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急救能力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急救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急救能力

篇1

关键词:医疗机构;科研项目;问题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set of indicator management system to evaluate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ability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elaborate the necessity,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medical institutions. Methods The Delphi method was used, and through two rounds of expert inquiry, literature search analysis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were comprehensively applied to analyze th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evaluation. Results The study selected 100 evaluation indicators, including 4 first-class indicators, while 4 second-class indicators derived from the first-class indicator and third-class indicators derived from second-class indicators, which constituted the second and third-class indicators of the study.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class indicators in the indicator system were given different weight values.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for the whole proces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was established. Conclusion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takes all aspects of the medical institution into consider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 indicator system to evaluate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ability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Key words:Medical institution;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Problem

t学科研项目是医疗机构为了培养科技人才,鼓励医务人员进行科技研究,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结合临床工作开展的医学研究,主要包括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专项研究、医疗机构管理研究等项目。在医院进行科研项目已成为医疗机构塑造骨干人才,建设一级学科,提高科研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面对这一发展趋势,医疗机构科研能力的评价是现代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的工作,评价体系的建立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合采用文献搜索分析和理论研究,建立一套针对医疗机构科研项目能力评价的指标管理体系[1]。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该法又被称为专家意见法,本方法建立从基础研究类型的医学科研项目的全过程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一级指标分别进行两轮的专家咨询,逐步完善,建立医疗机构项目能力评价的体系。

1.2专家的遴选 从研究的目的出发,遴选全国范围内熟悉对医疗机构的科研项目30名,在行政管理、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具有一定科研的实践的经历、督导检查经历,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2]。

1.3初步建立指标体系框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在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从立项、实施过程、产出、效益四个方面来拟定医学科研项目全程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分为四级指标。其中,包括立项、实施过程、产出及效益4项为一级指标,由一级指标派生出的4项二级指标及二级指标派生出的三级指标,这样就构成了本研究的二、三级指标。

1.4开展专家咨询活动 由德尔菲法的特点,本研究通过两轮函询,对刚建立的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筛选。

1.5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函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各项指标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变异系数及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对参与函询的专家进行,如专家的基本情况、积极性、权威程度等;用百分权重法计算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3]。

2 结果

2.1专家基本情况 30名专家的专业设计行政管理、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在医疗行业工作时间超过10年,具有一定科研的实践的经历、督导、检查经历,见表1。

2.2专家的积极程度 本研究经过两轮的专家函询。第一轮专家函询发出问卷30份,收回有效问卷22份,有效回收率为73.3%;第二轮专家函询发出问卷22份,收回有效问卷20份,有效回表率为90.1%

2.3专家权威程度 专家权威程度(Cr)由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Cs)和判断依据(Ca)两个因素决定的,见表2。

经过两轮函询专家权威程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7~0.9,表明专家权威程度较高,可保C指标的可靠性。

2.4医疗机构科研项目全程评价指标体系一 、二 、 三级指标及其权重,见表3。

3 讨论

开展医疗机构科研项目的工作为了要提高医疗科研经费的利用率,增强医疗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的能力,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从而增强医疗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让患者得到真正的实惠,早日解决广大患者“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民生问题[4]。

3.1医疗机构科研项目能力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近年来,各医疗机构加大科研项目投入,如何评价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效果,如何进一步促进科研能力的健康发展成为项目管理领域关注的焦点。对项目能力的评价是项目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3.2医疗机构科研项目能力评价体系的意义 开展医疗机构科研项目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要提高医疗科研经费的利用率,增强医疗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的能力,从而增强医疗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在医疗机构实际临床应用中,让患者获得真正实惠,有效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这对医疗卫生学科的发展及其资源的优化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如下:

3.2.1有助于保证医疗机构科研项目的科学性、有效性。建立的评价指标涉及医疗机构科研项目的全过程。除科研结果外,研究进程的评价也非常重要。当发现项目实施与预计目标发生偏离,此时依据项目的合同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应按其原定的预算方法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造成的经费不足,适当的给于增加,而挪用科研的经费应追究责任并追回。通过过程评价,及时检查项目实施进程中出现的漏洞,并提出应对策略,提高管理质量,保证科研项目的科学性、有效性。

3.2.2有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项目的实施过程很多并不是让人非常满意,如有的项目尚未进行可行性论证就盲目开始;实施过程中没进行及时评价和跟踪而导致项目进展不畅甚至失败的。建立出一系列严格的评审机制、评审流程、评价标准进行科研项目的评估,能尽量使决策失误降到最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3.2.3有助于实现医疗机构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拟以医疗机构科研能力作为评价对象,通过梳理我国医疗机构科研能力评价的现状,指出科研能力评价指标在建设中的不足,并提出存在的问题;而后对当前科研能力评价指标进行修正,构建医疗机构科研能力评价指标;最终将该指标运用到具体的项目中进行实证研究以凸显实践性和可持续性[5]。

本研究采用专家咨询法、调查分析法,对国内外医疗机构科研能力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的现状,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的医疗机构科研能力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培养更高素质更多的评价人才的相关措施,进一步了解建立医疗机构科研能力评价的体系,最终让科研经费得到充分的利用,为医疗事业做出的更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雍正平,蔡力,刘洲,等.2009~2011年四川省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科研现状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3(11).

[2]林晖,冯建军,王凌,等.关于医学科研项目评估方法的系统评价[J].西部医学,2011,6(23):1198-1200.

[3]郑勇,范怀昌,廖菁,等.小康型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建设及效益评估[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1):176-177.

篇2

【关键词】 降纤酶;α-硫辛酸;急性脑梗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效果;影响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与其他疾病相比具有发病率较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低等特点, 严重威胁患者健康, 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 临床上对于急性脑梗死更多的以抗血小板、溶栓、活血通络等, 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 但是长期疗效欠佳, 预后较差。近年来, 降纤酶联合α-硫辛酸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得到应用, 且效果理想[2]。为了探讨降纤酶联合α-硫辛酸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选取医院诊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诊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40例。实验组男23例, 女17例, 年龄46.4~77.9岁, 平均年龄(65.7±4.1)岁;对照组男20例, 女20例, 年龄45.5~78.4岁, 平均年龄(67.4±3.7)岁。入选患者均符合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 患者均经过CT、MRI得到确诊。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等完全知晓, 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并发症等给予不同剂量的脱水剂、胃黏膜保护剂, 控制机体血糖、血压及相应的对照治疗。对照组采用α-硫辛酸治疗, 方法如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静脉滴注450 ml α-硫辛酸(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090130)混合250 ml生理盐水, 1次/d, 连续治疗14 d(1个疗程)[3]。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降纤酶治疗, 方法如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静脉滴注10 U降纤酶(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1022188)混合100 ml生理盐水, 1次/d, 连续使用3 d(1个疗程)[4]。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给予常规方法护理, 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正确指导患者功能锻炼。①饮食调理。患者治疗后应该加强患者饮食指导, 尽可能让患者食用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 同时, 饮食在选择时应该选择易消化、容易吸收的食物。②功能锻炼。医生应该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加强患者功能锻炼, 根据每例患者情况选择相应的功能锻炼方法, 如:按摩、跑步、太极等, 运动时应该注意运动量及运动方式。③情志护理。患者治疗后加强患者心理护理, 根据每例患者情况做好相应的心理评估,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消除内心的负性情绪, 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进行NIHSS、MRS以及Barthel评分;②观察两组患者凝血指标(APTT、PT、Fbg);③观察两组临床疗效[5], 基本痊愈:NIHSS评分降低91%~100%;显著改善:NIHSS评分降低46%~90%;改善:NIHSS评分降低18%~45%;无效:NIHSS评分降低或增加18%。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改善+改善)/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MRS评分以及Barthel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MRS评分以及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以及Barthe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凝血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APTT、PT以及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PTT、PT以及Fb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7.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且发病率较高, 它是由中心坏死区和周围缺血半暗带组成, 坏死区域由于长期得不到脑灌注导致脑细胞大量坏死, 但是半暗带中的侧支循环能够激活大量的神经元, 迅速恢复血液灌注以及减轻缺血后神经元再灌注损伤, 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两个相对比较重要的策略。常规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 但是长期疗效欠佳, 预后较差, 死亡率也比较高[6]。

近年来, 降纤酶联合α-硫辛酸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得到应用, 且效果理想。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降纤酶也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治疗药物, 药物主要成分是蛇毒类凝血酶, 通过降解血中的纤维蛋白, 能够进一步提高纤溶系统的活性, 可以减低机体内纤维蛋白原水平, 有效降低血粘度, 加快血流速度, 改善机体微循环。同时, 降纤酶还能够增加脑梗死缺血部位的血液供应, 更加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 并且降纤酶还能够促使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释放, 能够促进纤溶酶的形成, 发挥溶解血栓的功效。此外, 降纤酶还能够发挥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降低血栓形成等作用。临床上,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α-硫辛酸治疗基础上联合降纤酶治疗效果理想, 能够发挥不同治疗药物功效, 达到优势互补, 促进机体恢复, 降低临床死亡率, 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再加上两种药物价格相对廉价, 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8]。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7.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

综上所述,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α-硫辛酸治疗基础上联合降纤酶治疗效果理想, 能够提高临床上, 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学全, 李文敏.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20):2790-2791.

