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区别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4: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区别

篇1

一、两大内涵

"中等职业教育"这一名称中"中等"一词的含义一般理解为中等文化基础教育,具体为"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0] 2号文件)。也有人以为"中等"二字意指中职教育培养的是"中级专门人才",比如,以往的中专以技术员级的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而"技术员"在工业企业人才类型中属低于工程师类的高级专门人才而高于技术工人类的低级专门人才的"中级"专门人才。但由于目前绝大多数中职专业以"初级专门人才"(即具备上岗资格的初级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并且专门人才的水平等级应在本类人才内部区别(如会计中的初级、中级、高级,工程师中的助工、工程师、高工等),不应引入企业人才类别的概念。同时随着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教育的发展,多数企业已不再将中专毕业生直接录用到技术员岗位,因而此种理解不被普遍接受。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属性似乎显而易见,但仍有必要在与一些相关概念的属性区别中加以明确。

首先与"职业技术培训"的区别。职业技术培训一般内容单一,着眼于专门职业技术知识的介绍和专门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而职业教育则从属于教育,"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叶澜《教育概论》人教社1991年6月版P8)。它不仅介绍职业知识、训练职业技能,而且注重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初中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0] 1号文件)相对职业技术培训来说,"职业教育"的内容要丰富得多,它着眼于人在职业活动方面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其次与基础教育阶段"职业教育"的区别。我国目前基础教育阶段所涉及的职业教育内容很少,但国外(如美国)基础教育中很早就设置了职业教育的内容。比如,小学就有大量的职业介绍,国家法定每年4月22日为"带孩子上班日,这一天学校不上课,家长要把孩子带到班上,使孩子了解成年人的职业生活和社会上的种种行业。中学里设置职业模拟课,增加孩子对职业活动的认识。孩子到10岁左右就可以从事各种有偿劳动,到社会上去打工,尝试职业活动,以便今后的职业选择……(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此类职业教育包含在基础教育的内容之中,目的是使孩子逐渐形成对社会职业活动的认识,形成自己的职业倾向,以便成年期的职业定向。有迹象表明此类设置在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中将有所增加。但是"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与此类教育有着质的区别。基础教育中的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定向为目的的职业活动启蒙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则是职业定向后以取得上岗资格为目的的职业教育。中职教育的对象不是儿童而多是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成年期、已对社会有了相当了解并通过专业选择确定了职业方向的青年。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系统的职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同上)。

"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和"初等职业技术水平的职业教育"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两大内涵。中职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相对于普通高中的教育种类,主要决定于它的职业教育内涵而非基础教育内涵,因而可以认为,"职业教育"是奠定中等职业教育根本属性的核心内涵。

二、两大内涵形成、长消、对立统一的决定因素

中职教育两大内涵的形成、长消各有其决定因素。教育本来负有帮助人社会化的任务,而职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因而职业教育是人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社会以来,社会行业、职业种类日趋增多并专门化,帮助人们具备条件以进入并高效从事专门职业工作的职业教育也就相应地大规模发展起来。职业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和社会生产及行业的发展水平、社会行业发展提供的工作岗位增多、对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要求的变化等都有关,并能导致职业教育需求的增加。职业教育的需求增加取决于社会中人的职业活动状况,个人择业、上岗、岗位晋升、转岗等都会引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许多职教工作者由于亲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大发展引发的职业高中热、产业结构调整、国企改革造成的中专教育低迷以及人才劳动力选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后兴起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因而对此深有体会。而行业用人和个人求职首先求助的就是帮助人取得职业入门、上岗资格的初等职业技术水平的职业教育。可见,中职教育的"初等职业技术水平的职业教育"这一内涵具有深刻的社会生产发展的背景和原因,这一背景和原因最终决定着中职"初等职业技术水平的职业教育"这一内涵的兴衰长消。

中等职业教育的另一内涵--"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从属于帮助人具备起码水平的一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发展取决于社会对预备人才质量的基本要求、社会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和社会与家庭对教育费用的承受能力,而其总体规模则受制于人口出生率。我国建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的发展有限,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文化基础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一种形式并存于普通高中教育。至上世纪末,我国(尤其我市)由于生产的科技水平提高,职业领域竞争激烈,对预备人才的基本水平要求也提高了----新增劳动力没有高中阶段文化基础便难以进入职业领域并持续发展,因而要求高中阶段基础教育有较大的发展。此时社会与家庭对高中阶段基础教育费用的承受能力也有所提高。但由于我市人口出生率趋低,基础教育的生源总数趋少,同时社会存在鄙薄职业教育,以普通高中为高中阶段教育正统的意识,致使近年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普通高中扩招,职普招生比例有所下降。元怪乎有人表示出"普高再扩招,中职便无生可招"的忧虑。

中等职业教育的两大内涵各有其形成原因和决定因素,而两者相互联系、统一在中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中也事出有因,其内在的必然性是教育内容上的衔接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基础教育无法满足人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全部教育需求,必要的基础教育之后,人们总要寻求职业教育的帮助;同时绝大多数职业教育(即使是初级水平的职业教育)也必须以具备高中阶段基础教育水平为前提,学生如果不具备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就难以进行专业课的学习。然而,中等职业教育中两大内涵的联系与统一,也有其外在的偶然性。如果不是建国后40年我国、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发展的特定情况,我国的初级水平的职业教育未必与中职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相结合,而有可能与普通高中相衔接。特定的情况在特定的时间和区域内将两大内涵联系统一在一起,构成了中等职业教育这一特定事物,变化了的情况在变化了的时间和区域内也可能改变两大内涵的联系和统一,促成中等职业教育这一特定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三、中职内涵探讨的意义

探讨概念内涵是为了明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以便明确这一事物与相近或相关的其他事物的区别。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内涵有利于我们厘清许多与中职工作有关的认识。比如:中职教育是应届初中毕业生的教育吗?显然不是。中职教育的内涵决定了它以具备初中毕业文化基础、寻求初等职业教育帮助的人为教育对象,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当今即使是北京市,社会上这样的人也大有人在。有统计说,北京市青壮年人口中,40%没有高中学历,其中相当部分有初级职业教育需求,这些人应该说是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潜在生源。另外,在已具备高中毕业文化水平甚至更高学历的人中也未必没有中职教育的潜在生源,以往成人中专一些热门专业(如财会、计算机、导游等)的课堂上,时常可以看见大专生、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在津津有味地听课,因为他们是这些专业的门外汉,又想取得入门资格。针对上述一些教育需求,教育部文件说"学校可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探索……弹性学习制度,允许成年学员和有实际需要的学生……完成学业"。(《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0]2号文件),我市进行了职成融通的中职教育结构调整,这些都是政府的应对之策。问题在于我市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由普通高中校转变而来,长期以来又承担着应届初中毕业生教育的任务,因而形成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教育对象的思维定势,一旦应届初中生生源萎缩,就误以为自己也完成了历史使命。

又如,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是否只能局限在初级水平等级上?以往确实是这样的。但社会生产与职业教育发展至今,人才市场统计表明,具有初级水平的求职者"供大于求",求职者在"中、高(技术水平)等级上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北京:什么人在找工作什么工作在找人》 2001年3月16日《生活时报》)关于人才的成长途径,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指出:"我们国家人口多,人人都上大学仍然是不现实的。也不是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成为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见,不上大学、选择职业学习然后就业的人,获得了初级技术水平还可以继续提高职业水平,并成为职业工作中的"状元"。取得初级技术水平的中职毕业生,对口就业相当时间后,希望得到职业水平提高以便职业晋升,仍然会到职业学校来寻求帮助。国外将此类教育称之为"回流教育"。回流教育是社会生产、行业发展以及社会从业人员自身发展向职业教育提出的需求,它将导致职业教育由低到高的系列化,而在这种职业教育水平系列化的过程中,积累了相当职业教育资源的中等职业教育,未必只能圃于初级技术水平等级而无动于衷,置身事外。

再者,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是否等同于普通高中教育?首先从目前教学科目及学时安排上看,中职文化基础课的科目要少于普通高中,科目所占用的总学时也少于普通高中近30%,如中职语文课总学时为272个(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教育部教职成[2000]7号文件),而普通高中语文课总学时为384个(据《普通高中语文课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如此距离使中职文化基础课只能"相当于高中水平"而不可能等同于普通高中。再就生源比较,由于普通高中扩招吸纳了初中毕业生中优秀生源,进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较往年大大下降。据初步估计,我市2000秋中职新生中有40%左右不具备初中毕业水平。这就在实际上形成了当前中职文化基础课初中文化补习和高中阶段教育并存的局面,这是与普通高中很不一样的。据预测,中职应届生生源质量在若千年内没有转好的趋势,而我市中职应届生以外的生源,据以往成人中等学校的观察,也多为低质生源。生源质量状况决定了中职文化基础课具有低起点的特点。另外中职文化基础课与普通高中课的不同,还在于不同的人才类型培养目标。中职培养职业人才,而普通高中为学生日后进入学术领域做准备。中职文化基础课由于有这种低起点、短时限、为进入职业领域提供必要准备的特点,就必然在课程标准乃至内容功能上有别于普通高中教育。而正因如此,中职的文化基础教育也就难以被一再扩招的普通高中教育所替代。

还有,中等职业教育也不可与中等职业学校划等号。中等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类型,而中等职业学校是具备中职教育功能的教育机构。即便中等职业教育有其质的规定性,教育功能有限,也难以限定中等职业学校的全部功能,更何况中职的内涵与功能在新的形势下将空前丰富。

