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职业教育体系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6: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深化职业教育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正在进入以强化内涵,提高质量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时期。全体教师的目标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是全体社会期盼的。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在国家层面科学规划、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
一、探索教育理念,调整专业设置
要适应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现代职业教育必不可少,同时现代职业教育也是培养生产服务一线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部为了更好的发展职业教育,出台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在国家层面科学规划、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同时,教育部还组织了力量对中等职业学校目录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于2010年颁布实施。新的目录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努力:第一,适应产业发展的趋势,增设了85个相关的专业,增加了民族文化的相关专业。第二,根据社会岗位的实际需求,调整了部分专业名称。第三,明确专业和专业培养方法和职业岗位的关系,新目录在专业名称后列举了“专业(技能)方向”和“对应职业(岗位)”。这些调整受到了学生,家长,老师和企事业单位的一致好评。除了更新目录之外,对教材以及教学方法同样需要及时更新。更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的方法;同时教育部也积极开展关于挑选改革创新教材,选出具有示范意义的教材供职业教育使用。
二、规范行业指导,推进校企合作
职业技术学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在培育学生方面是以走向以后工作岗位为主。所以,要积极提升行业部门和行业组织在指导职业教育方面的能力,并且形成长效机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健全行业指导,在对原来行业指导委进行重组的同时,多增加了10个指导委。并且成立了部分专业类,信息化教学和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第二,创新产教对话机制,教育部与有关行业部门联合举办了30多次全国性的产教对话活动,基本形成了政府搭台,产教对话,校企合作的良好局面。同时,动员企业和社会资源参与职业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各地职业院校要密切联系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推动专业与社会岗位的有效对接。各职业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和能力,帮助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推动企业参与课程体系的建设,企业参与制定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建设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增强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三、深化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目标就是要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职业教育课程本质不断深化,加快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立能力本位的理念。要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除了要改善办学的条件,教育资源的投入之外,关键是要激发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活力。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还提出了“要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这就意味着在促进职业技术办学方面,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不必要的一些评估工作,职业院校要加强学生的教育工作和自身的改革工作,从而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四、坚持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方式
就当前来说,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还存在衔接沟通不畅,对公共基础课程不够重视,不注重职业精神和技能的融合问题。我们不仅要解决好职业教育“断头”的问题,要推进职业教育内部不同层级之间的融合。要做好学生的工作时间,培训和学历教育间的互通转化。同时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职业学校要开齐,开足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等等课程。在保障学生们能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还要保障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表现更为突出。除此之外,还要促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融合,在一个职业中,有突出的职业技能固然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还要有高尚的职业精神。要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精神的培育。利用好学生们的实习阶段,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同时,教师要发挥好榜样作用,给学生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理想抱负。加强对职业的认同和理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在高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要彰显职业教育的中国特色,树立职业教育的世界品牌,要实现立德树人,就一定要注重教育、培育、化育三个方面。强化文化基础的教育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创新人才成长的实践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育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入优秀的文化,推动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相信在这“三育”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不断提高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术蕊.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学,2013(04):10-11.
[2]代祖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其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
[3]席冬梅.筑牢职业教育发展之根基——专家解读《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02):22-23.
[4]李胜利.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5):72-73.
篇2
《意见》20条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9个方面的改革重点领域。
一是以“普及普惠”为重点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政府主导,引导社会多元化投资兴办普惠性幼儿园。鼓励 “名园+民园”“名园+分园”等办园模式改革,努力做到“乡乡有幼儿园、县县有示范园”,实现我市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达到85%目标,让更多农村孩子享受学前教育的普惠成果。
二是以均衡发展为重点推进义务教育改革。力争2019年实现全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比全省要求提前一年。全力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探索“学区化”“小班化”办学,逐步均衡配置教师、校舍、经费等资源。探索“全覆盖、广应用、促均衡”的具有玉溪特色的教育信息化路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三是以优质特色为重点推进普通高中改革。以全面提升质量为重点推进普通高中改革。构建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长效保障机制,保障高中学校健康持续发展。深化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推进高中学校“学区化”办学和多点执教改革,建立办学水平监测评估和教学质量奖励制度,充分挖掘办学潜力,为高等教育输送更多人才,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普通高中教育。
四是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重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主动适应玉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沟通衔接,努力在产教融合、中高职衔接、校企合作、学生就业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探索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以市为主实施全市职教资源的跨区域整合和统一招生。力争在2020年以前建构起“职前与职后沟通、中职与高职贯通、产业与教学结合、学校与行业联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五是以内涵发展为重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合作式、一体化的内涵建设要求,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积极推进中高衔接的改革试点工作,办好玉溪开放学院和红塔开放学院,每年招生保持在3 000人以上,在校生规模突破1万人以上。
六是以优化提升为重点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改革。重点解决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从完善教师编制管理、考核评价和专业化发展三个方面,逐步建立进出有序、供求平衡的管理机制。坚持学前教育以补足配齐为重点,义务教育以盘活存量、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为重点,普通高中以强化学科教学能力、提升专业发展水平为重点,职业教育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七是以提高保障水平为重点推进投入机制改革。健全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保障体制,依法保障教育投入。市、县级财政单列预算,确保“三免一补”等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和营养改善计划的保障专项配套资金全额落实。积极做好项目包装入库,充分利用棚户区改造、廉租房、保障房等政策,加大向上级争取资金的力度,采取“三统一”的模式统一筹资建设,弥补学校建设资金的不足。健全教育经费监管评价机制,建立政府教育经费增长的督导考核、年度公告制度。
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本科 人才培养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要理解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首先要认识“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合成词,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兼具“高等性”和“职业性”,可以理解为“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而高等教育是指高等专科以上程度的大学教育,包括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因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指专科层次以上的本科学历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等教育层次,是高等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类型。其概念可理解为:首先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次作为高等教育的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应该达到与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哟我谎的学业标准;最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其本质属性是职业性,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达到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对人才的规格要求。
1.2人才培养模式
1998年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同志曾对这一概念作出过阐释,他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简单的公式化表述即目标+过程与方法。在我国教育界首次正式的写入文件是在1998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 中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队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
2.1坚持校园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由此课堂教学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式要体现和强调实践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堂教学中应积极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即将课堂与情景创设、角色扮演、仿真模拟、讲座辩论、协作会话、案例分析、项目教学、微格教学等有机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这也是体验式教学的特色所在。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与幼儿园的合作,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职业教育需要企业的参与,其职业性决定了培养方式和环境的开放性和多容性,“校园”合作模式,也就是以学校和社会用人单位结合,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打破传统职教的封闭状态。
