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概述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5: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机农业概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更好的普及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知识,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部在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了“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这十大技术中就有农机节能技术。这是我们农机系统推进节能环保、建设两型社会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农业机械作为农村的耗能大户,搞好农机的节能减排对搞好总个农村的节能减排至关重要,意义重大。除国家相关政策要求我们搞好农机节能减排工作外,当今飞涨的油价,能源危机的警报,从客观上也迫使我们把农机节能放到重要位置上,以降低农机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机作业效益,达到兴机富民的目的。
二、农业机械耗油的问题
1.农机机型结构不合理造成耗油高
该县大量使用的是小型拖拉机,保有量在2967台(27542千瓦),是大型拖拉机保有量的10多倍。小型拖拉机马力小时油耗比大拖拉机高20%,机型结构不合理而形成客观高耗油。根据电子功率油耗检测仪的检测,全县小型拖拉机每马力小时的平均油耗比标准油耗高10-30%。
2.农机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造成技术操作性油耗过高
无容至疑,近几年农机部门对拖拉机驾驶员的正规培训减少了,以师带徒的多了。由于没有参加正规培训,机手对农业机械的合理配套、农机节油知识了解甚少,无意间浪费了油料。
3.农业机械的超期使用,机车技术状况严重恶化
很多农业机械超期服役,全县约有四分之一的农机有待更新,特别是耕整机和小型拖拉机犹为严重,其功率严重下降,油耗急剧上升,既使通过修理也不能达到良好的技术状态。
4.农机维修人员维修技术不高,维修质量低
大部份维修工没有参加过正规培训,在该县的农村90%的农机维修工是以师带徒,很少有检测用的仪器设备,修理凭经验和直觉,所修农机达不到质量标准,使农机整机性能降低。同时由于农机经营市场一些劣质配件的流入,特别是三大偶件的仿冒品,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的维修质量。
5.机耕道路损坏严重,农机作业田间转移时间长,造成无效油耗太大
据不完全统计,在田间作业的农机有20%以上的时间消耗在田间转移上,造成大量无效油耗。特别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水稻收割机犹为突出,遇到小的田块,有的甚至收割的时间比移场的时间还短。
三、客观上采取的措施
1.对数据的统计
建立拖拉机功率、油耗、尾气检测站,采用先进的电子检测设备,对在用的拖拉机实行实时抽样监控,以取得第一手资料,了解拖拉机的功率,油耗和尾气排放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此检查站可常设,也可分时段设立。常设就是建立固定的检测站,拖拉机按规定的时间到检查站检测,其结果作为机车年检合格与否的依据。分时段设立,就是根据拖拉机年检时间的安排,进行流动检测,同样把检测结果作为机车年检合格与否的依据。
篇2
关键词:有机农业种植;保护核心;对策;探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着。有机农业在我国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当前我国的有机农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有机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对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况进行概述,分析有机植物保护的核心技术。
1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况
1.1有机农业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
在生产中不用或用非常少量的人工合成肥料,一般使用营养价值高的有机肥料来满足农作物基本需求的农业就是有机农业。有机农业顺应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使得种植与养殖逐渐平衡,有机农业植物保护是有机农业发展的重点。有机农业与有机农业植物保护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有机农业可保证农作物的品质,而有机农业植物保护要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与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影响产品品质的要素进行预防或整治[1]。
1.2有机农业植物保护核心分析
时代在进步,我国经济也在迅猛发展,科技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不论发展经济还是科技,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量都十分大,我国能源的使用量在不断提高着。随着能源危机与生态恶化等问题的逐渐频繁出现,我国应该提高对自然环境、能源、资源等的重视程度,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能牺牲环境与能源等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人民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加入到促进我国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队列之中,而农业的可持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2]。
2保护有机农业植物的核心技术分析
2.1使用合适的种植方式
轮作就是在同一片土地上种植不同品种的农作物,而且要按照固定的顺序轮流种植,种植的农作物中有部分农作物的作用是抵挡病虫害。这种有序的种植方式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次数,而且还不会损害有机农作物,有利于保护农作物种植的多样性,给有机农作物提供更加优良的生存空间,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要合理运用轮作方式,将轮作与复种结合起来,这种方式不仅能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频率,还能给农作物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生长环境;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农田附近种一些树木、灌木等,不仅可以给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还能帮助农作物抵挡病虫的侵袭[3]。
2.2提高防治病虫害的水平
有机农作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和普通农作物一样,也会被病虫害所破坏,病虫害不仅会降低有机农作物品质,还会降低作物的产量,所以一定要提高重视程度,集中注意力于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疗。“促进天敌”是防治病虫害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主要是培养病虫的天敌,将病虫的天敌投放到田地中,有效消灭病虫。还可以用农药来消灭病虫害,一定要选取对农作物危害最轻的农药来消灭病虫,尽量避免让农药喷洒到农作物的果实上。
3保护有机农业植物的措施
3.1提高选种水平
农作物品种的质量对于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要提高选种水平,选择品质优良的种子,选种之后要对种子进行科学的处理,要选取抗病性与抗逆性强的品种,在种植时要选择颗粒饱满没有病害的种子进行播种。优良的品种可以提高种子的存活率且抗病能力比较强,可以抵御一些病虫害。播种之前一定要仔细挑选种子,将劣质种子去除,选种之后要把种子放到阳光下暴晒,可以除掉种子上的病菌。要保证存放种子的位置是干燥的,储存种子时要注意防潮,防止种子发生霉变,此外还要注意在晒种时不能将种子放到铁制物品或吸热性强的物品上,防止种子晒伤。
3.2合理进行农业培肥
农业培肥是有机农业使用非常频繁的一种技术,在发展有机农业的过程中使用培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还能改良土壤的基本结构,给有机农作物提供更加优良的生存环境,对有机农作物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土壤培肥技术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在培肥之前一定要进行研究,合理规划,了解种植区域土壤的基本条件,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制定合适的方法,根据土壤的不同性质来调节培肥要素的投入;在培肥时还要对有机肥进行处理,一定要避免污染土壤,要加大有机肥料的投入力度,让有机肥的来源与种类更加多样化,选择合理的肥种,让有机肥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有机农业种植的水平,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
篇3
关键词:有机农业必要性;污染态势;控制解决措施;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对于环境污染控制体系的管理措施及控制力度不断加强。目前,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控制已得到较好的成效,但农业面源污染所占比重日益突出,且对环境污染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因此解决农业污染问题引起了各界关注。本文就当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言明成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1发展有机农业的必要性
1.1有机农业的简要概述分析
