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3: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教育法律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职业院校;旅游法规;教学方法
《旅游法规》是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旅游法律意识和旅游法律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旅游法律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当前教学中不少职业院校仍采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课堂讲授法,即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课堂讲授法中教师重视的是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针对职业院校《旅游法规》课程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旅游法规》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可以进行以下几种探索。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将案例讨论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剖析典型事件,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很多案例贴近生活,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有些案例还具备一些故事情节,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案例教学法还有助于突出重点、难点,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运用案例讲解知识点,针对性强,学生理解分析较容易,便于学生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采用案例教学法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案例讨论结束教师要给出案例问题的明确答案和法律依据,确保学生对知识点准确理解和掌握。二是要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从知识点少、浅显的小案例入手,再到知识点多、复杂的综合案例演练,给学生一个从了解、接受到熟练、掌握的适应过程。
二、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指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教学应用,即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把各个多媒体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优化组合,通过人机交互作用,呈现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并茂、动静相宜、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教学手段生动活泼,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教学能够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内,通过图片、文字的演示,通过超级链接各种相关资料和互联网上的最新信息,传递给学生大量的信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多媒体教学也将教师从课堂的板书书写中解脱出来,教师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去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职业院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进入课堂。但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法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师要注意组织教学秩序,掌握好教学各环节的时间分配,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因为多媒体教学手段活泼,若学生的自制能力差,容易造成看热闹的场面,因此要求教师组织好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二是教师要注意教学信息量输出适度,信息内容与教学内容、实际生活相关,重难点突出。因为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学内容丰富,若信息量过大,与学生接受能力不适应,则会造成学生无法把握重点,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旅行社、旅游景点咨询式教学方法
旅行社咨询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实践教学法,是指定期组织学生到旅行社参观考察,与旅行社工作人员座谈,了解有关旅游纠纷、争议的处理程序及方法,在旅行社允许的范围内,协助旅行社工作人员处理有关旅游法规方面的纠纷、争议。旅行社咨询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灵活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另外,这种方法处理业务的仿真性强,对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业务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非常有益。
此外,作为补充教学方法,旅游景点咨询式教学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采用。该教学方法是组织学生定期到一些旅游景点采访游客,了解游客旅游过程中出现的纠纷、争议以及解决方式,针对游客在旅行过程中遇到的特殊事件,学生也可以运用自己所学的旅游法规知识对相关的事件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法。旅游景点咨询式教学方法把学生投入到真实情境中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然,旅行社、旅游景点咨询式教学方法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旅行社、旅游景点及游客的配合,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最好在本门课程教学最后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而且要教育学生注意礼貌礼仪,做好充分准备,以便达到预期实践教学效果。
目前,旅游行业在我国蓬勃发展,旅游专业职业教育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作为根本出发点,因此,教师应当以此为目标,在《旅游法规》课程的教学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实践水平,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尝试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在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能够有效保障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但是随着我国教育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法》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滞后现象。为了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当前职业教育的法律体系建构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建构探讨
一、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在不断发展的职业教育形势下显现出的问题
第一,各层次的职业教育之间缺乏有力的衔接,在法律体系上没有形成顺畅的沟通连接。第二,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层次设计缺乏合理性,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中的法律规定对当前职业教育的体制没有明确的界定,存在很大的模糊性,难以为职业教育活动提供具体的法律支撑。第三,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在培养模式方面的规定实践性不强,而职业教育本身则具有明确的实践性,这就导致职业教育的法律体系不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由于受到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影响,职业教育类的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具体的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教学的模式比较单一。第四,职业教育中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和实训耗材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职业教育院校在经费方面存在巨大缺口。第五,职业教育的法律体系中,没有具体的法条在生源问题上做出明确。近年来,国家推行扩招政策,以及不断减少的高中或初中生源,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数量。面对生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一些职业教育院校开始不断相互抢夺生源,生源问题也需要在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中有所体现,解决当前职业教育院校抢夺生源的纷争。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不断完善现行的法律体系,提高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对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从法律的层面进行规范,解决当前职业教育当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经济转型和企业升级提供优质的职业型人才。
二、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构建原则
增强职业教育立法内容的针对性。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高等教育,它的应用性特别强,主要目的就是就业。在国际上,立法时对职业教育院校的定位十分清晰,而各大职业教育类的院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定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除了指导性的原则规定外,在职业教育立法的内容上,还应该包含具体实施的条款。这些条款都应该足于现实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希望达到的目标进行详细具体的规定,大大增强职业教育法律法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有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科技经济的进步必然也会反过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进步,由此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世界各国在对职业教育立法时,逐渐调整职业教育各个领域的问题,并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由此可见,我国的职业教育立法除了原则性规定之外,还需要增强内容的针对性性和可操作性,提高职业教育立法体系的完整程度。另外,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严重不健全,除了现行的《职业教育法》以外,不存在与职业教育直接关联的部门法。而部门的政策性文件所具备的法律效力不高,位阶也比较低。因此要加强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构建,推行和完善部门法,在经费保障、校企联合等方面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从立法、司法、行政等方面推行完善的监督系统,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三、构建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策略
1、政府应转变职能,在法律上加强宏观管理
职业教育是为经济发展和企业的转型提供高新的人才,它与市场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在构建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过程当中,需要把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和人员就业紧密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当中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法律发展,引导政府和社会正确公平的评价职业教育。在进行评价和评估时,注重职业教育的特点,给职业教育院校自,采用以学生技能的培养为重点,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的素质的评价机制。发挥市场需求导向作用和就业优先的原则,规范职业教育的管理。
2、完善职业教育的配套法律法规
职业教育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例如:教育、劳动、人事等部门。针对这一特征,在构建我国的职业教育立法体系时,也应该从所涉及到的各个部门进行完善,建立全面系统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根据我国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再加上当下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对现行的《职业教育法》、《劳动就业法》等进行综合考虑,不断修订和完善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至今,针对职业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已有多个省份制定出了地方性的法规,为法律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方向。构建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过程中要注重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保障受教育者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以及参与工作的权利,同时对企业、教育机构等也要进行统一的规范和保障。
