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应当说,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层次,更重要的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的一种教育类型。现在人们常把高职教育的特点归结为“服务地方”、“按照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或者“不是以学科为导向”等等,但其说服力是有限的,因为你很难证明普通高等教育不为地方服务,或不按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很多按学科设置的专业也对应于职业岗位群)、不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不相结合,或者只破了学科导向,而没有树立新的“导向”,等等。因此在理论上澄清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和以及知识体系等方面的区别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当是“职业技术”
尽管在许多情况下,高等职教与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在名称上是相同或近似的,如技术等,但事实上,它们却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普通高校,专业名称常表示高校的研究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学科;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名称则更多地表示一个“职业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劳动”。
在普通高等教育(以工程教育为例,但可迁移到农学等其他学科)中,专业教学内容取材于对应的工程学科,是一种“纯粹的”、与人的职业活动联系不太紧密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专业教学以技术知识为导向,具有较浓厚的技术决定论(autonomoustech-nology)色彩。专业课内容是工程师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反映了工程师和工程科学家的职业实践。
而高职教育专业和研究的内容则是“以职业形式存在的、从事实践活动的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是产生于职业劳动实践的技术人员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是以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为导向的。因此,高职的专业教学应当更加注意劳动和职业的关系,更加考虑劳动组织方式及其变化对技术人员能力的要求,更加注意克服工程学科教育的局限性(如理论上的电气技术并不代表实际中的电气技术)。
在教学和研究内容上,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是“职业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区别。笔者曾就“职业(性)技术”的定义,它与“非职业(性)技术”,即工程技术的区别及其对职业教育的意义等发表过一系列看法①。简单来说,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的研究对象都是专业技术,但技术的内涵是不同的,典型的例子如汽车技术,就包括与职业行为联系较少的发动机技术、传动技术等设计制造技术以及与从业人员职业活动和职业能力关系较大的故障诊断技术等。
工程技术是和技术工具等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职业技术还包括主观能动性较强的经验性知识、经济社会利益的体现方式以及由于文化导致的实现手段等②,它与人的行为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体上讲,技术是人类借以改造和控制自然的操作体系,它与它所存在的职业劳动形式以及与此相关的从业人员素质和教育培训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技术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执行着意识形态的功能。技术的发展是技术的可能性与社会的现实性(如从业人员素质、经济社会基础、文化认同、政策法规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典型证据就是80年代以来由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和CIMS技术等引发的产业革命,就是信息技术、以小组作业为基本特征的后福特劳动组织方式和一专多能型技术工人综合作用的结晶。
因此,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否具有高职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是否遵循技术决定论的原则,即:是技术人员的职业劳动,还是自然科学技术决定教学内容?当然,由于职业劳动是一种由自然规律控制的社会现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但它直接反映的却是技术和劳动之间更为复杂的关系。
二、“职业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劳动过程系统化
职业教育学和工业心的研究成果表明,职业技术的最大特点是遵循劳动过程系统性原则,而不是学科系统性原则。这里首先是一个行为社会学的理论,即完整的行为方式,人类的实践行为(包括职业行为和日常生活行为)过程总是按照所谓“完整的实践”模式进行的,它可划分为获取资料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做出行动决策、实施工作计划、控制保证质量和评价工作成就等六个步骤,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买菜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理论教学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即“职业技术”,应当是完整的职业行为所要求的全部内容,因此在强调打破学科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必须强调建立与劳动过程的直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劳动过程的系统化,即按照实际劳动过程的基本程序,如确定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作出决定—完成工作任务—检验工作结果并改正错误—评价工作过程与工作成果—记录—反馈等进行编排。职业技术是关于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劳动组织形式和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具体知识。这些知识自始至终都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技术和专业理论不再抽象,而是、社会和技术工人个人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三、“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区别
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的“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可从对象、研究目标、表现形式和认识等方面加以区别。
(一)研究对象
“职业技术”的研究对象是由人类建立的技术体系,如建立健全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等;工程技术的研究对象是纯粹的体系,即利用自然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来使用自然资源、生产制造人工材料以及利用自然力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二)研究目标
研究和“职业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有关设计、操作和评价技术系统(如机器设备、工艺流程等)的知识,因此,它的主要功能是方法功能;而研究和学习工程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有关物质和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因此,工程技术的主要功能是解释功能。
(三)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职业技术”的研究成果常常是由科学规律推导出的工艺和操作方法,是规范性的职业行为,多以操作标准和工作计划的形式出现;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则表现为描述和解释自然界现象、物质和规律的概念、定律和等。
(四)认识方法
工程技术的研究和认识方法是独立的。按照科学学的原则,一门工程技术科学之所以成为独立的学科,就必须有其独立的认识方法和方法论基础。工程技术的研究方法是以“反映”为导向的,即选择研究方法的基础是为了反映客观的事实和规律。因此,工程技术反映的是一种“原因—结果”的关系。
作为职业技术学研究对象的职业劳动过程,不但是一个技术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过程。因此,单独的社会学、学和工程科学的研究方法都不可能满足这一要求。与职业技术的综合性质一样,职业技术的研究方法也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值得指出的是,70年代中期美国兴起的“劳动(studiesofwork)”研究,将准确描述劳动过程、确定劳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确定标准劳动过程模式与实际劳动过程的差异作为研究对象,为职业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重要方法。
由于劳动分析未能将劳动经验和“劳动过程知识”界入其研究范围,而过分强调被动的适应,带有过强的技术决定论色彩,因此对职业技术研究方法的贡献也只是基础性的。
“职业技术”的研究方法是以“”为导向的,即职业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科学规律去解决实际,因此,“职业技术”反映的是一种“目标—手段”的关系。
