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篇1

房地产经济波动影响因素对策

在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房地产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正逐步成为我国强大的经济支柱之一。与其他经济类行业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房地产行业资金投入大,收益时间长,发展过程中波动较大。根据当前市场发展前景,对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在实践中探究正确的管理方法是摆在当前房地产企业面前的重要难题。因此要将对影响因素的探究作为首要任务,以达到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因影响因素

当前市场经济处于动荡不安的时局中,在经济体系的影响下,导致影响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因素随之增多,只有采取必要的方式解决此类问题,才可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以下将对影响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因素进行分析。

1.土地因素

我国是个国土面积广阔的国家,房地产企业在建设中要占据大量的土地资源,如果资源利用不当,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为房地产企业提供相应的土地资源,企业获得使用权后,自行处理土地,土地在交换中充当商品,若对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后续经济活动,进而造成经济波动。

2.经济因素

房地产企业与金融资本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在房地产初期阶段,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导致发展过程异常艰难。为了提升发展空间,企业和银行建立紧密的联系,通过贷款缓解当前经济危机。因此在后期发展阶段,房地产企业的生存发展与资金紧紧联系在一起,企业内部可通过转账或其他经济手段,对资金进行调整,其他的部分可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自行解决,在筹备资金的同时,促进基本运作。

3.市场因素

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波动也随之增加,严重者会造成经济运行紧张。从当前市场经济体系运行状态看,经济适用房的面积和居民消费有一定的联系,从市场需求方面,便可以分析出未来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经济走向,确定范围后再进行资源配置,可对资源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将风险降到最低。

二、控制房地产经济波动的措施

从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看来,为了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能力,必须完善当前经济体系,从整体出发,构建完整的协调管理政策,进而将风险降到最低,促进房地产行业长远发展。

1.完善经济管理制度

由于经济影响,房地产经济波动较大,要注重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经济活动。首先可建立优惠制度,当前居民对经济适用房情有独钟,在工程规划阶段,以经济适用房为主,向居民宣传相关优惠政策,在已有的经济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增强管理力度,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其次建立完善的金融管理制度,以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为出发点,制定与实际相符的政策体系,调整房地产企业经济波动幅度。此外经济制度的制定要和当前管理体系相一致,在已有的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完善管理理念,促进房地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调整当前投资管理政策

投资政策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房地产经济波动大,相关管理体系不健全的管理现状,要求在管理中明确投资管理政策,在不同的领域制定不同的规章制度,将规避风险作为首要目的。密切关注房地产的经济变化,尽量保证企业发展趋于合理化。其次在管理中将各个发展呈现有效结合起来,在现有的投资管理体系基础上,进行区域化设计,对不同类型的房子实行不同的管理策略,明确投资主体,规避风险,加强各个管理程序之间的联系,保证投资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提升工作责任感,对影响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以达到提升经济收益的目的。

3.调整土地政策

土地资源在房地产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为了提升发展进程没需要在已有的规范体系基础上调整土地管理政策,确立严格的土地审批制度。其次要加强管理力度,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增加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严格执行土地招标程序。在调整过程中根据相关协议的规定,严格执行协议中提出的相关内容,对土地管理流程进行严格的规定,尽量将土地管理市场化,改善我国当前土地管理现状。其次为了避免土地规划不明确的现象的出现,管理中要及时遏制土地规划体系不完善的现象,避免重大决策的突然变化破环现有的理论体系,减少企业决策的盲目性、短期性,保证管理体系的政策运行。

三、结语

针对当前房地产企业经济波动大,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的发展状态,要求管理部门提升管理水平,在现有的经济体系的基础上完善管理理念,将各个影响因素有效结合起来,以促进房地产行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加强宏观调控,从多方面促进经济改革前进步伐。其次房地产经济和其他相关体系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在各种措施协调发展的前景下,将房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促进房地产经济平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玉凤,李胜君.解析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08):120-122.

[2]谢经荣,王玮.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与探析[J].中国房地产金触,2012(04):100-102.

[3]司云娜.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90-92 .

[4]王力娇.房地产经济与国民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5).

[5]张梅.市场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以房地产行业为例[J].中国商论,2016(27).

篇2

    1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内涵

    在资源总量和社会制度既定的前提下,各种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不仅由投入要素的多寡决定,还受着资源、能源分配的方式及其形成的产业结构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一个经济体内部得益于专业化和分工的好处,不断地延伸产业链,创造新的产业,增加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纷繁的产业间通过“前向效应”、“后向效应”和“旁侧效应”形成着彼此联系的网状关系。合理的产业结构会减少社会生产的总成本,使社会总投入既定的情况下,创造更多的产出,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呈现出一个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即是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则会使各产业及其相互关系从当前状态过渡到更有效率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往往是产业结构优化长期积累的结果,二者都是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遵循产业发展及演化规律,通过产业创新及其扩散活动,呈现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和不断提升的动态过程。产业间协调发展和资源最高效率是其本质,实现国民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其目标。不同时点不同国家的产业结构,其优化与升级的过程和结果也会不同。但一般来说,产业结构的升级通常表现为由第一产业为主导向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进而由低附加值产业逐渐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变。相对于研究某一时点上一国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往往体现从动态角度研究和解释产业结构问题。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通过制定和实施产业结构政策,通过财政税收、补贴贴息、法律规章、制度设计等手段影响经济体内资源、能源及其最终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结构,推动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产业和环节的发展,进而引导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演变。而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则通过价格体系传导行业利润信息,使全社会的资源、能源、资本、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跨企业、跨行业和跨地域的流动,在逐利性的推动下自发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企业是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作用下具体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载体。企业会根据市场信息和政府相关政策传递出的信号,并考虑到未来宏观经济走向及自然环境变化,决定和调整自己在采购、生产的行为和研发、营销的目标。如果市场传出的信息和政府的政策走向是符合经济规律,科学的、前瞻的、有效的,所有企业都会自发的进行自我调解,最终合力形成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结果。

    2城市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城市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既是指城市范围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关比例,也包括因产业关联而形成的地区间经济关系。由于分析角度的不同,城市产业结构具有多重内涵。比较常用的是由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提出的三个阶段城市发展进程,即将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与不同的产业结构特征相对应(表1)。其中,第一产业主要由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构成;第二产业主要涵盖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则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层次,依次为流通部门、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原有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起点。由于实际中城市各个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可能完全相同,而且在中国还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重化倾向,所以选择怎样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就会对城市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速度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当一个城市选择以较快增长、劳动效率较高的行业为主导产业时,将会推进该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进程,进而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而当一个城市各主要产业的收益相比都较高时,该城市的产业区位优势就会比较明显,城市产业发展水平也会比较领先。这种领先反映了该城市现有产业结构综合素质较高,但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还是要从产业规模、效益、可持续性等方面全面考察。但不可否认,如果城市产业中有多个部门增长较快,专业化较强,则预示该市经济增长速度也会较快。