篇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人大众化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数量大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带来质量的提高,从某种程度上说,其质量反而下降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应该有多样化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然而,在现实中,我国高等教育却存在着用一个标准,即学术标准去衡量所有类型高等教育的倾向,现有的教育评估体系几乎完全偏重于学术性的标准,而对职业教育的标准既没有给出明确的内涵,也没有从理论上对两者进行区分和划界。为此,本文拟对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教育的质量标准进行区分和划界。

一、已有教育分类的矛盾与划界的意义

1.已有教育分类的矛盾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被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基本类型。以此为依据,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形成了以下特点:第一,我国教育法规制定上的思维定势,如1996年制定的《职业教育法》、1999年制定的《高等教育法》。第二,我国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上的特殊模式,如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都分设基础教育部门、高等教育部门、职业教育部门和成人教育部门。第三,形成教育科学学科分类的相应体系,如普通教育学(主要研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和成人教育学。显然,我国教育类型的这种划分方式,违背了概念划分的基本原则:一是划分后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二是划分的依据必须一致,不能同时使用两个或更多的依据;三是划分后的子项间应相互排斥而不能相互兼容;四是划分应逐级进行而不能“越级”划分。

对照概念划分时应遵守的逻辑规则,我国现有的教育类型划分至少违背了两项基本逻辑原则。一是违背了划分的依据必须一致而不能同时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则。我国现有教育类型的划分同时使用了内容依据、层次依据和年龄依据,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划分使用的依据是“教育层次”的不同,职业教育的划分使用的依据是“教育计划内容”的不同,成人教育的划分使用的依据是“教育对象的年龄”的不同。二是违背了划分后的子项间应相互排斥而不能相互兼容的原则。我国教育类型的划分明显地存在着子项相互兼容的情况,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包含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包含于成人教育等。我国教育类型的这种划分方式,导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定位模糊。因为从年龄来看,成人的岗前、在职、转岗、再就业等培训虽然属于职业教育,但在教育类型“四分法”中,它却属于成人教育。从层次来看,高等教育虽然也是广义的职业教育的分支,但职业教育不能把它堂而皇之地纳人进来,从而限定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上限,使人们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中等职业教育,而高等教育中就没有职业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也就没有自己相应的地位。

2.划界的意义

划界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哲学中的划界是因为人类发现了自己认识能力上的根本性局限,感到必须对不同的意识区域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以避免笼而统之所带来的混乱。教育中也存在许多笼而统之所带来的混乱,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笼而统之就是其中之一。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其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不同,衡量的标准与质量观也有很大差异。但在现实中人们常常用同一种质量标准去评价两种教育类型,从而导致两种教育类型区分上的混乱。有鉴于此,我们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对教育类型进行重新划分。从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来看,知识是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人类的实践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种活动,据此,知识也应分为两大类:关于认识世界的知识和关于改造世界的知识。前一类知识主要用来描述“是什么”或解释“为什么”的问题,属于认识(解释)世界、认识事物和人自身的知识。它的对象是客观事物,这种关于认识事物、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与规律的知识即科学知识。后一类知识则主要用来回答“怎么办”或“如何做”的问题,属于改造世界、改造事物和人的行为的知识。它的对象是实践活动,这种关于改造事物、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的知识就是技术知识。

与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相对应,高等教育也可分成两大类: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和以传授技术知识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知识包括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技术知识则包括技术本身的知识和实践的知识。普通高等教育主要进行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教育教学,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如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数学、天文学和地学等在内的科学知识,是“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高等职业教育主要进行技术与技术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包括农学、医学、药学、法学和商学及其他应用性、技术性科类等在内的技术科学,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技术知识。

二、两类教育的划界

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着诸多差别:从教育性质看,前者属学术性教育,后者属职业性教育。从培养目标看,前者培养的是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学术型人才和从事为社会谋求直接利益如规划、决策、设计等有关的工程型人才,这两类人才的特点是应用智力技能进行工作;后者培养的是在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特点是依赖操作技能进行工作,并把前两类人才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物质形态。从生产活动过程的时序来看,前者培养的人才所从事的工作通常发生在生产活动之前,而后者培养的人才所从事的工作通常发生在生产活动之中。从课程设置看,前者主要按学科设专业,以学科理论为基础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强调知识的后劲;后者按岗位群设专业,按岗位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设置课程,某一种职业岗位的知识可能会涉及几个学科,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从培养途径看,前者以课堂教学为主,实验、实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后者注重培养岗位操作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与训练并重,采用边教边干,边干边学的方法。从教师队伍看,前者要求教师队伍一般为学术型,较少兼职;后者强调专兼结合,要求“双师型”,并要求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从教育计划定向看,前者属学术定向,意在使学习者对一个或一组科目有更深的理解,为接受同一或更高级别的教育作准备;后者属职业定向,意在使学习者获得在某一特定职业或某类职业中立刻工作所需的实用技术、专门技能、态度和认识。教育类型的差异,最终体现在知识类型的差异上,如图1所示。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科是分层级的。学科层级越高,其抽象化程度也就越高,反之,其抽象化程度就越低。抽象化程度越高的学科,层级越高,其专业覆盖面就越宽,距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距离也就越远,如基础学科中的力学、物理学、哲学等专业。而抽象化程度越低或者说具体化程度越高的学科,层级越低,其专业覆盖面就越窄,距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距离也就越近,如生物栽培养育技术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等。#p#分页标题#e#

三、两类教育质量标准的划界

由于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性,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也应该是多样的。高等教育质量是分层次的,应该兼顾学术性与职业性。从本质上看,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是另一种类型的教育,而不是另一层次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不是向所有人提供相同或相似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所有的知识”或“给更多的人提供同样的知识”,而是提供另一种类型的知识。两种教育类型对应不同的质量标准,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性质和目标不同。普通高等教育是一种学术性教育,主要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对这类人才的要求是能系统地掌握某一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对工作或生产活动进行预先考虑并作出全面安排,且能对本学科进行科学研究以增加或发展本学科的知识。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性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是能从事某一种职业的具体工作,能运用已有的、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直接提供各类服务,并把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的理论、设计、规划和决策变成具体的物质形态。

第二,功能和任务不同。普通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学术型人才的任务是探究理论,发现规律,从而增加学科的理论与知识。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是通过发明创造来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对技术应用型人才来说,知识教育不可缺少,但能力训练更加重要。

第三,衡量的指标不同。学术标准衡量的主要指标是有无理论建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否全面、正确和精确。当然,在学术教育中,理论也要联系实际,但这种“联系”的目的是用实践去检验理论,为的是“理论”而不是“实践”。职业标准衡量的主要指标是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对社会是否有用或有效,而不是发现理论。职业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理论,而是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为的是“实践”而不是“理论”。两种质量标准各有特征,前者是为了弄清对象本身究竟是什么样子,后者是为了弄清如何才能利用各种条件做成某件事情;前者的最高成果是形成理论,后者的成果是现实的社会物质财富。

第四,标准制定的主体不同。传统的学术标准基本上是由高等教育机构自身制定的,它几乎不受外部利益的干扰,可以较少顾及成果的应用前景,亦不考虑经济效益,确可以称之为“学术自由”。而职业标准却不同,它们需要得到外部认可。职业标准的制定涉及经济、社会、地域、环境、艺术、伦理等诸多因素,很多情况下需要考虑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五,实现质量标准的过程与方法不同。普通高等教育学术标准的实现,依赖于一系列经验事实、概念、定律、定理、公式和学说的学习,这些知识的学习主要表现为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从经验到理论,因而主要采用抽象、概括、分析和实验的方法来再现客体。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标准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对技术规范、设计方案、规则、程序、技术标准等的学习而达到的。这些规范与知识的学习表现为从普遍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个别,因而主要采用想象、综合、试错和试验的方法。技术有经验的规则和诀窍,这是它不同于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一种先进的技术,例如航空工程,由于包含着许多远离理论性解释而几乎是对抗条理化的、经验性的诀窍,因而区别于和它相联系的科学如空气动力学。”阁学术标准是力求穷根究底的,在实现学术标准的过程中只发现先有A后有B的事实,乃至发现如果有A必有B的定律是不够的,要更深人地去分析为什么有A就有B,从而再预见有A还会有C。而职业标准相对来说功利性较强,要力求达到目的,能从道理上充分讲清为何有A就有B更好,能从经验上确认有A必有B也行。职业标准关心的是如何找到一种方法或手段,去实现或做到“如果…那么”,而主要不是去说明或解释“如果…那么”的本质和其背后的深刻原因。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素质劳动者:高技能专门人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

2005年1月新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我国的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①这个思想首先表明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职业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就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日标的“两个层次”提出,与以往的职业教育政策和理论比较,是一个全新的思想,它既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各自承担的教育职能作出了明确界定,又对各自办学的层次作了宏观要求。这个思想将是我国“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的导航,也是职业院校教育思想准确定位的重要依据。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本质内涵进行具体分析,在职业教育领域内进行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比较研究,这对贯彻落实好“决定”精神以及构建相应的职业教育运行体系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内涵剖析

“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从概念层面其实有相互的包容性和互通性。因为“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核心内涵,都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思想素质.如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及职业综合心理素质;二是职业认知水平,如职业的综合文化素养、职业的通识知识水平、特定职业的核心理论;三是职业实践能力,如一般的职业应用能力、与具体职业相关的专门技能、实践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等。“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从概念的三个维度看,它们在各自的结构中是不可替代的,横向比较由于两者内涵的弹性空间大,也难作出简单的差异分析。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决定”将“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从社会人才队伍构建上做了分层,提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从量化到质化,使原概念的“一元论”发展到概念特指的“二元论”,赋予了“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不同的特定内容,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

