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现状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酒店管理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酒店管理现状

篇1

一、问卷设计与样本说明

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开发了三套调研问卷和一套访谈提纲,调研问卷开发主要包含针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学生、酒店等用人单位、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相关院校的问卷;访谈提纲主要是针对酒店等用人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相关院校的管理人员。

(一)调研过程

1.问卷调研

根据课题组对酒店行业的发展状况的分析,在对企业进行调研时主要选择中国酒店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如北京、上海、三亚、广州、厦门、深圳、青岛,主要调研酒店见表1-1。在对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相关院校的选择上,我们坚持选择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数量有一定规模(每年招生在200人以上),毕业生对行业发展有一定影响力的院校作为调研对象,调研院校名单见表1-2。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调研范围比较广,调研数量比较大,根据前期调研计划,毕业学生调研样本数量为200份。

2.专家访谈调研

为了更加准确地把握高等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专业与行业需求之间的供需关系,课题组进行了酒店企业和院校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酒店管理教育专家等的访谈。访谈内容主要涉及酒店企业对酒店管理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态度)方面的需求情况、学校在培养此类学生过程中都各自注重哪些知识、能力和素质(态度)的培养和训练,如何缩短学生的基层工作时间、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酒店管理能力、学生从平凡到卓越还需要具备的能力等。通过访谈更加明晰了行业企业诉求及院校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同和结合点,为建立适应企业需求的卓越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二手数据的搜集过程

为课题研究建立雄厚的理论基础,建立理论研究依据,充分体现其研究的理论意义,课题组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二手数据的收集,一是通过搜索文献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百度学术等电子资源数据库进行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报纸文章的搜索统计和分析,对国内外在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方面的研究理论进行综述分析。二是通过中国国家旅游局网站、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网站、中国高职高专网等国家级网站进行大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二、调研结果统计分析本课题组通过专家访谈、调研、文献资料检索

得到了研究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后,得出调研报告,两次研讨会对调研报告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一)高职酒店管理毕业生在工作中的优势与劣势

对优势、劣势的回答,企业、学校、专家问卷的调查结果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同,我们把选中概率最高的三项对比,得出表2-1。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企业、专家、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评价都比较一致,都列为优势模块,究其原因,是这些年职业教育对学生操作技能的重视,大量实训条件的建设和使用确实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但是由于酒店入职的专业技能门槛低,我们认为还得加强知识、素质的训练和提高。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结果是对“理论知识”的评价,企业和专家二者与学生的评价完全背离,企业和专家认为是优势,而学生认为是劣势,这种严重背离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认为是由于供需双方角度的不同所导致的,高职学生普遍在校期间厌恶学习,满堂灌的理论教学很少能理解掌握,而在工作中需要用到很多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就会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外语、酒水、营养等知识。而企业和专家认为在学校学的理论够用就行,不需要学的太多太杂。“服务意识”的评价专家和学生认为已经够了,而企业认为不够,这是由于学生平时很少真正认同服务的价值理念,而现实工作中很多客人的素质比较低,这就使得学生应付不过来,而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一味地迎合客人,很少顾及到学生作为平等个体的感受,早期跪式服务就是最好的例证。专家和企业把“不敬业”列为学生的第一劣势,这是由于酒店离职率居高不下的结果所导致的,酒店很少能对毕业生形成归属感,很多毕业生只是认为这是一份工作而已,遇到委屈和误解,就要选择辞职,这是时代的进步,企业还用老眼光看待问题是不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留人手段,无非就是专业技术路线和行政职务升迁,而这里面的变数太多,评价机制的缺失,公平性有待提高,走后门,凭关系,拉帮结派的现象比比皆是。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讲,明显不适应。

(二)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分析

长期以来,都是企业求着学校要毕业生,原因很简单,酒店离职率高,绝大部分酒店都是凭借新员工在维持运营,通过不断的培训来提供劳动力,酒店为优秀实习生能够留下而做着努力。目前高职酒店管理毕业生的就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1.学生五年内不转行率偏低

酒店行业就业留存率显示,毕业一年后仍然能在酒店业工作的比例约为23%。这一数字十分惊人,这也是酒店业的实际,一是长期社会价值观的左右,服务员总是让人感觉低人一等,能有门路的绝对不会在酒店业工作,二是90后的物质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价值观也非常不同,不会像父辈一样逆来顺受,他们有自己的爱好和取向,不会为了工作而受委屈,一旦客人刁钻和不礼貌就会予以反击,轻则闹情绪,重则离职。三是收入偏低,工作时间过长。

2.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是酒店业的主力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制的影响使得来到高职院校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农村的,农村经济条件较差,农村学生的视野比较有限,能够在城市里谋得一份工作是很多人的梦想,而城市的学生视野相对比较开阔,可以有更多的选择。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专家、学生三者的评价既有一致,也有不同,三者应该加强沟通,共同搞好人才培养工作,保证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关键,人生职业规划是持续的动力,提升酒店业的工作环境是保障,改变企业的用人理念是突破口。

作者:冯召伟 刘 萍 单位:济南职业学院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键等.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2

酒店行业在历史上早已出现,在为游人提供相关服务的同时也创造了利润。行业发展延伸到现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无论是发展模式还是发展市场环境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就管理而言,行业内出现分级制,也就是说按级别分类出现各种不同标准服务的酒店,不同层级的酒店定位不同的消费者,经济型酒店属于中低档次类型。中低档次类型的酒店在营销上将市场定位在生活经济水平较好的中等收入消费者。经济型酒店发展情况就取决于中等收入消费者的消费类型,当然这种模式也不是完全固定,随着市场的波动,特别是旅游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的影响了经济型酒店的生存境况。在消费潜力一定的情况下,经济型酒店发展依赖于管理的水平,从管理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型酒店现状可以为经济型酒店创造更先进的管理水平,增强行业整体实力。

一、经济型酒店内涵界定

经济型酒店是从经济水平上定义的,就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来归类水平层级,一方面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精确的选择,另一方面可以将同一层级的行业内部发展有效整合对比,促进行业的整体发展。经济型酒店的内部配套设施一般,消费价位上适中,主要适合一些中等收入群体。从经济型酒店的供给角度可以看出酒店一般的服务以及投资水平在行业中是中等水平,基本上能够满足消费者出行在外的需求,而从市场角度上来看,经济型酒店主要是从消费者的可接受能力来考虑的,考虑到市场前景,潜在的可消费量来进行酒店管理工作。

经济型酒店根据大众需求的多样化在发展形式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如城市商务经济型酒店,汽车旅馆以及青年旅舍,消费者可以根据各种不同的层次来选择安排自己出行。经济型酒店因其便利的快捷的服务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在市场上投入和产出实现了较大的利润差,也就是说经济型酒店以较少的投入而获得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二、经济型酒店管理现状

(一)行业整体发展不规范

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受市场环境的波动,在计划经济时代,酒店行业发展较为缓慢,而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富裕的程度,消费者开始打破地域间的限制,在交通网络的推动下,全国市场也陡然崛起,而在快速发展中就必然面临着思想认识与实践上的脱节现象,一些经济型酒店为了在竞争上取得优势地位,往往会采取不规范的手段,投资者在看到酒店行业发展的前景时也积极的融资投入,市场出现盲目增长的情况。

(二)市场需求旺盛,行业发展前景好

从发展前景来看,经济型酒店必然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因为在市场经济下,交通和信息较以往都有很大的进步,经济的持续增长又给了投资者以及消费者信心。消费者的外出旅游刺激了酒店客源的增长,在理性选择的指导下,消费者将高消费的酒店排除在短期的旅游计划中,而低档次的酒店设施又跟进不上,因此无论从舒适度还是性价比上来看,经济型的酒店都是最好的选择。经济型酒店会受到更多人的选择。

