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管理与教育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管理与教育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管理与教育研究

篇1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 武汉 430205)

摘 要:工科高校加强大学生艺术团教育的架构和理论体系建设,对于培养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兼备型人才,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对工科院校在自身背景下如何加强艺术团的组织机构建设、提高艺术团管理规范化水平、健全艺术团人才教育培养体系的可行性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大学艺术团;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87-02

收稿日期:2014-11-24

作者简介:王彬洁(1977—),女,湖北荆州人,武汉工程大学团委副教授,主要从事艺术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武汉工程大学校长基金(2014075)

在实践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进程中,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具有时代民族精神、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科学知识、能够肩负时代使命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乃至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1]。在以工科为主的院校中,如何依据自身的学科发展特点和人才培育的实际需求,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创造更为全面的育人环境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其中艺术教育尤其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具有其他专业无可比拟的育人优势,对于提升工科高校的整体文化水平和知识底蕴,增强校园文化的核心凝聚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团教育的架构建设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围绕实现中国梦的目标要求,并结合高等工科高校的艺术教育实践的工作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发展的客观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艺术团团队体系构建

高校艺术团是学生社团组织,有别于社会专业艺术团体,其组织架构、人员构成、管理模式等具有鲜明的院校特征。对于不同类别的高校,受其办学的历史和发展的现实影响,学生在文化背景、传统的传承、知识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艺术团建设过程中,应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在机构建设上凸显自身的特色。其机构建设中应突出其具体特征,构建适宜性针对性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综合目前的工科高校的发展实际,以艺术特长生为主体,以团队建设为主线,充分发挥集体团队优势,通过合唱、乐队、话剧社等集体技术形式,弥补在个体人才水平方面的不足,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文化传统,将主旋律贯穿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中,使艺术团建设更加凸显针对性,提升其综合效果。艺术团育人重在文化育人,其通性目标是培养学生自我表现和感悟艺术世界的能力,使学生的想象力在艺术团的各项活动中得以展示,在团队中充分发展自身的艺术特长,并在社团服务的过程中体现社会价值[2]。艺术团表现的内容要有品、有味,有情、有趣,具时代性、引领性,深刻体现中国梦的博大精深,展示别样而丰富的人文内涵。

(二)艺术团教育和实践模式探索

随着社会发展,艺术团教育逐步凸显个性化、科技化、全球化,不再是象牙塔里的小风景,而要面对更加开放的社会。忽略了这一点就意味着教育理念的滞后。如何把握教师的角色,更新教育理念,应引起教育者的思索。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方式改革,从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学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世界等接受浸润。

二、艺术团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办法

团队文化是主题,团员是根本,师资是关键,设备设施是前提,经费是保障,高校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育人功能。在课程设置中,一般将艺术教育纳入通识教育。但需要指出的是,艺术团以选拔的校内学生文艺精英为主要人员构成,以半专业训练为主要日常工作,以演出及比赛为主要任务目的,在整体水平上已经有了专业艺术团体的特征。高校艺术团的艺术教育已经超越了普遍的素质教育范畴,从这一点上看,艺术团教育应当以声乐、器乐、音乐的理论教育及创作训练为主要内容,与艺术选修课体系共同构成武汉工程大学素质教育体系中的艺术教育部分,丰富校园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较专业的艺术人才[3-4]。

在艺术团的体系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以教师为辅、学生为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团队运作模式,通过艺术团的体系建设,在日常管理、学习、演出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实践锻炼,促进学有所长的学生向管理、服务等全面发展的平台迈进。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牢牢抓住思想引导这条主线,在团队发展的大方向上进行把握,而将具体的实施细节和过程交付学生自我完成,使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不失为目前艺术团教育和管理的可行途径。

三、艺术团教育体系的理论探讨

在工科院校中,由于学校自身的工程特色,在人文素养方面存在一些缺陷,这就要求工科高校在具体的艺术实践的理论建设和实践过程中应注意扬长避短,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和实际的需求,而不可以完全照搬照抄现有的其他高校特别是文科、艺术类高校的成功模板。对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应结合工科学生的实际,切实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针对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的实际,构建富有特色的艺术团教育体系。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弘扬科学精神、提升艺术素养的目标,克服工科院校艺术教育薄弱的弱点,加强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推行专业化管理

工科大学学生艺术团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其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艺术团发展的定位,工科院校的艺术团不能等同于专业的艺术团体,应以育人为主,以公益性的训练和演出为宗旨,以弘扬校园文化、活跃业余文化生活为主线。在这一指导原则下,进行管理体系建设和规范制度建设。工科大学的特点是学生的艺术背景不足但是工程背景强,并且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艺术团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工科学生的自身特长,将艺术表演和专业背景相结合,在工科实际需求中拓展艺术发展空间,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和发展的长效平台。

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建设关乎艺术团的正常运作和长期发展,作为教育管理部门,应首先端正思想,将艺术团建设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框架。可以设立以学生管理为主的艺术团管理机构,挂靠在团委,既能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又可以第一时间实现对艺术团发展动向的宏观指导。在人员配备上,除了教师的兼职指导,应设立学生常设管理组织,可以依照艺术团规模大小,设置团长一名、副团长若干,副团长兼为各艺术部主管,负责具体的管理协调事务,采用这种平行式的管理架构,可以使艺术团的管理灵活高效,便于集中化管理[5]。

(二)制度建设规范化

随着艺术素质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教学体系改革与发展,艺术团建设逐步纳入学校的正常教学管理体系。在艺术团制度建设中,需要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合理设置相关的管理制度,为艺术团发展的规范化、制度化提供政策指导。在师资配置和管理机构设置上,应参照常设机构的管理规定,配备专门的管理部门和人员,配置相应的指导教师和专业培训人员,确保艺术团教育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为提升艺术团对整体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应做好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设置分管领导为艺术团的管理提供决策指导,并配备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做好管理服务。在艺术团的发展目标制定、训练课程设置、经费筹集和使用、艺术团成员的激励措施、专业培训计划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保证艺术团工作顺利深入有效地开展。

艺术团的制度建设应将内部管理和规范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来完成,以充分调动艺术团成员内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使各成员之间协作共进、共同提高。对艺术团成员的素质建设应着重加强对核心成员的激励力度,建立成员评比机制,加大对各类艺术比赛的参与力度和评价力度,积极拓展素质教育建设的课堂,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

(三)灵活开展艺术活动

工科院校的课业普遍较重,特别是二三年级以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为主,而这个年级的学生往往又是学校各类社团的主力军,担负着学院文化建设的主要工作。因此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这部分学生的学业和思想实际。

在课程设置上,应充分注重各年级学生的艺术素质的层次和实际,开展分层次的艺术教育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学生接受吸收为目标。

社团活动设置上推广多样化、差异化教学,针对每个团员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一对一分组授课方式,以全校公选课程进行基础性的艺术通识教育,以小班授课进行专业理论教学,以艺术展演活动进行实践教育锻炼,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实践,寓教于乐、寓教于实践,切实落实艺术教育的目标,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艺术水平。让学生从学习和实践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参与的乐趣,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信心。

(四)建设特色社团文化

艺术教育以个性化、差异化教育为特色,在实践过程中,不应和工科其他课程一样追求高深、全面。在艺术教育过重中,应注重发现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活动。

艺术团通过设置各种专业的团队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发展舞台,不应过分强调共性,而应大力鼓励学生展现自身的特色。有条件的情况下,为每个有特点的团员进行针对性的培养锻炼,以特色求发展,真正实现每个成员都有强烈的归属感,达到艺术育人的目的。

总的来说,高校艺术团建设对于提升高校整体育人环境的层次和素质,贯彻和实践中国梦的实施目标,培养综合发展的全面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理念下推行艺术团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具有理论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马福波.如何构建普通高校学生艺术团[J].剧作家,2014,(1).

