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态旅游的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内生态旅游的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内生态旅游的案例

篇1

CIS方法在企业形象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通过将其引入生态旅游产业园的形象设计,再对比亚洲和欧美等国外同类的形象设计,可以发现国内生态旅游产业园形象设计的不足并得到新的设计启发。传统媒体看似没落,运用得当却能与新媒体形成共同拉动传播效力的两架马车。

关键词:

生态旅游产业园;CIS形象设计方法;问题与不足;国外的视觉识别;有效传播

我国许多拥有生态旅游产业资源的城市都存在旅游形象不鲜明、旅游项目开发上趋于雷同、城市旅游形象模糊的问题。由于缺少推介和宣传,不仅丧失竞争力,旅游经济也难以高效提升。鉴于CIS方法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故将其引入生态旅游产业园的形象设计与传播,并具体展开进行探讨。CIS原本的三个子系统:企业的理念识别(MindIdentity简称MI)、企业行为识别(BehaviorIdentity,简称BI)、企业视觉识别(VisualIdentity,简称VI),在此引申为基于生态旅游产业园的理念、行为、视觉识别。

一、生态旅游产业园的理念识别

“生态旅游”的基本要求是可持续发展,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企业确定其自身的理念识别,要从企业精神、价值观、信条、经营宗旨、经营方针、市场定位、产业构成、组织体制、社会责任和发展规划等多方面考量,由于竞争企业的数量较多,产品相似或相同,最终结果容易趋于雷同。“生态旅游”是这些意识形态范畴内独特的诉求点,是生态旅游产业园区别于一般旅游企业和地区的基础性理念识别。而且由于地域差别,许多生态旅游产业园的类别大不相同,非常便于产业园建立特色鲜明的理念识别系统。可惜的是,我国国内的旅游景区大多忽略了这一点。目前国内旅游地排行榜中首屈一指的丽江,“艳遇之都”的理念识别,就十分成功。丽江的游客人次因此而明显提高,并在一众旅游景区中脱颖而出,知名度远扬。张家界的“山水生态旅游”理念识别也十分成功。刘亦菲版《神雕侠侣》的热播,令其山青草绿,奇峰秀水的旅游地印象深入人心。影视剧作为理念识别的传播载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当年大热的韩剧、日剧对剧中取景地的带动效应尤其明显。据调查,至少有76.77%的观众会在收看韩剧后加深赴韩实地旅游的意愿。生态旅游产业园可充分借助媒体、影视剧的软植入手段,扩散理念识别。

二、生态旅游产业园的行为识别

随着现代社会旅游所呈现的愈发开放性,生态旅游产业园的行为识别将不仅仅是呈现给国内游客的印象,还将影响外国游客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判定。混乱的实践管理让产业园规范良好的行为识别变得非常必要。生态旅游产业园的行为识别应包括对内和对外两部分。对内主要是包括对干部、员工的教育,如服务态度,接待技巧,服务水准,工作精神等;对外包括公共关系,促销活动,公益性、文化性活动等。生态旅游产业园应以生态体验的方式开展令游客心身愉悦的旅游活动。根据最新的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景区交通、安全设施、卫生状况、导游服务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不满意”呼声。笔者认为,生态旅游产业园需要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适度改善产业园内的“问题环节”。众多调查报告都显示,游客很在意景区的垃圾处理和厕所等地的卫生状况,干净整洁是影响游客对景区印象的关键因素,所以产业园要在卫生状况方面加大修整力度。另外,导游和园内工作人员的服务方式也要通过教育、培训、聘请高素质旅游人才等措施加以提高。

三、生态旅游产业园的视觉识别

视觉识别是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的、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它是将较为抽象的理念识别和行为识别具化出来的主要方式,是CIS系统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建立成败直接关系到整个生态旅游产业园最终形象传播的效果。良好的视觉识别对受众有较强的感染力,要求对企业名称,品牌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企业造型,企业象征图案,吉祥物等等进行基本设计,还要与办公器具,设备,招牌,标识牌,旗帜,建筑外观,衣着制服,交通工具,包装用品,展示,陈列等的设计承转呼应,后者延续前者。笔者调研了韩国、日本、泰国、欧美部分国家的主流旅游景区的视觉识别,与国内生态旅游产业园的标志进行对比,发现国内旅游地的视觉识别设计的主要问题在于:(一)色彩过于丰富。国内的旅游标识设计大都包含了三四种以上的颜色。也许设计师想表现旅游地活力、热情的效果,但是这种“色彩斑斓”的做法不仅视觉上给人造成纷乱难辨的感受,还比较艳俗,格调也不高。相比之下,日韩的标识设计多采用富有自己特色与意义的单色调,一般不会超过两种色调,给人庄重内涵之感,欧美的标识虽会倾向于艳丽夸张的色彩,但是只取一种颜色,加上简洁的标识形状,视觉上并没有艳俗之感。(二)形状太过花哨。日韩的标识设计多采用文字作为基本形状,加以或部分或整体的富有美感的字体形变,有的会用旅游地的特色物品替换字体偏旁,欧美的设计也倾向于使用字体。相比之下,国内的标识设计多由冗繁的形状构成,设计过于追求“形似”与旅游地寓意之间的联系和复杂的创意内涵,忽略了简洁的感观才有益于旅游标识的传播和被受众所记忆。国内传统的设计风气令设计师们缺乏创新与突破,泛滥的抄袭之风也让设计师囿于框式设计。(三)多为雷同设计。标志设计虽然众多,但是相似性很高,比如很多标志设计的形状都是圆形,字体上也没有什么特色,能够突出旅游地自身鲜明特色的屈指可数。为了避免雷同设计,可以像日韩那种,打开传统设计的定式思维,引入动漫卡通人物的可爱造型。乌镇和长白山、白云山的标识设计以富含古朴中国风的书法体为基本形态,并在对外宣传活动中统一使用,长期以来在受众心目中建立了特定可辨的景区形象。再加上上述景区日积月累不断扩大的影响力,这些标识就更加彰显景区的大气与磅礴,值得借鉴。

四、生态旅游产业园的形象传播

企业应当重视对CIS系统形象的宣传和广告意识,树立品牌意识。品牌战略带给生态旅游产业园的后续利益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新兴发展中的生态旅游产业园来说,短期内将产业园的旅游形象传达给目标受众,多样化的媒体组合是首选方式。(一)传统媒体。如今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等)的传播优势已经被新媒体日益瓜分,许多企业选择了缩减对传统媒体的投资。对生态旅游产业园而言,在传统媒体上的广告投放竞争压力相对减少。其实,传统媒体对特定区域具有针对性的传播效力,在媒体融合形势下的突围成效可见一斑,非常适合生态旅游广告的投放。比如旅游电视广告,其优点主要在于它所传播的是一种声形并茂的旅游地印象,能够带给受众身临其境之感。笔者认为,基于CIS的形象设计,加以规划合理的媒体排期和创意新颖的画面内容更容易让受众看一遍就能感受到产业园的特色之处和“可游性”。韩国旅游电视广告片每年都在强调“不一样”。(二)新媒体。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几乎是免费的广告宣传载体,注册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建设官方网站等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进行互联网营销的基本途径,关键在于前期“吸粉”。通过“大V”“红人”“代言人”等转发,@当地政府赢得政策支持,同时吸引已有粉丝的转发、评论等参与方式都是有效手段。粉丝量达到一定数目后,可以不定期向受众传播产业园的最新旅游信息、形象识别、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其他渠道的广告作品链接等,对新媒体的综合运用可将广告传播效果最大化。这种方式运用不当会有一定的弊端。当推介内容长期枯燥单一,缺乏新意又过于频繁时,会造成粉丝的反感和对生态旅游产业园品牌形象的误解,甚至被拉黑。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必须注意粉丝的阅读反馈并及时调整推送策略。最好培养专业人士进行打理。另外,将广告内容投放在具有一定人气的自媒体上也可以扩大信息传播的效力。

参考文献:

[1]钟林生,王婧.我国保护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生态学报,2011(12).

[2]聂晶,贾利.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形象设计及案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3).

[3]程圩,马耀峰,隋丽娜.不同利益细分主体对韩国旅游形象感知差异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7(4).

[4]陶长江,甘霖露.张家界市USP定位及旅游形象设计探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5]汤孝锦.韩国旅游电视广告中国家形象的变迁与原因[J].当代经理人,2006(8).

[6]王鸥.日本旅游业文化的特点探析[J].才智,2013(4).

篇2

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体系的建立目前伊春已建成景区(点)100多处,其中国家AAAA级景区3处,列黑龙江省第2位,AA级以上景区19处,列黑龙江省第1位;省S级以上滑雪场4处;省级漂流经营达标场所8个,列黑龙江省第1位;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2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级地质公园2个,3S、2S、S级滑雪场各1处,国家级狩猎场1处,省级狩猎场3处。2008年伊春市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第1个国家公园试点单位。从景区的构成和数量上看,伊春市目前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体系。旅游发展整体规划完成伊春市先后编制了《伊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年)》和铁力、嘉荫、五营、汤旺河等20个旅游区发展规划及旅游专项规划,形成了市、区(县)两级规划体系。2006年聘请东北林业大学和旅游规划设计公司对伊春市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普查和分析,修编了《伊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编制了《伊春风景观光道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伊春市旅游资源研究》,提出把伊春规划成为小兴安岭森林大公园的思路。2008年聘请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院编制了《伊春市旅游发展提升策划》。在一系列的规划设计下,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基本形成了“林海观光、森林避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一体化的开发思路,提出根据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特色,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建设东、南、北、中四大旅游区。北部旅游区突出“原始生态”特色,重点开发森林观光和休闲度假产品;东部旅游区突出“运动康体”特色,重点开发森林避暑养生产品;南部旅游区突出“冬季冰雪”特色,重点开发冰上、雪上旅游产品;中部旅游区突出“城市观光特色,发挥集散和综合服务功能。

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知名度上升伊春市立足于“中国森林之都”,采取节事宣传、新闻宣传、广告宣传等多种方式,宣传伊春森林生态旅游。①综合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宣传。如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和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栏目投放广告等。②以重点客源市场为中心开发市场。在巩固哈尔滨、京津等北方旅游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市场开发力度。如参加2010年中国国内(重庆)旅游交易会、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旅游行业联谊会等行业会展。③举办各类节事活动。伊春市连续举办了6届中国(伊春)冬季摄影节、10届森林生态旅游节、杜鹃花文化节和五花山观赏节。伊春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避暑胜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中国自驾车十大旅游目的地”、“中国2008年度最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城市”等称号,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知名度明显上升。

旅游者结构改善以伊春为目的地的游客的结构近几年变化明显:①旅游团队数量比例增加。据统计,2008年度伊春市接待50人以上的旅游大巴车队130多个,大型会议团队160多个。②自费旅游者比例增加。据统计,伊春市2008年主要旅游区的旅游者中,自费旅游者的数量超过了70%,免费接待者比例正逐步下降。③非假日旅游者比例增加。游客来伊春旅游的时间在总量分布上逐渐趋于均衡,非假日旅游者明显增多。④远程和高端游客比例延长。来自于北京、天津、上海、广东以及吉林、辽宁等的游客比例逐年增加,游客停留时间也明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由早期的平均1.5d增长到目前的3.5d,一日游游客由原来占游客总数的80%降至不足30%。旅游产业经济规模壮大伊春市旅游几年来接待人数连续越过100万、200万、300万人关口,达到2009年的382万人次。旅游收入由1991年的19万元,猛增到2009年的191160万元,旅游产业规模快速扩张,成为伊春市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牵动力最强的优势特色产业。2009年伊春实现旅游增加值95580万元,占GDP的5.5%,比2001年的0.9%提高了4.6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的17.4%,比2001年的1.3%提高了16.1个百分点。2001~2009年,伊春市实现旅游总收入714889万元,年均增长41.9%;旅游接待人数1923万人次,年均增长91%。

主要问题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强烈环保意识的高品位的旅游活动,具有丰富的外延与内涵。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内具有原生态的景区植被、动物、土壤、水等,恰当的生态旅游设施设备与旅游服务构成森林生态旅游的外延;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管理中生态保护价值观的体现、当地居民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生态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的启迪与教育构成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既是一种用于指导现实操作的思想方法,又可以是旅游产业运行追求的某种目标所在。内涵表现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态度,一种价值观,外延是以物质或活动为特征的存在,内涵通常需要借助外延来实现,外延却可以独立存在。以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为形式,以追逐短期经济利益为目的,忽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甚至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可称之为外延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以生态保护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注重对旅游者和居民进行环境教育,以旅游促进经济的发展,以经济发展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因此得以不断改善,可称之为内涵型旅游开发模式。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虽然从历史角度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森林生态旅游外延开发管理和内涵的体现却存在多种问题,概括起来讲,就是外延开发管理失当,内涵表现不足,从某种程度上看,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可以归为外延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问题。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结构失调,虽然景区数量众多,但景区建设缺乏整合,大多数景区规模较小,品位不高,同质化严重,在景区建设过程中只开发不保护。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初期都是不同的行政县、区和企业自行分散进行的,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更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2008年,伊春市在旅游景区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总计只有6.3亿元(涵盖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由于伊春市旅游资源分属不同的产权单位,有限投入被分散到100多处景区(点),因景区建设和改造决策不慎重,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另有部分缺乏经济实力的投资者以很少的投资占用资源,制约了高品质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成为空谈。在伊春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旅游开发前期,景区建设是混乱无序的,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虽然近年来通过加强规划建设和管理,景区建设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方面仍然缺乏长远的考虑。森林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设备问题。首先是旅游交通服务,伊春市内主要交通工具皆为传统汽车,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递增,汽车尾气和噪音已成为城市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据中国伊春政务公开网的信息,伊春2007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天数的有314d,2008年数据缺乏,2009年为224d,2010年为252d,空气质量下降明显。随着森林生态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外来车辆和本地车辆逐渐增多,伊春空气质量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其次是旅游住宿设施,伊春市现有19家星级宾馆,其中多为传统的2星级宾馆,接待能力有限,且缺乏森林生态旅游概念在住宿服务中的延伸。再次是餐饮业,档次低且缺乏规模,缺乏原生态特色,以及以伊春森林食品为主材的特色餐饮。最后旅游区配套设施不健全,如给排水、公厕、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还没有全面完善,缺乏对森林生态景区内生活污染的有效管理。#p#分页标题#e#

森林生态旅游内涵表现不足森林生态旅游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通常借助于景区的建设、服务设施的建立与服务的提供等形式体现出来,并不会以独立存在的形式提供给市场。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表现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中生态保护理念淡薄。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区(点)内建筑物过多、体量过大,造型、色彩、用材、功能等与生态旅游理念相悖,存在许多人造景观,且在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使自然森林生态景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②森林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度不足。根据2010年伊春市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伊春常住人口有114.8万,而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只有2万余人[9],大多数城市居民和景区附近居民并不能直接分享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因而缺乏参与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动力。③本地导游普遍缺乏森林生态知识,生态文化素养不足。据统计,伊春市现有的24家旅行社,多数规模在3~5人,旅游旺季做地接服务,旅游淡季关门歇业,聘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④对游客缺乏有效的生态文化教育和行为引导,对景区的森林生态景观缺乏有效管理,游客破坏森林生态景观的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品质。

发展对策

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应立足生态旅游内涵,在旅游景区建设、设施配备与服务提供等方面注重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并以生态旅游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保证促进生态平衡。在生态旅游开发前期,经济条件制约生态环境的建设,但不应破坏生态环境,同时要使当地居民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经济利益。从具体操作看,伊春市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必须以环境保护为重,避免破坏当地森林生态系统,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森林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对景区游客进行容量控制,对景区进行分区功能规划。旅游区(点)内不建生活区,景区内建筑物尽可能少、小,必要的设施在造型、色彩、用材等方面要体现生态理念,景区附近建立“农家乐”型的餐饮、住宿区,促使当地居民因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获得经济利益,因经济利益的刺激而强化环保意识,同时又能避免集中的、大型的生活功能型建筑物对当地自然景观的破坏。旅游基础设施注重体现生态理念旅游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道路建设上要注意避免干扰自然界生物栖息区、阻断生物迁徙路线,交通工具尽可能使用电力、天然气等环保型动力车,尽量采用非机动的、自然的交通工具,在伊春市区内也应大力推动环保型交通工具的使用。