有机农业是发展纯天然的农业,遵循农业生产标准,不采用任何转基因合成的生物及产物,不使用农药、化肥和生长素等有害物质;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与当前农业种植方式相比较优势突出,如可提供无公害、无污染的环保食物、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减少环境污染、协调并恢复自然生态平衡、增加市场竞争力,提高对外贸易的收益;同时,可提高农民的收入。近年来,通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的推动和国家环保总局的大力支持,及相关农业和外贸部门的积极参加,我国的有机农业正在逐渐发展起来,并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关键,只有解决了农业问题中农药、化肥等污染物质根源,才能真正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1.2发展有机农业的可行性分析
氮、磷含量不仅是衡量土壤肥沃程度的重要指标,还是限制农作物生长的因子。现代的农业种植方式下造成了严重的土壤养分流失,主要以氮磷为主,其随雨水排入河流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而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则是在此基础上对土壤养分进行补充,通过施用有机肥等培肥土壤,提高生态系统整体的循环利用能力,实现土壤的持续肥力和永久利用。现今所使用的有机肥多为禽畜的粪便,其含有大量的微生物,使用后可繁殖大量的微生物,便于土壤分解与吸收;同时,可稳固无机磷,将无机磷转换成有机磷,降低土壤中的磷流失,降低环境危害风险。
1.3有机农业发展的方向
发展有机农业要坚持以减少污染物为根本,生态修复为主要目标,最终实现“减少污染源—治理污染物—生态修复”的总体方向。减少污染源就是从源头上制止污染物向外排放,控制排放总量;治理污染物就是在污染物进入环境的过程中进行治理,通过技术手段将污染物进行生态拦截,减小对环境的危害;生态修复主要通过采取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工程技术恢复农业用地的生态功能,改善土壤的性质。
2农业面源污染的当前态势
2.1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
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社会、技术和经济等多个方面,主要是因为国家农业人口过多,资源紧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部分有知识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剩余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环保意识差,部分人口也是由于面临着生存的压力,无暇顾及环境污染控制,只是追求从事农业劳动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活的现实,同时不良的乡村风气也导致了污染的进一步蔓延。
2.2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家没有规定农民所选用的肥料和农药数量,过于依赖农药和化肥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造成了农民滥用、多用的现状,使用的农药均已超出国家标准,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污染,也由于国家具体实施的对农村地区的环保工作不到位,力度和设施都不足,造成污染失控现象。当前,我国的农业面源污染范围大,危害大,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溢流出的氮化物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PM2.5含量升高,对人体危害日趋严重。
3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解决措施
3.1制定具体的有机农业开展行动计划
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节能减排型社会的长期发展目标,要明确具体的行动计划方案,制订国家有机农业开展的规划和战略,进行知识引领下乡的政策,指导各企业和消费者开展正确的行动。同时,进行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建立农村环境控制的相关部门,协调各部门的管理机制,相互配合,对作物生产后的剩余秸秆等进行综合治理,加强控制实行力度,制定相应的控制改善方案,一步步改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3.2激励有机农业发展的经济策略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是一项投资大、耗时大、周期长的复杂工程,由此有机农业的实行过程是漫长的,对于农民要想实行有机农业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否则实行有机农业过程阶段引起成本的提高和产量的降低,使农民在不能保证确切的收益后将难以继续实行,缺乏积极性。同时,要鼓励厂家使用禽畜粪便类进行有机肥料的制造,给予农民购买有机肥的部分经济补助。
3.3综合分析调查,研发有机农业生产新技术
目前,在发达国家已经将有机农业作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生产方式。由于各地区实行的有机农业技术成效各不相同,因此,对生产技术和环境生态进行环境效益评估十分重要,通过对农业生产物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定点分析此生态系统具体的径流水和渗透水的污染物浓度,探究具体的氮磷流失排放规律,定量化得出控制面源污染的依据。此外,政府要加大力度支持和鼓励科研部门进行有机农业开展的相关技术,为更好地发展有机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可建立具体的生态试验园和实践基地来辅助新技术的实施和完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机农业发展体系。
3.4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不利于有机农业的开展与实行,更难以完成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作,因此,要加大农民的生态文明水平,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以便于开展活动。首先,要建立一支具有专业文化知识的有机农业师,对农民进行讲解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并进行知识的传播。其次,加强农村文化基础建设,宣传有机农业的优势,引导农民们正视环境的重要性并树立环保意识,形成农业可持续生产理念。
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4.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含义
《我们共同的未来》定义可持续发展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即人类要发展,要通过发展来满足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但发展过程中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的含义。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91年4月在荷兰召开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拟定了关于农业和农村持续发展的要领和定义:“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了不断满足。
4.2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21世纪农业发展必然选择。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紧缺,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近年来农业整体生产力虽然明显提高,但开发与治理不够协调,致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加重;人口仍然每年以1000多万增加,农业的压力还在不断增大,这就要求中国农业发展必须走资源节约,生产集约高效,保护农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5结语
通过建立有机农业,是人类尝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形势。有机农业的建立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途径,更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前提,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为人们的生存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金继运,李家康,李书田.化肥与粮食安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12(5):601-609.
[2]郝亚琦,权.土壤污染现状及修复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2014,14(3):249-251,253.
[3]杨瑞珍,陈印军,郭诹敏.中国耕地资源流失的深层原因及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6(6):37-41.
[4]胡建中.控制耕地流失守住18亿亩红线[J].上海土地,2007,(6):32-33.
[5]皮广洁.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205-208.
篇4
上海是长三角的经济龙头,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对上海的重要性,世人共睹。在上海的发展过程中,尤其到了清朝后期开埠后,黄浦江经长江口的海运航道和以苏州河为骨干的内河航道成为进出上海的主要通道。从此,黄浦江的港口条件、区位优势逐渐凸现,上海这个昔日的小渔村开始迅速发展。最终,上海从黄浦江走向了世界,成为一座国际知名的大都市。
[文秘站--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襟江负海"的黄浦江,是从一条涓涓细流,逐渐演变为长江三角洲上滔滔大江的。她贯穿上海全市大陆片,流经青浦、松江、金山、奉贤、浦东新区、徐汇、卢湾、黄浦、虹口、杨浦、宝山等区县。她的上游可追溯到淀山湖、太湖、苕溪等流域,因此与江苏的吴江、昆山以及浙江的湖州、长兴、安吉等地存在着不可割截的渊源关系。她不仅代表着上海的象征和缩影,同时,她作为上海与内陆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在地理和现实意义上已经超越了上海本土的概念,并向太湖流域、长三角地区乃至更大的范围扩展。
