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4: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概念

篇1

【关键词】:“经济人”假说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体制转轨

“经济人”的概念历史悠久,仅仅把“经济人”理解为一个简单的概念,认为它只是为了理论简化的目的而存在的观点是片面和不完善的;笔者认为应该把“经济人”当作一种假说来看待,因为作为一种假说“经济人”是一系列命题的组合,其内容是历史、现实等很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经济人”假说是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之一,它自提出开始就不断地受到批评和指责,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使得“经济人”假说完成了从提出、发展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对于“经济人”假说的认识,我国经济学界是伴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这一进程不断的得以深化的,并且经济学界越来越倾向于承认这一前提,但是还存在很多的误解和偏见。本文对“经济人”假说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这一假说在我国体制转轨过程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经济人”假说的提出与发展

(一)古典时期。

“经济人”的思想是由重商主义者首先提出的,但将“经济人”假设系统的引入并运用于经济学研究中却是从斯密开始的: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以“经济人”作为其理论体系的基本立足点展开他的论述,尽管斯密没有直接使用过“经济人”这一术语,但是此时他关于“经济人”的思想已经成形了。斯密在他的经济自由主义的主张下,认为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背后存在着某种“自然秩序”,且这种秩序是完美的由于它的运行“经济人”在追求私利时就会不自觉地实现公利,即利己的活动对社会是有益的。边沁在“经济人”思想的发展史上也有很显著的贡献,为“经济人”假说奠定了道德和心理学的基础。西尼尔和穆勒主要从方法论方面对“经济人”假说进行了探索,认为“经济人”是抽象人不能完全等同与现实中的人,只是现实中的人的一部分而已;主张“经济人”仅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的假设。穆勒等人将“经济人”的利己本性发展为最大化原则。后来帕累托提出“经济人”概念时吸取了“边际革命”的成果,并建立了“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如何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在帕累托的时代,已经比较系统地完成了对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稳定性和“看不见的手”的社会效果的论证。

(二)新古典时期。

这个时期的“经济人”假说的发展是在前一时期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代表有杰文斯、瓦尔拉斯、马歇尔等经济学家。

(三)广义“经济人”假说时期。

他们将“经济人”假说推广应用于非经济学领域中,扩充了“经济人”的最大化目标,引入了非货币收入的因素。主要有:西蒙的有限理性论和次优理论,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贝克尔的经济理论等。

(四)对现代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反思和展望。

1998年,诺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承认经济学在研究世界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时,经济学需要人类“自利”普遍人性的假设,以追求最大化的目标来描述解释和预测经济生活;但是应该加入伦理的内容,承认人类行为动机的多样性,使人性假设最为逼近真实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于“经济人”与“道德人”分离的“斯密问题”如果说从开始就被误解,那么在经济学研究中这种分离现象是客观存在,经过不断的批判和修正,特别是阿马蒂亚·森的研究这种情况得以复归。

二、“经济人”假说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作用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各种资源包括:人利资源、非人力资源、时间等资源还存在稀缺性,还不能实现按需分配的理想的分配模式,故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关系的主体必然满足“经济人”假说。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即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生产资料全部归社会占有,以群体的利益代替个人的利益,完全否定通过市场来客观评价个人贡献的机制而用身份、等级、职权等方式来代替。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对人在经济活动中的选择和行为的不同的制度安排,它们各自内含的人性假设是不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假定人是“道德人”即参与主体是理性的是非自利性;市场经济体制下假定人是“经济人”及市场参与主体理性的并且是自利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还是追求自身利益的,但这种行为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只能通过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计划经济体制不承认个人追求私利的合法性剥夺了个体追求私利的权利,此时企业缺少自主权没有足够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企业的高效生产,“道德人”只是缺少经济权利的单方面的“义务人”而已,这显然不符合人们追求私利的目标,故必然会导致生产的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率的状况。

三、结论

“经济人”假说已经奠定了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地位,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改变传统文化中对于道德的强调远远重于对利益的强调的局面,通过对“经济人”假说历史发展的研究,我们认为“经济人”行为是现实社会中一种普遍的存在,应该成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过程中必须承认的一个基本前提。我们的任务就是在承认“经济人”假说的前提下,通过建立一种恰当的机制,促使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客观上有助于社会整体目标的实现,为在新的时期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深化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新新,“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及其现实意义[J],《甘肃社会科学》,1998,(3).

[2]张延,对西方经济学基本前提假设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1998(5).

篇2

关键词:第二次转型期; 群众体育; 运行模式; 群众体育运行

中图分类号:G8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69-001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后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趋势来看,至少应包括两次大的转型与改革:第一次是1978年开启的经济体制改革,其主线是经济体制转轨,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做大经济总量;第二次转型的主线是发展方式转变,目标是形成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走向富民强国。这关系到未来几十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在这个大背景下,“十二五”将是中国发展方式历史转折的关节点,也是第二次转型与改革的历史起点。[1]

群众体育是体育的重要部分,它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它依托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分化、社会的变革,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群众体育的不断发展。同时它又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一、相关概念

1.群众体育运行

是指群众体育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其运行大体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运行是指群众体育自身的变化、发展,横向运行指群众体育发展的某一阶段上,群众体育诸要素、系统与社会诸系统的交互作用。

2.群众体育运行模式

是指国家运用行政的、法律的或社会的等手段对群众体育的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方式。

3.第二次转型期

为区别以1978年开启的,其主线是经济体制转轨的经济体制改革,本文所指的第二次转型期是指以“十二五”为历史起点的,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

二、其他国家群众体育运行模式比较

1.以社会指导和市场调节为主的运行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以美国、巴西、德国为代表。这种模式不是运用行政手段予以干预,而是通过法律、法规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从总体上规定群众体育运行的方向,建立运行框架和基本准则。它运用经济政策改变群众体育市场运行条件来诱导群众体育符合宏观计划目标。

2.以政府行政干预为主的运行模式

这种模式典型的国家有加拿大等。这是一种比较集中的群众体育管理模式,国家集权行政直接干预群众体育的运行,社会组织和市场只起到辅助调控作用。

3.以政府行政干预与社会组织干预相结合的运行模式

这种模式的典型国家有法国、日本和韩国等。群众体育在政府和社会两股力量的调控下,在既集权又社会化的中间状态下运行。

三、第二次转型期之前的群众体育运行模式分析

1.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时期群众体育运行模式分析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体育发展主要强调国家的需要和一元化管理,体育事业曾长期被当作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列入政府工作计划。采用由国家对体育统一计划、统一管理、统一拨款、统一发展的运行模式,这种模式是传统国家行政垂直管理模式,是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经济极其落后的情况下集国家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来最大限度地发展体育事业,这种集中力量办体育拿金牌的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体育运行模式与我国当时的国情基本相符。

2.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群众体育运行模式分析

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至1986年间,国家体委确定的体育改革的重点依然是发展竞技体育,当然这与所处的历史有关。1986年的《国家体委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提出推进体育社会化的改革,但是在“现行的领导体制基本上是可行的”前提下提出的,突出体委系统的主要行政领导地位,即强调国家的行政干预,倡导体育是全民的事业,各行各业体育工作应由其主管部门负责。

四、群众体育运行模式选择依据

1.社会经济基础条件

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基础制约着群众体育的发展。当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基础低下,国民温饱尚待解决时,社会是无法也无力发展群众体育时,政府就成为群众体育运行的主要承担者和支持者。当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到相当水平,国民富裕,具备群众体育运行的经济和物质环境时,才能谈得上群众体育社会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国家政府到老百姓个人,对体育健身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强。为群众体育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群众体育工作正逐步走向社会化,但也存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的群众体育开展广泛、社会性强,产业化、市场化程度较高,而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群众体育发展缓慢。

2.群众体育自身的社会基础状况

群众体育的自身社会基础状况包括群众体育自身的性质与发展程度。群众体育的自身性质是群众体育的社会功能和对国民和国家的影响,群众体育自身的性质对其运行模式的选择是关键性的。

五、第二次转型期群众体育运行模式选择建议

综上所述,第二次转型期中国群众体育运行模式是政府干预为主的模式,逐步向以政府行政干预与社会组织干预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发展,并将最终走向以社会指导和市场调节为主的运行模式的道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群众体育的社会化不可能一步到位,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因此,我国群众体育运行模式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论,应具有多元性,对于社会经济基础好,群众体育自身社会基础好,群众体育开展广泛,社会化、市场化较高的地区、城市,可采用社会投资,社会指导和市场调节的运行模式。对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群众体育发展落后地区、农村,可采用政府投资和行政干预的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杨军.经济发展方式如何转变——专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J]南风窗,2010,(21):31-33

