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篇1

关键词:多层次;实验教学;创新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9月11日

一、引言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所肩负职能中重要的一个方面。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关键在人才,培养人才关键在教育,要花大力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国家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涉及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而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实验环节的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传统的实验课设置和教学模式中,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之内。同时,实验课程过于强调各自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大部分的实验课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并且要严格按教学计划安排实验教学,实验管理方式单一。显然,这种实验教学和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必要改革实验教学的进行模式,以满足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搭建开放性实验平台

传统实验课程教学中,教师遵循既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实验课教学,虽能保证学生学习到基本的技能以及实验操作,但往往由于时间、场地和学生人数的限制,难以为众多学生提供一个发挥自身想象、依靠自有知识设计实验的自主学习环境。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引入了开放性实验教学。

开放性实验使得教师手把手教的传统实验教学向教师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自主实验的方式转变,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地位由被动转换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驾驭整个实验过程,在主动、愉快地实验环境中充分发挥个性,积极思维,大胆探索创新,独立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挑战学科前沿,这有利于养成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要求高校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并将其纳入本科教育评估体系中。

高校应高度重视开放性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在保证完成原有教学大纲的实验教学任务外,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开拓思路,大胆革新,搭建多层次的开放性实验平台,满足学生课外实验学习的需要。

(一)优化实验项目设置。在开放性实验的项目设置上,实验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内实验项目基础上自行设计综合性的实验,这些实验项目是实验指导教材上无法找到的,结果也是未知的。目的是利用课内实验所学习的基本技能进行综合训练,以解决相对复杂的实验问题。实验步骤由学生自己安排,结果可由老师帮助进行分析,以便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这一系列完全“自主”的过程,参与开放性实验的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及最后总结阶段均独立完成,学生的独立进行实验或者研究的意识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弱化指导教师在开放性实验中的作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指导教师一般为准备好实验物品并讲解完毕后由学生开始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学生上交实验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与此不同的是,在开放性实验中,我们将教师的地位极度弱化。因为实验结果是未知的,教师只负责对学生实验方案的粗略审查和指导仪器的操作,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步骤和方案一般不做指导,实验结果也由学生自行讨论、分析。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无所依赖,几乎所有工作都是由自己完成。实验结果成功的话,学生总结经验,失败的时候自己查找原因,重新进行,或者否定整个实验方案,重新设计进行。每一步的操作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亲自操作,印象极为深刻,学习效果得到巩固,也充分培养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独立完成小型的科研项目或者大型科研项目中的部分工作。科技创新活动是在单个开放性实验的基础上提高和深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河南城建学院工商管理系较早开始了学生+导师的联系制度,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组,以使自身的理论知识得到实践检验,实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训练。许多同学通过承担项目中不同的研究任务,独立完成一个小领域的科研工作,如某个蛋白的分离、新的菌种的鉴定等,这些项目在实验教学的课堂上很难有机会完整地进行下来,在科技创新中作为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加以完成。学生的多项实验技能得到锻炼,在实验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创新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学院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从制度上规范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活动,比照正式科研项目实施管理,这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从事科技创新的热情,规范了学生科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构建课堂+实验室+研发基地的实验教学链。企事业单位的研发基地是解决生产一线技术问题的重要场所,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战场。我们采取挑选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选派到相关企事业单位研发实验室进行阶段性科研工作,研究生产实践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由于这些学生在学校内部经过实验技能训练,能很快适应研发实验室的工作,也能克服在学校实验室中的“空”的感觉。实践表明,在生产一线研发实验室进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一方面提升了研发实验室的工作水平,自身的实验室工作能力也有极大的提高。

三、小结

总而言之,实验是任何科学创新的源和本。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实验素质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专业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目前,在开放性实验教学、学生科技创新和研发单位实训方面,还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如开放性实验经费的来源及管理、科技创新活动更高效、有序的进行以及研发单位的选择等等方面。因此,只有从实际出发,开拓思路,大胆革新,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并给予合理安排,才能切实提高培养学生质量,多培养创新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同志考察中国人民大学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4.29.

[2]陈至立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6.2.7.

[3]方曼,陈德军.加强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8.

[4]朱蕾.高校开放性实验室的教学模式及管理要求[J].农业网络信息,2007.9.

[5]郑曙明,何利君,吴青等.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

[6]李俊林,高炳军,霍敬愿等.加强开放性实验室建设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18.1.

篇2

关键词:多层次;融入式;人才培养;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模式,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职业教育模式,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学习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及其任职要求密切相关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技能和知识;另一方面,在校外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

一、如何理解“工学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工学结合”也好,“工”也好,“学”也好,都是非常抽象、宽泛的概念,如何具体化以及具体化到什么样的程度,会随着职业背景、个人认知结构等因素变化而产生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理解,认为“工”是工作,“学”是学习,“工学结合”就是将未来工作和在校学习结合起来,实施人才培养。这种理解仅从词语拆分的角度,初步界定了“工”和“学”分别指代什么,但“未来工作”和“在校学习”具体化程度不高,更没有涉及如何结合和结合到什么程度等问题。

第二种理解将“工学结合”具体化为“工学交替”,强调到行业企业工作与在校学习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交替展开。这种理解已经涉及“如何结合”的问题,属于初级具体化。

我们认为,“工学结合”的关键是在哪些方面结合(内容)和如何结合(形式),如果侧重形式表述,“工学交替”是“工学结合”的具体化;如果侧重内容表述,“工学一体”是“工学结合”的具体化。也就是说,“工学交替”注重“工”和“学”两个过程相对独立地交替展开,重在如何结合,而“工学一体”不仅要求“工”和“学”两个过程融为一体,更注重两者内容上的和谐统一。因此,“工学一体”应该是“工学结合”的最高表现。

