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5: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作出的整体性设计和安排,是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顶层制度设计,是人才培养的依据和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性作用,也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未来发展。
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不同学校由于其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其对于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也不同。作为地方普通高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高校自身特点及服务面向。地方普通高校以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职能,地方性、区域性是一个重要特点。为此,其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围绕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来进行,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是所培养人才的类型及层次。一般而言,地方普通高校多侧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将应用性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由于是本科教育,首先要达到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本科教育学业标准,其次要“更加注重基础性、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所培养的人“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既要上手快,又要后劲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创新能力;既具有较深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1]
三是生源特点及质量观。伴随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地方普通高校存在着生源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此,在设计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树立科学的质量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生源质量、办学条件等,综合考虑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质量。
四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生源入学基础、入学水平、学习能力差异化突出,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日趋明显。实行学分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设计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考虑适应学分制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体现多方向、分层次、模块化、个性化。此外,还要考虑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课程体系设计要注重专业的实质等效性。
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首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即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基本的要素,既受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导,又是课程体系设置与培养过程选择的依据”。[2]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普通高校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具体要求:第一,要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第二,要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第三,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第四,要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最后落脚点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知识方面,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深度,要从以‘够用’和‘实用’的要求逐步向‘基础扎实、增强后劲’转变。在能力方面,不仅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素质方面,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3]基于此,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不同专业人才培养具体目标既要体现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又要体现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服务面向以及专业特色。为此,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可划分为学校和专业两个层次。各专业可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之后,就要着眼于整个培养方案的体系化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立足本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实际,积极借鉴国内外同类院校的先进经验,博采众长,传承创新。
二是要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要以知识学习为基础、能力培养为重点、素质教育为核心,形成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要坚持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的原则。要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注意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加强课程的整合;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促进课程的综合化;合理搭配课程结构,减少必修课比例,增加选修课比例;压缩课内总学时,提高课外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是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要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立足点。在课程和教学环节设计上,注意共性和个性、统一性和灵活性的结合,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创设良好环境和条件。要针对学生不同发展需求设计不同发展路径,建立分类分层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学分制,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探索导师制,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指导。拓宽学生成才渠道,为学生提供多种教育形式和机会。
五是要坚持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的原则。构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分类分层实践教学体系,做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突出实践教学效果。丰富与专业教育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内容。将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及课程体系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途径和呈现方式的选择。北京联合大学作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地方普通高校,近年来不断探索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在总结2007版人才培养方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调研分析,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使培养目标更具体、更具操作性,要求各专业结合本专业实际,围绕毕业生基本要求,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素质发展3个方面、10个基本点对培养目标进行细化,分别是:知识掌握方面: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具备较为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及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本专业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素质发展方面: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及合作能力。
1.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
围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子系统,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及素质拓展五个平台来搭建课程体系。将现有本科专业根据其学科特点及专业关联度,划分成工科、理科、经管、文科、艺术、医学六大类、27个专业大类,为课程设置的分类指导及大类平台课程的搭建提供依据。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按六大类全校打通设置;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按照自然科学类、人文和艺术类、社会科学类、沟通交流类四个类别全校打通设置;学科大类必修课程按二级学科全校打通设置,学科大类限选课程打破专业界限,学院内打通设置;专业必修课程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规格,方向模块课程体现各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趋向。
为加大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更新力度,保证各子系统课程类群功能的实现,强调课程设置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毕业生基本要求,按照大纲对课程内容及体系进行重构和整合,使得每门课程对各项基本要求的实现都应有一定的贡献,每项基本要求的实现都有一门或多门课程的支撑。
2.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学校通过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子系统建设,构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
通识教育平台通过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来进行搭建。必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按大类全校打通设置,其中数学、大学英语及计算机基础等重要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实行分级教学,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开设内容丰富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学科大类教育平台按照学科大类必修课程和学科大类限选课程进行搭建。学科大类必修课程强调依据教育部或相关部委专业认证、专业评估、专业规范设定的核心平台课程,按二级学科全校打通设置。学科大类限选课程由各学院按需设置,强调设置学科交叉课程,体现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目的。大类平台课的开设使学生具备较为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增强发展后劲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适应性。
专业教育平台包括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选(方向)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既要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又要考虑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原则上要遵循教育部或教指委相关规定和专业规范要求,以达到国家对各行各业各种类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要求。专业限选课程可通过灵活专业方向,按专业方向模块化设置,同时充分考虑并根据学生直接就业、继续深造等不同需求,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组,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专业任选课程设置强调考虑深化、拓宽学生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利于学生拓展专业知识面和兴趣延展。专业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学科类必修课程一起构成课程体系的核心。
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子系统是根据学科需要和社会需求变化等因素,对所有课程进行关联分类与整合,形成特定功能的课程类群,应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知识与技能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是对三个子系统实践教学环节的梳理,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实践教学环节强调按照基本操作、综合运用、设计创新的要求系统设计,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连续性。强调“突出各阶段的能力培养重点,形成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4]要求系统设计和建设实践教学的大类平台课程,积极开发建设实务专题课程、综合性课程,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强调围绕社会对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统筹考虑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开设实践类选修课程,鼓励增设与专业能力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技术等级证书的教学环节,“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的自助式开放实验、贯穿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5]
4.素质拓展平台的构建
将素质拓展平台的构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是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而且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6]素质拓展平台主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来进行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环节包括选修课程和实践活动两种形式。强调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程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并积极引进行业企业优质课程资源;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要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创新项目、学科竞赛、校园模拟企业、创业园区等丰富活动内容。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作为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并强调要和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本文系北京联合大学校级重点教改项目“2011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制修订方案设计”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士献、李永平.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高教论坛,2010,(10):7.