三、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对策分析

经济型酒店在发展进程中一方面因为市场定位准确,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将会拥有更多的消费者,而另一方面,在利益的刺激下,一些投资将集体涌入经济型酒店中,在管理上以及行业整体发展上都出现不规范的现象,为使经济型酒店能够快速健康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几条路径。

(一)加强品牌化管理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良好的品牌具有示范与指引的作用,特别是在市场中存在很多的选择时,一般消费者会出现选择迷茫的困境,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经济型酒店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将能够吸引顾客。加强品牌化管理就需要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注重以消费者为核心,提高经济型酒店的服务质量,在同类性的行业服务中要加入一些特色的东西,通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留住更多的顾客。

(二)注重经济型酒店文化培养

企业的生命力在于企业文化,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必然会在发展中出现枯萎的现象。事实上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就是文化上缺少共识的问题,企业发展要明确方向,在发展遇到问题时还要有共同的企业精神来鼓舞企业渡过难关,而企业在进行经营时也要让顾客感到宾至如家,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够在竞争中彰显自己的特色而不失败。

(三)建立健全经营机制和酒店公司治理机制

篇3

关键词 人才流失 原因 对策

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壮大,特别是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酒店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酒店人才化竞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据调查统计,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的员工每年的流失率达30%左右,有的酒店甚至高达45%。酒店人才的流失不仅造成酒店企业技能和经验的流失,品牌信誉受损,员工的忠诚度和凝聚力降低,而且直接威胁到酒店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才能有效防范和控制酒店人才流失、如何留住酒店人才成为每个酒店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应引起重视并予以解决。南山酒店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其面临的人员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对于酒店人才问题的解决也是非常迫切的。

一、南山酒店管理公司人才流失现状与危害

(一)南山酒店管理公司简介

南山集团酒店管理公司下设五星级酒店―南山国际会议中心、东海月亮湾海景酒店,三星级宾馆―南山宾馆、高尔夫度假村,配套建设的大型文化娱乐中心―南山文化中心,总建设面积达3.6万平方米。2008年与洲际酒店集团联合打造的超五星豪华酒店--烟台南山皇冠假日酒店,拥有701间豪华客房,是目前大中华区(含港澳台)最豪华的洲际集团管理的酒店之一。

(二)南山酒店管理公司人才流失现状

1.南山酒店管理公司人才流失类型分析

南山酒店员工一般分为在籍与不在籍两种,在籍员工由于受南山集团公司的管制,不能跳槽,不能更换工作,这类人员一般不会轻易流失;而受南山集团的管制,非在籍人员一般流动量很高。一般而言,非在籍员工的流失率一般在半年到一年之间,而在籍员工一般不会流失。

2.南山酒店管理公司的人才流失学历分析

从学历区分,高学历员工流失率最高。一方面是因为南山酒店管理公司把新招聘的员工都安排在基层的岗位,大学生不适应角色转换,不甘心从基层做起。一般实习期过后,都会选择离开,外出寻求新的工作;另一方面大学生员工的期望值较高,受社会观念的影响,认为从事酒店业是伺候人的工作,所以选择服务业往往不是他们的最终愿望,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往往会转入其他行业。

3.南山酒店管理公司的人才流失工种分析

从人员类别区分,南山酒店管理公司的实习生、临时工流失严重,他们的特点是学历低、年纪轻、思想不成熟、自我约束能力差、工作承受能力较弱、易受外界的影响;其次,实习生和临时工工资相对较低,这部分人群多为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其工作目的是通过实习完成学业和挣钱养家,因此比较注重目前的薪酬及工作量,尤其是实习生,很多实习生熬不到转正就离开了酒店。

4.南山酒店管理公司的人才流失年龄分析

从年龄分析,南山酒店管理公司除了二十岁左右的实习生流失严重外,25―30岁员工流失率也较高,主要是因为酒店行业特点,酒店服务员在没有晋升到中层管理层的情况下,会因为年龄的不断增长不得不放弃“吃青春饭”的行业;而且这个年龄阶段的女员工因为结婚生子,不适应酒店的作息时间而选择了离开。

(三)人才流失对南山酒店管理公司的危害

1.财务损失;2.对酒店的外部形象带来负面影响;3.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丧失,降低酒店抵御风险的能力;4.对士气的损害;5.造成某些岗位人才的空缺;6.使酒店陷入恶性循环。

二、南山酒店管理公司人才流失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社会对酒店职业的理解存在偏见,相对于其他行业员工来说,酒店员工取得的成绩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使酒店员工对自己的社会价值和所取得的成绩产生怀疑。而在城市居民普遍为独身子女的背景下,这种职业偏见的影响日益加大众多年轻人不看好酒店行业,大学生更是如此,就算是进入酒店行业,许多人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旦时机成熟,这些酒店人就毫不犹豫地辞职,进入其他公司或企业。由此看来,转行是迟早的事情。

(二)行业因素

1.行业内竞争激烈;2.酒店员工的工资水平普遍较低;3.劳动强度大,工作机械化;4.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5.从业人员年龄轻、女性居多,提高了整体流动率。

(三)公司内部因素

1.薪水和福利不满意;2.发展空间受限;3.人际关系不和谐,上下级关系不佳;4.不认同酒店文化,以致另辟蹊径。

(四)员工个人因素

1.获得更高的薪水;2.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3.追求更融洽的工作环境;4.员工固有的观念。

三、南山酒店管理公司人员流失的解决对策

(一)改变传统观念、转变就业理念

南山酒店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培训会议或运用各种方式强调服务的重要性,培训带来的是酒店和个人的共同发展。一方面,南山可以通过培训,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观念,增长知识,增强技能,提高酒店运作效率,使酒店直接受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的培训内容、众多的培训机会,让员工体会到酒店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认识到培训是酒店为他们提供的最好礼物,真切地感受到个人的发展与酒店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离开了酒店,个人的发展将失去依托并受影响。

(二)更新人才管理理念

1.人性化的管理

确立“员工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本身和“顾客就是上帝”并不矛盾,因为员工是直接对客人服务的,员工的服务态度怎么样,直接影响了“上帝”的满意度,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自己的员工,像对待自己的顾客一样对待自己的员工,时刻为员工着想,让他们有一种被重视被信任的主人翁责任感,以提高酒店的向心力。

2.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酒店员工是酒店的血液,酒店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辛勤工作,所以酒店应该把员工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时刻关心员工,了解员工,定期反馈员工的心声,同时制定有利于员工的薪酬制度与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员工的作息时间,提供良好的保障体系,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等,使员工得到家一样的感觉。

(三)健全南山酒店管理机制

1.建立有效合理的激励制度

员工是饭店最宝贵的财富。饭店管理,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员工,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热情,促进员工的工作行为。因此,激励是饭店留住员工的重要法宝之一。

2.我们要制定科学明晰的人事编制、架构

根据编制和架构制定岗位职责,从而设定需求人员的条件。在设定条件时,要根据南山各个酒店的规模、功能、档次,结合社会上的具体人才的整体状况,实事求是地尽可能准确地设定各层人员的条件,特别要对各层管理人员的条件慎重确定。

3.健全员工招聘制度

招聘是酒店招收新员工的第一关,我们要严格把关,招收那些真心实意发自内心热爱宾馆酒店业并愿意献出热情,敬业乐业的人;选择心理素质过硬,工作有主动性,积极进取向上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长久地从事酒店业,才不会频繁的跳槽!我们首先是从这第一关上降低酒店员工可能出现的流失!

