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

篇1

【关键词】低碳经济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对策

一、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存在的不足

(一)低碳技术水平较低,技术创新不足

要想实现低碳经济,低碳技术必不可少,因此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技术创新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的状况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出口产业中低碳技术处于低端水平,低碳技术创新严重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这是由我国整体科技水平较弱,技术研发能力有限的现状所制约的。第二,低碳技术创新R&D投入不足。第三,低碳技术创新人才匮乏。

(二)货物贸易发展迅速,服务贸易相对滞后

在贸易结构上,我国货物贸易发展迅速,服务贸易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中货物贸易发展异常迅猛。从表1可得2008~2014年这7年间,进出口总额增长了1.68倍,从2008年的25632.6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43030亿美元,由比美国少8818.47亿美元到赶超美国3343.7亿美元;货物贸易出口额从14306.9亿美元增加到23427.4亿美元,增长了1.6倍;进口额从11325.7亿美元增加到19602.9亿美元,增长了1.7倍。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则相对滞后。同样在这7年中,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虽然从3045亿美元增加到6069亿美元,增长了近2倍;出口额增长了1.5倍;进口额增长了2.4倍;但是截止至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却仅为美国的近一半。此外,中国服务贸易同时也落后于中国的货物贸易。不仅如此,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并呈现总体上升趋势。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为主,那些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服务业如保险服务、金融服务、通信服务、电影音像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在我国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大致在0.12%~4.25%之间,国际竞争力薄弱。

表1 2008~2014年中美两国对外贸易进出口额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WTO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美国经济分析局(http://bea.gov)

我国以货物贸易为主的贸易结构就必然导致了出口产品碳排放量过高,造成大量的消耗和污染。货物贸易为主的贸易结构意味着外贸产品多为工业制造业企业提供,而相对于农业和服务业而言,工业对能源的需求更大,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较高。

(三)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过大,一般贸易相对薄弱

在贸易方式上,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过大,一般贸易相对薄弱,对外贸易对产业的拉动力不足。1985以前,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最小比重都为86.54%,显然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1990年以后,加工贸易开始反超一般贸易,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567亿美元,占当年货物进出口总额的51.24%,并且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在之后的十年中一直超过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最重要渠道。2010年以后,这一比例才大致维持在40%~45%之间,略低与一般贸易的比重。我国的加工贸易是通过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原材料和半成品,然后在国内组装加工出口销售的。这种“两头在外”的贸易模式本质上是发达国家在面向全球配置资源时,通过产品内贸易将高排放、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转移至中国,由此便可光明正大的将大量的碳排放转移至中国,并利用中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榨取“要素租金”。此外,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充当终端加工制造者的角色,主要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用,企业只能选择价格低廉的煤能源作为加工的主要能源,使碳排放过大。作为全球加工厂,中国不仅承担了生产和加工这些产品的全部排放成本,包括能源燃料排放成本、加工过程以及进出通运输排放成本,而且还承担了隐含碳的转移成本,这客观上造成了与低碳经济的矛盾。

(四)出口产品结构比较落后,高新技术产品有待加强

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结构几十年来一直在不断优化这个事实应当承认。但在我国的出口产品中,中低等技术含量制成品仍然占据很大比重。2012年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占总出口的27%。但是低技术和中等技术含量制成品所占比重仍维持在55%以上(其中低技术含量制成品超过30%,中等技术含量制成品接近25%),这表明出口产品结构依然落后。同时,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所谓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也大多只是在华跨国公司组装加工后的出口(电脑、手机、汽车等组装后出口),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由我国民族企业自主研发制造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可谓少之又少。这种以中低端制成品为主的出口结构决定了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只能以依靠大量生产取胜,而大量生产又必然大量消耗资源、大量排放。这就是说,要适应低碳经济的潮流,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结构必须逐步走向结构多元化和产品高级化。

总结得之,贸易结构上,货物贸易发展迅速,服务贸易相对滞后,货物贸易产品主要依靠工业制造,工业又是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因此,此种贸易结构直接导致了出口产品的高碳化。贸易方式上,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过大,一般贸易相对薄弱,导致企业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很低,利润微薄;我国现有的低碳经济条件下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健全,存在很多漏洞。以上所有方面都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现实存在的不足与低碳经济对其的要求相背离,由此可见,要想实现对外贸易跟随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向可持续低碳化发展,转变现有的外贸发展模式就成为必须且尤为重要了。

二、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选择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存在的诸多不足与客观要求要背离,为了履行国际义务、维护大国形象,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低碳化发展,转变传统的外贸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推进技术创新,推广低碳技术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而技术创新是重中之重。我国低碳技术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第一,开发低碳产品。例如,现在地板行业就已经向着研发低碳地板的方向调整产业结构。第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国家政府应该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对低碳技术进行战略投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第三,自主研发新技术。

(二)调整对外贸易政策,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我国外贸出口产品的能耗大、碳排放高,出口产品结构亟须调整,而产业作为外贸出口的基石,要调整外贸出口产品结构,就必须先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因此,必须把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一方面,运用技术创新降低传统大宗出口产品的能耗和碳排放;另一方面,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税收体系,如严格限制高碳产品出口,鼓励低碳行业的产品出口,大力推进低碳产业发展。同时,抓住服务业市场开放的契机,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

(三)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

低碳经济的实现形式是积极开发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调整能源结构。首先,我国应把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作为重点,加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低碳和固碳技术的研发;然后,要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推进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以及碳收集与埋存技术的应用,向“低碳富氢”方向发展;最后从长远看,建立以可再生能源、洁净煤、先进核能等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

(四)推进低碳制度创新,加强法律体系建设

就制度政策层面而言,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参与,同时也需要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以及每个公民的参与,其中,政府引导是关键。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低碳技术创新机制。二是从政策上为企业节能减排创造条件。三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交易制度。四是从人们的消费习惯着手,倡导绿色消费,崇尚节约,引导合理消费和反对过度消费及奢侈消费。

就法律层面来说,要在熟悉掌握低碳经济的国际公约和各国政策法规的同时,建立适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应尽快出台《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法律上促进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和地热的进一步开发,实施强制性的最低能耗标准和节能认证,推行能效标识制度。

参考文献

[1]俞顺宏.贸易政策和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的国际视角――以碳关税为例[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0):18~20.