篇3

【摘要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关键词】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问题是当代世界最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是当代主流经济学面临的一个崭新问题(Grosfeld,1990)。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关于市场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学说,但从总体上来说,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并没有一套现成的“过渡”理论或“转轨”理论用来指导经济体制国家改革的重大实践。这意味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而且这个实践本身就是对理论的重大发展和贡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呢?按照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就是整个社会的共产(共同占有和共同生产)、整个社会的自由联合劳动、商品生产和竞争的消除、阶级的消灭等等。显然,这样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形式是不能结合的。但是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科学社会主义,即共(论文库)产主义而言的。而当代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所说的由发达资本主义脱胎的科学社会主义(共(论文库)产主义)是两种不同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正是基于当代实践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最高形态共(论文库)产主义。就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而言,我们的基本定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性质的根本定位。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做了科学的界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确切地说,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一些学者在讨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中,总是把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形态的特征同市场经济的要求联系在一起研究,如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仅仅归结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公有制形式本身不等于社会主义,较低生产力水平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实际上必然导致平均分配。这样来理解社会主义实质上降低了社会主义的标准,模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论文库)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所说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当代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另一种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种基本制度本身就包含着私有制在内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多元的产权关系、包含着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多元产权主体的存在提供了市场经济生成与发展的社会环境。

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藕合有其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水平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得以共同存在的一个前提。从历史上看,商品经济的生成确实是同私有制联系在一起的,但在私有制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并没有演化为以市场为中心在社会范围的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这说明市场经济的存在是以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水平为前提的,而分工越发达,单个私人资本容纳社会生产力的能力就越有限。社会分工与社会生产力这一矛盾的解决,一是通过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度,实现生产资料占有、使用的社会化,二是通过生产要素组织方式的变革实现财产占有与运作的社会化来解决的。从社会制度的角度来看,我们选择了公有制度而西方国家则是通过选择了股份公司等企业组织形式来解决这一矛盾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消除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必然性,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因财产一定形式的社会化运作而使其经济体制演变为计划经济体制,因此笔者认为把市场经济区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不科学的。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它直接联系的或调节的对象是生产要素或财产的组织单位——企业,而不是所有制制度。市场制度所要求的是采取什么样的生产要素或财产组织形式使企业既能适应财产社会化运作的要求,又能按照市场价格信号组织生产和经营的经济主体。历史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法人产权独立于所有权,所有权与法人产权分离与制衡机制的创立,曾使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突破自身的局限,适应社会化生产要求,在社会范围内组织生产。社会主义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对公有制财产组织方式的创新和所有制社会结构的调整,为市场经济的运行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与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的相藕合,也与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经济低效率直接相关。本来意义上的计划经济是以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前提的,全部社会生产都要有组织地进行,社会对全部劳动和资源都要有计划地配置和调节,商品也就随之自动消失了。从理论上来说,计划经济同科学社会主义意义上的共(论文库)产主义是相同的。从计划经济的现实来看,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实践中的计划经济,共同特点都是排斥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其运行机制是通过国家的统一计划和行政手段来调节,计划经济运行的基础是政治安排,而政治的本质是支配与强制,即国家对社会经济实行全面垄断和政(论文库)府的超经济强制,因而是一种“统制经济”、“命令经济”,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单纯理解为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有三个最为基本的特征:私有财产制度、自由经济制度、市场配置资源。这与计划经济的基础和本质是根本对立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借以产生和存在的制度基础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奢望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改良出市场经济。事实上无论是理论意义上的计划经济还是实践意义上的“统制经济”都是同市场经济相根本对立的。如果不是这样来理解,那么就意味着不进行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就可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种模煳认识是非常有害的。作为一种经济制度,真正的计划经济只有在市场经济的历史任务完成之后才会出现,而“统制经济”实际上是超越客观实际、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制度选择。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还有着一种与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相适应的世界性背景和意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没有国界或地域限制的,市场经济的这种属性必然要求打破国家或地域的限制,从而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和经营,跨国公司的出现正是市场经济这种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因此,世界经济国际化、一体化的趋势,无疑使中国经济隔离于世界市场的“经济鲁宾逊”式的设计最终归于梦想。世界需要中国,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侧面,如同一枚硬币有正反面一样,问题的另一面是:中国也需要世界。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为主体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企业,而不是政(论文库)府。因此,我国高度集中体制下的传统的经济模式中,政(论文库)府作为一个超级的“经济托拉斯”来与国外企业发生经济利益关系和竞争,不仅是不公平的,而且必然导致经济的X非效率。因此中国建立与世界上市场经济国家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相接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便有了理论上的或概念上的依据。我们把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置于国际大背景的坐标之中,就会看到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我们在市场经济的总体氛围的条件下的现实选择。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可以说,中国加入WTO的实质是同市场经济制度接轨。

二、市场化及其标准

自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市场化改革就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和价值取向。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不少学者也对改革的市场化进程和改革的绩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于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基本判断,中(论文库)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我国已经进入由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这就提出了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即市场化及其判断标准问题。

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至少需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如何理解市场化;二是市场化有无标准;三是市场化的研究方法问题。

市场化是一个与市场经济直接相联系的范畴。国内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市场化的理解是有一些分歧的。例如,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课题组认为,市场化是指资源配置方式由政(论文库)府行政配置向市场调节的转化,具体说,就是“取消或放松国家对商品生产要素供求数量及价格的管制”。而较早系统研究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学者陈宗胜教授认为,市场化进程是市场机制在一个经济中对资源配置发挥的作用持续地增大,对市场机制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增强的演变过程。市场机制包括供求、竞争、价格、风险、利益机制等,是市场化理论含义的延伸[3]。把市场经济看做是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持续地增大的过程这个定义非常符合新古典经济学的正统规范,但是忽略了市场经济中作为市场主体的人的博弈行为和博弈过程,见物不见人。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自从19世纪末新古典主义的创始人马歇尔等分析供给与需求以来,资源配置问题就成为经济分析的主流,但新古典经济学没有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供给和需求背后恰恰是人作为市场主体的行为,因此现代经济学把市场过程更多地理解为市场主体的博弈行为和博弈过程。另外把市场化单纯理解为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会偏离市场化的本质。已如前述,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私有财产制度、自由经济制度、市场配置资源。把市场经济理解为市场机制调节配置资源的过程,是有一定的理论假设和前提的,那就是在一个完全竞争和市场化已经完成的经济中,在私有财产和经济自由已成为既定前提的条件下,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自然就是由市场配置资源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市场经济才被称为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制度或经济形式。经济市场化就其本质来说,首先是经济主体的经济自由权利的确立、实施和得到有效保障的过程。经济自由权既包括个人的财产所有权,也包括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场化的实质就是经济自由化。市场主体在明确的产权关系和平等互利的条件下,自主从事交易活动,交易双方不仅能够从中获得利,而且还能够创造合作剩余,这样就使原来我们认为并不增加社会财富的交易活动具有了生产性,市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也因此凸现出来。

第二个问题,关于市场化有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问题,专家学者们也是有不同的观点。多数研究者认为市场化进程有绝对的标准。这种观点最有代表性的学者陈宗胜教授认为,要判断和评价体制改革是否达到目标,就必须对测度市场化程度的标准作出界定,尽管这是一个难以统一的复杂问题,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不可能作出统一的结论。所以,他认为,应以100%作为完全的市场化的标准,以0%作为完全计划化的标准。其理由是由于各个市场经济国家中政(论文库)府干预经济的程度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国家对不同领域的干预、在不同时期的干预都不完全一致,所以,如果不是以100%来界定完全的市场化(尽管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市场化程度达到100%),而以某一个市场发达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作为对比的基础或参照系,那么,不同国家的比较就失去统一的标准,同一个国家的不同领域或不同时期的比较也会发生困难。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市场化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有相对意义[8]。持这种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计算或测度市场化程度的绝对值不是一个科学的方法,也不能从绝对值的意义上去理解市场化程度。说一个国家的市场化达到一个百分数,会给人一个错觉,好像世界上存在一个100%市场化的国家,而这样的国家并不存在;即使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市场调控的手段、方式、程度等方面也不完全可比;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化的内涵也相应改变,所以,不存在一个静态不变的市场经济标准。因此,对市场化进程的绝对评价是无意义的,而只能进行不同地区之间进程快慢的相对比较,即以名次之类的顺序尺度进行衡量。

笔者认为,市场化不仅在性质上是可以定性的,市场化的过程在本质上可以看做是经济自由化的过程,而且在标准上也是可以界定的。也就是说市场化的含义是双重的,既包含过程,也是指一定的标准,严格来说它是指市场经济发育的一定程度而言的。从过程的角度来看,假设一个国家的市场化水平是从5%向10%过渡,我们就不能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是市场化了。这就意味着市场化不能单纯是指过程而言的。其次对于标准来说,它是从静态的角度对市场化的程度的一个限定,即规定了市场化的最低标准,比如说5%就不能说是市场化了。至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交易越来越突破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在全球范围组织经济活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及对不同地区之间的市场化程度只能进行相对比较等观点,并不能说明市场化本身是不能测定的,而只是说明市场化的测度的研究方法问题。