结语

本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南山酒店管理公司的人才流失问题进行了研究,先是通过介绍人员问题的重要性引出酒店人员流失对酒店的消极影响,然后对当前酒店人才流失的原因和影响进行了剖析,提出南山酒店人员流失问题的原因,从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了解决南山酒店人才流失的策略。

总之,人才是酒店的生命源泉,我们还必须特别重视人才的使用和开发并行,组织发展与个人发展并重,同时更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激励和潜能的开发,鼓励员工作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把整个人才队伍激活成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的精神状态,这样,才能把潜在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勇.酒店管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篇4

Abstract: Economic hotel is the product of the modern hotel industry to adapt to the changing needs, and is a new hotel format opposed to the traditional full-service hotel.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anagement status of economic hotel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管理现状;发展对策

Key words: hotels;management status;development strategies

1 经济型酒店在我国发展状况回顾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公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双休日的实施及公共假期的调整,又为我国公民提供了更多的可支配时间。国内大规模的大众旅游开始形成。中国居民已进入大规模休闲度假旅游消费阶段,外出时更倾向于选择舒适度较高,物有所值的住宿设施,因此清洁、廉价、能够提供基本服务是目前这些游客对住宿设施的重要要求,而这些要求也正是经济型酒店的独特优势。

2 我国内资经济型酒店存在的问题

2.1 行业管理制度和体制不完善 行业管理方面,经济型酒店行业发展不规范、缺乏统一标准。经济型酒店是一种经营理念,而不是指低档酒店,中国不缺价格经济的酒店,缺的是达到真正经济型标准的酒店。目前我国有一些服务质量不高、卫生条件差、管理不规范的酒店,也打着“经济型酒店”的旗号,结果使得人们将经济型酒店同脏、乱、差的社会旅馆、招待所等同起来,让人们对经济型酒店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实质上,经济型酒店是相对于高档酒店而言的,绝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经济型酒店行业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星级标准中也没有经济型酒店的评定标准。星级评定制度的实施成为旅游饭店宏观行业管理的基础性手段和相关酒店管理方法的载体,也促进了涉外酒店的建设、管理、服务、市场规范。但对经济型酒店,由于没有差异化的标准,星级与真正意义上说的经济型酒店概念不能吻合,国家也没有经济型酒店评定标准。

2.2 市场定位盲目,同质化现象严重 经济型酒店品牌的树立能够引发顾客的消费偏好,增强消费者的认同感和对品牌的忠诚度。品牌通过酒店的名称、标识物、标识语及优质的服务让顾客感受到与别家酒店的不同特色,从而给消费者留下与众不同的美好印象。经济型酒店品牌的塑造建立在服务质量之上。具体表现在价格、服务人员的仪表、建筑外观以及明显能对顾客产生第一印象的其他方面。消费者重视品牌和形象。“喜欢”和“不喜欢”成为消费者的主要购买标准。同样的两家酒店,尽管硬件设施、服务质量不相上下,但由于其中一家始终抓住任何机会凸显酒店形象,知名度比另一家更高,自然而然吸引了更多的客源。因此,在感觉消费时代,经济型酒店经营者应注意品牌形象战略的应用。

2.3 缺乏强大的营销力量和预订网络系统支持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型酒店都是以单体的形式存在,没有形成规模,没有统一的采购系统、订房系统和具有影响力的品牌的支撑,更谈不上连锁经营。除上海的锦江之星、新亚之星,北京的如家客栈、中江之旅等具有集团化、品牌化的特性的经济型酒店集团以外,很少有创建自己的品牌意识。国际经济型酒店集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经营管理和充分利用网络系统进行整体营销水平上。

3 我国内资经济型酒店发展建议

3.1 推进经济型酒店的体制改革和行业管理 经济型酒店是我国酒店业发展的一种新业态。尽管业界还没有公认的经济型酒店定义,没有经济型酒店范围的明确界定,但这一业态高速发展的势头己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酒店业出现的投资非理性状况,使经济型酒店的发展良莠不齐、标准不一。经济型酒店缺乏硬件和软件的规范,已经出现难以符合已提高消费水平的国内消费者和国际客源的需要。管理体系的不成熟与不完善终将制约其迅速健康发展的步伐。为了保证经济型酒店的健康发展,形成规范的行业、硬件设施和服务标准等做出一定的规范,使其得以良性发展。

3.2 避免同质化,实施差异化策略 经济型酒店在提供基本服务例如住宿以及早餐外,可以尝试以特色服取胜。中国正在走城镇化发展道路,广阔的农村地域辽阔,各地风土民情各异,可以发展经济型酒店,经济型旅馆的服务简单,但质量不低,吃、住环境体现特色,可以借鉴奥地利的经验。分布在奥地利乡间和中小城镇的经济型旅置身于自然风景之中,以家庭式的经营方式。住宿客人可享受许多额外的无偿服务,由于旅馆主人对当地情况非常了解,有时还会热情地为住客充当导游。如果客人愿意,还可以与主人家一起进餐、游戏。如果恰逢小镇上的节日,主人们还会邀请客人一同领略当地的民风民俗。在经济型酒店群雄并起、雷同严重的今天,笼统的市场定位和无差异的产品已经不能有效地吸引顾客,如何进一步进行创新,寻找差异化发展之路是决战未来的关键。市场细分和产品差异化是酒店经营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每个经济型酒店品牌必须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内完成品牌形象的定位和内涵的定义,目标市场的细分和顾客忠诚度的树立,产品设计的改进和服务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稳定的客源。

3.3 加大经济型酒店的市场营销力度 一个高效的营销组织对于经济型酒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必要引进高层次的营销人员;同时,进一步明确营销部的职责和分工,并为营销人员提供要的保障条件,进一步完善销售业绩考核方案。连锁经营的经济型酒店的总部应有重的开发大客户,如在国内有影响的大公司和大企业,培养自身的忠诚客户,进而扩大酒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借助加盟品牌或自创的酒店品牌,精心选择订房中心和旅行社,适度进行委托销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论证加入世界著名酒店集团或销售网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条件成熟时可通过加盟而获取客源。

经济型酒店一般采用相对稳定的客房价格,淡、平、旺季价格不变,实际上,在目前经济型酒店处于卖方市场时,这对于树立酒店品牌是大有好处的,但随着经济型酒店数量的增多,转变为买方市场时,可适当采取灵活的价格政策,保证在淡季吸引到更多的客源,在旺季获得较高的平均房价和效益,但这并不是说就不需要培养自身的忠诚客户。有远见的经营者为了保持自己的酒店品牌在经济型酒店这一领域的竞争力,也会推出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客户忠诚度计划,如天天酒店给予老人、公司、以及政府顾客一定的折扣。上海锦江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推出“锦江之星”会员卡,持卡者在“锦江之星”各连锁店消费房费可享受门市价九折。针对不同顾客群体,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以使经济型酒店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同时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顾客的价格满意度。

参考文献

篇5

1.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关于毕业论文的研究多是集中在现状分析、改革创新方面,其中蒋彦(2008)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为研究依据,根据“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对目前高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就如何正确选题,确定选题的办法,如何更好地将论文设计与工学结合紧密联系,在论文指导和答辩上体现创新意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操作性强的改进意见。杨建芳(2007)提出了“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新模式,指出“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是产学研三者互补而又有机融合的一种有效的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培养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毕业设计教学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能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很好地磨合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白杨(2006)在毕业设计内容创新方面,提出了到被录用单位做毕业设计的观点;庄美男、林波(2007)对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对传统毕业设计模式进行改革,建立与企业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多专业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等;杨载田(2003)提出以学生为本,对其进行创新性指导,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行开放式选题指导,加强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特别提出要尊重学生的选题权益,建设一支创新性指导教师队伍,安排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创作实践必要而足够的时间。王占九(2009)指出高职院校沿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的范式存在很大的弊端。高职毕业论文(设计)范式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特色进行改革,而毕业综合实践是一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毕业论文(设计)的新范式。钟振宇、周明荣(2008)根据高职院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制度保障、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孙小红、徐世举(2009)根据目前高职毕业论文的现状,并结合作者对高职毕业论文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提高高职毕业论文的几点措施:启动时间提前,保证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提高师生认识,加强教师过程指导;有专项经费投入毕业论文工作。赵丽杰、赵丽萍、关晓彤(2007)提出通过对高职毕业论文与实践教学、科研和为企业服务的关系分析,将毕业论文与实践活动相融合,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综观以往的研究,我们发现专门针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成果考核评价研究相对缺乏,特别基于产学研模式下,分别从评价主体教师和被评价主体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反思毕业论文成果的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即是以此为出发点,全面调查产学研培养模式下成长起来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其毕业论文成果的评价体系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此来丰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细分研究。