客房从建筑设计到最终的使用全过程都必须符合生态要求,选址应避免建在生态脆弱的地带,建材和家具都应采用无污染的“绿色材料”,不提供一次性用具。餐饮业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清洁环保能源,推出优质绿色食品,围绕伊春盛产的食用菌、山野果、山野菜、野生保健食品以及鹿、野猪等生态畜牧产品,推出有地方特色的森林食品。让游客全方位体验伊春浓郁的生态人文氛围。建立森林生态文化教育设施为对居民和游客进行生态理念宣传和教育,在伊春市规划建设一座高度现代化的生态展览馆。借鉴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筑经验,生态展览馆建筑本身要体现目前世界最为先进的生态环保技术,使用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按照绿色环保的标准施工,并运用先进生态节能技术减少能耗、水耗,展现先进的环保生态理念。生态展览馆内以森林生态环境科学为中心设置教育区和产品展示区等区域,介绍森林生态系统机理、生态环境案例、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对居民和游客进行森林生态科普教育。生态展览馆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游客在森林旅游过程中的行为,使游客自觉自愿地维护景区(点)的环境及卫生,降低管理部门对景区的管理难度和成本,而且可以对游客实施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强化游客对森林生态旅游特殊利益的感知。建设高素质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队伍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需要高水平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高水平的旅游服务依赖于高素质的旅游服务队伍。为此,伊春可招聘一批形象好、素质佳的旅游服务人员,聘请旅游专家或者将旅游服务人员送国内知名学府进行森林生态旅游专项培训,建立一支有着良好社交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队伍。

结语

篇3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反馈分析;旅游发展;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8―0075-06

1 简介

生态旅游是新型旅游产品,近年来处于上升的趋势,据菲昂、弗里昂和嘉奎穆特(Fillion,Foley andJaquemot,1992)和生态旅游组织(Ecotourism Society,1998)估计,40%~60%的国际游客是喜爱自然的游客。但是,伴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相关研究和观察都发现,生态旅游的基础是环境和生态品质高而又较为敏感的区域,往往是贫困和远离都市的偏远地区(Higgines,1996),生态旅游为这些贫困区带来发展的机遇。生态旅游的发展虽然在短期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旅游区的资源保护提供了资金,但很难持续,旅游地容易陷于停滞或衰退。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很多,多数的研究偏重概念描述和个案分析,缺少动态分析和理论解释。本研究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模型方法,运用生态一经济的理论,将生态旅游的一些零散论述加以系统化,并通过建立生态旅游的结构模型,探讨生态旅游发展中生态、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结构和行为关系,把握生态旅游动态发展的本质特点。

2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生态旅游地的动态发展

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生态旅游的定义多种多样,李艳琴(2004)作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并指出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和世界保护联盟提出的生态旅游概念最有影响。尽管生态旅游定义多种,但所有生态旅游的核心都是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刘家明,1998)。开展生态旅游的本质是经济活动,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生态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Lindberg,1998)。

2.2 生态旅游的动态发展规律

生态旅游大众化发展的趋势。维博格(Weinberg,2002)指出大部分生态旅游在规划中都希望限制游客量,而且在发展的早期就控制游客量,但最终仍然不可避免走向大众旅游。李艳琴(2004)认为替代性旅游、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的对立和排斥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从发展的角度看它们有融合的趋势。更多的研究人员认为没有真正意义的生态旅游,只存在生态化的大众旅游。具体来看,生态旅游发展中出现了以下特征:

生态游客并不是同质的市场,生态游客的差异较大,例如,派莱西欧和麦克库尔(Palacio & MeCool,1997)调查了207个在伯利兹市国际机场旅行者,18%是生态游客,22%是逃向自然的游客,33%是寻求舒适的自然爱好者,27%是被动的游客。因而,一些研究人员把生态游客分为两大类,“硬”生态游客和“软”生态游客。当然,更多的生态游客处于两者之间。硬生态游客是指那些只需要很少量设施服务,而爱好和要求体验荒野的游客,数量很少。其他游客只要最初的旅游动机是为了观光、享受和体验保存相对原生态的自然,或者在他们的旅游行为中至少有过一次生态旅游的体验,就是“软”生态游客(Blamey,1995;Burger et al.,1995)。软生态游客对服务设施的依赖性强,住宿以宾馆为主,消费也较高。但是无论是哪一类生态游客,自然资源的品质都是构成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重要要素。

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外来企业和本地企业之间发生着动态变化,外来企业的介入,特别是大企业的介入越来越多,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张家界的投资数额很小,以本地人为主,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张家界的旅游项目建设的投资动辄数千万、上亿元(如祥龙国际酒店、百龙电梯),以外来资本为主(夏赞才,2004),丽江和九寨沟等旅游地也有同样的现象。

当旅游地建成大量的设施后,对游客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旅游地社会经济氛围受到游客数量变化的影响,促销也就成为当地政府的主要任务,促销投资逐步加大。

旅游发展导致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经济繁荣吸引外来人口的迁入。村寨的居民外迁情况时有发生,古村寨的文化是活文化,有当地的居民保留和传承,随着居民的流出,当地文化生态受到影响。

因此,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地的各种组成也逐渐发生变化。生态旅游的演化,有外界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因素。外部原因不仅难以控制,常常是通过内部的结构产生影响。分析生态旅游发展的内部结构对制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3 生态旅游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以往的研究表明,生态旅游涉及到复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时间延迟、非线性和反馈关系。生态旅游的研究较多,但是往往只涉及到一个侧面,而系统分析强调从问题出发、强调过程分析、从系统结构中寻求问题的根源,以达到提高学习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并提高政策制定的有效性。系统分析手段之一的系统动力学在复杂问题建模方面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它借助计算机模拟和反馈分析等手段,很快地抓住导致动态变化的结构性原因,并加以验证(Sterman,2000)。系统动力学在旅游方面的一些运用已经证明其有效性。模型的总体结构

图1是模型的整个结构,该图显示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内部结构。模型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基础设施,就业市场,旅游者,财务和市场促销。

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都是再生资源,可以消耗也能够再生,就业市场为旅游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服务和人力资源,道路、接待设施等都简化为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投资主要受需求的影响。这4个部分组合成为游客的主要吸引力。游客结构描述了游客的决策过程。财物资源描述公共部门是如何划分资源,有多少资源用于自然资源的保护,有多少资源用于促销,促销在短期内提高游客的到访率。

从图1可看出6个部门之间存在着反馈的作用,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但是游客到达后,会对生态旅游资源产生影响,在远期将影响游客的到访率和旅游地口碑。公共财物资源的分配也影响着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旅游收入用于资源的合理保护,资源的再生量增长,甚至高于消耗量,资源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如果财务资源主要用于促销,在短期内游客上升,但是却导致更为深 远的负面作用。图1的反馈图只能反映出这些因素之间存在反馈,并没有能够指出反馈之间的动态特点,因此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任何模型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本模型的基本假设是:1)本地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机械增长,旅游的发展吸引外来人口;2)生态旅游区的土地面积是固定的;3)本地的经济只有旅游,没有其他的经济部门。

3.2 主要结构

3.2.1 游客需求

前人将游客分为3类:硬性自然生态游客、硬性文化生态游客和软性生态游客,而且硬生态游客与软生态游客之间的过度是渐变的。

模型中区分了潜在游客和真实游客。潜在游客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才能做出出游的决策。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主要由5个方面组成,文化吸引、设施吸引、自然资源吸引、服务吸引和促销吸引,这几个因素的不同组合吸引着不同的游客。例如,硬性自然生态游客更重视原生态资源的质量,硬性的文化生态游客更重视真实的文化资源;硬性的生态游客往往是探索者,而软性的生态游客却是一般意义的生态游客。旅游目的地吸引力=f(文化吸引,设施吸引,自然资源吸引,服务吸引,促销吸引)

3.2.2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一个库存量。自然资源可以被消耗,也可以增加。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再生率等于消耗率。消耗量来源于3个方面(Wall & Wright1977;杨桂华、2005),一是游客旅游行为带来的消耗,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消耗,三是当地居民从业人员生产和生活的消耗。消耗量的大小受自然资源存量的影响。再生量取决于资源的总量和资源的密度,其关系是非线性的。当资源的密度过高或过低时,再生率就变缓。

3.2.3 文化资源

生态旅游地的特征文化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物质遗产,二是非物质遗产,而非物质文化对于生态旅游目的地区的文化至为关键,是其核心。物质遗产的消耗与生态资源的消耗有相似性。非物质文化的变化与人口构成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游客、外来投资和外来观念的到来,地方性文化开始发生变化;非物质文化的保留和传承依赖于本地居民。如果旅游目的地中游客、外地人过多,本地文化的特质就会被冲淡、被异化。旅游地的原住居民的比例大,本地文化特色强,也容易吸引游客。当旅游发展后,如果外地游客和外地投资商/雇工增加,文化变迁发生的速度就快。本地人迁出的越多,本地文化的存量将下降。当然,如果做出特殊的努力,本地文化也可以通过再生产得到提高,但是本土文化的再生产是长期和缓慢的。

3.2.4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库存量,因投资和建设而增加,折旧则会导致其下降。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由基础设施在市场上的短缺程度决定,旅游需求发展快,基础设施跟不上需求,那么政府部门投资公共设施的热情高涨,商家也有投资的热情。缺少资金是发展中国家的最大障碍,也是区域发展成就的重要指标,因此政府招商引资的热情高涨,容易出现过度投资旅游业的现象。

3.2.5 就业市场

旅游的贡献在于提供了就业机会。世界旅游旅行理事会(WTTC,1998)的研究报告表明,全球9个就业岗位中有一个是旅游业提供的。但是旅游目的地就业结构的变化也较为复杂,许多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当地居民缺少服务意识,不愿意在旅游业中就业,而是把自己的房屋出租出去,并靠所得租金流向外地。夏赞才(2004)对张家界的研究表明,张家界的发展吸引外地劳动力从事旅游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而本地居民更倾向到大城市就业。

3.2.6 财务促销

简单的财物资源模型描述了政府的资源是如何在资源保护和促销之间分配的。如果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得到认可,用于资源保护的资金增加。基础设施的使用率直接影响了促销经费的多少,基础设施使用率低,企业的效益低,就业受到影响,政府就面临吸引游客的压力,必须增加促销费用,吸引更多的游客,以保证经济的增长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收益;例如频繁地举办节庆活动就是目前最流行的促销方法。丁力(2001)在分析了国内一些节庆活动的经济效益后指出,节庆活动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节庆活动的举办给落后地区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4 模型模拟分析

模型的初始状态是平衡的,参数由内部关系所决定,参数的影响可以通过敏感性测试获得。平衡描述了生态旅游地的初始状态(即没有发展生态旅游前的状态),此时生态系统基本维持平衡,本地文化也保持缓慢的变化,外来人口很少,经济处于低水平。研究人员人为地提高基础设施的投资数量,打破了模型的平衡,生态旅游开始发展。图4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模拟结果。

当硬性生态游客上升时,就会吸引政府和商家的投资,进而为大众游客的到来提供可能。也吸引了外来人口。但是大众游客和外来人口的增加,就会对生态旅游资源和原生态的文化旅游资源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减弱硬性生态旅游游客的吸引力,这些游客逐渐转移到更为原始的地区。开始时吸引力的下降是缓慢的,随后这种下降趋势将会加快。当吸引力下降时,探索者首先对目的地失去兴趣,但是大众游客却源源不断地集聚于此,总的游客量上升。

原生态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价值的下降是一个较慢的过程。这种衰退开始时较缓慢,但是以后进程会逐渐加快。虽然大众游客对原生态资源变化缺少敏感性,但当旅游负面影响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大众游客也会失去兴趣。王宁(2000)也指出旅游是一种时尚,早期的探索者领导着时尚,当他们离开后,大众游客逐渐转移到新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产业及生态旅游地都进入衰退期。图4的模拟证实展示了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这些不易为人察觉的变化,例如自然资源在逐渐的下滑。

图4和图5展示的生态旅游地主要变量的行为变化特点可以由图6的反馈结构来解释。生态旅游地的发展受3个主要反馈环的控制。第一个正反馈环是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游客增长的互动,是生态旅游目的地增长的主要机制。其他两个是生态旅游发展后产生的自我限制型负反馈。

正反馈(在图中的逆时针反馈包括4个反馈)的产生来源于经济发展,探索型游客的到来向商业投资发出信号,当商业投资进入后,外来打工人口也随着增加,大量的存量资本和就业需求就必须有大量的游客才能获得经济的可持续性,在游客数不能达到预期时,当地政府面临压力,必须加大促销力度吸引更多地游客,与此同时,大众游客的增长进一步会刺激投资,形成投资、促销、游客量增加的正反馈,不断推动旅游发展规模的扩大。

负反馈1(在图中的顺时针反馈包括4个反馈)描述旅游发展可能产生的主要负面影响,游客的旅游活动和日常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的生活生产都需要消耗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能源、生物资源容易受到影响。与此同时, 这些与旅游发展相关的活动不仅影响到自然资源,同时也会改变到当地人的风俗、价值观等,外来人口和游客涌入也会增加当地居民的生存压力,推动当地居民的迁出。随着旅游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和社区个性将消失殆尽,文化资源的吸引力急剧下降。此反馈表现出特点表现为负面影响是逐渐积累的。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不会对旅游业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不易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当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已经造成对旅游业的负面影响,政府及相关各方才会开始协商采取措施,但已很难挽回下滑的趋势。负反馈2表明大众游客的到来就会驱逐真正的生态游客。

从模拟分析中,生态旅游发展涉及到社会/经济和资源3个系统,这3个系统各有其内部运行的规律,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但是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系统相互作用时出现不协调、时间延迟和非线性的特点,最终造成生态旅游的非持续发展。从社会系统看,发生作用的主要是游客和当地居民。旅游是时尚,虽然精英分子的数量很少,但是他们引导潮流。精英分子总是不断地在探寻新的旅游目的地,他们的宣传和示范会引导大众游客的消费,最终导致生态旅游地的大众化和商业化发展。当地社区居民渴望发展,希望改善居住和工作环境,当收入提高后,他们希望搬迁到新区。从经济系统看,投资商总是在寻求商机。旅游需求就会吸引投资,特别是生态旅游地的土地有限,对投资商的吸引力大,在短期内生态旅游地就能吸引大量的投资和外来从业人员。而当商业设施存量增大后,设施的商业回报和就业率就会左右政府的政策,促销、吸引游客就成为政府的主要工作。生态系统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消耗的状态,但是生态系统的变化是隐性的,难以在短期内察觉,因而更难说服相关人员采取措施。

5 政策分析和讨论

模拟分析的结果符合前期研究人员所描述的参照模式,在此之上又通过参数敏感度测试,最终得到可信度较高的模型。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方法,不仅可以将有关生态旅游的定性描述精确地表达出来,而且可以借助模拟分析深入地了解生态旅游地动态发展的规律,检验生态旅游政策的有效性。提倡负责任的旅游、严格实施环境容量政策、限制外来人口和限制投资等都是常用的政策,通过模拟可以了解政策的有效性,模拟的结果见图7:1)基本模拟;2)提高游客的环境责任感;3)限制外来投资和外来人口;4)实施生态资源保护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分析如下:

提倡负责任的旅游、实施大众旅游的生态化管理、降低游客对生态旅游的影响,是众多研究人员提出的策略。这个政策转变为模型就是降低单位游客、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居民和外来人口的资源消费,模拟表明总游客的增加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旅游业的崩溃会延迟,原因是商业扩张的机制没有得到抑制,商业扩展最终会导致过度的建设和资源利用。

限制外来人口和限制投资是一项有效的措施,许多地方虽然制定了投资和外来人口的上限,但是却很难贯彻执行。随着游客和商业机会的增加,投资上限会不断地被打破,最终商业化的动力会占主导,资源的消耗仍然继续。

许多旅游区已经认识到生态资源保护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管理人员开始注意资源的保护,加大对资源保护和再生的投入,如果管理得当,资源的再生量可以超过资源消耗量,此时虽然生态游客在总的游客量中很少,但仍然可以维持一定数量的大众游客,与初始状态相比,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已经有所消耗,只是维持在降低的水平。

篇4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实证分析

Abstracts:Ecologytourofagricultureemergedinthe60’sof20century,whichhasthecharacterofvacation,entertainment,demonstration,knowledgeandeducationfunction.Formulateanecology,cultureandtourindustry,Undercertainsocialeconomicscondition,itwillbethenewmodelofagriculturalexploration,whichexploitagriculturallandscape,ecologicallandscapeandfarmlandlandscapedeeplyandoverlappingwithtourindustry.Inthispaper,theconnotationofecologytourofagricultureisadvanced,andempiricalanalysisofZhuhaieco-agricultureS&Tzoneisconducted.Aftersummaryofitssuccessexperienceandoperationmodel,webelieveitisthedevelopmentmodelthatChinawillbeadoptedrecentlyandfuture,anditseffectiverealizationwayis.tosetupEcologyTourofAgriculture.

