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5: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

篇1

1.文化价值体系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也被称为种族优越感。特别是来源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因此造成了一种对发展中国家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不认可、不赞同甚至是鄙视的行为,而这种种族、文化上的优越感也是造成跨文化沟通和交流障碍于沟渠产生的极大原因之一。

2.企业管理方式的单一性。日资企业的管理存在着单一化、变通性差的特点,其大部分管理体系和规定的制定主要是基于日本社会和日本文化的对日本人的管理方式方法,一方面可以说是规矩死、工作强度大;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日本人的敬业精神与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欧美相对轻松灵活的工作氛围来说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日资企业工作的中国人常常会感觉压抑与不安,这种互相的不理解和文化上的差异,也是造成日企员工与日本人经营管理者沟通过程中产生矛盾和抵触感以及不和谐的上下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多元化与文化冲突应对措施

最后,本项目研究认为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多元化与文化冲突应对措施如下:

1.强化外企工作人员的语言基础,减少由于对语言本身的不理解而造成的语言语用失误。这就需要双方企业在员工的语言培训上舍得一定的时间和金钱的支出,其实企业既然要依靠员工来为自身创造利润,自然要对企业员工的成长教育有相对的付出,才能构筑起有人文情怀的企业文化,并得到员工的认可,也才能使企业员工对自身的成长、价值的实现得到满足感,而更愿意将自身的力量发挥其中。

2.注重对于跨国文化交流经验的归纳总结,减少社交语用失误的产生。对于涉及到跨国文化交流的企业来讲,在进行商务往来的过程中,其价值观,对待工作业务的态度,行为模式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并且有着深刻的文化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在开展跨国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总结和归纳,对于其特色的行为方式,交易行为背后的文化因素进行全面研究,以便更加顺畅地开展各项交流活动。

3.注重构建多元化的人事资源管理体系。对具有不同价值观和价值理念的公司员工来说,构建多元化的人事资源管理体系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要想在工作中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要尊重彼此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规避跨文化沟通过程中所产生的语言文化冲突和隔阂。遇到问题时,多以对方的立场和观点来思考问题,以整个公司和集团的利益为重,集体主义观点至上,才能很好地进行业务的开展和推进。而这种沟通的顺利进行,则并不能单单依靠双方企业员工的自觉或是对员工的简单教育来实行,必须以多元化的人事资源管理体系为保障,才能在跨文化沟通的矛盾和冲突发生时,找到可靠合理的解释和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结论与不足之处

篇2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文化发展;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事业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1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国家、省、市“十一五”期间的重大文化工程,是国家级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的专题性博物馆。在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的诞生地安阳,建设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对于促进我国的文字、文化、文明的保护、展示、传承和研究,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中国文字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在我国数千年历史长卷中,中国文字对传承华夏文明、促进国家统一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一部让世人领略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以振兴民族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已任,以出土的文字文物为支撑,以中国文字发展历程为主线,向公众全面展示汉字起源、发展和演变,让观众充分感悟中国文字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启迪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真正发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的作用。

二、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是展示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中华文化绵延5000年,源远流长,中国文字就是凝聚全民族精神意志的共同纽带和精神家园。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充分体现公益性、公共性和专业性的特征,肩负推广文化、传承文明的重大社会责任,中国文字博物馆充分利用馆藏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参与民族文化保护重大工程,加强文字文物的抢救、搜集、保管、展示和研究,广开渠道,创新形式,传承历史文明、传播历史知识,让公众在参观学习中认知和感受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厚重积淀,使中国文字博物馆成为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窗口。

三、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是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

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国家“十一五”期间的重大文化工程,充分发挥了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阵地作用,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加强管理,完善服务,创新理念,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使文字博物馆真正成为高品位的科普中心和文化窗口。同时,充分发挥了文字博物馆的综合价值,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以文物为依托,以文字为题材,积极进行文艺创作,打造文艺精品,提升服务内涵,使博物馆更好的发挥在普及历史文化知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公民文明素质,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是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我国文字博览工程,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文字博物馆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向世界传播我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展示中国文字的独特魄力,提升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后,中国文字博物馆将积极开展专业研讨和学术交流,以字搭台、以字会友、以字引客,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掀起合作发展的热潮,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五、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彰显安阳在国内古文字研究方面重要地位的根本途径

中国文字博物馆建成后,和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形成合力,对促进中国古文字的学术研究产生强劲的推动作用,也将带动安阳和河南文化艺术事业的飞速发展。中国文字博物馆对安阳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文素质的提高以及促进安阳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知名度,提升安阳城市品味,促进安阳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等将有深远的意义。

六、中国文字博物馆是集休闲与知识为一体的主要场所

中国文字博物馆具有特殊的娱乐休闲作用。娱乐文化实质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的感受而达到精神消费的一种文化,博物馆的藏品文化和职能文化能够使人们得到这种精神上的享受。中国文字博物馆与专业教育不同,具有社会化教育、辅教育、休闲性教育、业余知识型教育等特点。它不是专业性的学校,但可以起到学校教育中同样学习知识的作用;它不是专门的科研单位,但是它研究的对象,又是社会科研工作者可以借用的重要的科研分支;它不是社会娱乐行业中的专业场所,但是它可以给观众以特殊高雅的娱乐方式,在学习知识中得以休闲。它具有明显的业余色彩,又没有严格的学习时限,更没有苛刻的知识考核,这种既没有正规教育的约束,又可以达到学习知识的教育特点,是社会的“校外校”、学校的“第二课堂”、成人的“终身教育”场所。

七、中国文字博物馆是现代旅游业一大亮点

中国文字博物馆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历史文物宝库,对当代全世界的游客具有挡不住的诱惑。因此,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现代旅游业异常重要的人文景观和不可回避的旅游资源亮点,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博物馆的职能文化拓展的社会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赋予博物馆更多的内涵,博物馆作为文化的载体,要凭着天赋的性质和独有的资本,不断完善反映文化特色,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中肩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刘羽香.论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及作用――以长春地区博物馆为例[D].吉林大学,2011.

[2]史吉祥.博物馆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J].中国文化遗产, 2005.

篇3

【关键词】 组织 观念冲突 团队合作 机制

一、当今组织的新特征

1、变革速度加快

近百年来,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科技进步的速度以几何级数加快,并将会继续这一趋势。科技的迅猛发展的关键不仅在于拓展了科技疆界和组织范围,更最终影响和改变了组织变革,使组织之间、组织与外界之间的互联性不断增强,由此加快了组织的变革,加快了知识的产生,为创新带来更为有力的组织氛围,而这一切都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前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

2、互联性增强

当今组织不仅在速度上受到科技变革的深刻影响,科技创新和组织互联性的增强,也使组织参与者的多样性不断加强。当今的组织不仅凸显了在地理上的扩张和多个利益攸关方影响的扩大,而且更有一个趋势:权力的扩散。正如整个世界的形势一样,由于正在发生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实力转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曾占据优势的西方价值观越来越与东方价值观相适应。这使得整个世界的权力在呈现不断扩散的趋势。在经济和组织领域也是如此。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和不断拓展,使得世界经济连为一体,不但增加了组织之间、组织与外界之间的互联性,而且使得单个组织的影响力不断下降,组织自身的权力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呈现扁平化趋势。

