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简单概述
所谓国民经济,指的就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也就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总体经济活动的总和。一般情况下,涉及到一整个国家的经济,称为国民经济,比方说中国经济、英国经济等等。所谓“国民经济”也即是宏观的、整体的,整个国家经济。本文就对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影响程度做一下分析。
二、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它是我国各层次产业中的第一产业。按照产业部门的理论划分依据,可将我国国民经济划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三个层次。第一产业也即为农业,目前制造业统称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即是服务业。从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3次产业结构划分模式,将林业、牧业、渔业也包含在了第一产业里面,第将采掘业和建筑业包含在了第二产业里面,而将科技文化部门(譬如科研单位、教育部门、广电娱乐部门、医疗卫生服务部门等)、公共管理部门(如各级政府部门、军警等)包含在了第三产业里。 概括起来说,上一级产业归属为下一级产业的基础,也即是农业为第二、三产业的基础,而第三产业(服务业)属于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制造业)所派生出的,并主要是为农业和制造业服务;换句话说,假使没有了农业,就不可能有制造业和服务业,也就是说没有农业和制造业那么服务业就无从谈起。
三、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影响力
分析农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力可知,农业作为食品的基本来源、人类生存的根本,是人类社会所赖以生产、发展的根本基础。之所以将农业认为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因为要生存,首先要获得的就是最根本的生活资料,而在生活资料当中首要的就是食物。其次,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其它部门赖以独立和发展的基础。换句话来说,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才使社会分工成为可能。农业生产一直是生产力水平极低的人类早期社会仅有的生产部门。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从而产生了剩余产品,才使得人们从事农业以外的生产活动成为可能。
四、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
1、农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土地、劳动力和资金三大生产要素
农业作为非农部门的基础,为非农部门提供基础的劳动力,同时也是“要素贡献”中的基础和核心,是农业发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作用的基础。若没有农业劳动力为非农部门源源不断的提供劳动支持,后者的发展也便无法存在。
2、农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农产品
农业提供者以粮食为代表的各种食品,用以城乡居民的日常所需,以此来保障劳动力,且用于再生产,以此来保障整个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因此,农业产品的贡献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除了粮食的供给以外,渔业、林业、畜牧业等也给社会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大量的产品,以此来满足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各种生产、生活需求。
3、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除了基础性的贡献外,还有外汇方面的贡献
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需要外汇, 而出口的农产品同时给国家的经济发展赚取大量的外汇。对于外汇来说除了通过借款获得以外,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出口来换取。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出口是取得外汇的重要手段之一。另外在力求满足国内普通用户对农产品需求的同时,将国内一些冗余的如水果、大米、药材等用于出口,以此来换取外汇。目前来看,国内出口换汇已逐步从农产品专项工业品,这也标志着我国经济、产品被世界的逐步认可。
4、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对资金方面的影响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影响,体现在资金方面,则比较特殊,主要是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采取的多方面“进贡”。之所以出现和长期存在该情况,主要是因社会财产权利分配的不合理原因,是因为农民财产权利未收到应有的尊重结果。这就需要做好惠农、扶农工作。
从以上进行的分析不难看出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作用,及做出的重大贡献,从实质上可将其贡献分为价值形态贡献和实物形态贡献两类。事物形态贡献主要有农产品、劳动力、土地三大方面,价值形态贡献主要体现在市场、资金、外汇三大基本要素上。而且多种贡献中,通常都具有互惠性和双向性的特点,将农业作为一方,同时将国民经济中的剩余其他部门作为另外一方,将二者从“贡献”与“受惠”进行比较分析,二者之间互为对象的,体现出了国民经济整体性及紧密关联性的特征。
总而言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第二、三产业的水平的逐步提高。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主导,必须加强其基础地位的建设。随着近两年农产品价格的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也得到了大幅度上升,这就要求农业相关部门一方面保持现有农业产品的发生生产优势,另一方还应将农业由过去传统单一的生产部门逐步完善成为多元化的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的综合部门,从而走向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只有这也,农业才能获取社会平均利润,才能使农民增收,进而增加农业生产资源的投入,强化我国农业发展能力,并以此来拉动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市场,形成工农业协调发展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蔡玲玲,罗燕婷.技术进步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献率的实证分析[J].安徽科技,2006;1
篇2
关键词:第三产业;贡献度;测度技术
1.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不断变化,尤其在发达国家,第一、二产业作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基础,其发展程度从起初的不断上升,到后来逐渐稳定,此时总量也在GDP中占到最大,然而其并不一定是主导产业,反而是第三产业中的一些“软实力”引导着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发展方向,并且其比重,也即狭义的贡献度在不断上涨。当今世界,各国(地区)第三产业 GDP 比重以及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的大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第三产业发展研究的也成为产业结构研究的重中之重。所以,准确衡量第三产业的总量和结构,有助于研究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有助于探讨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寻求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和路径,从而实现经济快速、有序、平稳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2.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三产业”的概念,源于西方经济学,早在十七世纪末(1690年)威廉・配弟(Willian Petty)就阐述了有关第三产业的一些思想。此后,许多知名的经济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第三产业进行过分析。然而,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及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是近几十年的事。从1935年英国经济学家费雪最先提出“第三产业”概念到。因而,本文所述评的主要是1935年费雪正式提出第三产业以后的理论[1]。
第三产业,是指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诸如商业、金融、旅游、运输、通信、房地产、贸易、饮食、卫生、文化、教育、信息咨询服务业及各类技术服务业等)[2],是满足人类除物质需要以外的更高级的需要,如生活中的便利、娱乐等各种精神上的需要。
3.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测度技术
3.1 贡献测度技术的提出
3.1.1 概念
所谓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在下文中简称第三产业经济贡献的测度),是指基于第三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决策引起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总量和结构等要素的变化,从而引起对国民经济的正面影响。然而变化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即如决策者要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决定提高文化行业的就业率,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工作者的就业政策,这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则不仅仅体现在国民经济就业形势的改善。优秀的文化实力能提高国民的精神力量,文化行业的发展必然会提高人民的精神状态,使之更加积极地投入生产生活中,其必然波及各行各业,从而大大提高了国民经济,这就是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典型案例。因此基于国民经济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作用不可小觑。那么,对这种贡献程度即为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对这种贡献度的测度方法,即为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度测度技术。