[2] 郭献山, 赵建林, 耿秀琴. 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 14(4):524-525.

[3] 骆黎, 徐芳.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5):524-526.

[4] 倪正平, 祝群.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和内皮素的影响.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 34(19): 47-48.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43(2):146-153.

[6] 王春燕.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11):1376-1378.

[7] 曹素燕.硫辛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23):54.

篇3

廊坊市卫生急救中心,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 本文针对国家卫计委《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应当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的规定,提出了如何按照这一原则对院前医疗急救进行指挥调度,在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中如何解决问题和规范操作,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为在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实际应用这一原则,提供了指南性的指导依据。

[

关键词 ] 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原则;指南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b)-0102-03

[作者简介] 孟洪德 (1963-),男,汉族,河北廊坊人,本科,廊坊市卫生急救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高级政工师,医师,主要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在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中,急救中心的指挥调度的工作原则即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应当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下面针对这一原则,简要概述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实际工作指南。

1 “就近”的原则

“就近”一般指病人所在地至急救站距离半径为5 km及行程为8 km左右。

①“就急”和“满足专业需要”都要遵守“就近”的原则。

②如果病人附近有急救救护车,应当立即调派。

③如果附近没有急救救护车可以选择稍远一些的,当然要向呼救者说明情况。

2 “就急”的原则

“就急”指对急危重病人快速转送,并要求转送到具有相应救治能力的医院或专科医院。

①考虑“病情”,对急危重症患者必须优先派车。

②初步掌握急危重症病情和地址就可以立即派车。

③如急危重症和轻症病人同时呼救,先为急危重症病人派车。

④如急危重症病人附近没有急救救护车,根据实际情况,可立即调整距离最近的执行任务的急救救护车进行驰援。

⑤如急危重症病人附近有正在执行任务的急救救护车,能够转运的予以转运,不能转运的进行现场救治,再派急救单元进行支援。

⑥完成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派车过程后应立即报告调度组长,必要时报告值班领导。

3 “满足专业需要”的原则

“满足专业需要”的原则就是将病人转送到有救治相应病种能力的医院。

(1)派车时必须考虑急救单元的抢救能力和送往医疗机构的抢救能力。

(2)如果120指挥调度系统的急救救护车,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救护车WS/T292-2008》[1]分类配置的,要根据运载病人的不同病症而区分使用不同的急救救护车车辆型式。

A型:普通型。为基础处理、观察和转运轻症病人而设计和装备的急救救护车。

B型:抢救监护型。为救治、监护和转运急危重症病人而设计和装备的急救救护车。

C型:防护监护型。为救治、监护和转运传染性病人装备的救护车。

D型:特殊用途型。为特殊用途设计和装备的救护车如急救指挥车等。

因此,医疗急救调度员要根据以下原则指挥调度急救救护车。

①急危重症病人必须优先调派B型(抢救监护型)急救车。

②在A型(普通型)急救车呼叫B型(抢救监护型)急救车驰援时,不受地域和距离限制。

③轻症病人的救治和非急危重症病人的单纯转运任务只派A型(普通型)急救车。

④“发热待查”或传染病患者,应派C型(防护监护型)急救车。

⑤急救站或急救分中心仅有A型(普通型)急救车时,应按就能力的原则派车。

⑥如果120指挥调度系统的急救救护车,不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救护车WS/T292-2008》分类配置的,只配置了B型(抢救监护型)急救车时,医疗急救调度员此时不要根据运载病人的不同病症而区分使用不同的急救救护车车辆型式,全部使用B型(抢救监护型)急救车[2]。

4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

①要把患者送到哪一家医院,要综合考虑现场情况以及病人的病情,根据病人的病情由急救医务人员来做出[3]。有些患者的病情很严重,但就近的医院难以处理,根据出诊医生的判断,会立即送到上一级医院。

②在送到哪家医院的问题上,医生还是会跟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考虑患者及家属的意见[4]。

③医疗急救合同关系在“120”急救电话在被患者及其家属拨打求救后便形成。双方虽然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但急救医疗行为是一个最高效利用急救资源和科学统筹分配的服务大局的问题,同时还是单纯的民事行为。一般人的心理,水平高的三甲医院在患者被给予自主选择医院的权利后,都将会被选择,而一些具有急救资质的医院,可能会导致急救资源闲置,甚至沦为纯粹的“救护车提供者”[5]。

④患者权利中自主权是最基本的一项权利。在前提是不影响公共利益的情况下,患者或家属的选择权、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即使在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情况下也理应得到尊重[6]。

⑤一般采取就近抢救原则以争取时间救人,但就近送到一个救治该病例没有把握或条件较差的医院如医务人员缺乏、医疗技术不够硬、医疗设备不足等情况下,若强行以就近为原则,则对满足专业需要原则有所忽视,最终即使为病人争取了时间,但还是对救治病人的生命于事无补,结果是适得其反。

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法》明确了消费者拥有自由选择权,从某种程度上,由于消费者付费接受“120”的急救服务,因此,可以理解为一种服务消费关系,当然应该接受《消法》的约束。但这种选择权鉴于急救中心是特殊服务行业应该是有条件的。对病人提出的要求“120”应该优先考虑,救护人员并不是盲目地让病人选择,而是必须履行及时告知义务和充分告知义务。若诊断发现病情严重,需及时抢救,可不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将其送到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但不是这种情况时,就应尊重患者或家属的意愿。

5满足专业需要和要兼顾公平、公正

①“满足专业需要”的原则就是将病人转送到有救治相应病种能力的医院。公平、公正是指适当平衡各急救站点和院前急救人员承担的任务数量,尽量避免出现忙闲不均的现象。

②满足专业需要和公平、公正应统筹安排,科学合理地指挥调度,公平、公正要适当平衡各急救站点和院前急救人员承担的任务数量,尽量避免出现忙闲不均的现象,但是体现公平、公正仅仅限于一般救治任务、转院任务和单纯运送等任务。

③在灾害事故等公共事件发生时,首先要按照满足专业需要的原则优先考虑急救单元与医疗机构的专业救治能力,其次再考虑公平、公正。

6必须坚守的几项原则

①树立人命关天的意识,坚定“宁可空驶十回,不可错失一次”的指挥调度理念,在呼救电话中,会出现“无声”、“中断”、“不清”的情况,但是只要是能够确定此类呼救是属于病人拨打120的医疗求救的呼救,有比较明确的地址,即使有时地址不太准确,也应该首先派出急救救护车,再继续查询病人的准确地理位置。

②即使急救站或者各个急救单元的医务人员因为跑空车、退车等情况发生时,会对调度人员有意见,甚至情绪激动向调度员发泄。此时,调度员应耐心做好解释,不争辩,不回避。但是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医疗急救调度员应坚定地树立“病人至上”、“抢救生命是自己第一位的神圣职责”的理念,不应随着急救站或者急救单元的急救医务人员的意愿为转移[7]。

③调度员应牢牢信守,正确把握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原则,是实现院前急救及时、安全、有效的必要前提,是避免和减少院前医疗急救纠纷的有效途径。

④准确把握院前急救指挥调度的原则,必须以病人病情轻重缓急为依据。

7概要总结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原则的精神如下

①一般情况,按急救站5~8 km半径范围内就近派车的原则。

②病情危急,按就近派车越快越好的原则。

③病情特殊,按医疗机构和急救站救治能力派车的原则。

④灾害事故等突发公共事件,按统一指挥调度,综合协调派车的原则。

⑤病情允许,按患者意愿派车的原则。按患者意愿派车应统筹考虑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的原则。

⑥派车不是简单的地点确定,而是根据病人、急救站、医疗机构、路程、病人意愿进行统筹、综合考量。

⑦院前急救工作情况复杂多变,要想实现准确把握指挥调度原则的目标,医疗急救调度员必须从培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入手,统筹、综合地作出科学判断,得心应手的应变能力,把“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贯彻始终,实施统筹、科学、缜密的一系列具体的调度措施。

