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的思维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4: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品设计的思维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品设计的思维方法

篇1

关键词:模块化设计;几何思维;产品设计方法

1 产品形态的几何化思维

塞尚说过:“自然界的物体,都可以还原简化为正方体、球体、圆锥体、圆柱形的构成”,也就是说立体几何中的基本形,是构成世间万物的基础。[1]现代社会,运用几何形态、几何原理进行产品造型的例子随处可见,工业产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批量生产。模块化组合出的产品也需要参照几何形态的特征,不同的几何形态所连接的方式和接触面都是不同的,所以几何思维是在模块化设计中必不可少的。

几何形态是经过严格定义和精准计算出来具有一定规律的形体。按其特点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柱体、椎体、球体。[2]这些基本的几何形态,在模块化的使用中都可以利用面与角度等关系,再赋予模块化的功能,使得体块的衔接更完整,并且根据几何形态设计的模块化产品更加规整,组合方式更为有序。

2 运用几何思维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2.1 几何模块重复法

每个几何体都有特定的线、面和接触的点,想要做成完整的模块化产品,就需要找好接触面的特征,将规律运用在重复的单一模块中,使得单一重复的模块可以适合各种形体的连接。几何模块重复法只需按照几何体的规律特征,重复排列几何模块即可,并且有很好的扩展性。整体性问题解决之后,就可以按照之前确定的功能模块和适合的模块整合方法,将功能划分在重复几何体上。

英国设计师Jack Godfrey Wood和Tom Ball hatchet设计了一个BUILD模块化搁架系统,就是以单一标准几何模块重复组合,排列出完整的搁架系统,并且能够符合不同的使用方式,可以将其变成书架、隔断墙,形状结构完全用户自己定制。而且拼成搁架之后,所有单元的底面都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产品在不规则排列造型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功能(如图1)。

2.2 相似模块连接法

不同的几何体虽然外形不同,但是细分其中的面与面或者线与线之间的关系却有相似之处,相似模块连接法,是借助模块外形结构的几个相同的块面特征,使得模块之间紧密连接。产品不同的功能模块可以附加在不同的几何模块上,由于不同几何体的外形不同,所以更能凸显功能的区分,以适应不同的需求。但是一个相似模块却有几个接触面可以与其他模块完美拼接,所以不同的相似模块也可以达到产品的完整性。

西班牙Pottery Project设计工作室设计了一款Ma-ce-ta花盆,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大大节省花盆空间。Ma-ce-ta花盆由Ma、ce、ta三种基本花盆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采用多面几何体构成,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拼接在一起使用。模块化设计让用户可以根据家里空间的大小灵活摆放花盆。三种基本的花盆模块可以组合成不同的拼接方式,所以摆放可以更加灵活(如图2)。

2.3 子模块载体法

产品想要实现不同功能,就可以设计不同的功能模块,但是这些功能模块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这需要一个主模块作为载体存在,将不同的模块连接在主模块上,达到可以实现很多功能的效果。子模块的设计可以更加自由,只是针对设计的功能。但是子模块载体法必须使得子模块和主模块之间的连接紧密,并且在主模块上预留出子模块的结构位置,使拼接完成后产品整体性完好。

谷歌模块化手机Ara是近年谷歌向外界展示的以多个不同模块组成的智能手机,是由主模块和多个不同模块组成的手机。Ara手机最为重要的组件是由谷歌自行设计的包括通讯模块和备用电池在内的铝制手机骨架,而包括屏幕、处理器和电池在内的零部件都将能以模块形式接入,最终组成一部完整的手机(如图3)。

3 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几何思维的模块化设计方法,通过对几何形态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产品的模块建立可以先从几何形态入手。总结出了运用几何思维进行模块化设计的几何模块重复法、相似模块连接法、子模块载体法等方法,并且举例分析产品,归类说明了不同几何思维的模块化设计方法所适用的范围以及给产品带来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程强.面向可适应性的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9.

[2] 金晓姣.产品造型设计方法归纳分析与演变研究[D].辽宁:沈阳理工大学,2012.

[3] 尹翠君.模块化产品艺术设计方法的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04.

[4] 孙明阳.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4.

[5] 李国喜,吴建忠.基于功能-原理-行为-结构的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J].湖南: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9.

篇2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 产品设计教学 应用

思维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的重要基础,一个好的思维能够促使你尽快有效地完成社会活动。对于从事艺术设计的人们来说,尤其是正在学习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加需要开阔的思路和无拘无束的想象空间来指导学习和设计。发散性思维是一种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多方位去进行思考的一种能力,对于产品设计的学习和应用有莫大的帮助。

一、发散性思维在产品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发散性思维是人类更新思考方式、改变固有思维模式的创新思路,是对设计专业学生能力的一种培养,也是在产品设计教学中对个人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在产品设计教学中运用发散性思维,其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在设计中运用发散性思维,学生能够真正打开思路,想其所想,让各种新奇的想法不断迸发,从而培养学生对产品设计活动的积极态度,帮助他们发展设计技能,让学生从思想上和能力上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设计人才,同时能够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上得到锻炼,挣脱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枯燥学习,让书本上的基础概念和自己的创意想法得到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表达能力,明确了设计思维目标,让设计思维的成果有了着陆点。

二、发散性思维在产品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传统的中国应试教育对学生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影响在当今大学生从小到大的学习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大学生们习惯于按部就班地顺应着传统的学习模式,缺少对设计的思考能力。发散性思维针对学生固有的单一思考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和看待问题,让他们运用多种手法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例如在产品设计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向学生进行反方向思考的教育,引导学生对钟表进行思维发散。钟表在传统意义上就是计时报时的工具,但能够计时报时的只有钟表吗?钟表的材质就一定是铜、铁、木质的吗?可以让学生不断进行反问,从而打开自己的想象力,利用多种材质进行设计,可以是泡沫、布等软质材料,也可以是玻璃、水晶等硬质材料。通过对钟表本身的造型进行设计,改变其单一的计时报时功能,增加其储物、装饰等能力,做到“一物多用”,新颖独特。通过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产品进行思考,从产品的内部和外部了解规律、掌握规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发散性思维在产品设计中加以应用,提高学生学习设计的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联想也是发散性思维在产品设计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应用方法。由于人们都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对各种物品在脑海中都有一定的影像联系。在产品设计的初期,对要设计的产品进行一定程度地联想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根据思维联想找到产品与物品之间的联系,再加以变形、美化,一个创新的产品就诞生了。例如巴掌椅子的制作,就是联想到人的手掌对心灵的一种呵护功能和保护功能,同时手掌的掌心比较宽大,五指长短不一,又增加了丰富的层次感。因此运用手掌的造型制作椅子既能改变椅子靠背的单一造型,满足各种坐姿的需求和休息功能,又能从心理上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三、发散性思维在产品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评价

通过在产品设计教学中运用发散性思维,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了很大的转化,产品设计在创意上有了突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设计对象,对产品进行定位,对设计概念加以理解,融入丰富的设计元素,多画设计草图,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多种材质进行表达,最终完成设计作品,一步步帮助学生在设计中运用发散思维,打破固有思维定式,挑战新的思维模式。在设计作品成果说明部分,教师可以进行主观丰富的评价,从产品本身的设计引入这类产品的市场信息反馈、消费者对产品的试用评价,从而深化设计理念,进一步帮助学生在思维方式上进行延伸,让思维能力贯穿整个产品设计过程。

总之,发散性思维的运用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模仿”、“借鉴”的传统思考方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路。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本身不是为了设计产品而进行的,而是为了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最终设计出充满创意的作品,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汪鑫,廖敏.在产品设计课程中培养学生设计思维与设计能力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0(9).

