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职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的职业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 随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的提高,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社会条件的改变,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可能发生改变。本文从普通教育侧重于社会性,职业教育突出个体发展这一角度出发,探讨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价值上的区别,在内容上和实现方式上的区别以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教育目的。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都是学生,抛开其他社会价值不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最基本的需求那就是生存,所有形式的教育都必须满足这个最基本的条件。如果背离了这一基本条件的任何形式的教育那都是欺骗或者。从纯粹的所谓的“客观”本源上去探讨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应该是什么”,很可能是徒劳的,最终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随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的提高,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社会条件的改变,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可能发生改变。从普通教育侧重于社会性,职业教育突出个体发展这一角度出发,所有的普通教育都应公费或者费用较低,它的教学计划必须由国家严格统一,不受市场左右。而职业教育则可以有较高的收费,教学计划完全由市场决定。
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价值上的区别
由于教育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有目的性的活动,因此教育的价值问题应当是划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我们分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关系问题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教育价值的不同决定了教育内容的取舍不同,进而决定了教育所采取的形式及其方法手段。教育既服务于人的发展,又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下面我们就这两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
(一)二者在服务于人的发展上的价值区别
其一,普通教育关注人作为高级生命体的自然价值,如何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职业教育则关注人在劳动分工中的社会价值,如何与他人的协调求得个体的发展。普通教育的价值应该建立在超社会的万物世界里,关注的应该是人与整个客观世界的关系,重在发展和展现人类特有的生命潜能与性灵,突出生命的价值和人格的尊严。
其二,普通教育是从人的内在身心结构来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关注民族的整体素质。职业教育则是从外部条件来关注人的社会存在和发展,讲究个体发展的特点。一个和谐的社会就应该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其三,普通教育侧重关注理想层面的人的发展的全方面性,职业教育侧重于关注人的现实层面的发展的全过程性。从理论上说,人类的发展是没有尽头的,但人的发展要受到人的生命时间和社会客观环境的制约,因此,真正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永远追求的一种理想。职业教育则是立足现实可能和需求,寻求个体潜质与社会需要的结合点,以职业为导向,对教育的方向、层次进行合理的取舍,而不可能面面俱到。可以这样说普通教育追求的是一种理想,职业教育追求的是一种个性。
(二)二者在服务于社会方面的价值区别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的不同,认知客观世界的角度不同。因而普通教育是探究社会发展规律,指导社会发展的实践。而职业教育的学生则是作为社会实践的实施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没有普通教育社会就没有品位,没有职业教育社会就没有色彩。
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内容上和实现方式上的区别
(一)二者在内容上的区别
普通教育所要求的认知内容不以应用为目的,而重在认识过程的本身,在认识过程中去发现规律,并把这些规律系统化,理论化。因此,普通教育只是层次上有所区别,内容应相同。功利性,职业性都非常明确的普通教育都应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由此看来我们目前许多普通高校本质属于职业教育,就应改为职业技术学院。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高等职业教育能确定自己的职业服务对象,普通高等教育则不能确定自己具体的职业服务对象。
(二)二者在实现方式上的区别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实现方式是由它们的价值和内容所决定的。从国家宏观的法律政策上看,由于普通教育应当是超功利的,为了排除功利思想的干扰和束缚,所以普通教育体现了较强的国家意志性和国家的干预性,普通教育具有统一性、原则性、稳定性和规范性等特征。从办学体制来看,普通教育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相对单一,有较强的计划性,其激励和约束机制主要依赖于政府、专家的评价和监控,其次才是社会公众的感受。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有较强的市场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其激励和约束机制主要依赖于市场竞争和受众的评价。从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上看,普通教育强调传授过程的思想性、理论性、知识的渗透性和内化性,启发式、研究式、感染式等教学方法应成为普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职业教育应强调传授过程的直接性、实践性、知识的组合性,因此,示范法、实训法、问题解决法等教学方法应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
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教育目的
实际上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教育过程,参与社会实践就会被社会教育,回归自然,受到自然的熏陶也是一种教育。按目前我国的现行教育模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三个阶段:九年义务初级教育阶段,中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下面就三个不同阶段的教育目的进行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提高民族素质,为中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等教育阶段:包括高中教育,中专教育,技工教育。高中教育属普通教育,中专教育既有普通教育的功能,又有职业教育的性质。技工教育则完全是一种职业教育。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质量;欧盟
作者简介:陈悦(1986-),女,浙江丽水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师;董婧怡(1992-),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8-0085-03
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各国都非常重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1]。分析欧盟各国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举措对于探讨我国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对策具有借鉴意义。
一、开展职业教育需求分析和相关研究
欧盟一些国家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制定相关政策等方式来进行有效的职业教育市场需求调研。例如,芬兰教育委员会制定了“Mitenna模型”来预测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技能需求。2005年政府成立了技能需求预测机构,成员包括各部委和总理办公室的代表。该机构的目标是组织协调各部开展预测活动,并确保预测结果到达决策部门。该机构与研究机构保持联系,并发表报告,同时通过每年举办职业技能论坛,为各部门、地方政府、劳动力市场创造沟通和讨论的机会[2]。“Mitenna模型”和技能需求预测机构的目的都在于为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开展区域预测和对话,从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在爱尔兰,成立于1997年的未来技能需求专家小组(Expert Group on Future Skills Needs,简称EGFSN)从国家培训基金获取需求预测经费,并向政府提出决策参考意见。自成立以来,未来技能需求专家小组已出版了一系列有关教育、培训和资格需求的出版物,其中2007年初出版的题为《明天的技巧:国家技能战略》的出版物影响深远[3]。
教育研究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已开展终身学习、就业以及社会融合的研究。职业教育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公立和私立合作伙伴的关系;职业教育的教师教育以及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的评估和考核,包括非正式评估;质量管理、发展和保证;以职业训练为导向的指导和咨询;雇主对职业教育的满意度等。可靠的预测可以对当前和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发展职业标准,开发有利于学习者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的课程。建立相关制度,开展职业教育调研,获得关于劳动力市场未来需求的更多信息,成为很多国家的重要关注点,其目标是提高政策立法的有效性,确保职业教育质量,使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为劳动力市场培养出更适切的劳动力。依靠有效的调研结果、政策和立法的出台有充分的数据支持,因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对政策的评估和反馈也使得政策本身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
在我国,多数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上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办学模式,专业结构与行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不协调。由于职业院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与市场严重脱节,一些早已与实际生产脱节的专业还在招生,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就业。还有些院校设置专业不考虑自身实际,盲目跟风,单纯追求社会热点,结果导致院校间专业趋同,缺乏办学特色。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缺乏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分析和调研,从而导致市场对职业技能和人才的需求难以及时反馈到职业院校。因此,职业院校应提升对劳动力市场培训需求的分析和预测能力,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二、建立开放并具有连贯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通过发展并认证公民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职业教育与培训在促进个人发展、提升竞争力、就业能力和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欧盟委员会提出,应改进对个人获得的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成果进行转换、认证和累积的工作。然而,不同的教育提供者和国家之间的复杂性以及缺乏合作等因素削弱了欧盟政策的影响力。这些障碍很难让公民个体在不同的学习背景中同时或相继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阻碍公民在欧洲各国职业教育领域和劳动力市场自由流动。初始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国家试图通过改革,实现初始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运用学分系统,完善资格证书框架,承认非正式和非正规学习,使资格更加开放并具有连贯性,最终为工人和学习者在职业教育领域建立一个无国界的终身学习环境[4]。
在欧洲职业教育学分体系中,学习者的学习成果以各国通用的学分体现。学分以共同的欧洲公约为基础,体现在资格证书和单元学习成果证书里,用以促进学分的转换和累积。学习者所获得的任何一个学分都体现了其所取得的学习成果的有效性。学习成果通过评估和验证之后,学分便可以从职业教育领域的一种学历资格证书体系转换到另一种学历资格证书体系。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体系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达到职业教育领域学历资格的统一,而是为了在此领域实现更好的可比性和相容性。该体系主张灵活的个体学习途径,学习者可在不同国家,以不同的学习模式累积各个单元的学业成绩并获取学历资格。这极大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使得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学习路径学生的资格证书得到承认和互通。
在过去的10到15年中,欧洲国家对国家资格框架的兴趣越来越大。这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增强国家资格制度的一致性;有效整合各部门,使整个教育体系对所服务的用户更加透明;提供一个框架,使个人的学习能够得到认可,从而增强学习、培训和就业的流动性。在欧洲范围内,各国的资格框架虽然在认证的方式和功能上有所差别,但普遍致力于满足如下需要:在个人层面,以一种相当严格或正式的方式对其文凭或证书进行检测,包括更广泛的对非正式和非正规学习的认证,目标是提高个体就业能力,增加获得正式资格的机会,促进流动性;在雇主层面,更好地理解社会所提供的不同类型的能力、知识和技能,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在欧盟和国家体系层面,增强国家教育体系不同部分间的透明性[5]。欧洲各国开发国家资格框架的具体方法也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点是把所有的相关利益群体都聚集在一起,以使资格框架能够反映他们各自的需要和关注点。各国努力把不同类型的证书和资格纳入到一个连贯的体系中,以使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的学习都能得到认可,并明确不同类型证书、资格与劳动力市场进入之间的联系。