3、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构建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把握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增强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构建的前瞻性。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对人才的培养和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也是社会发展的成果以及积极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应该在立法层面促进职业教育院校不断创新和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转变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育模式。
四、小结
篇3
职业教育承担着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重任,更是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人力资源基础。2014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系统设计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结构布局和运行机制,推动教育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的历史使命。在与此《规划》进行对比时可以看到,当前有些职教法律法规体系与职教强国及《规划》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在认真审视的基础上加以解决。
一、我国当前职教法律法规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职业教育从业者,在本校工作及与同行交流时发现,职教法律法规在实践中面临着以下四类问题。
一是有时管理体制不顺,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经常出现的现象是,普通特殊教育类培训没有职业教育环节,职业教育类培训又照顾不到特殊教育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各个学校相距较远,培训周期长,培训办班成本高,培训内容缺乏实效性;各类培训缺少规划,形成不了体系,教师培训重复性高,课程单元同一化严重;教师畏难情绪明显,难以根据各地学生特点及社会职业热点进行相应的针对性培训,培训效果难以保证。
二是有时经费解决渠道保障不到位,导致财务机制不顺。《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提出了基本要求:“学校办学经费应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和地方有关法规,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落实。”“设置学校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正常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所需的经费,须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生均经费标准应不低于当地中等职业学校的3倍。”“保证国拨教育经费和公用经费扣除物价上涨和教职工调资等因素后做到逐年增长。”但实际上,有时很难得到足够的落实,这部分经费在地方负担的情况下,生均经费标准很难落到实处。
三是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之间缺乏统筹和沟通,使职业教育成为“教学孤岛”。往往只能在职业教育的小圈子里实现学生的升学就业,不能与其他多种教学形式相配合,进而使部分学生总是抱有一种被歧视、被抛弃的自卑心理。如果能够将多种教育形式,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与中等职业教育进行良性对接,就能够畅通学生的“转换门”,使其学习成为一个自发自主的有机整体。
四是职业技能培养中社会意识灌输不到位。学校往往将学生视为“工具”,将他们置于工作、岗位之中,而非将其融入单位、工作文化之中。在职业教育中社会常识教育引导不到位,忽视很多社会交往、社会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要有大局观、待人接物要讲礼仪、注意对人的称呼,等等,导致进入工作岗位后感到陌生和有隔膜。
二、我国当前职教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思路
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具体要求来看,已认识到当前职业教育领域在法律法规层面的重点任务,其中存在着顶层法规设计、配套法律法规衔接与整合、职教标准化法规体系建设、公益组织促进职教法规落地等四方面可供改进之处。
其一,需要以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统领职教事业发展。现行的职业教育存在着属地管理与条线管理并存,院校、企业、行业职责不清的现状,体现为有时主体缺位、管理空位、教育失灵的一系列问题,究其实质在于《职业教育法》的部分内容已滞后于现实需要。
其二,需要形成《职业教育法》与相关法律法规协同配合的立法格局。不能依靠一部法律“单兵突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还需要包括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学位条例等在内一系列法规的配合。这既是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中一个特殊环节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良性衔接的必然之举。
其三,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相关法规落地的全程管控。在法规制定之外同样需要执法的配合,需要会同劳动监察、职业成教等部门,共同致力于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落地和整合,使之更为有效应用。
其四,可借助第三方机构开展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地监督工作。以本文作者所在工作单位为例,发挥学校与陕西省荣誉军人疗养院的主管部门相同、地域接近、相互熟悉的优势,为就近实训、照料荣誉老年军人提供了机会,能够使学生受到更为规范化的训练和精神洗礼。
三、提升和改进职业教育效果的三点建议
一是职业教育阶段需要通过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实现教育教学的多样性,让不同禀赋资质、不同兴趣特征的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办学主体多元化就是大力提倡和鼓励社区办学、集体办学、私人办学、合资办学等,让普通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继续在教育与培训中发挥主体作用,逐步形成职业教育网络。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鼓励市场化培训机构介入职业教育。目前,市场化机构在课外教育领域已有较多的实践,但对于职业教育介入不够。传统观念往往有一种误区,认为职业教育的各类服务都应该由政府、家庭提供,实际上并非如此。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有经济能力的可以借助市场化机构选取更为优质的社会化的职业教育服务。
二是需要以师资队伍专业化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育质量。职业教育要求教师既要有宽广的理论知识功底,又掌握本专业领域的丰富实践知识和技能,还要通晓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这就需要师资队伍专业化,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可开发适合本校、本地区实际的课程,探索课程持续发展的机制,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开发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本位、具有地方特点、学校特色的职业教育校本课程。
三是需要以有效的教学教育实训提升职业教育实效。一方面,需要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场地、设备、师资等在内的综合设施,满足学生技能训练。要通过校企共建、教学工厂、校办企业,以及校际合作、“校中厂”“厂中校”等模式,来改进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满足教学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开拓校外稳定的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不仅能弥补校内实训设备、场地建设的不足,还能提供“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职业情景,使学生体验到企业生产、管理的方式和文化,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培养和提高技能水平。
篇4
[关键词]体制机制创新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潘艾华(1966- ),女,湖北云梦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企业管理。(湖北 孝感 43250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011-03
一、校企合作联盟概述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联盟是高职院校、企业在政府引导下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构建的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伙伴关系,以保证不同参与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不可能自给自足,因此,通过资源交换来获取所需资源成为必然,这使得不同组织之间形成了对彼此异质资源的依赖性①,同时,也为组织间的合作奠定了物质基础。
职业院校、企业作为不同的社会组织,在资源方面存在着相互依赖性,校企合作联盟成为双方满足各自发展需求的有效途径。政府作为校企合作的引导方,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为合作双方提供政策咨询、管理服务、财政支持等,为校企合作提供便利的平台,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职业院校利用自身的科研能力、技术优势等为合作企业提供前沿性知识、先进技术、人力资本等资源,并从校企合作过程中获得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学生实习就业机会等。企业通过为职业院校提供实习实训场地、捐赠仪器设备等来获取管理咨询、技术创新、流程改造、优质员工提供等服务和资源。校企合作双方的资源互补性为校企合作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然而,目前,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存在制约校企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通过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创新,减少校企合作参与方之间的资源共享成本,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约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呈现出“行政驱动、学校主动、企业被动”②的局面,教育系统成为整个校企合作的推动者,在政府层面表现为教育部门是整个校企合作的引导者,带动其他政府部门,例如财政、税务、科技、工商等部门参与;在校企合作层面表现为由职业院校寻找合作企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强,导致这一状况的机制体制问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宏观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第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内部体制机制不协调。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沿袭的是“条块分割、以块为主”的管理格局,与之相对应,所形成的模式是谁办学、谁管理、谁受益③,从而导致部门分割,也严重影响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高职院校目前主要归属教育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管理。不同部门设置的管理机构、制定的管理制度相互独立,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着职权交叉责任不清的问题,多头管理的结果是管理分散,致使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就业培训等脱节,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第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与外部不协调。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在教育部门主导下获得财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行业、企业等相关组织的大力支持。当前在部分高职院校建立的校企合作联席制度,在协调不同部门协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总体来看,政府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统筹管理还没有落实到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宏观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健全。
