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工程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生态工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主要是通过专业的工程技术,针对农业生产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调节和控制,为作物以及动物的生长创造出一个最佳的外部环境,从而改变传统农业过分依赖自然环境的不足,减少不利条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在农业生态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农业生态;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应用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作为我国基础产业的农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不断提高,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尤其是过度种植以及超载放牧所引发的土地荒漠化、漫灌浇水引发的水资源紧缺等,无不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应用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推动生态农业,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1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
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常见于我国南方地区,最为典型的就是“猪-沼-果”,这种模式是以沼气作为纽带,实现农业种植与畜牧养殖的协调发展。农户可以对庭院的空间进行充分利用,建立沼气池、猪圈以及厕所,将沼气池放在猪圈的地下,在猪圈中养猪,上层设置鸡笼养鸡,闲置土地种植果树,畜牧的排泄物进入沼气池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可以作为照明以及做饭的能源,消除环境污染,剩余的沼液和沼渣则可以作为有机肥或者饲料添加剂,从而实现物质以及能源的良性循环[1]。作为一种优秀的循环经济模式,从“猪-沼-果”模式中可以看到循环经济的一些本质性特征,以生态经济、清洁生产、绿色消费等为依托,体现出了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原则,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
与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相比,四位一体模式主要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推广,包括了“日光温室种植-设施畜牧养殖-沼气发酵-厕所改良”,其同样是一种高效、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是以太阳能作为动力,将沼气作为连接的纽带,实现果树种植技术、畜牧养殖技术以及厕所积肥技术的相互结合。从目前四位一体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情况看,日光温室主要包括了半钢架式以及钢架式两种,通过封闭式的结构和人工调温调光,日光温室具有采光充分、防寒保暖的优点,可以有效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上其内部相对广阔的空间,非常适合进行蔬菜、瓜果以及各种花卉的种植。虽然日光温室对于土壤肥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不过并不需要人工施肥,可以通过在温室大棚内养殖猪、羊、鸡的方式,解决有机肥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温室大棚中的温度相对恒定,这些家畜和家禽的生长速度快,可以保证较高的出栏率,增加农民收入。沼气池的修建,可以对畜牧以人的粪便进行集中处理,产生的沼气可以用来照明和做饭,也能够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调节和补充,实现对于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利用,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2]。
3农林牧复合系统
农林牧复合系统是指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内,依照生态经济学的有关原理,依照一定的结构和时序,将乔木、灌木、农作物、经济作物以及动物等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多种群、多层次、多产品、多效益点的人工生态系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尤其是最近几年,对于农林牧复合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多,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增加。相比较其他生态农业模式,农林牧复合系统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能够针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多方面、可持续的开发利用,这是其他任何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对于农业技术人员而言,应该认识到,一个完善的复合结构模式,必须确保各个生物种群具备显著的生态位分化,尽可能减少不同种群复合经营时的负面作用,实现相互之间的协调共生,从时间、空间、顺序以及数量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调控,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3]。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可以在保证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其对于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提升生态效益。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应用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技术,能够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宋旭,王涛,魏春林.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在农业生态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6,47(7):34+37.
[2]周磊,简保权,周玮,等.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1(10):17-21.
篇2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农业发展;概念;意义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086
1 引言
众所周知,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供应,如果水资源匮乏,那么农业发展将无从谈起。从这个角度来看,发展水利工程对于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同时也是其得以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1]。尽管现代我国的农业发展小有成就,但是其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我国农业的生产与发展受到来自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其发展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推动农业发展意义重大。
2 生态水利工程简介
顾名思义,生态水利工程将“生态”放在到了重要的位置,以保护或者改善自然生态为主要目标,或者是能够在客观上获得显著生态效益。生态水利工程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友好性,避免这一过程中对于环境的严重破坏,在以生态需水规律的基础上展开运行管理过程。
作橄执水利的标志,生态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内涵:第一,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发必须遵循科学的生态服务目标。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之初,就应该始终注意对生态系统健康过程的维持,将其当做设计过程的约束条件,确保设计出来的水利工程可以迎合生态水文过程的要求。第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地址的选取、布局规划以及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极力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对环境成本的较大浪费,推动经济与生态达到一种共赢的局面。
3 生态水利工程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
3.1 有利于改变我国的农业发展的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属于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而要想发展农业,就离不开灌溉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求偶,灌溉面积仅占到了耕地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但是却在全国粮食产能中占到了四分之三,水资源短缺以及分布不均匀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种现象在我国北方更为明显,其占有全国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三,但是水资源仅占到了19%。而且我国未来的粮食生产中心将会逐渐向北方转移,这就使得水资源供应和粮食生产之前的矛盾激化。尽管近年来对于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有所加强,并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但是现代农田水利建设并不健全,灌溉以及排水等技术都有待提升[2]。同时当前的水利设施也无法帮助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大大降低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而且不利于农业的长远发展。从这一角度来看,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已经成为改善我国农业现状的迫切需求。
3.2 有利于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
历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尽管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对于农产品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可谓是关键因素,而且也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也是现代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农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对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重视,我们必须坚持长时间的努力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通过国内外的实践可以看出,要想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谓是一项基础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手段。通过科学完善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目前的农田水利条件才有可能得到改善,才能够摆脱以往农村“靠天吃饭”的窘状,增加农田产出率,达到旱涝保收的目标,推动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升。
3.3 减少对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的破坏
作为一项人工设计的工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实施本身就是对大自然水资源的干扰。与传统的水利工程不同,生态水利工程强调尽可能降低对水资源自然循环的破坏。注意到农田生态系统属于半自然半人工的生态系统。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中,主要是以流域为尺度空间而展开,水流的总方向应该和流域的自然水向相同。应该综合分析原有地表径流的产汇和地下水径流的补给排泄等过程,所以,在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必须尽可能降低对耕地资源的破坏。目前,开展生态水利工程主要以对原有水利工程的改造为主,全面发挥出其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功能。
3.4 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
我们知道,市场物价的基础便在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要想稳定市场物价,首先就应该注重农产品价格的稳定。而要想确保农产品价格稳定,就必须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这就需要对农业生产提高重视,不断改善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此时,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便凸现出来。为此,我们必须充分抓住农闲时间,集中人力物力,通过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实施,健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升农田的抗灾能力,最终促进农业收成的上升,消除由于农产品供应不足而导致的价格频繁变动,提升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性[3]。
3.5 有利于加强新农村建设
在历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儿女始终在和自然灾害作斗争,尤其是与水旱灾害的斗争一直存在。历史上由自然灾害所引发的动乱不胜枚举。通过人们与自然灾害的抗争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改善人们生活、维持国家稳定,就必须真正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我国的耕地面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减少,但是灌溉面积却一直处于上升水平。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我国的农田灌溉水平得以有效提升,真正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实践表明,唯有通过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实施,我国农业的持续增收才有了保障,我国的农业生产条件才有可能改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够有强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丽荣.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1):198-199.
