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篇1

关键词: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机制

一、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这一定义说明了金融危机所具有的三层含义:金融状况的恶化;金融危机覆盖领域的广泛性;金融危机所具有的突发性。

金融危机最初是包括在经济危机之中的。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不同之处在于:经济危机重心在于生产过剩危机,然而金融危机则表现为金融工具职能被破坏,金融机构纷纷倒闭,汇率的波动与资本外逃,货币贬值,利率猛涨等。经济危机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金融危机可能随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也可能当经济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单独爆发。

金融领域存在着四中均衡,货币供求均衡,资金借贷的均衡,资本市场均衡和国际收支均衡。当四种均衡被打破到一定程度之后,金融危机便会爆发。四种均衡相互之间有较大的关联,当一种均衡被打破到一定程度时,其他均衡也会有相应被破坏的倾向。金融危机发生有两大根源,一是随着经济周期积累的经济问题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二是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二、第三代金融危机理论模型重点

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是由麦金农和克鲁格曼首先提出,该模型强调了一个重要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道德风险问题。普遍的道德风险归因于政府对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隐性担保,以及政府同这些企业和机构的裙带关系。从而导致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投资膨胀和不谨慎,大量资金流向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形成了金融过度(Financial Excess),导致了经济泡沫。当泡沫破裂或行将破裂所致的资金外逃,将引发货币危机。

三、发展中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经济基础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科技水平极大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导致其产品在竞争力上也相差甚多。产品竞争力的低下及不完善的工业体系导致了经常账户赤字的产生。例如越南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的十年里,一直推行激进的经济增长措施,工业基础薄弱但又急于加强现代化导致越南不得不加大工业配套零部件的进口,导致连年经常项目逆差,外汇储备降低。美洲开发银行估计,在过去的20 年中,拉美国家贸易条件下降率(大约为15 %)的标准差是工业化国家的2 倍。

金融企业竞争力与效率低下,发生道德风险。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对信贷风险无视而大量借贷造成一些行业的投资过度,产生呆账,加剧银行业风险。经济自由化之前,各国银行业存在的风险均转嫁给了政府。而银行业正是由于相信发展中国家政府不会任由银行倒闭造成经济动荡而加大了信贷供给力度。东亚各国随着自由化的进行,一些垄断企业逐渐丧失垄断地位,盈利的丧失导致信贷风险加大。然而由于这些企业和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银行相信政府背后对企业的隐形支撑,依然发放贷款。

宏观经济失调,经济体系脆弱。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东亚经历了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房地产投资过度膨胀,造成了大规模的空置及资产泡沫。例如泰国房屋空置率达20%。同时金融市场日益繁荣,股市资产规模大幅上涨。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第三产业增长超过第一第二产业,金融业过度繁荣而广大依靠第一第二产业的工人农民的生活水平却持续下降,经济体系变得过分脆弱。

四、发展中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政治基础

政治状况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促成与加剧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政治环境是保持国际资本信心的重要因素。而一旦政治环境发生动荡,国际资本容易大规模外流,造成货币危机。

五、发展中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金融基础

首先,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固定汇率制,盯住美元。然而,20世90年代,随着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相对升值,发展中国家货币却由于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随着美元升值。货币的升值导致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加剧了国内经常账户赤字的程度。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发展中国家普遍通过较高的利率来吸引外资流入。货币高估给了国际投机资本以可乘之机。同时固定汇率制导致国家无法有效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同时,发展中国家并不像发达国家一样能有充足的工具抵御货币危机。在货币危机发生或者即将发生时,发展中国家由于不能容易地借到应对危机需要的外汇,其应对货币危机的能力大大减弱。

金融自由化过早且国家对金融控制力不足。各个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发生时间与与金融自由化时间相差并不太长。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在金融深度上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国内金融机构承担过大风险。另外,发展中国家国内金融资本的过度退出也严重削弱了国家的金融控制权。以阿根廷为例,在银行私有化过程中,外资控制了商业银行总资产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十大私有银行中,七家为外资独资,两家为外资控股。

六、总结

相比较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工业体系尚且不发达,对出口存在一定依赖程度,经济受国际环境影响程度较大。而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又同时积累了宏观经济失调、金融业风险过高等一系列经济金融问题。并且,发展中国家盲目追求金融自由化,国家逐渐丧失对金融的控制力。除此之外,发展中国家拥有比发达国家更严重的政治不稳定性与更低的国家信誉。这一系列的问题相组合,叠加,最终使得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在发展中国家频发。(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春红.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比较[D].山东大学,2002.

[2]陈雨露,马勇.金融自由化、国家控制力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3(3):45-52.

篇2

【关键词】金融领域 沿海港口 航运市场

一、港口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

经过国内外港口经济发展经验可以表明,港口是加快带动地缘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的战略核心资源,港口经济也已经成为地缘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的增长极。比如中国沿海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等等,这些是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增长极,也充分表明了港口与港口经济在地缘区域经济贸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获得乘数效应。

在经济学中有一种叫做“乘数效应”的概念――增加投资将会引起更大的提高GDP的增加。港口经济具有非常强的关联性和综合性。它是指通过港口运输产业以及依靠港口发展起来的相关联的产业组合起来形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港口的快速发展需要很多的相关服务的支持,也将会带动这些相关联的产业极大的发展。因此,港口经济有很大的乘数效应。

(二)形成产业集群,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我们所说的产业集群就是指一些产业区域有关的企业市场和它所在体系中大量聚集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企业群体。这些企业集群使得各个行业能够各自经营,优势分享,共谋创新,在竞争中需求合作,从而提高了协调配套的能力、降低了很多成本、增强了各个企业发展的竞争力,实现了企业在组合条件下发展规模庞大的经济体系。

就当前现代港口的临港大型产业上来看,大多数都呈现出产业集群的态势。在法国的福斯港,通过进口原油等等矿产资源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一系列的规模宏大的工业体系。在日本的阪神工业区域地带,仅仅在港口沿海附近狭窄的地带,分布着数以千家的大型工厂,三菱电子等等大型企业都在这里设有大型厂房。在中国,只要是临港工业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方,都慢慢呈现出产业集群的态势。其他一些相关的产业集群也在逐步形成。

(三)发展循环经济,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港口是环北部湾区域内发展研究和改革创新最强的地带,应该最先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增强和增大环北部湾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当前中国海岸线上各大港口都在积极不断的摸索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比如上海南汇港就是借鉴国际先进的理念,设想并提出了对长期放垃圾的土地再次开发二次利用,在废弃的地方建立起循环经济发展产业园的构想。天津港也在摸索行走在循环经济之路,采取一系列的办法,在注重资源的同时,天津港在经济发展中对资源采取集约化使用以及二次利用等等。青岛港通过改革创新等等手段,快速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全力发展资源节约型港口。

对于临港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大条件下,环北部湾经济区域也应当对整个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节约型大港和集群循环经济区。

二、港口经济发展的思考

港口经济发展对于中国国民经济也具有一定全局性的决定效应。沿海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产业运输能力的增强有力地带动了中国环北部湾经济区域的发展,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内陆城市的发展也正在逐渐结合为一个群体,相互关联,不仅仅增强沿海城市的交通枢纽能力,而且也将成为沿海城市创新能力最强的因素,成为环北部湾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动力。最重要的是,中国港口功能的不断增强以及港口经济的不断壮大,有效地推动了中国内地的经济快速发展,决定着中国经济发展体系的地带性局面。港口经济变成了分配资源、调动环北部湾产业经济结构的主要力量。港口经济也已经成为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一般按照经济学的规律,在一些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的中,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发展水平也是相当不平衡的。在某个时期,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常常集中在某一个或者几个拥有主导的行业或者地区,这些行业者地区就是这个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点。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地区的港口经济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均衡性,港口经济的发展所需要的矿产资源就需要依靠运输来调节分配。港口城市成为货物海上运输以及货物陆上运输的集结中心点,拥有比一般城市更为广阔的发展经济能力的腹地,也拥有利用外部更多资源来发展该地区经济地位。

四、结束语

从中国港口发展趋势上来看,在未来时期仍然将处于快速建设飞速发展的阶段。中国沿海港口也将进一步建设与完善港口的布局,提升沿海港口的综合运输枢纽能力水平。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趋势良好,国际经济贸易的金融结构和资金流向比较客观。港口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为使港口经济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要求我们在了解和掌握国际准则和有关规则的础上,根据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和完善既符合国际准则又适合我国港口经济发展的涉外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结构转型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3)05-0099-10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30多年间,我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以及内部比较优势的逐步减弱,我国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增长势头大幅减弱,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所降低。未来对外贸易能否继续发挥对我国经济的引领作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已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内外需关系上,大多数学者认为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曲凤杰(2005)认为,外需可以直接带动国内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的增加;内需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进口等提高国内供给能力,促进外需扩大。杨运杰(2007)指出,外需(出口)可以直接带动国内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的增加;内需的增加(主要是生产性需求的增加)可提高国内供给能力,促进外需扩大;外需扩大若规模过大或结构不合理,就会对内需产生直接的抑制作用。王子先(2009)认为,现阶段出口作为一种最终需求对我国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相当长时期内仍是我国总需求的重要部分,保持出口稳定增长仍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外贸已经成为促进我国改革、发展、创新的综合性引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内需与外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国内市场和需求可以为出口提供重要支撑和动力,外需对内需也有着同样巨大的拉动作用。但也应看到,为果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特殊时期,随着我国政府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本措施,不少人逐渐形成了“重内需、轻外需”的思想观念。曹晓蕾(2010)认为,中国经济内需和外需的矛盾在于内需增长不足而外需增长过快,二者的关系表现为内需与外需的相互抑制和替代,其中外需对内需的抑制和替代尤为明显。郭素芳(2010)甚至得出,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遭受严重冲击,2009年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44.8%,对GDP的拉动为-3.9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数据)。足以说明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包希超(2012)认为,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要适度,内需对经济运行起主导作用的地位不能动摇,外需只能对经济运行起从属作用,而且规模必须控制在国民经济综合调控的比例内,保持与国内需求同步的关系。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内外需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实现协调。吕政(2012)认为,扩大内需是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虽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扩大出口来利用国内工业生产能力,但出口的扩大要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我国的国际贸易条件已经并正在发生变化。