2.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共同主导的运行体制机制尚未形成。我国当前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是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企业则处于被动参与的地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一个规模庞大、程序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依靠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来协调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关系。当前的相关政策主要致力于激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合作相关组织、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三个方面,以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这方面的工作还处于探索实施阶段,而且“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举办职业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要构建校企共同主导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任重而道远。
3.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支持机制尚不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和支持。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具有指导性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业教育法》)等法规,而且现有这些法律法规内容过于原则和概括,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只强调了义务,未强调否定性后果,而且对校企合作的内容涵盖也不全面。如《职业教育法》只强调了企业参与支持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义务,却未同时明确企业应享有的权利,也未对企业不参与支持校企合作的行为进行明确的约束。目前,还缺乏全面具体指导校企合作行为的实施性条例规范。总之,有关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不完善,现有的政策多是宽泛的宏观规定,缺少可操作性,这也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篇5
教师是社会上特殊而崇高的职业群体,是传承人类文明的使者和凝聚、传播社会文化的中坚力量,理当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楷模。全面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形势下提升教师素质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客观需要;既是大力推进依法治校、依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职业行为的时代需要,又是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内在需要。
一、提高教师法治素养是落实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必然要求。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工作要求,强调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核心内容有三,即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些规定和要求必须落实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融入或渗透到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生活和学生管理之中,最终要切实落实到教师身上,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神圣职责在于:既教书又育人。其中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但更为重要的职责是以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名受学生欢迎、让学生终身受益、终身难忘的教师,往往是在课堂的学科教学中和日常学生管理中善于挖掘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法律精神并向学生传播的教师,往往是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让学生对教师印象深刻、终身难忘的,不仅是教师传授的知识,更是教师的育人作为,即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适时进行的思想品质、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法律精神教育。最好的育人方式恰恰是寓于学科教学或知识传授之中的。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内在地包含着育人魅力,内在地包含着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法律精神。只教书不育人的教师是不称职的。目前,还有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育人不是自己的份内事,只是德育课教师的事,自己只管教好书就行了。这是不称职的表现,也是不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表现。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的教师必须履行的义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由此可见,所有教师都有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法定职责,都应当把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渗透或寓于课堂学科教学、学生生活和学生管理之中。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大力推进依法治校的新形势下,在加强对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新任务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并着力提升教师的法治素养,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普法工作;教师应当自觉学习相关的法治知识,充实调整知识结构,提升自身法治素养,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二、建立完善教师法治培训制度。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依法治校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对教师的普法教育,提升教师的法治素养,同样要以制度作保障,同样要建立完善教师法治培训制度。全国教育系统“六五”普法规划和教育部普法办《关于贯彻全国教育系“六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加强教师普法工作的通知》都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做好教师法制教育、培训工作,把法律理念和知识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积极推动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增加法制教育课程,为教师普法工作奠定良好基础。进一步完善教师法律培训制度,在教师的任职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国培计划’课程体系中,明确法制教育的内容与学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重要的和新出台的教育法律、法规要实现全员培训”。这些规定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加强对教师的普法教育,建立完善教师法治培养培训制度。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高度重视教师普法工作,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大力推进依法治校的高度,将教师普法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为新形势下提升教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要在师范院校和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增加法制教育内容,将宪法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教育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列为师范教育必修或选修的内容,整体提升准教师的法治素养,为教师普法工作和为教师对学生实施公民教育、法制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要在教师准入即教师资格认定中,将申请教师资格者掌握相关法治知识、法律法规内容的情况,列为必要的测试或考核内容。四是要在教师的任职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近两年启动实施的“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各种教师培训中,把法治知识、法律法规列为必要的培训内容,纳入培训课程体系,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同时,鼓励各地推行或试行教师法治知识合格证制度,将教师是否取得此合格证作为认定教师资格和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和晋升的一项条件。五是要明确教师普法教育或法制培养培训的主要内容。教师要深刻理解和掌握“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基本内涵,深刻理解和掌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基本原则;要全面学习和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制度和精神,树立宪法意识、公民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要围绕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要求,学习和掌握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六是要加强教师全员培训,即对已经颁布施行的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重要教育法律法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组织教师切实熟悉和掌握教育法律法规的规范、精神和内容;对新颁布施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及相关法律法规也要组织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三、着力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虽然经过20多年的普法教育,我国广大教师的法治意识有了普遍提高,法治素养也不断增强,但少数教师依法执教意识淡薄、个别教师侵害学生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现象仍时有发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加强对教师的普法教育,根本落脚点就是要提高教师依法执教、依法施教的意识和能力,进而促进依法治校,促进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形成浓厚的学校法治文化氛围,全面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要通过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宪法、教育法律法规及相关法律法规、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明确教师依法执教的法定依据,即教师的法定权利、法定义务和法定职责。一要通过组织学习宪法及相关法律,使教师明确作为公民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和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切实增强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并认真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和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二要通过组织学习教育法律法规特别是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明确教师的法定权利、法定义务和法定职责。我国教师法集中规定了教师的权利、义务和职责。教师的法定权利有六项,分别可以简称为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教师的法定义务和法定职责也有六项,分别可以简称为遵纪守法义务、教育教学义务、思想教育义务、尊重学生人格义务、保护学生权益义务、提高水平义务。此外,其他教育法律法规以及一些地方性教育法规,对教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也作出了一些明确规定,如有的地方性义务教育法规就明确规定:教师“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学生有偿补习活动,不得到校外社会办学机构有偿兼职兼课,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社会办学机构举办的补习活动。”在推进依法治校的过程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应当进一步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的法定权利、法定义务和法定职责,准确把握其内涵,并全面把握其他法律法规所作的禁止性规定,让教师充分行使法定权利,全面履行法定义务,自觉远离禁止性规定。同时,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熟悉和掌握学生的法定权利和法定义务,熟悉和掌握学校、教师保护未成年人的职责,以依法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三要通过分别组织学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业道德规范,深刻把握教师职业规范的内涵,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教师应当把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心中的法律,敬畏之、尊重之、恪守之、遵循之,为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奠定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四要通过组织学习教育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典型案例,明确作为教师应当禁止的违法行为。教师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应当知法懂法守法,应当遵循有关的法律规范,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得应当作为而不作为,更不得乱作为。教师应当熟悉和了解作为教师应当禁止的违法行为,以增强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常见的教师违法行为主要有:(1)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2)侮辱学生,主要表现为讽刺、侮辱、谩骂学生,致使学生人格尊严和心理健康受到伤害;(3)侵犯学生财产权,主要表现为非法没收、罚款和乱收费等;(4)限制学生人身自由;(5)侵犯学生隐私权;(6)对学生进行非法搜查;(7)违法对学生进行负面宣传;(8)对学生进行害;(9)不作为或过失的失职行为,如对在校生未尽教育、管理、保护责任;(10)随意剥夺学生受教育权;(11)学术剽窃,等等。教师应当通过学法知法,准确把握自己的“权利边界”、“义务边界”、“职责边界”,摒弃一切违法行为。