欧盟国家近年来还致力于建立对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进行认可的机制。对先前学习和经验进行认证被视为增加成人学习机会和获得资格的一个主要途径。从个体终身学习路径建立的视角来看,非正式和非正规学习对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意义是重大且深远的。北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不同的措施,增加成人获得学习和资格的机会。挪威引进了一个能力本位的培训体系,为建立对先前学习的认可制度奠定了基础。如果一个想获得行业证书的成人已经具有5年工作经验,就能获得对其经验的正式认可。丹麦与相关利益群体合作,发展了一项记录先前技能的计划,作为其先前学习认可制度的一部分。还有一些国家发展了对先前学习进行认证的系统方法。如葡萄牙建立了一个国家制度,对先前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及工作经验进行认可。比利时建立了21个能力中心,对先前学习及其他培训和指导活动进行认证,并为6个职业设立了能力证书,提供给那些有丰富职业经验但没有相关证书证明的公民。接受认证者主要通过面试或实践测试展示他们的技能。西班牙根据国家职业资格分类,设计了一种对工作经验和非正式学习进行评估、认可和认证的方法[5]。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尚未健全,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及相关行业都可创办职业院校,而这些部门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又不尽相同,致使整个职业教育缺乏统一的办学标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之间缺乏衔接性和贯通性。此外,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存在认证主体模糊、认证标准不一致、证书的流通性差、证书过多过滥等问题。因此,我国有必要建立开放而连贯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实行严格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资格标准,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和社会认可度。
三、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
欧洲各国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初始职业教育是正规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初始职业教育由政府教育和劳动部门直接管理。在欧盟国家,目前有一种理顺中央结构和程序,以下放更多权利给职业教育机构的趋势。政府对初始职业教育的管理主要集中在战略规划、职业教育机构资格认证、质量保证、设计共同标准和核心课程等方面。
行业协会是政策和实践的连接点,它们的作用在于在决策者和职业教育机构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方便二者进行双向沟通,将实践层面上的需求告诉决策者,同时,将政策措施传达给职业教育机构。现在,越来越多的中间机构负责监测和评价职业教育质量。这些机构也在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发挥协调作用,在改革中具有催化剂的作用。一些国家已经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如在法国,有一些行业委员会负责技术和职业资格的更新,这些新的证书强调多种技能、适应性和自主性。瑞典的一些特殊行业委员会,如职业教育机构自2004年以来,把企业、行业协会、行业组织、培训机构和政府机构代表召集在一起,在教育与工作生活领域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在欧盟10个新的成员国中,也有一些国家通过成立行业团体和机构加强职业教育同其他相关利益群体间的联系。如罗马尼亚通过签署三方协议建立了一个长期的行业委员会,主要负责职业资格的鉴定;爱沙尼亚增强了社会合作伙伴对各层次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参与;立陶宛建立了行业领导机构[6]。
在欧盟所有成员国的初始职业教育中都保留了学徒制的学习方式,因而,企业在管理和组织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立法改革、战略规划、技能需求预测、标准和课程设置、学习评估、资格认证等。实践证明,企业的参与程度越高,基于工作的学习就越正式、越广泛,初始职业教育的质量也就越高。有证据表明:高质量并与劳动力市场紧密联系的学徒培养路径是吸引年轻人的关键。欧盟国家在把市场经济主体引入初始职业教育方面做出了种种努力:在比利时,职业教育和培训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重点是开发新的学习领域,使学校对劳动力市场需求作出更有针对性的回应。同时,企业为学生提供工作场所培训,为学校提供经费支持,同时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芬兰把岗位培训纳入到中等层次职业教育与培训中,使学生至少可以在企业接受20周的实践锻炼,目标是促进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瑞典基于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引入了一种中等后层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高级职业教育,其中有1/3的时间是在企业里进行的[7]。
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应该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是人们的共识。但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参与,既需要从心理上接受,舆论上支持,更需要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投资有一定的扶持和参与。职业教育高成本的分担既要依靠国家,也离不开社会。整合社会职教资源,促进产学合作,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作为产学合作的一方,一所合格的职业院校只有具备相应的实力和条件,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这是双方合作、谋求共赢的基础。因此,作为主办者,政府要改变教育投入的理念,真正把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发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建立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机制。第二,健全和完善法律政策的激励机制,保障各方参与者的切身利益。应尽快制定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建立校企之间的人才流动制度,建立完善的利益补偿机制。第三,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为职业院校“松绑”。由于地方行政部门所考虑的利益不同,职业院校在筹资、设施建设、招聘、联合办学和教职工福利待遇等方面往往受到较多行政干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许多公办职业院校的非教学人员比例过大、机构臃肿、办学成本过高。因此,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和完善地方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管理与协调机制,赋予职业院校充分的办学自,对促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保障职业教育稳步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221633528798724&infoid=1280446539090830,2010.7.29.
篇3
关键词: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 衔接 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已经出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必须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机制,协调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和谐发展,增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交流互动,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建立一个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体系,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与国际职业教育理念接轨,显得尤为重要。
1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相关概念分析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相互联系但是又互相独立的教育阶段。基础教育是一种奠定性教育,是教育系统中最基础的教育,在教育系统中发挥了为一个学者终身全面发展而提供最根本基础教育的作用,是任何一个国家或者社会能够获得发展与进步的基础。基础教育包括狭义概念与广义概念。从狭义角度来说,基础教育就是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等基础性教育;从广义角度来看,基础教育可以外延至胎教、儿童、少年、青年与成年人的基础教育,以及其他满足人们学习需求的基础教育模式,覆盖范围较广。
2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的必要性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长,我国俨然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工制造基地之一。我国正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此种发展模式,逐步显露出一种弊端。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对一些专业技能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影响,我国匮乏高技能人才。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我们必须做好职业教育发展工作,加快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优化我国技能人才结构,解决人才短缺的情况。做好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工作,促进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建立与社会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制,开放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框架,构建和谐自主的职业教育体系。
3 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分析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机制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法律因素、政策因素、社会因素与学校因素。与我国职业教育不同的是,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简称TAFE,是一个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影响范围较为广泛,有效地解决了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的障碍,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是我国学习的典范之一。
3.1法律因素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基础薄弱,缺乏健全完善的教育体系,不能实现与基础教育的有效衔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制约职业教育发展,导致职业教育缺乏自主性,不能实现与基础教育的有效衔接。2001年,澳大利亚政府修订了澳大利亚培训质量框架,形成全国范围统一的办学质量保障体系,令职业教育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职业教育法虽将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仍没有真正实施具有可行性的职业教育法。通过法律要素,为基础与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创造法律基础,促进两者之间的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3.2政策因素分析
我国目前出台一系列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职业教育的政策环境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政策环境相比,仍不容乐观。政策环境导致职业教育缺乏发展后劲,无法与基础教育进行有机衔接。政策因素可以引导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开展一系列的职业教育课程,实现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部分统一,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澳大利亚于2005年宣布建立新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并将培养国民高水平职业技能作为振兴经济的重要策略。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的灵活性与技能培训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实践能力,提高职业教育院校对学生的吸引力。
3.3社会因素分析
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理念影响,职业教育并没有得到国民的重视,这影响了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笔者认为,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衔接之间发挥的阻碍作用较大。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面向所有接受再次教育的人群,具有普遍性。这一点需要我们学习,通过广泛的宣传,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纠正错误意识,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4学校因素分析
基础教育学校与职业技术学校之间需要进行充分的交流与互动,为学生职业技能提升提供良好的学校氛围。可是目前存在的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的问题,阻碍了两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前面提高的三要素:法律要素、政策要素与社会要素,都需要学校全面贯彻实施。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与职业教学通过证书等衔接。学校建立统一标准的职业教育体系,协调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关系,为培训者提供公平的培训平台。
篇4
关键词:失地农民;职业教育;技能培训;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067-03
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农业用地日益增加,失地农民也随之增加,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稳定、失地农民增收的重要研究内容。
1997年7月,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杨凌示范区成立后,征用土地的力度也相应加大,失地农民数量迅速增加。本次调查选择了杨凌示范区7个村(付家庄村、梁氏窖村、穆家寨村、姚西村、姚东村、徐西湾和张家岗村)210户失地农民,对其就业相关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内容及效果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
