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的识别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硬件的识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然成为人们获取丰富信息的主要方式。但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故障也频繁出现,这给人们正常使用计算机带来极大的不便,并且也有可能造成相应的损失。因此,在计算机硬件管理方面要加强,及时发现硬件故障并进行处理,才能保证人们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一、关于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分类情况
计算机硬件出现故障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类:真故障和假故障。所谓真故障是说计算机内部某些小零件出现烧坏或老化等故障,这些故障在很大程度上对整个计算机板面的正常工作有着影响,从而使得计算机不能够正常开机。而对于假故障来说,整个计算机各个板面完好无损,但由于计算机硬件安装过程由于操作的不规范从而造成计算机系统的无法运行。例如,计算机电源与插座接触不良、主机与显示屏的连接口不稳、操作不符合标准等等。
二、计算机硬件故障检测的方法
1、直观检察法
对于计算机硬件故障的检测可以通过直观检察法来检测其明显的故障,直观检查方法主要是通过看、听、闻、摸等手段来进行。在故障检查中,看是最为主要的手段,而且在计算机的维修处理工作中也广泛应用,计算机处于静态时可以观察是否有烧焦部分的发生,而处于动态时,可以通过屏幕上的错误提示找出故障所在。听可通过声音来辨别是否有异常情况。计算机在一般出现故障时,开机启动的时候声音便会出现不同,通过听这些声音可以及时发现计算机所存在的故障,从而及时解决。闻主要是在计算机实际运转过程中,检测是否有不寻常的气味,如果出现异常气味,可以通过闻及时找出故障所在。摸主要是对计算机元件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接触不良的地方,而且也可以通过元件温度的感知来判断故障发生与否。
2、插拔检测法
计算机故障的检测中,插拔检测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计算机相关元件的插拔,进而确定故障出现的具置。这一过程的具体操作是,将机箱打开并且将相关测试故障的卡板拔出,重启计算机如果能够正常运转,说明卡板就是导致计算机故障的所在。
3、卡板替换法
在计算机进行插拔检测之后,硬件故障不能有效解决,就需要进行卡板的替换。主要是将完好无损的卡板同型号的替换可能存在故障的卡板,如果在开机之后故障情况消失,那就表明替换下来的卡板就是故障的所在位置。如果故障没有消除,则需要进行其他卡板的检测。
三、关于计算机硬件常见故障处理的有效对策
1、电源故障处理方法
计算机的电源通电之后,计算机显示屏不能正常显示、机箱不运转、无法开机等情况的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就是电源出现了故障。主要的应对方法是检查计算机电源线路,看其是否出现断裂、烧毁,电源插头是否接触不良。如果遇到较为特殊的情况,可以拆开计算机的电源盒进行全面细致的电源检查。
2、硬盘故障
计算机系统故障中绝大部分都是因为硬盘故障而引起的。随着硬盘的容量越来越大,体积越来越小,硬盘发生故障的概率也越来越高。硬盘损坏引起的数据遗失并不像其他硬件那样有可替换性,一旦发生严重的不可修复的故障,损失将无法估计。常见的硬盘故障有如下几种:(1)系统初始化时死机。这种情况比较复杂,首先应该排除其他部件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如系统过热或病毒破坏等,如果最后确定是硬盘故障,应尽快使用相关工具软件整盘备份数据。(2)磁盘扫描程序发现错误甚至坏道。硬盘坏道分为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两种:前者为逻辑性故障,通常为软件操作不当或使用不当造成的,可利用软件修复;后者为物理性故障,表明硬盘磁道产生了物理损伤,只能通过更换硬盘或隐藏硬盘扇区来解决。由于固态硬盘的使用坏道故障已经不可能出现。(3)主板无法识别硬盘。BIOS无法识别硬盘,这是最严重的故障。具体方法是首先检查硬盘的数据线及电源线是否正确安装;其次检查跳线设置是否正确。
3、显卡故障
显卡出现故障后,往往不能从屏幕上获得必要的诊断信息。所以显卡故障比较难于诊断。常见的显卡故障有如下几种:(1)开机无显示。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显卡与主板接触不良或主板插槽有问题造成的,只需进行清洁即可。对于一些集成显卡的主板,如果显存共用主内存,则需注意内存的位置,一般在第一个内存插槽上应插有内存。(2)显示颜色不正常。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显卡与显示器信号线接触不良或显卡物理损坏。解决方法是,重新插拔信号线或更换显卡。此外,也可能是显示器的原因。
4、内存故障
内存作为计算机运行效率的核心部件,其故障直接影响到计算机工作的稳定性,诊断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接触不良故障。内存与主板插槽接触不良、内存控制器出现故障。这种故障表现为:蓝屏及错误提示信息。解决方法是:检查内存是否与插槽保持良好的接触,如果怀疑内存接触不良,关机后将内存取下,清理灰尘并装好即可。(2)内存与主板不兼容。这种故障一般会出现在升级电脑时,选择了与主板不兼容的内存。解决的方法是:检查内存条型号是否与主板支持型号一致。
四、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会出现新的功能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相关的故障,所以掌握一些计算机故障处理常识在实际运行中能够及时的识别故障,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处理解决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计算机才能够高效的运转,从而为人类的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何青岩.刍议计算机硬件故障的识别与处理[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7):72-73.