为促进杨浦区的经济发展,提升杨浦区在大上海中的地位,进一步打响杨浦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特举办以黄浦江命名的“中国上海·黄浦江资源博览会”,这个大型活动不但包含了“黄浦江”这个无形资产的先导占有,更是从实际出发通过展示黄浦江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工农业基础,充分展示上海杨浦区资源优势,树立杨浦区品牌,利用黄浦江连接江浙两翼,达到三地互动的效果,推动上海与周边地区之间、长三角区域各地市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2.市场分析
2.1.黄浦江沿线资源优势
上海地处江南,其周边地区不仅物产丰富,而且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黄浦江沿岸的吴江、昆山、湖州、长兴、安吉等地,历来是优质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吴江的太湖蟹、长兴的顾渚紫笋茶、安吉的笋干等都是名闻遐迩的农产品。在旅游资源方面,各地同样毫不逊色,比如昆山的周庄、安吉的大竹海等景点就具有很高的国内和国际声誉。在优秀资源的支撑下,凭借比邻上海的独特区位优势,这些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并涌现出一批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
2.2.上海杨浦区的资源优势
上海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在众多领域内具有国内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在人才、科技、教育、金融等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杨浦区地处上海市副中心,区内有1000多家工厂企业,产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协作配套能力强。区域内集中了复旦、同济、二军大、财大、体院、理工、水产、电力、金融高专等15所高校。拥有上百家科研院所和20余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以及20余万高校教师、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10余万大学生、研究生。随着五角场市级副中心的建设和江湾新城的开发,丰富的土地资源可作为“大学城”进一步建设和产业化的基础资源。因此,毋庸质疑,在人才、科技、教育、土地资源的方面,杨浦区在上海各区中的优势尤为明显。
由于上海的资源优势明显,因此“充分吸纳上海优势资源”成为上海周边地区的强烈愿望。这些地区的中小企业,一部分将上海的科技、人才引入当地,为当地企业服务;另一部分则干脆将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物流中心迁往上海,因此形成上海与江浙企业合作的新一轮格局。在这新一轮的合作中,上海可以充分发挥优势,吸引江浙中小企业的投资。杨浦区应当而且有充足的条件在这一轮合作中在上海各区中拨得头筹,与周边地区广泛合作,并有望由此形成继国外资本投资上海之后的一股国内民间资本投资热潮。
2.3.黄浦江资源博览会举办的契机
上海所具备的各种资源优势,正是江浙等上海周边地区发展最为急需的资源,同时也是江浙企业寻求自我发展可凭借的强大动力。江浙等上海周边地区需要上海,上海也需要周边地区。周边地区形成的经济腹地,作为上海的绿色农产品、休闲旅游的“后花园”,也为上海的开发开放和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撑。黄浦江资源博览会的举办,将让上海和周边地区互相增进了解,加强合作,利用上海市、杨浦区所具有的科教、人才优势与江浙的民间资本进行对接。
3.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中国上海·黄浦江资源博览会
时间:20__年9月22日—28日
地点:杨浦区相关展馆
主办单位: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中国展会》杂志社
承办单位:佳德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上海海博展览公司
协办单位:湖州市人民政府
安吉县人民政府
长兴县人民政府
吴江市人民政府
昆山市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上海市旅委
上海市文化局
上海市水利局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
上海市农业局
上海市文联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
安吉县风景与
旅游管理局 4.博览会主题
相聚黄浦江互动长三角(暂拟)
5.主体活动
①黄浦江沿线优秀旅游资源展示会暨“浦江魂”书画摄影展
地点:杨浦区展馆
时间:20__年9月23—25日
内容:活动将系统的展示黄浦江沿岸各地的旅游与休闲景点、旅游接待、旅游纪念品、以及相关的旅游配套设施,同时向来沪客人展示杨浦沿江工业旅游历史文化。为了更加形象的对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展示,展会还同期举办“浦江魂”大型书画摄影展,征集能表现黄浦江沿岸与上海周边的优美风光的书画作品,并将在展会现场同期展出。
②黄浦江绿色有机农产品推介会
地点:杨浦区展馆
时间:20__年9月23—25日
内容:目前上海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市民接受有机农产品的意识不断增强,长江三角洲形成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发展长江三角洲的特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形成规模优势;加大有机农业投入,提升有机农产品质量;加快有机农业前进的步伐,本次推介会目的是为了促进黄浦江沿岸各地有机农产品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发展有机农业。
③中国上海·黄浦江资源可持续发展论坛
地点:杨浦区酒店(待定)
时间:20__年9月23—25日
内容:邀请政府、企业界人士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黄浦江资源与沿线地区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
④杨浦区高校科技项目与江浙中小企业现场对接会
地点:杨浦区展馆
时间:20__年9月23—25日
内容:利用杨浦区丰富的高校教育科研资源及科研项目与上海周边地区的中小企业进行对接,发挥科技与人才的作用,同时吸引江浙企业在杨浦区投资。
6.配套活动
①20__“XXX(冠名)”浦江情·游艇大巡游
活动时间:20__年9月22日
地点:上海黄浦江
主办单位: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上海市旅委
上海市体育局
上海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浦江游览公司
活动内容:组织一批帆船、游艇、彩船装扮一新,齐聚黄浦江举行编队巡游活动,并组织各种文艺活动。船队、两岸灯景融为一体,将让黄浦江两岸的市民和旅游者充分体现大上海的无穷魅力。
②20__“XXX(冠名)”浦江源·黄浦江探源活动
活动时间:20__年9月26—28日
活动地点:黄浦江沿线
主办单位: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上海市旅委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
安吉县风景与旅游管理局
活动内容:据考证,黄浦江的源头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境内。探寻活动由上海市民、旅游界人士与地理专家、环保人士等组成。探寻队将沿黄浦江逆流而上,对沿途的淀山湖、南太湖、湖州市、南浔镇、安吉县龙王山等地的历史文化经济及自然资源进行观光考察。
7.组织形式
①中国上海·黄浦江资源博览会组委会名单(待定)
②组委会下设:秘书处、交通保障部、投诉中心、礼宾部、公共安全部、
宣传促销部、展示与经贸部、招商部、文体活动部
篇5
实践证明,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途径。然而,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其中政策和法律的不健全是最大障碍。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生态农业概述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2 我国生态农业现状
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导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于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有机农业传统的国家。但是,自上世纪中期以来,受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口猛增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我国农业生态资源的破坏和恶化,集中反映在水土资源方面,而农业生产又离不开水土资源。因此我国生态农业(特别是生态种植业)的建设应该从改变耕作方法和改良土壤入手,补充土壤有机质和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提高土壤肥力,并广泛采用节水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把长远目标和阶段性攻坚结合起来,把重点建设和全面推进结合起来。根据应县现阶段不同区域面临的突出问题,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生态农业建设。从思想认识和政策导向上要实现从单一强调农业生产向兼顾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转变、从注重生产经济目标向“经济-食物-生态”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目标转变、从常规农业生产方式向注重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技术体系转变、从注重农产品生产数量向防止农产品污染的质量控制转变、从注重农业生产管理向农业生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等多方位管理转变。
篇6
