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4: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研究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化神经科学”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文化与人类大脑的相互作用,研究文化经验如何与生物学因素(如基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认知功能的神经机制。作为文化神经科学发源地之一的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从2005年开始在朱滢教授和韩世辉教授的带动下开始了关于自我概念心理表征的文化神经科学研究。这些研究工作一方面加深了我们对自我概念的神经科学理解,另一方面也把社会和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引入神经科学,发展了文化神经科学的新方法。这些研究发表后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为推动文化神经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期刊邀请韩世辉教授和他的研究生撰写此文,希望能把文化神经科学研究介绍给心理学同行,也希望这些研究给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带来启发。
摘要 人类自我概念的心理表征在心理学和哲学有深入的研究,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揭示了东西方文化自我概念的结构差异。近年来神经科学借助脑功能成像开始研究自我相关信息过程的神经机制,并探讨是否存在文化特异的自我概念的认知神经表征。跨文化神经成像研究表明自我概念在知觉水平和人格特征表征方面都存在文化差异,本文综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跨文化和文化启动神经成像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自我概念表征文化差异背后的神经机制。这些研究推动了文化神经科学的发展。
关键词 文化,自我,脑成像,文化神经科学
分类号
B849:C91;B845
自我概念是否存在及其心理表征的机制一直是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自我是什么?自我在人类大脑中是如何表征的?有趣的是,东西方文化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极为不同。‘在西方文化中,一些哲学家强调独立于社会情境的自我认同,而东亚文化下的哲学家则持另一种观点,他们更注重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所起的作用(zhu&Hart,2008)。西方文化中的自我——一个与他人界限分明,相互独立的行动主体——在社会组群间或环境间的迁移不发生明显改变。而东亚文化则认为自我则是与社会相联的,流动性的,情境化的,只能从与他人间的关系得到理解(Nisbe~,2003)。自我哲学观的文化差异对于旨在探究人类社会行为及其心理过程的心理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影响。
Markus和Kitayama(1991,2010)提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关于文化与自我概念的理论模型,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由寻找普遍法则转变到探索文化多样性。他们认为强调自我认同的西方文化观促使产生“独立型自我”,这种自我具有自我倾注的特点,对自己的注意多过他人(包括亲密他人,如母亲)。相比之下,东亚文化对基本社会联结的重视则更易产生“互依型自我”,此类自我对重要他人的信息更为敏感,同样关注自我与亲密他人。此外,不同自我概念对涉及自我的一切认知加工过程都会产生影响(Markus&Kitayama,2003)。Markus和Kitayama的理论不仅推动了考察不同文化中认知差异的行为研究,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脑成像研究来探索社会认知(如自我概念表征)神经机制存在的文化差异。这些脑成像研究结果进而促使了一门新学科一文化神经科学的产生。
本文回顾了文化神经科学对自我加工过程的两个主要研究部分。自我面孔识别代表了知觉领域中的自我加工过程。对自我特质的记忆则涉及心智领域中的自我信息加工。对自我面孔识别和自我特质回忆的跨文化比较中既有行为研究,又有脑成像研究。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人脑实现自我表征的方式,以及个人文化经验对这种表征方式的影响。
1 自我面孔加工神经机制的文化差异
从William James(1890)开始心理学家就认识到自我可被分为不同的成分,包括个人的物质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不同文化环境下,由于他人对自我的认知方式存在差异,自我认同也会因之发生改变。在知觉领域中,面孔识别是一种凸显自我一他人区分的心理过程。识别自我面孔的能力在人类发展的早期就已经得到了巩固。婴儿在出生第二年就可以在镜子前表现出自我导向的行为。自我面孔识别能力被认为是自我意识的一项重要成分。
自我面孔加工在成年被试使用在视觉搜索任务(Tong&Nakayama,1999)以及外显(Keenanet al,1999)或内隐(sui,Zhu,&Han,2006;Ma&Han,2010)面孔识别任务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一个主要发现是被试的反应时间对自我面孔比对熟悉或不熟悉的他人面孔要短。造成这种自我面孔识别优势的知觉和认知机制可能有多种。例如,Tong和Nakayama(1999)认为自我面孔加工优势反应了对高度学习的面孔更为牢固的表征。此外,Ma和Han(2010)提出一种社会认知机制在自我面孔优势有重要作用。他们假定自我面孔识别以及随之产生的自我意识会激活自我概念中的正性属性,从而易化对自我面孔的行为反应,进而表现出自我面孔加工优势。自我面孔识别的这种正性联结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研究的证明。研究发现,自我概念威胁启动(启动任务要求被试判断一组负性形容词是否适合描述自己,从而在被试的意识中产生与负性属性联结的自我)降低了自我与正性属性间的联结,并以此减弱了行为反应中的自我面孔优势效应。因此,高级社会认知机制同样会影响自我面孔识别过程。
然而,自我面孔识别优势对社会情境高度敏感。为检验真实生活情境中破坏正性自我联结的社会威胁是否也会减弱自我优势效应,Ma和Han(2009)要求中国研究生被试分别对混有自己导师(高威胁条件)或其他实验室老师(低威胁条件)头像的自我面孔图片进行朝向判断。由于自己导师的负性评价会比其他老师对自尊造成更大的威胁,他们预期自我面孔优势效应在高威胁条件下会比低威胁条件减弱得更多。结果发现在低威胁情境下自我面孔加工优势(对自我面孔比其他老师面孔反应快)依然存在,但在高威胁情境下反而表现出一种自我面孔加工劣势(对自我面孔比自己导师面孔反应慢)。Ma和Han(2009)还发现,被试对自我面孔与导师面孔的反应时差异与其担心导师负性评价程度的主观评分相关。此结果表明社会情境对自我面孔加工相关的行为表现具有很大影响,具有影响力的上级的存在会通过改变自我概念来调节自我面孔加工。
由于西方文化与东亚文化下的社会环境存在很大的不同,一个重要问题是成长于不同文化环境的个体,其自我面孔的加工机制是否也有所不同。根据Markus和Kitayama(1991)的理论,西方文化重视自我认同,所产生的独立型自我倾向于更多将注意投向自己而非他人。而东亚文化强调基本的社会联结,所产生的互依型自我通常会对重要他人的信息更为敏感,并且对他们倾注的注意与对自己同样多。根据这种观点,可以预期自我面孔识别的机制在西方与东亚文化间会有所不同。具体而言,西方文化下的独立型自我会对自己的面孔分配更多的社会显著性或更强的正性联结,这导致他们在自我面孔与他人面孔同时呈现时,更容易注意到自己的面孔,并对自我面孔有更深层次的加工。相比之下,由于东亚文化中的互依型自我更强调与他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他们对自我面孔加工的关注程度可能不及西方文化中的个体,因而行为上表现较弱的自我面孔优势效应。
此假设在近期的一项跨文化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中得到了验证。Sui等人(2009)采用相同的实验刺激和范式记录了不同文化组被试进行自我面孔加工时的行为和脑电反应。实验中向英国被试与中国被试呈现自我与朋友的面孔,并要求他们判断面孔朝向。尽管两组被试对自我面孔的反应时均短于他人面孔,这种自我面孔加工优势在英国被试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此外,两组被试反应时上的差异与脑电活动的组间差异呈正相关。英国被试判断自我面孔时在大脑额、中央区引发的负波N2,其幅度要大于判断熟悉面孔时引发的N2幅度。而中国被试则表现出相反的模式,相比于判断自我面孔,他们在判断朋友面孔时引发的前部N2成分幅度更大。由于前部N2与面孔加工深度相关,并有利于个体化过程(Kubota&Ito,2007),这种文化特异的N2活动说明,相对于中国被试,英国被试对自我相关信息倾注了更多的注意。因此,独立型自我构念可能会使得自我面孑L相对于他人面孔的社会显著性增强,这导致了西方被试在行为表现与神经机制上均表现出自我一他人之间的分离。而东亚文化促生的互依型自我构念则演化出不同的认知神经机制,对熟悉的他人面孔赋予了比自我面孔更多的社会显著性。
自我面孔加工的认知神经过程与自我构念的关系在后续的脑成像实验中得到了进一步研究。早期的一项正电子断扫描(PET)研究发现,相比于观看陌生面孔,被动观看自我面孔或进行外显的自我面孔识别任务会激活左半球梭状回以及右半球的缘上回和下丘脑。外显的自我面孔识别任务还与右侧额叶皮层的中部和下部,右侧的前扣带回,左侧额中回,以及左侧的脑岛前部等区域的活动相关。后续的功能磁共振(fMRI)研究同样确认了右侧额叶,右侧枕一颞一顶联合以及梭状回在自我面孔识别中的作用。这些研究确定了自我面孔识别的神经基础,同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文化特异的自我构念是否会调节与自我面孔识别相关的神经活动?