篇2
关键词:知识维;教师维;学生维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中专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是培养其基本素养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方面存在很多弊端,分层次分类别的三维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更具优势,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多媒体的应用,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
一、分层次分类别的三维教学法
1.分层次分类别的三维教学法的含义
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层次分类别的三维教学法对于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的“三维”主要是指“教师维”“知识维”与“学生维”。在教师这个维度中,主要体现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占据着活动的主导位置。在知识这个维度中,知识是指教师传授,学生学习的对象,是各种知识与技能的集合。而在学生维度中,学生是主体,是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学习的集合。
“分层次分类别”主要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现有知识与能力水平,以及潜力倾向将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使得水平相近的学生形成一组,对其在知识传授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区别对待,以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其特长,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增强其自信心。
分层次分类别的三维教学法就是指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以实现最佳的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
2.三种维度的建立
(1)知识维的建立
它是指知识点与知识类型的确定与划分。在确定知识点与知识类型之前,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包括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了解程度与应用水平,然后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确定每组所需讲授的知识点并划分知识类型,知识点的确定是保障正确教学策略的前提,知识类型有多种划分方法,可以划分为叙述性知识、概念性知识、逻辑推理性知识等,不同学生掌握知识点与技能的水平不同,对于基础较为薄弱、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重点掌握叙述性、概念性的基础知识,因而更容易实现,在其知识与能力逐渐提高后再对知识点进行调整,加深其难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重点学习逻辑推理性的知识,注重拓宽其知识面。通过这样的知识分类,有助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更利于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
(2)教师维的建立
教师是其主导,主要是借助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传授知识。重点是对于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划分。教学方法划分时要注重分层次分类别,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划分。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较薄弱的学生,可以采用直接讲述的方法,注重概念的讲解与属性的定义,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另外,对比分析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知识的本质与规律。除此之外,实物法也是一个较好的方法,通过展示实物,丰富其感性知识,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运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教师制定特定目标,将知识点融入实现目标需要的任务中,引导学生借助计算机逐渐完成任务并掌握知识点。
(3)学生维的建立
具体是指划分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学生在一些学习原则的指导下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来说主要的学习方法有对比分析法、识记法、回忆法、实验法等。可以根据学生自身不同的特点进行方法的选择。
二、确定最佳的分层次分类别的三维教学方法
分层次分类别的三维教学方法的确立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考虑教学的目标、教材的内容以及学校的设施情况等因素,对于某些知识点,例如,存储器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存储器进行分类,运用比较分析法从材料、访问速度等指标对存储器进行分析,使得学生在对比学习中获得所需掌握的重点知识。另外,对于某些知识点需要确定几个候选的结合点,以便在教学实践中把握最佳的三维结合点。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在进行某些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了便于分层次分类别的三维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把几种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行组合,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运用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总之,分层次分类别的三维教学方法较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的优点,不仅有助于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可以从根本上发现学生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维护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计算级的硬件组成结构: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成,其中,硬件系统由各种硬件设备组成,硬件设备即计算级的实体部件,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其中计算机主机由计算机主板、电源、CPU、内存、硬盘、显卡(GPU)、声卡、网卡、光驱、软驱等组成。这些硬件设施通总线结构的方式来相互连接,进行计算机信息的传递。只有各个硬件设施的正常运行,才能保证整个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如果其中一个硬件设施运行出现故障,将影响到整个计算机的运行。
二、计算机硬件运行中常见问题的分析:
在计算机的运行过程中,各个硬件设施出现故障的情况不可避免,比如计算机死机、显示器黑屏、花屏等,这些故障严重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由于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结构复杂,维护困难,影响了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因此,应努力加强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及时发现计算机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并检查维修,同时,还要保证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计算机运行中出现故障的原因主要有:
1、硬件方面的问题:
(1)计算机主板运行方面的故障:比如CPU故障、网卡故障等,CPU出现故障则会出现计算机无法启动或黑屏,常见原因为散热异常或CPU针脚损坏;网卡的故障常见原因为网卡驱动异常,造成计算机不能联网。
(2)计算机显示设备运行故障:比如显卡故障、显示器故障等,显卡故障常见原因为显卡松动、散热异常等;显示器故障常见原因有供电电路故障、接头接触不良等。这些故障一旦出现将会影响计算机信息的正常显示。
(3)存储读取设备方面的异常:内存故障主要是由于内存松动,与插槽接触不良,此时,计算机开机时则会发出“滴”的声音;此外还有硬盘故障、光驱、软驱故障,一旦出现,将会严重影响计算机处理存储数据信息的功能。
(4)计算机硬件设备间的不兼容: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硬件设备也不断更新,因此,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兼容性问题越来越明显,如旧版本的上一代硬件无法兼容识别新版本新一代的硬件设备,造成了计算机运行的不稳定甚至无法使计算机运行。
2、软件方面的问题:
(1)软件运行方面的问题:在整个计算机的运行中,软件的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由于现阶段人们对软件管理的不重视,使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受到严重影响,最常见的就是计算机病毒、木马等,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对软件管理的忽视,使计算机病毒、木马有机可乘,严重破坏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而影响计算机整体的正常运行。
(2)软硬件的兼容问题:由于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硬件设备的局限性,计算机操作系统硬件设备不兼容的现象经常出现,一些操作系统无法识别某些硬件设备,或者某些硬件设备不支持某些操作系统,使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3、计算机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除以上两点计算机本身的问题外,计算机运行的外部环境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1)计算机供电环境的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稳定的电力供应,电压不稳或突然性的断电会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电路原件造成严重损坏,进而影响整个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2)环境基本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温度和湿度,外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计算机的散热及各设备的运行有很大影响,计算机运行的环境温度过高,将严重影响计算机的散热,环境过于潮湿,将破坏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电路原件,甚至造成电路原件的短路。
(3)电磁干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电磁设备被人们广泛应用,电焊器、变压器、空调、冰箱和一些通讯设备的电磁变化明显,当这些设备产生电磁变化时,将严重干扰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三、计算机硬件常见的维护与管理:
1、系统简化法:将计算机系统简化到仅能维持计算机正常运行的最低要求,如果计算机仍然不能正常运行,则说明问题出现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中。
2、硬件替换法:将认为可能存在故障的硬件设备用确保无故障的硬件设备替换,观察计算机是否能正常运行,若系统正常运行,则可以确定硬件故障出现的部位,若系统扔不能正常运行,则考虑还有他硬件设备存在问题。
3、递增递减法:递增法是在计算机系统运行的最基本状态下逐渐增加硬件设备,这样可以找到硬件故障出现的部位,递减法则是在系统运行的最佳状态下逐步删减硬件设备检查系统故障出现的部位。
四、计算机硬件的维护与管理创新:
1、计算机组件的维护与管理创新:
(1)CPU、GPU的维护与管理创新:
CPU即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GPU是计算机的图形处理器,要保证CPU和GPU的正常运行,必须保证CPU和GPU有良好的散热条件(比如水冷、液氮等设备),CPU和GPU的散热装置要经常清除灰尘,保持清洁,其次还要尽量保证CPU和GPU有稳定的运行频率,避免因过度超频引起的损坏。
(2)内存与硬盘的维护与管理创新:
若要进行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升级,内存要使用相同品牌相同频率的来进行升级,若要更换内存,则要考虑内存与主板的兼容问题,一定要用主板支持的内存,若发现内存条表面发生氧化,可以使用橡皮擦擦去,避免过度超频内存频率对内存的损坏;在硬盘的维护上,对于机械硬盘,首先应保证硬盘读写数据时的电源供应,其次,避免硬盘在运行时的移动并做好防震,再次,减少不必要的刷盘操作,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最后,远离磁场干扰强的地方。
2、计算机外设的维护与管理创新:
计算机外设主要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其中显示器应避免经常开关机,并保持显示器的除尘和表面清洁;鼠标和键盘的使用过程中应避免用力过猛,利用鼠标垫减少对鼠标的磨损,保持键盘的清洁,在更换计算机外设时应关闭计算机,避免对计算机其他硬件造成损害,影响其运行。
3、计算机运行软件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创新:
使用常用的兼容性良好的操作系统,并及时更新硬件驱动程序,也可利用软件监控硬件的运行情况,早发现早处理,利用杀毒软件做好病毒木马的查杀,及时修复系统漏洞,以确保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4、计算机运行环境的维护与管理创新:
应保持计算机运行环境的清洁,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经常开窗通风,保证对计算机稳定的供电,避免因断电引起的计算机硬件损坏,例如使用UPS,避免在雷电天气使用计算机,防止雷电对计算机硬件的损害。
参考文献:
[1]膝雯雯.试论计算机硬件维护及创新管理的研究[J].硅谷,2011(4):85.
