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4: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篇1

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或称经济稳定增长法,是综合运用各种法律化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法律。由于各种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的综合运用需要通过蕴含于其中的计划以及外在于其上的计划加以连接和协调,因而经济稳定增长法通常被认为是计划法的一个部门法。

一般说来,正确认识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保障物价的基本稳定和经济的适度增长,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保持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对此,各国殆无异议。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经济稳定增长法才得以应运而生。

经济稳定增长法作为计划法的重要部门法,在经济法的宏观调控法中居于重要地位。宏观调控法包括财政法、税法、金融法和计划法等几个部门法,而计划法则包括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法、宏观经济协调法、产业结构法和经济稳定增长法等,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新经济法理论”的一般观点,也是对中外经济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实然与应然方面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由于计划法是更高层次的宏观调控法,因而在经济稳定与增长法中体现着法律化的财政、税收、金融与计划手段的协调和综合运用[1].

经济稳定增长法一般包括如下方面的规定: (1)规定把通过法律的调整来达到总体经济的平衡和实现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作为立法宗旨,它们同时也是各项经济政策的总方针,是该法的最核心条款。 (2)规定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稳定经济发展的重大目标和措施,由此涉及到各类相关计划的衔接以及各种经济手段的综合运用。 (3)规定发生大的经济波动或经济衰退时应采取的对策和治理措施,即含有危机对策法或不景气对策法的规范,由此还涉及到经济波动状态的确定等问题。 (4)规定关于经济储备制度方面的内容,包括重要物资、资金等方面的储备比重、负责机构,工作程序等。 (5)规定法律的执行机构及其职责。(6)规定相关立体的法律责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稳定增长是至为重要的。为了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加强宏观调控,尤其是加强经济稳定增长法的法律调整是十分必要的。在这方面,德国的立法及法律实践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故下面拟对德国的《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予以简略介绍和述评,以期加深人们对经济稳定增长法的认识,从而推动经济法的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

二、德国《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的立法背景

一战以后,作为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艾哈德在原联邦德国力倡并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发展,这是人所共知的。但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运作,离不开法律的保障,《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便是为了巩固和保障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运作而制定的一个基本法律。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及与之相应的经济立法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48—1958年,是经济恢复和“社会市场经济休制”建立时期; (2)1959——1973年,是实现充分就业,加强宏观调控时期; (3)1974年至今,是结构调整时期。在上述第一阶段,立法侧重子·保护竞争,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恢复和重建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较为重要的有 1957年联邦议院颁布的《德意志联邦银行法》和《反对限制竞争法》。在第二阶段,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滞胀等问题,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大大加强了。1961年联邦议院颁布了《对外贸易法》和《信贷法》,1967年又颁布了《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同时还进行了大量的社会立法。这一时期的立法重点是以《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方面的立法,即所谓的国民经济的“总体调节”,而《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是与其他相关的法律的调整分不开的。即它是以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作为前提条件的,其调整必须在上述其他法律共同调整的大背景之下,因为它是更高层次的宏观调控法。

然而,法律的规定又是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基础的,《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的出台同样也有其具体的原因和背景,现略述如下:

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原联邦德国的失业率一直都控制在3%以下,基本上实现了充分就业。但是,战后第一次全面的经济危机(1966- 1967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西德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国民经济各地区和各部门的发展愈加失衡;同时,六十年代“福利国家”政策的推行,使社会福利支出急骤膨胀并超过了同期GNP的增长速度,从而不仅给国家预算带来了很大压力,而且也导致了社会公共福利税和其他税负的增加,使西德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威胁。为此,艾哈德政府于互966年夏制定了一项反通货膨胀政策计划,提出了许多旨在消除经济“过热”的紧缩政策。但由于政府在同年更迭,基督教民主联盟 (CDU)和社会(SPD)的联合政府成立以后,即对上述计划作了较大修改,并由社会党经济部长席勒

鉴于上述的经济与社会问题以及国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的认识;联邦议院于1967年颁布了《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以下简称《稳定增长法》)。该法以实现上述的四大目标为立法宗旨,提出了一系列对国民经济进行总体调节的设想和措施,如制定中期财政经济计划,执行短期行情调节措施,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强化反危机措施等,这些方面都标志着凯恩斯主义“需求学派”开始对西德产生影响,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开始加强,从而使整个社会市场经济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成为“宏观调控时期”。

可见,《稳定增长法》作为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第二阶段的核心法律,其问世是有其自身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背景的,同时,经济政策和人们认识的转变与深化,也是它得以出台的重要原因。了解它的立法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主要内容,也有助于加以借鉴,为我所用。·

三、德国《稳定增长法》的主要内容

德国的《稳定增长法》由原西德联邦议院于1967年6月8日通过,同年6月13日公布并施行。该法于1975年作最新修订,全文共计32条。该法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在立法宗旨方面,该法开宗明义,规定联邦和各州应当通过各种经济的和财政的措施以达到总体经济的平衡;这些措施的目的在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促使经济持续地适当地增长,同时保持物价稳定,高度就业和外资平衡。可见,该法是把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作为经济政策的总方针和立法宗旨,这与计划法的宗旨是一致的:同时,该立法宗旨也是该法一切其他条款的核心。

物价水平稳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至为重要的,艾哈德认为,经济繁荣同物价稳定可以并行不悖,物价水平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稳定,通货稳定和物价稳定是社会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因此必须要反对通货膨胀。较高的就业水平在广义上是指生产要素的最充分利用,在狭义上则仅指劳动力的充分就业程度。联邦劳动局认为,充分就业是指所有在国内居住,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者,都能得到与其愿望和要求相适应的工作。对外贸易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各项目的平衡,包括商品、劳务、非贸易收支,转移收支及长,短期资本往来等项目的平衡。上述三项目标的实现,能够为经济增长创造稳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因而它们是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前提和基础,所谓经济的适度增长是指经济增长不应 “过热”,而应以经济与社会的稳定为前提。德国的经济学家们认为,经济增长的目的是提高全社会的富裕程度,增加全民福祉,因此从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角度来说,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实现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没有法律加以协调和规制,四大目标便只能是“魔术四角‘,实现甚难。正因如此,经济稳定增长法必须把四大目标的实现作为立法宗旨,以求在法律的保障下,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在指导方针方面,当出现危及上述立法宗旨的情况时,政府有义务立即制定“指导方针,使各级地方政府、各同业公会以及企业联合会采取同时互相配合的一致行动,以尽快实现立法目的。此外,这种政府的指导方针还应对在特定形势下的整个经济的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特别说明。可见,指导方针同样具有宏观协调的作用。

3.在财政计划方面,该法要求根据立法宗旨条款中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需求来安排财政支出的规模和构成以及决定是否准许将某种负担列入下一财政年度作为债务;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超计划的支出必须履行严格的法定程序。

此外,联邦财政应建立在财政五年计划的基础之上,在计划中应列出预计的各种支出的规模与构成,以及由预计的整个经济的生产能力的发展而决定的抵偿各种支出的可能性,必要时还应列出选择性的核算方案。另外,财政计划应由财政部长提出并加以说明,计划由联邦政府通过后,还应提交联邦议院与联邦参议院。

4.在投资规划方面,联邦政府应规定各部作出投资规划的范围,各部的部长应提出在该部业务范围内的多年的投资规划作为财政计划的说明材料,连同其他必要的估算材料,一并送交财政部长。投资规划应按急迫程度和年度加以划分,规定在最近数年内应实施的投资行为。在每一年度内应列出应继续实施的和新的投资行为以及分摊到该年度的部分投资额。

5.在贷款计划方面,为了防止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遭受破坏,联邦政府经联邦参议院批准,可以法律性命令,对于联邦,州等政府性质的主体在法定借款权限范围内以信贷方式筹集货币资金的行为加以限制,并可将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贷款限制在一个最高额之内;同时,还可对特定种类或特定数额的贷款,限制其仅能依二定的时间计划或仅能在一定借贷条件下接受,尤其是长期贷款或者债券贷款,更是如此。上述联邦政府的法律性命令的有效期最长为一年,并且,若联邦议院在该命令公布后六周内要求废除之,则该命令应立即废除。

此外,,依该法成立的国家信贷特别小组应根据资本市场的情况,最长以每三个月为期,定期制定时间计划。计划应确定上述法律性命令规定的贷款的顺序和数额,以及贷款的条件等。这种时间计划可因联邦财政部长的宣布而具有拘束力。与此同时,各州应保证自身及其所辖各政府性主体通过贷款方式取得的货币资金保持在依该法规定的限制范围内。

6.在经济储备方面,该法规定在预算中应列入当需求扩大超过国民经济的支付能力时,由德意志联邦银行补充偿付的债务资金以及设置经济协调储备金的资金。为了防止对整个国民经济平衡的破坏,联邦政府经联邦参议院批准后,可以法律性的命令,指示联邦和各州为它们各自的经济协调储备金提供资金。经济协调储备金由德意志联邦银行(即德国的中央银行)储存。

此外,在执行联邦财政计划方面,如何运用经济协调储备金中的资金,由联邦政府决定;同时,在联邦财政计划中应设立一个备用项目,在此项目下从经济协调储备金所作的支出,必须得到联邦议院的批准;与此相适应,还应再设一个备用项目,以记入经济协调储备金方面的收入。

7.在税收方面,与经济协调储备金的筹集相联系,联邦和各州应提供的储备金总额,在一个财政年度内不得超过联邦和各州在前一个财政年度的税收收入的百分之三。同时,为与财政计划相协调,还应兼顾各州之间的财政平衡和平衡分配、平衡负担。此外,如果个人所得税和法人所得税依《所得税法》和《法人所得税法》的规定而提高,则联邦和各州应根据提高后的个人所得税和法人所得税的征税收入,向其各自的经济协调储备金相应地提供补助资金。

8.在外贸方面,如果外贸活动对整体经济的平衡有所干扰,并且仅以国内经济方面的措施不能排除这种干扰,或者虽能排除但却会影响到宏观经济目标,那么,联邦政府应尽一切可能谋求国际经济方面的协作;如果即使如此仍未能奏效,则联邦政府应采取为维持外贸平衡而可以采取的各种经济政策—上的手段。

9.在经济波动的对策方面,联邦政府可以决定,在全国普遍的经济衰退危及到立法宗旨条款中所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时,拨出补的支出。为此,应首先从经济协调储备金中拨出必要的资金,联邦财政部长和联邦经济部长亦应提出必要的措施。补的支出仅能用于财改计划中预定的目的,或者作为财政补助,用于各州和各乡镇(县)为防止对整个国民经济平衡的破坏的投资,联邦财政部长为此也有权超出《财政法》所授予的借款权限,依该法可以接受五十亿德国马克以下的贷款。此外,在发生危及宏观经济目标的一般经济衰退时,投资行为亦可作适当提前,以使其在短期内实施。