当前,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经济逐步走上次高增值轨道。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发展既面临着可以大有作为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迎来了国际国内发展约束日益强化、各种矛盾日益多元、风险与摩擦剧增的战略挑战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从数量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提升型转变,外经贸发展的现实基础也与之前完全不同。当前,我国正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在新时期,不能仅仅从统计贡献度来看待外贸发展贡献,客观、全面看待和高度重视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作用至关重要。李晓西和吴铭(2012)认为,净出口贡献率等外贸统计指标虽然具有理论依据并符合国际通用规则,但严重低估了外贸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能客观反映外贸对国民经济的实际贡献,应从国民收入、就业和国民经济结构三方面考虑外贸实际贡献度。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定位,不应是阶段性的权宜之计,而应放到战略基点上,可以说,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综合性引擎作用。离开这一认识,弱化对外贸易的综合性引擎作用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是非常危险的,后果也将很严重。当前的相关研究对我国所处发展新阶段内需扩张的必要性和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分析得比较充分,但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潜力和空间的认识不足,未能够充分重视在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基础上,通过转型升级提升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质量和水平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本文通过实证法,在对我国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仍然所具有的重要性及近年来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的政策建议。本文其他部分的具体安排为:第二部分阐述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第三部分剖析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困境;第四部分提出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作用的政策建议;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论。

二、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

(一)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

过去30多年,我国主动适应国际经贸发展潮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充分运用特有资源和要素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对外贸易的发展使我国缓解了外汇、资金、市场、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诸方面的瓶颈,成功实现了经济起飞;潜在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得以盘活,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口红利”;城市化、工业化、经济体制市场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获得了强劲的外部推动力。

对外贸易的发展使我国迅速、全面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体系,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整合要素资源,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使我国“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通过与国际规则的接轨,我国经贸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日臻成熟和国际化,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机制日益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和透明化,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环境的总体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外贸出口仍是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传统定量分析法(即出口增量占同期GDP增量的百分比)来计算,1978-2011年间,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达到20%,其中“十五”期间贡献率最高,平均为45.4%。但与世界上其他外向型经济实体(德国的对外贸易贡献率为60%,日本也达到33%)相比,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见表1)。因此,从对外贸易贡献度的角度而言,我国继续扩大或者稳定出口还有充分的可能性。尤其当前国际国内经贸发展格局面临重大变革和调整,要实现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更大空间

2001年加入WTO以来,我国出口高速发展,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快速提高,由2001年的4.3%提高至2011年的10.4%,且自2009年以来出口规模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从国际贸易发展历史看,20世纪70年代之前,美国长期占据世界出口的龙头地位,所占份额超过16%,最高年份(1953年)接近19%;70年代之后,随着美国放弃金本位制,以及中东石油危机的爆发,德国出口异军突起,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德国在世界出口市场所占份额曾一度超过美国,此后虽为美国反超,但于21世纪初的2003-2008年再次跃居世界第一,所占比重曾高达12.2%。相比较而言,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在世界出口中所占份额与20世纪70年代前的美国和本世纪初的德国还有一定差距。考虑到经济全球化水平的大幅提升,我国出口在理论匕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见图1)。

另一方面,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使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并逐渐成长为“世界工厂”,推动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世界制造业产值的比重增加至15.6%,超过日本(15.4%),仅次于美国(19%);而根据经济研究和咨询公司IHS Global Insight发表的研究报告,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达到19.8%,首次超过美国(占19.4%),跃居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我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门类最为齐全的工业体系,200多种工业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随着制造业产值跃居第一位,我国制造业出口在全球所占的比重也大幅领先其他国家。目前还存在差距的地方在于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仍不是很高,同制造业强国美国仍有一定差距。根据联合国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世界占比为15.3%,低于美国的24.0%(见图2)。

三、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贸易增长势头大幅减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的10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实现前所未有的增长水平,年均增速达到22.6%。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3.9%,为30年来首次负增长。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4.7%,实现强劲反弹。但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及国内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制约,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再次出现增速放缓迹象,全年同比增长22.5%,比2010年减少12.2个百分点(见图3)。进入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速放缓趋势更加明显,上半年同比增长8.0%,1-11月份累计增幅进一步放缓至6.3%。

(二)贸易的地区结构不平衡

一是对发达市场的出口比重仍然较高。2001年,我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三个发达市场的出口占当年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52.7%。此后,随着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稳步实施,近年来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出口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对发达国家(地区)市场依赖度有所下降。2011年,我国对上述三个发达市场的出口占比降至43.7%(见表2)。但如果考虑香港地区转口因素,2011年,我国出口对发达市场的集中度仍然接近60%,处于较高水平。发达市场需求的下降也造成近期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整体增长乏力的不利形势。

二是欧美仍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08年,来自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顺差合计3310.4亿美元,是当年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总额的1.12倍。从2001年至2011年,我国对欧盟贸易顺差增长了27倍,对美贸易顺差增长了6倍。2009年,由于美、欧市场需求骤减,来自两地的贸易顺差合计为2518.5亿美元,较上年减少23.9%,是我国当年对外贸易顺差总额的1.28倍。但自2010年以来,我国对欧美顺差呈反弹趋势,2010年和2011年对两地顺差合计分别为3240.3亿美元和3471.7亿美元,分别是我国当年对外贸易顺差总额的1.77倍和2.24倍(见表3)。如果考虑香港地区转口因素,我国对欧美贸易顺差规模可能还要大得多。贸易顺差的大幅增加客观上也为欧美频频对我国挥舞贸易保护大棒提供了口实。

(三)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尚未完成

近年来,我国要素成本上升较快,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制造业的成本竞争力。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2011年,我国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4.5%,制造业农民工月收入年均增长15%。随着周边国家工业化发展加快,部分对成本较为敏感的产业和产品订单出现向周边国家转移迹象。2012年前7个月,我国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欧、日市场份额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1、1.4和2.7个百分点,流失份额主要被周边低成本国家挤占。在外需下滑的同时,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面临的国际竞争加剧,出口企业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综合竞争优势。

(四)贸易保护主义威胁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出口产品遭遇贸易保护措施最多的经济体。据WTO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球21.3%的反倾销立案和24.2%的反倾销措施针对我国产品。2011年,我国出口产品共遭受贸易伙伴国6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为59亿美元。其中遭受反倾销调查49起、反补贴调查9起,分别占全球反倾销立案总数的31.6%和反补贴立案总数的36%。随着我国出口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以及高端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我国高新技术等产品出口所受的限制明显增多。如欧盟对我国无线通讯产品发起“双反”调查,美国、欧盟、印度等对我国光伏电池发起贸易救济调查,这显示出我国新兴产业产品已成为各经济体贸易限制的重要对象。据商务部数据,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达243亿美元,增长7倍多。

四、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今后一个时期,在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大背景下,通过强化开放和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我国对外贸易将能够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国际生产和分工体系,更加积极主导参与全球生产、经营、销售、服务和投资体系,更加主动利用全球范围高端要素禀赋和各类资源来重塑我国的综合竞争优势,将中国制造升级为全球制造,提升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角色定位。

(一)积极推进对外贸易发展转型升级

对外贸易发展转型升级是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环境等约束日益强化,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特别是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民工荒”现象频发,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以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形成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已经难以维持。此外,在越来越多产业领域,我国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同质化竞争及与发达国家的高端竞争使对外贸易深入发展遇到越来越多的新挑战。但同时也应看到,经过30余年的积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要素资本日益丰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牌、知识产权、技术和国际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不断充实,企业国际化竞争意识和能力迅速提升,这为我国企业改变低成本竞争路线,适时顺势攀升产业链,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成功实现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准备了条件。当前,我国应该用创新和科技等高端要素代替资源、环境、劳动力等传统低端要素,以生产要素的转变来提升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资源环境适应能力,通过构筑对外贸易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方式,不断推进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陈海波和朱华丽,2012)。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题中之义。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经济发展以互利共赢为目标,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市场和资源的内外联动和全面整合。加工贸易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优化产业布局,整合包括优惠政策、低价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资源的产业活动,在我国向贸易大国演进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置疑的重要作用,对增加我国外汇和资本积累、推动我国市场化改革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升我国“二次创新”能力功不可没。但不可否认,加工贸易总体而言,附加价值低、技术含量不高、资源能源消耗大,在各类要素价格急剧攀升的新阶段,其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约束和挑战。当前,应客观理性看待加工贸易,既要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进一步找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力促转型升级;又要立足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全面认识加工贸易作用,尊重加工贸易发展规律,看到加工贸易作为适应我国国情的贸易方式在相当长时期仍是我国经贸发展的重要内容。切不可盲目急躁,逾越发展阶段而主动放弃这一长期扎根于我国经济土壤、与我国本土生产要素有机结合的产业活动。