为了检验自我面孔识别认知神经过程的不同模式与自我构念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Sui和Han(2007)使用自我构念启动程序激活个体的某些文化知识,以此研究自我构念在面孔识别文化特异性神经活动中的作用。自我构念启动基于这样的假设,即个体的知识中可能具有两种文化系统,每种知识模式会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被激活(Hong,2009)。Gardner等人(1999)发现,被试在做完寻找独立型(“我”)或互依型(“我们”)人称代词的任务后,他们在各自社会文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自我构念会发生改变。Sui和Han(2007)在实验中检验了这样的假设,即,独立型自我构念启动会使面孔加工的认知神经过程更接近于西方被试模式(行为上表现为强自我加工优势),而互依型自我构念启动则使这些认知神经过程更近于东方被试的模式(行为上表现为弱自我加工优势)。在不同的自我构念启动程序之后,他们在被试进行自我面孔和他人面孔朝向判断时对其进行了扫描,以此检验文化启动对自我面孔识别神经机制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在反应时上,自我构念启动对自我与熟悉面孔加工过程的影响有显著差异。被试受到独立型自我启动后,对自我面孔的反应时要快于熟悉面孔。而接受互依型自我启动后,对自我面孔的反应时则慢于熟悉面孔。这个结果于先前的理论相符,即独立型自我关注自己多于他人,而互依型自我对重要他人的信息更为敏感(Markus&Kitayama,1991)。更重要的是,Sui和Han(2007)还发现短时间自我构念启动(该研究中为三分钟)就可以调节自我面孔识别相关的神经活动。接受独立型自我启动之后,相较于熟悉面孔,对自我面孔的识别会激活右侧额叶的中部和下部。而接受互依型自我启动之后,自我面孔识别引发的额叶活动表现出明显下降。这表明文化特异的自我构念与文化特异的自我面孔加工机制之间存在因果联系。较之互依型自我启动,自我面孔识别引发的自我意识在独立型自我启动条件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增强。
综上所述,行为和脑成像的研究均表明,文化对自我面孔识别的认知神经机制会产生影响。这些研究结果与文化心理学的观点相符:东亚文化下的互依型自我对社会环境以及自我与他人间的社会联系更为敏感,而西方文化下的独立型自我则在面孔识别中增强了自我与他人间的区分。
2 自我人格特质加工神经机制的文化差异
人们形成自我概念的方式会极大地影响其社会行为与心理健康。自我人格特质这一相对较抽象的自我概念的神经表征如何?近年的脑成像研究对这个问题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兴趣,对自我信息加工过程背后的神经机制进行了探索。这些研究中的一个重点是探讨自我人格特质在大脑中的表征区域。此问题的研究者大都采用自我参照任务(Rogers,Kuiper,&Kirker,1977),要求被试对自我和一个公众人物的人格特质进行判断,通过比较在这两种判断过程中的大脑活动来确定与内省自我特质相关的神经活动。研究发现,思考自己的人格特质会引发诸如内侧前额叶(MPFC)和楔前叶等多个脑区的激活。这些脑区在自省过程中分担的功能可能有所不同。具体而言,MPFC被认为主要负责对自我相关刺激的编码(Northoff et al.,2006;Hanand Northoff,2009)。对加工高自我相关与低自我相关形容词时的神经活动进行比较,会发现MPFC区域活动增强(Moran et al,2006),MPFC活动强度还与自我相关词语的记忆水平正相关(Macrae,Moran,Heatherton,Banfield,&Kelley,2004;Man&Han,2011)。
社会心理学认为自我概念是社会构建的产物,在社会交往中形成(Hogg,2003),因此可以预期,自我概念的神经表征可能会受到社会经验的影响。事实上,研究发现个体间关系确实会对自我与他人的神经表征产生影响。例如,在一项研究中,Mitchell等人(2006)首先让被试阅读关于两个陌生人的描述,两个模特分别被描述为持有自由的或保守的政治态度,这样为每个被试产生一个与自己在政治观念上自己相似和不同的任务。在fMRI扫描中,被试分别推断两个目标对一组态度相关问题的观点和好恶,并对同样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结果发现,与自我参照过程相关的腹侧MPFC在推断与自我相似目标时出现激活,而推断与自我不相似的目标时则更多激活背侧的MPFC。
尽管Mitchell(2006)的研究表明,心理推断的神经相关受到个人经验的调节,但自我和他人在MPFC上的表征如何受到文化经验的影响仍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Zhu等人(2007)在西方被试和中国被试进行自我、母亲和公众人物的人格特质判断时对他们进行了fMRI扫描。实验的关键问题是中国被试自我和母亲的神经表征会是否在腹侧MPFC上出现重合,而西方被试的自我表征和母亲表征则在MPFC上是否表现出分离。结果表明,较之公众人物判断,中国和西方被试在进行自我特质判断时均出现MPFC活动的增强。然而,对亲密他人的神经表征在两组被试间出现了差异。对于西方被试,MPFC活动强度在母亲判断与公众人物判断间并未表现出差异,自我特质判断引发的MPFC激活则高于母亲判断任务,表明了自我表征和母亲表征在MPFC上的分离。中国被试对母亲的神经表征模式与此十分不同。母亲判断任务在中国被试脑中引发的MPFC激活要显著高于公众人物判断任务。此外,母亲判断任务与自我判断任务涉及的MPFC活动在强度上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表明中国被试自我和母亲在MPFC上的表征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和重叠的。这些脑成像证据表明,表征与自我有关的亲密他人在神经基础上存在文化变异,并从神经科学角度对东西方文化下自我构念差异的心理学模型进行了验证(Markus&Kitayama,1991)。
在随后的研究中,通过对双文化背景的被试进行文化启动,自我及亲密他人的神经表征与自我构念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说明(Ng,Han,Mao,&Lai,2010)。研究假定在香港长大的中国被试,由于同时受到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其表征自我与亲密他人的神经活动在接受中国文化启动后会接近典型中国被试的模式,在西方文化启动后则与典型西方被试的特点更为类似。Ng等人(2010)发现,在受到中国文化符号图片的启动后,这些西方化的香港被试在自我与母亲特质的判断任务中均表现出MPFC活动的增强;然而,在接受西方文化符号的启动后,MPFC活动在母亲判断任务中出现了减弱,而在自我判断任务中则有所增强。因此,对于双文化背景的被试,这种与亲密他人相联系的自我所具有的动态认知神经表征会因文化启动的不同而变化。而这种自我表征的暂时性动态变化是与自我表征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相一致的,都反映了文化价值与文化实践长期累积的影响。
然而,MPFC活动在特质判断任务中的文化差异并非对所有亲密他人都显著。例如,Heatherton等人(2006)发现,对美国被试,与特质判断相关的MPFC活动在可以区分自我与好朋友。相比于字母判断任务(大写vs小写),判断自我特质会使MPFC的活动出现显著增强,而判断好友则不会。与此类似,Wang等人(2012)在研究中让中国被试对自我、母亲、父亲以及好友进行特质判断。他们发现,中国被试的MPFC活动在母亲判断任务中,强度与判断自我特质时相当。而判断父亲和好友特质的时候,MPFC的激活强度则小于母亲判断任务。值得注意的是,与判断公众人物相比,判断好友并不引发更强的MPFC活动。这些结果表明,尽管在集体主义文化中,自我与母亲的神经表征重合于MPFC,但不同的亲密他人,如母亲、父亲、好友,在MPFC上的表征权重并不相等。
自我概念在一般性或情境化自我判断过程中的神经表征也会受到文化影响。Chiao等人(2009)在日本被试和欧裔美国被试完成一般性和情境化自我参照任务时对他们进行了扫描。前者要求被试对“一般意义上,这个句子是否适合描述你”类似的问题进行反应,后者则要求被试回答诸如“当你和你的母亲在一起时,这个句子是否适合描述你”之类的问题。她们根据被试在Singelis(1994)自我构念量表上的分数将其分为个人主义者和集体主义者两组。结果表明,个人主义组的VMPFC激活在进行一般性自我描述时显著高于情境化自我描述,而集体主义组的VMPFC的激活则在情境化自我描述时更强。此外,MPFC激活强度在情境化与一般性参照任务间的差异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量表分数之差呈正相关。Chiao(2010)还使用文化启动的方法研究了一般性/情境化自我特质判断相关的MPFC激活与自我构念之间的关系。启动程序由“苏美尔战土的故事”和“找出与家人朋友的异同(SDFF)”(Trafimow,Triandis,&Goto,1991)两种任务组成,这两种任务均被证明可以对自我构念产生影响。亚裔美国被试在完成一般性/情境化自我判断任务时接受fMRI扫描。半数被试在扫描前接受个人主义文化价值的启动,另外半数则接受集体主义文化启动。结果表明,受到个人主义文化价值启动的被试,其VMPFC与后扣带皮层(PCO)的活动强度在一般性自我判断任务中显著高于情境化自我判断任务。而接受集体主义文化启动的被试则正好相反:情境化自我判断任务比一般性自我判断任务引发了更强的VMPFC和PCC的活动。因此,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对于一般性自我与情境化自我在MPFC上的神经表征具有显著影响。
自我概念的神经表征同样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强调人类个体对于上帝的依赖,并主张抛弃作为受造物和罪人的自我,以便更彻底地臣服于上帝(Burns,2003;Ching,1984;Lin,2005)。此外,为了在上帝之爱中生活,人们必须承认自我的“虚无性”,并为实现自我超越而进行精神追求。这些观念对自我造成的可能影响是模糊了自我与他人的边界。基督徒有关自我与上帝关系的信念可能会对其认识自我的方式产生很大影响。为了考察基督教信仰和实践对自我加工认知神经过程的影响,Han等人(2008)招募了基督徒与非宗教信徒各14人完成对自我和公众人物的特质判断任务,并进行fMRI扫描。实验主要关注基督教特有的精神诉求与实践所产生的两种心理学后果。首先,基督教对否定自我以追求精神生活的新年可能会弱化个体对自我相关刺激的编码加工。其次,强调从上帝的角度评判自我可能会强化对自我相关刺激的评价过程,并会在对自我特质的内省中涉及他人视角。如果这些假设成立,可以预期,相对于非宗教信徒,与自我相关刺激编码相关的腹侧MPFC活动在基督徒之中会被减弱。此外,基督徒在进行自我相关刺激的评判时会激活心理推断的相关脑区。事实上的确如此,结果表明,尽管非宗教信徒的VMPFC参与了自我特质加工,此脑区在基督徒被试进行自我特质判断时并未出现显著激活。由于VMPFC被认为是参与编码自我相关刺激的脑,此结果与上述第一个假设相吻合。有趣的是,基督徒在进行自我特质判断时会激活与推断他人心理相关的背内侧前额叶(DMPFC)。这支持了第二个假设,因为DMPFC被认为参与对自我相关刺激的评价和再评估(Northoff et a1,,2006,),以及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推断过程。这些结果表明,在特质判断任务中,基督徒被试使用背侧MPFC区分自我和他人,而非宗教信徒则利用腹侧MPFC完成这一过程。因此,宗教文化同样可以调节自我人格特质表征的神经基础,但调节方式与东西方文化对自我神经表征的影响方式有所不同。
篇2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概念图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概念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这是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传统的数学教学工作应进行快速的改革以适应现展的需求。