2.2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高职学前教育的特色是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这也是它的优势所在,其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与普通师范教育有所区别,即它不仅是培养学前教育的师资,而且是为整个学前教育事业培养优秀的从业人员。 这些从业人员的职业岗位群应该是学前教育中的各个方面,包括保育人员、后勤管理人员、幼儿用品开发人员、玩教具设计制作人员、儿童家庭教育咨询辅导人员等等。这种定位改变了过去认为高职学前教育主要培养幼儿教师的认识倾向,拓宽了高职学前教育的培养领域。在课程设置上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也应该相应地增强其针对性和实用性,专业理论课程不必一定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在调查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将针对性强的实际有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校可适当增加专题讲座、见习、实习课程的时数,还可结合当前幼儿教育的实际问题,如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双语教学、特色教学、创造性培养、蒙氏教学等进行专题教学和实训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还应当建立起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新动态在内的四大类课程的新体系。此外,实习的时间和内容也要有所创新,使学生边学理论边实践,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效果。
2.3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完善评价系统
评价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部分,应该摆脱传统评价不全面、不灵活、不合理的缺陷。一方面,必须强化培养评价管理部门的引导和服务职能。加强科学规划评价指标。应该确立评价某一课程所要求达到的具体项目及其标准,组织制定各部分考核方式及其评价分值结构,并提前通知学生;严格执行过程评价。将出勤率、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坚持专业知识单元测试、艺术技能周期检查、岗位训练定时总结报告环节。同时学业考核增加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个人评价,校外实践在学业考核的基础上再增加幼儿园管理评价,有助于规范管理评价制度及成效显著;将职业鉴定结果纳入考评体系。鼓励学生获得幼儿教师职业资格证书或者相关学前教育的技能等级证书等。既使得学业评价具有职业导向性,更能够提高学生职业岗位竞争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加大评价投入,夯实评价基础保障。建立多样化激励与淘汰措施。对于成绩较高的设立奖学分、奖学金和实施评优评先政策。对于成绩不合格的设立合理惩罚措施,如减学分、补考、跟读或者点批等;建立评价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工学结合;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
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属于高等教育的高职院校也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为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我们有必要大力推进高职院校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中,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式上就要彰显中华文化的优秀特色,那么如何让中华文化在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模式下得以传承与创新,就成为我们进行研究的新课题。
一、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为高职高专校园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与创新主要涵盖校园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风、校风、规章制度建设,校园文明与行为准则,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整合,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等内容。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客观需要,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身心素质,对全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是当代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
我国当代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之一是文化传承创新,这是由高校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个社会能不能健康发展,关键在于人的发展、人才队伍的培养。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学校的任务就是要以振兴中华民族为使命,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德才兼备之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有文化底蕴;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必须具有强大的文化支撑。因此,我们办大学就是办文化,既要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更要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强调高校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正为我国高等教育继往开来、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大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创新文化也是高等教育创新的灵魂
高等学校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而创新性恰恰是人才的核心特质。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高等教育创新的精神基础和动力之源。文化的实质是“以文化人”,文化“一方面为创新提供了知识和智力的基础,另一方面为创新提供了思想背景和支撑体系,更重要的是为创新提供了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1]
二、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内容主要是优秀文化和思想文化
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主要讲的是文化传承,“扬弃旧义,创立新知”,主要讲的是思想创新。很显然,这里的文化传承创新不是泛指一切知识领域及其成果,而是主要指人文社会科学,换句话说,主要讲的不是“科学技术”而是”思想文化”,是以价值体系为中心的思想文化的传承创新,包含着如何对于中华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创新。
三、构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下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平台
(一)优化专业建设,加强工学结合,制定相关制度。
研究制定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有效的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方法及相关制度,调整专业设置,建设具有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推动品牌专业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推进职业教育与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双向互动,改变单一的传承方式,学校要与企业共建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一是课程目标设置上,要突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和地位“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要协调好文化课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关系,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二是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在继承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达到传统文化继承和现代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机统一,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教学方式融会贯通;三是确立以德为本的教育目标,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注重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重视做人的道德修养与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的教育”
(三)充分利用团组织、学生会和班主任工作的服务、管理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采取专题讲座,形势政策辅导报告会、故事会、文体活动、知识竞赛、书画展、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感受作为中华民族成员的自豪,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充分发挥团组织学生会的带头作用和班主任的主力作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力和素养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创新传统文化。打造具有职业特色又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人文育人环境,让学生随处都能感受到职业氛围和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树立他们的职业理想,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文化在互动中形成合力,能更加正确地引导学生处理好奉献与索取、效率与公平、自主与监督、竞争与协作等关系,加深对不同文化和多元社会的认识与理解,纠正他们认知上的偏差,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企业员工的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等优秀的文化价值理念,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净化他们的人格品质,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指导、家庭与社会教育等多种途径,从课内外、校内外指导和实践、环境和服务、教育和管理等不同方面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断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
篇5
(一)凸显教师教育历史地位,推动教师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家的兴衰在于教育,教育的好坏在于教师。从这点上来讲,教师教育可以兴邦强国。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____-2020年)》特别提出要“加强教师教育,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专门下发《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教师[____]13号),提出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推动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省委罗保铭书记也一直强调,“教育是立国之本,教师是教育之本”,要“多为教师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他在多个场合多次谈到教师和教师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要“守住学校这个道德高地,维护好教育这片精神净土”,承诺要当一名“教育书记”。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育支撑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需要我们采取非常之举措,更好地彰显其地位和作用,当好改革与发展的排头兵。
(二)带动____经济社会发展,服务____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迫切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和医疗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两翼、两大驱动。好的教育,能带来好的人文环境;好的环境,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好的人才,能带动产业的发展;好的产业,能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而优质的教师教育,能全面促进幼儿园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的全面发展,提高全岛居民的人文素养、职业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全省人口素质。特别是在____加快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背景下,为更好地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从而振兴产业、发展经济、繁荣社会,打造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____人民的“幸福家园”,就必须要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师教育,努力优化教育资源,打造人才聚集的高地。
(一)从教师教育本身来看:(1)缺乏非替代性。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上的“专营”被“市场竞争”所代替,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随着教师行业准入制度的改变,很多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通过课程培训和资格考试进入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很多综合大学包括重点大学纷纷成立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招收教育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____3年,全国本专科师范生招生人数为50.23万人,其中非师范院校招生人数就达到了25.07万人,占到了48.7%。(2)教师教育在就业、招生和拨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逐渐丧失,竞争力缺乏。在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中,师范院校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必要的支持。特别是师范专业在招生、就业和收费上的并轨,导致师范大学生源质量总体上下降,教师教育专业面临淡化、弱化。(3)质量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脱离教学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因循守旧、教师教育行业缺乏吸引力等,导致了师范生的培养质量还不是很令人满意。