[2]焦芳.低碳经济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J].经济与管理,2011(02):49~54.

[3]李D.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J].节能减排,2010(02):56~72.

[4]刘磊,张猛.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机制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10):8~9.

篇2

关键词:地方高校地方经济服务

作者简介:田秀红,女,1973年8月,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伴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知识、人才、科技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就为高校更好地发挥其职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地方高校所具有的功能和优势,决定了地方高校可以而且应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撑,以实现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相互发展的“双赢”目标。

一、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密切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主要部门,其建设和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方面,高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高校的发展又离不开地方,它依托于地方的存在而存在,并伴随地方的发展而发展。这就要求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形成一定的对接,以促进高校与地方的互动双赢。

二、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既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同时也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然而,由于受到传统的行政型教学管理体制及办学理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脱节,部分高校尽管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仍处于比较零散的状态,力度远远不够。地方高校由于缺乏服务地方发展的理念,仅仅注重于传统的校内教学与科学研究,从而忽视了服务社会的职能。此外,由于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的重视力度不够及财力有限等原因,对高校提供的资金及物质支持非常有限,导致高校发展及服务社会功能也受到一定影响,从而不利于激励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三、地方高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

1、地方高校首先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

观念决定行动,思维决定出路。只有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行动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功。一向被人们誉为“象牙塔”的地方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自我封闭的教学管理模式,缺少对社会、对市场的了解,更缺少对社会服务的理念。因此作为地方高校,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思考,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此,高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彻底破除为办学而办学与社会脱节的传统思想,要强化办学理念中的服务意识,要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科研等优质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2、地方高校要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改革专业课程设置,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最终要通过人才才能得以实现。当前地方高校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高校既要考虑国家宏观经济建设的长远需要,又要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条件;既要考虑学校自身的实际状况,又要结合地方市场需求。要把学科建设融入到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及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来;要立足于地方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将那些设置陈旧、结构不合理、浪费资源、不适应市场需求、脱离地方实际的专业停办、转型。在人才培养上,要着力培养出品德优良、本领过硬的综合型、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3、地方高校要坚持走“产、学、研”有机结合的道路,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

在教育“十二五”规划中,推动产学研合作成为重中之重。规划指出,要加强高校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整合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资源,努力把高校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作为地方高校要紧紧把握住这一大好良机,把产学研相结合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高校要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广大教师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项目,要集中优势资源,组建团队开展技术攻关,要不断寻找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形式、新方法,这样既促进了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又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地方政府要重视高校建设,加强与高校合作,为实现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提供机制保障。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高校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智囊团。高校是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力军,高校建设直接关系到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为此,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的协调作用,加强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建立起高校与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合作机制与平台,引导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海.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对策探讨.商情.2010.3

[2]杨小冲.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考.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3

[3]潘伟强.大学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研究——以常州大学城(现科教城)为例.现代商业.2011

篇3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地方经济 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作为一种兼具高教性、职教性、地域性等三方面特殊教育类型,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并以满足所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发展方向,成为区域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12月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列出了6项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服务社会是其中之一。高等学校除了做好教学、科研工作,还要面向地方经济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对教师而言,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除了能上好课、做好科研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教师服务地方经济主要体现在为地方经济提供智力支持。高校教师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开发能力,其科研工作深入、实际地分析研究当前地方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情况,将许多科研成果直接运用到实际的生产与管理当中,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高职院校教师积极通过项目研发与攻关、技术指导与服务、成果推广与转化、政策与技术咨询、意见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人员培训与挂职等一系列形式,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中还是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衡量一位教师的能力高低,考核一位教师的工作完成量,主要还是从教学、科研角度来评价,很少涉及到社会影响力,忽略了教师对地方经济的重要作用。所以导致一些教学科研人员深居于象牙塔,热衷于、出著作、成果报奖、晋升职称等,缺乏将成果推向社会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还有部分教师怀有知识分子的清高情绪,在开展社会服务方面,放不下知识分子的架子,不能主动积极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中去。而且大部分高职院校制定的科研考核管理办法,只侧重年度科研工作量,以及相应的奖惩标准,这样的考核管理办法容易造成高校教师只是从完成科研工作量的角度来做所谓的科学研究,并没有考虑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造成科研成果往往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针对以上现象,学院管理职能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外部环境和办学条件,加快高职院校教师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融合进程。

一、强化服务地方意识,树立主动适应社会的服务观念

高职院校教师要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观念,切实转变那种拘泥于校园内的观念,强化科研服务地方社会的功能,坚持科研工作的实际性和应用性,树立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

二、积极搭建教师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通信息机制

高职院校管理部门应积极搭建互动机制,协调好教师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互通双方信息,寻找共建模式,实现双方共赢、协调发展。一方面,高校要及时、全面地了解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科技等方面的需求,并快速适应需求,调整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地方经济发展也需要全面了解地方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科研进展情况,以掌握高职院校教师的发展水平。