3、多样性

当然,由于地域和组织的互联性不断增强,范围得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多样性世界的建立,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会发现组织缺乏共享的价值观,特别是在种族、宗教和其他紧张局势加剧时尤为如此。对于人性的本质、道德理性与道德直接的关系以及现代制度的支撑作用等问题缺乏共有的认识,很可能会激化价值观与道德理念领域的冲突,使得现实中创建共享的价值理念更为困难。这些因素促使组织在观念与价值观等更为深层的领域更加多样性,而不是仅仅组织形式与组织结构等表面的多样性,组织观念与精神内涵的多样性成为组织多样性的根本。

4、脆弱性

所有的这些不断加速发展的潮流——速度、互联性、多样性——正在催生组织的全新形式,使得组织更加复杂化。在当今的组织里,关键的挑战是如何把握组织的复杂性。当然,整个系统越复杂,系统发生故障的危险就越大。如果审视当今组织的管理系统,就会发现当今组织系统的脆弱。由于系统互联性的增强,由于组织和外界事态发展的连带效应的增强,任何一个微小的事件都会给整个组织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特别是,速度、互联性和多样性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无论组织系统表面的特定要素是否得到修复,一旦出现爆发点,整个组织系统就会崩溃。

二、组织观念冲突的来源

1、多元化与多样性

科技进步使得知识成指数式增长,使得世界上各区域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消失,使组织之间、组织与外界之间的互联性不断增强。科技突飞猛进本身也拓展了科技疆界和组织范围,使得新知识和新潮流的传播和扩散变得更加容易和迅速,也为各种创新和思想的产生营造了土壤,也加快了更替的速度,由此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和丰富了人们的知识,使得思想和文化更加多元化,人员构成更加多样化,同时变化的速度更加快,这些都最终影响和改变了组织变革和发展,使得组织员工的观念冲突变得越来越普遍,并对组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多元化的加剧,特别是文化多元化时代的来临,使得人们思想空前开放,各种文化思潮与观念的传播和扩散更为普遍;加上多样性不断丰富,不但组织环境变得复杂化,组织内部员工也变得丰富化,这一方面带来创新的组织环境,另一方面也为组织观念冲突创造了条件。这些因素成为组织观念冲突的主要原因,并使当前的组织员工观念冲突的问题表现出更为频繁和加剧的趋势。

2、利益认知的差别

组织的许多问题都和组织利益必不可分,组织员工的观念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此有较大的关联。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组织也意味着价值观的复杂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共享价值观的缺乏便会导致组织员工在价值观念上的冲突。特别是面对重大的组织变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以及组织员工利益分割等和价值观涉及较为密切的问题时,组织员工的价值观念的冲突表现的尤为剧烈,并由此传播和扩散到其他方面的观念冲突,给组织带来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使得组织的冲突加剧。

3、快速变化的冲击

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但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的变革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了人们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由于人们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速度不同,造成了人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形成巨大的差别,从而导致组织员工的观念冲突。

另外,科技迅猛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层出不穷,事物的更新和新事物的出现更为频繁,由于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过去的经验千差万别,看法也会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从而造成观点的不一致,甚至观念的冲突。差异性和变化速度的加剧是形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

4、逻辑基础的差异

逻辑是人们进行推理和思考问题的基础,在不同的逻辑框架下,具有完全不同的推理过程和思考思路。但不同群体的人具有不一样的逻辑基础。犹如中国人有中国人的逻辑,西方人也有西方人的逻辑,用中国人的逻辑解释西方人的行为,或西方人的逻辑解释中国人的行为,皆有不通。其原因在于他们的逻辑构架不同,逻辑思路不同,逻辑元素不同,推导同样的问题,结论也难以相同。就像商人的逻辑在于金钱性的利益,政治家的逻辑在于权力的得失,而音乐家的逻辑在于音符,画家的逻辑在于色彩等等。这些构成不同观念相互冲突的逻辑基础。

由于当前组织员工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科技变革的瞬息万变,使得组织疆域不断拓展,组织范围得以迅速扩大。现在的组织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由于组织系统内不同群体员工之间的逻辑基础存在诸多差异,由此导致的组织员工观念冲突也逐渐增加。

5、组织交流的滞后

组织观念冲突化解的根本途径在于组织的充分交流,从而使得组织员工在某些具有严重分歧的方面达成一致,或取得谅解性的合作。当前许多组织对于组织内员工的观念冲突缺乏应有的认识,对于组织员工观念冲突的化解更是缺乏应有的意识,使得组织内的交流机制十分不完善,组织员工的交流较少。这一方面未能解决现有的观念冲突,另一方面随着观念冲突的累积,组织未来的员工观念冲突必将进一步加剧。

三、构建和谐的组织团队合作机制

解决现代组织变革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观念冲突的问题,进而建立和谐的团队合作机制,其首要的问题是必须认识到当前科技变革所带来的组织生存环境的蜕变,进而为化解组织观念冲突对团队合作带来的挑战铺平道路。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和谐的组织团队合作机制,适应组织的变革和发展,并赢得未来竞争。

1、构建多元文化组织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世界,组织必须承认这一事实,并接受和适应这一事实。科技带来的知识爆炸性的增长,拓展了整个世界的疆域和人们的认知范围,使得各种新事物、新文化以及新的时尚和潮流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也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特别是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不同信仰的人们汇聚在一起的时候,更是如此。

当今组织为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求,必须雇佣来自全球的优秀员工,为组织所用,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本地化战略。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员工之间存在观念冲突是在所难免的。为化解组织观念冲突,构建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组织文化势在必行。犹如美国社会一样,多元性的组织文化必须具有包容性,允许不同文化的存在,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发掘不同文化结合所蕴藏的创造力,并加以利用,为组织带来革新,推动组织的跨越式发展。

2、创建冲突协调机制

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组织的疆域和范围得以大幅扩展,组织的互联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不断加强,导致组织不断增加的脆弱性和观念冲突的普遍性。组织员工观念冲突的化解关系到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而组织员工观念冲突化解的关键在于创建全面的组织冲突协调机制,让组织员工的观念冲突在协调机制的框架内得以解决,消除其不良影响的扩散。

冲突协调机制的关键在于一套完整的问题解决机制,以及定期和全面的组织员工交流机制,它的目的在于增加组织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促进各种观念的交流融合,并在不同观念和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增加组织的创造力,开拓组织发展的新思路,形成组织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氛围,带来组织发展的新气象。

3、加强组织内外交流

组织员工观念冲突来源于不同观念的立足点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观点和分歧。化解组织员工观念冲突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加强组织内外的交流与沟通,交流与沟通是达成共识和谅解的根本途径。

一方面,组织要加强内部员工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与交流,组织员工知识的丰富、视野的开阔和思想的开放对于他们理解和接受新的观念至关重要。另一方面,组织内部员工之间也要加强交流和沟通,通过交流与沟通加强彼此的了解,促成可能的谅解和合作。因而,组织必须建立可行的内外交流和沟通机制,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提高组织员工的思想开放程度与新思想理解能力,使得组织内部的观念冲突消失于无形之中。

