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149-02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了一个特殊产物――留守儿童。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往往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导致他们心身健康的缺失。比如,无法享受正常的家庭抚养、关爱与教育,这都使得留守儿童成为了一个“弱势群体”。
二、留守儿童的概念
1994年首次提出了“留守儿童”的概念,指“父母在国外工作、学习而被留在国内的孩子”。而目前,国内对于“留守儿童”的概念却存在许多方面的分歧:第一,留守年限的划分;第二,留守儿童年龄的划分;第三,父母外出情况的划分。多数研究者[1]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应该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而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
三、留守儿童的心身健康状况
1.心理健康方面(SCL-90)。李宝峰等[2]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9个因子――强迫症状、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焦虑、偏执、恐怖、精神病性上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P
2.焦虑情况方面。刘正奎等[4]通过相关研究得出,留守儿童的状态焦虑水平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同时,在留守儿童中存在个体焦虑水平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当父母离开儿童时,其年龄越小,焦虑水平就越高;第二,焦虑水平与父母和孩子间的联系频率也存在相关。龚开国[5]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不存在特质焦虑水平上的显著差异。张顺等[6]对安徽省某县两所农村小学的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社交焦虑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
3.人格方面。范方等[7]通过建立对照组的实验方法,利用16PF分别测试比较发现:留守儿童组在稳定性、乐群性、自律性、轻松性方面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紧张性、世故性、忧虑性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赵红等[8]采用《EPQ个性问卷》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作为调查工具在对照组与留守儿童组中进行性别比较实验,留守组儿童男女之间在6个因子――行为、内外向、智力与学校情况、神经质、自我意识和合群总分上有显著差异,而对照组的男女差异仅体现在行为因子上。程少贵等通过运用MHT和EPQ量表测试并与常模比较得出,留守儿童的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同龄常模,主要体现在精神质、内外向、掩饰性因子上,在神经质量表得分上,留守女性儿童显著高于同龄常模。
4.行为表现方面。周宗奎教授等人的研究认为,在行为上留守儿童的问题主要有:自由散漫、不服管教、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赌博偷盗等。程良道(2005)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易出现学习适应不良、逃学、厌学、小偷小摸、人际关系紧张、退缩、情感淡漠、内向、攻击、任性、性格孤僻、失落感、无用感、无价值感等问题行为。很多报道显示,现如今,大多数的少年犯其早年都是缺乏父母关爱的儿童,其中留守儿童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5.人际交往方面。留守儿童因为家庭原因,从小就缺乏关爱,特别是父母的关爱,而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关系的确立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成长以及对待人际的态度。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因为很少与人交流,一般出现问题也不会想到主动与人倾诉,久而久之容易变得少言寡语,待人冷淡,很难与人亲近,对别人的事漠不关心,对自己的事从不主动向别人提及,这样的态度会影响到他们与其他人的正常交往,往往在人际关系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严重到会产生对他人冷漠,直至一种隔离的状态,很难建立起人际之间的信任,而这种人际方面的问题又将导致其他方面的问题连带产生。
6.其他方面。巨大的心理危机潜伏在留守儿童群体当中,他们中的大多数表现出比常人更突兀的性格、行为等方面的特质,比如,他们常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逆反心理严重、任性霸道、自私冷漠、敏感多疑、固执己见、情绪多变,严重到出现暴力倾向,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这也是为什么留守儿童占青少年犯的比重较大的原因。
四、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父母因素。王丽芬和王东宇(2002)的调查显示:父母外出年限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大致表现为抛物线式,父母外出一年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很低,两年后升高,继而逐年降低,到十年以上时为最低;其研究还表明,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男孩高于女孩,高中生好于初中生,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好于无兄弟姐妹。还有研究指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程度与父母和孩子的联系频率、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之间的关系、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都有很高的相关,特别指出联系频率越低,留守儿童的恐怖倾向、过敏倾向的危险性也会增加。父母往往在影响儿童未来成长因素中占据极大的比重,父母与孩子相处的缺失,将会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心理发展方面的问题。
2.监护类型因素。叶敬忠等的研究中,将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分为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及同辈监护四种,不同监护类型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出现问题最多的留守儿童存在于隔代监护中。在高亚兵的研究中表明:首先,隔代和上代监护家庭教育内容狭窄,只涉及儿童的生活,因为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以及年龄偏大,所以导致不能辅导儿童的学习和品德方面的成长;其次,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很少与留守儿童沟通和交流,当然也不会帮助儿童排除他们的烦恼,大多会采取让他们自行解决或压抑的方式;最后,家庭教养方式在这两种类型监护人中也有不同,如隔代监护人较多采取迁就、溺爱,上代监护人较多采取不闻不问。
3.留守儿童的性别因素。女留守儿童孩更易比男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在与人交往中更易表现出焦虑、不安、恐怖、自责等情绪。岳慧兰采(2006)用MHT的研究更加证实了这一说法,女生的焦虑、恐怖、和自责倾向均明显高于男生。这可以解释为男女之间在生理、心理方面的发展不同。从身体状况上而言,女生身体较弱,性格多偏内向,所以导致他们在心理上会较为敏感、情感细腻、依赖性强、意志力弱、适应能力较差等。
4.学校教育不足。从学校方面而言,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关爱明显不够,大部分地方没有对这一群特殊群体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偏远地区以及农村学校。这些学校因为师资力量薄弱,留守儿童在学校能保证正常的学习就已经很不错了,很难得到学习以外的人文关怀,而就算在正常的学校,也因为学生人数较多,学习压力过大,对留守儿童也很少会做到特殊关注,比如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关心他们与同学的相处,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等;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留守儿童在校寄宿,这使得对他们的日常管理和看护形成了“空洞”,教师除了上课,课后基本与学生再别无更多交流,这很容易使得留守儿童产生一种被忽视、被遗弃的感觉,这将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5.社会关爱缺乏。日常生活稍有注意就会发现,身边很少有对留守儿童关爱的相关呼吁,也很少有相关的组织来帮助、教育、爱护这些留守儿童。反而是经常会看到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的消息,而这将造成更多留守儿童的产生,如此看来,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关注,不仅是家庭、学校的责任,也有社会的责任。
五、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父母教育的责任。留守儿童与正常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他们缺乏与父母生活、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他们从小在成长过程中的这种与父母相处的缺失更加需要后天家庭教育的呵护和培养。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心理成长。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建议是在孩子年纪幼小的时候,尽可能避免父母外出,或者至少能留有一方来照顾孩子;在教育方式上,父母切忌因为对孩子的亏欠心理而演变成溺爱式的教育,要注意正确表达情感,及时与孩子沟通,多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和问题,严格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培养他们健全、健康的心理机能。
2.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学校是学龄期儿童活动最频繁的地点,若能够发挥良好的学校教育,则会对留守儿童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有所弥补,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成长。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之余,应该对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关注和帮助:第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库”;第二,配备心理健康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第三,教师应多关注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多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第四,将“家访”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保持与家长的及时沟通。教师有必要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对他们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使其学业和心理都获得良好发展。
3.建立社会关爱体系。社会急需呼吁各界人士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关注。首先,可建立相关公益性救助机构,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成长,可由离退休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等人员构成;其次,通过法律和宣传教育等手段,杜绝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的活动,如赌博、网瘾等;社会公益机构应组织有益于留守儿童成长的活动,如夏令营、科技活动等;最后,呼吁有志之士下到基层去,扩充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4.提高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留守儿童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需要关注的一个群体,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能否得到提升应该是三者协调发展的结果――学校与家庭相互配合,社会的关注又促使学校和家庭提供对留守儿童更完善的教育和关怀,三者相互促进,为留守儿童的美好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结语
留守儿童的产生,源于家庭因素,但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出现偏差,却不是家庭单方面导致的,而是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不足、社会关注不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多方面协作来弥补,给予物质、精神上的投入,使留守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能够正确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价值,发挥自身特长和潜力,健康成长,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长期并且尤为重要的任务,应当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和关爱。
参考文献:
[1]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6,30(3):60-65.