[2]姚正海.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的基本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
篇2
关键词:产教融 校企合作 平台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c)-0000-00
引言
针对国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状,迫切需要拓宽产教融合交流渠道,提高合作各方的参与度,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需要面向市场办学校、面向产业办专业、面向岗位设课程,同时也需要组建校企双方课程研发团队,从而探索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1 国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国内高职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开展产教融合结合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产教融合作仍缺乏正确的认识,如有些学校把产教融合结合只作为解决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对产教融合结合工作缺乏正确认识。还有就是没有找到产教融合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如有些学校和企业虽然认识到产教融合作教育的重要性,但找不到产教融合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同时,缺乏长效机制: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在产教融合结合中缺乏有效的调控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致使目前一些学校的产教融合作还停留在浅表层次。
我国高职教育出现以上现状困境分析:首先,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处于浅层次的活动状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责、权、利的规定比较模糊,双方无法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制约了产教融合结合深入、持续、健康地发展。其次,缺乏国家在宏观层次上调动学校、社会各用人单位以及学生积极性的政策法规。国家虽然对开展产教融合结合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明确的,但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可操作性政策法规。校企合作必须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才能够健康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实验条件不完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不高,使得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途径不畅通,从而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开展,同时这也是企业与学校合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最后,学校开展产教融合结合的思路不够开阔,主要表现在:是把开展产教融合结合仅仅作为解决原有模式下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没有真正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来考虑。
2 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渠道: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面对大量的人才需求,作为培养信息技术产业蓝领人才的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群获得了发展的契机。但是如何培养信息技术产业所需的、具有较高职业技能的合格人才,成为摆在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群面前的一个大课题。
产教融合作是指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合作模式。产教融合作能使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和科研紧密结合,能有效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产教融合作是高职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项目就是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立足区域经济特色、整合区域高校资源,以搭建基于网络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群校企紧密合作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为重点,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学院现有资源,建立网络环境下产教融合作长效机制、完善产教融合作制度、将企业岗位标准嵌入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一条高职院产教融合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新路子,带动地方产业与经济的发展。
3 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平台”的重要性
3.1 依托搭建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拓宽产教融合交流渠道,制定开放式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提高学校、企业双方的积极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符合企业生产一线需求的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其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必须要贴近市场需求,实时把握行业发展动态。计算机应用专业群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知识、技术更新周期较短。因此,要实现实时、动态把握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能采取传统的人才需求市场调研方式,要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利用网络优势实现跨行业、跨地区采集市场需求数据。各企业、产业联盟可以通过服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及时动态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平台实时获取行业动态,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搭建网络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为学校、企业、学生、政府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学校、企业、政府都要有专人负责跟进平台的即时信息,并即时处理信息,从而可以实现学校、企业、政府三方面达成共识、共同培养企业所需的高职能人才。学校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企业的职业岗位技能;企业可以通过平台参与学校系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参与课程论证与课程建设、参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等。平台的建立有利于拓宽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交流渠道,减少了合作上的交流成本,能使信息得到及时传播。同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重组了产教融合作流程,能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提高了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度,解决了因空间和时间而制约产教融合作发展的瓶颈问题。
3.2 依托搭建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实现校企高质量的双元课程开发、高水平的双师素质团队组建。
目前,很多计算机应用专业群的学生就业受困的主要原因是:应聘的岗位没有相关的实践能力及与相关的工作经验。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学校加强与企业、行业及协会紧密合作,由政府、企业、行业协会、高校教师组建成课程研发团队,共同开发、即时修改课程体系,同时课程体系要紧跟时代的岗位需求。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中依据产业细分方法来设置论坛,企业人才需求信息,行业一线专家分享行业经验,学生参与讨论、参与反馈。
企业还可以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以招标的形式项目招标信息,高校教师与学生组建项目团队,以投标的形式承接企业项目。从学生层面,学生可以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积累项目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企业岗位职能实践能力。从教师层面,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开发,积累项目经验,提升实际项目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双师素质。
学校也可以将校企合作平台上的企业员工直接聘请为校内兼师,同时将他们的“真实项目”带进课堂,带给学生们实践,从而可以快速提升的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并积累足够项目经验。
3.3 依托搭建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科学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人才市场供需关系存在很大的矛盾冲突,一方面,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却出现许多各科成绩优秀的学生找工作越来越困难的现象,从而导致计算机应用专业群招生人数逐年下降。因此,合理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要积极引入企业评价指标,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实施毕业生就业跟踪机制,将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工资水平、岗位提升时限等纳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同时,用人单位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对学生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及时反馈,对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修改意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反馈机制,构建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本文立足区域经济特色、整合区域内企业资源,以建立区域内信息技术产业及企业与高等学校为切入点;以建立基于网络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群校企紧密合作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为重点,充分挖掘区域内高校与企业的资源优势;以政府和学院相关配套措施为保障,充分调动企业、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整合学院现有资源,在有利的网络环境下进行产教融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进行长效机制、完善产教融合作制度、将企业的岗位内容设置为课程内容,岗位标准写入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一条高职院产教融合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陈赞.构建“校企一体、互通互融”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的思考[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
[2] 和震.校企深入合作的有益尝试[J]. 教育与职业. 2012(07).
[3] 兰小云.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效度刍议[J]. 现代教育管理. 2012(06).
[4] 邱璐轶.高职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J]. 教育探索. 2011(04).