三、制定教师服务地方经济管理办法,推动高职院校与地方的人才交流

高职院校教师等理论研究人员与社会上有实战经验者是教师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学院应积极制定教师服务地方经济管理办法,加强高校与地方的人才交流,建立人才流动机制,为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一方面,鼓励教师到实践部门挂职锻炼,对实践部门从理论研究角度进行调研、指导,同时也可以深入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发现提高自身不足;另一方面,鼓励社会上的企业家等具有实战经验者走进校园,作为兼职教师教学实践课程,传授实务知识,更新高校教师结构。

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导教师走出校门,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与交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畅通教师与地方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联系渠道,让教师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发展的智囊团,为教师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创造条件。

篇4

一、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存在的问题

总的说来,目前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如恶化深入推进应用型专业(学科)发展,提高其社会认可度,进而促进应用型专业的就业率逐年提升。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办学困难和问题。

(一)师资素质有待提升,设备?p经费投入有待加强。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前身是师范性质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应用型本科办学转变中,由于以前的办学层次、定位以及前期基础等局限,在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师资力量不足,“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实验室面临改建升级,实习场所、实习经费投入不足等等。

(二)企业积极性不高。企业面临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很大,因此,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严重。有的企业认为,与地方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缺乏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的基本认识。有的企业面临产品更新和技术升级的需求,急需高校为之解决一些技术难题和提供一些科技成果,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校企合作办学应运而生,存在问题在于缺乏长期规划,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

(三)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待提升。由于办学历史及经济发展的原因,很多地方高校从建校开始都定位于“教学型”大学。在专业发展上,传统的文科类专业有相对优势,有坚实的基础和丰厚的科研成果,理工科这些应用型学科基础较弱,学科建设起步较晚。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和发展,教师面临更加繁重的教学任务,在投入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在服务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积极性不高等。

(四)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地方高校主动为地方服务的意识不强,对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把握不准,对自身定位不明确,没有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缺乏主动应对所在地区社会发展需要的机制,往往把对社会、对市场的教育服务等同于对社会现实需求的简单地服从和适应。地方应把主要精力和资源放在人才培养上,坚定服务理念,更加关注质量,紧紧依托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学科和专业,提升质量和水平。

(五)社会服务机制有待完善和加强。地方高校在社会服务机制上存在一些障碍和壁垒:缺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也没有行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与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缺乏、信息交流不畅;高校社会服务的组织管理不健全,缺乏相应的工作管理机构;在社会服务中执行不力,社会服务仅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推进;高校社会服务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管理,个人单兵作战的多,团队集体合作少,社会服务整体能力不强。

二、提高产教融合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一)不断增强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理念。当前,地方高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更好地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为创建创新型城市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扶持、文化引领,培育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最终实现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共生共荣。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就是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简单、被动地接受任务转变为深刻、主动地提供服务。服务既包括为社会当下的需要服务,促进社会的发展,也包括为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服务,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地方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现有专业,努力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内容的讲授要体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鼓励大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篇5

关键词:地方性投融资平台,成因分析,建议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随之国内4万亿投资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并实施,使得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发展更为迅猛,这虽有力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2012年3月,银监会召开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工作会议”,给快速发展的地方融资平台降温,加强规范了融资平台运营模式,以减少贷款风险。换言之,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再继续按照前期的粗放发展模式已不太可能,一味追求资产总量增加,融资规模扩大,已不能再适应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及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就上述背景,本文浅析了地方性投融资平台的定义、现状及历史成因,并提出些许建设性规范意见。

一、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定义

地方性投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为筹集用于城市基础设施资金,通过财政拨款、土地划拨等组建资产和现金流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用于进行地方市政、公用事业等项目的建设。其主要存在形式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运营公司等不同类型的公司。

从本质上讲,地方投融资平台所发行的企业债券和进行的银行贷款,实质上是以地方政府的信用为担保的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

二、地方性投融资平台现状

早在上世纪80 年代初,广东省以修建铁路融资方式为省内各地政府集资贷款,再利用所筹资金修建道路,偿还贷款来源于道路建成后通车收费的收入。这种政府筹集资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便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的雏形。1992年,上海市为筹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最早建立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即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地方性投融资平台。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5月末,全国省、区、直辖市合计设立8221家投融资平台公司,其中县级平台高达4907家。2008年初,各级地方性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总计不过1万多亿元,但是2009年一年地方性投融资平台的债务就至少增加了3.47万亿元,截止到2010年6月末,据债券市场统计,地方政府可以计算的总债务已超过8.42万亿元。虽然我国政府性债务总水平是可控的,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已超过其偿债能力,存在一定债务风险,投融资平台亟需加强规范和引导。

三、地方性投融资平台成因分析

(一)内在主因

1、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

地方性投融资平台从理论上讲应该都是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企业集团或者公司,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地方性投融资平台都是戴有“帽子”的,根据其投融资平台的所属和规格,都有一定想对应的行政级别。这系各级地方政府以企业化平台撬动政府资源,以包括投融资平台在内的多种融资方式改善本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在发展过程中,因中央和上级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故各地方政府想要改善本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完成工业积累,就必然通过政府信用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以加快本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2、政府官员政绩考评

因地方性投融资平台的很多主要领导干部都是相关部门调任或者兼任,这种情况有利于地方投融资平台统筹利用地方资源和沟通联系相关部门,以获得优势地位和政策支持,但是也使地方投融资平台丧失了其作为投融资主体的经营管理的独立性。由于其与生俱来的渊源,地方性投融资平台不可能不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做出投资贡献,尤其在现如今的地方政府考核标准下,唯GDP 增长率是举,地方主管官员要想在短暂的任期内迅速提高城市GDP 增长,地方性投融资平台举债,加大对城市的道路,公共设施、保障房等基础投入是比较快捷的途径,也可以极大的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由于上级主管部门及主管领导的要求和布置,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在很多时候不得不极力扩大融资量,加大对地方建设资金的投入,某些时候甚至不考虑其偿还能力。

