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发展需要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的发展需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的发展需要

篇1

首先,建立与其学科特点相适应的学术评价制度,要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体现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差异。我国理工农医类高校现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制度基本上是对自然科学学术评价制度的简单模仿,忽视了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门类之间的学科差异,存在着以自然科学的标准来裁量、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的现象。其后果是造成哲学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都从属于自然科学,丧失自己的学科特色。与自然科学相比,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民族性、阶级性、本土性以及真理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成果多样性及引文的长周期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都要求我们在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时予以尊重。

其次,建立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特点相适应的学术评价制度,有必要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同行评价制度。当代学术研究中,与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并存的趋势使学科分化越来越细,隔行如隔山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插上嘴说两句,但事实上,只有同行才能作出真正科学、客观的评价。在进行研究项目的评审时,也只有同行才能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如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意义的大小等等。尽管同行评价可能受到个人学识水平、主观倾向或学术成见的影响,也可能因为利益关系而失去公正性和客观性,并非无懈可击,但相对于行政评价和量化评价,其优势也是明显的。近年来学术界所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的批评几乎都指向量化法,因为量化法重量而不重质,将学术研究等同于工厂里的流水线,是根本违背学术发展规律的。Www.133229.COM行政评价体现的是行政思维而不是学术思维,行政思维凭借行政力量会极大地妨碍学术自由和学术创新,而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来说,学术自由几乎就等于学术生命。同行评价虽然并非无懈可击,但其弊端的出现是非本质性的,可以通过单盲法、双盲法、公开式、交互式、集体法等多种方法来尽量保证评审的客观性。只不过同行评价程序的复杂性需要增加评价的成本投入,延长评价的时间,这需要得到高校领导和管理层的理解和支持。

再次,建立与哲学社会科学各学校特点相适应的学术评价制度,还要求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内部差异。哲学社会科学或通常所称的文科各学科之间的差异并不比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差异小。以哲学和社会科学为例,以前我国学术界、教育界普遍不承认二者之间的差异,而统称之为社会科学。近年来,尽管哲学不属于科学,自然也不属于社会科学的观念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但在学术评价制度上没有相应的体现。我们现在将所有的学术研究统称为“科学研究”或“科研”,而哲学并不属于科学,对它的研究应不应该属于“科研”呢?如果不是,我们每年申报那么多的科研项目,填写科研成果,是否名不副实?不仅哲学,其他传统人文学科如文学、史学、历史学等能否称之为科学也一直存在争议,这个争议不仅仅是名义之争,更本质的是学科研究方法之争。社会科学从一开始就以自然科学为榜样,并向其借鉴研究方法,强调研究成果的可量化和可重复性,而这些特征不可能在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成果中体现出来。理工农医类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师资力量薄弱,往往难以独立组建院、系、所等二级单位,某些理工类高校的人文学院或社会科学学院因此成为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都差异很大的学科的杂烩。这一特点反映到学术评价制度上就是忽视哲学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往往只根据某个强势学科的特点来制定学术评价标准,并对其他学科进行评价。而这些强势学科往往是实用性的社会科学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它们的学科研究方法已经完全自然科学化,讲求实证、定量分析、模型分析等,与传统的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相比,差异巨大。用这些学科的学术评价标准来评价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会造科的研究成果因为无法“科学化”、“实用化”而遭到忽视甚至歧视的状况。

三、尊重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校教师的贡献,为他们潜心学术提供必要的保障

基本的物质利益是保障学术研究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如果研究者整天要为稻粱而发愁,是不可能沉下心来做学术研究的。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普遍偏低,尽管其总体收入水平居于社会各行业中等偏上的位置,但与其他行业的同等学历人员相比,高校

转贴于

教师薪酬明显偏低,而且增长速度缓慢。王勇明等人对我国40所高校教师所作的一份薪酬满意度调查显示,在所有被调查的教师中对于薪酬“较满意”和“很满意”的仅仅只有14.84%,而表示“较不满意”和 “很不满意”的却占到被调查教师总数的41.01%,另有44.15%认为“一般”[8]。2010年10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直言不讳地指出,仅仅靠国家规定的工资收入,高校教师的待遇就太差了[9]。目前高校教师的收入之所以还算体面,主要是建立在“创收”和“项目提成”的基础之上。但并不是每个学科都能够有足够的“创收”机会,因为不同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决定了与市场需求联系的紧密程度。一些应用学科因为天然地紧跟市场需求,更易产生经济效益;某些传统的基础学科如文史哲等则很难通过市场获得“创收”。但这些教师同样面临住房、婚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经济压力,如果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他们可能就会“潜心创收”而非“潜心学术”,或者急功近利,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学术资源和研究经费,从而引发学术道德失范等问题。