篇3

关键词:设计思维 用户需求 创意工具 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3-0151-02

一 背景简介

近年来,随着设计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演化和扩展,设计活动的对象已经从传统的“以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扩展到“产品、服务和系统”,其设计方法和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近几年出版的关于产品设计的著作中,可以看到“产品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等设计方法的应用,它们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用户”。在工业设计业界,用户研究也逐渐得到重视,成为设计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提供丰富的用户体验也成为设计的主要目标。

反观传统的产品设计教学,主要还是以“产品”为核心而展开的形态研究,而“人”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因素而存在,因而也就少有从用户需求出发的创新思维的训练。在产品设计课程中,学生凭个人经验和直觉进行方案设计,整体上是一种无序的、偶然的创意过程。且大多关注于产品本身,虽也有新颖的想法,却极少能够和用户需求联系起来,变成了为创意而创意。

基于对产品设计的社会环境和教学现状的考虑,作者在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中,也尝试植入设计思维的训练。根据设计思维理论对现有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进行再设计,以期改变学生在以往的产品设计课程中无序的、偶然的创意产生过程,形成一种基于用户研究的系统的激发创新方法。

二 何为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

设计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不断拉近现实与期望之间距离的能力。设计师的工作不是在现有的选项里选择最好的,而是需要通过整合人们的需求、技术的可行性与社会需求、商业化需求来创造全新的选项。这不能仅依赖明星设计师的天赋,而应该是一种可习得的、可广泛应用的创新方法,而设计思维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系统的创新式的思维方式。

设计思维包含了对问题框架的定义和解决方案的探索,它的工作方式可以概括为先应用发散式思维创造选项,再用汇聚思维进行选择的过程。其中最具特点的就是用发散式思维创造选项,这需要多种创意工具的帮助来激发创新。著名的创意公司IDEO是设计思维的践行者和推动者,从IDEO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蒂姆,布朗(Tim Brown)的《IDEO,设计改变一切》一书中,我们可以窥探到设计思维的这些特点:

(1)将思维从“问题”转向“项目”,在项目的开始时就对设计目标有清晰的表述。认为“一个定义明确的项目,会清晰地指明方向及限制条件,对于维持高水平的创造力是至关重要的。”

(2)设计思维在团队中进行。IDEO针对项目建立跨领域的团队,不断寻找兼具专业技能和跨领域合作意向的人来维持团队的创造力。

(3)为项目安排布置工作空间。在工作空间里,研究资料、照片、故事板、概念草图、模型都可以摆放出来,而且随时可用。同时看到这些项目材料,有助于设计师辨别出各种模式,促进创造性整合的产生。

(4)设计思维不是试图为技术寻找市场,而是始于人的需求,理解消费者,从中获得灵感,以此作为起点,寻找突破性创新。帮助人们明确表达那些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潜在需求,正是设计思考者面临的挑战。这就需要设计思维中的洞察力、观察和换位思考。

(5)设计思维利用一些创意工具让设计过程变得更明晰,包括头脑风暴法、视觉思维、快速模型制作角色扮演和讲故事等。

设计思维不是设计师所特有的,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的应用也已经逐渐超出产品设计的范围,逐渐进入商业、企业管理等领域。目前包括国内的一些优秀的设计企业也都在有意识地运用设计思维,将产品设计从原来关注产品的结构和造型逐渐扩展到从策略层面去改善产品的用户体验。所有这些,都值得更深入的研究,以便从行业的发展中看到改革设计教育的方向和契机。

三 基于设计思维的产品设计教学

设计思维是基于设计师解决不明确问题的思考方式,本质上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它是从由设计师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方式中归纳出来的一套思维方式,将其重新植入产品设计课程中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与传统的产品设计教学相比,根据设计思维的原则进行再设计的产品设计课程,将具备以下的几个特点:

(1)基于项目的设计教学。项目设计将是课程教学的主线。教师围绕项目设计的内容和进度讲授理论内容,根据学生的实践进度和完成情况进行相应指导。如果说这是一种模拟产品设计实战训练的话,教师就是项目的管理者。为便于教学管理,根据教学目标拟定相应的课题,限定创作主题或范围,且应尽量避免指定具体产品的设计。有时还会根据课程进度,确定时间节点及应提交的文档或阶段性报告。而学生则是设计师,参加到不同的项目小组里,根据主题讨论具体的题目,进行设计研究和方案设计。

(2)应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研究,理解用户需求,将成为设计流程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用设计思维对用户进行观察、洞察和换位思考的定性研究。这种以观察、体验为主要方式的定性研究,有别于定量的数据统计。

定量的统计数据能够精确测量我们已有的东西,告知用户已知的东西,这对于渐进式的产品改良是不无裨益的。然而就产品概念的创新而言,一个更好的人手点是走进这个世界,去观察人们的实际行为,关注人们没有做的,倾听人们没有说出来的。他们的行为能为我们提供线索,帮助我们探查出那些未被满足的潜在需求。

换位思考是在观察与体验中进行的,它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世界、通过别人的经历来理解世界、通过别人的情绪来感知世界的一种努力,能够帮助设计师不再仅根据自己的标准和要求来设计。从而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

设计思维的任务,就是将观察结果转化为洞察,再将洞察转化为能改善人们生活的产品和服务。

(3)应用可视化的创意工具。创意过程的可视化是设计思维区别于其他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之一。创意工具由思维导图、情境故事板、情绪板、创意草图、快速原型及计算机表现图等一系列可视化的工具构成,用以在设计的不同阶段来刺激、启发设计灵感,进行方案设计。它是设计师的创意工具箱,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工具,可以针对不同项目选用合适的工具来拓展思路、启发创意和快速表达设计方案。

四 教学案例解析

为改变以往学生在作业或毕业设计中表现出来的缺乏系统设计方法和思维的问题,在最近的几次高年级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尝试植入设计思维的训练。本科高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已具备初步的专业知识、产品造型设计技能和方案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思维的训练是比较合适的时机。课程时间为六周,共48学时。每周的上课时间集中在两天,便于采用工作坊式的教学。以下是其中―次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

(1)项目主题和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题是“户外”,要求根据一种户外活动进行产品概念设计。户外活动区别于居家、办公室等室内活动,既限定了范围,同时又有较大的自由度。学生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寻找合适的设计方向,可以是户外运动、户外工作、休闲活动或户外救援等。

(2)确定方向

在明确了设计主题和要求后,学生开始以4人为一组,进行讨论,以确定设计方向。在第二天上课时进行简单的汇报,在小组内充分讨论并与教师交流讨论之后,确定两个可行的发展方向。在选择设计方向时,希望学生能选择自己熟悉的或亲身经历体验过的活动。在讨论过程中能够交流关于某个活动的故事,然后再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3)用户观察与体验

如果说确定方向是明确了所要研究的“事”的话,那么进一步需要明确的是“事”的主角,即用户细分。结合对用户的观察,收集相关活动的资料,特别是活动情境和用户信息的图片资料,通过拼贴的方式,小组讨论确定目标用户的特征信息。这些用户特征包括用户基本信息、活动情境、生活形态等。(如图1)