从技术的角度明确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和科研内容上的区别,是举办各种层次高等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同济大学职教学院的多位博士生已经在他们各自的技术领域(如机械、电气和土建等)中对职业技术的研究中找到了突破点。
注释:
篇2
[关键词]复杂理论 课程实施 非线性 生成 关系
[作者简介]蓝洁(1981- ),女,广西博白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天津 30007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双重语境下的少数民族职业教育行动逻辑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K13YB147,项目主持人:蓝洁)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014-03
课程包括课程生成和课程实施两个环节,一般意义上,课程生成可以认为是教学内容产生的过程,课程实施则可以认为是教学的过程,但较之教学过程,课程实施更具系统性和复杂性。近几年来,轰轰烈烈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步伐主要停留在课程生成环节,以文本形式呈现的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成果丰富,但课程实施环节却仍在传统中守望,“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并不鲜见,使得革新后的课程文本缺乏实践的支撑,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效受到置疑。为提高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运用多元的、综合化的复杂范式审视高职的课程实施,分析高职课程实施的特征及其陷入困境的原因,并尝试提出应对的策略是必要且急需的。
一、高职课程实施的特征
1.课程实施取向的技术定向。课程实施取向可分为忠实、相互调适和课程缔造三种①,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往往通过技术性和定向性的课程教学,体现以“忠实取向”为主的价值选择。一方面,课程实施取向的“技术性”体现为,高职课程实施被习惯性地视为一项技术性工作,主张用理性的系统分析来处理动态变革的高职课程实施问题,通过对课程方案、课程计划等文本进行精细化、程序化的技术分解,形成执行课程教学的详细说明和指示,从而把课程方案文本转化为可应用的课程实施技术和知识,教师只需忠实地应用课程实施技术呈现教学内容,体现“同样的课程不管谁教都一样”的期待。另一方面,课程实施取向的“定向性”体现为,以定向课程方案的达成程度作为高职课程实施成效的衡量标准,认为课程实施是课程预定计划的线性执行过程,所实施的课程与预定的课程方案之间的符合程度越高,则课程实施越成功。
2.课程实施环节的线性序化。课程实施环节即课程实施程序的框架和顺序,高职课程的实施环节总体而言体现线性的结构化特征。按照行动体系对知识的序化,高职课程内容的编排呈现“串行”的结构形式,课程实施过程对应典型职业工作顺序,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对应“过程导向”的制造业、“情景导向”的服务业和“效果导向”的文化艺术产业等各种类职业活动,高职课程实施的内容框架主要以平行的活动序列形式存在,呈现串行的结构特征。课程实施程序则如下图所示,呈线性的因果关系,程序化特征明显。
3.课程实施要素的简约关系。高职课程实施是一个牵涉课程结构、课程主体、课程环境、课程对象等众多要素多层面交织互动的开放性、情境性、复杂性过程,各要素对课程实施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目前的高职课程实施过程中,理论和实践领域都倾向于使用简单还原的方法,主张细分问题,还原要素并逐个分析。经过分析还原,影响高职课程实施成效的问题大体被分解成为“课程方案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机制创新”等多个各自独立的影响因素,单列的问题解决对策也被对应提出。在问题还原的过程中,某些看似不重要的影响因素被有意无意地抛弃,课程实施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更是受到忽略。于是,课程实施要素之间的冲突和无序对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所产生的复杂互动被不自觉地排除,复杂要素的综合影响被简约成多种效果的简单叠加。
4.课程实施策略的普适追求。高职课程实施主要遵循“研究―发展―传播”(RD&D)的策略模式②,倾向于通过研究、开发和培训等程序和手段,为教师提供不受情境制约的普适性教学策略,使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都能掌握课程实施技术和知识,从而遵循既定教学计划的路径,获得忠实于课程方案的良好教学效果。虽然当前的高职课程开发和实施强调课程专家、企业能工巧匠、一线教师、行政人员的共同参与,但由于一线教师对理论形态课程的把握有限,在研究、发展和传播阶段所革新的课程价值取向和基本原理难以在采用阶段的实物形态课程中展现。于是,课程生成与课程实施之间主要呈现线性的、相分离的形态,专家、行政人员与教师之间仍然保持权威与服从的关系,企业能工巧匠的参与则多数游离于高职的课程改革之外。可预测、可复制的普适策略在当前高职课程革新进程中仍是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共同追求。
二、高职课程实施困境的成因
1.忽视课程实施取向的调适与缔造。课程实施的忠实、相互调适和课程缔造三种取向没有优劣之分。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取向较为关注效率,倾向于通过技术性手段按部就班地线性执行课程方案,忽略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素的对话、冲突。调适取向的课程实施关注权威系统合法性的可调适性,认为既定课程方案并非完美的、固定的,课程实施是课程方案与实际情境之间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则关注意义和价值,认为课程实施本质上是相关主体在具体教育情境中联合缔造经验的过程,教学方案等文本仅是经验缔造过程所选择的工具,而不是课程实施的既定路向。三种课程实施取向并非相互孤立或排斥的,而是一个界限模糊、渐进过渡的连续体,仅从某一个取向进行课程实施都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应根据实际需求和具体条件灵活选择与组合。
当前,高职课程实施的价值选择主要停留在忠实取向的范畴,在调适和缔造向度上缺乏拓展。主要体现为,近年来,高职课程改革重点关注课程方案本身的合理性与完备性,关注师资专业水平、实训设备先进性等支持性资源的提供,相对而言,高职课程实施者群体亚文化的多样性、课程知识的个体性和情境性、课程实施过程的开放性和复杂性等受到的关注不够。以至于课程实施过程是否忠实于课程计划、达成课程预定目标成为衡量课程实施效果的主要标准,而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目标的调适与生成受漠视。
高职课程应重视实施取向的“调适”与“缔造”。高职课程的实施涉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学习者、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等群体,尽管这些群体共享既定的课程目标,但群体之间并不能排除利益的相互冲突。尤其是在高职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课程相关群体的原有利益格局可能被频繁地打破,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各群体之间必须相互协商、妥协,以维持系统的平衡。这就要求高职的课程实施必须关注课程权威系统的可调适性,承认既定课程方案并非完美的、固定的,认可课程实施是课程方案与实际情境之间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同时,由于职业教育所授受的是更具情境化、个体化的缄默知识,其主要形成于教育者的个性化情境策略和学习者个体能力的构建,所以高职课程设计者不应只是置于课程实施过程之外的课程专家,而更应包括课程实施过程之中的教师和学生,即高职课程实施必须兼顾缔造取向的价值选择。
2.否认非线性因素的影响。高职课程实施并非“输入―产出”式的稳定的、预成的线性过程,而是动态性的、构建性的技能生成过程。由于众多原因,高职课程实施的内在机理涉及时空情境、方式方法、主体和对象等复杂的互动因素,这些因素使高职课程实施的全过程都可能走向冲突和无序,呈现复杂的图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结构具有相对固定的工作程序及环节,但对教师和学生而言,课程实施过程是开放性的,具有个体性、建构性的特点与品质,课程授受双方不断地进行“自组织”或自建构的调整,课程实施要素与内外部环境之间不断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换。课程实施从计划到过程、结果并不是直线地单向延伸,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多因素、多态性和不可逆的影响,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线性函数关系难以用来解释高职课程实施的过程和结果。即使课程实施体系中输入的课程实施主体、实施环境、实施条件、实施对象、实施方式方法、实施评价要素等自变量与因变量都是既定的,在动态推进的过程中依然伴随着复杂要素的互动、变迁和选择,同样的课程主体、对象、方式在不同时空情境中的离散性可能会导致课程实施结果的大相径庭,复杂的不确定性成为高职课程实施的基本存在样态和本然存在特征。否定高职课程实施的非线性特征,将课程实施看成具有必然因果的线性过程是不利于高职课程改革推进的。
3.忽略要素关系的复杂性。高职课程实施是多因素对话、冲突、融合的复杂动态平衡系统,包括复杂性关系生成的过程。如果我们只是把握课程实施要素之间的表层关系,忽略其复杂性,则无法洞见或透识隐藏于现象背后的根源本质,深层的问题难以暴露,那么课程改革和实施的问题还会维持原状,得不到解决。