8两个不承诺的原则

不承诺急救救护车到达病人地址的时间间期;不承诺急救救护车接到病人后,由病人地址到达医疗机构的时间间期。

(1)不承诺急救救护车到达病人地址的时间间期。其原因为:急救救护车的在执行任务时,受到交通路况、自然灾害、科学统筹指挥调度等不可预知的各种因素的制约。最常见的是一个城市的道路拥堵,直接导致急救救护车不能快速或按承诺时限到达。此外,自然灾害暴雨、地震、台风等都可能导致急救救护车不能快速或按承诺时限到达。另外,一些特殊情况下的院前急救任务,也导致急救救护车不能快速或按承诺时限到达。比如突发灾害事故等公共事件,院前医疗急救调度员要调集全部急救救护车进行驰援等。

(2)不承诺急救救护车接到病人后,由病人地址到达医疗机构的时间间期。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因素。

①院前医疗急救的概念所决定的。现代急救医疗体系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包括现场急救和途中运送救护在内的院前医疗急救;二是起决定性救治的医院内急救;三是救治缓解后的康复治疗。那么院前医疗急救的概念是什么呢?国家卫计委《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院前医疗急救,是指由急救中心(站)和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网络医院(以下简称急救网络医院)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在患者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在医疗机构外开展的以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以及监护为主的医疗活动。这里明确了三个关键的医疗行为,就是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和监护。

②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医疗急救的新概念,是指在现代社会发展的物质、精神文明基础上,人类生活以城镇社区为主的模式结构下,利用科技进步成果,针对生活、工作等环境下发生的危重急症、意外伤害、突发公共事件,向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广大社会民众普及急救知识,并使其掌握先进的、基本的急救技能,成为“第一目击者”,以便能在现场不失时机地、及时有效地开展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为主的急救,为安全生活、安全工作、安全生产、安全活动,提供必要的“救死扶伤”的基本保障。更加强调了现场救治的重要性。

③通过以上概念我们就知道了,现代院前医疗急救绝对不是过去的“拉起来就跑”。现代院前医疗急救的原则是实施现场救治第一、救命第一的原则,必须进行现场救治,杜绝“拉起来就跑”。按病情采取“先救后送、边救边送、停运抢救”的方法,在病人需要救治时,有时要将急救救护车暂停运行,在急救救护车上对病人进行救治,直至病情适合转运为止。

④传统的院前医疗救护,最佳的抢救时间往往因为传统观念,即将抢救院外危重急症、意外伤害病人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医院内的医护人员身上而丧失。现代的院前医疗救护随着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成为立足现场的抢救,为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第一目击者”需对伤病人实施有效紧急的救护措施。在院前医疗急救的过程中,为争取最大限度地挽救病人的生命,积极采取“四早”是非常重要的。“四早”即:早期通路、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对创伤病人采取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院前医疗急救技术。目前,大多数急救中心对急危重症病人的现场救治都有强制要求,一般要求现场救治率必须在85%以上。

⑤一个城市完善的急救医疗体系包括院前医疗急救—院内抢救—重症监护于一体。而现代院前医疗急救的理念是把ICU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带到病人身边,即:把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推向院前的急救新模式[8]。目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救护车WS/T292-2008》分类配置的B型(抢救监护型)急救车,就是一个移动的ICU,院前医务人员不但可以进行非手术的治疗,必要时也可以对病人进行抢救手术。

⑥病人一旦拨打120进行呼救,急救中心接警后派出急救救护车,就是一种医疗合同行为,急救中心必须按照自己的承诺完成对病人的抢救任务。如果急救中心向社会承诺到达病人现场的时限和到达医疗机构的时限,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急救中心必须按照承诺的时限完成任务,一旦发生延误时限的情况就是医疗事故。基于法律因素,绝大多数急救中心不承诺到达时限。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国家卫计委《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应当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这一急救中心转运患者的指挥调度原则,进行了全面论述,对如何进行实际操作,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为在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实际应用这一原则,提供了指南性的指导理论依据。

[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救护车WS/T292-2008[S].

[2]罗双萍.浅谈医疗优先调度系统在院外急救调度指挥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6(2):120-123.

[3]刘忠秀,李元宏,简雪莲.院外急救指挥调度管理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6):55-56.

[4]刘效勤,崔玲,李明蕊,等.院前急救指挥调度质量管理的探讨[J].中外医疗杂志,2012,31(32):88-90.

[5]赵锐.院前急救指挥调度质量管理探讨[J].健康大视野杂志,2013, 21(16):20-22.

[6]邱芸.院前急救指挥调度中两例典型个案对比分析[C].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2010.

[7]章桂喜主译,急救医疗服务全球指南。

篇4

随着社会对院前紧急医疗救援服务要求的逐步提高,提升院前紧急医疗救援水平已成为增强城市功能的迫切任务。目前,我国还没有急救医疗法规及急救行业的准入制度,急救医疗机构的建设模式多样,因此,建立一套适合经济发展需要、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紧急救援质量管理体系,打造一个具有管理现代化、医疗服务规范化,具有全方位医疗救援能力的应急救治队伍,在指挥调度、人员结构、设施装备、知识培训、信息网络等领域全方位加强专业化建设力度的紧急救援质量管理体系已刻不容缓。

1 柳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发展史

柳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柳州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成立于1998年12月2日,由柳州市卫生局直接领导,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急救中心由成立之初的4个急救站、1个急救点、7辆值班救护车现发展到拥有12个急救站、6个(县)分中心和1个急救点、18辆值班救护车,出诊量由1999年第一季度的983次呼救次数、出车959次,增加到2006年的第一季度的最高呼救次数6 302次、出车6 187次,出车平均反应时间由成立初时的2.83秒缩短到现在的1.64秒,其功能也由以前单纯的院前医疗急救增加为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成为柳州市政府的一个文明窗口,市民将之誉为“生命的保护神”。

2 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管理模式

柳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为单纯指挥调度型急救中心管理模式,以制度管理网络的方式动作。与全国其它城市的管理模式相比,此模式科学地整合了柳州市的卫生资源;降低了急救网络运行成本,缩短了出诊半径,缩小了反应时间,减轻了市政府的财政负担。

3 单纯指挥调度急救中心建设

3.1 设置独立急救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独立的急救机构是紧急医疗救援强有力的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要求地级市建立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原则上独立运行。柳州市政府把柳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管理模式定为单纯指挥调度型,隶属于市卫生局,设置独立的事业机构和人员编制,并统一急救号码“120”,建立“120”通讯指挥调度系统,实现急救网络的统一管理,资源统一调度指挥。

3.2 建设紧急医疗救援网络:紧急医疗救援网络是公共卫生救治体系实施紧急救援的基础,也是实现紧急医疗救援“快速”的前提。柳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根据市区人口情况,合理将有限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重新制定急救半径与急救反应时间的新标准,建立三级网络管理体制[1],并以社区为基础,制定区域内网络规划和计划,同时加大农村医疗急救网络建设的力度,提高农村急救网络的覆盖率。急救体系的网络化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医疗救治能力,减少了灾难造成的损失和降低了社会成本。

3.2.1 急救站的建设:在紧急救援的网络建设中,急救站的设立是根据柳州市区人口分布情况,以网络的形式科学地分配急救资源,城区急救半径在5公里内,接到呼救后13分钟内赶到急救现场。

3.2.2 急救(县)分中心的建设:县分中心的设立原则上依托综合力量较强的县人民医院,其管理模式为当地卫生局直接领导,负责服务区域内伤病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和医院内医疗救治。郊区或农村可根据地理位置、人口分布情况设定急救半径。业务上接受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指导,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接受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统一指挥,分中心建立公路沿线急救网点。

3.2.3 急救点的建设:急救点原则上选择通过国家一级医院评审或公路沿线医疗条件好的乡镇示范卫生院的医疗机构,经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检查确认。

3.3 与城市联动系统联动:紧急医疗救援体系是社会安全体系及公共卫生体系重要的一环,所有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工作都离不开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参与。2005年柳州市政府投入资金改造并升级指挥中心调度系统,使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指挥调度系统与柳州城市联动系统联动,实现了联合接警和对共享平台的访问。一旦出现突发事件,中心迅速转化为突发事件医疗紧急救援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调度、协调、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工作,大大提高了城市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3.4 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制订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院前紧急医疗救援专业队伍和提高紧急医疗救援质量的关键。中心根据市急救工作的管理模式和特点、人员素质、资源条件,按照现代急救管理理论和方法制订了一套急救网络的管理规章制度,包括指挥调度中心工作管理规章制度;急救站、急救分中心管理规章制度;急救网络成员单位准入制度。同时编写了《柳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工作手册》,规范了院前急救医疗行为,明确了各个岗位、各类各级人员的职责,对我市紧急救援网络的管理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5 人员培训:急救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院前急救质量的水平,因此我们的培训从以下三个层次抓起:

3.5.1 急救医护人员培训:院前急救人员经培训须重点掌握检伤分类、心肺复苏、骨折固定、止血包扎、气管插管、清创缝合、防毒和隔离消毒等基本技能。

3.5.2 驾驶员、担架员培训:重点掌握急救基本操作,如:心肺复苏、外伤抢救四大技术(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

3.5.3 中心调度接警人员培训:掌握接处警、车辆调度、信息输入、GIS地理信息系统、GPS车辆定位系统、语音记录子系统等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急救医护人员、驾驶员和担架员经培训后参加考试,获得柳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颁布发的《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考核合格证》方能上岗。

3.6 制订公共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预案及演习制度: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争预案》制定各种急救预案,储备紧急救援物质。每年组织1~2次突发公共事件演习。

4 取得的成效

我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经过7年的建设发展,已形成了覆盖市、县、乡三级急救网络的紧急救援医疗服务体系,在应对突发重大灾害性事件时可紧急调动全市医疗资源,实现急救医疗服务的一体化。取得了以下成效:(1)降低了体系的运行成本,整合了全市医疗资源,减轻了市政府的财政负担。(2)急救站布局合理,有效缩短了急救半径,使市民得到了方便、快捷、有效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3)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院前紧急救援专业队伍。(4)实现了我市急救医学服务人性化、规范化、结构网络化、反应快速化、指挥信息化、管理科学化。(5)2005年4月在全市设定交通事故颅脑外伤救治定点医院,为交通事故颅脑外伤病人建立了快速抢救绿色通道。(6)中心近年在处理的大型突发事件的医疗急救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永春.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设想[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8:574.

篇5

《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

为了规范急救医疗行为和秩序,合理使用急救医疗资源,完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提高急救医疗服务水平,促进急救医疗事业发展,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急救服务需求,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院前、院内急救医疗服务以及社会急救及其管理。

第三条 定义

本条例所称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是指由急救中心(站)受理急救呼叫后,在患者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开展的以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和监护为主的医疗活动。

本条例所称的院内急救医疗服务,是指设置急诊科室的医疗机构(以下简称急诊医疗机构)为急救中心(站)送诊的患者或者自行来院就诊的患者提供紧急救治的医疗活动。

本条例所称的社会急救,是指社会公众在突发急症或意外受伤现场,采用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基础操作,及时救护伤者、减少伤害的行为。

第四条 政府责任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急救医疗服务工作的领导,将急救医疗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的财政投入机制和运行经费补偿保障机制,鼓励社会参与急救医疗服务,健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保障急救医疗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五条 部门职责

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主管本市范围内的急救医疗服务工作,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辖区内急救医疗服务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规划和国土资源、公安、消防、建设、经济和信息化、交通运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民政、旅游等有关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急救医疗服务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六条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急救医疗服务是公益性事业,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保障力量。

本市建立由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和院内急救医疗服务组成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现场自救互救是急救医疗的重要补充。

第七条 信息公开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急救医疗服务信息,方便患者合理使用急救医疗资源。

第八条 宣传教育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红十字会应当组织开展急救医疗的宣传教育,引导患者合理使用急救医疗资源。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开展急救知识宣传教育。

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应当开展急救医疗服务的公益宣传,倡导自救互救的理念,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宣传救死扶伤的精神。

第二章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

第九条 机构设置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院前急救医疗机构规划和设置标准,设置急救中心(站)。

急救中心(站)以及承担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工作的其他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向市、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院前急救医疗执业登记。

第十条 机构职责

急救中心(站)应当承担下列职责:

(一)日常院前急救医疗服务;

(二)政府举办的重大社会活动的院前急救医疗保障服务;

(三)城市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援;

(四)社会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普及;

(五)其他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任务。

第十一条 工作规范

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制定院前急救医疗工作规范、质量控制标准。

急救中心(站)应当按照院前急救医疗工作规范、质量控制标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急救业务培训和考核,执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统计报告制度。

第十二条 院前急救人员

院前急救人员包括执业医师、执业护士和急救辅助人员。急救中心(站)的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市卫生计生部门应当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制定符合院前急救行业特点的人才队伍建设等政策保障措施。

第十三条 院前急救车辆

本市根据区域服务人口、服务半径(急救反应时间)、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及业务需求增长情况等因素,按照不低于每三万服务人口配备一辆救护车。

救护车应当符合国家救护车标准,有明显的行业统一规定的急救医疗标志及名称,按照有关规定安装定位系统、通讯设备和视频监控系统,配备警报器、标志灯具、急救设备,并喷涂标志图案。

急救中心(站)的救护车应当专车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

未经市、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展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工作,不得使用120标识。

第十四条 通讯指挥平台

本市设置院前急救呼叫受理和指挥调度中心,实行24小时急救呼叫受理服务,统一受理全市急救呼叫,合理调配急救资源。

第十五条 专用号码及联动机制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呼叫专用电话号码为“120”。呼叫受理和指挥调度中心应当根据人口规模、日常呼救业务量设置相应数量的“120”呼救线路,配备调度人员,保障及时接听公众的呼救电话。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谎报呼救信息,不得对“120”呼救专线电话进行恶意占用和其他干扰。

本市建立“110”、“119”与“120”联动协调机制。

第十六条 受理调度

呼叫受理和指挥调度中心应当在接到呼救信息后,进行分类、登记和调度。必要时对呼救人员进行急救指导。

呼叫受理和指挥调度中心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者拖延受理呼救。

第十七条 现场抢救

院前急救人员开展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时,应当穿着统一的急救服装。

院前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当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需要送往急诊医疗机构抢救的急危重患者,应当通知急诊医疗机构做好收治抢救的准备工作。

院前急救人员不得因费用问题拒绝或者延误院前急救医疗服务。

患者家属或现场其他人员应当协助配合院前急救人员的工作。

第十八条 送院原则

院前急救人员应当遵循满足专业治疗需要、就近、就急的原则,决定送往相关的急诊医疗机构进行救治。患者或家属拒绝遵从的,院前急救人员应当告知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由其签字确认。

患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院前急救人员决定送往相关的急诊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一)病情危急,有生命危险的;

(二)疑似突发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有特别规定的。

第十九条 特殊保护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时,对有危害社会治安行为、涉嫌违法犯罪或者依法需要提供特殊安全保护的患者,院前急救人员应当及时通知当地公安机关或专业机构,由公安机关或专业机构负责保护工作。

第二十条 资料记录保存

急救中心(站)应当做好急救呼叫受理、现场抢救、转运途中救治、监护等过程的信息记录。

院前急救医疗病历按照国家规定管理保存。急救中心(站)的呼救电话录音、派车记录资料应当至少保存2年。

第二十一条 立体救援

本市积极发展水上、陆地、空中多方位救护,形成水、陆、空立体救护网络。

第三章 院内急救医疗服务

第二十二条 院内急救能力建设

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完善本市急诊资源布局,制定急诊科室设施、人员配置标准及管理规范,加强对急诊科室的监督管理。

二级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专科医院应当按照急诊科室配备配置标准和管理规范设置急诊科室,加强急诊学科建设和日常管理,提高院内急救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鼓励急诊医疗机构开展急诊、重症监护室一体化建设。未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急诊医疗机构不得擅自关停急诊科室。

第二十三条 院内急救人员配备

急诊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关标准,配备掌握急诊医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急诊科室医护人员,并加强急诊科室医护人员培训。

第二十四条 院内急救服务规范

急诊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院内急救医疗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遵守诊疗技术规范,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急诊实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推诿急诊患者,对危重急诊患者按照“先及时救治,后补交费用”的原则救治。

第二十五条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医疗的衔接

急救中心(站)应当与急诊医疗机构建立衔接机制,保持急救绿色通道畅通,实现信息互通和业务协同。

院前急救人员将患者送达急诊医疗机构后,急诊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应当及时办理患者交接手续。急诊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和推诿患者交接,不得占用救护车设施、设备。

第二十六条 急诊分级救治

急诊医疗机构应当依据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急诊病情分级指导原则,按照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并决定救治、处置的优先次序。