简单地说,“工学一体”就是要做到学习即是工作,工作即是学习,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就是要通过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整合“课程教学”和“在岗工作”,整合“课堂”和“车间”。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在教学中将“工”和“学”两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统一起来,突破理论知识体系带来的束缚,真正实现职业技能实训与工作岗位一致化;与此同时,可以将一部分教学任务、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内容科学合理地与顶岗实习结合起来,使顶岗实习多维化,不再为了实习而顶岗,实现校内教学或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互相贯通、融为一体。

毋庸置疑,无论是作为校外实际工作的“工”的过程,还是作为校内学习的“学”的过程,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这些内涵互相对应,形成不同的层次。这些不同层次的融合统一是“工学一体”最终实现的保证。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提出实施多层次“融入式”人才培养是实现“工学一体”的有效途径。下面拟就多层次“融入式”人才培养的内涵进行理论分析。

二、实现“工学一体”的条件

根据前面的论述,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实现“工学一体”,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条件:

1.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形成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高端技能

型人才的有效体制机制,为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有机衔接提供

保障。

2.要通过校内建设“一体化”教室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课堂“车间”化,建设“校中厂”通过校企合作,在企业建设生产和教学合一的车间或工作室,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场地“课堂”化,建设“厂中校”。其目的就是实施“实境育人”,其关键在于构建企业或职业的真实环境,通过真实行动来学习和为了真实行动而学习。

3.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分析研究真实工作过程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要求、技术技能标准,并以实践教学为主体,构建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内容。确定工作任务,以行动为导向,设计技能训练项目,以项目驱动教学。

4.通过建设“双师”结构合理、“双师”素质高的教学团队,提高专兼教师技术技能讲解示范、实际操作等方面的教学能力;整合教师操作、讲解、示范和学生模仿、操练、强化等教学环节于一体,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多层次”融入式”人才培养

我们认为,校企合作实施多层次“融入式”人才培养,可以持续不断地解决四个条件满足问题。多层次“融入式”人才培养即是在学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各主要环节(层次)与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行业企业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校企双向融入。

1.学校通过融入区域社会经济建设,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不断拓展合作层次和领域,形成了多层次“融入式”人才培养

特色。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专业设置与专业方向调整、课程改革与建设、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素质提高培训与专兼教师比例调整、技术人才交流等方面,校企互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多层次、多角度融入行业、企业经济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同时,行业、企业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主动将技术开发与革新、在岗员工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岗位任职要求调整、职业资格认证、企业发展规划等工作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教科研工作中来,校企共同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开发新技术,合作培训在岗员工。

2.学校通过实施多层次“融入式”人才培养,形成了基于“工学一体”背景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特色。

一方面,学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方向、制订教学计划、整合构建“工学一体”课程、根据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实施校内实训、组织校外顶岗实习,使学校的教学融入行业企业经济发展,培养综合素质全面、职业化程度高、基础知识够用、岗位可迁移性强、生涯发展后劲足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社会区域经济建设所聚集的产业集群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主动将自主技术开发与革新、人才培训与提高、职业素质调整、发展规划等工作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教科研等工作中来,积极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调整与建设以及实践实训教学。两个方面和谐互动,共享资源,同创品牌,最终实现了校企双赢,实现了“工学一体”。

四、“融入式”人才培养的层次

1.办学模式

作为多层次“融入式”人才培养的第一个层次,是所有层次的总纲,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最具抽象性的概括,是对学校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行业企业发展之间关系的界定。因此,在这个层次上如何界定“融入式”人才培养的内涵,将对多层次“融入式”人才培养的实施起着纲领性作用。如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融入式”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另外,行业办学、企业办学、学校办产业等也是“融入式”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多层次“融入式”人才培养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学校与行业企业有机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促进校企共同发展。

2.教学管理

高职院校通过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破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引入企业发展运行的市场机制,以市场供需平衡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改革;行业企业通过融入合作院校人才培养,突破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深化人力资源即是生产力的生产经营管理改革。

3.专业设置

随着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必将打破专业界限,代之以人才类型为设置名称,其内涵也将随着不同人才类型的内涵变化而变化。

4.课程建设

人才类型的区分是以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和职业资格认证为依据。这种新型的专业(此时应该不能冠以“专业”之名)设置,必将彻底打破传统课程体系,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点所形成的“散点式”课程结构,更利于与行业企业发展融通互动,将成为高职院校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又一突出特色。

5.师资队伍

多层次“融入式”人才培养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所带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教师身份的重新定位,即教师必须兼备嘴上理论讲解的能力和手上动手操作的能力,既是教师也是技能操作熟练的技术人员;二是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在熟练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同时,也必须达到一定分析讲授的教学水平。

6.理论教学

师资队伍建设上的两个变化,淡化了理论教学的理论色彩,以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体系不再强调“为什么”甚至“是什么”,而把“怎么做”提高到突出地位,陈述性知识逐渐被程序性知识所替代。

7.实践实训

篇3

【摘要】针对药学类高校培养药学与工程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需求,以药物合成车间的实训教学为例,探讨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校内药物制剂实训车间建设的可行性初探 以数控大赛为导向的实训教学模式 浅谈GMP实训车间现场教学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药物质量检测技术综合实训》项目化教学改革 以成都为例对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几点思考 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多层次选课“立交桥” 以实训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 以电子设计大赛促进多层次MCU为核心的系列课程教学改革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电子技术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 国际贸易专业多层次模拟实训平台的构建 以实训带动理论教学 以“仪器分析”为例探讨虚实结合实训教学模式 建立以医院为核心的多层次化养老社区,发展医疗经济 以成功为导向的实训教学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诉求的课程实训模式 高职院校以VBSE会计实训为基础的审计实训模式探讨 以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浅谈项目化实训教学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会计实训教学体系构建 以行动导向构建实训教学流程 以模拟教学产品为纽带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模式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汪福源,何小荣,唐宁.浅谈GMP实训车间现场教学.教学改革[J].2015,(20):141:142.