[2]王勇杰,何汉武,张红.通识理念下高校学生艺术团建设的文化责任[J].高教探索,2012,(4).

[3]许立喆.关于业余合唱艺术团体经营管理模式的探索[J].大众文艺,2014,(5).

篇2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艺术;教育艺术

一、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班风学风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永恒主题,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极大的促进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当前的生存在上网聊天成瘾、逃课打游戏、拉帮结伙等问题,班主任应该从多方面思考,要理解这些青春期学生的正常表现,尊重生的人格,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我经常采用多种方式为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抵制班级中出现的不良风气,对于严重违纪和故意违纪的学生进行教育,确保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在开学之初,我会按照学生的学习现状、班级纪律等因素认真布置班级教室,为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班级氛围,让他们树立起班级的主人翁意识,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我带领学生在班级的学习园地里张贴名人警句、学习心得、个人目标等,让学生走进教师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的目的。我还积极的与学生的家长沟通,鼓励家长以身作则,给学生开辟出全新的学习空间,使生将学业的压力变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动力,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思想引导。

二、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发挥良师益友作用

班主任要采用多种形式架设心灵之桥,与生多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积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学生成为好朋友,发挥良师益友的作用,从而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班主任要把握好“度”,既不能过分的溺爱学生,放纵学生,让学生为所欲为,同时也不能过分的约束学生,限制学生,让学生闻之色变。只有张弛有度,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才能够真正的成为生的心灵工程师。班主任的管理艺术和教育艺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找到最适合生的方法。比如,在日常教学中,一味的照本宣科很容易让生对课堂失去兴趣,所以我勇于尝试,引入学生喜爱的音乐元素,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吸引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规范班级管理制度,加强学生自我教育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一套班级的制度和管理的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班级作为一个教育实体,应该发挥起综合教育功能。在实施班级管理制度过程中,我树立“班集体”的概念,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教育方针为指向,使每个生都意识到自己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自觉的为实现班级目标而努力。选拔班干部时,我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鼓励生积极参与竞选和投票,让班干部成为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而且还会对班干部队伍定期进行调整,对于不适合的要及时更换,让能者居之。我每天都会安排班干部作为领读员,督促其他学生进行早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进行自主学习,使班级学风建设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班主任还要用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培养习惯,要求班级内的课桌应成排成行,班级物品要摆放有序,地上的纸屑要随手捡起。我推行“人人有职位”的制度,让学生都能够热心班级的各种事务,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设立黑板擦管理员、拖布管理员、窗户管理员、门管理员,等等,给每个同学发挥的空间,班主任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应该给予表扬和奖励。

四、注重张扬学生个性,加强理想目标教育

教育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艺术的创作者,也是艺术的传递者。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安排各项工作要统筹兼顾,将德育教育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始终,让班级体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每学期之初,我都会开展各类主题班会,比如在“我是班级小主人”的主题班会上,我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成为班级的小主人,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班级的重要性,增强班级荣誉感。在“安全记心间”的主题班会上,我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给学生自我保护的小常识,熟记一些急救电话,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为了培养生勇敢坚强的毅力和奋发图强的精神,我还开展了朗读课文比赛、优秀书画比赛、优秀作业展览等活动,让生在参与过程中学到知识,又收获到快乐。通过这些班级活动,学生渐渐学会了自觉关心班集体,提高了上课效率,师生关系也更加和谐。班主任恰如其分地运用管理艺术,不仅可以避免陷入繁杂琐碎的事务中,还可以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总而言之,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班主任必须“因时而变,乘势而上”,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和管理理念,倾听学生的心声,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方案;学习氛围

【中图分类号】O29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现状与目的

本研究针对艺术类学校的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我国东部一所艺术类院校为对象,结合自己几年来的亲身教学,旨在寻找一种能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教学与管理方法.

学情现状: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有畏惧情绪,缺乏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信心.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不懂就睡觉,玩手机,与同学说悄悄话,课后作业应付了事或抄袭.

教情分析:教师教案与教学进度没有依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分开,课堂基本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内容讲解后板演例题,学生知识掌握较差,见到没做过的题目就束手无策;另一方面课堂气氛死板,对不愿学习的学生默认了“你不学习不要紧,别说话,别扰乱别人”的处理方式.

二、课堂教学与管理对策

1.不同专业学生特点与课堂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音乐类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数学基础相对较好,课堂注意力相对集中,老师教授的内容能接受80%以上,也能对老师的提问作出回应,课后也能按时去做作业,但是题目分析和理解能力较弱,看到没见过的题目就无从下手,所以作业的效果不是很好.美术类专业的学生基础相对稍差,头脑不够灵活,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一部分同学听课非常认真,也愿意与老师互动,作业完成较好;另一部分同学听不懂,就发呆,睡觉,偷偷玩手机,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往往当老师提问时他们不作出任何回应.而舞蹈类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是最差的,他们中的部分同学是跳了年级升上来的,而且平时参加比赛,出外演出很多,留给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很少,而舞蹈专业课也很消耗体力,到了文化课堂难免有点昏昏欲睡,但是他们个性活泼很愿意与老师互动,也会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但由于年龄整体偏小,所以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较低,整体上课堂吸收能力很弱,只能听懂老师讲授的50%左右,课后大部分时间都要排练,作业基本没时间完成.

2.依据学生专业特点进行教学与课堂管理

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在教案的整体编写上,都是依据知识考点,教学整体进度上也是依据大纲的要求进行.但是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数学在接受和理解上的差别,我在教案和课堂管理上做了不同的分布.