关于市场化程度的判断标准,一般认为,市场化程度在15%以下可称为非市场经济或坟墓经济,市场化程度在80%以上可称为成熟或标准的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在60%—70%之间可称为准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在40%—50%可称为转轨中经济,市场化程度在50%—60%左右可称之为接近准市场经济或转轨中经济。国内学者对我国目前市场化程度的判断尚有一些不同的判断,主要是有高、中、低三种估计,高位估计是65%,中位估计是55%—60%,低位估计是60%[7]。正是基于我国市场化程度已经基本达到或已经接近60%的判断,中(论文库)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我们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新世纪5—10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时期。我认为关于我国市场化程度的判断基本上是比较准确的,国外的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据世界遗产基金会与《华尔街日报》利用50多个经济指标对世界150个国家的经济自由化程度的评价结果,中国市场化程度大致相当于美国的50%,考虑到可存在的人为的偏差,中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估计至多达到美国的60%—65%,处于这样的水平,我们可以认为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对于十五期间,要在5—10年中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却有相当的难度。从西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英国、美国和日本来看,英国大体上用了250年使英国成为标准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用了100年左右的时间成为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我国封建制度几千年,计划经济30年,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长期的社会革命,对此,我们还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如生产要素市场化问题、市民社会的建构问题等等,对此我们应当有科学的判断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市场化程度的研究和判断,需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国内学者提出的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主要有:江晓薇、宋红旭[5]提出的测算指标是:(1)企业自主度:包括企业的14项自,即生产经营权、产品劳务定价权、产品销售权、物资采购权、进口权、投资决策权、税后利润分配权、资产处置权、联营兼并权、劳动用工权、人事管理权、工资资金分配权、内部机构设置权、拒绝摊派权;(2)市场国内开放度:包括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物资流通、商业流通、价格调节、投资管理;(3)市场对外开放度:包括进口依存序、非关税壁垒,直接投资实际额;(4)宏观调控度:包括税收负担、政(论文库)府补贴、贸易管理、社会消费、信贷管理;国家计委课题组[6]是从商品市场(包括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市场化和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入手进行测算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实际上就是国家已经放开、主要由市场进行调节量的那一部分占全部市场的比重。顾海兵[7]则是从要素市场化方面进行研究。他提出的测度指标包括:(1)劳动力市场化,包括农村劳动力市场、城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户口管理体制及城镇、城乡的户口封闭体制;(2)资金市场化,包括资金市场的主体结构、资金结构、利率结构;(3)生产市场化,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产三产业;(4)价格市场化,包括重要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和公用事业价格、房地产价格、医疗价格。陈宗胜[3]认为,对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的测度,最好按经济体制自身的构成,即企业、政(论文库)府、市场三方面展开分析。徐明华[8]则从8个方面进行了测算,这8个方面包括:(1)所有制结构:包括工业总产值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非公有制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等5项具体指标;(2)政(论文库)府职能转变和政(论文库)府效率:包括GDP与政(论文库)府消费之比、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等6项具体指标;(3)投资的市场化:包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公有经济投资的比重、基建投资中非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比重等3项指标;(4)商品市场发育:包括出口总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商品销售额与工农业产值之比等3项指标;(5)要素市场发育:包括合同制职工占全部职工的比重、每万人职业介绍机构数等5项指标;(6)对外开放:包括外贸依存度和人均实际利用外资2项指标;(7)经济活动频度:包括每万人商业网点数、每万人工业企业单位数等3项指标;(8)人的观念:包括每万人个体户数、每万人私营企业投资者数等4项指标。笔者认为,运用不同的指标体系来探索研究市场化的程度判断本身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实上每个指标体系都不能做到完全真实地反映市场化的程度,重要的也不是运用不同指标体系判断市场化程度的差异,而是对市场化进程的基本趋势的把握。就研究方法而言,笔者认为应当结合借鉴美国遗产基金会的研究方法,该基金会的经济学家首先把经济自由化定义为“对于政(论文库)府在生产、分配、消费等方面管束的消除”。他们对经济自由化指数的测量也是针对政(论文库)府对于经济所施加的束缚程度进行考察,因此这种考察的具体对象主要是政(论文库)府的相关政策。这种考察是对影响经济自由化的“投入”方而不是“产出”方进行考察;该机构共设置50项变量或指标,采用分值测度的方法进行“打分”和评估。这种方法的实质是考察制度因素对经济自由化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当然影响一个和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的差异还有人口素质、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可以考虑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盛洪.市场化的条件、限度和形式[J].经济研究,1992,(11)。

[2]张灿,谢思全,董利.中国劳动力市场化进程测度[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5)。

[3]陈宗胜,等.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陈文通.如何正确理解以公有制为主体[N].北京日报,2002-04-19。

[5]江晓薇,宋红旭.中国市场经济度的探索[J].管理世界,1995,(6)。

[6]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课题组.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判断[J].宏观经济管理,1996,(2)。

[7]顾海兵.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最新估计与预测[J].管理世界,1997,(2)。

[8]徐明华.经济市场化进程:方法讨论与若干地区比较研究[J].中(论文库)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9,(5)。

[9]盛洪.关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过渡过程的研究[J].经济研究,1996,(1)。

篇4

关键词:职业篮球;发展困境;中国特色;对策

1 前言

我国篮球的职业化必须立足国情,实事求是,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篮球职业化道路。但是由于我国篮球职业化时间较短,其发展模式仍处于摸索阶段。CBA职业化还存在着人才培养的不足,可能还会出现人才培养断层现象。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要思考怎样才能发展好我们的职业联赛,本文以CBA职业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为题,旨在寻找我们联赛的不足,弥补我们的缺陷。通过学习NBA的成功经验和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以求需找出一条适合我国篮球职业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篮球职业化道路,最终促进CBA联赛的蓬勃发展。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NBA联赛及CBA联赛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本人查阅了大量的体育书籍资料,搜集了国内十几份有关文章,为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资料。

2.2.2 逻辑论证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世界篮球职业化的发展特征

3.1.1 篮球职业化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运行服从市场规律,受市场机制调节。

3.1.2 篮球职业化的主体是靠篮球谋生的高水平运动员。篮球的职业化促使运动员提高竞技水平,高水平的运动员能促进篮球的职业化发展。所以篮球的职业化是我们必然发展之路。

3.1.3 篮球职业俱乐部是篮球职业化进入市场运营的载体。职业体育俱乐部是一种以经营某一高水平运动项目和竞赛,并开发训练竞赛及其附属产品,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殊体育企业,篮球俱乐部推动着篮球的职业化进程。

3.1.4 职业化的篮球联赛是以满足人们精神享受为手段达到经济利益的目的。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最终会被市场淘汰。以美国NBA为例,NBA不断在竞争中变化自己,它总是能根据人们的需要推出新的东西,从而保持很高的关注度,为其谋取更大利益。

3.2 CBA的职业化发展

3.2.1 中国篮球产业的现状。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把篮球运动推向市场,走职业化发展的道路是正确可行的。但是我国具有特殊国情,要想发展好职业化就必须认清中国的国情。多年以来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发展道路成为我国体育职业化改革的焦点。我国的体育产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充分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走体育产业化,社会化的路子。

3.2.2 CBA联赛的现状。职业俱乐部的目的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其经营的好坏直接反映了CBA职业化的发展现状。

3.2.2.1 俱乐部的建制。我国目前俱乐部的建制形式有三种,一种是企业独资形式,占66.7%,俱乐部属于该企业下属单位。一种是企业与体育局合资,占26.7%,虽是合资,可体育局只占很小份额。另一种是股份制,目前只有江苏南钢俱乐部属于这一种。

3.2.2.2 CBA俱乐部的经营现状。在比较成熟的职业项目中,电视转播权的销售、运动员转会收入、广告、赞助门票收入、标志产品的出售一起被认为是现代体育的五大收入来源,篮球营销也是如此。目前CBA各篮球俱乐部经营方式单一,主要是门票收入。据俱乐部内部知情人士介绍,仅门票销售一块,事实上还存在许多管理上的漏洞。

3.3 CBA职业化发展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政治环境因素。我国职业篮球是随着我国政治体制和体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发展而产生的,在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环境中,作为探索阶段的职业篮球,难免不适应社会环境,自身建设也难免出现问题。

3.3.2 经济环境因素。经济水平是发展篮球职业化的前提。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生产力水平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均收入更是远远落后。此外,我国城乡差距大,东西部差距大,篮球市场发展很不均衡;我国的市场体制还不够成熟,把职业篮球推向市场,要面临诸多考验,然而我们应对挑战的能力却很有限。

3.3.3 职业篮球法规的影响。市场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弱点和消极面。目前我国有关职业篮球的法规还不完善,还有很多漏洞,这就容易导致市场活动的混乱和不正当交易。

3.3.4 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年我们一直把篮球当做是为国争光的手段,忽视了篮球的魅力,没有更好的发掘篮球的娱乐价值。因此,无法形成一个庞大的篮球消费市场。再加上行政部门不愿把篮球完全推向市场,总是想控制联赛,为金牌战略服务。

3.4 CBA发展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法

3.4.1 篮管中心应把权力下放。篮管中心下放权力,让联赛更加市场化和产业化,让联赛接受市场的考验,用市场经济来调节联赛。最终让联赛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从而促进联赛的发展。