篇2

一、很重要。中职毕业生“很重要”。去年教育部首次了《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这么完整地中职生的就业报告。报告提供给我们的一个重要信息是:从2007到2011的5年间,全国中职毕业生超过了3000万。这个数字超过了同期本专科大学毕业生数量(2700余万)。同时,近年来中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而大学生的就业率在90%左右。也就是说,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要高于大学生的就业率。这两个数据的对比显示:当前全社会都在关注大学生就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明确写入十报告,但别忘了还有一群孩子的就业需要我们来关注。这群孩子年龄更小,更需要我们关心,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而我们往往更容易忽视他们的就业问题。

中职生的就业率为什么这么高?有两个原因:一是社会发展需要大量从事基础性劳动的技能人员。人才的结构是金字塔形的,塔尖是高精尖人才,中间一部分是高技能人才,位于塔底的就是基础性人才。中职培养的以塔底这部分人才为主,也是人数最多的。从这一点来说,社会确实需要我们的中职生。第二,中职毕业生80%以上的就业是学校推荐的。大学生以自主择业为主,而学校推荐能够保证中职生成功就业。

二、很辛苦。为了中职生的就业,职业学校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没有学校这样的推荐,中职生不可能取得这么高的就业率。为什么中职生就业要以学校推荐为主?中职生的年龄小,心智不成熟,没有社会经验,学历又低,有些甚至毕业时都还没有达到国家的法定就业年龄,要让他自己就业谈何容易?所以在就业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力量。当然除学校外,还包括政府、行业企业,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这是一个共同体,就业率是共同努力的结果。政府要制定制度和政策,学校要提供比较好的环境,行业企业要密切地与学校配合,学生家长、社会等要积极地支持。这方面我们已有很多途径,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三、很艰巨。中职生就业的任务还很艰巨。就业率高,就业形势好像很好,但是大家还是不愿意来读职业学校,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是不够强。这个问题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的制约。虽然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内部因素,但职业教育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大。中职生就业问题如果放在10年以前,没有讨论的必要,因为那个时候中职生就业没什么风险;如果放到20年以前,形势完全逆转,那个时候是包分配的。环境改变了,导致我们现在要来讨论中职生的就业问题,而且情况越来越不乐观,形势越来越趋紧。另外一个外部环境我们也要注意,就是现在产业的技术更新周期在缩短,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这是个必然的趋势。东部地区显现得更快一点,中西部地区相对慢一点,但从长远看,一定是发展的趋势。这样一来,虽然低端、重复的劳动将由自动化生产线乃至机器人来替代,但这并不会造成职业学校的萎缩,因为会有许多新兴岗位产生出来,比如生产线(机器人)的制造、维修、保养等工作,也都需要人来做,只是对人的技术、技能的要求提高了。

首先,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校要面对这样的现实:中职学校毕业生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位,不是在校期间仅教给学生知识和技术就完成任务了。如一个中职毕业生和一个大学毕业生同样是学数控的,并且分配在同一个岗位上,中职生马上能上机操作,因为他在实习期间已经专门训练过,而大学毕业的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专门训练,因此比不过中职毕业生。但一两年以后,大学毕业生就超过了中职毕业生,因为他在大学里培养了良好的能力和学习方法,因此只要自己看相关的书籍和资料,结合实践,时间一长就操作自如了。《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知识型、发展型人才”。换句话说,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的培养比教给知识更加重要。社会变化飞快,职校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的专业技能,毕业后可以使用一时,但肯定不能用一世。比如一个毕业生到餐馆当厨师,只会烧几样菜,在岗位上也不求发展、提升、更新,可以肯定,几年后他就会被淘汰。学生在岗位上的发展与提升,不可能再回到学校里进行,所以中职校在培养学生时,应树立知识型和发展型理念。打个比方,学校在教学中交给学生“猎物”,学生只是一时吃饱,教学中如果教给学生使用猎枪的方法,学生就可以用猎枪去打猎,掌握自己生存的方法。“如何培养学生”是中职学校转型的关键点,除了技能之外,学校还应从能力培养上做文章。就如刚才那个大学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面对同一台机床的例子,中职生一开始操作很熟练,但换一个岗位可能适应不了,这个时候中职生就需要自我专业提升,这才是解决“起步快,跑得慢”问题的关键。

