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学习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实务学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会计师考生; 记忆方法; 公允价值; 记忆技巧
对于一名会计师考生来讲,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所学知识记得牢,记得准,记得快,记得多,就必须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选择什么时间看书记忆;二是采用何种方法看书记忆。因为不同的人有着个体记忆上的差异,即每个人最佳看书记忆时间是有所不同的。另外对于同一内容,在记忆时,若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记忆效果。由此可见,要想提高记忆效果,走出记忆困境,除了要尽快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看书记忆的时间外,更主要的还需要把握一些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和诀窍。正是基于这种原因,笔者归纳总结了以下的记忆方法,以供广大考生参考和应用。
一、要点连接记忆法
这种记忆方法适合于记忆实务中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和要求。在记忆这些基本概念时,首先应将基本概念当中的要点列出来,然后把这些要点连接起来,进行记忆。如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学习、记忆这一概念时,只要记住公平交易、熟悉情况、自觉自愿这三个要点,就很容易记牢公允价值的概念。又如在学习“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这一基本概念时,应把握四个要点:差额;应有金额-现有金额;留存收益;年初。只要把这四要点连接起来,就是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的概念,即:“政策变更当期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二、编顺口溜记忆法
一些需要记忆的内容,有时候会缺乏明显的内在联系。此时,可将其编成顺口溜进行记忆,效果会更好一些。例如在学习投资性房地产这一章时,考生应把握的知识点有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投资性房地产包括的内容有:用于出租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出租的房屋建筑物和用于资本增值的土地使用权。应特别强调的是:企业将建筑物出租,按租赁协议向承租人提供的相关辅助服务在整个协议中不重大的,应将其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第二,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目的:一是为了赚取租金;二是用于资本增值。
第三,投资性房地产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可以单独计量;二是可以单独出售。
第四,投资性房地产核算使用的会计科目有:一是投资性房地产;二是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或摊销);三是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四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五是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第五,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加以确认时,一要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基本定义;二要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的两个确认条件:一是与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六,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有二:一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二是成本计量模式。应当注意的是成本计量模式可以变动为公允价值模式。但已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能再变更为成本计量模式,这就使得计量模式的变化具有单一变化的特点。
第七,自用房地产与投资性房地产可以相互转换,但转换的前提条件必须是房地产的用途发生改变。
如果要将以上内容很快记住,可在对每个问题理解的基础上,编成以下顺口溜来帮助记忆。
两权一屋不重大(包括内容)符合定义足条件(确认条件)
赚取租金来增值(根本目的)不同模式单一变(单一变化)
单独计量可出售(主要特点)改变用途相互转(相互转换)
科目设置不能丢(使用科目)成本公允仔细想(遇题思考)
三、比较差异记忆法
比较差异记忆方法适用于内容相似、相近,又容易混淆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商业折扣”与“现金折扣”时,就可采用此方法记忆。(表1)
四、构建体系记忆法
构建体系记忆方法主要是把相互关联的一些问题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以便于系统的学习和记忆。如学习“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时可采用此方法。
(一)账户性质
账户属于原材料账户的调整账户。如果期末余额在借方时,为附加调整账户;如果期末余额在贷方时,则为备抵调整账户。
(二)账户结构
账户结构通常是指该账户期未有无余额,如果有,是在借方还是在贷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末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三)经济含义
该账户的借方登记收入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该账户的贷方登记收入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以及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额,期末借方余额表示结存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贷方余额表示结存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
(四)具体运用
1.结转收入材料成本差异
(1)如为超支差时:
借: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额)
贷:物资采购
(2)如为节约差时:
借:物资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额)
2.分摊发出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用蓝字,节约差用红字)
借:生产成本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3.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
注意点:超支差取“+”号;节约差取“-”号。公式计算结果可正可负,均属于正常现象,正数表示超支率,负数表示节约率。
4.期末编制资产负债表
(1)如果为借方余额时:
②如果为贷方余额时:
篇2
关键词:理论教学;实务;改革
会计这门课涉及的专业概念多,理论抽象,核算复杂,学生学习时较枯燥。而会计学本身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讲授起来易单一乏味,如果教师按照传统教法一味的讲述纯理论,要提起学生们的兴趣并不容易。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理论知识联系实务操作的结合式教学是一条重要途径。
一、理论是实务的根本基础
众所周知,在教育改革中,不少高校针对用人单位关于学生缺少实践能力的普遍意见,在进一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上也花费了较多精力。经过大量的教学事实验证,会计理论是会计实务大厦的根基点,同时也是会计从产生到完善一步一步的力量源泉。这种辩证关系体现在:一方面,会计理论的完善直接制约了会计实务的发展;另一方面,完善的会计实务在一定程度上也巩固了会计理论的发展,更好地促进理论的完善。
动态性会计被强有力的各种外部动力推动着迅速发展,其中包括社会经济环境以及众多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变化。这就不仅需要会计进行变革,扩大有效信息,还要求会计从本质上创新,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这是满足会计广度与深度需求中全方面的发展。会计理论不可避免的也随之不断地发展,不断完善,在吸取新的学科理论养分的同时,也必须摒弃部分不适于信息技术环境下过时的传统理论。
二、实务是理论的有效保障
现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被用人单位进一步重视。素质会计是教学改革一大重点,校内实验室的会计“实战演习”是进行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以及会计核算的重中之重。通过“实战演习”与“强化训练”充分挖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充当各种业务角色,培养敬业的精神,良好的素质。因此,会计教学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如果教师纯粹的理论讲解,照本宣科,学生是很难准确理解、掌握的。但是会计实验室的实物教学课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依次完成整个会计循环。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联系实习企业让学生进行参观,整个核算过程都能被学生系统了解。这样课堂就不再是空洞的理论教学,通过实战演习,可以建立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使技能过硬、素质全方面发展的会计人才层出不穷。
三、 理论知识联系实务教学的重要途径
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将理论很好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但是很重要的,也是需要一些方法的。