3.4.2 CBA市场的开发与经营。以满足观众多样化需要求为出发点,围绕竞赛产品质量的提高,调动职业篮球市场中各要素的积极流动,全面开发职业篮球市场的理论模式;提高CBA联赛的竞技水平,狠抓比赛质量;培养明星球员,注重对球星的培养,使球迷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加强球迷对联赛的关注;同时与传媒更好的结合,加强宣传力度,开辟销售新渠道,使篮球市场向加多元化方向发展。

3.4.3 制定CBA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系统性、动态性、科学性的原则,做到制度可持续、要素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确保CBA的长期顺利发展。

3.4.4 大力培育观众市场。在篮球竞赛中,消费者来持票观看,从欣赏比赛的过程和结果中获得愉快心情。观众是职业篮球市场体系的经济主体,是职业篮球的最大资本,没有观众,篮球竞技商品交易就不能成立,俱乐部就没有了经营的目的,篮球职业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3.4.5 健全CBA的职业体育法规。依法治国不仅是国家的施政方针,也是为市场经济建设提供安全的法律环境。同样也为篮球体制改革、机制转换、制度创新、走向职业化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篮球竞争更为激烈,单靠市场是无法对运动员的培养与选拔,人才的交流、赛事的管理等进行有效规范的,所以,必须要和法制法规相结合,才能建立起公平竞争的秩序。

4 结论与建议

追求高超的篮球竞技水平是篮球俱乐部盈利的手段和资本,是观众所追求蕴藏在篮球竞技商品中的使用价值。

一定的经济水平是篮球职业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我国的现有体制对篮球职业化的影响主要是表现在篮球管理机构依靠其行政权力和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并沿革下来的权威对参赛的各俱乐部进行管理,这种权威并延伸到了对职业篮球市场的干预,使得投资者难以以主人的身份经营和管理俱乐部,从而丧失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和信心。

篮球职业俱乐部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管理,只有这样,篮球职业化才能在健康的环境中发展壮大。

媒体对CBA联赛的宣传力度不够,普通大众对CBA联赛的了解不够,而且了解的渠道较少,俱乐部无法从赛事转播中获得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方桂芳.中国篮球职业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广东,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2(17).

[2]陈均,孙民治.篮球职业化概念的界定[J].体育学刊,2002,9(4):110

[3]陈均,刘益群.中国篮球职业化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的初步构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3):21-22.

[4]龚耀琨,李凯,王东.关于我国篮球职业化发展策略的几点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报,2004,20(2):48-49.

[5]王兵,杜丛新.篮球普修教程[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3.

[6]顾建键.现代社区管理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席玉宝.学校w育用品消费的调查[J].武汉,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要,2000,56.

[8]孙民治.篮球纵横[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1:85-88.

[9]晓明.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9.

篇5

那么一木人是坚持了什么样的思想,又是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才取得今天的辉煌呢?带着这些疑问,本杂志走进了位于胶州市杜村镇的一木工业园,面对面采访了青岛一木实木门总经理夏皓先生,从夏总讲述中再一次回顾了一木坎坷而辉煌的奋斗历程。下面就是本次的采访实录。

居业:夏总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居业》杂志社的采访,请您先介绍一下公司的基本状况吧。

夏总:青岛一木实木门隶属于青岛一木集团,主要生产实木门、实木复合门、实木楼梯和护墙板等木质产品,我们的产品绝对环保,这个消费者可以放心,甲醛释放量已经达到欧洲E0级标准,这在国内而言也是最先进的。随着产能的提高,现有的生产车间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的新工厂也在施工当中,新厂落成后公司产能将翻两番。还有就是我们今年开始进军橱柜产业,新建了一木米洛格尼橱柜公司,正式向整体家装木制作领域迈进了一步。

居业:一木从一个木器生产小组一步步成长为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集团,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的考验,请问您认为本企业能够一直坚持到现在靠的是什么?

夏总:“青岛一木”这个名字,已经永久铭刻在中国家具行业的发展史上。回顾一木近60年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艰辛和收获是一些年轻企业所无法体会的。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一木人也从没有放弃过,经过半个世纪的沧海桑田,原有的全国家具行业四大家族中三颗巨星已经悄然陨落,唯有青岛一木历经私营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三个阶段后,依然傲立于中国家具行业的峰头。再通过技术革新、体制改革、搬迁新工业园连步走,一木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雄厚的企业实力、老字号丰厚的经营经验、一木和一木人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使得经历了体制改革后的青岛一木迅速成长壮大,成为国内家具企业的领军品牌。

居业:我们企业历经了10年的市场磨砺,在探索中千锤百炼,沉淀了丰富的文化财富,形成了独特的企业风貌和品质内涵,那么请问您是如何理解一木的企业文化的?

夏总:90年代青岛一木的一句广告语:恋人说“没有一木不成家”至今仍广为流传,在老青岛老山东人的心里,对一木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特殊情感。说起一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什么是企业文化,这就是一木的文化。“传承千年儒家文化,打造百年一木品牌”,虽然一木现在荣誉满身,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自满,在视企业文化如生命的一木人心里,大气谦和、正心修身正是一木持之以恒的坚守。

为了增强企业文化底蕴,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公司特意安排全体员工学习了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的《弟子规》,书中列举了我们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务商等场合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现在在日常的行为中许多员工都在潜意识中以弟子规里学到的规范要求自己、善待他人。

居业:产品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是企业盈利的主要来源,又能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科研实力和运营状况。那么请问我们公司目前在售的产品体系如何?同时每种产品又是如何定位的呢?

夏总:关于产品体系方面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大市场的概念和“以人为本”的大产品的概念。面对复杂多样的市场环境,公司也针对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产品开发设计,制订了产品多元化发展战略,让产品直接与消费群体对接,从而形成一个“以人为本”的大市场概念。在保持产品高品质、高品位、高品牌的前提下,将产品分为金典、铭典、圣典等不同风格的系列,不同的设计理念打造出上百种不同风格的高端木门,同时也有实木和实木复合之分,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居业:市场如战场,谁把营销做好了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就能旗开得胜,因此企业都很重视营销网络的构建。一木实木门目前的市场整体状况如何?我们采取什么样的营销措施来抢占市场的?”

夏总:一木门目前的市场整体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的,目前市场现状限制了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但对一些大型企业的影响还是可以接受的。品牌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所在,树立品牌形象至关重要。一木实木门在发展初期便深谙此道,不仅明确了品牌的高端定位,还不断地优化产品以配合品牌的升级,确保从产品到品牌全面高端化。

2012年公司将重点统一服务标准,实施品牌升级化,加快新品研发节奏,推动市场发展,引导市场消费。作为木门行业的领军品牌,面对市场现状,一木实木门将目光放在了经销商终端建设方面,主要措施是深化服务、多渠道开发、点对点的指导、一对一的对接于每一个终端客户。

居业:消费者的满意度是评价企业行为的根本,任何的服务或产品到底如何,最终还要看消费者是否买单。请问您是如何看待消费者满意度的?一木实木门又是如何做到让消费者满意的呢?

夏总:金杯银杯不如咱消费者的口碑,可以说消费者的满意度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服务无止境,如果说信誉和文化是持久生存的源泉,那么完善服务就是一木领先的法宝。我们推出的“心连心”服务思想和工厂化装修理念,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同时每户都配有产品保修卡,可以终生免费维护。特别是本企业完善的售后跟踪、回访服务,能及时反馈和处理客户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对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跟踪回访解决,真正让用户有一种选择一木就等于选择放心的归属感。

篇6

关键词:寻租 会计寻租 利益驱动 道德劝说

一、引言

经济学认为:只要存在政府管制或者市场垄断,资源配置就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就会存在未被界定的“租”,经济人在利益驱使下就有攫取“租”的行为发生。但是关于寻租理论最早研究却是始于上世纪60年代,塔洛克(Gorden Tulloek,1967)的《关税、垄断和偷窃的福利成本》的发行,奠定了寻租理论的基本框架。而将“寻租(rent-seeking)”正式纳入经济学范畴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Anne Krueger)(克鲁格,1974)。随后寻租理论在经济学界迅速传播。2000年我国学者开始用寻租理论解释我国会计活动行为,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雷光勇(2001)和卢迎春(2002)提出了“会计寻租”概念,并初步对其做出解释和运用;张鸣(2001)初步研究了强制性会计准则变更过程中的寻租活动;林钟高等(2001)提出了“双轨制”经济体制是我国会计寻租产生的原因之一:颜敏等(2004)从系统的角度研究了会计寻租,初步奠定了会计寻租的理论地位,其研究成果丰富了会计理论,为我国规范会计行为提供了理论指导。我国学者虽然对会计寻租理论研究做出很大贡献作,但是也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如我国会计寻租理论还是主要引进欧美的寻租理论成果;大多是会计寻租理论的介绍而忽视会计寻租理论的创建;单一描述会计寻租,而没有从系统的角度构建会计寻租结构框架。特别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还没有对会计寻租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清晰的描述。正确认识会计寻租的原因及其对策,是正确理解、解决会计寻租的先决条件。