其次,对学校来说,办学应和社会及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实行集团化办学、工学结合等多种方式,推荐学生实习和就业。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也应跟上产业发展步伐。如近期上海一所职校启动专业群建设。这所食品类的学校原先要求毕业生只要懂生产食品就可以,现在要掌握食品生产、食品安全、食品营销等产业链涉及的所有专业知识。职业学校为应对产业发展,建设符合产业链要求的专业群,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就会提高。中职校专业设置不能一成不变,应不断更新,紧跟时展,对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这样的毕业生不用推荐,就会被企业“抢光”。

篇3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而且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实现经济的快速增 长,增强综合国力,消除贫困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本来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 。在这种形势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21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舍此就不可能实现 国家长期、稳定发展。倘若步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历史已经证明,这种发展模式虽然 使一些幸运的地方富裕和发达起来,却在更多的地方造成了贫穷和落后;虽然提高了生产能力,却过度地消耗 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和生存环境;虽然满足了部分人们的近期需要,有时却牺牲了人类长远的发展利益。它 不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原则和国情,我们也绝不能为短期内节省部分污染控制费用,给后代人带来难以估量的 “环境赤字”,使将来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更大的阻碍。选择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控制环境问题的模 式?我们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资金有限,那就意味着放慢经济发展速度,影响资金的积累和就业,而且 无疑使环境保护失去持久的经济支持能力。我们缺乏足够的经济承受能力。对于环境问题,我国政府制定了“ 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政策,实施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 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是很靠近可持续发展战 略的。因而我们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决心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向持续发展过渡,已根据可持续发展的 总体战略思想和世界《21世纪议程》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这 是我国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同地理教学内容联系十分密切,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指导文献。

    地理教学要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21世纪议程作出自己的贡献,教育学生理解、接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思想,自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实施21世纪议程作好准备。具体要求是:①正确理解满足现在需要和满足未 来几代人需要的关系,树立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为人民、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念。②正确理解根除贫困与满足 广大人民需要的关系,增强扶贫和人类平等发展的观念,自觉支持建立富国支援穷国和发达地区支援不发达地 区的伙伴关系。③正确理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发展与环境互补和对环境负责的观念,作自 觉的环境卫士。④了解21世纪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策略和行动,增强参与实施观念和历史使命感 ,自觉作好实施21世纪议程的知识、思想和参与能力的准备。

    二

    环境与发展的战略思想变革,必然引起地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变革。因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对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提出来许多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待地理事实,把发展环境与持续发展积极联系 ,解决环境问题、有害性生产问题、贫困问题,调动全体人民(包括青少年)参与持续发展战略和21世纪议程 ,都提高到战略高度,作为策略和行动的重点,传统的、现行的地理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是很不适应的,显得 陈旧滞后。不认真对待,实行变革,就难以完成地理教学的历史使命,甚至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转变发展战 略向持续发展过渡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教学是培养人的,有它的超前性,必须早开始变革,为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早作准备。当前地理教学变革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以新的环境与发展观念变革地理基础知识内容体系 传统的地理知识内容体系是以地理事实的描述的解 释为主的,其基本思想是向地理环境“索取”。后来有的教科书提出了“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编写思想,但 基本上没有摆脱“索取”的思想,只不过主张要取的适量,地理事实的描述和解释仍然居主导的地位,很少接 触环境与发展的有机联系和互补策略。讲了少量的环境问题,也很少涉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策略和方案。现在要 求地理教学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讲述地理事实,从实施21世纪议程需要的角度选择地理事实。具体要求是 :①从环境保护和提高环境生产能力的角度讲地理环境,突出环境问题解决的策略和任务。②经济发展方面的 内容增加对环境负责和扶贫解困的内涵。③在区域地理中增强发展中国家和贫困落后地区在教材内容中的地位 和比重。④21世纪议程中环境与发展的重要目标、策略和行动方案,要有计划地选择纳入现行教学内容。