(4)概念发想

在收集整理资料和用户调研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关于产品的设想,可以随时用草图记录下来。(如图1)在经过大量的草图概念的发散之后,再进行整理、归纳,选择其中的几个方案进行发展,绘制方案草图。方案草图除了概念的发展之外,主要还是要借助故事板对用户使用情境的演绎,明确用户需求,对产品概念进行发展。草图将更多的注重产品的使用方式,同时也使结构与造型清晰化。也可以用泡沫、纸板等材料,快速制作原型,进行比较和选择。(如图2)

(5)方案细化与展示

设计方案的计算机表达是产品设计的基本技能,再用草图推敲方案结构、造型细节之后,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效果图制作,进一步推敲材质、色彩、尺度等细节,同时结合用户使用情境,综合展示设计方案。(如图3)课程结束后,所有小组将设计过程整理成PPT文档,进行汇报展示,以促进小组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同时也是对学习过程的总结反思。

五 总结

篇4

关键词:手绘表现;产品设计流程;作用

手绘表现是人类依靠双手进行的绘画表现方式,在产品设计流程中,最常见的是设计师利用手绘形式将设计效果予以表达。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手绘的应用表现在产品设计流程中也越来越常见。现阶段,产品设计是以其批量化生产为标准的,在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利用设计者的独特创意与美感修养,将产品进行个性化的升级,避免产品出现同质化的现象。

1 手L在产品设计流程中显示出的作用

手绘作为产品设计流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有助于设计者对物体结构进行了解、有助于设计者对产品设计要素进行详细分析、有助于设计者对产品外观造型深入推敲。以下,将围绕上述几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论述:

1.1 手绘表现对于设计者对物体结构了解产生了帮助

在传统绘画表现中,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处理与控制十分严格,设计也是一样。例如在电子制造行业,设计者常常会根据某种动物的外貌特征进行设计,这就要求在电子设备的外形、流线等方面都需要设计者在手绘时对其进行合理布局,并且对整体效果进行严密把控。

蚂蚁是人们常见的一种动物,其具有灵活、敏捷、迅速等特点,设计者通过手绘,将蚂蚁的特征与所设计的产品相结合(见图1)。此时,手绘表现不再是单纯地对现实的重现,它的出现会对产品结构造型产生影响,并且将产品用最简便的方式提示出来,并且对其加以分析。例如在较为复杂的耳机造型设计中,耳机的外形轮廓、突起角度等,都需要设计者通过手绘表现经过调整,结合蚂蚁的外貌特点进行创作(见图2)。

我们可以以手绘蚂蚁为例子,设计者应当较为深刻地了解蚂蚁的整体架构比例,特别是蚂蚁内部结构对其外部的造型影响。扩音器的具体安放位置、使用舒适度的考虑都要在手绘创作时加以思考。手绘表现在产品设计流程中的应用,让一种外观时尚的蚂蚁耳机造型应运而生。手绘表现在极大程度上,帮助设计者对物体结构进行了解,通过细致的思维方式,产生由内而外的设计,使产品结构、造型更加全面。

1.2 手绘表现对设计者对产品设计要素进行分析产生了帮助

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设计一般要面对数量巨大的内容与逻辑关系,这时候就需要设计者对各个内容间存在的逻辑联系十分理解,这样才能使设计顺利进行,且能够将繁复的逻辑进行合理重组与改变,进而迸发出新的设计灵感。而这些与设计有关的因素包括了物质实体与设计理念。

手绘表现成为将构思与理念进行视觉转化的最重要的手段。比如说可以将设计理念做成具体的导图,而且将这些设计思维的创作理念是否可行进行逻辑分析的方法形成图表,是非常有效且必要的手段。在此过程中,文字、草图以及实物图片则构成了设计者完整设计思维的体系。通过二者相互结合发现设计思维上的不足与漏洞,发现全新解决问题的手段或者方法。综合来看,手绘表现的范畴不单纯地限定为纸与笔,凡是可以将设计思维快速进行视觉转化的方式方法都能够用于手绘表现之中。

手绘表现不是将现实再现的表现,是影响产品结构造型的因素,而且能够将它十分简洁地展示且分析出来。例如某些立体造型有时可以通过平面方式进行记录与表达。在投影仪以及鼠标的设计路程中,设计者可以利用手绘将他要表达的设计思维呈现出来,在二维角度上把最紧要的元素利用平面效果进行表达,比如外观轮廓,各个零部件按钮的布局,以及旋转角度等等。这样的方式尽管没能将投影仪和鼠标的实际效果逼真地展现出来,但是手绘表现已经将投影仪与鼠标的内在气质以及设计亮点迅速地分解并展示,为续期产品的生产加工提供了可靠的指导信息。

1.3 手绘表现有助于设计者对产品造型深入推敲

手绘表现能帮助设计者们对他们所设计的产品造型进行更深层次的推敲。设计理念的推敲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没经过推敲,那么就十分难表现出品质较高的产品设计型方案,可是要对设计思维理念做推敲,仅仅依靠抽象思维难以实现,需要一个现实的物质对象进行视觉转化。如果借助电脑三维建模的方式,不论资金成本还是时间成本上都是一笔大投入,而手绘表现在资金成本与时间成本上的投入要远远低于前者。当产品设计工作需要大规模反复进行推敲,手绘表现就承担着重要的视觉转化工作,为产品设计流程节省金钱与时间成本。

此外,手绘表现还可以使设计者对产品造型整体效果进行修正。在视觉效果展现之前设计者可以根据手绘表现内容对产品造型的逻辑关系明确掌握。手绘表现帮助设计者对产品在姿态、造型、结构以及比例等方面深刻认知,即便不是设计者亲手绘制,也可以通过观察等方式分析产品的设计特点,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的模型,通过系统的分析与推敲不断完善产品的设计方案,而这样的观察对设计者下一阶段的设计工作极有帮助。

1.4 手绘表现对设计者的设计灵感会有所激发

手绘表现能够帮助设计者激发创作灵感,这主要是由于手绘具有三个特性,即:即时性、自由性以及反馈性。

首先手绘表现与计算机辅助技术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快速,这样的优势我们称之为即时性。对于设计者而言,灵感的产生需要特定的环境而且稍纵即逝,设计者可能上一秒钟产生了新奇的创意受到外界干扰转瞬消逝,手绘表现则最大程度地弥补了这一弊端。

再者手绘也是一种自由的表现形式。人们在放松自然的状态下极易产生新奇的创意,而手绘表现是在一种没有约束的情况下进行的,它的工具只需要纸张与笔,在这方面与计算机的工作不同。在产品设计流程中,计算机辅助表现具有局限性,而手绘表现在记录设计理念方面更为准确与丰富。当人们观看某个设计者的手绘稿草图,便可以了解该设计师的创作意图、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于产品造型的把控能力。可以说一个设计者的手绘草稿,就是对他思维、意识、能力等一系列的反馈。

2 结语

伴随着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状况,工业化的脚步也变得越来越快。批量化的生产让产品失去了个性特征,手绘表现作为超越语言没有国界限定的表现形式逐渐得到各方的认可。把握手绘创作的基本特性,了解手绘表现在产品设计流程中的作用,使设计者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对产品设计、产品研发以及生产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谢川,罗力.设计创作灵感的主要来源――对写生实践和手绘草图的几点认识[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8(11).

[2] 徐刚.试论手绘技能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J]. 教育与职业,2013(17).