(二)外在主因

1、1997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系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得以全国范围推广发展。中央政府大力推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各地方政府也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战略,为了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了投融资平台的项目融资功能,极大的满足了地方基础设施投入的需要,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在这一时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融资作用。

2、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

2008年,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得以迅猛发展,地方债务总额高涨。在中央政府当年年末出台4 万亿元投资计划中,中央政府预算安排投资1.18万亿元,同时要求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一般不低于1:1,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达到2.82万亿元。此项扩大内需的刺激计划方案单靠地方财政收入和上级转移支付是明显不可能实现的,这便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资金缺口,而唯有通过融资平台举债才能解决配套资金短缺这一问题,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GDP的持续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催化政策因素

(1)财政管理体制因素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极不匹配。在分税制框架下,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政府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只有45%左右,承担的支出比重却高达75%左右。这使得财权大部分上缴中央,事权大部分下归到地方,这给地方政府增加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在合法融资渠道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根据1997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投资体制近期改革方案》,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成立了地方投融资平台,即国有独资的城司,实现了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市场化,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和基础产业快速发展。但伴随着地方政府经济建设投入要求的增加,地方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收入增长速度,财政赤字严重。加之财政支付转移制度不能满足地方正常运转的需要,使地方政府只能通过举债来解决支出压力。

(2)宽松财政政策因素

中央积极宽松的财政政策实施,刺激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长。2009年,为更好的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中央银行与银监会也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增加财政贴息、完善信贷奖补机制、设立合规的政府投融平台等多种方式,吸引和鼓励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央投资项目的信贷力度。支持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央投资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进而肯定了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政府举债的积极性,投融资平台的数量与债务规模开始迅速膨胀。

四、地方性投融资平台问题解决的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政企分开,改变地方政府考核方式

地方性投融资平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作为“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连接的纽带,必须加强地方性投融资平台的市场主体地位,依靠市场化运作,到市场浪潮中去搏击,才能有效的盘活国有资源和资产。必须给地方性投融资平台一个明晰的定位,在落实政府宏观调控的意图,推动地方城市建设,加快地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体现维护广大公众的根本利益。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地方性投融资平台的优势地位和主导作用,做好地方市政、公用事业等项目建设的同时,利用平台经济收益做好地产产业经济投资配套建设,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到相关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发展,以弥补政府资本不足的劣势,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突出地方性投融资平台自身使命的发展,完成“调控型政府”向“引导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此外,国家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应该考虑多方面、多维度的考核,不能只注重GDP,这样会形成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应该给地方政府以长远发展规划的时间和空间,可以考虑编制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来综合反映和评估地方经济管理运行情况。科学的综合运用债务负担率(债务与GDP的比率)、偿债率(当年债务偿还率与当年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债务依存度(当年债务增加额与总支出的比率)等指标,从偿还能力,政府支出与融资平台债务的依存度,融资平台偿债支出与财政支出的承受范围来具体衡量和评判各级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形成债务的支付能力。

(二)深化财政税制改革

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在财权与事权上不相匹配是导致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债务激增的根本原因之一。地方政府的税源比较零散、稳定性不强,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地方税体系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凡是属于中央政府承担的财政支出,中央财政应该大力保障,地方政府做好本范围的行政事务。必须尽快在城市建设、公共保障、环境卫生、义务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内,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级政府的管理权限和筹资责任,做到事权对等,权责统一。在现有地方税的基础之上,调整和充实地方税的体系,建立地方政府稳定的税源,使土地税收和资源税收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同时尽快建立和完善财产税,改变地方政府过度依赖的“土地财政”模式,使现有的房地产存量为税基,成为地方税体系主要组成部分,增强地方财政的供给能力,解决地方财政难题,不仅能确保地方税收稳定,也达到减少地方政府举债规模的目的。

(三)加强地方性投融资平台融资方式创新,投融资渠道多样化

在继续保持银行贷款的基础上,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可以逐渐采取公司债、股权融资方式、产权交易方式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必须认真考虑怎样降低地方投融资平台中银行贷款的比重,进行融资结构的调整,分散融资风险,使融资成本降低。鼓励和支持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对融资方式的创新,可以通过BOT模式、PPP模式、资产证券、信托产品和私募基金、居民投资理财等形式,探索融资的新途径,扩大融资规模,不断满足日益扩大的资金需求,

有条件的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应该积极筹备上市融资,以整体上市或者控股、参股企业上市等方式,扩大股权规模,拓宽融资渠道。在条件允许的省份和大城市,亦可借鉴国外经验,考虑允许地方政府自行地方公债,例如发行专项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债券。在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体系的基础上,鼓励信用较好、资产规模较大的地方性投融资平台积极申请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债券和中期票据,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不具备条件的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应该在时机成熟时,考虑整合重组,使其从相关领域退出,将其持有的股权、债权、知识产权等在资本市场进行变现和流转,达到将资源和资产转变为现金流的目的。

此外,地方性投融资平台还可以抓住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机,形成 “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公司经营、融资投入”的城市建设新机制,借助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向我国提供了大量长期优惠贷款,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可以考虑通过这一融资渠道,进行贷款来源的拓展,缓解融资压力,优化融资结构。

