智慧城管基于数字城管建设,是创新2.0时代面向“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的城市管理再创新。

四、智慧城管的特征与内涵

(一)智慧城管的特征

智慧城管的四大特征体现为: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

第一,全面透彻的感知。通过传感技术,实现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监测和全面感知。智慧城管利用各类随时随地的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智能识别、立体感知城市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对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并能与业务流程智能化集成,继而主动做出响应,促进城市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的管理。

第二,宽带泛在的互联。各类宽带有线、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城市中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全面互联、互通、互动,为城市各类随时、随地、随需、随意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宽带泛在网络作为智慧城管的“神经网络”,极大的增强了智慧城管作为自适应系统的信息获取、实时反馈、随时随地智能服务的能力。

第三,智能融合的应用。现代城市及其管理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新一代全面感知技术的应用更增加了城市的海量数据。集大成,成智慧。基于云计算,通过智能融合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与分析,并引入综合集成法,通过人的“智慧”参与,提升决策支持和应急指挥的能力。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大成智慧工程将构成智慧城管的“大脑”。技术的融合与发展还将进一步推动“云”与“端”的结合,推动从个人通讯、个人计算到个人制造的发展,推动实现智能融合、随时、随地、随需、随意的应用,进一步彰显个人的参与和群众的力量。

第四,“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重塑了现代科技“以人为本”的内涵,也重新定义了创新中用户的角色、应用的价值、协同的内涵和大众的力量。智慧城管的建设尤其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注重从市民需求出发,并通过维基、微博、Fab Lab、Living Lab等工具和方法强化用户的参与,汇聚公众智慧,不断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城管的内涵

智慧城管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管理新模式,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实现全面透彻感知、宽带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应用,推动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

智慧城管在理念上强调以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社会环境下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在制度上注重营造全社会参与塑造城市公共价值的开放创新生态;在技术上注重通过移动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媒体、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智慧城管突出城市管理的智能化、人本化服务转型,强调通过协同共治、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塑造,“以人为本”实现创新2.0时代的城市管理再创新。

五、基于“五位一体”物联网平台的智慧城管实践

北京市城管执法部门借鉴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以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城管物联网平台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积极探索维基、社交媒体等社会工具以及综合集成研讨厅、Living Lab等方法论应用,大力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社会化,全力打造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模式,推动从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的跨越。

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大功能“五位一体”的物联网平台是北京城管对于构建智慧城管的基本要求。其中,感知,即通过各类智能感知设备、舆情分析、部门联动、专业执法巡查等及时了解城市管理问题、舆论社情和百姓需求;分析,则是对各类感知数据和业务信息进行实时智能的分析和处理,建立基于常量体系、预案体系的三色态势分析和预警,提供决策研判;服务,通过搭建基于创新2.0的城管地图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参与的作用,为市民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同时推进社区自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多方参与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指挥则基于对感知数据的智能分析,通过执法部门协同联动和执法力量勤务调度指挥体系建设,实行科学的高峰勤务调度和部署,实现科学部署、智能指挥、敏捷调度,提升快速回应单众诉求的能力,强化对违法行为及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监察即通过与社会管理服务网格对接,基于执法巡查强化问题反馈与监察,协调相关部门共同解决城市管理中产生的各类痼疾顽症,形成城市综合管理合力。基于五位一体,将有利于推动城管执法的公共服务、指挥决策、巡查监察三大职能,最终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总体目标。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管总体架构(见图1)自底向上分为“感、传、知、用”四个层,即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应用层,同时建设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作为支撑。

感知层通过无线射频、卫星定位、视频监控、噪音监测、状态监测、执法城管通、市民城管通等多元传感设备,实现身份识别、位置感知、图像感知、状态感知等多方面感知,全面增强城市管理感知能力。传输层依托全市共建的有线、无线宽带等网络,实现城市管理对象与机构、人员及广大市民之间的泛在互联。支撑层将保障城管物联网平台所需要的IT基础设施,构建北京城管云,提供各类数据和业务的存储、运算、分析与服务功能。应用层以城管地图公共服务系统建设为牵引,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工具及政务维基、政务微博等社会工具应用构筑基于创新2.0的公共服务新模式,打造感知数据驱动的高峰助务模式,形成“巡查即录入”,“巡查即监察”的工作模式,并以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为指导,在巡查监察、指挥调度、公共服务等系统基础上构建基于大成智慧工程的综合集成研讨厅,形成智能融合的应用,强化科学化决策、智能化指挥和人性化服务能力。

北京在城管信息化建设中重视用户体验和参与,重视市民及社会的参与,借鉴Living Lab、Fab Lab等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方法论,致力于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管构建作为开放创新空间建设的载体,汇聚群众智慧和社会力量,形成为城市及生活其间的市民塑造公共价值、创造独特价值。依托标准规范体系及标准化等制度建设,智慧城市将强化开放数据标准、开放平台接口规范、用户参与及用户体验设计规范等标准规范的建设,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做到智慧城市的共建、共享、共治。

伴随信息通信技术的演进、知识社会的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催生的创新2.0正重塑着当代社会,为城市发展与社会管理带来崭新的机遇。当创新2.0与新公共服务的浪潮汇聚推动了政府2.0,创新2.0与信息化城市建设的浪潮汇聚则推动了智慧城市。政府2.0与智慧城市的潮流进一步汇聚,共同塑造了智慧城管。智慧城管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管理再创新,它以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全面透彻感知、宽带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应用,形成以市民为中心、城市社会为舞台的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将“以人为本”的价值实现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城市管理者、市场、社会多方协同的公共价值塑造和独特价值创造,实现城市管理从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的转变。北京城管正积极借鉴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以“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物联网平台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基于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全面推动从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的跨越。

参考文献

[1] 宋刚,邬伦. 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 1-8.