2.样本选择与数据分析

2.1 样本选择

为全面了解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的现状,课题组成员从毕业论文成果考核评价两个利益相关者一教师、学生入手,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和访谈问题,力求了解双方对现行考核评价体系的态度。2012年4月~2013年4月,课题组成员对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旅游学院等高校的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6份,回收率为98.7%,有效率为98.7%。同时深入学校在华南、华东、华北和四川地区的实习基地,向正在实习的学生以及已经顺利毕业留在实习基地就业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80份,回收率为96.7%。最终用于统计析的有效问卷数量560份,问卷有效率为93.3%。

2.2 数据分析

2.2.1 群体样本统计分析

2.2.1.1 对学生毕业论文成果的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满意度评价总体不是很高“不满意”度和“比较不满意”度总体达到67.9%,“中立”项占到25.6%,“一般满意”度占到28.5%,“满意”度选项为0。

2.2.1.2 学生论文的应用价值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应用价值的评价总体不是很高“无价值评价”高达48.7%,这是整个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成果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的毕业论文研究缺乏创新性和应用价值,多是为了应付学校教学要求。

2.2.1.3 对学生论文写作态度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学生论文写作的态度评价不是很高“不认真态度”和“比较不认真态度”比率共占到42.8%,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实习工作比较繁忙,时间上和精力上不足,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兴趣不高。

2.2.1.4 学生选题的新颖性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59.3%的教师认为学生的选题缺乏新颖性。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历年的选题方向主要集中在酒店人才的流失、酒店服务质量的提升、酒店的薪酬管理制度方面,选题普遍比较宽泛,学生没有进行相应的细致研究,缺乏新颖性,即使指导老师提出了比较有意义的选题方向,但是感觉学生无法驾驭,论文写作的质量依然不是很理想。

2.2.1.5 学生毕业论文与实习工作内容的相关性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58.9%的学生写作的论文与自己的实习工作不相关,这是导致很多学生对论文写作没有什么兴趣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把实习工作和毕业论文写作看成是两个互不相关的事情,不能在实习的过程中搜集论文写作的第一手资料,感觉毕业论文写作是一项负担。

2.2.1.6 现行的毕业论文形式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8%的教师觉得论文形式需要根据酒店专业的特点进行一定的修改,35%的教师提倡以实习报告的形式提交论文,12%的教师认为论文形式单一、意义不大,5%的教师提出改用其他形式。由此可见,现行的论文写作形式不太符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特点,可以结合该专业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与学生实习工作相结合,寻求新的论文写作形式,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2.2.1.7 现行的酒店管理专业论文成果考核标准的合理性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酒店管理专业论文成果考核体系合理性,0.6%的教师选择了“中立”,这可能与教师作为论文评价的主体定位有一定关系。但是在“不合理性”维度的取值明显高于“合理性”,由此可见,教师们也感觉到现行的毕业论文体系亟待改革。

2.2.2 学生群体样本统计分析

2.2.2.1 毕业论文成果的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自己毕业论文的满意度评价也不是很高,52.3%的学生选择“中立”项,“很满意”的情况只有2%,“比较满意”占9.7%,“很不满意”占到8.6%,“比较不满意”占到27.4%,“不满意”维度明显高于“满意”维度。

2.2.2.2 论文应用价值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自己的论文“无价值”的占到12.6%,“比较无价值“的占到27.4%,“中立”的占到48.6%,“比较有价值”占到11.4%,“很有价值”为0。由此可见,学生普遍对自己论文的应用价值评价不高,这跟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对论文的态度有关系。

2.2.2.3 毕业论文与实习工作内容的相关性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50.4%的学生写作的毕业论文与实习工作不相关,47.4%的学生论文与有实习有一定相关性。学生普遍反映不能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表现为两者有效融合的可行性以及实习工作和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冲突性。

2.2.2.4 毕业论文形式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37%的学生希望注重论文价值,减少形式的束缚,27%的学生认为当前的论文形式要求不符合自己的知识层次,26%的学生希望可以尝试以实习报告的形式提交。由此可见,学生希望实习论文写作形式的多样化,希望通过与实习工作的有效结合,通过实习体验完成论文写作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把实习工作中的感悟和有价值的知识记录下来,在实习中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2.2.2.5 酒店管理专业论文成果考核标准合理性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酒店管理专业论文成果考核标准合理性,45.6%的学生选择了“中立”这可能与学生对考核体系合理性的认知有一定关系。但是在“不合理性”两个维度的取值要高于“合理性”由此可见,学生们也希望现行的毕业论文体系有所改革。

2.2.2.6 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最大困难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39%的学生认为“资料无法搜集”是他们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36%的学生认为“选题与工作不能有效结合”是他们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而这些可以通过学生与实习企业管理者的有效沟通得到一定的解决。如果把实习企业的管理者纳入到学生毕业论文的评价主体中,引导管理者指导学生论文的写作,学生遇到的困难就会小很多。

2.2.2.7 毕业论文写作中各方面能力重要性调查

学生普遍认为论文写作过程可以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是对自己综合能力的一个考量。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他们发现自己在实习或者写作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问题,但是能否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是自己最欠缺也是最需要的能力。其次根据自己的论文题目,来“搜集信息”的能力也很重要。在写作成文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很多内容需要经过论文指导老师的点拨,才可以明确思考角度和逻辑顺序。

3.改革建议

3.1 与企业管理者合作进行考评

鉴于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可采取双导师制,即由高校教师和酒店相关人员组成。高校教师在理论研究上有优势,可以增加毕业论文的理论深度;酒店相关人员在实践经验上有特长,可以提升学生毕业论文的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高职高专毕业设计(论文)提交系统,把企业管理者引入论文考核主体,充分体现对学生毕业论文实际运用价值指标的侧重。从论文的选题到资料的收集整理,从论文的内容修改和论文成果的完稿,企业的管理者始终与学生的实习工作同步进行指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创新意识等各方面的素养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企业管理者也可以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可以有效引导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成长路径,甚至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探索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修改不合理的规定和措施。学生和企业都可以在这一过程有所收获。

3.2 实行全程监督管理

鉴于产学研模式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般实行的“2+1”模式,第三学年全年在实习企业中度过,理论教学基本退出。因此可以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文献搜集、市场调查分析、信息搜索与整理等方面知识的普及,提高学生的基础准备能力。进入实习阶段后,可以让学生自主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自我寻找感兴趣的选题方向,然后与行业指导老师和学校指导老师进行双向交流,确定论文题目,并确定论文成果的写作形式。然后在“学校老师+实习企业管理者”的双导师指导机制下,收集一定的基础资料,提炼出论文的大纲结构。进行一定的修改调整后,开始在行业内部通过与实习管理者、企业一线员工、企业管理层的沟通,获取所需的资料和数据,然后进行一定的分析整理,完成论文的初稿。初稿完成后,指导老师要做中期考核,对学生整个前期写作过程中的写作态度和写作量进行一定考评,并对论文的进度、存在的问题、实训情况作出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在实习过程继续征求行业管理者的意见,进行论文成果的修改。期间需要学生、学校指导老师和实习指导老师做好良好的信息沟通。实习结束后,学生完成毕业成果的终稿,接受评阅老师和答辩小组的评定。