(二)从基础教育现状来看:全省现有幼儿园15____6所,在园幼儿2____.88万人;小学173____所(不含教学点),在校生74.02万人;初中387所,在校生34.68万人;普通高中102所,在校生17.____0万人。应该说这几年,随着省委省政府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____基础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历史欠债的原因,我省城乡之间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等分布存在明显不均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目前,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共有各类教师100442人。其中幼儿园教师13081人,小学教师50466人,初中教师25267人,高中教师__44人,特殊教育教师184人。据____3年教育事业统计,以小学教师为例,具备副高以
上专业技术资格的比例,城区仅仅占1.1____%,乡镇及农村占0.4%;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城区仅仅占30.1%,乡镇及农村仅占11.7%。尚无法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通过教师教育的发展带动师资队伍结构、质量和水平的整体拔高。(一)切实把教师教育摆在重要战略地位。目前,我省仅有3所以开展教师教育的高校(____师范大学、琼州学院、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普遍存在着多校区管理甚至建设新校区任务繁重,办学成本高、压力大;负债发展、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吸引招聘教师教育高层次精英人才;服务基础教育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有心无力;前沿性强的跨区域、跨省份学术交流、协同创新不够等方面的困难。教师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和优先性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建议省委、省政府将教师教育纳入全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给予单列,绘制时间表和路线图,更加优先发展。进一步在事业规划、经费投入、基础建设、生源质量、师资队伍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在学科专业布局、资源配置、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特殊倾斜;在教师队伍人员编制、科研创新平台搭建、师范生就业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二)大力支持和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教师职业是一项专业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极强的工作。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____]41号)》中提出:“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的新机制。”(1)建议统筹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与3所开展教师教育的高校建立“三位一体”联合培养教师新机制,增强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推动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功能有机结合。(2)从政策上引导3所高校探索建立教师教育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国际评估、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检测“五位一体”的评价体系,规范师范类专业建设。(3)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____]5号)的要求,____师大正在启动这方面的工作。建议省里出台配套政策,明确高校与各级地方政府、中小学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对3所开展教师教育的高校在办学投入、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给予倾斜。
(三)非常举措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建立高校和中小学教师专兼职结合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鼓励高校与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探索“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和“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下大力气强化教师教育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队伍的配备比例,按每个教师教育专业不少于3-5名的标准,配备以学科教学论教学和研究为主要任务的专任教师。(2)提高职称比例,每个专业至少有1-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学科教学论专任教师。在职称评聘时,根据教师教育教学与科研的特点予以单列,强调其深入中小学第一线的业绩与进行基础教育以及学科教学论方面的研究成果。(3)在教师教育教师人员编制、工资待遇、住房、子女上学、配偶就业、项目申报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高校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候鸟服务、退休返聘、对口支援等方式,引进高层次的人才。(4)出台细化措施落实优秀中小学教师占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比例不少于20%的要求,建立健全优秀中小学教师与高校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双导师”机制,并强化监督检查。(5)设立专项,通过项目驱动和引领,引领高校教师及社会力量开展教师教育改革研究,激发参与教师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实施优秀免费师范生教育制度。由于历史的原因,基础教育教师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长期得不到及时补充和提高,一直是制约我省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目前,全国共有22个省(区、市)采取免费培养、学费返还等方式,实行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约有3万名师范生和高校毕业生享受此政策,吸引了很多的优秀师范毕业生投身基础教育、扎根基层和边远山区,带动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____至____届四届毕业生,全国共有3.4万名落实到中小学任教。建议我省也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鼓励优秀师范生投身我省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改善师资队伍,提升教育质量:(1)可以在招生时划定相应指标,给予师范生就读期间享受免费受教育待遇。学生与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以后按规定从事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工作若干年限。(2)也可在师范生进入大二时,通过个人自愿申报,学校遴选的方式,将品学兼优的师范生作为免费生人选,签订相关从事农村基础教育工作若干年限的协议,并按标准补齐大学一年级时应享受的免费待遇。特别建议增加第一种做法的力度,以更有效提升学校的生源层次,吸引更多的省内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本省师范大学的师范专业。
(五)建立省内师范生实习实践统筹制度。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明确指出要加大实践教学和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力度。《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教师[____]13号)也明确要求,“切实落实师范生到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制度”。目前,贯彻落实起来,困难不少。主要原因有:实习基地数量不足、经费严重短缺、指导力量偏少偏弱等。建议建立相应的师范生教育实习实践相关制度,明确中小学接纳师范生实习是应尽的义务,全省有条件的中小学都应接纳师范生实习;并划拨专款用于师范生实习基地建设(各县市至少有一所学校作为师范生实习基地校)。省教育厅每年下达师范生实习任务,各市(县、区)教育局按要求,协助高校科学分配实习生指标,抓好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发挥好中小学高级教师和各级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对他们提出指导师范生实习的具体任务要求,并对其指导工作核计工作量、核发工作补贴。
篇6
[关键词]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为建设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为进一步推进威海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近日,我就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机制、体制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和研究,并对各市区、开发区、工业新区的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提出了加快威海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威海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威海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结构布局和资源配置趋于合理,教育质量逐步提升,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建市以来,威海市职业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人才近40万人。
(一)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威海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管理职责的意见》、《关于深化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对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建设重点、结构布局、办学体制、人事制度、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及经费投入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市财政局、发改委、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通知》,使威海市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迈出了重要一步;市发改委还结合威海市实际,编制了威海市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规划。
(二)职业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全市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断增长。自2006年起,全市按实际入库的教育费附加30%和地方教育附加20%,设立了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主要公办职业学校实验设备更新、办学条件改善、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养培训。对公办职业学校,地方财政按农村每班4000元、城市每班5000元的专业教学经费足额拨付。全面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制度,对于农村户口和城市低保户家庭的职校学生按每生每学年1500元标准给付,资助比例占到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生的90%。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大力支持,为威海职业(技术)学院、威海工程技术学院、威海工业技术学校、威海市交通学校、威海职工中专和乳山市机械工程高级技工学校(文登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荣成职业中专今年已上报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各200万元。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全市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达到20多亿元,其中各级政府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达到13亿元。
(三)职业教育结构布局趋于合理。按照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全面优化职业学校布局,市级重点加强了威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使其成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首批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文登市、乳山市打破行业、部门和学校类型界限,整合各类公办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各自建设了一所职业教育中心校;荣成市也将于近期成立综合性职业学校,从而使职业教育结构布局更趋合理;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和山东交通学院海运分院相继落户威海,为威海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增添了活力。目前,全市共有职业技术学校38所,其中,高等职业院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35所;政府办学13所,行业办学7所,民办学校18所,初步形成了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公办与民办相协调、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全市高职学校在校生数达到了2.9万人,教职工2000人,专任教师1371人;中职学校在校生4.4万人,教职工3416人,专任教师2410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之比为52:48,职业教育的结构渐趋合理。