10.在机构设置方面,该法规定,成立以联邦经济部长为主席的国家经济平衡发展委员会,其成员包括财政部长、每州代表一人、乡镇与县的代表四人,联邦银行亦有权参加其会议。该委员会按照联邦经济部长制定的《围家经济平衡发展委员会议事规程》定期开会,主要讨论为达到该法的目的所必需的—切经济平衡发展措施以及填补财政上信贷需要的各种办法。此外,该委员会还设立以联邦财政部长为主席的国家信贷特别小组,该小组应根据资本市场的情况,最长每三个月制定一个时间计划,当小组意见不一致时,联邦财政部长也可经联邦参议院批准而自行制定一个时间计划。国家信贷特别小组依据联邦财政部长制定的议事规程进行开会讨论。

11.在法律实施的协调与协助方面,对于法律规定的各项任务,应注意联邦、州与乡镇间责任平等的原则;在履行州的任务与地方任务的同时,对于柏林州、不来梅州和汉堡州特殊情况应予考虑。此外,各州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使乡镇和县的财政管理符合于经济平衡发展政策的要求,并保证该州与其所辖乡镇、县和县际临时组合通过贷款方式取得的货币资金保持在依本法规定的限制范围之内。另外,联邦与各州相互之间还应提供为贯彻经济平衡发展的财政管理以及制定各自财政计划所必要的情报;同时,州的高级主管机关在接到要求时,应向联邦财政部长通报关于州,乡镇、县和县际临时组合的信贷需求情况。

除上述保障宏观经济四大目标实现的各方面的措施外,为了进一步保障立法宗旨的实观,该法规定联邦政府每年一月应向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提交年度经济报告,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依法对专家委员会的年度意见书提出政府意见; (2)说明联邦政府在本年内要致力争取的经济上和财政上的目标(年度计划),年度计划应采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核算的方法和形式; (3)对本年内计划中的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加以说明。

通过上述对德国的《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的主要内容的简略介绍,不难得见,该法规定得是十分全面的,它不仅包括了一般的经济稳定增长法应当包括的内容,而且还依本国情而有所创新。该法的核心是其立法宗旨,即保障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的实现,该法的其他一切条款都是围绕此核心而加以规定的。为了实现立法宗旨,该法全面地规定了计划,财政、税收、金融、投资、外贸等各方面的经济政策及其经济手段的配合;规定了经济协调储备金制度和发生经济波动的对策;规定了各级政府的职权,义务和责任;还规定了设立国家的经济平衡发展委员会作为宏观协调机构,以通过该机构对上述各种经济政策及其手段进行综合运用和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从而实现总休经济的平衡,实现宏观经济的目标。这些方面内容的规定所体现的基本精神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是值得各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立法和法律实践中加以借鉴的。

四、德国《稳定增长法》的现实意义

现代市场经济是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任何一个国家在其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宏观调控,这是从各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中自然能够得出的结论。其实,即使是经济自由主义者也并非都反对一切国家干预。如艾哈德就认为,国家作为掌握着比赛规则的裁判员,其责任仅在于保证比赛规则的遵守;对违反规则的行为,裁判员当然要管。因此他并不是一般地反对国家干预,而只是反对包罗万象的国家干预。事实上,在六十年代中期艾哈德离职以前,西德一直实行的是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的社会市场经济,在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方面,更侧重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国家干预较少。而在此后至八十年代初的社民党执政时期,则更多地强调宏观调控和“总体调节”,主张制定中期财政计划和经济计划。在基督教民主联盟执政的现阶段,经济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和经济政策再度抬头,但即使如此,也并非要排除国家必要的宏观调控。制定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第二阶段的《稳定增长法》体现了加强宏观凋控的思想,强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各种经济政策及其手段的综合运用,这对于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德国的《稳定增长法》虽然没能彻底解决德国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但这并不能归咎于该法本身;它实际上对德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巩固和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应当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增长的稳定是低层次的,而没有稳定的增长也是不会长久的。为此,必须努力实现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均具有重要意义的宏观经济四大目标,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则必须采取各种有益的措施,尤其应注意财政、税收、金融、计划等各种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的综合运用,以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经济波动或曰经济危机、景气变动是极有可能的,为了保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还应建立经济储备制度,并应采取其他反危机措施。但无论是运用各种经济政策及其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还是保障反危机措施的有效施行,都需要有一个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宏观协调的机构,因而还必须设立协调和保障整体经济平衡的机构及专家咨询机构来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而这些内容都需要稳定增长法加以规定。

由此可见,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阶段,通过法律的形式把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确立下来,制定一部《经济稳定增长法》也是十分必要的,它将在很大的程度上有助于国家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从而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在立法方面,德国的《稳定增长法》在许多方面都是可资借鉴的,因而它对于加强中国的经济法制建设和经济法的法学研究,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注释

[1]参见拙文《经济法学的法律经济学分析》,载于《法学研究》1992年第5期;《中国“新经济法理论”要论》,载于《中外法学》1993年第1期。

[2]参见蔡东兴等主编《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宏观经济管理》,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7页以下。

[3]参见谢怀轼译,[联邦德国]《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载于《法学译丛》1989年第1期。

[4]这种思想亦反映在路德维希·艾哈德的名著《大众福利》一书中,该书的英译本书名为《来自竞争的繁荣》(Prosperity through Competition,1958)。

篇2

摘 要 随着我国建设的不断推进与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国有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其中现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重要的发展内容,能够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本文将针对现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应的探究,从而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现代国有企业 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 管理方式 生产经营

随着现代国有企业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了现代国有企业未来的实际发展趋势,国有企业必须在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二者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之上,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及固有联系进行相应的努力与探究,从而采取措施去促进现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进行。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经济体制发生了转变,其国有企业也在迅速发展壮大,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国有企业文化属性的进一步转变。所以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又有了新的要求,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间具有相应的联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能够为企业文化建设奠定基础,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反过来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

思想政治工作其属性偏向于政治,所包含的内容基本上属于党和国家所下达的总路线与总方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于个人来说不仅仅能够促进廉政,同时也能够塑造企业与员工正直的工作面貌。另外落实好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为了确保国有企业能够明确党的发展目标,积极配合党的发展路线,为国计民生而进行奋斗,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而企业的文化建设则是文化属性与经济属性成分较多,是企业自身的发展行为,每个企业都会有自身的企业文化,都会进行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建设,这种文化建设更加有利于企业去进行综合性的管理与控制,才能够提升企业的软实力,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综合水平。所以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之间是互帮互助并且相辅相成的,不仅仅能够促进企业整体思想上的统一,同时也能够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思想进步带动企业经济文化的整体进步与发展。

二、如何落实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并且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一)建立企业职员档案库,丰富培训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不是仅仅设立出规章制度就可以完成的,要落实到每一个企业领导以及企业职员的身上,所以需要建立相应的企业职员档案库。这样就可以以建立企业职员档案库的方式了解企业职员的实时动态,分析思想行为,从而针对员工的整体及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其实施的手段就是丰富职员们相应的培训活动。对于企业员工要实现再教育,因为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时候会根据社会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工作内容的相应改进,所以及时进行思想培训与思想教育都能够较好与党及国家的发展方针相接轨。

(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

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之中,需要不断完善理论,使其能够较好地指导相关工作,因此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借鉴国外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同时也要注重在地域化区别上的相应改进,在引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时,需加强企业文化理论体系的本土化进程,在理论体系中不仅仅要体现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特点,同时也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转变。除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外,也要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目标,从而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的完善。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之间的融合

我们不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脱节来看,而是要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的融合方式,促进对于二者关系认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其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发展。这不仅仅是企业与党之间的重要的建设项目,也是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路径。

三、结语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之中,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其发展过程的重中之重,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要在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背景下,落实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同时,利用加强对企业职员的教育培训、完善企业文化及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等多种方式,促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二者关系的把握,从而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琳.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

[2] 陈肖帆.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D].湖北工业大学,2014.

篇3

自去年8月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1998年GDP增长三、四季度分别达7.6%和9%,全年达7.8%。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正常:(1)一季度GDP增长8.3%,虽低于去年第四季度,但比去年同期高出1.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长10.1%,比去年同期高出1.9个百分点。(2)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开局良好,投资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果,从各类产业投资增长来看,一季度一、三产业投资大幅增长,第二产业投资增长趋缓,一、三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分别由原来的2.2%、55.8%上升为4%、61%,而第二产业投资的比重由42%下降为35%,变化趋势符合当前产业政策走向;政府投资明显扩大,投资渠道趋于多元化,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7.3%,其中预算内投资增长67.8%,国内贷款增长38%,债券筹资增长8倍,自筹资金增长12.1%,只是利用外资同比下降近30%。(3)一季度市场销售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6%。(4)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同比增长26.1%。这种增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国内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比增长21.1%,占收入增长的35%;二是来自加强征管,大力防欠清欠,税款查补收入同比增长38.5%,占收入增长的12%;三是来自严厉打击走私活动,保证了海关进口税收的大幅度增长,其中关税同比增长144.4%,海关代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比增长107.1%,海关税收增长占全部收入增长的40%。(5)金融运行基本平稳,人民币汇率继续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长。

多项指标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仅半年,其效应从3月份开始出现递减迹象:(1)GDP一季度增长8.3%,二季度增长7.1%,增幅比一季度下降1.2个百分点,整个上半年增长7.6%,工业增加值上半年增长9.4%;(2)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比一季度回落了4.6个百分点,5月份国有及其它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一季度回落5.1个百分点;(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月份同比增长5.7%,比一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5月份同比增长5.3%,比4月份又放慢0.4个百分点,同时居民储蓄在前3个月增加4446亿元的基础上,4月份又增加554亿元,5月份又增加857亿元,1-5月新增5857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986亿元,截至5月末居民储蓄余额已达59226亿元;(4)市场价格继续走低,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2.2%,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下降3.5%,降幅进一步加大,5月份两种价格同比降幅与4月份持平,但居民消费价格已14个月连续下降,商品零售价格已20个月连续下降;(5)各层次货币供给量增幅回落,5月末M0同比增长9.06%,比一季度、4月末分别回落2.14和1.29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13.27%,增幅分别回落1.63和0.8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17.17%,增幅分别回落0.63和0.7个百分点;(6)进口逐月加快,出口继续下降,4月份同比下降7.3%,降幅比3月份扩大3.7个百分点,整个上半年下降了4.6%。总之,经济增长呈下滑趋势,工业增长明显减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下降,出口额同比仍是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由强转弱,供大于求状况加剧,物价继续走低,也就是说存在明显的紧缩力量,亟需增强扩大内需力度。

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效应随时间的推移而递减是必然的。值得重视的是,去年发行1000亿元国债是逐步投入的,今年仍在继续,而且今年预算又加大投入250亿元,为什么它的效应会递减这么快?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二、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可以继续实施

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可以继续实行下去,涉及对积极财政政策内涵的认识问题。据我理解,积极财政政策不是一个规范的学术词汇,它是针对自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的职能作用趋弱的状况而提出的,它的内涵应是全面启动各种财政手段,并通过各种财政手段的相互配合,充分发挥财政在市场经济下应有的职能,即合理配置资源、调节收入分配以及稳定和发展经济的职能。这样全面理解的财政政策和市场经济非但不是矛盾的,而且是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是国家对市场运行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因而不能把积极财政政策理解为单一的扩张性政策,也不能理解为只是使用发行国债这一单一的财政手段。采取大幅度增发国债的办法,只能是在特定情况下的特殊措施,当然不能是长期的财政政策,而从长远来看则应是以增收节支为主、以发行国债为辅、灵活运用多种财政手段。