[2]唐建.试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8):128-128.
篇3
1 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施不当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1.1 农药喷洒不当,造成生态失衡
由于森林害虫繁衍快,危害大,人们往往会借助大规模的农药喷洒来消灭害虫。虽然农药杀虫效率高,但容易导致以这些害虫为食的鸟类误食害虫而亡;同样,以这些鸟类为食物的其他动物也容易中毒致死,害虫的天敌大规模死亡之后,害虫又将肆虐发展,进一步造成农药的持续、大量使用[2]。同时,农药的喷洒也对土壤、水、空气等造成污染,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1.2 耕作方式不当,破坏土壤生态结构
不当的耕作方式容易破坏土壤结构,旋耕方式就是如此。从表面上看,旋耕实现了对土地的充分利用,实际上是破坏了土壤的结构,使土壤过于松散而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同时,旋耕也使土壤有机物的分解能力大为减弱。由于旋耕破坏了土壤的生态结构,人们为了提高作物单产只能施用化肥等,长此以往,土壤肥力减弱,农作物产量会降低。
此外,有部分地区的土壤沙化和沙尘暴都是由人们的耕作不当造成。因此,在研究和实施农业工程的同时,应处理好农业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2 农业工程的研究实施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2.1 应注重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
随着现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的威胁,动植物的种类不断减少。有许多药物都是从植物中提炼而成,人们的衣、食、住、行也脱离不了这个生态圈。在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践中,如果不注重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阻止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恶化趋势,人类发展必需的动植物将大大减少,由此影响自然界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2 要保护好人类的生存环境
土壤、水和空气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施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人类的生存环境。由于土壤容易受到污染,且自身净化能力有限,因而不当的耕作方式和过多的化肥和农药会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受到影响,土壤质量下降,且容易导致沙化、沙尘暴等。此外,过多的农药和化肥也会造成水质污染,大面积的井灌则会导致地下水资源的过快枯竭,围湖造田会造成湿地生态失衡等[3]。因此,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遵守自然规律,就很容易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因此,要加深对农业工程研究实践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增强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的意识。
3 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研究实施生态工程
3.1 加强农业工程研究实施的立项和审批
农业工程对农业生产和发展、自然环境都有巨大影响,因此,对于农业工程研究与实践的立项和审查都应该慎之又慎,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立项和审批的申请资格和程序。同时,要提高农业工程研究人员和相关领导的生态环保意识。
3.2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生态环境追踪评估机制和预警系统
篇4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生态经济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3990
国内刊号:13-1315/S
邮发代号:82-97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3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篇5
关键词:生态农业 灌区 节水 模糊数学 隶属度 决策
一 灌区发展生态农业节水的必要性
生态农业是以合理投入为前提,通过生态经济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使经济发展与环境及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承受能力相适应,在不危及后人需要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生态农业在宏观上作为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一种战略思想,在区域上作为一种协调农业各业全面发展的农业生态工程,对生产单位而言,是一套经济高效的农业实用技术体系。
要发展生态农业就必须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性。水资源作为一种再生资源,其更新再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靠水文循环过程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补给。深入研究水文循环的结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支持条件如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区域生产水平、环境的容量能力等对发展生态农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对水资源进行适宜的利用和调整,才能使其向着有利于农业生态可持续性发向发展。因此保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向前发展,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必须十分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用水是提高用水效率,增强水的承载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只有采取必要的节水方法措施才能不断满足地区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目标需求,使农业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承受能力相适应。
叶尔羌河灌区位于我国西部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西缘。其总面积为14619平方公里。灌区东西两面处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布谷里、托克拉克沙漠的挟持中,呈带状分布,宽40-80公里,长400公里。是典型的“走廊绿洲”,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最大的一片绿洲。由于地处欧亚腹地又处在三个沙漠的挟持中,所以灌区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具有典型的内陆干旱气候特点,农业生产全部依赖于灌溉,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灌区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300万亩,扩大到现在的660万亩,人口也由70万人发展到169万人。目前叶尔羌河灌区植被减少,生态环境脆弱,绿色走廊衰退,沙漠扩大,沙尘暴天气增加,给灌区的生态农业造成极大的威胁。在现有水资源利用的清况下,既要满足灌区灌溉的需要又要保护好叶尔羌河下游生态环境以及向塔里木河下放生态水是难以办到的。只有采取节水措施,才可以不但使灌区自身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也为塔里木河干流做出应有的贡献,使灌区的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 灌区生态现状及规划目标
关系灌区自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主要指叶尔羌河下游由胡杨、灰杨及有关灌木林组成的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绿色长城。叶尔羌河作为塔里木河的三大源流之一,还应保证向塔河干流输水,为塔里木河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自治区有关单位及叶尔羌河管理处经过七次实地考察证实,叶尔羌河下游胡杨林,原来上起麦盖提县的西敦,下止叶尔羌河口长约320公里,宽处超过20公里,有林面积26.7万hm2。现在保留的林地上起巴楚的阿拉根,下止上游水库,总长270公里,面积减少到16.9万hm2。叶尔羌河多年平均补给塔里木河6亿m3水,相当于塔里木河总径流的10%,自上游水库建成后往塔里木河下放生态水呈递减趋势,以至于自86年后无水补给。这些变化除与向塔里木河下放生态水的河道不通畅,沿途输水损失较大有关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灌区用水量的增加引起的。
(表1) 叶尔羌河补给塔里木河情况表
年份
年均补给水量(108m3)
占塔河总水量(%)
1961-1976
2.06
4.1
1977-1985
1.32
2.7
篇6