一、概念图的含义
数学概念指的是数学知识中最为基本的知识,是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框架,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处理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简单地说,数学概念就是数学中的定义、公式、定理以及各种法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数学概念,将应用问题转化为单纯的数学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概念数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中或是大学阶段,对于中小学的数学概念研究比较少,使得概念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更没有对学生产生指导性的作用。本人认为,数学概念的教育应从小学开始,从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概念意识,形成完善的概念体系。概念图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小学数学教育的特点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育具有基础、简单的特点,对学生的思维以及判断力要求并不是很高。小学数学概念大致可以分为定义类型、描述类型、感性类型。这些概念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识,并不需要进行证明,使得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从多个角度进行自行理解。数学概念并没有具体精确的界线或是内容,而是跟生活相联系、自然而然形成的。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概念是繁琐、复杂的,没有一丝趣味性。
目前,小学数学正从传统教学方式向素质教学方向转化,使得教学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水平产生影响,其突出的表现如下:
1. 教师自身素质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目前小学教师的年龄一般偏大,学历为高中或是中专,没有系统学习过如何教学,对数学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传授知识的方式方法也相对落后,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充分讲解出来,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
2. 应试教育影响数学教学的方向。数学教学离不开考试要求,教师必须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知识的讲解。为了获得高分,教师和学生都接受题海战术,偏重机械的记忆,重点关注问题表象,缺乏深入系统的教与学过程。
3. 教材变化性大,注重形式,轻视内容。数学是一个系统的学科,是层层深入、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同版本的数学教材将数学知识进行重组。教材的变化带来了知识安排和形式上的巨大改变,使得教师在把握教材和指导学生方面有一定的难度。
概念图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对数学知识进行梳理,提高教师对概念的把握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其次,概念图是对数学知识的总结和关联的过程,对学生建立知识系统有着明显的作用;最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和教师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三、概念图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1. 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数学知识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具有系统性和联系性,同时也具有离散性和独立性。数学知识并不是单一的,需要进行融合。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解决数学问题。概念图数学就是将单个的数学知识或是相对独立的数学板块进行联合,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多种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记忆。单一的记忆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容易混淆,因此,建立合理的概念图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学生将不同图形的计算方式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对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理解,建立自己的理解模型,形成独立的概念系统,将知识向着单一化和简单化转化。
2.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主动地学习。概念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由学生自己创造。学生按照自己理解的数学知识创造自己的概念图,将知识进行充分融合,并且产生一种自豪感和骄傲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再进行强制性的知识灌输,而是让学生充分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仅仅进行指导,保证学生的知识体系是正确的。概念图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并不枯燥、复杂,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形,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篇3
关键词:新课程 听课评课 观课议课 模式研究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大学2010―2011年度学生科研基金重点项目(人文社科类)资助。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095-02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的听评课是一种对话、反思与研究的专业行为,是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现实的听评课却尚不专业,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听评课的内容面面俱到、缺乏主题。什么都听,什么都评,效果只会大打折扣,缺乏所听和所评问题的针对性;其次,评课过于客套,多数评课者为了“给面子”授课教师,“只评好,不评坏”,“不说好,不说坏,免得大家怪”等现象比比皆是,使得评课流于形式;最后,评课过于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评课者把精力都放在了教师如何把握教学和掌握课堂上,较少关注到学生的认知反应和情绪反应。
有鉴于此,成都大学陈大伟教授在《人民教育》发表了数篇文章,针对传统的听课评课模式,提出了“观课议课”新的理论,他说:“相对于‘听’指向声音,‘观’则强调的是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相对于‘评’是对课堂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而‘议’则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评’有被评的对象,有主客之分,‘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现象。如果说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的话,议课则把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解放。”
新一轮的国家课程改革,引进了与传统教育模式相去甚远的教育理念,当前的教育越来越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视人性化和个性化。教学理念逐渐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倾斜,教学模式逐步从“灌输式”、“填鸭式”向师生平等交流和对话发展。新课改理念犹如一股清新的空气,已经渗透进了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听评课制度也不例外,传统的听评课理论面对时代的呼唤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新的模式呼之欲出。它由注重听评课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由听教师、评教师转向观师生、议师生,这就是本文所要阐述的观课议课模式,这也是听课评课更名为观课议课的最重要原因。
二、观课议课模式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以贵阳河滨小学为例
去年12月份,本课题研究小组到贵阳河滨小学进行实地调研,观摩了该学校三年级语文组的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的负责人是贵阳市云岩区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研组的王老师,参与人员包括贵阳市云岩区各小学指派的三年级语文老师共10人,授课者是河滨小学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课文题目为《花瓣飘香》。
与传统的听评课程序不同,观课议课模式至少经历三个步骤,即课前协商、观课、议课。课前协商主要是针对观课的主题,良好的协商与共识是参与观课议课整个教研活动的前提条件。缺乏课前的协商沟通是传统听评课活动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我们认为课前不仅要对一些关键性问题做足准备外,还需要提前对观课的主题做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力求形成关于观课议课主题的一致共识,并以引导观课议课的方向。在本次观课议课之前,参与者经过一番的讨论,认为应该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情,教师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积极地提问,使学生们都能得出深刻的思想感悟。