4、建立利益分配机制

事实上,很多问题冲突的来源是利益的问题。组织观念冲突虽和组织利益的问题相关度不高,但通过合理的组织利益分配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组织观念冲突,为组织改进赢得时间和机会。

组织利益的分配的着眼点必须在于公平性与合理性。员工工资与福利待遇必须和他们的绩效和贡献机密联系在一起,在组织内形成和谐竞争的氛围,而不是恶性的冲突。同时,组织员工的利益分配要增加员工的参与度,让群众对于利益分配有一定的发言权,在此基础上各方协调的、长远的利益分配机制,着眼于组织的整体发展和组织员工的长期利益。

5、建立虚拟组织团队

由于现实交流与沟通存在诸多的不便和条件性的限制,特别是在虚拟经济和网络办公迅速发展和生活节奏急剧加快的情况下,组织员工主体性的交流与合作机会不断减少,以及组织员工的分布区域范围大幅扩大,现实工作环境与组织关系的不断复杂化,使得组织员工之间的现实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困难。

虚拟组织团队是网络经济背景下开展合作的组织创新形式。一般通过构建专用的网络平台进行成员间的交流和协作。构建虚拟化的组织团队有利于利用现有的科技增加组织员工交流与沟通的渠道,提高交流和沟通的效率,跨越诸多现实条件的限制,使跨地域交流和即时交流成为现实。同时,虚拟组织团队交流能够消除不同员工在现实交流中的顾忌和紧张情绪,使交流和沟通的内容更加广泛和深入,也更加真实客观。对于团队合作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高校留学生 文化冲突 学生管理工作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得到了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和种族的留学生来华求学,海外学生来华留学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他们的到来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留学生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高校招收留学生一方面扩大了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也为学校赢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各高校越来越重视留学生的招生工作,留学生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华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层次的日益提高,对留学生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留学生的管理工作正成为高校教育管理中复杂而重要的内容。

二、“文化冲突”的概念及留学生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1.文化冲突的概念

所谓文化冲突,国内外学者有多种描述,但基本说法是一致的,即个人或者群体从一个熟悉的文化环境到另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而引起的信仰、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习惯等方面的文化碰撞。由文化冲突概念延伸的留学生文化冲突是指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域的留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表现出在信仰、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重要文化要素方面的差异造成的矛盾。

2.留学生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文化差异是留学生文化冲突产生的直接起因与重要的影响因素。世界文化丰富多样,但是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历史、宗教、语言、价值观等不同的组成部分。外国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是文化冲突产生的重要原因。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比较注重群体的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美国的文化则是倡导“个人至上”、“以自我为中心”。这两种文化主旨存在根本的区别。所以,当管理者在要求外国留学生在外出之前要告知什么时候离开学校、什么时间回来、和谁一起外出的时候,留学生往往认为这是在干涉他们的隐私。来华的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各地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的不同难免会造成文化冲突和摩擦。

另外,留学生对中国的客观认识也是产生文化冲突的因素。部分留学生来华之前缺乏对中国直观的、全面的了解。甚至有些留学生通过某些扭曲事实的媒体报道来定义中国。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改变观点还需要一个认识碰撞和协调转变的过程。这也是产生留学生文化冲突的原因之一。

三、高校留学生文化冲突的表现

1.在生活适应性方面的问题

留学生来华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因生活环境变化而带来的具体问题。国内的气候、饮食、住宿条件等方面的变化往往使他们产生不适感,再加上学业上的压力,留学生很容易产生思乡情绪和一些不稳定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留学生往往会抱怨生活条件差,频繁到留学生管理部门指责管理部门,甚至和留学生管理人员发生争吵。这种现象,我在工作过程中有切身感受。

2.语言障碍问题

这里的语言障碍既包括留学生自身的语言障碍,又包括留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语言障碍。语言是交流的根本途径,语言存在障碍,无法进行交流,矛盾、冲突也就随之产生。另外,文化差异引起的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也会导致冲突产生。这种冲突表现也属于语言障碍。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表达上是含蓄式的,而许多西方国家则是直观式的。两种表达方式的不同容易使留学生产生中国人不真诚、管理者觉得留学生性情怪异的错误认识。同时,忽略语用的迁移也是产生语言障碍的原因之一。人们对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在留学生管理过程中也同样如此。文化不同,语言的语法规则就会不同,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由于管理者的语言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与留学生自身的文化基础不同,因而加深了彼此间的语言障碍。

3.制度理解偏差造成的问题

随着来华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在对留学生的管理方面,每所高校都有一系列的政策、规章、制度。由于思维模式存在差异,留学生对这些政策、规章、制度常以其在国内的习惯思维方式来理解,由此产生理解上的偏差。这种情况在留学生管理工作中经常遇到。

4.精神文化冲突的问题

精神文化冲突主要集中表现在信仰、价值观和人生观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中的大部分人都有不同的,多种不同同时存在,留学生与留学生之间在社会交往和日常交往中难免产生一定的冲突,管理者与留学生之间也会产生摩擦。

四、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完善留学生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

高校应从完善留学生管理制度和机制入手,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而形成高效的管理体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是要改变过去以生活条件等硬件设施为优先考虑的管理思想,关注留学生心理需要,建立以文化为中心的适应留学生心理健康的管理理念。留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内容的复杂工作,它涉及外事、招生、报到、体检、教学、后勤等多方面的工作,因此各招收留学生的高校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学生管理机制,科学配置相关部门,逐步形成一套权责分明、合作高效、协调运作、监控有效的留学生管理机制。

2.增强留学生管理部门的教育服务理念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而日臻完善。教育服务理念是指导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工作良性发展的有效保障。过去,留学生管理人员总是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印象,又因为从事外事工作,容易产生优越感,所以常被人们称为“管理干部”。今天,随着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国际、全球化,留学生教育正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因此,留学生管理部门要转变角色,强化“以留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服务留学生的理念为指导,为留学生的发展着想,做好留学生来华的生活、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3.提高留学生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

留学生管理人员是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在留学生管理中,对于避免和解决留学生文化冲突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切实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首先,管理工作者必须突破与留学生交流的语言障碍。留学生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留学生沟通的语言能力。这里的语言能力是指既能与留学生交流,又懂得恰当地运用语用迁移与对方更好地交流。其次,留学生管理人员必须加强文化知识学习,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化差异是文化冲突的直接起因,因此,留学生管理人员必须对对方文化和制度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样在管理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的时候就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留学生管理人员还必须具备一些专门的知识,比如,外事礼仪知识、心理知识等,这样在遇到问题时方能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提高管理效率。最后,留学生管理人员还必须具备对突发事件的性质定位和干预的能力。所谓文化冲突的突发事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同种族学生间的冲突事件,一种是中外学生间的冲突事件。不同社会背景、政治背景的文化相遇时,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留学生作为本国文化的承载体,会在骨子里捍卫本国文化和抵御外来陌生文化,如果不及时消除这种观念,加上外来势力的挑拨,留学生有可能会采取过激行为进行发泄,对自己和他人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和危害。因而,留学生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对突发事件性质定位并进行有效的干预,避免冲突发生。

五、结语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和种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道德观念,所以留学生管理工作必然是一项涉及面广、充满矛盾、繁杂的管理工作。伴随着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外国留学生不断的增加,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也呈现出更多的曲折性和多变性。这就要求高校留学生管理部门和留学生管理工作者要精心安排,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留学生管理部门在完善留学生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更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跨文化交流和沟通,在满足留学生的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留学生的心理需要,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要不断加以探索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做好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以推进高校留学生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宣贤.从文化冲突看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改进.中国电力教育,2009,(4):179-180.