    3国家与城市两个层面上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城市产业结构是随着经济增长不断变化的,而除了主要由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氛围的影响。反过来,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会决定本市经济发展的水平,影响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心城市,通过产业结构空间安排引致的绩效水平及区域间利益分配机制影响城市和区域未来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国家的宏观调控通常会从区域整体出发来协调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在各产业全面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调整中心城市及其所在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实现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的目标。不过,由于一国的资源、能源分布不可能和一个城市或者地区的资源、能源分布完全一致。因此,一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通常考虑发挥本国总体的资源优势,同时兼顾工业化、城市进程不同阶段所要求的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以及较全面国民经济体系的培育和在国际舞台上国民经济所处的地位。而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多是从本地资源优势出发,兼顾周边城市各个产业发展,可以通过优势互补,并不必要建立完整的经济体系。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个国家的主导产业通常与一个城市的主导产业不同。对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除了考虑自身的产业结构升级外,还要兼容与周边及其他城市的产业互补、产业对接等方面。不同区域的中心城市往往具有不同的优势产业,由于资源禀赋、区位和原有基础的不同,各个中心城市应有自身的特色。但在我国不少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都呈现趋同的现象。另一方面,相对于国家产业结构来说,单个城市的可塑性从范围来说比一个国家更容易,而一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则是一个相对庞大的工程。例如,我国的中央政府不仅要考虑东部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与周边的协调发展,也要审视西部落后地区有影响力的城市建设,更要通盘考虑东西部、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协调发展问题。由于经济领域中,单独个体的最优选择不一定是整体的最优选择,所以对城市发展的目标和定位还需处理好单个城市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协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建立在区域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城市之间、区域之间产业结构可以是一种彼此竞争的关系,但更是相互依赖和互为补充的联系。在与宏观经济走向一致的前提下,城市之间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可以大大促进整体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反过来,国家整体宏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必定是要体现和落实到相应的城市和区域,各地产业结构调整在坚持国家总体目标和原则的前提下提出适宜自身的发展路径。

    4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关键领域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区域产业分工、主导产业选择、城市产业对接是现代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必须重视的三方面。

    4.1区域产业分工———基础前提劳动分工及专业化生产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原因,也是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根本。单个城市由于资源、环境、地理位置等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也不需要建成相对完备的经济体系。在工业化开始之前,城市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多是承担市场交易的功能。随着科技的发达和通讯设施的完善,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再是自我循环的模式。单个城市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寻求发展的竞合。从全国范围来看,也先后出现了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京津塘等“抱团儿”式发展格局。在区域系统中,不同城市很难复制相同的产业结构,城市间总是通过资源、能源、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流动发生着联系。当市场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单个城市时,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就会在区域的范围内展开,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换也会在可以流动的范围进行。但有了分工未必就能使城市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因为,当市场的边界由一个城市扩展到多个城市时是一种“质”变,这种质变的实现程度依赖于“量”的积累。也许在区域市场建立之初,城市之间的产业并不是互为补充的,由于原先城市产业结构自成体系,更可能存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心城市的重要产业,特别是主导产业会对区域内其他产业起到带动作用,围绕着中心城市区域会形成相对完善的经济体系,而中心城市的主导产业往往都是区域的主导产业。区域间城市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更推动了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篇3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现已全面实施国际上统一的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SNA体系,这意味着我国统计制度改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根本性的转变。与过去单纯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即MPS体系相比较,SNA体系最大的优点是扩大了核算范围,把由原来的物质生产部门扩大到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使我国在国民经济核算方面实现了与世界的全面接轨。但是由于SNA体系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理论依据与我国原有核算体系的理论依据相冲突。随着SNA体系在我国的全面实施,理论界对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依据到底是什么展开了讨论,这也促使我们必须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进行重新思考和认识。

在当今的理论界存在着这样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劳动价值论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SNA核算体系和劳动价值论是对立的,劳动价值论不能作为SNA体系的理论基础。SNA核算体系对劳动价值论所作的拓展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坚持这种观点的人其实没有充分理解理论体系,把看成是一种狭隘的理论体系,阻碍了理论的发展,同时也削弱了劳动价值论在现实社会生产中的作用。

另一种观点认为:新的社会发展现实面前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SNA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应该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或要素价值论基础上的。然而,SNA核算体系较比MPS核算体系,只是在生产性劳动的范围上做了拓宽,将第三产业、服务行业都纳入到生产性劳动的范围,成为价值创造的源泉,这里只是涉及生产性劳动范围大小的问题,并不能说明效用价值论或是要素价值论在起作用。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和资本、土地、自然力等能否创造价值不是一回事。SNA制度的合理性并非一定就能说明效用价值论或是要素价值论是正确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SNA体系可以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得到合理的解释和说明,只不过要对传统劳动价值论进行深化和扩展。传统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服务行业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不创造价值,它的收入来源于对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价值的再分配,因此把服务行业排除在了价值创造源泉之外。

面对理论界的争议,其实我们只需要从新在认识一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不难发现真理在那里。MPS核算体系的终结虽然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清楚的看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的揭示了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商品价值形成和增值关系,并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衡量经济活动成果的基本方法,它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基础理论地位是不可动摇的,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其基本原理对于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运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劳动价值论科学的论证了商品价值的转移、增值和可核算性

马克思指出:“只要使用价值是有目的地用来生产新的使用价值,制造被用掉的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就成为制造新的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这部分劳动时间从被用掉的生产资料转移到新产品上去。”这清楚说明了劳动消耗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具有可转移性。明确各种商品价值的形成和转移关系,是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前提。

经济学对价值增值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广义增值,就是在生产资料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增加值相对于生产资料价值来说,就是产品价值减去生产资料价值的差额,具体表现为工资与利润之和。另一种是狭义增值又称价值增值,是在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具体表为利润。而SNA中的增加值指的是广义的价值增值结果。根据商品价值具有的可增值性,设立一定的价值指标来记录在核算范围内消耗的生产要素价值和增加值,并从全部产品价值中扣除那些在核算范围之外形成并作为投入在核算范围内被消耗的产品价值,得到的增值部分就是在核算范围内形成的新价值,能够反映核算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成果。

SNA核算体系中明确规定:“数量只有对单一的同质产品才可相加。不同产品的数量是不可公度的,也是不能相加的”。“价值用统一的货币单位表示,并且在不同产品中是可以公度和相加的”。这说明不同商品的数量不可公度,但是它们的价值可以公度。这与马克思对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数量特征分析结论完全吻合。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的可公度性是由劳动的可公度性决定的,而马克思又把劳动视为人的生命活动,“一个人在24小时的自然日内只能支出一定量的生命力”。不论劳动的形式是什么样的,都要消耗人的生命力,那么所用掉的时间总会大于零。这是人们为生产各种商品并由自身所付出的最一般的代价,而且要在交换中得到等价补偿,从而实现各自的利益。尽管不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存在个性差异,但是他们所消耗的生命时间具有共性,可以统一用时间单位来度量。

2.劳动价值论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指标

在对商品价值结构的分析中,劳动价值论已经蕴涵了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方法和指标:一般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资料价值、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构成,其中生产资料价值包括固定资产价值和原材料价值。根据这种价值结构,从全部商品(包括服务)价值中减去原材料等中间消耗价值,剩余部分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从国内生产总值中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剩余部分就是国内生产净值,即核算范围内全体劳动者的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从价值结构看,SNA中的国内生产净值相当于MPS中的国民收入。只要把MPS中的国民收入核算范围从物质生产部门扩展到第三产业,它在数量上就等于SNA中的国内生产净值。同国内生产总值相比,国内生产净值或国民收入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成果,应当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中心指标。商品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而劳动价值论又构成国民经济核算基础,所以社会劳动和价值总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一致性的。但在现实中,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劳动质量是有差异的,不同国家的劳动质量也不一样。这种差异会直接影响价值总量。现行国民经济核算方法默认劳动质量提高引起的价值总量增长,但是对不同年份劳动总量的统计一般不进行质量折算,所以价值总量增长率和劳动总量增长率往往不一致。只要全面分析劳动质量和数量变化对价值总量的贡献,就能看到它们的一致变化,即社会劳动总量和价值总量长期保持同步增长。