课程实施系统内外部诸要素都具有复杂的分形结构和关系。一方面,学校化的职业教育课程实施难以突破课程要素结构的内部复杂性,教师差异、学生差异、情境差异、教学方式方法差异等,使课程要素间的相互冲突变得多样化。高职课程实施的活动过程本身并不完全取决于教育者自身能力和学习者求知欲望的激活,而知识技能授受的情境、所采取的策略和形式同样对课程实施产生复杂影响。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出于对自身利益的权衡,对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不高,一些教师甚至认为改革课程教学徒增其工作量,却不能增加实际收入,常采取应付检查的态度进行形式上的课程教学改革;对于课程实施对象而言,由于客观原因,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有限,就读高职院校的学习者往往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的积极性和接纳能力各不相同,同样的课程对不同学习者的影响和作用千差万别。另一方面,受到外部环境动态变化的牵引,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施虽然具有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强烈意愿,却总是难以突破复杂环境的限制,使得复杂性和非确定性对高职课程实施的影响更加明显。影响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外部要素涉及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需要综合考虑价值取向、效率、质量的关系,发挥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共同作用,而且需要分清不同组织在现实情境中应当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等问题。例如,职业院校虽然配备真实或仿真的教学情境、与生产一线结合的教学仪器设备,但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创生出来的新兴产业和生产管理风格快速地改变着真实的生产情境,职业院校往往难以超前设置教学情境和购置教学设备,而只能被动地跟随生产发展的走向,课程实施的成效也间接受到影响。
类似的众多隐性复杂因素在简单还原的思维模式下,往往被显性的现象遮蔽而被研究者和实践者忽视,简单还原过程所丢弃的关系性因素对高职课程实施结果产生的复杂影响未受到应有关注。为保持最佳的平衡环境以使课程有效实施,应将课程实施系统理解为复杂的关系系统,用复杂的思维来指导课程教学实践。
4.依赖普适的策略。在高职课程实施领域,对普适性策略“模式”的追求成为共性的趋势。普适策略从课程实施实践活动中抽取基本要素,按固有逻辑进行系统地加工,力求通过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多种现象不断进行逻辑提升,归纳出趋同的课程教学表征、问题、成因,从而形成普遍适应的问题解决对策。但这种普适的策略模式很少顾及不同专业岗位课程、不同情境对象的适切性。于是,高职课程实施往往被加工成一个封闭静止的策略体系,标准化、模式化的课程教学思维深刻渗透线性的、统一的话语范式。从客观上说,由于矛盾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的问题和策略在高职课程实施领域中出现无可厚非,但定势的普适性思维容易将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分析路径限制在趋同的普遍性矛盾上,而对特殊性矛盾习焉不察,体现了研究和实践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却缺乏价值性和文化性,课程实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容易陷入困境。
三、转换思维:应对复杂性的策略
1.从预成走向生成。高职课程实施的运行过程,应是一种开放性的形成过程, 没有完全固定的或不可逾越的公共框架与结论,课程实施过程中,各要素之间不断地进行“自组织”或自建构的调整, 具有不确定性、个体性、建构性的特点与品质。因此,课程的目标、内容、功能可以预设,但不应预成,而应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生成。高职课程实施的实践也应从封闭的、永恒的、稳定的预成性思维转向生成性思维,将课程实施视为理解与对话的过程,尊重各类实施主体的平等地位,承认高职课程知识的个人性和境域性,尝试建构性、探究性的认知范式,使课程实施从“输入―产出”式、认同式学习转向创造式、探究式的学习。
2.从线性走向非线性。线性思维植根于经验主义、科技主义与实证主义,它的宗旨在于预测与控制;非线性思维则企图解构行为目标、标准化测验、量化研究及一切科技主义,其特质是循环的,寻求解释、表现与理解,崇尚非线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研究思维的转换,应弱化高职课程方案对课程实施的预测与控制,根据情境合理解构标准化的课程实施框架、顺序,使高职课程实施从强调技术性、精确性和确定性模式,转向注重非技术性、形成性和不确定性的课程发展非线性模式。
3.从实体走向关系。实体性思维适合呈现高职课程的存在状态,但不适合描述和解释高职课程实施的演进过程和复杂关系。课程实施不是若干要素的简单或随意组合堆积,而是多要素有机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必须看到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动态变化发展。课程实施体系中各种演化的要素单元并非孤立的实体,而是关系中的要素,必须以关系思维或关联性思维方式来考察课程要素的系统运行状态,关注课程实施各要素、各环节与环境、与整体之间的互动,把握职业教育系统内外部的各种复杂关系和内在关联性,才能理解高职课程实施的复杂问题。所以,在分析高职课程实施现象的时候,有必要在分割的实体要素之间重建联系,既考虑到具体的情境,又结合整体的关联性。
4.从普适走向特色。对于高职课程实施而言,普适的策略思维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也存在客观的限制和约束。普适的策略思维关注高职课程实施所需要遵循的共同的、普遍的规律和指标,体现课程实施策略的稳定性和可量化性,对课程实施起到规制与推进的作用。特色性的策略思维则关注高职课程实施的特定的、具体的情境,体现差异性、非量化性、非既成性和非特定性的特征,有利于课程策略效果的最大化实现。普适与特色是高职课程策略的两个向度,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开放地、动态地相互影响,因此,课程实施的普适策略是难以穷尽的,从复杂性视角分析课程实施的特色性策略是必要和可能的。
综上所述,复杂理论并非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建立真理,而是引导思维的拓展,从要素之间的动态性、非确定性关系切入,以复杂性思维回应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性问题,从而强化对高职课程实施复杂性的认识,将与课程实施有关的因素置于复杂系统之内,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开放性、非线性、非平衡态、模糊因果等特征,营建有利于职业教育课程自组织的实施环境,使职业教育课程实施在与环境进行能量、信息和物质交换过程中实现突破和革新。
[注释]
①课程实施取向是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价值观。“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应完全忠实于课程计划;“相互调适取向”认为课程实施是课程目标与情境相互调适的过程;“缔造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缔造和生成教育经验的过程。
②研究、发展和传播模式(RD&D)认为课程实施过程就是把一项课程改革付诸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前后相续的研究(research)、发展(development)、传播(diffusion)和采用(adoption)四个阶段:研究阶段的目的在于确立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和指导原则、建立教学的基本原则;发展阶段主要把先前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理运用到具体的课程开发中,以使新课程从理论形态走向实物形态;传播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把新课程介绍、传播给教师;采用阶段指教师在学校情境中对新课程的关注和运用。
[参考文献]
[1]王伟廉.高等学校本科课程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2]尹弘飚,李子建.再论课程实施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5(1).
[3]姜大源.学科体系的结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教育研究,2005(8).
[4]邓泽民,姚梅林,王泽荣.职业技能教学原则探究[J].教育研究,2012(5).
篇3
培养具有现代护理理论、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具有“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和“仁爱关怀”的护理人文素质;具有良好护理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跨文化护理和评判性思维等通用能力。主要面向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以及涉外医疗机构,提供护理服务、健康教育及咨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
2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
虽然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培养目标均是根据护理职业岗位的要求来确定的,但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有很大差别。中职教育以培养中等实用技能型人才为主,高职教育强调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人才培养规格比较。
3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构建
中等职业护理教育偏重于对学生实用技术的传授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出现了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现象。文化基础、专业基本理论和综合素质薄弱是中职护理教育的短板。因此,将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培养的重点应放在文化基础课的深化、专业理论课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上,以达到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整个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基本实施模式为“1+2”。通过1年的在校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达到初步运用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而后进行为期2年专科护理能力的顶岗实习,为今后从事专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见表2.