推进对外贸易发展转型升级,必须继续实施好各项传统贸易战略,包括“市场多元化战略”、“科技兴贸战略”、“以质取胜战略”、“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同时,必须“切实重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重视资源环境代价问题,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多种途径提升绿色要素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汪克亮等,2012),积极探索实施“绿色贸易”、“智慧贸易”、“和谐贸易”等新战略。通过战略调整,实现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并重、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并重、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沿海外贸与内陆外贸并重,实现我国对外贸易从模仿创新驱动向自主创新驱动转型,从粗放型、不可持续增长向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包容型增长转型,从低成本竞争优势向全要素综合竞争优势转型。

(二)以“走出去”带动对外贸易发展

在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大环境下,中国贸易量的持续高增长日益受到全球关注,并被称为中国贸易量增长之谜(吴福象和刘志彪,2009)。相应地,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依赖性也不断加强。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高依赖性也存在着高风险,外部经济的波动很容易通过贸易渠道传导到中国经济,会使得中国出口企业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而且中国的大国经济特质会加剧这一困境(陈勇兵等,2012)。在这种情况下,充分重视企业“走出去”对外贸发展的带动作用意义重大。过去30多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水平的提升,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现已进入海外投资的高速发展阶段。国家“十二五”规划已明确把“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我国未来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

海外投资由于涉及资本和人员流动、产业和要素转移,连接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已成为连接国内外经济的重要桥梁,对我国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以及对外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因而也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当前应立足我国国内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推动企业开展海外国际经营。对于产能过剩产业和夕阳产业,应加快向有需要、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对于国内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产业,应加强科学筹划,推动其向资源富集地区转移,并深入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开发和加工互利合作;对于我国技术水平不具优势的高端技术产业,应积极支持相关企业到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技术研发和投资合作;对于资金实力雄厚且具有国际资本经营运作经验的企业,应大胆鼓励其“走出去”,通过并购、股权置换等形式获取国际化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提升国际化经营和管理水平。

为了更好地发挥“走出去”对外贸发展的推动作用,应发挥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及商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建立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合法合规经营、履行社会责任。同时,要加快完善对外投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多、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签订,完善海外投资促进体系,防范各类风险。

(三)扶持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

中小型外贸企业在推动进出口、创造就业、繁荣经济、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健康发展是我国对外贸易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国际工程承包以及劳务合作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日益推进,为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但同时,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障碍,如企业规模较小、实力弱,人员流动频繁、高端人才少,经营模式传统、国际化经营能力不强,品牌缺乏、国际营销能力不足等。相对国有大型企业而言,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也不健全,如准入门槛高,“融资难”、“融资贵”等。

在当前外贸增长减速的不利形势下,我们更应该重视中小型外贸企业的作用。首先,应加强政府对中小型外贸企业在市场准入及准入后的各项支持。通过搭建信息平台,为国内外消费者和企业与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对接提供信息服务,为其开展经营合作提供便利。其次,应高度重视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探索建立健全中小型外贸企业融资体制机制,提供融资便利。同时,还应鼓励发展民间金融,释放民间资本的潜力,为中小型外贸企业缓解融资难题提供新的渠道。中小企业旺盛的资金需求强烈地刺激了民间融资市场的快速发展,而民间资金的富裕也使这种需求的实现成为现实。由于城乡居民闲置资金多,投资渠道少,为实现资金的保值和增值,大量民间资金涌向中小企业成为现实(陆岷峰和张惠,2011)。再次,应建立健全中小型外贸企业进出口预警机制和政企畅通沟通机制。发挥行业组织和政府相关部门在行业自律、信息收集、沟通协调、引导疏通方面的作用,推动企业避免竞相压价引发恶性竞争,维护我国企业总体利益。最后,政府还应重视中小型外贸企业人才培养。可通过行业协会等开展相关培训和政策宣讲,帮助企业提高国际经营和合规经营意识,并加强同金融、法律、银行、保险及咨询机构等的合作,为中小型外贸企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服务。

(四)有效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各国就业情况普遍不佳,导致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各经济体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两反一保”等贸易救济调查日趋频繁,且发起主体日益多元,不仅包括欧、美、澳等发达国家(地区),也包括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频繁遭遇贸易摩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我国出口规模迅速扩张、部分产品面临的同质化竞争加剧有关,也与各国增长放缓从而加大对本国市场的保护有关,也与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始反思全球化的利益分配问题相关,甚至与“经济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等各种反全球化思潮有关(尹艳林,2011)。

当前,发达国家更加频繁地采取包括劳工、人权、知识产权、汇率政策、技术标准、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等非传统贸易壁垒;而一些资源、能源富集国家基于各种考虑纷纷在相关领域设置贸易和投资壁垒。因而可以预见,随着世界经济格局进一步调整和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入,我国产品在海外面临的贸易摩擦压力将持续存在,甚至可能进一步上升。在这一形势下,中国不能硬着头皮强行以贸易摩擦应对贸易摩擦,以贸易战应对贸易战,更不能采取相互报复和制裁的手段。要转变观念,正确看待有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要认识到贸易摩擦的过程,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过程,是相互依存的过程(殷越男,2012)。对此,我国应以WTO、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框架为平台,大力推动自由贸易,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不断优化出口结构;完善贸易摩擦应对协调机制,积极开展多、双边协调和磋商,妥善应对和化解贸易摩擦。

篇4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指标;发展模式

1.县域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1.1 县域经济的概念界定

高焕喜(2005)指出,县域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县域经济是县域范围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综合;狭义上,县域经济指的是以县级经济区域为地理空间,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孟宪江,刘福刚(2005)认为,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特殊区域经济。冯德显(2004)指出,县域经济指的是县域范围内,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系统,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特殊的重要地位。朱舜(2001)认为,县域经济是县行政区域多种经济活动交织形成的经济有机体。

综合上述学者观点,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涉及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广大乡村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包括县城经济,乡镇经济,村域经济各个层次。

1.2 县域经济的特点

区域性。王怀岳(2001)指出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范围,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间可分的行政界线。县域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进行,县域的经济管理权限也集中在这一范围内。有学者认为,由于各个县域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的不同,不同县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别很大,存在明显区域性的特点。

开放性。陈清(2004)指出,由于县域之间存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的不同,县域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和梯度。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以与外界交往为前提。凌耀初(2005)指出,县域经济不仅仅等同于县行政区划的经济,它可以突破人为划分的区域和边界,实现经济的集聚和交流。张秀生(2007)指出,尽管县域经济使在县行政区域长期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经济可以在更大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形成跨县域的经济协作网络、贸易集散地或某一专业化生产中心。

过渡性。张红宇指出县域经济的过渡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桥梁,二是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的结合点。高焕喜(2005)指出,这种过渡性一方面是由行政性的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受经济社会条件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县域经济所属的层次。在县域经济的层次中,县域经济是中心层次,乡镇经济使介于县域和村域之间的纽带层次,村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层次。(李润田,2004)

综合性。肖越(2011)指出,县域经济是集三次产业、产品和服务活动、经营与管理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学者们指出,县域经济的综合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一应俱全,既有农业经济,又有工业和服务业经济;二是为县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基础设施齐全,其经济部门和行业构成完整;三是县域经济包含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和私有、混合经济。同时,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也将长期在县域经济中存在。

2.县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

肖越(2011)指出,在经济指标体系设计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明确界定评价体系的统计范围,从现实出发,代表性和综合性,注重指标的内在联系。余鲁(2004)认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指标应是全方位和科学的,但从指标体系建立的角度来说,可操作性更为重要。曾智(2010)认为指标建立的几个原则包括:全面性和综合性,合理性,可行性,动态性。李首涵(2007)等学者认为的原则还包括科学性、客观系统和可靠以及可比性。

纪明(2007)指出,县域经济发展集中反映了县域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的全局发展,包括县域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情况。田全房(2007)指出,县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是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分析,各指标之间应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

余鲁(2004)指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投入,二是经济发展的投入绩效,三是资源禀赋。曾智(2010)提出的经济指标体系分为四个方面:经济发展数量(GDP,人均GDP),经济发展质量(每百元固定资产产值),经济发展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产业体系中的比重),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指标(非国有经济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比重)。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县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全面性、动态性、可比性、层次性、可行性、科学性、可持续发展原则。考察指标主要包括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资源禀赋。

3.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3.1 产业主导模式

工业主导模式。针对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姜保雨(2006)指出,要大力发展工业,建立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提高经济实力。赵伟(2007)指出,工业主导模式的经济中,第二产业在产值和就业比重都应当占据主导地位,他将这种工业化模式分为:大城市依托型,内生型,开放型。

农业主导模式。赵伟(2007)指出,农业驱动型县域经济不是基于农产品数量扩张,而是重在市场性农业的发育和建设。闫天池(2003)指出,农业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并非单一的,可分为种植业主导,畜牧业主导和渔业主导,根据资源条件的差异,县域之间各有不同。

服务业主导模式。第三产业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指的是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县域经济三大产业全面进步(赵伟,2007)。邹进泰,彭先镇(2005)认为,这种模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批发市场带动模式,在县域之外的范围形成较大的辐射力,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一种是旅游开发模式,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以旅游业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3.2 资源禀赋型模式

人文资源推动模式。一是劳务经济型模式。梁兴辉,王丽欣(2009)指出,这种模式的劳务输出方是相对贫困地区,劳务输出到较发达地区后,积累一定的资金技术,返乡创业,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二是科技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以科技为突破点,发展高科技产业,进行科技的创新改革

自然资源推动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特殊气候和地形条件形成的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资源优势;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资源性工业;依靠丰富的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宋效忠,贾谋,骆宏伟,2010)。

3.3 主体推动模式

政府推动模式。这种模式是指政府直接介入到县域经济领域,推动其发展。政府不仅提供基本的制度和政策环境,还会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引导投资者进入,引导外部资源和企业家的加入(梁兴辉,王丽欣,2009)。

市场推动模式。一些县域经济的发展并非靠“官方”渠道进行,而是通过民间渠道展开的。市场可以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选择依靠两个市场中任何一个,也可以选择二者兼顾。

企业推动模式。大型企业往往可以带动一个县域的经济发展,这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这些企业往往是一体化、集团化程度高的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县域经济参与国内、国际竞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陈秀山,孙久文,2005)。

4.结语

关于县域经济的阐述充分体现了其基础性地位,它是国家最基础的经济发展和布局的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动态性,应考虑其实用性,分析其特殊性和偶然性。县域经济模式的选择是县域生产力、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的具体体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自然资源禀赋和外部环境条件会影响县域经济的具体发展模式的选择。对于上述经济模式的分类都有一定的科学性,在实践中也有很好的指导价值。但可能会缺乏整体的把握,难免出现交叉和遗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理论的综合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梁兴辉,王丽欣.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9(2).