[2]施骏.计算机硬件维护中的创新管理与综合性策略[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7):135-136.
[3]龚坤.信息化进程中计算机硬件学科建设的持续自主创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239-240.
[4]施骏.计算机硬件维护中的创新管理与综合性策略[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7):135-136.
[5]刘琼瑶,赵阳依托“域”平台创新内联网计算机管理手段[J].华南金融电脑,2010(0):71.
[6]韦崇顺.浅谈高校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管理创新[J].科技风,2012(6):304-306.
[7]王倩.浅谈计算机创新实验室的管理[J].甘肃科技,2010(13):114-115.
[8]胡巍.计算机软硬件故障的处理方法[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8).
[9]张文平.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与方法问题探讨[J].煤炭技术,2012(01).
篇4
关键词:计算机;日常维护;故障排除
1加强计算机维护工作具有更广阔的意义
计算机已经深入到工作的每一角落、每个家庭甚至每个人当中,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绚丽多姿。但是很多人对计算机系统知识是非常迷茫的,每当系统出现问题时就束手无策,手忙脚乱。文章以从计算机的日常说起,分析计算机简要理论,期望让人们都不用再担心系统问题,不用在系统上再去花冤枉钱;让人们对计算机的系统维护维修不再害怕,让人们的生活因懂计算机而美丽。
2计算机的硬件正常使用对正常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对硬件进行日常维护,认真分析计算机的环境,了解各种器件的功能及日常维护,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下面笔者就认真分析主要部件,简述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所采取的有效解决办法。(1)计算机出现不断重启,其表现为有时刚刚出现启动画面即重启,或者进入系统后不久就重启。分析解决:因为该机已通过ADSL连入宽带网,而且近期网上病毒肆虐,所以先查杀病毒,问题依旧。朋友曾下载和试用各种软件,于是重新格式化硬盘安装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出现蓝屏和死机的现象,跳过错误提示后,总算装完了系统。可是,系统不断重启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电脑买来有3年了,很少对机箱进行过清理,是不是内部灰尘过多引发的硬件接触不良呢?打开机箱,对重要的部件如电源、CPU风扇、内存进行了清洁和擦拭。完工后重新开机,电脑依然不断重启。到这时候,笔者意识到可能某个电脑硬件出了问题。首先电源的疑问最大,直接更换了某名牌300W的电源,故障依旧。随后,笔者只有拿出了杀手锏——“最小系统法”。保留系统启动必备的硬件进行故障排查,结果电脑依然不断重启,不过这就圈定了引起故障的嫌疑范围。接着祭出“换件大法”,直到更换CPU并安装良好后,故障才消失,系统重启的元凶居然是CPU。原来,朋友电脑的CPU曾更换过风扇和散热器。由于安装不当造成散热器和CPU接触不良,影响了CPU的散热,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大大缩短了CPU的寿命。对于一般的电脑故障,如果不是系统彻底瘫痪,人们很少怀疑到CPU损坏的可能。但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在发生故障时,要谨慎、小心地按顺序认真排查,不放过一丝可疑,就能找到故障的真正所在。(2)系统无法识别硬盘时,可按下述方法进行排查解决:首先开机进入BIOS,确认BIOS中是否能够识别硬盘,若BIOS无法识别到硬盘,拆开机箱,确认SATA接口,硬盘电源线是否有松动的情况。如果接口检查无异常,则证明此时硬盘已经损坏,无法使用了。若能够识别到硬盘,检查硬盘容量、转速等信息是否正确,继续下面步骤。将硬盘拆开,挂载到其他电脑的SATA接口上,或者使用移动硬盘盒将其用作移动硬盘,将其他电脑开机进入系统,打开磁盘管理器,确认是否识别到硬盘,若识别不到,证明硬盘还是有硬件故障,无法使用。若能识别到,右击选择对其进行“初始化”,之后再进行分区,格式化等操作,此时硬盘就可以正常读取使用了。(3)显示器需要正常使用,显示的效果处理不好,可能伤害眼睛,而合理地选择显示器的分辨率和刷新率会使人们感觉舒适。刷新率在85时效果最好。有时显示器也会出一些故障、一些非正常现象,例如:开机正常,但是开机时几分钟内不动鼠标,就会蓝屏。可以应用的检查办法是开机时移动鼠标后,电脑使用一切正常。具体的解决办法是可以通过“控制面版”的“外观和主题”的“显示”的“屏幕保护程序”来选择。
3计算机软件维护可以保证日常工作的工作效率
(1)对于操作系统,笔者认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垃圾文件,占用系统资源。笔者一般是在4个月到半年左右的时间会重装系统,是重装,不是还原。目前光驱装系统好像已经逐渐退出了圈子,个人支持使用U盘装系统。使用U盘装系统很简单,网上也有很多工具,一般情况下是在U盘里面装个winPE系统,将系统文件copy到U盘里面。插上U盘,启动电脑的时候,按F2键(个别电脑是F8键),在出现的bios界面进行设置U盘启动,之后就可以根据说明进行装机,如果到了这一步之后还是不知道怎么操作,那么在启动的winPE里面有浏览器,可以上网查询。(2)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详细分析如下。①遇到启动计算机系统时,提示蓝屏,先不要盲目重装系统,可使用以下几种方法依次进行尝试。方法1:如有新安装的硬件,首先拆除,再重启。方法2:进入安全模式将最后安装的软件进行删除,重启后进行测试。方法3:如未安装过软件,则进入安全模式,将有“!”或“?”号的驱动进行卸载,若无此符号,则卸载显卡驱动,DELL电脑建议卸载声卡驱动,重启后进行测试。方法4:在WINPE下运行诺顿磁盘医生,并进行全盘扫描及修复,如果是异常断电引起的蓝屏,通常此方法十分有效。方法5:个别计算机蓝屏是因为360漏洞补丁和当前操作系统不匹配,而导致的。在引导菜单中,会有360漏洞补丁引起蓝屏的修复项,可进行选择修复。②计算机启动后,黑屏无显示处理步骤:将计算机电源线拨出,反复按电源按钮若干下,再将电源线插入,如正常启动,则说明,计算机进入了主板保护模式;将显卡与显示器两端的连线进行目测,看是否有弯针,若无弯针,则将两端重新予以固定。将独立显卡拨除。除USB鼠标外,将连接于计算机上的U盘等USB设备全部移除,再启机。最后,对于任何东西或者物品而言,都有一个生命周期,维护得好,自然可以多使用一些年限,日常维护不是太难,但是必须细心,对计算机进行检查保养,提高其使用寿命。计算机使用中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因此,对计算机的硬件软件进行有效的维护十分重要,也是不断摸索探究的过程。这样才能对计算机进行高效的维护,这样才能使其正常工作。
作者:黄哲俊 单位:延吉国际会展
参考文献:
[1]张霞.计算机故障解决对策研究[J].现代化计算机技术,2014(9):22-23.
篇5
【关键词】计算机安全 网络安全 硬件设备 软件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对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安全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运行故障、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的入侵等问题都对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于使用者而言,不仅造成用户信息的破坏和丢失,甚至对国家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要重视计算机安全问题。
一、计算机安全面临的常见问题
1.硬件问题
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的基础组成部分,在计算机硬件系统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硬件系统自身的运行故障问题,当计算机系统遇到病毒或者黑客入侵时,通常最先受到攻击的是软件系统,随着病毒的入侵,会导致计算机的运行变得缓慢,进而影响硬件设备的运行,造成硬件故障而导致系统瘫痪。第二,电磁泄漏,这是黑客入侵计算机系统时常用的一种方式,黑客可以根据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电磁泄漏情况迅速找到设备的漏洞,并且由此进入到传输程度中对信息进行篡改和窃取,如果计算机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对电磁泄漏问题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就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第三,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使用的芯片结构容易受到木马、黑客的攻击,因为互联网自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暴露于网络环境下的芯片系统需要很容易给病毒和黑客造成可乘之机,进而通过芯片系统进入到软件内部,对信息的安全造成威胁。