第二十七条 转诊分流

急诊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进行救治、转诊或分流。患者经急诊科室救治后需要住院继续治疗的,急诊医疗机构应当及时优先将其转入住院病房治疗;患者经急诊科室诊治后病情稳定、无需继续急诊救治,且符合出院或转院标准的,应当及时办理出院手续或转诊至相关医疗机构继续治疗或者康复。

第二十八条 政策引导

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完善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体系,畅通患者双向转诊渠道。

市医保部门应当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引导经过急诊处理、病情稳定的患者转诊到相关医疗机构继续治疗或者康复。

市经济和信息化部门应当将符合出院或转院标准仍无故滞留急诊医疗机构急诊的患者纳入本市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情节严重的,公安部门应当依法予以处置。

第二十九条 考核制度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急诊医疗机构上级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机构功能定位、急诊规模、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制定和完善考核激励制度,向急诊科室予以倾斜。

第四章 社会急救

第三十条 政府及红十字会急救培训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本市社会急救的培训工作。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医疗机构配合开展社会急救培训。

红十字会应当普及急救知识,组织群众参加社会急救培训,参加现场救护。

第三十一条 社会参与

本市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急救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

本市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市民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知识技能。

第三十二条 社会急救培训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组织警察、消防队员接受急救培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

影剧院、体育场馆、图书馆、博物馆、商场、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旅行社、旅馆、旅游景点等经营或管理单位,应当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急救技能培训。

其他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应当组织人员参加急救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

第三十三条 社会急救设施配备

机场、火车站、地铁站、体育场馆、会展场馆、风景旅游区、大型商场、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单位和建筑施工、大型工业企业等,有条件的应当配备相应的自动体外除颤仪等急救器械,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对设备设施进行使用和维护。

第三十四条 公民紧急现场救护

任何人发现需要急救的患者,都应当立即拨打120电话呼救。

鼓励经过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具备急救技能的公民对急、危、重患者按照急救操作规范实施紧急现场救护。

在配置有自动体外除颤仪等急救器械的场所,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可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等急救器械进行紧急现场救护。

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对患者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章 保障与监督

第三十五条 财政保障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将急救医疗服务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三十六条 社会支持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急救医疗服务。社会力量参与急救医疗服务的,应当服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统一组织、管理。

鼓励单位和个人向急救中心(站)、急诊医疗机构进行捐赠,并依法享受相应税收优惠。受捐赠单位对资金、物资的使用及审计报告等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七条 用地保障

急救中心(站)的建设用地应当纳入城乡规划的医疗卫生用地,规划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区(县)人民政府为急救中心(站)预留建设用地,并作为一类卫生用地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擅自改变土地使用性质。

第三十八条 供电、供水、供气、通讯保障

急救中心(站)和急诊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配备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等设施设备。

供电、供水、供气和通讯企业应当保障急救中心(站)和急诊医疗机构的用电、用水、用气的稳定和通信网络的畅通。

第三十九条 交通保障

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市交通运输行政部门、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道路、交通、救护车信息共享机制。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保障执行急救任务的急救车辆优先通行,在急救车辆遇到交通拥堵时应当及时进行疏导。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急救中心(站)、急诊医疗机构门口的道路通行方案,急救中心(站)、急诊医疗机构门前以及距离上述地点30米以内的路段,除使用上述设施的车辆以外,禁止停车。

救护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应当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报警器、标志灯具;在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在禁停路段可以临时停车。

任何车辆和行人都不得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救护车通行;救护车执行急救任务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因让行执行急救任务的救护车而导致的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经查证属实后,免予处罚。对不按照规定为执行急救任务的救护车让行的车辆、行人依法处理。

对依法从事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活动的救护车免收过路、过桥费等道路通行费、停车费。

第四十条 大型群众性活动保障

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建立应急医疗专家库。

本市有条件的三级医院应当建立应急医疗救援队,参与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急救医疗工作。

对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急救医疗,必要时由应急医疗专家进行现场伤情评估后,分送相关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大型群众性活动,主办者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急救医疗服务保障内容。

第四十一条 治安保障

患者应当遵从急救中心(站)、急诊医疗机构的安排,不得干扰急救医疗服务,不得妨碍急救医疗秩序,不得殴打、辱骂急救医疗人员。

对有前款行为的人员,公安部门应当依法及时予以处理。

第四十二条 急救医疗收费

市价格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急救医疗服务活动成本和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制定急救医疗服务活动收费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调整。

第四十三条 医疗保险

本市将符合规定的急救医疗服务的费用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具体办法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分别制定。患者的急救医疗费用按照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结算。患者或其家属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急救医疗费用。

第四十四条 急救医疗救助

符合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条件的,其急救医疗救治费用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对因意外伤害需紧急抢救,无经济支付能力又无其他渠道解决费用的病情危急、伤势严重的病员,医疗机构可申请从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中支付。

第四十五条 信息化保障

本市建立急救医疗信息系统平台,对全市院前、院内急救资源状况等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实现院前与院内急救资源信息共享;实现与医保、公安、交通等部门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第四十六条 监督管理

市和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对急救中心(站)和急诊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公布监督电话,接受社会举报和投诉并及时查处。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依法处罚

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八条 违规使用急救车辆的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擅自调用急救车辆的,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违规使用急救车辆所产生的费用,由相关责任人承担。

第四十九条 冒用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名义的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四款规定,擅自开展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工作或使用120标识,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一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于未经批准假冒急救车辆或非法营运急救业务车辆的,由交通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依法处置。

第五十条 干扰呼救信息的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谎报呼救信息,对呼救专线电话进行恶意呼救和其他干扰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五十一条 违反院前院内交接规定的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违反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机构与接诊医疗机构交接规定,导致救护车不能正常运行或占用救护车设施、设备的。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二条 渎职责任

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急救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突发公共事件急救医疗

突发事件的急救医疗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上海市实施办法》的规定处理。

篇6

杜绝“等钱救命”

近年来,随着基本医保覆盖面的扩大和保障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得到了基本保障,但仍有极少数需要急救的患者因身份不明、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等不得不“等钱救命”。

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表示,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就是从制度层面形成对无负担能力患者进行急救所需医疗费用的保障机制,从而解决需紧急救治患者的医疗费用问题,解除医疗机构的后顾之忧。

《意见》的最大亮点,就是明确了应急救助制度的覆盖范围绝不仅仅局限于低保户、五保户等城乡医疗救助对象,而是涵盖中国境内的所有人。这是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的客观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基金有责兜底

《意见》要求,各省(区、市)、市(地)政府组织设立本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各界捐助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省(区、市)、市(地)政府要将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安排,中央财政对财力困难地区给予补助;鼓励社会各界向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捐赠资金,境内企业、个体工商户、自然人捐赠的资金按规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

《意见》规定,应根据情况先由责任人、工伤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等各类保险、公共卫生经费,以及医疗救助基金、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等渠道支付。如果上述渠道不通畅或者费用支付有缺口时,经过民政、医保等部门确认,可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给予补助。《意见》明确规定,要监督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无条件对救助对象进行急救,对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不得用于支付有负担能力但拒绝付费患者的急救医疗费用。因此,各地区应结合实际情况明确、细化疾病应急救助对象身份确认办法和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具体支付范围等。

接受社会监督

针对如何确保基金正常有效运行的疑问,孙志刚表示,基金管理要求遵循公开、透明、专业化、规范化的原则,成立由当地卫生、财政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医学专家、捐赠人、媒体人士等参加的基金监督委员会,负责审议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管理制度及财务预决算等重大事项,监督基金日常运行。

篇7

【关键词】

风险管理;急救;护理安全

医疗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其过程主要包括医疗风险识别、医疗风险衡量与评价、医疗风险处理、医疗风险管理效果评价[1]。急诊科是医院急救的前沿阵线,面对的都是急、危重患者,面对群体伤害事件,能否及时无误地做出诊断和救护,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以后的康复。为了保障突发事件群体伤员急救过程中的救护安全,我科自2009年以来利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急诊科组织抢救突发事件29起,收治群体伤员238例,男137例,女101例;年龄7~76岁; 食物中毒106例,交通事故98例,爆炸伤21例,重物压伤13例;院前死亡9例,在急诊室抢救无效死亡27例,其余经抢救转住院或留院观察治疗。

2 实施院前风险管理的方法

2.1 风险识别

经充分调查分析,突发事件群体伤员救护中风险隐患主要为急救流程欠完善,工作人员应急能力差,急救技术知识不够扎实,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到位,患者转运过程发生意外等几个方面。