(四)职业教育质量逐步提升。一是加快教育资源整合和校区建设,为技能型和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威海市里先后投资数亿元,完成了威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合并、建设、搬迁和威海工业技术学校的改扩建。乳山市占地500亩、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实训车间8000平方米的威海市机械工程高级技工学校和文登市占地360亩、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的文登市职教中心相继落成,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日益完善,标志着两市职业教育在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上实现了新突破。据统计,2009年,全市新增各类专业实训室(车间)64个,使校内实训室、实训车间总数达到167个,校外实训基地达到186个。二是通过重点职业学校和示范专业创建工作,带动了全市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职业学校围绕 “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设置什么专业、就培养什么学生”的办学思想,适时调整过时专业,及时开发紧缺专业,精心打造特色专业。通过实施示范专业建设工程,创建省级示范(特色、名牌)专业20个,市级示范专业24个。到目前,威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12所,省级重点1所。三是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保证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针对实习指导教师少、生产技术变化快的实际情况,各职业学校采取高薪聘请、派出去研修培训等方式,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全市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达1100多人。
(五)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取得较好效果。积极探索了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新型办学模式。在校企合作方面,各级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建立和完善了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各职业技术学校通过与企业联办专业、聘请企业家为顾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行定单培训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文登市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了校企联合办学的路子,以文登高级技工学校为龙头,以数控机械等专业为纽带,以天润曲轴、东安黑豹、威力工具、艺达集团等企业为依托,把实习实训设备与生产、经营、培训、技术开发结合起来,实现了师资、设备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威海技术学院与华东数控开展了专业共建,威海工程技术学院将荣成市十几个大型企业负责人聘为学校理事,使企业成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据统计,2009年,全市各职业学校都与2个以上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企业达到300多家,接纳职校毕业生4000多人。在校校合作方面,各职业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了与国内外各类院校的联系和合作。文登师范学校(商务旅游学校)与鲁东大学合作办学,培养“三二连读”小学教育专业大专生;与山东艺术学院合作办学,培养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专业大专生;与韩国大邱教育大学、韩国圣德大学、釜山经商大学、庆东情报大学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威海工程技术学院先后与美国TUNXIS、MIDDLESEX两所社区学院,以及韩国的新星、金浦、韩国伽耶造船等学校,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开展合作办学。在工学结合方面,围绕“学历教育和短期教育并举,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结合,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培养人才,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思路,开展了在职职工岗位技能和职业资格培训。2009年全市共开展各类培训达8万多人次,其中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技能培训近7000人次,农业技术培训近2万人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威海市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威海市各级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与改革力度,使全市职业教育办学基础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有了明显增强,但从总体上看,威海市职业教育发展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先进市地相比、与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和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认识不到位,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不强。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没有应有的地位,以能力为本的人才观没有真正形成,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大多数从事的工作岗位劳动强度较大,整体工资水平较低,社会福利不到位,加上绝大多数中职和技工学校学生的继续升学道路被堵住,这些造成了一边是企业争抢技术工人,一边是职业学校招不到学生,家长“不让去”、学生“不愿上”职业学校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许多学生进入职校是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迫于无奈”,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体制不够顺,教育行政管理出现空位。目前,乳山市、文登市已经先后将辖区内的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全部合并,分别成立了由上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的威海机械工程高级技工学校、文登高级技工学校。荣成市近期准备整合教育资源,成立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的高级技工学校。工业新区也只有一所技工学校。按照“谁审批,谁管理”的原则,这些学校都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教育行政部门无法对这些市区的职业教育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造成教育行政管理上的空位、不顺和“缺腿”,上级教育部门的政策落实不到相关市区的学校,尤其是上级教育部门的诸多优惠政策无法惠及这些技工学校。同时,由于技工教育是职业资格教育,不能发教育行政部门的毕业证,难以满足学生对技工教育和学历教育的双重选择。
(三)教学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一是教师数量不足。自1999年至今,威海市没有再对职业学校重新核编,随着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原有的编制已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文登市2000年以来,职业学校仅调入韩国语教师7人、日语教师5人、旅游专业教师1人。以威海艺术学校(艺术类按师生比1:8配置)和威海工业技术学校(理工类按师生比1:13.7配置)为例,现编制缺口分别为156人和29人,缺口主要是专业课教师。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威海市技工学校理论课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27,达不到1:16-18的规定要求;实习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41,与1:20-22的标准差距更大。目前部分职业学校虽然自主招聘了一些教师任教,但其工资和经费绝大部分是学校自已承担,且工资水平与在编教师差距较大,优秀的人才招不进来。二是“双师型”教师比例低。全市专任教师中的1293名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和专业技能证的“双师型”教师只占29%,低于省里规定的40%的标准。三是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比例低。威海市从生产一线聘请的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只占专业课教师的12%,低于省里规定的20%的标准。四是教育行政管理和教学研究力量薄弱。全市教育部门从事职业教育管理与教研的专职人员只有9人(行政5人,教研4人),市教研中心仅有1名专职研究人员;市技工教育研究机构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合署办公,没有专职研究人员。各级教研部门主要面向的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基本处于停顿状态。而青岛、淄博、潍坊、烟台等市,都设立了职教教学研究独立事业单位,编制均在20人以上。
(四)实训条件较差,制约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威海市的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实训实验设备不足问题。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现有校内实训室(车间)、实验室共167个(包括同一专业拥有多个实训室),一半的专业没有实训、实验设施,很多学校的相关专业是在黑板上“开机器”、书本上“练技能”。全市技工学校共有实训设备1880台(套),平均7个学生一个工位,与2个学生一个工位的要求相差甚远。同时,在当前技术发展进程加快、设备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情况下,以往配备的教学设备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不少器材和设备已经被企业闲置、淘汰,但仍在学校中使用,导致教学实效性大打折扣。由于实训设施数量少、质量差,该开的实习、实训课开不起来,实践教学不足总课时的1/3,因而较为严重地制约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前几年各市区执行的城市教育费附加30%和地方教育附加20%按规定应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师培训,实际上大都用于部分学校的基本建设,大多数中职学校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支持。
(五)专业设置不够合理,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威海市职业学校设置的270个专业中,面向一产类的只有1个,面向二产类的62个,其余全部是三产类,而威海市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为6.92:60.56:32.52,其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由于一、二产专业教学设施投入较大,学校难以承担巨大的费用,加上就业岗位与学生期望值有较大差距,一些一产急需的农、林、果、牧、水产、养殖等专业,二产急需的造船、医药、新材料等专业,无力及时开设招生。另外,威海市职业教育学校的专业设置存在雷同,真正叫得响的特色品牌不是很多,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学校抢生源和“招生难”等无序竞争现象。
三、加快威海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尤其是当前“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期,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调研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企业求贤若渴,对技术工人尤其是对一些高端技术人才需求迫切。今后,威海市的职业教育应结合威海市实际,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产业布局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重点,逐步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建设宜居开放现代化新威海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加快威海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发展职业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定期开展各类技术比武和优秀技能人才评选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优秀技能人才,引导人们逐步转变轻视职业教育与技能型人才的陈旧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求学观、择业观、成才观,营造重视职业教育与尊重技能型人才的社会氛围,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制定威海市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抓紧研究出台《进一步加快威海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近期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部署任务,形成发展合力。
(二)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一是强化统一领导。继续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健全各级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职业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和政策措施。二是明确管理职责范围。分清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部门对职业教育管理的职责,明确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归口管理学历教育,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职业技能鉴定,综合管理技工学校。三是对部分整合后的学校在业务上实行共同管理。为便于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与宏观调控,根据“谁审批,谁管理”的原则,各市区经整合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而设立的公办高级技工学校,应兼顾学历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实行教育行政部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业务上的共同管理,即在现有技工学校的基础上,按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校名和程序,报市教育局重新申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牌子,实行一校“两名”,教育业务实行由两部门的双重管理。四是设立职业教育教研机构,充实专职管理与教研人员。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根据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加强职业教育管理与教研力量,设立专门的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机构,配备和充实专职人员,负责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及指导工作。