二、会计寻租的内涵

寻租经济学认为:社会经济资源在配置过程中,出现权利真空或所谓的“公共领域”而存在“租值”未被界定时,各社会经济主体就会耗费资源去提取,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害的一种非生产性赢利活动(卢现祥,2000)。按照寻租理论,寻租活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资源短缺,并且存在未被界定的“租”空间存在,激发人寻租;二是政府干预与管制,扭曲资源配置机制,“激励”人寻租。而会计作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制度装置之一,其运行具有直接的经济后果,而规范会计配置资源机制运行的规则一般又通过政治程序制定且难以做到绝对公平,因而谁能够对会计运行规则施加有利于自己的影响,谁就能够提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公共租”(雷光勇等,2001)。由此可见,会计和“租”具有内在联系,会计寻租理论是寻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关于会计寻租,颜敏等人在继承和总结其他学者的观点上将会计寻租定义为:在社会总财富水平和企业真实业绩(即经济收益)并未改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会计信息(即财务报告收益数字)来进行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和资源的不恰当配置,从而对其他社会主体利益造成损害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颜敏等,2004)。此定义揭示了会计作为“经济人”寻租工具的内涵。会计寻租的真实内涵是什么,综观学者的研究结果并结合寻租事例,会计寻租大体有以下途径:一是通过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施加影响以取得对己有利的会计政策而进行寻租,如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权的争夺以及具体准则项目的寻租(冯巧根,2003);二是利用国家会计政策漏洞,通过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改变其真实收益以取得不应得的资源或财富而进行寻租,如企业利用税收政策漏洞进行逃税、偷税、甚至转移税收;三是通过上市公司法对企业盈余处置的灵活性规定而进行寻租,如上市公司为使其会计数据符合证券市场管制规定而取得上市、配股和继续留在股市的资格或为避免其他有关监管而进行的寻租。通过会计寻租途径分析可知,会计寻租的真实内涵是会计寻租者利用会计信息优势、会计变更权利、会计法制漏洞或者政府鼓励寻租的政策(杨纬隆、李介新,2006)攫取未被界定的“租”,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非生产性会计活动。

三、会计寻租成因分析

(一)利益驱动是会计寻租的根本原因 经济利益是会计寻租的根本动力。在寻租理论上有“经济人”假设,“经济人”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人或团体。在社会资源一定、“公共地”存在、寻租所受惩罚度较低的情况下,“经济人”有根本动力去利用社会资源配置机制的漏洞寻求利己资源,以获得经济利益最大化。会计作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制度装置之一,具有为“经济人”谋取最大利益的功能,它通过会计计量方法和会计准则的选择可以改变财务报告信息,使社会经济资源和财富转移给寻租入。其实在会计寻租中,会计机制并没有寻租的本能,而是隐藏在其身后的“经济人”利益动机在发生着寻租的功能。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揭示了会计寻租的利益驱动的本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就是一个多方博弈的过程,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各参与人为了使会计准则有利于自己的利益集团,通过各自的信息优势和权势来影响博弈结果,达成一个为大利益集团服务的博弈结果,而弱小国家的经济利益在这个博弈中却被牺牲。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实际上是为发达国家寻租提供一个合法手段的博弈过程。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经济利益的驱动,有人为了制定国际会计准则而心甘情愿的付出自己的心血来进行一场没有任何利益存在的博弈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利益驱动是会计寻租存在的根本原因。

(二)经济制度为会计寻租提供了寻租空间 经济学认为,经济运行机制在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向混合型经济过渡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权力真空。这部分权力真空能够给其拥有者带来额外获利能力,成为寻租经济学上的未界定“租金”。在经济活动中,会计起到了资源配置的作用,成为“经济人”攫取未界定“租金”的工具之一。经济制度的变迁为会计寻租提供了寻租空间。经济制度导致会计寻租空间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我国市场机制仍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阶段。政府对社会资源配置依然起基础作用,这就无意中形成政府“善意创租”空间(杨纬隆、李介新,2006);健康的市场竞争机制还未形成,会计公允价值计量手段在经济中的应用存在困难,公允价值无法得到合理应用,执行按公允价值规范的会计准则时势必出现估计、判断等行为,客观上为会计寻租活动创造了条件。二是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规范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而逐步放开的经济中出现的大量新业务、新情况和新问题未能完全纳入现有会计规范的范围,这更为会计寻租提供了“边际性”空间(雷光勇等,2001)。三是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的双轨制导致差异性租空间的产生。“双轨制”的存在意味着其适用对象上存在差异,这对同一企业在不同的行业开展业务时采用不同的会计计量手段所产生的企业利益就会不同。不同的会计政策所产生的会计收益不同,“双轨制”特性就导致了差异性租空间的产生。这就为企业利用会计规范的差异所形成的政策空间进行寻租提供了“先天性”的可能。

(三)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为会计寻租提供了信息屏蔽 博弈论认为:存在完美信息时,每个参与人都知道另外其他参与人的所有信息,每个人的决策都对其他参与人的决策产生影响,如果一个参与人采取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那么其他参与人就会采取其他措施迫使其利益最小,最终形成一个帕累托均衡。所以“经济人”在完美信息中没有信息优势,也就没有利用信息取得最大利己动力。社会机制存在在保证社会秩序健康运行的同时也阻碍了信息的完美流通;同样,会计机制在规范企业运行的同时也在屏蔽企业主要信息外流。在市场交易中企业成为信息优势者,它们有利用会计信息优势寻租的可能性;企业具有“经济人”特性,有追求信息优势带来的利益动机,利用会计信息成为企业的必然。实践证明,企业利用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进行寻租是司空见惯的。

(四)国家法制对会计寻租监管、惩罚不力 法制是监督、调控、维护社会秩序良好运转的有效机制,也是保障会计机制服务于经济的制度安排。目前,我国法制建设不够健全,经济法制不能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原有法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但是立法建设又不能跟上发展的步伐。这就导致了法制不能覆盖全部的经济生活,还存在法制盲点。法制盲点的存在为会计寻租创造了法制空间,会诱惑“经济人”利用法制盲点获取租金,同时这种寻租行为不会受到法律的监督、惩罚;由于法制监督成本过高,执法机构没有资源去监督所有的经济活动,造成对会计寻租的监管不力;会计寻租给社会公众、国家财富造成的损失如何评价,没有同一的衡量标准,国家执法机构很难断定寻租损失,惩罚寻租行为左右为难,为了便于执行判罚尺度,往往采用以罚代惩的手段。国家法制的不健全性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会计寻租。

四、会计寻租的危害

(一)会计寻租扭曲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既得利益集团为了最优化自身利益,会利用会计优势攫取公共领域中的未界定“租”。利益集团作为经济主体,应该利用生产活动来获取自身利益的,但是生产活动要花费利益集团的高额成本,弱化了其最大化受益。而利益集团采取寻租行为能以较小的成本代价获取最大利益,强化自身受益。但寻租是一种将资源用于非生产性的营利活动,通过较小的资源付出,就可以获得经营垄断、特许经营权利,从而获得超额利润。会计寻租作为一种直接非生产性经营手段,可以为会计主体带来超额利润。企业为了最大化利润,不是将资源用于生产性活动,增加社会总财富的增加,而是将资源用于非生产性竞争活动(黄永红,2004),这种资源不但不能创造社会财富,反而耗散社会资源、扭曲社会资源配置效率,造成社会福利无谓的损失。

(二)会计寻租影响股市健康运行 美国“安然事件”重创了美国会计信誉,也对美国股市造成了强烈冲击,同时这种由会计寻租引起的事件也殃及了世界股市行情。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寻租行为也对股市健康运行造成影响。上市公司中大股东处于超强势控制状态,这就决定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寻租的主体主要是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大股东(阮梓枰,2006)。国内外的研究认为,股权集中会造成大股东域中小股东之间严重的问题,大股东倾向于利用自己手中的控制权通过“隧道”(Tunnelling)方式转移上市公司财富,从而造成对中小股东的侵害。中小股东是股市的主体,其利益受到侵害,就会影响其继续进行股市投资行为,从而造成股市健康运行系统受到损坏。

(三)会计寻租破坏市场经济建设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天然的经济后果使得各利益相关者必然会对其进行寻租行为。各利益相关者寻租的行为引起了会计信息失真,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李荣强、郭建光,2005)信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经济政策和各种经济杠杆,而这种政策制定的基础就是会计信息,会计寻租行为必然影响到会计数据的计算。利益集团为了最大化自身利益,总是想方设法向外部利已信息,而隐瞒真实会计信息,这种虚假会计信息作为政府决策部门采用调控政策的参数数据,就会误导政府决策部门制定倾向于寻租集团的调控手段,政府无意中成为为寻租集团服务的工具。这种调控政策不但严重影响政府调控市场能力,而且还会扰乱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破坏我国市场经济建设。