一、调查数据和分析
(一)基本状况调查
1. 杨凌示范区基本发展状况。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成立十三年来,按照“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的原则,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城市建成后从原来的3.6平方公里扩展到1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从3万人增加到8万人。初步建成了设施较为配套、功能比较齐全,能够较好服务于科研教育和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以“农牧良种、农业生产资料、食品加工、生物制药”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截至2007年年底,工业总产值完成30亿元,是1997年1.3亿元的23倍;生产总值达到25.8亿元,是1997年3.09亿元的8.3倍,外贸出口从零起步达到1.6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8亿元,是1997年1072万元的26倍。区内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国家“211工程”和国家“985工程”重点支持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首批28所示范性等职业技术学院。杨凌示范区是新兴的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科教城、产业城、生态城。
杨凌示范区成立以来,建设区范围内的15个村(组),被征用土地12100余亩,涉及农业人口24300人,人均征用土地0.5亩,现人均剩余土地0.39亩,其中有9个村(组),人均剩余土地0.3亩,有7个自然村已完全失去土地。
土地被征用后,被征地人员从事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和其他劳务活动,被征地农民在交通、居住、文化及生活条件方面有了较大改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与周边未征地农民生活水平相比也有明显增加,2007年年底,杨凌农民人均收入为4210元,被征地村的农民人均收入5020元,比平均水平高19.24%。随着示范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加,按照示范区规划,新建区范围内的15个村(组)的土地全部征用,这些村民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失地农民。此外,杨凌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的确立,城区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一定规模的农用地还需转化为建设用地。随着失业农民数量的不断增加,土地征用的难度越来越大,2005年全年仅征收土地50亩,2006年全年征收土地400亩,且群众上访、聚众闹事时有发生。征地难是一种表面现象,其问题在于失地农民就业难和基本生活保障难。
2. 被调查农户基本状况。此次调查以户单位,选择杨凌示范区7个村210户失地农民作为被调查对象,接受调查的被调查人中男性占45.24%,女性占54.76%。被调查人的年龄阶段25-40岁者占36.19%,40-60岁者占42.86%。失地后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依次为出租房屋、打工、做小生意、从事农业种植(到其他没征地村种植)及受雇于征地单位等。在被调查者中有68%认为征地后收入有一定增加,生活改善,32%的被调查者认为征地后收入没有变化。
(二)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状况调查
职业教育是指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职业学校教育,属学历性的职业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二是职业培训,是按照职业或劳动岗位对劳动者的要求,以开发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为目的的教育和训练活动,属非学历性的短期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将职业培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
1. 对征地后就业安排形式的意愿调查。在被调查的210户失地农民中有66%认为征地主体(包括政府)应该提供直接的就业岗位,有18%的被调查者认为征地主体(包括政府)应该提供就业培训,有5%的被调查认为征地主体应该提供就业指导,有4%的被调查认为征地主体应该提供用工信息。从以上调查看,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征地主体应该承担其就业的主要责任。
2. 对职业教育培训的相关内容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杨凌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内容有电脑实用技术培训、裁缝技能培训、烹饪技能培训和蘑菇等菌类的实用培训等相关内容,有80%被调查者认为培训课程难度较大,学习困难,学习效果不理想,不能通过这种职业教育培训获得技能和相关的就业岗位。
3. 对技能培训的收费调查。在调查对就业培训的付费接受方面,有72%的被调查者不愿意自己负担一定费用来接受相应的就业培训,25%的被调查者愿意付费接受职业培训,但是其对职业培训的要求很高,希望解决其就业的主要问题。所以对一般性、普及性的职业培训,失地农民对其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他们更愿意接受提供工作岗位这种直接的就业安排方式。
4. 相关的技能培训效果满意度调查。有35%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对其就业有较大帮助,29%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培训对其就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帮助有限,36%的被调查认为培训对其就业没有帮助。从以上调查看,就业培训的效果满意度不高,一方面,对于就业培训的内容,失地农民兴趣不大。就业培训与农民的实际需要和能力不太相符,农民积极性不高,并且不愿意付费接受培训。在调查的7个村中除梁氏窖村的村民表示不知道相关的就业培训,而其他6个村的被调查者都表示知道政府组织过相关的就业培训,但是参加者不多。另一方面,在就业培训后,将培训内容进行运用以及解决其就业上存在一定障碍,如存在资金、场地等困难,所以三分之一以上的被查调查者对就业培训的效果表示不满意。
从失地农业的就业情况的调查来看,被调查的大部分失地农民仍然存在等、靠、要的意识,自主就业的意识淡薄,对相关的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没有积极参与,主观认为就业培训对就业的帮助有限,希望征地主体(包括政府)能够直接提供就业岗位。
二、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以上调查,失地农民在职业教育和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1. 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忽略了农业的素质。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效果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有培训的内容与失地农民的综合素质不相适应,失地农民无法掌握所培训的相关内容,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职业教育和培训很注重实践和操作,无法提供实践和操作的环境是使职业教育和培训满意度不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 失地农民自身综合素质欠缺,不能提供有效劳动供给。杨凌示范区的农民长期从事着知识和技术含量不高的种、养殖业和简单的手工劳动,农民的文化素质和非农技能偏低。失去土地后,在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在被调查的杨凌失地农民中,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到49.2%,而无职业技能的失地农民占调查总数的85.5%,这部分人如果没有得到系统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尽管进人杨凌示范区的各类企业对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但失地农民的综合素质很难适应企业对劳动技能的需要。
3. 部分失地农民就业意向偏低,缺乏求职信心。失地农民由于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式,小富即安、生活方式松散,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失去土地后,对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再就业明显缺乏信心。据调查40岁以下的农民中有40%以上的人有高不成、低不就的思想。女40岁、男50岁以上的失地农民绝大多数是小学文化程度,对重新找工作极度缺乏信心,在城市四五十岁人员再就业都存在困难,所以失地农民对重新就业缺乏信心。
4. 失地农民创业意识淡薄。由于杨凌农业示范区处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环境有待提升,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政策支持还不完善,失地农民分散状态,缺乏统一的组织机构为其就业提供协调和组织,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差,自主创业及联合创业的意识不强,也不能形成新的就业机会。
5. 失地农民土地补偿款的使用不当。被征地后失地农民得到的补偿款基本在短期内使用,主要用于建房、改善生活条件,用于提高自我发展动力不足,将获得的土地补偿款用于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意愿不足,在土地补偿款使用完后,依然存在就业困难,导致生活保障无来源,若被征地农民不能解决就业问题,因病致贫,生活困难,则对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三、对策和建议
1. 系统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内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与失地农民需要和能力有一定差距,所以在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上应该系统安排,根据失地农民现有学习基础,与职业技术的市场需求相结合制定科学系统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对于杨凌示范区来说,可充分利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优势,专门编制为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专业学纲和学习内容,为其就业提供更专业、更对口的指导和帮助。
2. 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责任。地方政府应该确保社会保障基金中应有一部分专门资金用于失地农民的培训,以增加其劳动技能及就业机会。建立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机制,开展转移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就业竞争能力。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水利、科技、建设、社会团体等有关部门和行业现有的培训基地,确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落实培训职责和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同时,积极探索创立政府和农民携手合作、利益分享的机制,鼓励投资兴办民办培训机构。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另外,在规模较大的村庄可以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点,乡镇、街道的就业服务应及时、准确地提供岗位供求信息,以降低农民外出就业成本,减少失地农民盲目流动。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多渠道收集企业用工信息,按期举办劳动力就业洽谈会,促使农民有秩序地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
3. 职业教育和培训效果的提升。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满意度不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如何将职业培训的相关内容转化为就业,这就要求失地农民在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后,政府和社会提供各种条件帮助农民利用所学技能提高就业,如政府提供的小额信用贷款,提供相关的企业用工信息,对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提供政策优惠等,这些措施对提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公平合理的就业制度和培训制度也是再就业保障机制。运用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形成一种积极提高工作技能的潜在压力,促使在岗人员努力劳动,并不断学习新的职业技能。
4. 订单职业教育。为真正实现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的提高,可采取依托企业的培训方式,根据企业的具体需要针对失地人员进行专门化训练,政府可给予这些企业补贴部分培训费用,实现失地农民有效工作技能的形成。先由学校根据失地农民的择业意向和企业用工需求提出培训计划,再由企业和学校签订培训用工协议,其培训费用由政府、企业共同负担,失地农民凭政府免费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证明自愿参加各个专业的技能培训,然后到相关企业应聘上岗。采用竞争式的技能培训和测试制度,以各种职业等级证书来标明技能水平,以这种效率型的培训方式,按照不同的技能等级要求去不同的岗位工作,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培训资源的合理利用。
5. 及时转变失地农民的就业观念。端正失地农民的就业心态,摒弃“等”、“靠”、“要”的消极就业思想,使其能够正视现实,勇敢接受挑战,树立自立、自强精神,不断进行自身调整,获取新的知识和就业技能,力争掌握一门或多门谋生之技,提高就业竞争力。
6. 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条件。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允许村集体利用征地补偿费作为发展基金,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行业和服务业,地方政府在工商、税务、信贷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
7. 支持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地方政府应该鼓励被征地农民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支持有能力、有条件的失地农民发挥其农业生产技能,承包经营农业园区,从事种养业,不断发展产业链条,壮大村镇集体经济,使其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部分失地农民在耕地被征用后,有意自谋职业或发展养殖业,但是存在资金、场地等方面的原因未能实现的,杨凌地方政府可在贷款、税收、场地等方面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提供优惠政策,尤其是金融部门应放宽信贷条件,降低贷款门槛,鼓励和扶持失地农民发展生产,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房彬,韦静,论新型农民培育的原则[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41-42.