[2]赵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产业驱动的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2007(4).

[3]陈清.关于县域经济问题的若干思考[J].学术论坛,2004(1).

篇5

关键词: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

对于创新驱动,可以在各个方面,实施产业创新。在管理方面,文化方面,制度方面,战略方面和科技方面都有待创新的实现。同样也就在这些方面共同将创新驱动落实,才能真正地稳步进入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制,并且在各方面多加配合,提供一定量的创新人才,共同努力,推动我国经济的战略转型以及经济结构,在另一层面上,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背景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大力的发展,可以说现阶段我国已经经历了发展的迅猛期,已经步入到,平缓的发展阶段。所以以往的很多发展方式都不利于现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许多企业原来的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所以现阶段以来,我国在发展要素禀赋的各方面条件都在发生变化。

首先就集中表现在经济体制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已经取代了原本的计划经济体系,我国已经成功的完成了经济方面的转型尤其是在过去的30几年来,人们的生产动力迫切增加,尤其是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受到制约的发展力量,中在进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许多产业的经济生命力就开始疯狂增长。同时市场经济的地位也与日俱增,并且成为了我国资源配置的主体力量,这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密不可分的。目前,在我国,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基本体系。另外,国家还通过国有企业的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二次创业来刺激经济市场的进一步稳定,也成功建立了一个多元化的微观经济体制。在我国,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已经基本确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国资源配置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依靠与市场化的改革。同时,在过去的几年里,资源的配置效率在某些层面上已经登峰造极,所以我国经济发展接下来将面对以前以改革为特征的体系要素禀赋将逐渐消退的情况。在新的经济体制环境下,实行创新驱动机制已然是适应时代所需。

同样在这30几年以来不但在经济形式上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我国在人口方面,也面临的新的挑战。目前我国的人口可以说,很不容乐观,最严酷的就是现今的青年们,将来很有可能会组成421家庭。这样的社会压力,是非常大的。根据一项可靠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总抚养量,虽然比从原先的62.6%几乎下降了一半,但是,这也很来掩盖我国即将步入老年化社会的近况。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老龄化人口还会持续增加,随即而来的还有适龄劳动力的减少,尤其是从2011年开始,劳动人口比重开始逐年下降,劳动成本却在不断的提高,所以在保持我国经济持续中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整体人口结构将会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同样随之发生改变的,还有我国自然资源的条件,不得不承认,在过去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对于自然资源的牺牲,由于自然资源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优势,但是从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高污染的严峻环境问题,而对于损耗的自然资源,也很难继续弥补。在本世纪初,国家就一直强调可持续发展。可见,资源缺乏的问题,已经成为很多行业发展止步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对于资源的高采用率也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也使我国经济担着弥补环境弥补的严重代价。所以在接下来的经济发展阶段内,我们不再能够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来满足经济增长率。所以我国经济增长对于自然的依赖程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实行创新驱动转型的必要性

我国在持续了30多年的经济高增长之后,新的经济环境形势已经不再适合要素驱动发展的模式,我国整体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取得一系列的成果同时,也隐藏着许多的风险。如果我们不能提出一条正确的发展模式,将会很难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有所突破,虽然我国目前经济增长量比较快,但是增长的质量还不是很好,增长的效率没达到最高。虽然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规模比较大,但是,规模还不强。所以目前我国仍然需要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不能像以前一样,只依靠于要素驱动,因此,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就变得比较实际,所以在中国经济的新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将会替代以往的要素驱动,成为我国经济新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

特别是在18大报告当中,将创新创业提高到一个重要的层面,也就意味着,接下来我国的发展将致力于新的产业,新的技术,新的人才的打造。同样在经济学原理中,创新驱动是一个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阶段,只有经历了创新驱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得到根本的问题,与潜力的发展。所以在新的环境下,我们经济发展要不断的和创新进行融合。

总结过去,我国经济取得很大成就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成功的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代替了以往的计划经济市场,成功的提高了我国资源配置的效率,为经济进行大幅度增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积极引进其他先进的技术,积极参与到全球化经济行业中,合理利用各项劳动力资源水土资源和矿产资源。但是如今中国面临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些一系列的优势,已然不存在。所以我国不得不面对,创新驱动的改变。

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走创新驱动。目前,由于我国前期阶段经济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以及我国人口的巨大基数,都导致了我国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产生的巨大的矛盾,而且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已经形成了严重的脱节现象。所以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在与国外先进技术方面,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所以才技术引进,方面受到很多的节制,所以要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行创新驱动,这是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所决定的,也是提升我国的各项创新机制的协同作用的重要举措。

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也需要创新驱动。对于现今国际情势来说,综合国力就是一个国家外部实力的评价标准。对于目前国际竞争,最重要的就是,科技实力的竞争以及创新能力的竞争。在这方面,创新型战略被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的经济体所重视提倡,尤其注重通过创新来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并且希望通过创新来实现国民经济的复苏,在新一轮的经济竞争中,创造新的优势。在国内外都对于创新给予极大的重视背景下,我国自然也不能落后,那么我们就要更快的加速创新驱动的具体实施,以及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创新驱动来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同时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将创新驱动,落实到实处。

现实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创新驱动。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已经严重失调,突出表现在环境利用率比较低下,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下,对环境消耗太高,这些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我国在,产业结构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主要是依靠第二产业来带动,这也需要我国大力的复制第三产业的兴起,同时也需要创新战略的实施,另外,虽然我国的城乡差距在缩小,但是进程还比较缓慢,虽然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有一定的关联,但同时有需要各方面的配合,等等这些产业结构转变都需要同时通过创新驱动来实现。

三、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内容

创新驱动,并不仅仅体现在某一个方面,尤其涉及到具体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种创新会涵盖各个领域,无论是从产业技术,科技创新,战略,制度,以至于文化创新都包含在这种创新驱动中。

首先要做好新型的产业体系。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一步普及,在国内的各种新型产业都面临着进一步革新的局面。同时,也要做好三大产业的调配工作,在最快的时间里,健全最好的,最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应该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将第三产业服务业作为主导的新经济体系。并且不断增加一些创新型产业来提升我国整体产业体系的稳定性,从而提升整个产业的现代化。并且加快,引进先进的技术,同时也要进行技术革新,进一步提升我国新型工业的革新,全面建设我国现代化工业体系,并且大力弘扬具有特色,创新精神的产业,促进我国工业产业,全方位创新。同时要大力推广信息产业,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向信息产业的转型,也是标志,我国逐渐向发达国家迈步的重要内容。

要做好以创新产品,来带动整个市场的增长。产品的创新,是一个独特的创新点,很多时候可能某一个新型产品的出现,会随之带动一类消费行为的发生。而对于这种产品,就是实现创新的最终目标。同样也可以在市场需求之类,以市场需求量为出发点,适当的加以创新,制造出适合销量的一些产品。虽然这些只是一种小型的创新,但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创新行为的发展。要做好产品的创新,只要对市场需求做好充分的了解。

同时要做好制度的创新,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利的保障。有一个新型的好的制度,是使我国经济能够进一步取得进展重要保障。当前我国许多市场竞争机制,还没有充分发挥其本身的作用,这在很大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我国创新事业的发展。就讲制度和战略相结合,通过具体的发展战略来分配好各方面的资源,达到共同发展。通过一定的制度对于这种发展模式进行维护,给于经济发展,转变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也是国家对于创新型产业发展的支持的重要体现。同时,实施创新驱动,要适当的进行制度供给的改善,不断的建立与现阶段经济发展,规模相适应的制度,不能让新型经济的发展失败在没有充分的制度保障下。

四、总结

总之,对于经济发展,一段时间里保持,持续增长是我国现阶段奋斗的主要目标。尤其是国家提出的经济新常态,也在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的经济环境已经有所改变了,不再像以往那样以要素驱动来带动整个经济产业的发展。现阶段我们需要不断的经过调整和创新,将许多的不稳定因素同时稳定下来,并且制定有关的新型经济发展的政策。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最大挑战,面对这项挑战,就需要看我们能否有效的实行创新,并且实现产业的全面升级以及更优势化的调整,来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 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商务印书馆,1983.

篇6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gricultural cycle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构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改变。

农业循环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生物质包含了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派生物、排泄物和遗体以及其中的生物质能。生物质中的每一种都是农业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互为循环经济条件的不同物质组合形成农业循环的系统。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大体包括以下四种模式:一是农业产业内部循环系统;二是农业—工业循环系统;三是种植—养殖—工业—营销系统;四是农业—工业—旅游业系统。当然,随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循环系统。那么,为什么说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呢?