Keywords:ecologytourofagriculture,explorationmodel,empiricalanalysis

一、引言

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闲、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加上政府积极宏观引导,及时推出了“黄金周”节假日,为城乡居民休闲消费提供时间保障,许多工商企业纷纷响应,加大投资力度,抓紧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增加城乡居民选择的旅游天地。据统计,我国东部沿海省份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已见成效。如浙江金华石门农场的花木公园,富阳县的农业公园,福建漳州的花卉、水果大观园,厦门华夏神农大观园,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化开发区等。广东省已发展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游客400多万,收入达10多亿,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

二、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

1、生态旅游农业的概念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生态旅游涵盖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观光农业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农村生态旅游”等不同概念,具体讲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业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产业。

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有具备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观光农业,必须建立在具有可供旅游观光开发的农业资源基础上,从而把农业资源转化成旅游观光资源,扩大农业资源的功能。第二,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对传统农业进行加工和包装,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旅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三,要以生态旅游为导向。农业生态旅游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拓广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巧妙利用城乡各种差异来规划、设计、组合而引起旅游者消费欲望。使旅游者亲身感受和参与现代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等大自然情趣,把现代农业及自然资源景观与旅游资源融为一体,最终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既发展了农业,又保护了环境。第四,观光农业旅游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兴课题,而旅游业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此种情况下,经营者迎合当今社会人们追求“个性化”、“生态化”,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需求心理,把两个领域有机结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的项目,是农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2、生态旅游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相比较而言,生态旅游农业具有如下特征:

(1)功能齐全、双重效益。生态旅游农业为旅游者提供了一定的乡村空间,旅游者在景区内观光、休闲、参与娱乐、品尝美食。甚至亲自劳作,既增长知识,亲近自然,又陶冶情操。园区内还可举办节日庆典活动,加强游客之间感情交流,传播信息,增进友谊,缩小差距。企业和农民则通过销售产品,提供食宿服务和劳务以增加收入。

(2)保护环境、持续发展。观光农业的建设严格按照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生产,只允许在残留有害物质规定标准范围内适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其产品为无公害的、安全、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大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植被覆盖率也大大高于一般农区。这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适当注重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做法,遵循了农业发展的规律,符合农民的利益,使农业走向一条健康的持续发展道路。

(3)回归自然、身心享受。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导致城市污染的加剧,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人们的精神日趋紧张,人们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和享受。生态旅游农业满足了城乡居民的这一要求,它用生态学、美学和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农业生产,通过合理规划布局,自然调节和人工调节相协调,使农业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具有生产、加工、销售、疗养、旅游娱乐等综合功能。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不是简单的转换,而是把农业中(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具有旅游资源部分的功能进行整合发掘和利用,使它充分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个性化需求。

(4)科技特色、高效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具有高科技特色,它是“三高”农业的具体体现,尤其在一些大型观光农业科技园区,大片土地通过平整与规划,用先进农业技术进行开发,由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来管理,造成具有相当规模、各具特色的农业整体,成为具有较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支持和科学管理手段的新型农业。这种农业不论在优质品种、栽培管理技术还是在农业生产工艺、景观外形外貌等方面都是棋高一筹,是一般大田农业区无法比拟的,游客在这样的环境中游览,不仅赏心悦目,还能学到科技知识,产生深刻印象。

3、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布局原则

(1)因地制宜。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合季节性,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合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合交通条件,因地、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

(2)尽可能与旅游业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区和景点,扩大和增加观光农业项目,通过相互带动作用,发展农业与旅游业合一的新型产业。

(3)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发展生态旅游农业首先安排在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对观光农业的要求强烈,经济条件可能,交通比较便利,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条件比较优越。

(4)必须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搞好交通、水电、饮食、住宿等基础设施,设计专门的旅店、餐厅、农宿以及娱乐场所和度假村,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

(5)与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要搞好农村居民点和道路规划,合理开发和整治土地,改善农村环境,在保留历史民俗农舍的同时,兴建体现观光特色的农村新民舍,以供游客观光旅游。

三、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开发实证分析

珠海市生态农业科技园是一个集农业高新技术引进、开发与生产、加工、出口以及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外向型农业科技园。该中心是在原珠海农科所基础上仅凭5000元流动资金起家,园区现已发展集科研、生产、商贸、旅游、教育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集团化科研经济实体,2001年该中心的科技创收就达5000多万元,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出口创汇达860多万美元,成为目前我国最具实力的外向型农业科技园区之一。

1、区位与市场分析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珠海地处富饶美丽的珠江三角洲,陆地与澳门相连,有二个口岸可直接与澳门通关。水路与香港相通,行船只需1小时。离广州、深圳不到2小时的车程。京珠高速、珠海机场、珠海港、九洲港构成了陆、海、空的立体交通。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地处珠海的城乡结合部,环境优美,面积广阔、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十分好,从交通上来说,从园区到市区只有10分钟车程,并且已开通了公共汽车和观光巴士,市政府于2002年底修通4车道的旅游景观路直达园区的门口,交通非常便捷。从地域上来说,园区的核心区2000亩,已成为永久性的农业科研用地并办妥了征地手续,领取了土地证。市政府还给园区预留了1500亩的土地,可以作为第二期的开发用地。

2、设计景观的理念分析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即达到“一区多园、一园多用”的目的。园区策划者认为,旅游的概念很广泛,只有差异才是最好的旅游资源。人们出国考察或旅游就是看他们从未看过的东西,正如外国人看长城,我们去埃及看金字塔,都常有一种非常想看的冲动。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旅游业,就在于它可以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不同来显示出差异,加之把其艺术化处理,就成为非常好的旅游产品。所以,制造差异就可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市场,并且这种旅游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正是源于这种理念,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建设初始阶段。就把旅游的理念融了进去,每建设一个温室或安排一个项目,他们都考虑到了生态、环保、休闲观光、教育培训、商贸销售等因素。并且做到了园区一边建设、景点一边可以开放,2002年该园区就接待了来自我国外的宾客30多万人,旅游创收超过了1000万元,占园区总收入的1/4。入园的游客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市场,人流带动了物流。园区内生产出来的花卉、种子、种苗、果蔬,就地成了商品。并且这些商品的销售价格都高于外边的市场。比如,该园区在温室里栽培的小番茄,一般来说,农贸市场销价为5元/斤,而在园区内则可销售到15元/斤,客人不嫌其贵,就在于它是一个特殊的旅游产品。游客一般都有花钱的心理准备,但一定要花得开心,所以只要产品的质量好,加上销售的方式奇特,他们是可以接受的。因此,该园区栽培的番茄不是摘下来卖,而是长在温室内,挂在藤上卖。如果一家三口来旅游,小孩子都乐意到大棚去摘番茄了,一边摘一边吃,一直到摘了满满的一袋才罢手。而父母看到小孩如此投入,心里也乐开了花,再高的价格也会买,这正是体验经济的所在。可见旅游开发,必然会带动商贸的发展,真是一举三得。

3、开发生态旅游农业资源的策略和措施

(1)更新策划理念,走企业化、市场化发展之路。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园区所拥有的有利条件,在主导产业上选择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设施生产,在策划的理念上注入了旅游、休闲、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把差异作为最好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的不同显示出其差异,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

(2)产学研紧密结合,多层次、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园区自身就是一个农业科技研发、产业化拓展的孵化器,通过其示范、推广和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了产业圈。另一方面,园区也积极的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开发高新技术。

(3)以科技为本,优化资源配置。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优势,确定了独具特色的科研发展方向、主导产品和技术定位。在技术定位上实施自有技术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战略,注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主导产品上发展本土品种与引进西洋品种相结合,既不断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种,也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品种,为园区设计独特的生态旅游景观提供了技术支撑。

(4)建立配套完善的旅游设施。利用设施农业和先进的生产模式,种植瓜果、蔬菜、花卉等近1000个品种,创造出新、奇、特的观光效果,并配套建立了相应的旅游设施“农科之窗”、“荷塘观赏”、“八卦田园”、“野菜园”、“水车阵”、“垂钓走廊”、“珍禽园”、“沙漠植物园”、“心灵茶庄”等一大批集科研、环保、生产、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林景观,吸引了大量的境内外游客。

四、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1、理念创新。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从筹建就树立了“差距产生效益”的新理念,并认真思考如何寻找和利用差异来改造传统农业。他们通过寻找自然资源、农业产业、区位优势等方面差异点来营造新的生态旅游景观,打造园区独特的品牌。例如园区于2000年元旦至春节在园区成功举办珠海首届南瓜文化艺术节,展示了全世界数百个珍、奇、特、新的南瓜品种,大的如大鼓,重达100多公斤,小的如鸡蛋,轻才20克,黄、白、红、绿、青、蓝、紫七彩缤纷。进入南瓜园仿佛进入了南瓜大千世界、南瓜的艺术殿堂。南瓜节开幕一个月,创下门票收入130万的记录,由此也带出了一个新的产业——观赏玩具南瓜规模化生产。这样通过理念创新,运用农业高新技术开发新品种,利用生态学和景观学原理精心设计各种差异化的景观和景点,打造出一个融“自然美景、现代科技、人文情怀”的生态旅游区,丰富和发展了农业和旅游的内容和新领域,找出一条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道路。

2、制度创新。一是科研管理体制创新。首先,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打破传统立项方式:不搞纯理论的基础研究。其次,科研立项与市场供求密切结合,由市场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完善对科技人员和项目承担单位的激励制度,对于课题成果的产业化效益,实行“技术折股,按比例提成”的激励机制。第四,建立起课题组成员课题研发的风险金制度,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率。二是用工、分配体制创新。该科技园区作为事业单位,存在多种形式的用工制度(如编内人员由财政负担工资,编外人员由企业自收自支)。通过大力提倡绩效工资,形成报酬级差,混淆用工身份,建立岗位津贴和奖励制度,对承包部门实行“定职能、定岗位、定编制、定工资总额”的“四定”改革,将津贴和奖励与个人的工作岗位和业绩挂钩,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拉开档次,园区内岗位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使该园区逐步向现代企业用工制度方向迈进。

3、组织创新。珠海农业科技园内实施的是一种将科研、生产、示范推广、科普教育、观光旅游及贸易紧密结合的战略。因此在园区的组织结构上也具有其特殊性。具体组织架构如下:

一是园区运作的管理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建立了园区办公室,负责统一协调园区的各项工作,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对外联络、招商引资、项目监督、后勤服务等管理工作。

二是科学决策的专家机构。农业园区的运作还必须建立各类专家决策机构,以对园区的重大项目进行咨询、决策。珠海农业园区采取紧密型的专家依托机构与松散型的专家群体相结合的方式。如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建立了较为紧密的业务关系,把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珠海大学园区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在重大项目的申报、规划、实施之前,均要征求这些院校专家的意见。而对于一些阶段性或临时发生的问题、项目,则采取专家会议或专项邀请专家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做法。

三是项目创新的研发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名优花卉、特色蔬菜、南亚热带水果及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因此设立了与项目相关的研发机构,如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组织培养研究室、育种中心、蔬菜研究室、观赏植物研究室等,负责园区内各种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并完成国家、省、市各种科技攻关项目。

四是项目实施的企业管理机构。珠海农业科技园区设立了生产部、设计部、绿化工程部、餐饮部、旅游部销售部等机构,专门负责产品的开发、项目的承接、实施和运作,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部门。主导产品的技术支撑来源于研发机构,实施部门视为生产性机构。

五是成果推广的网格系统。园区设立了技术推广部,主要任务是推广、普及农业高新技术,配合当地农业部门抓好各项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同时组织科技人员深入项目区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还在当地的农业产业区建立示范基地,从产前提供种苗、产中指导、产后回收产品,实行一条龙服务,解决了农民的技术、资金和市场问题。

六是科普教育的培训机构。园区建立了培训机构,一方面采取各种形式对农民和农业技术干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确保各项高新技术措施在生产中得到落实,也负责对来园区学习、参观学生的农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同时还与珠海市电视大学、珠海市职业中学联合开办了园艺花卉大、中专班,为当地城市美化培养中初级技术人才。园区现在不仅是科研、示范的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德育教育基地”、“珠海市农业科技干部再培训基地”、“珠海市中小学生的农科教实践基地”等。

七是市场接轨的营销网络。园区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成立了永源公司、金波公司、生力公司及销售中心,专门负责国外市场的开拓,各个产品均形成了销售的网络,为中心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02年园区的出口创汇达860万美元,年旅游收入达1200万元,生产性收入达4000万元。

4、科技创新。科技是园区发展和壮大的动力源泉,园区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一是确立主导产业,发展与之相关的技术和产品。通过对珠海区位优势、气候优势、资源优势及市场需求的认真分析,珠海农业科技园区确立了以名优花卉、特色蔬菜、优质种苗和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以此为目标建立相关的农业技术体系。由于主导产业和相关技术体系的建立,促使珠海农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明确,各个主导产品均按既定目标实施。如:名贵蝴蝶兰在园区的年生产量已达120万盆,组培苗达300万株,成为国内最大的蝴蝶兰生产基地之一,成为园区强大的经济支柱。

二是实施自有技术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战略。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认识到国际市场竞争的严峻性,不仅注重开发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如甘茶蔓高产种植技术、保健植物加工技术、名优花卉的优质高产技术等,同时还不断引进和发展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如无土栽培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形成了在国内外均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资源体系,为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三是发展本土品种与引进西洋品种相结合。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近几年一方面不断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种,如本地南瓜、猪笼草、树仔菜、荔枝、龙眼等,也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并进行试验、筛选、鉴定,确定了一系列蔬菜、花卉、水果名优品种,为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实现产业化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也为园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广泛的资源。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珠海高科技农业园区送展的产品一举夺得广东省瓜果类金、银、铜三个大奖,在第四届中国(广州)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上,珠海园区设计建设的“奇异瓜果园”获得“室内艺术园景设计大奖”,种植数个特优品种获得园林精品的单项金奖、银奖和铜奖等殊荣,说明园区在品种的研究上处在国内同行的先进水平。