通过对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监控、评价,有利于全面提高各级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规范学校毕业论文工作,促使毕业论文质量呈现螺旋状稳步上升。

3.3 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评价

改革现行的毕业论文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考核内容与实习工作的结合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激励学生在实习的参考文献: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中,各评价主体都要加强对学生综合实践的评价。

其考查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毕业论文内容与实习岗位的贴近度、专业贴近度和训练的实效性。二是毕业成果的质量与水平,如科学性与创新性、规范性和实用性,也涉及毕业实践中的工作量大小以及完成毕业成果的态度,如钻研勤奋与否、与导师配合是否积极认真等。三是毕业答辩的评价,毕业答辩的过程其实是学生经过—年的实习之后,综合素养的展现过程。这部分主要是关于答辩论述思路和表达程度以及回答评委问题情况,如回答问题是否正确、回答内容是否深入和回答是否有很强的逻辑性等。

3.4 注重毕业论文的应用价值

通过与各大企业集团合作,校企双方可以建立一个强大的信息共享平台。学校方面可以将往届毕业生的论文成果进行系统整理归类,优秀论文成果可以进行电子贮存,共享信息平台系统,供学生查询借鉴,也为教学、科研以及历届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提供重要的文献参考资料。对优秀的毕业论文,不仅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和荣誉,还要推荐给期刊杂志争取发表,或选送参加各种评选,或提供给企业等生产机构作为科研参考,既实现了信息价值的最大化,也能够激励学生重视论文写作,并不断启发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创造力。另外,校方可以出据书面鉴定,让毕业论文成为大学生求职和升学的名片,呼吁用人单位聘用大学生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毕业论文质量高的学生,并把毕业论文质量作为是否推荐免试进一步深造的重要依据。企业方面通过这一平台,可以把一些学生的优秀毕业成果转化成实践素材,提高管理的效率,改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另外,可以此来激励员工的学习热情,提升员工的思考能力,鼓励员工在信息平台上共享知识成果和实践技能。

篇6

论文关键词:酒店实习,现状,长沙学院

1 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的现状

1.1 在校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对各种实习模式的概念比较模糊

本次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90%的学生知道认知实习,有100%的学生知道毕业实习,而只有70%的学生知道顶岗实习,只有65%的学生知道就业实习,只有60%的学生知道课程实习与教学实习,而只有55%的学生能够准确回答出长沙大学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包括的实习。

1.2 学生认为课程设计与实习实践时间设计需有效配合

通过对学生的深度访谈中得知高达90%的学生认为现在的课程的设计与实习时间的设计是非常不如人意的。经过交流后,学生们认为酒店实习实践模式六种模式都可采取,其中必不可少的有认知实习与毕业实习,因为其中一个是基础,另一个是核心。学生们希望认知实习可以设置在大一第二学期或大三第一学期。设置在大三第一学期,可以设置在上完专业课程后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对比认知。学生们希望毕业实习设置在大四第二学期。

1.3 职业生涯规划可能增加毕业生对工作与学习的热情与信心

在与酒店的各大部门主管的的访谈中了解到实习生在学校时自己有过规划有过梦想,所以她们做事情非常热情有目标,从工作表现上看,她们工作的非常充实及充满对生活的信心。当然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中免不了有对工资的期望值这一项,其中从问卷调差中了解,学生抱着学习的心态,只要能学到真技能,也有一部分学生是愿意以0工资从事自己的专业实习的。而大部分则期望实习工资在1201-2000的范围内的。

1.4 毕业生对老师跟踪管理有隐性的投诉

传统观念中,实习后学生离开了学校,老师就该让学生自我发挥独立性,不该对学生有太多束缚太多管理。其实,身处酒店行业,学生们首次进入社会,特别是进入酒店这个行业,更需要老师的关注与关怀。在针对学生的问卷中,有85%的同学需要学校在实习期间针对工作出现的问题安排实习老师进行针对性培训,有80%的学生会十分努力来学好学校安排的实习老师在酒店教的实际技能,如果实习管理老师组织在酒店展开辩论赛,会有65%的学生会很期待参加,有8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老师太需要与酒店进行交流沟通来关注实习生。老师对于实习生的管理还是可以加强。

1.5 实习生渴求形成轮岗制度

轮岗学习是院校实习生在酒店实习学习的必要条件之一,高标准的实习所得是衡量院校安排实习的重要任务,其对于提高实习生的能力与素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并能发现学生的爱好的工作岗位与适合的工作岗位,并能增加职业信心。而在某些岗位可能会有专业性条件的限制,95%的学生会愿意进行职业证书的考证,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而对比之下,100%的酒店管理人员不接受持有酒店职业证书的毕业生从事职业证书上的工作等级,而是需要从基层做起,需积累一定经验后再经过评定,决定可否调动。

1.6 实习生赞美学校老师精心选择的实习基地

从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自由回答的开放式的对学校实习安排得当与不得当的两大问题中,80%的学生都认同学校精心选择的实习基地特别得学生的芳心,大多数学生认为其中的星级酒店是对学生实习特别有益的,这大部分学生也表示在实习实践中学习到了非常多的知识,并帮助他们认识了工作的意义。

2 酒店方对实习生的相关要求

2.1 酒店渴求实习生有高忠诚度

针对酒店管理人员的问卷,从数据分析可知,100%的酒店管理人员接受实习生的实习实践时间是1年及以上,这样既利于实习生的实习,又利于酒店的运营及极力留住实习生。酒店可以通过长时间来培养实习生的忠诚度。而且酒店各部门的管理人员认为,只要实习生有意愿,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在酒店进行任意形式的实习模式。

2.2 酒店管理人员激励实习生对管理职位的向往

酒店管理人员认为高校实习生应具有各种素质与能力,比如,动手能力、独立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与吃苦耐劳等等。且酒店管理人员愿意去学校讲座,激励学生的工作热情,在访谈中有些管理人员更讲到,讲座也可以是一种培训,一种企业文化的熏陶与认同。当涉及到担任酒店管理人员的重要因素时,问卷数据显示,90%的管理人员认为工作经验是最重要的因素。

2.3 酒店接受轮岗学习

酒店各部门管理人员从数据显示,90%的管理人员接受实习生在本部门进行轮岗学习,80%的管理人员接受实习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到适合自己的其他部门进行轮岗学习。但是,希望设计一个轮岗的制度来约束和限制,管理人员们表示,随意进行轮岗是对(下转第12页)(上接第39页)酒店运营不利的。

3 结论

篇7

关键字: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措施对策

仔细分析酒店业的管理流程与各个环节,不难发现,支撑起酒店最佳赢利模式的,无不将管控的核心放在财务管理上。在当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中,赢利模式的追求已然成为酒店投资人、经营者的最大关切。

酒店业为了适应市场,就要全面提升酒店的服务。酒店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财务管理是这些问题中最为重要又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基于酒店本身的构造比较复杂,所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也比较复杂,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的酒店财务管理的问题,并对酒店内部控制的措施和管理对策以及酒店的发展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一、酒店管理中财务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酒店业作为经营的行业,其财务状况决定了其发展的基础,所以酒店管理必须明确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财务管理是酒店管理的基础

酒店在经营的过程中,资金的收入、分配都和财务息息相关,而财务状况是最能直观反应酒店经营状况的要素,所以无论是酒店当前的运营管理,还是酒店未来的经营计划,都必须以财务为基础,财务管理能够监督和控制酒店经营活动,良好的财务状态也是酒店能够长期经营的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二)财务管理是酒店与外部沟通的桥梁