1、注重师资力量,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引进非教师型教师。向外部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聘请资深会计师担任客座教授,让他们既对学生开讲座,有对教师进行培训,同时参加实物教学制定工作。
(2)教师下企业。对动手操作能力差的教师,下派到企业等挂职锻炼,在企业中成长,在成长中提高。
(3)培养教师注册化、电算化、与多媒体时代接轨,具有综合会计信息洞察分析能力。
2、理论教学与会计实务相结合。
为突出会计知识的适用性,会计专业理论与实务必然要进行衔接。会计理论来自于日常实务,是对会计实务经验的高度概括总结,并对实务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所以这就要求会计教师在对日常教学中,不仅需要构建出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而且还要树立起完整的操作理念。因此,在讲授会计课程时,教师都需组织配备相适应的模拟实务资料和教材与会计实务相衔接,把学生的理论思维引到与实务相结合的实际操作中去,通过训练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与会计知识适用性。
3、注重校外基地建设,确保学生实践机会。
与相关单位签订实习合同,使学生对以后的会计工作没有陌生感。学生在校外基地实习过程中,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相当于提前上岗,模拟就业。学校还可实行校外实习学分制,把学生实习成绩与毕业鉴定相挂钩。
面对日后工作的复杂性,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记住和理解会计的理论知识,还要教会他们既规范又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和发展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四、会计教学改革中的误区与规避
1、过于注重会计理论知识。
会计专业一般都开设了基础会计、税务会计、财务会计等十几门会计课程,理论课程占据学生太多时间,实际操作课课时数寥寥无几,这种与实物脱节的教学模式是无法与当今社会经济特点相适应的。
2、各自为政的传统会计教学,易忽视了科目间的联系。
如《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两门课,有很多重复的教学内容,而授课教师往往又是独立的,在交流和课时安排上很难系统化。
3、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90后学生。
90后甚至00后是思维模式活跃的一代,这些学生所接触的知识环境是丰富的。如还按照传统模式下按部就班地讲授课本知识,既无法让学生对该门课有一个总体认识,也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课前收资料、课中精炼讲、课后留内容,让学生理论知识与动手操作有效相结合,不然很容易被学生、被时代所淘汰。
五、结语
对于会计的教学改革,是怎样有效的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务操作良好结合的改革,处理好两者之间的比例与关系,才能进一步提高会计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快速的步入社会,融入社会打好扎实的基础。(作者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任兆英:会计理论教学与模拟实训的衔接问题探析.会计之友,2006。
[2]饶庆林:浅谈基础会计教学中理论知识和实训的并重性.商场现代化,2008。
篇3
本世纪中叶以来,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时代已经成为我们所处的时代的恰当写照。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里,无论是社会经济环境,还是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会计上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情况下,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二是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会计的变化源于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而后两者又起因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学习好会计工作不仅要学好书本里的各种会计知识,而且也要认真积极的参与各种会计实习的机会,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务实的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为此,根据学习计划安排,我专门到一家已实施了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此次实习的具体内容为:
一、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1、原始凭证:是指直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证明文件,其主要作用是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的情况。填写原始凭证的内容为:原始凭证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编号、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对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给予说明,如购买商品的名称、数量、单价和金额等),填制单位及有关人员的签章。
2、记帐凭证:记帐凭证是登记帐薄的直接依据,在实行计算机处理帐务后,电子帐薄的准确和完整性完全依赖于记帐凭证,操作中根据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填制记帐凭证的内容:凭证类别、凭证编号、制单日期、科目内容等。
二、根据会计凭证登记日记帐。
日记帐一般分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他们都由凭证文件生成的。计算机帐务处理中,日记帐由计算机自动登记,日记帐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输出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帐供出纳员核对现金收支和结存使用。要输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要求系统初始化时,现金会计科目和银行存款会计科目必须选择日记帐标记,即表明该科目要登记日记帐。
三、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登记明细帐。
明细分类帐薄亦称明细帐,它是根据明细分类帐户开设帐页进行明细分类登记的一种帐薄,输入记帐凭证后操作计算机则自动登记明细帐。
四、根据记账凭证及明细帐计算产品成本。根据记帐凭证及明细帐用逐步结算法中的综合结转法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五、根据记账凭证编科目汇总表。
科目汇总表也由凭证文件生成,其编制方法为对用户输入需汇总的起止日期则计算机自动生成相应时间段的科目汇总表。
六、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帐。
根据得出的科目汇总表操作计算机,计算机产生出对应的总帐。
七、对帐(编试算平衡表)。
对帐是对帐薄数据进行核对,以检查记帐是否正确,以及帐薄是否平衡。它主要是通过核对总帐与明细帐、总帐与辅助帐数据来完成帐帐核对。试算平衡表就是将系统中设置的所有科目的期末余额按会计平衡公式借方余额=贷方余额进行平衡检验,并输出科目余额表及是否平衡信息。一般来说计算机记帐后,只要记帐凭证录入正确,计算机自动记帐后各种帐薄应该是正确的、平衡的,但由于非法操作,计算机病毒或其他原因有可能回造成某些数据被破坏,因此引起帐帐不符,为保证帐证相符,应经常进行对帐,每月至少一次,一般在月末结帐前进行。
八、根据给出的相关内容编制本月的负债表和损益表;
将十二月月初数视为年初数,本月视为本年数编制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一种会计报表,它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方程式,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
篇4
财务就像一部纪录片,企业每个期间的经营状况是片子的组成部分,整部片子系统的记录了企业的发展历程,它吐露企业的竞争力,也刻画企业的兴衰。财务是生存的必要条件,是生活的基石。现如今,学习财务知识已不仅是财务专业人员的任务,而是每一个社会经济参与者的必修课,是参与经济生活了解社会的必要知识储备。
传统会计学习方法是先学习会计领域的各个专业名词,然后学习会计等式等各个会计要素间的关系,最后学习财务报表等。该方法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但在学习初期,学生对整个会计学体系没有必要的了解,不知道自己现阶段所学习的知识是怎样应用到财务系统和企业经营管理中去的,所学到的知识是零散分布的,不利于对整个会计体系的理解与掌握。而且会打消初学者的积极性。
相反,如果从整体的财务报表入手,将其层层剖析,逐渐学习各个要素及其关系,这样会对会计知识在整体上有较好的把握,使学习者在接触会计知识之初就将其与企业经营状况相联系。不但能够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还能增强分析与操作能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财务报表时利用“呈现事实”及“解释变法”这两种方法,通过对会计数字的解读找出管理问题。因此,财务报表最重要的使命是实践课责性。任何企业活动都可以汇整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四份财务报表。
下面将以“资产负债表”为例,论述从财务报表入手学习会计基础知识的可行性及其优点。沃尔玛的财务结构相对简单而且完整,因此以沃尔玛的资产负债表为研究案例。首先,将沃尔玛的资产负债表呈现在初学者面前,乍眼一看可能会感觉有些懵懂,但如果初学者忘记自己是零基础,试着从投资和经营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财务报表,就会发现其实并不难看懂。
二、从财务报表角度解读会计基本常识