四、着力加强法制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推进依法治校,进一步提高学校师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需要建立一支专门从事法制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高等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拥有的法学教师队伍,对师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师范院校除了在师范生的课程体系中应当增加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的法治课程外,可以增设法制教育教学专业,为中小学实施法制教育提供师资力量。中小学校应当积极引进和培养专门从事法制教育教学的教师,或者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提高学校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全国教育系统“六五”普法规划明确提出:“建立中小学法制课骨干教师、专任教师培训制度”,“对中小学负责开展法制教育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能力培训”;“本规划实施期间,要采取国家和地方分级培训的方式,保证每所中小学至少一名教师接受法制教育能力培训”。这就明确要求,各中小学要落实专门从事法制教育教学的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专职或兼职的法制课教师的培训,“六五”普法期间每所中小学至少有一名法制课教师接受过法制教育能力培训。此外,根据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将法制教育与学校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中小学法制教育要以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为主”的规定和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中小学认真实施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并着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这既能提高教师的法治素养,解决中小学教师普法教育问题,又能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潜移默化的法制教育,达到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双提升”的效果。
篇6
一、英国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英国现代职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在政府和社会教育机构推动下,形成了被国际职业教育界推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中的国家职业认证制和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被广泛借鉴的成功经验。总的来说,英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二是高效实用的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三是规范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一)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保障体系
英国经历了100多年漫长的职业教育立法过程,到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首先,从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内部结构看,既有综合性的法律如《技术教育》,又有规范职业教育某一领域或环节的具体性法律如《职业交换法》《产业训练法》等,还有相关性的法律规定如《地方税收法》中对职业教育经费的规定。其次,从调整职业教育法律关系角度看,既有调整职业教育内部关系的法律,又有调整职业教育外部关系的法律如《就业与训练法》对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关系作了有效协调。第三,从职业教育法律效用角度看,既有侧重于职业指导的法律,又有侧重于就业与职业培训的法律,如《产业训练法》对职业培训的设施设备等作了明确规定。此外,还有侧重于征收职业教育基金的法规,如《地方税收法》允许各地方政府从税收中提成用于发展职业教育。
在与英国职业教育机构相关人员和专家交流中,我们体会到法律意识已深深融入到英国职业教育的每一方面和各环节。瑞尔现代学徒制管理公司的CEO黛比・珊得丽(Debbie Shandley)向我们介绍情况时,首先介绍的是政府关于现代学徒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她强调自己的企业是严格按照英国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而且只有获得政府授权才能正常开展业务。公司每年都要接受政府检查,如果不合格政府就会收回授权证书且会被罚款。在现代学徒制运行过程中,公司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政府设计有严格的内部监控和外部审查制度,以确保每一环节的规范性、合法性。
(二)建立高效实用的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
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是英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主要是为16―18岁的青年提供一种边学习、边工作,既获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又获得一定工作报酬的学习方式。学员们可以进入当地的职业教育公共服务机构网站,检索提供现代学徒制学习岗位的企业目录,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向企业提出学徒申请。企业通过笔试、面试等程序接受学徒申请后,与学员签订为期18―24个月的学徒合同,并为学员设计符合个人能力发展的学习计划,同时要求学员在当地选择一家职业教育中心学习相应的基础理论。学员在学完所有课程后可以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委员会的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获得证书的学员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通过考试招生重新回到普通高校完成学位教育。这一学习方式为年轻人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是一种基于能力培养和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方式。
据瑞尔公司的黛比女士介绍,英国政府大力发展现代学徒制,希望企业长时间支持现代学徒制。2015年度,英国政府现代学徒制项目规模将拓展到75000人,未来英国政府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目标是每年规模超过200000人。为了达到该目标,政府将在每年投入超过2.5亿英镑财政支持。英国十分重视与其他国家分享特别是在中国推广现代学徒制的经验做法。目前,瑞尔公司已与上海、柳州开展现代学徒制合作,其中,上海现代流通学校借鉴英国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的第一批20名现代学徒已接受瑞尔公司的指导和评估,即将获得英国职业资格认证。瑞尔公司培训师亚历克斯(Alex)告诉我们,现代学徒制的关键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按照标准来实施;二是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测,通过内部和外部的质量掌控,尽可能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方案。公司安排他到上海、广西负责现代学徒制合作项目,将在中国居住两年。对于能与中国同行分享现代学徒制的做法和经验,亚历克斯非常期待。
(三)建立规范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英国建立了规范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NVQ(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其特点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工作现场和实际工作表现为考核依据,以证书质量为生命。NVQ包括了所有职业,涵盖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科、硕士等各学历层次。NVQ有5个级别,考核过程是将每个等级按工作职能、工作任务和技术水平高低分成若干个考核单元和考核要素,并将这些考核单元和考核要素列入考核任务书中,全部实行标准化。学员要获得哪一个技术等级,需要考核哪些单元,要完成哪些工作任务,都列在每个等级NVQ的考核任务书中。英国实行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只有获得NVQ证书才能持证上岗就业。
篇7
(一)美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社区化,促进了城镇化发展
在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多样化和系统化,其主要职责是为经济社会服务,培养经济社会各行业需求的人才。目前,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包括社区学院、地方农工学院、侧重科技教育的州立大学、地区职业学校、工业管理学院等。其中社区学院发展迅猛,据统计,2004年社区学院1171所,到2009年,两年制的社区学院在美国已经达到了3400所,是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目前,为了获取大学文凭和职业技能,选择社区学院的学生将近50%,这一比例在新泽西、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伊利诺伊等州则甚至超过60%。以社区学院为代表的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有科学的职业教育观作指导,职业教育立法完善,美国政府先后颁布了150多个职业教育法规;另外,政府的支持和多渠道的经费来源也促使了以社区学院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当前,美国社区学院经费中的75%来自州政府和地方拨款以及学杂费,其中以州政府拨款为主,约占38%。再者,社区学院的机制灵活,教育对象广泛多样,除了适应升学需要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外,在职职工、失业人员和在校大学生都可以进入社区学院学习,且课程设置多样灵活,注重实效,实践课程占到了50%左右,针对性也强,为学生在200多个职业领域的就业或提高做准备,涉及农、工、军、商、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社区学院主要开设三类课程,第一类是基础性课程,主要是满足想上正式大学的学生需求;第二类是授予职业证书课程,主要是满足短期内希望获得技术技能以走入职场的学生或失业人员需求;第三类是继续教育课程,主要是为满足在职员工进一步提高技能需求。因此,以社区学院为代表的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更倾向于满足普遍民众需要的办学形式。而城镇化的推进催生了大批新城镇和原有城镇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需要有机制灵活、课程设置灵活、注重实践技能、满足普遍民众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形式,进而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可见,社区学院在美国达到了上述要求,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上述美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对我国如何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城镇化提供了以下借鉴:一是树立科学的高等职业教育观。当前社会更多是重视学历教育,而轻视能力教育培训,现实中就读高职院校的往往是高考成绩较差的学生,因此,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普遍不够重视,但我国目前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长期滞后,出现了技工荒。故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高等职业教育观,从推进城镇化的战略高度来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法规。美国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每个时期都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且通过这些法律法规对各州的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宏观调控,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法制化进程比较滞后,目前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但这一法律对于现实中高等职业教育出现的问题并不能较好地解决,国家虽然已经将高等职业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也提出600多所新建本科高校转型高等职业教育,但这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引导和支持。三是加大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由于美国经济实力雄厚,在各个时期,经费中政府拨款比重很高,故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较为充足,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主要源于学生的学费,政府拨款比重较低,且与本科院校相比,政府对于高职院校的拨款也存在明显差距,社会和企业的捐助也较少。因此,需借鉴美国经验,加大政府投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力度,鼓励企业和社会捐助高职院校。四是强化社区作用,发展社区学院。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发展社区学院经验,在东部地区一些技工荒严重的省市尝试改造现有高等职业院校或者进行建立社区学院的试点,试点成功再推广到中西部地区,这样有助于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同时,也可以尝试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建立社区学院的试点,将招收的对象扩大到含高中应届毕业生在内的在职人员、失业人员等,满足农村人口的农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需求,进而更好地推进城镇化。