[3] 么冰儒.手绘表现的意义与未来[J]. 美术大观. 2009(03).

篇5

关键词:逆向思维,产品设计,创意

 

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从结论往回推,让思路颠倒,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进而因此有所发现,甚至有可能创造出奇迹,这就是逆向思维和它的魅力。。在产品设计中,特别是在需要大创新、大突破的产品设计中,逆向思维有着它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一、逆向思维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在产品设计的创意思考过程中,人们需要打破传统观念,或从事物的另一侧面探求创意的突破口,各种新概念、新形象、新思路、新发现就会在创意中体现出来,从而达到设计上的飞跃,犹如进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这就是逆向思维在发挥作用。对设计师来说,逆向思维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意灵感,而灵感又能够使他们创意无限,获得成就。在设计过程中,逆向思维的运用可大致上分为以下三种:

1、反转型逆向思维法

这种方法是指从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产生发明构思的途径。“事物的相反方向”常常从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关系等三个方面作反向思维。

⑴功能逆向:

指按事物或产品现有的功能进行相反的思考。。如:风力灭火器。现在看到的扑灭火灾时消防队员使用的灭火器中有风力灭火器。风吹过去,温度降低,空气稀薄,火被吹灭了。一般情况下,风是助火势的,特别是当火比较大的时候。但在一定情况下,风可以使小的火熄灭,而且相当有效。

⑵结构逆向:

指从已有事物的逆向结构形式中去设想,以寻求解决问题新途径的思维方法。一般可以从事物的结构位置、结构材料以及结构类型进行逆向思维。

日本有一位家庭主妇对煎鱼时总是会粘到锅上感到很恼火,煎好的鱼常常是烂开,不成片。有一天,她在煎鱼时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不在锅的下面加热、而在锅的上面加热呢?经过多次尝试,她想到了在锅盖里安装电炉丝这一从上面加热的方法,最终制成了令人满意的煎鱼不粘的锅。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无烟煎鱼锅就是把原有煎鱼锅的热源由锅的下面安装到锅的上面。这是利用逆向思维,对结构进行反转型思考的产物。

图1、Normal的创意钟表图2、报纸做的木板

图1是一组来自Normal的创意钟表,它的外形普通,但在显示时间的方式上做了大胆的创新,表盘上不再现实时间标识,而是通过镂空指针来显示下面的时间标识。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设计创意十足,值得我们借鉴。。

⑶因果逆向:

指从已有的事物的因果关系中,变因为果去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寻找解决问题新途径的思维方法。如说话声音高低能引起金属片相应的振动,相反金属片的振动也可以引起声音高低的变化。爱迪生在对电话的改进中,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留声机。

图2中的木板,由废旧报纸经过堆叠加工,通过切割工艺,就呈现我们看到的样子,除了外形酷似带年轮的木板,在使用方式上,一样可以用来切割、粉碎或打磨,十分的神奇。

2、转换型逆向思维法

这是指在研究一问题时,由于解决一问题的手段受阻,而转换成另一种手段,或转换思考角度思考,以使问题顺利解决的思维方法。

例如“司马光砸缸”。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性命。

图3、囚住的灯光 图4、桌布设计

如果让我们来设计一款可以调节亮度的灯,恐怕都会从灯泡着手,用旋钮来控制灯泡发出的灯光的强弱。可是设计师可不一定这么想,而是独辟蹊径。图3为一款通过调节灯罩遮光板来调节灯光亮度。它就像一个被百叶窗囚禁的灯泡,通过不同的透光度,来调节溢出的光线强弱,挺有意思的个性产品。

3、缺点逆用思维法。

这是一种利用事物的缺点,将缺点变为可利用的东西,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的思维发明方法。例如金属腐蚀是一种坏事,但人们利用金属腐蚀原理进行金属粉末的生产,或进行电镀等其它用途,无疑是缺点逆用思维法的一种应用。这种方法并不以克服事物的缺点为目的,相反,它是将缺点化弊为利,找到解决方法。

例如图4的桌布设计。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让我们每天面对餐桌的机会大大增加,更别提其他的应酬什么了。在进餐的时候,难免会污染桌布,既不卫生又有碍观瞻,于是有人发明了这种创意桌布,当它被污染时,便会幻化出缤纷绚丽的图案,缓解人们的不快情绪,同时也提醒人们:“它被污染了!”

图5为走形的家具,真是运用了缺点逆用思维法。家具最忌讳的就是走形,一旦变了形,柜门就很难关上。在人们都绞尽脑汁预防家具走形时,一些设计师却逆向思维,用歪歪扭扭的线条开创出家具造型的新流行趋势。看到这些家具,你不必担心外形的扭曲会影响它们的使用,因为设计师早就将实用性融入到产品设计之中了。

图5、变形的家具设计

二、小结

逆向思维最可贵的价值在于它是对人们思维的挑战,是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在设计过程中,只要抓住逆向思维从诉求主题的相反方向考虑问题这个基本思维方式,抓住以事物对立面为基点展开构思创意这个基本思路,就能掌握种种具体技巧,产生出与众不同的创意。它克服了思维的单一性,打破了已有的“思维定势”,是思维逻辑性的发展与完善。产品设计中需要这样的创新思维来推动新方案的产生,另辟蹊径,打破惯性思维,创造新设计。

参考文献

〔1〕 杨帆、宋春颖 《计白当黑——浅谈创意设计中的逆向思维》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8月

〔2〕 朱丹《基于逆向思维的产品创新设计思维探究》理论广角

〔3〕 张绯《产品创新设计与思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材料;五金工业产品;核心课程体系;典型工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243-01

一、按五金企业用人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五金工业产品设计人才的培养应该成为未来传统五金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1]学生在校期间,按照课程培养体系进行五金日产品设计项目训练,毕业后具备严谨的知识构架体系,能快速适应五金产品设计的工作岗位。具体培养目标为:面向五金生产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采用“工学交替,分段实施”的培养模式,培养熟悉五金材料材质特点、表面工艺处理、开模方式与实际生产,牢固掌握五金工业产品的设计程序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五金工业产品改良设计、设计策略制定及设计师个人品牌创新的能力。

二、依据典型工作流程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分解

高职院校产品设计教学中,一般会机械性地套用国外的通用设计、无障碍设计、包容性设计和情感化设计等成熟理论体系,而缺少对对某一类设计思维、方法和材料展开深入研究,并且缺乏对设计问题的本质进行思考。因此,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可结合地方五金产业,长期对五金材料及其表面工艺处理进行归类比较研究,并能有效运用在实际五金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模型或实物寻求目标用户的反馈,在设计思维层面需要对地理、人文、生活形态、情感和人居环境等问题进行综合性思考。鉴于产品设计专业体现出的学科交叉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因此非常有必要依据五金工业设计流程对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再分解。

其一,设计洞察与用户调研能力。能分析归纳国内外著名五金企业的品牌文化、设计理念和技术优势,对未来五金工业产品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掌握用户调研的路径和方法,能通过用户调研了解消费者的使用行为,深入挖掘消费者对于产品或者服务的内心诉求,能细分消费需求特征,根据使用人群进行产品定位分析,并善于寻找创新机会点。

其二,概念提炼与方案实现能力。掌握KJ法、卡片默写法、5W2H法、概念举证法等创新思维方法,善于分析设计问题本质,将创新机会点转化为清晰的设计概念,掌握草图、计算机建模、纸模型设计和场景模拟演示等设计表达方法,将设计概念由抽象化转为具体可视化,能运用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充分运用安全性、易用性、情感性和绿色设计原则。