首先,从整体入手。看过资产负债表的大体情况之后,便要初步分析,思考报表所反映的各种信息。这份报表的名称是“沃尔玛合并资产负债表”所以表达的是沃尔玛和它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的财务情况。于是,学习者便理解了什么是“会计主体”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报表名称右边写有“单位:百万美元”而报表中的资产及负债等项目都是以百万美元为单位。总结得出:“财务报表以货币作为衡量与记录的单位。”于是学习者便理解了“货币计量”的内涵。报表第一行标有“1月31日”分析得出,1月31日表示本报表所表示的财务状况截止到1月31日。不同阶段的财务报表代表企业不同时期的经营活动及财务状况。于是得出“会计分期”的概念。以上几种概念在报表上没有明确地指出,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展现出来的,是通过对各种细节的分析得出来的,这种分析思维是逐渐培养的,必要的时候需要辅导老师指导分析方法。若学习者不是在校学生并且有相关工作经验,便可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层层分析得出。通过这种分析方法推导出的各种概念,不但便于记忆,学习者对其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未来的工作当中,使用时也会更加便捷。
接下来分析资产部分。资产负债表的第一部分是资产部分,报表左侧一排是各个会计科目。这时便需要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各个会计科目的含义。资产部分首先是流动资产,查阅资料了解到“流动资产”通常指一年内能转换成现金的资产。利用同样的方法了解“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会计科目的含义。通过对比得出结论;流动性越高的资产排在前面。然后是负债部分,首先是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包括“商业本票”“应付账款”“预计负债”等。查阅资料了解到:“商业本票”主要指企业为筹措短期营运资金,经金融机构保证所发行的金融票据,又称为“融资性商业本票”。沃尔玛从供货商进货,主要采取赊购方式,它所积欠的尚未偿还的金额便称为应付账款。沃尔玛将“应付利息”“应付水电费”“应付职工薪酬等已经发生支付责任、但尚未以现金支付偿还的项目,加总起来,放在这个综合项目里。接下来是长期负债、长期融资租赁负债等皆用以上方法学习。最后一部分是“所有者权益”部分,分为“普通股股本”“溢价”以及“保留盈余”三部分。通过查阅了解到:普通股股本指已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权的账面价值。当股权发时,所收取的投资款超过面值的部分就称为股本溢价。“保留余额”指企业历年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实现的净利润尚未以现金股利方式发还股东、仍保留在企业的部分。
通过对总资产额与总负债和股东权益额的对比不难发现两者数额相同。于是推论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即是资产负债表的架构。查阅资料了解“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各自的含义,“资产”指的是为公司所拥有,能创造未来现金流入或减少未来现金流出的经济资源。“负债”指的是公司对外在其他组织所承受的经济负担。“所有者权益”指的是资产扣除负债后,由公司所有者享的剩余利益,又称为“净资产”或“账面净值”。由分析得出:会计等式右边代表资金的来源,资金的来源可能是负债或是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左边代表资金的用途,资金的来源与资金的用途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反映资金来源与资金用途之间的恒等关系,了解每一项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所以使用“复式记账法”来记录经济业务内容,进行会计核算。通过查阅了解到:复式记账指一个交易会同时影响一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因此必须同时以相等的金额加以记录。这种记录商业交易的设计,除了能忠实表达资金来源及去处的恒等关系外,也创造了相互勾稽的可能性。倘若企业做假账,谎称回收一笔应收账款,为了保持会计等式的平衡,也必须同时作假,创造出一笔现金或其他资产。必须作假的范围因复式会的设计而扩大,因此增加了被检测出来的机会。
三、财务报表可以延伸会计基础知识
财务报表是公司经营状况的缩影。学习会计知识要能看懂财务报表,学会编制财务报表,更要培养分析解读财务报表的能力。财务报表主要是管理层用来问问题的工具,而不是得到答案的工具。分析财务报表不能只看死板的数字,还要能看到产生数字的管理活动,并分析这些活动所可能引导企业变动的方向。
沿用上述例子,分析沃尔玛的资产负债表。以单项会计科目来看,沃尔玛的流动资产中金额最大的是存货(约为322亿美元),流动负债中金额最大的是应付账款(约为254亿美元)。这种现象反映了零售业以赊账方式进货后销售,赚取价差的商业模式,也显示出沃尔玛如果无法有效的销售存货取得现金,庞大的流动负债将是个沉重的压力。其次庞大的存货数量也会造成相当大的存货跌价风险。如何管理这些风险,便成为管理阶层与投资人分析沃尔玛资产负债表的重点。事实上,沃尔玛资产负债表的任何一个会计数字背后都有一系列复杂的管理问题。通过财务报表也可以了解到企业整体的财务结构。可以观察负债比率来衡量财务结构。负债比率指总负债除以总资产的比率。同时财务结构也可用负债除以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来表现。
衡量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支付短期负债,经常使用的指标是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显示企业利用流动资产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比例越高表示流动负债受偿的可能性越高,短期债权人越有保障。一般而言,流动比率不小于1,相当于要求营运资本为正数。据有关数据显示,长期以来沃尔玛的流动比率呈下降趋势。20世纪70年代,沃尔玛的流动比率曾经高达2.4,近年来一路下降,到2006年,居然只有0.9左右。这是否代表沃尔玛的流动资产不足以偿付流动负债,有周转失灵的危险,其实不然。
沃尔玛是全世界最大的通路商。当消费者刷信用卡购买商品2—3天后,信用卡公司就必须支付沃尔玛现金,但是对供货商沃尔玛维持一般商业最快30天付款的传统。利用“快快收钱,慢慢付款”的方法,创造手头的营运资金。因为现金来源充裕且管理得当,沃尔玛不必保留大量现金,并且能在快速增长下控制应收账款与存货的增长速度。由于沃尔玛流动资产的增长速度远较流动负债慢,才会造成流动比率恶化的现象。对其他厂商来说,流动比率小于1可能是警讯,对沃尔玛反而是竞争的象征。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强调企业的偿债能力,要求企业的流动比率至少在1.5以上。然而,从竞争力角度着眼,能以小于1的流动比率来经营。显示了沃尔玛强大的管理能力。至于突然攀高的流动比率反而是通路业财务危机的警讯。因此传统的分析方法对沃尔玛并不适用。所以在结合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时,要联系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与传统会计学习方法相比,从财务报表入手学习会计知识,能够从整体上了解会计体系,更好的理解会计科目的含义及其之间的联系。从企业的财务报表入手,能够更深入的学习解读分析财务报表的能力,同时学习到更多的管理知识,提高就业能力,为日后用会计知识造福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顺仁.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舞弊;效用;独立性
注册会计师于审计过程中在协同舞弊与保持独立性两者间作出选择时,除受行为学因素制约外,还有经济因素的考虑。我们可以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注册会计师审计中协同舞弊的形成过程。结合贝克尔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一书中提出了犯罪形成过程的经济模型,笔者提出以下注册会计师协同舞弊行为的形成模型:
协同舞弊的期望效用函数:U=(N+B)×(1-p) +(N1-Q) × p
保持独立性的期望效用函数:V=N× (1-q)+N2×q
上述模型中:(1)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获取审计净收益的效用为N,包括当期审计收益的效用和未来预期审计收益的贴现效用;
(2)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协同舞弊可获得额外收益的效用为B,它是物质上的正效用和精神上的负效用之和;
(3)注册会计师预计舞弊被发现的主观概率为p,0<p<1;
(4)受到警告、罚款、暂停执业等直接处罚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负效用(或贴现效用)为Q,Q>0;
(5)受到处罚后将影响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以后的市场份额,这样遭受处罚前注册会计师的收益贴现效用和处罚后的收益贴现效用之和为N1;
(6)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性,预计遭到解聘的主观概率为q,0<q<1,如果管理当局不解聘会计师事务所,则其收益仍为N,如果管理当局解聘会计师事务所,则注册会计师尽可能寻找或接受其他公司委托,其总收益贴现效用为N2。
注册会计师在协同舞弊和保持独立性的选择中,会比较两者的效用函数,当U-V>0(即当B×(1-p)-(N-N1)×p-Q×p+(N-N2)×q>0时,注册会计师选择舞弊行为。可见,舞弊获得额外收益的效用B、拒绝舞弊被解聘的主观估计概率q以及拒绝舞弊被解聘后预期收益效用的降低(N-N2)与注册会计师选择舞弊行为的概率正相关;舞弊被查处后预期收益效用的降低(N-N1)、舞弊后受到直接处罚的效用绝对值Q以及舞弊被查处的主观估计概率p与注册会计师舞弊行为的概率负相关。
笔者以麦科特案件为例进行实际分析。2000年11月,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因欺诈上市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后被查出通过伪造进口设备融资租赁合同、虚构固定资产、伪造购销合同、虚开进出口发票、伪造海关印章等手段,虚构收入30 118万港元,虚构成本20 798万港元,虚构利润9 320万港元。深圳华鹏会计师事务所为麦科特成功上市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在麦科特上市的中介协调会议上,华鹏会计师事务所所长吕润波特地嘱咐与会者,“不要讲他参加过这个会议”。很显然,他知道在会上讨论的许多事情是不合法的,但当期及后续各期的巨额审计收入对他是有很强诱惑力的,可带来物质上的极大效用;另一方面,他认为做上市业务审计就是“包装”,在审计过程中实施舞弊被发现的概率较小,这可减少舞弊在其道德上的负效用。如果依客户要求进行“包装”便被解聘,预期未来收益的效用将会降低。另外,在审计报告上签名的其中一位注册会计师张翠云是退休后返聘于华鹏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注册会计师,从未参加对麦科特的实际审计,甚至没有到过审计现场。她预想签字不会承担太多的法律责任,由此带来的负效用不会太大且是未来的,权衡利弊,她选择了签字。事实上,最后她的确没有被追究法律责任。①