全县累计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6900亩,衬砌渠道111.41公里,建设堰坝135座,防洪堤25.05公里,机耕路20.15公里,机耕桥19座,改善灌溉面积31600亩,改善除涝面积2900亩,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630亩,项目区的防洪标准由原来的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了10至20年一遇。*、*、*、*、*等项目通过水利、道路、农业科技和水土保持等多项措施的综合配套和运用,项目区内的农业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扶持仙宫果业有限公司果品加工、包装,绿林工艺品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鲜香菇深加工出口,*集团年产100万套木制玩具、天恩茶叶有限公司年产25吨中高档绿茶深加工等4个产业化经营项目。总投资3931万元,其中省级以上有偿和无偿财政资金830万元,县财政配套有偿和无偿资金110万元。有力地提高了地方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和带动了农民增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一定的成绩。
二、工作上的问题
(一)施工条件差。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特别是山区小流域农业生态工程,工程分散,量大面广,交通运输条件差,施工机械设备难以进入工地,如三面光渠道衬砌,基本都要靠肩挑背扛。防洪堤基础开挖挖掘机不能进场,山塘水库维修也要靠人力为主,从而影响施工进度。
(二)政策处理难。项目实施前,乡镇、村在政策处理上都作了承诺和保证。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是会碰到一些具体的、细节的政策处理问题。主要原因:一是土地承包到户,集体利用难以调整;二是我们贫困山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多数是空壳村,经济补偿难到位;三是村两委干部意见不统一,相互扯皮,人为影响政策处理。村两委和农民多想把基础设施建设好,但个别农民又不愿牺牲个人利益,缺少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理念,势必要影响工程进度。如*小流域农业生态治理项目的黄处引水工程,就因政策处理难以解决,而不得不调整建设内容,影响了整个工程建设进度。
(三)建设时间短。土地治理项目基本以水利基础设施为主,如渠道、防洪堤、山塘水库等。这些工程的建设进度一是受梅雨或台汛期的影响,如防洪堤、山塘水库、排水渠道等在汛期不能施工;二是受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影响,堰坝、山塘和引水渠道等在本文来自农作物灌溉用水的高峰期不能施工等。
(四)施工力量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行业主负责制,项目招投标制。在选择施工队伍时,因项目投资较少、工程分散,正规专业的施工队伍进入不多,一部分是挂靠承包队伍,管理人员难到位,技术人员少,施工队伍力量薄弱,施工进度、人力资源以及施工程序等缺少科学合理的安排,项目经理经常缺位,使施工质量和进度受到影响。
(五)资金自筹难。产业化经营项目由于企业在项目申报时对自身的实力估计不足,再加上受欧美金融风暴以及人民币和劳动力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企业计划的自筹资金困难,直接影响项目建设规模。如*集团原申报项目为400万套木制玩具生产线项目,由于资金跟不上,放弃了原计划,改为年产100万套木制玩具生产线项目。
三、对策措施
(一)以工程监理为中心,严把工程质量,突出“以人为本”。施工队伍力量薄弱,监理就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要严把监理关,对监理人员要全面了解,从优选择,与监理公司签定合同,制定相关的制度,控制工程质量。在拨付工程进度款时,对工程质量和进度要严格把关,进行实地检查,做到拨付资金和工程量保持一致。在实施监理制的同时,增强工程的建设情况的透明度,加强群众监督,在最后拨付工程保证金时要有建设地村两委的盖章,使群众的监督更加有利。在工程建设中要以质量为核心,加强工程管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以择优选项为前提,加强调查研究,突出“全面”。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必须慎重选择项目,尽量做到全面、科学、合理开发,对上报的项目要进行实地考察,对项目实施的乡镇、群众的积极性,单位的财务实力、建设要求以及群众口碑等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政策制度,进行可行性调研,以确定该项目的可行性。如何确定该项目的可行性,择优选项就起到关键作用。进行择优选项,要做到“六个优先”即一是乡村班子团结、有凝聚力、战斗力,能干事、干成事的地方优先;二是群众强烈要求开发,政策处理能保证,自愿筹资投劳的地方优先;三是中低产田面积较为集中,开发辐射范围比较广的地方优先;四是水、土、生态环境资源条件相对较好,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增产潜力较大的地方优先;五是与村庄整治、康庄工程、扶贫开发等项目可以整合的地方优先;六是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相结合,可以把项目区建成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和推广基地的地方优先。另外,在项目开工前,要使村干部明确政策处理的范围、内容和时间上的要求,对政策处理上进一步细化,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工地与村干部一起进一步确认,在工程开工前必须把政策处理到位,使项目实施起来更加顺利。
篇7
关键词 作物生产;和谐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294-03
当今我国作物生产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化肥大量使用,特别是氮肥使用量高,利用率较低,流失严重;二是农药结构不合理,化学农药用量占大多数;三是畜禽粪便产生量大,无害化处理滞后。以上3个方面造成农业面源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由此带来日益恶化的农田生态环境,给我国作物生产带来极大危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业科技工作者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等。其中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到农业生产上来说,就是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即要保护好环境,创造和谐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两型社会中,构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绿色生产,实施生态农业技术,缓解农田环境的污染,是当前作物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建设现代农业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绿色农业;这是中国国情决定的必由之路。作物生产实践中实行生态措施开辟了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途径,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1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物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构成农业环境污染的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城市生活垃圾,二是工业废水、废气、废料,三是农村自身的污染。在农村自身的污染中,由于农药、化肥、除草剂大量使用,有害物质超标,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纵观我国目前农业的生产状况,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物生产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我国长期延用以依赖机械作业和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增产为特征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但其弊端也日益显现,片面追求产量致使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和大面积的作物单作,不仅使得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耕作条件不断恶化,农产品品质下降。
目前的主要现状:一是氮肥使用量高,利用率较低,流失严重。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造成农业面源环境污染不断加剧;部分地方生态濒临解体,生态环境脆弱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二是农药结构不合理。化学农药用量占到80%,其中高毒、高残留农药占50%。三是畜禽粪便产生量大,无害化处理滞后。这些不仅对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同时也使土地盐碱化。很多地方采用老式的浇灌方法,浪费了大量地下水;用污水灌溉,直接污染了土地,导致生产的粮食受到污染;过度耕种和深翻地造成大量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