2.软件问题
在计算机软件运行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问题有:第一,信息被窃听或者盗取。当计算机软件系统受到危险因素影响而形成漏洞时,最常见的形式就是信息的丢失或者损坏,这不仅会影像信息的安全性,而且对信息的使用者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第二,病毒的入侵。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破坏范围大等特点,一旦病毒进入到软件系统就会快速蔓延,而且病毒具有传染性,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进入到各个软件系统中,最终导致整个计算机网络的瘫痪。第三,身份伪装。有些黑客会使用身份伪装的手段获得合理的食用权限进入到系统,再从系统中窃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对系统信息进行篡改,影响软件系统的安全性,也容易造成隐私信息和商业信息的暴露。
二、加强计算机安全性的防御对策
1.对文件进行加固处理
通过加固处理后的文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也获得增强,所以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可以对某些重要文件进行加固处理,运用端口对接的形式对文件进行加固处理。同时,也可以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加固,如主板线路的维护等,通过有效的加固措施可以为计算机的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少由于计算机自身的硬件问题对文件安全性造成的影响。
2.网络加密技术
通过网络加密技术可以为计算机系统构建一个屏障,具备解密口令的邮件才能进入到系统,一旦有垃圾邮件进入时系统会产生预警标识,快速识别恶意入侵的信号,并且及时驱除,可以快速阻拦垃圾邮件的入侵。目前使用的网络加密技术,主要有公钥加密和私钥加密两种形式,根据系统运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密技术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另外,认证技术也是计算机网络运行过程中有效的安全强化技术,通过认证的形式可以对访问计算机系统的异常程序进行及时认证和处理,及时阻止存在异常的程序,减少非法访问带来的安全隐患。在运用认证技术时一般是通过电子签名、数字证书等形式对访问者的身份进行确认,再对其访问的权限进行限制,有效的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3.用户安全意识的强化
计算机的使用者自身的安全意识对计算机安全有重要的影响,首先作为用户在访问和接受访问时,要注意对安全信息的识别,通过设置防火墙等形式对外部访问进行控制,减少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的如前进,可以有效的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同时,需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加强计算机的安全管理,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加大对系统安全的防御力度,不断增强计算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为软件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促进防御措施的实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在现代社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应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计算机安全的问题,需要通过相应的防御对策构建起有效的阻隔屏障,减少危险因素对计算机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计算机的作用获得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骆飞.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及防范措施[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7)
篇6
关键词 新时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2-0166-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与推广,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是,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在困扰着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网络用户,成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一些计算机网络甚至因为受到攻击而陷于瘫痪,无法正常运转。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措施,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为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1 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
1.1 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漏洞
当一种新型的计算机软件或操作系统被开发出来,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这些漏洞被人利用,就可能对网络系统的安全造成威胁,甚至使网络系统陷于瘫痪。目前,很多计算机软件的漏洞都已被找出,再加上这些系统和软件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漏洞,如缓冲区溢出等,这就给一些人造成了可乘之机,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1.2 硬件设施配置的不合理
硬件设施配置不合理包括多方面的原因,有文件服务器方面的原因,也有显卡选配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文件服务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传递信息和文件的重要枢纽,是重要的硬件设施,也会对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此,要高度重视计算机关键硬件设施的配置,选择合理、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保证文件服务器的安全性与扩充性,根据计算机系统的发展状况及时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更新换代,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硬件配置在计算机系统中充分发挥作用。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必须选择和配置合理的网络服务器,并保证计算机的硬件设施配置符合计算机用户的需求,满足不同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为此,要高度重视计算机硬件设施的配置,充分发挥计算机硬件设施的作用,使计算机硬件设施的配置符合用户的需求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作用。
1.3 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容易对计算机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只有有效控制计算机网络使用过程中的人为因素,规范计算机操作人员的行为,避免产生操作不当的问题,才能够避免使计算机系统面临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的威胁。
比如,很多计算机操作员没有为计算机选择合理的安全配置、资源访问权限设置不合理、用户口令过于简单、网络资源公开化程度较高、账号保存不合理等原因,都有可能会对计算机的安全造成威胁。此外,计算机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也是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的重要方面,只有增强计算机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才能够提高其安全意识,避免泄密等现象的发生。
2 新时期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2.1 防火墙技术