1.相互的关系是职业基础教育与职业专业教育的关系。“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为社会培养数以亿计的这类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按我国 12亿人口概算,要让数亿人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其意义是赋予了职业教育普及化的使命,使之成为国民素质教育中有别于基础教育之外的另类基础教育。相对“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高技能专门人才”是专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仍按我国12亿人口概算,数以千万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不再是普及型教育,对照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②它应属于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范畴。

2. 对应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学历和技术资格的教育。从学历因素和我国教育发展规划看,“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教育及培养,是两种不同的学历层次的教育。“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属于中等或相当于中等职业教育层次,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属于高等专科及相当于高等专科层次的教育。从技术资格和等级方面看,“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相当于中级技工培训层次的教育,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是相当于高级技工培训层次的教育。

二、“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专业素质差异比较

从职业人的角色要求分析,“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公民素质和思想政治的素养要求是没有根本差异的,但从学历层次和技能等级来比较,两者在知识结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三个方面具有不同要求。

1.基础文化知识结构的差异。“高素质劳动者”有别于普通劳动者,就在于他是有一定文化的劳动者,他们具有中等及以上的文化程度,是专门技术人才中的“基础型”技能人才,其知识特征是基础性和“单一化”。“高技能专门人才”有别于“高素质劳动者”,知识结构上的最大区别就是专业发展的平台是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以“学科群”为特征,知识的广博性和系统性明显增强。

2.专业理论水平的差异。“高素质劳动者”的专门人才属性,也表现在他们具有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在教育过程中.针对职业技术学习的要求。必须学习相关的基础性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理论水平程度按教育部提出的“够用”为基准线.也就是以专业技能的学习需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而“高技能专门人才”隶属于高级技术人才,这类人才不仅懂专业的高新技术,也有相应的专业理论,按教育部提出的“必须”要求,其专业理论水平应该适应高新技术学习的需要,能为新技术开发和创新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3.实践能力的差异。“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都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实践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高素质劳动者”是专门型、应用型的技术人才,他们是生产实践一线上的劳动骨干和技术能手,其实践能力特征是能熟练按岗位技术规程操作,能随岗解决岗内一般性技术故障,具有帮带初级技术人员的能力和岗位技术应急的处理能力。而“高技能专门人才”是高智能型、研发型的技术人才,在技术层面上,不仅掌握所从事的技术岗位内的高新技术,精通所从事的岗位技术业务,而且还具有根据生产技术革新的需要,能进行一定的研究开发的能力,具有帮带中级技术人员的能力。

三、“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下,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应对比较

按照“决定”的政策导向,“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在教育职能的分解上已经融入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之中,它不是孤立的教育形式。但从培养人才的特性出发,两类人才培养的教育主体是明确的,即中职教育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主要承担者,高职教育是“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就两类人才的培养要求,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要在教育性、知识性和技能性三个维度上做出各自的教育回应。

教育性所涉及的重要内容是教育观和人才观,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就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目前在教育界通俗的说法是“技工”和“技师”的培养,即中职教育培养的主体是“技工型”人才,其专业性突出,他们的先发优势就在于职业技能技巧熟练,毕业后能零距离上岗,进入岗位有“技术强、上手快”的特点;高职教育培养的主体是“技师型”人才,这类人才掌握所学专业领域的新技术,实践动手能力强,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完整,具有技术开发和创新的能力。

根据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不同,中职和高职的教学安排也有不同。首先是课程设置,中职的专业课程是根据专业的必备技术和能力来设置的,单科式课程较多,而专业理论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弱;高职的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根据专业的核心能力配置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结构是以“课程模块”方式,专业学科群特征明显.体现—厂专业知识的体系化和系统化增强。其次是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中职的教学中应用性技能与应用性知识密切相关,通识知识注重基础性和工具性,专业技能重视适用性;高职的教学同样强调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统一,但在“技能”与“智能”的培养上,强调智能性与技术性并重,前沿性的新技术学习比重增大,新技术开发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增强。再次是实践教学的要求,中职明确规定实践教学不少于三分之一,并将学生通过相应的初、中级技术资格等级率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高职也同样重视实践教学,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不少于四分之一,要求学生必须参与中、高级的技术等级资格考试。

另外,从管理的角度比较,中职与高职也存在较大差异。一是管理对象的不同,中职学生绝大多数是初中起点,而高职学生都是高中和三校毕业生,整体年龄相差3岁左右,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意识水平方面高职学生明显强于中职学生,所以在日常管理中,中职的“保姆式”管理成份多;于高职。二是职业定势的稳定性中职低于高职,中职学生就学动机分化明显,渴望学历提升的比例大于高职,由此增加了中职的职业思想教育难度。三是情感方面,中高职学生都是青春期的同行者,但情感的困惑和危机不少,特别是恋爱问题,学校对高职学生管理的重心是疏导,而对中职学生管理的重心是教育帮助。

注释:

篇4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学设计探索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对于课堂教学非常重要。教师要准确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材提供的内容,制订出切实、详细、可行的教学计划,并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笔者根据中职学校艺术类学生学习情绪低落、自控力较弱、学习较为被动等特点,对课堂教学设计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高职与中职的区别和联系

高职与中职是国家教育层次上的区别,中职属于国家基础教育,高职属于国家高等教育。中职教育培养的是掌握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中从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的技能型人才,一般只需要具备把握技术操作层面或经验层面的工作过程的能力。而高职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人才除须具备高等教育相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素质外,“高”在知识、能力素质和“高”在高职教育的毕业生不仅能够熟练应用岗位工作技能、技术,还要有能力驾驭策略层面的工作过程…,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简言之,中职是培养技能人才,而高职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人才。所以,高职和中职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便有了很大的不同。

在中职学校,面对着一群对社会和工作没有一点概念的没长大的孩子,如何开展教学?起初,学生饶有兴趣的听我讲课,对知识显示出了极大的求知欲和兴趣度,但是真正开始实践作业期间,他们的表现让我非常不解甚至于失望。以虎头蛇尾结束我的课程。经过反思,他们年龄太小,思想不成熟,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开始琢磨,适合中职生的美术教育方式是什么呢?

二、中职美术教育的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即培养具有初级劳动技能的学历教育。其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四类: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业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成人中专”)。进入新世纪,传统的四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步趋同,办学形式也日益接近,国家已决定通过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等方式,逐步打破部门界限,推动它们走向融合,统一规范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

而美术教育,很早之前就开始了,一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加速发展,中国美术设计行业也被带动,,美术设计的相关行业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业之一。市场需求的大幅度提高使得全国高考呈现出美术报考热。各个中职学校也纷纷开设美术设计专业,一夜之间,似乎美术教育已经四处开花。但现在中职美术教育又是什么现状呢?我认为,有这么几点。

第一从学校来看,课程安排死板,教学模式固定,过度重视电脑软件课程的安排,忽视美术基础的掌握和基本审美,正犹如“打了膨胀剂的西瓜”。

在全国的中职美术教育中,有很多的中职学校美术课程安排固定化,素描、色彩、构成、电脑软件等等,多年来一成不变。当然我们不可否认,能熟练运用电脑设计软件是中职学生直接去就业的主要手段。但绝非是最重要的手段。而且教师在教电脑课时没有具体课题,学生也没实例可做,与毕业后的工作没有根本联系,几年学下来一走上工作岗位又是一无所知,从零学起。更何况,对于这群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面对枯燥的电脑操作工具实例,他们真正踏实认真的完成的很少。所以,在工作后,那些学到的少之又少的知识基本都还给了学校。

第二从教师来看,目前开设美术专业的中职学校很多,但中职学校的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受过系统完整的美术设计教育,好一点的教师是纯艺术或者工艺美术出身,还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大部分的教师却是“半路出家的和尚”,充当学校的“救急者”,哪个岗位缺老师就去哪个岗位,所以说,在中职美术教育的起步阶段,他们中很多都是依靠自学或各种培训来了解美术设计的。除了很少一部分拥有从事设计工作的实战经验外,绝大部分教师在美术相关的实践上显得有些苍白的。他们中少数有扎实的美术造型功底和良好的审美品位,但是对于美术设计这种面向市场的商业,同样掌握不足。那些“救急者”就更不用说了。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又当如何走入工作岗位呢?

第三从学生来看,中职学校的学生都在14—17岁左右,大多是成绩较差考不到大学的、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导致的问题学生(网瘾学生、打架学生、极度孤僻学生、残疾学生等)。这些学生群体不要提美术基础,最基本的学习习惯可能都很匮乏。但是好的是,他们的思想比较活跃,能主动大胆的与老师交流,发出提问,如果教师再加以引导,无疑更好的完成了教学,更有可能迸发出新的火花,真正达到教学相长了!