[3]史静,陈建秋.药学高校环境专业“教研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6,(2):3-4.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药科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篇4

艺术教育作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部分,以培养和发展人才为主要目标,尤其注重对创新型的人才培养。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者,而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平台,高校的艺术教育也是通过人才培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与经济快速发展,而国家竞争力由人才、创新和制度三项基本要素构成。作为对人才发展和创意培养最具推动力的高校艺术教育对于挖掘文化的产业发展潜力、促进文化产业的更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反之,文化产业的繁荣进步也会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在提高当前社会对于艺术教育认识的基础上,有助于推进高校在艺术教育上的有效实践。

二、文化产业背景下发展高校艺术教育的路径

(一)转变艺术教育理念,创新发展高校的艺术教育

完善高校艺术教育的前提是转变艺术教育的理念。在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的艺术教育发展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高校教育者创新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多方面提升,尤其是对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并不断完善其知识结构体系,做到全面综合的发展。此外,高校艺术教育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最终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最重要的莫过于将所学的知识有效地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因此,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高校对于学生的艺术教育要加强市场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当前的学习中提早意识到市场经济对生活与学习等方面的影响,以便培养竞争意识,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专业教学水平,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

文化产业背景下的艺术教育要求高校的教学不应只局限于固定的书本内容,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应注重学生在思维方面的变化与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时事情况提出一些相关的课题,运用启发式教学,并结合研究式、讨论式等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此外,高校艺术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要同当前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与变化相结合,以配合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宗旨。在寻求科学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高校可通过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在促进人才发展的目标下积极开展校外的研究与培训,促进艺术教育产学研的一体化建设,以提升学生实际运用知识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三)以创意人才为培养目标,优化高校艺术教育体系

在进入创新时代的21世纪,教育更应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创意型的人才培养有赖于高校在教学模式上的转变,高校应该改变应试教育对学生思维的局限,为培育创意型人才营造有利的环境氛围,提升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高校应秉承我国文化教育的理念与使命,提升艺术教育的质量,构建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育标准。高校的艺术教育应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并积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型高校艺术教育体系。

(四)以文化产业市场为导向,培养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市场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具备多领域知识的专业人才来支撑。高校艺术教育在培养多层次、国际型、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不只是在自身的专业技能层面有突出的经验,而是应在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方面都做到融合发展。而现阶段,我国复合型人才的数量较少,并且由于受到经济文化等地域差异,复合型人才的区域分布也不够均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艺术教育应以文化市场为导向,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 实验教学;电子技术;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2-0130-03

Multi-level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bility//HU Zhiqi, HE Yujun, XIE Zhiyuan

Abstract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and design, comprehensive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 multi-level electronic techno-

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is constructed, and with the core

of curriculum group a curriculum system is constructed. A multi-level experimental teaching platform is established, and the quality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been improved.

Key words experimental teach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bility

1 前言

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技能和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是绝大部分理工科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理论和实验结合紧密,在培养大学生基本技能、工程意识、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2]。为了更好地发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引领作用,从实验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实验平台建设着手,构建一套完善的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十分重要。

2 电子技术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根据突出“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特色,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研究型、开拓型人才的时代要求[3],按照提升基础、优化综合、强化创新的原则,将学生的电子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分为3个层次:基础实验能力、综合实验能力、研究创新实验能力。按照先基础后综合再创新的原则,通过不同学习阶段、层次及能力分别加以实施,从而形成“基础设计型、综合应用型、研究创新型”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在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中,前一层次是后一层次的基础,后一层次是前一层次的积累和提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各层次实验教学的目标、内容及实施如下。

基础设计型实验 以基本实验方法学习、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为目的,围绕电子技术基础类课程,开设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设计性实验为辅的基础实验项目,同时开设部分简单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基础设计型实验要求学生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及功能测试方法,具备设计简单电子电路的技能,掌握基本的电子电路仿真设计软件的使用,初步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该层次适用于低年级学生。

综合应用型实验 围绕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开设面向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综合型、应用型实验项目。综合应用型实验项目旨在加强学生的专业综合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要求能够利用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及实际工程要求,进行电子系统的综合设计、分析和调试,从而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型实验项目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适用于电子信息类三、四年级学生。

研究创新型实验 以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开展以研究创新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该层次主要面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培养学生创新研究及团队合作精神。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等为研究创新型实验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研究创新型实验实现方式多样,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展示,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热情。

3 电子技术多层次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实验教学体系是通过相应的实验教学活动来具体实施并体现的,因此,一套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实验课程体系。依据各专业电子技术实验课程设置情况,以实验教学课程群为核心,建立基础设计、综合应用、研究创新三个实验教学课程群,来满足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要求。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为例,电子技术多层次实验课程体系如下。

1)基础设计型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子技术(电工学)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电子电路仿真实验、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电子工艺实践。

2)综合应用型课程:单片机原理实验、电子测量实验、物联网技术实验、DSP技术应用实验、微处理器课程设计、EDA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3)研究创新型课程:创新创业项目、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项目、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师科研项目、毕业设计等。

基础设计型课程 电子技术基础设计型实验课程是理工科院校绝大部专业的必修实验环节。其中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和电子技术(电工学)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是面向各理工科专业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课开设的基础实践环节,是入门性质的基础实验课,具有很强的基础实践性,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电子工艺实践、电子电路仿真实验等是在基础实验课的基础上依据不同专业开设的具有一定综合性、设计性的实践性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实践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创造性思维。