[2]曹洁清,任茜,张雁凌,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构想[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1):88―89.
[3]赵锡斌,温兴琦,龙长会,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8):158―160.
[4]刘晓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0-24.
[5]冯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初探[J],财政研究,2004,(6):167―171.
[6]魏建斌,关于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5,(2):16―20.
[7]孟繁元,熊建华,李晶,国外土地征用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2006,(10):50-52.
[8]潘科,朱玉碧,现有失地农民安置方式的比较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62-65.
篇5
关键词:美术教育;职业教育;艺术;素养;创新
美术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进职业教育的综合性
从根本上说,职业教育中的美术课程和普通高中的美术课程大不相同。在职业教育中,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在工艺制作和艺术设计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具备综合的发展技能。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深度上,教师需要考虑到职业教育的实施特点。首先,在美术教育的理论知识上,通过相应的艺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具备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将美术理论和艺术实践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和提升,促使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空间,提高学生自身具备的职业性能,使美术教育成为职业学生发展个性的一种教学途径。其次,通过美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能够保持学生对艺术知识的学习兴趣,把学生融入到多方面的人才培养中,逐渐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信心,以达到向社会输送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发展目的。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人才教育必须要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在推动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更应该教会学生各项艺术技能,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日常修养。为了要让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必须要保持“一专多能”的教学原则,加深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技能提供辅助力量。例如,在向职业学生传授艺术类专业技能的时候,教师要在拓宽美术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上,加大基础性素描的覆盖面积。一方面,通过素描色彩的相关知识、美学理论加深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另一方面,通过平面设计实践、绘画技能等形式,开设艺术指导、美术欣赏等课程,使职业学生能够具备更强的实践水平。在工艺美术教学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上,要注重美术教育和职业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美术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获得更大的作用。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学生,进行不同学习潜力激发。例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职业学生来说,教师侧重于色彩、素描、美术欣赏、平面设计结构等实用性美术课程,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对于机电类课程来说,通过开设素描结构,结合形体训练、空间透视等美术教育,能够加深学生对机电软件结构的认识。而对于财会、文秘等专业来说,要侧重于书法、毛笔、硬笔等手法课程,辅助以其他美术鉴赏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书写和公文设计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俗话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职业教育中,美术课程就肩负着这样的作用,如果离开审美教育,那么即便是再完善的知识技能教学,都无法使学生成为全方位、复合型的职业人才。因此,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的新型职业人才,教师要将美术理论知识和美术实践技能相互结合在一起,共同增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加深美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相互融合。教师可以采取校企联合的形式,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职业人才。在职业教学的发展方向上,进一步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加大对美术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改革创新力度。通过高效的教育手段,对职业学生的发展做出确切的规划。培养学生对于现实之美和艺术之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从而营造一个心理健康、情操高尚、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素质作为主要发展脉络,改变单纯的职业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职业观念。
四、加深学生的专业素养
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发展重点。美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要求教师依照不同的专业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更全面的职业观念,给予学生创造潜能、发展综合实践能力的机遇,使美术教育能够对不同的职业学生产生一定的辅助。比如对幼师专业来说,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具备更加全面的教育能力,使他们掌握更加完全的艺术素养,未来能够成为一名合格幼儿教师。对平面设计专业来说,美术教育的融入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设计技艺,通过色彩、构图等方面的发展元素,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艺术设计技能。对于服装设计专业来说,教师通过一些影视资料、服饰图片、图案纹饰、服饰文化等,能够加深学生的个人修养,使美术历史、艺术风格能够凝结在一起,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深化学生的自我价值
当前职业学生的文化功底与普通学生相比,较为薄弱,无论是文化素质还是审美修养,都存在着一定的发展空缺。因此,教师要结合美术教育的相关事实要点,以美育教学为抓手,加快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职业学生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人才。并且在贯彻美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中学生进行全面、系统、集中的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和热情。教师要结合美术教育的各项教学数段,培养大学生对社会、对大自然、对人类艺术价值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举办美术兴趣活动小组、美术作品展示、美术绘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开放的展示平台,从而加深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六、总结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本身是提高学生思维个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创新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长期的美术教育,能够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产生良性的帮助,使学生的绘画能力、观察能力、审美情趣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韩英倩.浅谈高职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考试(教研版),2012,(11):18.
[2]彭军林.浅谈高职人文教育中如何渗透美育[J].学园,2013,(12):21-22.
篇6
关键词:项目课程;学习目标;逻辑主线;项目载体
从“预设的计划”的角度来看,项目课程的内容包括工作任务、知识和技能。前期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成果为此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从前期成果到课程内容的转化仍然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应当包含学习目标的确定、逻辑主线的建立、项目载体的设计。
一、项目课程学习目标的确定
1.整体:学习目标的预设与生成
从预设的角度来看,学习目标是课程内容开发时的起点,即我们期望学生在某一个内容的学习之后,在知识、技能、态度方面所能达到的某种状态。从生成的角度来看,学习目标是课程内容实施后的终点,即学生在某一个内容的学习之后,在知识、技能、态度方面所能达到的实际状态。由于学生的个体之间已有知识结构的不同,以及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非线性的动态变化,使得预设的学习目标与真正的学习结果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
尽管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的结果上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为了规定学生学习之后的变化符合某种要求,还是需要预设学习目标。这些变化可以用“技术、工具、工序、工艺”等理性词语来表达甚至检验。鉴于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以及人整体发展所需要的“精神、自由、主观性、想象力”等非理性的个人超验并非预设目标能够清楚地描述,则需要以生成性的学习目标予以补充。但是,即使是生成性的学习目标,也要为学生未来的变化进行预设,因此预设与生成是相对的,学习目标在预设与生成中得以统一,构建成为一个整体。
2.对立:学习目标的具体与模糊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目标越具体、清晰、可操作,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就越高。为此,项目课程的学习目标必须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分层,如对学习目标中知识目标的了解、熟悉、理解,以及对技能目标的“能做……”、“会做……”等等。为了进一步实现学习目标的具体化,以及有利于学习目标的检验,项目课程不仅要求学习目标表达出“做什么”,而且要求学习目标表达出“做出什么”,以及“达到什么要求”,以具体的工作成果作为学习结果的终点状态。
但是由于人整体发展所需要的“精神、自由、主观性、想象力”等非理性的个人超验的存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不能对此进行表达,或者不能清晰地表达。因此,在项目课程中应该仍然允许存在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失衡性与耗散性的学习目标。这些学习目标不能进行预设,或者不能完全进行预设,需要在教师、学生以及文本之间不断协调。正是这些学习目标,才能帮助学生从“物质功能性”的生产走向“精神文化性”的创造,才能帮助学生从规则中解脱出来,恢复一种关于世界的非工具主义的理解。
3.统一:学习目标的分解与综合
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目标的具体化、清晰化、可操作化要求,学习目标需要分解。但是人整体发展所需要的“精神、自由、主观性、想象力”等非理性的个人超验则需要在以“联接、转变和超越”界定自身的整体学习中得以实现,无论是杜威的“同时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克伯屈的“附学习(concomitant learning)”还是罗伯的“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都需要对所有子目标进行分析,融合为一个综合性的目标。
鉴于非理性的个人超验的整体学习需要,项目课程需要设立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工人在工作任务完成中需要达到的目标,它代表了工人角色或近于工人角色的表现,强调在设计的工作环境中一个学生应有的表现。最终目标的陈述应尽可能接近未来职业生活和现实的真实工作情境[1]。鉴于学习目标的具体化、清晰化、可操作化要求,项目课程可设立促成目标,促成目标是分解工作任务的要求进行定义的,通过促成目标帮助、指导学生的学习。