篇4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首先是思想教育、做人的教育,然后才是艺术技能与技巧的教育和训练,逐步形成大学生全面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逐步实现众多艺术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加大对社会各界的影响,进而提高国民素质。

一、艺术教育的现状

艺术人才教育的发展,从全国来讲参差不齐,老校老专业教学条件比较好,基础宽厚,毕业的学生就业率比较高;新校新专业包括非专业院校的艺术类教育的教学条件比较薄弱,毕业的学生就业率比较低;从生源来讲艺术类生源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加上扩招工作不断走向饱和,教学设施投入较少,使艺术人才教育的教学条件不足而不断增加教学的难度。随着全国各高校的不同程度不断的地发展,落后地区高校的教学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就业的衡量条件却相同,特别是来自边穷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又特别是艺术类人才教育费用较高,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绪如学费、学习材料费用,设计类的专业还必须有电脑等学习条件,才能适应学习需求,这些都比其它专业的学生开支高得多。为了指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解决贷款、勤工助学的事务很多,无型中牵动着教育管理者的很多精力,在落后地区高校工作的教育教学管理者的工作难度增加太多,导致落后地区的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无法与发达地区学生的素质教育相比。此外,长期学习艺术专业的学生养成了比较散漫的习气,在落后地区高校学习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如果再没有紧迫感,再不尽快使他们成才,面对竞争就更难以就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多数高校更多的是重视利用特长生开展课外活动,轻视课程建设,轻视全体普通学生主要是通过艺术素质课程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能力,这将会影响国家发展的长期战略。因此,必须想方设法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来衡量如何改变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普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才效率,努力弥补不足。就业竞争实际上是素质教育竞争,而素质教育既是人类教育改革的自身需要,也是人们对21世纪人才的培养,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迫切愿望。

二、从落后走向先进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着的过程,客观现实中,好的作用因素必然带来好的结果,坏的作用因素必然带来不良的后果,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由不全面到全面、由落后到先进的认识过程。从落后走向先进是一个质量互变的规律,对艺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各项管理工作有别于其它专业大学生,特别是艺术实践能力训练的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正确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时刻调整自己的行动计划,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坚持实践出真知,做好理论上、思想上的引导工作。在这方面的工作,从大学生入学教育开始,对大一学生全面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充分让每名大学生学会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并不断规划调节自己的艺术人生路;对大二的学生要全面进行跟踪了解,充分让他们学会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既要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更要指出他们的不足,充分让学生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理论课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积极参加校园内外与专业学习有关的健康活动,让学生逐步在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活动中得到陶冶情操,特别是要引导他们学会利用假期进行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归校后提交社会实践报告,班主任特别是教师要全面加以指导;对大三的学生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要着重进行能力训练,凡是有机会都组织他们制作作品参加省级、国家级、国际级的比赛活动,在参赛活动中开阔视野,查找自己的不足,增加紧迫感;对大四的学生要全面引导他们进行毕业设计、毕业创作的规划实施,特别是加强毕业后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思想教育,让大四的毕业生尽快提前就业,尽而实现先实践先真知。

二是坚持培养好学生干部,点面结合,先进带后进,后进变先进。选好、培养好、用好各个工作岗位的学生干部,实现在校生中的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联的自主管理,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活、学会相处、和谐发展,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为了实现一切工作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工作培养人才这个中心,培养适应社会、适应时代需要的艺术人才,需要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这不仅是学校各个工作岗位的领导和教师的问题,大量的工作还要依靠学生来完成,这就需要每年选好、培养好、用好各年级各班级的学生干部。

三是坚持培养优秀分子入党,评优、表彰先进,严格把好利益关口,全面树立良好的学风,使他们在学生群体中起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三、从知识走向实践

实践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一切领域中使人的感性的本质得以生成和实现的活动,也就是人的感性的本质的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活动。人们每次的成功实践都是来至于符合客观实际的理论知识做指导,从知识走向实践,培养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的艺术人才,必须以艺术文化为核心,这就只有重视大学生的艺术综合知识的学习教育,我们才能把培养科学家和艺术人才不再对立起来,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优秀素质的艺术人才,通过以艺术文化为核心的感性教育对综合素质的形成将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艺术人才的教育引导学生从知识走向实践:

一是通过艺术文化素质的渗透,促进学生行为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在艺术形式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不仅是生动活泼的,而且能从意识层面进入无意识层面,学生的作品在不同级别参展中获奖率较高,让学生在成功面前烙印深刻、终身不忘,增强信心,追求健康,追求先进。

二是坚持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感性教育,学生的感觉活动也会丰富学生的智力认知素质。在进行频繁的艺术教育活动中,不仅促进学生观察力的发展,加强他们的记忆能力,尤其是情绪记忆力,形象记忆力与动作记忆力,从而有力地推动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是通过艺术文化素质的自然性、整体性,促进艺术训练的加强与深入。艺术活动是全身心活动,不仅动脑,而且动手以及全身。就脑的活动来说,它是左右脑的交替运动,因此,艺术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体魄,促进学生多方面的自然素质的形成,诸如,脑的灵活性、视野的灵活性、手的灵活性。促进视觉型、动觉型、听觉型、触觉型等的发展。

四是实施艺术文化素质的灵活性与多变性,促使学生创造新意识能力的形成。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均有创新特色,通过艺术作品的鉴赏与创作可以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艺术活动还能在无意识的层面上推动学生的艺术兴趣、审美需要、自我社会实现需要的发展,不断丰富学生情绪与情感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五是坚持科学教育的艺术教育,会促进学生理性素质的形成。在这类重要的素质系统中,不仅包括学生的逻辑记忆力、逻辑思维力,还包括高层次的需要与情感品质以及他们的审美人生观与价值观。并通过艺术文化素质的积淀性与意涵性,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从而使低层次的感性素质系统与高层次的理性素质系统产生不可分割的互补性。

四、从个体走向社会

艺术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与技巧,而艺术技能与技巧的掌握首先是从个体开始的,这种个体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掌握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个体适应社会的需要影响着群体的发展,不断转变为提高全体国民的审美能力,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和才能,国民整体素质是每个国民素质的集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每个国民的文化艺术素养,从而提高每个国民的整体素质,最终达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目的。

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艺术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加强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是提高高校艺术教育水平、推动艺术教育持续发展的核心。因此说,文化艺术教育在培养多种素质方面特别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方面,显示出多样的价值与功能。

参考文献:

[1]陈曦主编.《寻求未来的足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伍新春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 次印刷。

篇5

一、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与校本课程共同成长

1.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但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新一轮课改中,强调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是一种生态系统。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日常的教学过程就是课程的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打破了教师对于校本课程的神秘感,消除教师对于校本课程的距离感。

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教师的任务是借助现成的教参讲授教材,教师的专业能力发挥受到极大的限制。现在,要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让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形成反思态度和反思能力,同时通过教师研究态度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教师培训要“以校为本”,并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

教师培训是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有力保障。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教师课程知识的培训。在培训中笔者以为应坚持“以校为本”,校本培训应是培训的主要形式。在培训中树立“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思想。可采用开发前的集中强化培训和开发过程中的边学习边提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开发前的集中强化培训主要是让教师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一些基本知识。在校本开发过程中,学校要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和研讨活动,随时解决课程开发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相信这定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科学评估学生发展需要,实现课程创新,形成办学特色

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要科学评估学生发展需要,继承学校优秀传统和已经形成的特色,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现有资源,开发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实现课程创新,进而形成办学特色。

1.学生发展需要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一个阶段——“需要评估”中,要明晰学校的培养目标,要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要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在这些研究工作中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是关键环节。要综合考查学生兴趣、特长,学生发展意向,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做出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设想。

2.在继承传统上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传统,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现在很多学校在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的养成教育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传统项目、特色项目。这些之所以还不是课程,还不能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所缺少的是把它们放到课程的概念下去开发、实施。

三、整合、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

1.在校内,教师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教师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宝库。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运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资源。

2.在校外,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社区应作为最重要的校外课程资源基地被开发和利用。充分地利用社区的一切人文和自然资源。校本课程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的优势、传统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性、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自主和独立批判的精神,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四、建立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决策机制,不断更新完善,形成开放、民主、科学的课程

篇6

在幼教领域,研究儿童的重要性恐怕已经无人不知了。作为教师,我们在工作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儿童,他们随时在说话、走动、玩耍、吃喝……然而,教师应该研究儿童的什么方面?研究儿童对教师工作的启发是什么呢?