4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衔接教育展望
篇4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致力于课程改革的良苦用心值得肯定,但具体实践中的进展并不顺利。总体上讲,高职课程改革已经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困境。本文从时代沿革、改革动因、改革理论基础、改革成本与风险等方面,拟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作些理性探索和思考。
当前,全国性的高职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课程改革的良苦用心值得肯定,但进展并不顺利。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既要矫正原有的弊病,更要建立新的课程秩序与核心价值;既要祛除原有教育理念上的落伍观念与习惯束缚,也要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专业自主性等。然而,现实的高职课程改革实践往往参差不齐,甚至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时代沿革、改革动因、改革的理论基础及成本与风险等因素严重制约着高职课程改革的成效。
一、课程改革沿革与动因分析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产业改革风起云涌,中国正逐步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产业领域一线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制造业乃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其需求一直处于一种“饥饿状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呼唤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影响最为普遍与久远的是学科中心和经验主义两大课程观。众所周知,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观始终占着支配地位。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成长的高等职业教育其发展历史并不长,课程观上自然主要体现为学科中心主义。土生土长的高职“三段式”课程模式完全传承的学科中心主义衣钵;而当前盛行的“项目”课程观以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观,则是经验主义课程观的主要体现。在课程观的取向上,是倾向于“保守”的学科中心主义主张,还是倾向于“激进”的经验主义主张,各方见仁见智,论争不止。
课程改革应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产业界的需要,也要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在课程改革的动因上,手段论与目的论,本不应有过多的争论,但事实上又往往出现改革动机取向和实际效果的巨大反差。已经有过这样的案例,个别高职学院,不顾对应产业的特点、自身文化传承和课程特色,在大搞一通洋为中用的“拿来主义”之后,将原有的课程体系全部推倒重来,另起炉灶,“标新立异”。结果,这种“立异”导致了“意外”的出现,用人单位满意度下降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受挫,怨声载道,最终导致课程改革偃旗息鼓,重返原点,可谓“其兴也勃,其消也忽”。
笔者无意否定课程改革的现实必要性。先贤曾淳淳教诲:“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谋一时”。有学者指出,我国高职课程在实施改革的进程中,应该选择适切性的实践模式、珍视民族文化传统的价值,同时要在全球化视野内进行准确定位。教师的工作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工作,不会也不应有划一的课程模式、方法,一味地赶时尚、追潮流,耐不住寂寞,人云亦云。主见全无,何创新之有?何特色之有?
还有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值得思考。搞课程改革,迎合了社会时尚和某些“实用主义者企业”的口味,有可能促进短期目标(学生就业)的实现,但往往有损长期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和职业成长)的实现。不搞改革,一味在象牙塔内闭门造车,我行我素,孤芳自赏,不但得不到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理解和支持,短期目标难以实现,也会影响到长期目标的实现。尤其是作为高职学院“掌门人”的院长,迎评估,争示范,上重点建设项目,必须要有课程改革,否则就不可能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同,学院的发展就会受到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的掣肘。搞课程改革,请专家们来把脉,“专家们”各有师承,意见难以统一,甚至大相径庭。不难想象,高职课程改革的过程一方面是院校领导信心十足,强力推进,而教师则是倦怠疲惫,方向迷失,效果不言而喻。
二、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课程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悄然而起。经济全球化,国际交往日趋频繁,人们开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关注社会发展问题,而课程的变革与发展则是有关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西方课程理论变革中,阿普尔的课程理论的贡献很大。他提出的“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开创了课程研究新范式,深刻揭示了课程内容“霸权~—意识形态”的实质,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实践性。但是,其消极性也很突出,如否定课程知识的客观性、过分贬低“效率’’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等。至于西方课程领域内出现的后现代各种新思想、新学说,诸如雷诺兹的课程航线思想、高夫的后殖民主义课程观、利文斯通的课程未来学观点以及佛耐丁关于科技发展对课程影响的学说等,其课程研究已经出现了新的轨迹,表现为课程研究的思路更为开阔,鼓励创新与多样性;具有以问题为中心的特点;正在逐步摆脱对其他学科与理论的依赖,进一步倡导解放思想、同研究者的个人兴趣、知识积累相联系的更具独特性的研究。
按课程的主要特征,当前盛行的课程观大致可分为课程知识观、课程产品观、课程过程观、课程体验观四大类。课程知识观的哲学基础是现实主义,主张课程的目标应是教育理性的个体和开发个体的智力,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产品观认为,教育是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主张课程应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和一个详细而周密的计划,并不折不扣地执行和检查落实。对课程产品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科学管理思潮,这种思潮运用于职业教育,形成了重视“能力本位”的DACUM(De—velopingacurriculum)课程开发模式。英国的BETC国家高级制造工程课程,是课程产品观指导下的典型代表。课程过程观的教育思想基础是人本主义。课程体验观则是在过程观的基础上修正而成,认为课程应是教师、学生双方认识到存在问题,通过对话、谈判等方式而建立的互动体验过程。上述四种课程观,应该说没有一种是万能的,它们各有优势和局限性。知识观重视智力的开发,但忽视学生的需求;产品观注重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但忽视人文教育的内涵;过程观和体验观与产品观相比,更强调人文观念,但课程目标不够明确。
追本溯源,当代西方的课程改革最大的特点是从西方哲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等学科广泛吸收并借鉴相关学说,建构了课程改革的理论。但是,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西方的课程理论与中国本土问题还需要一个转化和调适过程。各国课程改革均是基于不同的国家背景及具体情境,“解决自己的问题”则是其共同的出发点及最终归宿。“历史经验证明,社会对学校课程的制约与影响起着相对主导作用,学校课程应以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及本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与发展需求为出发点,课程改革在面向世界的同时切不可迷失自己”。
当前,西方先进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理论流派纷呈,各有特色,而且各种理论在相互碰撞中不断演变和发展,但从总体上讲,还远没有“定型”。事实上,其课程改革的实际成效也不尽如人意。自上个世纪80年布《国家正在危机之中》报告以来,美国政府推行的课程标准制定运动,其实效并不乐观,学生学业成绩并未达到预想结果。近年来,作为推进标准化运动的改善举措,美国政府不得不寻求通过设立要素主义目标、强调探索学习、问题解决、小组合作等进步主义教学方法等提高学生的成绩水平。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界正蓬勃兴起的课程改革潮流,其正面的促进意义当然不可小视,它对于变革我国教育惰性,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教育现状具有重要意义。的确有必要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研究方法,通过培养学习共同体、反思型实践家以及开展校本研究等途径进行课程的改革创新,破除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课程教学框架的束缚,实现从定型化教学向情景化教学的转变,还课堂教学以生机和活力。但从客观上讲,因中西方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经济体制、高等教育宏观与微观结构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决定了我们的课程改革理论基础不能基于至少是不能完全基于西方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过分地夸大西方式课程改革的作用,过多地强调“拿来主义”的做法,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应是意料中的事情。越是具有民族性的东西,才越具有世界性,经济改革是如是,政治改革是如是,教育改革也不会例外。正如浙江大学刘正伟教授所指出的,我国学校学科课程在实施改革的进程中,应该选择适切性的实践模式、珍视民族伦理道德文化的价值,同时要在全球化视野内进行准确定位。
产业界曾经出现过“海归派”与“本土派”争高低的现象,兴许对高职课程改革有一番启示意义。“海归派”挟洋技归来,为产业经营带来了西方的先进经营管理理念、盈利模式和营运方法,然而却往往遇到了一个令人深恶痛绝的“水土不服”问题。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变革,员工阻力大,企业的中坚骨干也将信将疑;用于创业实践,实际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甚至败走麦城。而那些既具有全球眼光,又深谙中国国情与经济社会传统的土生土长的“本土派”企业家,却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往往成就了百年基业。对待教育改革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我们在强调洋为中用的同时,是否还更应进一步洞悉中华民族教育的传统文化精神呢?