对于前期的学习,项目要简化,学习目标尽可能分解,具体、清晰、可操作的学习目标有助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的建立。随着学习的深入,项目逐步综合化,学习目标随之逐步地综合,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挑战性,更利于“精神、自由、主观性、想象力”等非理性的个人超验的获得。
二、项目课程逻辑主线的建立
在项目课程中,以一个具体的产品、服务或决策为形式的项目,即使最具典型意义,也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个案,必然存在着覆盖面和系统性的问题。因此,项目课程就需要选择适合的逻辑主线,从而有效地保证知识(包括理论、技能、态度)的覆盖度和学习的系统性。
1.知识组织:基于知识分类还是基于工作过程
为了保证知识的覆盖面和系统性,就必须对知识进行有效组织。那么,知识组织是基于知识分类还是基于工作过程呢?项目课程的“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实际表明了项目课程知识组织的逻辑主线必须基于工作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知识组织,才能实现项目课程内容的根本改变。
早在20世纪,基于对能力本位课程的认识,我国进行了以课程内容为重心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力求通过改革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相匹配。尽管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进行了对接,但由于课程内容的组织仍旧以知识分类的逻辑作为主要线索,因此,传统的学科知识在课程中的核心地位依然坚不可摧,声势浩大的改革并未能够取得理想的成效。
认识与行动之间存在着距离。尽管对20世纪90年代的课程改革进行过许多的评判,教师们也已经认识其中的问题所在。但是由于习惯甚至利益等诸多原因,作为项目课程开发者主体的教师依然难以摆脱传统课程的影响与束缚。在从抽象任务到具体项目的转换中、从具体项目到一般项目的跨越中,教师往往又将知识的组织不自觉地回归到知识分类的逻辑,这已经成为项目课程开发中的常见问题。
2.项目设计:基于典型产品还是基于典型工艺
项目课程逻辑主线的建立是基于知识分类还是基于工作过程,这是一个关于知识组织的问题,是一个宏观、抽象层面上的问题,也是一个有明确答案的问题。项目课程逻辑主线的建立是基于典型产品还是基于典型工艺,是一个关于项目设计的问题,是一个微观、具体层面上的问题,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的问题。
选择典型产品为路径来设计项目,项目成果即是典型产品,项目设计容易但侧重于实际生产制作,其知识覆盖面较为狭窄;选择典型工艺为路径来设计项目,侧重于工艺的合理运用,其优势是项目设计覆盖面宽泛,但需要一个将典型工艺转化为完整的典型项目的过程,否则将成为相近工艺知识的集合,回到学科性课程结构的老路。
三、项目课程项目载体的设计
1.项目设计模式
项目设计当能反映典型工作任务。这句话之中实际还包含着从任务到项目之间的匹配度的问题:一、不能 “紧”,造成项目与任务之间形成“一对一”;二、不能“松”,造成项目完全脱离任务,漫无边际。完全“紧扣”任务设计项目,将导致项目设计局限于任务,其情景化程度不高,知识的覆盖面及系统性狭窄,不利于学生个体作为“整体人”的发展。完全“松开”任务设计项目,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项目课程,很可能成为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传统课程。因此,项目与任务之间如何进行匹配,保证项目与任务之间适当的匹配度,成为项目设计的首先问题。
以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项目课程开发为例,紫砂陶艺典型产品一般包含六个工作任务:一、设计图纸;二、泥料选择;三、工具制作;四、成型;五、装饰;六、后期处理。在任务序列向项目序列的转换中:第一、将一个典型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作为一个学习项目,通过一个典型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学生可以学习到完整的工作任务;第二、可以选择简单到复杂的系列典型产品作为逻辑主线展开,虽然工作任务是重复的,但具体的学习内容在不断更新和加深,学生的职业能力得以不断提升。如图1所示。
2.项目类型设计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项目划分为不同类型。根据学习目标确定与否,可以将项目划分为封闭项目和开发项目;根据工作任务的综合与否,可以将项目划分为单项项目与综合项目;根据是否直接来源于实际生产,可以将项目划分为模拟项目和真实项目。
封闭项目是指目标、程序、要求及知识确定的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学习,能够获得具体的、确定的职业能力,为进入职业岗位奠定了基础。但是,对于人的整体发展而言,“精神、自由、主观性、想象力”等非理性的个人超验恰恰需要开放项目才能实现。因此,即使是初学的项目,也应该提供一定的开发度,让“精神、自由、主观性、想象力”等非理性的个人超验获得发挥的空间。
例如,在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学生第一个学习项目是紫砂杯的设计与制作,从图纸、泥料、工具到成型等过程都是预设的,帮助学生了解泥片拍打成型和泥片镶接成型等传统手工成型工艺,对专业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而装饰这一环节却是开放的,允许学生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或自己最喜爱的格言等等,自由的发挥激发学习的兴趣,确定的成果积淀学习的信心。因此,项目设计中开放是必需的、封闭是相对的。随着学习的深入,开放程度逐渐提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自拟学习项目,实现项目的全开放,特别是在后期学习之中,顶岗实习期间则必须完成一个开放性的综合项目。
单项项目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某项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围绕工作任务的某个局部设计的项目。例如紫砂陶艺中,拍泥条是一个需要强化的单项技能,为此可以设计“砚台的制作”这一项目。单项项目的目标更具体、更清晰、更可操作、更易实现,为综合项目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鉴于人的整体发展需要,在项目设计中要尽可能考虑综合项目,或组合型的综合项目,或版本变化的综合项目。前者是单项项目的组合,如砚台这一载体,可以成为至少两个单项技能的组合:一是拍泥条,二是浮雕装饰;后者可以从简化工艺入手,如从紫砂杯到紫砂盆(瓶),从紫砂盆(瓶)到紫砂壶,从紫砂雕塑到紫砂壶花货等等,都是综合性项目,工作任务基本相近,但项目难度则由简单转向复杂。
在项目设计中,为了节约资源,降低教学消耗,可以采用模拟项目。模拟项目虽然缺乏真实感,但来源于真实项目,能够满足课程实施的需要。真实项目有利于学生获得来自于生产一线的体验,更能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世界向职业世界的跨越。因此,学生后期的学习更需要开发真实项目。
3.项目的选取与序化
项目的选取要考虑以下因素:第一、项目的难度要与课程的定位相一致;第二、项目应与地方产业相一致,以利于培养目标能力的迁移和课程资源的开发;第三、尽可能提高项目产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以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第四、项目之间能够形成逻辑关系,以保证知识(包括理论、技能、态度)的覆盖度和学习的系统性;第五、项目应具有可操作性和训练价值。
在项目选取之后,还涉及项目序化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项目的序化必须遵循这种学习规律。实际上,项目的设计模式已经为序化奠定了基础。以图1为例,从紫砂杯的设计与制作到紫砂盆(瓶)的设计与制作,再到紫砂茗壶的设计与制作,工作任务基本相同,具体学习内容逐步深化。这是一种递进式的项目序化模式。递进式的项目序化模式与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是一致的,因此,递进式的项目序化模式应该成为项目课程中项目序化的主要模式。
递进发展固然主流,但大是由许多的小合并而来的,因此,在递进的主流中还应当等待汇并的支流。如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的陶瓷装饰这一课程,其中的陶板刻字装饰、陶板泥绘装饰以及均陶堆花等项目之间属于一种并列关系,它们的学习将为后继的综合性项目奠定基础。由此看来,在项目课程的项目序化中,以递进式为主体,同时可以存在并列式。如图2所示。
4.项目知识的分配
在依据工作任务设计项目时,课程内容分析表中的知识内容与要求、技能内容与要求将是项目知识设计的基本依据。技能内容与要求将主要体现在学习目标上和学习过程中,知识内容与要求需要分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进行清晰的描述。学生通过项目的学习,熟悉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加上实际操作,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从工作任务向项目转化的过程中,还要根据不同的项目设计,将工作任务的知识具体化。
尽管工作任务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提供了框架,但是还不能就此认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实现了整合,这仅仅是一个机械式的叠加,必须在工作实践中寻找一个触发点,通过这个触发点将实践知识延伸到理论知识。这个触发点应该是产生于实践之中的实践性问题,或是对技术实践过程进行反思的问题,或是常规方法、常规工艺不能解决的问题等等。如此一来,学生势必需要从新的层面思考和探索,实现实践层面向理论层面的跨越,实现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的整合。
篇7
关键词:技能竞赛; 职业教育; 促进作用;
1 引言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技能型人才, 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是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物流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各方面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2 物流技能竞赛
物流技能竞赛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为日后步入相关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 职业院校参与度较高的两项物流技能竞赛有以下两种:
2.1 智慧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赛项
智慧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赛项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物流专业的比赛项目, 由教育厅主办, 主要有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物流职业技能测评和智慧物流作业方案实施三个赛段, 从物流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到模拟具体企业的实践, 全面考核参赛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
2.2 物流企业经营赛项
物流企业经营赛项是全国职业院校创业技能大赛中的比赛项目, 是由全国职业院校创业技能大赛组委会主办,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创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协办。全面考核参赛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该赛项以沙盘软件为依托, 让学生模拟物流企业的运营, 通过小组对抗, 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 提高学生对物流企业运作的认识, 同时提高学生在企业运营中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意识。
3 物流专业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要求综合硬实力的专业, 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及良好的个人素质。当前, 物流行业人才缺口仍旧很大, 物流人才供需矛盾的突出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使命。
3.1 专业知识
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 根据实际需要, 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物流管理则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 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 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 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 以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必须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物流人才需熟知物流企业运作的基本流程, 如掌握货物的入库管理、在库管理、出库管理、配送管理等业务的具体流程及注意事项, 并具备出入库方案设计与规划的能力;还需掌握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企业经济利益的方法措施, 如:ABC库存管理法、7S现场管理法、JIT采购法、定量订货法、定期订货法、MRP技术、节约里程法等方法的使用, 不断优化企业运营流程;同时还要拓展知识面, 了解电子商务的运作、国际贸易中涉及的货运和海关事务, 能使用一些简单的办公软件, 了解基本的财务知识, 最好能掌握一门外语。
3.2 实践技能
对物流行业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 企业每年的用人需求量巨大, 尤其缺乏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人才。因此, 对于物流专业学生来说, 只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获得企业的青睐还需具备相应的实践技能。