其三,材料运用与原型验证能力。了解扭轴、沙铸、折弯、滚轧、打型、拉模、失蜡、冲压、旋压、锻造和离心铸造等五金工业产品成型工艺,能预估开模的费用以及核算单件产品的成本,了解五金工业产品的镀镍、镀锡、镀亮亚铬、拉丝、镀铜、阳极氧化等表面处理工艺[2],熟练运用铝、镁、铁、锌合金、不锈钢等五金材料的特点及工艺特性,最大程度展现五金材料的质感和品质,并能选择可回收利用的金属材料进行绿色再生产品的设计,能结合木、皮革、塑料、硅胶、树脂、陶瓷和亚克力等非金属材料进行综合设计,能运用3D打印快速成型设备,结合石膏、泡沫、PVC和金属原材料制作产品原型,并能根据用户的信息反馈做出细节的修改和完善。

三、职业核心能力驱动的课程体系构建

五金工业产品设计职业核心能力,可通过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在每门核心课程中引入相应的五金设计项目,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思路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固化。该课程体系构建的创新点在于,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境和项目的复杂程度,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将五金设计项目融入到专业核心课程中,共设置有《办公五金产品设计》《LED金属台灯设计》《卫浴五金产品设计》《系列厨房五金产品设计》和《机床设备产品设计》等五门核心课程。前两门课程64学时,安排在二年级;后三门课程72学时,安排在三年级。该核心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主要意义如下。

第一,以设计项目作为载体,将以往枯燥的设计理论和碎片化的知识点分布于实际项目设计流程中,学生能清楚认识到学习目的和学习要求;第二,通过五个专业核心课程项目训练,学生不仅能掌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设计思维和人机工学等知识点,更能牢固掌握五金材料的性能、结构、工艺、表面处理等具体知识点;第三,教学成果以学生的五金产品设计作品来展现,能清晰而直观地反映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成果,而且便于教师开展日常教学评价;第四,与行业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轨,对于开展WORK-SHOP创新工作坊,校企共建五金产品设计资源库起到积极作用。

以五金材料为出发点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开拓,对于产品设计人才从学龄化走向职业化起到积O促进作用,同时能为未来五金企业输送设计人才,对于地方本土五金企业通过设计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篇7

一、产品设计表现形式概述

产品设计依据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开发设计,通过对工业产品从形态、色彩、材料、构造等各方面的综合设计,使产品具有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产品设计表现是产品设计的语言,也是设计师传达设计创意的技能,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产品设计表现不仅是绘画艺术的创造,也是在一定的设计思维和方法的指导下,满足消费者需要并符合生产加工技术条件的设计构想,并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准确、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

二、产品设计表现形式的课程探索

现在,借助计算机表现产品效果已非常普遍,通常使用二维软件绘制初步构想,使用三维软件完成更加细致的部分。学生通过勾画草图完成初步设计构思之后,多数直接进行三维建模与渲染,还有一些学生只追求产品的电脑效果,在设计作品时出现应付、抄袭的现象。无论是手绘表现还是计算机辅助表现,都属于产品设计的表现形式。传统手绘分为快速表现和手绘效果图,然后通过电脑制图构建出原型,表达设计概念,为思考与交流提供手段。产品设计表现注重培养学生对形体结构特征的准确理解与表达、对形体外部材质的感知与表达等能力,为了均衡培养学生的产品设计表现能力,教师应在手绘表现上注意训练学生准确造型的能力,更多地培养学生运用眼、脑、手三位一体的协作与配合,使其完成对产品形态的直观感受、造型分析、审美判断。可以先通过线、面、体等结合产品手绘临摹,进而上升到产品实物写实表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产品设计中面与面的连接变化,记录脑海中的最终设计构思,再通过电脑效果图表现特定的设计效果。产品设计表现形式课程设计应将传统手绘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围绕课题的研究使表现形式从结构素描到产品速写再到产品效果图,包括钢笔淡彩、马克笔、水彩等技法,再使用电脑绘图展开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产品设计表现形式的均衡发展

1.注重速写表现持续性

速写过程本身是一种发现行为,通过绘制形成视觉形象,表达思维。学生在进行产品设计时,用速写把脑海中随机的、偶发的灵感迅速抓住,进入发散思维状态并不断深入。设计前期,学生需要熟练应用手绘工具提高速度,让思维有想象的空间,让模糊的概念通过不确定的图形相互之间的碰撞产生火花,从而捕捉到新的灵感,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形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使用钢笔和彩铅随时记录脑中设计灵感的习惯,将记录草图转化为概念性草图,让学生在积累设计素材的同时为设计表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2.注重效果图表现完整性

效果图建立在草图的基础上,可以细化构思,进一步完善设计效果。效果图与构思草图相比,既是一种相对详细的表现形式,也是设计分析的一种手段,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马克笔与色粉是现代产品设计手绘效果的主要表现形式,马克笔色泽透明,表现较为硬朗明快,但细节表现和自然过渡显得不足;色粉适用于较大面积的过渡表现,特别是透明体、光晕的自然过渡,但容易产生灰、软、腻等毛病。色粉与马克笔结合应用能够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效果图表现应在草图的基础上择优确定可行性较高的设计方案并进行重点深化,将产品设计的主要信息列入考虑范围,如产品外观形态特征、内部构造、加工工艺和材料等,使效果图更加清晰、完整。

3.注重计算机制图严谨性

计算机辅助设计表现把思维视觉化,用视觉符号作为设计语言,可以准确、翔实地描绘产品全貌,包括产品外观形态所包含的形状、色彩、材料质感,表现、处理工艺和结构的关系。学生在使用计算机制图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效果图的设计创意,尽可能表现出自己的设计构想。另外,计算机制图本身具有严谨性,可以进一步将学生的设计创意落实,学生通过计算机制图可以认识到自己设计创意中的不成熟之处,从而完善设计作品。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机械及机电产品; 设计策略; 绿色设计; 误区; 设计创新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roduct design should have green concept of value tendency and avoid the problems in the design and the face of market diversification demand of design strategy under discussion, was explaining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roducts to green, correctly, and overall design concept development.

Keywords: machinery an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Design strategy; Green design; Erroneous zone; Design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市场需求不段变化,各种各样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作为机械及机电产品研发、设计人员,应考虑甚至遵循一些因素去指引产品设计,从而少走弯路。以下是对这些因素进行的一些探讨。

一、机械及机电产品设计应以绿色设计为主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资源、环境、人口的三大主要问题,特别是环境问题,正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促使绿色理念的机械及机电产品设计技术必将成为人类共同的价值趋向。

在产品设计的全过程中,当考虑产品的基本技术性能属性与环境资源属性、经济属性并重,且环境资源属性优先和产品在使用废弃后的可拆性和回收利用性。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产品设计者和生产企业在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方面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即对大宗工业产品,企业不但要生产产品,同时,还应在可能的范围内,承担产品回收和再利用的义务。促使绿色设计对传统设计方法、设计理念的发展和创新,体现了人类对机械及机电产品设计学认识的深化。