四是短期性项目与长远性项目相结合。如近两年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根据市场的需求,在春节、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日时,引进种植了郁金香、百合等花卉产品,获得了时效性的经济效益。同时,园区也十分注重与园区科技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紧密相关的项目,它们或许短期内见不到效益,如:组织培养、育种、基因工程等是一些投入大、收效慢的项目,但它却是园区发展最具生命力和创造性的部分,因此,珠海高科技农业园区每年投入近百万元用于该类应用基础项目的研发,现在各类名贵花卉的无性繁殖系统和各种样品的分析测试手段已经建立,为园区科技发展储备了充足的项目。

五是完善科研设施,努力创造项目实施的设施条件。要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就必须拥有与人才、项目相适应的先进仪器设备,以确保项目的高质量、高水平和高效益。近年来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投入了300多万元,购置了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组织培养室、分析测试室,形成了在珠三角乃至全国农业园区具有竞争优势的实验设施,为吸引人才、实施项目、创立品牌奠定了设施基础。

六是建立科研+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科技推广体系。为了实现园区这一目标,珠海农业科技园经过几年实践,摸索了一条科研+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即将基地建立在珠海斗门农民的土地上,实施产前提供种苗、肥料、农药,产中指导农民技术,产后回收产品的一条龙服务,将科研成果、技术、种苗与农业生产和市场紧密结合,形成规模化的农业产业链,用科技和市场带动农民致富。目前该基地已经将绿色蔬菜出口到澳门及珠海市的各大机关、超级市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七是重视信息系统的建立,随时掌握科技的发展趋势。珠海农业科技园在信息系统的建立上,不仅注重国内科技期刊和资料的收集,建立了园内图书资料室、科技档案室,还为各个职能部门、主要科技人员均配备了计算机,充份利用国际互联网系统搜集国内外科技信息,同时还建立了园区自己的农业科技网站,这些均为科技资源的搜索、电子商务的运作、项目的国际化奠定了信息资源的基础。

5、模式创新。通过几年的实践,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摸索出了一套混合型的管理模式,即在园区的管理上,有民营企业的做法;有外资企业的管理;还有领导的个人魅力和格化的管理。为此,称之为“混合型”的管理模式。

一是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珠海农业高科技园区在宏观管理上,注重分析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在重大科研项目上对人财物进行宏观调控,集中有限的资金,进行投入、集中的打歼灭战。在微观上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运转,采取目标管理,放权让利,各自经营实体实施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政策,充分调动了园区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

二是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园区借鉴民营经济机动灵活,果断决策,管理到位的管理优势,为我所用,提高效率。这一管理模式对领导层、决策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园区领导们敢于负责,善于拍板,不错过任何机会,给投资者十足的信心和优质服务,有利地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如该园区领导们在与台湾商人谈判合作规模化开发蝴蝶兰花项目的过程中,无论对方提出什么问题,马上作答。虽然投资额在1000多万以上,但只用了2小时便签订投资协议,一个星期后开始兴建,三个月开始产出,速度之快,连台商都感意外。

三是注重吸收国有企业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优势。在吸取民营企业管理先进经验的同时,同时注重吸收国有企业好的管理模式。国有企业组织健全,规范经营,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党团、工青、妇卫等组织的作用,强化各部门的功能,特别是把人的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这些都是农业科技园在管理上要借鉴和吸收的。

四是注意是借鉴台资企业的管理模式。台资企业具有很强的管理优势,他们在管理理念上比较先进,完全是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制订出既先进、又科学的管理制度。台资企业注重市场调查预测、控制成本核算、保证产品质量、做好售后服务、重视人的作用。这种经营策划的理念值得学习。如园区在与台湾商人合作生产兰花的项目运作过程中,确实学习到了台商的精明能干,信息灵通,善于控制成本,精于开拓市场、敢于大胆投入,市场占有率高等先进的管理方法。

五是充分发挥领导集体或个人的人格魅力。要管理好一个园区,还应强调领导或领导集体的个人魅力和人格化的管理,树立领导威信很重要,企业员工对他的主管有点崇拜也并没有害处,但不应搞个人崇拜。当然,领导的威信或他人对你的崇拜都应建立在领导的个人魅力、人格化的基础上,即领导政治上的成熟、业务上的精通、懂得领导艺术、率先垂范、关心同事、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整体,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出了品牌,创出了效益,走出了一条特色的路子,这无疑与领导层的威信有着很大的关系。

五、结论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科技优势以及园区所拥有的有利条件,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把差异作为最好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的不同显示出其差异,选择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设施生产作为主导产业,走出一条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并通过其示范、推广和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千家万户的农民致富。这一案例的实证分析表明:一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可以产生独有的农业要素差异,可以发展为新型的特色主导产业;二适应消费层次的深化和生态保护的需要,农业的性质发生巨大变化,它已经成为具有多功能性的产业,农业将成为体验经济的主导产业;三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交叉的载体,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创新,它将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主流。四是人力资本由于其在思想理念、信息资源、现代管理、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优势,将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郭焕成等:观光农业发展研究,经济地理,2000(2)。

2.卢云亭等:观光农业,北京出版社,1995年10月。

3.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论,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7月。

篇5

关键词:遗产地; 遗产旅游; 世界遗产

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大,遗产保护的话题也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遗产旅游研究也成为热门话题之一。但纵观过去十多年国内关于遗产旅游的研究,发现更多的是“遗产地的旅游研究”,对遗产的特殊性、遗产的本质等问题则凸显不够。本文拟在回顾过去“遗产旅游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旅游研究的反思热潮,对遗产旅游研究的核心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

1 国内的“遗产旅游研究”都在研究什么

1.1 学术期刊遗产相关的旅游研究

早在1999年,王大悟在有关生态旅游的阐述中首次提出“遗产旅游”的概念,他认为,“遗产旅游囊括了人文及自然两个方面的遗产资源,生态旅游处于遗产旅游之下的半个级别,强调自然资源的属性”(王大悟,1999)。此后,随着遗产旅游的兴起,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多,根据向岚麟(2009)的总结,遗产旅游研究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见表1):(1) 基础阶段(1985~1991),该阶段主要以具体遗产地为研究对象,研究热点包括旅游开发、遗产美学、历史、科学价值等,研究也一般以定性分析为主,重在对遗产地本身特点的描述;(2) 过渡阶段(1993~1996),这个阶段的研究仍以具体遗产地为研究对象,研究热点在旅游开发、遗产价值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对遗产保护和遗产监测的关注,简单定量分析的研究增加,强调旅游开发和环境科学价值研究;(3) 发展阶段(1997~2001),该阶段研究热点包括旅游开发、遗产价值、遗产可持续发展等,研究方法开始逐渐强调计量模型的运用,注重遗产保护的整体环境观;(4) 全面提升阶段(2002~2006),该阶段以整体遗产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在数量和比例上极大增加,研究热点包括旅游开发、可持续性、经营管理、遗产保护等方面,研究方法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为主,问题导向型的实证研究增多。而2006年至今,遗产旅游的研究呈现大发展的态势。近年来,中国遗产旅游研究对象趋向深化和多元化,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等传统类型以外,以城镇遗产、工业遗产等为代表的细分遗产类型也逐步得到重视;在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方法得到重视,研究主题虽在逐步扩展,但仍以价值属性、旅游发展、产业经济、游客及社区和保护管理五大内容为主(戴湘毅,等,2014)。

从研究主题来看,以往的“遗产旅游”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类别:

一是根据遗产旅游的主体和客体关系进行分类(向岚麟,2009;戴湘毅,等,2014),大致可以分为:(1) 遗产地本体研究,即对遗产地自身特点及价值的分析评价,包括价值特色、历时研究、环境科学、现存状态和资源评价;(2) 遗产旅游者研究,包括旅游者的时空规律、行为特征等方面;(3) 遗产地的社区、政府/组织、媒体等利益相关者研究;(4) 遗产地旅游活动研究,是基于对遗产的本体价值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人们对遗产的保护、利用、开发、管理等各种措施活动。

二是根据遗产地的相关要素进行分类(戴湘毅,等,2014;冷志明,张铁生,2009;陈蓓蕾,2012;乔恩凤,朱江群,2010;邹统钎,等,2009),大致可以分为:(1) 世界遗产地旅游的内涵研究,即对遗产旅游的概念及基础理论的研究;(2) 世界遗产地价值研究,包括对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技术、建筑、美学、景观、生态、哲学等多方面的价值分析;(3) 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研究,主要是指在遗产地上进行的旅游开发活动及其影响的研究;(4) 世界遗产地旅游营销研究,主要包括对遗产地旅游市场与产品营销研究;(5) 遗产旅游研究方法研究,主要是指在对遗产地旅游研究方法的总结;(6) 世界遗产地保护研究,主要是对遗产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保护问题进行的研究。

三是根据遗产地的类型进行分类(戴湘毅,等,2014),一般分为:(1) 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研究;(2) 古村、古镇、古城类遗产旅游研究;(3) 山岳自然遗产旅游研究;(4) 农业遗产研究;(5)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6) 工业遗产研究;(7) 乡土遗产研究等。

不难看出,研究中,倾向于将所有遗产地特别是世界遗产地上发生的旅游活动,界定为“遗产旅游”;把遗产地本身的研究以及遗产地旅游开发、管理与影响相关的研究,则称之为“遗产旅游研究”。但这种界定与分类方法留下的困惑就是,还有什么不是遗产旅游?遗产旅游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1.2 国家基金资助的遗产相关旅游研究

一般来讲,学界认为,得到国家基金资助的学术研究代表了该领域最前沿、最紧迫的研究选题,因此,从国家基金资助的角度来分析遗产旅游的研究内容与主题,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国内遗产旅游研究的进展。

通过检索2005~2015年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遗产地旅游研究相关项目发现,近年来国家基金对遗产研究的资助不断加强,从2010年起,每年遗产旅游方面的立项都在5项以上。从研究主题来看,2011年以前的国家基金主要资助遗产资源的价值研究,2012以来的资助项目开始强调社区利益分配与遗产的可持续性;而2015年,重点开始偏向于研究遗产地的保护及遗产价值的评估,研究热点又开始回归到理解遗产旅游的价值属性及本质特征。

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关注点不同,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始终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重点,但关注的遗产类型在不断变化,2007年以前多关注世界文化遗产,此后开始关注多元化的遗产如工业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的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问题。

总体上来看,近年来国家基金资助的遗产地旅游相关研究以应用性研究为主,主要包括遗产保护、旅游开发、经营管理、价值属性4个方面,只有2.27%的项目主要针对遗产旅游的概念性问题进行研究。但从这些研究主题与内容来看,“遗产旅游”所反映的问题与之前热门话题如生态旅游的研究内容差异不大,所研究的问题实质其实相同(见表2)。

表2 国家基金的遗产旅游研究主题

位序1234567

研究方向经营管理旅游开发遗产保护遗产地社区研究价值属性可持续概念性分析

频数712133531

百分比%15.9127.2729.556.8211.366.822.27

资料来源:作者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官方网址项目检索整理。

2 遗产与遗产旅游的核心问题

2.1 遗产的核心问题:谁选择与决定遗产

据考,我国“遗产”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卷五十七,原句为“(郭)丹出典州郡,入为三公,而家无遗产,子孙困匮”,其含义可以理解为“亡者留下的财产”见《二十五史全文阅读检索系统》,南开大学组合教学研究中心和天津永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即是指祖先留下的物质财产。这一本义至今仍在使用,如《新华词典》将“遗产”解释为:公民死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及历史上遗留、累积的精神财富。在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领域广泛使用的“遗产”一词,经历了从“宝物”“古玩”“文物”“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阶段,其蕴藏的内涵与表征的理念也在不断变化(张朝枝,2008)。

一般认为,英文“遗产”(heritage)一词源于拉丁语,指父亲留下的财产。几经沧海桑田,“遗产”一词的内涵没有根本性改变。但也有学者认为,heritage一词大约产生于1970年代的欧洲,其涵义与古汉语中“遗产”的涵义基本相当,通常指从祖先继承下来的东西(Prentice,1993)。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遗产”的含义开始被不断引申,地方文脉、历史人物等被都认作是一种遗产,并越来越多地被用作商业用途(张朝枝,2008)。

总的看来,遗产的概念从“祖辈传下来的”财产发展到“与个性概念密切相关的”象征性遗产,从物质遗产向非物质遗产发展,从国有遗产向社会、民族和社区拥有的遗产发展(张朝枝,2008)。换言之,遗产的概念经历了从“特殊的”遗产系统走向“一般的”遗产系统、从作为历史的遗产时代走向了作为纪念的遗产时代的过程(皮埃尔,1997)。遗产概念作为20世纪末最有影响的文化现象(洛文塔尔,2006),其概念与内涵的演变也反映了不同时代文化与自然观念的变化及其社会行动影响。从本质上讲,遗产是人们根据当前的目的与价值观对历史的选择性再现(Olsen,Timothy,2002),它是“遗产”的现象环境经过文化与社会筛选,再经过行为世界的经济筛选才成为“具有价值的遗产”(Timothy,Boyd,2003),在这个过程中,由谁以及用什么标准来决定“遗产”是遗产,这个选择过程是“遗产”成为遗产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遗产概念的核心问题与“选择”相关,即“谁”选择或者决定了它是“遗产”?它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2.2 遗产旅游核心问题:谁展示与为谁阐释

早期关于遗产旅游的定义,是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综合角度出发的。从供给角度而言,一般认为,遗产旅游是“关注我们所继承的一切能够反映这种继承的物质与现象,从历史建筑到艺术工艺、优美的风景等的一种旅游活动”(Yale,1991)。但这种定义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认为这样是混淆了遗产旅游与历史文化旅游。从需求角度而言,有学者认为,遗产旅游是“旅游的一种,这种旅游的主要动机是基于对目的地的个人遗产归属感的感知(Yaniv,et al.,2001)”。但这种定义的问题在于缺乏可操作性,无法进行统计。实际上,两种定义的核心问题都是“这个遗产属于谁”?