我县经济历来以农业为本,粮食作物有水稻、三麦、玉米、高梁、山芋和豆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蓖麻、薄荷等。20__年,农业生产总值357191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3902元。农村人口69.7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6,农村从业人口数量41.80万人,农业耕地面积50668.73公顷,占总面积34.52。畜禽养殖以猪、鸡、鸭、牛、鹅为主,拥有规模化养殖场732个,总产值13504.6万元。渔业水域面积420__公顷,水产品年产量76352吨,总产值73591万元。
2、农业面源污染情况
(1)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及排水情况。20__年我县农药施用总量为123220公斤,施用农药耕地面积50489.93公顷。单位耕地面积平均农药施用量为2.44公斤/公顷,与1990年1.20公斤/公顷相比有了大幅度增加,棉花产区为农药污染重点地区。
①水稻
20__年全县水稻面积64.85万亩,单产492公斤,总产量318861吨。水稻使用化肥品种有碳铵、尿素、过磷酸钙和复合肥,每亩施用量碳铵50公斤、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25复合肥50公斤。施用总量碳铵32425吨、尿素9728吨、过磷酸钙16213吨、复合肥32425吨。其中尿素转化率为40-50、碳铵30、复合肥30、过磷酸钙20。可以看出,化肥的转化率较低,大多以各种形式转移至水体、土壤和大气中,造成水体、土壤和大气的污染。
水稻使用的农药品种较多,有5的锐特劲、20稻草宁、30克纹虱等,每亩用量从25克-100克不等。
我县水稻年用水定额316.6吨/亩,年排水量200.1吨/亩,总排水量12976.485万吨。进水CODMN值以20__年大运河各段面监测结果平均值5.0mg/L计算,出水以20__年水稻田排水监测CODMN值17.0mg/L计算。
②小麦
20__年全县小麦面积53.9万亩,单产346公斤,总产量186742吨。小麦使用化肥品种有碳铵、尿素、过磷酸钙和复合肥,每亩施用量碳铵30公斤、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25复合肥50公斤。施用总量碳铵16170吨、尿素16170吨、过磷酸钙18865吨、复合肥26950吨。
小麦使用的农药品种有60的彼得灵、20的三唑酮、5.8的麦喜等。
③棉花
20__年全县棉花面积2.45万亩,单产55公斤,总产量1346吨。棉花使用化肥品种有碳铵、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每亩施用碳铵25公斤、尿素35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氯化钾15公斤。施用总量碳铵612.5吨、尿素857.5吨、过磷酸钙735吨、氯化钾367.5吨。
棉花使用的农药品种有5红太阳大将军乳油、25的东宝一号、25的快杀灵乳油、三氯杀螨醇等。
棉花灌溉一年一般2-3次,干旱时15天一次。
④油菜
20__年全县油菜面积14.49万亩,单产153公斤,总产量22218吨。油菜使用化肥品种有碳铵、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每亩施用量碳铵25公斤、尿素35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25复合肥50公斤、氯化钾5公斤。施用总量碳铵3622.5吨、尿素5071.5吨、过磷酸钙5796吨、复合肥7245吨、氯化钾808.5吨。
油菜使用的农药品种有14的双锄、22的油丰、5的高效大功臣等。
(2)农业废弃物
我县农业废弃物主要以农作物秸秆为主,年共产生秸秆量为66.2274万吨。其中大小麦秸秆产生量占总量的31.88,水稻占总量的63.45,豆类占2.4。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秸秆还田量为12.02万吨,占产生量的18.1,用作牲畜饲料量为5.26万吨,占产生量的7.95,用于工业原料量为0.1万吨,占产生量的0.15,用作燃料量为30.75万吨,占产生量的46.4,综合利用量占总量的72.6。
农作物秸秆污染状况调查表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大小麦
水稻
玉米
豆类
棉花
其它
农作物产量
吨
175944
396434
1501
9992
1578
20472
秸秆产生量
吨
211133
420220
20__
15987
2683
10240
秸秆利用量
其中:秸秆焚烧量
吨
60000
120__0
秸秆还田量
吨
58000
62200
用作牲畜饲料
吨
25000
220__
966
4675
用作工业原料
吨
1000
用于生产沼气
吨
其它用途
吨
88133
270020
1045
11312
2683
10240
其中用作燃料
吨
67667
214520
1045
11312
2683
10240
废弃
吨
466
500
由于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农民也逐渐使用如:石油液化气、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使得秸秆的废弃现象越来越严重,有的堆放在公路两侧,妨碍 交通;有的推入河中,导致河水变质;更有不少在露天被焚烧。每年我县有18万吨秸秆在露天被焚烧,中部地区为露天焚烧污染重点区域。其焚烧时间主要集中在5-6,10-11月份,焚烧时产生的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不仅使焚烧地区的空气受到污染,而且时常降低周围大气的能见度,导致横穿中部地区的京沪高速公路上能见度降低,增加了高速公路上的交通安全隐患。
(3)、大气状况
通过近年来大气监测的数据来看,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由于全县农村工业废气污染源较少,其空气环境质量优于城区的空气环境质量。我县大气污染第一污染物是T,第二污染物是NOX,第三污染物是SO2,三种污染物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T主要来自锅炉、建筑、农作物焚烧和运输中的扬尘,NOX、SO2主要来自工业废气、燃煤烟气。酸雨频率在近五年出现的频次为0,证明未受到酸性污染。农业污染分析如下:
全县农业COD排放情况表
类别
排放量(吨)
所占比例()
种植业
1630
38.6
水产养殖业
660
15.6
畜禽养殖业
1929
45.7
总量
4219
100
3、主要对策及措施
(1)在全县范围内全面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广生物农药。全面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推行测土施肥和配方施肥,推广商品有机肥。在土壤肥力方面,应通过抬田治碱工程和耕地保护工程,针对农田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碱性大的情况,进行灌水洗碱,使用酸性化肥,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为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
(2)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这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还能提高农产品的经济价值。
(3)在养殖业污染方面,以县地力源有机肥厂为基地,扩大规模,利用畜禽粪便和秸秆粉等其它原料相配比,生产商品肥,进行还田,实现种养良性循环。
篇7
关键词: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1 保护性耕作概述
1.1 定义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用大量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种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
1.2 意义
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但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而且可以保水、保肥、保土、保护环境,又能增效、增产。同时,也可以节约开支,减少劳动力投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
2 玉米保护性耕作适宜范围分析
2.1 适合的降雨量范围
年降雨量250~800mm。博乐市年平均降雨量202.4mm。
2.2 适合的温度范围
对于种植玉米等喜温作物,由于春季播种时保护性耕作的地温比翻耕无覆盖地温低1~2℃,可能会对出苗产生较大影响,建议温度低于年均7℃的地方。博乐市气候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7.0℃,非常适合玉米免耕技术推广。
2.3 适合的土壤类型
没有什么限制,但对粘重排水性能差的土壤要慎重。
3 玉米保护性耕作播种技术要点
3.1 正确选择玉米品种
玉米品种的选择应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条件,选择不仅可以充分保证后期玉米籽粒的灌浆和成熟,而且能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之间及时收获腾茬。所以,选择玉米品种时,应尽量选用增产潜力大、生育期稍长、株型紧凑耐密的中熟品种。精选粒大饱满均匀的种子,同时,纯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95%。此外,播种前应适时对所选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或药剂拌种,以防地下虫害和苗期病害的发生。
3.2 选择适宜播种机械
玉米免耕播种机除应具备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功能外,还需具备较强的清草防堵功能及破茬入土功能,以确保播种质量。
3.3 正确使用免耕播种机,适时、适墒播种
3.3.1 整播量,合理密植
下种量应调为2~2.5kg/667m2,行距调至40~45cm。紧凑型品种适宜密度5500~6000株/667m2,半紧凑型品种适宜密度5000~5500株/667m2。株距视品种和留苗密度而定。
3.3.2 严格把握播种深浅度
播种深度在3~5cm最合适,过深苗弱,过浅不易出苗。墒情差的可适当播深一点。播后压实,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
3.3.3 严格操作规程
播种作业过程中,严格操作规程,播种速度不可过快,行走要匀要直,中途尽量不要停车,达到下种均匀,覆土播深一致。
3.4 及时喷洒除草防虫剂
由于玉米播后不进行中耕,所以,玉米播种后苗前需及时喷洒除草剂,防治杂草;玉米出苗后需及时喷施杀虫剂,减少虫害;玉米出苗后也需及早喷施一遍杀虫剂。
4 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州开垦土地面积不断扩大,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及水资源的过度使用,有限的可使用土地面积进一步减少,生态不断恶化,沙漠化和荒漠化加重,草原退化,水土流失,风沙干旱等灾害天气平凡发生,已严重影响到人们所依赖生存的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4.1 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必备条件