(二)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推动了城镇化发展
20世纪60年代,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开始真正发展。目前,其主要包括非学历高等职业教育系列和学历高等职业教育系列,其中后者包括职业学院和专科高等学校,前者则包括师傅学校和专科学校(技术员学校),两者均含有双元制职业学校,其主要形式是3年的实践教育,即每个星期有1到2天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剩下的时间就到企业接受实践教育。这显然有别于其他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国际上别具一格。目前,大约有50%的年轻人中学毕业后进入双元制学校接受教育,可以学习国家认可的350种培训职业中的某一职业。参与实践教育的企业也达到了50万家,其中中小企业提供了80%的实践培训岗位。可见德国的这种双元制模式较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工人的专业技能。德国15~19岁的公民中无职业或无培训位置的仅占4%左右。目前,德国又进一步调整了双元制职业学院的教育培训内容,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正是这种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模式,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方式,培养了许多高技能人才,为德国二战后的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以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为特色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有科学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和务实的职业教育思想。另外,健全的法律法规为其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1969年德国颁布《职业教育法》以来,又颁布了诸多法规,如《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和《企业基本法》等,不仅从职业院校方面进行规定,也要求企业承担在职业教育中的义务。再者,较为完善的监督体系为其发展提供了管理支持,其中“行业协会”能有效管理双元制职业教育。此外,突出的职业特性和等值于普通教育也促使其快速发展。主要是参与教育的大多企业有自己的培训基础,有技能水平高的培训教师,这让学生能在真实的生产环境里学习到工作需要的技能。同时,双元制的职业院校给学生授予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书与普通高等院校所授予的具有同等地位和价值,这也推动了其发展。最后,双元制职业院校的培训操作技能实用,校企合作紧密,使得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有助于学生就业,因而,在德国就读双元制职业院校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这为德国二战后的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众多技能型人才。上述德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为我国如何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城镇化提供了以下借鉴:一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地位。我国传统观念就是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人们愿意做白领而不是蓝领工人。而在德国的观念是尊重为社会做出实际贡献的人,上普通高等院校未必就是最好的发展,要教给年轻人手艺。因此,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应逐渐改变社会传统观念,提高高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二是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德国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众多,从促进、计划、保障、监管和改革等方面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法可依,为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运用法律促使企业参与实践教育中。我国显然在上述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需修订和完善《职业教育法》,并需强有力的执行。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德国之所以能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除了上述法律原因外,还因为企业参与实践教育,培养了自己的后备人才,节省了培养新员工的费用,且学员还为其创造了利润;另外,企业在参与过程中,也得到了政府每年对于每一个培训岗位的3500欧元补贴。因此,企业有动力吸纳双元制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培训。而我国众多高职院校和企业显然没有做到真正的校企合作,可借鉴德国做法加强校企合作。四是加强实践能力,走产学结合之路。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是2/3时间用于实践,我国的高职院校实践教育往往仅安排在大三上学期,且多是集中实习,或是学生自己去找企业实习,这使得学生很难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因此,高职院校需积极探索产学合作之路,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力得到提高,进而弥补我国城镇化所需的高技能工人不足,为我国推进城镇化奠定扎实的人力资本基础。
(三)澳大利亚实施TAFE,加速了城镇化发展
当前,澳大利亚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为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澳大利亚为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1973年成立了技术与继续教育委员会,将职业教育改为技术与继续教育(TAFE)。这些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由联邦政府拨款资助,各州和各地方教育部门负责管理。澳大利亚政府对技术与继续教育也不断地进行改革,如曾引入了职业教育与培训,开发了培训包等。目前,据统计,澳大利亚现有大约250所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70%中学毕业生选择到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就读,每年近130万学生在这些学院学习,约是澳大利亚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的2倍。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对于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的管理,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工明确,能做到各司其职,不会出现多头管理。联邦政府负责技术与继续教育的宏观统筹和规划,各州及地方负责本地的技术与继续教育政策制定、规划和管理。二是统一的认证体系。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认证中,学生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获得一般文凭和副学位、高级文凭后,可以继续学习,取得学士学位、研究生班证书、硕士生文凭、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是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经费充足,且不断增加,来源多样化。包括了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拨款、学生交纳的费用和其他经费,其中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拨款占比最高,约55%,联邦政府次之,占比20%左右,其他经费占比约20%,学生缴费占比最小,约5%。上述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经费是受《拨款(技术与继续教育资助)法》《培训保障法》等法律保障的。四是技术与继续教育产业化。联邦政府支持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利用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争取和接受社会各方面的资助,且将留学生教育当作产业经营,据统计,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招收留学生所获得收入占整个其教育经费的12%。高等职业教育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也促进了其快速发展。正是澳大利亚实施了技术与继续教育,给20世纪80年代后澳大利亚各行业提供了许多高技能的劳动力,促进了其城镇化快速发展。上述澳大利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对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城镇化提供了以下启示:一是需建立发展咨询委员会和战略规划委员会,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方针,进而更好地协调和统筹教育资源的使用与分配,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二是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我国目前职业教育资格认证证书种类较多,但通用的证书较少,实用的证书较少,因此,需规范和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三是加大经费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和企业投资,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经费充足,来源多样化。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不足,政府拨款比重较低,学生缴费占比较高,社会和企业投资比重较低,需借鉴澳大利亚经验,加大政府及其教育部门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和社会资助,另外,在国家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建立国家培训保障机构,督促和规范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拨付和使用。四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借鉴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产业化和国际化经验,多参加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会,借鉴其他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开发符合中国实际的高职模式和课程,为中国城镇化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二、国外中等职业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及经验
(一)日本中等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作,快速推进了城镇化