遗产资源变成遗产旅游资源或产品,关键在于怎样“解释”(interpretation)遗产,即:怎样给遗产讲故事,由谁来讲故事,讲给谁听,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讲故事者变成了权威、商业机构,讲故事的目的地在于经济利益,听者成为了大众消费者,故事本身也因此其实是一种“权力话语”(彭兆荣,郑向春,2008)。当遗产地不断被游客访问时,遗产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旅游资源或者说旅游吸引物。此时,人们不可否认地赋予文化与自然遗产以一定的经济价值,使遗产成为人们“消费”的对象。但其实遗产本身并不是旅游资源,它们只是被人们建构成为了旅游资源。旅游把遗产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形成了消费资本,它既是文化的资本化过程,同时也是遗产作为历史的物质载体向消费者传达其文化价值,提示和强化人类个体或群体的存在意义,唤醒和强化个体和群体的认同感,因此又是资源的文化化过程(蒂莫西,等,2007)。而遗产旅游地则是遗产与旅游活动共生的空间和产生意义的地方,从地理学的视角而言,是旅游活动使遗产“空间”变成遗产“地方”。可见,说遗产通过旅游活动来阐释其意义与价值,其核心问题是向谁展示或怎样阐释,展示或阐释的主体与目标对象不一样,遗产旅游的形式与内容就会发生变化。

3 旅游研究的大背景转向

3.1 本体论变化:边缘性研究对象受到关注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学术界的交流日渐加强,多元化的经济体世界导致了本体论的变化。这种社会背景的变化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1) 交易方式变化,非市场交易的交易活动越来越重要,如无论是在贫困的还是富裕的国家,女性的非市场交易和无偿家务劳动构成了国家经济活动的30%~50%;(2) 劳动力活动变化,人们的工作方式开始由有稳定工作收入的工作转变为非固定形式的工作;(3) 经济组织变化,目前世界是多种政体共同存在的形式(见表3)。

社会背景的变化,导致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导致了人们文化价值观的改变,人们不能再用一种标准来衡量全球变化,这要求人们开始关注一种新的经济本体论,并认识到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边缘化”的经济现象的重要地位,人们需要关注展示和记载构成了全球社会福利的大量不同的经济交易、劳力活动和经济组织(GibsonGraham,2008)。与此相对应,学术研究也开始向表演性本体论(performative ontological project)发生转变,这种本体论是带来新的经济体,而不只是关注和评定已有的物体的现实主义认识论。因此,去挖掘边缘化、隐蔽性和替代性的经济活动会使研究变得更加真实和可信,对政策也更具指导意义(GibsonGraham,2008;张朝枝,2014),一些原来被认为边缘的群体、现象在研究领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对少数裔、另类文化等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

3.2 认识论变化:研究视角超越传统时空观

在国内研究还在模仿西方国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西方科学哲学的主流已经由实证主义转向实在论,进而发展为建构实在论(黄光国,2006)。且由于社会物质实质的巨变、全球的时间与空间感关系的快速变化,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体验方式实现了革命性转变,先前所认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品质已然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时间的加速和空间的缩小的深刻体悟(哈维,2003;冯建辉,2010)。由此,人们的认识论,即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旅游研究上来看,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认识尺度的变化所导致的学者格局观的改变。旅游研究,从内容上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以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早期研究,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研究,旅游环境及生态等方面影响的功能主义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从全球化视角分析如何有效利用旅游的全面发展时期研究(白廷斌,Wall,2010);而旅游研究者也经历了老一代以其他学科模型研究旅游的非旅游研究背景学者,到中一代引用西方理论背景研究旅游的学者,直至现在的新一代学习西方的研究规范,以全球化的视角来研究旅游的青年旅游研究者(Tgeneration)(张朝枝,2014a)。种种现象表明,现在的旅游研究学者获取知识的方式不仅限于本国的知识范围,而是站在世界的角度来谈问题,其对旅游的认识尺度发生了变化。二是游客流动性导致传统理论的适用性受到挑战。随着超音速大型客机和互联网的覆盖,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同时性进一步加强,自然的空间距离和障碍已经微不足道,故在时间图景上,人们对时间距离的感知比对空间距离的感知更为重要(黄光国,2006)。游客的流动性不断增强,旅游方式也越来越灵活化,人们的出游目的也不再只是游览各类高级别的旅游目的地,而是倾向于在短时间内游览更多的旅游目的地,故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开始趋向于交通便利性的竞争(Hall,2015)。此外,新技术、新技能、新方式快速出现又迅速过时,于是各种形象工业、一次性的服务、表演、象征性产品占据了生产的主导地位,由此构成了整个生产过程在快速流变的革命性时空图景中展开。也正因为生产过程中,符号和形象的受重视,商品生产完全和文化联结在了一起,文化的产业化和文化生产、文化消费成为后现代文化的特征(哈维,2003)。游客流动性的增强及文化认识的转变导致现有理论无法完整的解释研究的现象,传统理论的适用性下降。在这种背景下,一些超越传统时空观,如从现实空间到虚拟空间、从中小尺度研究视角到全球化的研究视角的相关研究,开始备受关注。

3.3 弱理论时代:陷入“找理论”的困境

以往的学术训练是要求学者是具有辨识能力、超然地、批判性地去看待问题,要求学者能深入问题的内部,看到问题的本质,学者们对理论构建的过程类似于偏执狂的心态(GibsonGraham,2008)。但由于多元化经济体时代的到来,导致了学者本体论开始向表演性本体论转变,并认为理论的目标不是通过证实我们已知的东西来扩展我们的知识,而是将获取理论视为是为了让理论产出新的东西的一种工具,这就要求学者发现被边缘化的经济现象,锻炼一种“弱理论”的思维形式(GibsonGraham,2008)。另一方面,时空观的改变使学者们的格局观及研究尺度开始趋向全球化的视角,传统理论对现有研究现象来说具有局限性,这些理论有效性边界受到局限,学术研究进入“弱理论”的时代。

此外,学术发表竞争使数据分析工具与技术特别是计量技术被神圣化,这一方面使一些研究形式上显得更加“科学化”,学术的竞争沦为技术与工具的竞争;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理论创新,对研究问题变量之间的关系依赖于复杂的技术手段来测量,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一种“弱关系”,其研究理论也往往是“弱理论”(张朝枝,2014)。在近几十年里,旅游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回顾这些年的研究可以发现:旅游研究的内容和话题都有扩展,研究方法和途径也更加精密,研究结果也更加多样化(Kreisel,2011);然而,很多研究仅仅限于对现象的描述,进行案例的重复研究(Franklin,Crang,2001),也或许旅游研究理论多源自其他学科领域,而这些理论的前提假设却少有提及(Franklin,Crang,2001;Botterill,2001)。因为这些原因,很多旅游研究陷入“找理论”的困境,为了用理论而用理论,而对问题的实质触及不深。

3.4 集体反思热潮:批判性研究受欢迎

基于上述背景,不少学者开始逐渐认识和反思旅游学科发展与学术贡献、实用价值的关系,积极回顾和评价学科发展问题(保继刚,等,2011),近年来,受到社会科学中文化转型及旅游与休闲研究中不断增加的后结构主义的影响,旅游研究已经开始进行“批判性”转型,它寻求挑战该领域主导的论述,反击所谓的旅游研究是“产品化”的研究的偏见,鼓励一系列对旅游的权力、论述和表现形式的本质的批判性的话语、讨论及争论,并强调旅游和休闲作为主要的文化现象的存在,被誉为是旅游产业一次“和平的革命”(quiet revolution)(Bianchi,2009)。

基于此,国内学者也开始对我国的旅游研究进行反思(保继刚,等,2011;朱峰,等,2011)。大多认为研究表明,我国的旅游研究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

(1) 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不强。虽然我国旅游研究的学术规范问题已经得到普遍重视,但研究的问题意识仍亟待加强,学术规范不仅要追求形式上的“规范”,更要重视实质上“规范”(保继刚,等,2011)。旅游学科发展面临的困境是需要旅游研究者共同努力去打破的,这就需要研究者认真考虑和追求学术成果对构建旅游理论体系、推动旅游学科发展所能作出的学术贡献(朱峰,等,2011;冯凌,等,2011)。

(2) 旅游研究的学科身份迷失。有分析认为,目前我国旅游研究的基金项目的选题方式均存在“去旅游化”现象,即旅游现象仅成为其他学科的剖析对象,研究贡献表现在验证、完善、补充已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而非旅游理论的提出或完善,这也就使得旅游研究间的对话与交流更加困难,旅游研究者学术身份认同面临困境,旅游学术共同体难以建立(朱峰,等,2011)。目前的旅游学科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主要处于从其他学科汲取理论养分的阶段,基本上是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一系列其他学科应用研究的综合,从相关学科角度切入的各分支学科发展参差不齐,总体水平偏低且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冯凌,等,2011)。

(3) 在研究技术与技巧中迷失了方向。我国的旅游研究经历了以描述性和概念性的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到开始出现定量研究方法并不断增长,发展到了现在定量研究方法比例持续增长且占主导地位的过程。目前,我国旅游研究高度重视定量研究方法,研究技术呈现多样化和现代化,高新技术如RS、ArcGIS、GPS等在研究中得以运用(汪德根,等,2011)。这说明,我国的旅游研究渐渐在研究技术与技巧中迷失了方向。但任何定量研究的结果,若要在逻辑上没有漏洞,需要用定性的语言加以描述和解释,故旅游研究方法应该实现定性回归,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汪德根,等,2011)。

这些反思进一步唤起了青年学者对现有研究的批判性思考,一些批判性研究在主流期刊受到欢迎,近年来critical tourism research的学术共同体正逐步形成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4 遗产旅游研究的核心议题

如前所述,遗产旅游研究也需要更具批判性,我们需要反思,之前的“遗产旅游研究”,是在研究遗产地上的所有旅游现象?还是在讨论具有遗产本质属性的核心问题?如果只是发生在遗产地上的所有旅游现象,那遗产旅游研究的特殊性在哪里?遗产旅游研究的哪些议题才能更加突出地显示遗产的本质属性?

遗产的本质是人们根据当前的目的与价值观对历史的选择性再现(Olsen,Timothy,2002),遗产的认定和选择的过程是权力博弈的结果(张朝枝,2008),因此理解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差异所产生的矛盾冲突也就自然成了遗产旅游的核心问题(Dahcr,2000;Richter,1997),这种矛盾的冲突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遗产产业迅猛发展而日益明显(胡志毅,2011)。遗产从生产到消费的内生矛盾注定了遗产的复杂性(胡志毅,2011),这种复杂的内生矛盾关系可以总结为三大核心问题:“什么是遗产(who)”“象征什么价值(what)”“如何再现价值(how)”(张朝枝,2014)。围绕遗产的三大核心问题,可以展开遗产旅游研究的核心议题。

(1) 与“什么是遗产”“谁的遗产”相关的议题。“什么是遗产”议题,包括“谁决定什么是遗产”“用什么标准选择遗产”等关键问题。从生产过程来说,遗产的生产过程即遗产的申报与认定的过程,实际上国际价值取向与国内专家的话语权很大程度上影响遗产价值的认定(戴湘毅,阙维民,2012);从消费过程来看,消费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遗产的内容体系和再现方式(胡志毅,2011)。“谁的遗产”“什么是遗产”问题,实际上是不同利益相关者在遗产认同上的不同价值观的冲突问题。在遗产旅游研究中,应重点探讨,旅游作为外生变量如何影响遗产的选择与生产、旅游如何影响利益相关者的遗产认同、这种认同反过来又是否会影响旅游与遗产的关系等问题。同时,从研究对象上讲,需要对更多边缘性遗产进行关注,关注的遗产类型也可以从世界遗产扩展到多层次、多类型的遗产,如工业遗产、农业遗产或者乡村遗产、社区遗产等类似的主体,能够更好地丰富遗产旅游研究体系。

(2) 与“象征什么价值”相关的议题。“象征什么价值”议题,主要包括对遗产经济文化双重属性的讨论的回答(胡志毅,2011),如“代表谁的价值进行表征与阐释”“展示与阐释给谁看(听)”等关键问题。遗产本身具有多重属性特征(张朝枝,2014b)。在展示与阐释过程中,遗产代表什么价值,传播什么价值,传播对象是谁,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关键问题。作为遗产展示与阐释的重要手段,旅游如何建构遗产价值,如何传播遗产中承载的价值观,游客、居民、遗产权力话语者如何通过互动而不断重构遗产的价值等等,这些问题都非常重要。在这些问题研究的视角选择中,可以超越传统时空观,对遗产价值表征与传播相关的变量进行关注,比如对空间再生产、遗产集体记忆、文化公民身份等问题进行研究。

(3) 与“如何再现遗产”相关的议题。“如何再现遗产”主要是指“怎样阐释”的问题,包括采用何种方式、选择何种价值进行遗产消费或生产。这一问题主要是将无意义的遗产物质实体赋予意义以及传播,这与遗产“作者权”紧密联系,而遗产作者权取决于行政地位、产权状态、学术权威和经济资本等诸多要素(胡志毅,2011)。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怎么“解释”遗产,即:怎样给遗产讲故事、由谁来讲故事、讲给谁听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讲故事者变成了权威、商业机构,讲故事的目的地在于经济利益,听者成为了大众消费者,故事本身也因此其实是一种“权力话语”(彭兆荣,郑向春,2008)。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重点要关注遗产解说与建构、旅游如何影响遗产等。在这样的研究中,一些边缘性群体,如以前比较少关注的少数民族社区、或者社区内的群体差异、或者一些以往被认为“另类”“与遗产不相关”的群体可能需要进行深度关注。

当然,正如遗产概念本身一样,遗产旅游的研究也会不断地变化,但在全球旅游研究更加强调批判性反思、关注边缘性群体和另类现象的今天,遗产旅游研究也应该超越传统时空观,围绕遗产的核心问题展开研究,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回答遗产的本质问题。

参考文献:

[1] 白廷斌,Wall Geoffrey.旅游与发展:一个分析框架的形成与演变[J].旅游学刊,2010(4):1319.

[2] 保继刚,尹寿兵,梁增贤,陈钢华,.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12):15061512.

[3] 陈蓓蕾.中国世界遗产旅游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2(35):7273.

[4] 戴湘毅,唐承财,刘家明,朱爱琴.中国遗产旅游的研究态势――基于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旅游学刊,2014(11):5261.

[5] 蒂莫西,博伊德.遗产旅游[M].程尽能,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6] 戴湘毅,阙维民.世界遗产视野下的矿业遗产研究[J].地理科学,2012(1):3138.

[7] 冯建辉.哈维的“时空压缩”理论浅析[J].唯实,2010(7):3337.

[8] 冯凌,石培华,刘佳峰.基于期刊论文时序特征的中国旅游研究30年历程与规律[J].地理科学进展,2011(2):239248.

[9] 哈维.后现代的状况―― 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社,2003.

[10] 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1] 胡志毅.国外遗产旅游“内生矛盾论”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11(9):9096.

[12] 冷志明,张铁生.我国世界遗产地的旅游研究进展及展望[J].人文地理,2009(6):111115.

[13] 洛文塔尔戴维德.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M].周耀林,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14] 彭兆荣,郑向春.遗产与旅游:传统与现代的并置与背离[J].广西民族研究,2008(3):3339.

[15] 皮埃尔・诺拉.一种正当其时的思想[J].信使,1997(12):1418.

[16] 乔恩凤,朱江群.国内遗产旅游研究综述[J].大众商务,2010(7):49.

[17] 王大悟.巴拿马旅游业TCR行动计划述评――兼析生态旅游和遗产旅游概念的内涵[J].社会科学,1999(7):1115.

[18] 汪德根,陈田,王金莲,刘昌雪.1980~2009年国内外旅游研究比较[J].地理学报,2011(4):535548.

[19] 向岚麟.近22年世界遗产地研究进展――基于13种中文期刊的考察[J].旅游学刊,2009(4):8591.

[20] 张朝枝.旅游与遗产保护――基于案例的理论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1] 朱峰,项怡娴,王春晖.旅游研究中的“去旅游化”现象及反思――基于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旅游类项目的分析[J].旅游学刊,2011(11):2834.

[22] 张朝枝.原真性理解:旅游与遗产保护视角的演变与差异[J].旅游科学,2008(1):19.

[23] 张朝枝.国际旅游研究的转向与中国青年旅游学者的使命和责任[J].旅游学刊,2014a(1):1315.

[24] 张朝枝.遗产责任:概念、特征与研究议题[J].旅游学刊,2014b(11):4551.

[25] 邹统钎,王小方,刘溪宁.遗产旅游研究进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1):7276.

[26] Botterill D(2001).The epistemology of a set of tourism studies[J].Leisure Studies,20(3):199214.

[27] Bianchi R V(2009).The ‘Critical Turn’ in tourism studies:A radical critique[J].Tourism Geographies,11(4):484504.

[28] Dahcr R F(2000).Dismantling A Community’s Heritage[M]//Tourism and Heritage Relationships:Global,National and Local Perspectives.Athenaeum Press,109.

[29] Franklin A(2001),Crang M.The trouble with tourism and travel theory[J].Tourist Studies,1(1):522.

[30] GibsonGraham J K(2008).Diverse economies:Performative practices for ‘other worlds’[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32(5):613632.

[31] Hall C M(2015).On the mobility of tourism mobilities[J].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18(1):710.

[32] Kreisel W A(2011).Some thoughts on the future research on leisure and tourism geography[J].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15(4):397403.

[33] Olsen D H,Timothy D J(2002).Contested religious heritage:Differing views of mormon heritage[J].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27(2):715.

[34] Prentice R(1993).Tourism and Heritage Attraction[M].London:Routledge.

[35] Richter K L(1997).The politics of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Emerging issues for the new millennium[M]//Douglas P,B R.Contemporary Issues in Tourism Development.London:Routledge,108126.