[2]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20(5):82-83.
[3]王东宇,林宏.福建省284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3):521-522.
[4]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77-179.
[5]龚开国.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66-468.
[6]张顺,王良锋,孙业桓,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441-443.
[7]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篇2
关键词:教师虐待;心理健康;策略
一、引言
儿童虐待现象一直以多种形式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十九世纪成为科研题目。弗洛伊德发现童年期遭受过成人虐待的孩子,成人后患精神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儿童处于个体尚未成熟时候遭受的创伤性事件,可能是成人后精神疾病的诱因[1,2]。国内学者[3]研究得出,童年期遭受的虐待行为,生活氛围压抑、封闭,容易形成内向拘谨的性格,从而导致成年期罹患精神疾病,并且影响其人格发展,童年期创伤经历也是成人抑郁与否的一个较强的预测因子[4,5],有童年期虐待史者发生抑郁概率是无创伤史者抑郁概率的3.79倍[4]。虐待经历对儿童的不良影响持续一生,直到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才确定了儿童虐待的定义: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其操纵权的人做出的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其尊严造成的实际或者潜在的伤害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或者情感虐待、待、忽视[6]。甚至是伤害外显结果较弱同时较难有阳性结果来作证的“心理虐待”类型,也被美国儿童虐待防止法案(Child Abu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ct)在1974年提出[7]。而这种虐待类型也是极易引发异常心理、精神疾病的[8]。
长期以来,关于儿童虐待的研究大多着眼于施虐者为儿童父母,因为儿童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长,同时从父母身上受到的关注度最大。但随着教师虐待学生致伤致残、造成严重心理创伤事件的屡屡曝光,使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师的虐待现象。本文从教师虐待的定义及类型、教师虐待的归因方式、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预防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二、教师虐待的定义及类型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确切、统一的教师虐待的定义,有研究者认为,教师虐待是在学校中,伤害了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行为,包括:躯体暴力(打)、言语和社会暴力(诅咒或者社会排斥)[9]。比较经典的是Gil的教师虐待行为定义:在任何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或身体的侵犯和忽视行为,只要是剥夺了学生的平等权利和自由,或者是妨碍了学生的最佳发展的作为或不作为都可以归为虐待行为。教师虐待行为包括对学生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待和教育忽视四种类型[10]。国内外的研究显示,学生经历的教师虐待有以下七种形式:恐吓(82.8%)、支配(83.3%)、歧视(82.8%)、拒绝(74.7%)、口头攻击(74.1%)、忽视(69.0%)、贬低(66.4%)。国内研究显示,教师虐待五个形式:H损、歧视、控制、剥夺和忽视。
在教育领域,学者将教师对学生的虐待行为称为教育暴力[11],教育暴力分为两个类型,即教育硬暴力、教育软暴力。教育硬暴力又叫外显身体伤害,以体罚为主,是对学生躯体的伤害。比如,罚跑操场、在阳光下暴晒等行为。教育软暴力又叫内隐心理伤害[12],指的是教师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神态,致使他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比如,骂学生是猪,不关心、不理会学生的需要等。
三、教师虐待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的因素
有研究得出,年龄、在校表现和性别是诱发教师虐待行为的因素,Benbenishty发现,中学生比高中生遭受更多的教师虐待[10]。可能是因为,年级较小的孩子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的时期,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自制力也比较差,容易犯错误遭到老师批评;同时,年纪小的孩子因为所学知识有限,法律意识淡薄,不晓得老师的虐待行为不正确,不敢跟老师反抗也不敢跟家长和学校求救,只有默默忍受,所以,年龄小的孩子易成为教师虐待的对象。再者,现在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孩子从小被家长溺爱惯了,形成了偏执、霸道的性格,这种性格在学校中不仅易发生冲突且不听老师苦口婆心的管教,容易成为老师“武力解决问题”的对象。
(二)教师的因素
教师虐待学生的恶劣事件屡屡见报,首先,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大部分会虐待学生的老师,自身素质都比较低。不仅表现为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低下,而且表现为价值观趋向功利化,导致了老师的职业道德发生扭曲,本该热情投入教学工作的老师在这种模式之下,对学生越来越缺乏耐心,不再愿意做艰苦细致的教导工作,取而代之的是对问题学生不顾后果的打骂和不加理睬。其次,因为教育评价机制存在弊端,评价学校优劣完全凭借学生成绩这一标准,使得老师在提升成绩的同时忽视了学生感受,忽略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最普遍的管教方式就是体罚,但是,就学生个性发展来说,教师体罚起着阻碍的作用,并且会引起一系列的逆反心理。老师的行为是学生模仿学习的榜样,不良的行为榜样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性格发展,出现侵犯[13]。2005年启动的“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80%的教师感到工作压力大,40%的教师心理状态不佳。长期的压力状态也会导致教师职业倦怠,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如何细致耐心的教育学生,而是对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把学生当成了“出气筒”[11]。最后,是教师的法律意识淡薄。在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法》都有列出保护学生的条例,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其实已经触及了法律[13,14]。
(三)社会文化背景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在中国“天地君亲师”思想教育下,晚辈必须受长辈的控制和管教,如果孩子不听管教就是大逆不道,这种文化背景默许了打骂的教育方式。在学校,老师扮演着父母的角色,巨大的控制欲和文化默许打骂教育之下,老师自然是“棍棒”解决问题,能接受打骂教育孩子的家长,一般会接受教师的打骂教育。而且,有些老师会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更是变本加厉、不计后果“武力”对待犯错误的孩子,家长因为不了解后果而赞同老师的行为[10]。外国学者研究发现,高收入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比贫困家庭学生较少受到老师伤害。一方面因为高收入家庭教养方式良好,孩子从小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成长知书达理、懂事听话,自然是老师的宠儿。另一方面因为,高收入家庭父母与老师相处更加融洽,因为,教师和父母关系是否良好,会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有些老师会因为不满学生家长而迁怒与学生,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对老师的敌对情绪,认为老师瞧不起自己和父母,同学也瞧不起自己,会并发一些问题行为,更加我行我素[15]。这样的父母大多很有教养,能理解老师工作的不容易,同时也会在课外教育自己的孩子。