三、给学生一个个成功的机会

职校学生意志较弱,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及方法技巧的介绍上要切合实际,难度适中,可操作性强。给学生设计一个成功的台阶,让学生在积极的尝试中积累经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在一次色彩讲评课的听课活动中,我给每个同学都发一张小纸条,纸条上是有关色彩画的几个评价标准。有了这个标准,学生可以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这张小纸条就像一个小台阶,它提醒学生站起来后从哪里开始讲。借助这个平台,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篇5

关键词:中职教育特色;中职学校特色;特色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012-04随着劳动力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中职招生竞争日益激烈,中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直接决定着整个系统的吸引力,中职学校是否具有特色则成为其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为此,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中职教育特色、学校特色、特色学校打造的系列问题。

一、从特色内涵中解读中职特色的层次性

中国对特色涵义的认识由来已久。古人将生活中的特色现象加以归纳,认为“事物之独胜处曰特色,言其特别出色也”。“名”、“特”、“优”三者总是紧紧地连结在一起的,特色的“色”不是仅仅作用于人们视觉器官颜色的“色”,而是与音色、货色、成色、足色等词中的“色”一样,指物品的质量。特色,就是事物特殊的质量、特殊的品质,是“对内能表现其自身的价值,显示自身效益,促进自身发展,对外能发生影响和作用的独特的品质、风格和特点”。特色既可以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也可以表现为人多我少、人有我无。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集中绝对优势力量和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

特色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特色是指有别于其他事物之处,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某些落后的乡间习俗也可以称之为特色,但这样的特色是为历史发展所抛弃的东西。就职业教育特色而言,它就包括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色,职业学校之间相互区别的特色,同一类学校之间显著不同的特色学校等,是多个范围和层次特色的融合。狭义的特色则不仅在词义色彩上专指褒义,而且相对明确地指明了是在具体的哪个层次和范围内特指的哪些特色。狭义特色指称具体、明了,可操作性强,便于示范、模仿。狭义的特色与特长、优异、杰出等概念具有相近的含义,在特定的比较范围和层次上具有与其比较对象不同的特点和个性。但是,就其所代表的一类参与比较的对象而言,又表现出亚类和细小类别的共性、典型性,是更高层次上的个性与较低层次共性的辩证统一,更是大范围的特色和个性与小范围的共性、代表性的辩证统一。由此可见,特色水平的层次性,是按照由共性向个性转变的区间形成的。越是层次高的特色,体现出的特色就更具有行业或领域内的共性;越是下层的特色,就越具有针对具体的地域、学校、专业、文化等的个性化特征,其示范推广的范围相对越狭小。就中职学校特色而言,其最高层次的特色是中等教育性和职业教育性。中等教育性,是其区别于小学和专科学校的层次特点,这一层次特色决定了其教育的程度、内容的难度特征;而职业特色,决定了其不同于学术教育和基础教育的特征,强调的是技术过硬,操作熟练,对知识只消够用即可,体现出鲜明的职教特色。二者有机结合,就形成了中职学校区别于普通高中、大专院校的特色。但是,这些特色在各个学校的具体建设和进一步发展中是相互作用、具体地融为一体而发挥作用的,体现出鲜明的整体性。

从特色水平的层次性及其发挥作用的整体性看,中职特色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指中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中教育的特色,突出表现在职业性、技术性上,以及由此形成的实训方式等系列差异上;二是中职学校表现出的局部特色,即某中职学校在个别地方表现出不同于一般中职学校;三是整体上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特色学校”。这样,就可以划分出中职教育特色、中职学校特色、中职特色学校三个层次。从特色发展的三个层次看,中职学校特色必须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也就是说一所中职学校首先需要具有不同于普通高中的特色,其次才是自身学校在某一方面不同于其他中职学校的局部特色的展示,在某几个方面集中形成特色,或者某一方面的特色获得长足发展,形成了自身具有标志性的不同于一般中职学校的特殊性。当这样的特色扩张,逐步成为影响学校发展的全局,这时学校也就逐步向特色中职学校迈进了。因此,中职学校特色发展的内涵,实际上包括初期学校形成状态的特色发展和后期走向特色学校的发展两个阶段。由于从发展过程上定义其内涵,存在因不断发展而难以进行定性判断的难度,因而只能从其处于某一阶段的相对稳定特征予以描述,这样主要就是对中职学校特色和中职特色学校的内涵做出阐释。

二、中职教育的特色内涵解析

中职特色中居于顶层的是中职教育特色,它是对整个中职教育系统的特色展示,是相对于普通教育和高、初等教育体现出的特点。中职教育特色,从学段上区别于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的特点,呈现出过渡性特征。在欧美发达国家,大都将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过渡阶段,直接并入综合高中教育或继续教育之中,以升学为主要导向对学生实施初级技术和文化素养的双重教育。在国内,这种阶段性特征相对明显,似乎是不言自明的特色,因而很少人对此做深入系统的研究。另外,由于建国以来我国的中专教育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这也导致一些教师误认为中专教育,已经从职业和年龄段上对中职教育特征的重视,只消沿袭过去的做法就行,而没有意识到还需要中高职衔接和以升学为导向,只是到了近年才开始关注到其过渡的特征。那些从普通高中转化而来的中职学校教师和领导,一开始也忽视了其职业性,直接照搬普通高中的教材、教法,毕业生在用工市场上技能缺乏的问题日益凸显后,才开始逐步突出中职教育的职业性。由于中职学校这两大特征的客观存在,目前在一些中职学校开始了升学和就业分班教学的做法:一些学校则在课程选修上实行就业导向与升学导向的区别,由学生根据自我发展规划自主选修课程。对升学导向的课程,增加文化课的深度和门类;对就业导向系列则增加实训课程,增加校企结合的教学内容。这些做法都是依据中职学校的中间过渡性和职业性特征而采取符合实际的有效举措。

中职教育的职业性日益彰显。职业教育在举办初期由于沿袭普通教育的办学路子,追求标准化、全面发展、扎牢基础等目标,尤其是中职教育高中化倾向严重。因此,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的前十年,中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逐步意识到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征。于是,许多文章都特别强调中职的职业教育特色,强调职业教育区别于学术教育、基础教育所具有的独特性。作为中职教育的职教特色,是以其职业教育办学思想为指导,以行业、企业导向为引领,彰显“职业人”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强调师徒式动手训练方式等,来全面地、多维度地展现其不同于普通教育和学术教育的特色。对各中职学校而言,从职教的企业文化特色、专业设计的市场对接、实训基地企业化建设、教师的“双师型”、项目教学、工作程序导向教学、订单式培养模式等特有的系列建设内容中,全面地体现出职教不同于普通教育的鲜明特色,尤其以特色专业品牌彰显其区别于普通教育不分专业的特征。对整个中职教育而言,培养出大批技术过硬、受社会欢迎的初中级技术人员就是整个中职教育的最大品牌。此外,还开展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岗位职业培训、成人继续教育等类型的综合性职教活动,这些展现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特殊功能,无不彰显其区别于普通教育的职业特色。

三、中职学校特色发展内涵解析

中职学校特色是从学校层面看,此中职学校不同于彼中职学校的独特之处。它是中职学校为避免雷同发展、实施差异竞争策略的根本路径,是其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因而又称为办学特色。有研究者认为,中职学校特色的内涵可这样概括:“一所学校在办学思想、办学体制、教育教学改革、管理模式与方法、培养人才规格类型、育人手段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的风格。”这是对中职学校处于特色发展量变阶段特色做出的描述。其量变性表现在:一是只是局部特色的显著阶段,整体特色还处于发展之中,还在努力形成和发展多维特色的阶段;二是其特色的水平和影响力,还不够成为区别于同类学校的标志。也就是说,其个性化的东西还没能突出到影响整个学校全局的水平,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努力,才能进入特色学校的行列。尽管还是量变阶段的局部特色,但也应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和本质,并有科学理论为基础和支撑,这样的特色才具有示范的价值,才能形成示范的标示度,得到社会的承认,对内对外产生出较强的影响。从中职学校局部特色的内涵中不难看出,中职学校依据自身特点和服务的区域经济特征所形成的特色结构及其成分比例,从学校具体特色结构和核心要素上,明显地体现出此学校不同于彼学校的个别特色,是在中职教育整体特色之下的学校局部特色的彰显。

从中职学校特色结构的成分构成看,其结构必须呈现出实训基地建设、职教文化特色、“双师型”教师数量水平等某方面不同于其他中职学校的特色。在这些中职教育要素大体相同、水平和结构相异的变化中,主要借助各要素之间的组织关系及内部子要素的变化,让各学校结合自身的环境和现实可行性,打造出各自的办学特色。比如,顺德陈村镇职业技术学校,根据其兴校之初设备简陋、缺乏名师等很差的办学条件,在反复讨论中独辟蹊径,在培养学生创新力上狠下功夫,持之以恒地努力狠抓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专利技术申请方面走在全国中职学校的最前列,成为全国有名的创新型中职特色学校。如果说中职学校特色定位只是特色结构要素设计上的静态呈现,那么围绕特色定位所进行的发展则呈现出学校特色的动态生成性。首先,办学机制特色是保障特色定位得以实现的关键。在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共建中职学校过程中,能否发展出有特色的内容,关键就看是否有建设特色的机制创新。如惠州商校职业教育集团,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创新集团化办学体制和机制,走上了做强做大的特色发展道路;其次,校园文化最能根据中职学校特色发展需要,体现出学校每一阶段的特色追求。因此,围绕学校特色发展建设富有学校个性的校园文化,则成了体现学校特色理念、专业设计、打造教学模式等系列特色优势的发展核心。再如,长安职业高级中学形成的德育上墙,师生心里话写在墙上、靓妈妈班主任等,就形成了该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特色文化;最后,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在于特色专业建设,而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特色专业素质。这种特色专业素质是根据学校育人条件、风格、长期的文化积淀形成的,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专业素质目标、专业训练内容、训练方式,以此培养出具有不同于同类中职学校相同专业毕业生的精神风貌、人文素养,拔尖的一流技术。要建成本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专业特色,就需要在构思和相关要素建设上有所创新,及早实现对其他学校的超越,以创新优势引领学校特色专业的发展。