我们可以将防火墙技术理解为局域网的一道屏障,能够避免计算机受到其他因素的威胁,确保网络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归根结底,防火墙是一种隔离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黑客入侵,避免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被窃取、破坏、拷贝,有效保护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信息。防火墙技术包括网关应用、数据包过滤、服务等。但是应用计算机防火墙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不能防范内部攻击、只能对IP进行控制而不能对身份进行控制、不能有效阻止病毒文件的传送等。
2.2 病毒防范技术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程序,能够通过特殊的代码实现自我复制,产生大量的破坏作用,通过错误的指令对正常使用的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破坏,是计算机系统的重大隐患。此外,计算机病毒还具有一些重要的破坏特征,如计算机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以极快的速度进行传播和扩散,并且在病毒感染的前期不易被人发觉,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针对计算机病毒的如上特征,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有效控制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和扩散,才能够降低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为人们提供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
2.3 身份认证技术
利用身份认证技术可以有效识别计算机用户的身份,对其用户信息进行确认,确保每一个信息访问者都具备足够的权限。具体说来,身份认证技术可以有效确认用户的身份,并能够通过有关信息识别出用户的身份,使不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排除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之外。除此之外,计算机身份认证技术可以有效保护合法用户的信息,防止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被窃取,以避免用户的合法身份被窃取。因为,一旦用户的身份信息被窃取,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挽回的。现阶段,身份认证技术分为多种,有口令认证、密钥认证、智能卡认证等多种,这些技术都能够起到信息保护的作用,有效控制计算机网络的访问过程。
2.4 信息加密技术
信息数据的加密技术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安全防范措施,利用数据信息加密技术可以对计算机中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有效保证计算机访问的安全性。利用信息加密技术,可以通过加密设备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处理,这种经过加密处理的数据信息被称为密文,加密之前的数据信息被称为明文。如果要将密文解密为原文,必须使用相同的加密设备和密钥,这种技术可以避免网络系统中的信息被窃取,能够有效防范信息的外泄。
2.5 安全协议
只有建立和完善网络系统的安全协议,才能够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促进计算机信息安全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道路。现阶段,已开发的安全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密钥管理协议、加密协议、安全审计协议、密钥管理协议、防护协议等。
3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此,要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利用防火墙技术、病毒防范技术、身份认证技术、信息加密技术、安全协议等新时期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增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为人们提供更好的计算机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篇7
一、抛锚式教学法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者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环境中去体验。建构主义中的抛锚式教学法,主张课程要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个真实事件或问题被比作“抛锚”。
抛锚式教学法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组成。
二、抛锚式教学法在计算机硬件系统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笔者通过前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总结和反思六部分按照前文中提到的抛锚式教学法来设计计算机硬件系统这部分课程。
(一)前期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讲述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主机系统、输入输出设备,主机内部重要的部件主板、CPU、内存以及各种接口等为本节课的重点。
2.学习者分析
多数学生对计算机的组成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其各部分零件的实物及对应的功能不太清楚,所以将本次课设计成动手实践课,由学生自己打开机箱,通过自学课本、上网查阅资料以及相互讨论的方法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主机内部主要认识主板及主板上安装的若干芯片接口卡槽、CPU、内存、各类存储器以及各种总线与接口等,掌握各部分主要功能,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培养学生通过浏览资源网站,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概括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查阅课本、网上搜索资料的过程,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协作研究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计算思维和研究探索精神。
(三)教学策略
学习方法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方法运用了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中的抛锚式教学法:教学资源包括计算机主机若干、网络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参考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中的抛锚式教学法,整个教学过程按照抛锚式教学法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五个环节来实施。
1.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利用台式机的主机,给学生们创设一个实践探究的情境;学生活动:观察主机内主要硬件设备,思考各部分功能;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境中发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确定问题
教师活动:分配主机,布置本节课任务:通过自学查阅课本或网上搜索相关资料熟识计算机硬件系统各部分构成及其作用;就近3人结组,小组内竞赛,分别轮流对照主机指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应,并说出各部件的作用,看谁用时最短;学生活动: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开始拆卸主机,认真观察内部组成,积极思考主机内部重要部件、CPU、内存条等重要组件的实物识别等问题:设计意图: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动手、观察、思考的能力: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的接受任务。
3.自主学习
教师活动:维持基本的课堂秩序:学生活动:首先通过自学课本知识进行计算机硬件系统基本构成和主要功能的学习。然后通过在网上查阅相关图片或者视频资料来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协助学习