四、教师虐待行为的不良影响
大量研究已经表明,童年期虐待经历会影响孩子的身心、人格的发展,成人后易出现攻击行为和精神疾病。教师虐待对学生的负性影响同样不容小觑。教师的心理虐待不仅对学生品行的规范不利,还会让学生放弃自己,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是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16]。
(一)影响学生的情w和认知
研究者Brendgen[17]假设,儿童的破坏性和粗心受教师心理虐待影响,那么教师的负性口头言语很可能导致学生的问题行为和低成绩,削弱了孩子的价值感、学业和行为能力的自我概念,使学生变得消沉、焦虑、抑郁、沮丧、自卑、恐惧,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班杜拉首次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该理论强调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经常受到老师贬损和忽视的学生,可能会因为老师错贴标签的行为,而对自己真实能力的判断出现偏差,表现出对自己的不自信,认为自己做什么是都是错误的,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因为没有成功的期待,这样的学生不愿意去为了目标努力。成绩不好的时候,会认为即使自己努力了,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弗洛姆的价值期望理论表明,当人们有需要时,又有达成目标的可能性时,其积极性才能提高。因为学生对自己能力判断的失误,认为不可能达到要求,学生就更加的玩世不恭,破罐破摔,无视老师,在学业上不努力。
研究者桑特洛克发现,教师的不恰当行为会降低学生的价值感,使受害者产生自卑和无用感。这样,就教师而言,在课堂上的不恰当的行为会降低学生自尊、伤害孩子心理健康。从教师而来的行为,比如选择注意、忽视和偏爱会导致不良的教学环境,因为学生希望从老师那得到平等的对待和机会。老师对学生的不平等的教学关系会导致学生产生嫉妒和憎恨的情绪,从而激化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
(二)影响学生的行为
研究者Wigfield [18]提出教师就是学生社会化行为的中介者,影响着儿童的一般自我计划和相关自我认知能力。同样,学生的积极或消极的价值观归属于他们与情境相连的行为或行动上。教师课堂心理虐待行为还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退或学习成绩下降。因为学生的不求进取,老师会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学生学生,比如对同学说“不听话就找家长来谈话”。恐吓会引起学生把老师看成是厌恶刺激从而逃避。“恐吓”是一种教育危机,可能会获得不好的效果。孩子们身体可能没有离开教室但是思想可能尝试离开教室,即“溜号”。溜号主要表现为白日梦、透过窗户往外看、想愉快的时光或者逃避厌恶刺激―老师或者黑板。遭受严重教师言语虐待的学生,更容易错失重要的学习机会,行为问题出现比率骤增[19],因为这类受到教师虐待的学生因为无法还击教师而转向自我伤害,如抽烟、喝酒、药物依赖、沉迷网络,甚至企图自杀等,有些学生可能为了逃避教师的心理伤害,可能逃学。
(三)影响师生关系
教师虐待行为不仅会给学生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导致精神疾病,更有甚者会出现智力障碍。教师错误行为还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而不良师生关系可能使儿童产生孤独的情感,对学校的消极情感、在学校环境中表现退缩、与老师同学关系疏远,以及攻击行为等,从而影响学业行为和成就,进而造成辍学、心理障碍等[20]。教师行为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表现出过多的不良教育行为和语言,学生不仅会模仿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不良的行为也会潜移默化的促成了学生人格的缺陷。程式化的惩罚不但无效,而且过于频繁使用会造成班级氛围紧张和消极的行为,导致学生的退缩行为[14]。老师偏爱品学兼优的学生是人之常情,可这样的一种不公平行为同样带来了问题。“教师期待”效应的实证研究证明了教师对待优生和劣生的差异,对高期待儿童表现更多的赞扬、微笑、问题回答,更加关注他们的需求而忽视劣生的需要,会让差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暴自弃,讨厌老师,不利于师生关系发展。
(四)影响教师形象
人民教师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是知识和人格的象征,教师的威信与人格是教师有效行使权利、影响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虐待行为的发生无疑是对自己人格及威信的破坏,被学生所排斥,受到来自家长和社会的质疑,损害了学校和教师的声誉,引发社会对学校的信任危机。
五、预防教师虐待行为的策略
教师虐待行为的研究不能止步于对学生的消极影响的研究,还应该加强对其预防和干预的研究。
一是更新教育观念。重建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观、价值观。根据学生发展指导思想,教师要从“心理指导”、“行为指导”、“思想指导”三个方面去做。但“指导”不是“指责”、不是“管理”。比如,当学生请教问题的时候,教师说“你没有听课”、“你的思路没在课堂上”、“你永远都不会明白”这样的评论,都是武断的“贴标签”行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从“思想指导”方面认识到“上课应该认真听课、听不懂可能是因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其次,从“心理指导”方面帮助其认识到“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因为意志力薄弱、缺乏内部控制能力”,最后,从“行为指导”方面帮助其了解“接下来的课堂中,上课要保证自己的思维不溜号、跟住老师的知识脉络、下课及时复习”等学习方法。教师单纯的“指责”是无用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开一扇门,因为教师的良好教学管理能力为学生积极学习效果打下基础。
二是不断宣传法律意识,加大学校监管力度。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已经明令禁止虐待学生,国家已经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未成年人,要求老师把学生当成有尊严的人来看待。不仅老师具备这方面的法律常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人身安全的意识。学校更应该加大对教师虐待行为的监管力度,把预防的重点要放在高危人群上(如男生、低年级学生、经济拮据、家庭中有暴力行为、成绩不佳的学生)。
三是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小学心理教育研究的课题组曾对2292名教师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教师心理健康亮红灯,提醒学校必须要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健全教师的人格,增强教师的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四是组织培训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管理办法。在这个信息爆棚,无限张扬个性的时代,学生对待事物的观念、看法、做法与过去的学生也是有天壤之别的。教师管理学生的老一代的方法在个性十足的学生眼中就是陈词滥调,如何能在教学管理中推陈出新,掌握一套适合当下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孔子f“因材施教”,如今,管理学生要做到根据学生不同个性,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比如,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将学生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内部的自我动力,尽量避免使用不恰当的惩罚行为,鼓励教师使用口头的训斥;对于学生的不良举动,老师应该使用正确的词语,包括礼貌要求学生停止制造噪音或者礼貌要求学生回到座位上不要在课堂内外随意走动。在教学过程中,多为老师提供自由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许维素. 对儿童虐待研究分析的综述[J]. 社会心理科学, 2004, 19(2): 69-72.