3.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其基本原理对于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运行仍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正确处理了外延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社会再生产的类型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主义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在建立社会主义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技术欠发达,在扩大再生产上往往采取外延扩大的形式,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经济落后的面貌,这样的外延扩大再生产为我国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却始终未能得到改善,片面的搞外延扩大再生产,忽视了内涵扩大再生产,没有及时的由外延向内涵上转变,使我国成为典型的外延型扩大再生产的国家。为了全面提高社会再生产的经济效益,我国很快从“粗放型”的外延扩大再生产转向“集约型”的内涵扩大再生产,使内涵型的扩大再生产占据主导地位。按照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要求,我们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

(2)正确处理好了社会两大平衡关系及调整了产业结构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原理,揭示了社会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处理好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的比例平衡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具体运用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关系原理,实质上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农、轻、重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将农业和轻工业划分为第Ⅱ部类,将重工业划分为第Ⅰ部类,由于第Ⅰ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Ⅱ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因此,除了两大部类内部各自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满足本部类内部交换外,第Ⅰ部类社会生产者所需消费资料,第Ⅱ部类社会生产这所需生产资料,则需要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交还才能得到满足。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的平衡条件是:Ⅰ(V+M)=Ⅱ(C),也就是说,第Ⅰ部类所创造的新价值应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两大部类所需达到的平衡条件是:Ⅰ(V+M)>Ⅱ(C),也就是说,第Ⅰ部类所生产的新价值必须大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为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的社会经济才能顺利的向前发展。因此,在经济建设中,必须做好规划,统筹资金的分配比例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理论上将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是按照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来划分和组织生产的。由于第一和第三产业其最终产品主要是提供消费资料,而工业主要是提供生产资料,因此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基本上反映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要使经济运行平稳高效就应协调好三大部门产业结构。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做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结构要逐步走向高端化,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在深度结构上要使产业走向高加工化,不断提高高附加值加工工业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在技术结构上要走向高新技术化,不断增强高新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样才能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3)合理说明了积累,消费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社会主义条件下扩大再生产同样需要“积累”。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的收入被称为国民收入,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积累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消费则是用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二者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综合性比例关系。因此,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也是社会进步所必需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积累的源泉来自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消费是满足劳动者各种需求所必需的,只有劳动者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才能提高其生产的积极性,创造出更多的国民收入,从而达到积累和消费的总量均增加的目的。从实质上说,积累和消费又是即对立又统一的。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如果用于积累的部分过多,势必导致消费部分相应减少,二者此消彼长。但积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二者的根本目的又是一致的。积累率和消费率均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和国民收入总量的大小。因此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更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合理地安排好二者的比例关系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金华.核算理论发展与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3-23(3)

[2]朱启贵.科学发展观与国民经济核算创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

[3]曹立村,黄冠群.发展观演变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历史变迁[J].求索,2010(10)

篇4

【关键词】金融企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企业 

一、金融市场与中小企業发展的分析 

从世界的经济发展来看,中小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里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全国中小企业已超过千万家,在全国企业总数中占着非常大的总数,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六成和四成左右。在国民经济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也让全世界眼前一亮。如浙江、广东、江苏这几个中国经济发达的省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中小企业萌芽发展的早、数量多、企业知名度高,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大。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持。就内生的金融理论来说,金融市场有较高的门槛、而且中小企业也存在自身的原因(如资本较少、资产规模不大、财务信息不完整及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进入金融市场的条件还有,就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一个中小企业能否从金融市场中得到帮助,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要对金融市场进行一个完整的服务,要在市场中能有效地运行的体制。所以,一个中小企业要从建立到发展,他自身存在很多缺陷,但这只是极少的中小企业。 

一个效率迅速的金融市场,不仅具有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基本功能,还具有对信用度的分辨、风险的转移的功能。当然,金融市场应该是一个多元化市场,它应该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经济主体。通过市场机制,将那些信用条件差的,并且信息不完整的企业,剔除于规范的市场之外就是信用甄别;风险转移功能就是金融市场的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通过一定的技术和工具降低自身的风险。通过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建立的金融市场,对于管理健全、服务信息完整、财务信息完整、信用条件合格的中小企业,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的由对应的正规金融机构和工具,而那些信用条件相对较差、不符合正规金融中介机构融资条件的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得到它们所需要的金融服务,如民间借贷、社区银行、典当、租赁等形式。综上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和效率的发挥,不止体现在融资的量上,大多体现在质上;不只是金融机构的数量上,还有金融机构的层次性和对不同需求主体的适应能力上;不只是融资需求简单的回避与拒绝,还应该着眼于对风险的防范和转移机制的建立;不只是金融机构建设和管理规范问题,还关系到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与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完整。 

二、民营企业 

在十五大之后,由于当和国家提出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国策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使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措施,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机遇,使民营企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我国民营企业所处金融市场环境现状 

目前,严重的资金供给和需求不平衡、缺乏完善的金融体系是我公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的简介融资比较发达的简介融资体系是我们的金融市场。银行在企业经营发展工程中出现的资金余缺的调剂解决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由于银行对风险的考量,在金融服务中把服务对象划分在追求优质的、有发展潜力的国有及大中型企业领域,所以忽视了很多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的中小企业的所需要的正常融资。与此同时,银行也会从他们贷款的机会成本、风险大小、收益如何等方面考虑,所以银行也经常把规模小、经营不善、收益不高、分工不明的企业剔除在外。将商业银行推行的信用、权利授予企业的制度用于信贷上。加强风险管理、加大对各企业经营考核、发放贷时要求全面的信息。形成在贷款管理上只有责任没有利益的局面——对要求贷款的企业实行以其本身所具有的资产的数量为主要指标的考核、实行贷款的责任要终身追究的制度,使银行的工作人员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更为谨慎。 

(二)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原因分析 

1、融资现状 

现在,我国是以自我积累的内部融资为主的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因为依赖于银行信贷的外资融资存在着银行信任度低或是贷款担保条件苛刻的问题。因为商业银行即使对民营企业发放贷款,也存在金额小、期限短的现象,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 

2、融资困难的成因分析 

(1)信用问题直接影响民营企业的外部融资 

不予以贷款的类型:欠息,无偿还能力;贷款没有太大的作用;该企业的信誉不太好;该企业分工不明确;该企业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该企业所经营得内容不符合国家的政策;信用等级非常低。 

所以企业的信誉非常重要,它关系着银行对企业的印象,好的信用会给银行好的印象、从而比较顺利得取得贷款,而不良信誉或信用等级偏低则会取到很少的贷款甚至得不到贷款,因此,一个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理念,一个信仰,让整个企业的形象无论是从外部还是内部都得到提升。 

(2)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银行机构不放心 

银行对贷款的苛刻要求,说到底是为了逃避风险,信息不对称是风险的根源。融资因信息缺乏而造成问题可能发生在两方面:交易之前和交易之后。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是在交易之前;交易之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问题是道德风险。 

民营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是比国有企业、大企业更加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有信息不透明的问题。 

3、融资对策 

(1)转变观念,给民营企业“国民待遇”,打破所有制上存在的歧视 

(2)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3)使民营企业自发提高自己的信用程度 

三、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的经济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尚不发达,经济结构不平衡,而且剩余劳动力太多,中小企业在对农民的收入增长,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增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经济和社会有着如此重要的中小企业,却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使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还有待国家与社会进行支持。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信用等级低。 

(2)中小企业的发展不确定,经营风险过高,且制度更新滞后,法人治理结构极不健全

(3)金融体系结构缺陷、信贷手段和激励机制不足。 

(4)资本融资渠道严重缺乏,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形成。 

(二)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和造成的原因,探讨提出缓解融资难的政策建议: 

(1)完善中小企业制度,健全治理结构。 

(2)加大科技创新,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努力降低经营风险。无论任何时候,创新都是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只有不断的创新、改进,不断的提高产品的质量,企业才能具有生命力,企业才能更具创造力和发展前景,这样的企业才能让银行放心借贷。 