根据物流企业的运作情况, 物流人才需要掌握的实践技能有:商品验收、货物上架、托盘堆码、拣货、货物包装、商品盘点、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线路的规划、车辆装载的规划、物流系统操作、机械设备的使用、仓库的选址、仓库的内部布局、合同的签订、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异常情况的处理与应对、企业大数据的收集和使用、与客户的沟通等等。
3.3 个人素质
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日益成为企业选人用人的标准。个人若想在企业获得较好的发展, 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物流人才具备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锐意创新进取的精神、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遵守法律法规及企业的各项规定等。同时因为物流具有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运作的特点, 涉及的环节和人员众多, 所以也要求物流人才具备较强的管理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能协调配合各部门更好地完成企业经营中的各个环节。
4 物流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4.1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将物流专业各项技能竞赛融会到日常的教学中, 围绕技能竞赛开展一系列教学改革和探究活动, 以竞技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在智慧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赛项竞赛中, 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方案设计中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技能、还需要对所设计的方案实施, 如:商品验收、货位分配、上架堆码、装卸搬运、拣选、数据信息处理等。在物流企业经营赛项中, 学生分组模拟运营一家物流企业, 在初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完成若干年的企业运营, 在运营中根据相关规则选择市场、人员、订单、仓库、办公室、车辆、运输线路等。这两项赛事不仅能巩固参赛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实操熟练性;比赛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练就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 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从业热情。
4.2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物流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物流专业教师也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关注物流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持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与提高企业实践技能, 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指导物流技能竞赛, 教师能深入的了解物流行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 根据所了解的企业用人需求合理安排授课的内容, 对课程进行必要的改革, 打破以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 在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 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 并安排学生体验相关岗位的实践活动。在指导物流技能竞赛的基础上, 教师日常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侧重点等方面将有所改变, 这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4.3 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
物流技能竞赛赛项模拟了企业的实际运作环节, 以企业所需的工作岗位为依托, 再现了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 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将物流行业最新职业技能标准、物流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技能大赛内容及时整合融为一体, 并转化为教学项目。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缩短岗前培训期、降低成本, 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职业院校将以物流技能竞赛的项目为导向, 推动以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工作岗位为依托的项目教学的教学改革不断地深入。
4.4 推动校企合作的开展
物流技能竞赛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技能竞赛的内容是以实际企业的运作为基础进行设计, 它的举行对于职业院校来讲, 有助于保障教学的规范性与标准性, 同时学校的实训基地也能够更加贴合企业真实工作环境, 在这种环境下进行教学与学习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企业来讲, 进行校企合作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吸纳优秀学生入职工作。职业院校为了培养出更适应社会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企业为了招揽优秀人才, 校企合作的开展是一种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 技能大赛的举行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的开展。
物流技能竞赛的技能要求代表了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的方向。职业院校通过准备技能竞赛、参加技能竞赛、总结技能竞赛, 可以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 进而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卫玉成.技能大赛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研究[J].中国市场, 2016 (28) .
[2]董自上, 褚新浩.以技能大赛为平台校企共育行业英才[J].职业, 2017 (30) .
篇8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育投入;DEA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6-0013-02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间桥梁的一种特殊教育阶段,从国家层面来说,能为我国培养一线的技术工人,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从企业层面来说,招聘经过中等职业教育训练的毕业生,可以有效减少企业对工人的培训,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学生个人及家庭来说,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可以培养自身技能,增加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塑造人格,实现自我价值。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大学毕业生数量庞大,求职困难,然而技术工人却十分稀缺。发达国家高级技术工人占总工人数的比例为15%,中级技工的比例为75%;而我国高级技术工人仅占总工人数的5%,中级技工占35%。由此可见,我国的中、高级技术工人比例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根据教育部职教中心对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岛啤酒等企业的调查显示,中职学校毕业生在这些企业中至少到2050年都是不可缺少的。
本文只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作为输出指标,对培养学生的质量无法具体考量,分析和评价均是建立在假设东、中、西部地区培养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质量一样的前提条件下展开。
一、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本文采用的方法是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具有相同类型的决策单元(Decision Make Unit,简称DMU)是否技术有效地一种多投入多产出的统计方法。由于DEA方法不需要预先估值参数,在避免主观因素和简化运算降低误差等方面有显著的优势而被广泛使用。
国外使用DEA方法评价教育效益,特别是高等教育效益的研究较多,方法也较成熟。Breu、Raad使用投入导向型CCR模型评估了美国1992年排名前25名的大学中,发现DEA效率排名与美国世界周刊和美国新闻学校排名的结果有所不同。Colbert等人使用BBC模型对1997年美国排名前24位的MBA课程规划效率进行评价。Korhonen等人使用CCR和BCC模型考察大学和研究机构学术研究绩效。
国内DEA分析的应用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数量较少,且大多集中在高等教育。比如,刘亚荣的我国高校办学效率的研究。谢友才、胡汉辉研究我国研究生教育效率,采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陈通研究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投入产出相对有效性。邵争艳使用DEA分析我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等。
二、1998年~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效率评价
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评价的过程中,分别选取国家、企业、社会和学生个人的经费投入四个维度的输入指标,输出指标选择的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对应年份在校生数及毕业生数。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不论是全国范围内,还是东、中、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经费投入都不能始终保持DEA有效。分析决策单元不能达到有效的原因,我们以DMU6为例。
DMU6是2003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经费投入与学生数关系的决策单元。其技术效率为0.596,规模效率为0.904,呈规模报酬效率递减状态,计算可得综合效率为0.539,没有达到1,为DEA无效。从分析的结果中,还可以看出,2003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相对于当年的学生数量产出指标来说是冗余的。产出为1,说明当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相对于投入规模来说是缺少的,这个要素在当年的水平上还可以再增加51.58万人,而毕业生数是没有冗余或缺少的,因为计算结果中radial movement和slack movement都是零。而投入要素每一项都有冗余,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在当年的投入产出水平下,要素1国家财政性中职教育经费可以减少105.8亿元,要素2企业办学投入可减少4.05亿元,民办教育投入可减少0.66亿元,学费规模可减少63.7亿元。并且,当年的规模效率也是DEA无效,表格中看到DMU6的规模效应是递减的(drs),因而可以适当缩小投入产出的规模。但由于规模效应是0.904,接近于1,即使调整规模也应该微调,而不能做大的改革,如下表。
通过DEAP Version2.1软件运算DMU6结果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不论全国还是东、中、西部,中职教育投入都不能很好地达到DEA有效,即投入的经费和培养的学生规模不能达到最有效的匹配,存在投入不足或投入冗余的现象。根据上述结论,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投资、投入情况给出以下建议:
1. 统筹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情况,调整全国地区平衡,实现投入冗余的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对接,特别是人口密集的中部省份,提高中职教育生均投入,切实改善中职教育教学实习环境,实现全国整体平衡发展。
2. 做好中职教育成本控制及扩大经费来源的广泛性,实现开源和节流。
3. 做好公共领域中职教育财政拨款的预算和审计,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实处。
4. 鼓励学校与企业、大学合作,建立卓有成效的产学研结合平台。
5. 适当收取适量学费,降低纳税人承担的学习、实习成本等。保证入学率,建立贷款计划,实行农村及贫困家庭学生奖助学金计划等。
参考文献:
[1]王春颖.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再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2,(07).
[2]黄晓玲.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有效供需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07).
[3]刘亚荣.我国高等学校办学效率评价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1,(4).