三、课程改革的成本与或有风险
从成本与风险角度考虑,课程改革至少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或有成本与风险。
其一是在经验主义课程观的指导下,高职课程进行人为的切割,可能导致知识系统框架的解体,影响影响培养对象理论体系与知识架构的奠基。其二是人文科学教育的弱化,可能导致高职人才综合职业素质上的畸形发展。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导向上,片面地倒向经验主义课程观,过分地追求对特定职业岗位(群)的适应性(尤指操作能力),人文精神缺失,难免让学生在未来的岗位动态调整中缺少必要的人文科学知识准备,丧失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三是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可能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当下,在职业能力观的主导下,高职课程内容中删掉了许多技术应用形态的理论推导,使学生出现认知上的“盲点”和障碍,只知“依葫芦画瓢”。技术是操作性的智慧,智慧是理论的升华。弄通理论就可以举一反三,实现知识迁移。忽视理论的学习与掌握,必将导致教育对象职业生涯的无“根”性和跨专业跨技术流动的局限性。看似红火、热烈而充满希望的课程改革景象背后,却悄悄地孕育着不和谐的种子。有学者已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克服‘确定性’的课程逻辑”。
可以说,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确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急功近利”行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导向,职业教育权威的鼓吹,院校掌门人的焦虑与期盼,基层教师的无奈与彷徨,交织成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可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果说,当前高职课程改革已经积蓄了较高的成本与风险,当这种风险集中释放时,谁又来为此承担终极责任呢?
四、对高职课程改革的辩证反思
抱残守缺,局限于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观,只能是自甘落伍,实不可取;全面倒向经验主义课程观主张,也可能犯极端主义错误,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过于急功近利,过分依赖某一种模式或范式,希望一下子就找到一把“万能金钥匙”把职业教育之门打开,应该说是一种浮躁心态的表现。不妨作一个简单的比较研究,也许有些启示意义。多少年以来,各级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尽最大努力铺建设摊子、上项目,增加就业和财政收入,结果失去的却是增长的质量,遗留了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资源过度开采耗费、人居质量大幅度下降等大量现实问题,而治理和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则是当期经济增长获得的利益所无法弥补得了的。最终。这一代人提前花掉了下一代人甚至几代子孙的财富,悔之晚矣!“两型社会”建设理念的提出,可谓是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也。
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的浮躁心态,同样有百害而无一利。社会要建设成和谐社会,职业教育也要建设成和谐的教育。在课程改革方面,“拿来主义”、洋为中用,从本源意义上讲,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的问题,英国的、美国的、加拿大的或是其他任何先进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借鉴并结合国情予以消化吸收,是一种良好的策略路径,但如果不顾自身的文化传统,随意地嫁接和改造,剑走偏锋,终难免收之桑榆,失之东隅,甚至是橘生淮北则为枳。如果我们将课程改革的视角放大,也许高职课程改革应该是“功夫在诗外”。当前,政府管理职能转变滞后,教育财政投人捉襟见肘,作为吸纳高职人才就业的产业界深陷危机,自顾不暇,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改革主张随着“专家权威”声音的改变而不断改弦更张,职业学院便紧紧跟随摇旗呐喊,这样的课程改革要想达到期望值,只不过是自作多情、一厢情愿罢了。
篇5
关键词:控制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素质定位
收稿日期:2006―04―12
作者简介: 张玉华(1953-),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科科长,研究员,主要从事:成人教育学的研究。
孟庆梅(1983―),女,汉族,山东潍坊人,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成人教学论的研究。
现代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由于生产力的高度社会化、科学技术的密集化、经济活动联系的复杂化、教育活动的人本化,使得整个管理运动和控制问题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显得突出和重要。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统筹指挥者,应明确控制论的基本内涵和特性,了解控制论原理应用的重大意义,并在控制论的指导下,做好素质定位,提高管理效益。
一、 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控制论的基本内涵及特性
1.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控制论的基本内涵
控制论一词,来自希腊语,原意为掌舵术,包含了调节、操纵、管理、指挥、监督等多方面的涵义,具体就是指按照给定的条件和预定的目标,对一个过程或一系列事件施加影响的一种活动,它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
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控制论就是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执行和完成情况,并在管理价值评价活动的基础上,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计划过程进行再认识和对组织过程进行再实践,以纠正偏差,使管理系统保持稳定状态,确保预定目标实现的科学。
2.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控制论的基本特性
(1)系统性。管理活动本身首先是一个可控制的系统。控制的系统性是指管理过程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控制总是针对该系统的决策目标而言的,围绕目标,实施、完善、修改计划,纠正偏差。
(2)动态性。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活动的过程,有动就必须有控,这就决定了控制工作的动态性。如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虽然事先设计好了改革方案,但是情况在不断地变化,在推行的过程中,就要随时把握时局,就需要管理者随时进行处理和解决,并且在适应变化上应具有灵活性。
(3)层次性。管理系统的目标体系具有整体目标和局部目标之分,因而目标实现的控制者也不相同,实现整体目标由高层管理者来控制,实现局部目标由部门负责人来控制。如果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中高层管理者把握中低层管理工作,或者中低层管理者不接受高一层次的控制工作,必然导致教育管理工作的混乱。所以,教育的每个管理者都要有各自控制的范围,这样才能做好控制工作。
二、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需明确在管理中运用控制论的必要性
控制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和不可缺少的管理环节。其运用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1.控制是完成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计划的重要保证
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面对的主要是家庭背景、社会阅历、年龄等差异悬殊的成人学员,即使管理的计划制定的再全面、再具体,也难免对一些预料不到的无法把握的变化估计不足,在实施计划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一些偏差。这就决定了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工作。计划是控制的依据,控制是计划得以完成、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这种保证作用,首先表现在通过控制将计划的执行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其次,通过控制工作,保证计划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如果计划正确,控制就要使组织过程符合计划;如果计划不完善或有错误,控制就要认识错误及原因,修改计划,使之更科学合理。
2.控制是调节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有效手段
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与管理计划不符的偏差,有时应服从计划,纠正工作偏差;有时则应服从实际情况,纠正计划偏差。因此,控制必须围绕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目标,不断地调节管理活动,使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处于稳定的有序的状态,有效的实现预定目标。控制者通过信息反馈,发现指令执行困难,要多加指导和帮助;产生矛盾,要多做协调和化解;执行不力,要批评教育和惩罚。这些帮助、指导、协调、教育、惩罚都是控制过程中的调节活动,也是控制的最主要职能所在。
3.控制是优化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系统的重要工具
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中,要素的组合关系多样,随机因素多样。处在这样一个系统中,要想实现目标,执行为此而制定的计划,求得成人高等教育在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不进行控制是不可想象的。控制的目的是使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处于一种优化状态,即表现在一项管理目标的实现,在相同条件下,做到人力最少、物力和财力最省、时间最短、质量最高、效益最好。需要指出的是,像教育系统这种随机性、偶然性、模糊性较强的“人―人”系统,这种优化状态是指达到满意的优化程度。
三、控制论指导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控制论给许多科学、技术与生产带来了新的范畴与方法论,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有着极其巨大的意义,它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了世界成人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图景的改观,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思维方式的变革,当代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学观念的深化。
既然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在管理者与学校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被管理者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社会与学校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反馈和控制关系,那么,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管理者应有以下的控制素质:
1.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应具备正确的管理控制观
所谓正确的管理控制观,就是指管理者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相关管理对象特别是自己的控制管理能力和被管理者的主题性认识。管理观所涵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管理者的控制观是管理者对整个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过程的发展控制的基本看法,这种看法会直接影响到管理者对教育发展过程的评价判断,影响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互动行为,影响到被管理者的工作方式,影响到教育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管理者具备适宜的控制观,这是实现成人高等教育发展高效益的关键。
目前,管理系统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管理者,带着比较封闭落后的控制观,这也成为推动成人高等教育高效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概括起来主要有:认为管理控制完完全全就是自己的事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是管与被管,是上对下的关系,没有什么平等可言;认为自己有权力任意控制管理对象,摆布被管理者,被管理者谈不上享有主体性。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猛烈冲击。管理观念作为意识形态,也必然会有所反映。当务之急是要明确正确的管理观,尤其是控制观,这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责任。
2.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应具备丰富的专业控制知识结构
要成为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统筹指挥者,管理者必须具备完善的专业控制知识结构。完善的控制知识结构包括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人类社会已进入到信息时代,管理者进行管理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管理,必须明确现代化管理的特征,在管理实践中勇于改革,充分利用和开发管理资源。一方面依靠大量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无限的信息中选择最有利于管理的信息。成人高等教育能否适应迅速变迁的市场竞争,并不断培养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所需要的高科技人才,管理者起着关键的作用。管理者除了应该具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外,还必须了解最新的重要的科技信息,社会科学信息。近几十年来,人类社会获得的知识要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知识更新之快要求管理者不能再以老一套的控制管理方式去完成时代赋予的重托,而必须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和扩大知识领域,赶上时代步伐,走向管理前沿。
3.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应具有完善的控制能力结构