拉尔夫・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是课程研究的经典著作,他在“如何确定课程目标”一章中,将社会、儿童和学科知识三者并列作为课程目标的来源。在对儿童的研究中,泰勒认为应该研究儿童发展需要和兴趣。其中,发展需要最为重要。

什么是儿童的发展需要呢?

“需要”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有两个:应该有或必须有;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拉尔夫・泰勒对儿童需要的界定与《现代汉语词典》第一种用法一致,他认为“学习者目前的状况和公认常模之间的差异,即需要”。拉尔夫・泰勒所说的“公认常模”并非指一定人群在测验所测特性上的普遍水平或水平分布状况,而是指儿童应该达到的水平。简单地说,儿童的发展需要就是儿童现有水平和应该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为教育目标的拟定提供了依据。把儿童的需要视为教育目标的重要来源的理由是:家庭和社区中的日常环境通常也为学习者提供了教育方面的发展机会,教育机构没有必要重复儿童在园外就可以充分获得的教育经验,教育机构的努力应该集中于学习者目前发展中存在着的严重差距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目标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 “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在这里,《纲要》所提出的根据儿童的需要来确定教育活动目标、根据儿童的现有水平来选择教育内容,与拉尔夫・泰勒所倡导的研究儿童的发展需要是一致的。

了解儿童尤其是本班儿童的发展水平是教育活动设计的起点。比如,一名幼儿园老师发现自己班上的幼儿活泼好动,喜欢尝试新鲜刺激的事物,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幼儿爱做向下跳的动作,经常从大型玩具上往下跳、从花坛上往下跳,甚至下楼梯到最后几阶时也会迫不及待地跳下去,但是孩子们不懂得自我保护的方法,可能造成身体的某些部位受伤。于是,这位教师设计了“从高处往下跳”的健康教育活动。这个健康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掌握从高处跳落的保护方法。老师通过组织幼儿练习并脚轻跳、脚尖落地促使幼儿在落地前适时调节屈腿的速度和幅度,以减少对身体的震动。“从高处往下跳”的活动,就源自教师对自己班级儿童行为的观察。教师通过对儿童的观察确认儿童有习得“高跳下”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发展需要,并以此作为教育活动设计的基点开展活动。以儿童发展需要为基础设计的活动不但符合本班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又能够积极保证儿童的学习能够在原有水平上有适度的挑战。

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24-0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促使高等教育逐步产生类型的分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运而生。现阶段,我国有本科高校700多所,其中地方本科高校有600多所属于应用型高校[1],由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还在探索中,多数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还是照抄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很难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因此,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应按照自身的人才培养类型自主编制人才培养方案。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蓝图,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指导性文件。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遵循学院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主动适应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如我院采取广泛的社会调查,深入分析国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和全面小康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研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关注、了解本专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制定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处理社会需求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可变性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努力使人才培养方案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保持相对稳定。

(二)全面发展原则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正确处理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的关系;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要合理确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构建通识基础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平台课程和实践创新平台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模块实施。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教学与基本素质培养,夯实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要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素质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要根据学校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科学合理地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方案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相结合。应特别注重加强实践教学,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不低于15%,理工农医类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不低于25%,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不少于12周,创造条件逐渐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

要改革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基础实验、设计性试验、综合类实验、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多种实验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探索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的模式,将研究成果和研究思维注入实验教学,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利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拓宽实践教学渠道,积极与社会,行业及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教学基地,逐步加大学科实验室和研究项目等资源向学生开放的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50%以上的毕业设计(论文)要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

(四)因材施教原则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整体与个体、统一要求与发展个性的关系,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新机制。淡化专业意识,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实行分层次、分类型教学。注视优等生、特长生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完善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弹性学总制等教学管理制度。通过降低必修课比例,适当减少课堂讲授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结合。

(五)整体优化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出发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体现先进科学的专业教育思想,立足于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正确处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关系,实现本科教育各环节的优化与衔接。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要求,科学合理设置课程,构建由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实践创新课程组织的有机结合、融合贯通、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要依据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及学科发展需要改革教学内容,要将行业、产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吸纳于教学内容,着力减少课程间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要突破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推广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科学制定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六)体现特色原则

篇8

摘要:培训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有效的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员工的忠诚度,所以人力资源培训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针对人力资源培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培训 培训误区