教师活动:维持基本的课堂秩序,对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指导答疑;学生活动:对个人仍然存在的疑问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找老师答疑;开始小组内竞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互评和自评;学生活动:按照学习过程中同学表现进行互评和自评;设计意图:通过自评和互评,帮助学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五)教学评价
即教学过程中的“效果评价”。
(六)总结和反思
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相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可能对本课知识已经熟悉,可以适当分配给他们其他任务,例如做老师的助教帮助其他同学;学生上网可能浏览与课程无关的一些信息,引导学生恰当地使用互联网搜索资源;在课程的最后加入问题总结和知识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知识。
篇8
关键词:声音专业;录音艺术;艺术与科技;计算机基础
随着数字影像、声音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现代影视声音制作的过程、方式、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1-2]。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即使不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也无法离开计算机的应用;但是现有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仅针对文科类学生提出了“1+X+Y”的教学方案[3]。本文将针对声音相关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出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
1声音相关专业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所面对的问题
1.1艺术类院校学生计算机理论基础与应用能力薄弱
艺术类学生在高考前不仅要进行文化课学习,还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进行专业训练,这就导致艺术类的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比较少。尽管近几年网络与电子设备的普及[4],学生电子设备的应用水平愈发熟练,但是对于计算机硬件构造与软件设计原理等知识都非常薄弱[5]。
1.2艺术类院校计算机教学资源不足且陈旧
计算机基础课不仅应讲授理论知识,更应将这些知识用于实践。对于艺术类院校而言,硬件实验室、网络实验室、计算机机房等实验室都十分稀缺。此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总教学学时,也已无法满足现代计算机知识体系的教学,这些都制约了教师的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
1.3现有教学大纲无法满足艺术类学生的专业需求
现有的教学大纲按照计算机历史、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程序设计等顺序进行讲解,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入学后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挑选一台陪伴他们四年的专业计算机,而这一部分内容通常要上课几次之后才会涉及。此外,对于声音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现有大纲中的知识无法满足他们自身专业的需要,这就造成课程结束后,学生虽然学习了许多计算机知识,但却无法与自身相结合[6]。
1.4艺术类院校计算机课程师资力量不足,专业背景单一
在综合类大学中通常都会由专业院系的教师来讲授基础专业课,而对于艺术类院校而言,有的计算机教师来自计算机专业,有的来自其他相关数字媒体专业,这就造成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或者不够专业[7]。在对艺术类学生进行教学时,就会出现两种极端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计算机内容过于专业;第二种情况是自身专业应用过强。
1.5计算机网络道德教育缺失
网络诈骗,主播涉黄,破解校园卡系统,微店贩卖代购假货这些问题都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发展以及计算机知识的普及所带来的各种道德问题。大学生在校期间,是其思想观念成型的重要阶段,目前的计算机教育缺乏对学生技术道德的教育,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误入歧途[8]。
2声音相关专业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研究
2.1与声音相关专业相结合,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2.1.1信息技术基础在进行这部分讲解时,通常是按照计算机的历史、应用分类来进行讲解,但是对于现代计算机而言,手机、电脑、平板、服务器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分布式计算、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熟,计算机的关注点也从软硬件更新迭代向以数据处理为核心转变。在这部分讲解时,会将课时的重点放在最近的技术发展趋势上,如分布式计算、模式识别基础、区块链基本原理等。
2.1.2计算机硬件系统考虑到声音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会经常接触到音响工程系统,在这一部分将着重讲解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特别是计算机接口部分。而在讲解其他计算机硬件部分时,将带领学生通过网上商店去模拟组装一台符合声音制作需求的计算机,并通过分组讨论以及提交文档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在讲解计算机核心处理器时,可以使用面包板或者电路模拟软件带领学生完成逻辑门、运算器、时钟等硬件设计,并在学期后期讲解设计语言时让学生通过软件实现核心处理器的部分功能。通过这两种实践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逐层抽象的设计思维。
2.1.3操作系统基础及软件应用计算机基础教材中通常只对Windows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但是对于影视声音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数字媒体处理技术更加先进的苹果系统才是他们最常用的系统,另一方面,对于交互媒体、艺术与科技等专业的学生而言,多操作系统也是他们会经常接触到的情况,因此这部分内容将把重点放到苹果操作系统的原理与应用,同时将带领学生完成多系统的安装与使用实验。
2.1.4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声音制作过程中需要大量声音素材,现有的素材访问方式通常是NAS或者SAN磁盘矩阵。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除了让学生通过模拟设计办公室或者宿舍网络的方式掌握TCP/IP知识外,还会带领学生进行搭建磁盘矩阵、设置访客网络、搭建FTP服务器、搭建HTTP服务器、搭建数据库服务器、设计声音工作室网络解决方案等,切实贴近声音相关专业学生未来工作的网络实验。
2.1.5计算机数据处理传统的计算机数据处理主要讲授的是数据库以及SQL查询语言,但是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JSON、XML等数据文件;爬虫技术、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等数据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这一部分的内容将涉及简单的概率与数理统计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带领学生通过Matlab、Python或者TensorFlow进行简单的实验,对于声音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还需要特别讲解一下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除了对于数据本身的处理,计算机数据接口以及数据帧结构也需要在这一部分进行讲解,对于声音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MIDI、MADI、AES/EBU、S/PDIF、ADAT等常用的数字音频数据协议也需要学生在这一部分掌握。