综合应用型课程 综合应用型课程是面向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开设的综合应用实践环节,属于重要的专业实验课。综合应用型课程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体现了综合性、应用型的特点。其中,单片机原理、DSP技术与应用和嵌入式系统、微处理器等实验课程涉及的相关技术在目前众多领域得到普遍应用,是目前电子技术广泛应用的代表。为了强化这些课程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开设课内实验的同时开设相应的课程设计,通过与工程实际结合的综合应用型实验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及综合实践能力。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电子测量、物联网技术实验等均融合多学科的知识,这些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综合应用型实验课程还包含一些专业选修实验环节及其他一些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实验课程及项目。

创新研究型课程 创新研究型课程是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开设的全开放、自主实验课程。课程的设置为学生参加创新性、研究性实践活动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目前,在国家大力倡导及支持下,各高校基本建立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通过“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实施方式,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是研究创新型实验课程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此外,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实验室开放项目、教师科研项目、毕业设计等也是创新研究型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课程吸引和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创新研究,激发广大学生进行科技开发和创新实验的兴趣,从而培养创新精神。

4 子技术多层次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离不开实验平台的建设,为了更好地实施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在实验室建设中需要对实验室进行重新整合并构建新的管理体制,并根据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平台。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电子技术实验中心为例,电子技术多层次实验教学平台如图1所示。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电子技术实验中心是首批“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10年的建设,中心实验室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累计投入经费1300余万元,实验硬件和软件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升。为了适应多层次实验教学及课程体系,按照“提升基础实验、优化专业综合实验、强化创新实验”的原则,在建设中对实验室场地、仪器设备等资源按优化、共享的原则进行重新配置,在保证基础实验仪器设备扩充、更新的前提下,在综合应用型、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方面进行重点投入,构建与实验教学体系、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平台。

同时,为适应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的要求,中心构建基于全开放导向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所有实验室都达到时间、空间的全开放要求,其中研究创新平台实施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自主管理模式,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开展各种创新实践活动的需要。

5 总结

在国家全面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强化理论、实验教学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加强工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本文结合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实际情况,构建基础设计、综合应用、研究创新等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及实验平台,对于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实施结果表明,达到预期效果,并为后续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根良,郑青根.多层次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80-82.

篇6

关键词: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科竞赛;体系构建;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隋金雪(1977-),男,山东高密人,山东工商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智林(1963-),男,甘肃兰州人,山东工商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山东 烟台 264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工商学院大学生社团工作研究基地招标项目(项目编号:2011ST15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129-03

应用型人才是承担转化应用、实际生产任务的人才,是把发现、发明、创造变成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的人才。大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我国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既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也是财经类工商大学强化办学特色,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普通高等院校应紧紧抓住“应用型”这个概念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应用性部分,把应用型环节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强化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同志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推进和加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但是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匮乏,特别是本科层次这类人才的匮乏,严重阻碍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就大学本科教学而言,不仅要认识到自身在这一战略选择中所处的重要位置,更要重新审视原有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办学思路,改变培养模式,从而担负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使命。教育部在2012年3月16日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模式,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制定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办法;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上述一系列举措既为实践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高等院校提出了新变化和新要求。山东工商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对学科竞赛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结果表明,建立多层次立体式学科竞赛体系,不仅对实践教学起到了支撑作用,同时整个人才培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一、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科竞赛设计

首先,学科竞赛由学院进行合理引导,通过建立专业型社团,专业指导教师辅助,社团组织校内竞赛。目前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已建立4个专业型社团;创意设计协会,数码网络协会,电子设计协会,智能车协会。四个协会各司其职,由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分别举办各类专业型竞赛。

其次,根据专业设计比赛。山东工商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目前有5个本科专业,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另外,学校其他学院也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10余个,按照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由校级竞赛到国家级竞赛层层选拔,由高年级同学引导低年级的同学,由指导教师引导高年级同学,逐步设置并进行了4个典型的校内竞赛环节,通过几年的摸索其体系已逐步形成,如图1所示。

二、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学科竞赛体系

山东工商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特色人才,提高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理念,经过几年的实践,构建了由4个阶段(院级、校级、省区、国家级竞赛)、4个层次(基础、专业、综合型、创新型竞赛)、4种能力(基本、专业、综合、创新能力)组成的全方位学科竞赛体系。

通过建立多层次立体式学科竞赛体系,实现下述四方面的融合:

第一,由点到面,扩展学生的受益面,以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参加的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为例,之前学院一般都是暑期前通过选拔4组学生短期培训后参加比赛,学生的受益面只为十几人,自从建立学科竞赛体系后,近二百学生参与到校内赛选拔中,规模显著增大,学生的覆盖面接近50%。

第二,将学科竞赛引入实践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一部分,并全方位支持。最初的学科竞赛只是实践教学的一部分,或者作为实践教学的升级,参与的学生为极少数优秀者,学院、学校的支持力度也不够。随着竞赛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学生参与数量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了以学科竞赛为平台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最终实现了以竞赛促教学、以竞赛促能力的教学目的。

第三,将竞赛与专业相结合,逐步培养专业型复合人才。以自动化专业为例,自动化专业将教育部自动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作为专业核心竞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经过3年的努力,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在山东赛区成绩名列前茅。

第四,竞赛融入科研。通过学科竞赛,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由于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到大三时,学生的竞赛水平和科研能力已经能够解决科研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另外,许多竞赛项目和教师的科研课题相近,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竞赛体系管理机制健全