对于注册会计师的协同舞弊问题,结合上述模型,笔者提出下列建议:
第一,增大注册会计师舞弊行为带来的道德上的负效用以及惩戒所带来的精神上的负效用。其主要措施是控制道德低下或有违规记录的注册会计师可能参与协同舞弊的机会,如限制其市场准入甚至吊销其执业资格证书,或通过培训等途径提高其道德水平以使其符合执业标准的要求。
第二,减少注册会计师舞弊行为带来的物质上的正效用。其主要措施是厘清审计责任关系,解决我国目前有些审计活动中审计委托与被审计者合二为一的情况,如确立证监会为上市公司审计的统一委托者等。
第三,提高审计舞弊被发现的主观估计概率,降低拒绝舞弊被解聘的主观估计概率。上述模型中的概率为主观概率。主观概率是决策者对不确定性事件的一个估计,它受客观概率和心理因素的双重影响。其主要措施是有关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监控部门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的监督检查的制度及拒绝审计舞弊的利益保障机制,如优化监控覆盖面、监控时间、监控方式、监控结果的处理,对拒绝协同被审计单位进行舞弊的注册会计师应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等。
第四,恰当处理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问题。对于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行为,应根据舞弊过程及其所造成的后果恰当追究其法律责任,如在追究法律责任的形式上,应确立这样的原则:行政责任的追究更多地考虑审计舞弊的过程,民事责任的追究更多地考虑审计舞弊的结果,刑事责任的追究综合考虑审计舞弊的过程与结果。在界定与追究法律责任的轻重程度上,应有一个合理的范围,不能忽轻忽重,失去惩戒所应有的严肃性。
第五,培育有效的审计市场。有效的审计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审计舞弊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审计舞弊问题也有助于发现并使其受到应有的惩戒。培育有效的审计市场需要从健全审计法制、完善审计体制、理顺审计关系、净化审计环境等多方着手,并与国家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协调一致。
【参考文献】
[1] 雷光勇.注册会计师资格确认与保持的经济学逻辑.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1年第2期.
篇6
摘要:“财务会计”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之一,改革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成为高职会计课改的当务之急。因此,有必要探讨岗位教学法在财务会计课程中的运用,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职;会计专业;财务会计;岗位教学法
作者简介:蒋春艳,女,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1-0050-03
目前,会计专业毕业生出现难找工作或对口就业率低的情况,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经济形势相背离,这不能不反思我们的学校教育。学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适应不了工作,不是因为他们缺少会计知识,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熟练的会计基本技能。在高等职业学校会计的教育教学方法中,理论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忽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1]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应该对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注重理论教育彻底向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向转化。笔者认为,以岗位为导向,实施项目教学改革是高职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较好选择。
一、分岗位教学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由于“财务会计”学科的应用性特点,要求会计教学不仅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而且应特别注重培养他们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打破原来体系和框架,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尝试分岗位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总结,让学生通过各岗位化角色的演练,不仅初步掌握各种会计角色所应当具备的能力,而且进一步理解会计操作流程,体现职业教育职业能力的培养。[2]通过财务会计岗位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既具有财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素质,又具有特定的职业岗位快速上岗条件,真正实现毕业到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二、分岗位教学的具体操作
学科化教学是以理论知识的内在逻辑来编排的,目前财会专业“财务会计”中系统地介绍会计核算的理论知识,展示的是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内容,而没有按具体的会计岗位来编排,使学生所学与就业岗位脱节,影响了其职业能力的形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穿实际工作岗位的内容,让学生在职业岗位的情境中学习,实现会计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步,以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一)教材内容调整为具体工作岗位情景
由于会计课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涉及到的核算内容都可以与相应的职业情境相结合,形成包含相应岗位的工作模块。例如“财务会计”中各章节的内容可作相应的调整,将教材内容转为如下工作岗位:
1.出纳岗位。包括:出纳岗位的职责,出纳人员素质及出纳工作的交接方法,票据、印鉴的保管,库存现金的管理,支票、收据、增值税专用发票、收料单和各种银行结算凭证等的填制,银行转账结算方式的办理,编制有关记账凭证,设置并登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等。
2.往来结算岗位。主要包括应收款项及应付款项两方面内容的核算:根据实际业务填制增值税专用发票、职工工资汇总表等一些原始凭证,并根据相关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业务过程中穿插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折扣折让、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及将票据进行银行贴现等业务并对此做出账务处理,及时登记相关账簿并定期核对账目。
3.存货核算岗位。主要包括存货收发业务的核算。学生在存货岗位中熟悉存货收发程序,有关收料、发料原始凭证及汇总表的编制,存货的账务处理,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等。
4.固定资产核算岗位。主要包括通过外购、建造、接受投资等固定资产增加过程中的一系列核算,以及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处置过程中相关原始凭证的填制流程及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进行账簿登记。
5.资金核算岗位。主要涉及资金管理和核算办法。学生在资金核算岗位中熟悉企业各项投资的核算、投资收益的考核,熟悉银行借款的程序与要求,对企业负债筹资及权益筹资进行相关会计核算。
6.财务成果岗位。主要包括收入、费用、利润的相关核算。学生在此岗位中熟悉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业务,企业在生产经营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业务及利润的形成和分配流程,并根据相关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及其明细账。
7.总账报表岗位。涉及总账登记程序、方法,对账结账等,再进行会计报表的编制,进行有关分析。
上述教学内容量上并没有比教材少,且增加了一些相关业务知识,如相关原始凭证的填制。经过这样调整后,光从理论知识方面来看主要是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打破了原本按会计要素排列的理论结构,但这时的课程内容不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切合实际工作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更便于按工作流程及岗位来展开教学,将实践与理论进行整合。
(二)教学内容设计情节化
1.以学习内容为主线设计情节。按岗位分工设角色,将企业工作中真实经济业务与课堂任务相结合,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进行体验、模拟会计业务的发生、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这种形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身临其境地体会每个角色的职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岗位的职责,以及会计业务流程的整个过程,从而领会实际的会计工作状况,并在角色轮换中逐步掌握各个岗位的不同职能。[3]这样的课堂让实践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干,理论教学则以服务于实践的形式进行精讲。