1.1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现代工业的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等等。上述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1.2农业的自身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因此,我们更应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1.3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四个原则

循环经济遵循“4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思考(Rethink)的行为原则。

减量化原则,即减物质化,为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该原则以不断提高资源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在经济运行的输入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尽可能多地开发利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农业上应用减量化原则最科学、最灵活的方法就是“九节一减”,即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节粮与减人。

再利用原则,就是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坚持并灵活运用再利用原则,就必须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根据再利用原则的要求,对各类农产品、山区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进行成分分析,开发新的产品,延伸产业链,反复加工,不断增值。这样做不仅加工企业本身不再产生污染,而且可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再循环原则,就是尽可能再生利用或资源化,把废弃物返回工厂,在那里经适当加工后再融入新的产品中。运用再循环原则,大力发展“白色农业”——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中外专家将微生物视作“宝贝”,给它取了个新名词:“白色农业”。利用它,可以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无污染饲料、肥料、农药以及取之不尽的能源。专家认为,开发微生物资源,可以缓解能源与环保的矛盾。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发展农业微生物能源——沼气方面已取得巨大成绩,在利用农业废弃纤维质资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酒精来替代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方面也取得进展。

再思考原则,就是不断深入思考在经济运行中如何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大化。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着不断认知的过程,科技进步没有止境,构建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模式不可能一次完成。大自然的奥妙是物竞天择、长期进化的结果,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长期坚持,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以追求达到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实际效果。运用再思考原则,就是要着力经营生态环境,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

从近10年国民经济的发展来看,我国GDP的增长速度都在8%左右,国家税收每年都有2000多亿元的增长额,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这个增速必将为“三农”的解困奠定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00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422.00亿元,增长9.5%;财政收入达到16391.68亿元,增长14.6%;财政支出12421.38亿元;税收收入合计15810.24亿元,增长21.7%.可以看出,税收收入稳定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为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提供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在达到发展经济目的的同时,又能够保护好自然资源及其环境,并且人口保持在地理环境的承载限度内,使人类及其后代能够永续生存发展。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人类的发展观产生巨大飞跃。目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认同的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循环经济是否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些引起中学生困惑的问题不解决将影响学生对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形成学生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己任的中学地理学科在消除学生这些困惑中将发挥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地理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以地理学者的身份进行地理研究工作,地理研究性学习学生不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还能得到科学结论。通过“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消除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困惑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可持续发展经济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经济发展,二是经济可持续。从财富的角度来理解可持续发展经济,就是社会的总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增加,至少不减少。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言,其关键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到一种经济模式最能统一思想,便于实施。由于循环经济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因此,笔者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的观点。

从提倡一些废弃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到循环经济的提出,是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突破。它打破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把经济和环境系统割裂的弊端,要求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促使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传统工业体系转轨到物质的合理使用和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体系,为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从90年代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目前,德国、日本都大力倡导建立循环型社会。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消费体系仍在形成阶段,建立一个资源环境低负荷的社会消费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前地方可持续发展建设中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实现途径。

循环经济的具体实现途径主要包括:要使政府在法制建设方面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主体,循环经济要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建立一套绿色保障制度体系。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目前,应该加快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试点和总结。建议采用绿色国内生产总值(EDP)概念。EDP比较全面地体现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的框架。开发绿色技术,使之成为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以绿色需求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开展循环回收利用的试点。

3.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

该书从我国国情出发,对我国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进了深全面的探而讨,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献技献策,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宝贵意见和对策措施。

3.1要加快制定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提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等,指导全国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3.2要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如《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依法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抓紧制定各类相关法律法规,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条例》、《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回收管理办法》等。

3.3要强化政策导向,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是用足用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势政策,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扶持作用。另一方面以与时俱进精神,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再就是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投资、技术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

3.4要加大科技投入,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尤其是探索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一方面,加快用高新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以及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另一方面,要组织重大示范项目,选择具有标志性目标和有广泛推广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如清洁生产技术等),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的示范工程。

3.5要加大示范试点和典型企业的推动和辐射作用。首先是在继续推进清洁生产示范试点计划的实施的同时积极开展循环回收利用的试点。其次,以循环经济的要求,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特别是新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再就是抓紧推动全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城市的工作,专家们对于上海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尤其重要

3.6要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教育,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增强人们的观念和参与意识,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这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会对中国进一步研究循环经济,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想,促进各地循环经济的试点和示范实践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军,王文兴,刘金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探索--循环经济[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

[2]张宪法.对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3,22.

[3]吴天马.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势在必行[J].环境导报,2000,4:1~4.

篇7

[关键词]西北;非资源型中等城市;天水;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张小军,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教研室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甘肃天水741020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4-0083-04

发展循环经济是西北非资源型中等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下面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简要分析西北非资源型中等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

一、天水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优势与制约因素

甘肃省天水市作为西北内陆非资源型中等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既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又有一定的制约因素,因而,天水市发展循环经济压力与动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经济优势

一是相对区位优势。天水地处陕、甘、川交界地带和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的中点,对周边地区有一定的辐射力、带动力,区位优势明显。二是加工工业优势。天水市已形成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电子电器、机械制造、轻工纺织三大行业为主导,门类较多、技术装备较好、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的区域工业体系。三是旅游资源优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以麦积山石窟为代表的景区景点数量繁多、布局集中、文化品位较高,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四是农林产业优势。天水是西北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佳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发展种植业和农林产品深加工业前景广阔。五是劳动力优势。天水市是甘肃省人口最多的城市,城乡剩余劳动力多,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开展劳务输出奠定了基础。

(二)制约因素

一是人多地少矛盾日益尖锐。环境容量和经济容量都已严重超载,全市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口、经济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水资源贫乏,水土资源不平衡。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5,为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2/5。水资源量与人口、耕地的区域分布极不适应。三是农村面大,农业基础脆弱。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农业仍以种养业为主,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产品商品率低,农业基础脆弱。四是区域工业结构不合理,生产力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属于资源、新产品在外,生产加工在内,不能建立较完善的生产链,下游产品比重大,行业门类较多,但规模小而分散;区域工业关联度差。五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通讯、环保、给排水等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化水平低,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弱。六是金属矿产资源和能源矿产资源贫乏。储量很少,品种单一,不产煤等能源矿产资源,导致大量依赖省内外的供应,制约经济发展。

二、天水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概述

循环经济涉及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和谐统一,追求的是人地和谐、共同发展的发展观。作为西北非资源型中等城市,天水市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参考借鉴国内外、省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市情,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上全盘考虑,从总体对策和具体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体对策是指贯穿于循环经济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发展方式中的需要共同遵循和体现的对策;具体对策是指分别体现在循环经济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发展方面的对策,它们涉及到企业、行业、区域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总体对策和具体对策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对策体系,对天水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较为全面的对策分析。逐步建立促进天水市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计划体系、产业支持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激励机制体系和创新制度体系;大力发展企业、产业、区域和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行业促进、区域发展、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为初步建立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基础。

三、天水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对策分析

天水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对策可划分为以下六大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总体对策体系。

一是规划计划体系。编制和实施计划规划对实现城市战略目标,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突出区域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制定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分阶段推进计划,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有关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

二是产业支持体系。产业政策不仅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更是政府规范和引导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政府应强化产业政策的规范和引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三是技术支撑体系。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离不开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的支撑。政府应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发展与之相关联的信息技术,建立技术咨询服务体系、技术产权激励制度,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

四是评价指标体系。循环经济评价指标既是建立循环经济统计制度的基础,又是政府、园区、企业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加强管理的依据。政府应根据国家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适合本市客观实际的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把主要指标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五是激励机制体系。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法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通过实行投资倾斜、利用价格杠杆和完善财税优惠等综合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调动各行各业各类主体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六是创新制度体系。制度创新体系是循环经济模式、机制实现的保障。应建立完善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绿色优先准入制度、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绿色产品标识制度、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绿色押金税费制度、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和循环经济考核奖励制度。

四、天水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对策分析

天水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对策分析宜从三个大层面、四个小层面着手。三个大层面即宏观(社会)、中观(产业、区域)、微观(企业)层面;四个小层面即对企业、产业、区域和社会层面,而且产业和区域两个小层面的对策应属于大中观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对策。四个小层面是对三个大层面

发展对策的进一步分解和落实,它们共同构成天水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对策,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行业促进、区域发展、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根据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经验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这也符合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重点。一是着力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二是着力推进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三是着力推进重点领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四是着力构建社会循环经济体系。

(一)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对策分析

企业循环经济是单个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它以企业个体为行为载体呈点状展开。企业循环经济是区域以至全社会循环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细胞。杜邦化学公司是世界公认的实行单个企业循环经济的典型代表。企业循环经济是“小尺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天水市是西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企业较多,其加工制造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具有较强的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潜力。应树立绿色发展观和绿色经营管理观,强化决策的“绿色”意识,制定和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战略、绿色市场战略、绿色产品战略、绿色生产战略、绿色营销战略、绿色文化战略,树立企业良好的绿色形象。

(二)产业(层面)循环经济的对策分析

产业循环经济和区域循环经济可看作中尺度循环经济。由于产业之间存在着物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的联系,因此,发展产业循环经济,一是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促进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二是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力度。日本围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静脉产业,即环保产业取得了较高的收益。天水市应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三个不同的维度去建构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

1,工业循环经济对策

(1)构建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的一个区域系统。天水市装备制造业是甘肃省“十一五”期间做大做强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主要由机械行业、电器行业和电子行业构成,但目前生产集中度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条短,可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装备制造业的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生态工业园区。

(2)构建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工业园区。天水市果品和蔬菜产量大、品质优,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发展种植业和农林产品深加工业前景广阔。可探索农产品原料―加工产品―废弃物―再利用―新产品的循环经济链条,构建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工业园区。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天水市生态工业园区应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IS014000国家示范区。