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常用的手段就是培训。通过培训活动的开展,使员工掌握更多专业技能,并且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一、人力资源培训的意义

1.可以帮助员工提高技能和能力。社会的发展对每个行业的人员都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促进自身技能的提高,更好的满足行业发展需要。通过人力资源培训,可以为员工创造更多学习的机会,帮助员工在专业技术和能力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升,也可以帮助员工获得更多新能力,有助于扩大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

2.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升级。人才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层次,而对人才资源的管理效率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和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指标。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培训,可以提高人员的技能和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人才水平的全面提升,实现人力资源的升级。

3.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员工归属感。开展人力资源培训,相当于对员工的内部培养,可以增强企业管理活动的整体性,同时也可以对员工产生很强的激励作用,使员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变化,促进员工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二、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先进的培训观念。有些管理者认为人力资源培训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痛过招聘直接获得,而不需要在企业内部开展培训;也有一部分管理者认识到培训的作用,但是他们往往是希望通过一次或者几次短暂的培训,就可以达到提高员工技能、改变员工工作态度的目标,而这是不切实际的。

2.缺乏科学的培训规划。很多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也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培训活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这与缺乏科学的培训规划有一定的关系。企业针对人力资源培训具有良好的意愿,也需要具有科学的规划,包括制定明确的培训目标、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以及科学的培训考核机制等等。很多企业是在遇到问题之后,才临时开展培训工作,具有明显的盲目性,自然无法获得有效的培训成果。

3.缺乏先进的培训内容和方法。目前,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的手段方面,主要是单纯的课堂讲授的方式,以但方向的知识灌输为主,缺乏互动式教学,所以培训的成果并不显著。同时,在培训的内容方面相对较为滞后和单一,大多只注重技能的培训,却忽略对员工思想、价值观以及其他人际关系能力方面的培养。

三、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建议

1.树立先进的人力资源培训观念。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正确认识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意义,并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坚持为员工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员工的特点、职业需求等方面,作出科学的培训计划,制定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鼓励员工积极的参与培训活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员工潜能的开发。

2.制定科学的培训规划。要针对企业的培训需求,制定相应的规划,从整体上对培训活动的开展进行规划。为了提高培训规划的科学性,需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不同岗位上的人员职业发展需要,使培训的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培训目标的实现。

3.创新培训的内容和手段。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结合员工的岗位需求,制定科学的培训内容,既要包含丰富的内容,由不失针对性。同时在培训手段方面,除了基本的课堂讲授方式,要结合讨论、参观学习、社会调研等多种不同的形势,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才能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4.构建科学的培训考核机制。对于人力资源培训的结果进行考核,了解是否是否实现了培训目标,员工是否达到了职业需求,可以根据信息的反馈对以后的培训计划进行改进。同时,通过培训考核机制,给予表现优秀的员工相应的奖励,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也可以达到激发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

总之,在实际的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活动中,要正确认识培训活动中存在的误区,给予有效的处理,才能通过科学的处理方法,实现人力资源培训效率的提升,进而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 1 ] 张吉峰.论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 J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0)

[2]鲁瑞琴.浅谈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J].现代商业,2013(15)

篇9

一、以情激需,让思想品德课充满情意

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内需不足,其表现之一是学习缺乏热情,课堂上缺少情趣和情意。为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首先要以情激需,想方设法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充满师生情意。我们知道,情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常言道:情到真时理自直。学生内需不足,需要教育者以情去激发、启迪、感染。无情的说教、简单地要求学生应该这样,应当那样,无法打动学生内心,无法激发学生需要,有时反而会促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对立情绪。只有情真意切,师生情感共鸣、心灵共振,内需的导向才易于成在其中。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挖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形式美和理论的内在美,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形成情感内需,就能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乐学”。在这里关键是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充满情意的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成功。教师要遵循教学的民主性原则,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谐友爱的关系;遵循问题中心的原则,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探索;遵循积极性原则,让学生在教师充满情意的教学中体验到教学过程的美,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心境状态。让发展性评价充盈课堂,使课堂评价充满激励、充满人文关怀。