学科竞赛平台的建立需要全方位的支持,首先是专业指导教师的参与,其次是竞赛平台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

1.不同的高校和学科应根据其专业设置、优势及特色对不同类别的竞赛有所侧重

根据自身情况和专业分布对竞赛项目进行分析,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吸引优秀骨干教师参与,重点培养有兴趣、专业基础好的学生参与,循序渐进,形成教师指导、学生互帮的良性循环。通过构建合理有效的学科竞赛平台,最终将达到提升专业实力、促进学科发展的目标。

2.学科竞赛的管理体制需要经过摸索逐渐合理化、系统化,从而使整个学科竞赛体系更加协调、科学

建立完善的学科竞赛管理平台即“学生社团―院级比赛―校级比赛―省级比赛―国家级比赛”的梯队式管理,梯队中从学生社团这个最基础环节开始,层层选拔,环环相扣,形成上下指导、级级反馈的平台体系,团级部门、院级部门和校级部门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团队关系,以使整个竞赛体系科学而高效。

四、学科竞赛促进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

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也会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延伸和升华实践教学,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的目的。

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重视理论研究、轻实践环节的训练等现象。如何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组织和鼓励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纵观各类学科型竞赛,无论是个人竞赛项目,还是综合型、创新型竞赛项目,其竞赛规则都围绕如何培养和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个人赛更多的是考查某门专业课程的学习、理解、综合应用程度,而团体竞赛项目除了锻炼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外,还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在社会就业中更具优势。无论是周期短的比赛(例如电子设计竞赛)还是周期长的比赛(智能车竞赛),都会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毅力和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能力。如图3所示,由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的多层次立体式学科竞赛体系逐渐培养了学生金字塔式创新能力结构。

2.延伸和升华实践教学

学院将学科竞赛机制纳入实践教学中,将竞赛与正常的实践教学环节,如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等综合考虑。学科竞赛对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随着专业竞赛体系的构建,学生的实践得到了锻炼。由于校内赛的门槛较低,大多数学生都可参加,所以学生的受益面明显扩大。以智能车竞赛为例,原来二、三十人参加,现在基本达到近二百人参加,较为明显的自动化专业参与学生达到一半以上。由于比赛的要求远远要比实践环节的实验、实训和课程设计等的综合创新性高,所以学生的实践动手与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从而更有力地支撑了实践教学。学科竞赛的开展更为学生个性化培养提供了平台,对于有兴趣和有能力的学生来说,实践锻炼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高,也为精英教育人才的选拔提供了新的途径。

3.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率

首先,学科竞赛成绩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甚至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是一种较好的衡量指标,竞赛成绩需要基础教学日积月累的支持,教学质量是基础,基础打不牢,不可能持续地培养优秀学生参加比赛,更何谈获奖了。其次学科竞赛从某种角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就业率,学科竞赛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载体,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使众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对学生工程意识、科学精神、协作意识、团队精神、组织能力、竞争实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以后的就业和自主创业打下良好基础。就目前从获奖的同学统计来看,不管是对考研的复试还是就业,参加竞赛的同学的成功率明显高于未参加比赛的同学。如表3所示,通过随机抽取40名同学进行抽样调查,参加学科竞赛的满意率较高。

五、结束语

学科竞赛的广泛开展和不断深入,不仅实现了实践教学的延伸和升华,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率,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创作热情,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学术氛围,为人才质量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曾庆均,曾晓松.以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多层次全方位学科竞赛体系构建与实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5):101-104.

[2]付兴锋,张常年,肖秀玲,等.以大学生竞赛活动为契机推进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127-129.

[3]魏振波.专业型大学生社团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10(5):45-47.

篇7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090-02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提出

2014年上半年,我国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根据《规划》,到2015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将初步形成,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出台多项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新举措。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一达标、两优化、三提升”的发展目标和7项主要任务,提出了6项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的新机制,对加快发展广西现代职业教育做出了顶层设计。

然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论的提出虽然为我国职业院校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我国职业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发展理念相对落后,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层次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不健全等,相对于我国在2020年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打通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三大教育体系之间互通渠道的规划,仍然阻力重重。因此,视学生为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主体之一,将学生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管理理论相结合,为其制定全方位的培养方案、多层次的培训方法、交叉立体化的培训模式等,能够丰富我国教育部提出的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论。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广西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方面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缺口较大。根据相关统计数据,1999-2013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房地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年均约为10%。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行业,在国家和广西经济发展战略多重机遇叠加的政策背景下,广西建设行业的发展将会迎来又一个春天。根据广西人才网的《2013年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人才供求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建筑/工程类职位对人才需求达到28565人,位于广西区人才需求职位的第二位。而另一方面是广西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育理念相对落后、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第二,高职教育体系战略性不强。第三,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处于开始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这种反差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广西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性。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广西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3”对口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全国高考生源在2008年到达历史最高人数1050万后,已开始全面下降,且将可能延续至2017~2020年前后。种种迹象表明,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我国高校的生源将呈持续、快速下降趋势,部分高职院校将因生源枯竭面临生存挑战。作为高职院校,处在高考录取的最后一个环节,未来的生源质量必然不断下滑。因此,广西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往下以“2+3”衔接模式积极争取中职的生源,既有利于保证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也有利于实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畅通人才成长通道,保障中专层次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向高端技能型人才方向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分方向培养模式。根据调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岗位群有施工员、质检员、造价员、监理员、安全员、测量员、资料员和材料员。虽然,不同岗位要求的专业基础能力相同,但是,专项技能各有侧重。因此,广西高职院校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按照前3个学期完成系统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第四个学期按“志愿+就业”的原则选择专业方向进行人才培养。设立施工、内业、监理、测量、钢结构、设计6个专业方向,满足用人单位订单培养和零距离就业需求。