3.2 模型的建立
3.2.1 第三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总量贡献测度技术
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最直接的测量方式就是观察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这也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假设,Yt表示国民生产总值GDP,Y′表示第三产业的增加值,那么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总量贡献率则为:A=Y′Y式(3.1)
3.2.2 第三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速度贡献测度技术
本部分的测度技术设计灵感来源于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模型和索洛的增长方程,古典增长理论是把经济增长因素分解为资本、劳动、技术等,而本文的速度贡献测度模型则将用于第三产业的资本和劳动作为独立的变量从模型的资本投入变量与劳动投入变量分离出来,以测度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假设生产函数为:Yt=At・f(L,K,Y′)式(3.2)
其中,Yt表示经济总量,At表示随着时间t变化的社会技术进步,L表示第三产业的劳动投入量,K表示第三产业的资本投入量,Y′表示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对式(3.2)两边求全导数,可得:
其中,y=dYtdt・(1Yt)表示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a=dAtdt・(1At)表示全社会的技术进步的速度,α=(YtL)・(LYt)表示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投入量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弹性,1=(dLdt)・(1L)表示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投入量的速度,β=(dYtdK)・(KYt)表示第三产业的资本投入量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弹性,k=(dkdt)・(1K)表示第三产业的资本投入的速度,γ=(dYtdY′)・(Y′Yt)表示第三产业的对国民经济的弹性,y′=(dY′dt)・(1Y′)表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式(3.6)表达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由全社会的技术进步速度、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投入速度和资本投入的速度,以及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四大部分组成。那么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对国民经济增速的影响则是由式(3.6)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的系数,即其弹性指标来衡量,即γ=(dYtdY′)・Y′Yt。
4.结论与展望
1、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第一、二产业的生产和消费紧密相连,因此应该提高对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视,本文的实证分析的结果业体现了这一点,并且第三产业具有行业多、范围广、就业容量大的特点,可以用较少的资金安排较多的劳动力就业,因此,第三产业在劳动力就业方面却独具优势,尤其对于我国面临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势,第三产业可以及时地解决这一问题[4]。
2、重视产量,但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只把眼光狭隘地放在经济总量上,否则会出现“虚涨”,而是处理好第三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目标,稳定发展速度,认清当前发展现状,发挥自身优势,拓展第三产业的市场,借鉴好的方法和途径,吸取经验,才能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述英. 西方第三产业理论演变述评[J]. 湖南社会科学, 2004 (5):85-88.
[2]魏建宏.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实现经济顺利转型[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5):146-147.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国民经济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national economy infra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flood control, safety,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plays an irreplaceable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hydraulic engineering; national economy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在防洪、排涝、防灾、减灾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分析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健康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则是我们水利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 水利工程概述
在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对水利工程的要求有所不同,同时实现水利工程保障作用的自然、经济和工程条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进入21世纪,对水利工程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水利工程需要改变传统模式,调整发展思想,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面对建设现代化国家对水利工程事业的要求,迫切需要对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等重大问题进行定量研究,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量化分析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回答水利工作面临的一系列“度”的问题。
2 水利工程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各项分析研究
水利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基本内容: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具有“兴利”和“除害”的功能,水利工程则是水利经济的载体,按其功能性质划分,水利投资结构包括防洪工程投资、灌溉工程投资、水库工程投资、供水工程投资、水土保持工程投资及其它工程投资等。
2.1水利投入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国内一些研究充分证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而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其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显然也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然而国内对于水利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问题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定性分析,对水利产业及水利经济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涉及较少。
2.2水利投入对国民经济产出的贡献分析。水利投入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水利投入产生的效益方面。在考虑水利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就必须把水利产生的效益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分解出来、剥离出来,以此分析水利投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度。水利投资对国民经济产出的贡献指标,是将水利投资与决定国民经济状态的其它重要变量联系起来,使判断和结论建立在充分的依据之上,反映水利投入的单位变化对国民经济产出指标的影响。
2.3水利工程建设的分项成本与效果分析。广泛收集国内外资料,研究国内外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相互作用关系,重点从水利工程投资角度研究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提出对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体系。对我国水利工程发展的定位进行研究,对水利问题引起的国民经济损失与各项水利工程活动的边际成本应进行系统总结,为界定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开源与节流、利用与保护的合理比例提供依据。
2.4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体系动态关系研究。研究改进水利统计指标体系,使其融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为建立水利投入占用产出分析模型奠定基础,同时利用水利投入—占用—产出模型深入研究重大水利措施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2.5水资源管理的总控制指标与水利管理研究。采用多目标分析技术进行省级行政区的水资源使用权分配研究,通过用水定额的调查分析制定用水标准定额,通过流域水资源管理的补偿机制与恢复机制的实际调查,进行与水有关的责任与利益关系的量化分析,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2.6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关系协调准则研究。在价值观上研究水利与国民经济关系协调准则,发展预测包括经济总量增长、产业结构变化、区域依存度、人口增长与城市化、地区分布、农业灌溉面积发展预测、国民经济发展对防洪安全的需求、生态环境建设对水利的影响和需求。
2.7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以国民经济与水资源环境整体核算模型为基本工具,研究不同阶段水利与国民经济发展适应程度,提出水利发展适宜投资规模值,与之相适应发展模式和总体布局,研究生产关系方面进行相应调整的对策与措施。