篇5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无纸化;节能减排

近年来,随着校园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于网络与新媒体技术支持的校园活动日益增多。社交平台、校园客户端、手机平台等新兴的宣传推广方式成为校园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如信息泛滥、安全性缺失、平台繁多等问题,不利于校园活动的积极有效开展。因此整合网络与新媒体资源,实现快速有效的信息与沟通,成为当前校园无纸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结合镇江市几所高校的无纸化校园的建设现状,主要来探究如何整合资源,实现通过校园网络平台高效地进行校园信息传递、师生交流、通知下发等功能,从而达到校园无纸化的目的。

一、镇江某高校校园无纸化的建设现状

江苏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推行校园无纸化已有多年。该校在近日获得“全国高校团委系统新媒体应用先锋奖”。在平台建设方面,该校已采用了包括OA办公平台、飞信平台、BBS、“微校园”客户端、PU(Pocket University)系统、校园网等多种网络与新媒体方式并辅之以时下普及率较高的社交平台进行校园活动宣传与管理工作。在管理机构方面,学校与国内多家知名软件公司合作,开发适用于校园的手机客户端,并成立了信息中心负责管理校园内的网络运行情况。目前,学校基于OA平台的无纸化办公系统已经较为成熟,能够安全、稳定、高校的教职工的校园办公工作。但在校园活动的宣传推广过程中,由于信息渠道众多,容易造成信息准确性较差、口径不一、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等诸多问题。另外,在开放平台的信息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的审核机制,校园信息的公信力得不到保证。信息过程中平台众多导致的信息泛滥使得学生产生信息疲劳,由此对校园活动产生厌倦情绪,有时候宣传效果适得其反。

二、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对于校园活动的作用

随着电脑、智能手机在学生中的普及,学生更多的选择在网络与社交平台上进行娱乐活动,究其原因,网络与新媒体凭借其丰富的形式、广泛的内容以及较高的时效性赢得了学生的喜爱。由此入手,校园活动中可以通过对网络与新媒体的应用,提高校园活动的知名度与参与度,将学生由单纯的参与线上活动向线下活动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线上宣传可以节约学校的宣传经费,减少资源浪费,促进校园活动的丰富与发展。在推进无纸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促进学校师生的文化交流,增强学生对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

三、当前校园无纸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新媒体平台繁多,兼容性差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我们发现目前校内的活动信息平台主要包括官方平台(校园门户网)、电信运营商平台(飞信等)、网络社区(贴吧、论坛等)、社交平台(QQ、人人等)、校园手机客户端(微校园、PU平台)等。众多的平台各有特色,依托的资源不同,功能差异明显,技术上难以兼容。用户群各有侧重,往往校园信息在某一平台时无法达到广泛传播的目的,使得信息效率低。

(二)活动信息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审核机制

互联网等新媒体作为一个开放平台,其开放性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在此过程中,校园信息的主要依靠同学们自发地转发传播。除了学校的官网由学校网络中心负责管理维护之外,其他平台很难做到实时监管。因此对于某些不规范、不真实信息的监管上存在漏洞,有时候会引起信息的误解和负面信息的过度放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信息安全性差,对于信息保护力度不足

众多的平台丰富了师生的联系途径,同时也给信息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诸如个人资料、成绩、就业资料等信息通过同学间的转发与上传,极易导致信息外泄,从而侵犯到相关学生的隐私。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信息安全教育,学生对于此类信息的保护意识不强,无形中加剧了信息泄露的风险。

(四)由于技术更新快,校园信息平台更新频繁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各类客户端与社交平台层出不穷。近年来,江苏大学共启用5种信息平台。然而在某一平台的建设完善过程中又推出其他平台,两者存在功能冲突或者重复,导致相关部门和学生对于平台的定位不清,平台的普及率因此受到影响。平台的频繁更新也使得其相应功能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挥,不利于校园内信息共享,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在相关软件购买维护方面的费用浪费。

(五)相关校园客户端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好的反馈机制

据调查,学校的校园客户端建设多依托于外部的网络公司,而网络公司由于自身对于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平台功能设计过于单一,使得平台交付之后无法全面满足师生的要求。而师生的实际需求无法通过直接渠道有效的反馈给开发者。这样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得学生对于平台使用的积极性下降,不利于新媒体的应用推广。同时,针对智能手机的客户端开发忽略了一些没有配备智能手机的同学对于校园活动信息的需求,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四、以无纸化为目标的校园网络与新媒体应用问题解决方案

(一)整合各种平台资源,促进平台高效运行

现今校园内各种不同的信息平台共存,要充分研究各个平台的特点,在信息过程中充分利用不同平台的不同优势。分析各平台用户群差异,信息做到有的放矢,不能盲目滥发信息。研究平台间的兼容通道,促进不同平台间信息传递与转发,融合平台差异。

(二)完善校园活动信息审核机制

建立从上到下的审核机制,选拔各级信息审核员,形成信息审核体系,监控校园信息的流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不规范现象。学校要建立信息应急机制,对于不真实信息及时纠正,对于网络谣言予以打击。校园活动从立项到开展过程中的所有线上宣传,都应该进行有效的审核,保障信息的真实性、规范性。

(三)对不同信息实行相应的安全把控,确保信息安全

对校园信息进行分级,编写信息安全守则,严格规定哪些信息可以在上传,哪些信息不可以上传。确保内部文件、学生档案、论文材料等信息不外泄。加强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自我信息保护意识。严格控制校内信息平台的登录、访问权限,启用IP、用户名的多种认证方式保障信息安全。

(四)建立网络平台建设反馈机制,保证平台建设与学生需求相对接

在校内开展网络平台建设专项调研,了解师生对平台功能的不同需求。邀请各网络公司的技术工程师到学校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深入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尽量在已启用的某一较成熟平台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功能扩展,既稳定了用户群又节约了学校的经费资源。在后期管理方面,信息中心定期开展意见征集活动,不断完善和提高信息平台建设的方案和效率。

(五)制定校园信息守则,促进校园网络文明建设,形成健康、进步的校园网络文化

要建立一个成熟高效健康的校园网络平台,实现校园活动的无纸化,离不开学校的校园信息文化建设。学校应该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基础,编制校园信息守则,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把网络平台活动打造成引导学生成长、促进学生交流的沃土。在校园活动的推广过程中,逐步树立学生对于当代社会信息的适应能力和辨别能力,提高学生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的意识,从而推动学校师生的更好发展。

五、结束语

在高校无纸化建设过程中,以网络与新媒体为方式的信息化是实现建设目标的根本途径。在此过程中,实现校园网络与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对于节约能源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希望能通过对一些问题的分析研究,为高校的无纸化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与此同时,如何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处理好平台管理和学生自由之间的关系,如何规范网络开放平台的管理,如何通过体制建设使学生从沉迷于线上活动转变为积极参与线下实体活动,都为我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导。

参考文献

[1]Howard Falk.Electronic campuses[J].The Electronic Library,2003,21(06).