四、特色中职学校内涵解析

由于特色学校中的特色没有数量标准的规定,因而人们对特色学校的理解具有多层次的特征:一是将具有局部特色的学校理解为特色学校,以偏概全地将突出的、个别的“强项”或优势看做了整个学校的特色,而将其理解为特色学校;二是把特色学校看成是学校整体改革的产物,认为特色应体现在学校的各个方面。这种观点认为特色学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整体观念。在创建过程中,需要学校全体成员扎实协调地工作,使创建特色学校的改革目标和基本要求扩展到学校教学的各专业及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一种学校文化,表现为学校独持的风格或精神;三是以现有国家和省级示范校为标杆建立的“高台阶、高门槛”特色示范学校。这些学校设备一流、师资一流,治校有方,教学得法,品牌专业声名远播,英才辈出。实际上,主要展示的是中职教育特色和一流水平的学校特征。这三种理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职学校的特色都是首先出现个别的项目优势,在此基础上努力地坚持发展成为学校群体共同的追求,使个别的强项发展成一套整体的学校文化模式,随后逐步升华,不断提高社会知名度,发展为富有特色的“名校”。那些具有个别项目特色的学校,还只是向特色学校发展过程的初级阶段学校,因而本研究只是将其作为学校特色予以研究。只有当中职学校的特色已经相对稳定,而且其特色可以代表该校并成为学校的标志之时,才能称之为“特色学校”。从这一界定的内涵看,我们的阐释更接近第二种理解。

从特色中职学校是学校待殊性在办学过程中的成熟体现,其特色表现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师资建设、专业设置、教学风格、教育管理等诸多方面可以看出,特色学校首先是个性化的学校。特色学校的个性表现在独特的办学价值取向。无论从教育观、人才质量观,还是教师观和学生观上都有其独特性,从学校办学方向、办学目标、管理模式的选择和形成学校文化的特质上全面展现出学校特色;其次,特色学校是成功的学校。特色学校必须以成功性做基础,才能使其特色具有稳定性。因为“特色”既是经验的积累,又是经验的发展,只有获得成功的经验做基础,才能让学校行政部门和教师信服,将学校的局部特色逐步发展为全局特色;最后,特色学校具有高于一般学校的质量、管理和科研水平。特色学校需要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认可,就必须依靠其特色取得高于一般学校的教育质量,在教育管理上具有高出一般学校的效率,形成依靠教育科研不断创新、完善特色的机构和机制,这样其质量提高和特色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相反,如果学校的质量一般,就不会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关注,特色学校就会因特色不能对教育质量做出贡献而被忽略,从而得不到认定。如果缺乏持续创新的教育科研力量,即使被教育行政和社会认可为特色学校,也会因科研支撑不力缺乏可持续发展,昙花一现迅速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因此,具有某种显著特色、成绩卓著,为社会所公认的学校,才容易被教育行政命名为特色学校。有研究认为认定特色学校的总原则为:这所学校的特色是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的,对教育实践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针对性、创新性很强,符合教育客观规律,并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的,有比较稳定的、独有的特色。

特色学校的形成,主要在于其发展出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特色。就中职学校而言,除了形成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特色文化和特色专业外,利用富有特色的教师队伍开发适应众多学生需要的选修课程,也是体现各学校个性的重要途径。尤其是班级作为学校的基层单位,更是全面展示特色学校建设的需要。当整个学校的班级都具有与学校一致的特色之时,班级也就成了特色学校的载体和有力的支撑点。特色学校依靠纵向的特色文化建设、特色师资建设、特色专业建设、特色实训基地建设、特色课程和教材等覆盖各个班级的建设内容,从不同侧面展示其作为学校的特色,但更重要的是需要由这些纵向特色综合形成为各个班级的特色。各班级不仅是学校特色形成的载体,而且是学校特色发展、发育的细胞,特色学校的形成最终依靠的是各个班级的特色建设。首先,营造富有专业特色的班级文化。围绕学校特色和专业班级打造班级文化,将专业核心理念引入班级,让各班教室充满专业气息,展现出学校特色文化;其次,积极开展富有专业特色的班级组织活动。让学生围绕专业主题开展活动,在专业实践活动中让师生体验出专业特色的意蕴;最后,实施学校和专业特色融为一体的班级管理。结合专业特点建立企业化组织机构,实施企业化的制度管理;根据学校特色发展的整体需要,实施发展性评价,开展富有专业特色的就业与创业指导,把企业的文化特色渗透到班级管理之中,强化学校特色意识和归属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引导班级师生以学校特色的形成为自豪,把学校特色的形成作为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将学校特色渗透到班级建设之中,深入师生心中。班级的特色建设,将纵向延伸的特色汇聚到班级这一点上,实现特色学校建设以整体特色为纲,以班级建设为目,进行纵横交错的网点连接,呈现出整体上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特色,为走向特色学校的全面发展开辟道路。

总之,特色学校的特色强调的是以整个学校为核心的全面性特色塑造,是对个别专业、个别学科特色建设的超越。从特色的量变到质变区间中,中职特色呈现出中职整体教育特色、中职学校局部特色、中职特色学校三个层次,三个层次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其特殊性。对其进行系统阐释,有助于从国家战略上抓好整个中职系统的特色打造,从大面积的中职办学上凸显各校的办学特色,打破千校一面的现状。最终,有益于办出全方位展现中职特色的特色中职学校。

参看文献:

[1]孙孔懿.学校特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篇6

[关键词]教育技术;职业教育;信息技术;铁路行业

中图分类号 : G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一、铁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

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教育形式,在当今社会的教育体系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我国是被十分重视的教育形式,而职业教育则一直不被看好。通常,职业教育被认为是高等教育的补充部分。这与我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有一定的关系,但更主要的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较低。目前,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我国的一线产业工人,即技能型人才,而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管理型或研究型人才。这让人感觉到接受职业教育远不如接受高等教育好。其实,技能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只是职业分工不同,未来发展还是要看个人的努力。并且,就目前的就业形势而言,技能型人才也是企业的稀缺性人才。

铁路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铁路行业的技能型人才,是铁路行业发展的基础和命脉。好的职业教育,对提升铁路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提高铁路行业的发展水平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培养一名优秀的铁路司机、一名优秀的检修人员、一名优秀的调度人员都是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精力和费用的。这是由于铁路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求较高,通常铁路行业对从业人员都会做技能鉴定工作,合格者才准许上岗。铁路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是铁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而更主要的一部分则是铁路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相比,更贴近实际工作内容,更关注岗位技能的需求。这就要求了铁路职业教育要加强实际操作技术,同时兼顾专业理论学习,即理实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另外,由于我国的铁路职业教育长期按照计划经济体制要求发展,对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办学模式还需要做多方面的更新和改进。如,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和订单培养等。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特点

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势头迅猛,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广泛的“慕课”、“微课”等新式教学方式的热潮。实际上,这些新式的教学方式就是把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扩大了教学对象,增加和改善了教学方式。以新加坡为例,他们就在1997年到2014年的十几年间,出台了三次教育总体规划,来促进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其中第一个总体规划提出,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第二个总体规划提出,教学中心由“教”转“学”,并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第三个总体规划提出,学生能够利用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也就是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必须以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然后逐步增加教育教学资源,最后达到学生可以利用它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那么我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即讲授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和互动学习模式。

1、讲授学习模式

讲授学习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本质区别,就是把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信息化处理,即把课堂搬到了网络上。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凭借网络平台达到广泛传播知识的目的。“慕课”和“微课”就是这种教学方式。国外著名高校都分别加入了“慕课”行列,制作视频公开课,供学生选择和学习。而“微课”则是一种更加灵活的课程组织方式。我国各大学也都制作了许多视频公开课。这些都给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在网上学习这些课程。很多教育专家也把这一现象认定为是一场教育领域内的革命。

2、自主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模式就是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现代教育技术。与讲授模式相区别,自主模式下的信息资源是分散的、零散的,需要学生自主选择。如,百度文库、专业论坛、文献期刊数据库等。由于网络资源的丰富,学生可以利用它大量的学习专业知识,这就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大有益处。但,由于网络资源数量庞大,这就对学生的资源检索能力和专业基础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如果教师对学生有效的引导,往往会减少学生大量的检索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3、互动学习模式

互动学习模式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远程交互学习的现代教育技术。由于网络可以跨地域进行信息的传输和交流。这就给实时的远程教育提供了可能。实际上,远程教育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由于早期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远程教育的发展。比如网络传输的速度较慢、声音和画面的效果较差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神十航天员的太空授课。这个课堂里的学生人数众多,部分学生还可以现场交互,这就极大的丰富了教育教学形式和提高了教学效果。当然,先进的信息技术是这种学习模式的保证。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铁路职业教育的融合

现代教育技术与铁路职业教育的融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资源的融合

铁路行业的专业书籍、专业规程、实际工作内容都可以以信息资源的形式上传到网上供学生或业内人士学习。由于,网络资源庞大、并且缺乏一定的专业规划,所以对学习者来说并不是十分方便。那么,未来我们可以建立铁路行业的电子阅览室,供学生和业内人士学习。另外,对于铁路职业院校也可以考虑建立虚拟实训室。列车的虚拟驾驶室就是一例,它可以在学生不能进行列车实际操作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2、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方法的融合

由于学生可以利用信息资源学习,那么学校的教学方法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改动。这一行动也被称为“翻转课堂”。在铁路职业教育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为学生设计自主学习的计划和目标,也可以借助信息资源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

3、现代教育技术与技能评定的融合

技能评定主要是考察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方面。那么现代教育技术也可以在其中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说,将大量的笔试考试形式更换成机考,这样即节省人力也便于更灵活的安排考试时间。另外,信息技术也可以再现工作现场的具体情景,这样就可以更加方便的考察从业人员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

四、小结

现代教育技术与铁路职业教育的融合可以提高铁路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也有助于铁路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发展,是当前铁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祥恩. 虚拟现实技木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1,290:96-100

篇7

金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余丽华

[摘要]高职助产专业是职业教育的范畴,学生毕业主要在各级综合性医院、妇女保健院、计划生育指导站从事妇科护理、产科护理及计划生育技术操作工作,需要较强的岗位实际知识应用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职业教育的核心是通过综合能力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助产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将打破传统助产专业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有机联系起来。我们通过课程改革与开发,形成了助产专业典型的工作任务表、助产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形成助产专业职业技能训练项目、构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助产专业课程体系,力求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助产人才。