先看看我国当前国债的发行情况和未来趋势。根据有关资料计算,1998年我国国债余额6495.1亿元(当年发行额-当年还本付息额+上年余额),占GDP的比重为8.2%,目前仍处于低水平。根据现代国债原理,一般惯例是以新债还旧债,从理论上说,发债的最大限度可以以政府丧失信誉以至国债发行困难为限,到了国债发不出去的时候,还本付息才必须由增加税收来支付,只能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国债是延期的税收。而我国当前国债仍是居民抢手的投资工具,以此可以判断国债发行仍具有很大的潜力。

国债发行潜力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还必须对当前财政的负担限度进行认真分析,给以足够重视。我国进入摼盼鍞之后,国债发行额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1995-1998年各年的增长率分别为46.9%、22.3%、30.5%、37.3%,国债依存度(按国内债务收入/中央本级支出+全部还本付息支出计算)也呈增长趋势,各年分别为52.6%、53.4%、54.3%、60.5%。我国每年的国债收入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于原有国债的还本付息;二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由于过去发行的国债多是3-5年中期国债,而摼盼鍞期间又面临还本付息的高峰期,所以国债中的还本付息部分的份额逐年加大,1995-1998年各年还本付息(包括外债部分)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6.7%、66.7%、77.5%、71.0%。也就是说,当年发行国债数额虽然越来越大,但可用于弥补当年支出的数额却越来越小,而这正是国债发行额和国债依存度不断加大从而加剧当前财政困难的症结所在。这种状况通过国债操作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如改善国债期限结构,今后多发一些长、短期国债,避免还本期过分集中形成还债高峰,或将本息分离,将付息归入经常预算或每年付息,避免到期集中付息,加重还本付息负担。实际上我国已经开始进行这种操作,并且还本付息的顶峰已经过去,明显的迹象是1999年的还本付息金额已经开始下降,由1998年的2351亿元下降为1912亿元。应当指出,减轻国债负担的主要措施还应是通过深化改革,提高预算内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因为,国债依存度是分子和分母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只要分母增长快于分子的增长,二者的比值就可以下降。计算国债依存度的分母有两个因素:一是还本付息,这是由过去发行的当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发行额决定的;二是中央本级支出,显然这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既要提高预算内收入占GDP的比重,也要提高中央本级支出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只有摿礁霰戎財逐步提高,才有可能逐步降低对国债的依存度。当前和今后的问题是,对连年大幅增发国债必须慎重,防止重新出现还债高峰带来潜在的债务危机和财政困境。

下面再看看我国当前预算内财力和未来可能集中的财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预算内收入(不含国内外债务)占GDP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至1996年才开始有所回升,1994-1998年5年间分别为11.2%、10.7%、10.9%、11.6%、12.4%。楼继伟副部长在1998年地方财政决算汇审会厅(局)长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了未来可能集中财力的趋势,据他的预测,经过3-5年的时间,可以力争使我国财政收入(指预算内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具体措施包括:(1)积极扩大财源,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可以提高1-2个百分点;(2)进一步完善税制可提高0.5-1个百分点;(3)通过摲迅乃皵将分散在各部门的财政性资金纳入预算内,可提高4-5个百分点;(4)在摲迅乃皵过程中对继续保留的政府性基金和收费纳入预算内,可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的测算可能还没有包括大约占GDP的0.5%的直接冲减收入的企业亏损补贴、已经在预算中单独列项的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1998年占当年GDP的1.5%,还应当考虑可以社会保障收入名义纳入预算的大约占GDP的4%的撊O崭@延脭。如此计算下来,未来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可能达到25%以上,也就是说,目前预算内的财力仅相当于未来可集中财力的一半。由此可见,当前国家财政的症结所在是财力分散,所以党的撌宕髷确定的摷胁屏Γ裥瞬普方针,仍然应当确认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财政工作的总方针。集中财力不能仅是形式上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而关键是要确定提高政府可以统筹安排的财力的比重,以便保证政府可以灵活调度,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实现国家各项重大方针政策。

有人提出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着支出上的扩张政策与收入上的紧缩政策的矛盾,即收入上的紧缩抵消了支出上的扩张效应。这种意见实际上是在肯定支出上实行扩张政策的同时,对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政策措施提出质疑。所谓收入上的紧缩政策,无非是指财政收入的增长会对民间投资和消费产生排挤效应,因而有人明确提出应实行扩张支出与减税同时并举的财政政策。我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这种意见是值得商榷的。其一,既然肯定在支出上实行扩张政策是对的,那么扩张支出的收入从何而来?增发国债可以刺激内需,但增发国债只能用于建设性支出,而增加中下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如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特别是保证下岗人员的最低生活保障等,同样可以刺激内需,但增加这些经常性支出必须靠增加税收;其二,财政收入的排挤效应是来自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过高,而我国当前以税收为主的预算内收入占GDP的比重是偏低,不是过高,因而一般的减税是不可行的;其三,上已述及,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措施主要是摲迅乃皵,一方面清理整顿乱收费,减轻企业和居民额外负担,一方面将应当保留的收费集中到预算内,这种措施不存在排挤效应问题;其四,增加税收的正常措施是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清理欠缴,只要严格按国家政策征税,该征的征,该减的减,该免的免,不是强制地征收摴匪皵,这里也不存在排挤效应问题;其五,在当前社会需求低迷的情况下,即使实政策作用的前提条件。

如何全方位启动消费需求,成为近来全民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已经到了采取果断措施的时候了。为什么多次降低利率,物价长时间走低,而居民仍然有钱不花,热衷于储蓄?恐怕主要原因还在于居民消费心理的变化,即对收入趋势看低而对支出趋势看高,人们总在盘算子女教育要花多少钱,买房要花多少钱,医疗保险要花多少钱,未来养老要花多少钱,即使手里有一点钱也有后顾之忧,不敢大胆去消费。所以适当提高收入增长水平是启动消费需求的首要前提。改革开放20年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1%,而近4年来仅为4%左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9%,但1986年以后的13年也大致徘徊在4%左右(参见1999年6月10日《经济日报》1版)

篇4

[关键词]建筑 设计 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174-01

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业更新换代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电子技术与人类古老行业的结合,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一个国家拥有多少数量的智能建筑,及建筑物智能化程度的高低,显示出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表现。智能建筑将是以后建筑的主要潮流,但在现在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阻碍着智能建筑的顺利发展,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及浪费,必须抓住发展机遇,从明确认识,完善政策,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高专业人员技术素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发展建设智能工程,寻求处理问题的方法措施。

一、智能建筑发展方向

智能建筑的重要标志是智能化集成系统,也就是通讯自动化,建筑设备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三个系统的集成。是原来建筑物中“弱电”系统水平的极大提升。这种提升使不少人在认识上产生了误区,许多业主及设计人员对智能建筑的功能,信息化产品了解较少,形成一种盲目的“智能热”,造成智能建筑的规模和功能超出实际需要。事实上智能建筑属于高科技,投入也相对高,工程有一定难度,技术含量高风险也大。国家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把智能建筑定义为:“智能建筑系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对于高智能的建筑物未来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深度,根据不同的需求发展需要的智能建筑。在我国的智能建筑,其智能化程度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既经济又实用为发展方向。设计中各种智能化系统存在的必要性能否满足建设者的需要,必须树立以人为本观念。

二、智能建筑一体化运作

智能化建筑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技术领域,智能化建筑技术是新兴的高科技领域,技术发展并不完美,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因智能化建筑不是单一建筑或单一设备产品,而是多学科多个专业技术综合应用的整体建筑产品。其技术发展必须要多个行业,多个管理部门的协调共同发展。可见传统工程设计单位专业技术构成,己远远不能适应现时代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需要。智能建筑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外,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新材料学等技术发展,正在渗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学科技术领域中,实现人类聚居环境的发展目标。智能建筑是随着信息时展起来的新技术,是集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土建及装饰,水,电,暖通等专业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智能建筑技术必然要求建筑设计与其相适应,因此工程设计单位必须及时调整相应专业结构,更新加强智能化高新技术相关专业的技术力量。

三、完善适应的政策措施

智能建筑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发展快车道,人们的传统观念及旧规程不能适应时代前进的需要。对于智能建筑专业的规范化,必须统一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智能建筑开发突出的问题是缺乏规范和标准,开发商对参于建设的各方如设计,集成商及供货商没有更有效的监控措施,使用到工程的智能化设备在无检测,无规范标准情况下任其使用和随意验收,而交工后不能正常使用,造成智能建筑整体功能不完善,达不到智能化要求。现在国内智能化建筑市场还缺乏规范行为,需要从行政管理和技术措施上对智能建筑市场和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管力度。智能建筑的发展必须符合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方针。政府参于和指导规范智能建筑的管理极其关键,理顺现行建设体制,按市场规则引导和推动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具体操作上要建立健全智能建筑的管理体制,完善设计,施工,系统集成,工程监理单位的资质审批,严格制度审查及工程验收制度。制定相应的法规和管理办法,使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大处罚,使我国智能建筑从小到大,从局部到整体形成一个优良体系。

四、提高设计人员专业水平

智能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人员的素质总体水平急待提高。许多设计单位没有智能建筑化系统的设计资质,缺乏智能化专业设计人才,特别是建筑“弱电”人才,在智能设计与施工管理方面均存在严重不足。导致许多设计技术问题遗留给集成供应商或施工单位,造成智能化系统的质量低劣和先天不足。因此,智能建筑的管理者与使用者的素质也应全面提升。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智能化生活小区

社会己进入到信息时代,依赖科学技术创造舒适的生活空间。智能小区的提出是社会个信息化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推行小区建设符合中国国情,既可节省土地又便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综观国外智能建设小区发展,国内小区发展处于初期走步阶段。从实际使用角度出发,社区网络建设为未来真正的智能小区搭建基础平台。要建立智能化住宅的质量保证,加快物业管理的立法,形成基本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建设好智能小区的关键要处理好两个方面问题:①市场定位:由于智能小区提供的是商品化住宅,是面向社会的各种人居住,小区与智能大厦相比,市场化特征更为突出。②经济适用性,智能小区的建设必须是经济适用,可靠安全,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性,其中经济适用是关键的。人们需要可以承受的智能化建筑,没有实际应用的智能化建筑是人们所不被接受。

综上浅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智能建筑会逐渐走向规范化和正规化,在质和量上有一个大的提升。智能化建筑这一高科技产物为建筑业开创了新的内涵,同时也使现代建筑业在领域的各个环节发挥人的聪明和创造力,为我国智能建筑事业的高速发展提供科学有序,规范健康的中国道路。

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问题;环保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急剧递增,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城市资源和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环境危机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保证城市的正常持续发展,环保必须在城市规划的初期就介入,并将对环境的考虑充分融入到整个规划中,做到未雨绸缪才不致于等到环境恶化了,付出再高代价也难以恢复。