篇3
关键词:LTE人才培养;SMART培养体系;全面培训评估
1 项目背景和意义
1.1 项目背景
网络优势历来是中国移动的最大优势之一,网络能力也始终是中国移动最为关注的核心能力。秉承着“质量是通信企业的生命线”理念,中国移动致力于提高网络能力,建成了一个覆盖广、质量高、业务多、服务好的移动通信网络,并领先于其他运营商,在国内率先开通TD-SCDMA第三代及TD-LTE第四代移动通信业务。
自2004年中国移动大规模使用外包以来,许多专业技术领域逐步外包,人员在不十分了解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可能已被推上了技术管理的岗位,造成核心通信技术能力的下降。虽然移动公司每年也有投入大量培训经费用于技术课程培训,公司亦积极举办技术竞赛以选拔优秀技术人才,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但是由于缺乏工作实践的领悟,较难与工作实践绩效对接,也使员工的技能提升缺乏针对性。
1.2 项目意义
1.2.1 “基于SMART原则的LTE人才培养项目”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精确性、适用性和系统性
通过SMART原则的LTE人才培养项目可以实现学习需求的精确性、学习设计的适用性和学习评估的系统性,建立学习需求来源于工作指标,学习结果反馈于工作指标的闭环管理模式,实现“以工作促成长、以成长提效益”,充分将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发挥学习对工作效益的促进作用。
1.2.2 “基于SMART原则的LTE人才培养项目”有助于完善培训管理体系
通过SMART原则让培训的指标更为量化,可以为培训的选择、开展、评估提供量化参考和有力支撑,实现培训的精细化管理。
2 项目亮点
基于SMART原则的LTE人才培养项目,搭建了ACT人才培养行动体系,实现了“五个一”培养模式。
东莞公司基于SMART原则的LTE人才培养项目可以概括为ACT人才培养行动体系。A是指以员工成长学习路径图作为员工培养的标准, C是指基于SMART原则的5个特性搭建人才培养体系,T是指实现业务匹配、精确培养、快速成长、绩效提升四个目标。
“五个一”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以一个LTE项目作为技术人才培养的试点项目开展探索,结合一体化SMART培养原则,固化了一套培养流程,按照一条员工成长学习路径图执行,坚持一心为能力成长和业务提升服务,最终实现技术人才成长与网络业绩提升向匹配的目标。
3 项目思路
LTE人才培养项目以员工成长学习路径图为出发点,从“理论学习、生产实践、报告总结”三个流程开展人才培养,结合能力认证成果,由各专业核心骨干员工率先学习并将课程内化,逐步覆盖网络线全体员工,形成知识的梯队传递和网络线人才的梯队建设。
工成长学习路径图为出发点,从“理论学习、生产实践、报告总结”三个流程开展人才培养,推动人才的阶梯化成长与发展][理论学习][生产实践][报告总结]
为了使培训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的支撑公司全面建设及维护LTE网络的需要,LTE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将基于SMART原则来设计。
4 项目实施方案
Specific(明确性)、Measurable(可衡量性)、Attainable(可达成性)、Relevant(相关性)和Time-bound(时限性)等5个特性共同构成了LTE技术人才培养项目的基本原则,将通过培养需求挖掘、标准化方案设计、时间成本规划、多元化培训评估及后期宣传借力等措施加以实现。
4.1 明需求,定方向,挖掘明确范围
4.1.1 查阅公司战略规划报告
为了能使培训规划与公司战略规划想协同,先主动查阅公司相关的战略规划报告。主要分内外部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以内部为主,对公司战略报告及相关文档进行查阅、分析,了解公司的战略方向。第二阶段是以外部为主,查阅社会及相关通信企业的发展方向及规划,结合第一阶段的结果进行分析,吸收外部参考案例,形成调研分析报告初稿。
4.1.2 访谈专家了解一线情况
提前c网络各部门各专业不同专家详细了解今年4G对他们工作方方面面的影响,包括工作量、工作进度、工作内容、人员情况、维护模式、工作饱和度等。
4.1.3 访谈部门领导明确培养需求
由于部门领导访谈时间较紧,为能有效提升访谈效率,结合访谈前的分析和假设,针对LTE培养的内容、实现方式、时间安排、资源情况等多个角度对问题展开提问,形成无线、传输、交换/工程维护包含理论、实操需求的培训规划调研分析报告。
4.1.4 实到现场进行分析与评估
通过亲临现场对LTE培训规划调研报告进行分析、评估与优化,最终梳理出终版的培训规划调研报告。
4.2 简设计,多验证,设计可衡量方案
4.2.1 联合专家走访
由于技术专业的培训具有受场景影响大、受设备影响大、受技术理论及经验影响大、与网络建设规划密切相关等特点,因此为了摸清培训的重点及可能影响培训开展的环节,需要联合技术专家共同走访踩点,找出适合人才培养的方式及地点。
4.2.2 精细化设计
精细化设计由学习方式设计、培养项目设计、具体方案设计三个步骤构成。
首先是学习方式的确定,采用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匹配的方式,做到理论学习内容必须为实践服务,理论学习计划与实践学习计划要相互承接。
接下来进行培训项目确定。如下表所示。
最后一步是具体方案的设计。将实践项目细化到每一个具体步骤和场景,和理论学习知识点相关联并设定考评指标,形成指导具体实践的可衡量的方案。
4.2.3 交叉验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正式实施培训方案前,按照方案的细节内容逐条在现场进行体验,亲身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4.3 精规划,细把控,成本时间可达成
4.3.1 成本彰显价值化
将成本花在刀刃上。在成本的支出上,将过去单纯的买知识、买理论,转变为买方法。将成本支出向资产转变。参训人员在培训和实践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LTE原理c随工实践》、《LTE规划及建设基础》,并将故障处理过程转化为应用案例,将难点问题和创新解决思路转化为课题和论文。让成本的支出转化为有型的知识资产,并通过公司的能力认证体系,由高认证层级向低认证层级进行普及,充分提升成本的使用效能,确保项目在低成本下可达成。
4.3.2 时间规划平滑化
在时间的规划上,充分考虑人机料法环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在人员安排上,充分考虑协调员工工作与培养的最佳时机;在机制上,通过机制跟踪与保障进度的实施与变更可控;在资料上,将培训资料、实践工具、仪器等提前准备到位;方法上,充分运用甘特图、流程图等工具,清晰地呈现培训的总体计划安排;在环境时机上,抓紧工程LTE建设的黄金时间,为员工的生产实践培训提供环境支持。
4.4 多考虑,深评估,提升相关领域
充分运用多元化的培训评估体系,充分提升并检验培训工作对相关领域的影响。
在供应商层面,重点监控培训方案的设置是否能够针对员工的短板,是否能够实现培训的效果。在员工层面,重点考察员工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员工工作行为的改变,考察员工的专业知识技能是否得到有效提升。在公司层面,将网络绩效指标提升与员工培训达成紧密相关,让培训的效果与相关领域指标的提升紧密相联。
4.5 会借力,多传播,确保时限内完结
LTE技术人才培养是为未来的LTE网络建设、运维和优化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所以LTE技术人才培养的时限性要求极高,要求尽快提升技术专业人员的能力,因此需要借助于以下几项举措:
4.5.1 借力至上
充分发挥网络部及相关业务部门的专业能力,搭建实操场景,并对学习过程进行管理跟进。
4.5.2 宣传造势
抢占大家的注意力,争取得到更多的支持。
4.5.3 沟通为王
通过访谈、讨论、会议明确需求,通过课后分析总结、随工日志、月度总结通报随时随地播报项目进展。
篇4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新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6-0031-02
一、引 言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单一的学科发展很难培养出社会适应性好、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1]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我校的优势学科,担负着服务西部地方经济建设的重任。探索如何培养适应服务西部、面向全国的厚基础、宽口径材料类人才是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重点研究课题。
过去在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按工种(行业)分割专业的单一培养模式已很难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及毕业学生就业模式发生的变化。[2]国家通过四次专业大调整、四次材料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和修订,在学科领域发展上已从单一的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金属、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领域向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较大程度的拓宽了专业知识面。[3]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专业目录的制定,学科知识体系趋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新材料的研发和工业化生产与材料的应用管理之间的有机联系正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这些变化将导致材料类专业教学体系、教育手段、教学方法与内容等诸多因素发生变革,势必导致专业教育模式的重大转变。
近年来,依托材料工程领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了以材料的结构与成分、合成与加工、服役行为和性能四个基本要素为核心的知识体系,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招生,按材料科学、材料工程、材料应用三个专业方向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突出“科工贸并举,理工管渗透”的办学特色,体现了各学科间的相互融合和支撑,有利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创新复合型人才。
二、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历程
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最早可追溯到1956年开办的“混凝土及建筑制品”专业,即为后来的“水泥”专业前身,1979年撤销。1970年增设了西北地区唯一一家“耐火材料”专业,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又增设了“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1999年国家专业大调整,将“硅酸盐工程”专业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合并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院为了较大程度地扩大学生知识面,结合我院本专业发展历程,当时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按一二年级统一培养,三年级分为“水泥、无机即耐火材料、建材”三个模块培养,这就成为当前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前身。2002年“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调整,将其提升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招生。三、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培养模式的确定
全国200多所普通高校都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其主要教育模式有三类:①基地班/试点班模式;②一、二年级统一开课,不分专业,三、四年级按二级学科分专业进行教学;③按照一级学科招生,按二级或三级学科进行培养。