(3)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信用是从古至今,商业上必不可少的品行,如以前的晋商以关公作为自己的信仰。“有借有还”,才能“再借不难”。 

(4)要改善金融服务。中小企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帮助与支持,针对中小企业的“创业”、“成长”、“发展”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融资需要,推出不同的金融产品。 

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必将进入高峰期。 

【参考文献】 

[1]刘百宁 王海旗 王兆琪主编:《中小企业融资实务与技巧》,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王铁军主编:《中国中小企业融资28种模式》,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3]许崇正,论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和金融支持.金融研究,2004.⑨ 

篇5

(一)加入世贸组织推动了我国走向世界的步伐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面对这一世界潮流,中国应主动而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推动他们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创造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发展中国家追求的经济发展是物质极大丰富、人的个性充分解放的现代化,而要建立这样的社会,必须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制度,必须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发展中国家经济普遍落后的原因不在于国际经济体系的不合理和发达国家的所谓“剥削”,而在于其自身政策的失误,在于没有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体系。发展中国家若不想长期落后、被动挨打,就必须积极顺应潮流,积极融人经济全球化。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两个关键”时期: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二是经济走向发达的关键时期。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才能继续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利用资本、技术和产业世界性大转移的有利时机.通过开展贸易、利用外资等途径,实现资源结构的转换,以不断推动本国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整个经济的发展。加人WTO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人新的阶段。经济体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将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实质就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二)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我国的改革进程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进人以多边贸易协定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而这种世界经济体系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的。加人WTO,首先碰到的就是经济体制问题,谈判之所以旷日持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经济体制问题。加人WTO,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的认同。人世之后,以开放促改革将成为大势所趋。过去的20多年,我国的改革战略基木是按国内的需求来确定的,而现在,要适应WTO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必须把中国放到国际大环境中来确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世将成为推动改革的最重要的力量,尤其是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将会更大。迎接挑战,政府为先,我们承诺遵守Wl,0规则,意味着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方式要按市场经济的牌理出牌,人世将使政府职能趋向国际化,对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方式和运作模式形成挑战。诸如行政千预、层层审批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做法,将在WTO规则面前失去效力。政府部门将不能再充当企业的“家长”、“保姆”,政府角色将转换为“裁判员”、“服务员”。加人WTO.我们的改革开放有了明确的时间表,这必然会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促进宏观体系的完备,促进有关法律体系的健全,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法律体制的确立。此外,双门,0规则的“内核”是尽可能保护市场公平竞争,人世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促使全国尽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速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三)加入世贫组织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时外贸易发展

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讲也是一次国际间产业调整与转移过程,因此,随着我国对外列放程度的不断加强,我国各产业的发展又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际间产业调整与转移的影响。一般而言,人世有助于强化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门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这些产业与部门的发展,而对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部门则会产生较大的竞争压力,不利于此类产业与部门的发展。也就是说.在短期内入世将在我国形成一种“反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但从长远来看,为了适应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人世将促使我国充分利用入世前后的保护期,提高自身的资本技术密集程度,积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加快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高速增长期后,正进人一个大的调整期,外贸出口的难度逐步加大,促使我国外贸出口的一些有利因素已经消失或逐步减弱,我们必须依靠加快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来寻找外贸发展的动力。人世后我们将获取进军国际市场的人门券,也是履行中方在谈判中所承诺的关税减让、市场准人、非歧视原则等义务,这样,我国企业将会有更多机会走出去开拓市场,从事贸易和投资,同时也将把更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来,特别是开展和跨国公司的深入合作,从而使国内资源进人国际间优化配置的总渠道,即以我国的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等优势与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等优势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从而为中国经济特别是对外贸易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期提供绝好的机遇。此外,人世还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新型收人分配机制、新型就业格局的形成,有利于中国消费者在降低关税、开放市场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也有利于中国企业利用稳定、透明、可预见的多边贸易机制更好地保护和壮大自己。

二、入世对世界经济及世贸组织的影响

(一)中国入世时世界经济的影响

世界在跨人新千年以来,经济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从发达国家来看,继去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放慢之后,今年以来美国经济持续走低,主要原因是经济降温前的高利率、高油价以及股市下跌、人们对泡沫的担优与挤压泡沫相互作用等因素,导致投资下降和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心理预期下降。由于政局不稳,积重难返,日本经济进一步恶化。美日两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近一半,其经济增幅减缓,进口需求减少,势必影响全球贸易。由于全球经济发展降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增速骤降。美国、欧洲市场对亚洲地区产品需求明显减弱,出口减少,导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回落.幅度之大超出人们的预料。在目前整个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只有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7%以上年增长率的强劲势头,并且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产业化的大潮中非常活跃,让人们在困境中看到一线曙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拥有占世界1/5多的人口,经济总量和进出口总值均跃居世界第七位,外汇储备达到2000亿美元,吸收外资连续8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其中,与WTO成员的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90%,来华落户的跨国公司多来自于WTO成员。今年,中国申奥成功,世界欣然选择了开放的中国,中国还成功举办了APEC年会,燕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尊重。随着中国加入多边合作的世界贸易体制,中国巨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最诱人的大市场,从而为WTO注人新的活力。同时也会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合作带来不少的契机。这是中国将要对人类做出的突出贡献。据初步估算,“十五”期问,中国将进口约1.4万亿美元的设备、技术和产品,这会给各国工商界创造巨大商机。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发达国家产业“空洞化”趋势日益明显,制造业而临巨大挑战,山于国内市场饱和及生产成本高等因素,制造业厂商纷纷选择向海外拓展。中国加人WTO后,广‘大制造业厂商对来华投资增强了信心,从而有利于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篇6

关键词:社会融资结构;融资模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7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2-0037-04

一、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变迁的过程

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社会融资结构是不同的。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启动了中国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我国的社会融资结构也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逐步变迁。我国的社会融资结构变迁经历了财政主导向金融支持的转变;由金融支持向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重的多渠道、相对完整的融资体系的转变。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变迁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财政承当社会资金的直接调配(1956-1978)

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在经济体制中占统治地位,这一时期主要通过财政金融对货币资金的分配。财政实行高度集中的体制,企业除上缴税收外还要将绝大部分利润上交财政。财政通过统一拨款来解决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以及企业经营中的流动资金。银行信贷主要解决商品流动的资金需要,如农副产品收购部门对工业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收购等。通过财政分配的资金占主导地位,通过银行信贷调剂的资金则占次要地位。

这种统收统支式的融资结构适应了当时中央计划体制的需要,对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基础的目的相当有效,但是也使得消费品非常匮乏、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居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企业融资渠道少,融资结构简单,抑制了整个经济的活力。[1]

2.第二阶段:由财政主导转向金融支持(1979-90年代初期)

以后,我国开始改革传统的集权计划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步入转轨阶段,财政和银行在资金平衡上的关系发生变化,金融由过去财政附属变成社会资金的分配和调控中心。但是,由于我国采取的是渐进式增量改革模式,这种循序渐进式的改革导致在改革的初期,社会融资结构中财政补贴仍处于主导地位。随着改革的推进,国家对国有企业实施“放权让利”改革和实行广泛的承包制,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开始向居民和企业倾斜。居民收入开始急剧增长,银行的储蓄存款也逐年攀升,这种分配格局的改变客观上使得统收统支的财政主导的融资方式也必须改革。