2,农业循环经济对策

(1)发展多层次的农业循环经济。天水市应多层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一是农产品生产层次―清洁生产;二是产业内部层次―物能交换;三是产业间层次―废弃物资源化;四是农产品消费过程层次―物质能量循环;五是社会循环过程―农业生态产业链网。

(2)大力发展沼气产业。天水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农业资源丰富,人口超载,土地压力很大,宜发展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小流域生态经济。天水市在发展循环农业方面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初步形成了“畜禽养殖一粪便一沼气(粪便生化物)一有机肥一无公害农产品”生态循环链;形成了“五配套”(沼气+改厕+畜禽圈+水窖+果园),“四位一体”(沼气池+日光温室+改圈+改厕)等模式,应大力推广,探索更多的沼气产业发展模式。

(3)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技术。主要包括:立体种养技术、有机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秸杆综合利用)、生物防治病虫草害技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合的生态治理技术和种植业清洁生产技术等。并探索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的循环经济模式。

3,服务业循环经济对策

服务业循环经济是城市循环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将有力地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工业循环经济的有效运行。实际上,循环经济的各个产业都需要服务业循环经济来连接和维系。

(1)发展绿色服务业。天水市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能源、水资源等消耗量较大,污染较重。应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以宾馆、餐饮业、信息业、商贸业和旅游业等为重点领域,加快发展绿色服务业。

(2)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天水市旅游资源不仅数量丰富,而且质量较优,自然风光优美,俗称“陇上小江南”,应积极培育生态旅游业,大力发展自然生态旅游和人文生态旅游,使其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3)积极创建IS014000国家示范风景区。为促进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应积极创建IS014000国家示范区,导入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使景区的环境保护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三)区域(层面)循环经济的对策分析

区域循环经济是在企业、园区、产业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在区域内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实施的循环经济,是社会循环经济的基础。天水市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一是大力发展县域生态示范区。生态示范区是国际上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目前天水市只有清水县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二是创建生态县、生态市。生态县、生态市和生态省建设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延续与提升,是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策略的载体。三是大力建设生态型城镇。生态型城镇建设需要搞好:规划设计、环境设计、住区设计、产业设计和景观设计。四是建设生态村落。村落基本上是依附于自然生态系统之上的,因此生态村落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维系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五是建设绿色社区。社区是建设和发展循环型城市的重要实践平台,既要建设硬件设施,又要建设软件设施。

(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的对策分析

社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在社会层面上的大循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循环经济。即通过废旧物资的回收、再生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就是要建立起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适应的“循环型社会”。循环型社会发展模式是宜居城市的理想类型,这恰好与天水市建设西部最佳宜居环境城市的目标不谋而合。天水市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对策应包括发展两种产业、发展两种循环经济和发展一种文化。

1,发展两种产业(静脉产业和环保产业)

静脉产业主要包括废弃物回收、再资源化、最终处置和再生资源销售四种,是未来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2005年,天水市固体废物产生总量37.62万吨,目前形成了多种类、多层次的资源回收科用网络体系。发展静脉产业,应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培育市场,政府采购;加大投资,技术支持;政策扶持,全民参与。发展环保产业是保护资源环境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天水市的环保产业刚刚起步,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应纳入计划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科技队伍,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考核激励,加大宣传力度。

2,发展两种循环经济(能源循环经济和水循环经济)

天水市的能源资源大量依赖省内外的供应,为有效应对能源危机,应大力发展能源循环经济。发展途径及措施有:制定发展战略;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利用效率;加强体制创新,倡导大力节能。天水市是一座缺水城市,按现有供水量计算,2010年和2020年全市缺水量将分别达到11776万m3和32857万m3。水循环经济是缓解水资源日益短缺以及遏制水环境恶化的根本手段。应制定综合规划,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开发节水技术,提高重复利用率,收集雨水和中水回用。

3,发展一种文化(绿色文化)

循环型社会的建设需要先进的社会文化的推动,需要新理念的指导。绿色文化是从城市的不同层面培养的先进社会文化。大力发展绿色文化,应通过科普教育、法制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发展绿色教育,倡导绿色消费和公众参与,引导绿色生产,逐步建立起公众参与、公众受益、公众监督下’的生态文明。

篇8

1.产业转移的概念

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指在通常情况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通过跨国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区域产业转移是指一个地区或者国家不同区域存在经济水平的差异,造成在生产成本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区域差,产业或企业主动或被迫向低成本地区流动的现象。

2.历次国际产业迁移

“二战”以来,全球性大规模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经历了三次。

第一次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凭借其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全球领先地位,成为此次国际性产业调整和转移浪潮中的推动者。美国积极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在这一阶段,日本、西德因为承接了美国的传统产业,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获得空前的发展。

第二次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重重地打击了美国、日本、西德等发达国家的重化工业,促使其再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以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为主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将汽车、造船、钢铁等资源密集型产业和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转移到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地区。这些新兴工业地区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并建立了自己的重工业体系。

第三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美国等国家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而已经建立工业体系的亚洲四小龙等地区,也将失去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和其他一些东盟国家转移。这一阶段的产业转移带动了承接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3.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和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

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移出国制造业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市场的国际性扩张需求是促使发达国家产业向外转移的内在动因,而移入国的成本优势和庞大市场则是产业转入的根本动力。这里的成本优势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税收等成本。

我国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接收国际产业,其主要方式是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相对应,我国吸收国际产业转移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区,幅员辽阔的中西部地区只占外商直接投资的15%左右。这一发展状况客观上形成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并给我国东西部的进一步产业升级带来了可能和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化纤业,到资本密集型的钢铁、造船、炼化行业,再到兼具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汽车、机械、电器制造业,直到目前的技术密集型的微电子和信息技术制造业。从产业结构的区域来看是有差异的,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是向微电子和信息技术制造业方向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主要的产业是汽车、机械、电器、微电子和信息技术制造业,中西部地区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工业发展。从长远来看,我国的产业转移与世界产业转移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也可以说我国的产业转移是必然的。

二、产业转移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产业转移的规律

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2. 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

(1)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2)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3)内部交易成本;(4)产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

3.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

首先要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要把握影响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因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4.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生产要素集中到了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条件;原主导产业被新主导产业所替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对于发达国家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注重产品设计、营销。而发展中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产业,注重产品的加工。如下图所示:

注:各方框位置高低不同表示同一产品的不同产业阶段。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和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如下图所示:

(4)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对发达国家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将污染向外转移,环境污染减少;而发展中国家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

三、目前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

产业发展的状况和问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被视为是“世界制造基地 ”。其发展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第一次产业转移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该地劳动成本低,土地供给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交通便利,加上国家政策的优惠,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遇上世界产业第三次转移时期。香港传统制造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但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较低产业水平。即使是技术或资本密集型的产品,珠江三角洲地区从事的也是劳动密集型的工序。这种产业转移是由当时珠江三角洲经济低水平发展状况决定的,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

第二次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生产成本也大幅度提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此时珠江三角洲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初步确立了珠江三角洲在华南经济圈的中心地位。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的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产业转移,特别是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广东提出了“腾笼换鸟”的政策,同时增强了与泛珠三角内陆省区的合作。也称为“9+2”合作,是指广东、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南、福建、江西、海南9个省区加上香港和澳门之间的合作。实施泛珠三角经济区发展战略,珠三角可以发挥好吸纳和辐射两个作用,一方面可以吸纳港澳的资本、资金优势,吸纳港澳的服务业优势,来为珠三角的制造业服务,还可以吸纳内地8个省区资源丰富、人力丰富、市场广阔的优势,来弥补广东资源的不足。第二方面,经过20多年来的资本积累,珠三角资本向外扩张,产业向外转移,这也需要新的空间,泛珠三角为此提供了平台。同时,内地的8个省区,对资金、技术、管理、产业的转移,也正处于饥渴的状态,二者有很好的互补性,真正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最后,发展泛珠三角为珠三角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国内市场,提升了珠三角对外资的吸引力。

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问题也十分突出。第一是各种污染比较严重,土地资源相当紧缺,且珠三角城市在产业分工中并未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同类工业之间竞争现象相当严重。第二是珠江三角洲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大,主要是受国内、国际市场供应的影响以及重工业化的加速,如近年几番遭遇的“油荒 ”,无不向珠三角地区拉响能源警报的信号。第三是过分依赖国外市场。世界经济和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贸易壁垒和摩擦加剧,国际粮食、石油等重要能源资源价格高位波动等,对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工业影响严重。第四是核心技术缺乏,对外技术依存度高。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对外技术依存度高不仅给珠三角经济和产业安全带来巨大的风险,而且成为珠三角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珠江三角洲地区重引进资金、项目,轻引进技术,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第五是城市化水平低于工业化水平,从而导致对珠三角的现代服务业的带动作用不强。

四、我国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指导意见》指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应该总体依托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介

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区域包括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陕西省渭南市和河南省三门峡市。是我国第六个、中部地区第四个、全国唯一跨省区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与国家中西部关中―天水经济区、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原经济区相互契合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其他五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1)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范围覆盖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江西、湖北等,是拓展国内市场、启动内需的关键区域。该示范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共生圈”的组成部分,也是长三角城镇体系、沿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的纽带。

(2)广西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示范区包括桂东的梧州、玉林、贵港、贺州四市,连接珠三角,毗邻港澳,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接受粤港澳台地区产业、技术、资金转移的前沿地区。

(3)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示范区包括涪陵、巴南、九龙坡、璧山、永川、双桥、荣昌等7个区县。示范区按“一带三片”布局,打造涪陵、九龙坡、巴南3个产值3000亿级,永川、荣昌两个产值2000亿级,璧山、双桥两个产值1000亿级产业承接基地。