结合我校办学实际,以及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改革,从2002年开始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招生,以原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背景,下设的材料科学、材料工程、材料应用自主设立办学方向,这是独立于前三种教育模式之外的,具有我校特色的办学模式。这一培养模式的建立对其它开设有材料类专业的本科院校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示范作用。
2.培养目标的定位
依据材料“四要素”,坚持“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向金属材料渗透,与土木建筑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的办学思想,在本科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制定中,将一级学科分为三个专业方向培养:即材料科学、材料工程与材料应用。
材料科学方向重点培养具有从事材料性质研究和新材料研发方面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材料工程方向重点培养掌握各种材料工业化的生产技术、工艺过程和系统控制等方面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材料应用方向重点培养具有材料的应用推广、流通中的材料管理、性能检测、商务活动等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3.培养方案的修订
学校在2004版、2008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围绕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结合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按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3个方向具体培养目标,对教学计划进行认真细致的研讨与修订,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09版培养计划更加突出三个办学方向各自的办学特色。
(1)材料科学方向以高温陶瓷材料为背景,注重材料性能及结构表征研究、新材料研发,兼顾材料工艺设计与开发,以高温陶瓷材料和冶金工程专业的交叉融合为特色。
(2)材料工程方向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背景,注重与材料的规模化工业生产相关的理论及技术,以生态建筑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开发为特色。
(3)材料应用方向以建筑材料为背景,注重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相关理论和技术以及土建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物流和管理,以建筑材料与土木工程及工程管理专业交叉融合为特色。
4.课程设置体系的构建
结合学校学分制改革,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09版培养方案对原有培养方案总学分进行了压缩,课程设置由必修课、选修课(公选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性教学环节3部分组成,其中适当压缩必修课(尤其是专业必修课),增加了专业类选修课,提高了实践环节的比重,更加注重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009版培养计划中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性教学环节三者比例为53∶22∶25。
课程体系设置在充分满足三个培养方向所需的共同理论与实践基础的同时,还按照三个方向各自的特点处理好各个方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三个方向具有相同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如:数理化、制图、英语以及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研究方法等公共基础及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模块中,开设具有各自特色的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在满足学生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为了规范课程内容及知识体系,学校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为依据,结合材料四要素,确定了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个层次的知识体系。由知识点的任意组合来确定教学大纲,使课程体系更具体,实现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规范化,克服了任意设课、课程名称与教学内容不符等弊端。
5.教学手段、方法的改进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成熟,多媒体课件、各类专业课程网站逐渐走进课堂,多媒体动画将繁杂的公式、实验等以动态化的形式向学生讲授。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院《材料工程基础》、《土木工程材料》已获评省级精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获评校级精品课程。并在原有“材料与标本陈列馆”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建设“材料与矿物数字博物馆”网站,提高材料类相关学科及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双语教学方面,2007年开始在专业选修课部分增加双语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快的了解材料学科的前沿发展,学校在2009版培养方案中将双语课程提升为专业必修课,极大地促进了双语教学的开展。
6.创新平台的搭建
近年来,学校利用多年来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所积累的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完备的科研设施条件,不断为本科教学搭建平台。以“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科研带动教学,加强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院依托“省部共建西部建筑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材料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8个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工程中心;10个校企工程中心和12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听取来自科研、生产一线的校外专家意见,着力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解决好青年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提高师资总体水平,改进实习基地及实验室条件。确保既有“科工贸并举,理工管渗透”的培养方向,又具有培养知识面宽、基础雄厚、综合实力、实践能力较强的复合型、创新型材料类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结束语
1.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按照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招生,按材料科学、材料工程、材料应用三个专业方向培养,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突出“科工贸并举,理工管渗透”的办学特色,体现了各学科间的相互融合和支撑,有利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创新复合型人才。
2.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按照材料的四要素确定了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体系,并按照学科发展不断完善培养方案、规范课程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校通过创新平台的搭建,使教学内容及实践环节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以科研带动教学,同时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型材料类专业本科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胜利、张小绒.厚基础宽口径培养高素质人才――关于高校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考.中国林业教育,2007(4):11~14
篇5
黑龙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是省内唯一一个为煤炭行业输送矿山机械设备设计和制造人才的专业。根据煤矿高效生产、安全生产的要求,按照建设国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教学服务型大学要求,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德育教育为根本,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注重为学生搭建发展平台,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机械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机械工程专业建设要以学生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为核心,坚持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深化“三大”教育理念,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是专业建设的必要前提。目前,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作为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学术的卓越性,而是要满足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领域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因此,制定专业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学校办学层次与学校定位、专业建设基础、现有师资和教学资源。全面了解国内、特别是国内知名的煤矿机械制造企业和相关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人才培养方案、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充分调研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见;科学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充分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机械制造方向培养目标,深入思考,认真分析和总结提炼,研究制定机械工程专业的总体建设思路、实现的建设目标、采取的保障措施等。
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体现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