3 水利工程应用前景及社会经济效益
水利工程应用前景及社会经济效益具体体现为以下七个方面的重大实践应用成果
3.1我国水利工程的巨大作用和国外水利发展模式与投入水平的经验表明,未来水利仍将是国民经济投资建设的重点。
3.2水灾害对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水利在减少和控制水灾害损失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地位基本确立。
3.3水利工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与保障作用,投资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应突出。
3.4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协调关系不断改善,但自身协调指数明显滞后与水利协调发展指数,要特别重视水利行业内部协调发展关系。
3.5根据两种不同方法对水利投资规模的预测分析,提出了水利工程投资适宜规模,发展方向和分项投资的适宜比例。
3.6在适宜的水利工程投入下水问题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3.7通过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发生的虚拟水在国际间和区域间的转移分析,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合理配置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措施。
4 近期水利工程发展任务
为了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到21世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水利发展任务有下列各项:
4.1加强江河治理,提高防洪能力,保障社会安定。
4.2大力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灌排事业,为农业增产创造条件。
4.3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搞好水资源保护,防止水资源继续污染。
4.4大力发展水电事业。
5 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命脉,保障水利建设有稳定的投资来源,是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基础产业,必须保持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满足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了水利事业需要相应的大量投入,建立合理的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结构,加大对已建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修养护投入,确保水利发挥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
【2】胡维松《水利经济研究》
篇4
【关键词】县域经济 产业发展模式 特色产业
县级行政单位作为基层行政组织,可自主支配的资源要素相对有限,但县域经济依然发挥了功不可没的重要作用。截止到2010年,我国90%的国土由县级政府管辖,县域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还多,但只贡献了少量的GDP,农民收入不足城市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发展产业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产业兴衰直接决定县域经济的强弱。因此,县级政府要在深入了解本县实情的基础上,积极促进产业发展谋求产业发展优势,这是当前县级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不二选择。
一、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性
支柱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益。县域经济具有规模小、结构相对单一的特点,同省、地一级区域经济相比,县城行政区域面积较小,区域内经济资源不多,政策性资源也比较稀缺,这些都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也决定了县域经济独特的发展道路。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本区域内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建立适合本土实情的地方产业结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经济聚集效应。在已发展起来的产业基础上,横向拓展相关产业领域,最终打造结构合理、横、纵向交错的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效益。
县域经济受限于区域界线,在资源开发、生产要素供给等方面受到诸多影响因素限制,因此,其发展水平与当地产业结构和成熟度密切相关,地区产业体系的现状和发展潜力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说,产业发展水平不仅是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一个县未来发展方向的主导因素。因此,必须充分重视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要努力通过打造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二、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
本文在前面已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关介绍,根据县域经济特点,可将其产业发展模式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即特色农业型、工业主导型、第三产业主导型与混合产业型。
(一)特色农业型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链,不仅要追求粮食产量的高增长、高总量和高效益,而且更加要注重与农产品市场的联系,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规划,培育集生产、精细加工和销售一条龙的特色农业产品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打造本地优势农业产品品牌,最终实现以农业促进工业发展的目标。
(二)工业主导型
工业化是未来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较高水平的工业化,能够创造众多就业机会,顺利吸收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从而加速城市化进程,同时切实提高社会生产效益,最终实现通过发展工业带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立足于工业,以发展工业促进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是大多数县城的经济发展战略。在以工业为主导的区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农村地区逐渐开始向工业化过度,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涌出,工业产值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三)服务业主导型
一般而言,第三产业具有就业岗位多、涉及面广以及经营门槛低的特点,能够为区域带来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在现代经济格局之下,服务业被众多经济人士一致认为是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在许多政府工作报告中,服务业的占比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成为地方政府的不二抉择。以服务也为主导的经济结构,重点是要发挥服务行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四)混合产业型
在混合产业型模式下,县域经济的发展受到不止一种的产业促进,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第一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不断下降,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提高,此时县域经济得到全面的发展,拥有比较合理的产业结构,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经济事业得到均衡提高,二三产业从业人数不断增长,GDP占比逐渐提高。
三、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路径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发力点,因此,采取何种经济发展模式来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高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基础设施,利用 SWOT方法来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从而制定精确的产业发展方向,例如发展旅游产业、外来加工、贴牌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等;其次,确定实现产业发展目标的具体路径,扶持现有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或者吸引外资成立新兴产业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这条路径其实就是地方特色资源发展道路。对于县域经济而言,特色是最重要的主线,只有特色才能弥补县域经济发展遇到的瓶颈和短板, 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可持续发展道路,重视在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保证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保证经济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从内在联系上看,特色与可持续不是相互冲突而是紧密联系的。唯有特色才能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证产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除此之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要注重创新的作用,积极打造适合县域经济发展要求的投资环境;突出地方特色产业的辐射力;打造地方品牌,提高地方产业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 课题组.县域产业结构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湖南省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9-63.