(4)湖南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示范区范围包括衡阳、郴州、永州三市,土地面积5.71万平方公里,覆盖34个县(市、区)。该示范区是湖南南大门,毗邻粤港澳,武广客运专线、京港澳高速、二广高速、京广铁路等穿境而过,土地、矿产、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

(5)湖北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体为湖北省荆州市全境,辐射带动荆门、仙桃、潜江、天门四市,是湖北省改革开放的重点区域和重要工业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区。

我国六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位置主要是靠近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为这三个地区就近产业转移提供了方便,也促进了我国中西部的发展。

2.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具体涉及的产业类型

(1)承接、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先进技术工艺的企业,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接替区。

(2)大力发展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业。

(3)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承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

(4)发展壮大一批装备制造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所需的重大成套装备制造。

(5)大力承接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积极培育软件及信息服务、研发设计、质量检验、科技成果转化等生产企业,发展相关产业的销售、财务、商务策划中心,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依托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及省会等中心城市,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培育和建立服务贸易基地。

(6)承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创新要素对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中心,支持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园”。

(7)改善加工贸易配套条件,提高产业层次,拓展加工深度,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在“走出去”和“引进来”中加快发展。

从以上承接产业示范区的产业类型可以看出,我国中西部地区不仅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也注重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篇9

内容摘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关注技术创新的演变过程,认为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以技术上的突破为基础的,由于各个时期的主导技术是不同的,因而技术创新的形式及与其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也是不同的。

熊彼特研究的发展只是经济生活中的这些变化,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经济体系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是对均衡的干扰。带来发展的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创新活动包括:引进新产品或提供某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发掘新的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简而言之,就是企业家“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它是在经济中引入某种新东西,与技术上的新发明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即使没有技术上的发明,也仍然可以进行创新,而一种新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从历史上看,创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创新的发起国是英国,创新在社会系统深化过程中起着根本作用。

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理论,为了论证价格是社会经济唯一有效的协调机制,新古典经济学是给定技术和消费者偏好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传统经济学把技术和生产组织的变革看作是经济进程中偶然发生的干扰因素,注意到了它们的影响但忽视了它们的出现。最早研究技术创新如何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并做出初步理论解释的是熊彼特(Schumpeter,1921,1942)。熊彼特力图把握历史进程的脉搏,把技术变革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看作是经济生活内部的创新活动,探讨了不断实现这种创新的发展机制。发展是经济生活中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

基于历史视角的技术创新与经济结构变迁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征与社会经济范式变革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新兴的棉纺织业。随着1733年飞梭的问世和1764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工业革命揭开了序幕。1785年,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利织布机等机器。同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19世纪40年代,整个欧洲和美国都普遍使用了蒸汽机。蒸汽机带动着纺织机、鼓风机、抽水机、磨粉机,造成了纺织、印染、冶金、采矿的迅猛发展,创造了人们以前难以想象的技术奇迹。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由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煤炭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18世纪30年明了用焦煤冶铁的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以木炭为燃料进行冶炼的落后工艺。60年代,出现了巨大的熔铁炉,此后又研究出了精炼法。炼铁技术的革新不但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煤炭工业的发展。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煤炭成为世界的主要能源,如1700年英国年产煤炭260万吨,用了蒸汽机后1835年年产煤炭达到3000万吨,在100多年间增长了10多倍。采煤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而这种能源又为冶金业提供了新的燃料,英国的冶金业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技术创新推动着另一个技术创新,一个工业部门的发展促进着另一个工业部门发展的局面。到19世纪中叶,机器已能成批生产,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新工业部门—机械制造业诞生了。

工业革命引起工业生产的巨大高涨,劳动生产率得到了空前提高,社会产品获得巨大增长。英国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强国,所有这些巨大成就都源于工业技术创新,并由此带来的工业体系各组成部分的相继建立,如纺织业、机械制造业、煤炭业、冶金业、近代造船业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劳动者,他们凭借经验或技能取得许多成果,这些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其时代技术创新的典型特征是大机器工业代替了手工业,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厂代替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手工工场,并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导致近代社会两大对立的阶级即工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并开始了城市化进程。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资产阶级工厂制度随之确立,并在工业中占据了统治地位。这种工厂从产权的角度看,属于业主制性质,即资本所有者投资而成为工厂管理者。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生产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本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同时为了分散风险,于是出现了合伙企业。在工厂里,作为企业主的资本家受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驱使,对工厂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了内部动力。同时,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开始自发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资源和产品的稀缺性、市场供给和需求通过价格的信号直接作用于工厂,为了取得更高的市场效率,从而形成了生产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的相互作用机制。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征与社会经济范式变革

19世纪后半期,德国人奥托发明的内燃机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世纪,伴随着电磁学理论的进展,工程技术专家纷纷投身于电力开发、传输和利用方面的研究。1834年,第一台实用电动机诞生,电动机进入了实用化阶段。1882年法国的一位电气技师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远距离直流输电实验线路。1890-1891年,从法国劳芬到德国法兰克福架起了世界上第一条三相交流输电线路。随着交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交流输电为电力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这一时期,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出现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由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发明,远距离输电技术的出现,电气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内燃机的出现及90年代以后的广泛应用,为汽车和飞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也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原有的工业部门如冶金、造船、机器制造,以及交通运输和电讯等部门的技术革新加速进行。

20世纪20年代,石油成为内燃机的动力,石油需求和贸易迅速扩大。到20世纪30年代末,美、苏成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石油国际贸易开始在全球能源贸易中占据显要位置,推动了能源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并动摇了煤炭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主体地位。1967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40.4%,而煤炭所占比例下降到38.8%。由此,在能源领域人类正式进入石油时代。

作为第二次技术创新中的最大受益国,美国经济开始了快速增长。1894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已跃居世界首位。1870年到1913年间,工业生产增加了8.1倍。德国在第二次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也获得了跳跃性增长。1870年到1913年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2.9%,工业生产增加了4.55倍,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电力、电子、化学、汽车、航空等一大批重工业产业兴起,使这些重工业部门日益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使得工业内部结构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这次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高度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集中化的大资本,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进而形成了少数大资本家垄断市场和生产的局面。市场机制对垄断资本的运行起着自发调节的作用,国家基本不干预经济的运行。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企业有能力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用于技术创新,而且企业都希望通过创新来获得超额的利润。为了提高企业承担创新风险的能力和积聚更多的资本,股份制公司出现并成为了技术创新实现的基本战场。创新体制逐步从独立发明走向了研发的企业内部化。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征与社会经济范式变革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二战结束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计算机问世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第一次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信息产业应运而生,人类迈向信息社会。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已占发达国家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发明,数字通信、卫星通信的发展形成了新兴的电子信息技术,使人类利用信息的手段发生了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人类经济活动规模空前扩大。1913年到1938年的25年里,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共增长了52%,年平均增长不到1.7%;而1946到1970年的25年里,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大约4倍,年平均增长6%左右(高惠珠,1999)。

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发展,而且进一步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社会意识的变化,从而带动组织管理方式、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的改变。例如计算机的推广普及促进了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强化,使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0世纪技术进步的历程表明,主要的新技术机会越来越依赖科学知识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九州出版社,2007

篇10

关键词:后发优势;后发劣势;模仿;创新

2000年杨小凯教授从改革的角度提请国人注意中国的后发劣势问题,林毅夫教授依据比较优势原理与之进行了全面的商榷,郭熙保等人则试图调和二者的争论,认为后发国家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并存,其中后发优势是主要的,后发国家可以通过发挥后发优势克服后发劣势来赶超发达国家。本文就结合我国的国情做具体的研究。

一、后发优势的内涵与表现

通常,由于后发国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这种益处先发国没有而后发国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共生的,来自于其落后本身的优势,我们称之为后发优势。该理论主要来源于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国际分工、比较生产费用理论和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动态比较费用学说。因为后发国可以直接吸收和引进先发国的技术,其技术成本要比最初研究和开发的国家低得多。在同样的资金资源和技术成本条件下后发国家还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只要在国家的保护下达到规模经济阶段,后发国家就可以发展起新的优势产业,从而在其传统的资本或技术密集的分工领域内追赶或超越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可见,后发优势并不意味着凡是后来者都必然居上,只是指一种可能存在的发展潜力,后发国只有发挥这种优势才能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从经济发展的要素看,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制度、技术、资本、劳动力和经济结构等方面。

1、制度后发优势。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是最重要的后发优势。它主要指后发国家学习、效仿和借鉴先发国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经过本土化的改造所产生的效率和益处,是基于后发国与先发国之间存在的制度差距和后发国的制度短缺等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潜在优势。这种潜在的后发优势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制度模仿。制度模仿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过程,而是一个有选择的学习过程。由于先发国为后发国提供了制度安排的路径、经验和智慧存量,从而节省了后发国制度安排(试错)成本,同时也减少后发国制度需求诱导时间和探索的时间,所以制度模仿对后发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例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是一个“百年跨越”的例子,日本通过学习模仿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一下子从二流国家变为世界列强。