日本中等职业教育包括学校内和学校外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内中等职业教育包括专门高中、各种非正规职业技术学校和专修学校,其中中等职业教育主体是专门高中。学校外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具有教育功能的各种机构学校。目前,专门高中主要是招收准备在某一行业就业的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各种非正规职业技术学校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卫生、理发、裁缝、烹调等专业学校,这些学校多数是私人办学,由于其入学条件、教学时间等灵活,其招收初中毕业生,主要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该类型学校在20世纪70年代时达到鼎盛,为日本城镇化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专修学校则是从各种非正规职业技术学校中分离和发展出来的一类学校。其90%是私立学校,包括招收初中毕业生的高等专修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专门学校和面向成人的一般专修学校。这些专修学校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往往根据社会实际需要,使学生在3年内学到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因此在日本受到大众欢迎。日本中等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日本中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健全。目前,日本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的法规主要包括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法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的法规、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方面的法规,这些法规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教师资格、经费投入均做了详细规定,保障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二是日本中等职业教育模式为产学合作。日本为了适应城镇经济发展和学生多样化需求,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强化训练技能,非常注重实验、实习和各种实务操作。并采取校企联合、企业培训、全日制、夜校、弹性学分制、工读交替等形式满足城镇各行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而且日本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相融合,使得学生不断学习新技术新能力。三是日本中等职业教育有着切合实际的职业指导。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与学生家庭、地区事务所等合作,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指导,力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四是日本中等职业教育有着严格的师资培训体系。除了法律确立的师资任职标准外,日本还建立了多样化教师在职进修和培训制度,包括校内进修、校外进修和国外考察学习制度。此外,日本为了弥补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还通过积极吸收社会优秀技术人员,充实师资队伍。正是日本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得二战后日本经济社会能够较快恢复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上述日本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对我国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以下启示:一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立法,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多是原则性的,针对性较差,不够具体,难以实施。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和校企合作教学也缺少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需尽快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二是完善产学合作机制。除了立法保障校企合作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必须围绕城镇经济发展需要,结合企业自身人才需求,让企业有动力与学校合作,形成更为紧密的订单合作关系。另外,制定政策鼓励中职教师参与企业培训和研发,进而双赢。三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重视对学生职业生涯意识教育。要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辅导机构,在了解现有社会职业发展趋势基础上,收集相关职业信息,并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之后,进行职业指导,也可聘请专业指导教师进行职业指导,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过程中形成职业意识,在步入社会前成为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职业人才。四是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我国中职师资中“双师”型师资较为短缺,较多教师实践能力弱,因此,在中职师资录用和聘请时要严格把关,同时,对现有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与工程锻炼,也可通过法律法规形式来保障“双师”型师资的培养。
(二)德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为城镇化提供了大量技能型蓝领工人
与高等职业教育相同,德国中等职业教育也是采取校企合作的双元制形式。当前,德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包括职业提高学校、职业专科学校和专科高中等,其中约85%都是双元制的中等职业教育,并且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在德国总高中阶段占了60%,其他中等职业教育占10%,普通教育仅占30%,可见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德国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为德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大量技能工人,虽为蓝领阶层,但这些技能工人收入较高;德国中等职业教育也为德国造就了一大批技师、个体业主等中产阶级群体,为德国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德国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学制一般为三年,接受教育期间,学生每个星期更多时间是在企业实习,在学校学习时间仅为1~2天,且企业实习内容是严格按照国家承认的职业门类传授技能经验,学生是在近似实际工作环境中接受实践实习,因此,德国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非常注重校企合作。对于不愿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20世纪80年代德国法律就规定征收处罚性税费。这也是德国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另外,在德国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培训中,开设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依据职业岗位能力所需来设置,而不是以全面和系统为标准,这意味着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从事相关职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再者,在德国,中等职业教育属于义务教育,因此,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等拨款充足,强有力的财政支持也促使其快速发展。因此,在德国双元制中等职业学校对于学生或失业人员等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而政府又在法律法规制定、投入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使得中等职业教育为德国二战后的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技能型蓝领工人。上述德国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经验给予我国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以下启示:一是中等职业教育要注重以关键能力培养为本位,使得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或失业人员等具备从事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以便就业。这就需要结合地方城镇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行业需求,调整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相应的教学内容,强调实践性。二是政府要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可以通过土地优惠、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企业办实践性强的中等职业学校,此外,为了进行校企合作,政府可考虑给予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鼓励学校和企业间联合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对于一些基础性质的培训实习基地,政府可考虑统筹规划建设,实施开放式管理。另外,政府可借鉴德国的义务免费教育,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免费范围,缓解目前城镇化技能工人的不足。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德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是在企业完成的,企业中有高级技师指导学生,因此不存在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但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师资显然普遍缺乏实践技能,因此,需引进和培养“双师”型师资,鼓励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培训教师,在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建立师资培训机制,要求青年教师在上岗前去企业进行实践培训,积极鼓励中年教师外出实践锻炼,尝试在职称评定和年终考核等方面优先考虑。四是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很多专业没有职业资格证书可考,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能有利推动我国城镇中各行业工人的技能水平。国家人事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等需相互协调,尽快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支持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立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站。五是通过完善水平评估体系,进一步提高中职教育办学水平。
三、结论
篇8
[关键词]校企合作 政府 偏远地区 高职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0-0013-02
当前,校企合作的好坏已成为我国高职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和成效的关键。一些发达地区,如厦门、苏州、深圳、无锡等也相继制订了一些有关校企合作的政策与规范。这些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实施表明了我国职业教育对校企合作在法律法规建设上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这些地方都是经济发达、地处中心城市、产业发达、企业集中度高,且政府对这些地方高职院校投入多、生源质量和教师水平均比偏远地区高,这些法律法规也就不能完全满足偏远地区高职院开展校企合作的要求。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特别是区县级政府的功能和作用,使校企合作有效上升到国家的法律、政策与层面制度规范,才能扎实推进偏远地区校企合作长期有效的开展,才能有效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一、政府的主导作用
(一)国家应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内容纳入《职业教育法》
我国要在总结过去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关于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从国家层面制订有利于促进高职校企合作有效开展,并能充分调动校企双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政策法规,如研究制订偏远地区高职教育对接产业、服务区域发展的政策法规,并确实做好偏远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从而确保高职校企合作,特别是偏远地区高职校企合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充分把握当前修订《职业教育法》的契机,从宏观上制订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并将其纳入《职业教育法》。
(二)各级地方政府应制订适宜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重点向中西部转移,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必须从法律法规上对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各级地方政府提出制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的硬性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提高认识,从战略的高度上鼓励、支持和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建立政府引导、行业协调、校企互动的校企长效合作机制。目前,只有厦门、深圳、苏州、无锡、宁波等地方相继制订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该条例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但这些地方都是经济发达城市和大中型企业的集聚地,且中国各地方差距很大,特别是偏远地区如何有效进行校企合作,使当地高职院校有效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必须依据地方经济特色、地方企业现状、支柱产业的情况,制订适宜各自区域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使校企合作制度化、规范化,才能确保校企合作真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成效显著。
二、地方政府的保障功能
(一)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保障功能