财务管理能够为酒店提供酒店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经济信息,以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各种报表为基础的财务信息,可以为酒店的会计核算作为基础,并且能够很好的反应酒店在经营的过程中的各种状态,这些经济信息也是酒店和外部进行交流的数据与基本材料,并且在酒店财务经营的过程和酒店经营的结果的评价时,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数据。

(三)财务管理是酒店经济效益的导航仪

在酒店经营的过程中,财务管理随时随地的收集酒店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经济数据,这些经济数据高度敏感,能够第一时间反应经营状况,时效性的特点也非常显著,酒店在经营中,如果出现任何问题,财务管理的各项指标可以很及时的反应情况,比如收入和支出的配比问题、酒店经营管理是否良好等等,都可以通过对各项财务指标的运算、分析、预测发现问题以及其深层次的原因,进而提出酒店经营应该注意和改进的方面,从而进一步有利于酒店经济效益的提高和酒店长期的发展。

二、现代酒店财务管理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

(一)财务管理水平较低,内部控制力有缺陷

所谓酒店的内部控制力,即是酒店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酒店内部控制能力决定了整个酒店财务管理控制系统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酒店财务管理的水平,当前情况下,酒店内部人员密集且众多,消费群体广且流动性大,价格层次高低不一等特性,在这些复杂的现状下,如果酒店的内部管理系统设计不合理,便会加大酒店经营的难度,不利于优化配置,也不利于成本节约,会导致资源浪费,酒店经营困难等问题。比如某沿海城市度假区的一家中型星级酒店,由于各部门人员编制、工资预算不合理,导致餐饮部人工费率高达50%,餐饮严重亏损,原因很简单就是内部管理设计不合理,餐饮部的岗位设置过多且分散,不仅浪费人工成本,员工都吃“大锅饭”,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缺乏。

(二)酒店的投资行为不具有科学性

当前的酒店业,尤其是一些档次高级,服务高端的精品高星级酒店,其前期的建设投入成本大,其回报周期长且回报率低,在对市场分析不充分的情况下,对酒店的发展状态和当前市场定位不清晰的情况下,没有科学的规划和调查就进入此行业,风险大,一旦遭遇问题很容易造成投资失败。比如某些酒店内部投资桑拿等养生项目,由于中国国情及法律法规的要求,消费者对养生项目的环境有较高要求,然而一旦投入下去,其经营状况又要受到政策风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有些项目,形成投资大、风险大的不稳定经营局面。

(三)酒店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

财务管理是酒店经营和发展的核心,没有好的财务管理系统就没有好的酒店发展前景,而酒店中财务管理的专业人员更是财务管理的核心,现在的社会,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酒店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专业性强的财务人员,不能对酒店的经营进行良好监管、计划与预测,会影响到酒店管理的方方面面,而酒店常常忽略了财务管理中财务人才的重要性,缺乏培训和职业教育规划,不利于酒店的长期发展。目前,在不少地方的宾馆酒店,使用品牌连锁经营,由管理团队管理,不注重自己酒店财务团队建设,加上酒店财务部门属于后台部门,员工资历较浅,往往受制于其他经营部门,比如销售部门、餐饮部门,不能很好地发挥财务监督作用。

(四)酒店的预算管理制度缺乏或滞后

在酒店的若干重要财务管理制度中,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实现酒店目标管理的重中之重。预算管理可以为酒店计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也可以为未来的发展提出预测和制定发展方案,但由于国内酒店行业普遍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导致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参与预算人员的素质不高,预算不准确,没有把握酒店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发展的需求,总的来说,普遍没有系统的预算管理体系。即使有的酒店建立预算体系,也不能发挥它的作用,只是每月拿来与实际数据做一些对比,不能通过预算管理实现酒店经营的预期目标。

三、提高内部控制的对策

财务管理可以说是酒店管理的重中之重,而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对酒店经营和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想实现酒店的长期良性发展和经营上的盈利,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酒店内部控制离不开人才

酒店的管理工作中要坚持成本控制,良好的成本控制需要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酒店要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实行成本控制的同时也要不断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把员工工作的热情激发出来,把人力资源管理和成本管理结合起来,既可以提高酒店管理水平,也有利于提高酒店经济效益。比如上面提到的某人工费率过高的酒店,后通过并岗缩编等整合措施减少人工成本,同时推进人才发展战略,构筑长期的、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营造“人人有机会,个个有平台”的职业发展人才培养机制,对员工进行一专多能培训,让员工能提升业务水平轻松上阵。酒店的关怀备至与职业发展平台也让员工寻找到归属感与成就感,更增强了酒店的竞争优势和凝聚力。

(二)建立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要建立良好的酒店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是建立完善的预算体系,必须将预算分解到小目标再到个人,协调共同完成预算目标和任务。在预算编制方面,要打破原有的定期预算的方法,灵活的根据市场的情况,实行灵活的按月或者按季度进行酒店的预算,优化资金配置。同时也要加强财务管理的事中监督,对大的项目或者大金额投资时,要实施全面的监控。最后也要注重事后监督的重要性,有针对性的实施绩效管理,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酒店的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素质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能够起到提高整个酒店财务人员的素质的作用,高级财务人员可以对酒店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培训体系,对每个员工都要重视其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时也要开拓视野,例如培训外语可以提高酒店接待外宾的能力,酒店员工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对话,也可以增强酒店的国际视野。比如某酒店财务部门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让每个员工都能系统地学到财务知识。同时每半年开展一次员工的技能与专业业务知识大比武,不仅比财务理论知识,还要根据所在岗位的工作经验提出自己的财务管理见解。酒店给予成绩优秀的员工加薪及晋升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同时提高酒店的品质。总之,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融入到培训中,不断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团队精神与凝聚力,调动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使全体员工都能更好为酒店服务。

(四)强化成本控制工作

在酒店财务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注重成本控制工作,成本是酒店经营的生命线,而在成本控制中,首先要注重的是控制采购的进货成本,因为酒店采购进货是酒店资金周转的第一部分,所以物料的采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成本的控制直接决定了酒店的盈利水平,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采购制度,对成本进行全程的核算和监控。有必要实行多渠道采购,货比三家选择同质最低价,同时顺应市场、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和直销平台,把控采购成本。与供货商签订90天付款协议,保证酒店资金运转有序,降低财务费用的发生概率。

结束语

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不断提升,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励,酒店业的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酒店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经营,加强内部控制能力,强化成本控制力度,不断重视财务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发展和创新酒店内部财务管理的方法,使酒店能够持续稳定的经营并有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洋.经济全球化下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培养[J].科技致富向导,2014(2)

[2]刘彩虹.浅谈我国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与思考[J].华章,2014(3)

[3]齐雪桥.论酒店财务管理的特殊性[J].科技致富向导,2013(6)

篇8

关键词:电力管理;安全管理;节能减耗

作者简介:陆清队(1969-),男,山西蒲县人,山西省蒲县长益晟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师。(山西 蒲县 041200)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182-02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电力的作用日趋重要,并且成为企业乃至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企业是电能大用户,加强电力管理、节约电能消耗是我国工厂企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者应重视电力管理,不断探索新思路,发现电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控制和领导,对参与人员进行科学的配置,制定出建设标准规范,及时形成详细的报表,准确评估企业发展情况,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管理措施,为企业效益提供先决条件,最终实现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管理效能,提高能源利用,降低能源损耗,使企业能够更好地生存、发展和壮大。

一、企业电力管理的特点

1.突发性

在企业电力工程中,对质量问题的要求一向很严格。质量问题无小事,一旦出现就会产生很恶劣的影响。除了会影响进度、增加成本,更重要的是会对人民群众的财产造成浪费以及危害到群众生命安全。因此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于经常出现的“常见病”、”多发病”,要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做好前期预警和解决机制,并以预防为主,谨记“安全重于泰山”。[1]