五、会计寻租减少的对策

(一)增强政府的道德劝说功能 道德是约束经济行为的软实力,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法制无可替代的角色。行为学认为人是“社会人”,人的特征不但具有经济性而且还具有社会性,人的行为规范受到社会文化道德约束。会计寻租的本质是人利用会计机制获取“公共地”的租金来最大化自己利益。会计寻租也许没有违背国家法制,但会计寻租违反了人的道德底线,寻租人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违背社会道德而自责的心理。实践证实:那些违背社会道德的个人或者团体将在社会上没有长久立足的空间,使寻租者产生心理恐惧。政府完全可以利用寻租者这种心理进行道德教育,特别是当政府作为利益分配监督者时。政府的道德教育对于想利用会计机制进行寻租的人产生一种心理威胁,迫使其不敢进行会计寻租。

(二)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 制度经济学认为:寻租空间存在的原因是社会制度不够完善,完善的社会制度可以杜绝寻租空间(卢现祥,2001)。我国双轨制的经济体制,一方面激活了企业活力,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大量寻租空间。鉴于这部分寻租空间,要么隐藏于政府监督机构之外无法被政府监控;要么监控成本太高,政府无力监控。这部分寻租空间成为企业寻租的乐园。企业通过会计机制把租金转移到企业,成为自身利益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双轨制经济体制提供了会计寻租空间。减少会计寻租空间,就应该加快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完善公平竞争机制,从而减少寻租空间,进而减少会计寻租。

(三)增加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是造成会计寻租的关键。在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不健全的证券市场上,利用会计信息寻租成了上市公司谋取财富的手段。上市公司利用我国股市保护措施和证监会的监管漏洞,为了获得大量的发展资本、或者为了继续留在股市中,就通过自己掌握的会计信息优势向外界虚假信息来谋取利益。虚假会计信息损害了股民的权益、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流失和无辜的浪费,也损害了股市的诚信度,破坏了股市的健康发展,为了维护股市秩序、规范股市投资行为、降低会计寻租概率,应当加强监管会计行为、规范会计信息纰漏机制、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以及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强制上市公司和其他经营单位及时、准确地公布会计信息,增加会计信息透明度,从而减少会计寻租。

(四)变会计寻租为会计寻利 会计寻租是一种造成社会经济资源和财富转移的会计活动,这种活动侵犯了部分公民的利益。将会计寻租变成会计寻利活动,有利于改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体的做法就是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制定准确的相关法规,加大对会计寻租的惩诫力度。一旦发现会计寻租行为,给予寻租者严厉的惩罚,既增加寻租成本,使寻租的净收益为负值,使寻租行为无法给寻租者带来正收益,迫使寻租者不敢寻租,从而把会计寻租行为引导和该变成会计寻利行为。

(五)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法制是维护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而会计法制就是维护会计活动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由于我国的会计法制还不健全,特别是对于如何界定“租”的范围还没有标准衡量尺度,在对待会计寻租者的惩罚上还没有法律依据,而且在对待寻租者的惩罚力度上远小于对侵占国有资产者的惩罚力度。我国的会计法制在无形中给寻租人一种利好信号:寻租所得利益远大于付出的寻租成本。会计法制的不健全已经成为某些会计寻租者逃离惩罚的机制保障。要有效减少会计寻租,就必须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加大对寻租人的惩罚力度。

作者简介:杨纬隆(1964-),男,湖南邵阳人,五邑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篇7

关键词:价格上涨;政府干预;通货膨胀;经济过热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001-04

目前我国的各种价格都上涨较快,可以说是涨声一片,因此,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对价格上涨的恐惧,要求政府直接干预价格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政府似乎也有直接控制价格的意图。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在价格上涨较快的压力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价格,政府直接干预价格是有悖于市场经济原则的,而且也达不到我们所要的预期目标。

大家知道,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范畴,因而价格变动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晴雨表”和调节市场经济活动的最基本机制。在非垄断性充分竞争的条件下,价格是在供求关系的作用下自动形成的,任何试图以行政手段控制价格的行为,都会扭曲经济利益关系和损害经济效率。可以说,行政控制价格和尊重价格在供求关系的作用下自发形成,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最主要区别点。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应该也不可能直接以行政方式控制价格。

由此可见,政府不应该将控制价格作为自己的社会经济目标,在价格问题上,政府所能做的只是:第一,通过应有的经济手段调节决定价格的供求关系,而且还不能靠直接控制供求关系的方式来进行,要靠影响决定供求关系的各种因素来调节供求关系,从而使价格在供求关系的变动下朝着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第二,通过应有的政府机制解决价格变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例如以财政补贴方式解决因为消费品价格上涨过快而引发的低收入者的生活困难的问题,例如以廉租房形式解决因房价上涨而使有些人买不起房、无房居住的问题,等等。

总之,直接控制价格不应该成为政府的社会经济目标,政府所能做的只是,为价格形成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并且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努力解决价格变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上。因此,我们不应该在目前价格总水平较快上升的条件下,呼吁政府直接干预价格,而且政府也不应该以直接干预价格为己任。基于这种思路,我们对于目前价格上涨较快的问题,提出一些想法。因为价格主要包括消费品价格、投资品价格、资产价格,它们各自的上涨较快状况,分别会对国民经济带来不同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分别分析这三种价格上涨较快所带来的问题。

一、消费品价格上涨较快与通货膨胀

消费品价格,也就是人们通常讲的物价,既包括食品、服装、家用电器等方面的产品价格,也包括文化、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服务价格。如果消费品价格上涨过快,就会出现人们所说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与消费品价格上涨过快相对应的,是属于消费品价格范畴的价值指标,例如不能把资产价格上涨过快叫通货膨胀。尤其还需要强调的是,不能把所有的消费品价格上涨快,都称之为通货膨胀。消费品价格只有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即过快的时候,才能叫通货膨胀。

因此,不能把我国目前各个种类的价格上涨较快的情况,都概括为通货膨胀,要对不同种类的价格上涨较快的情况,进行分门别类的讨论。同时,我们也不能因为目前消费品价格上涨而断定现在我国就已经形成了通货膨胀,因为如前所述,消费品价格上涨较快,不一定就必然会形成通货膨胀,而只有当消费品价格上涨出现过快的时候,我们才能认为出现了通货膨胀。我国目前消费品价格确实上涨较快,例如猪肉价格,但还不能讲我国已经出现了消费品价格上涨过快的情况,所以还不能将目前的消费品价格上涨概括为通货膨胀。

消费品价格上涨过快与较快是不同的。消费品价格上涨过快的特征是:第一,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已严重超过了收入的增长幅度,物价上涨“侵蚀”了收入的价值,例如,物价上涨而收入并没有相应上涨,物价上涨前消费品支出只占收入的60%,而物价上涨后同样的消费水平的消费支出,却占去了收入的80%,也就是同样消费水平的消费支出占去了收入的更大部分,这就是物价上涨“侵蚀”了收入。而物价上涨较快,虽然也会增加消费者的负担,但并不会出现消费“侵蚀”收入的情况。前一段时间兰州市牛肉拉面的价格每碗增加了0.5元钱,也就是按照每人每天吃两碗来算,一个人一个月在这方面的消费支出也就是增加了三十多元,这对于目前人们的收入水平来说,并未引发过大的“侵蚀”收入的问题,因而不能因此而认为物价上涨过快。我国上半年的统计数字表明,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居民个人收入等各项收入,均超过了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幅度,因而还不能将目前的物价上涨称之为物价上涨过快,定义为通货膨胀。

第二,物价上涨过快并不是指物价的结构性上涨,而是价格总水平的过快上涨,尤其是价格上涨过快的产品或服务,没有别的替代产品或服务,因而它会直接拉动价格总水平的过快上涨。目前我国猪肉价格上涨较快,但猪肉有替代品,例如有羊肉、牛肉、鱼肉等各种替代品,因而不会引发价格总水平上涨过快。因此,目前我国消费品价格上涨还只是处于较快状况,而并不是过快,因而还不至于引发通货膨胀。

第三,物价上涨过快是指物价的绝对性的上涨过快,而并不是指物价的相对上涨过快,尤其是不包括某些产品价格的“恢复性”上涨。例如,目前农产品价格确实上涨较快,但相对于其他工业消费品价格的上涨程度,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是低的,因而其上涨并不属于物价上涨过快的范畴,而只是价格结构的调整,是应该上涨的,属于“恢复性”上涨。我们不要恐惧农产品价格上涨,更不应试图去打压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应该上涨,这对于调整收入差距过大和推动新农村建设,是有重要意义的。有人一看到农产品价格上涨,就说会影响人们的最基本生活,影响社会稳定,这是不对的。在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具有必然性的。

第四,对于提供消费品和服务的生产者来说,物价涉及到利润与成本的构成,如果在生产者已经努力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条件下,因为成本价格上涨而“侵蚀”了利润,生产者根据成本价格上涨而做出的物价上涨的决策,也不能被称之为物价上涨过快,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实际上是物价上涨伴随着成本的上涨,甚至成本的上涨正是物价上涨的原因。所以对于消费品价格上涨要做具体的分析,有些消费品价格上涨是因为成本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并不是乱涨价,这种价格上涨不能划入物价过快上涨的范畴,而是市场经济自发作用的结果。