(三)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衔接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能人才,而非廉价劳动力。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往上力争向本科、甚至专业硕士的培养层次发展,探索建立包括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等的职业教育体系,科学布局,保证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多元化。因此,广西高职院校通过专升本、自考、函授等渠道积极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衔接的双向沟通桥梁,建立一套高职院校和普通院校可以开展课程和学分互认,高职院校可以与普通高等学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通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的界限,拓宽继续教育途径和空间。

(四)中外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1”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面对“走出去”的国家发展战略,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与国外院校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伴随产业走向世界。因此,广西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采用中外院校“2+1”合作办学的模式,即学生在国内高职院校学习2年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所有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雅思考试的,直接进入国外院校专业课程继续学习1年,学生完成相关课程,成绩合格者,将获得国内外认可的大专文凭;2年后,学习成绩达不到国外院校入学要求的学生,将继续在国内高职院校学习1年,学习成绩合格,将获得国内高职院校颁发的大专文凭。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的培养系统掌握国内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建筑及相关领域从事施工、设计、项目管理、预算等工作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篇8

关键词:层次化;工作流程;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小企业

随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企业网络建设越来越普及并亟需大量从事网络设计、安装、维护、网站管理及数据资源管理的人才,然而,网络的应用不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网络技术人员还需要以企业生产及管理岗位的业务为载体,在此基础上组建网络并实施管理与维护[1]。为此,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应立足于行业及岗位,结合学生的特点,整合岗位业务知识建立一套具备多层次技能结构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对网络人才的技能要求。

1层次化培养的依据

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有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分工细、技术性强的信息服务行业,学生需要掌握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技能。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在人才培养上都采取“生产线”模式,对所有学生设定统一的学习目标,这样做无法从岗位群和工作流程的角度为学生提供种类不同的技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还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从岗位角度看,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几乎涉及企业所有的部门和岗位,是一项包含多个环节的综合项目[2];从专业角度看,网络工作有着系统性的特点,它既有网络设计、搭建和测试,又有系统安装、代码编写和单机调试,还包含培训和文档整理等。基于以上两点分析,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本身就有着层次化的特点,这为培养多层次的网络人才提供了行业依据。

2层次化培养的基本思路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层次化人才培养是以中小企业网络建设和管理的岗位为目标,通过分析岗位共性,从中归纳出岗位工作的一般流程,筛选出符合相关职业和岗位群共同点的主要操作要素,并以此为依托列出每一要素在操作时所需要的技能点、知识点和相应的职业道德、行为、品质、心理、能力、体能、形象、拓展等职业岗位的素质要求,分门别类设计课程[3];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分类,依据工作流程为每一类学生设定发展方向,从而实现基于岗位的层次化职业人才的培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层次化”主要是基于岗位工作的不同阶段及要求,从不同的层面去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

3基本要素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组织和培养定位上都应体现出层次性和多样性,其中,层次性指的是培养目标和技能结构的多层次,其主要依据是网络建设和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而多样性主要是指课程类型和技能发展方向的多样,它是实现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

3.1突显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建设

在制定课程体系时,依据职业岗位(群)所要求必须具有的和知识、技术、能力、素质以及工作流程的特点等设置专业课程[4]。课程主要分为公民素养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两大类,其中专业技术课程细分为:基础课、技术课、技能实训课和岗位实习四类。

公民素养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职英语、体育和大众哲学等课程,其中大众哲学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辨的能力。

基础课主要包括高等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结构和计算机市场营销等,其中计算机市场营销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策划、分析和表达的能力。

技术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能力,主要有C语言、网络操作系统、网站规划与设计、无线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等。

技能实训课主要培养应用实践型的技能,需要体现当前主流网络技术的应用,具体课程有实用组网技术、网络工程设计、网络数据库、网页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处理、动画设计与制作和人际沟通与礼仪等。

岗位实习是高职教学极为重要的一环,为保证学生充分的实践经历,岗位实习由岗位认知考察、顶岗实习和综合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三大部分组成,共650学时,实习地点主要是网络行业的知名企业、部分网络运用较成功的企业公司和江浙一带的中小企业。

3.2依据工作流程设计层次化教学

课程体系的建立依据是行业岗位,从一般中小企业网络建设和管理的岗位工作来看,其内容可能涉及调研、需求分析、网络设计、网络实施、测试、客户咨询与培训、文案管理和维护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对工作者有着不同的要求且与整个网络的运行相关。因此,在实施教学时,我们首先针对岗位的工作流程进行阶段化分析,划分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在此基础上设计层次化教学目标和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基于工作流程采用渐进引入的方式是较为合理的,即参照工作流程的进展,引入与阶段化流程单元对应的教学模块,在保证流程单元和教学模块的逻辑性和关联性的基础上,依据工作流程由浅入深、逐步展开教学与实训,这既符合项目教学的实际又有利于层次化培养体系的构建。

以一个企业Intranet中的“三层交换网络的搭建”为例,如图1所示,现要求PC1和PC3同属一个VLAN,PC2和PC4属另一个VLAN,并通过顶层的三层交换机实现两个VLAN的通信。

依据工作流程处理与分解思路,整个网络的搭建可以分为五大单元: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总结和培训,其中需求分析主要是依据网络的建设实际,通过需求模拟,以交谈讨论、现场勘查等形式获得需求,并撰写需求报告;设计是通过需求的结论,选择设备、生成设计方案;实现是依据设计方案,完成设备的安装、连接与配置;测试总结是依据设计的要求,对网络实施测试并写出测试报告;培训是由设计或实施人员负责给使用者或管理员培训使用与维护的技巧等,每一个单元所对应的工作类别都有不同,对应的技能任务、实施形式、技能类别、提交成果和实施人员也不相同,我们通过学生分组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具体分工见表1所示。