观课作为教学研修的一项基础内容,并不是简单的提着板凳,带着耳朵进课堂的听课活动,它强调运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的各种信息,不仅要用眼,更重要的是要用心来感受课堂、体悟课堂。在这次公开课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参与者不仅把目光放在授课老师身上,在本子上记录着教学实况,包括教学环节设计、重难点突破、教学方法、板书设计、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等等。在后来的议课活动中知道,参与者也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情绪、知识掌握等方面。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观课活动所要重视的两方面,两者都不可偏颇。在实际的教研过程中,后者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这不得不引起重视。
有效的议课,是整个教研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议课的本质是实事求是,围绕课堂教学信息,参与者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尊重对方、理解教学,探讨教学活动的可能性。在此次议课的过程中,有老师提到在教学中学生容易把相近的两个字混淆在一起,如“摘”字的右半部分写成“商”,把“董”和“懂”混淆。接着提出问题:究竟教学中应不应该先把相形词提出来进行对比?然而,这又有可能使学生更加困惑,相形词难以成区分,频频写错。对此,各研讨老师各抒己见,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见解,虽然最后未能达成一致的共识,但这一议论的过程为有效的教学带来了许多的可能性,使参与者都能获得或多或少的建议,并能以此完善自己的教学。
三、如何推进合理的观课议课模式
观课议课这一常规的教研活动,它集管理、诊断、评估、指导、研究、沟通、交流和鼓励多功能于一体,是改善课堂教学,规范教学标准,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观课议课虽不像日常上课需要精心准备,严密组织,然而要听出个中问题,点出关键,给他人有所启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对现行观课议课模式的深化研究是一项有必要和有意义的课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对推进观课议课模式合理化的认识。
1.有准备地观课议课
正如上课需要备课一样,观课议课也需要有所准备,有准备地观课议课才能做到高屋建瓴,理论联系实际,看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该如何解决。否则,观课议课人就像无头苍蝇,到处乱窜,使观课议课走过场。为此,在观课议课之前必须有充分的准备。
第一,明确观课的目的。观课的目的可简单分为广泛的目的和具体的目的,广泛的目的就是规范和改革教师课堂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体的目的就是针对本次观课活动,指出其中的缺点和错误,拿出有效的良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不同的人对观课的目的会有些不同,所以都会有所侧重。在观课前明确本次观课的目的、内容和任务,选择好观课的角度,确定好观课的重点,便能够提高观课议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了解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把握学科课程的特点和要求,秉持该学科课程的教学理念。了解该学科的课程标准,目的在于观察上课教师是否理解本学科的学科性质和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整体的教学行为是否合理,在议课环节中才能有理有据,使人信服。
第三,深入细致地研读文本教材,认真思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以及文章重难点的把握和处理方法。不妨换位思考,假如是我来上这堂课,我会如何来上好它,事先在自己的头脑中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以便在观课的时候能有一个清晰的对比,从而更加容易找出当中的问题。
第四,了解观课班级的一些基本信息,包括上课教师的有关情况,如性别、年龄、教龄、教学特点等。还有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生的素养、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
第五,明确议课的内容和议课的流程,对于自己不懂和困惑的问题可以提前准备好,在议课过程中提出来讨论分析,集各家的经验和智慧一起寻找解决之道。
2.观课的主要活动。
我们知道,教学是一种教与学,师与生的互动过程。新课程强调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同时关注师生的互动、学生的学习反应等。因此,在观课的过程中,观课者既要关注教师的“教”,还要关注学生的“学”。 观课强调运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不仅要“听”,还要“看”,更要会“想”。观课的主要活动可以总结为“三听、两看、一想”。
“三听”:一听知识,即上课老师讲授的学科知识正确与否,重难点是否处理得当,所讲的内容是否讲到点子上;二听语言,上课老师在语言把握上是否简明准确、清晰流畅、通俗生动、富有启发性;三听学生课堂反应,学生是如何回答问题、讨论问题和提出问题的。
“两看”:这里主要是看师生的关系在课堂的互动中如何体现。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否得到发挥,包括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富有朝气;教态是否亲切自然,富有感染率;板书是否科学合理,富有艺术性;教学方法的使用上是否熟练合理,富有变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有效,富有活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指导是否恰当,是否照顾到了每个学生,对突况的处理是否巧妙。第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否也得到发挥,包括所有的学生是否乐于参加学习活动;学生的思维是否积极、主动、活跃;把握学生的活动时间上是否科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化学因素是否融合,教与学之间是否得到呼应。
“一想”:观课如果只停留在听和看,没有认真去思考,效果定会是无用功,必须要透过现象想问题的本质,不要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关注课堂气氛的营造情况,因此,出现许多类似“满堂闹”的情况,学生看似非常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课堂非常活跃。但是,问题在于学生是否学习到了该学的学习内容,思维是否得到了深入有效的启发,这就需要我们用脑好好思考这些“热闹”背后的实际效果。
3.有效地议课
一般来说,议课主要针对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以及师生活动等多方面进行评论。有效地议课,不仅能规范和指导上课教师的教学标准,它还对整个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议课人员需要把握好议课的标准和原则,明确议课的宗旨。
第一,客观性。要求议课人员须实事求是,立足于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为理论依据,力求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地进行议论。与此同时,议课者应该以坦诚的态度及时与执教者交换意见,是优点就应毫不吝啬地赞美,是缺点就应勇于指出,不应该含含糊糊,更不应该毫无根据地唱赞歌。
第二,目的性。任何有意义的活动都应该是有计划和有目的,议课也应该有其目的并且应紧紧围绕此目的来进行下去,做到既有理论根据,又有详细的教学建议,才能增强说服力。议课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存在的实际教学问题,集众人的努力共同学习和进步,这就需要每个参与议课的人员怀抱理想,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
第三,差异性。对于不同层次的教师和不同的课型要求不同,议课的标准和侧重点都应有所区分。对于在教学上已有一定造诣的教师要求要比较高,侧重对他们教学中的长处,独到见解做出分析和概括,协助其形成风格;对于新教师,应以他们的教学基本功进行评议,以鼓励肯定为主,合理地针对其薄弱之处加以点拨指导,帮助其提升教学水平。
4.善于总结和反思
观课议课是手段,总结和反思才是这一行为的最终目的,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透过现象找寻问题的本质。在整个观课议课的过程之中,有必要做一些适当的笔记,必要时可以用录音或录像记录下全程,以便事后能够详细的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一手的材料所蕴含的信息常常是丰富和宝贵的,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一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处理,归纳出它们的共性与个性,总结出富有成效、值得学习、能够推广的经验与教训,把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使这些教研成果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还能推动学科的教学建设,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四、结语
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两字之差反映的是新课改后教学科研水平的进步,它对教育科研人员和教师提出了比以往更严格的要求,这也是时展的需求。当今社会的科技日新月异,今天的知识未必适合于明天,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长远的目光和不断学习的能力。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观课议课的效能,不仅仅取决于我们对观课议课技巧方法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还取决于我们平时积累的教育思想、教学经验、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又不断实践、积极探索,才有可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改善教育教学的质量,推动我国教育的持续和谐发展,实现民族的复兴。
参考文献:
[1]陈大伟著,观课议课的理念和实践策略[M].开明出版社,2009年3月
[2]陈大伟著,观课议课的文化观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5期
[3]陈大伟著,观课议课的实践与意蕴[J].四川教育,2007年09期
篇4
一、秘书学概念体系的迫切性
概念体系不仅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建立某种理论体系的起点。