总之,应该将物价上涨过快与较快加以区分,只有物价上涨过快,才能被称为通货膨胀。当然,无论物价上涨过快还是较快,都会对消费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利益损失,尤其是会影响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因而政府应该按照社会职能,对低收入者进行应有的补贴。也就是说,对于消费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政府应该给以解决,这是政府目标的应有之义,是政府应该完成的社会经济目标。在消费品上涨的条件下,政府的目标并不是要打压物价,而是应该尊重市场,让物价上涨的“利益刺激”,带动供给的大量增加,通过供给增加而改变供求关系,从而实现物价的自动调整。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在物价影响供求关系的基础上,注重解决物价上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即物价上涨对低收入者的消费水平的影响,而并不是试图通过行政方式对物价上涨进行打压。因为,在现实中可能恰恰是物价上涨带动了经济效率的提高,带动了利益关系的调整,例如农产品价格上涨会更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的补偿。政府职能是解决价格变动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二、投资品价格上涨较快与经济过热

投资品价格是指用于投资的各类物质要素的价格,如钢材价格和水泥价格等。如果投资品价格上涨过快,就会出现人们所讲的经济过热。经济过热是与投资品价格上涨过快相联系的范畴,因而不能将非投资品的价格上涨过快称之为经济过热。虽然经济过热有时也会与消费品价格上涨过快即通货膨胀同时发生,并联系在一起,但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不能混同。同时,也不能将所有的投资品价格上涨都称之为经济过热,投资品价格只有上涨到过快的程度时,才能叫经济过热,一般的投资品价格上涨,即投资品价格的较快上涨,也不能叫经济过热,只能称之为价格高价位运行。所以,经济过热的概念不能乱用。

投资品价格上涨过快即经济过热,往往会超越经济资源的供给承受能力。因为,投资品价格上涨过快会引发投资品生产部门的过快扩张,而投资品生产部门作为高消耗经济资源的部门,必然会引发经济资源在供给上的极度紧张。我们这里所讲的经济资源主要是指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煤、电、油、汽、运,因而投资品价格上涨过快即经济过热,必然引发煤、电、油、汽、运的全面紧张。因此,政府调控投资品价格上涨过快是必要的,但不能直接控制投资品价格,而是应该调控影响投资品价格的各种因素,通过这些因素来调节,而影响投资品价格变动。

投资品价格上涨过快即经济过热,并不是因为实行了市场经济,更不是价格机制充分作用的结果,而恰恰是市场经济功能被行政机制损害,价格机制被行政力量扭曲的结果。例如,投资品价格上涨过快的背后是投资需求过强,而投资需求过强又是与政府政绩等非经济目标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正是这种深层次的非经济原因最终导致了投资品价格上涨过快。又例如,我国资源税收过低,并没有反映市场经济的要求,因而资源性企业的利润空间很大,资源性企业的投资冲动很强,资源性企业的这种投资冲动,虽然会从投资品供给的增加上缓冲投资品价格的上涨,但也会因为自身的投资活动而拉动投资品价格上涨,而且这种拉动的力量,往往会大于它们因为增加投资品供给而缓解投资品价格上涨的力量,所以最终还是推动了投资品价格的过快上涨。因此,解决投资品价格上涨过快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真正让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投资品价格上涨,无论是较快还是过快,都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政府应该设法解决。例如某些投资品同时也是人们的消费活动所需要的,它们既是投资品,但同时也是消费品,例如能源,因而这类投资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会推动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从而使一些社会群体的消费活动受到影响,所以政府应该对消费者因此而产生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补贴。又例如,投资品价格上涨会使一些正常经营活动受到影响,例如投资品价格上涨会使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影响,因而国家应给予一定的补贴,尤其在投资品价格上涨过快的条件下,为了实现对价格总水平的调控,就需要有供给的快速增加,这种供给的快速增加靠当期生产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这方面有应有的储备,因而政府应该更加注重储备这种行为的社会职能,例如能源储备等,可以说,利用储备而缓冲价格上涨,实际上是政府的重要社会职能。过去政府注重粮食储备,那是因为要考虑物价上涨条件下的民生问题,而现在政府可能更要注重有利于缓解投资品价格上涨过快的各种储备,例如能源和原材料的储备等。总之,政府要注重投资品价格上涨过快条件下的政府社会职能的发挥。

三、资产价格上涨过快与经济泡沫

资产价格在我国主要包括房地产价格与股票价格,即房价与股价。如果资产价格上涨过快,就会出现经济泡沫。经济泡沫是与资产价格上涨过快相联系的,是属于资产价格范畴的问题,但是,不能把所有的资产价格上涨都称之为经济泡沫。因为只有资产价格上涨过快时,才能导致经济泡沫的发生。因此,当资产价格上涨较快而并没有转向过快时,我们就只能讲出现了资产价格的高价位运行,而不能讲出现了经济泡沫。由此可见,对于资产价格上涨问题,要作量化的分析,不能一看到资产价格上涨,就认为出现了经济泡沫。只有当资产价格上涨过快时,才能讨论防止出现经济泡沫的问题。

从我国目前的资产价格运行状态来看,我国资产价格正处于高价位运行的状态,是上涨较快,不是上涨过快,也就是并没有引发经济泡沫的产生,因而我们对此不要有太多的恐惧心理,例如不要看到股价上涨快一些,就讨论如何打压股市的问题。当然,我们也要防止资产价格从上涨较快转向上涨过快,出现经济泡沫,但不能用行政方式而是应该采取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方式。例如,对于资产价格中的股价较快上涨可以通过股市扩容的方式而适当调控股价的上涨程度。

篇8

微软此次在中国的举措,是希望将MSN变为Windows8的入口。没错,对各位中国用户来说,沉淀在上面的关系并没有消失。但作为它大起大落的见证者,我们需要做点什么?在MSN身上发生的“杯具”,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本次做客《产品》栏目的嘉宾是“触宝”创始人王佳梁与“个推”创始人方毅。

王佳梁,微软离职员工。虽然他在微软时并未效力于MSN团队,但他也曾替位于上海、离他近在咫尺的MSN全球研发部干着急。对于旧东家的产品,他认为,MSN的问题都在于细节,而MSN与QQ的交手,成就了如今中国互联网领域顶级高手――腾讯的第一次、也许是唯一一次逆袭。

方毅,多次创业,曾推出的产品包括手机备备、个信、个推,个推刚刚庆祝完“用户超过两亿”。他心直口快,在微信群中曾经当众“调戏”过马化腾。巧的是,在PC端,MSN败给了腾讯QQ;在移动端,他的“个信”败给了腾讯微信。他和MSN曾经拥有相同的对手(而他们也都失败了)。

本期观察家 王佳梁

微软前员工、“触宝”创始人

MSN的商业运营方面我不太了解,但是我刚进微软没多久,2006年左右,微软在上海成立了一个部门,做MSN全球研发,把整体研发的一部分专门切给中国来做,就在徐家汇的港汇广场。有三百多号人,分工很细,光一个“登录”功能就考虑到各种情况,最后要上百人来做。把MSN比作一艘航空母舰,它需要一整个战斗群,边上肯定要有护卫舰、直升飞机,中国团队就相当于一个护卫舰。

起初MSN是一家为了对抗AOL,提供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相当于互联网接入服务)服务的微软子公司,AOL有一个AIM,微软就推了一个MSN Messenger Service来增加用户粘性。没想到它比预想的成功很多。

MSN在2002年、2003年的时候就已经很流行,北上广深的白领都用MSN,我感觉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2008年。后来它就没落了。

它最明显的问题在于产品越来越僵化,停滞不前。它的产品的功能实在太贫乏了,或者说有用的功能都没有,却加了一堆用户看来很鸡肋的功能。白领阶级最有感触的是,MSN的对话窗口必须要在Windows任务栏里面,如果上班聊天的话,任务栏那里一堆东西在那儿闪,老板走过去就能看到。QQ不一样,只有右下角一个小图标,按一个快捷键窗口就弹出来了。

还有“传文件”。IM的主要工作是聊天,传文件是辅助的功能。MSN无法实现“断点续传”,加上自己的网络不稳定,没有传过去还要重新来一遍。最鼎盛的时候,QQ还是承载一个备选工具的作用,后来所有人都用QQ传文件了,尤其是比较大的文件。

这些都是用户体验的细节,但它们让MSN慢慢地丧失了白领用户群体。白领本来是非常顶MSN的,因为大家都觉得QQ属于学生用的东西。我觉得,从战略的思路来讲,MSN比QQ更清晰。它通过IM工具开始,慢慢加上一些社交属性,比如加上Spaces。最后却是QQ赢了,这多多少少有运气的成份在里面,它本身的规划包括整个产品脉络上并没有显得多么地前瞻性。

MSN靠的是战略,而QQ靠的是战术。进入中国的时候,MSN就像QQ的颠覆者――那时候上网的人不多,但谁都知道QQ。

QQ的执行力很强,产品的用户体验也好,它一直在想用户需要什么,用户需要我就做。我估计QQ也没有太多战略布局,你想QQ是属于内部竞争式的,不管那时候是不是这种文化,肯定有那种苗头了,甚至有些机会主义的成分。

这就有点儿像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MSN是前者,它觉得这个东西战略上面意义重大,就投入巨大的资源,哪怕它不赚钱、用户起得比较慢,也得做;QQ就是优胜劣汰,用户抉择,即使这个产品有别人开始做了,也可以尝试一下。其实我觉得,苹果也是计划经济,开始它是异类,它来一步步引导你使用它,别看现在风靡,以前它也是小众的嘛!