2.复杂易变

电力工程项目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每一个环节都相互交错,并且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每一个环节出错,都相应地会对其他环节产生影响。这种复杂的特性,要求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必须是严谨而有序的,容不得马虎,更不能有一丝懈怠。另外,其除了复杂性之外,还有易变性。这种特性主要表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项目工程发展日益迅速,产生了更多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牵引其他环节发生变化。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要求我们在面对多变的电力工程项目环节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止质量事故的进一步恶化。

3.特殊不确定性

电力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很大的特殊不确定性,无法预估出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这就要求电力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要不断进行经验总结与创新,不断深入基层,以强化质量意识,督促自己不出问题或者少出问题。

二、企业电力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足够的管理意识和严格的管理制度

不少用电单位没有意识到电力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对三位一体的管理制度的认识。相关领导层抱残守缺,没有更高的管理及效益目的,停留在当前的业绩上止步不前。而企业管理体系不健全,缺少一整套相应的用电效果考评分析制度,仍旧沿用以往简单粗放的管理办法来进行管理,根本就没有建立起用电合理化的评价标准标准,常常是用了再算而不是算了再用。结果导致电力管理混乱,效率不高,资源浪费。[2]

2.设备性能差,造成电能不必要的损耗

我国的大量机电设备,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性能很差,再加上电力管理人员对电力施工设备的认识不足,未能将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新,致使其性能更加逊色。长此以往,不仅加大用电消耗,更甚者会出现安全隐患,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3.电力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电力管理的管理层和员工素质不高,从根本上制约着企业的电力管理。电力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升缓慢,大多数管理者都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方法上,很难达到现代电力管理的要求。尤其是电力管理人员对设备的购买,往往是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技能,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预算支出。而普通从业人员由于相关专业技能和素质的缺乏也经常导致企业电能和管理费用损耗。

4.电力资源浪费较严重,施工安全管理薄弱

企业电力管理的最薄弱也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便是电力安全管理。部分企业由于对电力安全问题的认识性不足,使得施工安全隐患仍然存在,电力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致使电力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轻则造成电力浪费,重则损坏设备或伤人,损失严重。

三、企业电力管理提升措施

1.科学管理企业供用电系统

(1)建立和健全管理机构和制度,重视能源管理。电气在企业生产中占据着无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对经济效益起决定性作用,其水平、质量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素质、经济效益。一个企业对用电的管理首先必须树立法制观念,视用电规程和制度为法律,按章办事,方可达到企业对安全用电、合理科学用电、计划用电的工作要求。[3]

企业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电力管理制度。完善层级管理,明确责任,落实计划用电。要对供电运行、电气安装、临时用电、增减用电容量等各种规章制度既有书面文字存档,又有重点安装标准。[6]同时,在企业内部,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并实施节电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节能降耗意识。

(2)实行计划供电,提高能源利用率。计划供用电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对企业内部供电系统来说,管理标准各有不同,这就要求不同的集体在大原则不违背上级标准的要求下,制定出与自己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管理规章制度,并且在制度中要明确加强对用电管理的严格考核。对于职工的家庭用电,也应该严格对待,尽最大限度装表计量,同时要对工厂中各种能源的合理利用做系统的研究。[7]

(3)优化电力资源,提高供电能力。改造现有工厂供配电系统,有效降低线路损耗,以高效率的电气设备取代低效率的电气设备,节约电能。电力供电系统应根据本地的用电规律和其他具体环节所显现出来的特征作出详细的资源优化,有效合理地将各类用电时间进行规划,以降低负荷高峰,填补负荷低谷,最大限度满足电力负荷日益增大的需要。[8]

2.提高相关电力人员素质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就要求电力系统管理者具备领导者的潜质。除了具备领导者基本的素养外,还要具有本企业用电管理范围、用电设备情况等用电的专业知识,并能够根据本企业供用电设备采取科学管理方法,来科学管理本企业的用电。同时还可以在各类电力专业院校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为电力管理提供智力支持。[5]

3.开展各种工作,提高全员节能减耗意识

通过建立健全各类电力保障体系以及各类规定制度,组织员工深入学习,有利于工程实施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企业还要肩负起拓展节电资金渠道的重任,完善用电定额管理,把电能消耗定额分解落实。同时还应制定、推行有利于节电的政策,大力宣传节约用电的重要意义,组织全体职工接受节电教育和技术培训,形成绿色节能团队,为节约能源、保护资源环境作贡献。

4.加强电力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于习惯性违章操作,制定不同的考核和处理办法,重点要对责任人作出相应的处理,并将违章操作的严重后果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宣传,做好心理战。树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一场攻坚战,除了每个人去积极学习和维护之外,还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去实现它。这不仅要求加强对设备物品的管理,还需要加强对工程现场的管理,这些都是建立健全电力安全管理的重点。

(2)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首先,要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活动,抓住重点,注重制度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另一方面就是要细化流程,实施开展责任制度。其次,不断健全电力安全管理体系,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不断提高,增强电力安全管理的效率也应该成为工作的重点。[4]

四、小结

目前,电力需求日益增加,人们对电能质量及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能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对企业的电力管理要求也日益提高。一个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在企业管理中持续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我国企业对电力管理控制的不断加强,企业电力管理中的问题也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国家电力公司.工程项目管理模式[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3]杨旭中,张政治.电力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4]王杰.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分析[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5,23(4).

[5]中国建设工程管理协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6]陆建国.工业电器与自动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篇9

【关键词】:配电线路;施工管理;现状;改善策略

1、目前拥有的配电线路情况

1.1配电线路存在的意义

配电线路是为了连接电力设施和终端电力消费者,配电线路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为了能为所有的终端电力消费者提供服务,配电线路存在于不同的地区内,无论是海拔高的地区,还是边远的地区,每个地方都有配电线路的覆盖,由于覆盖的面积广,所以配电线路会处在不同的环境中,每种环境都会对配电线路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许多特殊地区,在配电线路的建设中,都有较大的难度和较高的质量安全要求。

1.2配电线路的建设特点

一般在城市内部的配电线路都是在线路之间建设支撑线路的电线杆,在街道的边缘地区对电线支撑杆进行建设,并不影响道路的使用,同时建设的难度也比较低,只要注意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就可以了。但是要实现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配电线路的建设,就不能用一般的支撑杆对线路进行支撑。由于距离原因,如果在两个城市之间用普通的建设手段对配电线路进行建设,不但资金的投入成本大,对人力的投入也比较大,用时还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所以在区域与区域之间实现配电线路的建设都采用高架的方式。虽然高架的设备对会占用较大的土地面积,同时在建筑的过程中的难度也比较大。但是高架设备的承重力大,安全性也高,需要的建设的数量也相对较大,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讲也节约了成本的投入。

2、配电线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现状

2.1外部环境的影响

由于配电线路建设的范围较广,会跨过很多区域,每个区域的环境特点也不一样,有的地区天气在一年的过程中都比较寒冷,有的地区在一年的时间中都比较湿热,还有一些地区的风沙会比较大,这些环境都会对配电线路的建设造成较大的困难,所以在建设配电线路的过程中就要结合当地地区的具体环境情况,对建设的技术和方法进行调整。在绝大区域配电下路的建设中都要注意统一个问题,就与雷雨天气,雷击对配电线路的危害。所以在对高架设备型的配电线路进行建设时,要着重注意配电线路的防雷功能,确保配电线路的安全性。

2.2本身建筑存在的问题

在建设高架设备性的配电线路时,会建设一些塔架对线路进行支撑,在这些塔架的建设中可能会产生土壤下沉的现象。所以就要在对塔架进行建设时尤其要注意这一方面,尽量选择在土壤坚实的区域建设。如果不能保证土地下的情况,就要在建设塔架前对即将施工区域的地面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在日后出现地面下沉的情况发生。