瑞士人 斯塔尔认为:“顾客购买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具有的功能”。这个理念的关键是通过制造业服务化来满足消费者的功能性需求,同时达到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脱钩的目标。Stahel提出绩效经济的基本点是:传统工业经济面临着经济增长变缓、社会失业攀升、资源环境退化等多重危机,因此需要向具有经济增长、社会就业、环境友好三重效益的新的绩效经济实现转变。这本书中的思想、案例和信息,对于中国如何深化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世界如何走出当前金融危机和气候危机的双重挑战,可以带来许多非常规的启迪和借鉴。所以绿色理念设计将会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避免机械及机电产品设计中出现的误区

机械及机电产品设计过程中,不但要拥有绿色理念思想,还应避免实际机械及机电产品设计中出现认识上的误区。只因机械及机电产品设计是技术和艺术造型的综合设计。它既不是一种设计从属于另一种设计也不是各自分离独立完成。而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所以避免机械及机电产品设计出现的误区是必要性的。

(一)重功能轻造型的误区

在相当一部分的机械生产企业对产品设计只追求产品功能,使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既没有风格,也没有特点,在竞争中也就失去竞争力,失去市场。有些工程技术人员知道产品艺术造型的必要,但由于知识结构和艺术审美不足,产生不了有艺术感染力的机械及机电产品,给人的感觉还是重功能轻造型。

(二)工程师包办技术和艺术造型设计的误区

工业设计有很多设计原理和原则,如造型上的平衡,对立和统一,统一中求变化,尺寸的比例关系,人机协调关系,色彩的对比关系,标牌布置等等。当然,如果一个人既有丰富的工程设计知识也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很好的美术技法表现力,那么这是最理想的设计人才,但是,实际上企业这方面的人才少之又少。工程设计人员同时充当着技术与艺术造型设计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工程技术人员和艺术设计人员运用的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

逻辑思维是工程技术人员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运用观察、假设、实验、判断、推理、运算、演绎等手段得出抽象概念,构成理论系统和逻辑的因果关系。工程技术人员正是运用这种思维方式,针对要达到的结果运用一系列的计算、推理,按一定的结构原理进行设计,满足一种逻辑关系的机械及机电产品。

而形象思维是艺术工作者在认识世界客观事物过程中运用人们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的美与丑、恶与善,满足心理和生理要求的符合生活逻辑和情感逻辑的思维。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构筑一种给视觉或听觉带来感情上的满足,这是艺术设计者的思维方式。

(三)艺术造型只是装饰机械外表的误区

有人认为机械艺术造型设计是机械的附属设计,总误认为机械艺术设计是处于从属位置,工程设计人员就凭经验,凭惯例去设计机械。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美。而艺术造型设计师只是修饰工程师已设定的布局,造成了为修饰而修饰,只能在尺寸比例、色彩、标牌、字体的点缀等做文章,这样,往往出现材料浪费,而无可奈何,功能设计与艺术设计完全分离,这也是机械设计的一个误区。

(四)机械及机电产品是功能与形式的有机结合物

以上分析了机械及机电产品艺术造型中的三种误区,那么,工程技术设计与艺术造型设计的关系应如何处理,如何协调。首先工程师与艺术设计师的指导思想要一致,明确各自的设计目标,确认把产品设计成具有一定技术指标和艺术价值的完美产品。其次,在设计程序上找到他们的合作点。

三、多样化需求下的产品设计策略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大部分的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但还没有把产品设计提升到设计战略的高度,并视之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面对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下,形式、形象、需求、体验4个概念产品设计可作为企业针对市场需求的有效设计策略。

(一)形式层面的产品设计

(1)潮流。跟踪和把握最新的潮流趋势,产品设计应具潮流特征。

(2)行业诉求。不同的行业由于属性不同,导致在某一行业下的产品有相似的群体特征, 设计要把握这一行业的群替特征。

(3)形式代价。设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恰当的设计,任何设计都需要放到一定的环境中去评价。因为设计需要平衡很多要素,例如成本、技术条件等相关设计要素。

(二)形象层面的产品设计

篇9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体验经济及其产品设计的概念,分析了体验经济时代产品设计思维的重要性,并对新经济时代下产品设计的主要原则进行了探讨.对其设计思维的研究将帮助设计者更好地处理人一产品—环境—-社会一自然之间的关系。

一、导论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社会中,生活在一个时刻变化的环境中,我们的思维内容和方式,也是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尤其当今社会的经济形态已经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人们渴望生活中的多种体验。经济形态的转变必将会引导设计思维的变化。物质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类造物能力的不断强大,给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思维这一重要内容和规律将会有更新的概念需要我们认识和研究。

二、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趋势

1.体验经济

人类的经济活动基本上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四个阶段。体验经济是自2O世纪9o年代继服务经济之后的又一全新经济发展阶段,它是一种开放式互动经济形式。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与体验经济的最大区别在于,前三种经济的经济产出都停留在消费者之外,而在体验经济中消费者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

2.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体验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产品设计在企业竞争力形成、产品品牌建立、综合国力提高,以及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预测新经济时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尤为重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个性化设计。表达出人们独特的好奇心、强烈的自我主张、多样化的选择和全新的空间感受。

(2)民族传统文化的应用。在世界规模的文化交流与竞争当中,凡是民族的长处,都应该发扬。

(3)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也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4)产品内部复杂化和产品外部简单化是产品形态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使得大量的技术创新被简单化的产品界面所隐藏,人们努力追求极限。

(5)产品语意学的运用。是高效率地掌握和操作产品,让使用者一看即知。.

(6)体验设计的应用,是将产品设计紧紧地同使用者和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相连,从他们的生活情境着手进行设计,为使用者和消费者带来更体贴、更愉悦的感受。它是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产品设计思维方式。

体验经济下的产品设计的应用如此重要,作者将其与大家进行一下讨论和研究。

三、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思维与观念

1.思维定势的破除

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具有非连续、跳跃性的特征。思维转换是形成设计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人们发现和解决问题往往都是凭借原有的思维活动的路径进行思维的。要想提高设计思维能力,就要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势,优化原来的思维模式。在人的社会活动中,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自己身边的人。在心理上人们更倾向于相信大多数,认为大多数人的知识和信息来源更多、更可靠。在个人与大多数人的判断发生矛盾时,往往跟从大多数而怀疑和修正自己的判断。产品设计以求异为基本特征,新设计必然与众不同。而且设计者的经验存在个体差异。因设计者的经历、感受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思维习惯和定势,从而在产品的设计上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但设计者的经验只能在一定的实践水平上,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一定的实践活动有指导意义。而且,即使在适当的范围内,它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也是有限的。产品的设计一旦拘泥于狭隘的经验,势必限制设计者的眼界,从而阻碍设计思维创新。

产品设计也要基于必要的书本知识。它虽然是产品设计思维的基础,但设计思维源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而非单纯的积累。书本知识也是设计思维的起点,我们不能只拘泥于设计这个领域的知识,设计本来就是一个交叉性学科。在很多设计作品中,并不是设计本专业的人员做出的。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开阔的视野远比单纯局限于某个知识领域重要。

人的思维活动必然有思维主体,也就是自我为中心的一面。然而,一旦把这种现象绝对化并一味排斥他人的观点和立场,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阻碍设计思维的创新。设计要跳出自我,多参考消费者和使用者的想法。过去单纯靠设计者个人意识进行设计的时代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设计者必须根据国内外市场的设计现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设计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才能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市场需求。