篇5
安徽省作为中部振兴大军中的中坚力量,其经济结构有着不可或缺的代表性,我们搜集到2000-2010年安徽省的部分经济数据,并据此对安徽省的经济结构进行分析。
1.人均GDP:它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人均GDP指标越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越高,一个地区越发发达,它的人均GDP就越高。
2.农业: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一个国家的农业越发达,它的经济也就越发达,并且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的发展状况更加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水平。
3.工业:工业是一个地区兴盛的标志,一个地区工业越发达,文明程度就越高,因此工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提升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4.运输业:运输业就像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它使得各个地区的资源得以融合,促进了资源利用的效率,加快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且在运输业发展的今天,它给国民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贡献更是不可忽视。
5.旅游业: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它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代表,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兴行业,其发展程度也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所以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同样不可小视。
二、回归结果分析
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可决系数为0.9999,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998,说明模型对样本拟合得非常好。F统计量为18232.79,或其概率值P=0.0000,说明在显着性水平0.05下回归方程在整体上是显着的,模型对人均GDP的解释程度几乎接近99.9%,。T统计量除了X1因素以外,其他因素均大于2,说明另外三个因素对模型影响显着。结果显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来说人均GDP就增加0.5991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来说人均GDP就增加2.5484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运输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来说人均GDP就增加2.9083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来说人均GDP就增加0.4075元。
三、计量经济学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可以看出每两个简单相关系数均大于0.8,说明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可决系数为0.9999,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998,说明模型对样本拟合得非常好。F统计量为22115.46,或其概率值P=0.0000,说明在显着性水平0.05下回归方程在整体上是显着的,模型对人均GDP的解释程度几乎接近99.9%,T统计量各个因素均大于2,说明每个因素因素对模型影响显着。
2.异方差性检验。通过White检验检验模型,得出nR^2的值为9.9376且P(nR^2)>0.05,说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3.自相关性检验。通过布罗斯-戈费雷或拉格朗日乘数检验,可以看出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四、总结
最终模型为:Y=1012.6200+2.6382X2+3.0338X3+0.4557X4结果显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来说人均GDP就增加2.6382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运输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来说人均GDP就增加3.0338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来说人均GDP就增加0.4557元。
五、政策建议
由计量经济学建模过程及结果可以看出,农业对于人均GDP的增长可以忽略,工业,运输业,旅游业对人均GDP的影响比较显着,我们应当大力发展这三个产业。鉴于安徽省自身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以马鞍山,芜湖,铜陵等省内工业城市为首的工业特区,发挥其临近长江,靠近南京等重要二线甚至一线城市的的优势,紧跟长三角城市经济带的政策领导,以及高效地利用地理资源,政府可以投入重资打造长江中下游城市工业区(园),开发高新技术,不断促进工业高速高效地前进。
篇6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问题是我国历来较为重视的,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国民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我国为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先后制定了许多促进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而且产生的效果也较为明显。然而仍旧有一些问题存在,影响我国的农业经济增长,下面结合我国目前农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
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土地和劳动生产率、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以及经济利用率等都是其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我国现代农业起步较其他国家而言较晚,这点从其在农业经济当中所占比重和农业经济劳动率等方面均有体现,所以说我国现代把农业经济发展中必然存在诸多的不足,前面要走的路很长。农业经济产业结构是目前农业问题之一,必须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另外,农业经济深加工方面也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开发。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应从政策改革和农民意识培养方面着手,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方向的彻底转变,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目标。
二、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
1.农业成果转化率低
农业成果转化率低是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之一。目前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有增无减,这也是推动农业发展的终极动力,但由于高校科研重成果轻应用等原因导致农业成果转化率低。
2.耕地资源紧缺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土地资源不能满足目前人口需要,耕地资源紧缺,而且农用耕地也在不断的减少流失,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要促进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创新。我国传统的土地制度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应加快其制度上的改革步伐。根据我国农业合作社形式及其优势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种经济合作体系非常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不改变传统的土地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利用联产合作的方式使农业抗风险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降低了农业成产成本,增加了农民的创收,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大好趋势,应对这种模式充分的加以利用,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3.农产品出口总值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目前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这点在很多发达国家都有体现,而且事实证明农产品的出口确实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同样,增加我国的农产品出口总值,势必会对国内农产品市场过剩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很大的积极影响。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幅员广阔,农产品特色多的优势来增加产品的出口数量;此外,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也是值得利用来增加加工方便食品出口值的优势手段;扩大对农业不是很发达国家的出口,分散出口地区;政府应大力配合,制定出合理的产品出口和国内农业的有效措施并尽快实行。
4.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
投资是促进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同时对部门经济增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业经济能够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多元化投资作用的。所以增加农业投资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可以从政府支农和信贷投入方面考虑,着重加强农村金融工作改革力度,从根本上帮助农民解决贷款难题。
5.农业受灾情况严重
我国是一个多具季风气候的国家,气候的变化幅度大,对我国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尤其是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加上重大的气象灾害频频发生,对我国农业造成的损失高达上百亿元人民币。但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却有增无减,导致供不应求。根据相关部门统计预测,我国未来人口每年将会以上千万的速度剧烈增长,在几年后可能就会达到14亿。这样势必会导致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加,因此,需要现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增加,使未来的粮食供应能够满足所有人口。 保证粮食充足是农业成产的首要重任,若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就要保障粮食的供给。对气象灾害发生因素进行重点分析,以最大限度降低对农业造成的损失,更好的促进经济增长。
6.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定作用
科技是解决现今农业和粮食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应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将科技进步放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结合我国现有国情创建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同时符合农业经济发展需求。根据农业科研的自身规律和特点,进行科学分类指导,转换机制。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对科技的潜在需求巨大,所以应从各方面加强农业科技的发展,创建合理的新型农业科研体制,以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总结:
综上所述,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有很多,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与限制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要充分利用我国各方面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利优势,针对不利因素及时的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我国社会的稳定运行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伟,赵艳娟. 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J]. 农业经济,2001,01:4-6.