由于上述原因,我国目前农业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每年的受灾面积占全部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3以上。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每年在4 000万吨以上,不仅对农业生产本身构成了威胁,对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也造成了影响[1]。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2 发展生态农业中作物生产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可持续发展问题始终是农业生产的难题。从生态、环保、协调、循环的农业发展战略出发,传统的生存农业已没有出路可言,作物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一直是我国农业的主线,也是农业生产中的重中之重。 作物生产实践应致力于构建从传统的生存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推动农业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多,农业资源少,劳动生产率低;农田环境污染重,农产品中作物质量差,粮食供求不平衡压力大,特别是遇到大的自然灾害,粮食安全问题则会凸显,会给国内稳定的社会环境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建设现代农业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科学的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的破坏作用,并应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以缓解农田环境的污染。发展绿色农业是中国国情决定的必由之路,实施以农业污染治理为重点的生态监管体系建设工程,加强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农田污染的治理,显得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生态农业开辟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途径,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特别是要突破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必须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并以此强化农产品品牌影响力。面对严峻的形势,必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在作物生产中构建友好的生产环境,开发绿色产品,坚定地走以绿色品牌打破“绿色”壁垒的发展之路。
3 构建和谐友好作物生产环境的对策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保持人、环境、自然与经济的和谐统一,即注意对环境保护、资源的节约利用,把农业发展建立在自然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生产过程既不污染环境,又能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的作物产品。现代作物生产是一项从生产基地建设到市场体系建立的系统工程,需要人们遵循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的生产环境才能实现最终目标。通过分析各地发展绿色农业的实践经验,从中找出科学生产的措施和对策。针对影响农作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农田污染的主要因素,保护我国农田的生态环境,在作物生产实践中应重点加强农作物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作物生产过程等主要环节的管理。
3.1 产地环境管理
要重点抓好对灌溉用水、土壤和空气质量的管理,控制外来污染,抑制农业的自身污染。禁止向农产品生产基地、灌溉水域和可能影响农业生产基地环境的区域排放重金属、硝酸盐、油类、酸液、剧毒废液、放射性废水、未经处理的含病原体的污水、有害气体及其他有害物质,或者倾倒、填埋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研究节约地下水的喷灌技术和污水净化后的灌溉技术,保持水土平衡。严格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管理,重点解决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2]。
用生态农业来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产地环境的畜禽粪便,实行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根据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的生态学基本原理,设计食物链,使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被分层次多级利用,使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充分利用农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中废弃物,农、林、牧结合,因地制宜在农村建设沼气池,发展畜牧养殖业,减少能量浪费和污染。以小农户经济为基础开展生态农业,可以三位一体,“猪沼果”或“猪沼田”;如以合作社为基础,就可以搞六位一体――以温室养猪、生态厕所和沼气池为中心,加上温室蔬菜、鱼塘、果园和大田。搞好生态农业建设,减少废弃物,人畜的排泄物全部进入沼气池,达到高效益循环经济和有效经济。经过生态农业和生态建筑的试验,逐步恢复农村小范围的农田生态系统。
3.2 农业投入品管理
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健全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许可和登记。通过市场准入管理,引导农业投入品的结构调整与优化,逐步淘汰高残毒农业投入品品种,发展高效低残种。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尽快建立农业投入品的禁用、限用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禁用、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种[2]。加大农资市场整顿力度,通过组织工商、质检、农业、公安等部门,加大对农资市场的清理整顿力度,严厉查处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残毒农药的流通和使用。同时,鼓励建立农资产品专卖店,推行农资连锁经营,坚决把住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源头关。
优化农田投入结构,完善绿色农业关键技术推广体系,创建绿色农田示范区。围绕制约绿色农业发展的植保、土肥、良种、加工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单项突破与集成创新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形成绿色农业发展典型模式,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实施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实现作物的清洁生产;使农业环境污染得到初步治理,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用量逐年下降,土壤肥力增加,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发展废旧农膜、旧农药瓶回收和加工企业,提高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率;扶持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绿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土地治理,建设高标准农田,改造中低产田,推广喷滴灌设施,推行保护性耕作,防止水土流失。实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合的生态治理技术等生态农业技术。
3.3 生产过程管理
作物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科学合理使用化肥,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和有机肥、复混专用肥,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和含有硝态氮的复混肥料,逐步减少施用化学肥料;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无害化种植过程[2]。采取控制农药、化肥和重金属污染的综合技术防治病虫害;采取施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化肥中又以氮、磷、钾平衡配方的施肥技术等。构建作物生产和谐的生态环境是解决农田化肥、农药污染的有效途径。发展现代作物生产,防治农田污染在当前生产实践中要做的主要工作如下。
3.3.1 科学种田,平衡施肥。任何植物生长发育都需要吸收16 种营养元素,但不同植物需要的数量不同。植物的营养特性是由植物本身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而这些特性又是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
不同种类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同。禾本科作物、棉花、叶菜类蔬菜及多年生果树都需要较多的氮,豆科作物因为可以通过根瘤菌固定空气中氮素所以相对需磷、钾较多;而甘薯、马铃薯、烟草、甜菜、麻类等经济作物则需钾多。同种作物不同品种,营养特性也不同。如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需要更多的钾;春玉米生育期长,需肥量大,要注意后期补肥,而夏玉米生育期短,应及早追施氮肥。不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也不相同。如禾本科作物需磷较多,吸收磷的能力弱,最好施用水溶性磷肥;油菜、豆科作物则吸收磷能力强,可以很好地利用难溶性磷肥。此外,一些忌氯作物如马铃薯、烟草、茶、水果等不宜使用含氯化肥(如氯化铵、氯化钾),否则不仅影响产量,对其品质也有不良影响。