成熟的技术模式和合理的工艺路线;优质的保护性耕作机具;需要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充分认识和接受;机手良好的经济效益。
4.2 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措施
4.2.1 加强政府引导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组织领导,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并协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广引进免耕机械。在现有农业机械装备的基础上,大力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先进机具,并对新购机具给予最大补贴,提高农民购机欲望。
4.2.2 加大宣传培训
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受传统耕作观念的影响,并且主要靠种植经济作物的收入来增加家庭收入,所以,在短时间内保护性耕作技术难以让农民接受,对免耕技术持怀疑态度。因此,需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短期培训讲座,结合科技下乡和科技入户行动,宣传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意义、效果和相关政策。同时,采取技术讲座、现场演示、实物讲解、印发资料等形式帮助农民真正掌握技术要领、机具性能和操作方法。
4.2.3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农机推广站始终把强化服务功能,以推广保护性耕作为契机,以农民增收增产为目地,为在更大范围内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5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综合效益
乌镇努力推广、示范保护性耕作技术5a来,玉米保护性耕作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认可。同时,结果分析发现,保护性耕作与传统翻耕相比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5.1 社会效益
保护性耕作明显减少径流(水分流失)60%,水蚀(土壤流失)80%左右,减少风蚀(农田扬沙)60%,抑制沙尘暴,不烧秸秆,减少大气污染。
5.2 生态效益
保护性耕作增加休闲期土壤贮水量14%~15%,提高水分利用率15%~17%,增加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提高0.03%,速效氮、速效钾含量提高。
5.3 经济效益
保护性耕作使玉米产量提高13%~17%,减少了作业工序,降低了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20%~30%。
6 结语
篇8
关键词:集雨节灌;园艺工程;社会管理工程;生态;法律法规保障。
一、概述
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是指那些降雨量小、气温高、蒸发量大、土壤及大气水分极不平衡的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西北地区就属于这种情况。该地区处于中纬度西风带,属常温气候,年降雨量不足200mm,干燥度大于3.50;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国境线,连绵400多公理,横跨50个经度,总面积相当于英国国土的12倍。这些地区的农牧业发展状况直接与其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相关,解决了该区的农牧业发展问题,也就等于局部解决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发展问题。
干旱半干旱地区虽属"非灌不植"地区,但它也是一块富饶的土地,遍布其间的山脉和大多数季节性河流使得该区域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及生物气候特征,物产也独具特色。由于该区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而且充足,所以其植物光合产物量大,夜间物质消耗少,农产品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口感好,瓜甜果香。只要有灌溉,该区就是一个物产丰美的地方,比如内蒙古河套地区因有灌溉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瓜果生产盛地。
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少雨,空气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除少数灌区外,几乎年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水资源成为该区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再加上灌溉技术落后和管理水平滞后,使得该区农牧业得不到大规模的发展。要想发展该区的农牧业,必须实施干旱半干旱集水农业生态工程技术。
二、集水农业技术的概念
集水农业技术是中国古老旱地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水文化发展的新时期,它既是对古老传统的继承,又是一种新概念新构思。因此,它不是一项单一技术就能实现的,而是复杂的技术体系,它包括天然降水富集工程技术、集水背景下的农艺工程技术、现代农村社会和农业的管理工程技术。
集水农业技术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各要素间协同发展的综合技术体系,应当说相对复杂。它们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一环脱扣,全盘皆输。因此,要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必须从自然、社会、经济各方面组织安排好人力、物力、财力,让这个系统各要素都发挥其最大效益。用通俗简单的话将集水农业技术概括如下三步:第一步拿到水;第二步把水高效地变成农产品;第三步,把农产品变成财富,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如前图)
图示体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牧业工程综合技术体系,我们除了应按此图示安排各系统外,更应重视这些技术及社会系统各要素间的组合。不同的组合应适应农村牧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如可以组合成温饱型体系,再而进入小康型,最后进入致富型的技术体系。无论现在处于那个阶段,切记要注意立足长远,研究使用或引入最先进技术,尽可能地避免重复投资。
三、集水工程建设技术
(一)集水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
集水主要是指收集、蓄集雨水。雨水利用是一门流传了几千年的古老实用技术,它不但在许多干旱地区和国家如以色列、土尔其以及亚、非、澳、美等地广泛使用,经久不衰,而且在一些多雨的国家如新加坡、印尼、泰国、菲律滨和欧洲一些地区迅速发发展。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推动下,在水资源日益缺乏、水污染日益加重的情况下,集水技术及集水设施应当迅速产业化、工业化。
集水农业的第一步是集水,集水的第一步是集水面的构筑。
我们知道,农牧业尤其是农业是一个耗水极大的产业,据一些资料统计,农业用水占全年用水的90%。用水量大,集水量也应相应增大,也就是说要将那些非用水面积上的雨水全部收蓄集起来。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它需要人工修筑集水面,包括收蓄集径流、洪水、季节性河流的流水等。这是集水工程技术体系中最难处理、投资最大的工程,它涉及的硬化材料及工艺、集水面的低投高效还是一个没有优选技术方案的难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科研机构和个人要面对这一现实,注意这方面的研发。
(二)发展集水技术的原则
农业集雨节灌工程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牧业发展的方向,要想使这一措施发挥其强大的作用力,让其产生巨大的生产效益,我们还应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1、坚持将集水节灌工程同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和小康社会建设相结合,应统筹考虑,优先帮扶那些尚未解决温饱及已经解决温饱但仍不稳定的农户,实施集雨节灌工程。
2、要坚持将集水节灌工程建设同控制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及"两高一优"农业开发相结合。
3、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设点,先搞好试验示范,以示范点为依托,依靠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和科研部门的协作力量,总结出适合于不同类型地区的一整套集水农业工程技术体系及其实施规范,然后逐步向周围地区辐射推广。要严防一哄而上,一上而散的急躁做法。
4、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建设并重的原则,强调质量第一,严格质量标准,切实搞好技术的社会化服务,力求建一处,成一处,见效一处,把广大农民群众办水力的热情引导好、保护好。
5、在推进策略上,要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即先从降雨量较多、集水条件较好的半湿润易旱地区开始,逐步向降雨量较少、集雨条件较差的半干旱地区以及干旱地区推进。
6、要坚持先利用公路路面发展集雨节灌,后安排其他集流方式;先安排群众积极性较高、梯田建设搞得好的地方,后安排梯田不配套的地方。
(三)集水设施建设
经济富集、稳定蓄存、高效利用是集水农业的技术核心。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集中,来势猛又流量大,所以储水设施要有大的容量,而且一定要作好防漏工作。干旱半干旱地区普遍处于北温带,夏季日照强度大,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因此各种露天储水设施一定要作好顶盖。防止蒸发也是个亟待研发的项目。目前在生产上多用的储水设施主要有:
1、水窖,它适用于黄土地区,可储水30-50m3;
2、水窑,适合于石质山地和古黄土复蓄地区,可储水100-500m3;
3、涝池,洪水在低地富集,可建成较小的型水库;
4、微型水库,利用季节性河流或洪水来量大、来势猛的特点修筑的较大储水池,一般几千到上万立米的储水量;