1984年12月14日,国家计委、财政部和中国建设银行联合颁布了《关于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全部由拨款改为贷款的暂行规定》,决定从1985年起,凡是由国家预算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全部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简称“拨改贷”),“拨改贷”文件的颁行,拉开了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序幕。一方面,它克服了财政资金受收入严格约束的缺陷,在集中社会资金上有成本优势,另外,这种金融支持也强调贷款的偿还性,给予企业一定的赢利压力。启动的利率机制也给资本一个正的价格(名义上),使企业的账面价值更接近社会真实的成本。但这次改革并没有完全按照效率标准来配置金融资源,银行在贷款发放过程中有明显的所有制歧视,多集中于国有部门,资金供给主要由政府意志而不是按实际需要来决定。在这种金融支持政策下,信贷发放具有“预算软约束”的特征,国有企业不会破产,银行只能被动的满足他们完成计划的信贷需求。

拨改贷改革标志我国的社会融资结构开始由财政主导向金融支持变迁,尽管“拨改贷”改革对国企的资金活动没有产生根本影响,银行起到的还是财政的作用,但此项改革为将来我国社会融资制度进一步变迁奠定了新的起点,改革的意义重大。

3.第三阶段:金融支持向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重的融资方式转变(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

“拨改贷”一方面使国有企业面临巨额的债务利息,提高了国有企业的负债率,国有企业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另一方面,国有银行的财务状况恶化超出了国家能力的担保,增加了金融风险。为降低国有企业负债率,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实行了“拨改贷”和“债转股”改革。对降低国有企业负债率起到了一定积极效果,但这些改革的面较窄,仅仅对政府主导型的投融资体制进行小范围的改革。同时,这种金融的误配也阻碍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增长目标,金融支持的经济绩效开始逐渐下降。由此可见,金融支持政策已超出了合理的边界,逐渐显现低效配置资源的负面性。作为一种过渡性的融资安排,这种社会融资结构的改革势在必行。

这一时期的融资体制改革主要内容包括:

(1)间接融资方面,1994年三家政策性银行成立,将商业性业务和政策性业务正式分离;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推动银企关系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国有专业银行改组为国有独资银行;1996年对四家国有银行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基础的贷款规模管理;1998年取消贷款规模管理,开始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999年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对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清理。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改变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准财政特征,使其经营方式向市场化转变,金融抑制开始松动,间接融资的效率开始大大提高,基本实现对微观经济的硬货币约束的目标,形成了新的信贷分配模式(图2)。[2]

(2)直接融资方面,1981年7月,我国重新开始发行国债;1985年,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开始发行了金融债券。1983年,深圳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成为中国股市发展的起点;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和上海非乐音响相继公开发行了不偿还本金的股票;随后,股票融资作为一种试点形式开始逐步发展。1990年国家允许在有条件的大城市建立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于1990年12月先后营业。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开始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监管框架,区域性试点推向全国,全国性市场由此开始发展。也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诞生,以股票融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渠道得以拓宽,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多渠道融资形式开始形成。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的社会融资结构已经从相对单一的财政拨款演变成为以银行贷款(间接融资)融资为主体,股票债券(直接融资)融资为导向,财政、信托和租赁典押融资为补充的多渠道、相对完整的融资体系。

二、我国融资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短期融资券的持续快速发行、企业债券发行额度提高和股票市场融资功能的重起,资本市场各项功能逐步健全,我国直接融资比重正在大大提高,我国的融资结构正在发生相应的变化。资本市场的规模不断壮大,资本市场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逐步发挥,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正在日益提高。截止到2007年底,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可转债共筹集1.9万亿元;上市公司总数量达到1550家,总市值达32.71万亿,相当于GDP的140%,上市公司日益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

虽然我国的股票市场增长迅速,但它在调动储蓄和融资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相当有限,股票市场筹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还很小。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现有社会融资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的社会融资结构造成了高负债、高风险的企业资本结构。中国人民银行的研究表明,我国无论是哪种所有制企业都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企业缺乏自有资金,也缺少补充资本的渠道;企业融资高度依赖债务融资,而且主要是银行贷款。这就导致企业的资本结构呈现高负债特征,高负债资本结构实质上激励企业进行高风险投资和经营活动。企业整体负债率偏高反映在金融领域,就是银行客户的整体风险偏大、贷款违约率高、不良贷款问题严重。

2.现有的社会融资结构造成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与通过金融市场融资相比,贷款融资在转轨经济体中通常有两个特点:一是贷款利率受到管制,资金价格形成机制非市场化;二是资金使用和偿还情况缺乏透明度,难以对债务人产生较强的市场约束。受到管制的贷款利率如果偏离市场均衡利率,信贷资金就会产生短缺或过剩,资金难以在利率的引导下配置到运用效率较高的部门。同时,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债权受多种体制性因素影响呈软约束状态,国有银行实际上难以对贷款违约的国有企业行使“退出”的惩罚权利,反而形成了国有金融体制对国有企业的金融支持和国有企业对这种支持的刚性依赖。因此,在转轨经济中,贷款融资方式相对缺乏透明度的特点更容易导致资金配置效率低下。

3.现有的社会融资结构造成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由于整个社会90%以上的融资都通过银行贷款方式完成,银行系统不仅承担了短期流动性融资功能,而且承担了长期资本性融资功能。竞争导致企业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与之相联系,一定比例的债务违约也是很正常的。但是,现有社会融资结构将分散的企业经营风险过度集中到银行体系。而且,贷款资产流动性相对较低,银行体系对外转移和分散风险需要很高的交易成本,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的风险很难转移和分散,对金融整体稳定形成了挑战。[4]

三、我国融资结构的创新模式选择

(一)依据国际经验制定适当的战略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融资结构的主要有英美与日德两种模式,即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第一种是德、日的银行主导型模式。这种模式下,主办银行充当大量贷款人,银行通过参股企业,与企业结成长期稳定的产权纽带和信用合作关系;银行通过直接监控企业的经营运作形成有效的监督机能和控制机能。第二种是英美的资本市场主导模式。这种模式,资本市场融资是主渠道,便于筹集巨额资本金融风险比较分散;银行与企业是平等的市场主体,信息透明度高;投资者透过资本市场操作来影响企业的决策和行为,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的具体管理。

这两种融资结构模式在产生机理、运行机制、经济效率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关于哪一种模式更有优势很难确定。一般认为,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模式从趋势上看资源的配置效率更高,而以银行为基础的模式则具有信息效应。而通常的实证经验表明:金融体系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一般以银行业为基础,但随着国家的发展,金融市场变得更加重要。正确的发展战略应该让银行和市场共同发展,不采取支持任何一方倾向性的政策。

(二)完善融资结构的具体措施

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金融体制已经有一些高度现代化的因素,我国在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机构、提高其风险管理能力以及股票市场和政府债券市场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我国的金融体制总体上还是滞后于实体经济,我国的金融体系必须以市场为基础,在平等的基础上为所有经济部门服务,通过融资结构的创新来跟上实体经济的发展。

1.间接融资方面。首先,继续致力于银行体系的改革,改变其低下的融资效率。银行业主导和政府主导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两大特征,这也是困扰金融系统的核心问题,可以考虑让私营成分在金融体系中发挥更广阔的作用,如:一些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进行部分的民营化。其次,建立适合民营企业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方式,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最后,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多元化和多种所有形式的金融机构体系,促使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逐步形成各自最能发挥自身服务功能优势,提高金融服务效率。[5]

2.直接融资方面。首先,政府要从根本上修改将股市作为国有企业融资的另外一种机制的误导性战略,并逐步完善法律和监管体系,建设一个公正、透明、高效的市场;其次,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满足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使资本市场的各项功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最后,推进债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完善监管体制,改革发行制度,丰富债券品种,优先发展公司债券,要让股权及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融资渠道。通过这些措施的逐步推进,实现金融结构得以改善和优化,增强金融体系的弹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梁芳使.融资结构变迁中的金融风险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张树梅,曲慧,沈永健.从投融资体制变迁看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J].现代商贸工业,2008,(7).