[2]于金福. 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
[3]辛翔飞,秦富.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及地区差异比较[J]. 新疆农垦经济,2005,12:9-13.
篇7
一、农业基础性地位发生转变有其必要性
农业基础性地位主要表现在四方面:直接提供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的产品贡献,农业生产要素转向非农的要素贡献,农业人口为工业消费品做市场贡献,农产品出口为工业化提供外汇贡献。我们从工业化进程来分析农业基础性地位的变化。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发展较弱,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农业基础性地位主要体现为产品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需要越来越多的经济资源,农业的要素贡献逐渐增加,更多资金、劳动力、土地转移至工业行业;同时农产品还会出口提供外汇贡献。在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发展对农业的要素依赖减弱,但过多的工业消费品需要较大的消费市场,因此市场贡献是农业基础性地位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工业化高级阶段,工业经济发展壮大,其内部可以提供生产要素、市场,但是粮食、工业原料的需求较大,产品贡献再次成为农业基础性地位的主要表现形式。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工农业产品供给出现过剩现象,城镇市场处于饱和状态,而更大的需求市场是农村。因此,我们应想方设法提高农业的市场贡献,促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国民经济的增长。转变农业基础性地位是必要的,大力开发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农村经济发展是当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这也是国家相关政策进行调整的首要考虑因素。
二、从农业基础性地位的角度看现行土地征用制度
篇8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产业,一方面,农业要承担起其作为一个产业的职能,即要以自身的贡献去支撑非农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农业要在履行产业职能过程中使自身的产业素质得到提升,即要与非农产业一同发展。此外,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农业还要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农业问题是在产业职能、产业素质和产业开放三个层面上展开的,研究农业问题也必须从这三个层面上进行考察。
1.产业职能层面
国民经济是由多个产业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为了确保该系统的正常运转,每一个产业都应承担起与其职能定位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从产业职能层面看,农业问题就表现为农业能否对国民经济作出应有贡献的问题。根据库兹涅茨的经典分析,农业对非农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有四个方面的贡献,即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农业的产品贡献来源于农产品剩余,包括对非农产业原料和粮食的供应;农业的要素贡献来自于其内部的要素释放,包括劳动力和资本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农业的市场贡献体现为对非农产业产品的巨大需求,包括对生产品和消费品的需求;农业的外汇贡献源自于出口农产品而形成的外汇储存。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非农产业扩张使自身积累能力、购买能力和创汇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对农业部门的要素、市场和外汇的依赖程度趋于下降。相应地,农业在这三个方面的贡献也日渐式微。但是,伴随非农产业扩张而形成的对农产品的巨大需求,因其具有不可替代性,从而非农产业对农产品的依赖程度是不会下降的。此时,产业职能层面的农业问题就集中表现为农产品供给问题,即农业能否满足非农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问题。
2.产业素质层面
国民经济现代化应该是均衡推进的,这就要求构成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要一同成长,产业素质要同步提升。因此,从产业素质层面看,农业问题表现为农业的现代化转型问题。农业现代化就是将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的过程,即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工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农业规模化,是指农业从小规模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工业化,是指将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农业,使之改造成为受实验科学技术指导的,用工业技术装备的工业化的农业。农业产业化,就是在一体化产业组织内部把农业再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起来,以解决农业家庭经营所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农业市场化,是指自给自足农业向市场化农业的转变,它不仅意味着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意味着农业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还意味着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都要市场化。农业规模化、工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农业产业素质的强弱。
随着一国工业化的推进并达到一定水平后,如果一方面能充分发挥“以工促农”传导机制的作用,使农业依靠产业关联的内在规律来自然接受工业的促动,另一方面又能及时借助政府的力量来强制性地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或补贴,农业就可以与非农产业一同发展,农业产业素质就能不断提升,并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杨国才,2007)。反之,如果“以工促农”传导机制存在严重阻滞,而政府又不能及时主导工业反哺或补贴农业,农业发展就将大大滞后于非农产业发展,产业素质层面的农业问题就不能得到解决。
3.产业开放层面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国内所有产业都面临着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国际竞争压力。因此,从产业开放层面看,农业问题表现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根据柯炳生(2003)的分析,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和信誉竞争力。价格竞争力,是指农产品的价格要低廉,这是农产品竞争力的传统性和基础性要素。质量竞争力,是指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程度要高,品质要好,卫生安全达到规定的要求。信誉竞争力,是指农产品品牌和企业的市场信誉要高,既包括供给者在供货方面能否不折不扣地履行承诺,也包括供给者或农产品品牌本身的声誉。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缺陷和不足,都会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产生突出的影响。
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前,农业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之外,世界农产品贸易战此起彼伏。自1986年开始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决心把农业贸易完全置于多边贸易体制的约束与监督之下,建立一个没有政府干预、不扭曲的农产品贸易环境。各方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终于在1993年底达成了《农业协议》,启动了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2001年11月,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多哈会议)又把农业问题列为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以加快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2005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第六届部长级会议(香港会议)经过艰苦谈判,各成员代表同意在2013年之前逐步取消农业补贴和棉花出口补贴。可见,农产品贸易的完全自由化只是时间问题。随着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更加自由化,农产品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如何尽快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就成为各国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二、中日三个层面农业问题的比较