[36] Timothy D J,Boyd S(2003).Heritage Tourism[M].London:Pearson Education,25.

[37] Yale P(1991).From Tourist Attractions to Heritage Tourism[M].Huntingdon:ELM Publications.

[38] Yaniv Poria,Richard Butler,Airey D(2001).Clarifying heritage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8(4):10471049.

Heritage Tourism Research:From Tourismin Heritage

Sites to Heritage Tourism

ZHANG Chaozhi, LI Wenjing

(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Abstract:

With a reflection about heritage related research in domestic academic journals, and the research projects supported by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d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he paper argued that the current so called heritage tourism researches are actually tourism in heritage sites, the essence of heritage tourism has not been touched. With further analysis on the essence of heritage and heritage tourism and the paradigm shift of social science, the paper put forwards the core research issues about heritage tourism research, and the key research questions including “ what is heritage”, “whose is heritage”, “ how to represent heritage”etc.

篇6

1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控成效

1.1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现状

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具有降雨侵蚀性大、岩石矿物风化强、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差、山多坡陡、土壤抗蚀性低的特点,外加高密度高增长率的人口,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生态恢复难度较大,其中花岗岩风化形成的红壤是南方丘陵山地最容易受到侵蚀土壤类型之一。原本十分脆弱的侵蚀基质,在强大侵蚀动力和人为干扰的双重作用下,水土流失极其剧烈。就地理区域而言,列入南方红壤山地的区域范围包括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安徽、湖北8个省份。在20世纪80年代时,南方8省的水土流失情况最为严重,流失面积达到25万km2,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1/5。经过各方多年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有所下降,但依然呈现以下4个主要特点:

1.1.1整体好转,局部人为破坏仍然突出据资料显示,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呈现整体好转、局部恶化的趋势[10],人为因素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日益增多。依据国家水利部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划分标准,我国南方红壤山地土壤水利侵蚀强度可以分为轻度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在500t•km-2•a-1以下)、中度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在500~5000t•km-2•a-1)和重度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在5000t•km-2•a-1以上),其中重度水土流失包括强烈(平均侵蚀模数在5000~8000t•km-2•a-1)、极强烈(平均侵蚀模数在8000~15000t•km-2•a-1)和剧烈(平均侵蚀模数在15000t•km-2•a-1以上)3个等级。调查统计表明,在1990年到2011年这20年中,南方8省大力加强水土流失防控工作,水土流失面积和流失强度总体来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减少的总面积为94100km2,平均每年减少4482km2。其中湖北水土流失减少面积最大,约为31600km2,接近于4个武汉市的国土面积[11]。浙江省水土流失面积降幅最大,从1990年的25700km2,下降到2011年的9900km2,下降幅度为61.46%[1],在南方红壤丘陵山区中水土保持成效最为明显。就不同流失程度而言,2011年与1990年相比,轻度、中度、重度水土流失面积分别下降了61.88%,68.04%和15.39%,由此可以发现,多年来治理成效虽然显著,但新旧并存的重度水土流失的山地治理依然任务十分艰巨。值得注意的是,在局部地区,如广东省与海南省,水土流失面积不降反升,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城镇开发项目和不合理的农业措施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

1.1.2散型分布,隐蔽危险流失点难以察觉南方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大多呈现斑点状分散分布,与集中连片的水土流失区相比更不易被人察觉,因此南方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渐进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未得到足够重视,待情况危急再抢救已为时已晚。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相比,南方丘陵山地侵蚀模数虽然较小,但其岩石风化层很薄,仅为黄土厚度的1/10~1/50,一旦土层流失殆尽,侵蚀退化的土壤植被恢复将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南方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防控应着眼于“早发现,早治理”,尽量将水土流失控制在初期阶段。

1.1.3林下脆弱,乔木灌草工程尚未配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方红壤丘陵山地大面积营造马尾松林、油茶林、桉树林以及其他经济林,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但水土流失面积却日益加大。“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成为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典型现象。林地表层土壤沙砾化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程度高,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形成乔-灌-草合理配套的水土保持植被条件,林下植被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成为诱发林下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原因。

1.1.4崩岗侵蚀,支离破碎地块难以治理崩岗侵蚀是我国南方地区典型的水土流失类型,主要发生在花岗岩风化壳深厚的南方红壤丘陵区,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治理难度大,崩岗发育程度呈现一定地域规律性,平行于华南海岸线,自东南向西北逐级减弱。崩岗侵蚀面积虽然比较小,在水土流失中所占的面积不大,但是崩岗危害性极大,会破坏农田,并使土壤肥力下降,淤堵河道,甚至冲毁各类农用设施,侵蚀量远大于面状和沟状的水土流失。2005年长江委的崩岗侵蚀调查结果显示,南方红壤考察区共有崩岗20.13万个,崩岗总面积达到1114km2,其中广东崩岗最为严重,崩岗数量占到南方红壤考察区崩岗总数的53.6%,崩岗面积占总面积的74.3%。综上所述,目前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较过去已明显减少。一方面,水土保持工作形成共识并受到高度重视,水土流失防控也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由于不规范的强度开发等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却在不断加大,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日益月滋,隐蔽或者潜在的水土流失还未得到切实防控。可以认为,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的防控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1.2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防控总体成效与典型案例

南方各地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11年南方8省的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就达到22×104km2,其中采取植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7×104km2,采取工程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87×104km2,其他措施治理面积占2135.3km2。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省的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通过政策引导、科学治理、技术创新、机制改革等有力措施的保障,提高山地水土流失防控水平并取得明显成效。长期治理水土流失的实践已表明,只有各级政府强有力领导、实施多部门协同合作才有助于形成争先创优的新局面,水土流失防控工作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近年来在山地治理实践中涌现出一系列有理念、有特色、有创新的成功方法和宝贵经验,尤其是福建省长汀县在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防控治理上堪称典范,值得人们认真学习和集成推广。近20多年来,地处闽西的长汀县经过不断的摸索,从曾经的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985年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县域面积31.5%)变为现在的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从昔日满目红土的“火焰山”到如今四季盎然的“花果山”,这样的变化与其不断创新理念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的积极努力密不可分。其主要措施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定“合理反弹琵琶”思路。采取“等高草灌带”、“播草”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将生态系统的“林-灌-草-裸地”演替进行逆向治理。二是实施“大封禁小治理”策略。对大范围水土流失区实行禁采禁伐,自然修复生态环境,对小范围水土流失剧烈区实行生物或工程措施,选择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阶段性水土保持举措。长汀县经过几十年治理,成绩斐然,水土流失面积由1985年的974.67km2降为2012年的300.80km2,治理度达到69.13%。全县森林面积由1833.33km2提高到2466.67km2,森林覆盖率由59.8%提高到79.4%,森林蓄积量由1025×104m3提高到1289×104m3。长汀县成为南方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面旗帜,为全国水土保持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作为另一成功的典型,江西省兴国县的水土保持工作也具有明显的亮点。兴国县秉持生态治理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以人为本与自然保护相协调的基本理念,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着力建设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果带,修建各类小型水土保持民生工程,提出了“等高水平沟整地技术”、“竹节沟加密放浅技术”等具有江西特色的防控新举措,摸索出“竹节水平沟-灌-草”的林下水土流失治理方案。经过不懈努力,截至2013年底,兴国县由20世纪80年代每年水土流失1100×104t、植被覆盖率28.8%、水土流失面积占84%、夏季地表温度最高达76℃,到2011年植被覆盖率提高至82%、水土流失总量下降至314.08×104t,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990.1km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78.3%,土壤侵蚀量减少40.8%,项目区土壤侵蚀量减少71.6%[17],完成了从“丘陵沙漠”到“江南绿洲”的转变,被评为全国第3个、江南第1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

2山区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模式及其主要经验

由上文分析可知,南方红壤山地的水土流失形势严峻,水土流失防控工作刻不容缓。南方红壤山地总体上仍以植物治理措施为主、工程治理措施为辅,这种单一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发展需求。因此,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并重的山区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模式,成为继单一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另一有效途径。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具有其明显的地理特性,在流域空间上分布差异较大,侵蚀强度也各不相同,所以要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策略,并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发展南方丘陵山区乡村循环经济,一个根本原则就是要突出水土保持型农业综合开发与循环经济型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机结合,通过科学规划统筹与合理利用资源,达到绿色生产和优化环境双重平衡。就此,要运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合理构建南方山地现代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结合山区实际,优化生产结构,突出区域特色,着力开展南方红壤丘陵山地水土保持型农业综合开发。各地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长期实践,已经形成一系列适应各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典型经验,以下总结凝练4种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的典型模式,并相应分析我国南方红壤山地农业综合开发优势和实践经验。

2.1以合理统筹兼顾为主线的特色农业开发模式

南方红壤山区农村以特色农业产业为载体,充分利用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来拓展品牌竞争力,在运用产业集群理论打造规模效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发性与保护性相结合的治理水土流失新路子。以实施水土流失治理与特色产业开发相结合的策略,实现山地生态保护与经济结构调整双同步的目标,力求把水土流失治理区转变为具有当地特色的循环农业开发区,并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群众主体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和自发性,依托社会资金和群众力量做大做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长汀县三洲镇创立的以合理统筹兼顾为主线的特色产业开发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其在水土流失区选择种植耐旱耐贫耐粗放、固氮保水的杨梅树,同时配套水土保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从1993年引种杨梅起,开始了“种杨梅保水土”的拓荒实践。十载光阴,三洲镇杨梅种植面积从6.67hm2扩大到1533.33hm2,一跃成为海峡西岸杨梅最大产区,并通过开发冰冻杨梅、杨梅酒等产品进一步拓展产业链。2011年三洲镇杨梅产值达到7000万元,占工农总产值的1/4。同时借助杨梅采摘带动生态旅游,三洲湿地公园也应运而生,成长为“长汀经验”的另一重要标杆。当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实践表明,尽管实施水土保持型特色农业开发会给当地带来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双重效益,但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的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滞后的问题:一是发展特色农业所配套的土壤培肥改良、水土流失防控、产品深度加工等技术,其不仅攻关难度较大,而且科企时常脱节;二是水土流失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尽完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一体化开发;三是农业开发过程中,人为强度耕作与不规范开发活动的持续加剧,加上受单纯经济利益驱动影响,致使开发与保护脱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治理区开发地的水土流失。为此要注重防控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

2.2以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的立体农业开发模式

根据土壤和资源状况,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和农业开发的梯层结构,建立多能互补、立体经营、综合利用的立体农业开发模式,其在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治理过程别受到重视和推崇。实践表明,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单一种植模式的经济果林植被不仅容易受到破坏,而且受损比较严重,致使水土流失剧烈反弹,进而不利于生态环境维护和立体农业生产。因此要根据山地的不同坡度、土壤肥力、根系深度、阴阳偏好等因素合理配置作物,充分利用时间空间,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建立高效优化的立体生态农业经济产业。例如浙江省安吉县,其将水土流失严重的40km2板栗林地改造成立体农业,坡脚套种茶叶、杨桐、杨梅、黑麦草等植物,作为植被缓冲屏障,蓄水截流;在土质较好的坡面套种毛竹;在土质较为贫瘠的坡顶套种红竹等小径竹,引进藤本植物、灌木等进行生态护坡;同时,利用当地丰富的毛竹资源,修建竹坎,形成竹梯梯田,配合截水沟、排水沟、蓄水池等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调控坡面水系,防治水土流失,提升森林生态质量。事实上,立体农业的开发利用,最大难度在于统筹兼顾水土保持和经济效益的作物选取和搭配。在实践过程中,部分企业或农户往往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为争取获得土地效益的最大化而忽略生态效益,致使水土流失防控效果不佳,甚至造成新的且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很显然,优质的水土保持型树种、草种和经济作物的筛选和繁育成为发展立体农业的关键点和突破点。

2.3以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开发模式

发展沼气等可再生能源,一方面有利于缓和烧柴引起的滥砍滥伐矛盾,其主要意义在于可从根本上解决山区农民的燃料、饲料、肥料问题,成为封山育林的必要配套措施;另一方面,其可作为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纽带,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内部有机质的合理循环利用,从而保证循环种养型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有序拉长产业链,使之成为引导山区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与重要措施。江西省赣州市山区农村的成功经验是:在水土流失治理区的农业开发中,摒弃高投入、高消耗农业发展模式,提出“猪-沼-果”循环农业开发模式,坚持山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并举,以生态经济与循环利用的理念,构建山地现代循环农业的综合开发模式。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废弃稀土矿区和崩岗侵蚀综合治理区,合理种植脐橙、蔬菜等作物,同时配套生猪养殖产业,并利用养殖业废弃物生产沼气,同时将沼液与沼渣作为有机肥返回作物生产系统,形成优势互补的合理循环,重点发展的水土保持型的循环农业开发技术模式得以集成推广。在其区域内的铁路公路沿线创立了百里山地循环农业开发长廊,不仅初具规模,而且已逐步丰富形成了“鸡-沼-果”、“猪-沼-稻”、“猪-沼-菜”、“猪-沼-鱼”等各种循环农业有效开发的新格局,其生态化治理与规模化开发循环互补的成功经验已在南方丘陵区农村广为推广。沼气综合利用已经成为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模式的重要环节之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在探索沼气综合利用方面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集成示范与有效引导,沼气池与灶具等维修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对沼气使用的安全意识薄弱,乡村管理措施滞后等,影响了循环农业产业链中不同要素的有序链接,进而难以全面发挥良好的集成优势。为此,需要县乡政府积极引导并扶持发展乡村沼气能源业发展,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推动山区现代循环农业朝纵深方向发展。

2.4以拓展生态旅游为特色的观光农业开发模式

南方山区乡村在推进水土流失防控的进程中与美丽乡村建设密切结合,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的特色产业。通过错落有致、层次丰富、季相分明的景观设置、村庄绿化和完善的田间道路及坡面水系工程等基础设施配套,融入源远流长历史文化,打造了一批以水土流失治理为基础的生态旅游产业是水土保持的新尝试、新举措、新方向。长汀县策武镇南坑村,这个以栽种银杏并套种牧草的措施大面积集成治理水土流失且最富成效的南方小村,通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而创立的银杏果园,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点缀了秀美山村,同时将改善生态与乡村发展相结合,打造策武南坑生态农业园。长汀县不止步于水土保持的工作业绩,还进一步打造转型升级的模式,通过结合当地旅游景观资源,发展基于水土保持型的生态旅游产业,积极推进长汀生态文明进程。而位于湖北武汉的蔡甸区西湖流域水保科技示范园,依托秀美湖光景色以及毗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建成了集生态修复保护、科研监测、生态种养、休闲农业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示范基地。在水土流失防控的同时,引入生态旅游机制,以利于生态环境与农业开发相互促进,这样的良性循环可以创造可观的生态和经济收益。然而此种模式弊端也引起争议,有些地方假借生态治理之名违规建设的现象屡禁不止,崩岗治理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尝试沦为地产开发商的盈利之道,饱受诟病。如何遏制部分区域与相关企业的利益捆绑、破解招商引资的寻租之困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很显然,就红壤山地水土流失的治理而言,南方各地区在不断的探索中构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技术体系,尤其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崩岗治和坡耕地水土保持开发利用上,形成各具特色的治理方法和管理机制。人们在学习借鉴之时,更应该注意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创立水土保持型山地农业开发模式,要从个案开发治理中提炼共性经验,并形成技术标准,以求得以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提高。