秘书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近几年来呈现出令人鼓舞的局面。但是,从总体来看,我认为秘书学的建设,尚处在它?quot;学前阶段",即前时期。
目前,在秘书学概念体系的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概念体系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不确定。2.基本概念的研究没有摆脱直观感性经验的趋向。3.某些概念的抽象不是采取逻辑的,没有揭示其内涵和外延,以至出现恩格斯早已指出的"生命就是生命"的恶性循环的错误。4.借用日常概念和经验概念较多,而且缺乏必要的扬弃。
由于秘书学一系列基本概念尚未进入科学体系,就给秘书学的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和不便。因此,我的第一个结论是:加强对秘书学概念体系的研究势在必行!
二、研究秘书学校念体系的和重点
研究秘书学的概念体系,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基本概念。这是构成秘书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单元,它决定着秘书学理论体系的结构、功能和。2.一般概念。这是构成秘书学理论体系中各组成部分的重要知识单元,它直接关系到各项原理、原则和法则的建立,以及某项理论的发展。3.术语。这是秘书学科的一系列专门用语,它们都有严格规定的含义。4.各种概念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即它们的逻辑结构。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一系列概念。
关于"秘书"这一概念,目前国内不下五家之说。虽然各家之说不无一定道理,但是否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整体、事物内部联系,即上升为理论概念,尚待探讨和商榷。据我的认识,秘书是掌管公文并全面辅助领导者管理日常工作的人员。我认为,这个概念初步揭示了目前我国各级各类秘书人员的本质特征,即它的可读性、辅、服务性和多能性,从而使秘书人员同其他行政工作人员有了质的区别。
我们从这个基本概念出发,就可以进一步去结构秘书学的体系框架,比如以掌管公文、辅助决策、沟通信息、协调关系、处理事务和保守秘密等为内容的秘书职能论;以一般工作方法、特殊工作方法和未来工作方法等为内容的秘书方法论;以秘书组织、秘书人事、秘书制度和秘书素养等为内容的秘书管理论。然后,我们再去深入研究秘书职能论、秘书方法论和秘书管理论的概念、原理、定律和一般理论结论,把秘书学的理论体系逐步加以完善和充实。这样,一门崭新的学科--具有主义特色的秘书学,就会在我国应运而生,因此,秘书学的建设,必须以基本概念为重点突破口,这是我的第二个结论。
三、研究秘书学概念体系的方法和途径
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形式,一种科学抽象的产物,它反映了人们在不同认识阶段的不同思维水平。
我们在研究秘书学科的概念时,首先就要充分占有秘书工作和秘书管理方面的经验材料,包括日常概念和经验概念。在此基础上,严格遵守揭示概念内涵和外延的逻辑方法,特别是下定义的全部规则,精心地进行科学抽象,从中制定出一系列理论概念。这应当成为我们研究秘书学概念体系的基本方法。其具体途径,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现有的科学概念。
(二)移植其他学科的概念。
(三)改造流行的普通概念。
(四)创造秘书学科的新概念。
篇5
关键词: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07
学习物理知识,首先需要学习物理概念。物理概念的掌握对接下来的物理知识的学习是非常关键的。物理概念是一切物理公式以及物理原理的基础,要想更好地掌握物理公式和原理,首先需要弄明白物理概念的真正含义。基于此,在物理教学中,要给予概念教学足够的重视。
一、重视概念的引入过程
物理概念指的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以及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任何一个物理概念的出现都是有迹可循的,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但是学生自身的条件也决定着其抽象能力方面的不足,因此,这就需要物理教师在教学概念前,先让学生获得较为丰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对这个概念的感性材料,这样有利于让学生意识到引入这一概念的必要性,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认识上也会发生质的飞跃。
例如,在学习“质点”概念时,为了让学生建立形象的意识,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教师可以通过雄鹰的飞翔引出这一概念。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想方设法描述雄鹰的运动,让学生在描述的过程中,感受到难度,然后再提议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合作探究一起去找“困难、麻烦”的所在点,即雄鹰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这也导致了其各个部分运动情况的不同。教师再引导学生想办法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进而再顺其自然地导出质点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二、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引入概念
学生在平时生活当中,也能够观察和接触很多和物理现象有关的事例,教师在教学物理概念时,就可以恰当地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这种教学方法也会让学生感到更为亲切,容易接受。此外,从生活经验引入相关的物理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勤于思考以及善于分析问题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例如,在分析“力”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先举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实例。比如说手提水桶、击掌、脚踢足球等。接着,再对这些例子加以分析、比较、概括与总结,顺利地导出力的相关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助于让学生明确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三、要重视概念的巩固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学生通常会认为自己能复述出定义就算理解了这一概念,这只是其中之一。为了提高学生运用物理概念的效率,还需要在建立概念后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然后,再在新的问题情境中使用概念,让学生在实际运用概念当中发现对概念理解上产生的偏差现象等,然后再针对偏差进行纠正,有助于及时地巩固概念。学生一旦掌握了物理概念后,在使用其解决问题当中,也会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分析“平抛运动”这一概念时,学生也都晓得平抛运动的条件是初速度沿着水平方向和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平抛运动则是匀加速曲线运动,其加速度则是重力加速度。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判断:一物体在空中运动时,其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加速度大小是和重力加速度相等的,方向则是竖直向下的,那么,这个运动是不是平抛运动呢?通过实践发现答案不一定,需要分情况加以讨论:如果只是受重力的话,则是平抛运动;如果除了受重力外,还要受到其他力,且其他力的合力为零的话,满足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这时的运动则不是平抛运动。其实,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而且物理概念也都是从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因此,要把物理概念结合实践进行教学,把物理概念运用于实践当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物理概念的价值和作用来,在实践中也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在实践中使得一些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更加形象化、直观化,在实践中巩固相关的物理概念。
四、运用物理概念以加深理解,重组物理信息以完善物理认知结构
尽管物理概念的定义反映出了一类事物或者是现象的本质属性,但是,要真正理解相关概念的本质属性,准确地理解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需要多次反复地从理性到感性,然后再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循环过程。物理概念也需要和学生已经掌握的概念或者规律结合在一起,新概念也要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逐渐建立新的物理认知结构,促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些新概念。此外,物理概念的形成并不会在课堂教学之后就结束,还需要有一个更长的概念深化以及结构重组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列举一些新的同类物理事实或者是一些物理现象,让学生再利用这些新的概念去解释、说明一些新的知识现象。教师也要把新概念和相近或者是相似的概念加以对比、区分等,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和指导学生把这一系列物理概念建立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当中。
综上所述,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时,要灵活使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强化物理概念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掌握概念的能力,加强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使用,进一步提升学生使用物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月林.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抽象能力培养研究[J].鲁东大学,2012.