1.产业职能层面的农业问题:中国已基本解决,日本则十分突出
目前,中国工业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0%,农业占CDP比重已下降到15%以下,农业劳动力比重已低于50%,城市化水平已接近40%。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这些结构性特征表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并开始向工业化后期过渡。在经济发展的这一阶段,产业职能层面的农业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对非农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产品贡献问题,即农产品供给问题。
自1996年中国农业获得改革后第三次特大丰收,粮食总产超过1万亿斤,棉花产量达到8400万担以来,可以说,中国的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供给问题就得到了基本解决,实现了由长期供给不足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1997年以后,中国开始成为农产品的纯出口国,每年顺差50亿美元左右。中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成功供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这些数据表明,目前中国产业职能层面的农业问题已基本得以解决。
二战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则急剧下降。1947—1998年期间,日本农业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比重从38.8%下降到1.9%。农业份额下降到如此低的水平,表明日本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在后工业化时代,日本农业在要素、市场和外汇三个方面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产业职能层面的农业问题也主要表现为农产品供给问题。
由于日本是人多地少、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农业本无优势,加之1960年代以后实行大规模出口工业产品的经济战略,为了获得工业品市场而放任农产品的大规模进口,导致日本农产品自给率低,食品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据日本农林水产省提供的《日本粮食、农业与农村2000年财政年度报告》,日本除大米自给率维持在95%以上之外,其他农产品的自给率从196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末期都不同程度地下降,1999年的自给率分别为:大豆6%、蔬菜83%、水果45%、乳制品70%、肉类54%、食糖31%、水产品65%。从1960年到1999年谷物自给率由82%下降到27%,以热量计算的食物自给率由79%下降为40%。目前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1999年进口的农产品价值为330亿美元,占当时世界进口总量的10%。农产品需求高度依赖国外供给的状况已经引起了日本朝野的深度不安(刘景章,2003)。
2.产业素质层面的农业问题:中国还比较突出,日本则已顺利解决
囿于小农的生产方式与落后的思想观念,当前中国农业的整体产业素质仍然偏低,传统农业的特征还比较明显。这主要表现在,家庭经营规模太小,阻碍了先进的农业机械、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的采用,致使目前中国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3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农业产业化还任重而道远,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带动能力不强,进入农业产业化系列的农户仅占全国总农户数的30%左右,并且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责、权、利关系尚未理顺,农户的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农业市场化程度也很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很不健全,流通渠道不够畅通,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市场中介组织不健全。因此,总体来看,目前中国农业的现代化程度还比较低,产业素质层面的农业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日本的自然、社会条件决定了农户经营规模一般较小(国内有不少学者称之为小农经济,这是不妥的,因为它是面向市场组织生产的),这与欧美国家完全不同。但在小规模农户经营基础上,日本农业的工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成熟程度与发达水平,比欧美农业毫不逊色,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欧美。这主要得益于日本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迅速转移,以及战后日本政府对农业改造与发展的高度重视。从1960年到1995年,日本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从1960年的32.6%下降到1995年的6%,这为日本农业现代化创造了必要的外部条件。日本政府则通过“农地改革”(1947—1950年)和颁布实施《农地法》(1952年)、《农业基本法》(1961年)等一系列法律,制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和措施,及时地推进了以机械化为主体的农业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日本农业现代化进程。据199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日本农业机械化程度世界第一,耕地拖拉机为0.4708台/hm2,耕地收割机为0.2487台/hm2。由于农业良种技术和生物、化学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日本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此外,日本早在1970年代前后就实现了农业产业化。日本农业产业化的特点,是由农协等合作组织牵头,由农民自愿参加,组织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农产品的收购、加工、贮运、销售等,从而使农村供、产、销三大领域完全实现一体化。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稳定了农民收入。总之,日本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完成,表明在非农产业发展过程中,日本农业的产业素质得到了同步提高。
3.产业开放层面的农业问题:中日两国均将日益凸显
由于土地资源约束,农业的小规模经营,以及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落后,中国农产品的整体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在产品价格方面,中国劳动密集型的大宗农产品,包括粮食、油料、糖料和棉花等的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不具备出口竞争力。在品质方面,大宗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高;水果蔬菜产品存在外在形态、口感和农药残留方面的问题,畜产品也存在卫生安全方面的问题。在产品信誉方面,中国更是面临着明显的不利因素,如品牌效应不强、市场诚信缺失、政府干预不当等。因此,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农产品面临着价格、品质、信誉的三重压力。尤其是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产品国际贸易更加自由化,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面对国外农产品的强有力竞争,中国产业开放层面的农业问题将更加凸显。