2.1.6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于这艺术院校的学生而言,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会接触非常专业的数字音视频工作站,因此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如音频、视频、动画、网页制作等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太多的意义,因此这部分内容将转变为对未来课程的铺垫。如在这部分课程中讲授声、光、耳、眼之间的关系,以及计算机是如何模拟人耳与人眼的操作,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的变化,计算机图形学基础,使学生对于计算机处理多媒体数据的过程有一定的基础概念,帮助未来更好的应用专业媒体软件。
2.1.7计算机安全与道德教育在学生掌握了大量计算机知识之后,出于好奇的心理有的学生可能会将技术应用到不正确的地方,这就需要计算机教师在进行智育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德育。另一方面,在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构成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特别是保护好个人隐私,防止学生受到网络诈骗、贷款、传销等非法行为的伤害。
2.2优化考核方式,强化实践能力
通常的计算机基础课考核方式为卷面知识点考试,笔者认为对于艺术类学生而言如何将计算机知识熟练地运用才是计算机基础教育成果优劣的评判标准。相较于多次或单次考试,学生平时实践的表现,期末项目中所体现的设计思路等都可以很好的体现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水平。而期末考核方式的改变,也将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练习,并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2.3增强教师综合业务水平
专业融合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艺术类学科中,也同样体现在其他学科中。对于计算机教师而言,首先就是要掌握好本专业知识,再有一点就是要掌握目标学生所在专业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跨专业进修、参加跨专业活动、研讨会等方式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作为教师更应当多与学生沟通,掌握学生的真实需求,适时调整自身的教学进度。
篇9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 故障 维护
中图分类号:TD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059-01
1.计算机硬件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1.1 计算机CPU方面的故障
如果计算机的CPU出现问题,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使用的温度较高,虽然有的电脑没有显示预警,但如果温度过高的化,会对电脑的正常运行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电脑运行速度明显降低,同时会对电脑的硬件及电脑主机造成很大程度的损害。如果长期高温使用电脑,会使电脑的硬件寿命严重变短。因此,如果出现温度较高的情况,要主动采取对策,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其降温。降温的方法很多,可以经常清理电脑散热设备上的灰尘,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和功能;或者采用专业特殊材质的降温工具与设备降低电脑温度;另外,在主机和散热板上涂上硅脂也是非常好的方法。
(2)还有一种原因,很多人在购置电脑后,其电脑很容易出现死机的情况。经过专业人员对电脑进行检查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一般的死机都是由于硬件出现了问题,并不是常说的软件系统故障。这种情况最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及时对工作频率做出调整,使其达到计算机正常启动的标准频率。
1.2 主板故障问题
(1)现在的电脑寿命都比较长,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人们很容易发现电脑的时钟有时候会变得不标准,调整后重启电脑仍会出现一样的问题。经过专业研究与探讨,这种问题应该是由于电脑主板电池电量低造成的。将电池更换之后,如果仍出现同样的问题,那原因就应该是控制时钟的电路出现故障,这时应联系生产厂家或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调整和矫正维修。
(2)电脑的电源灯无法正常工作。这类问题主要指的是开机之后电源灯不工作,很多人在出现这种问题后会把主板卸下后再安装,但一般不能解决问题,指示灯依然不亮。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要对电源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能正常工作,如果电源没有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主板存在故障。故障主要包括:主板变形弯曲或者主板烧坏。这种情况下,应把主板卸下后再次安装,将所有螺丝安装固定以后,启动电脑。
1.3 内部存储故障问题
(1)如果电脑长时间不使用,有可能出现电脑不能启动的情况。很多电脑使用者,在将电脑闲置很久后开机时会接到系统警报,并出现黑屏情况,系统无法正常启动,其原因可能是:内存故障或者是“金手指”。在检查故障时,首先查看内存卡是否松动,内存条接触不良也会导致系统无法启动,可以重新将内存条拔出,清理内存条和内存槽后插入。
(2)运行系统时经常出现程序错误的提示,如非法操作字样。经过分析,发现原因有可能是电脑硬件与内存不兼容或者硬件本身的故障。解决此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更换相关硬件或换用高品质的内存后看能否正常运行。
1.4 电脑硬盘故障问题
(1)硬盘读写故障。电脑硬盘故障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硬盘无法被电脑识别,具体现象是电脑硬盘的信息诸如主板、电源、BIOS设置等信息不显示。问题的原因比较多,最常见的是硬盘本身的构造问题,由于长期使用,里面会出现数据线断裂的问题,这会导致数据接触不良,这种情况只要更换线路即可;二是读写硬盘信息错误。这表现为误读硬盘容量。分析故障原因,重启电脑,进入BIOS设置程序,检查硬盘属性,如果能正常显示硬盘容量,则要通过U盘活光盘启动到DOS环境,检查电脑的空间分区,然后重新分区,格式化后重启电脑。
(2)硬盘工作噪音较大。硬盘的转速要求与设计有关,不同品牌的硬盘工作声音大小各异,排除设计因素,可能是机箱设计和硬盘安装的问题。解决办法是重新安装硬盘或者更换机箱。
2.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
在使用计算机时一定要注重日常维护,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保证计算机安全有效的运行,不至于给学习和工作带来隐患。计算机硬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日常维护。
2.1 注意外部使用环境
计算机是一种设计精密的高科技产品,精密设备对外部使用环境要求比较高。在使用期间,必须对使用环境进行严格的把握和控制,其适合在常温环境下使用,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使用计算机。电脑周围最好保证干净清洁,计算机的另一个“劲敌”是灰尘,大多数电脑使用寿命缩短的原因是灰尘堆积过多。
2.2 正确操作计算机
电脑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标准进行操作,不能随意频繁的重新启动或进行开关机操作,特别是不能强制关机,因为强制关机会对硬盘造成很大的损害。在对硬件设备维护时,必须保证切断电源,电脑关闭。如果操作需要接触电脑的电路板,切记不可直接接触,避免造成电路的破坏。电脑硬盘的正常使用依赖于稳定的运行环境,如果电脑需要经常搬动,必须在关机之后,否则会对硬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缩短计算机的寿命。
2.3 定时清洁保养
清洁保养是保护计算机硬件的重要方法,定期检查电脑的运行情况,保证内部清洁,温湿度适宜,同时对电脑运行噪音和接地供电方面也要注意,必须对这些情况有精确的掌握和了解。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其运行情况,如果出现故障要及时维修。
3.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逐渐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保证计算机正常稳定的工作和安全使用,需要依赖平时的维护和保养。本文主要从计算机常出现的故障出发,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探究了解决方法,最后提出了计算机日常维护的几点建议,以期能帮助使用者能更好的保护电脑硬件,顺利完成日常的工作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陶崇福.试谈计算机硬件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18.