(三)加大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是以实习实训为主的投入型教育,其设施设备的多寡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决定着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不断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继续落实“教育费附加不低于30%和地方教育附加不低于20%主要用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养培训”政策,按照一视同仁、同等对待的原则,兼顾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学历、技工教育不同需求,建立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通过引导性支持与奖励,集中用于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和市级以上重点(示范、名牌)专业购置现代化实习设备和实训基地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实训设施薄弱的局面。对公办职业学校,地方财政按农村每班4000元、城市每班5000元的专业教学经费足额拨付,确保财政用于职业教育的资金足额到位,专款专用。积极探索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拨付办学经费制度。
(四)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推进体制创新,积极探索多元办学路子。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鼓励、支持和引进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探索股份制、承办制、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一是校企合作模式。引导企业参与和支持职业学校建设,使其在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制定、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按照省政府办公厅2009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全省企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建立一批企业实训基地,作为职业学校定点合作单位。在36家省企业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再选择一批规模以上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使威海市企业实训基地达到50家以上。参照江苏省的做法,对企业按规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威海市为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实行部分统筹(统筹部分可定为职工工资总额的0.5%),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奖励校企合作的重点项目与先进单位,对企业实训基地建设和实习实训给予相应补贴。支持企业组织职工到职业学校培训,所需经费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支付;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实训所产生的费用,也可从职工教育经费中支付。二是行业协会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由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委托相关行业组织牵头,充分利用威海市行业协会门类众多的优势,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引导学校加入行业协会,建立“学校对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联系企业,校企共同培养”的产学一体办学模式,推动企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学校育人机制的有效对接。三是职教集团模式。借鉴郑州、青岛、烟台等地先进经验,根据威海市产业发展特点、企业用工需求和学校专业特色,按照“政府引导,骨干带动,校校联合,校企合作,互惠共赢”的原则,积极探索职教集团模式,推进职业教育的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发展。四是校校联合模式。建议扩大高职院校招生对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积极探索高级职业学校“3+2”的学制或五年一贯制,推进职业学校与职业学院、普通高等院校及海外院校的联合(合作)办学,多途径拓宽中等职业学校迈向高等职业教育的通道,让中职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为威海市培养更多的高级职业技能人才。
篇7
关键词:《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艺术类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作
龚自珍面对清朝末年官员腐化、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指出必须依靠风雷激荡的巨大力量,打破沉闷,改变腐朽,中国才能变得生机勃勃,而这种力量,便是人才。并高呼朝廷应该破格荐用人才,写下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千古名句。党的十以来,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基本走势,对人才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反复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树立科学人才观,深入实施人才优选发展战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提出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多次强调“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解放思想,慧眼识才,爱才惜才”。《意见》从人才管理、人才培养、人才流动、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结合艺术类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及我院办学理念、专业特色、师资队伍建设等实际情况,浅谈地方艺术类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困难及结合《意见》采取的相应措施。
一、改进人才培养,创新人才评价
我院戏剧系专业教师团队集创、编、作曲、演于一身,大胆改革创新,将多元化的艺术表演形式融入教学当中,拓宽了教学空间,提升了舞台表现力。“戏曲表演”专业先后被评定为国家教育部专业办学水平评估优秀专业、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项目、“湖南花鼓戏声腔”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该系培养了一大批国内知名的演艺明星。而正是花鼓表演、湘剧表演、花鼓器乐、湘剧器乐这些传承我们湖南本土艺术而开设的特色专业,师资建设是一大难题。其一,在全国重点艺术类高校不可能开设地方戏曲专业,本专业的人才学历普遍不高,其二,相关艺术类重点院校,比如中央戏曲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招生录取人数量少,这些高学历人才更愿意留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发展,因此这些专业想要招聘到高学历人才很困难。这也是全国各地艺术类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普遍面对的难题。学历这个困扰艺术类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大问题,如今随着《意见》提出将得到改善。《意见》指出“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面对困难和国家改革的政策,措施也相应体现。首先:降低学历要求,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培养自己的优秀毕业生,相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留校的优秀毕业生更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素质情况,更容易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对留校的优秀毕业生,学院组织学习,帮助其做好角色转换工作,采取教学名师“传、帮、带”的模式,自供师资。其次,利用申请专项拨款扶持,排演大型剧目,吸引热爱本专业的一批年轻人进来,老一辈艺术家在排演中通过实践指导对青年老师言传身教,围绕舞台,造就人才。传授教学经验、指引学术研讨、帮助职称评定,让低学历人才提高专业技术职称,留住优秀人才。再次,对于表演艺术类重点专业,则积极采取“引、聘、送、下、带”等措施,引进行业一线管理人员、教学名师担任专业带头人加大师资培养力度;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进行教学讲座;选拔骨干教师到重点院校对口专业进行深造,攻读学位;送骨干教师下到基层挂职锻炼,拓宽眼界,全面掌握专业技能。大力改善教师结构,建设优秀教学团队。第四,《意见》指出的“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社会上企事业合作,实施“双师型”培养方式。逐步完善并落实专业课教师到一线行业单位参加专业实践制度,鼓励年轻教师深入花鼓剧团、湘剧团等地方挂职、顶岗、跟班,了解最新的技艺,掌握自己所教内容的操作技能。充分实现“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二、拓宽科研项目,鼓励学术创作
篇8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 专业化 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F5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237-01
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和产业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推进的过程中,我国高技能人才供需之间矛盾突出,由此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已在部分产业发展上显现。据万宝盛华的《2015全球人才短缺调查报告》,68%的大陆企业受到人才短缺的影响。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特征,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以满足企业对应用型、技能型技术人才的需要。这涉及到教师、企业和学生三大主体之间的能动配合,其中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处于核心位置。
一、“双师型”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升意义
(一)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国家出台了系列文件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1995年,教育部在《关于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出“双师素质”概念。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提高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课教师比例。”
(二)学校竞争发展需要
从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来看,高质量、多渠道培养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保证和提升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构筑适合高职自身特色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完善和重构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做分段组织为内在统一、协调推进的教育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充分体现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就需要不断强化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建设,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满足国家产业发展高技术人才需求。
(三)学生职业素养需要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高职教育的切入点,也是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的职业理想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坚定就业理想和规划未来职业人生。开启学生职业窗户,需要教师正确阐述职业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具有在企业岗位上工作的实践和经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将职业素养融入整个教育教学体系,变成学生知识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引导和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
二、“双师型”教师专业化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师总量不足。“双师素质”教师数量与快速发展的高职教育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师生比例远未达到公认的18:1标准。
二是教师职称不合理。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高职院校低职称多,高级职称少。正高级职称与本科院校相差较大。
三是教师来源不合理。普通高校毕业生占高职院校师资来源的主要部分,企业调入几乎没有。企业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低。
四是教师培训碎片化。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培养主要依赖在职培训。受限于教学任务、培养制度和措施,培训基地建设等,在职培训效果不明显。
三、国外经验借鉴
20世纪年代以来,职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关注的热点。
从推动主体来看,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把教师素质培养作为政府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政府主导,整合资源,建立校企深度融合机制。如,美国聘请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澳大利亚每年拨款亿澳元支持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从资格认证来看,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建立严格的资格认证体系。如,美国规定职业教育教师必须通过职业资格认证,需要有企业相关领域工作经历;德国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澳大利亚规定教师要具备专业职务证、技能等级证等。
从政策法规来看,发达国家制定完善了教师发展政策体系。日本制定了《教育职员许可法》,公布了新修订的《教职员资格证书法》和《教育公务员特例法》;英国推出《继续教育教师(含高职教师)素质和管理标准》,颁布了《英国合格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职前培训要求》。