5、土壤水库,它是在土层深厚的黄土高原上发展起来的,其技术原理是利用黄土丘陵缓坡,修造邻体集水面和受水面,集水面的径流叠加在受水面上,存蓄于土壤水库中,造成局部土壤水分优势,保证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四)特殊环境下的集水方式
由于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多属退化草原土壤或荒漠土壤地区,所以来水一般都含沙量大,该区的若想利用集水,需经过分流、沉沙、再蓄存的过程。这些过程一般使用如下三种方法:一是利用自然落差;二是利用虹吸原理;三是用潜水泵将蓄水提高水位,再利用第一、第二种方法。
大田集水主要是蓄水和节水灌溉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土壤水库和微生环境逐步提高大田的灌溉率,但这一方法也是限制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由于这种限制,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集水农业的背景下,用水的基本原则就是让这种蓄水发挥其最大的生产效益。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大多集中在三个月左右,集中降水前后的气温和土温都有相当一段时间很适合植物生长,为了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的光热资源,我们就应充分利用集水来灌溉,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大力提倡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
四、集水农业中的园艺工程技术
园艺工程技术体系所要完成的是把集水工程得到的水资源迅速增值,高效地变成农产品。具体措施如下:
(一)节水型种植业
对于我国长期缺粮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来说,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其他一切生产活动必须在解决口粮问题之后才可能实现。因此,在集水条件下的大田栽培也应提倡,而且目前也有较成熟的技术,如燕山灌溉,这种节水灌溉方式既有较高的水资源利用率,又有较高的农业产值。
(二)构造园艺业
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生产的主要制约因子是水分因子,大量的光热资源得不到利用。当有一定的集水后,就可以发展园艺农业,而通过一定的园艺设施和措施,就可以开展园艺型产业,如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加之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配合,其产量和品质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进而实现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高产值和高附加值。
(三)畜牧养殖业
由于畜牧养殖业的用水量不大,可以普遍发展,其中的养鸡业技术成熟,收效快,效益高。但是,大中型家畜的养殖业则要慎重,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极十分摧弱,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草场退化,加重沙化和荒谟化,这样反而有害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四)水产养殖业
一般认为在滴水贵如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展耗水量较大的水产养殖业是天方夜谭,但地处太行山区的河南省卫辉市太公泉镇道唪士坟村实现了这一"夜谭"。这个村位于太行山西北的浅山区,石质山地,他们在开展集水农业后,用燕山滴灌法灌概农田,用剩余的蓄水发展水产养殖业,养鱼、养虾、养甲鱼。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一试的增收产业。
五、集雨节灌的法律法规保障问题
在联合国"国际饮水与卫生十年"计划中,提出关于雨水富集及其设施将迅速产业化、工业化。在我国,《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清洁生产法》、《农业法》、《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有关于建设节水型社会、节水型城市、节水型农村、节水型企业的规定,建议在修改《环境保护法》时增加"国家促进建设资源能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社会、循环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原则性规定。同时,参考《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修改《水法》,增加"保护、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同时在修改《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清洁生产法》、《农业法》、《标准化法》等法律时,增加有关发展节水技术、建设节水型农村、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内容。国务院应该依据国家宪法、法律和建设节水型社会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节水型农村条例》、《供水工程管理条例》、《灌区管理条例》、《节水技术促进条例》等行政法规,促进和保障集雨节灌的实施。
六、结语
发展集雨节灌的目的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和效益,这既依赖于现代灌溉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等环节,也涉及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用水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集雨节灌也是解决农业灌溉缺水的重要途径。集雨节灌事业发达的国家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技术因素,采取适合本国特点的农业高效灌溉措施。我国发展集雨节灌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利用适当的法律、经济政策将集雨节灌带给国家、地方和农民的利益及相应的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现代技术将流域、灌区和田间的管理、工程和农艺节水措施很好的结合起来,使我国的集雨节灌事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取得更好的节水效果、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夏军:区域水环境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多级关联评估理论与应用[M]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1999。
[2]彭世彰、丁加丽:国内外节水灌溉技术比较与认识[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4):49-51。
篇9
社会关系对农村信息传播的影响
格兰诺维特认为,任何经济行动均嵌入在具体的动态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结构之中。他根据互动的频率、亲密性和时间长短提出了强连带和弱连带的概念和区别,并指出强连带维系着群体、组织内部的关系,弱连带在群体、组织之间建立了纽带联系,弱关系比强关系更能起到搭桥的作用,能生产更多有益信息,而不是强关系内部的冗余信息。信息共享通常是被视为弱连带的功,“强连带优势”能带来“影响力”和“非正式权力”。除了信息以外,强连带还具有“推荐”的作用,这种非正式的影响力和推荐作用,体现在关键性的生产资源、具有一定保密性的“技术”传播。社会关系对农业信息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城乡数字鸿沟的产生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社会交往的差距,相比之下,城市居民能够更多的利用互联网及社交网络,参与更多的兴趣小组,获得更多的交往机会和参与讨论公共事务机会。个人社交活动越活跃,建立的弱连带越多,获得知识信息就越多。然而目前农村群体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强联系”。先生指出,中国农村为“乡土社会”,是以血缘、地缘为主的农村,农民的人际关系更多的集中在村庄内,村民“从众意识”显著,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很低。文献在巴拉圭的15个农村进行了实地试验,测试了参与者在面对不同信息和决策时的处理方式。结果表明大多村民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处于网络内的互惠动机,而不是纯粹的利他主义。Jackson指出农民通过亲密朋友或者亲友之间的强连接获得沟通、交流、相互帮助和社会支持。如果能够提高村民的信息化意识,减少盲目“从众意识”,通过互联网和社交网站,构建村民间的“弱联系”,将会比现在的“强联系”更能起到搭桥的作用,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
个体在网络结构位置对农村信息传播的影响
个体在网络结构位置对信息传播的影响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利用结构洞理论。Burt提出了结构洞理论,它是指网络中处于关系紧密区间的网络位置。社会网络中的“结构洞”节点与其他网络中的节点有直接联系,而“结构洞”节点所属网络中的其他节点需要通过“结构洞”节点才能与其他网络中成员进行互动。结构洞的位置实际就是“桥”的位置。在信息来源方面,占据结构洞的角色(包括个人或企业或某平台等)能够获取来自多方面的信息,可将原来没有联系的双方联结在一起,“桥”在网络中占据了关键路径,可以决定各种资源的流动方向,从而形成对资源的配置与收益权。不是处在结构洞位置的角色必须和“桥”建立广泛的联系以获取信息和控制优势。