[4]谢友才,胡汉辉.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效率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
篇9
摘 要:本文分析了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情况不理想的原因,并针对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提高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 :职业学校 英语教育 教学效果
职业学校的英语教育现状不理想,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这一现象,职业学校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职业学校的学生需要改变传统的对英语学科的认识,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要多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情况不理想的原因与表现
1.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情况不理想的原因
第一,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学生和家长对文化课的认识观点及传统理念的影响,造成了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文化成绩普遍较差,特别是英语学科。
第二,学生入学后对英语学科的重视不够。职业学校里学生最看重的还是他们所学的专业课,在公立学校里一直注重的语文、数学、英语在他们心里处于副科地位。特别是英语学科,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这使得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会放弃对英语的学习。
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是要求教师把课堂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而是要教师把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教给学生,让学生练习听说读写,并参与到学习中来。特别是部分教师在讲授学生本来就听不懂的知识点和语法时,讲得过详过细,学生仍旧很难听懂,教学效果事倍功半。部分教师由于对学生水平认识不全面,使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不适合职业学校的学生。这使得学生没有学习英语的兴趣,最终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也难以提高。
2.学生英语学习情况不理想的表现
一是学生对单词的读写有困难。这主要是因为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太差,因此很难过最基本的单词关。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能过单词关,但是即使是这部分学生,也往往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可想而知。
二是目前在学生中没有形成积极的英语学习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少一部分想学习的学生也会受到消极影响。
二、提高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效果的对策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现状,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调整,以达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目的。
1.学生方面
从学生方面讲,应当改变学生对英语这一学科的认识。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虽然不同于公立学校的英语教学,但是学生还是应该重视英语学习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家对于职业学校越来越重视,相信职业学校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应的,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只会专业知识,英语作为一种公共语言,职业学校的学生也要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具备一定的英语运用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教师方面
从教师方面讲,首先是要对学生有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认识,然后改革教学内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让学生学习英语。教学内容的改变体现在降低所教授知识的难度上。要摒弃那些偏知识、难知识以及繁琐的知识,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成就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曾与同年级的英语教师一起省略了教材的一部分课程,因为教授这些课程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但学生又学会不了什么,反而会让学生更加反感对英语的学习。
再比如,根据学生的特点多进行分层次教学,即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订不同的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都能学并且学得会,进而慢慢提高。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多进行英语基础方面的教育,为其以后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做准备。笔者所在学校统一采取分组教学的课堂教学方式,按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分组,每个组都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取得了突出效果。
教师可多利用学校资源,比如多媒体。笔者力争把每一课的内容都做成多媒体英语课件,之后再进行教学,同时多开展课堂活动,比如一些英语小游戏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三、小结
以上是笔者对教学的一些认识,希望与同行分享,以提高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燕.英语教师培养亟待加强[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6).
篇10
关键词:职业技术;技术哲学;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现代技术风险伦理学前沿问题追踪研究”(编号:14CZX059),主持人:牛俊美;南京科技职业学院2015年党建思政课题“新媒体背景下高职生科技道德教育研究”(编号:NJCC-2015-SZYB-02),主持人:陈霞。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4-0065-05
现代职业教育是伴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导致分工细化而出现的教育形态,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要补充,肩负着为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以及促进专业技术人才的个性发展与职业发展的重任。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奠基于职业的专门性和规范性,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出现了不断更新的专门技术和技艺,每种技术都需要经过技术规范和社会规约的限制和筛选才能为社会所接纳,因此,需要现代职业教育开展相应的职业技能与职业规范教育。在科技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并要求从业者在终身教育与学习中努力研究和掌握新技术,以创新的精神投身于推动技术进步与职业发展事业中,从而使职业发展也融入到职业教育当中,具体表现为创业创新教育、学生“回炉”教育等现象。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向工业化中期、后期阶段过渡,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不断上升,职业教育规模持续扩大,现已成为世界各国中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职业教育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摸索出了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教育机制,实践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在社会转型发展、经济创新驱动“新常态”下,职业岗位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与技术的联系更加密切,需要从技术哲学的高度对职业教育加以理性透视,从而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深厚的技术哲学理论支持。
一、现代职业技能教育的技术哲学基础
(一)现代职业教育的职业技能内涵
现代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经济有机结合的产物,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提供其职业活动必须具备的技术和能力,促进职业技能开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评价,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使人的因素与其他经济要素相结合,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体魄健全的劳动者。职业教育虽然以职业适应能力为基础,以培养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以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1],但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在于其实用性,即通过针对技术运用与传播、指向职业目标开展相应的教育形式,促进受教育者在操作技能、心智技能、技术学习技能、岗位适应技能等方面的素质不断提高,打通新生代劳动者进入某一职业领域的有效路径。由于职业教育在开发人力资源、培养新一代熟练技术工人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西方发达国家视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秘密武器”。通过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所占比例达40%以上[2],产业工人的素质提升又提高了工业产品的质量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职业教育实践也证明,职业技术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且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改造和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对于助推社会经济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转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人才资源支撑作用。
(二)职业技能内涵的技术哲学分析
职业教育所关涉和传授的技术技能具有“应用性”特征,即现实生产生活中所应用的活的技术,是职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必须熟练掌握的操作性技术,它比技术理论甚至实验中的纯粹性技术具有更强的实际要素与实用内涵。职业技能的实践性使之具有普遍适应性,渗透在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等系统中,并通过技术的工具形态使社会经济系统发生辩证转化,体现出人类的主观目的与愿景。技术的有效性体现在其方法可行性方面,在这种意义上说,一切有效活动方式都可以称之为技术方法,即包括利用工具改造世界的物理方法,也包括处理社会问题的技术方法,如调研技术、思维技术、管理技术、谈判技术等。在这个意义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文件规定:“技术是做事的方法,使用一种方法需要三种要素,即有关这种方法的资料、实施这种方法的工具及关于这种方法的知识。”技术的实践性落实在其预期目的性方面,即通过有效的技术方法达到预期目的。技术方法能够取得实效,是由于技术奠基于科学原理与规律的基础之上,科学是实践证实的理论知识体系,在科学基础上开发的技术工具能够保障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中处于主动者地位,通过对客观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和利用,设计出“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和方法”,[3]使用使隐藏在自然中的力量激发出来,跨越生理阈限,开发更加强有力的技术工具,从而弥补人自身力量的薄弱性,有效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技术的实用源自于技术的要素构成。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分析技术的物质和精神要素:技术是客体、知识、活动和意志的完整集合体[4],技术客体也称为技术人造物,包括装置、工具、机器和技术产品;技术知识即技术的思想与原理部分,包括技巧技艺、技术规则、技术理论或规律;技术活动即技术形态展现过程,包括工艺设计、发明、实验、生产、操作、维护等。技术意志即技术的主观因素,包括生存意志、控制意志、自由意志、求效意志和自我意识等。技术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技术主客体各种因素的参与和推动,其中技术主体的技术能力是技术系统得以运行的能动因素,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也是技术主体因素得到开发的过程,技术系统的人性化既是技术主体人体工程特征得到保障的过程,这对于保障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持续开发具有先导性意义。
(三)职业技能活动的技术哲学要求