二、以理激需,让思想品德课充满理趣

理可以让学生明白、知事、清醒。从思想品德课教学角度讲,理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是建立在理性认识基础上的道德观念。只有建立正确的道德认识才能产生良好的道德动机,也就是说“明理”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学生透彻地明白了道理,才会从内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内需不足有的就是不明白个人发展中“需要”的事理、道理所致,因而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不知所需,不知往哪里去。教育者如果能贴近学生的明晰的道理,贴近生活的真实的事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情理去引导学生,学生就会有拨开迷雾见青天的醒悟,就可以激发学生内需。思想品德课新教材在说理上更贴近了生活,更贴近了学生实际,因此也就更能让学生明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对一些课本中所涉及的道理要让学生透切地领悟。在以理激需的过程中,要运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辨是非,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去分析,从而使他们自己能够透彻地领悟。如教学《做诚信的人》一课时,学生对实话实说的具体情况的复杂性不易理解,我以《实话实说》栏目为例,让学生讨论,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该实话实说?在讨论中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哪些事必须实话实说,哪些事应该采用机智的策略,不能简单地实话实说。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索,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实话不一定实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诚实与隐私这一对冲突,尊重隐私是待人坦诚的前提,而且,由于我们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也需要说些“善意的谎言”。在生活中,诚信具有复杂性,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正确理解诚信原则,拥有诚信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

三、以疑激需,点燃学生需要的思想火把

疑可以促进学生去思考、反思、印证,从而激活学生思维,点燃学生需要的思想火把。有些学生内需不足是不善于进行思考去寻找发展的需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的思维空间里,眼光不长远,使自己无法突破思维的禁锢,无法扩大发展需要的领域。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果能设疑激发学生去思考,在思考中确立起发展需要的正确选择,就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以启发引疑来激发学生的内需,应该作为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的重要指导思想。启发与引疑是不可分的。启发的目的在于引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而紧张的状态。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思维探索的导火线。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善于巧妙设计问题,用新鲜的构思,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燃起学生求知欲望。

如教学《竞争、合作》时,学生对竞争的理解一知半解,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内需,我设置了如下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小明和小李是同班同学,两人关系一般,成绩上每次小李都比小明好一点。新学期开始了,老师找到小明,对他说:“考虑到你和小李成绩差不多,我想让你和他在学习上结成一对竞争对手,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共同进步,希望你能超越自我,战胜自己懒惰的坏习惯,在竞争中获胜。”小明表态说:“好的!从今天起小李就是我的竞争对手!我会把他看成‘眼中钉’‘肉中刺’,以此来激励自己在竞争中战胜他。”根据这一具体情境讨论思考:(1)你觉得小明的说法对吗?(2)老师的用意是什么?(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竞争对手?

四、以趣激需,让思想品德课兴味盎然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发展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追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根据社会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把握方向、积极引导、创造条件,引导和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时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往往较为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而忽略被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接受教育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没有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工作,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欠缺。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环境的变迁,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高校教育者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过去只从上级的条条框框和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片面做法,加强对青年学生个体的研究和了解。在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制定教育目标、方法和手段,通过不断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从根本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善于开拓创新,对人生、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渴望。教育者如果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脱离大学生的实际,就会束缚他们自主能力的发挥。因此,新时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主体精神,将大学生作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自身价值和思想感情。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主体能力,调动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基本的主体能力和内部动力,通过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发展应体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当每一个人的潜能都充分发挥、个体价值都得到充分实现时,社会整体的价值才有可能充分实现。因此,在处理个体与整体的价值关系时,要把挖掘大学生个体价值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重视实现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要防止另外一种倾向,即过分迎合学生,忽视教育者的愿望和他所代表的整个社会的要求,这种倾向同样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妨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激发大学生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摒弃传统的“我说你听”和不顾学生实际需要的灌输式的传统教育方式,将学生置于教育过程的平等地位,认真了解、听取学生的心声,掌握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更加贴近学生。

长期以来,高校通过关心和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等途径,帮助大学生解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使思想政治教育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这些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加以总结。另外,我国德育工作存在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注重教育的整体和共同性而忽视人的个性发展需要。这种教育模式的结果就是培养的人才出现千人一面,最终导致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施教工作,又要注重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全面细致地分析每个大学生的特点,根据大学生的不同需要,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满足大学生各种不同的发展需要。近年来,我国不少高校从西方国家引入了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通过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的主客观情况,制定针对性强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目标,有效地引导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高校的党团组织加强了各类活动的规划和设计,配合第一课堂,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