1.人才培养类型和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而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把握好各类课程及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和学时比例。为实现机械专业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能力素质培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培养类型上,根据学生特长和意愿,实施两种类型的培养:一是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二是选择优秀学生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在培养模式上,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采取企业需求和学校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开展3年本科理论知识学习加1年企业生产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每年选拔15名优秀学生开展“3+1”人才培养。“3+1”培养模式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前三年学生在学校完成理论课及课程实验、通识教育实践内容;第二阶段是学生深入企业,实行“学校+企业”的双指导教师制,利用一年的时间到校外企业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实践内容包括学习企业课程、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2.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邀请相关企业和部门专家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中,对常规学生的人才培养进行适当调整。对实施“3+1”人才培养的学生,在前期制定的“3+1”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结合企业,细化具体内容并进一步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以市场对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构建突显实践能力培养的、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将实践教学环节和素质拓展环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为实现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提供平台。
三、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完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把课程设计、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机械工程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素质教育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安排各实践环节,更新充实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课程实验方面,合理设置实验项目,增加综合训练项目的比例。注重实验室开放的质量和效果;在生产实习方面,扩建实习基地,完善措施,确保实习质量,避免走马观花,流于形式。选择相关实践企业参与实习考核标准的制定,有条件的话可以在部分班级做生产实习校企双评试点;在毕业设计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继续深化学生毕业实习、就业、毕业设计一体化的改革。利用机械学科的设备优势,选取优秀学生做毕业论文、三维设计与仿真,其他学生加强专业基本训练,注重细节,杜绝假大空的毕业设计。为了解决学校教学与实际生产之间的差距,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一线生产、管理、服务的特点,引入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学校定期为学生开设课程或进行讲座,以弥补理论学习与实际生产之间的差距。
四、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实力
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适应社会需求的机械专业人才,必须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作保障。在现有师资队伍基础上,通过学历提高、企业挂职锻炼、名校盯课、聘请知名企业专家等途径,加大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团队建设上,对部分有发展潜能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增强教学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针对部分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通过与企业合作,派遣他们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并且在制度上给予保障。关于实验师资的培养,改变教育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注重理论教师培养的思想,加强实验师资的培养与建设。同时,鼓励专业课程教师投入到实验教学研究中去,鼓励他们进行实验教学研究的创新,从而建立校企“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在科研团队建设上,围绕机械工程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明确本专业团队学术研究方向,满足科研促教学需要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五、条件建设,加大实验实践基地建设
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注重校内外教学和科研实践基地的内涵建设,搭建较为完善的专业能力培养平台,以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专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为依托,制定分阶段、分目标的关于能力培养的实施方案;搭建较为完善的职业能力培养平台,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校内职场模拟和校外顶岗锻炼为载体,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结合能力培养平台的搭建,制定了实验室、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长期规划,分阶段确定建设目标;加强图书资料、多媒体课件、学术报刊、网络视频等资料的建设。
六、结束语
篇6
【关键词】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当代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涉及科学、技术、政策等方面。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过程、分析及生物检测等技术,其管理过程涉及政策、法规、文化和消费观念等问题。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涉及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加工过程中污染、不当使用添加剂、添加禁用化工原料、包装材料、掺假等诸多方面。[1]食品生产、经营与管理机构中懂得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稀缺,这就迫切需要高等院校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食品安全监管人才,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文章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现状出发,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遵循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用先进的教学理念,重点探讨食品安全检验课程群建设,研究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内容,从而为转型背景下应化专业建设提供一些方法与思路,这对构建地方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
在西安文理学院应化人才培养方案中,质量检验方向培养目标是培养工业品质量检测、食品检测、环境监测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分离科学技术、近代工业分析、食品分析、环境监测等课程。专业转型过程中,西安文理学院也正在积极筹建食品检测中心,可以为学生的食品分析实践教学提供场所,建立一体化实训中心。依托校内外教学平台,构建“平台+双师”高校企业合作教学育人新模式,满足学生一体化课程教学、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需要,也为课程群教学多样化提供了保障。
食品分析课程体系的构建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将培养方案中的多门课程重新进行整合构建课程体系,发挥群体优势,突出特色,构建以食品分析为特色的质量检测方向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按照“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本着“基础型、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培养思路培养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通过与食品生产企业沟通、调研,根据食品行业需求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人才,搭建“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培养平台。
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平台是为发展学生智能、提高综合素质、打好基础而开设的课程。如形势与政策、大学语文、英语、体育、大学信息技术基础、高等数学等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知识结构的基本骨架,是进行专业学习、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而开设的。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
专业核心课程围绕学科专业的要求和培养目标设置。如工业分析(工业分水质、化工产品、其他产品分析等)、食品分析、分离科学、色谱分析、化工原理、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分析化学前沿、食品理化分析、食品法规与标准等课程,整合后既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质量检测的能力要求,又突出食品分析特色。学生应掌握食品安全检测及食品质量管理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在食品生产、流通、质检及消费等领域就业,从事食品分析检测、安全评价、质量管理、企业管理、科学研究及教育方面的工作。
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要体现专业性质和特色。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要求,选择开设如食品感官评定、功能性食品、食品质量体系与认证、食品添加剂、市场营销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等。