对音乐类专业学生,除了普用的教案,课堂上增加近年高考中的双基类题目,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题目,如何挖掘题中的信息,如何应用数学定义与公式、概念等来求解题目.解题主要以常规方法为主,对每一道例题举一反三,争取让学生能掌握每一类题型最常用的解法.由于音乐专业学生对高考的报考志愿很明确,也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所以在接触题目时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争相挑战,课堂气氛和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对美术类专业学生,由于两极分化严重,一部分同学很认真,有自己的考学目标,而另一部分同学基础比较差,上课不愿意听讲,浑浑噩噩,消磨时光.所以编写教案时除了增加了数学趣味知识、数学谜语、数学脑筋急转弯等,调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课堂的提问上,将所提问题按难度分为简易、稍难、难三等,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来提问,这样做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参与课堂的重要性,从而可以慢慢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改善课堂效果.

对舞蹈类专业学生,由于一方面基础普遍较差,另一方面上文化课的时间又很少,所以在编写教案时,我把一些不很重要的定义或概念的来源去掉了,同时也把某些章节别难的知识点与例题去掉了,增加了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题目.内容的讲解主要以PPT和Flash方式演示,图形的变换、丰富的色彩和趣味性的讲解可以给学生比较直观的数学思维,同时以板书讲解作辅助,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仍然使用美术类专业学生课堂的提问方式,由于舞蹈类专业学生个性的活跃与善于表达,回答问题的很多见解千奇百怪,但只要是努力思考过的,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学生在每节课堂的各种表现都会被记录,回答问题或课堂练习积极完成的加一分,打瞌睡或说悄悄话的扣一分,学期末累计后计入平时成绩,这样学生为了自己的荣誉和成绩着想,会更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结束语

以上只是笔者自己在教学实践当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艺术类学校数学课堂的教学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及教育;艺术

1初中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名优秀的初中班主任,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教学态度和先进的、正确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觉悟,在努力学习教育部门颁布的相关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班主任的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管理观,并将正确的观念融入个人行为,最终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其次,班主任在管理及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需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创新。现时代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从学生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性格特点、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等采取“差异化”的管理和教育,使学生的特点、优势能够得到突显,促进其个性化发展。最后,为实现国家对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初中班主任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还需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各学科、个方面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初中班主任管理及教育艺术提高的建议

教育的全面改革,初中教学要达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促使初中班主任不能至停留在基本的专业素质上,而是要不断提高管理及教育的艺术。在现代教学中,管理与教育不仅是一门技术,同时也可称之为艺术,这门艺术要求初中班主任要结合当代学生的心理、个性等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因材施教”,为适应时展的需要,要求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这门艺术的艺术性。而关于初中班主任管理及教育艺术提高的方法,笔者根据现阶段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及教育的特点,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2.1运用制度化班级管理策略

“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作为初中教育的一个小单位,建立一个完善的、科学的以及系统的班级管理制度,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而一个完整的班级管理制度,应该包含量方面的内容,一是成文制度,二是费城问制度,前者指的是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常规班级管理制度,后者则表示一个班级的风气、习惯以及传统等由大家约定的管理制度。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实际管理与教育中,首先应该制定一个科学的班级管理成文制度,一方面以保证班级管理工作能够正常和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促进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其次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和引导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班级的传统、班风等非成文管理制度;班主任注意在非成文制度建立过程中,对学生宣扬一种健康、积极的思想观念,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班级管理氛围。

2.2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在班级管理与教育该工作中,班干部永远是班主任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其是实现班主任与学生良好链接的关键桥梁或纽带,对于促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等具有明显的帮助作用。因此,初中班主任想要提高管理及教育的艺术性,应该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选拔一批优质的班干部进行辅助管理、教育。在班干选举的过程中,班主任要遵循“重点选取,竞争上岗”的原则,即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以及综合素质进行选举,这不仅能够保证班干部成员的优质性,还能起到一种激励学生不断自我提升的作用。在班干部实践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引导,指出其在辅助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给出参考意见;同时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适当给予班干部权利,以缓解班级管理的严肃氛围,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2.3注意掌握管理与教育艺术

由于初中学生处于人生的一个叛逆阶段,大部分学生多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叛逆心理,因此,在初中班主任在实施管理与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其中的关系。首先,要在不影响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心理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及教育措施,既要重视成绩好的学生,又要帮助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做到教学上区别对待,心理上保持公平、公正的“差异化”管理与教育,全面提高班级的总体素质。其次,班主任要做到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趋向等,对于出现叛逆倾向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其心理疏导,通过耐心开导与鼓励的方式纠正其错误的思想观念或学习观念,主要目的是促进其思想、学习等健康发展,同时避免不健康思想对其他学生的影响。最后,初中班主任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要加强对班级的关爱度,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关爱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关爱集体,就能从根本上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从而推动班级的全面发展。

3小结

在现代化的教学工作中,初中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主导,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班级管理制度、班干部的作用,掌握实际管理及教育工作中的度,以提高管理以及教育这门艺术的艺术性,从而才能有效地提高班主任在教学中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银星.浅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J].学周刊,2016(08):10.

[2]杨玲玲.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艺术浅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0):198.

篇5

关键词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 装甲车辆修理专业 理论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军机械化程度的深入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装甲车辆不断更新换代,在提升部队作战能力的同时,也给装备修理带来了新的难题。装备的增多,科技含量的提升,迫切需要与之相对应的高素质修理人才来保障。在新的形势下,装甲车辆修理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修理专业对实操能力要求很高,尤其针对士官修理骨干来说,他们是装甲车辆修理的主体,承担着主要的修理任务。他们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实操能力,同时需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做支撑,以便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上处理装备修理难题,并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整体修理能力的提升。为实现以上目标,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装甲车辆修理专业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实现学员综合能力的提升。

1 装甲车辆修理专业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

1.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材分离

在选取教材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采用的是不同的教材,两者各成系统,相互分离,在学员学习理论知识时,很难及时了解相应的实践知识;而在学习实践知识时,又不能有效地联系起已学过的理论知识。

1.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分离

在安排专业课程时,将理论教学时间与实践教学时间分离开来,过分强调知识或能力的系统化,而缺乏对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的重视。理论教学时,学员没有相应的实践操作机会;实践教学时,学员缺乏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两者时间跨度过大。

1.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员分离

在安排授课教员时,通常选取不同的人,理论教学采用一个教员,实践教学采用另外一个教员,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衔接不上,起不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也无法取得实践教学对理论知识讲解的良好促进效果。

2 装甲车辆修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法

2.1 树立一体化教学理念

装甲车辆修理专业要想取得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良好成果,应当树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理念,并以此为指导,编写一体化的教材,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从根本上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2.2 明确一体化教学目标

在车辆修理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有明确的一体化教学目标,并以此目标为努力方向,制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措施,不断提高修理专业的教学效果,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丰收。

2.3 建设一体化教学设施

装甲车辆修理专业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离不开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保障。为此,院校应该为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相应的设施,保证修理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有效进行。

2.4 培养一体化教学人才

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离不开一体化的教学人才。因此,授课的教员应当是“双师型”教员,能够满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需求,适时解答和讲解理论难题,及时纠正操作错误,实现同一教员对同一班次学员的全程教学。