如以“料到付款业务”为例,可以设计采购和销售两个单位,同时为了更细致的讲清楚企业的业务具体流程,采购单位又再细设为采购部门、材料仓库、财务部等,达到教学设计的需要。并且根据企业业务发生的需要,确定角色扮演适合的人选,并给角色扮演的学生安排好扮演的任务。另外,在料到付款业务中,需要确定采购方的采购员、仓库管理员、出纳、会计主管、总经理和销货方的会计人员等重要角色的扮演者。同时,要提前在课前安排好这些扮演者的扮演任务,让他们先熟悉业务处理流程及所用到的凭证、单据。采购员根据缺料信息填制采购清单去销售单位下订单;销售单位确认订单、填制发货单及相关销售单据,发出货物和单据;采购方收到销售单位送来的相关单据以及货物,根据单据验收入库;仓库管理员填制材料入库单;出纳根据销售方的销售单确认付款并编制相关付款凭证;销售方根据销售单据及银行的收款单据编制确认销售的收款凭证。
又如预借差旅费及报销的核算,可以将学生分小组设置会计主管、会计、出纳、出差人员,教师则出任单位负责人角色。在发放有关空白原始凭证如借款单、收据、差旅费报销单后,指导学生按流程操作。出差人员向出纳索取借款单,并填写,交单位负责人签名后,交会计审核后签名;财务主管审核后签名,交出纳审核签名、盖现金付讫章并交付现金;出纳编写现金付款凭证并登账;出差人员归来交回差旅费剩余款及办理报销事项;出纳开出收款收据,签名,经会计审核,出纳收取现金,并在收据上盖现金收讫章;出差人员填写差旅费报销单,单子背面粘上课前收集的差旅发票或收据等,交证明人签名,交单位负责人签名;经会计审核后,出纳给予报销并作账务处理。上述过程的操作,由于各岗位的任务有轻有重,因此,对于较空闲的角色应布置另外任务。
在岗位轮换中,可将任务略为变化,或者启发学生自己来设计不同任务。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互相学习,拓展并生成新的知识。在这样的职业情境中学习,也使学生容易形成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2.岗位体验中配合多媒体教学。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学生要进入企业学习不太现实,而在教学中,有的内容不好理解或难以有好的实践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性地准备多媒体资料在教学中采用,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到报销差旅费时,就可通过视频资料使学生进入现实职业情景,了解出纳工作及报销差旅费的过程、方法及有关原始凭证的取得、填制及核算。
三、分岗位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合理安排课时内容
岗位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活小品”,它要求在一个不长的时间段内尽可能充分地展现现实工作中的某一业务情节。为此,时间的安排和控制非常重要。教师作为组织者应在课前进行合理的任务设计与充分的准备,计划好每一段落的用时,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行灵活的调剂和控制,一切以现场气氛和效果为转移来安排和控制时间,使情景模拟的整个过程紧凑而充分,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有效,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其职业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是分组讨论或同组学生之间讨论,会有部分学生讨论声音过大造成喧闹。首先,教师通过发挥导演的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候,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因时因地制宜地从多个途径去激趣、激疑、激问、激思,使学员产生巨大的自信力,推动他们在模拟角色扮演中做出应有的表现。其次,教师通过发挥导演的作用,尽力创设起正常的演练秩序。教师应发挥导演的作用,处理好个体与整体、表演者与观众的关系。[4]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可以进行分岗位操作来教学,而针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则应结合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会站在职业岗位的角度分析问题、探讨并解决问题,从而深刻掌握会计理论的实践应用。这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巨大的作用。
总之,将学习任务与职业岗位情境进行有机结合,将学生放到了“主角”的位置,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这样的教学不局限于书本知识,不与职业岗位脱节,学生更能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他们通过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专业能力,通过掌握问题解决的途径形成方法能力,通过掌握基本合作和交流技能形成社会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丽.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9(4):44-46.
[2]龚丽娜.高职会计岗位教学模式下能力本位考核体系构建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9):77-79.
[3]尹子民,孙辉,魏颖辉.情景岗位教学法的初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88-90.
篇7
一、命题规律总结
(一)试题的设计体现了相关学科的相互联系,即财务成本管理要求有良好的会计基础。侧重考查考生应具备的财务成本管理的基本知识,同时也重视对财务会计知识的分析、应用、评价和综合能力的测试。如2003年计算分析题分配联产品加工成本要求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分配;2004年综合题要求计算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及其项目构成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及其项目构成;2007年计算分析题涉及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杠杆贡献率和权益净利率的计算和分析,2007年综合题涉及编制价值评估所需的预计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等,要求考生对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报表项目和经济含义熟悉。对于以上问题,如果没有良好的会计基础将很难作答。这一方面体现了今后注册会计师执业方向(除法定业务外的管理咨询);另一方面对非专业人士群体进入注册会计师行业设置了准入门槛,为注册会计师队伍输送、选拔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合格人才。
(二)覆盖面广、重点突出。试题主要突出了财务成本管理的重点,如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财务分析、流动资金管理、财务预测、企业价值评估、期权估价和成本计算等。
(三)试题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体现在试题的设计跨章节,知识的融合上具有一定的广泛度,这对非会计专业考生有较大难度。如2005年综合题第1题有关各类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之间的分配和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等融合在一起;2007年综合题第1题把第三章预计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第二章会计报表的改进,第十章企业价值评估中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和经济利润的计算,实体现金流量法、股权现金流量法和经济利润法下的股权价值的计算等结合在一起出题。
(四)试题在考核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测试考核实务操作能力,减少了对记忆和理解能力的测试,重视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能力的测试。在财务成本管理以及其他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中,试卷上已经出现越来越多根本平时在教材上见不到的陌生题目,表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方向已经越来越贴近考查一种真正的能力,一种从书本提升到实际处理和应用的能力,而不是以往靠背书的能力。
(五)注重考查教材的新增和新变化内容。从财务成本管理考试以往命题的规律来看,凡是新增加的内容,历来是考试出题的重点内容。所以考生应加强对教材新增加和变化部分的理解和运用,这对考生能否顺利通过考试有很大的影响。如2003年教材第4章新增的关于相关系数的计算和值的计算作为当年的考试重点考了两个计算分析题;2004年教材第10章新增企业价值评估一章中,考了3个计算分析题和3个客观题共计22.5分;2007年教材第2章新增改进的综合财务分析体系,考了1个计算分析题;2007年教材新增第11章期权估价考了2个判断题和1个综合题共计19分。
(六)试题总体难度降低,但主观题题量增加。2007年主观题题量(计算分析题由2006年的4个题增加到2007年的5个题)增加,题量增加要求考生对相关内容的熟悉程度进一步提高,没有非常熟练的答题速度根本做不完。
(七)题目的条件更具有隐蔽性并充满陷阱。近几年的财务成本管理考试,试题中给出的条件,越来越侧重变形,主要是运用一种考生平时未见过的表达方法,将某一考点表示出来,所以大家要跟上出题者的思路,不能学死。这种出题思路,在2003年的考题中能非常充分的体现出来。例如多项选择题中的可持续增长率公式的变形;判断题中的赎回条款的考查;计算分析题第1题的“平均在15天后付款”,这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我们假设存货是均匀购入,款项也是均匀支付,所以,当期购货只需付现50%,下月付现50%。这些都是对原来解题思维模式的一种变化,如果学的不灵活就很难适应。大家要充分注意,其关键点还是要基础扎实,各章节内容联系起来学习。
二、学习方法