3、改善当下配电线路施工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在建设配电线路中,要结合国家相关制度法规实施。还要完善区域性配电制度,在完善中,应针对性、有目的进行,确定出与本地区建设和发展配电线路相符的规则体系,在此基础上,加大力度监管配电线路工程建设,进而提高配电线路工程质量。构建起完善的后期检查制度,将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配电线路安全问题,在提高配电线路安全性的基础上,保障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3.2对施工人员及各项材料加以管理控制

首先允许上岗的工作人员要具备得到权威部门认证的相关证书,以确保其具备上岗操作资格;在开展较大规模的线路建设工程时,必须在得到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开始施工;同时在施工开展过程中所用到的设备和施工材料也要按照计划要求在可靠的地点进行购买,以确保施工原材料质量安全;最后在施工开始之前相关协定要以书面的形式签订协议,在最后完工时还要请相关部门对工程进行验收。

3.3制定施工安全管理规划

工程管理部门在施工前与业主、工程监理公司、施工企业、相关设计等参与到施工的各部门商讨制定好合理的管理规划,一切按规划行事,严格执行,禁止投机取巧。工程实施过程中,定期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向上级及监理部门汇报,与施工方探讨,修改施工计划,问题严重的,停止施工,一切以安全为重。计划修改后,才可重新开始施工。施工企业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工程所有相关资料。

工程监理部门对工程计划方案进行监督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工程施工人员们的监督。管理人员必须到岗到位,施工过程中,不得无故离岗,制定相关考勤制度,严格执行,对工程实施的动态监控,也是对管理人员在岗情况的监测。建立资料库,做到有章可巡、有理可据。

施工前图纸需要各方的认真审核确认。施工图纸的的设计,涉及到线路的分布、施工的目的、施工的步骤、施工的方式、施工的效率等因素。涉及的因素多也容易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图纸对于工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审核这一项是必不可少的,需要设计单位、施工方、监理公司的层层审核、商榷,确保图纸无纰漏,才可施工。

3.4组建配电线路检查小组

在管理配电线路安全问题过程中,要结合有关规定进行。根据相关规定,构建起相应的检查小组,定期检查本区域内的配电线路是否正常运行,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确保配电线路的稳定有序运行。在实施配电线路工程中,有关工作人员应提供出专业的建议,保证配电线路工程的稳定性、科学性。在检查配电线路过程中,要应用最新的检查技术,提高检查水平。在保证检查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基础上,还不能影响区域内人们的正常用电下,同时加强检查水平,确保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在检查中,如若发现重大潜藏的问题,应立即上报,待上级回应之后,应立即解决,避免出现严重的用电事故。

结语

提高配电线路施工工程的质量、安全性与施工效率,是需要国家政策的约束、监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施工企业的自觉性和技术上的提高等多方面来结合的。现阶段,配电线施工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必须要严格控制并改善。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配电网;低压设备;管理现在;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M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1-0133-01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电力作为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改革开发以来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电力行业原有的配电网络已经不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经济发展的需要,拉闸限电的政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开始不断的实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国已经开始加大对电路网络设置的投资建设力度,通过巨额投资对现有电网进行大规模的改造。配电网络的升级改造,不仅提高了电网的结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电网设备的性能。配电网络硬件设备的提高是改善供电功能,保障电力供给的重要方式,但是单纯的提高硬件设施并不能够对电网正常、稳定的运行提供十足的保障,同时还需要对电网设备的管理水平进行应有的提高和改善。为了能够不断的提高供电网络设备的管理能力,首先对现有的管理现状进行研究,然后提出应该采用怎样的措施不断的提高供电网络设施的管理水平。

1 配电网低压设备管理现状

在我国配电网络中主要包括0.4 kV以上的高压配电设备以及0.4 kV以下的低压配电设备,在实际的运行和管理中,高压设备和低压设备是由两个不同的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的。配电网低压设备是指低压配电网中设计到的诸多设备,主要包括主线路、支线路、分户线路、低压杆塔、杆上设备、集中表箱以及电表等多种设备。其中的低压网络主要是指配电变压器一下部分的电网。

在我国电力电力网络系统的运行中,对于高压电网以及设备的重视相对较多,不仅将地理信息等多种先进技术应用到管理中,同时还建立了统一、有效的设备管理方式,能够迅速的对高压网络系统中的各种故障进行及时的查询、定位和处理。然而,对于低压电力网络系统由于其杆塔众多、线路布局复杂、分值密集以及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繁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管理的工作量。现在低压电网设备的管理主要是采用人工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根据配电变压器的台数来划分不同的管理区域,每个区域对本区域内的低压设备进行汇总和分类,然后安排人员进行分工负责。每个管理人员负责很多设备的管理,很难对每一个具体的设备进行管理,更难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进行及时的定位、查询和管理,无法清晰的反映出相应层次之间的关系。不能够及时的发现系统中的潜在故障,只有故障发生受到用户的举报之后,才能够及时的安排人员进行修缮,这样不仅降低了管理的效率,同时也使用户的满意程度大大的降低。

和高压电网设备的管理相比,低压电网设备的管理水平相对较滞后,还需要不断的提高低压电网设备的管理水平以及自动化水平,提高电网正常、稳定供应的保障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进而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

2 配电网低压设备管理的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在电网高压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不仅提高了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同时也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参照电网高压设备管理的思想,首先想到的电网低压设备管理的发展方式就是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开发出适合电网低压设备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但是,深入分析可以看到电网低压设备中杆塔、线路和分路等数量庞大,在每个杆塔和每条线路上都设置一个可以定位的GPS系统显然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同时在应有的成本水平下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这种方法不适合应用在县级甚至县级以下的电网低压设备的管理。所以,考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电网低压设备管理进行发展。

2.1 图形化电网低压设备管理

图形化电网低压设备管理就是首先将电网低压设备线路、杆塔、分户线、表箱以及电表等建立起一种逻辑关系,通过对杆塔进行顺序编号,可以将一个区域内的所有低压设备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然后根据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杆塔之间的距离和位置,构建低压电网线路图,并采用不同类型的符合表示不同类型的低压设备,在建立低压电网线路图的同时对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位置关系进行建立,这样就能够使整个区域内的低压设备变得更加可视化,就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图形化的管理思想能够摆脱使用GPS系统获取数据时的限制,同时能够对电网低压设备进行相应的定位,非常适合在县级或者是县级以下的电力企业使用。

2.2 基于RTU的电网低压设备管理方案

低压电网的自动化系统主要有执行远端(即远方终端RTU)、通信信道以及调度端三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部件就是远方终端RTU,其主要用来实现遥信、遥测和遥控三大主要功能,RTU的设计和开发对于提高低压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低压电网中采用PLC实现RTU不仅是一个经济可行的方案,同时是实施过程简单、可靠。与之前使用的单片机相比较,PLC在抗干扰能力和维护度上都具有很强的优势,并且其也具有十分强大的扩展能力,唯一的不足就是PLC的样本成本相对较高,并且多数用于直流电网,这给其在电网管理中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2.3 无线远程监控管理信息系统

考虑到电压电网运行负荷的变化较大、涉及到的点比较多、覆盖的面比较大等诸多特点,有研究学者提出了将GSM通信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客户/服务器结构以及浏览/服务器结构结合使用构建一种新型的低压电网无线远程监控管理信息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低压配电网监控装置、信息传输设备、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小规模装信息系统的设计以及实验,发现这种管理系统具有配置灵活、装置连接简单、运行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以及运行维护简单方便的优势特征,能够提高低压电网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电网低压设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进而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

3 小结

目前电网低压设备的管理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各种新型设备、技术以及管理方案也不断的被提出,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理念的不断改进,电力公司能够建立一种高效的电网低压设备管理模式,为用户提供正常、稳定、可靠的电力,满足用户的需要,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管爱东,郑建国.低压配电网无线远程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