一、城市规划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城市规划作为市政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优化城市资源配置、调整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手段。中国城市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并且长期来延续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城市在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城市污染正以与其相同或更快的速度扩展。城市人口的剧增,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超出了本来有限的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震动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发,人类生存环境已到了支持生命能力的极限。

二、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环境保护规划是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城市的规模、性质、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根据对城市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所制定的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为目标的规划体系。我国环境保护必须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总方针。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整体规划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早期介入的原则,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环境保护规划是综合性较强的规划,不仅包含通常环保规划所涵盖的环境污染整治规划,还应从保护和利用城市生态资源环境的角度出发,与城乡一体的土地利用发展规划、有机的城市产业用地结构框架、节能环保的交通规划、城市自然环境资源保护规划、城市文物保护规划、城市减灾防灾综合保障规划、雨污水处理利用规划和城市园林绿化及垃圾无害化处理规划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完整的城市生态资源利用保护规划。

三、城市环境保护规划重点领域

在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前期需要做许多前期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是环保规划的基础,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如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社会环境,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环境质量状况,如水、气、声、渣的质量现状及其治理状况,城市生态环境现状与功能区划等。前期工作完成后应针对基础工作作出环保规划应重点进行的内容,现简要从五个方面重要环境要素进行概述。

1、大气环境

城市环保规划中大气环境是最总要的领域之一,大气排放规划就是在分析城市大气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划分功能区,根据既定的环境规划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排放浓度,并制定出科学的排放规划。具体整治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工艺和布局 :优先发展高附加值、能耗低、排污少的清洁生产型产业和工艺;将污染型产业布设在城市的下风,并保留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功能,将高污染 的产业布置在环境容量大的地方,尽量避开环境敏感地段。优先和充分发展节能、高效、污染少的交通系统:禁止销售和淘汰尾气超标车,加快机动车燃料改造,使用天然气和电能等清洁能源,大力提倡公共交通和绿色出行。改变能源系统及能源转换技术: 实行区域集中供热、供气,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或者把煤等污染重的能源集中转换成清洁能源后再使用。减少建筑扬尘:规范市政建筑施工和城市卫生管理,敷设管线要一步到位,增加城市硬化率,尽量减少扬尘污染。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建立城市立体绿化体系:有效利用植物来净化大气环境。

2、水环境

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指在对水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容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其整治措施: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污水排放量。如加强集中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雨污水截留管网等的建设,有效提高城市污水治理率和回用率,减少污水排放总量。河道的综合整治:河道治污工程量大面广,需要大量投资,所以寻找先进实用,造价低廉的技术如生物净化技术对受污染河道进行治理修复,从而提高其溶解氧水平和河道自净能力已迫在眉睫。加强城市防灾、减灾保障规划工作,减少灾害来临造成的对自然生态水体的污染危害。污水回用:生活污水可用于农林灌溉;增加工业用水及其处理废水的循环利用率;雨污水分别截流,雨水回用;鼓励城乡居民重复利用废水,这样就可大大降低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和污水排放的总量。改变落后生产方式,推行少废无废的清洁生产工艺采用先进污水治理设施和工艺,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尽量减少排放。

3、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三大类。在城市环境规划中最主要的是注重生活垃圾,而最应防范的是工业固废,特别是工业固废中的危险废物。其具体整治措施是:建立完善的垃圾清扫、分类收集和储运处置利用及运营系统:一般性的固废应与危险废物按特性分类收集、储存与处置,禁止一般固废与危废混合收集、储存、运输、处置。一般固废和危废设施、设备及场所的规划立足长远,远近结合,同时要加强管理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储运固体废物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垃圾分类后要及时送往相关部门回收,特别是对于已被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垃圾填埋场、焚烧场及其他处置场所的建设和运行必须规范,严防造成次生环境污染。国家应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可重复利用产品及易生物降解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在产业布局上,将可综合利用资源的产业进行集中设置,形成相关产业综合利用的有序的“投入、产出”生态产业链,实现在城市环境规划中把固废进行综合利用。

4、噪声

噪声污染整治规划是在噪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功能区划的噪声控制要求,制定出具体的整治措施规划。用规划的手段防治:噪声防治必须遵循规划先行的原则,从空间地域避免噪声的污染,在区域功能布局上,要充分考虑噪声污染的控制要求,各功能区不能混杂设置,特别是噪声敏感目标必须要远离工业区及交通干道。还可以利用城市绿化规划来阻隔噪声的污染。运用法律手段防治:噪声防治遵循过错责任原则、先入为主原则、无污染免责原则,以法律手段来规范责任方的行为。运用技术手段防治:噪声防治遵循分类指导原则和全过程控制原则,可从空间地域、施工时间、操作规程和噪声源等方面进行控制。对噪声源可以采用吸声、隔声和减振等手段控制。

5、生态环境

城市规划项目在选线、选址、组成和内容、工艺技术、施工和运营方案等方面凡涉及不可替代、极具价值、极敏感、被破坏后很难恢复的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时,必须提出可靠的避让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涉及采取措施后可恢复或修复的生态目标时,也应尽可能提出避让措施,否则应制定恢复、修复和补偿措施,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应按项目实施阶段分别提出。

四、结语

城市环境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城市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们在利用地球环境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系统自身的特点和生态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生态规律的惩罚,充满生命的生物圈就已不再适合以人类为主体的生物的生存,资源枯竭,就更谈不上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城市的规划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城市规划环保规划必须先行,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保教育;防治措施;城市污染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我国城市在规划建设上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城市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努力使城市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然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往往由于太过注重开发建设而忽略环境保护,城市污染正以与其相同甚至更快的速度在扩展。因此,考虑解决城市中的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但我国主要负责各个县市城市规划的单位在城市建设上缺乏环境管理的经验,加上我国的“环保教育”起步比较晚,意识较为薄弱。城市规划单位大都是从整个城市的整体规划上着手考虑,并未对城市建设而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加以考虑,例如,水、空气、噪音污染等,因此,如何在城市规划初期就解决城市中的环境问题,成为了城市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

1.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及其主要内容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涉及经济、人口、资源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问题。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功能区划分、污染物总量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项目等方面,实行综合规划。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开始运用科学的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克服了以往城市建设发展的无序性、随意性与盲目性,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和法律保障。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它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了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依据对城市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所制定的以保护人类的减少污染、生存环境、节约资源为目标的规划体系。按照我国环境保护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同步规划、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

2.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而形成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受经济的发展情况制约,同时也受上层建筑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城市人口的的规模在迅速增长,经济也在高速的发展,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水体污染和空气质量问题严重。由于城市人口规模的急剧增长和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大量的污水没有经过污水处理而直接排入到江河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上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化工燃料的大量使用,粉尘、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受季风影响,被污染的空气会将污染源带到其他地方,使得国内整体空气健康指数逐渐降低。

2.3固体废物泛滥成灾和噪声扰民现象普遍存在。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大量由生活、生产生成的固体废弃物被堆放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样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还威胁着每一个人的健康。由于我国城市的发展,文化娱乐等各项事业也在快速推进,各类影视娱乐也充斥着城市的每一处角落,甚至于有些城市因此而被称为“不夜城”。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

3.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应重点做好以下三个综合整治规划:

3.1水污和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而大气是我们生活所赖以生存的必备要素。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照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

3.3城市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环境目标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处置指标体系,并制定最终治理对策。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的目的是依据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城市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和城市对固体废物的承载能力,制定处理方案。达到减少废物产出量、有效利用、降低消耗的目的。在噪声污染综合整治中在控制室外、设计室、车间或职工长期工作的地方,噪音的强度要低,城市规划的时候可以分别采用隔声、吸声、减振、消声等技术进行治理,减少噪声污染。

4加强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因此,学校环境保护教育就显得极其重要。社会是学生生活的大环境,社会环境是中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的重要条件。社会资源也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学校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环保能力。

4.1学校加强学科教学利用课堂教育,多学科渗透环保意识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我国的中小学“环保教育”起步比较晚,至今还没有专门的教育课程,“环保教育”的内容往往蕴藏在各学科知识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采取深入研究,善于发现,灵活渗透的原则。环境教育是新兴的课程,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特点。教师结合各自学科特点,探求并确立学科环境教育渗透点,抓住学科与环保知识的显性和隐性关联,将环保教育有机渗透于学科教学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环保习惯就自然养成了。

4.2学校开展开展多种活动活动,深化环保教育。学校或企业要开展宣传活动,强化环保意识,围绕环境节日或开设绿色环保基地强化环保教育。良好的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美好性格的塑造和心灵的陶冶。它能让学生时刻感受环境教育,自然地诱发学生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等将来他们就会为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4.3学校和社会互动,使校园绿色文明活动走向社会。学校环保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校内,还因结合学校实际走出校园,形成学校和社会全方位的环保教育网络。学校积极主动联系社会有关方面的力量,争取他们对学校环保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们要利用公园、生活区等社会资源培养中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使之萌发环保意识,还要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促进环保教育的有效开展和利用城市公共设施、社会生活场所,共同构建环保互动场。

总之,城市环境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城市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标志城市社会文明的象征。在实际的城市规划各种污染上,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对城市污染中的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固体污染、噪音污染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与解决。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的问题归结起来都是相关于“人”的问题,对于人类自身的思考是这些问题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在城市规划中研究环境保护问题,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为人类自身聚落环境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路线。最终,实现时间与空间的、历史与地理的、城市与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先锋.浅谈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09.8

[2]付俊会,付春晓.谈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2009.(09)

篇7

关键词:公路施工、生态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一、引言

环境保护已经被列入我国的基本国策,环境保护问题点多面广,我们一定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充分认识在建工程对所在地区环

境造成的危害,尽量减轻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真正把可持续发展落到

实处,共建美好和谐新家园。自然生态具有调节、生产、信息和载体等多重功能,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摇篮。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要树立“不破坏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小程度地破坏、最强力度地恢复,使工程建设顺应自然、融入自然。近年来,尽管我国公路技术稳步发展,但如何处理好公路施工与周围生态环境之间关系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二、公路施工建设规划对生态的影响与控制措施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一条线路通常划分为多个合同段,多家施工单位通过招投标的形式中标获得某一标段线路的建设任务。因为不同合同段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以及不同的建设任务,所以一般情况下,承包商在保证满足全线总工期要求的前提下,各自负责拟定合同段内的施工计划。但是,对于山区公路这一公路工程项目,因为特殊的工程要求,各个合同段之间除了施工计划满足总工期的要求以外,全线各合同段应协调起来,对全路段施工网络计划进行优化,尽可能地将全线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这就要用一套完备的施工网络图将整条线路的施工情况贯穿起来,也就必须掌握实际工程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将不同施工单位所采取的不同施工方法有机地汇总起来,进行群体网络图编制,并使之贯穿于施工过程的始终,不仅对当前施工项目予以合理的指导还要为今后的施工提供宝贵经验。要将全线工程协调起来,必须把它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其施工计划必须优化编制、统筹安排,使工程不仅能够按时交付使用,同时在建设过程中顾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首先应了解全线工程的特点。归纳起来,全线工程施工有以下几点:工程项目多;整体性强;施工周期长;施工单位多。要让生态环境与工程建设协调起来,不仅要在设计的同时考虑生态环境的因素,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环保工程也应与主体工程同步施工。具体有以下几点措施:

(一)公路在通过环境敏感地带时,现场施工范围应尽可能缩小,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原有地形地貌的破坏,避免切割、阻挡地表、地下径流的排泄,减少施工废料的堆积,在施工结束后进行自然植被的恢复,保护该地段的特殊生态功能。

(二)群体网络规划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土石方的调配力度,进行充分的移挖作填,减少弃土场的设置和弃土、弃渣量。对工程弃渣选择地势低洼、无地表径流、植被稀疏的地方堆置,不得侵占水流出入地段。工程弃渣应严格遵循“先挡后弃”的原则,弃渣完毕后对其进行防护。

(三)施工中,对取土场、施工便道进行合理规划,尽量避开生态环境敏感地区。比如在自然保护区的路段,应尽可能地利用附近地段的取土场或弃土场,尽可能地减少对这些地段的生态的干扰。

三、公路施工对生态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公路施工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桥涵和隧道,只有抓住影响的主要因素并加以控制才能将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一)路基施工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公路施工有时需取土填筑路堤,开挖山丘形成路堑,必将破坏原有植被,干扰动物栖息环境,破坏土体的自然平衡,引起边坡失稳、水土流失。在施工期,取土场、弃土场及暴露的工作面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发生源,山区坡面弃土可带来长时间的水土流失,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路基的取土、弃土、施工前临时占地,使路线所经过地区耕地及植被面积减少,路线两侧20m~30m范围内天然植被破坏,对农业生产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隧道施工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隧道施工时对洞身所处地段扰动大,隧道进出口两端、仰坡面的开挖使天然植被破坏,对局部山体的稳定不利。另外,隧道废碴若处置不当,碴土可能随汛期暴雨流失,淤塞沟渠、河道、破坏良田等。针对几种实体对生态的影响因素,主要从三方面加以控制。首先必须严格控制因路基土石方工程量大导致耕地与植被面积减少,对取、弃土场应进行整治使其复耕或予以绿化,确保水土不流失;第二,桥涵施工应减少对河床的扰动,利用原有基底;第三,隧道施工应合理选择弃渣场,避免河道等的堵塞。

四、公路施工对生态水资源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水是危害公路的主要自然因素,凡路基的沉陷,边坡的冲刷、坍塌及路面的翻浆、龟裂,水泥砼路面的断板,隧道的渗水以及滑坡的发生和发展等,均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侵蚀有关。水对道路的损坏是相当严重的,公路所发生的病害多数与水有关。公路范围的水源主要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组成。地表水主要为雨水和融雪水,地下水主要为埋藏在地表下面的孔隙和裂隙水,同样也是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地下而形成。道路施工中对路基范围内的陷穴、落水洞和积水洼地需详细调查,因为该地貌形态有聚水的条件,容易导致公路病害。在初期的施工勘察中,只能根据外业调查资料进行预防。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地形地貌形态变化较大,原设计的排水构造物可能与实际不符,所以需进一步完善。在施工中,施工单位也需根据实际中发现的排水缺陷,要求进行增设,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排水畅通。

五、爆破技术对生态的影响及控制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加快,土石方爆破技术也得到了发展。然而爆破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也是极为严重的问题。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如何最低限度地降低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光面爆破是一种保护遗留岩体及其表面不受破坏,能使开挖轮廓面光滑平整的特殊爆破方法,是人为地采取控制措施,减弱动压对炮眼周壁岩石的冲击作用,使动压在这种爆破中居次要地位,而使高压气体产生的静压作用成为主导。只有控制并减弱爆破冲击波的动压作用,才能产生光面效果。光面爆破法,具体一点讲,就是采用特殊的装药结构,选择合理的起爆次序和起爆方法,使开挖的岩石面平整光滑,且接近设计轮廓线的爆破方法。它要求正确选择周边眼的间距和周边眼的最小抵抗线,正确选择适合于当时的地质条件和炮眼情况的炸药品种、不偶合系数、装药集中度等。控制光面爆破效果常采用以下步骤:第一,合理布置周边炮眼,提高钻眼精确度;第二“,光爆层”及其厚度W;第三,钻眼的质量要求及实施方法;第四,严格控制装药量,采用空气间隙装药结构;第五,合理安排开挖程序和起爆顺序。

篇8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地方高校;发展战略;人力资源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要贯彻落实好这个重大决策,作为地方高校就必须首先认真学习好、深刻领会好、准确把握好这个战略决策从而制定好发展战略定位。

一、地方高校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地方高校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素质最为紧迫,而人才培养最终要依靠高等教育来完成。许多地方高校已经形成了普通大学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成人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本科生、专科生等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培养途径。近年来,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省的地市级中心城市,纷纷建设大学城、高教园区,地方政府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土地价位、城市配套设施、资金融通等方面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创造了良好的建设环境,反映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城乡人民群众对地方高校――自己身边的大学的一份独特情怀和寄予深深的厚望。这也是地方政府明智的战略选择,更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遇,这种区位优势使地方高校的办学能量完全可以辐射到周边的农村和城镇地区,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二)地方高校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创新之源

地方高校由于大多处于地区中心城市,区位优势独特,既所在地区的高等教育中心,也是信息集散中心和科技服务中心。高等学校科技人员集中,科技开发力量强,高科技成果多,不仅是知识创新的一支主要力量,同时也是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方面军。城乡一体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着同生同长、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骨干力量,地方高校在促进城乡工业的技术更新、技术改造方面大有用武之地。一些科技含量不高的城乡工业急需进行传统技术和工艺的改造,地方高校可以和他们合作攻关,完成传统技艺的更新改造过程。许多城乡工业急需引进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地方高校可以依靠自身的科研力量,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三)地方高校是提升城乡一体化的文化品位的重要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城乡人民,要让现代文化渗透于农村和城镇的每一个角落。地方高校是现代文明和现代文化的传播者和集散地,其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形式,它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辐射引导作用。大学校园作为各种文化思潮的汇集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并时刻与我国的主流文化相吻合,因此,地方高校要用自身的优势文化去影响和提升农村文化,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这既是历史赋予的责任,更是发挥自己优势之所在。另外,地方高校师生或来源于城市或来源于乡村,承载着地方文化的内核,具有更多的本地乡土文化的因素,这为城市文化向农村文化的渗透与传播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可为改变和提升城乡一体化的文化品位发挥重要作用。

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地方高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强调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使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衡量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对地方高校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目前我国有的地方高校的发展还不适应城乡一体建设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的地方高校发展目标不明确,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

从当前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角度来看,农村发展无疑需要较多的人才。而实际情况是,现有农村教育将筛选的农村优秀的人才不断送往城市,农村人才的流失最为严重,农村缺乏热爱并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已很难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这在根本上迟滞了广大农村发展的步伐,已成为目前制约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我国现有的高等学校(包括农业类高等院校)都在培养城市需要的人才,很少考虑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据一项毕业生就业取向调查,他们中选择去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占70%,希望到国家机关的高达50%,只有20%的愿意到基层和企业工作。特别是2008年出现国际金融风暴,对企业和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的问题,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和企业对人才和科技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地方高校目前的发展现状还不能很好地与之相适应。

(二)有些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没有形成办学特色和品牌,导致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不够

2009年有超过2千万农民工失业返乡,6百万大学生毕业出现就业困难,而大多企业在转型中也招聘不到合适的足够的毕业生,特别是想引进应用型创新的人才更是难上加难。一边是对人才的渴望,一边是大量的人员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新农村建设,农民身份的转变都需要高校的支持。究其原因,专家们普遍认为,是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制度和知识累积型的教育模式,导致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与企业、市场、社会相脱节,在现实教学中出现重理论轻实践,使得学生知识面窄、拓展知识能力弱、动手能力差、严重制约了目前我国急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这都以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并且也不利于院校自身的发展和壮大。

三、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地方高校要面对现实、科学定位

地方高校办学必须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支持地方为发展的总方针,根据自己所在区位优势,结合学校传统学科优势来确定学校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地方高校要把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生产力作为学校服务地方的目标,大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智力、人才、技术支持,努力提升城乡一体化服务的水平。

(一)地方高校发展必须明确目标,确保制度保障与财政支持

在办学宗旨上必须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在理念上强化为城乡一体化服务意识。地方高校自觉以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中心,增强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服务的功能,努力提升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服务的水平。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各地区传统产业或传统农业的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亮点,地方经济对适应新产业、新技术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加,特别是对新型农民的培训成为当务之急。面对新的形势,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的优势,用制度确保产学研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更主动地融入到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建设之中,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

(二)地方高校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理清发展的思路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亟待随之从以往的“精英就业”向“大众就业”转变。既然是大众化高等教育,毕业生就应把自己作为普通劳动者参与择业,那么,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树立到基层去的坚定信念就是现实而必须的了。

第一,在办学理念上,牢固树立全新的教育功能观、人才观,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就在于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满足他们千差万别的教育需求。要认识到低分不等于低能。没有无能的学生,只有无能的教师。树立起“人人有才,因材施教,各扬其才”的全新教育理念。

第二,在办学思想上,坚持以学生为本,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质量取胜的时代,高等教育质量实际上就是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教师要通过高质量的教学赢得学生。学校行政应把自己放在服务者的位置上,不断提高教育服务质量,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第三,在教育质量标准上,树立教育质量是相对概念,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有不同的质量标准。正视教育对象的入学基础,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把用人单位满意、学生满意、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岗位对口和在岗位上能充分发挥作用,作为评价市属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第四,在办学风格和体制上,必须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特求生、特中生优”的办学方略,体现优势、持续发展,切实抓好专业建设这个龙头。重点设置急需专业,培养紧缺人才。在办学上,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发展。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使学校更具有竞争性、适应性。

(三)坚持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模式,培养应用型的创新人才,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

如何实现学生毕业后就能上岗,仅靠校内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实践渠道,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

第一,坚持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让社会的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办学,从而为学生提供实训的设备和真实的技能实践环境。企业和高校各有优势,如何实现互补,做到双赢,需要我们去分析。企业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突出了动手能力的培养,但理论学习不全面,培训不系统、效率低;而高校有专业教师队伍,培训正规系统、全面,但突出的是理论性,所以培养出来的人才是“考试型”,因此,各高校必建立与完善校内实践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成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练,获取实践经验,形成应用能力的基地。

第二,坚持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模式,提高院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转化能力,利用企业的科研需要以及所提供的资金,不仅为学校解决了科研经费少的问题,更是为高校培养了大批能动手有科研头脑的学生,为将来向社会输送科技人才奠定了基础,也为校企合作注入了强有力的生命力。

第三,坚持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模式,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走出去”就是专业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到企业给员工上理论课,通过和一线工人的交流来进一步提高实践方面的知识,使教师在课堂上能理论联系实际,并可以了解企业对学生的新要求;“引进来”就是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作为专职或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从而进一步完善知识技能一体化,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综上所述,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战略的定位,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地方学校的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提供技术创新办教育必须适合经济发展状况,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增荣.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城郊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思路[J].中国集体经济,2009(2).