管理的控制职能是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服务的,有效的控制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必须反映出工作、活动的性质和需要,不能为控制而控制。要使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地控制,发挥控制的功能,作为管理者应具备以下控制能力:
(1)关键控制的能力
对于不同的组织、部门、层次、环节和对象,无论有多少个目标,但总有一个或几个目标是最关键的,达到了这些关键目标,其它的目标可能随之达到。因此,必须进行关键点控制。选择关键点来进行控制是一条比较重要的控制原则,可以表述为:有效地控制要求注意甄别、选择那些对按照各种计划来评价、衡量绩效时有关键意义的因素。因此,关键点的确立应能使得控制对象的主要工作内容得到反映和说明。同时,选择关键控制点时应当注意平衡,如:数量(速度)与质量、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平衡。对于管理者来讲,关键点的选择是一种管理艺术,没有通用的准则可供遵循。
(2)及时控制能力
有效地控制系统应当能够及时发现偏差,并能及时纠正已经发生的偏差,甚至在未出现偏差之前就已经预测出可能出现的偏差,做到防患于未然,使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但及时并不等于快速,管理者应根据适时提供所需的信息,针对控制中存在的时滞现象,采用预防性控制、事先控制、前馈控制等手段与方法,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反馈系统。
(3)客观控制能力
有效地控制,需要有客观的、准确的和适用的控制标准。标准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但必须是可以测量和可以考核的。在整个控制过程中,尤其是在对人的工作绩效进行衡量时,管理者最容易受到两种社会心理效应的影响,一是晕轮效应;二是首因效应。晕轮效应把一个人思想行为中的某一点来扩大成为其整个思想行为的全部,是一种以点代面的效应,是对他人认知上的一种偏差倾向,易引起判断上的主观性,从而造成评价上的偏差。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往往把第一印象看得很重要,以至于影响到今后对其的评价。管理者不仅在衡量、评定一个人的工作绩效时,应当做到客观、公正;在对工作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也应当做到客观、公正,不能带有偏见、成见。
(4)经济控制能力
控制活动本身需要经济上的投入。有效控制需要讲求经济效益,即考虑控制所需费用和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控制中的人、财、物等的耗费,应当与控制的必要性程度及其效果相适应。为此,一是要实行有选择的控制、重点控制;二是要制定恰当地控制标准;三是要努力降低控制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耗费,改进控制手段和方法,提高控制系统的效率与效益。
(5)人本控制能力
以人文本的管理思想突出了对人性的尊重,提高了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控制的有效性,能使被管理者从心理上产生高昂的精神、奋发的热情,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加强和改善管理,贯彻人本原则必须重视从严管理与柔性管理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处理好领导和群众、培养和使用、管理和教育、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并采用目标激励、支持激励、强化激励和关怀激励等方法,激发起被管理者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6)全局控制能力
任何一个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而组织中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的活动,又有其自身个别的或局部的目标。成功的管理人员在进行控制时,不应只看到本部门的、本层次、本环节的控制目标,只从部门利益出发,从而忽视了整个组织的利益与控制目标,而应当具有全局观点,从整个组织或活动的整体利益、目标出发,在所采用的控制目标和方法上,引导本部门、本层次、本环节的员工考虑有关方面的要求,使本部门、本层次、本环节的目标与协同运作单位的目标相协调。因此,各管理者在确定组织体内的各种控制目标和方法时,不能相互矛盾、相互排斥,而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牛则.学校管理原理与方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3〕李金松.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教育改革〔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1989.
篇6
关键词: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籍管理
Abstract: management of students' status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nd education quality to have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esent university five years of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
Key words: five years of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schoo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学籍管理是学校管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保证。五年制高职教育是五年一贯制,学籍管理上分中职和高职管理两个阶段,前两年是中职管理模式,第四年才进行大专学籍转档注册。所以五年制高职的学籍管理是一项复杂细致、政策性强、责任重大的工作。
一、五年制高职学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学籍管理制度不健全。各学校根据国家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规定制定出本校的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规定,但是其内容、形式与三年制高等教育学籍管理规定,基本上大同小异,没有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五年制高职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和保证制度实施的办法和措施,有的学校虽然规章制度完善,但执行不严,漏洞很多,学籍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大。
2、学校对五年制高职工作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1)有些学校将五年制高职工作当作三年制高职教育的补充,在办学过程中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管理工作。(2)对学籍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出现了重三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轻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对相关学籍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不重视,导致学籍档案材料不完备等。
3、学生档案资料不完整。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生档案资料残缺不齐是高校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原因是:(1)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力度不够,不能按照制度要求及时、准确、全面的建立、收集学生档案材料。所建立的有些档案材料杂、乱、差,缺乏统一、规范;档案材料收集过程中出现了遗漏、遗失的情况。(2)学生的认识不到位,提供给学校的个人信息资料不完整、不准确,随意改动,缺乏严肃性,不能及时向学校提供更改了的信息,根本没有意识到个人信息在学籍档案中的重要性,造成学生档案资料不完整,严重影响了学籍电子注册的顺利实施。
4、学籍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繁琐的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影响因素多,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具体问题能力。目前,大多数成教学籍管理人员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现代化知识和管理知识明显欠缺,而且人员配备不足,工作中存在着得过且过、应付了事的现象。这对加强学籍管理,提高五年制高职工作管理水平和效率影响较大。
5、学籍管理手段落后。当前仍然有许多高校在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中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方式还没有完全取消,除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完全采用计算机管理外,学籍管理的常规工作,如学籍记载、成绩填写、数据统计、毕业生登记等工作绝大多数采用手工劳动,劳动量大,效率低,准确性难以保证。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手段落后,不适应社会发展对五年制高职的需要,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学籍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二、改进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的建议
1、建立健全适合五年制高职特点的学籍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适合五年制高职特点的学籍管理制度是实现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依据。在执行教育部及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制度的基础上,以明确培养目标、保证培养质量为前提,制定和完善适合本校实际的五年制高职教育管理制度,做到学籍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既体现管理具有高度的政策性,又体现管理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并且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五年制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地修订完善,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如在修订学籍管理规定中,要考虑到五年制高职的特点,学籍管理规定要相对灵活些。
2、建立多层次、多规格、全方位的学籍档案。以学籍管理条例为依据,建立多层次、多规格、全方位的学籍档案是实现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保证。如建立新生个人信息档案、学籍卡档案、学籍异动档案、班级档案、毕业生名册档案等,同时以教学班为单位,建立学生的通讯录,详细登记学生的联系方式,从而方便学生,方便管理。要注重学籍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切实保证学籍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和真实性,为电子注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籍管理队伍。由于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责任大、业务繁琐而严肃的工作。大多数管理人员工作三到四年后,都不愿继续从事这项工作,学校要充分认识五年制高职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视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工作,在学校五年制高职教育职能部门、各系部配备一支思想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精通业务的专职管理人员,同时要保持管理队伍相对稳定,要注重加强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和提高,特别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籍管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管理人员熟悉业务,胜任本职工作,保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促进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籍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4、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学籍管理质量和效率。学籍管理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许多信息用手工处理不易操作,要将学籍管理纳入到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的轨道上。结合五年制高职学籍学历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学籍进行管理,实现管理信息的规范化和管理工作的程序化,数据管理做到准确、及时、全面,促进学籍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同时利用学校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网站,建立信息平台,及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各类信息,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为学生提供服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篇7
>> 大力推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论高等职业教育学习型人才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发展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瓶颈浅论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及未来发展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研究 探索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模式 论高等职业教育集团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浅析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关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的思考 《论语》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法国高等职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论新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发展云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雷德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论丛(上册、下册)[M].武汉:武汉出版社,1989.