2.2 突发事件群体伤员救护中的风险评价

2.2.1 急救流程欠完善 应急体系不够完善,对人力、物质等资源未能合理的协调和统筹,各种风险的应急预案、防范措施未健全。

2.2.2 工作人员应急能力差, 急救技术知识不够扎实 突发事件中危重伤病谱广,病情危重凶险,急救经验不足,协作性技术技能下降,对危重患者的评估能力差,不能熟练使用抢救仪器,救护技术不熟练,法律意识淡漠,没有风险观念。

2.2.3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到位 群体伤员因突然发生意外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加上创伤的剧烈疼痛,使患者情绪不稳定,患者与家属很容易产生激惹情绪,如解释沟通不到位,易发生医患冲突。

2.2.4 患者转运过程发生意外 转运前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患者可能发生意外的原因未进行分析,患者的转运承受能力未评估或评估不全面。

2.3 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2.3.1 成立安全质量管理小组 科室成立安全管理监控小组,对急救安全管理进行监控。主要职责是:制定突发事件群体伤员救护预案,培养医护人员风险意识及抗风险能力,及时收集潜在的风险信息,分析急救过程中的存在问题。

2.3.2 建立急救领导小组,制定院内急救预案 院内急救预案:①急诊科接到抢救通知时,立即通报科主任、护士长,启动应急预案,立即成立检伤分类组、抢救治疗组、病情观察组、护送患者组。②畅通急救绿色通道,按群体伤员病情轻重快速分类编号,把编号标牌套在患者的手腕上或贴于胸前,并根据病情轻重做出紧急相应处理,一切诊疗操作检查,实行先抢救,后补办手续。③护送组负责送伤员检查、住院、手术,护送前先与相关科室取得联系,对危重伤员应有专人护送,携带简易呼吸气囊等抢救物品,并注意观察病情,保持各种管道通畅。④一般患者或经急诊处理后的患者,由病情观察组人员专人分工负责治疗护理,加强巡视,高度警惕沉默不语、表情淡漠的患者是否处于休克状态,避免忙乱遗漏患者。

2.3.3 持续专业教育和急救技能培训 急诊护士是具体实施抢救和治疗方案的主力军[2],急诊科护士必须具备很强的应急能力、观察能力、娴熟的抢救护理技术。科室人员有计划地安排外出进修、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安排护士去心电图室轮流学习,定期进行呼吸机的使用和管理、气管插管、心电除颤、心肺复苏等训练,掌握各项急救流程。科室实行“三定三不定”[3]质量控制方法,对急救技术进行检查,每季度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演习,通过模拟训练,建立一支快速的应急抢救护理队伍。

2.3.4 加强心理素质稳定性的培训 急救重在“急”字,医护人员必须对病情做出判断,做到眼、耳、手并进。实施稳、准、快的抢救。只有在具备扎实的基本急救技能的基础上遇到意外情况,才能不惊慌失措,才能灵活应用现场条件和设备,相互默契配合。除了平日加强急救技能及急救理论知识培训外,每周业务学习时,安排模拟情景训练,以锻炼在紧急情况下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反应速度。

2.3.5 护理记录要全面、真实,急救护理文书涉及法律、赔偿等问题也是医疗纠纷的第一手资料[4],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到达时间、生命体征、抢救措施、医嘱执行情况、病情发展过程,禁止出现遗漏、涂改现象,抢救患者或紧急情况下用药,完成每项操作后及时补写医嘱,避免护理记录与医嘱单不符。

2.3.6 加强护患沟通,及时实行告知 由于存在着医疗技术专业与患者认知水平的矛盾和患者就医的高期望值与医疗发展阶段性的矛盾[5],群体急救患者病情复杂,变化性有时难以预料,护理人员应突出“急”字,妥善合理安排患者,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及预后,不能轻易下“没问题”、“不要紧”等结论,以免病情突变,家属无思想准备,出现误解和纠纷,在使用急救器械时如心脏起搏器、侵入性操作等,应告知家属其目的、配合的注意事项、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3 效果评价

在29起突发事件群体伤员急救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避免了以往的盲目混乱现象,抢救工作分工明确,医护人员密切协作,对高风险环节,能及时控制缩短了救治时间,使全部患者得到妥善处理,无医疗护理纠纷发生。

4 讨论

4.1 风险防范规范了过程的管理 风险管理是把发生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成不安全事件前的积极预防,处理更全面、更科学[6]。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运用急救预案,成立急救小组,对高风险环节采取有力的防范措施,建立适合本院实际情况的应急管理体系,使急救人员各尽其责,进入应急状态,有条不紊地展开救护工作,保持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4.2 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通过有计划的专科培训,执行急救任务后,有组织地对救治过程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提高急救人员的风险意识,能迅速发挥人员调配、物质供应、信息报导等职能作用,有预见性地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做好人力、物力上的准备,做到忙而不乱,准确执行抢救方案,使每一个患者都得到及时的救治和处置。

4.3 促进急诊救护质量的持续改进 突发事件群体伤员急救时,涉及部门科室广、人员多,在组织管理的同时进行质量检查,加强风险管理,每次抢救患者后总结讨论,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措施,从中吸取教训,同时狠抓薄弱环节:如节假日的排班、新调入人员的培训等,全员树立了风险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王淳德,郑思炳,王渠江.医疗风险浅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 19(7):398.

[2] 戴青梅,陈丽英,徐雪艳,等.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进展.中国护理管理,2006,6(8):3638.

[3] 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

[4] 张颖,高秀芬,史忠岗.急诊护理的风险管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5354.

篇8

针对市级医院120急救资源不足,人员配布不够,加上120与急救现场存在一定距离,因此,及时就近实施院前急救很有必要。就近基层医院急救医生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为患者抢救赢得时间。建立规范有效的院前急救模式及双向转诊制度则成为这种选择能否实现的关键。

【关键词】院前急救 双向转诊 体系建设 积极作用

近2年以来,我市人民医院与部分乡镇卫生院建立院前急救联盟,联盟卫生院医疗急救资源实行联合调度,对外统一公布急救电话。市人民医院对联盟卫生院给予技术支持和帮扶,对联盟卫生院上转病人优化流程,纳入急救绿色通道;对下转病人由市人民医院统一护送,联盟卫生院按指导意见做好病人后期治疗。经过一段时间运作,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对双向转诊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开始显现[1]。

1 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是双向转诊实现有效对接的载体和途径

1.1 院前急救联盟的成立。联盟乡镇卫生院覆盖了全市东西南北四大区域,形成以市人民医院为中心,辐射全市乡镇卫生院的院前急救网络。以院前急救联盟为载体,加强市级医院与基层卫生院的联系和交流,在此过程中,明确双方的义务和职责,清晰界定病人的流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院前急救联盟的运行实际就是双向转诊的前奏,为搭建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牵线搭桥。

1.2 院前急救联盟把原本分散和互不相干的医疗单位紧密串连在一起,有了共同的行为准则,有了共同的利益追求,相比之前指令性要求双向转诊更具有可操作性,在权利、职责、利益明确的情况下,双向转诊会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作用,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2 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有效消除双向转诊过程中的商业成分

2.1 我市院前急救体系及双向转诊制度客观条件已基本成熟:新医改把卫生资源更多倾向农村,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实行绩效工资,改变了过去乡镇卫生院自生自灭状况,特别是5.12汶川地震以来,我市作为极重灾区,通过北京的对口援建,市乡两级医院硬件设施和技术水平都得到了翻天覆地变化,各级医院都分别选送医务人员到北京医疗条件更好的医院进修学习,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各乡镇卫生院已具备院前急救能力。

2.2.院前急救联盟将乡镇卫生院与市人民医院结为利益共同体,但这种利益共同体是在消除了商业成分之后的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比如,市人民医院对联盟单位转来的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化服务流程,对转来的患者不做重复检查,实行资源共享。

3.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延伸了双向转诊的内涵

3.1 市人民医院每月派出专家团到各联盟乡镇卫生院查房、义诊,协助处理疑难病症,还免费为联盟乡镇卫生院提供进修学习机会;市人民医院根据各联盟单位实际情况,建立技术支持体系,密切临床医疗专家和基层医师指导帮扶关系,长期为乡镇卫生院实施技术业务指导;市人民医院组织的教学查房、疑难病例学术讲座和培训,要求联盟单位优先参加。

3.2 从上述协作的部分内容不难发现,院前急救联盟的合作绝不仅仅局限在双向转诊,而是市级医院在更大范围内对乡镇卫生院的支持和帮扶,这样能使双方的合作更紧密,既能发挥双向转诊过程中的效益,还能使城市卫生优势资源更多输入农村,符合国家对乡镇卫生院的发展规划。