[2] 宋刚,孟庆国. 政府2.0:创新2.0视野下的政府创新[J]. 电子政务,2012,(2/3): 1-9.

[3] 宋刚,刘建敏,刘志,魏雷,田禹. 面向创新2.0的城管地图公共服务模式创新[J]. 电子政务,2011,(9): 33-41.

[4] Dames M,Robson D,Smith M,Tumilty T. Innovation 2.0: Refining boundaries between producers and consumers[J].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Telecommunications Professionals, 2007, 1(2):41-49.

[5] Song G,Zhang N, Meng Q. Innovation 2.0 as a Paradigm Shift: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Innovation Modes[A]. Proceedings of the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s[C]. Beijing: IEEE. 2009.

篇4

关键词:城市管理;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121-02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对于城市管理专业人才的数量和素质需求都在不断提高。多年来,一些高校分别针围绕理学学士、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设置各自的课程培养体系,但因各院校背景不同,对于城市管理专业建设的认知存在差异,课程体系尚未形成统一框架。就学生就业情况而言,专业培养方案与就业并未建立有效对接,招生与就业之间不平衡,使得专业建设面临迫切压力;从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而言,课程设置及各科目间的逻辑衔接关系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基于此现状,探讨城建院校的城市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二、城建院校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

我校依托城市建设院校背景,于2013年建立了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初始目标定位为:面向我国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城建特色下的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与思维,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有城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基于此,我们进行了历时3年的实践尝试。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对专业认知不断深化。我们在认真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基于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前瞻性准则,结合国内外高校城市管理专业方向设置现状剖析,集体研讨并于2016年完成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掌握数字化管理技术,具有生态管理理念的,能够科学、有效地开展数字化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数字化社区管理等工作,具有应用城市管理相关理论与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城市管理问题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三、课程体系建设改革路径设计

课程的设置,必须结合城市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且课程体系设置应始终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导论部分的课程、基础课程、方向选修课程之间配置合理,逻辑清晰。总体而言,城市管理专业基础课应横跨管理学和城市科学两大学科基础,且专业课则应突出综合性专业的特点。具体而言,课程设置包括导论性课、基础性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等,其中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则应突出城市管理综合性特点,从多个学科门类着手,设置涉及面广泛的专业选修课,侧重于专门化的知识和技能。

1.理论课程的设置。①基础性课程设置。涵盖英语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等通识教育课程,此外,开设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高等数学、统计学原理、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基础、程序设计等。②导论性课程设置。目前城市管理人才普遍欠缺城市科学的知识素养,这是国内对《城市发展导论》课程的重视不足引起的,结果导致学生对于城市发展的诸多基础性知识的理解深度不够,体现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表现为他们的视角狭窄,看待问题的深度有所欠缺,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城市管理的现实问题,并影响了其他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城市管理专业的建设,必须要补充《城市发展史》导论性课程,并确立起该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并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自然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等城市科学类的课程。③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城市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肩负的是组织、领导和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工作,他们必须能够灵活地运用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因地制宜地解决各类城市问题。因此《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公共经济学》《公共行政法律基础》等公共管理类的课程,是其工作必备的核心基础知识。④专业选修课程设置。(1)专业必选类课程设置:①数字化城市管理方向课程设置。作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管理的重要部分,城市管理正在从粗放型、被动式管理方法向精细化、主动式管理方法过渡,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正向数字化、智慧化城市管理模式发展。3S技术以其实时性、准确性、便捷性、综合性等特点正日渐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物联网技术也正在改变着城市管理方式,使得数字化城市管理在向着其高级阶段――智慧化城市管理发展。在13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补充《GPS》、《GIS》、《RS》、《物联网技术基础》、《数据库原理》、《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对于培养城市管理专业学生适应现实工作起到关键作用。②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方向课程设置。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日益庞大,网络化运营的推进使得城市管理必须走向精细化、智能化,且生态城市建设成为城市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有路径。我校是国内具有传统特色的城建院校之一,具有城建类雄厚的教学资源,但是我们不能止步于已有的教学优势,而是要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态势,在教材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积极组织教学力量研讨并突破《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新开课程的教学难题,切实培养出具有绿色基础设施管理能力的城市管理人才,提升所培养人才的社会竞争力,同时达到高校与社会的良性供需匹配。(2)专业任选类课程设置。在高年级开设《城市环境管理》、《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社会调查分析方法》、《城市社区管理》等选修课程,给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和能力,自由选择学习的空间。