2.新经济时代产品设计中事与物的新关系

无论是设计产品,还是对产品品质进行评价时,我们总会将意识定位在“物”的层面上。的确,产品是以可触及的物质形态存在的。不管是设计者还是使用者,都会不自觉地关注产品的物质属性。然而,产品不过是功能的载体,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是在购买产品的功能。当然,这里包含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实现功能是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而功能的承载者是产品的实体结构。产品的设计过程中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实际上是针对依附于产品实体的功能而进行的。因此,作为消费者物质化地看待产品及其设计是极为自然的事情。但作为设计者却不可单纯地、物质地看待产品的存在。体验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就应该建立起这样一种意识和态度,就是设计的意义不仅是物质的产品本身,而且还包含隐含在产品背后的体验。

3.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

体验经济时代是买方市场和消费的时代,是不是新产品,只有消费者才有判决权。它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一切都打上了顾客导向的烙印,从需求导向来说,只要改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就是新产品。消费者购买新产品越来越多是出于对产品象征意义和象征功能的考虑,即人们更注重通过消费来得到个性上的满足和体验。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对“体验”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美国经济学家B·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说:“所谓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消费者也能设计产品。大多数产品的设计创新都是对消费者需求深刻理解的结果,只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就可以对产品的设计做出新的定义,也就是由消费者通过自己对产品的体验来描述该产品的缺陷和新的设计构思。也许消费者没有能力通过技术手段来设计创新产品,但这并不重要,把体验后的事交给技术人员就行了。消费者也能参与产品设计,甚至进一步承认消费者是产品设计流程的一个前端环节,这样一个思维方式的变化,将带来产品设计新模式的重大变化。

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无论什么时候,一旦一个公司有意识地以服务作为舞台,以商品作为道具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这种新的产出一“体验”就出现了。消费者的体验,是产品设计的新途径。现在的手机给大家提供的是什么?从核心产品的角度讲提供的是通讯工具,从形式产品的角度讲提供的是MP3、数码相机、收音机、游戏机等的整合体,从外延产品的角度讲提供的是体验。产品体验的设计最主要的就是消费者的需求,一开始就要了解消费者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实验室里的冥思苦想。产品的附加价值是靠差异化来实现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渐趋成熟,靠技术产生差异化的空间日益变小,这就迫使企业只能在设计上寻求突破,也就是在产品设计上寻求差异化。每次我们使用一件产品时,我们本质上消费的是一种它所带来的体验。:

从使用者和消费者心理出发,产品应通过科学、适当的心理体验研究改进产品的可用性,使其能更好的实现其目的性。从设计者的角度看,设计的目的还应归结为促使消费者注意到产品,或者激发出一定的购买需求:或者将所需要传达的信息尽可能快速、准确地传递给目标等;其次,使用户在使用中能体验到满意、愉悦等情绪。体验经济下的产品设计的基础仍旧是传统的产品与服务,只不过是这些产品与服务中已经凝聚了体验价值。比如娱乐因素、文化因素等。体验是与消费者在情感上结合的关键。正如青蛙设计公司设计师哈特穆斯所说:“我相信顾客购买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他们购买的是令人愉悦的形式、体验和自我认同”。

篇10

关键词:设计思维 设计战略 单一产品企业 多元化产品企业

0 前言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战略系统并加以管理。企业设计战略是企业从自身经营的角度出发,结合企业经营理念而制定出的面向市场的商业策略。企业制定战略的目的就是建立一种竞争优势,即以最有效的方式努力提高企业相对优于竞争对手的实力。设计战略的提出与架构以基本的设计思维为前提,围绕企业的经营理念而展开,因此架构的设计战略是否具有市场竞争性和前瞻性,取决于企业层面的设计思维是否具有独特的创新视野。基于整合设计思维的设计战略架构方法打破传统多元化产品企业设计战略架构模式,依据对市场发展趋势的理性预估,结合单一产品企业的经营理念而开展,旨在帮助单一产品企业重新调整并建构真正面向未来市场的设计战略系统,以应对多元化产品企业在未来市场中的挑战,保障单一产品企业在未来市场中不会被轻易淘汰出局。

1 整合设计思维方法的提炼与形成

思维是人类高级智慧形成的源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和间接反映;传统思维方法有:联想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等方法。而整合设计思维则是根据以上思维方法的分析与归纳形成。

1.1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Associate Thinking)是指人脑记忆表象系统中,由于某种诱因导致不同表象之间发生联系的一种没有固定思维方向的自由思维活动。主要思维形式包括幻想、空想、玄想。其中,幻想,尤其是科学幻想,在人们的创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联想思维的类型包括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类型。例如接近联想就是当我们看到学生的时候就自发的联想到学校的生活等。

联想思维则帮助我们洞察当前企业在市场中的反应能力,根据企业现有能力推测预估企业当前的设计战略系统在未来市场中是否可行,是否重新调整并制定全新的设计战略系统来应对未来市场的变化。

1.2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就某一问题出发,最终得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越多越好,如图(1)所示。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发散思维具有核心性、基础性、保障性的作用,而基础性中的创新思维方法,有很多是与发散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发散思维有着独特性与变通性的特点。在斯滕伯格“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中,也很清晰的阐述了发散思维在其中的关键性作用。

发散思维让我们的思维变的更加流畅和独特,同时其变通性的强大优势特点为我们充分分析企业设计战略提供理论依据。让我们从企业的不同角度和所处的环境去多维思考企业市场在那里,未来市场又是什么。

1.3收敛思维

收敛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又称“聚合思维”、“求同思维”、“辐集思维”或“集中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的信息和解题的可能性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序列中去,最终得出一个合乎逻辑规范的结论。收敛思维也是创新思维的一种形式,与发散思维不同,发散思维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从这一问题出发,想的办法、途径越多越好,总是追求还有没有更多的办法。而收敛思维也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在众多的现象、线索、信息中,向着问题一个方向思考,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或发散思维中针对问题的最好办法去得出最好的结论和最好的解决办法。例如电磁炉的设计,就是将“热”作为一个点来进行思维,列出各种各样的热的方法,有“炒”、“闷”、“煮”、“榨”、“蒸”等等,然后进行收敛思维,进行分析与综合,最终设计出了电磁炉,如图(1)所示。

收敛思维让我们将思维的范围锁定在了企业与市场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我们尽最大的优势通过分析市场的走向制定面向未来市场的设计战略,收敛思维为我们如何思维并架构全新的企业设计战略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1.4整合设计思维

整合设计思维根据联想思维、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分析归纳而形成。联想思维帮助我们分析企业现有设计战略是否能够应对未来市场的变化,若应对不了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发散思维帮助我们通过不同形式的思维方法去为企业制定适合未来市场的设计战略系统;收敛思维则帮助我们在制定面向未来市场的设计战略系统的过程中进行数据分析与细节梳理,最终帮助我们建立一套健全且相对成熟的战略系统以应对未来市场的变化。