Larson指出利用互联网,虚拟社区的用户可以更方便的进行交流和扩大社会网络圈,成员间能够共享兴趣并建立社会联系。社交网站使得个人能够访问好友、好友的朋友、好友朋友的朋友等的信息。社交网络能够使得人们能够看到好友的好友列表,从而通过“桥”扩大他们的社会网络圈子,获得更多的社会网络交流机会。但Burt指出“桥”只是提供机会,至于这种机会能否带来“桥”的优势,就要看结构洞两端成员的在知识和信息方面的差异。文献概述了泰米尔纳德邦的一个农村业务流程外包公司的员工间的交互模式,并阐述了社会网站是一个信息传播平台,重组的社区成员间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进行分布式生产工作和交流。在知识经济和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许多涉农重大决策会涉及到政治、法律、市场、技术、气候环境等许多方面的知识,比如来年种植作物种类,不仅需要考虑到今年的产量和销售状况,还必须有正确的预见性的思维,同时需要考虑到来年的气候状况,市场反应,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信息。因此政府或专家需要扮演好“桥”的角色,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向政府和农民传递信息,弥补农民的知识欠缺,规避相应的市场风险,把握信息资源优势,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结构洞”角色的宣传引导,培养农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的敏感性,提高农民自我保护和识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准确地把握农业的各种信息,使农民具有较高的风险识别能力,从而降低农民投入的风险。
社会网络结构形态对农村信息传播的影响
从社会网络结构形态的角度来看,影响信息传播的因素包括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小团体等指标。Gargiuo等发现网络规模与销售绩效正相关。
Rodan考察了管理者社会网密度和异质性及他们的相互作用对管理者个体和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络紧密型和网络同质性均有利于信息的利用,而网络的异质性有利于信息的探索和传播。Hoang&Antondc指出,对于一个社区或企业来说,若其内部小团体连带紧密而弱连带少,信息就会局限在某些小团体内部,难于扩散到整个社区或企业当中,信息的传播效果就很差;相反,如果社区的小团体少、弱连带多,信息传播速度就较快。也就是当网络还远未达到“小世界”时,创造性的资源孤立地存在于各个小团体里,各团体间的成员重复性低,交流频率也低,缺乏合作与创新;但当网络密度上升到中等程度时,网络的连通度和聚合度都提高,这加强了新鲜的创造性材料在网络中流通的速度;然而,当网络的小世界程度越过极点时,高度的连通性将网络中的创造性材料同化,大量重复的连带也使得共同的信息不停地交换,会降低人们突破传统和习惯的能力。EricGilbert等调查了农村居民使用社会网络获得社会支持的状况,发现受访者的外向性格和社会网络密度与用户的在线社会交流和社会支持呈正相关,社会网络密度高的人更容易从社会网络中获得在线沟通和社会支持;虽然社会网络加大了村民与亲友的互动和社会支持,但对村民的非亲友成员的社会支持贡献较小。文献实证调查了3000多个农村和城市社交媒体用户的行为差异,发现农村人的交流少了许多网络在线朋友,并提出设计“二进位朋友”模型,以增加建立的信任。上述研究表明目前农村居民利用社会网络暂时只是出于一个小团体中,需要利用社会网络构建“二进位朋友”关系获得更进一步信任,从而使社会网络从“小团体”上升到“小世界”。通过构建具有小世界特性的传播网络,加大信息传播,促进信息共享,创造信息传播新途径,从而降低信息传播成本,提高网络生产率。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村信息传播系统
SoRuraLL虚拟学习世界根据上文分析可知,可以通过提高村民的信息化意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站,构建村民间的“弱联系”;政府或者专家扮演好“桥”的角色,向政府和农民传递信息;构建“二进位朋友”关系获得更进一步信任,使社会网络从“小团体”上升到“小世界”等方法扩大村民的社会交往渠道和获取信息新途径,从而促进农村信息的传播。国外相关专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趋势,并提出了建立基于社会网络的农村信息传播系统的构想,社会网络为知识管理、信息传播和在线学习提供了工具,能够改善知识和信息的流动,促进信息传播。虚拟学习社区(VirtualLearningCommunities,缩写为VLC)是在线学习和虚拟社区相结合的产物。人们在虚拟社区中信息,相互交流和交互,是一种非正式的学习过程,如果把虚拟社区应用到学习领域,参与者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要求和过程,就构成了虚拟学习社区。正是基于这个概念,我们认为虚拟学习社区是信息传播中的一种,故本文将SoRuraLL虚拟学习世界(Visuallearningworld,简写VLW)作为农村信息传播系统应用实例介绍给读者。
1SoRuraLLVLW简介
SoRuraLLVLW是一个基于社会网络环境下的农村终生学习和教育平台,主要是利用社会网络工具,为那些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处于劣势的欧洲农民提供终生学习机会和虚拟社区交流。该项目于2009年1月29-30日在希腊的帕特雷启动,其服务地区包括希腊、德国、波兰、保加利亚、西班牙和比利时。为了保证该项目能够得以实施而建立了SoRuraLL协会,该协会由CTI(researchacademiccomputertechnologyinstitute,缩写CTI)领导,参与成员有:ATIT(AudiovisualTechnologies,InformaticsandTelecommunications,简写ATIT)、AuB(Arbeitundbildung,简写AuB)、EA(EllinogermanikiAgogi,简写EA)、PBF(Progress&BusinessFoundation,简写PBF)、RDU(R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Union,简写RDU)和UB(UniversityofBarcelona,简写UB)。SoRuraLLVLW根据使用者的国籍被划分七个门户网站(欧洲、希腊、德国、波兰、保加利亚、西班牙和比利时),每个用户可以选择每个站点(peruserandpersite),系统支持单点登录(SSO),该系统集成了Web2.0的许多功能,允许所有用户能够利用一个独有的账号从任何一个接口访问网站的任何内容。例如,希腊的用户可以选择使用希腊的门户网站,同时他也能够浏览到波兰门户网站,这样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民能够对同一分类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
2用户类型
该系统支持如下用户类型:(1)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拥有系统功能和外观等方面的完全权限。他能够启用或禁用特定的模块和应用程序服务,负责管理用户的帐户(启用或禁用访问)。(2)国家行政管理员:国家管理员负责管理每个国家的门户网站提供的服务。例如希腊国家管理员可以启用或禁用希腊门户网站的用户提供服务。因此,不同国家的门户网站启用的服务可能会有所不同。(3)一般用户:一般用户能够通过不同的门户导航,使用已经启用的服务。该类用户需要提出申请,并填写相应的表格,系统管理员核查申请并决定是否接受。(4)来宾用户:来宾用户无法登录到该系统,唯一能够享受的是阅读博客和wiki服务。该SoRuraLLVLW项目在不同国家选择了不同的目标用户,包括农村中小学老师学生和当地的农民。具体的项目试用方案如下:通过教学和培训帮助人们学会利用社会网络工具,为当地政府和农民提供电子政务和电子学习工具,支持语言和音乐教育课程,利用维基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一些试点运行帮助师生利用该平台学习知识。
3SoRuraLL的主要功能
该SoRuraLLVLW提供的主要功能有:(1)集成平台:SoRuraLLVLW是一个基于开源CMSDrupal的集成平台,拥有社交网站的通用功能,如博客、论坛、视频共享、Wiki、即时通讯、标签、视频聊天等常用功能,还包括外部应用程序,允许国家管理员通过添加外部链接而增加其他服务供用户访问。移动版,移动版本的SoRuraLLVLW平台可使用户能够利用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几乎所有的功能都支持移动版。(2)E-Learning环境:电子学习应用程序是在SCORMcompliant开放源码软件Dokeos的基础上,通过异步网络学习平台的用于终身学习的工具。全国管理员能够创建他们自己的语言课程,并启用相应的功能,如学习资料上传、公告、学生团体、聊天、论坛、调查、实习和Wiki等,每个用户能订阅课程并参与学习。(3)支持多语言系统:每个用户可以选择每个站点(peruserandpersite),不同国家的用户能够通过选择不同的语言系统而访问本土网站。(4)社交网络应用:社交网络应用程序允许用户创建自己的在线社会网络。应用程序支持以下功能:建立朋友关系,文件共享,创建博客、用户组、书签、标签等。
4SoRuraLLVLW应用现状
2009年1月-2009年12月项目组通过调查用户的现实需求和问题、目前用户利用社会网络的状态、利用社会网络的成功经验,建立起了用户的需求概念框架模型。2010年年底前完善了SoRuraLL的通用功能,方便用户定制,并利用这个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的试点运行工作,通过这些试点运行发现系统对设备和硬件要求较高,如果设备和硬件出现故障会极大的损害远程学习的成效,比如说视频演示文稿或网络存在一丝故障,那么整个学习环境就会被中断,学习过程可能会受到影响,会错过一些信息。主要有以下试点活动:试点1:利用这个平台学习法语。法语课程每周一次,教师和学生利用Skype远程对话和讨论问题,利用博客上共享教案、交流问题,并建立了Google工作组作为协作库,可以上传教案并共享。
试点2:宣传地中海的海洋物种知识。Karpathos小学的六名学生和一个老师参与了这个项目,这个魔幻海洋世界是通过水族馆里面安装的移动摄像头通过Skype传输到教室里的笔记本电脑上,从而学生“参观”各地的水族馆,并对其感兴趣的专题进行详细了解和讨论。试点3: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有机农业的专题培训。来自Crete的一名小学教师,通过skype对Valtesiniko村民进行了有机农业的专题培训。学员掌握了农业生态知识(如何改良土壤,选择植物品种,控制杂草和昆虫,有机花园建设、有机作物栽培意见和技术等),并获得了相关的环保知识(气候变化,能源短缺,垃圾处理,节约用水,保护自然资源)。试点4:农民利用网络观看音乐演唱会。利用该平台为希腊农村现场观看2010年6月28日在KatoAchaia的Dymi市“MelinaMercouri”文化中心举行的音乐会,参与该项目的希腊、德国和法国的村民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网络电话会议等方式远程观看和交流了这次音乐会。
5SoRuraLLVLW系统评价
篇10
[关键词]土地资源 合理利用 持续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8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0173-01
一、土地资源概述