[2]肖潇,沈能,向鹏.浅析低碳校园无纸化――以实践调查为例[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4):223-224.

[3]张红武,程滨,周俊,张从昕.基于校园网的无纸化基金评审实践与思考[J].医院管理杂志,2010(05):479-481.

[4]秦嘉杭,许鑫,苏新宁.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04):63-69.

[5]蒋东兴,宓,郭清顺.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5):27-30.

作者简介:

戚猛耀(1991―),男,大学本科,现就读于江苏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篇6

史大孔,(1963-)男,山东栖霞人,毕业于北京建工学院,烟建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全国注册一级建造师,主要从事市政路桥工程管理方面的研究。

王璞,(1971-),男,山东栖霞人,烟建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管理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企业质量文化建设

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是优胜劣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竞争实力的基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以全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素质为核心的质量文化。

一、企业质量文化的含义

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在社会环境影响下,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为员工认同、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质量意识、质量观念、质量态度、质量管理制度、质量行为、质量素质和质量形象等“软件”,以及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等“硬件”的总称。

企业质量文化是质量文化在企业应用时与企业文化找到共同点即“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后形成交叉的结果。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而企业文化又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质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企业文化乃至社会文化的成熟程度。

二、企业质量文化的特征

1、实践性

企业质量文化源于实践,反过来指导实践。质量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自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质量理念的认识、适应和改造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改造了质量文化,又不断创造着质量文化,正是推动企业质量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

2、系统性

企业质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强调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整体性,追求系统的协调与发展。同时,企业质量文化运用文化手段将企业质量的最终目标化为社会的价值系统,并通过价值系统的运动实现目标。

3、人本性

在影响质量的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首要因素。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提高质量的根本途径。倡导树立质量意识和提高质量素质,创建企业质量文化,增强凝聚力。在构建质量品牌的过程中,企业人的思想和行为始终在起着主导作用。它一方面表现为“产品即是人品”,品牌无时无刻都在展示企业人的精神风貌、服务态度和内涵品质;另一方面则表现在人的创造性上,即设计理念、产品适用性及服务质量上的持续改进。

4、全面性

企业质量文化涵盖了企业的所有对象和方方面面,强调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参与和控制。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首倡的全面质量控制(TotalQualityControl,简称TQC)思想在全球大放异彩,并在80年代末形成了企业管理领域惟一的全球性标准――Iso9000系列,使得质量管理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的领头羊。TQC(后来发展到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核心便是强调全员的、全过程的、全面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5、动态性

企业质量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保证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质量观念和行为已从对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评价转变为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主动观念上,企业质量文化具有动态性。

6、稳定性

企业质量文化不会依其相随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转移而立即发生变化,其本身是有超前和滞后的效应,企业质量文化企业发展的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7、群体性

企业质量文化只有被广大职工认同才会形成,因此,它是作为一种整体的价值观来规范员工行为的,这就使企业质量文化具有群体性的特征。

8、差异性

不同行业的企业明显具有不同的特征,相同行业的企业也存在各具特色的企业质量文化,企业之间的质量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就使企业质量文化具有差异性。

9、融合性

企业质量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完全不受外部文化的渗透,完全依靠自身封闭式的吐故纳新是不可能的。企业质量文化的融合性表现在先进的质量观念、质量价值观可以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被企业吸收并采纳,丰富并推动企业质量文化的发展。

10、排异性

企业质量文化的排异性表现为任何一种被认同的企业质量文化都是排异并吸收的结果,同时也提示了企业质量文化只有扎根于本土才能生根、开花和结果,才会形成各具特色的质量文化。

三、企业质量文化的作用

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员工质量文化素质,更新职工的质量观念,进一步促进企业质量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企业质量文化建设,使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培养良好的现代质量理念,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1、营造良好的质量环境和氛围,提高员工质量素质。企业的生存发展依靠的是高素质管理人才,依靠的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仰赖全体员工持续不懈地汲取新知识、新想法、新技能。质量文化建设的直接体现就是员工质量素质的提高,操作技能不断迈向高标准。

2、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不断更新员工的质量观念。质量文化建设就是要员工懂得,员工质量素质高低不仅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兴衰有直接关系,而且与员工自身利益的实现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要在企业内部上上下下形成这种共识,形成勤奋学习、自觉坚持学习、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质量素质这样一种氛围。

3、进一步凝聚员工的思想,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良好的企业质量文化有利于企业的“塑魂”,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形成以质量意识为中心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4、有效地约束员工的不良的质量行为和习惯,提高企业质量水平。良好的质量文化建设能使员工形成正确的质量道德观,培养员工严谨细实的作风,让员工从质量文化角度审视质量工作,使质量文化能够被员工理解和接受,容易研制结合,促进企业质量水平提高。

5、促进企业步入质量高效的良性状态。质量文化建设效果决定整个企业的经营行为,渗透到员工的全部生活中,为了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全力以赴、坚持不懈,使企业以质量为依托而拥有广阔的市场;使产品以质量作保证而拥有广大的用户;使员工以强烈的质量意识而不忘自己的职业道德,创造出卓越的产品、进行卓越的服务、干出卓越的工作、树立卓越的形象、取得卓越的业绩、积蓄卓越的竞争实力,形成卓越的质量文化氛围,促进企业步入质量高效的良性状态。

四、企业质量文化结构

企业质量文化从结构上表现为三个基本层次:表层、中层和深层。

1、表层企业质量文化是以物质或物化形态表现的。它是外显的,是摸得着、看得见的,是使人一目了然的,是指可见之于形、闻之于声的文化形象。表现为施工项目实施过程、结果及服务质量、企业形象等,是企业质量文化的物质表现。

2、中层企业质量文化,是以人的行为活动或行为化的方式表现的。它不是像表层企业质量文化那样外露,但也不像深层企业质量文化那样隐秘,虽然摸不着,但能看得见和听得见。表现为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机制、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规划、质量法规及质量标准、质量规范等,是企业质量文化的制度、规范性表现。

3、深层企业质量文化,是以人的意识形态表现的。它是无形的,内隐的、不易觉察的,是蕴藏在人的头脑中的各种观念。表现为质量意识、质量价值观等,是企业质量文化的精神性表现。

企业质量文化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定的精神文化是特定条件物质质量文化的反映。精神文化被员工接受后就会逐步形成制度、规范性文化,进而促进物质文化的发展。在新的物质文化感染、制度规范性文化约束下又会产生新的精神文化,如此循环,使企业质量文化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质量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深层企业质量文化,它是企业质量文化形成、发展的基础。

五、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原则

企业进行质量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企业质量文化建设要有系统性和科学性。一个完整的企业质量文化主要应有质量精神、质量理念和质量形象三个主体部分组成。质量精神的提炼要体现出特色、目标和时代性;质量理念的提炼要简洁,应在继承深化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质量形象主要是客户的认同、兄弟企业的认同、社会的认同。