[2] 何炎芬. 虐待与儿童心理发展[J]. 社会心理科学, 2006, 21(5): 125-128.
[3] 阎燕燕, 孟宪璋. 童年创伤和虐待与成年精神障碍[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2): 208-209.
[4] 程文红, 刘漪, 范娟等.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早期创伤史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21(5): 326-327.
[5] 马茂, 陈维清. 儿童期情感虐待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 2011, 1: 067.
[6] 郑信军. 国外儿童虐待的心理学研究述评[J]. 中国特殊教育, 2007 (11): 89-95.
[7] 李云, 凌晨, 刘晓丹. 儿童心理虐待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 35: 054.
[8] 席盾. 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心理发展相关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0, 20(6): 420-421.
[9] Chen J. K., Wei H. S.. School violence,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among Taiwanes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J]. Child abuse & neglect, 2013, 37(4): 252-262.
[10] 向秀英, 邓云龙, 胡寒春等. 国外教师虐待行为研究综述[J]. 上海教育科研, 2007 ,(4): 13-15.
[11] 邹萌. 教育软暴力在小学阶段的表现、归因与对策[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1.
[12] 戴斌荣, 刘正萍. 论教师对学生的隐形心理伤害[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5, 6(2): 48-51.
[13] 罗晓路, 俞国良. 教师体罚行为: 心理危害, 归因方式和对策研究[J]. 心理科学, 2003, 26(4): 733-734.
[14] 张爱莲. 从心理咨询个案看师源性心理伤害[J]. 教育与管理, 2008(7): 31-33.
[15] 朱琦. 教师的问题行为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教育探索, 2003 (5): 85-86.
[16] 杨春, 邓云龙, 伍妍. 受虐经历对中小学生品行问题的影响[J]. 华夏教师, 2012 (9): 91-93.
[17] Brendgen M., Wanner B., Morin A. J. S., et al. Relations with parents and with peers, temperament, and trajectories of depressed mood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J].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005, 33(5): 579-594.
[18] Wigfield A, Eccles J S. ExpectancyC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J].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0, 25(1): 68-81.
篇3
Based on a Survey of Guzhu Town,Guangdong Province
Wei Wenwen;赖东锐 Lai Dongrui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China)
摘要: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是缓解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政府、家庭、学校等多方面配合,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及生活教育环境。文章通过对广东省河源市古竹镇的实地调研,深入剖析当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政府、家庭、学校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了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
Abstract: The issue of left-behind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health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alleviat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this group and the society. In order to solv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 of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a good social and living condition needs to be created with government, family, school and so on. Considering th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psychological health conditions of the local left-behind children in Guzhu town, Heyuan city, Guangdong, the paper proposes a trinity mode respecting the roles of government, family and school, constructing an educational pattern towards the left-behind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health.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教育模式 古竹镇
Key words: left-behind children;psychological education mode;Guzhu town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240-02
0引言
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所关注的问题。2008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共计约5800万人[1],并仍在迅速地增长。庞大的基数以及广阔的地域分布,使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了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缓解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保证。
本文的主体研究对象为农村留守儿童,其概念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1]。基于广东省古竹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研分析,我们从政府、家庭、学校等方面出发,寻找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最终构建了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
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1 留守儿童社会背景介绍留守儿童现象产生的关键原因是我国特有的城乡经济差异。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始终从属于城市经济,农民为求谋生只能进城务工,导致了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近年来,面对留守儿童问题,我国各级政府纷纷做出相应的政策支持。2004年,教育部专门召开了研究留守儿童问题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座谈会,并于2005至2010五年间实施了包括《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在内的各项政策,着手解决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留守儿童正处在心智成长的关键时期,成长过程中缺乏来自父母的直接关怀,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及心理自闭现象。监护人给予留守儿童的精神关怀及行为引导不足,农村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意识的缺失,逐步造成了儿童心理健康成长路径的偏离、心理健康问题的不断恶化。
1.2 古竹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我们在广东省河源市古竹镇开展了实地调研。本次调研对象为古竹镇留守儿童,年龄集中在10-17岁。本次调研共访问留守儿童183人,回收有效问卷157份,有效率达85.79%。根据问卷回收情况及调查结果得知,本次抽样调查访问对象数量较多,访问地点分散,涉及各村村民家中、古竹镇镇中心区域、古竹中学校内等。本次调研结果,有代表性地反映出古竹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得出的对策和结论具有针对性,可推广到其他农村地区。调研结果显示,古竹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如下:
1.2.1 情绪状况欠佳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精神上得不到满足,情绪状况欠佳,形成了焦虑、忧郁、怨恨等不良情绪状态。据调查,26.43%的留守儿童担心外出务工的父母,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归来。在自身情绪方面,29.03%的留守儿童表示在生活中常感到心里烦躁,33.06%的留守儿童感到容易激动和烦恼。在调查中还发现,42.17%的留守儿童表示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方面。
1.2.2 人际关系不合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反映在日常情绪、性格上,直接影响了其人际关系的发展。在“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的调查中,有31.21%的留守儿童表示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集团活动。高达64.44%的留守儿童表示不会主动与陌生的人交谈,显得内向,不积极;13.34%的留守儿童表示不希望与陌生人交谈,甚至抗拒与任何陌生人的交流。留守儿童交际面过于单一,人际关系不合理。
1.2.3 自我认可程度低留守儿童自信心普遍不足。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很优秀的留守儿童仅占1.52%,认为自己一般的留守儿童有46.97%,认为自己很差的留守儿童多达16.67%。由于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等各方原因,留守儿童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古竹中学的受访者普遍感到己不如人,认为考上重点大学是“不可想象”的事,因此学习热情不高,产生自暴自弃等极端情绪。
1.2.4 学习心态不稳定根据调查统计,留守儿童中,51.01%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23.04%由亲朋好友代为监护,20.14%为独立生活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有64.93%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的热情忽高忽低,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劲头不足等不良心理。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心态不稳定,自律性不强,主动性不高,成绩不理想,不受学校和老师的重视。
2构建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
2.1 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的提出中国社科院孙春晨博士指出,留守儿童问题是政府不应忽视的社会问题[3],基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留守儿童问题仍将长期存在,全社会必须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积极地寻找有效解决方案。以古竹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为基础,文章从政府、家庭以及学校方面出发,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制定解决留守儿童心理教育问题的对策。
2.2 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的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以及政府等方面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从间接作用上看,政府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一方面,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引导学校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家庭教育意识,共同为留守儿童构建良好的生活教育环境。从直接作用上看,学校作为留守儿童的主要学习环境,应构建完善的心理教育机制,对留守儿童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家庭作为留守儿童最直接生活环境,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负主体责任,应树立起家庭教育意识。从相互作用上看,应重视学校、家庭与留守儿童之间的相关关系。学校与家庭相互配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家庭及学校提供反馈。