土地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和国家最大的资产。土地资源能否得到切实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是关系到民族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大事。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是一定区域空间内的气候、地貌、岩石、水文、土壤和动植物等自然要素与人类过去和现在的劳动成果相结合的一个自然生态D经济综合体,具有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我市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合理利用是土地资源主导核心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过程。人类利用土地来满足自身需要,一方面是指利用土地,创造物质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改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故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包含了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四方面深刻内涵。利用是最终目的,开发是利用的基础,整治是利用的措施,保护是利用的战略。
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中,土地资源居于其它资源无法替代的核心地位。这种特殊作用主要通过土地资源的三大功能表现出来: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空间场所功能和景观功能。人们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就是对这些功能的开发和利用。人类利用土地满足自身需要,一方面是指利用土地创造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改善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
土地可持续利用包含了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深刻内涵。开发是人类首先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将一定的土地资源投入使用,并将其改变成可使用状态;利用是指土地开发后,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某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整治是指土地利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对土地某一方面的要求,克服原来土地特性中的某些缺陷,对土地进行改良,如配方施肥、平整土地和水利设施配套等;保护是指为了长期持续地利用土地,防止土地质量劣化而丧失某些特性,所采取的某种综合措施,以保持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因此,为了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土地持续开发与利用成为了自然资源研究的重要领域。
三、河北省承德市土地资源现状
承德市国土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底,全市土地总面积5927万亩(3951189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4551万亩(30342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6.8%;建设用地136.6万亩(91069.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未利用地1238.76万亩(8258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9%。这些未利用地分布零散,无法组织实施大规模的土地整治项目。新增加耕地速度远远满足不了承德市建设用地增加的需要。为了解决占补平衡的矛盾,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整治迫在眉睫。
四、承德市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耕地数量日渐减少,肥力下降,利用条件逐渐变差。耕地面积减少趋势目前仍未得到控制。近年来,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量逐年上升,大量及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造成土地肥力下降,土壤质量退化,部分地方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农产品质量不安全因素增加。
2、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合理,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普遍存在。目前,全市城镇建设用地粗放利用方式依然存在,具体表现形式是:城镇用地规模外延扩展,占用了大量耕地;另一方面大部分城市旧城普遍存在,建筑陈旧改造艰难,产业率低等问题;二是城镇体系比较单一,各级政府以行政手段使各级城镇的自我服务功能比较完善,而不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使各级城镇间相互依存,从而形成了大批“大而全,小而全”的城镇,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土地利用效益低下;三是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不合理,各类用地混杂,用地结构比例失调等现象。
五、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土地资源是最主要的自然资源,为了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不断更新和永续利用,需要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
1、加强土地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提高土地质量。首先,应做好土地生态建设的科学规划。为实现总体利益最大化、长远化,土地生态建设的布局和规划必须建立在对众多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基础上;其次,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控制工业发展对土地的污染。通过努力改造传统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及技术创新等解决农业环保重要技术难题,减少“三废”排放,并建立一批资源节约型高新技术产业,把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污染降低到最低水平。同时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技术工业艺术水平低、资源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取缔;三是加快生态农业建设,大力支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节水农业,生产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以防止农业利用中对土地的污染。
2、加大土地流转,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鼓励把那些耕作力不从心的荒废的土地流转到有能力的机械水平高的农户手中。有些农户因老、弱、病、残,无能力耕种承包田,也可以承包给有能力耕种或机械化水平高的农户手中,农户剩余出来的劳动力可以外出打工,也可以在家从事二三产业,多数土地流转后实现产业化、机械化、规模化经营,生产的产品可以通过创品牌、网络等方式进行销售,比起自己剩余产品卖不出去或卖不上价要好得多。因此,在保证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鼓励土地流转。
3.、加强植树造林,完善保护管理机制 林业资源可以保住水土流失,也可以影响小气候,还是笔不小的财富,而不少地方对植树护林不够重视,对森林进行掠夺式采伐,参天大树所剩无几,所剩部分树林被许多村为了公益事业而被卖砍伐掉。近年来,许多地方实行退耕还林,却因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被野火烧了一遍又一遍,出现了“年年还林不退林”。因此,提高森林覆盖面积是许多地方当务之急,而且为提高森林的覆盖面积必须植树与护林相结合。在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时,同时也必须加大护林管理机制,提高植树造林成活率。林业部门要严格审批制度,坚决杜绝批少多砍、批次砍好及毁林开荒等现象的出现。
4、加强建设用地管理,城市建设离不开规划,城市规划主要内容是土地使用,承德市建设用地不足,城市建设需要占用大量耕地,所以建设用地的管理同样离不开规划。一是要加强全市建设用地管理。在城市规划内进行建设的需要申请用地的必须经土地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审批批准后方可施工。
5、加强完善土地监察机制。土地制度是人地关系的综合表现,不同的土地法规和政策影响着人们向土地投资的力度,也影响着土地利用的方式和利用程度,从而进一步影响着对土地质量维持和保护的程度。因此,我们应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制度,根据实际出现的违法占地问题,利用强有力的执法监察手段解决。针对目前存在的执法手段软、力度不足、阻力大的问题,制定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的地方性行政法规以弥补现行法规的不完善。同时要把自下而上的群众公开监督机制与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给合起来,使土地监督工作公开化、制度化。
结语:实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缓解我市国土资源压力的有效途径。它能够改善我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不佳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缺乏,而且土地资源和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协调一致,也是我市农业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民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将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