2、企业质量文化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高质量的产品决定企业的信誉和生存,而企业员工素质决定产品质量,建设出一流的员工队伍对企业至关重要。因而企业质量文化是以质量为中心,靠人塑造的,所以,人是企业质量文化的核心,建设企业质量文化应“以人为本”。

3、企业质量文化建设要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了才寻求解决方法,等到损失造成了才寻求弥补。

4、企业质量文化建设要体现在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上。要把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贯穿在产品设计、研发、制造、检验、销售及用户的全过程,把企业的诚信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相应的考核办法。

5、企业质量文化建设要体现在以顾客关注为焦点上。推动以顾客为导向的生产、服务和质量改进,依靠质量提升竞争力,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

六、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途径

企业质量文化建设需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考察本单位的文化背景,客观地分析机制转变过程中员工的价值观取向和心理承受能力,分析当前质量工作的状况,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推动质量文化建设。其主要途径包括:

1、通过宣传活动,提高各层次人员的意识。可以通过标语、板报、图片、广播等各种载体,广泛学习、宣传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提高各个层次人员的质量意识。

2、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素质。培训和教育工作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企业管理层次、项目管理层次、作业层次。在企业管理的层次上,要对企业的管理人员做好服务意识、管理意识、调控意识、创新意识的教育。倡导企业管理层的自我学习,提高管理水平,总结管理经验,在管理机制上理顺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关系、管理项目和服务项目的关系、承揽任务搞好经营和建设优质工程提高效益的关系。在项目管理层次上,要做好管理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的教育。利用岗位培训和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水平,处理好工期、质量、安全和效益的关系;控制质量和服务操作层的关系;干好项目和培养人才的关系。在作业层次上,主要是通过业务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水平,确保每道工序的操作质量符合要求。

3、通过制度建设,统一员工的质量行为准则。要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组织,完善质量管理制度,首先在企业决策层建立质量管理委员会或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各级领导质量责任终身负责制;在企业管理层建立质量管理处(科、室),配备足够的质量管理人员,明确管理职能,健全质量管理责任制;在项目部建立相应质量管理机构,建立工地实验室,制定质量检验和验收标准,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档案,开展QC小组活动,贯彻实施ISO9000族标准,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组织的建立健全以及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为施工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通过全员参与,营造好的质量文化氛围。通过长期的思想教育和制度保证,使全体员工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成为自觉的行动,企业的质量管理就比较容易推进,企业的质量文化建设就有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就会不断创新。

5、努力提高施工项目和服务质量,塑造企业质量文化的良好形象。要大力开展创优争先活动,通过不断争创更多更高层次的质量奖项,对内增强员工对质量管理成果的认可,对外可极好塑造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6、大力推行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推动质量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促进企业质量文化建设。

7、加强企业质量心理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员工心情舒畅,关系融洽,各尽其能,各行其所。凭借其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等综合管理功能,达到整合和优化配置企业资源,提升企业运行效率的目的。

8、加强企业间的质量文化交流,引进、吸收先进的质量理念、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促进企业质量文化“融合提炼、吐故纳新”。要学习借鉴不同行业之间、尤其是同行业间兄弟企业的质量文化建设理念、技术和方法,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篇7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5-020-07

当前,世界农产品价格正呈现不断上升势头,国内农产品价格也出现了大幅波动。在此背景之下,全球气候突发性灾害剧增,粮食供给面临严峻挑战。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对世界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负有艰巨的使命。2004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国,农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堪忧。因此,建立科学的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对于正确评价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探寻当前问题及成因,增强其发展底力,从根本上保障中国经济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一、农业竞争力研究的基本范式

产业竞争力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滥觞于美国总统产业竞争力委员会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后在迈克尔·波特等学者的推动下,逐步把研究重点转向产业,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范式。农业竞争力研究则是在产业竞争力研究基础上逐步拓展和深化的。在此,农业是广义的,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

1 理论前提与概念

农业竞争力的概念源自国际竞争力,而最初的国际竞争力概念界定,是由国家竞争力研究引发的。其典型代表是美国总统产业竞争力委员会(1985)的概念,“国际竞争力是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产品、好服务的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体现在其公民实际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上。”这一概念对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研究机构和组织有较深影响。

相比之下,世界经济论坛(1985)则偏向企业视角,指出国际竞争力是“企业主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

自迈克尔·波特(1996)在《国家竞争优势》中从产业层面对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之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逐步转为以产业为重点。他认为,在谈论经济繁荣时,“国家竞争力”这个名词本身并没有意义,而是依靠运用劳动与资本等国家资源所得到的生产力。在国家层面上,“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因此,国际竞争力是“一国在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一个国家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使该国企业获得竞争力。”对此,其他学者也有类似观点,如克鲁格曼(1996)认为竞争力概念如果有意义的话,也只能是生产率的代名词。此后,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界定日益深化,分析视角逐步转向产业层面。

国内学者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从产业层面展开的。狄昂照等(1992)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或排除了贸易壁垒的假设条件下),一国某特定产业的产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金碚(1997)、裴长洪(1998)、盛世豪(1999)的概念与此大同小异。对此,赵儒煜等(2009)进一步提出,“所谓产业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某个产业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在国际市场上比他国同类产业更多地占有、利用生产资源,实现产品价值并由此提高该国现在及将来社会福利总体水平的能力。”

在此背景下,关于农业竞争力的研究也有进展。关于农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指出,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狭义的农业国际竞争力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创造农产品产量的能力、增加农产品产量的能力及生产率水平;广义的农业国际竞争力不仅包括以上内容,也包括一国或地区给农业带来后劲的农业基础结构状况、农业科技水平、农业人口素质以及影响农业良性循环的管理体制与金融环境条件。前者直接反映农业生产成果和现期生产率水平,也反映短期内创造增加值的能力;后者更全面反映了一国或地区农业的基础条件、经济社会环境因素的现实状况及其影响水平。翁鸣等(2005)认为,农业竞争力是在国际贸易条件较为宽松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提供的农产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从竞争力构成来看,农业或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价格和质量这两个直接因素,即质量与价格的比值;从表现形式来看,农产品竞争力可以表现为市场拓展能力和抵抗国外农产品冲击能力。

2 理论内核

基于上述关于农业竞争力概念界定的学术沿承,有关农业竞争力形成机制分析的理论模型也是在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相关模型基础上产生的。

迈克尔·波特(1996)提出的“钻石模型”,是具有代表性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范式,也是引导国际竞争力理论走向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理论。他强调产业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等四个因素。

此后,各国学者在波特模型基础上逐步拓展。比如:金碚(1997)提出了结果原因分析框架,其中反映竞争结果的指标主要是产品市场占有率、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指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反映原因的指标包括价格、质量、品牌、产品结构、市场营销等直接因素和成本、技术、经营管理、企业规模、资本实力等间接因素指标。Dong-song Cho(2000)的九因素模型则对“钻石模型”进行了细化,其中包括四种物理因素,即自然资源禀赋、商业环境、相关与支持产业、国内需求;三种人力因素,即工人、政治家和官僚,企业家、职业经理和工程师;外加一个外部偶然事件。

受上述研究的影响,关于农业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则既有零散的、针对个别指标的研究,也有成体系的、多指数的研究。