3南方山区水土保持型乡村循环农业发展策略

通过上述4种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典型模式的分析,能够更深入了解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模式对恢复山地绿色植被、防控水土流失的重要意义,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保障土地资源的永续再生能力。经过多年的实践,人们不难发现,山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山区乡村循环农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南方山地水土流失防控的经验给我们深刻启示,无论是进行生态恢复的工程型措施,还是采用生态经济型农业开发模式,致力于合理利用山地资源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南方红壤丘陵山地的生态农业综合开发而言,要着力抓住3个重点,一是适度开发。要避免人为过度利用造成进一步水土流失;二是优化模式。山地农业综合开发与资源循环利用要因地制宜、因势而变;三是循环利用。由竭取的过度利用向互利共生的生态资源循环开发转变。最终实现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扎实推进山区农村循环农业发展。综合治理南方红壤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创立水土保持型的乡村循环农业发展新格局,其总体思路是:以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循环农业,保护生态环境,着力绿色增收,让南方山区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以充分体现,使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生态红利得以充分体现。同时要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具体的战略是:要以山地水土流失防控为重点,以山地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线,以山地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环节,着力将南方山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美丽山乡。实践证明,实施水土保持型的山地农业综合开发,是富有山区特色的乡村循环农业模式,其主要环节是修复土壤,恢复植被,培肥地力,种养结合,循环利用。力求从单一开发型农业转向立体生态农业,从单纯资源消耗型农业转向资源环境节约型农业,从粗放增长型农业转向集约增值型农业。水土流失的治理要有防控和发展相结合的战略眼光,南方山区乡村循环农业的发展要有环境保护与优质经济统筹发展的战略高度。面对区域高效现代农业发展的严峻现实与南方山地水土流失防控的艰巨任务以及仍在恶化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山区乡村循环农业必须实施5个方面的具体对策:

3.1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山区科学发展规划

要立足于高起点,整合区域优势,梳理山区循环农业发展主线。要根据区域的生态环境基本要素,统筹兼顾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充分发挥区域生态服务功能。规划要分门别类,明确目标,保障重点,突出特色,以科学技术为指导,明确循环农业区域功能类型,逐步形成导向明确、规范有序的、功能多元化的开发格局。要通过有效防控水土流失,统筹保护生态环境,循环利用山地资源,推动循环农业发展。通过合理规划,优化合理布局;通过合理配套,实施科学开发;通过有效防控,减少水土流失;通过项目带动,发展循环农业。不言而喻,生态经济与循环农业本质上是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为核心,遵循自然生态平衡,合理选择治理模式,着力资源循环利用。规划的重点是发展以合理利用为原则的区域循环农业开发。即在优化水土资源的基础上,配置特色优势产业,实现资源循环再生和可持续利用,最终实现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3.2优化产业结构,引领乡村循环农业开发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农村发展建设对要素资源的需求呈指数增长,产业内部经济结构约束成为循环农业发展的瓶颈。乡村循环农业的发展和现代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山区乡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南方各地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整合区域生态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缓解结构约束对乡村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的制约,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与生态承载力相适应的山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把生态经济的发展要求始终贯穿于存量结构的优化和增量结构的深化之中,引领乡村循环农业进一步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其重要的任务是因地制宜地优选发展产业,优势互补地配套组装,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结合实际地搭建平台,根本目的是着力提高“三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实现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因此,要在产业结优化升级的基础上,提升产业发展内涵,进一步挖掘乡村循环农业的发展潜力。

3.3科技创新驱动,实施科企工农有机结合

生态经济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发展,而科技创新恰恰是生态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要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根基的区域生态经济,必须将农业科研单位与相关高校所取得的新成果运用于生态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之中,将科技创新作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着眼点,将高效生态产业作为区域经济持续推进的重要载体。要切实提高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效率和防控效果,只有大力推进山地水土流失防控和发展山区生态经济才能得以实现,这无疑要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力,以科技成果集成应用为重要支撑,以科技兴农为战略举措,积极组织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将科技创新元素植入生态经济。唯其如此,才能立足更高起点、着眼更远发展。只有不断强化与实施科企工农有机结合,才能科学把握生态经济发展的走向,提升生态经济发展的价值,实现生态经济的高效发展。

3.4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投入要素作用

要结合各地农村实际,完善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结构;要结合山区资源特色,创立水土保持及其绿色家庭农场;要结合生态经济规律,实施项目带动以及重要设施配套。实现多因素、多途径、多专业的融合交叉,做到优势互补,成效叠加。就管理机制而言,要引导并建立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的机制,充分调动投资各方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企业与更多的农民参与山地水土流失治理,参与山地水土保持型循环农业开发。同时要创造条件,创立农村新型经营组织与农企合作开发机制,其要点包括5个方面,核心是培育创业主体,关键是创新投资机制,基础是适度规模经营,法宝是强化科技兴农,趋势是物联网的应用,保障是强化绿色发展。

3.5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篇7

市委、市政府对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视。李志刚市长亲临大会并将作重要讲话。这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旅游工作的充分肯定、支持鼓励和巨大鞭策。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去年工作,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市旅游战线全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关于“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决策部署,坚持走“文化立市、旅游兴市”之路,全力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家一定要深入学志刚市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2010年全市旅游工作简要回顾

2010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68.3亿元,同比增长32.61%,相当于2010年全市GDP的15.18%。接待国内外旅游者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达到2246.33万人次,同比增长15.72%。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达到148.62万人次,入境旅游者中的外国人累计达到394.31万人次,同比增长15.18%。

(一)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我们为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做好了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方向。国务院文件后,市委立即组织多次专题学习,并成立领导小组。组织了党政代表团赴海南学习经验。刘君书记、李志刚市长向自治区党委郭声琨书记、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作了专题汇报,郭书记、邵局长在听取汇报后分别做出重要指示。同时,我市还加强了与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有关部委以及自治区相关厅局的工作对接。市人大、市政协也组织了旅游专题调研和督办工作。对试验区建设进行了大力关心支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决议》,市政协专门牵头组织关于桂林旅游转型升级重点课题的调研,形成了很有深度的调研报告。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大会发言18份材料中有9份是涉及旅游文化的专题。市人大也组织专题听取了旅游工作的汇报,还听取了广泛调研,推进了这项工作。桂林市相关职能部门都围绕“旅游兴市”来开展工作。

二是宣传鼓舞,凝聚力量。我们通过在媒体和网络开设专栏专题宣传,掀起宣传热潮,同时,社会各界广泛开展了“我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支招”等一系列支招问计和征文活动,以“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主题的新闻摄影大赛,动员和鼓舞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奏响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时代新强音。

三是试验区规划方案编制完成。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旅游局的建议,我市委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编制《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及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及规划纲要》)。召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十多次征求意见会,经过多次修改完善,《总体方案及规划纲要》在北京通过专家评审。其后,自治区政府组织召开区直部门征求意见会,并组织修改小组对《总体方案及规划纲要》进行了进一步修改。12月,修改小组赴北京向国家旅游局和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并再次对《总体方案》文本进行了修改完善,将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国家批准实施。《总体方案及规划纲要》的编制完成,标志着试验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选资招商、项目带动,旅游基础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是引进和启动一批战略性重大项目。全面启动“两江四湖”二期工程等一批旅游重大项目建设。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正式启动,桂林旅游集散中心正式筹建。总投资达8.2亿元的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重大项目、总额达5亿元的桂林地质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等重大旅游项目相继签约。旅游发展总公司引进了总投资额达8亿多元的象山景区中法合作项目、云雾山庄五星酒店规划设计等十个重大合作项目。

二是加快推进一批县域旅游项目建设。资源县投入4090万元,加大天门山、八角寨等景区开发力度;平乐县完成总投资2.6亿元,其中观景阁项目基础工程全部完成:阳朔县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兴安县投资1.3亿元,建设超然派二期度假酒店等项目:全州县投资6350万元兴建全州县历史文物博览园和完成了湘山寺一期工程建设:龙胜县完成了龙脊景区和大路口综合服务区项目建设等重大项目:灵川县成功引进并推进“一山(桂林度假新天地景区)、一水(潮田河桂林乡村水世界景区)、一森林(桂林漓江天目湖景区)”三大项目的开发建设工作:临桂县完成了蝴蝶谷二期项目和义江缘景区二期项目建设:灌阳县千家峒(黑岩)风景区续建项目年内完成投资3506万元:恭城县完成了“山寨一水寨”项目立项和审批:荔浦县引进总投资12亿元的桂林印象兰花谷旅游生态休闲度假区项目;雁山区计划总投资20亿元的愚自乐园二期项目,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七星区加快了创意产业园的规划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市有67个新建续建旅游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引进了12个旅游重点项目,并与有关部门协商,上报了市级重点推进建设的旅游重大项目11个,前期项目9个。

(三)升级结构、丰富内涵,旅游产品呈现新格局

一是整合产品,旅游龙头企业实力得到新提升。2010年2月,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完成了非公开定向增发,增发股份1亿股,募集资金10.2亿元。利用再融资募集资金,收购了两江四湖环城水系和漓江大瀑布饭店,使公司的资产规模达到了21.9亿元。旅游发展总公司和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整合旗下景区(点)新推出“桂林新画中游”转型升级产品。旅游发展总公司积极探索漓江东岸旅游区的营销资源的整合,神龙水世界一期项目已基本完成。加强了漓江东岸景区与乐满地、印象刘三姐等景区间合作,初步建立了“漓江东岸旅游区营销中心”。

二是大力提升旅游景区(点)、饭店等级。实施“精品景区工程”和“精品酒店工程”。开展景区(点)“精品建设活动”和景点景区创A工作,推进王城景区、愚自乐园创建国家5A景区。滨江景区、阳朔图腾古道一聚龙潭景区、临桂义江缘景区、南溪山景区、龙胜龙脊景区、永福金钟山景区、灌阳千家峒景区等7个景区被新评为国家4A级景区。新评4星级饭店1家。

三是精品旅游和县域旅游再上新台阶。突破我市传统产品格局的局限,推介“七大精品之旅”,构架起全新的产品结构体系和产品组织体系,为游客打造新的体验型旅游产品组合。红色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和农家乐逐步形成群体产品。各县区组织举办了特色旅游文化节事活动,活动档次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并取得了较好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是积极开展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和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旅游主题城镇和农村旅游服务基地蓬勃发展,阳朔县和兴安乐满地度假世界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和示范企业试点。新增3个 全国休闲农业与旅游示范县、3个国家级特色景观名镇名村、4个自治区级特色景观名镇名村、6个自治区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龙胜龙脊村荣获广西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阳朔兴坪镇荣获自治区历史文化名镇,龙胜黄洛长发瑶寨被全国网友票选为十大浪漫约会地。

(四)拓宽渠道、多措并举,旅游营销开创新局面

一是加大营销力度,不断拓展市场。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旅游市场拓展工作,李志刚市长亲自带队到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国及台湾、香港等地境内外主要客源国家和地区针对性促销桂林旅游。巩固和拓展了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桂林旅游大篷车”也先后驶入北京、深圳、南京、上海、宁波、杭州、温州、成都、重庆、太原、西安、大同、乐山、银川、临沂等国内城市促销,构建起了具有较强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桂林旅游营销网络。积极开发航线和专列。刘君书记、李志刚市长多次与航空公司等有关部门沟通,力促增加和新开通航线、航班,去年共开通了新加坡一桂林国际航线、加密了台北一桂林境外航线;开通了银川一桂林一三亚、临沂―桂林一海口国内航线。市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款用于航线的开发。我市还极力协调并开通专列,全年共组织旅游专列56次。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各种手段的市场营销活动,港澳客源市场增势强劲,台湾市场上升快速,东盟市场进一步拓展,穆斯林客人逐步增多,欧美市场更趋成熟,国内市场更加稳固,开创了桂林旅游市场拓展的新局面。

二是城市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我市当选为“中国5A级旅游景区城市联盟副主席城市”,荣获“中国经典城市名片”、“中国最佳休闲城市”、“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到达人气最旺目的地城市”等殊荣:桂林漓江入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世界上10大水上奇迹;与海口、三亚签署旅游合作协议。巩固了“西部・中国”旅游营销体系,发展完善桂林旅游营销中心。与北京、上海等12城市共组旅游品质提升联盟。1月11日,志刚市长出席签约仪式,在北京与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旅游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双方纵深旅游合作的基本框架,促进桂林旅游向集约化、高端化发展,实现双赢。

(五)彰显优势、打响品牌,会展经济成为旅游发展新引擎

圆满举办第四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我市旅游首次成为论坛演讲案例,标志着我市旅游在世界旅游地位的提升。本次论坛还与“漓泉杯”2010年第五届亚洲超级模特大赛颁奖礼、2010中国桂林旅游博览会等国际活动同期举行,不仅丰富了论坛内涵,也使活动形成品牌化、系列化。据统计,2010年全市共举办各类会议4513个,参会人员150多万人。会展经济成为了我市拉动旅游经济的新引擎。

(六)规范整治、提升服务,旅游环境得到新优化

一是市场秩序规范整治效果明显。市政府专门召开了旅游市场整顿工作大会,并组建了桂林市旅游综合执法大队,以漓江游览秩序和一日游旅游市场为重点,对全市范围内的旅游市场开展综合执法。经过市场整治活动,全市旅游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2010年旅游投诉同比下降22%,游客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保持在97%以上。

二是增强素质、提升服务。我市旅游行业深入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推动我市旅游企业标准化建设。漓江大瀑布饭店和喜来登饭店进入100家“中国饭店金星奖”行列。举办以提升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54期,18421人次参加了学习培训。整合桂林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桂林旅游网络信息中心,正式组建成立桂林市旅游公共服务管理处,首创了全国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新模式。

(七)立足市情、着眼发展,旅游规划提出新思路

《桂林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桂林漓江流域富民特色旅游项目规划》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临桂县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全州县完成了《全州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湘山寺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灌阳县启动了《广西桂林灌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灌阳县月岭古村落保护和发展规划》、《灌阳县唐景崧故居保护与发展规划》、 《灌阳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恭城县完成了《恭城瑶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完成《荔浦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八)增进沟通、加强合作,旅游产业迈出新步伐 文化旅游宣传互动发展。一是大力支持“印象・刘三姐”、愚自乐园等一批已建成的国家和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帮助协调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二是着力推进一批在建的动漫、演艺文化产业项目,如高新区创意产业园、雁山区桂林动漫戏曲文化产业园:三是在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上狠下功夫,将悠久的历史文化包装整合成一个个具体的文化旅游项目和文化旅游产品。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积极支持的结果,是全市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结果。

二、“十一五”旅游发展及启示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549.7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5.08%。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达到8601.9万人次,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641.89万人次。多项重要旅游指标排在全国地级城市前列。新增国家5A级景区2家,国家4A级景区16家,全市拥有国家3A级景区数量居全国之首:新增4星级饭店3家、自治区级以上工农业示范点41家,其中国家级13家;阳朔县被评为国家首批全国旅游强县,6个县被评为广西优秀旅游县。旅游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十分宝贵。

一是明确旅游的科学定位和战略目标,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市委、市政府实施“农业稳市、文化立市、旅游兴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自治区党委确立我市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山水名城的发展目标,国务院明确提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实践证明,明确的科学定位和发展战略,为我市旅游发展树起了旗帜、明确了目标、凝聚了人心、鼓舞了斗志,使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推动了我市旅游的跨越发展。

二是把发展旅游业与全市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旅游发展的大好局面,旅游发展协调机制基本形成并高效运作。各级旅游部门、旅游行业各单位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市发展大局,在贯彻全市发展战略中找位置、谋发展、作贡献,战胜重大冰冻灾害、特大地震灾害、国际金融危机、严重流感疫情等困难和挑战,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只有服从和服务于发展大局,善抓机遇、顺势而为,才能不断争创旅游业发展新优势。