2.3 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的意义图1直观地展示了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本次项目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由古竹镇实地调研结果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得出,对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提供建议与参考,可推广到我国广大存在留守儿童问题的农村地区。
3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模式的实施
3.1 政府方面政府面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时应做出可行的政策支持。针对政府对学校、家庭及整个社会的引导作用,对政府提出如下建议:
3.1.1 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学校建立相关体制留守儿童的时间多半在学校度过,学校教育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健康程度。政府应引导学校构建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教育机制,鼓励学校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只有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到制度层面,才能保证执行的力度。同时,政府应给予学校一定的资金、设施支持,定期抽检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建设工作,保障法规的落实。
3.1.2 提供家庭培训交流平台,强调家庭教育重要性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监护人本身文化知识水平有限,家庭教育意识不强。政府应针对此根源性问题进行逐步的改革,为留守家庭提供家庭教育的培训交流平台,即按区域设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培训交流会,并配设一定比例的培训指导人员。定期地向儿童的监护者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鼓励监护人之间的相互交流。
3.1.3 扫除学校周边不利因素,提供良好成长环境社会各方面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政府亟须扫除的不利因素。目前我国普遍存在以下现象:有学校的地方就有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相较其他儿童而言,家庭教育普遍缺失的留守儿童更易沉迷网络、流连娱乐场所。政府应严厉查处不合法娱乐场所,扫除学校周边的不利因素,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有利的社会环境,有效遏制留守儿童心理迷失。
3.2 学校方面如前所述,学校教育是组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之一。学校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3.2.1 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构建心理教育新体制学校应积极拟定适合本身的、面向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体制,强化政府的政策指引作用。具体表现为: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常规工作,筹建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组、心理辅导办公室等。儿童心理教育组定期、适时地向全校同学传达心理健康知识,保证全校学生一齐健康地向前发展。针对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办公室应安排定期谈心活动,实时了解其心理动态并采取相应措施。
3.2.2 定期回访监护人,信息交流促进健康教育学校应设定班主任定期回访制度,定期与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沟通交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教育,做到信息的双向互动,有利于及时发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3.2.3 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加强师生同学间交流学校应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增加留守儿童与同学交流接触的机会,引导留守儿童敞开心扉,接受集体的关怀。同时,通过活动加强留守儿童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及信任,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扮演“学校教育者”这一角色,在日常生活中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指导。
3.3 家庭方面作为留守儿童的直接及最终生活环境,家庭对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为建设良好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家长可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3.3.1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应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纠正“为孩子提供金钱和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的认识偏差。物质支持必须与精神引导相配合,家长应重视对孩子的精神引导,保证儿童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3.3.2 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在委托监护人之前,应该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如思想道德水平、身体状况、经济收入水平等。家长应把孩子托付于较为亲近的人,确保监护人能够真正起到家长的作用。家长应保持与留守儿童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心理状态、学习情况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足够关爱。对于父母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鼓励经常性地将子女接到身边生活一段时间。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地将孩子带到自己务工地区上学,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成长。
3.3.3 保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连贯性外出务工的家长要与学校,特别是孩子的班主任保持经常联系,定期沟通,随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3.4 留守儿童个体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最终主体,留守儿童面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的态度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留守儿童应正视自己的个体心理健康问题,消除自身的心理抵制情绪,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行为;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与周围同学交流;敞开心扉,配合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留守儿童在自我约束、疏导的基础上接受多方的帮助,保障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
4小结
留守儿童基数庞大,社会分布广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我国下一代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正确处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解决留守儿童个人发展问题的关键,同时为解决农民工问题提供了强劲助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在短期内难以根除的社会问题。政府应就此问题进行全面规划,将其作为发展的长期目标,完善相应制度。重视政策引导作用,引导学校和家庭正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家庭和学校,直接作用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承担了教育的责任。政府、家庭、学校等方面相互配合,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教育环境。以政府、家庭、学校和留守儿童个体的有效配合为前提建立的心理教育模式,能直接且有效地显示问题的相关影响因素,政府可从宏观角度进行调控,最终保证模式的有效实践。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08,(6):35-37.
[2]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J].劳动保护,2007,(02).
[3]孙春晨.“留守儿童”:政府不应忽视的社会问题[D].2004,(24):22.
篇4
【关键词】 儿保门诊;心理卫生问题;儿童
【中图分类号】R36.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355-01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2007年8月~2009年12月到本院儿保科心理门诊首次就诊的儿童208人,其中包括部分幼儿园体检时心理问题的咨询等。
1.2 方法自制表格对所有首次就诊的儿童均给予详细登记,如就诊日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住址、儿童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原因、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等。分拆总结登记表中的项目,参照CCM仆2-R标准进行疾病学诊断,就诊原因根据临床情况及医生的诊断归类。配合疾病诊断及就诊原因分类的有儿童行为量表、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enverDevelopmentalSereeningTest,DDST)、Peabody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Pie-tureVoeabularyTest,PPVT)、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ehslerIntelligeneescaleforehildren,WISC)、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eehslerPresehoolandPrimarySCaleofIntelligenee,WPPSI)等。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丫检验。
2 结果
2.1 就诊儿童一般情况分布首诊儿童共198人,其中男童106人、女童92人,男女各占为53%、47%。6岁以下就诊儿童64人,6~12岁就诊儿童112人,13岁以上就诊儿童22人;13岁组就诊儿童分别占全部就诊儿童的30.76%、58.65%、10.58%。就诊儿童年龄集中在6~12岁。就诊儿童中家住城镇的151人,占72.6%;父母一方大专以上文化的117人,占56.3%。
2.2 不同年龄组的就诊原因分布6岁前儿童就诊人数占所有就诊人数的30.76%,就诊原因主要为行为问题、抽动症、言语问题、健康体检和咨询。儿童睡眠障碍和排泄障碍(尤其是遗尿症)等在心理门诊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6岁以上儿童则以多动、学习困难为主。所有就诊儿童中,健康咨询占33.3%,其所占心理门诊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由
3 讨论
3.1 据WHO估计,大约有20%的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如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本市心理门诊儿童就诊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乡镇儿童保健机构尚未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以及本院对此项工作的开展刚刚起步、宣教力度不够,家长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足有关。
3.2 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门诊儿童各个年龄段中,咨询均占绝大多数,但随着年龄的增高逐渐下降,这可能与儿童保健工作者的服务对象不同有关。因6岁以下儿童属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对象,必须经常到医院进行阶段性体检,与义务人员交流较多,经常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宣教。这提示儿童心理问题。
早期发现、早期就诊,首先必须解决儿童家长的认识问题。儿童保健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加强健康宣教工作,扩大健康教育的服务面,把宣教阵地延伸到小学、初中。利用书刊、电视、广播、橱窗、讲座及儿科临床、保健门诊向家长宜传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家长、老师、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了解与关注,以促进儿童的出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旭,静进,史明丽,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12):719-720.