职业技能在职业实践中发挥作用,并展现出区别于其他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与合人体工程性等内在规定,这些也构成了职业技能活动的技术哲学要求。从技术的合目的性来看,技术是主体主观目的性和能动性的载体与工具,“技术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对客观规律有意识的应用。”[5]技术的效用即是技术主体依托于自然规律的预定设计,其背后隐藏着人的主观意识。现代技术的复杂性决定了技术系统中的主体活动也是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展开的,技术职业群体活动具有社会属性,不仅技术知识和工具体系来自于社会集体生产劳动中积累的知识成果的物化,“技术是一种知识,既是直接适用的知识,也是可以在实际应用的理论知识,还包括诀窍、方法、程序和成败经验,当然也包括实际的设备装置。”[6]而且技术系统的操作也需要社会化的组织与管理。职业技术的社会化又体现在技术水平的世代传承与积累过程中。从技术的合规律性来看,技术的实用性与控制性是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应用,从而使技术转变自然规律发挥作用的方式,达到控制和改造环境、生产更多财富的目的:“在我们的技术社会,技术是在所有人类活动领域合理得到并具有绝对有效性(在给定的发展阶段)的方法的整体。”[7]职业技术的合人体工程性特征体现在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上,技术在模仿自然的过程中,将作为自然一部分的人也作为模仿的对象,使技术达到智能化水平,达到对其自身的掌控,尤其是在信息化条件下,自动化工具体系日益走向自生性与自主性,即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主体的参与而自发性地“通过内部的固有的力量而增长”,[8]甚至可以通过技术实现“各种替代行为与替代价值”,[9]这不仅是技术工具进步的体现,也是技术系统模拟人体工程学特征所达到的高度的体现,并代表着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中,还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环境改造,从而创造出适宜现代人生存的社会保障与人工环境,职业技术的社会效应展示了技术功能的公益性特征,也体现了人类社会集体对技术工具的更高要求。
二、现代职业规范教育的技术哲学基础
(一)现代职业教育的职业规范内涵
现代职业教育在技术理论上以“必须、够用”为限度,从而使技术理论和科学原理得以“隐匿”起来,以隐性作用的形式发挥功能,导致职业教育显示出某种技术“黑箱化”特征,即学生在学习中仅需要掌握技术“黑箱”的输入参数设置与输出产品规格,而对于技术设备内部发生的性能变化予以保留。这样就导致职业规范教育的重要性变得十分显著,违背职业规范的技术操作行为不仅违规,而且在高技术时代变得相对危险。职业规范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为有效完成职业任务而遵守的规则和要求,它包括行为规范、技术规范、劳动规范、操作规范、岗位规范以及技术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既是对从业者职业行为的标准化与量化要求,也指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标准和运行参数设置与控制规定。职业规范现代工业生产劳动中的技术操作指导和约束文件,从而使一定职业的从业者有了所共同遵循的、而又区别于其他职业人们行为模式,促进了职业行为的标准化。职业规范教育对于预备劳动力和初次就业者更加重要,它既有利于调节从业者与工具体系之间的操作关系,也有助于调节从业者与产品使用者、行业标准执行者以及社会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良好的职业规范有助于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为社会提供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促进社会分工,增加技术知识、技术设施和技术产品,有利于社会整体的存在和发展。随着行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不同行业的职业规范也越来越多,客观上要求各个职业的人们都应当遵循本职业的职业规范,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保障行业稳定发展、有序运行,推动执行规范的行业组织形成和发展,提高行业集合度与社会凝聚力,不至于成为一盘散沙,促进社会机体动态有序运行。
(二)职业规范内涵的技术哲学分析
职业规范的操作规范、产品规范和活动规范等内容,在技术哲学方面体现为从业者对标准化工作的自觉认识与有效贯彻。标准化是人类在长期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制定执行的正确对待与改造客观事物的程度、方式与范型,通过职业活动标准化与产品规格标准化,是生产生活更加符合客观规律,推动各行各业之间工作的衔接,扩大标准技术所代表的先进文明的传播范围,推动各项工作走向整齐划一的高质量水准,破除因传统陋习或经验技术阶段不规则、不衔接的技术产品出现,使社会发展走上平等化与同质化。例如,在杂乱无章的荒山老林中穿行的标准化铁路与高速公路网络,既有效解决了运输问题,又展示了现代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样板,使人类技术文明向自然界不断延伸。职业规范是标准化要求在职业领域中的体现,标准化的常见方式有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齐一化、等量化等,通过标准化降低事物不必要的多样性,以达到保障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影响的效果。职业规范的标准化在职业活动中将技术人员的优化操作固定下来,作为员工学习的样板,达到节省体力、提高工效的目的;同时,在技术活动和产品生产中,标准化使技术产品的性能和结构统一化,有助于产品的推广和维护,对于即将投产的实验产品或刚刚起步的初期产品,通过超前制定相应标准的“标准先行”的方式,能够发挥标准化引导行业、产业、产品或技术的发展的作用,并以标准的“准入”功能为企业发展赢得更大机遇;在职业活动中,虽然有人为的个性化因素参与其中,但技术活动社会规范的建立,也有助于社会公众按照职业标准检验从业者的技术服务态度、能力与水平,从而使职业活动打通了“最后一公里”,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三)职业规范应用的技术哲学要求
职业规范规定了职业行为和产品规格与标准,解决了随意化、经验性与地域性互不通约的问题,促进了产品设计、制造与服务的统一化,为职业活动奠定了行为科学基础,也促进了管理者对职业行为的引导和控制。标准的实施需要由技术管理机构国际组织、国家部门、行业协会、领军企业标准等,促进了行业管理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从职业技术发展历程来看,工业革命后的产业发展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出现协同发展,职业技术被称之为“实用艺术的集合”,[10]并按照经济实用的特点进行规模化生产。随着机械、冶金、化学等工业的发展,1777年德国哲学家贝克曼总结了技术知识体系,将技术领域的发现上升为指导生产过程的科学与工艺学知识,体现了系统化与逻辑性的技术科学特征。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将技术视为达到某一目的协同工作的工具系统和规则体系,体现了对职业规范的重视。当代职业技术细分为工具使用、机器操作、工艺方法、生产过程,囊括了探索自然的实验技术、利用和干预自然过程的工矿业技术、以及支撑和服务于生产活动的维修技术等,多种多样的技术门类得到汇集对接,都需要技术规范的强有力推进与执行。由此,职业规范成为促进经济组织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专业化生产的前提和科学化管理的基础,更是稳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规模的重要保证。从职业伦理角度看,职业规范的应用推动了技术生产走向安全、健康与环保,维护这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健康、安全和公益,从而使职业规范与伦理标准相互结合,也为职业规范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南。
三、现代职业发展教育的技术哲学基础
(一)现代职业教育的职业发展内涵
现代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推进职业发展的有效平台。近年来频繁出现的职业院校在工作期间遇到发展瓶颈回校“回炉充电”的现象,体现了职业教育对从业者终身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规定:职业教育要“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推进“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设置了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具体机制。终身教育理念的引入顺应了国际社会推进终身学习的潮流,也传承了中国传统社会“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进取态度。在职业教育领域,学习要以就业为导向,终身学习则以长期性的职业发展为导向。职业发展即受教育者在掌握初步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在职业活动中继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从而在职业发展通道上不断攀登,达到理想的职业岗位与技术层次的职业生涯活动。职业发展体现为职业岗位的晋升、职务的晋级、职业待遇的提高、职业声望的提升、职业责任的扩大等。职业发展是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是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进行社会评价的直接标杆。据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与麦克思研究院联合编制的《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在“职业发展”栏目中指出,全国高职院校2011届毕业生平均比2008届毕业生月收入增幅达到90%以上,与本科生收入差距缩小到15%以内,显示了职业教育社会贡献度以及毕业生贡献度的大幅提升,2011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内有过职务晋级比例的达到60%,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入校分数比较低,通过职业教育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职业快速发展的现实,有力说明了职业教育对促进学生职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职业发展内涵的技术哲学分析
哲学意义上的发展概念是指事物状态的积极变化,包括质和量两方面超过常规限度的良性变化,发展的方向是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从无序向有序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外部矛盾转化。就职业发展来看,是指从业者在接受职业教育、掌握基本职业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职业实践,克服职业困境,拓展职业空间和层次,从而实现职业状态的不断优化。从技术哲学视角看,从业者的职业技能是对技术系统的操作与控制能力,由于技术系统分为“应用技术、方法技术、原理技术、设备技术”等方面,加之技术的私有性和经济性,应用技术虽然可以投入市场,但方法技术和原理技术则作为技术秘密加以保护。这就要求从业者能够积极参加学习和培训,在掌握职业技术要领的基础上,促进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从而实现职业技能的优化与提升。从技术的领域来看,日本技术哲学家星野芳郎将生产工程技术体系区分为采掘、材料、机械、建筑、交通、通讯、控制、动力等有机联系的工程部门,这就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必要时能够相互顶岗操作,从而保障技术流程顺利进行,这种职业技术能力的扩展也是职业发展的题中之义,对促进从业者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从业者的职业发展立足于在职业技能方面的因受到外界影响而来的自我否定,即对于不断创新的新技术、新标准的认识与掌握,同时要树立坚定的发展信念,努力通过自我职业能力提升而使自己的获得新的职业技能,从而实现自我超越,在不断的职业提升中实现有意识的、持续的、自主的、系统的螺旋式职业变化过程,推动从业者技术知识不断丰富与更新、职业技能不断娴熟,形成专业化的工作风格和个性化的职业优势。
(三)职业发展的技术哲学要求
职业发展的外在表现是职级职位的晋升,而其内在根据则是职业技能的飞跃和职业责任的增加。从技术哲学的角度看,职业发展是从业者对不断创新的技术系统的掌握,对不断完善的职业规范的理解与遵守。现实生产活动中的技术系统受到科技创新的拉动和经济利益驱使而不断更新换代,涉及到生产设备的改造、更新和生产工艺流程的完善,这种生产前沿的技术要求对技术人才的技能水平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从而“倒逼”职业技术教育加强产教融合与对接,企业先进生产理念和知识不断融入到职业教育中来,受教育者不断接触新的技术人造物,如机器、工具、器皿、装置、零件等实物,并分析掌握技术人造物的物理结构和功能设计,并通过自觉的目的性指引,通过职业劳动使之成为“为人之物”。根据技术人工物中人力作用程度大小的不同,可以把人工制品分为“强意义的人工制品”与“弱意义的人工制品”;根据人工制品对其他群体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利他的人工制品”与“损他的人工制品”;根据人工制品的类型和性质,可以分为“主产品”、“副产品”、“废弃物品”等;根据人工物品“广延性”的不同,可以分为物质性人工制品、功能性人工制品、虚拟性人工制品、信息性人工制品、符号性人工制品等等。从业者通过职业发展,能够更好地根据社会需求和人的目的进行加工改造,在技术物上赋予了人的意图、知识、设想、意志等意向性内容,使技术产品成为“意向性和物质性的结合”,具有“意向-功能”的智能结构,促进人的意志、意图在人造物中的内化与物化,并发挥出技术的“中介性”功能,将技术系统发展改造为人、自然、社会之间的连接界面,技术操作界面的显示器、控制器等充当了人的意识意志发挥作用的功能平台,进一步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在新的技术平台基础上实现“人机一体”,促进技术的人性化改造,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施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新论[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23.
[2]职业道德比职业技能更重要[N].浙江日报,2004-10-19.
[3][美]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33.
[4]乔瑞金,牟焕森.管晓刚.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43.
[5]姜振寰.技术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
[6][荷]道西(G.Dosi).技术规范与技术轨道(荷兰)[J].政策研究(第11卷第3期),转引自.科学与哲学,1984(3):66-72.
[7][8]J.Ellul.TheTechnologicalSociety[M].JohnWilkinson.NewYork:Knopf,1964(Fr:1954):19,209.
[9]J.Ellu.lThesearchforethicsinatechnicistsoci-ety[J].TranslatedbyDominiqueGillotandCarlMitchamfromRecheschepouruneEthiquedansunesociététechnicienne,”MorlaetEnseignement,198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