2.综合实践环节的设置。综合实践环节的设置,将政策仿真、社会调研、数字化城市管理有机融合:①公共政策仿真方面:以Seminar教学法训练学生的参与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批判能力,引导学生使用Anylogic软件仿真实验,认知系统主体行为机理,直观认识拟定公共政策所涵盖的不确定性,对于城市管理具体工作中实现公共决策理性化和科学化打下技能基础。②社会调研方面:城市管理中涵盖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社会调研方法及数据处理是城市管理人员必备的基础,训练学生选择适当的调研命题、方法,设计科学的调研表格,训练学生使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正确处理相关数据,并提供详实有据的调研报告。结合目前我校城市管理专业教师现承担的地F安全运营致灾因子分析及承灾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天津市建委立项),京津冀绿色基础设施协同发展研究(天津市科委立项),天津市红桥区智慧社区建设路径研究(天津市房建厅立项)等多项课题,组织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问卷调查表,并到一线开展实际调查工作。③数字化城市管理方面:结合天津市红桥区2016年推动的智慧社区,组织学生调研,两个方面:第一,学生根据自己对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认知,选择调研主题、方法、并提交调研分析报告;第二,借助我校2017年建设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协同管理实验平台,以翻转课堂的崭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系统操作过程,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第三通过和社区管理中心协调,除支持学生开展数字化社区的调研实习外,给予学生观察和操作现有智慧社区管理系统的顶岗实习机会,对于所暴露出来的理论教学不足,返校后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对实际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相应分析报告。

参考文献:

[1]王建廷.21世纪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人才培养的战略研究[J].城市,2003,(1):3-11.

[2]王琦.我国高校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21(3):113-117.

[3]康维波,张文翠,宋明爽.城市管理专业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有效性研究[J].社科纵横,2015,(8):159-161.

[4]钱玉英,钱振明.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J],中国行政管理,2011,(12):84-87.

[5]文正祥,徐建平.城市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7):363-366.

[6]徐建平,马春.从毕业生就业状况探讨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云南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7):33-35.

[7]李文静,俞慰刚,纪晓岚.我国高校城市管理专业建设探索――2009年全国城市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纪要[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0-114.

篇5

随着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

算、人工智能、知识管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城市管理、政府和企业办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还有教育和农业等各个行业,都在悄悄地向智能化、信息化迈进。

在智慧浙江科学会客厅暨“城市的明天”主题展览会上,中国电信以智慧城市沙盘为核心,分别设置了智慧政府、智慧产业及智慧民生三大展区,采用虚拟场景、互动演示等新颖活泼的形式,将移动与固定、转型业务与传统项目完美结合,充分展示中国电信在打造智慧城市方面的实力和能力,以及融合创新带来的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和聚焦客户运营模式所创造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参观者通过亲身体验,能够感受到智能互联生活已经触手可及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高效服务的智慧政府

智慧政府主要包括平安城市、智慧城管、智慧环保、智慧工商、智慧税务等服务,为老百姓提供最大便利,打造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近年来,中国电信不断完善智慧政府各项应用与基础建设,有效促使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推动城市格局更加合理,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及时、有序。

在平安城市里,通过市、县、派出所三级联网和信息共享,对城市主要道路、重点场所和部分小区进行不间断监控,实现指挥中心的110、119、122三台合一,民警可以在监控中心把握现场情况,为创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科技基础。

在智慧城管中,通过数字技术的综合应用而建立的智慧城市管理大平台,集城市管理、协同处置、执法监督、应急调度、决策指挥、公众互动为一体,核心业务涵盖环卫、园林、路灯、公共交通等城市管理业务。

有了智慧环保,就可以实现集空气质量、环境噪声、烟气排放、水污染、放射源、城市积水、城市雨量、河道湖泊水位、气象参数、污染事故应急响应和环境综合管理、网络办公为一体的综合监测与监管协同。

智慧工商,将利用中国电信的电话网、移动网、互联网融合优势,整合商品监管软件,为政府监管部门搭建商品安全监管平台,同时提供专业的移动执法终端、定制电话终端、互动媒体终端等多种终端设备,实现重要商品信息的备案和监管查询以及一线执法人员移动执法和综合办公等功能。

电子报税,为纳税人提供及时、高效、安全的远程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纳税情况查询等服务。网络发票,为个人、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提供发票的网络开具、网络查验及相应的涉税业务,加强税务管理机构对普通发票的监管。

转型升级的智慧产业

中国电信借助智慧产业建设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极大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聚集效应,为投资者和经营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对旅游者提供向全世界传播城市形象的便捷通道。同时,催生出一大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直接拉动作用、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

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情景随处可见:农民兄弟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即可查看农场现场情况,了解温湿度等信息,实现翻地、播种、除虫、灌溉和收获,就如同“开心农场”一般简单。因为基于先进技术构建的农业专家智能、农业生产物联控制和有机农产品安全溯源等三大应用为一体的智慧农业,实现了农业信息数字化、农业生产自动化、农业管理智能化的综合智能信息化解决方案。

智慧物流,将运用自动识别技术、移动通讯技术、GPSone定位技术等,并基于CDMA手机进行嵌入式开发实现的一套物流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为物流公司一线业务人员提供移动中的任务管理、数据采集、数据通讯等工作,为物流行业提供集语音、数据通讯、定位、拍照、扫描等5项重要功能于一身的全能终端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金融,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大幅度提高办公效率,实现数据网络充分满足银行大数据量处理的需要等。

此外,智慧旅游则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智慧园区是通过融合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形成软实力,对于包括政务、产业和民生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创造更美好的园区生活。

幸福感知的智慧民生

为了承载全方位便捷化的智能化社区生活服务,中国电信将光纤网络铺设进入千家万户,将其与城市功能平台相连接,形成以社区为载体的高品质城市生活。智慧民生主要包括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家居等业务。

通过社区信息化建设,从健康、居家、饮食、紧急情况等全方位给予老年人更多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安慰,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