2.5 跟踪一体化教学反馈

装甲车辆修理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其教学效果怎样,关键在于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部队岗位任职需要。因此,应当跟踪毕业学员在部队的适应与发展情况,及时听取部队领导和毕业学员的反馈意见,适时改进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法。

3 装甲车辆修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注意事项

3.1 学习中不能重练轻学

实践操作趣味性强,学员在专业学习积极性高;但对枯燥的理论,教员必须适时引导,上升为理论,否则不仅会让学生产生学习惰性,而且会使此教学法陷入传统的“师带徒式”的弊端,扼杀了学生自我提升和终身发展的潜力。

3.2 教学中的“两张皮”现象

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强调的是理实的同一相融,不能变成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进行的两块教学,这会导致理论和实践的两张皮现象,教员的每节课要有明确的技能目标和理论认知目标,并应及时讲授,其形式可以是中途个别讲授,也可以课后总结,或是课前的集中讲授,或是不同形式的反复交错。

篇6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公司治理 技术创新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技术创新受到国内外企业的高度重视,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中外企业的实践表明,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遇到的问题除了来自技术本身之外,还有许多问题与公司治理结构有关。探讨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机制,是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对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保持竞争能力,乃至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来说,不仅具有重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以中国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所有权结构、董事会结构、高管薪酬、资产负债率、员工持股、机构持股等方面来全面衡量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

1.所有权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所有权结构是公司治理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对于国有控股公司而言,国家股股东在公司中居于控制地位,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股股东的影响股权集中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也是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股权适度集中有利于公司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从而有利于公司的经营发展。

由此假设:

H1:国有股所占比例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负相关。

H2: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正相关。

2.董事会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目前,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多为由原来国有企业“改造”而成,董事会的成员基本上是以原来的高层经理人员为主,形成了高度的内部人控制。而内部人控制会带来技术创新行为的短期化和经营者借技术创新的名义侵蚀所有者利益使技术创新效率低下等问题。

一般来说,董事会结构表现为董事会职能委员会的设置。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存在对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非常有益。首先它能明确董事会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所负的职责;其次,董事会职能的专业化分工,有利于提高董事会的工作效率,并形成更为客观的判断;最后,有利于委员会中的外部董事就技术创新中的关键问题与企业内部人员进行交流,加深对创新项目的了解。因此,通过下设专业委员会,强化董事会职能,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效率的有效途径。

由此,我们假设:

H3:外部董事占董事会成员比重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正相关。

H4:有董事会专业委员会设置的企业与技术创新投入正相关。

3.经营者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股份公司中,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其中包括经营者行为短期化,缺乏对长期价值创造活动,如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下,所有者利益和经营者利益是不完全一致的,经营者的创新动力主要取决于经营者个人的目标和所有者目标的偏差程度。如果这两者是一致的,经营者的创新动力会越强;反之,如果偏差较大,经营者的创新动力就会被削弱。为调动经营者的创新积极性,企业所有者和董事会,应通过各种内部激励和约束方式(如股票、股票期权等)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

企业技术创新有很高的风险性和非程序性,缺乏既定的规例可以借鉴,因而与非创新活动更多的要求通用性人力资本而对专用性人力资本要求较低的特点相比,企业技术创新对经营者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有较高的要求;由于掌握专用性人力资本的难度远远大于掌握通用性人力资本的难度,所以一般而言,经营管理人员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而言更具有稀缺性。依据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越是稀缺的资源,其投入的边际增长越是能够促进收益的增加。

由此,我们假设:

H5:高管的薪酬与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正相关。

H6:有专用性学历的高管与技术创新的投入正相关。

4.关键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根据利益相关着主要理论,由于公司利益最大化,使得机构投资者和员工与股东找到了最佳的利益结合点,所以,员工及机构投资者与股东存在的利益关系,就为他们参与或者影响公司治理提供了可能,进而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效市场理论认为所有的股东都会赞同能够提高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投资。理性的投资者不会被短期利润所诱惑,他们会积极支持公司有利于未来收益的研究开发支出,对那些不重视研究开发支出的公司的股票会毫不犹豫的抛售,这样,机构会大力的鼓励公司增加研究开发支出,从而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进行。

核心员工持股对企业技术新有创很大的影响。首先,核心员工持股,能够增强技术创新激励;其次,核心员工参与公司治理,加强了公司特殊技术能力的积累。

由此,我们假设:

H7: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正相关。

H8:核心员工持股与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正相关。

5.资产负债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在现代公司理论中,公司被视为一系列契约的连接点。然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需要充足的资金,债务合同的约束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展,另外,高负债还会使经营者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因为技术创新的高投入会减少当期利润。而股票市场上中小股东往往更关注公司的短期收益。由于创新投入的增加而带来公司盈利的减少,甚至造成负利润,还会造成个人股东“用脚投票”,使企业面临被接管的威胁,从而对经营者职位的稳定性造成影响,降低经营者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资产负债又可以分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短期负债使经营者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技术创新的高投入会减少当期利润,对经营者职位的稳定性产生威胁,经营者没有积极性从事技术创新活动。而长期负债的增加,需要企业具有长期盈利的能力,技术的进步可以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长期盈利能力。

由此,我们假设:

H9:企业资产负债率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负相关。

H10:企业短期资产负债率越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负相关。

H11:企业长期资产负债率越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正相关。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1.数据来源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年横截面样本为研究对象,样本数据来源于上交所、深交所和巨潮资讯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通过对年报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形成分析样本。由于不同行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不同,因此,我们选取技术创新力度较大的公司如:信息技术、医药、3G技术等行业的企业数据。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研究的正确性,对其执行了如下筛选程序:

(1)考虑到极端值对统计结果的不利影响,首先剔除了业绩过差的ST和PT公司以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过保留意见、拒绝表示意见、否定意见等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

(2)剔除了年末研发费用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

经过上述程序,最后获得57家样本公司。

2.变量定义

因变量、自变量定义如下表:

四、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1.描述性统计

样本中,国有股比例占的平均值为0.24。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的股权集中度差别很大,股权集中度(LnCon)的均值为0.136,表明样本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较高。平均来说,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一以上,最高的甚至达到54.6%,但是公司间的差别并不明显。样本公司中高管薪酬差别很大,最高的达到105.7388万,最低的只有3.939万。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均值为0.2137。说明,我国企业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平均较高,但是在不同企业的投资比例并不均匀。资产负债率的均值为0.4640,短期负债率的均值为0.4095,长期负债率的均值为0.4847,说明样本公司的负债比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负债都较高。样本中的三个虚拟变量中,大部分的样本公司都具有董事会职能委员会的设立和有专用性学历的高管,而有公司核心员工的持股的企业并不是很多。

2.多元回归分析

根据假设构建如下检验模型并使用OLS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本文的研究假设。

模型一:

其中,为截距,~为系数,为残差。

表2是对全体样本公司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构。其中,模型的F值在1%的水平下显著,R2在0.5之上,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另外,考察了模型中变量的VIF值,发现所有自变量的VIF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表明模型没有共线性问题,从两个模型对应的残差正太概率图,半正态概率图与全正态概率图可见,回归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良好,基本上满足了方差齐性条件,可认为不存在异方差性。

从估计结果来看,除了股权集中度、高管薪酬、核心员工持股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他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其中,国有股比例(Gov)的回归系数与预期符号相同,并且在统计上是高度显著的(在10%的置信水平下),国有股比例与企业技术创新负相关,表明国有控股的企业相对与时有企业在创新上缺乏效率。

股权集中度(LnCon)在模型中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P值在0.8之上。考虑到股权集中度指标选取可能带来的偏差,分别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替代变量LnCon进行模型回归,结果仍然不显著。由此可以说明,目前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股权集中度与R&D投资并没有太大的相关性。

描述独立董事人数在董事会总人数中比例(Ind)变量的回归系数在为正值,并且在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表明独立董事对企业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

虚拟变量(FUN)(表示董事会职能委员会的设立)的回归系数为负值,与预期符号相反。说明我国企业虽然有董事会职能委员会的设立,但是董事会职能委员会并没有发挥相应的职能,并且对企业技术创新有阻碍作用。

高管薪酬(LnIce)的回归系数在模型中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P值大于0.1,说明我国企业中高管薪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不大,高管在技术创新中“搭便车”现象严重。同时也可能说明我国企业缺乏对高管的激励。

虚拟变量(Con)(有专用性学历的高管)的回归系数与预期符号相符,并且在10%的置信区间下显著。说明有专用性学历的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Inve)的回归系数在两模型中均为负值,与预期符号相反,并且在统计上显著,说明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并不关注。为了避免风险,他们只关注企业的盈利,却不注重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说取得长期价值的增长。

核心员工持股(Emp)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是由于我国企业缺乏对企业创新人员的激励。

资产负债率(Lev)回归系数与预期符号相同,并在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说明债权人对只关注贷款是否能够收回,并不注重企业的技术创新。

为了避免方程中的共线性以及为了更进一步的检验债权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对企业短期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资产负债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第二个模型的检验。

模型二:

其中,为截距,~为系数,为残差。

从表3中可以看出,国有股比例、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职能委员会的设立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以及核心员工持股与模型一中的结构基本一致。但是短期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资产负债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不同的。

短期资产负债率(Slev)回归系数为负与预期符号相符,并且在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而长期资产负债率(Llev)回归系数也与预期符号相符,在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说明企业的债权人在短期和长期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不同的。企业的短期债权人更为关注短期贷款的收回,而企业的长期债权人则更为关注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

企业规模(Lnsize)与预期符号相同,并且在两模型中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企业的规模越大,企业越有能力和实力去进行技术创新。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对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与技术创新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股权结构方面,国有股比例对企业技术创新造成负面的影响,而股权集中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为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在国有控股的企业中,政府应该赋予企业更多的自。在董事会结构方面,独立董事对企业技术创新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董事会职能委员会的设立则与企业技术创新负相关。说明我国企业应该更为注重企业独立董事作用的发挥;而董事会职能委员会的作用则有待加强;在高管人员方面,高管人员的薪酬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对于高管来说应该对高管采取更多的激励措施,而不是一味的给予高管过高的报酬。而有专用性能力的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说明对企业技术创新来说,应当给予有专用性学历的高管更多的报酬与激励;在关键利益相关者方面,机构投资者与企业技术创新负相关。而核心员工持股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企业应该引入更多的关注企业长期价值增长的机构投资者以及加强对企业核心员工的激励和培养;在资产结构方面,资产负债率整体上对企业技术创新有负面影响,而通过对短期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资产负债率的进一步分析,得出,短期资产负债率对企业技术创新有负面影响,而长期资产负债率则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正的影响。企业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说明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积累。

参考文献:

[1]李维安王世权: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研究脉络及其进展探析[J].外国经济管理,第4期

[2]O,sullivan,Mary. The innovation enterpris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

[3]华锦阳:试论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24(1):52~57

[4]刘斌岑露:中国上市公司R&D费用的契约动因研究[J].经济管理,2004.(22):46~51

[5]魏峰刘星:国有企业内部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2004.27(3):143~147

篇7

关键词:高等艺术教育;柔性管理;可行性

前言:对于艺术教育来说,往往能够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文特色,要做好高等艺术教育,应有正确的管理方式,我国现有高等艺术教育所采用的管理方法为刚性管理,难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而与艺术联系较大的柔性管理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高等艺术教育引入柔性管理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一、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实际上就是融入了人本思想的管理方式,它的发展是建立在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上的,主要通过引导的方式完成管理工作。对于柔性管理而言,其实质就是确保稳定与变化的新型管理方式。要将柔性管理应用到高等艺术教育中,还要掌握柔性管理基本特征:第一,教学机构扁平化、网络化,由于柔性管理具有这样的特征,使得所有学生都处于相同地位,教师与学生相互间的沟通能力也更强[1]。第二,优化授权,重心向学生转移,由于受到扁平化结构影响,掌握在教师手中的权利可以不断向学生转移,学生也能够掌握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第三,学生组织呈现柔性化,培养体制带有弹性化特征。对于学生组织来说,在拥有柔性化特征以后,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不受限制,学生交际面也会随之扩大。

二、高等艺术教育引入柔性管理的可行性

(一)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

现代社会提倡“以人为本”,这也是高等艺术教育追求的目标,将柔性管理融入到高等艺术教育中,艺术教师也会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客观、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在柔性管理实施中,首先应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公平性的融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中所处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领导者。艺术教育不能限制学生思想,应该让学生自由展现自己的天赋,发挥自身想象能力。对于高等艺术教育来说,在实施柔性管理的过程中,还要重视体现教师价值,认可教师参与,让教师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所处地位,认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同时,还要不断凸显教师个性,为柔性管理的实现创设良好环境,不断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师在学生心中的认可度[2]。由此可见,在高等艺术教育中引入柔性管理,有利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实现。

(二)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

在高等艺术教育中,学生素质相对较高,艺术氛围较好,这些也为柔性管理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实现奠定了良性基础。对于高等艺术教师来说,多数都拥有一定的民主意识,良好的文化教养,一定的敬业精神,也十分热衷于艺术。随着柔性管理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应用,也为学习型组织提供了可能,在学习型组织建成以后,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为艺术教育发展指明发展方向,同时,也可以尽快实现教师愿望,增强学生艺术创作能力,为学生未来规划奠定基础,在学生得以发展的以后,学校也会随之发展,可见,柔性管理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很多好处,能够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实现,增强学校与学生的竞争能力。