在我平时的教学中,经常有朋友问如何学好财务成本管理,我的经验就是要把书本学透,把知识学活,达到一个较高的认知和思考水平。通过考试有3个要素很重要:毅力、方法、智慧。毅力就是强调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积累基础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沉淀靠日积月累,不可一蹴而就,尤其是大家戏称的“注会魔鬼考试”,你一脚迈进魔鬼大门,就要准备打持久战,就要摸着黑一路勇敢坚毅地走下去;方法是强调学习方法要得当,如果方法得当会事半功倍,当然好的方法没有定论,因人而异;智慧是指是否具备注会考试应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或者说你是否适合这种考试,不是说人定可以胜天,你花了8年的时间考过去又有何意义呢?我们考过注会一方面是为了体现自身价值,但考虑更多的是希望把所学知识转化成生产力,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现状。所以,我的观点是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走适合自己的路,这是一个方向问题,否则会耽误宝贵的时间和青春。
财务成本管理的学习,重要的是把它学活,要从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做过的习题中,概括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见解,能够独立解决财务问题。要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进入到有自己认知的主动状态。不能永远停留在只会做你见过的试题,而要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应对。要想获得上述活学活用、应对考卷的能力,最根本最有效的就是刻苦学习。一些合理巧妙并且适合自己的方法与经验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绝不可以本末倒置,所有考生都在苦苦追寻一条最通畅、最快捷、最有效的捷径,但最捷径的路还是脚踏实地地看书、做题和思考。就具体的学习来说,下面的几个环节很关键。
(一)熟知教材内容,排除疑难问题阶段
认真阅读教材内容,首先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把教材看一遍,不用太记忆,只是把书中内容都看到,不一定都看懂。通过第一遍看书主要是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知道教材中讲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估计对自己有难度,如果自学而不参加培训是否能够啃下来。这一阶段需要做的主要工作有:
1.对章节知识的整体把握。在对教材内容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手头的辅导用书了解本章历年考试情况,对考试重点和相应分值进行把握,将本章在全书中所占的分量做到心中有数,全章内容框架、逻辑架构、总体脉络有个更感性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
2.划分层次,以点带面。教材内容中有重点和非重点的区别,但绝没有考和不考的区别,针对教材中不同的考点采取不同的策略,针对重点采取集中时间彻底攻破,就是在短时间内速战速决;针对难点采取迂回曲折中循序渐进,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针对热点采取反复阅读中慢慢掌握,每次反复中不断加强;在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强化热点的过程中,对于承前启后的基础点已经渐渐渗透,以点带面地将全书的内容串连起来,对全书进行回顾的时候,就会发现整体知识基本尽收眼底,重点难点层次清晰。
学会做题,众所周知,CPA考试以其题量大、难度高、通过率极低而著称,为更好地适应这一考试现状,平常一定强度的训练必不可少。选择一些质量高、具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进行反复演练是顺利通过考试的一个重要前提。但在不同阶段要分别进行不同层面的训练,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是章节同步训练。在复习当中,看书是基础,但要想将本章考点深刻掌握,并在考场上灵活应用,必须做一些习题。看完一章后配合着做一些章节同步习题,在做题中掌握和记忆有关的内容,攻克有关难点,不要成为下一步学习的拦路虎。完成本章节习题后还要有针对性再看一遍书,通过这样的反复,把看书过程中许多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考点具体化。做题既检验了本章节内容的掌握程度,又避免了因看书不细造成的漏洞。
练习题到底做多少为宜,这是好多朋友关心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因人而异。对于那些基础较好、领悟能力较强、而又报考科目较多没有太多时间的朋友,那只能有选择地做一些综合性和难度较大的题目,以达到以点带面、融会贯通,便于归纳出规律和方法的目的。但在教学中发现至少80%以上的朋友是非会计专业或在职学习的,因此要尽快把握财务成本管理的精髓,必须要保证相当数量的练习,通过强化练习可以增强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把原来没有理解的内容理解了;增加知识点,把原来不了解的内容了解了;增强记忆力,把一些过去没有记忆下来的重点内容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增强归纳总结能力,强化练习有利于系统地归纳和总结题型或专项问题,大部分总结都需要习题来验证;增加熟练性,平时的强化练习临场才会解题迅速,争取时间,适应变化。
通过两遍看书和做题或者通过参加培训以后,将教材中的疑难问题解决了,重点问题明确了,但这仅仅还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这是学习的第1阶段。
(二)总结提高,融会贯通阶段
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学得灵活、擅于变化,要前后各章节联系起来,刻舟求剑肯定是行不通的。对书中内容与基本习题有了基础学习之后,就要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程。先看每一章都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总结为几个大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又涉及哪几个公式、哪几种方法、有几大块理论等等。每一块的核心内容又是什么,自己是否已熟知。如果尚有欠缺,就要重新认真阅读此章,直到清楚了解为止,如第4章财务估价涉及投资组合标准差的分析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A、B完全负相关,组合的风险被完全抵消,如果A、B完全正相关,组合的风险不减少也不扩大”,实际上这句话是有前提的,即A、B标准差相同,投资比例相同,如果放在一般情况下,这层意思应这样表述:完全负相关(r=-1)的两只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风险并不是全部抵消,风险(标准差)等于两种证券标准差加权之差的绝对值;完全正相关(r=1)没有任何抵消作用,风险不减少也不扩大,注意这个不减少也不扩大是相对于加权平均标准差来说的(r=1时组合标准差等于加权平均标准差),相对于A、B来讲,并不是不减少也不扩大,而是比低者高,比高者低,这层意思要注意理解。到了这一程度,解题应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逻辑思维,应该是对基本知识已有比较熟练的掌握,可以从整体上有自己的处理主张的阶段。这一阶段要从机械地学习书上的知识点转到可以有自己的熟练思考、分析、判断和运用。当然开始很吃力,但慢慢就会好很多,慢慢就能在不断完善之中建立起广阔的思考模式,能够融会贯通。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是跨章节习题训练,通过做跨章节综合性大题,将大章化为小节,将一本书当做一章来重新贯穿一下,不断刷新改进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从整本书以自己灵活的思路来把握每一道题,而不只是以见过的题型往上套。这是学习的第2阶段。
(三)进行模拟测试,考证历年试题阶段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以后,第3阶段就需要进行模拟测试,考证历年试题,然后对专项问题、重点题型进行归纳和总结。这阶段应在把教材内容学透、学扎实、前后融会贯通的基础功底牢固之后,系统而快速地提高学习效率。
1.考前模拟测试。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对全书整体内容有了较好的理解并具备了一定的解题技巧,此时进行考前模拟测试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进行模拟测试时要注意:一是闭卷,不借助教材,不翻阅参考答案,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计时,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卷首做记录;三是完全模拟考试状态,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每一个题目做完;四是记录成绩,通过核对答案和解析对测试进行评分并记录,以便做横向比较;五是测试总结,着重是分析错误找出差距,进行有针对性的拾遗补缺。
2.考证历年考题。为了了解考试的整体要求,包括题量、题型、深度和广度,在对历年试题考证中要注意:(1)关注题型、题量、分值的变化。(2)关注重要考点。统观历年考题,虽各年有变化,但总有些考点是年年必出。(3)列表研究考试趋势。将近4年考题中出现的主观题所涉及的考点通过表格进行列示,结合本年度教材新增变化内容等因素,对考试趋势进行把握。(4)注重解题过程。在对历年考题的考证过程中,要注重积累解题思路、答题路径和思维方式,通过积累,解题方法越来越丰富,思路越来越灵活,通过考试的信心也越来越大。(5)勤于总结。大家可能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上周做过的题怎么今天又做错了呢,或者说还是没有思路呢,这样的题到底得做多少才能会,才能记住,或者说一合上书就不清楚这本书到底讲了些什么?非常的无奈。总结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勤于总结会大大提高做题效果,如果你勤于总结,你做题时会有这样的感觉:题目摆在面前,不可能一点思路都没有,首先看属于哪方面的问题,然后看已知条件,进而联想自己平时的总结,该用哪种方法、哪个公式来计算,这样有助于快速而准确的解题。总结要因人而异,一般不要总结的问题太多,面面俱到,依人学习的细致程度和基础而定,总结的内容可多可少,只要是有规律性的东西、一些通过做题得到验证的正确结论和某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提炼出来都可以总结。