4 院前急救体系建设使双向转诊更具可操作性

传统的双向转诊由于上下级医疗机构责任、义务不明确,这种制度规范的缺失使双向转诊流于形式。院前急救联盟出台了统一的转诊标准和规范的转诊程序,市人民医院明确要求将慢性病或处于康复期的患者转回联盟乡镇卫生院,并对各临床科室有严格制度约束。联盟单位对转诊病人实行互通、共享,对转诊病人保持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市人民医院在下转病人时提前通知,并提供下转患者有关资料,注明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下一步的治疗康复计划;对上转病人,同样将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及时反馈至上级医院,医疗机构之间实现转诊病人的有效衔接。

5 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实现双向转诊利益最大化

5.1 传统的院前急救,由于国家对120中心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管理,多数地方是靠市场推动、利益驱使来建设120急救体系,各级医院都设置了各自的急救电话,这就导致了以下几种不正常现象的出现:有的急救行为完全是舍近求远;乡镇卫生院接诊的病人根本没有能力救治;病人家属为了保险起见,往往会同时打几个急救电话,有时几辆急救车同时到达。

5.2 院前急救联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覆盖全市的联盟急救网络按照属地原则实行统一调度,乡镇卫生院有能力救治的病人可以就近治疗,不能救治的病人直接送往市级医院,这一过程不仅为病人争取了抢救的时间,也避免了急救资源的重复使用。

5.3 由于院前急救体系的牵线搭桥,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和医疗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共享。成为利益共同体的医疗机构共同目标是如何让双方利益最大化,联盟单位定期总结,对转诊病人定期分析、比较,建立有效的调节机制,促进双向转诊在联盟内部高效、高质运转,增强联盟医院活力,使双向转诊的执行更加有力。

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要求我们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建立多层次医疗服务网络,减少患者重复检查和治疗,提高诊疗速度,改善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医疗服务需求[2]。基层卫生院院前急救与双向转诊这一模式的建立,形成层次分明、职责明确、功能定位清楚、各负其责、各施其职、有机联系、相互配合的综合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推行双向转诊制度对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完善基层卫生院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对深化双向转诊产生了积极作用和影响,值得同道尝试或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篇9

纵观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科技成果在高速信息的运载下,促进了全球医学科学迅速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改革开放,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经济发展的任务尤为重要。作为护卫我国人民健康的卫生科技工作者,我们的目标应是提高各民族、全社会乃至全人类健康服务的层次和质量。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先后遭受了“三大”病毒(非典、禽流感、甲流)的袭击,在广大医务人员和卫生服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出色地击退了一场场全国性灾难。由此,我们深深地理解到当今医学实践模式,从临床医学与环境医学,预防医学密切联系,从生物学为主的临床医学模式转变为以精神社会医学群体或社会医学模式去研究和解决控制疾病的方法。该理念在我国救治重大传染性疾病乃至重大自然灾害发挥的作用毋庸置疑。据预测,急救产业每年的市场容量达到1000亿元,包括连带的产业链,年市场容量达4000亿元。

美国每辆车配备急救包,急救产业已趋成熟,超市、便利店都有急救包售卖。在日本的公共场所,每几十米就有一个急救包,每个日本家庭、公司、旅馆、学校都有急救包,英国、法国、德国等国也在公共场所随处配有急救包。借鉴国外经验,顺应国内市场,中国的急救包普及势在必行。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提出国家鼓励、扶持具备相应条件的企业研究开发用于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也为大力发展急救产业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急救产业的千亿商机等待挖掘。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有直升飞机快速转运病人。美国有911急救系统及医院急救系统相结合的完善体系,有先进的救护车上医院,可在救护车上进行手术,有呼吸机进行心肺复苏。其卫星定位及通讯系统可准确预告到达医院时间,病人病情资料可实时传送,在院前可组织相关科室会诊、备术,其他地段医院、专科医院能密切配合,可有效缩小救护半径,减少院前救护时间,商业保险体系能确保每一位病员得到及时救治。澳大利亚针对地域广阔、居民分散,分别制定了中心城区及边远地区多种急危症救治指南,将急救放在基层医院为主,进行电脑网络远程会诊指导,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马达加斯加有法国的先进管理模式,主要大医院有直升飞机快速转运病人,急救车上有内科医生、良好的医疗急救系统,配备有传送心电图设备,能够解读心电图全天候一线的医务人员,有负责远程医疗指挥的负责医生。

在北京,通过举办奥运会,急救系统大大提升,北京999信息调度平台是全国首个获得微软公司全球认证的全智能数字化急救指挥平台,拥有全景化数字卫星地图系统、适时电子交通路况系统。全天候站点和救护车辆定位显示系统3个数字化支撑,明确地点后,电脑会自动提示最近车辆的信息,可在2s派出10辆救护车(而以往最少10min),实行运转高效的卫生应急管理机制。

甘肃省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救治的过程来看[1~4],如何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如何合理调整专业急救队伍的知识结构,如何联合各个专业,最有效地发挥团队的力量,按照现场救治,前方患者甄别,后方危重病人救护的需要,建立一支多学科联合,知识结构合理,军地结合,团队优势明显的灾难救治队伍,从不同层面(现场急救阶段-医院救护阶段-康复治疗阶段-防疫防护阶段-心理咨询阶段)展开救援与救护工作,做到训练有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才能满足对突发自然灾害的需要,提高灾难医学的救治水平。

1兰州地区急救医疗现状

目前兰州地区急救医疗在甘肃省急救中心指挥、协调下,不可否认,为兰州地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起到了很大的保障安全作用,特别是对患有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救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兰州市与国内发达城市北京、上海及国际发达国家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近10年来,中国的急救卫生体系迅速提升,急救医疗设备迅速更新,急救医疗经费也在成倍增长,由于兰州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得到的经费无法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目前,兰州市急救人员临床工作环境并不理想,承受着社会舆论不合理的要求和对待,合理的经济收入偏低,缺乏合理规范的学习及培养的保证,这一切都导致人才流失的加快,急救科研人才远走高飞亦成常态。人员老化,高水平的急救中、青年严重不足,有人说,急救人员是“万金油”,媒体常有报道急救人员被打、受辱、窘境,常被社会所不解。

2造就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急救人才

培育城市创新文化,坚持把创新观念放在首位,提倡甘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破除各种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全市急救医务人员建设创新兰州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兰州市区“120”急救网络的22家医疗机构现状调查,兰州从事专职院前急救人员176人,其中招聘人员98人,占55.7%,本科以上占68.8%,住院医师76.7%,主治医师18.8%,副主任医师仅占4.5%,学历及技术职称明显偏低。专职化院前急救医师的发展已广泛引起国内外关注。专职化急救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对危重患者的预后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只有少量综合性医院进行了尝试性发展,还未进入一个规范化的进程[5],专职化院前急救将成为一个独立的医学专业。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华伟等报道[6],我国心脏猝死发生率为41.84/10万,若以13亿人口计算,我国猝死的人数约在54.4万/年。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另外,心脏性猝死的患者在医务人员到达之前往往已经临床死亡。如果目击者能够及时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CPR)等措施。就可以为医护人员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但在这方面我国与国外有很大差距。突发关系到社会稳定问题,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尤其是严禁酒后驾驶,对降低车祸发生,促进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我国陆续实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应急预案》和《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在公共体系能力建设方面。我国建立健全了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制度,应急报告制度,信息制度,事件举报制度,协作联动制度,应急处理制度,以及应急工作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等。这为大力发展兰州的急救医疗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p#分页标题#e#

3发挥省级大医院在急救医疗创新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市的急救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兰州这样一个欠发达的地区。仅仅依靠自有资源实现创新是不切实际的。树立“大兰州”“大急救”的新理念。兰州的急救实力较强,兰州市区“120”急救网络共有46辆急救车辆[7-8],其中监护急救车辆15辆;留观监护抢救床248床,其中监护抢救床68床;共有除颤监护仪65台,其中除颤仪24台;多功能监护仪41台,洗胃机32台,呼吸机26台。调查院内21家急诊科共有急救人员432人,本科以上203人,住院医师246人,主治医师137人,副主任医师以上47人。高学历、高职称及急救设备60%~70%,集中在省级医院,充分发挥兰州地区省级、军队医院急救优势,提高合作的层次和整体显示度,建立高水平的知识创新平台,支持兰州市急救、科研、教学进一步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原创能力,充分发挥省急救中心、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一医院和省人民医院急救龙头作用。