国外学者多为典型案例研究,其中揭示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Chenery(1961)提出,农业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率,影响其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比较优势。Michael R.Reed(1994)认为,美国农产品出口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外汇储备、外债、国际收支余额、税率等经济因素和文化(宗教、语言、教育、家庭)、法律、政治等非经济因素。Gopinath and Kennedy(2000)则探讨了农业生产要素的积累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农业竞争力有积极作用。Osborne Stefan and Michael Trueblood(2001)指出,一国的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是该国资源比较优势和政府行为的科学导向。Diakosavvas(2002)则专门探讨了政府农业补贴对美国和欧盟农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Pierre van der Eng(2004)认为某些东南亚国家低成本的劳动力加上低产出的生产技术的组合带来比另外一些人口密集程度更高的国家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这就是缅甸、泰国和越南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所在。Mosoma,K(2004)发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空间有限,挖掘出农产品产业链潜能才是有效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Janno Reiljan and Liina Kulu(2005)认为,爱沙尼亚农业生产自1991年开始持续减少是源于政府没有对农业进行保护,使之无法得到从大规模农业向小规模农业转移所需的现代技术与工具,也无法解决失去传统贸易市场、俄罗斯及来自欧盟受补贴农产品的不公平竞争等问题,但加入欧盟后借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而获得活力。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对农业竞争力的研究也有较大进展。许经勇(2000)等人认为,政府支持和农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因素。唐仁健(2001)认为,加入WTO后我国应着力推进“三个创新”,即技术创新——把高新技术融入传统农业,融资创新——培育农业资本市场,组织创新——发展公司农业与农业公司,以增强农业竞争力。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等人认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干预、农业基础设施、科技水平、劳动力水平等。尹成杰(2003)等人提出,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应注意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科技进步、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政策支持。程国强(2005)认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农业补贴。乔娟、李秉龙(2006)认为,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包括三个直接和间接因素(成本和价格、质量和安全、生产力水平)、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条件、国内市场需求、相关和辅助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和政府作用。辛毅、李宁(2007)以中国渔业为例,指出产量、质量安全性、产品结构、流通效率、营销能力、汇率和贸易政策是影响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指出改变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是提升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3 评价体系与方法

在上述理论模型基础上,各国学者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农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数量方法进行分析。其中,周孝味(1996)采用了灰色层次分析法;Matthew Gorton等(2001)运用了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法(DRC);Maria Sassi(2003)采用了贸易竞争力指数(TC)、相对贸易优势指数(RTA)、相对比较优势指数(ICS)和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四个指标;李选才(2005)采用了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和竞争动态四个指标体系;陈卫平(2005)采用了包含竞争业绩、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三个指标体系;赖永剑、贺祥民(2005)则在对广西14县市农业竞争力评价时采用了因子分析法,借助统计软件SPSS进行了计算;Krijn J.Poppe等(2007)采用了产业增加值、Balassa指数、出口占世界市场份额、劳动生产力和整个经济实际增加值的五指数分析框架;张若昭(2008)采用了生产要素、需求要素及竞争状态三个指标体系。

二、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的弊病

如上所述,农业竞争力研究滥觞于国家竞争力研究,逐步从产业竞争力延伸而来。产业竞争力研究本身也在不断完善之中,而农业竞争力研究受其影响,理论范式也有诸多尚待深化之处。

1 农业与工业的差异性

农业竞争力评价范式和工业竞争力评价范式的差别,源于二者在市场前提、市场需求、资源配置、生产过程、产品实现等领域的显著的差异性。

第一,在市场前提方面,工业品和农产品在进出口政策方面的约束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工业品面临的国际市场具有垄断竞争的特征,其在本质上是开放的。各国关于工业品的进出口制度基本上受WTO规则约束。除军工产品等特殊用途的工业品外,绝大多数的工业品主要受关税约束,而且在WTO框架下多数工业品关税都已降至很低水平。相比之下,各国特别是一些农业资源较差的国家,对国内农产品市场多有保护政策,限制农产品的大量进口;而一些人口较多的国家,出于国家经济安全考虑而往往有农产品的出口限制政策。因此,以开放经济为前提的一般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式,无法准确地评价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在市场需求方面,工业品和农产品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性。通常,工业品,无论是原材料、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都是在生命延续需求得到满足基础上的物质需求,价格的弹性系数、收入的弹性系数都比较高。同时,尽管同类工业品之间存在着一些质量、性能、文化方面的差异性,但在开放经济的推动下,这些工业品基本上具有替代性,少有因民族特征、国家特征而妨碍其产品基本功能的情况,而其上述特征往往增加了产品的品牌特征、异国情调,使其在市场更具竞争力。甚至常有专门为国际市场生产的产品设计,其产品需求全部为国际市场特定人群。

而农产品在其产品特征上是满足生理最低需求的基本消费品,因此,农产品生产首先以满足其生产者自身的需求,进而以满足本地、本国需求为目的。同时,农产品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都非常低。即便存在个人为防灾而囤积的行为,缺乏仓储条件也将制约其市场行为的规模,而且长期看也不过饱饥之别。因此,农产品市场需求在数量上是相对刚性的。而从产品差异性来看,由于人的进化过程与地域水土有着长期互动的深厚关系,使得特定土地上的居民形成了特定的饮食结构,农产品的替代性相比工业品要差许多,这使得一国一域的农产品市场也具有消费人群相对固定的刚性,替代性较差,只能在出口对象国出现较大缺口时占领对方部分市场,而难以像汽车、电视等工业品一样在对方有足够供给时仍能靠差异性实现出口扩大。当然,农产品消费也存在“棘轮效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产品产量的扩大、健康饮食知识的普及、国际饮食文化交流,人们消费结构逐步提高,大米、肉鱼蛋奶等产品需求也在逐步扩大,出现了此类国际农产品的共同市场,但不改变农产品首先满足国内需求的本质特征。因此,农产品的出口,往往或是满足了国内需求之后尚有余力,或是为进口更多粮食等基本农产品而出口国内虽未剩余但需求并不迫切的其他农产品。而无论如何,上述出口都必须以对方同类产品出现供给缺口为前提。

第三,在资源配置方面,工业品生产和农产品生产更有本质差别。工业品生产的资源,主要包括原材料、生产技术、机器设备、劳动力、管理人才及企业家等。在短期市场行为过程中,这些资源都可以视为存在充分的供给。其中,原材料往往是原产地的工业企业最易受惠的,但基本上可以实现国际调配。有强大竞争力的工业企业可以在更高的利润的保障下,通过较高的市场价格获取到自己想获取的质量和数量的资源。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从国际市场获取原材料再将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的“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生产模式已经广为运用。而其他的工业生产资源如技术、劳动力、机器设备、企业家等,并不存在全球配置的障碍,只是出于成本的限制,工业企业大多愿意选择就近招聘劳动力的做法。而在国内劳动力等资源价格过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则会采取跨国投资的方式,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更利于出口。