[3]叶春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1.
[4]陈遇春.高等职业教育学教程[M].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5]张海峰,王义谋,王丽娟.高等职业教育学的功能定位与理论建设[J].职教通讯,2003(9):7-9.
[6]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8]王前新,孙泽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
[9]王续琨,丁立新.教育科学学科结构和新学科生长点[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1-44.
[10]潘懋元.高等教育学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1983(1):4-26.
篇8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教师 科研 考核 责任
本文系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11年度立项课题“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构建与教师科研工作考核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引 言
高等职业院校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校,肩负着培养大量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责任;高等职业院校又是目前我国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肩负着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竞争力的历史责任;高等职业院校还是社会组成单元,是师生员工的家,肩负着发展自身、学生成长成才、成就教职员工事业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高等职业院校怎样才能肩负起对学生、教师、学院自身、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国家等等这些许多的责任呢?
实施教师科研工作考核,肩负起对教师的责任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是由中专学校改制的,其专职教师队伍基本上由原中专学校教师和新聘大学生、研究生等年轻教师两部分教师组成。中专学校的教师科研意识淡薄,新聘大学生、研究生等年轻教师还没有形成科研意识,科研能力非常有限,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成长,阻碍了教师的发展。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肩负起对教师的责任,采取强有力措施,促进教师形成科研意识,养成科研习惯,自觉参加科学研究。因为,科研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科研不仅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而且能极大地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促进教师的发展,成就教师的事业。首先,教师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探讨理论、钻研技术,参与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既提高了专业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又丰富了实践知识和经验;其次,教师通过教育科研,学习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掌握教育规律,丰富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学业务能力。总之,通过科学研究和教育科研,不断自我完善,增强能力,为教师的发展和成就教师的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教师科研工作考核,肩负起对学生的责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中规定,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015年达到1390万人,2020年达到1480万人。正在征求意见的《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行动计划》在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计划中对高等职业院校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预期在高等职业学校中遴选确定100个职业培训与社区教育基地,完成1000万人次培训和继续培训任务,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学校要实现年培训人次达到本校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的2倍以上。那么,高等职业院校就必须肩负起对这些众多的全日制在校生和短期培训生的责任,保证培养与培训质量。首先,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其次,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技术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第三,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成功奠定基础。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科研创新能力是高职生的基本素质之一。毋庸置疑,教师队伍是保证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实施教师科研工作考核,
肩负起对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责任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1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没有科研就没有职业教育的质量,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非常重要,况且职业教育的许多领域在理论上尚属空白,所以必须把职业教育的科研工作搞上去”。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而言:首先,质量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命线,没有质量,高等职业院校就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更谈不上发展;其次,科学研究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任务之一,没有科学研究,高等职业院校就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不进行科研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就不完善,就不可能协调、快速发展;第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以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对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如果不能达标,高等职业院校不仅会失去国家投资,而且会严重影响其社会声誉,失去发展机会,甚至被淘汰。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首先,高等职业院校是目前我国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力量,所以,没有高等职业院校的质量和发展,也就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其次,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虽然其规模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其教育质量和竞争力还远远没有达到高等教育的要求,而且高等职业教育的许多领域在理论上尚属空白,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综上所述,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科研建设,积极实施教师科研工作考核,加强科学研究,加强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科研中的引领作用,肩负起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责任。
实施教师科研工作考核,肩负起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任务,也是高等职业院校担当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责任的基本方法手段。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水平等关系到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以实施教师科研工作考核为抓手,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不断提升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高等职业院校才能有效肩负起推动社会发展、民族进步、国家兴旺的责任。
结 语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积极实施教师科研工作目标考核,建立科研长效机制,造就高质量职教科研型教师团队,为全面有效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重大责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G].教高[2006]16号文.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
篇9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对策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某一特定职业所需综合职业能力的、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服务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数量、质量、层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以规模快速发展为标志的扩张式发展阶段转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效益的内涵发展新时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明显
(一)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1999年以来,云南省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使高等职业教育由高等教育的补充地位逐步提升为高等教育主渠道的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已达到相当的规模,高等职业院校数、年招生数、在校生数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均占很大的比重。2009年1月,全省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35所,其中公办院校27所、民办院校各8所,高职院校数占全省高校数61所的57.4%。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23 835人,占全省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数347 732人的35.6%。无论从学校数量还是招生人数,云南省高职院校数已占云南省高等教育“半壁江山”。
(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取得了新进展
一是形成了以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在政府办学为主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云南省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大型企业和社会参与合作办学,现已组建了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广泛参与、跨地区的省级行业性高等职教集团8个、州市级职业教育集团4个,形成了以政府主导,企业、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使教育资源有效整合、优质资源共享成为现实,培养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急需的短缺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二是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为加快云南省高职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了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建设、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速度,形成了“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三)办学特色初步形成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已初步形成了既区别于传统普通高校,又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为:一是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二是各高职院校根据专业或专业方向所需的能力要求和知识结构,调整教学结构,增加实践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是开辟了校企联合共建的联合办学模式,拓展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提高了办学的规模效益。
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云南省高职院校多为近年升格举办或完全新建而来的院校,高等职业教育总体水平与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还不相适应。
(一)教学资源不足,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招生数量的快速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社会承载能力,出现了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招生规模发展的需要,师资、仪器设备、实训场所、教室、宿舍等办学条件明显滞后,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很多高职院校难于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去组织教学,难于以满足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需要为出发点设置专业,在教学中出现了以“粉笔+黑板”式的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评价以老师讲课质量和学生书面考试成绩为主等等。
(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教育教学过程是否按照培养目标去组织实施,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结合我省的社会实践,明确提出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这样的人才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是其显著的特点。但目前,专科学校、成人高校、中专、本科院校等几路大军一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数量解决了,但质量粗放现象越来越突出。一切模仿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科压缩型现象非常突出,致使培养目标偏移、模糊不清。
(三)教育专业内涵界定不清、专业建设相对滞后
一是专业设置不切实际,盲目性比较突出。不少高等职业院校不考虑师资、教学硬件和教学设施,不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市场,只注重学校的经济收入,专业设置只以近期的社会需求以及人们的职业取向作为根据。二是专业内涵职业针对性不强,缺乏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上,不少高等职业院校完全照抄照搬普通高等院校的做法。三是专业设置功利化、商业化、趋同化现象突出。为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专业设置交叉重复现象相当严重。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看,传统专业设置过多,热门专业一拥而上,而真正能培养云南经济建设急需的,面向农村和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等方面的专业较少,缺乏培养开放型、国际型人才的专业。
(四)师资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缺乏
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水平达不到要求,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对技能培养的要求。目前高等职业的师资结构:一方面是理论型、教学型的教师多;技能型、操作型教师少。另一方面是理论课和文化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尤其缺乏职业教育专家型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
(五)缺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没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办学模式,“产学研”脱节,缺乏人才培养的市场调查和行业分析,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使用、教学实训等方面与行业、企业结合不紧密,技能型人才培养受到制约。
三、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云南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不断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体制、运行机制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增强培养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的能力。积极推动高职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使云南省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供参考。
(一)树立全新的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
要树立持续、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优化整体结构,走内涵发展与外延协调发展之路。当前应将单纯追求数量增长的发展观念转变为数量与质量并重,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观念。要建立根据企事业单位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新模式,探索建立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要树立“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学校发展观,在提高质量,形成特色上取得新突破。高等职业院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规划,保持适度的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同时,根据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趋势,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的协调、持续发展。
(二)科学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功能
高等职业教育职能的科学定位,关键是培养目标的性质定位,突出技术实施型教育,突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性质。因此,定位应突出职业性、行业性、技能性。此外,高等职业教育还应突出地方性、区域性,把区域性和地方性作为办学特色。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既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关键,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是可采取从社会上公开招聘一批“双师型”人才作为专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当前教学质量提高难的问题。二是可推动现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培训,增强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三是制定适合“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评聘制度。在职称评定、教师聘任等方面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体系上就必须消除“学科中心”,突出“能力中心”,以技术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就业为目的。课程模式的设计和开发,要考虑学生就业和继续发展的需要,要考虑社会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开放式教学、实践式教学、交互式教学、分类教学、顶岗实习、仿真实训等多种教学方法;可通过对毕业生追踪调查,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建立和形成有利于改进教育课程的科学评价体系。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迁移和职业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梁红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学术研究,2008,(7):66-67.