(三)有利于实现刚柔并济

对于高等艺术教育来说,在融入柔性管理以前,所采用的管理方式仅为刚性管理,但随着刚性管理的应用,高等艺术教育也要避免将刚性管理全部去除,而是要采用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这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无论是刚性管理还是柔性管理都是组织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两者都对做好组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要做好柔性管理,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就要体现民主性,注重集思广益,尤其是管理者一定要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做好管理工作,在刚性管理中融入柔性管理也是做好高等艺术教育的关键[3]。艺术专业师生思维较为灵活,想象能力较强,对待事物的看法与常人并不完全一致,再加上一些需求信息较为隐蔽,无法令人看透,但随着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实现,可以有效消除刚性管理的弊端,管理工作开展的也会更加顺利,可见,柔性管理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实现刚柔并济。

(四)有利于民主治校的实现

怎样做好高等艺术院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学校管理者重点研究问题。高等艺术院校师生思想与常人并不相同,如果一味的采用刚性管理势必会引起师生不满,更不利于学校发展。而在柔性管理被应用到校园中以后,由于其中含有人本主义思想,所以也有利于实现民主治校。所有教师都可以参与到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中,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同时,学校的各个组织也会掌握一定的实权,不再仅有虚拟权利。为保证所有的规章制度能力深入人心,在制定中一定要让具有经验的教授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柔性管理机制的可信度。

三、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柔性管理是高等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应用柔性管理的同时也要避免将刚性管理全部剔除,只有做到两者相结合,才能做好高等艺术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崔雄.高等艺术院校的管理特色探讨[J].艺术教育,2014(11):33-36.

篇8

“设计”作为企业战略成功的要素,设计思考过程起着关键作用,除了要考虑环境的变化,企业的政策性及形象,也要了解市场变化,因为这些已成为企业战略成功的因素。随着消费者价值观的多样化与企业技术上差距的缩小,产品的开发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许多企业不仅在产品功能和性能上进行研究与开发,也对产品进行后期服务及深入了解消费者的文化生活。深入的市场调查和客户研究是了解客户让客户让他们获取新的感性价值,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设计管理是把设计和市场及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企业需要这样的人才,而大学是为企业提供设计人才的外部资源,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的艺术设计教育课程还并不完全结合市场,能够把市场和设计结合起来人才非常匾乏,因此革新艺术设计教育,为企业输送设计管理人才,从而使企业获得战略性的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拥有设计管理能力的人才,即,拥有了具备创意性的设计思维及有效率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如今许多企业不仅让艺术设计人才在设计部门工作,还把他们安排在企业其他部门工作,他们的设计思维方式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并取得了成功。‘医疗机构MayoClinic在核心部门安排设计专业人才,快速的开发了新的系统和新产品,最终获得了成功。Jack&JoneS把设计人才引入到市场部,让设计思维接近市场战略,强化了品牌形象。艺术设计也可用在企业内部过程的革新。美国最大的食品企业Kraft,与专业的设计公司合作,对公司的物流系统进行了改善,对物流公司运送货物的托盘进行重新设计,充分利用的几率提高了162902。G。。gle、PFG、Telenor公司的cOE意识到通过设计改善企业内部工作环境非常重要,于是在公司投入设计管理人才,对公司环境进行改善,激发他们的思维创造力和革新能力。终上所述,设计管理人才能为公司带来创新的思维及革新的方法,成为企业获得成功的途径,而大学持续为企业输送设计管理人才起着关键作用。

二、以设计管理为中心的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方向及教育内容

(一)教育目标:信息知识的多样性与共通性、和谐的自然环境、人类新生活的价值及明确的设计哲学,共同构成了以创意性为中心的教育目标。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随着二十一世纪新时代人类价值观的变化需变化。信息知识的多样性与共通性,未来和谐的生活环境,都积极的反映出人类对未来社会生活的要求,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文化诉求,必须制定新的教育指标,追求以研究为中心的深入化教育。设计哲学重视人性与社会价值及环境价值之间有机的关系。首先,造型哲学的价值方法论追求政策性、多学科教育,把造型观念作为教育目标,运用到教育方向和教育内容当中。其次,分析适合人类创造性的造型思维,并进行系统的研究。创意性的概念化可以制定及开发出设计造型教育课程,让学生判断出什么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素质。他们创造性的感官和独创性的表现能力得到了实施,并开发有依据的方法论。最后,理解设计造型要素和造型语言,连接创造的方法,是明确设计教育目标的意识,实现设计造型价值的体现。

(二)教育方向:追求研究和实际运用相结合,开发独创的教育课程,努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教育机构。教育的方向要转向研究和实际运用相结合,并追求教育的深入化。不仅要打破学校与企业的障碍之壁,并且要有效的融合。艺术设计学院要敢于走在革新的前列,教育的方向要把研究、知识、创新、商业衔接起来,意味着必须从整体上来判断开发投入的比重。首先,提供专业化、深入化的知识和信息了,脱离单纯的形态为主的艺术设计领域,形成有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第二,创建独创的研究活动来进行品牌开发,并倡导设计师为中心的大众文化,以此来最大化设计产业的附加价值。第三,把所需的独特的研究主题和基础研究相结合。第四,让高年级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开发、设计、管理系统的项目流程。艺术设计教育的方向是把研究、知识、创新、商业有机结合,追求教育水平的高级化、深入化,研究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务实教育。

(三)教育内容:强调创意性、概念性、战略性、综合性的设计活动,制定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并赋予相关的文化价值及设计哲学理念。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容要随着知识的更新与社会文化环境价值观的变化而改变,同时艺术设计教育以人类生活、多样化的文化及生活环境为中心。人类、环境及信息化时代,最新的需求是对事物最本质的解析。设计教育具体的内容要考虑到,新技术与方法论,研究与设计造型相关的内容,除此以外也需要理解未来社会和人类生活的价值观、文化、环境及现象学、人类学、信息沟通以及对商业设计的认识等等5。强调创意性、概念性、战略性、综合性的设计活动,制定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并赋予相关的文化价值及设计哲学理念。

三、结论

篇9

关键词: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研究报告;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233-03

一、问题的提出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艺术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美育实施的效果。加强学校艺术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艺术教育正面临着建国以来难得的机遇。

学校艺术教育与学校其他方面教育相比较,有着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它是一种实践性、参与性、感染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因此,学校艺术教育无论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实施途径上,都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艺术课程教学,二是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三是校园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显性和隐性的育人作用。

中国85%左右的学校在农村,75%的学生在农村,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整个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很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的开课率大幅提高;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较快;艺术教育投入有所增加,办学条件有所改变。但从整体上看,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中最薄弱环节,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造成一些学校只重视少数尖子、忽视面向全体;重视比赛、忽视教学。仅仅把艺术教育的外显成果作为响应素质教育的举措。二是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给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提供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艺术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部分艺术教师原有学历的知识结构及教育教学思想严重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另外,农村艺术教育基本条件建设相对薄弱,教学、科研和管理还相对落后的问题也普遍存在。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明确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提高对艺术教育性质、作用的认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进而探索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当前艺术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