同类植物对肥料的需求时间也稍有不同。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在绝对数量上并不多,但需要的程度很迫切。如不能及时供给养分,作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显著的影响,即使以后补施这种养分,也难以弥补其损失,这一时期常称为营养临界期,植物营养的临界期多出现在植物的生育前期。液体复合肥最具临补性,它可在2h内进行补救。
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是指植物需要的养分绝对量最大、吸收速度最快的时期,这一时期如果施用相应的肥料,其增产效率也最高。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往往在生长的中期,此时植物生长旺盛,养分吸收能力最强,生长速度快。在实际生产中,既要考虑作物的营养特点,也要考虑土壤的供肥能力,针对实际情况采用基肥、种肥、追肥和叶面施肥等相结合的办法,不仅满足植物对养分的持续需要,又能满足植物关键时期的养分需要,实现科学施肥、增产增收的目的[3]。
此外,有机肥料有利于提高作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土壤结构。应促进家畜粪尿等农家有机肥料及豆科植物等绿肥的利用,减少化肥的使用,推广秸秆过腹还田,保持农田养分良性循环。
3.3.2 实施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高效低残毒农药品种,健全植物保护体系,加强植物病虫害的检疫、防疫和防治工作。合理使用农药,禁用和限制使用剧毒农药和稳定性强的农药,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及利用天敌,培育抗性品种,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等。
一是实行综合防治技术,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在各种植物病害防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抗病品种、农业防治、植物检疫、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的作用,使作物健康地生长,尽可能不发病或少发病,以减少杀菌剂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二是做好病害诊断和测报工作,做到对症下药,适时用药。生产上由于农民不能正确地识别病害,经常发生误用杀菌剂的现象,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贻误了防治的有利时机,有时还造成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同时,农民在防治上往往走2个极端:一种是无病打保险药,造成浪费和污染;另一种现象是经常在病害已发生比较重时才开始用药,造成防治效果欠佳。因此,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使农民能够掌握病害的症状和发生规律,抓住防治关键时期(播种期和发病初期),并正确地选用适宜的杀菌剂,做到一用就灵。还应采用复配农药达到一药多用、病虫兼治,避免因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和杀虫剂带来的农产品污染[3]。三是生态学原理在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关系。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利用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对生物进行人为调节,开展生物防治,减少杀虫剂施用量,逐渐降低农药施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如利用放养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可减少农药污染[4]。对作物病虫害强调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生长和有利于病虫害各类天敌繁殖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实行以预防为主、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的“综合防治”策略。
3.3.3 为作物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在作物生产实践中实行立体种植技术,运用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作物生产领域中的生态问题,协调农田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提高系统功能,促进作物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植株病虫害多发的根源是土壤的酸化、板结。坚持施用三位一体的科学配肥方案,既能活化土壤、改良土壤、加速矿物质的转化、增强地力,又能使植物健壮生长,减少病害发生,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明显的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土壤得到了充分的活化,pH值6~7,EH值±300mV,生物链健康循环,在提高土壤肥力再造性的同时,减少了综合农业生产的成本投入[3]。对农作物秸秆等残留物,运用农业生态工程加以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将作物秸秆残留物作堆肥或粉碎施入田中深翻;节约自然资源,改善土壤肥力和理化性状。对已被污染的土壤,在耕作措施方面,除发挥土壤自然净化作用外,可通过深翻、刮土甚至换土等方法来消除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可提高土壤的净化能力,施用石灰、磷酸盐、硅酸盐等可抑制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5]。此外,维护生态平衡,加强对农田环境的保护,采取的措施还包括种植防护林,禁止对农田周围的草被、森林和水域的不合理开发以及保护和利用天敌等。
4 结语
科学发展观既是以物质财富的创造、累积为核心的发展观,又是不再单纯强调经济的增长,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农业生产中追求作物的高产稳产,这种物质财富的累积是依靠、借鉴、利用全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的最新理论、最新方法、最新手段去完成的,不能忽视意识的作用,放弃精神文明的智力支持和政治文明的制度支撑,更不能以掠夺或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
我国当前面临经济快速发展和资源紧缺且资源利用率低、人民生活质量需求提高和环境日益恶化2个主要矛盾。解决这2个矛盾的关键是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可持续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农业作物生产实践中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和践行,还需要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将定性分析与系统规划相结合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当前,我国作物生产正面临关键时刻:在频繁出现的旱、涝、虫灾及农用地面积减少、土地生产力退化、农业资源短缺等问题面前,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受到了限制。“科技兴农”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使农业生产力长效、持续地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已广泛深入人心。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组织农业生产体系,是所有科技兴农措施的基础,不同形式的生态农业是所有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作物生产良性循环的必然要求。
总之,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促进绿色食品发展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是增加我国农产品出口份额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措施之一。通过绿色作物生产可以促进我国建立一种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抛弃牺牲环境和损耗资源为代价发展农村经济的做法,对增进人民身体健康和促进区域农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5 参考文献
[1] 陈士军,刘兴.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对策[J].管理现代化,2007(5):49-51.
[2] 徐柏园.发展绿色农业的宏观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5(5):21-25.
[3] 郭冰峰.实现绿色农业 立足源头治本[J].中国果菜,2007(5):42-43.
[4] 牛新胜,马永良,郝晋珉,等.生态学在我国粮食主产区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648-8650.