利用无线通信、互联网等技术,通过智能化的集中、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平台、电子处方、电子病历,智慧医疗能对医务人员、患者和医疗物品进行加强管理,实现诊疗信息的无纸化、语义信息的统一化,医药术语的标准化等。

针对目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实际需求,利用移动网、电话网、互联网融合优势,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开发出集协同办公、教育管理、家校互动、应急保障、教育资源共享于一体的智慧教育。

篇6

主论坛上,NEC全球总裁远藤信博发表了题为“为实现对人与地球友爱的信息社会――大数据创造新价值”的主题演讲。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健、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分别做了演讲,来自政府、机构、企业等各界嘉宾近300人出席了主论坛。

NEC是较早倡导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之一,拥有下到海底光缆、海底地震仪,上到宇宙卫星开发的全方位业务经验,特别是在防灾、消防、交通、物流、水资源管理、能源管理、养老、医疗等领域,通过ICT技术支撑着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远藤信博认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是要实现安心舒适的居民生活,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存、共生,以及整个社会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发展。NEC选定中国作为智慧城市业务的战略重点区域后,将不断投入优势资源,依托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方面的技术实力和多年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一定能够为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NEC在参与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一直坚持“统筹规划、绿色环保、协同开发”的建设理念。首先,考虑到各个城市发展现状不一,NEC认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一步应该是因地制宜地进行总体架构的规划设计,综合考虑人文社会体系和经济产业规划,包括新兴智慧产业的选择培育和传统产业的智慧改造,提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管理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人文体系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建设方案,然后再分步实施。

NEC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开放性与协同性,认为要实现社会管理各要素间的整合转型,应以信息集群为基础,实现跨系统应用集成、跨部门信息共享、跨网络融合互通,体现城市反应的即时性和适时性,消除信息孤岛以及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的灵活性和运营效率。

在2013NEC创新解决方案展现场,“城市管理”、“企业运营”、“民生服务”三大智慧城市展区以及“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的下一代C&C技术”展区吸引了不少观众。

主要亮点产品有:

1.智慧教育“睿课堂”

“睿课堂”是一款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云平台的智慧教育产品,老师和学生人手一个平板电脑,通过无线热点连接,提前制作好的课件可以显示在每个学生的屏幕上,课程进度由老师主导,老师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能看到每一个学生是否在线。“睿课堂”的智能作业系统还会自动批改学生作业,并对正确率进行统计,也可以对课堂的表现情况进行分析。目前“睿课堂”已在北京、深圳、南通、广州等地的一些中小学落地,老师、学生反响良好,普遍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新颖有趣。北京市大兴区一所学校的老师还表示,使用“睿课堂”半年时间,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2.下一代网络技术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OpenFlow

篇7

[关键词]城市管理;专业建设;启示

[DOI]10.13939/ki.zgsc.2017.08.198

城市管理专业首次纳入2012年版的《普通高校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目录内专业,反映了国家对城市管理专业人才未来需求的科学判断。城市管理专业作为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为适应城市管理专业化及对城市管理专门人才的需求而迅速兴起的新兴专业,如何培养“懂城市、会管理”的专门人才,这为高等院校城市管理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1研究设计

1.1调研内容

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重了解专业定位与特色方向,了解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设计及开课学期;二是专业建设路径,着重了解实验、实训课程体系,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学生就业途径、渠道。

1.2调研对象

调研按照东(上海)、中(武汉)、西(昆明)、北(北京)四条调研路线,选择代表性高校(科研型、教学型、教学科研型)进行专业建设调研,调研对象主要包括院长、教学副院长、系主任、专职教师。

1.3调研方法

主要采用调研前网上收集资料、面对面访谈以及实地参观考察。

2调研结果及分析

2.1专业定位与方向:各校均结合各自的优势学科,城市管理专业定位较准,但在培养方向上不清

调研中发现某研究型高校城市经济管理系的城市管理专业,依赖其区域经济的学科背景以及原信息学院部分师资计算机学科优势,将城市管理专业定位为区域城市经济管理,但在人才培养方向上不清,缺少一个明确的主线,虽然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尚好,就业途径归纳城市建设与管理部门、城市社会管理部门、城市社会团体、城市企事业单位以及考研五大类,但统计数据显示,城市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还是依赖其辅修的双学位。从湖南某教学型高校的城市管理专业看,该校的城市规划设计、项目管理等是优势学科,将城市管理专业定位城市建设管理,但又形成了“城市执法+城市社区管理+城市建设管理”三个方向,在学生的培养方向上清晰度不高。

2.2课程体系与设置:各校均形成了基础通用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的模式,但专业选修课差异较大,课程体系不连贯,课程内容有重复,部分课程缺少教材

调研中发现各高校城市管理专业所修学分基本都在175分左右,形成了基础通用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特色选修课程、实践技能课程四大课程体系。虽然各高校城市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尽量突出专业特色,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发现普遍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体系不连贯,如湖北某研究型高校为突出城市信息化,在课程设置上增加3门有关课程,课程相对孤立,前后无法衔接;湖南某教学型高校为体现城市规划、项目管理的优势,在课程设置上增加4门有关课程,同样存在课程相对孤立,前后无法衔接的问题;二是部分课程内容有重复,如湖北某研究型高校开设《管理学》《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城市管理概论》《社区管理》,这些课程在研究对象上有差别,在内容上有很大的重复;三是部分课程缺少教材,调研中还发现,各高校为适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智慧、绿色、人文城市发展要求,曾尝试开设《智慧城市管理》《城市数字化管理》《城市生态与环境》《城市文化保护》《绿色城市管理》《电子政务》等课程,但在实际运行中发现缺少教材。