2、技术后发优势。技术后发优势是指由于后发国和先发国之间存在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上的较大差距而产生的潜在优势。后发国一般通过“干中学”模仿先发国的科技推动本国的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东亚奇迹”就是技术后发优势的明显例证。后发国可以通过“干中学”模仿先进科技,引进先发国的机器和设备,进行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不断产生内在增长机制,实现知识积累,最终达到新经济阶段,经济得到迅猛增长和发展。技术后发优势也是学界讨论较多的后发优势。一般认为,大多数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先发国花费大量的时间、物资和人力发明创造的。这些先进的科技通常被认为是公共产品,具有很大的溢出效应,对于科技比较落后的后发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后发国一般不需要投入巨大资源重新研究和开发这些已存在的先进科技,通过引进外资、机器设备和国际技术转让,只需要花费很小的成本和时间就可以将这些先进科技直接运用到生产中去,这样节约了后发国的大量资源,缩短了与先发国的科技差距,从而可以使后发国比先发国发展得更快些。另外,后发国在技术模仿的同时还可以适时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在一定条件下跨越科技发展的某些阶段直接进入某些科技前沿领域与先发国展开竞争。例如,日本的现代化就是绕过了蒸汽动力阶段而直接进入大规模水力电气阶段,因而只用了50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现代国家200年才完成的历程。

3、资本和劳动力后发优势。一般来说,先发国的资本比较丰富,劳动力素质水平高但劳动力数量通常没有后发国丰富;后发国一般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本比较短缺。由于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因此后发国可以形成资本后发优势。后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只要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利用知识的溢出效应,提升人力资本的素质和水平就可以产生较大的劳动力后发优势。经济全球化和教育的国际化使先发国输出资本和技术,加上知识溢出效应,大大加快了后发国的人力资本提升速度。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也为后发国的快速增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4、经济结构后发优势。先发国一般拥有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各部门的生产效率都很高且差异较小,而后发国多为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化水平不高,部门之间的差异较大,这也就形成了重要的后发优势。后发国通过工业化、城市化把劳动力从落后的农业部门向生产率较高工业部门转移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仅就经济结构转换而言就可以产生先发国不具备的较高经济增长率。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将会促进后发国的经济结构实现较快的转变,促进后发国资源配置效率以更快的速度提高。有人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仅仅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换对经济的贡献增长率就高达20%。可见后发国家的经济结构的后发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

二、后发劣势内涵与表现

已故美国经济学家沃森提出了著名的“后发劣势”理论,即落后国家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容易而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难,落后国家倾向于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管理而不去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这样落后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经济获得快速的增长,但是会强化制度模仿的惰性,给长期增长留下很多隐患,甚至使长期发展变得不可能。从长期的经济增长的实际看,这个观点是不无道理的。根据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1820―1992年间世界七个主要不同地区在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排序上相当长的时期内并没有改变,最繁荣的地区仍然保持他们的优势地位,最贫困的地区仍然贫困。这个时期西方衍生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均GDP增长了17倍,西欧居次,增长了13倍,南欧10倍,拉美7倍,东欧和亚洲及大洋洲6倍,非洲3倍,地区之间的差距在近二百年间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可见后发国也确实存在着后发劣势。

1、制度后发劣势。杨小凯等人认为制度模仿特别是改革对后发国的发展有根本的重要性,是经济转轨的核心。尽管后发国经济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制度的落后或短缺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当今一个日益开放的经济系统内,一国的国内资本、技术和人才的短缺可以通过适当的政策从国外引进加以弥补,但制度上的严重缺陷不仅影响外部生产要素的流入而且直接影响流入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先发国和后发国的制度的差异主要在制度效率上的差距。后发国的分配制度往往不合理,政府活动有较大的随意性,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寻租普遍存在,财产权利和契约关系处于非正常状态,司法体系不健全,经济结构不合理并引起经济的过大波动等。由于利益集团为了维护既得利益阻碍低效率制度变革和新制度的推行,后发国的低效率制度往往因为供需两方面的原因会长期存在。即使通过外力强制制度变迁,但由于外来制度与本国的文化价值观念、传统习惯、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的冲突和矛盾,可能出现新制度水土不服、制度低效率或无效率。另外,制度变迁中还存在着自我增强与路径依赖机制,后发国的某些低效率或无效率制度一旦走上正轨将会在以后的发展中自我强化,甚至长期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状态。初始改革倾向为后续改革划定了范围,特定制度建立之后,其各种转制和退出成本高昂出现自我强化机制,使制度变迁陷入既定轨迹而难以改变。

2、技术后发劣势。后发国采取“干中学”与技术模仿实现经济速效增长是嫁接在他人研究和开发的基础上,从短期看后发国似乎节省了研究和开发的风险,但从长期来看同样也丧失了参与这种研究和开发的能力。譬如说,如果Intel和Microsoft仍在替IBM委托加工产品的话他们就不能实现超额利润,所以他们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或软件版本来巩固自身的垄断地位。后发国只凭技术模仿是不可能赶超先发国的,因为存在着技术的后发优势陷阱。事实上,在先发国不断实施技术创新和限制新技术转让谋求垄断利润的前提下,后发国与先发国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个最后的技术差距难以逾越,所以只有不断引进,模仿、再引进,再模仿,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在技术引进和模仿的基础上实现独立自主的技术创新便成为后发国的必然选择。

3、资本和劳动力后发劣势。由于后发国与先发国在制度和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先发国较之后发国的资本产出率和劳动产出率都要高。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资本和劳动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由于集聚效应,先发国和后发国之间出现了资本和人才的“倒流”现象,先发国资本和人才资源日益集中丰富,后发国在资本和人才方面却出现了“双缺口”,这将会进一步恶化后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因而,如何克服资本和劳动的后发劣势是摆在每个后发国面前的紧迫任务。

4、经济结构后发劣势。后发国往往存在着经济结构性弱点、经济波动且产业结构通常不易顺利转换的缺点。主要表现为:工农业发展失衡,生产结构单一,生产和分配呈现严重的瓶颈状态,外贸严重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经常出现波动且有不断恶化的趋势,收入分配严重不均造成的两极分化,导致国内需求结构畸形,造成对国外市场的双重依赖,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而技术和人力资源开发严重落后,经济容易出现泡沫等。此外,后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惯性使其城市化和现代化任重而道远。

三、理论对比的现实启示

通过前文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后发国并存着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对于一个后发国家来说,最重要是在充分认识本国存在的后发优势和劣势的前提下,抓住机遇,克服后发劣势,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与比较优势,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才能实现对先发国家的赶超。否则,后发国潜在的后发优势就一定变为现实的后发劣势,阻碍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现在与发达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就必须把握时机,在客观认识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分析我们作为后发国家具有的后发优势与比较优势以及潜在的后发劣势,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与比较优势,克服与弱化后发劣势,扬长避短,适时创新,不断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

1、充分发挥制度后发优势,克服制度后发劣势。制度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都认为,制度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的因素。在国际竞争中,好的制度安排不仅能够吸引资金和人才,引进技术,而且能够节约各种费用,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社会效益。甚至,诺思和托马斯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当前,我们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实现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制度转变,从而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制度的高效率。要实现这种历史性的转变,一方面需要发挥制度后发优势,借鉴、模仿先进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理论、吸取和利用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存量,消除经济发展的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克服制度后发劣势,重视改革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和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换言之,也就是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制度在借鉴、模仿的基础上实现制度创新、创造适宜制度,而绝不能对西方的市场制度盲目移植,照搬硬套。否则会造成新旧制度、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矛盾和冲突,损害制度效率,阻碍经济发展。

2、充分发挥技术后发优势,克服技术后发劣势。1956年著名经济学家索洛教授在其经济增长模型中证明了实现持续经济增长的关键是技术更新。1957年他利用统计研究证明了美国经济增长有大约80%源于技术创新,仅20%左右源于资本积累。因此技术创新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作为发展中的大国,目前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仍然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不仅要发挥好我国的科技后发优势,借鉴、引进和模仿先进国家的先进科技和尖端技术,消化吸收,为我所用;同时还要抓住时机,在缩短与发达国家科技水平差距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研究,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争取和实现在高科技领域对先发国的赶超和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后发国的科技后发劣势从而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实现经济和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要实现科学技术的追赶、创新与超越,坚持信息化引导工业化、工业化推动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科技经济发展正确选择。

3、充分发挥资本和劳动力后发优势,克服后发劣势。经济发展史表明,资本积累在任何时候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至关重要的。要解决经济发展中资本短缺的困难我国还需要大力引进外资。好的制度安排对引进外资和发挥资本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把创新制度安排、引进技术、技术创新和引进外资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资本的规模和效率,充分发挥资本的后发优势克服资本的后发劣势。事实表明,最近几年中国每年引进的外资数量占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总量的40%,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另外,发挥劳动力的后发优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数量最多的国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素质水平不高,只要我们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劳动力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劳动力后发优势就将会发挥巨大效益。需要指出的是,发挥资本和劳动力后发优势,加快劳动力的转移和提高劳动产出率,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提高资本产出率都要和我国的经济产业的结构优化重组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因为资本和人才的“双缺口”产生的后发劣势,提高整体经济效率从而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

4、充分发挥经济结构后发优势,克服经济结构后发劣势。当前,合理调整和转换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积极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跨越式发展最终实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率和水平与先发国的较大差距是我国潜在的后发优势。要发挥经济结构的后发优势就必然要求我们扩大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溶入到整个世界经济体系。只有溶入到世界经济体系,通过和先进国家展开竞争,才能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才能更快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新时期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郭熙保,胡汉昌.技术模仿还是制度模仿[J].学术月刊,2004(4).

2、韩东屏.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J].浙江社会科学,2004(2).

3、郭熙保,胡汉昌.后发优势新论[J].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

4、杨小凯.经济改革与转型――西方研究中国经济的两派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A],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马良华.经济增长差距:比较与反思[J]社会科学战线,2003(5).

6、吴敬琏.路径依赖于中国经济改革[A].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7、诺思,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8.

8、杰佛里・萨克斯.技术变革与经济增长――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演讲[A].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