篇8
生态农业理论伴随着其实践过程而进行不断的发展和演变。生态农业起源于20世纪的欧洲,于3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迅速发展,并且于60年代在欧洲发展生态耕作,于70年代末在东南亚发展为生态农业,至90年代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林祥全,2003)。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国家的“石油”或“工业式”农业高度发展,高投入高产出,但投入产出效率明显下降,大量化肥、农药的投入造成的环境恶化,导致农产品受污染。美国土壤学家WilliamAlbreche于1971年提出生态农业(EcologicalAgriculture)这一概念,此概念认为有机肥的施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土壤条件,有利于作物群体健康;1981年英国农业学家M.Worthington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系统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有活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侯向阳等,2004)。生态农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欧、美国家针对石油产业带动的新型农业类型,提出追求小型封闭式农业系统自我循环的生态农业。其出发点是针对石油农业带来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推广小型农场生态农业而获得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因而欧美国家的生态农业以小规模经营为主,政府补贴鼓励为辅(翟勇,2006)。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人口基数大和资源状况短缺将一定程度上限制全国的消费需求和农民增收;其次,农村和农业生产环境呈现日益恶化的趋势;最后,全球气候的变化对平衡粮食安全和生态农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王国才,2003)。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和发展生态农业,且经过对生态农业的研究与实践以及政府部门的引导,生态农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具体表现为在全国不同区域建立了试点示范基地,达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同提高。中国生态农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前土地制度,但生态农业多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小规模方式,被广义的认为是自我循环的小型农业或生态系统,其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前景。
2生态农业技术研究
中国农业发展还担负着保障广大农民收入的经济责任。1981年在农业生态工程学术研讨会上,马世骏院士提出“循环、再生、协调、整体”生态工程顶层设计原理(马世骏,1987);1982年宁夏农业生态经济学术研讨会,叶谦吉教授发表《生态农业-我国农业的一次绿色革命》,自此中国学者正式提出“生态农业”这一术语(叶谦吉,1982)。养种循环目前是中国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的主要方式(苏阳,2006),其采用畜禽废弃物转变为有机肥的方式,使废弃物在养殖区域内循环利用,进而实现养殖、种植和环境保护的有效统一。国外研究指出,有机粪肥有利于促进土壤生物的活性,短期之内不会对邻近水体造成污染(Sharpleyetal,1991);有机粪-沼气技术在可供选择的乳牛养殖污染控制技术中是最有效的,但相关技术推广存在问题(NguyenQuocChinh,2005);菲律宾家庭和规模化饲养污染研究中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可以进一步分析有机粪-沼气处理与有机肥制造的净现值、敏感性(Cateloetal,2001)。随着农业资源和污染问题的出现,中国养种循环生态农业在具体模式及其经济、生态效益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郭聪,2012)。生态农业研究从多个技术层面进行,这主要包括养种循环中有机肥的合理施用(陈海霞,等,2011),养殖-种植合理配置(白云峰等,2011),沼液对有机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李学东,等,2010),沼液定量技术和有机肥高效技术(屠人凤等,2010)。近年来,多产业开放化的现代生态农业已成为生态农业的主要形式,种养循环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是农户收入增加型、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的重要的经营模式(孙芳,2013)。研究指出,发展生态农业要合理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发挥本土优势,调整产业链结构(杨志坚,2008);且要转变自给型生产理念,转向产加销纵向一体的多级产业链网络,高效利用信息、资源、劳力和设施(李文华,2010)。
3实施水稻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包括生态产品生产、组织、构建、销售等方面,具有长期性、高效益、整和综合效益好的优点。水稻生态农业是以区域化、规模化、规范化为基础,以工厂化、商品化为核心,将协同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作为目标,有利于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的生产。实施水稻生态农业经济将面向国内外市场,有效地提高水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稻农收入,实现水稻产业化经营,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徐保根,2002;张壬午,2004)。研究表明,食物中的农药残留对人体存在严重的直接或间接的危害。水稻生态农业可以确保想社会提供无污染、安全、优质的大米及其制品,且有利于有效地解决水稻生产中的水环境污染、土壤恶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水稻生态农业强调秸秆还田和有机肥的综合利用,进而进一步降低农村废弃物污染,且减少化学肥料、农药合成原料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最终,水稻生态农业有利于实现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4发展水稻生态农业的技术
水稻生态农业平衡施肥决策系统是以生态平衡施肥模型为理论基础,可以同时达到满足高产出、低投入、零污染等目的。其重要技术体系包括肥料改良、根际土壤条件改善、养分投入减少、养分再利用效率高等方面。水稻生态平衡施肥决策支持系统开发是利用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将一定区域的施肥技术按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后放入电脑中,具有因地制宜、技术优化集成的特点,因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水稻生态节水技术是在能确保农田生态环境安全和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获得更大综合效益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一定程度水分亏缺有利于水稻增产,这是因为其提高了水稻植株对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从而减少了干旱对水稻生育的损害。合理的水氮耦合可以平衡地补充土壤养分,减少施肥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提高水稻单产,发挥中低产田增产潜力,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从而使水稻达到增产、增收,改良品质。
5中国生态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9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黄冈市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5-3701-03
现代农业诞生于20世纪初,相对于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其发展迅速。现代农业又称为“石油农业”,主要是用高能耗、高投入换取高产出,表现在用机械替代人畜劳动力,普及良种栽培,利用高效水利设施、使用大量化工产品来改造自然环境等。现代农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与土地附加值,在人均耕地面积逐年下降的大背景下,保证了农产品的丰收增产,解决了世界人口的生活问题。但是,伴随着这种高能耗、高产出的农业发展模式,大量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逐渐产生,直接威胁到农业稳定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1]。空气混浊、土地退化、水质污染,这些不应该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代价。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认真反思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与措施,努力探索一种高效、低碳、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模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知识化的生态社会,为广大农村人口提供舒适、便捷的基础设施,自主、高效的农业环境,稳定、和谐的社区氛围,我国的生态农业正是以此为宗旨构建的一种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地处大别山区的黄冈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多,农业产值比重大。近年来在生态农业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许多问题。研究将对其进行探讨,寻找发展对策,以期为黄冈市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1 生态农业的内涵
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土壤学家威廉·奥伯特(W. Albreche)于1971年提出,其含义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生态经济学规律为准则,构建的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效益协调统一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奠基人马世骏教授将其最基本的原理概括为“整体、协调、循环与可再生”[2]。
我国对于生态农业的认识有别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低输入、自维持,富有经济活力,在伦理、环境等方面易于为社会广泛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产生与发展是应对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社会现状。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农耕大国,有着延续数千年精耕细作的优良农作传统和丰富经验。我国生态农业是一种积极利用现代农业技术,促进生物和自然环境协调统一的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其综合了传统农业与石油农业的特点,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力密集型结合,重视有机肥使用,强调生态系统内部资源的深度开发,真正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协调发展。
2 黄冈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生态农业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及农业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投入,将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把生产要素科学组合,借助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物质循环及废物资源化利用等综合手段,促进农业生产率及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2]。