3.3基于学生特点设定技能目标

实现多层次人才的培养需要把握学生个体的特点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培养。但是,多数高职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且没有明确的自我发展目标,另外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兴趣爱好很难在学习的初级阶段表现出来。因此,我们采用调查问卷、问询等手段,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把握学生对学习单元的认识及偏好,以此作为下一阶段层次培养的基础,通过不断的“反馈、调整、测试”,尽可能准确地把握每一个学生的能力特点,进而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层次教学提供保证。

以表1中的单元为例,一组内善于沟通且获取信息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重点发展需求单元的技能;专业基础扎实且具备一定管理能力和全局观的学生可以作为组长,重点训练其设计或测试单元的技能;对动手操作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重点锻炼设备连接、安装、配置的技能;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培养网络建设和管理中相关的文档管理、报告撰写和培训等方面的技能。以上技能都是实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且都需要一定的行业背景,通过阶段训练,我们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优势,进而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4以单元目标为准的双重考核

针对层次培养的目标,考核的内容具备“双重”的特点,一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的基础内容,这部分内容要求所有学生掌握;二是针对某一门或几门课程而设计的学习单元,多个单元组成一个完整的岗位工作实例或项目,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选择一个或几个单元学习并接受相关的考核。

考核的角度分两个方面。由于基于岗位的工作项目及其流程来源于企业,因此,企业专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关键作用,主要是依据企业相关岗位的要求对学生提供业务指导,并以各工作阶段的业务要求为标准,对学生的岗位工作作出评价;另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各阶段的技能表现作出技术评价,同时汇总企业专家的评价及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作出综合评价[5]。

4结语

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因此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显然,基于岗位的层次化人才培养为学生在专业学习领域发挥自身的特长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涉及课程单元的岗位业务和工作流程应有足够的代表性,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收集实例、抽象提炼来加以完善,进而为有效实现层次化培养目标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 张琼.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 统计与决策,2005(1):135-136.

[2] 田立勤,乔安娟. 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与层次化培养[J]. 农业网络信息,2007(4):116-118.

[3] 赵京丹,马少先.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系统化设计初探[J]. 职业教育研究,2008(7):31-32.

[4] 崔秀敏,李显宁.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课程体系[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100-101.

[5] 王妙. 高职课程“评价体系”创新探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5(11):106-108.

Study on the Foster of Classified Computer Network Talents for Varied Pos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YAN Zhijia

(Zhejiang Yuying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The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are the foundation in medium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to realize the informatization, while classifying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the talents and cultivation at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he talents are focus for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design of curriculum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 process of the network and skills required in the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Also, teaching programs and assessment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o phase the procedure and divide the course into units can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choose appropriate units which coincide with the learner’s personality, thus, make it possible to realize the purpose of classifying network talents for different posts.

篇9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层面的工学结合

1.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纷纷借鉴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力求在专业设置上摆脱原有的理论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而采用“2+1”先学后工或“1.5+0.5+0.5+0.5”即“学-工-再学-再工”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工学交替即学生在校的第一到第三学期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其中,第三学期通过导游员资格证书的考试),第四学期持导游证进行工学交替的岗位体验实习,第五学期回到学校进行专业学习的拓展提升,第六学期再进入企业顶岗实习。这种工学交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和实践上能够较好地实现能力的螺旋递增,因而备受推崇。

2.课程体系方面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满足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两方面的需要,其构成通常一方面是基于社会生活的公共课程体系,另一方面为基于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等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的设置可通过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提取、分析、排序,再对应于相应的学习领域;或者采用能力本位的理念围绕岗位能力目标来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不管是运用哪种方法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都应当让旅游行业和企业的专家充分参与到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中,其中,旅游管理专业的工学交替实习、顶岗实习类课程尽量以行业、企业的专家意见为主进行课程的设置和调整,努力实现专业与行业的无缝对接。最终形成的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通常包括导游服务技能、导游服务法规、导游基础、导游词设计与讲解、旅游门市接待、旅游外联营销、旅游服务心理、工学交替实习等。

(二)教学过程层面的工学结合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过程应当与旅游企业的工作过程紧密结合,在教学中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衔接融合。

1.课程标准

以“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或“能力本位”等方式构建出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旅游行业需求紧密吻合。在每一具体的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仍然应当由行业、企业、学校的人员共同参与,制定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使得学习的过程与工作的过程对接,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如项目化教学中选择的驱动任务可以是导游在接团、带团、送团过程中会遇到的情境模拟。

2.教学师资

为了让学生对旅游行业和企业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因此无论是专业认知类的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还是专业技能类课程的教学都应当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施教,让旅游局、旅行社、旅游景区工作的行业专家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训教学、毕业设计、导游技能大赛等各类教学环节中。其中,专业基础类课程如《导游基础》的教学应当以专业教师为主,行业专家为辅;专业技能类的课程如《导游词设计与讲解》的教学则以行业专家为主,专业教师为辅。

3.教学场所

随着教学条件改善,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纷纷建设了导游模拟实训室、旅行社模拟实训实训室等多种多样的校内实训场所。多媒体、虚拟导游软件、微格教室等教学设施设备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提供了便捷。但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要求极强,情境模拟式的教学并不能完全满足专业要求,因此有必要与旅行社、景区、博物馆、酒店等旅游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在真实的旅游工作环境中进行教学。

(三)教学评价层面的工学结合教学评价方面,应当由原先的卷面测试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转变为理论评价与技能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导游服务技能》、《导游词设计与讲解》等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则可采用以技能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技能为主的评价应当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并且在细则的制定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参考旅游行业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包括导游员资格考试要求),方能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