2.3实验实训课程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各校均开设实验实训课程,拥有一定数量实践教学,但多为传统实验实训课程和原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城市管理专业相关实验课程或实践基地拓展有待突破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是城市管理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各校为此均开设实验实训课程,拥有一定数量实践教学,如湖北某高校实验实训课程分为课内实验和实验(上机),但开设的课程多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等传统实验实训课程;湖南某教学型高校的实验实训课程仅有《建筑工程测量》和《CAD》两门,总体来看,城市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实验实训有待突破;另外,城市管理专业多是利用其他专业已有的实践教学基地,与城市管理专业高度相关的城市综合执法局、建设局、市政局、城市社区等部门尚未建立联系,已有的基地在接纳全院学生实习的数量有限,集中实习流于形式,更多依赖学生分散实习,实习质量无法把控,城市管理专业相关的实践基地拓展有待突破。

2.4专业认识与学生就业:开设城市管理专业高校呈井喷之势,但学生第一志愿填报率较低,转专业率较高,社会认同度不高,半数以上学生毕业后从事非城市管理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41所高校设置了城市管理专业,其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有32所、2所和7所高校,各高校在招生规模上存在较大差异,如湖北某高校招生40人左右,湖南某教学型高校招生100人左右,山东某教学型高校招生最多,多达225人,而北京大学则最少,仅仅15人,所有高校中,除少数知名研究型高校外,普遍存在第一志愿填报率较低、转专业率较高问题;另外鉴于单位身份及编制(凡进必考)、招考专业和招聘人员数量的限制,城市管理专业学生只有极少数岗位能报,虽然各高校城市管理专业就业数据比较好看,但也存在一定的内部隐患:如湖北某研究型高校城市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一半还是依赖其辅修的双学位、湖南某教学型高校城市管理专业毕业生60%从事非城市管理行业。

3城市管理专业建设启示

3.1专业特色必须紧密结合学科优势

由于各高校定位不同以及学科优势差异,因此城市管理专业的特色也不尽相同,通过调研了解到,北京大学城市管理专业特色偏向经济管理、云南大学偏向边疆经济、华东理工大学偏向建筑城市规划、东北大学城市管理定位侧重于智慧城市、浙江农林大学侧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山东工商学院侧重于社区管理、浙江财经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侧重于区域经济管理。鉴于我校教学研究型的定位,因此我校城市管理专业建设必须依托教学研究型的定位,在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等本科专业办学基础,重点考虑学校经管特色以及我院社会学重点学科优势,依托学科优势发展专业特色。

3.2n程设置必须要自成体系

在基础通用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的模式基础上,按照知识、素质和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融入专业特色,在课程体系强调前后连贯性,课程内容上避免重复性方面,避免走弯路。因此,我校城市管理专业可针对行业需求,按照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体系,设计法律、经济、管理、社会、技术五大课程模块,构建基于行业需求的专业知识体系;针对城市公共部门管理服务的特性,强化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品质,构建基于职业要求的职业素质体系。

3.3实验实训实践必须要有突破

原有的实验实训课程和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没有体现城市管理专业特色,调研中发现北京某高校实验室建设很有特色,同时依托政府部门创建实践基地优势明显。我校秉承开放合作的理念,多方协作,强化管理服务,充分利用市政管理委员会、市规划展览馆、巴南区园林局、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博众房地产管理研究院、滨南城市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支持对筹办城市管理专业的支持,实施长效合作机制,构建基于岗位技能的校政、校社、校企实践能力体系。

3.4学生就业必须依赖宽口径

调研中发现,“凡进必考”的限制以及社会认可度不高的现实使得城市管理的就业面比较窄,但不同的高校对学生就业的思路有所不同,北京大学城市管理专业不考虑学生就业,学生以保研或出国为主,湖北某研究型高校鼓励学生辅修二专,另外,一年可以考取研究生8人左右,湖南某教学型高校则鼓励学生考公务员。半数以上学生毕业后从事非城市管理行业。现实让我们认识到:城市管理专业学生除考取城市规划、设计、管理等部门公务员外,必须强化学生的厚基础,依赖宽口径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智慧城市 物联网 云计算 城市发展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不断推动时代进步与发展。目前,全球信息技术创新持续加快,以云计算、云存储为代表的新兴网络技术正在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大潮。物联网技术在促进各单元互联的同时,也将带来更加广泛的信息量,知识经济进一步凸显,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技术正在全球范围深入城市管理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

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掀起了建设“数字地球”的空间信息革命。数字城市正是源于数字地球的战略构想,是数字地球思想在城市范围的延伸和具体实现。

数字城市是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技术、可视化和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综合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和动态监测管理,实现城市运行和管理的可视化、数字化、网络化。

2008年11月, 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 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通过深入推进基础性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及其应用型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全面灵活地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相互感知和互联互通,从而实现对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

建设智慧城市,是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机遇,加快向信息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刚刚起步,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宁波、苏州等城市已将“智慧城市”列入“十二五”规划并着手实施。天津滨海新区在2011年提出了“建设智慧新区”的任务。