[关键词] 助产专业 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开发

高职助产专业是职业教育的范畴,学生毕业主要在各级综合性医院、妇女保健院、计划生育指导站从事妇科护理、产科护理及计划生育技术操作工作,需要较强的岗位实际知识应用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现将我院助产专业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讨如下:

一、开发理念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通过综合能力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传统的学科系统化的课程,重视文化基础教育,逻辑性强,提供了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但这种模式忽视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提供的职业学习机会与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因此很难从根本上满足助产学生就业岗位的要求。

助产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将打破传统助产专业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第一,在主观上将助产专业职业工作作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而不是具体分析那些“点状”的、缺乏有机联系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或能力点;第二,在培养目标中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被动地适应能力的训练;第三,构建“工作过程完整”而不是“学科完整的学习过程”。通过这种职业教育,让学生获得综合的助产士职业能力并保证这些与职业相关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在结果上的系化。

二、课程开发方案及过程

助产专业调研:

1调查方法:采用访谈、发放调查表、收集一线工作的助产士工作日记,工作场境摄影及录像。

2 调查对象:各级医院管理层(分管医疗院长及护理部主任)、一线成熟助产士、护士长,一线妇产科医师、助产专业毕业生与实习生、妇产科病人。

3调查内容:通过职业岗位调查与讨论分析,形成助产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阐明助产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发展趋势、人才结构与需求状况。同时,分析助产专业教学现状,寻找其差距,为助产专业课程改革提出原则性建设方案。调查内容为:

(1)助产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有哪些?毕业生需要哪些工作能力?

(2)助产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哪些?

(3)助产专业培养目标、宏观基本定位。

(4)助产专业与护理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的共性与区别点。

(5)助产岗位中相关的不同层次人群从不同角度对助产专业有何的评价?其期望值与认同感如何?

(一)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助产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是对助产士职业中需要完成的任务与完成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分解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掌握助产专业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

1.工作任务分析专家的确定:选择一名具有职教背景,与助产专业无关的、善于激发并整合实践专家的思维、有较强的组织及时间控制能力的教育专家。

2.选择10-12名实践专家,她们都是在妇科、产科、计划生育岗位直接从事妇产科及助产工作的助产士、医师以及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其中从事妇科工作3名、产科工作4名、计划生育技术工作3名、儿科工作2名。均在该领域工作10年以上,并分布在省内助产专业毕业生就业区域内。

3.召开助产专业实践专家研讨会:

(1)实践专家个人职业历程介绍:开会前,先请各实践专家填写个人职业历程表,并举出其在职业发展中最重要的阶段,并列出每一个阶段3-4个实际从事过的具有代表性的任务实例,特别要提出具有挑战性,提高了工作能力的工作任务。

(2)助产专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汇总:首先向实践专家解释完成汇总工作任务的步骤,其次,将实践专家按不同领域进行分组讨论。第三,按照从工作领域到工作任务再到职业能力的顺序进行列表汇总。

三 课程开发结果

1.形成了助产专业典型的工作任务表(见附表1)

2.形成助产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见附表2)

3.形成助产专业职业技能训练项目(见附表3)

4.构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助产专业课程体系

四、讨论与分析

(一)助产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基本原则为:①工学结合,以职业活动为导向②突出能力目标③以工作情景为载体④强化能力实训⑤以学生为主体⑥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反映旧的课程教学观念的相反原则是①以知识系统为导向②突出知识目标③课程活动、问答、习题、巩固知识④用逻辑推导来训练思维⑤以教师为主体⑥知识理论实践分离的课程教学。

(二)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是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发展而来的。高职高专助产专业培养定位是医疗领域的一线从业者——助产士,是典型的职业教育专业。所以,助产专业课程设置与开发必须与临床岗位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专业教学需要的自己独特的视野,构建有别于传统普通教育的专业教学体系,形成适合工作岗位的职业教育的专业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袁玫,周海燕,马楠.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篇8

1.国外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经验

国外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各有特色。英国是最早提倡终身教育的国家,并不断完善其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德国非常注重员工培训,政府官员、管理人员、企业内部各级人员都要接受成人继续教育,并建立起以动手能力为特色的职业培训体系。美国以社区学院为特色,成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规模最大的国家。加拿大的教育很注重能力培养,其最突出的是建立起以能力为教学基础的CBE教育思想体系。日本积极推进终身教育,是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虽然各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各具特色,但体现着共同的发展趋势。

(1)建立需求导向的培训制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首尔召开了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教科文副总干事鲍维尔在主题报告中提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是通向未来的桥梁,但是,必须有一条由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导向的就业道路,否则我们就是在制造新问题。由此可见,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重振活力和更加协调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计划,而且是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就业结合的新局面——我们需要把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联系起来的新模式,使教育、培训、就业和社会福利几个方面工作在一个国家内、在国际范围内联系起来。”近年来,社会伙伴合作办学已成为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流模式。社会伙伴合作办学就是政府各级教育部门、就业部门与社会的工业部门、雇主组织和工会组织等通力合作,对于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方向、内容等进行协商,同时就业部门、经济部门、雇主组织等越来越多地参与职业教育的管理和决策。在这个机制中,政府除了从事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实际办学以外,还要起到组织领导、协调办学、建立质量保障制度等作用。而各种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就业需求的信息,提供有效的实习、培训场所和就业渠道,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动态,提高培训质量,建立需求导向的培训制度。

(2)职业教育和培训终身化。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会议主题是“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这表明职业教育终身化的趋势已被国际社会所重视,并因其重要的意义而被提倡。目前,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正逐渐融入终身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不再被看做是终结性教育,过去那种认为只靠一次教育或培训就能享用终身的想法或做法已经过时了。20世纪90年代各发达国家纷纷实施“终身学习”或“继续学习”计划。例如,瑞士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包括更新知识和技能、获得新资格的职业继续培训和高级专业考试,面向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等。英国于1998年提出了建立“产业大学”和“个人学习账户”的设想,以便使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接受开放式的远程教育和实施“终身教育”计划。日本提出终身职业训练及终身技能评价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方向,并努力建设面向21世纪的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体系。美国早在1971年就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终身化的职业教育——生计教育。生计教育作为一种终身意义的职业教育,它的推行实施得到美国联邦政府及美国职业协会等组织的广泛支持。

(3)职业教育和培训内容的综合素质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以能力为本位。过去的技能主要是指任务能力,即与完成具体任务相对应的具体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能力标准就是任务技能清单,培训课程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发的一系列任务技能(或称教学模块),能力评价的依据就是直接观察个体对这一系列具体任务的完成情况。这种任务能力观是传统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内容设计的理念基础。在现代职业发展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能力观。一种观点认为,个体的一般素质对于有效的工作表现是至关重要的,一般素质是掌握那些特定的、具体的任务技能的基础,也是促进个体能力迁移的基础。一般素质包括相关知识、分析与综合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判断力、创造力等,它们往往能应用于许多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在此基础上的职业教育的内容,强调的是一般素质的培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将一般素质与具体的职业岗位或工作情景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的职业教育的内容是将一般素质与任务能力结合起来。最近,德国、澳大利亚提出的关键素质概念,英国的核心能力概念,美国劳工部提出的包括资源合理支配、人际关系处理、信息获取利用、系统分析综合、多种技术运用的五种能力以及技能、思维、品德的三种素质,等等,都是新的能力观的体现。

(4)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国际联合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劳动力在国际和国内流动量加大,顺应这一变化趋势,职业教育与培训也开始建立国际化的职教合作网络和运行机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世界职教领域国际合作的主要组织者,目前已建立的联合国职教信息网络,是连接了128个国家的一个职教实施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要在德国波恩建立一个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提供职教研究与发展信息,培训职教人员。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也在发展。中德两国政府近20年来进行了下岗妇女再就业、关键素质培训等多项专题项目合作,最近又结合中国政府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以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为目标的综合性职教合作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双边以至多边的合作办学或合资办学,成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又一新形式。

2.国外职业教育和培训经验的三点启示

(1)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培养实践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开发人力资源的重点是培养,关键在应用。职业培训从其本身特点看,是由实践上升为理论再指导实践的知识螺旋积累过程,是发现人的潜能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建设中真正需要的就是这种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人才,要培养造就的也是这种不断更新知识和思想理念的专业人才,书本理论知识只是对这种专业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重视人才的开发,又要重视人才的应用;既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又要重视人才的自身培养;既要重视人才的基础知识,又要重视人才的知识更新。这里说的培养和知识更新的重要途径就是职业培训。

(2)政府部门在职业培训中要站准位置,发挥作用。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政府有关部门除了必须重视职业培训外,还应该摆正位置,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一是要发挥对职业培训的规范作用;二是要发挥对职业培训内容的指导作用;三是要发挥对培训市场的监管作用;四是要发挥对职业培训的激励作用。

(3)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协调好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从教育规律和各层次教育对象的特点分析,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环节,是公民必须经历的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是系统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书本理论。它以提高公民的学历层次为主要特征,为提高公民素质和就业准备打好基础。职业教育是公民到达就业岗位后的一种继续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与工作岗位有关的知识、技能,并根据社会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更新和掌握新知识,从而提高工作的适应性和开拓能力,进一步开发人的潜能。如果说基础教育重视的是提高人的学历文凭的话,那么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就应注重提高人的工作水平,职业培训是终身教育的基本形式。

二、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建设的实践和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我国就业问题的挑战,展开了以就业、转业、创业能力建设为本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建设。职业培训教育在适应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现行的职业培训教育无论在体制上,还是其他方面,都存在许多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与“缺乏一个既符合国情市情又符合市场运作规律、适应职业培训需求的体系”有关。