二、旅游管理专业“多层次”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保障

(一)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应当邀请旅游局、旅行社、景区、酒店等行业和企业的专家成立“旅游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交流会,确保专业的教学活动在“旅游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其次,学校要积极与信誉度和美誉度较高的旅游企业进行合作,主动寻找校企合作的契合点,签署合作协议,构建“多赢”的合作平台。再次,学校在结合旅游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控制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的运行质量。最后,学校应当定期对工学结合的效果进行调查、评估和修正,推广校企合作成果,不断深化工学结合层次。此外,学校方面需要为旅游管理专业“多层次”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如兼职教师的考评制度、薪酬制度、专业教师的企业进修培训制度等等。

(二)企业方面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配合。目前,有些旅行社和酒店简单地将“校企合作”定位为“劳务合作”,甚至有少部分企业将学生的实习当作廉价劳动力的使用,忽视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极大地挫败了学生的实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因此旅游企业应当配合学校,明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准确定位自身的角色和功能,对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学研究、质量控制、质量评估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协同学校共同落实工学结合的各项措施。

(三)教师方面

教师是工学结合的主要施动力量,工学结合的各个核心环节,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模式类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师资配备、课程设置、课程编排、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评价考核、实习就业安排”等细则,都离不开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旅游管理的专业教师一方面应当保持与旅游行业和企业的紧密联系,从而了解行业和企业的需求状况和最新动态;另一方面要利用周末、假期的时间深入企业,进行带团、前台、计调、外联、酒店服务等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挂职锻炼、担任导游面试评委、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来提高双师素质,推动“多层次”工学结合模式下“产学研”的良性循环。

(四)学生方面

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作为施教对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须端正对“多层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调整学习方式。一是通过《导游基础》、《导游服务技能》等课程的学习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经常性地进行书籍阅读、时事关注从而扩大知识面;二是主动参与课堂模拟、实践训练、第二课堂、校外兼职(如到景区担任讲解员等),锻炼讲解服务、前台接待、产品销售等专业服务技能;三是在“多层次”工学结合的学习中认真感悟,努力提高旅游职业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并且将“工学结合”中的学习体会和效果定期总结反馈给任课教师,协助“多层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修正。

篇10

论文摘要: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规模与结构,包括构建三位一体高校学科专业调控新体系,注重综合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开辟跨专业选修课程。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与之相应的社会转型,社会对人才质量、结构等方面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出高素质、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必须解决的一个中心问题。

一、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1、高校人才供给的滞后性

高等教育是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箱丧置专业的,按现行的学制,一般需要2--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周期。因此,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必须充分考虑到培养人才的滞后性。

2.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综合性

新世纪经济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育人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其超前性。另外,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仅要适应毕业时就业的需要,而且还要适应毕业后更远时期科技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需要。

3.学科专业人才应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经济结构和学科专业人才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总的说,经济结构决定学科专业结构,决定着教育所培养的不同专业人才的数量构成,学科专业结构必须同经济结构相适应;另一方面,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合理与否,又会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起促进和阻碍作用。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必然性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缘于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不适应性。主要体现在:

1.高校人才供给的适应性差

高等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研究开发新的科学技术的重任,是高层次人才的主要供给者。从目前的现状看,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过窄的专业教育。譬如,高等工程教育只注重培养学生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稍一涉及其他学科的工作,就感到隔行如隔山,束手无策。

2高校课程体系调整滞后

高校课程体系调整的一般程序是:先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提出初步调整方案,然后报有关部门审批,待审批通过后再着手调整。这使课程体系调整客观上存在滞后性。

上述现状导致过窄的专业人才供给,使理工科学生缺少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甚至难以完成专业技术任务。为此,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三、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1.构建“三位一体”高校学科专业调控新体系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一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由此引发了有关高等教育认识上的差异。二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张,大学毕业生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我们既不能沿用计划经济的手段来解决大学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问题,也不能放弃政府对大学学科专业进行宏观调控的管理职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从运用行政手段直接调控转向运用法律手段间接调控。高校要充分运用好《高等教育法》赋予的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的权利。因此,需要构建政府、大学和市场三位一体的高校学科专业调控新体系。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综合素质教育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多规格和多样化,从知识、能力、素质并重人手,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阔、创造能力强的人才,以此构建跨世纪的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要进一步强化现代教育意识,包括:社会进步要求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市场经济要求人才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科技发展要求人才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其次,要进一步改革、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由于现代科学学科相互交叉、渗透,逐渐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专业与专业方向的分界线逐步淡化,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已成为人才素质培养的基础,学科建设应注重加深基础和向高新技术领域的扩展。第三,要加快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应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此外,由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高校必须培养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3.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能力

拓宽专业口径应从制定教学计划人手。要大力调减、合并与职业不对口的狭窄专业,扩大专业口径,对一些确有一定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可通过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或选修课程进行培养;要注重拓宽基础;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此外,学生还必须接受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即所谓养成教育。为此,需要压缩课内学时,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第二课堂活动和各种科学、艺术社团活动,以便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化为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从而增强毕业生对新时代人才需求的适应性。

4.学科相互渗透,跨专业选修课程

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上叫做课程综合化。尽管人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放宽了眼界,在综合化问题上考虑了众多因素,但其改革的指导思想始终未摆脱传统工业时代的思维模式。因此,只有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综合化。

从具体的实施策略来看,各高校因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很难在短期内普及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切实可行的做法只能是随条件的改善而逐步推进。首先,在系部内可跨专业选修课程,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推行跨系部、跨学科以及在更大范围内的跨专业选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