从教师培养来看,德国主要采取专业与师范教育叠加的和专业与师范教育混合2种模式,建立了职前培养、入职辅导和职后培养体系。瑞典要求职业学校教师每五年到企业学习、实践一次。日本重视职前素质培养,要求教师在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后,先去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授课内容相关领域的技术和研究。
四、“双师型”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升路径
近年来,国家在职业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亟需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构筑“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保证和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保障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强化“双师型”教师能力培养
完善高职院校师资招聘制度,注重新入职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和能力的考核,将双师素质教师能力建设关口前移;建立职前、职中、职后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落实“教师发展工程”,强化校企合作,建立教师实践培训平台,组织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加大聘用企业高素质人才兼职聘用比例;完善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和考核工作机制,建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制度体系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二)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整合学校、企业以及社会优质教师培训资源,按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组建校企合作职教集团,共同培养人才,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共同享受教育发展成果,共同为社会服务。行业牵头,整合行业内的各类资源,强化“产业一专业”链条发展,建立双方互惠共利的合作模式,对该行业领域内的高职教师进行职业技能和生产实践能力培训。
(三)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
院校与企业利益诉求存在较大差异,较难找到双方利益共赢的切入点,因此教师培养基地建设和运行难以发挥真正作用。政府应在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给予基地共建企业优惠政策,促成院校和企业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提升基地服务能力。同时,学校要注重加强教师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与合作企业联合完成工艺改造和产品开发,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技术支撑,实现变利用为合作,变单需为共赢。
四、建立“双师型”相适应的课程
课题是学生培养的载体,是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源泉。高职院校在注重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同时,要强化学生教材的编写和应用。鼓励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联合企业相关人员,参照职业岗位要求和产业发展规划,共同编写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系列教材,融入国内外最新的生产工艺和最新的产业技术到新的教学课程体系和教材,发挥“双师型”教师联系企业实践优势,逐步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廖克铃.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
[2] 刘扬林.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浅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
[3] 方光罗.德国职业教育的情况和启示[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4] 许春兰.国外高等职业学校师资管理特色分析[J].《北京成人教育》,2001.
[5] 赵宝芳.中外高职教育师资素质的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06.
[6] 高宇光.“双证制”的保证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1996.
[7] 丁钢.比较视野中我国高职师资培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
篇9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课堂教学;教学能力
0引言
2015年以来,教育部公布了《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2016年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成立了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启动了诊改的试点工作[1]。目前,全国27所高职院校和27所中职学校参加了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工作。按照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99个诊断点规范而详实的诊断标准,对采集的教学工作信息数据实施动态化的监测,可以监测中高职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诸方面是否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要。
1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背景、意义
1.1教学诊改的背景
1.1.1国内外中职学校教学诊改的形势
“诊断”一词,其本意是指诊视而判断病情及其发展情况。诊断既包括对疾病所做的判断,也包括获得这种判断的步骤和方法[2]。将“诊断”一词应用于教学之中,为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称之为“教学诊断”(TeachingDiagno-sis.CDT)[3]。自《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文件出台,北京、天津、重庆、浙江、黑龙江等省市陆续了省市级“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部分职业院校申请试点,成为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诊改的首批试点单位。其中,黑龙江省三所高职院校也申报了《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没有中职学校申报“教学诊断与改进”。从国外职业教育教学诊改的状况看,目前尚未检索到国外关于“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和资料。但是,国外课堂教学诊断研究已经有100多年历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其课堂教学诊断研究分为教师、学生、师生互动三种类型[4]。一些国家进行了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探索,如经济合作组织负责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开展的第三次数学和科学成就比较研究(TIMSS)、美国的教育进展评价(NAEP)[5]。这些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和未来发展,体现它的诊断性和发展性功能,仅限于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没有涉猎职业教育教学诊改。
1.1.2教学诊断的时代价值
中等职业学校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主体,也是职业教育质量的保证主体,更是中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体。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提出了“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从目的与意义、内涵与任务、实施工作要求等多个方面对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制度进行了全面部署。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进一步提出,“要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有关要求,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因此,职业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已步入加速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阶段。
1.2中职教学诊改的意义
教学工作诊断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加强教学事中、事后监管,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特别是要尽快提高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主体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作为办学质量决定性因素的教学工作无疑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亟须强化和提高。因为教学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核心工作,事关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教学工作诊改无疑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教育教学是中职学校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和必然途径,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教学质量是学校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提高社会吸引力的关键。因此,教学诊改具有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意义。
2黑龙江省中职学校课堂教学诊断
2.1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诊断中出现的教师缺乏学情分析和教法设计,教学模式手段陈旧落后,缺乏对教材的解析与二次开发,其实就是老师在课前对有效教学缺乏思考,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生可能出现的难以理解所学课程等状况欠缺考量;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根据多年的基层听评课中的观察和感悟,现主要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问题一:课堂教学缺乏设计,“一言堂、满堂灌”现象依然存在。有的教师在讲课中以讲为主,以练为辅;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教学设计没有新意,忽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完全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的权利。缺乏有意识的学习情境、问题情境设计,缺乏足够的信息反馈和学生参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学习效果必然不佳。问题二:教育信息化缺失,“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现象依然存在。有些学校和部分教师缺乏教育信息化意识和作为,上课仅用“教材———板书———简单的课件”,没有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没有将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整合,更谈不上与教学深度融合。问题三:教师讲课津津乐道,“忽略学生听课状态”现象依然存在。针对中职学生厌学、注意力不集中的普遍状况,课堂上教师只顾讲课,只求讲授知识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视而不见,甚至面无表情地讲授知识。原因就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缺乏创新思维和追求有效课堂的意识;讲练结合、手脑口并用的职业教育思想淡薄,“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流于形式。问题四:重视学优生,忽略学困生。究其原因,有班额大,教师少,师生比例不协调的现实问题,使授课教师在短短的一节课中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也有教师偏爱学习基础好、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忽视对学习不感兴趣,理解能力弱的学困生的原因。课堂上不能做到多关心、提问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多给这样的学生创造发言和随时指导的机会,其结果必然是学习效果两级分化,整体教学质量不高。问题五:课堂教学程序不全面,教学评价缺失。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上有的老师认为讲完课就完成任务,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环节中没有教学评价环节,没有师生评价、生生评价;更谈不上运用学生自评和互评来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和学习效果;通过教学评价澄清学生疑难问题和易错的地方,以突出教学重点,破解教学难点。
2.2课堂教学诊断问题剖析
上述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来源于教研员日常听课、参加公开课、研究课的感受,来源于开展全省中职教师“教学设计、课件、教学新秀”评审,来源于全国中职学校教师说课比赛。对照课堂质量评价标准和教学诊断要素,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反映了中职学校没有建立教学诊断的长效机制,日常的教学检查和教学督导不到位,教师校本培训方案有待调整,教师主动自觉参加课程改革的意识不强,没有运用网络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能力有待提高。可见,实施教学诊断与改进是非常必要的,是学校和教师为主体的自检自查,是学校及教师自我评估、自我改进的有效措施,更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
3教学诊断与改进中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路径
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而教师的教育情怀和能力素质是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基于以上问题分析,笔者认为教学诊断与改进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路径如下:
3.1依据教材、课程标准和学情设计教学方法