(四)地方性投融资平台监督管理规范化

坚持完善出资人制度,由国资委按照地方政府授权,对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履行出资人职责,行使投资收益、选择经营管理者和监督考核等权利。加强地方性投融资平台资金最终流向的监督和审计,实行全过程管理,建立国资委、财政局、审计局等综合部门对地方性投融资平台的督查会议制度,开展定期检查、监督,确保资金流向和用途。由国资委等监管部门根据投融资平台的性质和发展定位进行年度考核,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管理运营、风险防范、投融资规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及地方重点工程的完成情况和支持力度进行综合考评,对负债率过高、资金使用不当,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及时提出意见,并要求整改。

(五)地方性投融资平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吸收引进各类人才,企业的发展靠管理,管理的根本在人才,所以企业发展最终还是要依靠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提高地方性投融资平台的管理能力,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和运营管理能力。优化地方投融资平台工作架构,减少管理层级,精兵简政,提高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实际运转效率。必须持续深化地方投融资平台内部制度改革,把绩效考核落实到实处,使地方性投融资平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李侠.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成因与规范建设[J].经济问题探索,2010(2)

2、何剑、李雪葱.地方融资平台主要融资渠道探析[J].国际金融,2011(2)

3、赵逸楠.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产生与发展研究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2)

4、李全海.巨额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如何化解[J].对策研究,2012(4)

5、张平.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运行现状及其治理之道[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3)

篇6

2011年3月17日上午,春意融融,阳光灿烂。在宜丰县信用合作联社八楼召开了银企座谈会,民营企业商会4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宜丰县人民政府县长邓伟、常务副县长于贵龙、分管金融的副县长邬云、县人民银行行长黄行长以及县银监办事处蔡主任应邀出席了会议,并作了讲话。

首先,宜丰信用联社理事长刘亚东向各位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宜丰县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情况,对信用社改革的美好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希望代表们对信用社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之后,与会代表们对当前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发言讨论,企业代表还纷纷表示:如果没有信用社多年来的大力支持,就没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他们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农村信用社的工作。同时,对政府招商项目的服务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期望,并对信用社的存款、贷款服务创新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县联社刘亚东理事长在会上对支持宜丰经济发展和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解答,县人民银行黄行长对信用社的工作进行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将积极为信用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县长邓伟说,今天政、银、企三家这种沟通形式很好,企业家们有二个方面的建议是针对政府的,三个方面针对金融部门的。并强调了“感谢、沟通、发展”:首先对农村信用社近年来所取的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农村信社用占全县三分之一资金来源,发放了占全县50%的贷款,确实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信用社的工作多次得到县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称赞,县委政府对信用社的工作也非常信任和支持。希望农村信用社要不断加强改革步伐,要敢于创新,拓展新的金融产品,要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遵守信贷管理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信合新象形。最后他在讲话还要求广大企业代表在追求自身利润的同时,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格守信用,要讲诚信,按期归还贷款本息,要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及科技创新,提高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积极为为宜丰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通过这种轻松形式的交流,进一步拉近了农村信用社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加强了相互的沟通理解,对地方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必将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大家深深认识到:没有金融部门尤其是信用社的支持,企业就寸步难行。企业要讲诚信,这样才能得到信用社的贷款支持。同时,信用社对自己的金融产品要创新,真正当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这样才有利于信用社自身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篇7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财政紧缺;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渐趋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欠发达地区的财政紧缺现状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到该地区财政的正常运转,阻碍该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还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正是因为如此,探讨欠发达地区财政紧缺现状及其对策刻不容缓,这是促进我国欠发达地区财政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欠发达地区财政紧缺的原因分析

1.政策性配套资金支出过多

造成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每年上级会下达一定的政策性项目,在这些项目上,上级可能顾虑不到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承受能力,因而造成该地区财政难以承担各种政策性的配套资金。由于这种“上级出政策,地方出资金”的政策较多,并且地方政府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硬性指标,往往投入较多的配套专项资金,从而导致了地区财政紧缺。如果上级财政部门不考虑地方财政的状况,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那么地方财政即便困难重重,也可能为了“业绩”投入资金,导致财政紧缺现象的发生。

2.债务负担过重

基本而言,目前很多欠发达地区政府的财政都存在着债务负担过重的问题。比如说一些欠发达地区为了能够保障继续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健全、完善,便于民众生活,不惜以举债的方式进行。除此以外,各地方政府还可能存在一些隐形的债务,比如市政工程欠款、政府担保贷款、学校普九工程欠款等,这些债务仅仅是支付利息就对地方财政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导致财政紧缺。

3.地方经济发展缓慢

地方经济缺乏优势产业,地方经济发展缓慢这是导致地方财政紧缺现状的原因之一。具体而言,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地方财政支出越来越多,但是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却与收入水平相差逐步增大,这样就形成了财政困境。不仅如此,地方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较为薄弱,经济类型也比较单一,对于地方财政的增长贡献不大。虽然目前对欠发达地区进行了大力扶持,但是扶持的效果并不是立即显现的,这就造成了目前欠发达地区财政紧缺的主要问题。

二、解决欠发达地区财政紧缺的对策与建议

1.科学调整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性配套资金比利率

为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调整欠发达地区政策性配套资金比利率。也就是说,一方面要掌握全国各地财政经济实力,掌握各地发展的实际状况。另一方面则是要加强对财政公共预算制度的管理,从而严格各地财政资金缺口情况,严格控制各地区间财政差距。除此以外就是要通过上移欠发达地区共同产品的责任,从而缓解当地财政压力。最后则是严格控制政策性资金比利率。通过这一系列政策,完善支付办法,实现公共财政均等化改革。