[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2007)[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篇7

关键词:国有企业;激励措施;员工

中图分类号:F2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1

一、引言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企业经过市场经济改革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支柱力量。然而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很大一部分企业在人才激励制度问题上存在着不足之处。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构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度体现出新态势、新特征与新标准,导致其在激励制度中的存在问题更加明显[1]。

二、企业员工激励措施的存在问题

1.目前阶段,我国已经处在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与加速推进社会企业改革的发展时期,然而我国企业员工的激励制度存在不足之处,结构体系具有单一的特点,缺少中长期阶段的激励方式,法律机制无法健全,企业员工相应的薪酬制度显得不够合理,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本无法充分有效地根据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进行实际分配,使得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与工作热情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短期阶段的行为会严重地损害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导致企业资产出现流失现象,或者员工离职导致人才流失。

2.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企业无法满足员工的实际需求。需求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内在原因与依据,只有得到一定程度的物质利益,才可以使人的物质达到实现与满足的目的,同时可以有条件地进行各项具体的社会活动。然而对于制定物质的激励措施环节,我国对于企业员工的具体分配方式,基本上仍然是计划经济制度下对于工资机制的直接延续,员工经济收入与其所承担的责任与风险无法一一对应,与社会经营的资产规模与经济效益没有联系,这些是无法符合企业员工的实际物质需求标准,进而会导致腐败或者人才流失的现象,促使企业资产受到严重的损害,这样会直接限制着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进程[2]。

3.企业员工的实质精神需求得到实现与满足以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进一步要求。对于精神激励环节,社会的企业内部会受到官僚制度的限制,企业缺乏良好形式的企业文化,缺少对企业员工形成的凝结力与号召力,无法对企业员工实现精神上的极大激励。大部分企业员工的经营绩效与贡献精神,在各种情况下无法得到社会应有的肯定,其合法权利与人格地位无法得到有效可靠的保证,他们有部分有关改善宏观经济调控与组织经济发展的具体意见,无法及时地反映到党委与政府的相关部门。

三、健全员工激励措施,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1.在激励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企业的管理部门应当将人才价值化的观念执行到各项具体的工作过程当中,体现出对于企业员工维持不变的职业尊重,构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互结合、以物质激励作为主导方向的激励制度。在完善企业员工的薪酬制度,实行收入和资产操作规模和社会经济效益达到双挂钩的目的。提升企业员工收入的合理性规定管理,促进经营业绩的不断进步,企业员工在收入环节上应当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企业应当建立员工竞争制度、通过贡献度提升薪酬,向高端技术发展倾斜、向贡献度发展倾斜的有效合理分配制度,突破人人有份的传统惯例,而且严格根据工作的质量考核评价来达到分配目的[3]。

2.企业仍然需要改变对固定工资占有主体地位的有限局面,降低工资收入中的固定比例,提升企业员工收入中绩效奖金的比例,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主动积极性。与此同时企业管理环节应当应用信息科学技术构建全套完整的员工薪酬机制结构,对于员工的薪酬发放标准应当进行严格的记录,记录企业中各个员工的入职、转正、转岗与离职的薪酬薪资发放明细信息数据,从而有利于分析决策,制定各种新兴的薪酬薪资制度。同时对于各个行业领域的企业员工薪酬制度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与总结,促进企业员工的薪酬制度显得更加合理有效化。

3.在完善精神激励制度方面,企业主要的管理部门需要对工作成绩明显、贡献程度突出的员工进行适当地提拔。每个年度对于通过评选制度所产生的优秀员工,应当授予“优秀企业职员”与“劳动模范”等各种荣誉称号,全面、合理、有效地激励和认可是促进人才释放效益的主导力量。同时企业的主要管理部门应当充分借助信息化网络技术平台,为各个优秀的企业员工完成相应的个人电子档案,记录着企业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收获和疑惑、智能和情感、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充分展示出他们的成果、经历与梦想,再促进企业员工的激励,同时给其他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鼓舞[4]。

4.企业应当具备良好形式的组织机制与企业文化才可以大力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主动性与热情。科学、公平、合理的组织机制可以让员工清晰地认识到正面积极的工作行为可以接受相应的奖励,促使企业激励制度达到有章可循的目的。社会企业还应当为员工提供一个宽敞舒畅、独立自主与公正公开的实际工作环境,从而充分发挥出企业员工的积极主动性。例如根据具体任务的标准要求,给予员工适当的权利,允许员工能够灵活地确定工作场所、时间与方式,提供其具体工作工程中所需要的人员、资金与精神支持等各种实际资源需求。

四、结束语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产生适应性变化,企业无法满足全部的员工的各种实际需求需要,对于一个有发展潜力的社会企业,应当充分研究能够满足企业员工的工作需求、怎样更好地满足员工的活动需要,构建长期与短期阶段激励相互配合的有效激励制度。

参考文献:

[1]朱迪飞,蓝子良,周少华.华为员工激励机制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启示[J].商品与质量,2012,5(09):78-52.

[2]徐红云.浅谈民营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J].中国经贸,2011,7(14):45-71.

篇8

1.森林及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1.1现状及主要问题

森林及林业生态建设一直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些年来社会发展加快、人口快速增长、物质需要成倍增长,导致自然界的森林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森林及林业生态建设也必须进行调整和改变,不能持续先发展后治理的老办法,必须要坚持经济和生态环境共同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现代林业建立在标准林的基础上,应注重森林及林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试图在林业生态发展和林业经济发展中找到平衡,使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走上又好又快的道路。目前,在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呈几何速度恶化,自然生态系统被污染和严重过度索取,大量自然资源都面临着短缺和后续乏力,其中林业资源也是其中之一。按常理来说,作为可再生资源的林业,只要统筹科学、开发合理,是可以持续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但是,我国森林产业的现实状况是: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速度比建设速度快,局部好转,总体恶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缺位、供体错位,载体即林地和林木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林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每年数百亿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林业经济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改变势在必行,必须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1.2森林及林业生态建设的经济意义重大

森林是大陆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也是林业经济的最重要载体。培育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最主要目标。完整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持续提供生态效益也能持续提供经济效益。被破坏的退化的森林不仅在物质生产能力上明显衰退,森林的其他效益功能也必然相应减少。我国现有森林生产力只相当于其潜在生产力的1/3,这是国内林业产业界内的共识,因此恢复、开发和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也是必要的。此外,林业生态环境可以支持复合经济体系的发展,可以帮助建设和发展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在成熟健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共生的,如果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的效益,都会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失去推动力与生命力。因此,完全可以在建设功能性完整的林业生态体系的同时,形成以林业资源为依托、以商品林基地为龙头、以林业商品产业和绿色旅游产业为一体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如木材、林果、花卉、草坪等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逐步形成比较发达、系统和绿色的林业产业。

2.促进森林及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的对策

2.1积极调整保护

森林及林业生态的产业政策一是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生态优先并非不考虑经济功能,只有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才有物质基础;应分清国家对天然林和人工林管理的政策界线,切实保护天然林资源,按照森林经营的技术要求合理利用人工林;遵循林木生长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采伐利用,让林业在发挥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林农的积极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林业部门划定采伐区域、数额,企业与林农实现“订单林业”,减少了企业的灰色支出,使林农直接受益,可有效提高森林加工企业和林农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三是建立林业要素市场。林业要素市场建成后,通过林权有序、规范流转,可以盘活林木林地资产,解决森林资源经营周期长、效益兑现慢、生产风险大的问题,提高林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林业规模经营、集约经营。通过林权证抵贷款,解决林农发展林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社会闲散资金与银行资金流向林业,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2.2强化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改变传统林业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森林所能提供的最主要资源———木材上面的偏见,促使林业资源综合利用,提供远比木材更多的产品,促进其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是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是林业生态环境最主要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也开始日益重视,森林旅游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也是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途径,并且正在我国迅速生成和增长。完善的森林资源是森林旅游的基础,森林旅游业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可以发展出主要如森林公园、交通运输、餐饮、商贸、旅行社、娱乐等多种依托森林资源的经济体。此外,还可发展各种层次的辅助服务机构和组织,这些都是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多方支点。