相比之下,农产品生产的资源则有更多的刚性限制。农产品生产的资源主要包括土地(包括地理位置、土地面积、土壤品质)、气候、劳动力、农业技术、生产机械、管理人才等。其中,用于农业的土地资源在全球范围看是固定的,而和平时代各国的疆界也是固定的,由此便使得各国农业用地在面积上不仅受国土面积的最终制约,也因工业化、城市化而不断缩小;在土壤上,由于地球早期的地质形成过程和区域固有的河流等因素,形成了土壤中支持植物生长的基本元素,决定了种植业乃至养殖业的基本方式,但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加以改良;在气温上,由于各国地理位置的既定,使得其不可逆转地处于阳光照射的角度以及某种季风、洋流的影响范围之内。所有这些,都是固着于地理空间之上而无法像工业那样通过国际贸易从他国获取。劳动力、管理人才等虽然可以通过国际流动得到,但往往外来的这些人员并不及当地人更熟悉其农业用地的相关属性。上述制约因素,在各国农业生产实践中,通常通过农业技术的推进来解决。水利工程,可以改善局部地域的农业用水,弥补土壤和气候的不足,但过度的水利工程建设在长期上会因其改变地球自身的结构而导致水源减少、断流、枯竭并诱发水旱灾害。良种的培育则加快种子基因变异过程,使之更适应于当地农业环境并实现高产。化肥的使用,也可以改善土壤微量元素的供给,消除病虫害,使作物更好地生长。农业生产机械是完全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调节配置的,因为其自身就是专门为农业生产准备的工业品。

第四,在生产过程上,工业品生产和农产品生产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工业品的生产周期因产品加工工艺而不同,但完全可以因技术进步而缩短其生产时间。工业品的生产效率,也可以因技术及进步特别是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步提高。而且,工业品生产,除采掘业的一些特殊情形外,基本上有专门的厂房,对一般天气变异带来的雨雪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较强,不会因此而破坏生产的正常过程。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时代,工业品生产在信息化的推动下能够对市场信息做出及时的反馈和产品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相对较好的资源配置。

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在各种农产品之间虽然有所不同,但每一种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上都是固定的。粮食生产,因气候不同有一季、二季、三季之别;肉禽奶蛋,都各有相对稳定的生产周期;即便是蔬菜、花卉、水果类的生产,在温室等技术的推进下,可以实现反季节供给,但作物自身的生长周期也是相对稳定的。而且,许多农产品的速成栽培、养殖往往带来了产品质量的下降、口味和营养的降低,不能与工业品生产加速而不影响品质的情形相提并论。不仅生产周期是基本稳定的,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基本上也是既定的,以种植业为例,尽管机械化、化肥使用和品种改良等技术进步仍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种植业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这种提高也是有限的。而且,种子、培育等相关技术变革较慢,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单位土地的粮食产量难以实现重大突破。特别是,农业生产基本上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约束,灾害应对能力极差,水旱灾害、冰雹暴雪、暖冬冷夏、极寒天气等都将对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农产品生产对信息反馈的速度也与工业品相差甚远,受上述农产品生产周期既定的影响,不论农业生产者面临多么巨大的市场变化,都无法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

第五,在产品实现方面,由于面对最终需求的差异性,工业品和农产品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工业品生产由于其产品具有较好的替代性和价格弹性、收入弹性,所以其产品必然是追求在其特定市场领域得到充分实现,并不断扩大规模,达到最大限度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工业品具有耐腐蚀、可长期保管的特点,可以允许较为长期的库存,以等待市场机会,也可以通过对既有产品的再改造,去适应市场需求。

农产品受其产品属性影响,价格弹性、收入弹性都较工业品相差甚远,其产品实现往往为市场固有的规模约束。同样,农业生产也不可能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无限度地扩大规模。所以,农产品的市场实现过程往往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农产品因其具体品种不同,也有着市场实现方面的差异。其中,粮食作为最具根本意义的农产品,各国都必须保存一定数量的战略储备粮食,然后出口其余部分。如果出现粮食减产不足以达到战略储备,不仅要限制出口,还需进口足够的粮食以备急需。而其他农产品虽然基本上也像工业品一样希望全部得到市场实现,但一方面受库存、保鲜等方面的限制,有销售时间制约;另一方面,农产品遇到市场销售不对路的时候,无法像工业品那样收回以在原产品基础上增减功能以适应市场需求。

2 关于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的思考

基于上述农业与工业在市场前提、市场需求、资源配置、生产过程、产品实现等方面的差异,农业竞争力研究不应沿用针对工业部门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范式。就现有的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而言,除计量分析的评价方法外,理论前提、理论内核、评价的指标体系都应该做出调整,以对一国农业竞争力做出正确评价。

第一,在理论前提方面,一般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前提沿用了最初由美国总统竞争力委员会(1985)提出的“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甚至有学者排除了贸易壁垒。基于此,现有的农业竞争力研究或默认自由竞争的市场条件,或明确提出其理论前提是“国际贸易条件较为宽松的情况下”。这种以“自由竞争”的理论前提,显然不符合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基本特征。因此,农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前提,应为“受各国进出口政策制约的不完全市场”。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同为农业部门,各国农业因地理因素、科学技术等的不同,在产品结构、品质特征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因此,地域的异质性和产业的异质性也应成为农业竞争力研究的前提。

第二,在基本概念方面,前述《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1996)》的概念强调“农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仅远离了产业竞争力以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的本意,而且其狭义、广义的概念不过汇集了农业内部、外部影响生产力的要素而非市场竞争力本身。相比之下,翁鸣等(2003)的概念更注重“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基本体现了农业竞争力的内涵,但没有考虑到一般产业竞争力中包含的在国际市场上争夺资源的能力。而事实上,除土地外,农业生产资源也可以像工业那样通过国际贸易从他国获取。为此,我们认为,农业竞争力是一国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在内的农业部门保障本国经济安全,在国际市场上比他国农业更多地占有、利用生产资源,实现产品价值,并由此提高该国现在及将来社会福利总体水平的能力。其中,保障本国经济安全,是农业不同于工业部门的核心特征。考察一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应考察其保障国内需求的能力为前提。

第三,在理论内核方面,农业竞争力研究基本沿袭了产业竞争力理论的相关内容。这些研究涉猎的影响因素繁杂,层次不一,但大多数研究是专注于一个或几个因素,即便是自成体系的研究也没有全部涵盖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为此,我们认为,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应该包括生产资源、需求因素、相关支持产业、结构与竞争、政府政策、偶然因素。其中,生产资源包括土地、气候、劳动力、农业技术、机械设备、企业管理、农业设施等因素;需求因素包括国内需求、战略储备需求、国际市场需求;相关支持产业包括农业科研及推广、金融保险服务、销售、运输、信息服务等产业;结构与竞争包括农业内部结构、农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国内外同业竞争;政府政策则包括政府补贴等扶植政策、农户管理政策、土地管理政策、进出口政策等;偶然因素则是指突发性气候变化、地质灾害、战争、政策突变等因素。

第四,在评价体系方面,已有研究对国际贸易领域的产品实现关注较多,也注意到农业发展潜力。但是,由于农业具有首先必须满足国内需求的产业特征,用于衡量一般产业竞争力的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不能充分衡量一国农业的实力。考察一国农业竞争力,更应该注重其生产能力,以满足消费人群的多寡为其竞争力的判断基准,辅以考察其满足本国需求之余的过剩生产能力与他国过剩生产能力的竞争结果。因此,考察农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国家安全保障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三个大的指标,以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