二、实验的设计

1.实验目标。结合农村学校现状,拟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问题的调查研究;(2)艺术教育在农村学校教育中的作用;(3)艺术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4)艺术教育内容三个方面的关系;(5)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共享研究。

上述问题的解决,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问题和对策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健康顺利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2.实验时间。计划从2004年4月至2005年7月完成,实际完成从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由于最初估计不足,在课题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课题研究中涉及的每一个问题研究解决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时间过于仓促,课题的研究就不可能深入,也就失去了我们研究此课题的实际意义。因此,从课题研究的实际出发,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科学负责的精神,决定延时结题,求得更加真实有推广价值的实验研究结果。

3.实验研究对象。以课题组成员为核心,在教育局体卫艺科和教研室艺术教研组的指导下,调动全县艺术教师广泛参与,以艺术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三个方面为切入点,研究对象涵盖全县所有中小学校。

4.实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1)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问题的调查研究;(2)艺术教育在农村学校教育中的作用;(3)艺术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4)艺术教育内容三个方面的关系;(5)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共享研究。

实验研究的方法:(1)分析研讨法:搜集国内外有关艺术教育的理论文献,结合中国有关艺术教育的法规和规程,进行研讨、分析,借以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2)追踪调查法:将理论研究与艺术教育实践相结合,深入学校、深入课堂,结合实际调查研究,探寻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3)实验总结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开展有针对性地变革研究,分析其发展轨迹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使之上升为具有普遍规律的理论,使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超越经验的局限性,步入科学化的轨道。

5.实验研究原则。(1)实践性原则:课题研究的着力点要立足现有条件实际,立足学校、教师、学生实际需要;结合实际工作去研究探讨。(2)统一性原则:课题研究要以课程改革理念为指针,所有研究务必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3)可操作性原则:农村艺术教育积账很多,我们的研究既要有超前意识,更要立足实际,避免海市蜃楼似的虚无缥缈,要符合实际。(4)开放性原则:围绕课题研究的中心问题所展开的各个问题的研究要互相结合,互相作用,不要割裂开来;另外除了课题组成员外,还要广泛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形成边研究、边促进的良好局面。

三、实验研究的程序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建立机构:建立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做好课题开题的宣传与发动,明确课题组成员的任务与行动计划。

负责人:孙伯旭

成员:王卫欣 王东霞 刘秀云 刘艳红 刘强

张志文 赵红 赵江汉 张娟 邱文红

李春燕 张淑艳 李提姗 王红艳 冯敏

张文杰 魏巍

2.学习调研:发动课题组成员查找有关艺术教育理论资料,搜集当前对艺术教育论述的最新信息;组织课题组人员进行座谈,明确各自所负责研究的内容;对各自所研究的内容进行交流,通过相互沟通明确目标,形成共识,使研究达到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分工合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围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问题的调查研究;艺术教育在农村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艺术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艺术教育内容三个方面的关系;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共享研究等内容,成立五个研究小组,课题组人员任组长,吸收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参与研究。

2.各研究小组针对各自的研究内容,通过调研、座谈、问卷等形式,了解广大校长、教师、学生对艺术教育的看法、感受和需要。

3.通过实践为理论提供依据,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及课外艺术活动,结合所研究内容进行总结,为课题研究寻找支点,提供依据。

4.适时组织各种交流、比赛,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以论文、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实录等形式加以检验,倾听各方意见和建议,进而增加研究人员的自信心,也使研究成果得以推广。

5.定期交流,总结修正。每学期至少二次组织课题组成员汇报会,对研究进程与成果、内容进行调整和分析,对实验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研究布置下阶段的研究行动计划。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总结归整。通过对五个方面内容研究的分析、总结、提炼,完成《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实验报告及相关材料的总结工作。

2.归纳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相关成果,以论文集、音视频实录等形式整理汇编。

3.召开研讨会,通过交流、观摩等形式对研究成果进行宣传、推广,以检验成果的科学性、可行性、整体性、发展性、可操作性,使之更加完善。

4.归纳整理,申请鉴定。对需要评审的相关课题资料汇总,提请专家评审组对报告及相关成果进行学术鉴定,并呈送上一级课题领导机构审批。

四、实验研究的成果

(一)深化了艺术教师对艺术教育的认识

1.缺失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缺乏艺术素养的学生不是全面发展的学生。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艺术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美育实施的效果。加强学校艺术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要求。缺失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接受艺术教育的人是不完全的人。

2.让每个农村学生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平等地接受艺术教育是每个学生应有的权利,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是公平教育的要求和体现。如果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能学同样的数理化,却不能享受同样的艺术教育,那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

3.让每个农村孩子的眼睛亮起来。艺术教育具有实践性、参与性的特点,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营造了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实践证明,每一个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天赋和潜能。学校艺术教育就是要发现、激发、调动、激励、培养、发展农村学生的这种天赋和潜能,让每一个农村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4.艺术教育对于全面提升国民艺术素养具有的基础性作用。艺术教育是“人本”教育,不是“文本”教育;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不是“技术”教育。意识决定行为,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性质和作用的认识,使艺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改变就技术教技术,改变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解决了艺术教师原有学历的知识结构及教育教学思想严重落后于时代要求的问题。在艺术教育实施中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开启心智,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明确了艺术教育三个方面的关系

认识的提高为很好的处理艺术教育三个方面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明确了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使艺术教育工作能够高效率的进行。在2007年和2008年的艺术工作中,广大教师根据全年的工作安排,结合自己的实际,协调安排好课堂教学和课外、校外艺术活动的关系,改变了有艺术活动就停开艺术课的现象。体现了广大教师对艺术教育三方面内容的把握意识和协调能力。

(三)促进了艺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通过参与研究,使广大教师明确了当前形势下如何强化自身素质,解决了艺术教师原有学历的知识结构及教育教学思想严重落后于时代要求的问题,形成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为了达到以研究促提高的目的,我们在2007年举办了“宁河县艺术教师基本功比赛”,既促进了艺术教师素质的提高,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四)加强了艺术教育资源的共享

课题研究大大强化了艺术教师相互之间的交流,为全县艺术资料和设备资源、人力资源等艺术教育资源的共享创造了条件。2005年,我们对全县艺术教育设备、资料等进行了统计,除了大件设备外,所有物质材料形成全县流通,相互支援的政策,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同时材料的交流进一步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往,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战、信息闭塞的局面。

(五)提高了艺术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

课题研究使我们有机会把艺术教师从各校的“角落”里拉出来,给他们提供交流、展示的舞台,使他们意识到教育科研在我们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更新了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大大提高了自身素养。最近几年,在全国及市、县组织的论文评比,教师基本功大赛及各种艺术教育获得中,课题组成员获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证明了课题实验对于提升艺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具有显著的作用。