1.职业教育和培训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第一,政府及企业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职能问题。全社会的职业培训应该有一套完整的法规制度。具体来讲,就是要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收费和培训管理权限等方面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统一、规范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培训组织、人员在职业培训方面的权利、义务等具体事项。目前,我国在职能界定方面,一是政府对职业培训应提供何种支持和服务,承担何种责任和义务界定不够明确;二是企业及中介组织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界定不够清楚。

第二,职业培训教育的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市区无论在政策与财政支持、还是在实践方面发展速度较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二是企业间发展不平衡。有的企业职业培训有声有色,对企业经营起到极大推动作用,而另外一些企业欠缺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意识。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48.4%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所在单位没有对技术工人实行中长期培训计划或措施。在问及“您参加工作后获取新知识、新技术主要来源”(多选择题)时,90.2%的被调查者表示是自己在工作中的积累;31.1%的被调查者表示是参加单位的培训;18%的被调查者表示是参加社会有关部门的技术培训。三是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人们在观念上存在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情况第三,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实用性,不能满足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下岗职工就业的需要。各种培训班名目繁多,费用不少,并且存在形式主义现象,培训效果有待提高。多层次、专业化培训体系有待建立。

第四,培训经费筹措和使用方面的问题。目前,除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经费由国家全额负担外,其他培训资金均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担负。对于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经费,调控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使用不规范,有些部门把其看做创收手段。在农村缺少政府有效组织的农民教育培训专项经费。

第五,宣传导向和观念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被扭曲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是当前阻碍职教发展的重要因素。现行教育的选拔功能被过分扩大,并且往往只以一种标准分数为依据,从而使教育过程演化成为应试能力竞争。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人的多样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被忽视,教育类型的多样化被异化为等级化,不同教育类型的分流变为选拔和淘汰者的归类,行行出状元的思想被否定,往往认为学业失败的学生才进入职业教育学习,对通过岗位职业培训和自学的人,其工作能力再强,也会因没有文凭而不被重视和重用。职教的发展得不到公正的对待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反映在政策上是待遇过低。

国内外的经验证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提高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有效手段。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强自我创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而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确实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总量不足;二是流失严重;三是技术结构不合理。以天津为例:截至2003年底,在83.5万技术工人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1.27%,高级工占9.83%,中级工占27.3%,初级工占61.6%。呈“金字塔”型,塔基过大,高级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发达国家的技术等级结构呈“钻石”型,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

2.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的框架

(1)将全面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任务”,确立第一资源战略和实施能力发展战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转业和创业能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一个瓶颈。同时,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人力资源是我国最具比较优势的潜在资源。把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将成为我国今后一二十年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必须确立人力资源“四个第一”的思想,即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任务;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实现富民强国的第一国策;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各级政府的第一任务。实施能力开发战略,实现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以提高全民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教育和培训的能力建设,使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解决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

(2)充分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指导作用,努力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政府在职业教育中承担的首要责任是政策制定、提供经费、协调关系、制定标准。技术和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其政策制定和办学必须由政府、产业部门和社会三方面建立新的伙伴关系来实现,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术为核心。在职业教育中增加公共财政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示范性职业学校和实训基地建设,为强化高技能性和实用型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通过减免职业学校学生的学费,使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对象更广,受教育的机会更大。在职业培训中要抓住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住市场需求信息,引导培训机构的培训方向,即以劳动保障信息平台为依托,通过网络招投标方式确定培训单位,由政府购买培训成果,以确保培训的实效;二是抓住职业技能鉴定和发放资格证书两个环节,确保培训的质量。实现职业培训运作市场化,社会培训资源集约化,培训考核鉴定标准化。

(3)树立学习型社会的理念,推进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整体改革。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除了教育共性之外,具有明显的区别。职业教育是公民到达就业岗位后的一种继续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与工作岗位有关的知识、技能,并根据社会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更新和掌握新知识,从而提高工作的适应性和开拓能力,进一步开发人的潜能。职业教育应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综合性。基础教育重视的是提高人的学历文凭,职业培训更注重提高人的工作水平。“职业教育的发展使教育第一价值得到提升”,因为,职业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用教育的方法使人的生活具有乐趣,职业教育给人们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课程类型,使更多的人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整个教育事业关注全民成为可能,关注每一个人,这是以人为本的认识基点。

篇9

一、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存在“脱离实际”,对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可谓是“五花八门”,比如有WEB数据库系统,有C语言,有3DMAX,甚至还有让计算机老师、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四年级学生也感到“摸不着头脑的”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等。当然不能说这些不是计算机课程,但是对大多数职业中学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学会的或是仅仅是学了一点皮毛,既然如此何必花这么多精力、财力和物力。近年来职业中学大有“兴盛之势”,但原来炙手可热的计算机专业却变成了一个非常冷门的专业,原因中有个主要方面是现在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实在太多了,但大多数却没有真才实学,或者只是对计算机知识略懂皮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不能不面对的现实。因此对于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师来说要“学会生存”必须思考“职业中学计算机课程到底应该怎么安排”?

二、对于计算机课程设置的建议

1. 课程设置应向“宽基础、活模块”方向转变。宽基础,即在中职教育的基础教育阶段,开设公共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应用为目的,将相近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组合和拓宽,为学生专业学习奠定宽厚的基础。活模块,即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按某一特定工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将课程分类,组成若干相对独立的模块。再根据不同的工种要求,对模块进行拼装、组合和调整,注重针对性、实用性,追求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应,加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2. 课程设置应与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成立由知名企业老总和专家组成的专业咨询委员会,及时地修订教学培养计划,要注意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与信息基础教育相区别,要逐步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收”的教学模式,过渡到“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逐步把本专业建设成为本地区计算机专业理论,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基地。

篇10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考试制度;配套制度;非正式制度

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遵循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和培养规律,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改革的有效探索。《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颁布以来,高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初步建立起多样化的技能人才招生方式,对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是,高职考试招生制度尚未形成良好的制度运行环境,仍然存在一些制度性缺陷。本文通过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10所高职院校的中层干部进行调研①,就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 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面临的制度困境

当前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缺乏良好的制度运行环境,既存在制度设计的不完善问题,又缺乏健全的配套制度供给和非正式制度予以改革支撑。

(一)制度设计不完善:技能考试作为分类选拔人才的工具有效性不足

高职招生制度改革是由制度非均衡引起的高职考试招生制度变迁。所谓制度非均衡,“就是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不满意或不满足、意欲改变而又尚未改变的状态”[1]。现代教育研究表明,具有不同智能类型和智力结构的人,对知识的掌握具有不同的指向性。形象思维强的人能较快地获得基于“技能”或“行动”方面经验型和策略型的隐性知识,而对陈述性的显性知识相对排斥,因此,形象思维能力强的人一般说来更适合接受高等职业教育。[2]由此可见,职业教育作为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具有独立的受众群体,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却缺乏与此相适应的独立的招生考试制度。鉴于原有招生考试制度的“供给”已经陈旧落后,无法满足新的现实需求,因此人们对旧有制度产生不满,导致高职招生考试制度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从而推动了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变迁。高职招生考试制度变迁的目的是对人才实行分类选拔、分类培养,通过增加技能考试,将具有较好技能基础和适宜读职业教育的人才选。也就是说,技能考试成为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才分类选拔工具。

然而,两年来的实践发现,高职招生考试制度实施与改革的设计初衷产生了很大背离,技能考试作为选拔技术技能预备人才的工具有效性不足。主要问题在于,招生对象普遍缺乏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导致技能考试无法进行有效考核。首先,普通高中是当前高职院校生源的主要来源,面对这些大多“零技能”的普通高中生源而言,技能考试只能考察出学生对某行业或职业的一种倾向好,这对于该学生是否真正适宜在该专业发展并没有实质性作用。其次,当前技能考试中对于技能的考核形式也无法测试出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调查显示,当前技能考试主要存在三种形式,一是以试卷形式测试理论技能,二是进行最为基础的技能操作,三是以普通面试替代专业综合素质测试,通过提问、才艺表演、作品展示等方式测试考生的专业通用能力。这些形式都难以测试出学生在高职教育专业学习中的能力素质匹配度。

(二)制度供给不足:配套制度不健全制约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效能的发挥

任何新制度的创立或者一项制度要发挥作用必须获得互补性制度的协调与配合,否则便会产生“制度供给不足”,即制度的供给不能满足人们对新制度的需求从而导致制度真空的存在或低效制度不能被替代。[3]当前,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配套制度不健全,已经出现严重的制度供给不足,阻碍制度改革效能的发挥,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尚未大范围实施。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是科学选拔技术技能预备人才的手段,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是确保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根本保证。因此,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是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是本。只有在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得到很好落实,学生都愿意报考高职院校的前提下,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分类选拔效能才能有效发挥,否则只能成为“无米之炊”。

二是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和评价方式不足以支撑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实施。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对技能教育严重弱化,导致高中毕业生在报考时不具备自主选择高职院校和专业的能力。同时,高中阶段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单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健全,也制约了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等多种招生方式的有效实施。

三是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分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显著增加了学校的招生成本,以自主招生考试为例,存在命题、试卷印制、组织监考、面试、阅卷、评分、录取等各个环节,在技能考试中还需要大量的仪器、设备、场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4],考试成本很高,但招考学校却没有获得专门的招考经费支持。

四是招生考试的监管机制不健全,高职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受质疑。由于制度执行中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高职招生考试存在多重乱象:部分高职院校不择手段抢生源,从根本上破坏了招生秩序;在自主招生、对口单招、综合评价招生等招生考试方式中,出现投机行为;在“3+2”中高职贯通招生办法中,转段考试流于形式,选拔性失效,如此等等,高职招生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已经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冲击了社会公信力。