2.1 重视体现不同的区域特色
黄冈市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农业特色,大力实施“三转两推(农产品加工转化、农民受训转移、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战略,初步形成了以“一县一特”为基础的优质水稻、双低油菜、速生丰产林、沿江水产和大别山南麓板栗等五大优势产业带,蔬菜、牛羊、三元猪、生态茶、中药材、花生、小龙虾、蚕桑、蛋鸡和奶业等十大特色板块。黄冈市下辖的浠水县、武穴市、英山县分别荣获湖北省政府命名的“水产大县”、“油菜大县”和“茶叶大县”。团风、麻城、浠水、蕲春、武穴、黄梅六县(市)进入全省粮食大县行列;浠水、武穴二县(市)为全国双低油菜板块生产大县;罗田县为全国板栗第一县;红安花生居全省之冠;英山县为全国名茶基地和无公害茶叶示范县;蕲春县是全国著名的药市和中药材之乡;武穴、麻城、浠水三县(市)进入国家生猪调出大县行列;麻城市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黄梅县是全国青虾繁育基地和全省水产大县。
2.2 走综合化的发展道路
黄冈市生态农业着眼于全面发展“大农业”,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发展原则来规划、调整和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化结构,走农村第一、二、三产业与农、林、牧、副、渔综合化发展道路,使各类农业产业之间相互协调、汇聚合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截至2012年底,黄冈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04家,其中省级47家,国家级1家,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构建了优质粮油、蔬菜、茶叶、桑蚕、中药材、生猪、家禽、乳业、渔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产业链,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黄冈地方特色、符合生态农业特点的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
2.3 重视构建立体化的农业结构
发展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态农业。一是优化种植业生态布局。黄冈市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布局的调整,扩大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经济林木种植,重点水源保护区退耕还林、还湖、还湿地。目前黄冈市正在开展生态湿地工程建设,以保护与恢复湿地。二是理顺畜禽养殖业区域布局。优化养殖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养殖、规模养殖。三是大力发展生物、生态农业。通过集聚生物反应器、生物育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高端产业,减轻农业环境压力,提升农业整体效益。积极扶持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注重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三品”基地建设。截至2012年底,黄冈市有效使用“三品”企业238家,品牌总数达57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471个、绿色食品90个、有机食品8个。通过合理的作业搭配和适宜的产业规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追求功能多样化和合理的效益最大化,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
3 黄冈市发展生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黄冈市生态农业起步晚、基础差,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资源浪费严重,忽视生态效益
一是耕地面积逐渐减小。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面积1.74万km2,总人口730万。虽然地广,但是地处山区,且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仅为0.053 hm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张,耕地面积还将持续减小。二是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于3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严重滞后,差距明显。
由于长期受 “以粮为纲”的农业指导方针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农业生产一味追求数量,许多地区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仍旧强调高产出、高经济收益,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农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的认识不足,农业生产中过度施用化肥引起土壤板结,不重视水土保持,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严重,过度放牧、捕捞及乱伐森林等违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破坏行为屡禁不止。
3.2 生态农业规模小,发展层次低
当前黄冈市发展以种植业为主的生态农业,采用以生物群落组合原理或“食物链”原理的生态农业模式,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缺乏市场竞争力[3]。此外,在建设生态农业中认识不到位,仅将生态农业视为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措施,缺乏持续发展的统筹规划。
3.3 农业技术服务滞后,生态农业配套技术少
在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探索实践中,黄冈市开发了许多具有县域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但遗憾的是值得推广的生态农业配套技术少之又少。如在良种选育、有机农产品生产、节水灌溉、生物能源开发等方面的科技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在绿色无公害果蔬生产方面,只强调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倡施用农家肥,但没有从更高的技术层面上形成系统的产品质量提高方法[4];在水土植被保护方面的技术水平也亟待提高。
3.4 对生态农业投入不足,资金来源单一
黄冈市用于建设生态农业的资金来源于群众自筹、金融融资以及政府投资等。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对生态农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但是引资体制还很欠缺,资金来源单一。由于很多基础科研实践项目需要前期大量投入,仅依靠群众自筹很难解决。此外,摒弃传统的农业模式,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也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导与财政支持。
4 黄冈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是“规模化、定量化、集约化与可持续”。针对黄冈市的实际情况,只有结合区域性的资源条件、经济基础、消费水平,通过定量化的优化组合,做好农业结构调整,采取多样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5]。总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4.1 面向市场建设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要面向消费市场,灵活调整经营模式,积极制定促进农业良性运行的市场调节机制。合理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结构,促进生态农业走高效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同时,要做到理性发展,在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中要加强指导,着眼长远利益制定发展规划。面向市场建设生态经济并不意味着一味迎合市场需求,要坚决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布局,只有遵循生态系统结构多样性的原理,才能提升生态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6]。
4.2 增强政府的服务功能
首先,政府要做好生态农业的规划、引导与协调工作,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干预,增强生态农业系统结构的多元化、功能化与合理化,保障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效益。其次,政府要提供发展生态农业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瓶颈,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再次,加强环境监管与舆论引导,创造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宽松外部环境,大力扶持生态环境建设,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要尽快恢复。最后,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市(县)的建设,深入宣传生态农业知识,摒弃掠夺式的生产经营方式,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3 加快实用农业技术的推广与转化
生态农业是一种由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系统工程研究方法、生态学原理等元素构成的新型农业模式。其发展壮大离不开实用生态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但是目前黄冈市的实用农业技术应用率还远低于发达地区,广大农户还在沿用千年不变的农作方式,不改变这种现状,就无从谈及构建现代生态农业。当前与生态农业建设密切相关、值得大力推广的实用农业技术,如清洁生物能源开发、农业废水分散治理及循环利用、生态复合肥料、绿色食品开发、废弃地生态恢复等,政府应当尽快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引导此类实用技术的推广与转化[7]。
4.4 加强生态农业基础理论的研究
当前黄冈市生态农业工程领域的理论研究与生态农业的现实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黄冈市生态农业工程模式众多,概括、总结的难度很大;同时受生态工程自身的性质影响,研究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很难通过定性分析提炼出定量化、规范化的操作方案。解决上述难题的途径是: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设计与规划进行横向研究,同时鼓励农户因地制宜建立特色化的生态工程类型、模式,持续进行跟踪调查、分析,从中找寻规律、提炼经验。
5 结语
黄冈市生态农业起步晚,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地区。未来1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业要实现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生态农业建设[8]。为此,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的发展主旨,加强政府引导,深化思想认识,大力推广实用农业技术装备,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探索适合黄冈市市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推进生态农业试点工程建设,以点带面,最终提升黄冈市生态农业的整体水平,实现黄冈市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鲍宏礼.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生态农业[J].求实,2005(5):86-88.