教师是教学诊断与改进的主体、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体,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能力、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能力、实践操作水平直接影响教改的进程和效果。夸美纽斯曾提到:“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意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6]。中职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文化课基础弱、富有好奇心、动手能力强。教师应采用情境教学、任务驱动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指导其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3.2采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单一,即“书本———黑板———实物教具”,致使“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全无自主学习空间,课堂缺乏活力。对于毫无学习兴趣和缺乏学习方法的中职学生而言是无效教学。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所以,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吸引他们进入学习的境界[7]。这就需要设计现代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发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将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将信息化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运用虚拟仿真实验室进行教学;开设“名师课堂”,实施网络远程教学。
3.3创新教育模式,采用混合式等多种教学模式
如何驾驭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钥匙。这就需要教师提高信息化素质,创新教学模式,应用网络资源,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融合课堂面授教学和网络远程教学的优势,综合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小组合作教学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点的教学形式,是具有MOOC、微课等翻转式课堂混搭式教育模式[8]。实践证明,混合式教学模式促使师生实施线上线下互动教学,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可视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率,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了教学效果。
3.4反思课堂教学实施中的缺憾,在探究中成长
教学反思是教育工作者对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和结果的一种回顾与诊断及自我调控的过程。[9]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设计也总会遗留各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是教学三维目标设计有偏差,或是教学方法不妥当,或是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不匹配,或是教学组织不够灵活;在课堂上是否做到了善于倾听、善于捕捉、善于启发,等等。所以,教师不要以为教学反思和评价是上级行政领导和教研员的工作,与己无关。教师要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教育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学会善于反思、查找不足,探索改进措施,做好再教设计。只有不断自省、纠错,才能在反思中研究,在教学中成长。
3.5学校营造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氛围和环境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核心,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点。教学诊改呼唤学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贯穿人才培养质量的全过程;呼唤学校重视师资培养培训,将师资队伍建设纳入教学诊改、提高教学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日程。
3.5.1制定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优先选送骨干教师参加国培、省培,系统学习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教学策略,使其发挥骨干优势,带动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通过各种途径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老师评聘考核的重要指标。
3.5.2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
学校要为中青年教师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师专业技能竞赛、教学成果评比,通过国家、省、市、校的教研活动锻炼队伍,特别是全国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全国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等,激发教育智慧,形成地域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打造职教名师。
3.5.3建立考核制度,选送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
伴随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日益深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为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带来了挑战,学校应定期派教师到企业学习实践,学习先进的职业新技术、新工艺,磨炼职业技能,培养“双师型”教师,努力打造融教育家与专业岗位技术能手于一身的师资队伍。
3.5.4学校应建立常规的教学预警机制
建立和实施听评课制度,并将听评课量化结果纳入教师评聘和晋职的规定中。此外,还应建立日常的专业预警机制、学生素质预警机制,唤醒教务处和教师的诊断主体意识,及时对课程教学、教师、学生进行诊断,发现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篇10
如何弥合二者之间的鸿沟?产教深度融合,产学协同合作,成为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路径。
但如何做才能落地产生实效?
《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采访多家高校和企业代表,就此展开探究。
顾名思义,“产”即产业界(企业),“学”即学术界(学校)。
产教融合、产学合作是指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促进教学科研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为重点,目的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架设桥梁。
随着信息产业发展越来越快,人才发生了由供给驱动到需求驱动的变化,特别是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多、要求提高。
在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下,“产”与“学”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对学校来说,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教育界公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对于企业而言,产学结合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减轻了企业改革创新的成本。
学校与企业之间如何进一步合作,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实践。
“21世纪什么最重要?是人才!”这句经典的电影台词经久不衰,也说出目前不少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的痛处。
“十二五”以来,软件和信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软件产业作为我国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软件产业正在以高速的增长和丰厚的回报领跑整个制造业,也深深地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催生出新的产业革命。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在第五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期间曾多次强调,软件产业既要创意设计又要手工制造,是需要大量设计大师、能工巧匠的产业。
因此,人才是软件产业创新发展的根本。
人才短缺的硬伤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到2020年,我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如果就业人员的技能不能够进一步提升,那么我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然而,在全球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发展呈现出许许多多新情况、新特点的同时,对软件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不仅仅是数量、更是质量的要求。
即使现阶段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每年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但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学生就业能力差等情况较为明显。一面是企业“用工荒”,一面是学生“就业难”,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已是不争的事实。
“人才培养类型”与“人才需求类型”之间的断裂,是目前高校和企业均面临的问题――适合的人才短缺是“硬伤”。面对这个问题,谢少锋曾表示,我国软件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一些明显问题,如软件人才供给增速跟不上软件产业发展的需求,创新型领军人才匮乏,重学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未从根本上扭转。如果高校在人才培养路径上不作出改变,不仅仅会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均衡发展,也将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产教深度融合 产学协同合作
既然产学双方发生断裂,产业市场需求旺盛与人才供给不均,相互支持、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就成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路径。突破产学合作瓶颈,探索协同育人模式,是政a学研用的核心课题和共同使命。以安全可靠体系建设为目标,需产业、教育、企业、学校四方协同,精诚合作,从政策到市场,从战略到细则,进一步强化软件产业尤其是国产软件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和协作策略。
为此,建立在对政策的解读和现状的剖析的基础上,《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采访多家高校和企业代表,就“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下教育模式的创新、产教融合面临的新机遇、困境和教育改革等炙手可热的话题进行探讨。
政策篇 新一轮产学合作育人新模式
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潜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和倡议,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新兴信息科技工程人才。尤其是产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否有足够的人才支撑,是产业能否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
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的普及阶段,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已经提上日程,成为重要任务。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表示,教育部将布局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主动布局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的新专业。
产学合作 协同育人
据记者了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入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汇聚企业资源,支持高校专业的综合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自2014年起,教育部高教司设立了教育部产业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该项目由高教司向国内外知名企业征集合作项目,由企业自主立项,提供经费支持高校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实践条件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等。
该项目旨在为校企双方搭建桥梁,着力培养适应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进一步创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机制,深化高效创新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将社会优质资源转化为培育人才的资源,与此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基础。
2016年5月,经与33家企业协商,教育部公布了2016年校企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联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涉及873个项目,包含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创业联合基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实践条件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等六种类型。近日,经与89家企业协商,形成了2017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并经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审议通过,动员各省市地区加强组织和宣传,动员高校积极参与该项目。
培育“中国工匠” 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从2016年到2017年,“工匠精神”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年度热词之一,这与我国制造业的转型不无关系,同时也说明,“中国工匠”的诉求已经上升至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在高等教育领域,职业院校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阵地,也是培养“匠人”和传承“工匠精神”的重要阵地。尤其是今年两会,“职业教育”成了新的热点。
然而,热词背后,它还是那么光鲜吗?