篇10
关键词:中专;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有效
中图分类号:TP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8-0000-02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中专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基础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要求较为突出,尤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其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硬件结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维修维修及软件安装维修等知识。由于课程与信息化社会、21 世纪青少年学习生活的紧密关联,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始终保持着不断高涨的热情,“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更是很受学生的青睐。但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快速升级,传统的课堂教学与上机实习教学,已很难取得较高的教学效率[1]。通过实体操作、情境模拟、案例分析、故障排除,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基本达到计算机安装调试维修员(五级)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提高中专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有效性。
一、中专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的现状分析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在认知和实际操作上,对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有一个整体认识,掌握计算机拆装、故障诊断和排除、信息安全、网络互联的基本职业技能,并倡导学生“做中学”,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为提高学生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能识别计算机硬件设备、能熟练组装计算机、能准确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相应用软件、能熟练安装和使用主要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能熟练诊断相排除计算机票统常见的软、硬件故障,掌握汁算机与互联网联接的各种方式。
(一)考核方式单一,效果不理想
在教学实验中的结果显示: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内容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中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学生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知识来源结构及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习惯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内容形式的出现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内容单一、课时过少的缺陷;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内容的异步教学性质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中专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探索更优化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启发,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深入。
(二)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难以适应计算机发展速度
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摩尔定律惊人符合,计算机硬件的更新速度极快,属于更新与竞争力最强的一门学科。但是,现有的中专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内容大多为几年前的版本,同时其计算机相关知识也停留在几年前的技术,从而那些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技巧都没有涉及,最终使得中专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的内容与社会脱轨。此外,新型计算机硬件的推出极快,老旧的计算机硬件淘汰也相当快,很多教材在编写两年后,可能其中所列举的很多例子已经完全被淘汰,在现实生活中以找不到相关使用,甚至叙述的一些理论与现行的计算机技术相悖,最终使得中专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无论从教育的目的,从伦理,还是教学效果来看,学习都应当是“乐”而非“苦”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更应该要“乐”。由于“学苦”的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从应试教育下让人不得不苦的教学方式,再加上许多教师和家长教育的不得法,我们的学生从观念到实践都是“读书苦,苦读书。”对学生来说,首先要改变的观念和形象也许是从苦学到乐学,中专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技能的学习尤其需要变苦学为乐学。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学习活动本身应该,也能够是快乐的,要积极去寻找,去尝试,去体验中专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学习过程的快乐。要学会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内容的应用为乐学提供了实现的条件。
二、提高中专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学习指导的设计——以学生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以中专生为主,让中专生在维修工作中应该注意把握和灵活运用以下原则。(1)先软件后硬件故障有软件系统故障和硬件系统故障之分。随着硬件可靠性的不断提高,当前计算机故障中,软件系统故障占较大比例,而且软件系统故障的排除代价和影响相对较小。(2)先电源后负载对于硬件系统故障的排查,首先应该确保电源系统的正常。电源系统的故障必然会导致其他部件的异常。例如,开机后系统没有任何反应,首先应该检查电源是否存在故障。(3)先外设后主机对于涉及外设的故障,应该首先考虑外设本身的故障可能,因为外设故障的影响具有局部性,对其他外设的影响较小。例如,打印机无法打印,首先应该检查打印机本身是否存在故障,然后再检查打印机与主机的连接及设置是否正常。(4)先一般后特殊如果出现多种故障现象时,应该首先考虑最常见的、一般性的影响因素。然后再考虑特殊原因。而不要一开始就将问题看得很复杂,以致走弯路。(5)先全局后局部公用性的问题往往影响较大(或涉及全局),专用性问题则仅仅影响某一个局部。因此在故障维修中,应当遵循“先全局后局部”的原则。(6)先简单后复杂通常在解决简单故障的过程中,复杂问题也可能变得容易解决;因为在排除简单故障时受到启发,复杂问题就会比较容易解决。
(二)采用任务驱动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主板时,为了主板是计算机各部件相互连接的桥梁。主板在计算机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将计算机的CPU、内存、显卡、声卡、网卡等各个部件联系在一起,是整个系统的枢纽。因此,主板对计算机的稳定性、兼容性等方面影响非常大。主板具有开放式结构,在主板上有若干个扩展槽,可以插接一些板卡进行功能扩展或对系统的局部升级。目前主流的主板依据其使用的芯片组不同可以划分为多个类别,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基本相同。
(三)DV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关于中专计算机环境下教师角色的研究教多,而对学生角色的研究相对教少。面向未来的人才必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和创造。随着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资源的迅速发展,各种媒体的操作逐步走向“傻瓜化”。就计算机来说,它所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但操作却越来越简单。所以,我们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资源教育决不能停留在技术层面,更多的应该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表达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内容资源教育可以通过专门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内容资源课来进行。但有限的课时无法保证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内容资源教育目标的实现。所以,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内容资源教育更多的应该是融入各科教学之中进行。
实训:主机拆装与部件认识①能熟练地拆装计算机。②准确识别主机箱内各主要部件。③培养对微机综合性能的判别能力。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
在中专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发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课程教学中教与学的双向交流。互联网最大的优点是资源共享。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在留言板、论坛上向老师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老师在网上交流。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强的特点在网上放一些互动性的教学课件,可以间接地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
(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创设宽松氛围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内容条件下,高校学生角色不再是被动的中专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技能与中专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知识的学习者,而是主动的中专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技能、课程知识、健康知识学习与实践者。学生不仅要学会进行数字化学习,还要会利用信息工具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创造。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内容条件下,在高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中,学生应成为主动的,具有协作精神和创造性的学习者。高校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必须具备中专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信息的获取、评价、管理与加工处理的能力。
三、结束语
因为《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主要教学内容涉及计算机组装、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安装、计算机常见故障诊断信息安全防范和排除等操作性很强的教学环节,必须通过实验、实训才能达到计算机操作、维修和应用技能的培养目标。同时,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学习和实践环节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敏.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方法探索[J].职业技术,2008(12):98-102
[5]李建军.论工作过程方法对《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岗课程体系的解构[J].经营管理者,2008(1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