[2] 唐淑君,尹晓燕,张树霞,路常涛.浅谈形成性评价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启示[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Z1).
篇6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存在问题 改进策略
随着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物理实验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及教学评价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的时代感和使命感。然而,在贯彻和落实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迫切需要高中物理教师转变实验教学观念,结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相关要求,对实验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创新,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和实践空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勤于实验、乐于思考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顺利实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高中物理的新课程标准公布并实施以来,虽然大多数的学校都意识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陆续增加了实验教学设备,改善了实验教学的环境,但是实验教学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具体说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对物理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高中生面临着高考升学等压力,因此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导致很多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没能在物理实验教学环节投入足够的精力,实验教学往往浅尝辄止,学生并没有亲自参与到物理实验活动中。例如,有的高中物理教师总是将授课的重点放在物理理论知识和习题的解题技巧上,并没有充分利用物理实验设备及物理实验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的过程也主要以“示范”为主。学生的动手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二)实验教学的方式与方法相对滞后,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少。
从整体上看,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成效不够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落后的实验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由于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很多高中物理实验并没有在实验室中进行,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很少,大多数学生只能观看老师在讲台上的示范和讲解,在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时,教师主要是进行示范教学或几个学生一组做一个实验,有时甚至直接用“纸面实验”、“实验多媒体展示”取代,导致每个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例如,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物理实验中,很多学校都只有较陈旧的电磁打点计时器,没有电火花计时器,且多是进行演示性教学,学生获得亲身实验的机会不多,这些都会成为制约学生实验综合能力发展的重大障碍。
(三)实验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改善。
通过调查不难发现,在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主要是传统验证式的实验,探究式实验则相对较少,使得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就知道了结果,而验证式的物理实验只会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做实验,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探究式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新课程理念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要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二、改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物理实验教学观念。
针对传统物理实验课堂上存在的“重理论、轻方法”、“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高中物理教师要重视自身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不要让学生只是机械性地看实验步骤、记忆实验结果,而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和实验空间,要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探索物理的奥秘,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养成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例如,在教学高中物理“长度的测量”的实验时,要求学生会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掌握它测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物理教师只有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才能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正确的器材使用方法。
(二)增强实验室的开放性,给学生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
对于物理实验教学而言,仅仅让学生观摩实验、“背诵”实验显然与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教学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高中物理教师要重视同实验室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提高学校实验室的开放程度,给学生更多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更好地满足高中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在学校开放实验室之后,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逐渐消除对物理实验的神秘感、距离感,克服畏难心理,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开展探究性的实验活动。
(三)重视物理实验方法的改进。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目标的合理确定及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其中,实验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实验过程中,常常由于实验设备的缺陷、实验方法不够完善,造成物理实验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物理教师要给学生讲明误差形成的原因,并对物理实验的方法进行改进。这样不仅能减少实验的误差,强化实验效果,还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例如,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通常情况下先测出摆长和周期,再由周期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重力加速度g。但是,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摆球的密度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等因素的影响,摆球质心往往很难确定,进而影响到摆长的准确测量。对此,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法进行改进,采取以下方法避开找摆球质心问题,如图所示。现用l■+r和l■+r表示图中两个摆的摆长,那么它们的周期分别为:
T■=2π,■T■=2π■,解得g=■
这时,学生只要测量出悬线的周期和长度,就能测出重力加速度值。不仅避开了找摆球质心的问题,而且减少了实验的误差,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创新物理实验教学的评价方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物理教师还必须重视实验教学评价的转变,除了对学生物理实验的结果进行评价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物理实验过程的考核,如学生在做物理实验时表现出的积极性、情感态度、自信心及探究欲望等。高中物理教师对实验过程的考核与评价,有助于增强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信心和勇气,保护好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自尊心,对学生在实验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
总之,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实验室建设、学生动手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等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营造良好的实验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在物理实验课堂上的探究欲望,积极、主动、自觉地投入到物理实验的教学活动中,促进新时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东.高中物理实验现状与出路初探[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05).