由于农业的小规模经营,过多的生产资料投入,以及政府过度的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使日本农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国际竞争力低下。1997年日本耕地面积为494.9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3%。全国平均每个农户经营耕地1.47公顷,其中70%的农产经营规模在1公顷以下。农户拥有的耕地面积与欧美型农场相比相差甚远,如日本农户的平均经营规模与美国相差140倍。正是这种经营规模的巨大差异,使得日本大米的平均生产成本比美国高10倍,日本产的大米价格是美国的5.6倍。同时,为了缓解土地资源不足,日本不得不依靠增加生产资料投入以提高单产,增加农产品供给。但与美国相比,日本肥料价格是美国的1.3倍,农药农机具的价格是1.2倍、饲料是1.6倍。高昂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无疑也加大了日本农业生产成本,抬高了其农产品价格(王炳焕、陈伟红,2006)。此外,为了在廉价的外国农产品冲击下保护本国农民利益,日本政府又不得不对农业长期实行过度的价格保护政策。然而,保护的结果却是劳动力成本越发增高、生产效率越发偏低、价格越发居高不下。这样必然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日本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变得遥遥无期。随着农产品国际贸易更加自由化,面对国外农产品的强有力竞争,日本产业开放层面的农业问题将日益严峻。
三、结论及对几种观点的评论
首先,在农业产业的不同层面,农业问题的展开是非均衡的。目前中国产业职能层面的农业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产业素质层面和开放经济层面的农业问题还远未解决;日本在现代化进程中成功地解决了产业素质层面的农业问题,但还没有解决好产业职能和产业开放层面的农业问题。这一事实表明,农业问题在其产业不同层面上的展开是非均衡的。
有学者依据中国农产品供给问题已基本解决,就认为,尽管中国的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还没有解决,但农业问题已基本解决了(陆学艺,2002)。笔者称这种观点为“农业问题解决论”。很显然,“农业问题解决论”是仅仅着眼于产业职能层面而得出的关于中国农业问题的片面认识,它忽视了中国农业在产业素质和产业开放层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上文中所述及的当前中国农业的规模化、工业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还比较低,传统农业的特征还比较明显;面对国外农产品的强有力竞争,中国农产品还面临着价格、品质、信誉的三重压力。
其次,在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问题的存在形式是各异的。中国农业现代化还任重而道远,正面临着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问题;日本农业在完成了现代化任务之后还面临着诸多“后现代”问题。这一事实表明,农业问题在其发展不同阶段上的存在形式是各异的。
有不少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认为,只要农业实现了现代化,一切农业问题就将迎刃而解,因此农业政策的目标就单一化为追求农业的现代化。笔者称这种观点为“农业问题惟现代化论”。很显然,“农业问题惟现代化论”忽视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尽管日本农业已经现代化了,但至今食品有40%以上要依赖进口,粮食和农产品的价格是全世界最高的。日本的教训警示我们,即便将来有一天,中国农业实现了现代化,也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即农产品供给会重新成为一个问题,而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任何时候都不可轻言粮食问题已经过关。
再次,从农业问题产生的原因看,是多种经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是在农民问题依然严峻的中国,还是在农民问题已经解决的日本,农业问题都还没有完全解决好。这一事实表明,农业问题导源于多种经济社会因素,因而必须多管齐下,而不可毕其功于一役。
有学者认为,中国农业问题是派生的,是因为有了农民问题,才派生出农业问题(温铁军,2004)。笔者称这种观点为“农业问题派生论”。中国的农民问题在“三农”问题中确实居于首位,产业素质和产业开放层面的农业问题也确实是由农民问题派生而来。正是因为农民的数量太多,农民的土地权利不完整,才导致小农经济仍然是中国农业的基本存在形式。而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中国农业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也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但是,产业职能层面的农业问题并非是由农民问题派生的。从理论上讲,一国农产品供给问题解决得如何,取决于土地资源禀赋、农业科技水平、农业政策、农业国际竞争力等多方面因素,而非单一的“农民问题”因素。从实践上看,中国在目前农民问题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农产品供给问题已基本解决了。而在农民问题已经解决的日本,农产品自给率低却成为一个严重问题。中日两国的情况从正反两个方面都表明,产业职能层面的农业问题主要不是由农民问题派生而来的。
篇9
关键词:农村消费现状;农村消费研究取向;可持续的合理消费
一、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有深厚农业历史基础的大国,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农村、农业以及农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农民长期以来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因素和有力支持,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长期以投资和出口为主的发展模式无法适应经济的新发展。国民经济开始转向扩大内需、刺激国内消费的发展模式。由于我国城镇化率相对较低,广大的农村地区以及占人口大部分的农民被赋予了高度的期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农村消费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二、农村消费现状研究:消费不足
(一)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农村消费水平“低”、农村消费“不足”是农村消费情况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进入供给相对过剩的发展阶段。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传统依靠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无法维持下去,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此时,国内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才凸显。因此,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我国政府消费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潜力都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和社会各界将焦点放在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将消费潜力的挖掘集中于农村消费市场和农民消费群体。这种背景下,学术界展开了农村消费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农村消费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有正相关性;另一种观点认为农村消费不足是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不论哪方面的观点,最终都得出“农村消费相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来讲不足”的论点,都为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村消费的观点提供了支持。
(二)城乡二元机制。农村消费水平“低”、农村消费“不足”源于在城乡二元框架中,农村消费与城市消费的对比中,相对来说农村消费水平低而不足。长期城乡二元机制的实施,使农村地区一直处于经济发展的劣势地位,造成其消费市场发育不良。一方面通过剪刀差,农村地区的经济重要来源即农产品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国家,支持城市的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又缺乏国家提供给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和保障,农民需要独自承担各种支出。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农村地区都无法培育出像城市一样的消费水平。可见,农村消费水平相对于城市消费水平而言,其“低”与“不足”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我国东西部地区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来说,农村消费水平增长速度、农消费结构、消费需求层次、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和观念以及农村消费环境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的悬殊。