[2] 匡桂芳,辛晓显,沈宜元,等.儿童心理咨询2064例临床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3):153-155.
[3] 关念红,张晋磅,唐济相,等。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儿童咨客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2):102-204.
[4] 程玉兰,崔伊微,昊汉荣.学习困难儿童心理特征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215-217.
篇5
【关键词】 儿保门诊;心理卫生;儿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近几年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日益提高,儿童的心理问题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了解呼和浩特市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分布情况,现将本院儿童规范化门诊开设以来到心理门诊就诊的儿童资料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999年6月至2006年3月到本院儿保科心理门诊首次就诊的儿童365人为对象,采用自制表格对其给予详细调查登记,如就诊日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住址、联系方式、母孕期情况、儿童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原因、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等。分析总结登记表中的项目,参照CCMD-Ⅲ标准进行疾病学诊断和分类,按儿童性别和年龄段、疾病种类分布等进行分析。统计方法主要用描述性分析频数分布。
2 结果
2.1 就诊儿童一般情况分布 首诊儿童365人,其中男童258人、女童107人,男女比例为 2.4∶1。6岁以下就诊儿童96人,6~12岁就诊儿童226人,13岁及以上就诊儿童43人;小于6岁组、6~12岁组、13岁及以上组就诊儿童分别占全部就诊儿童的26.3%、61.9%、11.8%。就诊儿童年龄集中在6~12岁。父母一方大专以上文化的115人,占31.5%。
2.2 不同年龄组儿童就诊原因 6岁前儿童就诊原因主要为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健康咨询、儿童孤独症等,而6岁以上儿童则以精神发育迟滞、多动、健康咨询、学习困难为主,详见表1。表1 365例不同年龄(岁)儿童心理门诊就诊原因
就诊原因<6例数百分比6~例数百分比13~16例数百分比合计例数百分比精神发育迟滞1818.811350.01125.614238.9多动障碍33.13214.2920.94412.1行为问题1919.893.9511.6339.1学习困难00.0114.949.3154.1孤独症1414.652.224.7215.8抽动症44.283.512.3133.6咨询1717.72511.1920.95113.8其他2121.92310.224.74612.6合计96100.0226100.043100.0365100.03 讨论
呼和浩特市有人口230万,1999年6月至2006年3月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童儿保科心理门诊初诊儿童仅有365人,据不完全了解在呼和浩特市其它医院因心理问题就诊的儿童也不多,总之,该市儿童心理门诊就诊率相对较低。据WHO估计,大约有20%的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如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1]。本市心理门诊儿童就诊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状况落后、科室宣教力度不够、家长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足有关。
通过分析365例儿童心理门诊就诊病例资料显示,心理门诊中就诊儿童男女比例为2.4∶1,可能与男童的生理特点有关,因男童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对刺激的承受能力较低而导致更易出现心理异常[2]。就诊儿童中,家住城镇及父母亲一方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居多,这可能与这部分儿童家庭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家长文化水平、外界信息刺激以及对儿童健康的认识全面性有关,家住城镇的儿童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父母亲受教育程度高,可能对儿童各方面都比较关注,更注意观察子女,从而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就诊。另外城镇家庭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这些儿童更容易受到娇惯,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容易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
有文献报道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心理表现形式也不同[3]。本结果显示,小于6岁组儿童的主要就诊原因依次为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及咨询等,这与张健娜等[4]的调查结果相似,但顺位略有变化。而6岁及以上组儿童主要表现为精神发育迟滞、多动障碍、学习困难等。同时就诊儿童大部分集中在6~12岁,可能与6周岁以上儿童均处于学龄期有关。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条件下,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孩子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样容易导致儿童的心理能力,即带子女前来心理门诊。
本组资料显示,心理门诊就诊率高的是智力缺陷,以农村地区,年龄6岁以上居多,考虑原因主要是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农民的经济收入低、对生育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等因素有关;另外农村对学龄前期的教育体制不系统,家长对儿童心理发育规律认识不全面,没能及时发现儿童的心理问题,到了学龄期有了学习困难才带孩子就诊。因此,提倡优生优育、提高住院分娩率对儿童智力正常有一定的保障作用。
通过对365例儿童心理门诊就诊病例分析,提示我们要想了解儿童心理问题,必须提高儿童家长的认识能力。儿童保健工作者必须大力宣传和普及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积极开展和推广儿童心理障碍的防治工作,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旭,静进,史明丽,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12):719-720.
[2] 关念红,张晋碚,唐济相,等.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儿童咨客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2):102-104.