2.分类理清、消化债务,提高财政抵御风险的能力

对于欠发达地区财政紧缺的现状,我们既要严肃对待,也要乐观对待。因此,一方面要及时对当地财政进行清盘,确保对真实数据的掌控。另一方面则是必须划分当地财政的类别,清理债务分类,通过当地政府对债务的说明与掌控力度,标示债务的轻重缓急。不仅如此还应该遵照相关的政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化解双方矛盾,给予债务人良好的印象。另外,结合公共财政体系改革,欠发达地区政府应该借此机会将部分债务转移至上一级政府,比如说一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债务。最后则是当地政府要严格控制新债务的产生。有鉴于此任何政府的举债行为都需要论证并经过上级政府的批示后才能通过。这样才能保障地方政府债务的明朗化、公开化,加大对债务风险的控制力度,规避债务风险。

3.加强地方经济发展,优化财政收入结构

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除了要进一步加大公共事业的建设力度外,还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保经济的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能盲目,要结合本地优势抓住地方的资源特色,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一般来说,欠发达地区可以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以及旅游产业,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三线开花,实现稳定的财源增长,确保财政的健康发展。

4.加强预算,节约开支

众所周知,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相对较少,但是当地的各类行政开支却较多。因此,为了缓解欠发达地区财政紧缺的现状,就需要加强预算,节约开支。也就是说,能够尽量节省的开支尽量缩减,并以此为契机,不断探索和实践,探寻节约开支的方法。为此,一方面要利用规范与完善的制度进行约束,以确保行政成本的逐步下降,另一方面,则是要推进机构改革,通过政府“瘦身”等,化政府职能,缩减行政开支。通过制定详细的预算资金分配计划,加强对预算资金的分配,确保其科学性与合理性。除此以外,还应该严格控制财政收入的上缴,以便真正发挥财政收入的作用,实现统筹互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要想摆脱财政紧缺的状况,就必须深入分析,从解决自身问题出发,通过科学调整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性配套资金比利率、分类理清、消化债务,提高财政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强地方经济发展,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加强预算,节约开支等措施,不断加以改善,从而改善欠发达地区财政紧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唐火明.欠发达地区县级财政的困境和对策[J].南方论刊,2011(12)

篇8

一、近年来“三争”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争取项目方面:项目工作作为我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几年的努力,一批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呈现出非常喜人的发展势头。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迪赛诺生物制药、上海纺织产业园、某某港码头二期工程等一批重特大项目纷纷开工建设,仅今年上半年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76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亿元以上项目13个;竣工千万元以上项目41个,比上年同期增加5个。

(二)争取资金方面:近年来,我市争取资金总量逐年大幅递增,呈现非常喜人的势头。20*年,全市共争取上及各类扶持资金4.9亿元,同比增长88%;20*年,全市共争取上及各类扶持资金5.5亿元,同比增长15%;20*年,全市共争取上及各类扶持资金6.5亿元,同比增长18.3%;20*年仅上半年就到位各类扶持资金2.5亿元,同比增长38.9%。

(三)争取政策方面:相关部分和单位发扬“钉子精神”,不怕困难,通过不懈努力,终于使某某港一类口岸获得国家批复、某某经济区区域环评获得通过;交通、国土等部分利用与上级部分的良好关系,为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取得政策上倾斜与扶持,有力的支持了项目落户和地方经济发展。

二、我市近年来的“三争”工作主要特点

(一)熟悉同一,全社会“三争”的浓郁氛围初步形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三争”工作作为进步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争取政策和争取项目资金的目标责任文件,并建立健全了工作督查、落实、赏罚机制,集中全市上下的精力和聪明,千方百计引进项目、资金,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借助市外资金来强力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市领导经常对“三争”工作进行调度、督查和调研,并亲临谈判桌与外商老板谈判,亲率有关部分负责人到上级部分跑项目要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上下争取项目、资金、政策的士气。

(二)重点突出,对接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成效显着。随着某某港一类口岸的正式开放,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对沿海地方经济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大,给我市争取项目、资金、政策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为此,全市各有关部分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积极筛选与国家资金投向相对接的重点项目,精心做好前期预备,有的放矢加大力度跑,收到了良好成效。仅今年上半年,捉住国家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进和实施通乡公路硬化工程的机遇,争取了4100万元的省道332改造资金、3200万元的国道204改造资金、2865万元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等;捉住国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机遇,积极向上申报争取了*镇土地整理、*镇*等村土地整理、网河地区土地整理等项目,共获得近亿元的国家专项资金扶持,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对改善我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畅通渠道,“三争”工作外部环境不断完善。通过加强与某某籍在外人士的联络,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充分发挥“人脉关系”来助推某某经济发展,是“三争”工作的一大宝贝。通过成功举办系列招引活动,聘请“三争”信息联络员,组织各种联谊会等形式,广泛联络在外老乡,增进他们对家乡的了解,激发爱乡热情,与很多外商老板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关系,很多老乡表示将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资出力。通过跑市跑省、跑部进京,经常到上级部分联系工作、联络感情,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上级部分的领导来我市视察工作、检查项目、了解困难,争取上级的理解和支持,目前已与中心、省、市很多部分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为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的题目

我市“三争”工作固然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绩,但整体水平还不高,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与新形势的要求还有一定间隔,一些工作的“短腿”逐步暴露出来。