三、农村消费研究基本取向:扩大农村消费
(一)经济视角。经济视角将农村消费不足归因于经济因素,将扩大农村消费寄希望于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扩大农村消费需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民的消费与其收入有显著的正相关,收入水平不高是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首要因素。农民收入不仅影响消费的数量还影响消费的结构,农民的低收入导致农村居民仍以生存型消费为主。
(二)环境视角。一些学者认为扩大农民消费有很多制约因素,其中农村消费环境是扩大农民消费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他们希望通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启动农村市场,来扩大农民消费。这些研究中涉及的农民消费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消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生产与消费性的基础设施将极大地促进农村消费。相反,农村电网系统、供水系统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则无法满足消费需求,阻碍了农村消费发展。二是农村消费安全方面。城市打假力度不断加强使假冒伪劣商品流转到农村地区,农村地区消费安全问题突出,弱化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三是农村商务服务业方面。商务服务业发展滞后,售后服务无法保证,产品的安装、维修等障碍重重。四是商业网点方面。农村地区商业网点相对少而分散,规模也小,再加上通讯设施落后更加制约了消费发展。五是农村物流体系。农村流通体系发展程度与农村居民对消费品的消费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完善农村现代物流体系有其现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三)制度视角。作为转型中的国家,我国制度对农村消费的扩张有着决定性影响。制度因素不仅直接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决定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还长期影响着农村的文化观念和消费环境。学者发现,国民经济的总体性增长并不能有效提高农村的消费,反而有负面的影响,其根源在于我国的制度对于农村消费有不利影响。因此,扩大农村消费需要从制度上做出改变,包括城乡二元制度、农地制度、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其中,首先是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障碍,其次是农地制度。金融制度对农民增收也有关键影响,中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人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直接导致城乡收入差别拉大。此外,社会保障的落后也抑制了农村消费的增长。农民对未来发展顾虑较多,储蓄首要用途仍是防老养病、子女教育,以致消费受限制。
(四)文化心理视角。文化和心理因素对于消费行为也有重要影响,一些学者从文化心理的角度对于如何扩大农村消费进行了探索。长久以来,农村居民形成的谨慎消费心理直接导致农民消费率过低,这严重影响着我国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通过探讨我国农村居民谨慎消费心理的形成,为消除我国农村居民的谨慎消费心理、开拓农村市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从自发性消费需求、消费传统以及消费环境三个方面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进行了阐述。
四、总结与反思
然而有关农村消费的研究主要关注农村消费的不足和如何扩大农村消费。这样的研究趋势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随着中国逐渐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型,公民社会责任的重心也逐渐从生产向消费。但是,也要看到这种“农村消费的不足和扩大农村消费”的呼声背后的潜在危害。近些年来,这样的呼声在市场、媒体等各界的推波助澜下,促使农村地区出现了一些明显不合理的消费现象,如过度的人情消费、超出负担的奢侈消费等。
篇10
GDP增长11.8%,增幅高于全国
今年上半年,我省生产总值实现737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
11.8%的增长比全国10.4%的增幅还要高出1.4%。同时,11.8%也高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平均增速。
今年上半年,我省工农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进出口快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较高,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五大亮点支撑河北国民经济
在不利因素影响下,今年上半年河北省GDP依然保持了平稳的增长,并且呈现出五大亮点。
调整加快。农业上,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主导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重点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3.7个百分点。部分高新技术行业增速提升。
质量提高。全部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31.1%和30.0%。
开放显著。利用外资增势强劲,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民生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2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
协调性增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年4.5%的调控目标。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和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提高。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5.2%,农民收入增长24.5%
数据显示,上半年河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6684.87元,同比增长15.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842.8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60.1元,增长24.5%。
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副队长张喜仓介绍,上半年城镇居民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为4323.18元,同比增长5.6%;转移性收入为1715元,增长22.4%。
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劳务经济和惠农政策的支撑。除此之外,张喜仓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也是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因素。据测算,因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人均增加现金收入164.9元,对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29.4%。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今年上半年,我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8.1%,涨幅同比扩大5.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涨幅居首,同比上涨21.7%。
据介绍,上半年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位运行,上年翘尾因素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上半年全省CPI上涨的8.1个百分点中,来自去年涨价的滞后影响为5.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