(三)非正式制度起冲突: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成为制约改革的重要因素

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是制度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正式制度是指政府或组织以某种明确形式确定下来的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行为规范,而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可的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如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参与教育活动的人们总是既受到正式制度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各种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教育改革之所以产生各种制度阻力,很多是由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相互冲突所导致的。[5]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相互冲突,成为其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制度困境之一。第一,重普轻职的文化传统使得职业教育并未获得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应有地位,只有报考普通高校无望的学生才会报考职业院校。尤其在当前生源不足的背景下,多元化的招生考试方式只能望洋兴叹。第二,唯高考独重的思想观念制约高职招考方式多元化改革。高考的严肃性与公平公正一直为社会所公认,尽管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创设了多元化的招考方式,但从目前的反响看,除普招外的其他方式并未被社会广泛接受。对高职院校而言,普招录取分数相对较高的学校对其他招录方式兴趣不浓,录取分数较低的学校,担心诸如注册入学等毫无选拔机制的招考方式会带来学校生源的不可控,而且会降低学校声誉,因此,学校并不愿意对其他方式进行过多尝试和探索。对社会公众而言,对于除高考外的其他招生考试制度还存在许多偏见,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和学生家长仍然认为“只有参加高考后被录取,才是真正上大学”,而且“便宜没好货”的心理也导致学生宁愿参加考试也不愿通过注册入学等形式就读高职院校。由此可见,对于高职招生考试制度而言,现有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都成为改革的根本性制约因素。

二、 高职招生考试制度优化的路径选择

针对上述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中面临的制度困境,可从制度设计本身、配套制度建设和非正式制度融合三个方面进行制度优化的路径探讨。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组织结构

构建科学合理的内在组织结构是制度建设的根本。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关键在于分类选拔人才工具的有效性和多元招考方式推进的科学化。

1.完善技能考试内容和形式,建立分类选拔人才的有效工具和途径

“科学”与“公平”是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最重要的价值标尺,这决定了必须要提升技能考试的专业化程度,增强“技能考试”作为分类选拔人才工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此,应邀请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多方面人员,针对不同专业或专业大类的性质、特点及未来对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对该专业或专业大类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和能力的等级及权重进行量化,形成具体的、可测量的职业技能考核或职业适应性测试方案,强调考生的“文化素质够用,职业技能或职业适应性强”[6],使得技能考核既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又具有合适的难度和区分度,既体现基础性,又具有分类选拔性。

2.以专业大类对接招生考试方式,推动招考方式差别化改革

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特点、需求和模式,因此,招生考试方式的多元化应顺应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与专业大类紧密对接。调研发现,理工类专业最适合的招生形式依次为技能高考、对口升学、单独招生、中高职贯通;文经管类专业最适合的招生形式依次为技能高考、单独招生、对口升学、综合评价;艺术类专业最适合的招生形式依次为对口升学、单独招生、技能高考、中高职贯通;医护类专业最适合的招生形式依次为技能高考、中高职贯通、单独招生、对口升学;教育类专业最适合的招生形式依次为技能高考、单独招生、中高职贯通、对口升学。

鉴于社会对不同招考方式的接受度和不同招考方式取得的实际效果差异,建议实行招考方式差别化推进策略。一是适度放开单独招生,扩大可以开展单独招生的学校类型和数量。二是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招收三校生(中职、中专和技校)的比例。三是在师范和护理专业增加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数量。四是加大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比例,有限放开高职院校招收有实际工作经验者的人数。五是稳步慎重推进注册入学的改革步伐。

(二)完善配套制度,优化高职招生考试制度供给

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不仅依赖于内在体制的科学构建,还必须以整体性和全局性的战略眼光对与其相互关联的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进行同步改革与创新,形成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1.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

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落实就业准入制度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扩大职业教育生源的重要制度。当前我国社会蕴藏着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庞大的潜在需求,严格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并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正是将庞大的职业教育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的根本动力,是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有力杠杆。为此,必须全面推行并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议将就业准入制度纳入立法程序,促进就业准入制度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与协作,由人社部、教育部、工商总局等部门共同设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指导委员会,制定和完善覆盖操作人员、技术人员、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各类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克服当前“证出多门”、“管理混乱”、“资格证书含金量低”等问题,形成宏观指导协调机制,全面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程度。同时,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规定、随意招录未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用人单位责令整改并给予处罚,从严格执行层面将就业准入制度落到实处,保证基于职业资格的人才使用规范有序,从体制上增强社会报考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2.完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健全多元评价制度

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考试模式,但是,当前基础教育“单轨制”课程设置与分类考试的“双轨制”招生考试制度不匹配,存在功能性缺失。因此,基础教育应在课程的设置与安排、年度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学生成长档案的建设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程序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完善高职招生考试制度体系的互补性制度。第一,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劳动技术、通用技术类课程,并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学生在报考高等职业院校时,可根据报考院校要求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是否将技术课程作为考试科目。第二,开设高中生涯发展课程,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高中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课程的基本导向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明确自身发展兴趣、潜能,在选择学习中找到潜能匹配的专门领域,二是形成比较理性的阶段合适专业或职业发展取向选择,对未来专业或职业匹配的集群有初步的分析,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与规划未来的能力[7],减少报考的盲目性。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多维度人才评价体系。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要体现学生的不同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质,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模式,注重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深化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引导基础教育更加关注对学生因材施教以及学习兴趣和特长的培养,提供学生更好地适应多样化社会发展的选择性。以此通过评价标准多元化推动录取方式多元化,使高职院校能够真正招录到个性特质和潜能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学生。

3.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唯学历社会用人制度

高职院校绝大多数处在专科层次,而专科院校录取一直被排在本科之后,这在客观上加剧了高等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的看法,因此,必须尽快改进投档录取模式,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以“专业志愿优先”为核心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其主要内涵为,淡化人为划分招生录取批次,学生自主选择报考专业,不受招生录取批次限制,从而使学生更有机会进入自己喜欢和有特长的专业学习;在录取方式上则实行一档多投,让学校与学生有多次双向选择的机会。[8]

当前还有很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公务员招录)在招聘时将学历层次作为准入门槛,导致许多热衷于职业教育的学生即使对某类专业、某所高职学校感兴趣,在报考学校时也只能忍痛割爱,选择一所本科院校。为此,必须打破现行的唯学历用人制度壁垒,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用人单位在招录考试、岗位安排、薪酬确定等方面要进行科学考量,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做到一视同仁,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

4.确保信息公开透明,严格执行监督管理制度

建立信息公开透明制度和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是整治高职招生乱象、维护考试公信力的重要举措。一是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从招生专业及名额、考试科目及要求、录取标准、录取程序、录取结果等招生录取的全过程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避免招生考试中的投机行为。二是建议省级招生办公室在单独招生和推荐免试招生过程中,统一开发建立报名平台,使高职院校的招生信息和报考学生的志愿情况全部公开透明,避免由于“一生多报”及学校之间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争抢生源矛盾。三是进一步健全转段考试的程序和内容,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考试体系。四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加大违规查处力度,维护招生考试制度公信力。

(三)加强非正式制度建设,实现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融合

新制度主义认为,在人类行为的规则约束体系中,尽管正式制度构成了基本结构,但主导我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则很大一部分是由非正式制度而不是正式制度所决定的。[9]因此,优化高职招生改革的社会环境,形成与之相呼应的非正式制度,实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良性互动与融合,是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成功的必备要素。

1.积极培育“崇尚技能、重视职教”的良好社会环境

培育“崇尚技能、重视职教”的良好社会环境是推动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社会心理基础。首先,各级政府必须转变观念,切实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实际行动引导社会大众崇尚技能、重视职教,建立正确的成才观。其次,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大力宣传技术技能人才的成就与社会地位,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氛围。

2.加强对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宣传和指导

第一,国家层面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宣传和指导,使考生及家长清楚了解招考制度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避免由于国家层面缺乏对改革方案的系统解读而引发社会民众的错误理解,尽可能凝聚社会共识。同时,切实发挥好知名人士影响力的辐射作用和舆论导向作用,实事求是地宣传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引导公众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形成理性的认识和合理的期盼,把握改革主动权。[10]第二,高职院校层面要积极打造优质的招生考试信息与管理平台,运用社会主流媒体、学校媒体、校友会等多方面资源,向社会招考政策信息,做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使学生能够根据兴趣和专长选择适切的学校和专业。

3.建立信息沟通与对话协商机制,拓宽利益表达渠道

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涉及多方面利益主体,制度改革要取得社会共识,必须兼顾不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诉求,因此,建立信息沟通与对话协商机制,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对于化解高职招生考试制度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冲突具有重要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重视各方利益主体的参与,加强与他们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意见交流。一方面,建立信息沟通与对话协商平台,使社会民众对于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看法、困惑和疑虑可以在平台上自由表达、咨询,开展交流与讨论;另一方面,建立舆情预警和监测研判机制,尤其密切关注高职招生考试期间发生的突发事件,动态监测、搜集舆情信息,做好信息的沟通和舆论的疏导工作。

注释:

①本次调研对象是2015年7月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研修的第45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采用问卷、访谈和小组深入研讨相结合的调研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357.

[2][4]丁建洪.高职院校自主招生:问题与策略――基于浙江省高职院校的现状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12(19):10.

[3]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53.

[5]贾建国.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创建的制度阻力探析[J].教育科学,2009(5):35.

[6]练玉春.招生改革:高职如何应对?[N].光明日报,2014-12-23(14).

[7]刘茂祥.新招考制度视野下高中生涯发展课程建构与评价导向[J].上海教育,2015(2):18.

[8]谈松华.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契机,释放基础教育的创新活力[J].中国教育学刊,201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