篇8
一、传统课堂与虚拟课堂的区别
传统的课堂有课程表和教科书,各个课程的体系不同,根据课程的不同特征和学生的认知接受程度来组织课堂教学,互相配合协调。而虚拟课堂可能面对更广泛的学习对象,学习的随意性比较大,因此在时间上要求更具有灵活性。
传统课堂拥有固定的学校和教室,学生一般都在固定的场所上课,这种方式适合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教学活动,而虚拟课堂没有这种限制,不可能有固定的学校和课堂。
传统课堂教学,由于教师的客观存在,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许多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因此,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般较差,采用的学习方式往往也是昀消极和昀传统的。在虚拟课堂中,教师的权威不复存在,学生的学习完全交给了学生自己,学生的学习必须充分发挥白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效果往往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虚拟课堂的构建中,应将体现教师教育思想的学习课件设计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将知识的呈现方式多样化,使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传统教学的两大主题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的责任在教学,而学生的责任在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师的作用下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表达知识的载体一般是语言、动作、表情和情感等。而在虚拟课堂,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不能通过面对面的自然交流,而是外在的不具情感的电子媒介,即这种交流只能是一种程序化和模式化的方式。
二、明确会计实务虚拟课堂实现的目的
目前由于教学条件、教学习惯、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原因,许多职业技术学校的会计实务教学方式仍然沿用工业化初期的形式,即教师主要以纸、笔以及简单的教学工具,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教学模式。对于传统会计实务教学来说,会计知识在呈现上只能达到跑马观花的效果,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会计实务虚拟课堂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体验中学,这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许多职业技术学校将会计实务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学校也进行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由于受到教学条件限制,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更好地将会计实务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一直是困扰职业技术学校财会专业的一个难题,利用会计实务虚拟课堂可以弥补上述不足。在会计实务虚拟课堂中,学生可以边学习理论边实践操作,整个学习过程生动、直观,犹如“身临其境”,实现学生与会计处理零距离接触,消除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恐惧,消除用人单位对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顾虑。
学生有可能受阅历影响,长期以来习惯于被动的学习,过度信赖教师的知识传递,缺乏主动参与的内在动力。会计实务虚拟课堂是一个教师、学生、情境的互动过程,在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究者,是“意义建构”的主要参与者,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
三、会计实务虚拟课堂设计应注重把握的几个原则
选择典型事例制作教学虚拟环境。通过典型事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会计核算的本质和规律,更好地把握所学知识。人们的认识是从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开始的,但是,随着认识的向前推移,作为个别事物的“这一个”,也就发展成为作为“共相”的“这一个”。会计实务虚拟课堂就是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物。
客观实际,知识呈现逼近于客观现实。虚拟不是虚构,会计实务虚拟课堂的构建必须尊重客观实际情况,遵循经济业务、会计核算业务的客观规律,它的构建也是由教学的目的性所规定的。
拟课堂的构建中必须遵循专业知识体系和教学媒体的完整性。一个专业、一门课程是由相关的知识群构成的,知识的结构应是科学的、合理的,知识的力量不仅通过具体的知识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整体结构体现出来。认真设计专业的知识结构,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会计实务虚拟课堂应根据教学要求,认真设计制作虚拟情景,使之与教学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篇9
关键词:会计环境;会计实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事业单位会计环境的意义
对于事业单位会计环境问题研究,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只有真正的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实际会计环境,才能深刻的了解各种会计方法及各国会计理论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才能真正的了解和学习其他国家的会计经验,深化本国的会计基础,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实务水平;二是,只有了解事业单位会计环境对会计实务产生的影响和方式,才能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导目前我国会计发展的导向,避免会计发展出现偏差,避免出现会计发展走入歧途的现象;三是,只有真实的了解事业单位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方式和制约的局限,才能理解中国事业单位会计的过去和现在,才能恰如其分的评价事业单位会计发展的情况。从事业单位会计环境的概念还可以知道,会计环境会受到很多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我们把它们归纳为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文化教育因素等方面。
二、事业单位会计环境变革分析
1.事业单位政治环境的变化
政府作为我国主要的机关单位结构其中之一,其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体制及客观情况下,会对各种经济资源及配置的需求会有少许不同。也就是说,随着政治体制的变化和发展,事业单位会计实务也会有所改变。虽然不同的政治制度以及政治制度所体现的会计实务并不相同,有着一些差异。
但随着我国入市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逐步与国际接轨,从而使得我国的经济重点工作以及政府重点的工作发生变化。总体来说,随着更加民主的政治体制以及相应的环境,必然对事业单位会计环境提供更好的空间和条件,从而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实务的优化和发展,利于我国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的发展和壮大。
2.事业单位法制环境的变化
随着我国入市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计划经济受到深化的改革,我国的法制环境也越来越规范,与法制环境相关的规章制度也在完善的过程中。目前来看,我国颁布的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司法等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在逐渐的更新与完善。虽然从整体上说,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的地方,但与以往对比,法律法规已经有巨大的进步。
在不同的法制环境下,必然会出现不同的会计环境,产生不同的会计实务,如德国采用的是立法会计的模式,而美国、英国、法国采用的是民进会计模式,这样两种会计模式都是结合本国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我国的会计基础模式也结合本国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而规划的。
3.事业单位经济环境的变化
会计环境中的经济环境会对形成会计理论、制度会计规范以及发展会计实务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即取决于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经济的发展程度和稳定程度、政府基本经济策略和重大经济政策、经济的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经济组织现状、企业筹资体制、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
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变革与加入世贸后,这些经济发展进程步伐的不断前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国民服务经济有了空前的提升,但同样也加剧了竞争环境的激烈形势,使得竞争范畴逐步扩充到世界范畴,为此面对此种形势下我国经济环境势必会发生改变,以此才能使我国抓住机遇、克服诸多困难,即在会计发展的道路进程中还有更多的路要走。
4.事业单位会计行为主体市场的改变