[2] 马世骏,李松华.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3] WANG J J, LIU G B.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of northern Shannxi China[J]. Ecological Economy,2005(2):93-94.
[4] 李文华.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2003.
[5] 侯文英.阳泉市郊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14):78-80.
[6] 袁久和.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评价与发展对策[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1):20-23.
篇10
(一)资源化,也就是要以污染排放的最小化为主要目标。
应当针对产业链之输出端,即废弃物,以充分提升绿色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要运用对废弃物实施多次的回收、利用与资源闭合式循环,从而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而。资源化原则是一种输出端的方法,能够将废弃物再一次地转换成为资源,从而减少最终的处理量,这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废品回收以及综合利用。为了和资源化的过程保持适应,消费者要提升购买再生产品之意识,从而促进循环经济之实现。
(二)再利用,也就是以废弃物利用的最大化为主要目标。
这一原则属于过程性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延长产品与服务时间,尽可能地多次或者以多种不同方式来使用物品,从而避免其太早成为垃圾。要致力于发展白色农业,也就是要开发与利用各种微生物资源,从而生产出各类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无污染的饲料和其他能源。
(三)减量化,也就是要用资源投入的最小化为主要目标。
这一原则所针对的主要是输入端,目的在于减少进入到生产与消费过程之中的物质与能源流量,对于废弃物之产生,主要是运用预防方式而非末端治理方式加以避免的,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对于各种不可再生资源之耗竭性开采与运用。对于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则应当实施总量控制,在农业上主要是运用好该原则,使用最为科学和灵活的方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2循环经济下发展生态农业的几点思路
(一)大力提升农民群众的农业循环经济意识
当前,循环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并非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经济发展模式,迫切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引导规范。因为我国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整体上较低,对于资源的利用和环保等公共意识显得极为淡薄,所以在向农民群众进行宣传时可向其展示一部分典型示范项目,带领农民群众实地进行参观、考察,并对农民群众实施培训,从而让其更好地了解资源和环境对于农业生产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还应当注重于循环经济发展中经济效益之宣传,运用可预见的经济收益以激发出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做到自觉了解循环经济原理,积极参与农业循环经济进程,进而取得理想的经济成效。
(二)立足农业生态环保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1)要逐渐增加生态农业建设方面的投入,从而形成支持我国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性体系。鉴于生态农业具备了人、财、物力的投入量相当大以及技术含量较高之特点,国际上通常采用投入和补贴等相关支持政策。我国的现代生态农业起步比较晚、层次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比较差、经营较为分散,生态农产品的市场规模也比较小,消费者的认知度相当低,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资金投入、信贷支持、税收减免以及补贴等多个方面实施政策倾斜以及必要扶持,从而更好地拓宽农业投资途径,持续增加对大型农业生态工程以及农业资源保护区之投入。(2)要建立健全生态农业建设激励体系。要更加积极地倡导与鼓励企业承包与租赁荒地、荒山和荒滩等,开展植树绿化与水土保持等农业领域的综合性开发,切实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的奖惩机制。(3)要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切实有效地控制各类环境污染的出现。要积极引领农民群众依据当地生态资源环境之实际来发展好生态农业,控制使用化肥与农药等各类化学物质,不断加大有机肥、无毒性的生物肥料的施用力度,从而切实减少因为农业生产而产生的各类污染,并且积极整治水土流失。四是要强化农业领域的标准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出标准化对于生态农业建设所具有的导向性作用。
(三)提升创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要妥善处理好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明确其职能,加强农村管理工作,做到管理和建设同行,这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有鉴于此,应当建立健全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之引领机制,有效改进与优化资源在城乡间的有效配置以及重新组合,对各地方政府以及农民群众的行为加以引导,对于环境友好的措施应当进行全力扶持与鼓励。应当建立起政府资金和金融资金之间的相互联动体系,切实形成社会资本引领机制,促进对新农村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之投资,并且致力于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要健全完善环境和发展的综合决策办法,各地政府要设置农业生态发展专业机构来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并且组织与协调农业生态环境取得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要增加对生态农业技术开发加以支持之力度,不断提升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在持续增加国家财政对于生态农业技术投入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吸引社会各方资金用在生态农业科技建设与开发上,从而逐步形成和健全投资与收益相互挂钩的新机制,并且形成多元化生态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为我国生态农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相应的技术条件。(2)要认真汲收传统生态农业技术之精华,切实推动现代生态农业技术的创新步伐。因为我国传统生态农业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间作套种、休耕轮作以及精耕细作等技术与经验,因而对于发展生态农业具备了非常好的继承与借鉴价值。然而,生态农业同样还需要高新农业技术之支持,如今,一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均被广泛地应用到生态农业建设之中,从而实现了生态农业的高技术化以及信息化,因而值得我们认真进行学习与借鉴。(3)要健全完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积极培育我国农村生态农业技术服务、咨询以及转让等各类中介机构,全面鼓励与引导建设各种生态农业协会,从而健全完善生态农业领域的科技推广网络,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进而为生态农业科技实现成果转化奠定良好基础。
(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应当说,农村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之发展需要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切实保障。但是,目前阶段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尚不够健全完善,主要体现为不够系统和灵活,通常是照搬与照抄城市环保立法,在现实之中很难加以执行。相关农村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依然存在着大量空白,往往只能零星地散见于各类单项法规之中,缺少一部真正具备了统领性与可操作性的高位阶法律。因此,要想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生态农业,迫切需要以整合当前较为分散的条文或者立法为基础,形成一部以广大农村地位为主要对象,在农村具备了极强可操作性的、系统性的农村领域循环经济法律。在此基础上,环境法当中也要明文规定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等内容列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从而把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之发展状况真正视为判断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准,明确相关监督机构以及人员,保障生态农业在农村地区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进而有效减缓我国农村环境恶化之速度。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