三是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和创新是我们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五年来,我们一手抓项目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旅游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我们科学谋划,边改边试,大胆创新,稳步推进,推动了桂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践证明,只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才能保持旅游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形成有利于旅游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四是坚持旅游文化宣传互动,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我们坚持以旅游承载文化,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以宣传提高旅游文化张力,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和科学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并重,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发展,加快从观光型传统旅游业向休闲度假型现代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增创桂林旅游发展新优势。实践证明,旅游文化宣传互动发展,是提升旅游品质、推动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旅游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从大的方面看,国内经济通胀预期和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对旅游消费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安全因素,对旅游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等。从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内生动力不足,体制机制不活,发展动力还不够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区域差异依然明显;游客停留时问偏短,旅游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不合理,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不能适应旅游发展速度要求,交通瓶颈制约旅游发展问题依然突出,市场开发度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加快经济发展要求,旅游经营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有待加强,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三、2011年全市旅游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2011年全市旅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好全国和全区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三届十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文化立市、旅游兴市”之路,按照市委“一推两改”的总体工作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旅游业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旅游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建设,全面加快桂林旅游“二次创业”,综合改革、市场开发、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步伐,积极探索以旅游综合改革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推动桂林旅游业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把我市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不断开创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山水名城新局面。

为了全面完成2011年旅游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要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推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按照市委“一推两改”总体工作要求,切实执行市人大三届七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决议》精神。争取国家、自治区尽早批复《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强力跟进与自治区、以及国家相关部委的对接,争取支持;加快旅游行政体制改革,调整充实相关职能,坚决打破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区划分割。下大力气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条件成熟的县区逐步试行旅游改革试点。

二是全面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建设。充分发挥旅游名城优势,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为方向,创新生活服务业发展方式,做大做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加大会展业配套设施建设,精心打造“中国桂林国际旅游”会展系列品牌,提高会展经济发展水平,着力打造区域会展中心城市。

三是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旅游强县、主题城镇和旅游小镇,着力实施一批旅游富民惠农工程。启动一批旅游特色街区建设。

四是全力拓展境内外市场。制定实施更具有针对性的旅游市场推广方案,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和行业管理变化,市区和各县旅游宣传齐驱并进,突出各自特色推出适销对路新产品。以线路统筹为抓手,拓展境外,强化境内,推动周边,确保区内,瞄准主要市场,有重点有梯次推出线路和产品,开展多层面旅游营销活动。强化现代信息技术销售手段和多元旅游电子商务形式,构建网络营销新模式。深化旅游合作,开辟新的航线,力争市场拓展有新突破。

五是加快旅游发展方式转型。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大力推进文化资源旅游化,着力提升一批差异化旅游精品,开发一批综合性旅游新产品,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扩大和提升乡村旅游,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同时,大力发展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特色旅游,倡导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平衡的发展模式。抓好标准化试点工作和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加快推进星级饭店新标准的实施,各县都要有创星任务。

六是加快完善旅游产品体系。重点开发自然观光、休闲度假、专项主题三大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三大水陆游线,形成七大旅游品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符合市场需求的精品旅游景区和休闲度假旅游区。在重点打造旅游品牌的同时,重点推进靖江王府及王陵大遗址和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桂林飞虎队遗址公园、阳朔十里画廊景区、龙胜龙脊景区、兴安灵渠景区、资源天门山景区、灌阳千家洞景区、全州天湖景区等项目建设。做强做精已有的温泉、养生、度假等特色旅游产品,通过优势旅游品牌的组合发展,打造更具地方特色的旅游目的体系,建设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七是加快市县旅游一体化组团发展。坚持全市旅游发展一盘棋,大力发展县域旅游的同时,提升中心城区休闲旅游、商务会展、保健疗养、教育培训、旅客集散功能。加快推进桂林一阳朔―荔浦一平乐―恭城,桂林一资源一龙胜,桂林一灵川一兴安―全州一灌阳,桂林一临桂一永福4条发展轴带建设,完善旅游通道建设,实现市县旅游一体化组团式发展。

八是下大力气抓好旅游服务质量、秩序和安全工作。建立并完善旅游标准化体系,全面推行旅游车船服务规范,加快建立健全旅游行业标准步伐。进一步加强对旅游市场的动态监管,继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行动。整合行政资源,加快构建与科学发展相匹配的漓江管理体系,构建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漓江旅游经营体系,健全漓江行政执法体制,切实解决漓江旅游秩序问题。

九是全力办好一节一论坛。办好第五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笔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2011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精心策划和指导好县区旅游节庆活动,进一步提升办会办节层次,提升节事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

十是大力提升完善旅游产业信息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数字桂林旅游”网络建设,在有条件县区建设一批数字化旅游县和智慧景区。加快推进电子信息、电子金融、电子签证和电子票务等服务。推进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打造优质、高效、便捷的旅游消费环境。

篇8

通过反复尝试,可以从有经验的合作伙伴学到常规及程序来补充经验的不足。[14]相反,投资经理先天的同业出买经验对于收购有显著的危险影响。J.Petty(1993)考察了美国创业投资的退出渠道后指出,IPO不一定是创业企业家满意的退出方式,其原因在于企业家可能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Armin.Schwinenbacher指出创业投资退出方式是由产品市场特性和创业企业创新深度内生决定的:产品市场特性影响创业投资最优退出策略的选择;若创新程度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愿意出比IPO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初创企业;若创新程度高,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就会减弱,通过二级市场上市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15]择时机制:有关创业投资退出择时机制问题常存争议。经验和发展历史较短的创业企业投资家选择IPO退出的时机往往较早,而且通常低估创业企业的价值来出售创业企业。[16]在对投资项目的考察和尽职调查上,如果为获得项目而做出努力的边际价值低于边际成本时,创业投资家通常会退出该项目;创业投资家对创业投资退出时机的选择,常常表现出机会主义的倾向。[17]通常情况下,创业投资家认为上市可以展示创业投资企业的实力以及被投企业的价值,而且在企业还没有发展到价值最大化的成熟阶段就希望把企业推向IPO。声誉机制:声誉机制在创业投资退出和创业企业IPO中的作用也是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的重要研究内容。M.Grinblatt提出了创业企业IPO的信号模型,在IPO时,创业企业向外部传递企业质量的信号涉及创业投资家和其他内部人员的股权结构。[18]Chishty指出,由于声誉机制的影响,企业通常持消极态度对待内部人员发售新股,使得内部人员在出售其股份时不能得到更高的投资净现值。[19]有信誉、历史较长的创司出售股份的能力更强;创投企业通常并不能通过承销商的声誉机制来提高他在行业中的地位(Lin,TimothyHsiang,1993)。

二、创业投资发展模式及影响研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创业投资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不断加深,创业投资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世界各国学者有关创业投资研究也开始不断加强,研究的重点多集中在创业投资发展模式及其促进企业创新及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方面。

(一)创新驱动研究

在不同阶段创业企业采用合资、兼并收购、战略联盟等不同技术导入模式,投资许多不同的技术项目;公司创业投资在技术导入性创业企业有特殊作用;在解释创新特性时,应关注公司创业投资对于技术导入的其他模式的可加性或互补性的程度;结果表明,当它们被用在与其他技术导入模式相结合时,企业的风险资本投资特别有利。[20]创业投资家的社会网络结构和关系为其提供了当前投资对象的信息和在未来利用他们的机会,增加其投资创业企业的意愿;研究显示,创业投资家的社会资本对创业企业的作用和影响要比以前文献研究的结果更加复杂。LinaSonne(2012)通过对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地区Villgro创新孵化器和Aavishkaar创投机构实证研究指出:企业孵化器可以提供金融支持;创业投资机构投资更成熟,有时会投资已经孵化的创业企业,这些企业需要更大幅度的金融支持以及较少的实际可操作的非金融支持;非金融支持旨在使企业更有效率和更具吸引力地从外部投资家那里再一轮融资。SharonF.Matusik借鉴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理论,假设该公司既因处理知识的效率受益于创业投资公司环境的多样化,又因为获得有利于解决复杂问题并能够指引创业企业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的广泛的信息,发现一个U形的关系曲线:企业会从高或低层次的多样化中受益,中等水平产生最差的结果;当不确定性最高时(即早期阶段的投资,没有联合投资者),效果最为显著。[21]

(二)模式比较研究

WilliamD.Bygrave对美国模式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分析,并预测出美国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22]虽然传统意义上美国经济有值得仿效的模式,但加拿大同样存在诸如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以及渥太华等几个最大的地区创新系统;基于知识产权问题,对美国的128公路地区、硅谷与安大略省的沃特卢创业投资地区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创业投资与加拿大沃特卢大学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加、美大学在技术转移上的性质与地位(CinziaColapinto,2007)。SarikaPruthiI(2003)调查研究发现,国外和印度国内的创业投资公司的监管方法没有显著差异:外资创司明显更可能比他们的印度同行在战略层面尤其是协助战略规划和评估收购方面参与更多,而印度风险资本家明显在危机管理和人才激励等业务层面更加活跃;外资创投企业更重视额外借贷的限制,很少强调正式契约的监管。在信息化方面,国内企业明显更重视对某些会计政策的规范,而外资创司更重视每月管理账目;国内创业投资公司明显更注重行业专家董事会的成员资格。MikeWright(2007)首先对《中国风险投资:过去,现在和未来(亚太管理学报)》(Ahlstrom,2007)关于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提供评注;对VC和PE的范围、VC和PE组织的性质、创业投资过程的生命周期、国际化以及创业投资公司、风险资本和私人股权投资机构的性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还对中国的风险投资环境与西欧、中欧和东欧的风险投资发展环境作了比较分析,并确定了未来研究的领域。ChristianHopp(2010)根据德国1995—2005年风险资本家和创业企业数据,研究风险资本家同伙伴结成企业联合关系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当风险资本家面临风险多元化、资本负担更大时,企业联合更明显;一般情况下,更多的行业经验与更多的辛迪加有关联;在随后的各轮融资中,主导的风险资本家有新的合作伙伴时,会利用其特殊的技能和知识来提高交易的选择和提供更好的质量管理咨询。MikeWright利用资源基础理论框架,研究新的高科技企业(或酝量分拆的企业)面临的严重的资源和能力的限制,发现当企业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技术的商业潜力,分拆通常缺乏金融工具和管理知识去获取资源和开发的他们需要的能力;与工业伙伴合资创造一个衍生公司,可能是一种手段,以克服一些潜在的与管理资源不足、能力欠缺有关的问题,而没有受到风险投资支持的独立的分拆公司,可能难以实现这些。[23]

(三)风险投资国际化研究

SophieManigart研究了创业投资企业国际化所忽视的领域,发现:欧洲创业投资企业国际化投资的决策受其人力资源因素的驱动;有更多的VC一般管理人员和国际创业投资经验的高管的企业,其创业投资国际化的概率会更高;相反,有VC行业经验或工程技术背景的管理者,其企业本土化投资的机率较高。[24]DavidDevigne(2011)根据欧洲科技公司相关数据研究与本土投资者相对的跨国投资者如何与创业企业的增长发生联系,研究表明:在初期,公司最初由国内创业投资者投资的比来自跨国投资者投资的表现出较高的短期增长;在中期,公司最初由跨国创业投资者投资的比国内创业投资者投资的表现出较高的增长;最后,公司最初由国内和跨国创业投资者组成的企业联合投资的,会表现出最高的增长。AndyLockett(2008)研究创业投资企业如何影响所投创业企业的出口行为,发现创业投资治理资源和被投企业的出口行为之间的关系是根据投资阶段来调整的;监管资源是后期阶段最有效的促进出口行为的资源,而价值增值资源在早期阶段是最有效的。

(四)公司创业投资研究

FabioBertoni(2011)运用“声誉效应”理论(Gompers,1996),根据1994—2003年意大利生产与服务性企业数据,论证了由于投资目标的差异,独立创业投资(IVC)和公司创业投资(CVC)都将影响被司的增长模式,结果表明,IVC和CVC支持的公司在投资后的增长模式大不相同,IVC投资,尤其在第一轮的VC融资后,被司的销售立即增长,而CVC投资的公司销售增长较为缓慢。此外,在短期,IVC投资的公司雇员增长小于销售额的增长;IVC投资者试图加快创业企业的增长(尤其是销售增长),向外部潜在的投资者传达他们自己的投资能力的信号。BentReichardt分析了2000年和2003年德国CVC单位的战略、投资和组织主要特征,研究发现德国强大的CVC活动的延续的证据,工业企业越来越多地希望参与创业企业金融或者战略上的成功,而选择CVC工具。[25](五)IPO问题研究BillB.Francis指出,IPO抑价不仅受第三方认证、新报价的公共信息因素影响,而且受入市前蓄意抑价的因素影响,在入市前的蓄意抑价中,创业投资支持的IPO要比非创业投资支持的IPO高;另外,发行初始日的盈利,创业投资支持的IPO要比非创业投资支持的IPO高。这可归因于,更高的入市蓄意抑价是由创业资本家引起的IPO的市场特征。[26]Ting-KaiChou选取1980—2003年间2893个IPO样本,研究发现,成功的IPO出自于久负盛名的创业投资,其具有较多的经验和卓越的管理,而产业专业化和网络关系等其他特征,没有显著地影响IPO成功。可见,只有以优越的投资经验或管理能力著称的有声望的VCs才能提高其在竞争性的股票市场成功的可能性;投资者可以基于VC的声望来判断未来IPO退市风险;VC技能和声誉的异质性可以导致PE基金异质性的表现。因此,在极具竞争的IPO市场,创业投资应该实现独特的声誉价值,并设法维持或建立它。[27]

三、创业投资在具体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风险投资相关的法律、制度、退出渠道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与风险投资相关的研究开始细化,并逐渐转向风险投资如何促进具体行业的创新发展的应用研究上来。有机生产业、生态旅游业、可持续渔业、可持续采伐业,都是与生物多样性有积极联系的产业,PatriciaMoles通过对A2R(巴西主要以环境为焦点的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管理特别是通过TerraCapital(生物多样性创业投资基金)进行的投资活动的研究,描述每个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市场,向生产商、贸易商、认证机构和零售商等主要玩家展示其以什么样的规则运作,向聪明的风险资本家展示投资机会。[28]JoeAndrulis(2002)提出一个能够令人信服的创业企业商业案例,展示其价值和可信的盈利路径,对光通信产业的风险投资进行了讨论。MarkDDibner(2003)指出,新技术和以新技术为基础的产业的出现导致了VC行业并行发展,他根据美国创业投资基金投资于生物技术的调查数据,发现经济不景气并没有阻止2002年VC投资于生物技术上。JosephChang(2003)指出,纳米技术和催化领域正在吸引创业投资,这反映出纳米技术在风险资本市场的实力。AnthonyK.Cheetham(2003)研究了由风险资本支持的一些纳米材料的发展状况,对铁金属或铁氧化物纳米粒子磁性药物输送系统进行了探讨。DouglasP.Lee(2005)调查研究表明,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企业一直都在寻求风险资本家的资金,与公众市场不同,过去的几年里投资者对于生物技术的支持有所改变,只有风险资本家一贯支持。KeChen(2011)根据MoneyTree调查的1995—2008年投资交易数据,研究在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创业投资中地理位置的作用,发现由于地理因素,生物技术公司和他们的投资者之间的距离减少,交易规模会增加,位于成熟的生物技术集群,如新英格兰和加利福尼亚州,有利于带来更大的交易。JLeslieGlick(2009)分析了对风险资本(VC)对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的投资,研究表明生物技术VC可得性的长期趋势似乎并没有受到金融市场的扰动和短期波动的影响;从长远来看,生物技术产业应继续吸引VC,尤其是新兴的特色药品的影响和未来生物能源时代的来临。DavidAtkinson(2009)则研究了创业投资在食品科学与技术中的机会问题。HassanMasum(2010)分析了南非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BioVentures,这家公司专注于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生命科学投资,以解决非洲面临的卫生挑战,包括如何筹集资金和教育投资者,如何选择、评估和支持投资,以及如何理解财务和社会回报之间的平衡;建议针对穷人的疾病卫生基金要以未来的健康基金投资者接受健康的好处作为其整体的“回报”。JoannePransky(2012)研究表明,由于机器人遍布许多不同类型的自动化和工业中,寻找风险投资公司可能会使企业发展得更好。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