二、智慧城市的本质与内涵

2.1 智慧城市的本质

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体现形式,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延续,也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产物。“智慧城市”的理念提供了城市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开辟了认识城市、发展城市的新视角,其本质是以物联网为重要基础之一,以先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多网融合为依托,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人文、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

智慧城市建设一般集合四个方面的建设与应用。一是广泛的联接人,广泛的联接物;二是依托信息网络,全面采集、感知生产、生活、城市管理、经济社会活动等所需的各类信息;三是依托云中心,对采集、感知的海量信息进行智能化实时分析、处理、反馈;四是依托信息网络,为人提供及时参考、决策信息,为物提供实时控制信息,使经济社会活动更为优化。

2.2 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

全面感知。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具有更全面灵活的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和相互感知能力。

充分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借助于发达的智慧基础设施,提升信息处理和信息资源整合能力。

协同运作。基于智慧的基础设施,城市里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提高跨部门、多层级、异地的合作能力,实现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

激励创新。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3 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

1. 横向架构

从横向上看,智慧城市建设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和应用层四个层面。

感知层,具有超强的环境感知能力和智能性,通过RFID、智能终端、传感器等泛在网技术实现信息识别、采集、监测和控制。

通信层,是智慧城市的信息高速公路,包括大容量、高带宽、高可靠的光网络,全城覆盖的无线宽带网络,以及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的网络。

数据层,是实现数据资源融合的层面,按照智慧性、广域性进行加工和关联。数据层包含各行业、各部门和各企业的数据中心以及为实现数据共享、数据活化建立的市一级的动态数据中心、数据仓库等。

应用层,是在感知提取层、通信互联层、数据资源层基础上建立的各种智慧应用和应用整合。

2. 纵向架构

从纵向上看,智慧城市建设涉及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智慧城市安全体系。

为了推进智慧城市相关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有统一的技术和接口标准。智慧城市的标准体系分为技术基础标准体系和应用标准体系两个部分。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体系是在安全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为智慧城市提供安全保障。

图 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

综上,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三、滨海新区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十二五”期间,滨海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新区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提出了“建设智慧新区”的任务,广泛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务实推进政务、民生、城市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提升信息产业整体水平,建设以“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滨海”。

3.1 智慧滨海的架构体系

智慧滨海体系概括为“4211”架构体系。四项智慧工程,即智慧政府工程、智慧城管工程、智慧经济工程和智慧民生工程;二个高地,即信息基础设施高地、新兴信息产业高地;一套保障体系;一张“智慧滨海”名片。

1. 智慧政府工程

建设高效电子政务系统,提高政府信息的利用水平和政策科学制订水平,促进城市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利用。智慧政府工程包括:建设电子政务专网、电子政务云中心与云计算平台、公用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支撑平台等13个子项目。

2. 智慧城管工程

在城市管理领域建设一批信息系统,以信息化为支撑,推行物联网应用,创新管理模式,改善新区整体发展环境。智慧城管工程包括:公安视频指挥调度与技防网、数字城管、智能交通及环境监测、安监、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等7个子项目。

3. 智慧经济工程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引导作用,支持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等领域的深入应用,推进“智造云”和“超算云”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智慧经济工程包括: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信息化平台、电子政务、现代物流与农业信息化、超算云等6个子项目。

4. 智慧民生工程

深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公共服务事业向社区延伸,丰富服务内容,努力实现公共信息服务的普遍、优质和高效。智慧民生工程包括:街镇信息化、数字医疗、数字教育、数字文化及智能小区试点5个子项。

3.2 建设智慧滨海

滨海新区按照“三个一”进行统筹布局,即一张覆盖新区的电子政务专网,一个统一的电子政务云中心和一个基于GIS的人口、法人、地理和经济等基础信息库公共共享平台,稳步推进两化融合,加快建设“智慧滨海”。2012年以来,滨海新区投入近15.5亿元全面升级信息基础设施,电子政务专网、电子政务云中心和地理信息共享服务系统“三个一”基本建成并实现试运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预计到2013年底,滨海新区将基本完成智慧滨海“4211”架构体系建设,为基本形成电子政务高效便民、城区管理精细智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新兴信息产业集聚发展、综合水平全国领先的发展格局奠定扎实基础。

四、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近年来,滨海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智慧城市理念为城市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但智慧滨海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具体表现为:

第一,缺少统一标准和规范。智慧城市建设覆盖诸多领域,目前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建设标准和评估标准等来约束和指导,不同系统之间接口复杂,不易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的共享协同,有形成“智能孤岛”的可能。

第二,亟待制定合理的产业规划和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对涉及的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缺乏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有效支持。商业模式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的投资和管理,未能有效引入社会力量的参与,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第三,缺少核心技术及产品,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大部分核心技术、产品依赖国外;基础技术研究、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技术支撑能力不强。缺乏技术创新带动,发展后劲不足。

五、滨海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制定和完善标准体系

结合滨海新区建设实际情况,各级政府加快电子政务网络、信息系统、信息资源建设标准规范制定工作;各相关部门建立相应制度规范,加快新区在物联网、云计算、通信与网络等领域相关技术、应用和管理标准的完善和实行;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结合新区经济社会和信息化发展实际,研究智慧滨海指标体系,量化发展目标和任务,明确智慧滨海建设内容和发展方向,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

5.2 加强队伍建设,形成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充实新区信息化工作主管部门、重点行业管理部门、功能区信息化人员力量,确保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成立机关事业单位,统筹新区信息化技术服务工作。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人才开发,引进高层次和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建立智慧城市专业人才培养机构。