[2]付金花.浅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9(05).
[3]吴明全.注重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科学咨询,2009(08).
篇7
一、营造一个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活动之中,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变成学习的主角,使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中,更要注意教学环境的营造。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想象能力,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去营造一个相对民主开放的环境,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得到自由发挥。在宽松的氛围中,学生也会在主观上敢于表现自我,勇于表达自己对于问题的见解和看法。
二、教师要适时适度地进行引导和点拨
在日常教学中师生直接应该共同合作。课堂教学的生成和生成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们要善于发现并且捕捉教学中的信息,往往一个小的急中生智就会引发课堂的一个。如果教师只拘泥于把教案反复到位地呈现给学生并且没有任何调整,这样的教学效果时常会事倍功半,老师教得累,学生的学习情绪也不高。
例如,“慈母情深”一文的教课,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适时地进行点拨引导。例如,“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这句话,通过阐述,让学生们理解到这句话刻画的是一位瘦弱的母亲;而从“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引导学生了解这是一位非常辛苦的母亲。通过在教学中适时地点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母爱是伟大的。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想品德。
三、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不同见解
在探究性的学习之中,由于结论不是现有的。学生会有多种思路和多种设想,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情感体验进行入手,让学生们带着愉悦的情绪、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行学习,着力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文本”,由于读者时代、经历、经验、个性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然呈现多元化的态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个性化的理解,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多元化解读。在课堂教学中,这种多元化解读会引发学生群体不同观点的碰撞,产生思想火花,促进学生成长。
四、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来展开教学活动
篇8
关键词:CDIO;软件工程;本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9-0203-02
我国高等工科教育迫切任务是尽快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工程师,然而我国工科的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疏忽团队协作问题。这种现象在本科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尤为明显。
《软件工程》作为本科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专业基础与综合能力并重的特点,对培养合格+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具有决定性意义,也极大影响着中国软件行业的未来。然而,当前本科《软件工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只注重理论的讲授而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只开设理论课时而放弃实践环节、缺乏项目训练机制、教学方法落后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等。
1 CDIO概述
根据CDIO官方的定义:CDIO代表构思(cone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国内关于CDIO飞研究与实践最早起源于广东省的汕头大学。从2005年起,汕头大学工学院在常务副校长顾佩华教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研讨CDIO工程教育模式并加以实施,现在已经取得明显的效果。在此之后,CDIO模式迅速在中国其他高校得到推广,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围绕CDIO的研讨、推广和培训活动。第一批18所CDIO试点高校名单于2008年12月由教育部高教司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试点工作会议上确定,随后,第二批21所CDIO试点高校在2010年4欲望产生,全国共计有39所高校在开展CDIO试点工作,这种规模还在继续扩大。
2 基于CDIO理念的本科《软件工程》四步教学法
遵循CDIO理念的培养模式,本文探索基于CDIO理念的本科《软件工程》教学改革,根据《软件工程》课程的特点,提出来基于项目案例的原型-设计-实现-测试(PDIT)的迭代四步教学法。
2.1 原型
对每个项目案例,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理解并运用《软件工程》中讲述过的软件开发方法的理论知识,然后鼓励学生选择其中一种开发方法进行尝试。在此基础上,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基础一般的学生,鼓励他们遵照已有的课本知识,进行原型学习。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引导他们去查阅课外资料,研究最新的开发方法,并运用在项目开发中。
2.2 设计
在设计工程中,引导学生自由组合,构成一个开发团队,但给予一定的限制,即进行男生女生搭配,基础薄弱与基础良好搭配,基础较好的学生偏重项目的管理,这样使得团队既能协调完成工作,又能使学生都能收获知识。对于软件设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常用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然后给予一定的事例参考,让学生首先进行模仿设计。在此基础上,鼓励每个团队查阅课外资料,研究最新的软件方法和设计泛型,并亲自实践这些方法,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3 实现
实现是学生最感兴趣也是最能看到实际效果的软件开发阶段,在此阶段要引导学生学习《软件工程》中优秀的编码方法和良好的编码规范,督促学生认真完成编程任务。鼓励团队负责人按照项目模块进行适当的分工,并对分工结果给予知道和评价,对不合理的分工给予纠正,并促使团队成员思考如何合理的分工。对于编码过程,引导学生温习以往的编码知识,树立良好的编码习惯,引导学生自我鼓励,按照进度完成编码任务。养成进度和成本观念。
2.4 测试
测试工作是传统软件工程教学工程中最不受重视的一个环节,然而,当前的软件开发行业,对于软件测试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对于软件测试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个环节,要引导学生学习《软件工程》中成熟和经典的测试方法,掌握这些测试理论和技术并运用在项目测试中。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去查阅课外资料,研究最新的测试方法和自动化测试工具,并试用这些测试工具辅助软件测试过程。同时,在软件测试环节,对一些复杂的测试工具给予一定的教学指导。
3 结语
遵循CDIO理念的培养模式,本文探索基于CDIO理念的本科《软件工程》教学改革,提出来基于项目原型一设计一实现一测试的迭代四步教学方法,指出来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在本科生《软件工程》课堂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些基于项目案例的四步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效提高了《软件工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Crawley E.F.,Malmqvidt J.,Ostlund,S.Rethinking Enginee-ringEducation:The CDIO Approach,Springer,New York,2007
[2]吴鸣,熊光晶,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3):54-59
[3]中国CDIO网站,http//
篇9
目前上海市中职校中绝大多数四年制专业也逐步调整为三年制。学制的变化势必带来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的较大调整。其中影响最大的应是课程设置。以前的课程设置将不能适应新学制的教学,课程的重新调整势在必行。传统的四年制课程设置是第一学年文化基础课,第二、三学年专业课,第四学年定岗实习。教育部规定调整后的课程设置是第一学年和最后一学年不变,中间的专业课教学由原来的2年压缩为1年。因此如何调整课程设置是所有学制改革校面临的难题。
国内对课程整合的研究由来已久,如新疆昌吉卫生学校从2006年3月起努力探索整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与药理学三门课程,将其有机融合而整合成了《医学机能学基础》。整合后的课程给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带来诸多方面的优势,促进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系统医学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在中职医学教育中,机能学课程整合优化,可谓是一项非常具有实用性和必要性的教学改革措施。江苏省如东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提出了以教学模式改革带动教材整合,将《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以及《数控加工技术实训》三门课程中重复的内容去掉,编制了《数控编程与加工》,简洁易懂,操作步骤清晰明了,注重技能培养,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正确地解决了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生产实践所需知识综合性的矛盾。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探索了有机化学课程的改革新思路,将有机化学与化学实验技术两门课程整合成为有机化学与实验技术,因材施教,理论、实践相互促进,教学效果甚好。
国外有关课程整合的研究也屡见报端。美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强调中学课程和中学后课程整合模式,其主要特征是普遍地展开中职和高职之间的课程对话,以整合中等和中等后职业教育,加强这两级教育之间的衔接,减少课程重复,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和质量。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罕布什尔学院(Hampshire College)在课程整合方面打破各学科专业分立的壁垒, 结合多种相关学科领域组成专业课程学习模块。整个学院课程设置为四大模块:认知科学和文化研究,人文和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这种课程学习模块有利于新的交叉性学科的发展, 而且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的探索性方法去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主动学习。丹麦的奥尔堡大学课程设置上体现以课题工作贯穿始终,实现按课题组织教学。
尽管有关课程整合的研究很多,但针对中职四年制转三年制过程中涉及的课程整合研究较少。本研究对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建筑与工程材料”专业在学制调整过程中在课程整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打破一些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由课程整合带动整个教学改革。
一、明确课程群定位,重新优化课程群的内容体系
所谓课程群,就是把具有相关性或一定目的的不同课程编排到一起,组成一个“群”,进行系统地学习和教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群定位。建筑与工程材料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在建筑工程、土建工程领域、材料生产企业熟习材料性能、生产、检测、甄别、使用材料的能力,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本研究对该专业系列课程进行重新审核,对某些课程进行改革,删繁删重,精选教学内容,将课程群进行融合、重组,避免内容重复或断挡,节省了宝贵的教学时数。具体做法如下:
1.整合化学模块
对与材料密切相关的基础化学模块内容,取消原四大化学单科界限。把传统的四大化学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及整合,形成以分析化学、建材物理工考证为主线,融合基础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各分支学科教学模块的基础化学课程体系,体现材料测试领域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补充企业对该岗位的技能要求,消除原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同层次、低水平的重复。
2.整合功能材料模块
把原系列课程装饰材料、保温材料、防火材料、防水材料整合成功能材料,以突出各功能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3.将能力拓展整合到课程中
如文明习惯、心理抗挫能力、团队意识、沟通技巧等。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这些隐性的能力是(也可说非智力因素)在工作岗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这些能力正是当下多数学生所欠缺的。课程整合的目的是把这些非智力要求揉合到课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抗挫折能力,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和能力。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成为人格、体魄、专业能力全方位发展的学生。
据此,此专业以建筑工程材料核心课程为中心,建立如图1所示的课程群。
二、打破传统课程设置模式,从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整合成融合式
中职课程设置传统上一般以三段式为主,第一学年文化基础课,第二学年专业理论课,第三年专业实践课。各个课程之间相对孤立,有时出现内容重复。知识体系不够连贯,甚至有些内容重复讲解降低学习效率。本研究在课程整合时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把课程设置成四大模块:文化、道德素养课、专业能力课、能力拓展课和综合实践课,各个课程模块之间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比如文化、道德素养课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使培养的学生不仅技能本领过硬,并且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得到提高,如文明礼貌、良好习惯的养成等,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见图2)。
经过系统的课程整合,构建“文化素养基础-化学基础-材料工艺-材料性能及检测-技能考证-企业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融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化学基础、材料生产工艺过程、材料检测过程及考证(化学分析工考证、建材物理工考证)及去企业顶岗实习于一体,使课程内容知识更连贯、内容更精炼、教学更高效。并将学生素养、技能实践环节贯穿到各个课程中,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使培养的学生真正具备优良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建设全方位、立体化教材体系,整合优秀教育资源
课程整合的基础是教材建设。传统的一本书教材已难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需要。立体化教材, 就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学科课程为中心,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的教学出版物的集合。立体化教材建设目的是为专业学习提供一种教育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满足教育市场需求,形成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四、融合学历教育与证书考核,培养学历+技能人才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无疑是中职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传统的技能证书考核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一方面技能考核一般在学制结束前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把之前学过的专业知识淡忘,导致考核合格率过低;另一方面技能考核与实际工种脱节,使学生考出的技能证书无法得到企业的认可。如何在相对缩短的学制下加强学生技能的培养是中职校面临的难题。我校建筑与工程材料专业围绕职业能力要求,把与专业相对应的各种职业资格所需的技能要求融入到专业教学标准中,并以此实现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与培训等各个环节的整体联动。与建筑与工程材料专业紧密结合的职业资格证书仅混凝土行业就有9项,在制定专业教学标准中,这些资格证所要求的技能考核项目与各工作任务模块紧密对接。学生在完成某一任务模块的同时就可以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技能考核,无需再专门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职业资格技能考核的内容。同时,专业建设与企业深度合作,课程的设置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指导。为强化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每年安排教师去企业提高实践指导能力。学历教育与证书考核融合,凸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特色,大大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作为历史教师要不断尝试更新历史教学观念,积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理论联系实际,使素质教育能够真正地落实到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去。课改理念下,教师要不断地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从而促进历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前历史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多数时间是在下面被动地听课,这种应试教育的模式使许多学生不能积极地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构思每节课的教学环节,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通过生动的讲解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兴趣。例如,教师用精彩的故事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认真学习相关内容。除了运用讲故事的方法之外,教师也可以借用诗词或者精彩的与历史事件相关的新闻报道等,以抒发感想,表明爱憎,引起学生共鸣。历史教师要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来,真正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角”。
此外,历史课本中的插图是历史学科许多重点内容的体现。在历史教学中,有的插图生动形象并且富有趣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应运用插图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课本知识,以强化记忆,增强效果。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就是教师教给学生通过借助自己已有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促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研究的活动。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教师运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意义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潜能,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那么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单纯地传授知识的活动,也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过程。历史教师不仅仅是历史基础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也是历史知识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史学的基本观念出发,对学生循循善诱。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最终形成基本的分析历史人物、解读历史事件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历史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可以采用多角度思维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综合能力。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其实很多的思维创新活动都是由于学生产生了疑问才出现的。当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或者产生疑问时,他们的思维就会出现火花,激发灵感,积极地去思考。也许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可能和教师本身预设的思路不是很一致,但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了加工,产生了自己的思想。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思索,对他们的想法认真倾听。
教师除了对历史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之外,还应该在布置课后练习题方面多加引导。例如,让学生对“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这一话题进行探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史为鉴。虽然历史事实具有唯一性,而历史事实得到的结论可以是多元化的。学生自己具备了解析历史的能力,不断提高认知能力,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理论联系实际
在历史学习中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事半功倍。例如,在讲述的时候,教师可以依据史实讲述台湾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后结合现在的时事新闻,很好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使命感。
在历史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教师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专题辩论、社会调查以及历史知识竞赛等,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把实践中学到的各方面知识与历史课本知识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历史课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适量的课外活动,把课内与课外学到的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并加以创新,从而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课改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勇于尝试、研究总结,注意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和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淑春.让历史课堂激荡着生命的活力[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12).
[2]刘黎黎.浅析如何提高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积极性[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4).
[3]何君.浅谈初中历史的教学方法与技巧[J].无线互联科技,2012(01).
[4]吴春祥.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