2、林日英.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高职“两课”诉求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4).

3、吴玲.科学发展观与新升本地方院校的发展规划[J].宿州学院学报,2006(6).

4、李保会,任士福.发挥地方高校科技人才优势加速农村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5).

篇9

1.1从市场环境变化粉

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汕头农业区正在暴露出过去短缺经济环境下掩盖住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其中农业整体质量引发的连续多年农民增产不增收已发展成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并存,且逐步向买方市场过渡。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铁定规律已不复存在,买方市场的快速形成,城镇居民对农产品选择性消费趋势的发展.给我市农业生产提出一个新的命题:即如何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安排、管理农业整个体系,满足外向型、开放性囚民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农业产品多样性、高质量的需求,有效解决特色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品种性、地区性、季节性不相应的问题〔2〕。这个命题从表面看是给特色农业提出质与量的双重要求,实质上则是一个质与标准化生产与管理的融合问题,特色农业正在呼唤着建造标准型农业构架的要求。标准化自然而然地成为我市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选择。

1.2从创农业品牌的角度肴

买方市场条件下的农产品竞争的实质是品牌竞争.而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创品牌必由之路。一个农产品牌的形成,必然要建立在对资源、市场、科技、经营管理、配套服务体系充分论证的基础之上,克服传统经济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并要在育种、栽培、植保,到产后的加工、保鲜、贮藏、运输,以及生产资料的供应和技术服务等各个环节上,都要实现标准化生产与管理。我市农业领域正在确立一种新理念,这叫做“小商品、大市场;小商品,大产业”,这是一种“品牌农业”的理念,是发展品牌农业、提高竞争优势的理念,这种理念将为我市农业标准化快速发展开创一个新视野:农业标准和农业品牌产品是互为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农业标准化的发展要以效益为中心,要靠赢利来支持,而农业名牌产品的效益远远超过非名牌产品,具有巨大的价值升值功能,能够为农业创造巨大的效益。第二.名牌产品离不开标准,名牌产品的基础就是高水平的产品标准。把标准化工作同创建农业名牌产品结合起来,可以利用农业名牌效应,提高农业标准化效益。农业产业部门的领导将象工业部门的领导一样抓标准化生产。

1.3从我国加入WTO对我市农业带来挑战的必然趋势

加人WTO与实现我市农业外向型.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国际农产品自由贸易对一个发达农区实施标准型农业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影响农产品国际贸易相对优势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由科学技术水平决定产品质量.成了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中的主要因素。因此,努力提高我市农产品的质量也就成为我市农业科技进步模式选择的出发点之一,同时,也是我市农业科技进步的主攻方向。我市应从遗传改良、生物技术、条件控制、品种更新,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化等方面人手,综合运用各种农业科技手段,研究、开发、推广农林牧渔等优质农产品的标准体系,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商品性能和国内、l司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力。农业发展的国际前景,对我市农业外向型的发展已经提出了很高的农业标准化要求。推动我市标准化构架的建设是因应WTO对我市农业带来的挑战的有效举措。

1.4我市初具实施构筑标准型农业构架的良好机遇和条件

第一,民众生活水平较高、对农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农业正初步由“生产者主导型”转向为“消费者主导型”.光靠传统农产品以及农产品的传统用途,已经很难适应和满足一个大城市广大消费者高度分化对农产品的要求,比喻,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农产品的安全卫生及营养倍受关注,这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基本条件。第二,我市大多数农产品相对过剩,都市型农业结构调整面临千载难逢的良机。同时,城市居民对绝大多数农产品有极大范围的选择权(国内优质,绿色食品,国外产品).这为实施标准化农业构架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三,我市农业既属城郊型农业,也属港口型农业,更具都市型农业的基本特征,具备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环境、资金、技术、人才。通过在城市率先实施农业标准化,进人城市市场的农产品就要达到城市对农产品要求的质童标准,这就促使农产品生产者要以此为导向,以城市的农产品标准为导向进行生产。同时,城市拥有的资金、科学技术、生产资料和设备,可以通过城市强大的辐射作用向周边地区渗透和发展。这样,城市就可以在市场上对本地区农业标准化进行引导从核心农区向农区推进。汕头作为粤东的中心城市,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效应十分明显,这是实施标准化农业的良好条件。第四,我市具备发展农业国际贸易的基础,特区优势、沿海优势、邻近台港澳地理优势、侨居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潮人众多优势(人文资源优势)等比较突出。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市场观念和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具有一定基础,为实施标准化农业准备了市场竞争条件。

2.标准型农业的内涵与我市的规划构架设想

2.1标准化农业的内涵

农业标准化是把生产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的生产经验,同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和成果相结合,纳人农业领域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指导和规范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等活动,进而达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预期目的。农业标准化是一个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而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农业领域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则可以说,这种农业就称之为标准型农业。标准型农业是通过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而形成的.标准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标准化体系的综合性:包括农业生产资料标准、农业生产和管理技术标准、农业环境保护标准、农业经营管理标准;—标准化体系的政策性:表现在要遵循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来确定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农业标准化方针政策和标准化规则与计划;—标准化体系的技术性:突出特点是以载体的形式而不是以物质的形式出现,所以标准不是研究对象技术本身,而是研究负载其上的载体(标准)的。标准这一载体的技术形式,不是只迫求反映对象技术的先进性而是合理的先进,是融合着标准化方针、政策、经济要求的总合。所以,标准化是受政策性指导的技术;—标准化体系的经济性:表现为可以使农业生产发展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劳动损失.其经济效果有的可以定量地计算出来,有的是间接地表现出来,有的是从保护自然资源、人类工作与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等而长远地表现出来;—标准化体系的法制性:突出地在产品质量监督和质童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

2.2农业标准化是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化的一种技术支撑

“九五”期间,我市农业全面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形成一批有区域特色作物区、水产区、畜牧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发展,2000年全市15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5万多农户每户增收2000余元;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始启动,组织一批优质农业产品注册商标,实现零的突破;农业科技服务广泛开展,乡镇企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我市70%土地和人口在农村,没有农业的现代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一定要从战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农业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的渗透作用,重视刚刚兴起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对特色农业的推动作用,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对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巨大影响,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优势川;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长期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依靠科技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探索农业产品规模化经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完善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经营机制,把农村分散的千家万户与市场联系起来。政府要相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把刚刚实现“零的突破”的我市农业标准化工作更有效地推进一个新台阶。我们必须首先明晰我市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总体思路(发展的阶段目标、规划)和采取的有效方式(结合国家标准,参考国际标准,制定适合我市农区特色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具体标准,以及建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然后确立标准化农产品市场的战略定位,并深人研究实施农业标准化对本市农区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的作用机理,进而探索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来调整、优化本区域农业结构的新途径,以此指导今后我市特色农业经济的具体实践。从而,为我市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成功推动外向型农业发展夯实基础。

2.3我市实施农业标准化思路

以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中有关毛I毛找11化问题的论纲,作为我市实施农、l卜今l、找l•化_l二作的理论指南‘“,,包括:“实施作物良种科技行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优质高产作物新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为重点,加快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优质高效种植业.促进种植业和产品标准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产业化。”.’实施优质高效畜牧水产科技行动,加速养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进程。开展畜牧水产优良品种选育、饲料开发、生产设施设备研制、疫病综合防治等技术研究.加快畜牧水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建立健全畜禽水产品质t检测体系,推动畜牧水产业全面发展,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测、检测技术体系。开发先进监测技术与设备.推动主要农产品监测、检测网络体系的技术升级,加速农产品加工质量监测、检测网络体系的技术升级,加速农产品加工质量监测、检测技术体系与国际接轨。发展有机(绿色)食品等无公害产品,提高农产品与食品的安全性。”“依靠科技,建立新型农产品加工业。采用‘公司加墓地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引进良种.开发配套生产技术,推动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培育大宗农产品加工科技企业.开发国内外市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全面快速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技术,提高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开展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研究;建立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开展乡镇企业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和示范;大力开展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提高抵御早、涝、风、雹等气象灾害能力。”“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动态监测网络建设。”汕头农业标准化工作既要以“纲要”作理论指南,更要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要求,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大力发展工厂化农业、创汇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增强农业的国内外竞争力。

2.4我市标准型农业规划构架

2.4.1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标准化和监测工作在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作用。根据本市区域农业优势制定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规划和项目,把重点放在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上,品种的重点放在名、特、优和高产、高效的农业产品上,立足创建农业品牌和名牌,在农副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都注人新的科技成果,从选种、育种到生产、收获、加工、贮藏,都执行规范的生产方法和质量保障体系。要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能有较大提高,就必须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在现代市场经济对农副产品,特别是消费者对名、优、特农副产品的商品化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势下.制定并实施农副产品的加工标准、检测技术标准、包装规格标准、品质等级标准等可以使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过程在标准的监控下,以高品质和优质服务适应市场竞争,使农产品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农产品标准与国际接轨,更能扩大我市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农业监测体系是指为提高农产品、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由各类具备农业专业技术和监测能力的检验、测试机构组成的监测网络,是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就必须重视建立以农副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监测为重点,包括对农业生态环境检测在内的完整的农业监测体系。此将有效为规范市场交易,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市场流通,切实保护生产者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2.4.2我市农业标准化体系范围

农业标准化体系主要指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制定的,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地方标准为重点,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系列标准的总和,还包括为农业服务的化工、水利、机械、环境保护和农村能源等方面的标准。按农业生产主体和为主体服务的其它因素,我们把我市农业标准化体系分为主要农副产品标准体系,以及支撑和服务农业的标准体系两大类。农副产品标准体系,包括粮食、水果、蔬菜、畜牧业、水产业、林业、其它农产品(包括茶叶、烟叶、糖料、热带作物(引种>、食用菌、花卉等)、动植物纤维等方面的标准。支撑和服务农业的标准体系包括饲料、动植物保护设备、农用化工产品(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使用、农业机械管理与使用、农用水利与水土保持、农业能源、农业环境保护等。上述的两个方面都应按市场需求的原则,根据具体需要确定标准的级别,按标准化法规的规定操作,逐级分解细化,制定具体的个体标准。总体来说,主要突出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副产品的等级标准,二是种苗的品种和用种质量标准及生产资料质量标准,三是农业技术规范,四是农副产品包装、储藏和运输标准。

2.4.3我市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计划、规划项目选择

2.4.3.1农业标准化项目内容非常广泛,对于全市性的计划、规划项目,只能因地制宜,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择,具体细分如下:第一,着重考虑种子标准项目种子标准是种子、种苗、种畜、种禽和菌种、鱼苗的标准总称。在计划中,要着重考虑种子标准项目。第二,重点制定并实施农产品等级标准项目农产品等级标准,是对农产品等级质量的技术规定,是产品生产、产地检验,交货验收及质量仲裁的技术依据。农产品等级质量以外观形态、内在质量、加工精度作为分等级的主要依据。第三,突出种养生产技术规程项目种养生产技术规程,是指农作物、林木、畜禽及水产类,在各自生产过程中,把科技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有机地形成最佳生产技术方案,经选用优良品种并合理运用栽培、速生、饲养及养殖生产技术措施。第四,开发农业主导产业标准项目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以立足我市长期以来形成的畜禽、水果、水产、蔬菜、食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作基点,按商品化生产要求,从这些特色产业中找准系列品种,列入计划,实施主导产业标准项目,并在实施中按市场要求不断提高完善标准,全面与国际市场的标准接轨。这不仅满足了农产品优质化的规范要求.也满足了小包装、规格化的市场需求及现代连锁店经营的需要。这是一种“小商品,大市场”的现代农业理念。