(一)基础性工作还不够扎实。一是项目库建设滞后。目前还没有一个全面、权威的项目库,几个职能部分虽储备有项目,但零乱、分散,且储备的项目没有完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等有深度的资料,更谈不上项目建设信息网的建立,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有一定程度的滞后。二是资料预备不充分。有的单位申报项目的前期预备工作不充分,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基础资料不全面,技术水准达不到要求,得不到上级部分的认可;有的单位信息闭塞,工作被动,不善于结合本地实际挖掘项目资源,不积极捕捉“三争”工作的有关信息,使不少机会白白流失。三是个别单位不注重关系的理顺。有的单位平时与上级部分和在外乡友不联系、不交往,有事才找人家帮忙,“平日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所以人家往往只是表面应付,甚至产生反感;有的则是跑回一个项目后就对上面不闻不问,不继续进行感情联络,搞一锤子买卖,往往是“跑一个项目,丢一个码头”。

(二)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目前我市的“三争”工作基本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作机制,制约了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我市固然有专业的招商局,但是懂业务、会招商、会争取政策资金的人才太少。如何挖掘项目,如何预备项目资料,如何项目信息,如何包装项目争取有关支持,有了项目如何跑、往哪跑、有些什么策略,很多部分的同道对此一脸茫然。由于缺乏跑项目、争资金、要政策的基本知识,不懂其中的基本技巧,往往导致工作的盲目性,经常是事倍功半。

(三)部分项目落实难度较大。有的单位对项目重争取轻服务,以为项目跑回来了就万事大吉,没有对项目进行全力服务,导致很多项目迟迟不能上马,甚至流产、夭折。一方面,一些项目资金和配套资金无法及时拨付到位,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特别是一些与投资项目息息相关的配套设施跟不上要求。如港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给进园企业的选址和开工建设带来难度,也影响了后续项目的引进。

四、做好“三争”工作的对策建议

项目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动力”,资金是地方经济的“催化剂”,政策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助推器”。通过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是扩大招商引资、调优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必然要求,是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国家投资向基层倾斜、国际国内资本加速活动、产业加速转移的趋势与机遇,坚定不移地把“三争”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一)树立全新“三争”理念。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是推进经济发展、壮大地方经济总量、进步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全市各级各部分要树立全新的“三争”理念,着力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能争”意识。树立“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不怕丢面子、不怕遭失败”的“三争”精神,自觉绷紧做好“三争”工作这根弦,特别是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坚持“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由我负责”,形成“领导带动、活动推动、部分联动、企业主动”的“三争”工作新格式。二是强化“会争”意识。“三争”实践证实,仅有工作的热情还不够,知道如何争取才是成功的基础和条件。既要了解有关政策,又要了解各方信息,及时调整“三争”工作思路和对策措施,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强化“善争”意识。各单位要注重“三争”工作的技巧,加强与上级有关部分领导和外地老乡、客商的感情联络,广交朋友,广结人缘,用个人的品行和人格气力赢得上级领导和投资者的信任,建立起真实友谊,保持长久关系,为“三争”打下坚实的感情基础

(二)扎实做好“三争”基础工作。一是要加大项目库建设力度。建议建立全市项目总库,明确主管部分,配备专业职员,建立项目建设网站,全方位收集项目信息,全面整理和规范项目,及时开发和补充后续项目。一旦有了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有前途的项目,向上争取就有了依据,民间投资就有了方向,外商投资也就有了载体。二是要加大项目筛选和储备力度。把项目建设与本地资源利用和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产业不论一二三、项目不论大中小、资金不论多与少、对象不论外和内,千方百计多储备项目。三是要确保项目申报质量。市各部分和单位要及时把握国家宏观政策的走向和外商投资热门的趋向,牢牢盯住国家部委、省级部分、国内外至公司、大团体、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及时搞好与当前国家政策和外商投资相对接的重点项目前期预备工作,高标准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步项目申报质量和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篇9

一、近年来“三争”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争取项目方面:项目工作作为我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几年的努力,一批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呈现出非常喜人的发展势头。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迪赛诺生物制药、上海纺织产业园、某某港码头二期工程等一批重特大项目纷纷开工建设,仅今年上半年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76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亿元以上项目13个;竣工千万元以上项目41个,比上年同期增加5个。

(三)争取政策方面:相关部门和单位发扬“钉子精神”,不怕困难,通过不懈努力,终于使某某港一类口岸获得国家批复、某某经济区区域环评获得通过;交通、国土等部门利用与上级部门的良好关系,为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取得政策上倾斜与扶持,有力的支持了项目落户和地方经济发展。

二、我市近年来的“三争”工作主要特点

(一)认识统一,全社会“三争”的浓烈氛围初步形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三争”工作作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争取政策和争取项目资金的目标责任文件,并建立健全了工作督查、落实、奖惩机制,集中全市上下的精力和智慧,千方百计引进项目、资金,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借助市外资金来强力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市领导经常对“三争”工作进行调度、督查和调研,并亲临谈判桌与外商老板谈判,亲率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上级部门跑项目要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上下争取项目、资金、政策的士气。

(三)畅通渠道,“三争”工作外部环境不断完善。通过加强与某某籍在外人士的联络,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充分发挥“人脉关系”来助推某某经济发展,是“三争”工作的一大法宝。通过成功举办系列招引活动,聘请“三争”信息联络员,组织各种联谊会等形式,广泛联络在外老乡,增进他们对家乡的了解,激发爱乡热情,与许多外商老板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关系,许多老乡表示将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资出力。通过跑市跑省、跑部进京,经常到上级部门联系工作、联络感情,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上级部门的领导来我市视察工作、检查项目、了解困难,争取上级的理解和支持,目前已与中央、省、市许多部门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为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我市“三争”工作虽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整体水平还不高,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与新形势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一些工作的“短腿”逐步暴露出来。