篇6
【关键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自身生活质量也在全面提高,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然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所以要加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研究。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分析
对于学期儿童,需要重点培养儿童心理素质方面,促进儿童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学前儿童不仅需要具有健康体魄,也需要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该重点培养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结合现阶段儿童心理健康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内容:
1.先天心理障碍因素
由于遗传缺陷导致其存在智力障碍以及先天畸形,生理方面缺陷、肥胖等。还有各种内分泌腺的活动,进一步导致这一部分幼儿先天便患有自闭症以及多动症等方面障碍。
2.心理因素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每个发展领域都存在相应的心理发展关键期,幼儿从两岁到七岁之间,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在某种程度上有着自己是非标准和行事态度,也会出现反抗行为,对成人的要求,不会向以前那样听话。这个阶段是幼儿个性以及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3.自我意识
幼儿早期自我意识和认知发展对于人格发展是较为重要的作用,将会使其在为人处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侧重,也将会直接影响家长以及教师之间的合作。
4.家庭及幼儿机构影响
对于幼儿一日而言,其生活过程中是没有办法可以离开家庭以及幼儿园,这也是幼儿生活以及学习的基本场所,家长自身的教育观念将会对幼儿自身心理变化带来直接影响,对于幼儿去适应社会发展存在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在家主要依赖父母,在幼儿园则是依赖教师,所以如果幼儿所处环境不融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幼儿心理发展受到直接影响。
三、幼儿心里健康教育分析
自古以来人们具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爱幼”已经从较为单纯的满足下一代物质需求逐渐发展为关注下一代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对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已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成为现阶段教育行业中关注话题。所以要重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1.在一日活动中进行渗透
幼儿日常生活每个环节都蕴含较为丰富的教育内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是不可忽视的主要资源,要充分利用一日常规生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要倡导玩中学,游戏是独立性培养以及合群性培养的最好方式。
2.心理环境建设
不仅仅需要对幼儿自身安全和舒适程度给予保证,与此同时也需要能够重视对幼儿自身心理环境方面的安全保护,教师以及家长必须要能够学会换位思考,不去责备幼儿,虽然他们心理年龄比较小,但是幼儿对于这方面的心理氛围要求则较为重要。对于我们而言是幼儿最为依赖的人员,因此需要更多的去站在幼儿自身的角度上去对待问题,不可只凭主观意识,从而觉得幼儿自身年龄比较小,不懂事,进而便不会去顾忌幼儿自身的想法,做出一些伤害幼儿自身的事情。
3.幼儿工作者的素质
现如今对于我国的幼儿教育者而言,教师人员自身基本素质并不是很高,很多学前教育缺乏新的师资力量,对于传统教育理念而言,已是无法满足现代化的教育需求,幼儿教师人员通常都是毕业于高职专科院校,通过对比其他国家的幼儿教师来说,依然是存在着十分大的差距,他们对于儿童的表现心理不能做出有效分析以及矫正,也没有办法能够更好做出相应干预和防止,对于一些幼儿园教师在处理幼儿特有心理方面问题过程中,把有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运用,对于这种情况所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无法做到对症下药,与此同时也将恶化幼儿心理问题。
4.家园共育
篇7
地点:幼儿园(北部)二楼
出席对象:中大班家长
内容:主题关于幼儿心理健康的问题
主讲人:园长
过程:
对儿童来说,形成健康心理所必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归纳起来,主要是:充分的抚爱、充实的生活、平稳的环境、艺术的陶治、健康的躯体等几方面。
一、充分的抚爱
充分的抚爱包含着体贴、关心、爱护、依赖等,它能带给儿童满足与温暖,使儿童体会到生活充满幸福与光明,从而心情愉快、积极向上,并且会深切真挚地去爱别人。爱是促使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动力。母爱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教师的爱对儿童一生的发展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适当的母爱与师爱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负面的影响。母爱不适当主要表现在溺爱上,对儿童一味迁就,缺乏严格要求,结果造成孩子骄横成性,散漫无羁,对父母及其他人漠不关心。对儿童爱得不够或不正确,常使受宠儿童张扬跋扈,被冷落的孩子性格孤僻。不仅要充分地爱孩子,也应该正确地爱孩子。
二、充实的生活
儿童生活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有恰如其分的学习、劳动,有适当的游戏、娱乐。
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对儿童除了在吃穿上给予满足外,对孩子的其他方面很少关心;有的家长望子成才心切,过多安排孩子学习,致使孩子精神紧张,兴趣偏狭,生活能力差,影响人格的健全发展。有些家长只关心儿童读书,不关心儿童个性发展,安排上缺乏游戏、娱乐,使孩子感到生活枯燥无味,从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三、平稳的环境
平衡的环境是指的家庭、顺利学习的环境、必要的物质生活。比较平稳少曲折的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冲击比较小,儿童容易适应,而不致于产生心理不健康。反之,处于逆境中的儿童,往往会缺乏教育引导,而在心理上受不住冲击,出现反常心理。美国霍尔姆等人曾对5000余人进行社会生活对心理疾病的影响的调查研究,发现生活变动量大会出现较高心理发病率。例如,父母吵闹、离婚,教师责骂、体罚,由于贫困而受饥饿或失学等,都会促使儿童发生心理变态,产生紧张、焦虑、悲伤、恐惧、消极、自卑等心理。不过,处在逆境中的儿童,如果能加以正确引导,给予精神或物质的支持,培养他们以比较强的意志、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挫折,那么儿童还是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的,甚至会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四、艺术的陶治
艺术的陶冶促使儿童的人格获得健全、和谐的发展。音乐是形象化的具体刺激,儿童容易接受。创造和选择适合儿童特点的音乐来陶治儿童,根据需要经常给儿童听欢乐、明快或安静、温和或坚定、有力的音乐,使儿童形成活泼、愉快、稳定、勇敢的性格。美术主要是造型和色彩的艺术。美术的具体形象性是最受儿童喜爱的,用以陶冶儿童情操、发展儿童智能有显著的效果。儿童可以在看看画画玩玩中发展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色彩能影响人的情绪:红色使人情绪亢奋,黄色使人喜悦,蓝色使人心胸开阔,灰色使我沉闷、忧郁。在儿童常处的环境中应少用灰、黑色。儿童文学也是儿童十分喜爱的艺术形式。它那引人入胜的内容、优美动听的语言,不仅使儿童增长知识、明辨是非、发展语言,还能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经常向儿童讲故事、念诗歌是促使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五、健康的躯体
篇8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打工,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3亿,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约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家长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2)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来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2.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学校,更要高度重视,不歧视老师儿童,平等地对待他们。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比如城里留守学生之家和心理咨询室,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村里可以聘请离退休的老师当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孩子思想、情感辅导。
3.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但不能让留守儿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中,可以通过讲座、“夏令营”之类的活动来进行。同时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向留守儿童倾斜,并且树立标兵,在留守儿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氛围。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冯丽婷.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篇9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选择色调,创造一个生趣盎然的彩色世界,以有益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呢?下面我们首先谈一谈基本色的特性和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和影响。
赤橙黄绿青蓝紫构成七彩的大自然。红色居于七彩之首。红色具有燃烧、兴奋、热烈的特质,象征着生命意识,是儿童的本能色。儿童对色彩最早的反映便是喜欢红色。红色给人的审美感觉是朝气、活力、跳跃和冲动,这比较符合儿童活泼多动的天性。因此,要有意识地培育儿童喜爱红色,这样,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具有天真、好动、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从整体来看,喜欢红色的儿童,其心理基本是健康的。