2.4.3.2实施我市“无公害农业”标准化工作无公害农业是90年代出现的一个全新概念。它是指在无污染区域内或已经消除污染的区域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限制污染物质进人农业生产系统,生产出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产品,同时,生产及加工过程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农产品生产由普通农产品发展到无公害农产品(或称之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消费者环境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普遍需求市场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西方发达国家对进口农产品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不断进行严格限制.可以说,未来的市场将是无污染市场。因此,必须将“生态安全”和“环境友善”作为现代农业标准体系的新内容旧。发展无公害农业不仅具有极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大大地增强我市农产品具有应对加人wTO后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当前迫切需要制订具有出口优势的汕头农产品的商标标准、定量标准、包装标准,这些标准是发展外向型农业中消除国外技术壁垒的通行证。我们建议把无公害技术标准的构架中的关键技术的突破补充列人市“十五”科技攻关计划,抓好以下工作:通过无公害农业关键技术的攻关,改进无公害农业生产资料(农药、肥料、饲料)的人工化学物质的配方,开发符合我市土地、水质、气候条件的高效、低残留、无污染的生物制品,培育具有复合功能生物农药工程菌种.使之兼备优良的生物学工艺特点及工艺性状,为产业化打好基础;着重研究微生物和植物性生物农药的资源开发和品种选育,开展发酵、后处理、制剂等工艺研究.提高生物农药产品的品质、稳定性、货架寿命,降低成本;开发安全、高效、价廉的兽药系列产品;采用生物技术手段研制多功能生物肥料工程菌株,开发新型微生物肥料生产工艺,重点开发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腐殖酸类肥料、矿质肥料、及其掺和肥料等;研制安全、天然、营养、多功能和通过发醉技术制取的新型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着重研究食品(饲料)添加剂的天然资源开发和提取技术,开发微生物发酵、提纯等工艺研究,提高天然食品(饲料)添加剂的品质、色泽及效能,降低生产成本;在包装储运方面,重点研究物理灭菌工艺、CO:超临界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酶工程、发酵工程、冷冻干燥、挤压膨化、低温浓缩技术,研制灭菌包装技术及安全、可降解和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开发食品气调储藏技术;为生产出符合人体健康或特定需要的安全谷物、果蔬、畜禽及水产品莫定符合国内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准进口的严格品质安全物质的标准要求。没有上述无公害农业关键技术、设备的研制和开发,实施无公害农业的标准化工作即失去核心的支撑科技力量,外向型农业将会受控于人。无公害蔬菜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我市发展无公害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化工作要努力建立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与发达国家标准接轨,才能获得国际贸易“通行证”;才有“资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才能拉动无公害蔬菜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无公害标准体系的构成与建立,包括与其生产、流通有内在联系的各个环节的标准:—无公害生产基地的条件标准。主要规定生产基地的土壤质t、空气质量、农用灌溉水质最控制指标,以确保生产环境满足无公害标准要求。—无公害蔬菜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限量标准。主要规定蔬菜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及其试验方法。—无公害蔬菜农药合理使用规则。主要规定严禁使用的杀菌剂、杀虫剂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允许限量使用时的常用药盘及稀释倍数及安全间隔期(天),以确保无公害蔬菜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不得超标。—无公害疏菜产品标准。主要规定无公害蔬菜品质质坛和卫生质量要求,以此作为无公害蔬菜质量判定标准。—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根据无公害蔬菜生长特性,规定出品种选择、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农药化肥使用标准、病虫害防治、采收、初加工等技术操作规程,以确保其生产过程达到无公害标准规定。—无公害蔬菜农药残留量试验方法标准。主要收集、制定与无公害产品标准相配套的方法标准。—无公害蔬菜包装标准。主要规定无公害蔬菜包装用材料、包装基本原则,标注内容等。由于无公害蔬菜标准体系的建立比较复杂,需由专业部门进行专题的调研论证工作。

2.4.3.3研究制定一个我市农区通川的“安全I又生优质农产品(或原料)产地环境地方标准”这项标准是结合汕头农产品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实际情况,参考有关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标准进行制定,它应包括与优质农产品的安全卫生有密切相关的土壤、水质和空气三个环境质量要求,包括农[[]灌溉水质标准、养殖少}l水质标准、畜禽用饮水水质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等。其中,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应采川国家标准中有关自然保护区、风景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要求。用汕头优质的空气、韩江优质的水源、潮汕无污染的优质耕地等构成的优质生态环境,生产具有汕头系列品牌标志的农副产品,将是汕头特色农业的最大特色。

2.4.4关于我市标准型农业的战略思维综上,提出建设我市标准型农业基本构架,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将使汕头农业现代化有一个实用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整体体系。分为六大体系:建立以环境农业为主体,水、土、生物资源科学为依据的生态体系;二是建立污染环境极小的“三高”农业技术生产体系;三是形成布局合理,连接国内外市场的运输、仓储、营销技术体系;四是建立高水平都市林业和都市园林为主体的环保科技体系;五是建立能提供有效服务的信息服务和情报服务的服务体系;六是建立完善的监测、法律体系。由于标准化工作的网络式贯穿作用,以上体系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一个农业科技总体,体现了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3.推动构建我市标准型农业构架的战略对策

从产量最大化到效益最大化,这是我市农业发展新阶段区别于过去的一个重要标志。据专家测算,在同样的生产条件下.如果投人决策目标从产量最大化转变为效益最大化,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效益可以增加10一30%以上〔,,。如何有效地推动?我们提出:

3.1用“区域发展”推进“标准型农业”的跳跃式发展

我市于2000年通过实施的“汕头面向21世纪科技振兴规划”中确立四个与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重点区域”,是我市标准型农业的示范区域川。它们是:设施农业示范区示范区设于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及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基地总面积为1715亩,分为蔬菜业设施示范区和禽畜业设施示范区两大类。蔬菜业设施示范区下设蔬菜研究成果展销中心、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区、蔬菜引种研究中心、蔬菜生物工程研究区、良种繁育区、种子包储加工区,通过采用远缘杂交、辐射育种、化学诱变育种、杂种优势利用、染色体r几程、基因工程等现代种子人工二干涉作物遗传变异.培育出水平更.佰的蔬菜新品种,认真抓好“种子工程”,实现蔬菜种子产业化。畜牧业设施示范区下设种鹅场、种鸡场、现代化孵化厂、种牛输精配种场和家禽育种中心,力求布局科学合理,设备先进配套。通过示范指导作用,为家禽育种提供一个符合科学设计的场所,促进家禽育种工作的开展,增育更多更好的家禽良种。农业科学园科学园以市农科所为载体,利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和研究开发条件,借鉴国内外农业发展经验,结合汕头市情形成“科学内容、园林外貌、潮汕特色、规模产业、良好效益”的综合体,将对摸索、总结和推广“三高”、“四化”农业发展经验,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丰富地方文化意蕴情趣,美化市容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探索新时期农业科学研究所发展的新路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农业科学园置于汕头市区西北,占地面积约20公顷。参照潮汕园林设计模式,整个园区按功能分若干个小区,并人工改变部分地貌,依靠园林造景、人工湖、人造山丘结合种植特色植物,达到园林风景如画,处处洋溢科学文化内涵与潮汕特色的境界。设立墓因工程育种、航天育种等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重点选育优质、高产、多抗的水稻、花生和名贵花卉新品种,并利用组织培育、工厂化育苗,实现花卉种苗产业化;研究适合南方气候特点的农业设施设备及模式化栽培技术,建成设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优化资源配置,建成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基地。汕头农业科学园,作为现代农业与都市农业相结合的产物,以其在集约经营、资源优化配置、科技进步、经济发达、生态环境良好等方面综合表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效果.充分发挥研究、试验、开发、推广、培训、示范、服务的典型作用,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潮阳民曹科技发展试验区民资民力雄厚、民营经济发展较快是潮阳的优势。本区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调整种植业区域结构,发挥区域优势,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国外市场需要的高价值经济作物。以潮阳盟兴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和侨丰(集团)公司二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业和高科技工厂化养殖,发展水产品的精加工、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重点抓好大宗水产品的保质和低值水产品的深加工,提高水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南澳科技兴海示范区国家科技部等五个部委己把南澳列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区”,是我市海水增养殖的主要基地,将以汕头大学在南澳建立的广东省海洋生物重点实验室临海试验站为依托,利用本地的地理环境及资源优势,建立海洋经济生物培苗中心,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业,开发新品种和增养殖新技术,优化增养殖结构,重点建设水产种苗厂.工厂化养殖场,搞好水产品精深加工,提高水产品附加值。上述四个高技术农业发展区域,备受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其农业技术与经济发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已远远超出汕头农区,波及粤东整个区域,在省内乃至全国也颇具知名度。已经取得的成就以及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生态资源等优势条件,极其适宜将其建设成汕头标准型农业的试验基地、示范基地及中心区。这不只是简单再加挂一个招牌的问题,而是应当有支撑性的再投人、吸引人才、增加设备和设施,成为有实力的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模范区域。要在动植物良种、生物工程、现代化集约种养技术、农产品储运加工技术、农作物病虫害及自然无害的综合防治、农业资源的高效运用、农业检测、土壤能源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先进的经营管理等的技术及其含量的标准化措施,并在设施化、工厂化、企业化建设和管理方面,提出并建立可行的技术化标准。模范区域要成为有能力引进国内外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先进装备,形成网络健全、反应快捷、测定精确的现代农业标准监测及管理体系的中枢,并有能力把触角伸向广大农村,提高监测品种和手段,加强农产品质量跟踪和打假力度,真正使标准农业取信于民,成为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中枢。