事业单位会计环境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会计市场。随着我国入市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计划经济受到深化的改革,市场竞争不断的加剧,会计市场也出现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部分国际会计公司计入中国的会计市场,即中国会计师与外部会计师之间的竞争。
但是,我国会计市场中主要的结构,例如会计师事务所目前无论在资本方面的积累和整体技术方面,与国际一流水平存在一些差距,而面对当前严峻考验,我国会计事务所又是否能够经得住考验、克服困难,确保在国内市场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并立足于市场,除了比拼自身硬件技术、经验的基础上,还要比拼的是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效率,以此才能实现稳定发展、逐步开拓国际市场。
三、优化事业单位的会计实务
1.强化会计环境在会计实务中的证实或者证伪
一般来说,大量的会计研究学者一方面从日常的会计实务中发现研究课题的方向,另一方面还会针对先前其他学者就某些问题所形成的相关知识脉络进行实证性与逻辑性的会计理论证实或者证伪。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环境研究中,部分的观念不一致,没有对会计环境达成一致的观念,根本原因在于有效的事业单位会计环境的研究成果以及从国外学习和引进的事业单位会计环境的研究成果未能在会计实务中良好的使用,无法通过会计实务来检验会计环境理论研究。
2.强化对会计环境研究成果在会计实务的应用
目前,关于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环境的研究,在整体方面,超出了事业单位会计实务的需要,但是从另外的视角看,部分有效的事业单位会计环境的研究成果以及从国外学习和引进的事业单位会计环境的研究成果未能在会计实务中良好的使用,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事业单位会计实务的发展。
在以后的年度,加强有效的事业单位会计环境的研究成果以及从国外学习和引进的会计环境的研究成果在会计实务中良好的使用,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实务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徐晓伟.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实务中的一些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0(20).
[2]许洪宾.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0).
[3]谢获宝.论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J].辽宁经济,2010(02).
篇10
按照ISEC项目的课程教学要求,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由任课教师拟定,按照国外的教学大纲要求编写英文版的教学大纲,选用英文原版教材或中英文教材,采用英文或中英文授课,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明辨性思维。在会计国际化的趋势下,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已基本趋于一致,但是会计实务和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与国外还有一定区别。国内高校的会计专业课程有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材体系,特别是《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与国外的教材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充分比较国内外的《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拟定符合ISEC项目要求的教学内容。
(一)中外基础会计实务的差异分析。我国的基础会计实务与国外的会计实务还有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具体的会计核算程序。我国企业应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设立会计账簿,按照财政部规定的总分类会计科目设立总账账户,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在总账账户下设立明细账户,此外还必须设立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两个特种日记账。国外的会计实务比较灵活,没有规定会计科目和必须设立的会计账簿,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立会计账簿体系,称为Accountingsystem(会计系统),包括Journal(日记账)和Ledger(分类账),会计业务多的企业在设置Generaljournal(普通日记账)和GeneralLedger(总分类账)的基础上,可以根据需要设立Specialjournals(特种日记账)和Subsidiaryledgers(明细分类账)。例如,我国企业的存货应设置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多个总账账户,国外企业的存货可能就用一个总账账户,即Inventory(存货),或者直接以商品名称作为账户名称。我国的会计实务中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应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而国外的会计凭证仅有原始凭证,没有记账凭证,直接根据原始凭证登记日记账,称为Journalentry,即将企业业务的会计分录序时地登入日记账中,再根据日记账登记各分类账簿,称为Post(过账)。因此,我国的会计账务核算程序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日记账、明细账、总账———会计报表,国外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为原始凭证———日记账———分类账———会计报表。
(二)中外高校《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比较分析。基于上述中外基础会计实务的差异,国内传统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两部分,会计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以会计的含义为起点,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重点围绕借贷记账法介绍工业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会计实务部分主要介绍企业会计的基本手工操作实务。因此,国内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既要求学生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应用,还重点强调企业会计手工实务的操作。国外的《基础会计学》课程通常称为AccountingPrinci-ples(会计学原理)或Accounting(会计学),该课程基本介绍了整个会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基础,还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国外《会计学原理》课程中的会计业务仅以商业企业为例简单介绍了企业基本的会计业务,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会计要素的重要项目,没有专门介绍会计手工实务,主要通过Excel表格和T字账介绍了日记账和总账的登记。国内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更倾向于讲授财务会计基础,主要为后续的企业财务会计内容的学习奠定会计知识基础,国外《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比国内的教学内容范围更广,但具体会计理论和会计业务的内容要比国内的浅显易懂。
(三)中外高校《基础会计学》教材内容的比较分析。国内的《基础会计学》教材编排基本与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致,理论部分专门介绍理论,实务部分专门介绍会计手工实务。为了体现专业性,国内的《基础会计学》教材比较强调理论性和系统性,教材内容表述专业性很强,学生反映比较枯燥难懂。例如,会计基础理论的介绍强调会计理论知识的讲解,教材中缺少企业案例,仅仅以例题形式作为理论知识的补充。而且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成为独立的两部分,二者相互脱节。此外,国内《基础会计学》教材基本没有涉及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仅有部分教材在部分章节提到我国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与此相反,国外《会计学原理》教材内容广泛,将案例融入会计理论的介绍中,充分体现案例教学,内容表述清楚简单、容易理解。国外教材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联系在一起,按照AccountingCycle(会计循环),通过企业会计业务循环介绍了会计账户和借贷记账法,具体业务举例也是以商业企业为例,相对比较简单易懂,并且根据各章节内容配有会计报表分析相关知识。国外教材没有专门针对会计手工实务的介绍,所有会计账务处理都以会计系统中的表格或T字账的形式体现。国外教材非常强调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每个章节专门引入较多案例介绍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内部控制。例如专门介绍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和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Sarbanes-Oxley(萨班斯法案)。国外的《会计学原理》教材关于财务会计基础部分除了介绍基本理论外还介绍了重要资产和负债项目,还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国内的《基础会计学》教材基本不作介绍。仅有部分教材在会计报表的章节介绍一些简单的会计报表分析内容。
二、中外《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会计专业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