为确保校企合作顺利开展,各级地方政府可以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区域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促进工作,劳动、发展和改革、人事、财政、税务、科技等部门则应根据各自的职责范围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相关校企合作促进工作,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法》和上级政府制订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结合本区域内的实际情况,研究制订适宜的地方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有效引导和鼓励本区域内的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地方政府部门很多,为有效地统筹和协调本区域内校企合作的规划、资源配置、经费保障和督导评估等工作,地方政府还应当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保障校企合作有序进行。
(二)地方政府的评价监控功能
各级地方政府应成立由教育部门、行业或行业协会、本区域外的示范性职业院校、企业专家参与的评估机构。并结合校企合作法律法规和本地实际,以校企双方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和能否遵守政策法规作为校企合作评价的主要指标,构建科学合理且能有效促进本区域校企合作的评估指标体系,严格按评价指标体系对校企合作双方进行考核和评估,同时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以达到有效监控的目的。
三、地方政府应明确校企合作主体的作用
(一)明确偏远地区地方政府的主导责任
偏远地区的地方政府应着重加强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布局、机构、队伍和制度建设,统筹本区域内高职校企合作的资源配置、经费保障和督导评估,增强对区域内高职校企合作的指导和协调,提供有利于激励和约束校企合作双方的优良环境。
(二)强化行业协会的指导和监督
行业协会虽然是一种非政府机构,但它作为行业的整体代表,在整个行业中具有一定权威,对同行业的指导和监督也具有独到的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应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业对职业教育指导能力的要求,推动行业职业教育年会定期召开,并及时公开相关行业职业教育报告,促使行业协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强化行业协会对校企合作的指导和监督。
(三)明确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直以来,企业是校企合作的被动方,偏远地区的企业尤其如此,因此,一方面,偏远地区政府应当加强对企业的培训,提高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另一方面,在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中规定企业方面应承担学生实习、教师实践的社会责任,并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有力保障和优良服务。
(四)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偏远地区的职业院校应紧跟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深度融入产业链,加快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提高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质量。
四、地方政府应出台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财税信贷政策
(一)财政支出政策
为给校企合作提供资金保障,财政预算时,各级地方政府应安排高职校企合作专项资金,并在考虑校企合作对本地经济发展贡献度的基础上,随本地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增加。
(二)税收政策
为有效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国家政府应当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积极开展职工培训,培训所发生的教育经费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在计算企业应纳税中扣除。并对校企合作中成效突出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三)信贷政策
地方政府应鼓励金融机构扩大服务面,开辟校企合作专项信贷业务,为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生产车间及技术研究室的校企双方提供资金支持。
五、规范对校企合作的管理
首先,地方政府部门出台规范校企合作的文件,同时制约职业院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行为。制定如“实习生行为规范”、“实习生管理手册”、“实践教师工作手册”等操作性文件。
其次,制定严密、规范的校企合作协议文本,由学校、企业和学生及家长多方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且合作协议必须在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成立由实习生代表、家长代表、企业代表和校方代表组成的“实习管理委员会”,协调并仲裁校企合作特别是学生实习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六、加快适应校企合作的基础能力建设
首先,省级政府对偏远地区的职业院校开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和教材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偏远地区地方政府更应加大对其支持和资助的力度。
其次,积极支持、资助有利于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实习指导教师的培养培训。在各种重点项目的申报和建设中,国家和省政府要对偏远地区倾斜,帮助他们提高校企合作的自身能力。
再者,加强校企合作的人员培训。以专题形式进行研究与学习,推广先进的典型经验。
[ 参 考 文 献 ]
[1] 廖丽宁.高职高专“90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3,(2):96-97.
[2] 杨延村.校企结合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大学教育,2012,(12):116-167.
篇9
1.美国的成人教育
美国的成人教育始于独立战争以后,其主要目标是切实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因而,形成了美国成人教育“浓厚的实用主义”特征,在成人教育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课程内容设置均来自于民众的实际需求,并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具体实际及时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充分满足民众的需要。美国没有统一的成人教育制度,各州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成人教育制度,设置成人教育的目标、学制、课程等,并形成具有各州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以满足当地民众对成人教育的需求。美国成人教育开展颇有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培训机构根据民众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授课教师除了运用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还注重运用专题研究、研讨、自学指导等方式方法,调动民众在学习中的积极性,让民众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日本的成人教育
日本十分重视成人教育,早在明治维新时代,日本就通过开设实业补习学校来培训技术工人,可以说日本是成人教育的起源。日本的成人教育机构主要包括普通高校、短期大学、高等专业学校、专修学校、广播电视大学等;教育经费主要通过参加学习者缴费、承办机构出资、市町村补贴、国家补贴、企业资助等方式进行筹措,其中,国家补贴和企业资助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开放性和灵活性是日本成人教育的鲜明特点。在广播电视大学学习,学员不需参加入学考试,且学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学科;学员持有所就读中学的推荐信即可就读短期大学,在进行专业培训内容设置时,短期大学注重与大学三年级教学内容相衔接,以方便学员进一步进行深造。专业设置紧密围绕社会发展是日本成人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市场导向型”是日本成人教育的主要特征。
3.英国的成人教育
英国作为世界成人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其成人教育历史十分悠久,对世界各地的成人教育的发展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英国的成人教育主要由继续教育学院及各级教育培训中心承担,其中,“开放大学”和“社区学院”是英国最具特色的培训机构。英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把各种受教育的机会提供给社会上所有有兴趣参与成人教育的人,同时,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免费接受教育的机会,以达到“全民参与”的目标。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英国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学员可以根据自身的要求,选择培训的时间、时长、专业和课程等。同时,英国的“开放大学”即远程成人教育培训使更多的英国民众获得更多教育培训的机会,极大地促进了英国成人教育培训的发展。英国“开放大学”的成功,为世界各国所借鉴,对世界成人教育培训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二、各国成人教育模式的共同点
1.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
各教育大国成人教育法律制度均比较完善。德国特别注重成人教育方面的法制建设,颁布了成人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上百部,主要包括《职业教育法》、《就业促进法》、《继续教育法》等,这些教育及继续教育的法律和法规涵盖了所有的职业、技能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美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也比较完善,比较著名的如《美国成人高等教育法》、《美国全国职业教育法》、《美国职业训练合作法》、《卡尔•D•帕金斯法》,他们对成人高等教育、成人职业教育领域的相关事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是教育部门、企业界、学校以及公民都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英国在开展成人教育伊始就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制度,1924年制定了《成人教育规程》,是西方国家关于成人教育的最早的专门法律,随后相继颁布了《教育法案》、《继续教育条例》、《就业与培训法案》等;日本在二战后初期,就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并以此为母法,颁布了《学校教育法》、《社会教育法》、《职业训练法》、《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终身学习振兴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国家均在法律制度上确认了成人教育培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成人教育培训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济社会条件下的发展方向,为成人教育培训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制度保障。
2.多元化的办学主体
在发展成人教育的过程中,各教育大国注重发挥社会各类培训机构的潜力,形成多元化的成人教育培训办学主体。德国成人教育的办学主体主要包括国家、政党、经济界、教会和各种商业性继续教育企业;美国当地的文化中心、州立大学、社区学院、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成为美国各地举办成人教育机构的主要力量;日本的成人教育机构主要包括普通高校、短期大学、高等专业学校、专修学校、广播电视大学等;英国的成人教育主要由继续教育学院及各级教育培训中心承担,其中,“开放大学”和“社区学院”是英国最具特色的培训机构。
3.“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
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和民众需求进行专业设置是成人教育得以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各教育大国在成人教育专业设置十分重视社会需要和民众学习的需要。日本成人教育开设专业、课程、讲座紧密结合“人和社会的需要”。美国成人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把改善民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作为主要目标,各历史时期的美国成人教育的内容同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成人教育机构根据民众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授课内容,充分满足需要。
三、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启示
1.加强成人教育制度建设
完善的成人教育法律法规制度明确了成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确定了成人教育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方向,为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的教育法包括《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缺少成人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已经建立起来的成人教育制度存在力度不够、不完善等问题。将成人教育的发展纳入法制化的轨道,用法律保障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通过立法,保证成人教育的经费来源,保证成人教育具有稳定的经费来源。
2.加强成人教育机构建设
篇10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法规;统一;途径
G647
高校教师道德建设和高校普及教育法规是高校建设发展的两个重要内容,它们充分体现了当前高校“德法兼治”的办学理念,是推动高校教育创新、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