[2]杨敏恒.“产学研”教育模式下的高职科研体制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2008,(4):96.
[3]王广峰.德国“双元制”模式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与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0.
[4]安博.浅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思路与对策创新[J].社会科学论坛,2008,(1):133-134.
篇10
近些年,河北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不断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办学规模不断壮大,紧紧围绕河北主导产业需要,培养了大批量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普通高职院校共存的特点。
二、国外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共性研究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美国和加拿大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是以社区学院为基础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社区学院明确的办学宗旨是服务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社区为中心。与美国和加拿大的高等职业教育相比较,河北省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办学的目标和宗旨还是不够明确,没有形成鲜明的服务于地区经济的目标,大多还是具有很强的服务于行业目标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应承担服务地区经济需要,培养高质量人次,振兴地区经济的重任。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在国外发达国家中,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出一些非常好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其高等职业教育都有很大的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教育发展成就。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CBE模式,英国的工学交替“三明治”模式等。
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双元制”为基础的,而且做到了政府、社会、企业和学校的四位一体,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是世界上高等职业教育的典型范例,为德国的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的高技术工人。“双元制”职业教育,企业为“一元”,学校为“另一元”。是将在企业里进行职业技能和相关工艺知识教育与在学校里进行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结合起来培养职业人才的教育制度。
英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把现场教学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采取工读交替的“三明治”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生产力对工人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学徒制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英国出现了工读交替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采取证书交融互通,强调核心技能,强化技能训练,形成了学校和企业的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模式。
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采取CBE教学模式,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最终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通过分析职业和岗位确定教学科目和专项能力,从易到难安排教学计划。强调学习目标的可操作性,尤其是操作性强的培训和技能训练。
这些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都找到了自己的教学模式特色,共同的特点就是均采取“工学结合”的形式,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教学,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目前,河北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均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历史发展和现实条件的原因,“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充分实施。尤其是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成本缺乏深刻、长远的认识,他们只想伸手用人,不想参与培养、培育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智能应用型人才。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行政模式
法国高等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特色是办学机制比较灵活。法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分成长期职业教育和短期职业教育两种。政府充当最主要的角色,是一种行政模式。法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不需要考试,一般就近选择就读,但是要经过学校的严格考核才能顺利完成学业。法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分成长期法国有一套完善的体系,能过保证企业充分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去。学校和企业对接,从而减少了教育的盲目性。法国有一项特殊的税收0.6%的学徒税,还有必须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责任,说明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必须要承担非常重要的责任并发挥相当的作用。我省政府应该学习法国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才有了灵活多变的机制。虽然政府也制定了一些有关职业教育的法律和政策,但相比之下,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并没有法国那样专门的政策和制度的保证,没有发挥企业的主管能动性。
(四)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创新
日本和韩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教育模式,但是两国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实施并发展了国际上流行的多种模式,大大地推进了两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日韩两国比较注重教育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既有较高技能又有高尚职业道德的现代工人。两国高职院校都注重在国际竞争中的国际交流,吸收国际职业教育新理念、新措施,承认并鼓励参加国际通行的职业资格考证,获取国际认定通行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共性研究
在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主要有江苏常州和广东深圳。在中国东部江苏省常州市有一个全国知名的高等职业教育园区,这里汇聚了多所职业院校,正逐渐成为一个集教育、研究和产业开发于一体的基地,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持续需求。通过政府主导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实验区,所产生的集聚、幅射和互动效应有力地支撑常州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发展和提高。学校与企业结成紧密联盟,开展“订单式”教育,聘请企业高级人才到校上课,根据企业技术要求改革教学内容,按企业人才需求安排高职生直接到企业进行相关实习等。专业调整与常州市产业结构相吻合,形成科研孵化基地,吸引更多企业家投资和各类人才创业。
深圳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典型代表的。由于地处特区,加上特区政府认识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大力的支持和投入,从而使该学校在短短的几年内得到充分发展,成为首个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办学规模上,无论是占地面积、师资力量,还有科研水平都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首屈一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一般本科院校的水平。
常州和深圳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受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影响,但是我省也处于环渤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中。随着国家对环渤海地区的重视和投入,工业经济必然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如果政府能站在更高的战略角度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河北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必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河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综上所述,河北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怎样创造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1.吸收创新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
我省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服务于本省的,所以办学宗旨还是比较明确的。但是应该着眼于本省的经济发展,找准所属行业,紧跟本行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以本地区为中心。“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深入人心,符合国际上的发展趋势,各个院校都在倡导“工学结合”,但是关键在于实施。目前,我省高等职业院校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并没有真正的应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还是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培养目标突出技艺性和操作技能。人才培养重点是要使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强调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融会贯通,提高毕业生上岗的适应能力。那么我省高等职业教可采用“校园学徒制”这样折中的办法。
2.政府主导创新机制
我省政府主要发挥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职能,并没有采取创新的机制。政府只在管理,并没有主导高等职业教育。政府应该从重视程度、资金投入和政策制定上偏重于高等职业教育。例如可以向法国一样给企业征收“学徒税”,这样就能保证资金来源,同时刺激企业积极性。
3.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办学
我省有在全国都知名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也有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但还有数量众多的普通高职院校。这些普通高职院校往往办学规模都不大,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因此我们能否将这类院校进行一定的就地整合,从而增强办学规模,这样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就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那样达到相当规模才能创造更大成绩。可以整合成一些高职院校,可以达到一定的办学规模。
4.尽快建立完善的、全面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职业资格认证不仅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合理的使用,避免人才培养、使用上的盲目性以及学生在择业上的盲目性也有重要作用。要大力实行“订单式”培养,坚决推行“双证书”培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