食品分析课程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食品分析实践教学是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容替代的环节。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基础化学实验平台,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课程如:基础化学实验1-5、仪器分析实验、综合实验等。
专业实践平台,根据区域食品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现状,联合校企专家对专业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学习课程。如食品理化分析实验、食品分析综合实验等。
专业实习平台包含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大一开设认知实习,大三专业实习,大四企业专业实习、企业导师岗位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专业实习采取校企合作,搭建企业操作平台,建立集“科研服务―实习―就业”于一体的实践基地;构建校企联合培养的“预就业”模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综合创新平台:指科技创新项目、课外学科实践,是课堂教育的延伸与补充,开拓学生视野和了解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实现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科研创新项目、第二课堂、各种资质技能培训考试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参加开放实验、创新训练等。创设隐性课程,如开展“博士论坛、名师讲学、校友讲学”等系列讲学活动。
三、结束语
在n程体系构建中,还需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体系,制定教学内容,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使课程体系逐渐趋于科学规范。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从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这一方面还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进行学习改进。
【参考文献】
[1] 肖贵平,郑宝东.新形势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的思考福建轻纺,2007.7.1-5.
[2] 许喜林,吴晖.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2007.23(11)99-100.
[3] 王芳,王衍安,李滨,郭兴启.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生物学系列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06.
[4] 姚芳,刘靖,张Z晶,唐劲松.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食品专业课程群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01.
[5] 榻啵胡文忠,于基成,李婷婷,杜雄伟.民族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01.
[6] 张光杰,袁超,杜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安阳工学院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1.08.
篇7
关键词:地方经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1-0147-02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支持地方高校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人才,探索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理人才结构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地方经济与地方高校
经济发展需要三个重要因素:资源、人才和技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依靠应用型人才的支持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持。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当地人民培养人才的艰巨任务。
一方面,高校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和较为理想的科研环境,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将长期从事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纳入当前地方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的分析,运用其具有的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为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进而发展地方经济。
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联系用人单位和单位招聘的便利条件,有利于以“学生为本”作为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标准,实施“应用能力”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在以实习工作岗位为导向,基于中小企业管理的应用,走综合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道路,整体得到锻炼。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管理应用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根据自身特点,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化地方高校教学改革,“培养产业转型升级急需人才。”为进一步提高转型发展水平,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忻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和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企业”,忻州师院经管系对现行的教学方案进行改革,采用创新的培养方法,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改革课程体系,构建适应企业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首先,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包括目标定位、专业定位和就业定位;其次,教学中对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薄弱环节,构建面向地方产业的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再次,在教学理论研究中,注重基本原理的讲授与实践情况相结合,从方法论上加强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总体把握,设置新型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结构与教学内容;最后,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面向地方经济(主要针对地方企业)的学生创新体系,搭建创新平台,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面向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地方区域产业的人才需求,以及对现有教学体系的改革,提出一个对象(应用型人才)、三个定位(目标、专业、就业),以面向企业需要建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搭建学生发展平台。以“学生为本”为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以应用能力为价值取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根据上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科分类的角度出发,系统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的体系结构,构建了学生发展的平台。
3.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能力,提出以实践工作为导向,以管理为基础,以中小企业的管理为基础,与各种教学改革思路相结合的学习和培训。改革现有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管理应用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4.以实习项目为驱动的学生课外实践教育。针对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较多地偏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状况,开展以实习项目为驱动的学生课外实践教育,依托地方区域产业,建立学生主题研究项目和中小企业的联合机制平台:实践性课程设计、应用性学生课题和竞赛项目等。共同促进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体系和大学理论平台科学、有效的结合。
5.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对接能力。鼓励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时效性论文,争取学院资助项目,促进学院资助项目的对接体系建设;大力开展研讨会的研究课题,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为学生的科技活动提供条件。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教学和科研。针对不同层次的团体和专业,组织学生到不同类项的企业或特色地方经济的企业参观学习,使其强化专业技能的对接能力,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条件。
三、结语
“地方高校转型并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探索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结构性矛盾,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合理人才结构。
参考文献:
[1] 张仁坤,杨淑清.“临港化工”背景下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230-234.
[2] 李文姬.600余所专升本高校将转作职业教育[N].法制晚报,2014-05-10.
[3] 西京评论・西岳[N].西安日报,2014-11-18.
[4] 杨幽红.能力导向的工科院校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100-103.
[5] 袁显峰.本科与高职高专教育的区别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17):182-183.
[6] 陈馥,严思明,卿大咏.油气化学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8-10.