4提升全民急救创新能力

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完善科学技术教育[9],传播与普及的长效工作机制,大幅度提高全民急救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兰州打下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加大急救经费的投入,确保急救经费财政预算逐年增加,创设多种载体,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创新教育和培训,提高全民急救能力。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急救创新的社会风尚。甘肃省“十一五”末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以兰州市为中心构建兰州新区城市群。以适应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提升区域的竞争力,未来的兰州城市群将成为甘肃现代急救、产业、人口、城镇以及国民经济最主要的集聚地,成为支撑甘肃和参与全国,全球竞争的区域主体。

篇10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发展 平衡 思考

院前急救是现代急救医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挽救生命与院内的后续救治赢得时间和创造条件。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室)和重症监护室(ICU)构成了完整的急诊医疗体系(EMSS)。院前急救的工作既包括日常的急救工作,又包括对公共卫生突发卫生事件或灾难性人身伤害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虽然目前我国院前急救的规模、模式、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但随着我国急救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会以全新的急救模式与国际接轨,为大众提供高质量的急救医疗服务。

1、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以心脑血管急症为首的各种急危重病和各种灾难性的意外人身伤害事故几乎发生在院外,如果没有及时救治,在现场或送往医院的途中会病情恶化,甚至死亡。而院前急救则是担负着这样的使命:在进入医院前的任何时间、院外的任何场合,针对各种急危重症和突发灾难事故,帮助患者迅速脱离险境,进行现场抢救、护理、转运和途中监护病情,为挽救生命与院内的后续救治赢得时间和创造条件。

2、院前急救的特点

2.1病种多科系、发病急、病情变化无常

急救人员应具备广博的医学理论知识、精湛的业务水平、过硬的急救技术、高度的责任心、极强的耐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2患者数量多、病情严重复杂

车祸、火灾、塌方、一氧化碳中毒等灾难事故发生时,患者数量多,现场情况复杂,患者病情轻重不一,急救人员应临危不乱,迅速处理,团结协作。

2.3院外现场条件恶劣、抢救环境各异

如患者家狭小、昏暗、异味,拥挤的楼道,急救人员只能步行到达的山顶,冬季夜间寒冷的车祸现场等。要求急救人员适应能力强,努力克服困难,积极挽救患者的生命。

2.4高风险、社会性强

急救人员身处火灾、群殴、泥石流、工厂爆炸等现场,经常接诊酗酒闹事打人的患者,和社会各界打交道。急救人员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3、我国各地区间院前急救发展极不平衡

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区域的发展不平衡,各个区域的急救中心应以适应当地的经济情况为准,但借鉴先进的急救模式,推动当地的急救事业发展势在必行。

3.1院前急救的模式不同

目前我国院前急救模式约有四种:依附型、院前型、指挥型和独立型。

3.1.1指挥型模式

很多三线城市是由依附型渐转为院前型和指挥型并存的模式,而且其中只有几家三甲、二甲医院承担院前急救任务,下面没有挂靠的基础服务站。调度室实行集中受理,分区(以行政区域为界)负责,指挥中心统一受理“120”呼救,统一指挥调度急救车,但急救车及人员依托医院管理。由于资源和信息共享等的需要,医疗急救指挥调度采取与110、119、122三台合署办公的形式。但由于公安保密工作制度要求以及110指挥中心系统的独立性和封闭性, 120急救指挥系统不能建立急救垂直指挥网络系统,导致信息采集不全面,遇重大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时,缺乏医疗急救垂直指挥和联动互助功能,不能充分利用上级和周边医疗急救资源。

另外急救人员和急救车隶属各个医院,医院的管理组织又存在多样化,如有车队队长管理、急诊科主任管理,这就给日常工作沟通带来难度。医院设置了一线和二线院前急救小组,一线专职院前急救,二线是院内急诊兼院前急救工作,这会出现急救工作冲突,不利于院前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指挥型模式的弊端会导致急救半径过长,布局不合理,另外交通及通讯设备不完善,使急救反应时间过长,延误了抢救的黄金时间。

3.1.2独立型模式

是许多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二线城市如沈阳的院前急救模式。北京急救中心是北京市卫生局直属的医疗救援机构。主要承担全市120指挥调度、日常医疗急救服务和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急救网络建设与管理、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等任务。120急救网络指挥调度系统集呼救受理、计算机辅助指挥、移动信息终端、地理信息应用、视频显示、会议和设备综合控制等功能于一体, 实现语音通信的数字化、视频传输的网络化和调度管理的信息化,是院前急救的呼救中心、指挥中心和信息中心。调度人员可通过多种通讯手段与运行的急救车保持实时的联系,及时准确的调度指挥。负责北京120急救网络规划和管理。根据区域面积、人口分布、急救需求等情况设置站点,城区设置急救站,远郊区县设立急救分中心,缩短急救半径。提高了急救呼救满足率。沈阳急救中心是一所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专科病房为一体,具有现代化专业水平的急救医疗机构,隶属于沈阳市卫生事业管理局。主要承担沈阳地区灾害事故和日常急、危、重病人的现场抢救、途中医疗监护及院内急诊抢救为主的急救医疗服务。在市内五区设立六个所属急救站和一个现代化的120指挥中心。

3.2院前急救人员配置模式的不同

目前我国院前急救人员配置主要为随车救护者,由急救医生、护士、司机和担架员组成,运作模式为一医、一护、一司、二担或一医、一护、一司、一担。司机和担架员很少接受过急救培训,基本不能协助急救;急救护士多为女性,搬运患者的力量有限。因此,目前院前急救人员配置有其局限性,人力资源和成本还没有达到优化利用。广东省中山人民医院借鉴国外EMT(急救技术员,集救护员、驾驶员和担架员于一身)使用模式, 院前急救出车模式为 院前急救护士2名和医生1名,院前急救护士是护理专业毕业的男性注册护士,要求考取驾驶执照。他们承担救护、驾驶、和搬运、运转工作。这种配置加强了急救技术力量,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1]。

3.3急救装备的不同

国家卫生部规定,成立急救中心的城市每5万人配备一辆救护车,但许多城市达不到这个标准,急救设备较简单,利用率较低。沈阳急救中心有进口救护车60余台(其中重症监护车5台),救护车上配置了先进的急救医疗抢救设备、无线MOTOROLA800MHZ集群设施及计算机统一控制的多种通讯指挥调度方式。北京急救中心的急救车分为高档抢救监护型救护车、抢救型救护车;随车配备呼吸机、心电图机、监护除颤仪、生化监测仪等先进设备,开展了溶栓等技术。为有效解决因城区道路交通拥堵可能造成延误救治时机的问题,北京999急救中心为广大市民开通了一条快捷的摩托车救援绿色通道。急救摩托车上配备专用医疗设备,这种摩托车与救护车配合使用的方式,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4、急救大众化

我国应大力开展“第一目击者”的培训工作。只有全社会与交通、消防等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才能迅速有效的组织实施成功的救援[2]。公众健康、急救知识教育是减少意外伤亡最有效手段。北京急救中心开展了多种形式、卓有成效的急救知识普及工作。意外事故易发、多发部门为急救知识普及重点,如安全员;消防员;机动车司机;地铁站务员;交通警察;巡警;消防战士;国旗护卫队。重点普及从青少年抓起。开办节假日民众急救知识课堂。举办大型“急救知识竞赛”电视节目。新闻与媒体合作,开办急救知识栏目。编写急救科普教材。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网络急救教育,通过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形式针对民众讲授急救知识,在网络上开展在线、远程多种形式的急救教育。

5、发达国家院前急救服务介绍

日本的院前急救主要由消防机构承担;美国建有急救医疗、警方和消防共享的“911”通讯系统;法国建有105个医疗急救服务系统(SAMU)和320个流动急救与复苏服务系统(SMUR)主管全国的院前急救,并配有权威医师的指挥调度中心,根据需求派出不同类别的急救车,并指导现场救治[3]。

总之,我国目前院前急救体系仍处于一个发展、摸索的过程中,应呼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争取急救网络的统一发展基金;改变不同隶属关系的现状;探索建立院前急救与公安交通、消防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的急救网络;提高院前急救人员的急救水平,学习先进的急救技术;重大灾害事故和意外伤害事故的救援是120医疗急救网络研究新课题。缩小急救半径,缩短呼叫反应时间,最大程度地减少病人的“无治疗期”,中国院前急救的发展仍需努力和探索。

参 考 文 献

[1]王欣. 院前急救护士资质及工作职责的改革实际[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5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