5.3 强化自主创新,掌握核心关键技术

对新区范围内技术优势明显、综合实力雄厚的国内企业进行重点支持,鼓励和引导其承担起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任务。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突破高端芯片、关键组件、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占领科技制高点,减少对国外技术和产品的依赖;着力夯实信息安全基础,确保城市信息安全总体可控。

5.4 做好产业规划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将智慧城市相关产业发展列入区域重点发展规划,科学规划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培养一批核心骨干企业,实现规模效益。创新商业模式,引入市场机制,扩大投资渠道。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的支持和引导作用,支持、引导公共性、基础性、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加大对信息化投入,支持、吸引IT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推动物联网等产业迅速发展,带动整体产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IBM商业价值研究院,智慧的城市在中国(EB/OL)2009.02.http:///cn/severices/bes.iibv

2. 曼纽尔・卡斯泰尔著,崔保国译.信息化城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10

3. 高玲玲,卢杰民,胡剑瑛.智慧驱动城市变革[J].上海信息化,2009(12):33-35

4. 张公忠.智慧城市与智能建筑物联网应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2):14-18

篇9

“圈外人”圈地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杰里米・里夫金预言:基于石化、能源的不可持续,会带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终结,而新经济时代将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

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与互联网的融合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征。传统的工业自动化生产要转向智能化生产,信息和数据是核心驱动力。同样,信息科技引擎作用于传统产业,也成为城市管理者开展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社会“双转型”工作的核心抓手。

而其过程即是城市的逐步智慧化。在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侠眼中,智慧城市的实现,技术不是瓶颈,观念是首要问题。

“城市要有‘智慧’的内在驱动,我们只是提供相应的方法和手段。”在抢滩智慧城市的众兵家中,同方的竞争砝码是什么?

周侠的回应是:“同方不是做项目,而是与城市、城市管理者去达成战略合作。”

2014年,同方提出了“百城计划”,同时提出 “泛集成”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也即外界所言的“圈地运动”。

而做出如此重磅举措,带领同方软件核心团队的周侠最初却是不折不扣的“圈外人”。“进入同方前的十几年里,我做过导游、当过记者、拉过广告,甚至还从事过进口板材行业,基本都是跨行业工作。”周侠笑谈。“而同方本身由于隶属教育部,给人感觉是高科技企业,外人很难将其与信息化,与安全自主可控相联划等。”

而正是这个“圈外人”,在同方一扎根就是十五年。从政务信息化到教育信息化,再到物联网应用业务推广,乃至同方“百城计划”推出,周侠“涉猎”广泛。“从做产品到现在做软件,其实也是跨专业、跨领域。”周侠表示:“关键是我愿意忙活新东西,也乐于接受挑战。”

“当时也是边走边学。我只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科技一定会改变社会,我想要做改变社会的人,就只有努力跟上这个步伐。”

谈到做信息化的辛苦,周侠调侃道:“我老跟他们开玩笑,我说早知道IT这么辛苦,我就不来了。”其中的苦楚与艰辛,无法一一言表。

而从目前来看,“百城计划”的成绩还算不错。同方公司已经与多地达成了合作共识――北到新疆克拉玛依整合教育资源,南到广西钟山解决民生问题,东到杭州宁波解决医疗问题,西到重庆解决交通问题。

周侠表示,“泛集成”智慧城市建设理念是一种战略合作模式,是与政府、城市管理者以及优秀伙伴在规划层、技术层以及资金层的广泛合作,从而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周侠举例说:“某个旅游景点的售票系统,包括监管、监控,还有监察人流,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升级,而智慧旅游是把这个城市跟旅游相关的,包括交通、银行、餐饮、酒店以及相关的服务业融合在一起,通过大数据技术,形成一个能够为任何一个旅游者提供所有方案的一个机制,实现城市泛行业管理需求。”

遵循这种长效发展机制,在未来三到五年,同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是贴近三、四线城市发展需求,全部参与一百个城市的顶层规划设计,全方位创新智慧城市的路线图。

“找魂”与落地

同方的“百城计划”正稳步推进。“目前,达成战略合作的城市有三四十个,相对集中在信息化发展较慢、落后一点的区域,如中西部地区。”周侠解释:“因为他们原来的基础较弱,相对整合起来还容易。而信息化发达地区的每一个子系统甚至都很庞大,整合起来周期长、难度也大。”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现阶段没有所谓的样本。”周侠认为:“因为每个城市特色不一样,很难去做严格意义上的复制和推广。”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更大程度是“找魂”的过程。所谓“找魂”,关键是要去挖掘不一样的城市特征,再去针对性地从这个城市未来的智慧构想去做整体规划。

“每个城市特征不一样,很难拿一个模式去套。所以同方的方式是从顶层设计、从规划入手,再考虑项目或者业务的延续。”

有人评价说同方在“圈地”。周侠回应:“圈地盘是圈了以后,我可以挑肥拣瘦地干,我有钱了干干,没钱我不干。但我们圈的概念并不是说圈完以后就不做了,我是为了做而圈,而不是为了圈去想别的问题。”

在“百城计划”推进过程中,同方始终秉持的是包容开放的心态和思想。“开放的市场面前,不能太狭隘,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这中间我们需要和大量厂商合作。”

因此,同方“百合计划”应运而生。“我们希望联合众家――友商也好,上下游合作伙伴也好,共同参与这个市场的建设。”