(六)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教师研讨交流的运行机制

经过几年的研究,使我们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艺术教育研究氛围,在教育局体卫艺科和教研室的支持下,我们形成了每年搞不少于四次的研讨会,每年搞一次教师基本功比赛,彻底改变了艺术教师在学校“形单影只”的局面,给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充实的“家”;随时更新全县艺术教育资源配置统计,充分发挥资料的利用效率,达到资源共享。

实践证明,只有解决了认识问题,才能保证艺术教育的方向正确;只有形成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艺术教育的开展才有保障,只有相互合作,达到艺术教育资源共享,才能使艺术教育工作形成合力,高效率的开展。

五、对课题实验研究的认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我们在研究中经常会有困惑,“应试教育”、功利思想、领导对艺术教育的认识等等问题,总使我们有被挤压、被边缘化的感觉。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感觉我们的研究工作总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徘徊,总是有一种想突破但又不能的感觉。我们在反问,我们所确立的研究目标是不是出现了问题?但得到的回答是:我们的研究方向还是科学合理的,也是当前农村艺术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那是什么在隐约地制约着我们呢?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制约我们发展的恰恰是当前艺术教育管理机制的不科学。当前以校为单位的艺术教师管理模式,使艺术教师的工作受到很多环节的制约,这些制约就像很多座大山,阻隔在广大艺术教师之间,这样的管理模式也使所有艺术教育工作在落实的过程中层层衰减;另外,我们在“艺术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的研究中发现,不论是以校为单位的艺术教师管理模式,还是从要求学生全面接受艺术教育的角度,都要求艺术教师必须具备综合的素质,尤其是综合艺术素质,但又有多少教师能够真正达到这个标准呢,这样的要求符合客观现实吗?

所有问题的提出使我们发现,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之所以会有困惑,恰恰是因为我们的研究是在当前的管理机制下进行的,大前提决定了事物的结果。包括全国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如果不在艺术教育管理模式上有所突破,就谈不上艺术教育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几年的研究使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的研究夯实了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基础,但改变现有的艺术教育管理机制,是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的保障。可以说这是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两个轮子。

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艺术教育管理机制研究的加强与深入,具有科学性、可行性、整体性、发展性和可操作性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将更加完善,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健康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丽君.走向公平的艺术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7-42.

[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巴班斯基.中学教学方法选择[M].张定璋,高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4]高校艺术院校.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篇10

从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发展与管理的总体情况看,能够在艺术教育方面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是发展我国艺术教育的有利条件。但同时,艺术教育也面临着被其他国家文化同化,或是边缘化的挑战。我国普通高校对艺术教育的管理,即让艺术教育在与多种教育并行的情况下,以艺术的整体发展为中心,充分考虑艺术教育对象的特点并进行适当管理,力求让我国的文化艺术在世界多样化发展中崭露头角。自2004年以来,我国高校艺术专业招生人数有了很大变化,开设艺术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数量也在增加。截止2007年,全国有2000多所高校开设了艺术类专业。这足以说明艺术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有了很大发展。虽然在规模和人数上,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较快,但是在艺术教育发展水平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在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与管理上,招生人数增多,使原来小规模授课模式转变为“公共课模式”的大课教学,使教学管理难度加大,学生的知识素养也达不到普遍要求。此外,在评价机制上,我国普通高校大多采用单一的成绩考评,举办艺术专业性比赛往往也只注重艺术成果的获得,造成了普通高校艺术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功利心较强的局面。

二、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发展与管理存在问题

(一)管理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管理

我国普通高校一般为综合性大学,以各个学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管理上一般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与方法。而在综合性大学中艺术教育专业的起步相对较晚,其管理方式并没有与其他专业进行严格的区分,而是主要根据该校传统的管理方式对艺术教育进行管理,辅助的管理方式也没有建立起来。艺术教育专业明显区别于其他专业,内容涉及广泛、形式多样,而普通高校无法同专业艺术院校一样,提供给学生广阔的艺术发展空间,所以针对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管理范围狭小,缺乏全面性管理

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往往只提供教育资源,而教育管理的范围相对狭小,仅限于学生课堂出勤率、课堂表现、课程考试及平时参与活动获奖情况等。而忽视了其在学习中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变化,也没有在教学中适时地对“教学——接受”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因此,学校应适当地调整对于艺术教育的管理范围。尤其是艺术教育的课后管理更为重要,因为课后是学生艺术创作的最佳时期。艺术教育管理中的课后管理包括艺术氛围创造、艺术兴趣培养、艺术行为支持等,而艺术考核则包括艺术思想、艺术行为记录、自我艺术创作等的反馈,并据此评价艺术教育水平。

(三)艺术发展导向不明确,与实践相偏离

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培养的虽然是艺术类专业人才,但其发展导向并不明确,只是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技能进行培养。在实践生活中,由于普通高校艺术专业的知名度往往没有专业院校高,又面对较大的社会压力,所以普通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更需要对日后就业进行深入探索,也需要在专业基础上提高综合素质。在艺术教育发展导向方面,要充分考虑到普通高校艺术生对于艺术教育的实际需要与实践需求,唯有此,才能使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发展与管理对策研究

(一)增加艺术生的学业生涯规划管理

在普通高校中,艺术教育管理与其他专业的管理并无严格的区分。适时地引入针对艺术生的学业生涯规划管理,能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任务,让其更加坚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学业生涯规划可包括: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表现、个人艺术素质、个人专业技能等。对于不同的学习年限应有不同的要求,对未能完成学业的要设置补修科目,或是以其他方式弥补。增加艺术生的学业生涯规划管理,是普通高校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水平的有利契机。

(二)引入“全过程化”管理方式

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引入“全过程化”管理方式,是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全过程化”管理应包括:学业的管理和反馈机制、生活的管理和反馈机制、课外实践的管理。在学业上,从学生对于艺术知识的领会和掌握,再到把知识应用于艺术创作中,都要进行跟踪记录与管理。对于艺术知识的应用管理可以适度放宽,让学生自由地发挥与创作,同时也要有一定的规范。生活上的管理主要是对于学生生活环境的管理,只有创造健康的环境,才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学校要管理好社会实践活动,给艺术生提供公平、公开、公正的竞赛机会,激发学生对于艺术创作的热情,才能为提高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整体素质服务。

(三)以“融合社会”为目标发展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确定明确、科学和合理的发展目标。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发展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仔细分析。目前,艺术生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由于社会上与艺术相关联的工作岗位众多,因此并非只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应考虑到培养综合性艺术人才。同时,与专业艺术高校相比,普通高校的艺术专业学生发展机遇相对较少,学校的师资条件、设备经费等也有待提高。因此学校要认清当前艺术教育的发展形势,在培育人才的宗旨下,适当增加实践类课程和实践活动,如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动漫设计大赛、组织学生成立乐队并给予指导等。期待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融合社会发展为宗旨的高校艺术教育会有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