二是促进林业副产品产业的开发。林业资源除了能够提供木材之外还能提供很多林副产品,如动物、林果、花卉、次生动植物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林业资源特色,可以建立不同的副产品产业,最主要的有野生动物资源产业、林果深化加工产业、次生动植物开发产业等。深化开发林业资源的副产品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遇。

篇9

在近三十年中,伴随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引发了全球的资源迅速耗竭,环境污染日益恶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且由地区性问题上升为全球性问题,如臭氧层空洞,灾害性天气频繁,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全球气温升高等环境问题困扰着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引起国际社会和组织对环境与经济,环境与社会之关系问题的关注,出台了具体的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014000系列。它要求公司披露各种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信息,即环境信息披露。环境信息披露必然导致对环境会计理论研究,以及相关环境会计法规的制定。如1983年以来,世界银行就积极鼓励修订现行的会计体系,增加环境项目,提出建立一套与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配套的环境辅助帐户,以后各国的会计界人士纷纷致力于环境会计的研究,将会计特有的方法运用于解决环境问题,以促进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保证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稳固的环境资源基础。我国政府也在1989年2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7年建立了专门机构,着手落实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014001,并开始对企业进行环境认证。这就促使会计界投入一定的精力研究环境会计,力图将环境因素纳入会计核算体系,进而以此调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国民经济核算指标能够真实的反映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1.建立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1.1 建立环境会计是环境管理的需要

我国的环境资源目前已日益枯竭,许多环境资源都具有稀缺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已经到了威胁人类生存的程度,环境亟待改善和保护。而改善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大力发展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的产生和发展都要求有会计的强大支持,要求会计为其提供必要的信息,如环境资源的存量、流量,环境费用的总量、用途,环境资源所产生的效益、环境保护业绩等等。通过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了解环境状况,对当前的环境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价,以便作为环境管理决策的依据。

1.2 建立环境会计是正确计量国民经济核算指标的基础

国民经济体系未考虑环境因素,当然也不会考虑环境资产的耗减和降级,由此导致一方面是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等国民经济核算指标的虚增,经济增长率的虚假,出现国民经济的虚假繁荣;另一方面是环境资源的枯竭,侵蚀了环境资本。不真实的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会导致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从而加大环境资源的投入和治理环境的投入,进一步恶化了环境和降低了经济的增长速度,这说明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必须经过环境因素的调节,才能真实的反映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而环境会计正好能够通过其特有的方法,归集有关环境的实物量和价值量的资料,通过汇总将环境资源的真实价值反映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正确的反映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能够为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提供补偿环境资源的依据,实现环境的良性循环。总之,通过会计核算提供的宏观环境指标,能够实现对国民经济总括指标的调整,计算出考虑环境因素的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率等国民经济核算指标。

环境管理需要环境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环境事项的出现迫使环境会计产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需要依据环境会计的核算资料进行调整,即环境管理、资源所有者等方面都有建立环境会计体系的要求,为此,有必要对环境会计理论作一些探讨。

2.环境会计的会计环境分析

环境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与其会计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何种会计环境就会产生何种环境会计。会计环境能够对会计理论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因素、法律因素、自然环境因素。

2.1 经济因素

在所有能够影响会计的环境中,经济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对会计产生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对环境会计产生影响的经济因素主要有:

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构成的基本因素是所有制。这里的所有制是指环境资源的所有权问题。一般情况下,我国的环境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环境资源的产权关系不明晰,导致了环境会计主体的界定问题。在我国环境资源市场还不完善,难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环境资源,而往往是通过计划配置环境资源。企业作为市场的直接参与者,更多的是从本企业利益出发,不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出现短期行为。

经济发展水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依靠环境资源的高消耗或环境剥削”来支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我国又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一些工业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工业化欠发达的地区,还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了环境投资处于无序状态.

价格体系。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环境资源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出现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的现象,使环境资源游离与价值循环之外。随着资源的逐渐稀缺,人们从补偿的角度,从稀缺的角度出发,认为资源应有价格。但目前没有一套完善的环境资源价格体系。

2.2 自然环境资源因素

自然环境资源因素同经济因素一样是影响环境会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环境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是:1)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加速枯竭。由于开采技术落后,资源开采不充分;由于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资源利用率低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依靠自然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持经济的增长。2由于对环境的认识出现偏差,各界人士更注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开采,忽视其再生,使可再生资源的开采速度大于再生速度,其结果是资源储量不断下降。们生态环境资源质量日趋下降。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破坏了生态平衡;由于废气物的排放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破坏了生态环境。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资源被破坏的结果,是生态资源等级的下降。

2.3 法律因素

我国从70年代开始,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环境法律体系。包括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6部环境保护法律;土地法》、森林法》、偷业法》等9项资源管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法律;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健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22项环境保护、国土开发整治的环境资源管理行政法规。同时我国还先后加入了一批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国际公约、协议和议定书,如国际捕鲸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住物多样化公约》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公约的加入促进了环境会计的产生,同时也使环境会计向法制化发展。

经济因素和自然环境资源因素是制约环境会计产生和发展的两个主要的因素。我国目前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现状迫切地要求产生环境会计,并且应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环境会计。同时法律因素为环境会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是会计环境,以会计环境为起点建立的环境会计理论一般包括:会计目标、民告等。

3.环境会计的目标

从环境会计的会计环境来看,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枯竭已经形成相互矛盾的态势。一方面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并且要求有丰富的、充足的环境资源来支持,另一方面经济的增长加剧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寻求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环境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帮助环境管理者了解环境资源的存量和流量;了解环境投资总额以及与投资产生效益之间的关系;了解环境费用总额及其具体用途。从环境管理对环境会计的要求,以及环境会计的特点来看,环境会计的一个目标就是满足环境管理者的需要。在我国环境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负有配置环境资源的责任,同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又相分离的。合理地配置环境资源的依据是环境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通过环境会计提供的信息,帮助资源所有者了解环境资源的分布情况,资源产权变动情况,满足环境资源所有者配置环境资源的需要,这也是环境会计的主要目标。此外由于消费者环境意识的加强,人们更重视绿色产品的消费,要求了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情况,这些资料也来源环境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消费者是通过这些信息决定其购买导向,环境会计也应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总之,环境会计的目标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为其决策提供有用的资料。

4.环境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既然环境会计的目标在于提供信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环境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对决策有用。有用性成为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特征。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学科,所提供信息的质量特征应与财务会计一致,也应具备有用性、真实性、可比性、一致性、清晰性等特征。

5.环境会计要素

凡是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环境事项都是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构成环境会计的对象。环境会计对象是在某一会计主体内,能够反映和控制的环境事项和环境行为。具体地说,环境会计的对象应包括会计主体占用或使用的环境资源以及环境资源的所有权;会计主体由于利用环境资源而享有的环境效益及发生的费用。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进一步分类,且分类的基础应基于会计环境,应服从于环境会计的目标。依据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以及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环境会计要素一般应分为环境资产、环境资产是会计主体占用或控制,能以货币计量,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是环境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环境费用是某一会计主体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环境活动而付出或耗用的资产的转化形式,包括自然资源的耗减费用、生态资源的降级费用、维持自然资源基本存量的费用和保护生态资源质量的费用。人类享受环境效益的同时,也消耗着自然资源,并使生态环境资源降级,其价值应从资产形式转化为费用;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人类为了维持可持续效益,要进行必要的投资以维持自然资源的基本存量,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等级,这些费用能够用货币计量时,就形成了环境费用,也构成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