以德治校,就是坚定不移的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和育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标准,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认真实施《教育法》和各项教育法律法规中关于加强德育的法规。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先进文化,大力加强高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坚持与时俱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与体现时代精神、开拓创新相结合。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在校园内真正形成和保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氛围和风尚。以德治校,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同时加强德育也是有效的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条件保证,二者是不可分割、有机统一的。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普及教育法规的重要性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现实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新了人们的思想和观念,社会发展从新思想新观念中受益,但是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十分明显,出现了道德滑坡等现象,这些因素都多多少少的渗透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对高校教师队伍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高校教师道德建设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要基础。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不仅要以言立行,更应该言传身教,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不断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带动学生,使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灵上得到全面发展。
高校教师道德建设是形成良好精神文明氛围的重要保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教师是学校办学的根本保证。政府和社会一直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因此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必须加强师德建设,使得广大教师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风气。
2.高校普通教育法规的重要性
普及教育法规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展的有力保障。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手段,约束着教师队伍的言行举止,以一种威信力来告诉教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说、什么不能说。通过普及教育法规,杜绝不良风气的腐化侵蚀,维护校园的民主法治、清正廉洁和安定和谐。
普及教育法规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类型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的社会化、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综合化,高校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法律作为保障和后盾。高校依据法律规定,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路线来制定高校发展的目标,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方向[1]。
二、教师道德建设与普及教育法规的辩证统一关系
1.教师道德建设与普及教育法规相结合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师德建设与普及教育法规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高校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的关系上。高校要建设好和谐校园,必须依靠法律法规来调整和解决高校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矛盾,又得借助道德力量去倡导以德服人。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互结合,是促进高校稳定和谐的有力保障。
教师道德建设与普及教育法规是高校进行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的基础和关键。二者统一于完成办学根本任务、实施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的具体活动与实践中,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
以德治校,开展教师道德建设,弘扬正风正气,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德治”同“法治”一样,也是生动具体、实实在在的,体现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在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在实施德育和开展思想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如果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没有纪律的约束,没有严格执法执纪和对违章者的惩戒,思想道德建设就成了空中楼阁,德育工作就不会令人信服,收不到实际功效。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实行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在正确认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关系基础上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通过改革创新促进发展进步,这是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与时俱进的一个具体表现[2]。
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结合是高校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针的具体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作为我国当前的治国策略,已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各个部门。建立一个道德健全、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法治国家是我国长期以来的目标。高校的责任就是为社、为国家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守法公民,从而不断推进社会向前发展。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结合是我国高校改革的现实要求。由于目前我国高校法制不健全、管理手段单一,高校建设中出现了不少矛盾。要解决高校建设中出现的矛盾,既要依靠教师队伍道德素质的自我调节和约束,又要运用法律手段加以管制和保障[3]。也只有教育法规的完善和普及与教师道德建设的提升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维护高校的发展和改革。
2.教师道德建设与普及教育法规统一性的具体表现
教师道德建设是教育法规的现实基础。道德规范作为调整社会相互关系的重要规范,通过人的内心活动和理想信念起作用。高校教师的师德状态决定着当前高校建设的现状。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更好的引导教师自觉遵守法律规范、维护法律的权威。
教育法规是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依法治校的本质是高校要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律精神,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在法治的轨道上开展高校的管理、教学、服务工作。师德是高校建设的基础,法律的立意也是为了更好的维护师德建设。作为规范高校建设最权威的强制手段,法律为以德治校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依照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行使职权时,必须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做到公平公正办事,不能任意越权或违章办事。同时严格履行法定的义务,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在广大师生面前,树立良好形象。从一定意义讲,在学校工作中,管理也是一种教育。领导者和管理者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照章办事,本身具有感染力和教育功能,可以从正面对管理和服务对象,特别是对青年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而做到这一点,要靠管理和服务人员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素质,这又是平常教育和修养的结果。从这个意义讲,“法治”不能脱离“德治”这个基础。没有优越的道德环境条件,法律法规就不可能真正得到自觉的执行和遵守,“法治”就是一名空话。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和普及教育法规相结合的主要途径
1.树立高校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和教育法规的思想认识
高校在管理工作和学生教育工作中,要及时向教师宣传以德治校,是提高教师道德素质的重要表现;大力宣饕婪ㄖ涡#是维护高校权威的必要表现。让教师们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结合,才能保障高校建设平稳、顺利、有序的发展。
2.健全社会主义教育法制并培养教师的法律意识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使高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法律为后盾和保障,约束教师们的行为举止。在教师中大力宣传教育法规知识,不断增强教师们的法律意识,促进高校法治建设发展。在法制宣传教育过程中,应重点加强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培育,增强高校教师的法律意识,努力培育教师同现代法治文明相一致的平等意识。
加强高校法制教育还应当密切与师生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条件具备时可以组织实施现场普法教育和基层活动实践,参观看守所以及劳教劳改现场,通过犯罪人员开展现身说法,编写合适的法律知识普及读本,还可利用宣传栏、校报、手机报、网站、微信平台等各种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和教育。对高校已经设立的法制教育必修课加以重视和改进,加强配备师资力量,做到课时充分,学习扎实,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结合实际,以求达到良好的普法教育和宣传效果。
3.营造良好环境,提高教师道德水平[4]
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确立明确的职业道德标准。在教师队伍中找典型、树榜样,提倡教师向典范学习,调动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培养教师们良好的职业素养。让教师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从而为学生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好习惯。
4.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高校教师要以教学和培养人才为中心做好本职工作。即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进取的精神、渊博的学识做学生的表率,以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传授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促进学生成才,这是法律赋予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要义。因此,依照法律赋予高校教师的任务、责任和义务来开展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教师教育与管理的新理念。
四、结语
高校师德建设和高校普及教育法规是高校建设发展的两个重要内容,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统一协调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加强高校教师道德建设与教育法规相结合是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建设和长期任务,已成为高校发展所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之一。一方面,教师在提高自身道德建设的基础上,强化师德教育特别是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建立、完善学术不端行为惩治查处机构,不仅有利于教师道德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更是学校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即树立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认识、健全社会主义教育法制、营造良好环境、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实现二者结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初亚楠.略论我国高等教育法规体系建设[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108―110.
[2]杨桂清.论高校教师道德建设与普及教育法规之关系[J]. 高等教育,2013(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