3.2发挥龙头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我市1999年有潮阳市侨丰集团有限公司、澄海市畜牧总公司被广东省评为第一批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000年又有汕头大洋集团公司、潮阳市盟兴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潮阳市粮丰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被省评为第二批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至今全市已有包括5家省级龙头企业在内的15家农业龙头企业。据统计,1999年共创值10亿元,带动6.36万户农户,增加农民收人1.39亿元,户平均2183元。上述农业龙头企业较好地化解农民分散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初步(一个侧面)解决农产品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一实际情况所带来的问题,成为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羊。但是,我市农业的总体产业化水平仍然是低水准的,其发展规模仍不及全省的平均水准。1999年广东全省公司加农户产销一体化龙头企业已近1400家,销售收人39。亿元.带动农户140万户。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在试办的十大农业示范区总面积为14万亩。预计总投资40亿元,1999年已投资10亿元。形势说明,在农业产业化竞争中,我市需要充分发展和发挥产业链条中“龙头”企业的作用t6J。把产业化的规模和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才能有效缩短距离,获取应有的农业产业化利益。如生态农业是通过生物链把种植业、养殖业与畜牧业结合起来,产生循环经济所特有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样,按照耗散结构经济论的观点,现行的“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结构是一个特有的经济非平衡系统,产业只有不断打破原有的平衡,呈现开放状态,才有活力;注意与其它产业要素的融合,才有促协力。农业产业化就是企业、基地、农户三要素的相互融合,因而融和之后产生一种杂交优势亲和力。这种“活力”、“亲和力”的经济表现就是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与农户经济效益都得以提升。在这样一个经济生态系统中,再把“农业标准化工作”、“标准型农业理念”引进这个系统中去实施,“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产业化系统又一次被打破原有的平衡,再一次呈现开放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标准化工作是农业龙头企业取得壮大和持续发展的有效动力。把我市的农业龙头企业再发展至30家或40家.带动的农户再增加至10万户或者说15万户,汕头全市标准型农业将呈雏形而不仅仅是实现零的突破。这样,现在表现为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农产品发展的市场定位不准确.大路货农产品供过于求,造成价格因成本倒挂,亏本生产经营;市场预测难度大,生产出现盲目性;加工保鲜技术跟不上,制约具有地方特色优稀高值品种的发展;技术含量高的高值、高效优质品种不多,引进力度不够;缺乏农业企业、中介组织,制约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产品难以形成品牌,难以打进大市场、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等等,将在龙头企业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中有效地被消化被解决.我市农业实施发展“小商品大市场,小商品大产业”的目标就有可能实现。

3.3选择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盆点

现代农业食品几乎不再是从菜园子到菜篮子,而是经过多重加工和各项消费前服务川。要从汕头实际出发,抓住大宗农产品和特色产品,确定加工目标,扶持加工企业,不断提高加工水平,形成一批具有汕头特色,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农业加工产品名牌,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对农产品商品价值的提升。我市大宗的农产品主要有蔬菜(尤其是冬种大芥菜)、海淡水产品(尤其是贝壳类、中低档鱼类)、禽畜产品(尤其是鸡、鹅),目前多数以初级产品进人市场.要认真研究加工、保鲜技术,开发系列产品,善于包装,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加工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要选择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品,如潮阳金玉三棱橄榄、澄海樟林林擒、潮阳西肪杨梅、南澳桔红,以及各地的一批优质蕃薯、优质玉米等,进行保鲜和包装研究开发,把具有稀少性价值,而市场价值较高的特色农产品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多属小型、分散,竞争力不强.要通过知识培训.树立品牌意识,提高经济管理水平。要逐步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人Wl一O的需要。企业不仅要有注册商标的产品,还应有自己的名牌产品。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通过引导和必要扶持,促进一批农产品加工骨于企业形成。要通过选择有一定规模、效益、有自己品牌产品、有市场前景的企业.经过筛选,确定一批重点农业和农蒯产品加工的企业,给予相应的扶持。一是扶持企业开展150900。系列标准认证;二是产品技术开发扶持,帮助重点企业建立研究开发中心,开展新产品和保鲜包装技术的研究、开发、创新及应川;三是帮助企业组织一批品牌进行著名商标、驰名商标认定和15014001绿色食品认证。强化一系列服务,使我市形成一批基础扎实、产品知名度高、信誉良好的农产品加工绿色企业,让汕头农产加工品在即将到来的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市场、绿色营销的大潮中领导潮流。产品只有通过市场交易成功,才能实现商品价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也才能实现。如何拓展市场,最重要是规范现有专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秩序和管理,形成市场的交易吸引力。与此同时.要选择一、二个大型的市场建立信息网络,逐步实行网上报价、交易、代购、代销,配套金融、保险、食品卫生检验等机构,以形成标准化农产品的标准化市场。

3.4用“人才离地”支持构筑标准型农业产业构架

我市倘若缺乏一大批具有标准化科技知识的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人才,就难以构筑起标准型农业产业构架。因而培养和广揽人才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所需,吸引人才的政策则要由“刚性”转向“柔性”。为适应发展之需,我们认为我市至少需要形成以下三支队伍:一是具有全局观念、超前意识、创新精神及现代农业管理能力的农业产业化的宏观管理领导者队伍,尤其要造就具有国际商业头脑和全球化经营战略的农业企业家.以适应加人WTO以后的发展形势;二是具有市场眼光、知识转化能力,敬业创业,熟悉本产业、本企业的标准化管理的管理者队伍;三是具有较强的岗位能力.在生产(服务)过程中起骨干作用,始终坚持在第一线,提供一流优质服务的专业技术骨干队伍(宜在现有的农业技术、农业管理队伍中进行知识改造和更新)。“人才高地”的形成.其最终目的是为我市建立“三个体系”、“四个创新”提供智力资源保证闭:’’三个体系”:一是建立农业标准体系,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纳人标准化管理轨道。二是建立农业监测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和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监测网络。三是建立农产品评价体系,通过制定和完善质量认证标准和产品评价标准.实施农业品牌(商标)战略,扶持和培育优质农产品.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四个创新”:一是种子质量标准创新。农产.钻质量的竞争核心是良种的竞争,谁拥有良种,谁就能掌握质最竞争的主动权种子既是农业生产的“源头”.也是农业标准化的第一站。二是操作规程创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大中城市农产品准人证的实施和加人wTO,农产品的安全、卫生、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今后在制定操作标准时,既要重视操作规程的技术含量,更要注重操作规程的操作环境和安全控制。三是产品标准创新。我市农产品大多数至今还没有实施产品标准.这不仅给实施品牌农业带来困难,而且也难以实行优质优价。四是农产品的加工和包装创新。加工和包装是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

4.措施建议

第一,标准型农业是我市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选择,它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成为现代农业的新概念。我们应当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农业标准化工作列人农业产业化的议事日程。我市农业现代化处于沿海地区发展的前沿,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更应超前一步,全市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统揽全局,加强领导,在研究农业如何产业化时,同时研究农业标准化,要结合农业产业的总体安排,制定农业标准化规划或计划,在实施“丰收”、“星火”等科技发展计划时应同步考虑标准化,对一些带全局性的产品实施产业化时,应由政府牵头,组织包括标准化行政部门在内的有关部门共同推进标准化进程。第二,农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作,必须把涉及农业标准化的有关部门有机的组织起来,建立一个体系.形成一个合力,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新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把农业标准作为重点进行攻关〔”。这一体系目标的形成,可以参照借助于农业推广体系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从行政上看可分成为市、县、乡、村四级。这四级标准化组织的建设可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不同的标准管理内容、不同的要求,即协调市一级、提高县一级、健全镇一级、加强村一级。协调市一级,组织形式上可以成立农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把农业、水产、水利、农机、计委、财委、科委、农委、技术监督、外贸、高等院校等部门的有关专家、分管领导组织起来,具体负责领导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计划、规划,部署实施每年的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农业主管部门是起草标准、宜传标准、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日常检查的主力军,承担大量的具体工作;科委应当把农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列为科技项目加以推广;技术监督部门做好统一管理,组织协调,主要工作是制定农业标准化工作计划,指导正确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制定标准,协助有关部门贯彻标准及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外贸部门应从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形势提供信息服务,国际市场除了产品的供求形势常发生变化外,产品的类型、规格及生产流程也常常发生变化,且往往以修改标准或制定新标准的方式出现,特别是对农产品进出口的严格技术壁垒,外贸部门应提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对应措施。各部门通力配合,才能做好我市的农业标准化工作。第三,“十五”期间,应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一批掌握标准化理论、熟悉标准化管理的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促其更新观念,把农业的标准化工作放在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层面上去认识,象抓工业标准化那样来抓农业标准化。同时也应强化标准化的宣传教育,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广大农民群众、企业职工的标准化意识。开展标准化教育培训的目的还在于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农业标准化人员。因为标准化人员的素质是决定农业标准化水平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当前标准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选拔一批年青农技人员或企业中的科技人员,从管理学、系统工程学、外语外贸等方面进行重点的培训和深造,使之成为农业标准化事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新世纪的农业标准化专门人才。第四,加强农业标准化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研究体现市场对我市特色农产品优质要求的等级品质划分的科学依据和方法,键全高效的农业标准监测体系,研究并确定农产品中农用化学物质等涉及安全卫生方面的限蚤指标及配套的分析方法,研究和开发适合于现场应用的快速检测设备和技术;研究农业标准高效示范的理论与技术途径;研究国外农业标准体系,以及我市农业标准体系如何与国际接轨问题。据此作为新切人点、重新审视农业系统关于产、研、学合作解决农业系统问题的途径,重新定位我市农村四级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和队伍的重要性。第五,选择扶持“潮汕小菜”推行标准化生产作为我市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突破口〔1的。潮汕小菜系指由澄海大芥菜、乌榄、萝卜、青竹梅、生姜腌制加工而成的咸菜、贡菜、昔菜、橄榄菜、萝卜干、咸梅、醋姜等潮汕特色的小菜。由于近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市农业的一大特色经济。以澄海市为例,每年发展8一10万亩冬种大芥菜生产,鲜菜总产t15一20万吨,90%用于腌制,加工品总值2.5亿元。据农业部门统计,汕头全市现有芥菜腌制加工企业、作坊467家,其中有工商执照企业92家,有商标品牌企业仅21家,约占加工企业的4.5%,较有知名度的如“咸菜王”、“蓬盛橄榄菜”等17个品牌,而出口罐头批号尚为空白。产品除主销潮汕地区外,通过展销会及试销点等渠道,试销至国内很多大中城市,也销往港台地区及东南亚、欧美等国的华侨居住地。从目前的情况看,“潮汕小菜”为蔬菜产业延长了加工链条,增加了附加值,增加了蔬菜业的整体效益。但由于还处于低水准的技术含量,在质量、标准、风味等方面远不及四川榨菜,也不及江浙的酱菜,产品未能大踏步走出潮汕,品牌更没有叫响国内外。在消费者日益讲究农产加工品的卫生健康安全的情况下,以家庭作坊式加工为主的“潮汕小菜”很难适应现代市场之需、外向型经济发展之需。很难设想,如果让外商客户去参观你的作坊、企业,他们会与你签订购销合同?外商心目中的质量首先是企业工业化、现代化生产线。针对我市实际,要在鼓励企业、作坊兼并重组构建规模化企业的同时.当前迫切需要制订出一整套具有内外销优势的商品标准、卫生安全标准、包装标准等标准体系,尤其对出口产品都应重新包装,加上英文说明,加注相关指标,将计蚤单位从公制换算成“盎司”等,并将中国的条形码改成适合欧美电脑的条形码等等。以生产线实施标准化生产,以管理创新保证标准化生产,以国际标准规范标准化生产,不断拓展深度加工项目。让新产品改变人们心目中“潮汕小菜”就是“家庭作坊”,就是不卫生的观念,扫除拓展市场的阻力。需要通过组建行业“协会”的形式.开展标准化生产的培训,树立“潮汕小菜”的品牌新形象,既有潮汕人喜爱的风味系列,也有广州人、深圳人喜爱的系列,也有外省人喜爱的系列,也有适合出口的系列,花香蝶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