环境效益是指一定期间内,环境资产给人类带来的已实现的效用。人类占用或控制环境资产的目的是为了享受环境资产所实际发挥的作用,用货币表现已实现的效用时,构成了环境效益。按照环境资产效益实现的过程不同,可将其分为直接环境效益和间接环境效益。直接环境效益主要是利用自然资源而体现在资源产品中的效益;间接环境效益主要是生态环境资源发挥的功能。不论是直接环境效益,还是间接环境效益,只要能够用货币计量,均应构成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

6.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

环境会计主体是指拥有环境资源所有权、使用权或控制权的组织。环境资源虽然属于人类的共同财产,但所有权归国家,国家可以凭借其权利对环境资源进行范围上和层次上划分,使环境会计的会计主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有宏观会计主体、中观会计主体和微观会计主体之分。这就决定了环境会计是从国家的角度对其会计主体内的能够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环境事项进行核算,提供影响宏观环境决策的会计信息;提供有利于区域环境管理的会计信息。一般情况下,宏观与中观环境会计只是在核算范围上不同,在核算程序、方法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微观环境会计是从企业的角度对本企业的环境事项进行核算,提供有助于本企业环境管理的会计信息。环境事项中总有一部分难以实现微观会计核算,使汇总的微观环境会计信息小于宏观环境会计信息。

可持续发展要求今天的人类不能牺牲后代人的幸福来换取当代人的需要,使环境会计的一切处理都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归国家所有,宏观主体永远存在,可将可持续发展扩展为环境会计中的持续经营假设。为了能够了解某一段期间的环境资产状况和环境效益,可以将持续不断的环境活动过程分割成序列的会计期间,以便按期计算损益,编列报表。

环境资源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但具有使用价值,有就具有了效用,效用应该用货币来计量。货币计量是以包含劳动量的货币和包含效用量的货币对环境事项进行度量的标准。因此可以抽象出环境会计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可持续发展、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7.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环境会计的确认是将环境事项,作为一项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等正式记入会计载体的过程。环境会计的确认与财务会计确认在本质上是致的,其确认的理论即1)符合定义;1)可计量性;2)相关性;3)可靠性。

篇10

关键词:军民结合;体制改革

当今世界,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知识社会的演进,社会对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需求不断加强,国家创新体系这一概念得到制度经济学和创新研究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建设创新型社会也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具体到国防领域,如何既利用以有的军事科技资源,又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国防建设,成为各国面临的新课题,“军民结合”则应时而生。自20世纪90年代美国最早提出,“军民结合”这一创新体系为美国的国防工业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体系的出现和建立,现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建设新型国防工业的理论依据,对这一体系的研究,也就越发显现的重要。本文拟根据创新理论的新发展,对我国军民结合的构建和运行进行浅要分析。

一、我国军民结合体制建立的理论依据

目前大多数研究创新系统的学者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社会各部门的创新网络和交互关系。

应用这个理论具体到军民结合体系,其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也是建立军民结合的国防经济体系的一部分。由此,可以把军民结合体系定义为:一国境内由不军工和非军工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政府之间围绕着科学技术发展及应用所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的网络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不同的是,军民结合体系主要涉及的是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大环境下,军工企业和非军工企业如何有机结合。所以,军民结合体系的构建,不是简单的民或是民转军,而是包含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一个新体系的建立。

二、关于我国建立军民结合体制的几点思考

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大力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是我国21世纪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因此,建立适合自身情况的军民结合创新体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深化军民结合的战略认识,积极进行体制改革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都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在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体制下,两者的技术转移和交流往往会遇到一定的障碍,因此需要党和国家时刻清醒认识到政府行为对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深刻影响,要敢于进行法制和国防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对科技创新和整个创新体系的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和引导,逐步消除建立军民结合体系的法制性和政策,营造有利于竞争的体制环境,为企业(包括军工企业和非军工企业)实现自主创新创造知识交流的基础。

(二)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发展进程,使企业应当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和技术优势,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要从技术创新获益,多数情况要求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销售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协调。因此最有效的体系改革倾向于在一个完整的,互相作用的国家创新体系中来实现其全部过程。

1、对于军工企业来说,要积极参与民品市场竞争。改变过去为军事目的而开发的高新科技完全禁锢在军事领域的做法,在军用技术开发之处就考虑它的民用前景,以便尽快将其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2、在民用企业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许多企业已经改变以前靠降低成本赢利的传统做法,越来越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在创建军民结合体系过程中,民用企业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首先,民用企业直接面对外部市场环境,结合自身的资金、技术、资源和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军事科技的效益;其次,民用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机制的锤炼下,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市场意识,在技术开发与合作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这一点在新技术的开发中尤其重要。

3、技术转移中心应成为军民结合体制的一个桥梁。现代企业在应用科学技术时往往面临着技术选择的问题,特别是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相互转移过程中,单靠企业间点对点的交流合作很难满足需求。通过专业的技术中介机构,对各类军民两用科技成果的技术优势、市场潜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使投资方清楚成果的市场前景,研发人员熟悉市场服务对象,减少科研工作的盲目性。这样不仅在信息覆盖领域、信号刺激强度等方面有突出优点,而且在增强目标的针对性、促进成果的持续开发和提升技术成熟度,以及提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均有巨大的优越性。

(三)大学和科研机构应成为军民结合体制的基础性力量

大学等科研机构在基础性研究中有独特的优势:一是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充裕的时间,为基础性研究提供了所需要的场所和环境;二是拥有众多的实验室和先进设备,汇集了大量的专家人才,这都是基础性研究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军民结合体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作为教育机构,它们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未来进入产业界的人才;另一方面一部分技术创新是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中诞生的,特别是大部分的理论创新、知识提炼和积累,都是通过大学和科研机构来完成的,而这些引发技术飞跃和技术变革的源泉的研究成果往往具有通用性。

(四)建立现代金融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现代金融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制度。技术创新及其成果转化往往具有高风险性,在军民结合体系中,无论是军事科技转民用、民用科技转军用或是开发新的军民两用技术,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高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扶持,往往也要通过金融机构来落实。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科技开发速度加快,产品升级换代迅速,已经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投资主体多元化可以有效地改变经营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分摊投资者的风险。企业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获得更准确的市场信息,及时有效地调整企业发展方向,使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更趋合理,促进民品产

业高速发展。

三、构建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第一,建设军民结合体系要符合我国整体的经济科技实力的现实。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得我国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制度和政策的逐渐建立、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市场逐步活跃和成熟的长期过程。

第二,军民结合体系不是在孤立的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在整个体系的建设上,国外尤其是美国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和做法,都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体系中各要素形成的技术需求和产生的新技术,在不妨碍国家安全利益的前提下,应当积极利用国际市场,既能提高科技资源的供给渠道,又能开拓市场。

第三,建设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在各个地方应该因地制宜地来展开。在经济比较发达而且军工企业也比较集中的地区,军民的双向交流就可能比较活跃,取得的效益也就比较明显;而在经济不太发达而军工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军工企业在军民结合中就可能起着相对主导的作用。

第四,建设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手段和途径。比如,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借鉴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办法,建立国防高科技工业园。园区采用市场化操作,吸纳军民两方企业、科研和中介服务机构的入住,既可以推动入住军工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又能有效地整合资源,实现军民兼容。当然,与之相配套的还需要有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及涉及军事机密时的保密体制。

参考文献:

1、高红卫.再造长城的基石,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趋势分析[J].中国国防科技信息,1997(8).

2、甘志霞.建立军民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