由于多元化产品企业无论在现存市场还是未来市场,都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绝对的优势来应对未来市场的变化,而单一产品企业受经验技术、资金支持、资源整合等的影响,无法同多元化产品企业在未来市场中形成横向和纵向上的竞争格局。因此整合设计思维模式在单一产品企业未来设计战略系统中的应用显的特别重要。整合设计思维要求单一产品企业应该在现有技术、经验等的基础上,着重从市场趋向、产品方向两个角度,通过对竞争环境、市场营销、产品研发、品牌巩固、创新体制等的考良,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与优势,去制定面向未来市场的产品设计战略系统。例如苹果公司的iPhone就是整合设计思维下设计战略系统的经典产物。苹果公司在过去依据对市场趋向的精准把握,着重从产品设计发展方向上进行突破,在iPhone的创新设计中运用整合设计思维将所有不同领域的功能巧妙的整合到一起,使之具有生命次序和优秀的人机互动沟通能力。例如,iPhone中数字书城则是来自于现实中的图书馆;iPhone的高清摄象,来自于照相机;iPhone的face to face来自于互联网中的视频通话;iPhone的影音播放来自于MP3和MP4以及互联网中的在线播放等。iPhone的成功就是将不同领域的核心功能巧妙的整合到了一起,将这些功能串联化,形成了优秀的人机互动体系。

2 设计战略系统在企业中的地位

任何企业的运行都是围绕企业的战略系统而展开,而企业的设计战略系统在整个企业的运行中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了体现了企业执行力的水平。

2.1设计战略

战略系统的运行通过战略管理来实现,战略管理是企业日益重视的管理方式,它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捕捉机遇、抵御风险,实现企业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以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战略管理包括三个部分:设计战略、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设计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增加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战略的导入和制定,不仅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在未来市场中始终保持强劲的市场覆盖力。

2.2设计战略在企业中的位置

企业的战略管理共包含三部分,分别是:设计战略、战略评估和战略实施。设计战略是战略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它为企业经营指明方向,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主线,也是战略评估和战略实施的基础。设计战略主要依据市场发展趋向和产品发展方向来展开制定,设计战略不同于经营计划,不是明年后年做什么,而是想到明天会怎么样,决定今天该如何做。因此设计战略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位置显而易见,设计战略制定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企业在未来方向上是进还是退。

2.3多元化产品企业制定设计战略的优势

多元化产品企业即拥有丰富产品类别与产品方向,在市场中呈现多维推进或者合作推进并具有强烈竞争优势的综合类产品企业。多元化产品企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产品资源和多维的产品营销模式,因此在应对未来市场变化中,多元化产品企业在制定未来设计战略时比单一产品企业更加从容。例如海尔集团,是我国第一白色家电品牌(世界500强企业),它在应对未来市场的变化中,其灵活丰富的产品资源结合成熟的战略管理系统,可以互相合作与整合形成多维推进或者合作推进的竞争优势,而单一产品企业则不具备这样的优势。因此改变效仿多元化产品企业设计战略系统架构思维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战略系统架构思维模式显的尤为重要。

3 整合设计思维下的单一产品企业设计战略系统架构

将大量要素设定优先排序,毅然舍弃多余内容,逐步将焦点凝聚于重要的关键,细细琢磨。这意味着整合设计思维要求单一产品企业在现有市场环境的基础上,去除不具备的多元化产品企业优势,重点分析当前市场中产品的不足与缺陷,提前推断并归纳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向,通过多维发散的思维方法,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与优势,集中分析并重新思考面向未来的产品设计发展方向与市场定位,真正从企业自身的经营角度和经营理念制定适合自己的设计战略系统来加以管理和执行,以应对多元化产品企业在未来市场中的挑战与竞争。

因此要架构适合单一产品企业的设计战略系统,就要根据整合设计思维首先对未来市场趋向进行分析与总结,进而结合市场发展趋向运用整合设计思维制定出适合企业的产品设计发展方向与产品定位,依次推进单一产品企业逐渐形成具有生命秩序的企业设计战略系统,如图(2)所示。

3.1整合设计思维下的未来市场发展趋向分析

整合设计思维依据传统思维方法中的联想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提炼而形成,因此它与联想思维有着共同的功能属性,联想思维将在整合设计思维的引导下为未来市场发展趋向分析提供理论依据。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与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消费者对使用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挑剔,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要求产品不仅要满足功能上的使用需求,还要更加关注消费者心理的诉求。从过去单一功能性产品到现在情感化产品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符合人机工学且具有优秀交互行为的产品在近年来备受青睐。例如苹果公司的产品就是充分分析了市场发展趋向,结合消费者的诉求而产生的,它是苹果设计战略系统下的产物,它满足了当代消费者对市场的追求和推动。随着消费者对产品更高层次的追求与期望,现存市场也必将成为过去,新兴市场也必将产生。SAMSUNG只所以能够在今日的阳光大道上狂奔,关键就在于数年以前便敏锐洞察到了消费电子行业的消费趋势及该行业中品牌所蕴涵的巨大价值。

因此对于未来市场发展趋向的把握对于建构企业设计战略系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整合设计思维通过联想思维的功能属性,依据过去与现存市场产品的发展路线,结合消费者的生理与心理诉求,分析判断未来市场将会是全球智能化市场,人与产品的互动性将更加增强,同时以人为中心不同产品间的互动也将会出现,这将会打破一人多物的交互关系,形成一人一系统的新型交互关系,如图(3)所示。3.2整合设计思维下的产品设计发展方向归纳。

通过对整合设计思维下的未来市场发展趋向分析,认为全球智能化将成为市场发展的趋势。因此基于未来市场的产品设计发展方向将在整合设计思维的引导下,结合联想思维,充分发挥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功能属性,综合分析并重新确立单一产品企业在未来市场中的产品设计发展方向,为企业建构面向未来市场的设计战略系统提供数据分析与理论依据。智能化市场要求企业打破传统的产品研发思维,改变传统研发路线,去设计适合于智能化市场的全新型产品来满足不同的消费者。智能化时代的典型特点就是要求产品以用户为中心,使用户使用的一整套产品形成系统,相互之间可以沟通和互动,形成一人一系统的新型模式。例如可以用手机或者其他移动设备来控制用户的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等,如图(4)所示。多元化产品企业因为有着丰富的产品资源和多维市场拓展模式,在构建面向智能化市场的设计战略时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单一产品企业无论从技术还是研发成本上来说,都无法形成一整套的产品系统来满足用户。因此重新思考并建立面向未来市场的设计战略系统成为单一产品企业迫在眉睫的首要课题。

整合设计思维要求单一产品企业明确自身的经营目标,在产品设计发展方向上寻找不同领域的企业合作并达成共识,形成企业与企业合作的机制,来共同研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智能产品系统来应对多元化产品企业在市场中的挑战。这种基于未来市场发展趋向分析下的产品设计发展方向具体表现为:

(1)它可以通过多方合作的方式,将各领域企业的核心技术凝聚到一起来共同开发一套智能型产品,且可继续保持自己的品牌发展和优势,不用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便可同多元化企业对抗。

(2)由于这种企业联合开发的成套产品系统使用统一的内部智能芯片,因此用户要购买其中一个产品,就必须购买其他合作企业的其他产品,来让整套产品系统形成智能互动与沟通。因此在营销战略角度上来说,这套联合开发的产品,只要其中一个产品市场反应优秀,而其他产品的营销率也随之上升。

(3)这种联合开发的整套产品系统要求合作的企业必须在自己的技术领域范围内做到最优秀,才能保证整套产品系统在市场中的占有率,才能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才能降低在市场中承受的巨大风险。这种合作机制因此延伸成为了监督机制和淘汰机制,使得企业群中的各个企业互相监督并尽最大努力在自己的领域不断进取,否则便会被联合企业群淘汰出局。

基于这种机制下的新型设计战略还能给用户带来更高的产品体验和产品品质,使市场迎来全新的竞争秩序,如图(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