(一)基础性工作还不够扎实。一是项目库建设滞后。目前还没有一个全面、权威的项目库,几个职能部门虽储备有项目,但零乱、分散,且储备的项目没有完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等有深度的资料,更谈不上项目建设信息网的建立,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有一定程度的滞后。二是资料准备不充分。有的单位申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基础资料不全面,技术水准达不到要求,得不到上级部门的认可;有的单位信息闭塞,工作被动,不善于结合本地实际挖掘项目资源,不积极捕捉“三争”工作的有关信息,使不少机会白白流失。三是个别单位不注重关系的理顺。有的单位平时与上级部门和在外乡友不联系、不交往,有事才找人家帮忙,“平日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所以人家往往只是表面应付,甚至产生反感;有的则是跑回一个项目后就对上面不闻不问,不继续进行感情联络,搞一锤子买卖,往往是“跑一个项目,丢一个码头”。

(二)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目前我市的“三争”工作基本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作机制,制约了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我市虽然有专业的招商局,但是懂业务、会招商、会争取政策资金的人才太少。如何挖掘项目,如何准备项目资料,如何项目信息,如何包装项目争取有关支持,有了项目如何跑、往哪跑、有些什么策略,许多部门的同志对此一脸茫然。由于缺乏跑项目、争资金、要政策的基本知识,不懂其中的基本技巧,往往导致工作的盲目性,常常是事倍功半。

(三)部分项目落实难度较大。有的单位对项目重争取轻服务,认为项目跑回来了就万事大吉,没有对项目进行全力服务,导致许多项目迟迟不能上马,甚至流产、夭折。一方面,一些项目资金和配套资金无法及时拨付到位,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特别是一些与投资项目息息相关的配套设施跟不上要求。如港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给入园企业的选址和开工建设带来难度,也影响了后续项目的引进。

四、做好“三争”工作的对策建议

项目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动力”,资金是地方经济的“催化剂”,政策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助推器”。通过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是扩大招商引资、调优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必然要求,是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国家投资向基层倾斜、国际国内资本加速流动、产业加速转移的趋势与机遇,坚定不移地把“三争”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一)树立全新“三争”理念。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是推进经济发展、壮大地方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全新的“三争”理念,着力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能争”意识。树立“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不怕丢面子、不怕遭失败”的“三争”精神,自觉绷紧做好“三争”工作这根弦,特别是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坚持“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由我负责”,形成“领导带动、活动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三争”工作新格局。二是强化“会争”意识。“三争”实践证明,仅有工作的热情还不够,知道如何争取才是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既要了解有关政策,又要了解各方信息,及时调整“三争”工作思路和对策措施,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强化“善争”意识。各单位要注重“三争”工作的技巧,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领导和外地老乡、客商的感情联络,广交朋友,广结人缘,用个人的品行和人格力量赢得上级领导和投资者的信任,建立起真实友谊,保持长久关系,为“三争”打下坚实的感情基础

(二)扎实做好“三争”基础工作。一是要加大项目库建设力度。建议建立全市项目总库,明确主管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建立项目建设网站,全方位收集项目信息,全面整理和规范项目,及时开发和补充后续项目。一旦有了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有前途的项目,向上争取就有了依据,民间投资就有了方向,外商投资也就有了载体。二是要加大项目筛选和储备力度。把项目建设与本地资源利用和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产业不论一二

三、项目不论大中小、资金不论多与少、对象不论外和内,千方百计多储备项目。三是要确保项目申报质量。市各部门和单位要及时掌握国家宏观政策的走向和外商投资热点的趋向,紧紧盯住国家部委、省级部门、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及时搞好与当前国家政策和外商投资相对接的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高标准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和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篇10

一、基层央行金融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难点

1、监管职能分离后,服务意识有待提高。过去,基层人民银行肩负的管理职能较重,随着监管职能的分离,人民银行不再负责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和日常监管工作,有些同志的工作方式可能还停留在过去扮演的管理者的角色上,思想观念转变还有一个过程,服务意识不是很强,与目前的金融服务目标定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调整,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不力,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化经营,信贷资金主要向大城市、大企业集中,高度集中的信贷授权制度迫使基层“不能贷”。再加上宽松畅通的资金上有机制诱使金融机构“不愿贷”,不对称的信贷激励约束机制促使信贷人员“不想贷”。信用社在整个县域金融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毕竟有限,而且其支付的对象又主要是“三农”。县域中小企业处于金融支持的“真空地带”。

3、信用环境建设任重道远。目前,信用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良贷款比例虽大幅下降,但部分金融机构积重难返,资产质量较差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而且,当前社会信用意识普遍淡薄、征信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失信约束、惩罚机制,逃废金融债务现象还时有发生,信用环境建设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二、基层央行金融服务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1、是尽快实现以金融监督管理为主,向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为主的方向转变。基层支行要把更多的精力和人力用在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方面,努力在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上有所突破,为提高央行宏观调控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是尽快实现以履行银行监管职责为重点,向以贯彻执行货币政策为重点的方向转变。基层支行要适应新形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工作重心从防化金融风险转移到全力做好贯彻实施货币政策服务上来。

3、是尽快实现以金融机构及个案风险的防范和化解为重点,向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主的方向转变。基层支行要充分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职能优势,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大局出发,站在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积极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4、是加强窗口指导,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基层央行必须充分发挥信贷“窗口”指导作用,引导商业银行努力适应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扶持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同时要通过调整信贷结构,通过再贴现、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扶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尤其是农信社的发展,促进其加大对“三农”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引导金融机构改进对大企业、大集团的授信制度,切实防范信贷集中形成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