篇8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高职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1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基础与发展动力
互联网金融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在此过程中,随着支付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的发展,促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备了扎实的技术支撑基础。基于传统金融结构市场下,相应的金融机构会以信息垄断的方式来实现垄断利润的获取,而这对于非金融机构而言,在参与行业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要想谋求到立足之地,则可以技术优势来实现对交易成本的控制与压低,而也正是借助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促使互联网金融能够在金融领域中立足,并提升了交易信息的透明度,且相应交易成本低且交易过程简单便捷,为从根本上提升这一交易的效率与综合效益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在普惠金融理念提出与贯彻落实的过程中,促使金融服务质量随之得到不断提升,而相应服务对象群体的范围在逐渐扩展,在确保人人享受到金融权利与服务的同时,促使互联网金融凭借自身的优势吸取了大量的投资理财群体,同时还为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提供了新途径。此外,信息数据来源广泛,为提高互联网金融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奠定了基础。基于传统金融模式下,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一直以来是融资过程中的一大阻碍因素,而要想获取真实信息则需要投入相应的成本,而互联网金融则能够借助电商平台,通过用户群体交易评价等信息内容,来实现真实可靠信息的获取。
2互联网金融给高职金融专业课程带来的影响
2.1课程体系所受到的影响
以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为例,当前其主要是以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两部分组建而成的,而对于互联网金融这一教育内容而言,当前高职院校则是将其纳入到了公共课程体系之中,在强化对相关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弥补当前该专业课程体系所存在的不足,同时还能够打造独属于本校特色化专业。与此同时,对于互联网专业课程而言,其会基于当前行业发展实际以及专业发展需求下,对该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其中,不乏一些院校将该专业与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进行了融合,进而彰显出该专业课程的技术性特点,为更好地应对互联网金融给该专业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奠定基础。
2.2给该专业课程内容结构带来的影响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承担着培养复合型技术性人才的重任,对于金融专业教育而言也不另外,其在进行该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过程中,强调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具备专业技能以应对行业市场对人才所提出的高要求。以该专业课程下的银行实务类课程为代表,从这一课程内容的结构上看,主要是围绕传统银行业务来展开的实务技能教育,而基于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影响下,相应课程教学内容也因此需要实现与之相适应的变化。基于互联网金融下,相应产品的推出则使得整个利率市场随之发生了变革,同时基于传统银行业务模式下的支付结算以及融资投资等市场垄断地位被打破。而越来越多的客户在选择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基于利益角度出发而转向选择了互联网金融平台,丰富的产品与高质量的服务能够很好地满足客户之需。因此,对于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而言,则就需要对课程内容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以满足当前金融服务业务下所提出的各种新要求,实现对这一挑战的有效应对。
2.3相应课程业务流程所受到的影响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对于传统金融领域而言,其在发展业务的过程中,也逐渐向电子化方向转变,借助网络业务的开展来践行普惠思想。以事务类课程为例,基于商业银行的综合柜台业务中,相应业务流程逐渐被简化,将贷款审批流程缩短,以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满意度,并实现对客户信息的综合性整合。而基于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影响,需要将新兴的业务进行融入,如通过手机以及网络银行等业务模式的开展来实现业务范围的拓展,进而实现对业务流程的不断优化。
3基于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高职金融专业搭建相应课程体系的对策
3.1指导思想的定位
基于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则就需要实现对金融专业课程进行优化与调整,将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全新内容进行融入,通过全新课程体系的搭建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行业发展之需。基于此,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在面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冲击与挑战的过程中,要针对课程体系的搭建之需,首先明确定为相应指导思想,即基于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态势下,结合该专业教育所呈现出的特点以及行业对人才所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对如上各要求的定位与融合,将其作为当前高职院校构建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具体而言,要求在实际践行这一内容的过程中,要确保金融专业能够凸显出互联网金融所具备的特点,实现特色课程体系的搭建,将传统金融课程体系与互联网金融课程体系进行融合,通过两个模块的搭建来进行专业课程具体内容的设置与划分。在此基础上,要求要实现如下三个模块的构建,即职业基础、核心技能与职业综合,进而来确保该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具备扎实专业理论与实务技能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进而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这一课程体系的搭建与模块的划分,能够在实现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素质培养与提升的基础上,满足当前学生个性化发展之需,并为促使学生日后步入工作岗位后实现自身的职业规划目标奠定基础。
3.2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搭建这一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基于相应指导思想下,实现公共素质、职业基础、职业核心技能以及职业综合与拓展这四个模块的构建,以在完善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适应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实际发展之需。(1)公共素质模块的搭建。该模块的搭建主要是为了实现对该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需要融入入学军训、军事理论、思政课程、信息技术、高数、英语以及体育等,同时还需要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等,并针对各个课程的学时以及学分进行明确规定,促使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初,能够通过公共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2)职业基础模块的搭建。该模块主要的教育功能在于将这一专业学生引入到金融专业领域中,通过对金融行业的宏观了解与专业知识的简单接触来促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金融素养。在学生了解到不同领域知识后,具备一定的金融感知观念,促使学生能够在日后专业教育中对专业知识的高效吸收。在实际对该模块课程进行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将金融理财基础、金融法以及财务管理实务等课程内容进行有机融入,同时合理定位相应课程的教学课时与学分。(3)职业核心技能模块的构建。该模块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了银行会计、国际金融等,同时需要针对金融产品营销来实现教实一体化,并基于互联网金融下,融入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这一课程,并促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相应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训操作来掌握相应的业务流程,并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同时,要以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融入来促使学生能够明确各项金融业务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而能够实现对风险的规避;此外,要以银行业务模拟实训以及网络支付与结算实训课程的开展来促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在此过程中,针对各个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相应学时与学分的合理制定。
3.3课程体系的实施
(1)实现课程体系评价方案的科学制定。为了实现对这一课程体系实际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并实现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评价,就需要以相应评价方案的完善制定为基础。评价主体应由学生、老师以及企业共同组建而成的,基于各评价方出发的角度不同,所以难以以统一的标准进行该评价方案的制定,所以要求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实现综合性评价体系的搭建,并要针对实际评价反馈来实现对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与完善。(2)实现课程调解机制的建立。面对当前金融行业市场整体发展环境,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融入,促使整个课程体系的变动性极大,而要想确保该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建立相应的课程调解机制,以适应金融行业的动态变化,确保该专业课程体系下能够为支撑教育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
4总结
综上,基于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对于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育而言,为了使用金融行业的实际发展趋势,应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金融行业发展之需,就需要实现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要在明确搭建这一课程体系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四大教学模块的搭建来组建成全新的课程体系,并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建立课程体系调解机制、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以确保该课程体系的搭建能够为高职金融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毛金芬,凌云.互联网金融与高职金融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31-33+96.
[2]毛金芬,凌鉴宇.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高职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76-79+90.