其目的是实现一个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其核心宗旨是――“善政、兴业、惠民”,周侠如此概括。“智慧城市建设首先需要政府转变智能,树立服务意识,其次是通过信息化社会建设,便民惠民,让百姓受益,再次是考虑拉动传统产业――医疗、交通、旅游等,由点及面地形成一个大的智慧概念。”

智慧城市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也不能单打独斗。“城市的智慧建设目标在每个阶段不尽相同,会沿着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方向阶梯式迈进。”周侠坚信,“这个过程可能三年、五年,甚至更长,但它绝不单是政府的事,企业的事,而是很多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的一个城市智慧化过程。”

百城计划的推进,周侠奉行切合实际、脚踏实地、真正的智慧,“而不是追求多大和投入多少亿”。

篇10

关键词:智慧园区;智慧城市;产业园区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113-02

引言

国家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1984年开始设立经济开发区作为促进区域快速发展的主要形式,其后相继设立了高新技术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由此全国各地出现了大批由民营和政府合办的产业园区。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地积极建设智慧城市,吸取对方经验,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聚、产业转型发展的平台,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研究我国智慧园区概念、发展要素是十分必要的,对我国建设智慧城市有积极引导作用。

一、智慧园区的概念

“智慧园区”是在智慧城市背景下提出的,智慧园区的建立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智慧园区的发展有其历史过程,也有其发展方向,更具有现实意义。国内学者对智慧园区的概念主要有以下观点。百度百科上对智慧园区的定义为:一般由政府规划建设,供水、供电、道路、仓储及其他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合理且能够满足从事某种特定行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需要的标准性建筑物或建筑群体,主要包括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科技园等。张擎[1]、张凯书[2]都认为,智慧园区是借助新一代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监测、分析、整合及智慧响应的方式,改变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交互方式,将园中分散的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有效连接起来。吴君[3]则认为,智慧园区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应用多种技术,服务于多个对象的多维立体的复杂系统,强调“公共管理、基础配套、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安全保障、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六位一体的整体布局模式。太极总经理洪劲飞对智慧园区的理解是以园区为平台,由政府或企业规划建设的,通过对园区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部感知和互通互联,提高园区的运行效率[4]。综上所述,智慧园区是以智慧城市为背景发展起来的,其核心也应该体现“智慧”,即智能化,主要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手段,合理配置园区内的资源,时刻感知园区动态,提高园区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是建立在数字化园区基础上的智能化园区。

二、智慧园区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和基础

(一)传统园区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但目前,我国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我国产业园区建设总体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园区的建立是为了落实国家政府,增加政府业绩,没有将园区的建设落到实处,仅仅是照搬照抄国外园区建设的模式,没有体现中国特色[5]。

2.信息化建设不完善。园区整体建设缺乏统一的、规范的、整体的网络基础设施,目前我国园区内的网络设施存在多网并存,造成资源的浪费,也降低了园区的企业效率。虽然大多数园区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缺乏整体信息资源分类、采集、管理、共享机制,导致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资源利用困难[1]。

3.园区服务功能薄弱。传统园区强调简单的物业服务,注重公共领域的管理与服务,对企业、政府及入驻企业的多样化需求难以满足,而且其服务形式、服务内容也单一落后。

(二)智慧园区助推传统园区转型升级

智慧园区建设更加强调“智慧”,是在数字化园区基础上,全面实现网络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人性化、经营管理协同化和产业结构集约化。

1.智慧园区是以泛在网为支撑平台。园区内以基础通信网络的建设为主,实行三网融合,通过信息管道网络、无限网络覆盖、光纤宽带网络接入网等基础设施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园区的智能化,使得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结合更加密切,更加智慧化。这种网络设施一体化的建设,为企业、政府和公众的联合创造了便捷条件。

2.园区智慧化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企业效率。智慧园区通过建立完整统一的网络系统,采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园区进行智能管理,实现园区内信息互通互联、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从而提高信息交换、信息、信息综合利用、信息应用与服务等智能。园区智慧化建设将更有利于集中管理,避免重复设置,节约成本。

3.智慧园区服务更加人性化、智慧化。智慧园区是一个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的产业园区,以实现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进步。智慧园区的服务方式以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及社会的需求,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增值服务,而且可以实现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互动。

三、智慧园区建设的意义

智慧园区的建设是国家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具体表现,对促进信息化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智慧园区统一、协调的建设将利于传统园区改造升级,转变传统园区管理和服务上的发展方式。

第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园区经济牵引智慧场所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内动力,提升产业层次,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园区作为生产要素的集聚区,有效改变了传统产业“单兵作战”的发展方式。通过特色园区、专业园区建设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依托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市场需求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的经济发展布局[6]。

第二,智慧园区的建设有助于智慧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推进城市向智能化、网络化发展。产业园区通过产业发展核心要素集、整体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产业规模效应。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以智慧园区建设作为牵引,拉动智慧城市建设,将智慧园区的管理方式融入到城市管理体系中,真正实现城市管理模式的“智慧化”。

参考文献:

[1] 张擎.智慧园区:源于数字化 高于数字化[J].中国高新区,2011,(9):128-129.

[2] 张凯书,张怡,严杰.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J].信息通信,2012,(6):118-119.

[3] 吴君.关于智慧园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5,(34):141-142.

[4] 洪劲飞.智慧园区建设解决方案――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5,(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