黄色是太阳的颜色,具有健康、明亮、欢乐和单纯的特质。黄色带给儿童的是一种明亮、温馨的审美感觉。喜欢黄色的儿童一般都具有活泼,快乐,单纯的心理状态,表明儿童生活在幸福的氛围中,受着父母的关怀和爱护。但在大都市生活中,有些儿童因较少接触阳光,或是体弱多病,常渴望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因而也会导致偏爱黄色。对于这类儿童,家长则应多创造一些室外活动的机会,有计划地安排一些郊游和旅游。让他多接触阳光,以补氍其对黄色的心理需要。
绿色是草木之色,具有稳定、安适、新鲜和繁荣的特质,象征着平和与安宁。喜欢绿色的儿童,常表现出一种清新的活力,充满着希望和幻想。当孩子长大以后,仍喜吹绿色。很可能会在事业上获得一定的成功。另一方面要注意,有些喜欢绿色的儿童,也有可能是由于环境中缺乏绿色,对于这类儿童,家长应不断引导,可通过室内居室的布置和开展一系列郊游活动,来满足其心理需要。
对于蓝色,尤其是深蓝,一般儿童较不易接受。在我国,深蓝色被看作是悠久、严肃、深邃的颜色,这种色调一般不符合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因而,对于喜欢蓝色的儿童,我们要对他的心理多加分析:是否因为对红色的恐惧转而对蓝色的渴求。专家曾在儿童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发现,曾被火烧伤或被红色物体中的针刺痛过的孩子,因讨厌红色而偏爱蓝色。对于这类儿童,家长要通过适当的心理引导或治疗,来逐步消除儿童心理上的压力,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当然,也有些儿童的色彩素养较高,喜欢蓝色则是健康和正常的表现,不必加以纠正。
由于儿童色觉系统发育不太成熟,对于紫色和一些中间色,其心理效应比较模糊。
明白了色彩与心理效应的关系,要求我们为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优雅、和谐的色彩环境,进行良好的色彩教育。为此,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父母的引导作用。根据科学测定,人们对某一色彩的偏执形成于幼儿时期。因此,父母对色彩的爱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对色彩的爱好。如果父母是个单色调者,无形中也就培养7儿童对这一色调的爱好。这就要求父母不但要热爱生活,充满生活情趣,而且还应具备色彩美的基本修养,从而能引导和培养孩子对五彩世界有一种自然的热爱。实验表明:父母对待生活积极上进,能创造一个色彩调和而美丽的家庭小世界,直接有益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父母的榜样和引导,对儿童色彩心理的培养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第二,儿童服饰的配色要适当。首先。儿童的服饰宜采用明朗、积极和温馨的色调,而晦暗、消极的色调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其次,儿童的服饰配色要有助于培养儿童的个性和气质。对一些孤僻、不合群的儿童。家长则更应有针对性地注意衣饰色彩的作用。刺激性很强的红色、黄色或许会增加这些儿童的心理压力,而选用绿色的服装很可能使其产生平和、安适的感觉;选用粉红、橙色、浅蓝等中间色,也能给孩子带来温馨的氛围,这些都有助于调和、克服儿童的孤僻和压抑心理。
第三,儿童生活环境的色彩要协调。每个小家庭都应为儿童创造一个生趣盎然,明快、温馨的小天地。作为居室的色彩,粉红、橙色较适合作为小女孩房间的主色调。浅绿、淡蓝较适合作为小男孩房间的主色调。而单纯的白色,对孩子来说却不太适宜,因为长期生活于白色环境中,容易使儿童产生单调、枯燥、厌倦等不愉快心理。
对孩子小天地中的摆设与玩具,则应注意色彩的多样性。这可以使儿童在对玩具的普遍爱好中,培养儿童对多种色彩的感受,使儿童具有较为广泛的色彩爱好,成年后具备健康、多彩的心理。根据国外资料记载:有些精神病患者,在其心灵深处,往往存在着对色彩的需求无法获得满足的情况。因而,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多彩、和谐的室内活动天地,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 精神卫生;对比研究;暂居者和移居者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R 1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1-0064-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未来几十年间都将是我国人口流动快速增长的时期。目前我国约有2000多万流动儿童,以户籍为基础的儿童福利政策,导致流动儿童很难享受到正常的城市公共卫生服务,对其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影响。目前国内以大中城市儿童为调查对象的研究显示,我国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心理健康问题逐年加重。该研究以深圳为主要研究地区,将户籍地不属深圳的务工经商人员子女作为研究对象,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并为其心理健康保健干预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分层随机抽取深圳市宝安区1所公立中学、2所民办学校的四~八年级的1335名儿童为研究对象(男776名,女559名),其中常住儿童386名,流动儿童949名。这3所学校都是该地区以流动儿童为主的学校,并有少部分常住儿童,对于研究流动儿童问题具有一定代表性。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研究的工具为《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手册(MHT) 》[1],适用于综合测验中小学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共有100个项目,8个内容量表、1个效度量表,除去效度量表后全部问卷项目得分累加为全量表分。8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每个题项有“是”与“不是”2个选项,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真实情况进行选择。该问卷各内容量表、效度量表、全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1.2.2 评价标准 分量表记分采用10分制, 2个等级:0~7分为“正常”,8分及以上为“异常”。总量表:0~63分为“正常”,64分及以上为“异常”。
1.2.3 测试操作 以班级集中方式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现场组织施测,在施测前由主试向被试说明施测的目的和回答问题的方式,然后分发问卷答题,按时完成,要求客观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情况。
1.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数据全部以EpiData录入,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2.1 流动与常住男童MHT得分比较 流动男童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总焦虑因子得分高于常住男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 流动与常住女童MHT得分比较 流动女童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因子得分均高于常住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受调查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筛查得分异常者约占12.00%~16.60%,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2]。但是根据MHT得分越高心理焦虑状况就越重提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常住儿童差。这可能与流动生活带来的种种问题加上深圳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等造成流动儿童心理不适有关。流动女童需要注意恐怖倾向[3]问题,可能因为女童胆小,更易对新环境不适、担忧、害怕。焦虑心理尤其是学习焦虑是流动儿童普遍的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学习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4-5],学习不仅内容复杂、枯燥,而且过度用脑甚至会导致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引起情绪低落、烦躁,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另外流动人口在文化、背景、生活方式[6]等与当地人不同,现实中的不平等造成的排斥、歧视感[7],也可能使流动儿童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研究提示,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该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8-9]。儿童在学校的时间长,学校给儿童的影响是全面、深刻的,学校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以及校风等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流动儿童心理保健必须有学校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家长的良好配合,更需要儿童主动反思、自我保健,以及社会的大力支持,共同促进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
4 参考文献
[1] 宋传茂,陈伟.心理健康诊断测量.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207-218.
[2] 叶苑.贵州省农村城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19(1):90-92.
[3] 胡胜利.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学报,1996,26(2):153-160.
[4] 胡胜利.中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及常模的建立.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9):114-119.
[5] 陈家麟.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7(3):126-127.
[6] 杨海英,王从杰.Conners父母问卷对少年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 17(1):51-52.
[7] 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战略与管理,2000(4):95-108.
[8] 全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22城市协作调查24 013名儿童少年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1):13-15.
- 上一篇:酒店财务分析
- 下一篇:对口腔医学专业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