篇9
[关键词]市场营销;实践性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12-01
文章以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例,通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搭建营销实践基地、开展校企合作等举措,加强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期望能为三本院校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三本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实践教学是三本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三本院校专业是应社会需求而设立的,时效性强。以人文管理学院为例,学院的教育理念是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还要让他们在毕业时能够顺利就业或创业,做一个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才。近几年,我国就业市场存在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人也难。这就使得高校不得不进行探索性改革。三本院校有独特的优势:学院成立时间较短,受到长期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较少;机构精简,运行机制灵活,办学思路更加实际。人文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面向企事业单位的具备基本经济管理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这一目标指导下,学院在专业课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用人单位对实践的重视倒逼学校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大学生就业调研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实践经历。实践经验被认为是大学生必须着力积累的资本之一。有超过53%的已工作大学生感知到“工作经验或社会活动经历”是影响他们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超过85%的用人单位赞同在招聘是注重大学生是否有同行业的实习经历。
二、三本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一)专业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目标是巩固和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仅熟悉教学理论,而且熟悉实践操作,能指导学生参与实践,这对专业教师是不小的挑战。以人文管理学院为例,目前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师70%以上都是从高校研究生毕业之后直接开始承担教学任务,理论体系扎实全面,但是实践经验不足,导致其不能很好的了解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因此也很难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
实践目标是学生通过时间达到专业基本能力、业务能力、创新能力理解;时间内容包括实验、实训、专业实习、论文设计等;实践管理就是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和考核,切实保证实践效果。由于对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缺乏对系统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研讨,使得实践教学过程困难重重,实践环节很难落实。
三、人文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践
(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学校教师结构单一,缺乏管理实践经验的状况,学校加大培养和引进既具有深厚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又具有精通实践,有很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一方面,学校应鼓励优秀教师到企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这样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聘请业内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讲座,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广大师生的科研水平;同时,邀请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来校讲学,聘为校外辅导员,直接帮助学生解决实习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建立校企合作
目前,学校与娃哈哈公司联合建立了娃哈哈营销实践基地,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实践的平台和机会。通过与娃哈哈的合作,参与公司举办的各种比赛,例如:广告设计大赛、促销方案设计大赛、重新定位大赛等,充分锻炼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节假日,同学们或在老师带领下,或自己组织参与娃哈哈公司的各种促销活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充分接触市场,锻炼了自己的洞察力和市场敏感度。
篇10
[关键词]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 人才培养的方案 高职 “长吉图”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034-02
一、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背景及区域人才需求分析
报关与国际货运业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5年中国海关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报关企业必须具备5名以上的报关员,使进出口企业对海关报关员及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需求不断增大。
目前吉林省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规划,突出以长吉图为主体的我国图们江区域在参与东北亚国际合作中的先行先试地位和前沿平台作用,拓展了吉林省的对外经济贸易国际合作,并对吉林省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根据调研,相关企业要求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能够独立操作货代、报检、报关业务,具有与货主、船公司、海关、商检等部门协调沟通的能力,并有一定英语水平。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岗位:报关员、报检员、货代、跟单员和国际物流管理员。
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思路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依托“长吉图”区域发展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具有国际货运专业知识,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可从事货运、报关、报检等相关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让企业真正参与到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来,利用“厂中校”“校中厂”办学模式。合作解决发展规划、经费筹措、基础设施建设等办学问题。加大“订单”和“准订单”培养的数量。通过理事会模式,与企业间建立一种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多元参与,由学校与企业根据人才需求进行订单培养,以实现培养人才与实际物流工作的无缝对接。
(二)构建课程体系
从岗位能力分析入手确定课程体系。根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毕业生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同,专业将工作任务领域划分为报关员、国际货运员、跟单员、报检员、助理物流师等,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具体的职业能力分析,进而引申出学生要掌握的工作技能及相应知识点,达到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从而实现与社会上的岗位需求直接对接。详见表1。
(三)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主要承担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建设,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主线,遵循利益共享原则,探索理事会办学机制,建立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搭建育人、研发、就业、技术推广于一体的专业建设平台,培养适合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专业与产业、岗位与专业、生产与教学、认证与考核深度融合。以知识、能力、素质的内在联系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三、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
(一)强化课程建设
根据人才面向的职业领域,进行专业调研和职业分析,与企业专家共同分析职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重点建设《报关实务》《国际货运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检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等5门核心课程,使其中1-2门课程达到院级优秀课程标准,1门课达到省级优秀课程。并将《外贸单证实务》建设为项目课程,完成《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和《国际贸易实务》配套教材建设。
(二)注重教学环节设计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设计和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环节设计中突出以下特点:1.剧本式。利用实训室条件,给学生以特定的背景资料,采取剧本式实践教学方式,通过岗位角色分工,使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2.综合性。该实训涵盖了外贸业务的全过程,使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3.真实性。通过实训软件,能真实模拟外贸企业的各个环节具体工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
(三)加强校企合作
在专业办学过程中,打造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主动与外贸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依据企业需要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革,并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与多家物流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些企业既是学生的实训基地,也是学生的就业基地。校企联合办学有效地利用了社会资源,优化了办学环境,使高技能人才培养落到实处。如与企业联合成立冠名班,将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员工管理要求等全部纳入课堂。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并完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组织教师学习掌握先进高职教育理念,参加生产实践和技术服务,组织师资培训,完善考评机制。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和3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8人,形成专兼教师1:1的教学团队,“双师”素质教师达90%以上。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较高教学水平的专兼结合高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五)改革成绩考核方式
在成绩考核方式上,做好“两个体系、两个场所和三种方式”相结合的考试方式的改革,努力建设好理论教学课程评价体系、实践(实训)教学课程评价体系的“两个体系”不同考核方式;完善“两个场所”,即校内和校外实习实训场所分别考核;根据需要采取“三种方式”,即笔试考核、口试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三种不同考试方式相结合,并根据课程的性质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参考文献】
[1]陈竹君,陈丹晔,赵海燕.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消费导刊,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