在定位上,MSN非常清晰,它相当于实名制,以熟人社交为主。你必须要知道对方的ID,否则没办法查找,不会有陌生人去加你,你也没法去加别人;QQ里面都是匿名,还有个查找功能,可以根据年龄、地域等来查,那时候还流行网友见面,小年轻们想要接触社会,QQ也算是当年的“神器”了。MSN主打白领,是已有圈子的维护,而QQ是结识。所以我和老外谈论这两款产品,用到的两个单词是Discovery和Maintenance。

其实大家一度也唱衰QQ,它的用户群体都是十几岁的年轻人。包括现在我都觉得,它不应该成为白领用户的首选。MSN衰落之后,应该会出现新的产品。现在我发现微信可以起到这种作用,因为微信也是从白领这边开始起来的,所谓的那些精英群体,用户中很大一部分跟MSN有重合。这说明大家并不完全对QQ满意。微信如果主推桌面版的话,大部分人都会转到微信上面去。现在其实QQ是承载了陌生人社交和熟人社交的双重角色。

但从另一个角度,MSN衰落的时间与谷歌、苹果崛起的时间是差不多的。在中国,这又是伴着开心网、人人网、微博起来的时间段。

谷歌一发展起来,MSN在美国就开始往下掉。在2002年、2003年的时候硅谷很多学校都开始用LINUX,但是无法与MSN兼容,那边用户迁移到AOL、Yahoo! Messenger;后来都跑到Gtalk上面去了,再后来Facebook、Twitter出现,大家就不流行聊天了。美国人喜欢“异步”沟通,你发给我一个东西,我不需要马上回给你,比如说电话留言、邮件。美国人时间管理比中国人好,这是一种文化的细微差异。

在中国,早期IM其实是充当了社交网络的角色。后来等到人人网、微博起来之后,分流了一部分人。那上面的一些信息,原来是通过IM里面的“聊天群”来实现的。MSN那时候开始加速没落,聊天群它也没做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办法组建一个群,而QQ群则是由来已久。MSN的Spaces有一段时间也很火,而且会把用户文章的标题放到签名里面来滚动更新,所以我说MSN的战略规划是非常宏大的。但很可惜,这些动作都是它快不行了的时候才做的。

好好研究MSN的处境,我发现,它的每一个问题单独来看都不是特别重要的,但恰恰又是用户体验里面一个不可缺少的一环;它输就输在细节上,而细节最后很致命。它当年的成功,只是因为当时用户没有更好的其他选择。

不过,这又让我联想到微信的处境。没错,我对它有些担心。它的兴起,一方面是因为用户在往手机上转,另一方面是以往的IM里面垃圾信息越来越多,就像QQ上的人乱七八糟的,又都是用网名。垃圾关系越来越多的话,这个社交网络或者通信工具的价值会不断下降,维护成本也越高。但是说白了,在我看来,微信的核心仍然像QQ一样,也就是结交陌生人,很难保证过一段时间不会发生QQ之前的问题。

也许这类产品都是周而复始的循环,什么时候它变得臃肿,就需要被颠覆。就好像你的电脑硬盘不断地被塞进去东西,塞到后来的话,你唯一需要的是更新换代,换一台新电脑,而不是再去优化,再怎么优化它也都是乱糟糟的。

本期观察家 方毅

“个推”创始人

作为用户,我99年开始用QQ,2000年用MSN;QQ上面高中同学比较多,大学同学就基本上都是加MSN了。然后工作之后因为我觉得QQ太闹腾,就长期不用了,隔四个月上去一次看一下留言。

MSN成了我的官方通讯工具,我的电脑设置为开机自动启动的只有它,然后就一直挂着。2006年~2008年这段时间,我基本上平时都挂着,因为在它上面大家不闹腾。在开心网出来之前,你不开机挂个MSN你简直就不是个白领。

我也设身处地为MSN想过,其实它失去了好几次机会,才沦为现在的样子。

首先是2006年~2008年之间的产品机会。做“个信”的时候,我挖了一个MSN之前的中国区总架构师,现在他还是团队技术负责人。他跟我讲过,MSN很扯的一个事儿是,版本升级必须是全球升级,基本是以美国的时间半夜为主,导致中国都是大白天升级,系统一升级用户就没法用了;后来跟美国总部去沟通,对方说咱们不可能考虑到每个国家嘛。MSN这么一个大产品,在中国每次升级大概会有10%到5%的用户就再也不回来了,团队都很痛苦:好不容易激活一个用户,一升级就这样子,这不是要把自己搞死吗?

现在跟Skype合并之后,中国区还算相对独立。整个全球范围来看,在中国都算做了一些创新、本地化的东西,其他地方都是全球一把抓,总部还不断强调要保持产品的统一性,不要让版本分化。所以深层原因来看,MSN的死掉就是机构极其臃肿、决策不灵活导致的。

包括MSN在全球撤出的新闻之后,唐骏也说过他倡导“加群”,群加得好不好很重要。其实对我来说,现在微信99%的活跃都是在群上,QQ也是这样,从最早的聊天需求,到后面的匿名交友需求,再往后实际上主要是群,相当于为大家建立一个通信录。MSN这几步都没走,从上来开始就一直是通信需求。MSN所谓的“群”根本不是群的概念,就意味着把一堆人抓起来聊天;而QQ是把群做得非常深的。

还有QQ的“在线对其隐身”,这个很酷的,完全体会到作为一个用户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对人性的挖掘非常灵活。MSN从来就没有让你觉得酷,你使用它的时候,总会觉得“哎呀怎么这样,好吧,我从了”。

包括MSN自己的Hotmail原来做得非常好――原本中国两类人嘛,“土人”就用163,“洋人”全用Hotmail。Gmail后来做好了,我没看到Hotmail怎么改进。微软的技术不至于比谷歌差到哪里去吧?到后来,我发现得邮箱者得天下,网易后来其实是邮箱带动了游戏,微信是靠QQ邮箱的经验做起来的。邮箱这东西是一个强账号系统,单兵生存能力强,只要你的用户体验好,天下其他产品关我屁事,我用着好就好;用我们公司的说法就是刚需、高频。

然后,MSN又失去了和开心网、新浪微博合作方面的机会。MSN的用户体系跟QQ完全不一样的,它的用户体系是开放的,你输入用户名、密码就能把好友关系整个导出来,而QQ一直到现在为止还不开放。我说的开放是指,比如Facebook刚推出时,你的好友关系怎么建立?现在应该都是输入Gmail帐号,以前更多是把MSN帐号输进去,然后帮你导出来,你的好友关系都在里面了,这些人上来了就加为好友。在美国来讲,MSN的概念很先进,美国所有的社交网站的母体都是MSN。现在微信的关系是基于手机通信录导上来的;中国在微信这种模式出来之前,其实没有导用户的好方法,包括人人网和开心网都是导MSN。

当时开心网把MSN导过去的时候,我还尝试在MSN上找人聊,发现人都还在。然后开心网起来,把MSN的活跃度带过去了,人都在那里互动了。抢车位是弱联系,等于把聊天形式从文字表达变成了抢抢车位、买卖好友这样的异步交互。

跟开心网、新浪微博的合作,MSN没有做深,你能看出它挣扎了一下,把新浪微博上发的内容转到它的签名里面;但是导了用户之后,对微博有用,对它自己还是没有好处。它没有把主动权收回来,至少多做一些让用户活跃的东西。

接着的机会是“3Q大战”。3Q大战让大家都看了一把热闹,我觉得那是MSN一个绝地回生的点。它如果有机会杀出来,秀一下情操,又是一个营销点,至少那批原来MSN的老用户实际上还是有节操的。

但MSN不作为,连新浪都在推他的UC,MSN就没有落井下石。我觉得这个时候必须落井下石。3Q大战以前我们跟阿里巴巴的人也在聊,巨头之间相互打,根本没有任何打败对方的可能性,只有等其中一个人犯昏招。QQ出的那招其实挺昏的,只要有比较勇猛的东西攻上来,至少白领这块儿人群就能挖回来,因为QQ那时候有很多人去卸载它了,至少很多人对它有意见。微博上大家都在骂,连我哥、我姐、他们家读小学的小朋友都问我这个事情。MSN应该猛攻上去,直接把那批有情绪的人承接过来,那个时候大量的人在电脑上还装载着MSN呢。

最后是移动端的机会。MSN到今天为止在移动端都没什么动作,原来它的移动端是包给PICA。360还弄了一个口信,包括盛大都先出一个Youni,大家都在做,却没有MSN的任何声音。最后微信成功,干掉了两个产品:手机QQ跟MSN。微信上来之后,MSN有点万劫不复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