2016年底,由摩根大通支持和发起,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联合完成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研究》的调研报告引起各界广泛关注。该报告称,当前我国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大。报告分析,我国正处于向IT服务、软件服务等领域的现代服务业转型,这些行业对高等教育水平的人才需求逐步增加。在产业升级的压力下,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已经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突出问题。由此看来,只是热词还是远远不够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职业教育有两重性,一个是高等性,另一个是职业性。高等性是指学生在学校里完成课业后的可持续发展;而职业性则体现在学生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工作上。这两方面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校的专业课程建设上。
同时,在对政策解读中,记者发现,有一个热词与职业教育紧密相连――产教融合。党的十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4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
无疑,产教深度融合是以科技工程为代表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撑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需要有效协同产学研多方力量,确保面向这一市场的优秀人才资源供给。
记者看到,最近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并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产教融合中的“产”可以理解为“生产”或“学做”,是实践教育的重要形态;“教”是教育教学,泛指实践教学活动及内容;“融合”则是对两者交互的要求,是“生产性学习”与“学习性生产”、“生产性教学”与“教学性生产”的有机结合,这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根本要求。
对此,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薛茂云则表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我们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如果没有行业和企业的参与支持,我们的职业教育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软件产业尤其是国产软件的竞争优势依赖于新知识的连续生产和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软件产业人才开发是保证这一能力的关键。
面对产业市场需求旺盛与优质人才供给不均的矛盾现状,突破产学合作瓶颈,探索协同育人模式,是政产学研用的核心课题和共同使命。
以安全可靠体系建设为目标,需产业、教育、企业、学校四方协同,精诚合作,从政策到市场,从战略到细则,进一步强化软件产业尤其是国产软件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和协作策略。
联盟篇 搭建校企人才培养平_
中国软件产教互动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于2015年在京成立。联盟根据“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对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做出了详细的规划要求。同时还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明确重点、调整优化软件行业人才培养工作,在共建学院、共建专业以及学生实训的校企合作之路上,将产教联盟发展为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政策研讨和意见汇聚的重要平台,不断推动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相关领导表示,“互联网+”对软件行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好地适应技术的发展,有效推动企业和高校共同培养高质量人才,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为了让我们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国家当前的战略需求,满足企业发展的具体需要,在相关单位和企业共同推动下成立联盟势在必行。
联盟在政府部门制定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的有关战略、规划和政策方面,通过协助并配合来开展技术合作,从而形成行业技术标准,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在政策上加强教产联盟的综合技术水平;在搭建政府、学校、企业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过程中,有效推动校企在共建实验室、科研联合攻关、国产软件走进高校等多项工作,有效推广校企合作的经验,实现产学研可持续发展,完善学校与企业乃至政府之间的多角度、多方面互动。
在具体推动校企在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方面,一方面企业可选派技术专家到高校授课、指导学校方面的专业建设,同时高校可以派遣教师作为技术顾问到企业挂职,并深入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另一方面可以组织成员企业和成员高校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和授课教材,从而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增强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的目标。
产教联盟提出,在资源共享方面将通过积极组织内部成员交流活动,经过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根据会员单位的优势和其所在领域呈现的特点,选择确立一批对联盟成员开放的产学研基地,采用优先、优惠或免费使用的政策,并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产业的不同技术衔接领域和阶段的研发;此外还可采取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和联盟成员自筹等方式,逐步建立盟内高水平的科研基地,提升科技资源共享与创新能力;经过建立联盟网站,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会员单位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在持续发展成熟后可选择面向行业推广。
相关链接 中国软件产教互动联盟
中国软件产教互动联盟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由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多家软件骨干企业,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贵州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重点高校共同发起成立的联盟组织。
联盟于2015年7月3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旨在共同探索企业与高校共建学院、共建专业以及学生实训的校企合作之路,组建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政策研讨和意见汇聚的重要平台,推动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合作篇 寻找“产+学”的共赢点
对于“产”与“学”的关系,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吴中海是这么对《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描述的:“从国家技术驱动来看,其实最缺的是产学融合的技术生态,就是斯坦福和硅谷的关系。”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并且向普及化阶段发展。但是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甚至是一些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和思路上脱离了产业的发展需要,其人才培养的结构和模式同实际脱节,同创新实践脱节,这就造成了现在社会上“就业难”“招聘难”并存的怪象。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国务院常务会议发文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校转型。目标是转型后,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工具应用型人才,需要的是技能的熟练程度;应用技术类型的本科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的是技术创新与应用的能力。
对于企业而言,产教融合的目标在于促进人才培养。北京华宇软件公共关系高级经理张妍在谈到产教融合对人才培养起到的作用时表示,一方面,产教融合使人才培养更加具有针对性,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性社会化发展和知识传授内容的专业化指向性趋势,让人才输出与社会需求实现更好的匹配;另一方面,产学合作和产教融合加强了科学研究和现实应用的结合,对IT领域的技术突破、IT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以及社会的进步与创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校企合作既是教育走向社会市场的必然选择,同样也是企业走向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南大通用企业规划和战略发展部总监王军告诉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站在微观角度来讲,产教融合旨在为公司培养后备人才,而从国家角度来讲,是推动自主可控。
大连理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惠晓丽认为,高校应当打破教育壁垒,与企业密切互动。“将企业的大咖们请到学校为学生讲课,本身就是教书育人的最好示范典范,无论从学生的学术道德方面来讲,还是直观地对社会的了解,抑或对行业前瞻性的引领,都是一个非常有利且有趣的教学方式的改革。”
如何实现双方共赢却始终是老大难问题,该如何破解?从利益关系来看,产教融合也是利益驱动的行为:“产”方的生存离不开经济效益,而“教”方的教学则视社会效益为根本。二者相融,如何保障双方的效益生态共生共享,才是共赢。
案例篇 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径
作为中国软件产教互动联盟理事长挝唬浪潮集团在校企合作当众,一直以实力诠释“产教融合”。近日,东北大学与浪潮集团共同签署了东北大学-浪潮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双方围绕人才培养、招聘合作、产学研合作、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随后,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浪潮集团将在东北大学设立浪潮奖励基金50万元,专项用于浪潮奖学金、浪潮助学金和学生能力培养提升等活动。
作为连接高校与企业的桥梁,联盟理事单位东软睿道因其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的贡献,特别荣获了教育部“2016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合作伙伴奖”。东软睿道与岭南师范学院、南昌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燕山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36所院校的43个专业项目签订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东软睿道将与签约高校共同制定教学质量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组建教学团队、建立实训基地、实施人才培养。与此同时,东软睿道也与来自中国(南京)软件谷的9家IT企业签订了定向人才培养计划,为企业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面向未来,东软睿道表示将协同学校逐步建立和完善政校企共建、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通过实践项目的参与和创新,实现就业和创业的有效通道;为企业提供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