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科学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科学研究报告

篇1

一、我区社会救助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低保工作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自*年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我区低保线经过多次的调整,尤其近几年,调整的幅度比较大。*年农村低保线从原来的150元/人.月提高到170元/人.月,*年农村低保线又提高至200元/人.月,*年再提高至230元/人.月,并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年1月,城乡低保线又再一次调整,提高至现时仍在执行的每人每月280元的标准。截至2009年4月,我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有2950户7603人,人平救助金110元,区镇两级每月约需支出低保金90万元左右。为了减轻物价上涨给低保家庭带来的影响,我区从*年10月份开始,先后2次对低保家庭发放了临时补贴共29万元。*年1月起,按每人每月15元的标准发放临时生活补贴,从8月份起,按上级文件要求,按每人每月30元的标准发放临时生活补贴,截至8月份,累计发放临时生活补贴近100万元。2009年2月,我区又建立起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涨与低收入居民临时生活补助联动机制。这些基本的低保制度有效解决了困难居民的温饱问题。

(二)医疗救助效果明显。我区早在*年和*年就先后建立起城乡低保家庭基本医疗费报销制度,城镇低保家庭凭票每人每月限额报销28元,农村低保家庭每人每月报销18元,报销的额度随低保线的调整而调整。从*年三水开始实施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后,对低保五保对象个人缴费部分由镇级财政负责,减轻了他们参加居民医疗保险的负担。自*年1月区慈善会成立以后,在实施基本医疗费报销的基础上,还为困难家庭建立起危重病医疗费救助制度。*至*年慈善会共支出医疗救助金200多万元,累计救助500多人次。*年6月,我区出台了城乡居民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对低保、五保和特殊困难人员实施住院医疗救助。*年和*年区财政支出医疗救助金共231.4万元。其中*年对低保对象共发放门诊医疗救助金62万元,3万多人次受惠,为103名患危重病的困难群众发放医疗救助金42万元,较大地减轻了贫困家庭的医疗负担,在生活极度困境下,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体会到政府的关心。

(三)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不断规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一项传统的社会救助工作。一直以来,我们都将五保供养工作作为一项重中之重来抓。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区就实现了镇镇有敬老院。近几年,我区各级不断加大敬老院的改造力度,完善配套设施,新建了区福利中心,乐平镇敬老院等。目前,全区在册五保供养对象1166人,其中集中在福利机构供养795人,占68%,人平集中供养标准约800元/人.月,每月需支出供养经费约63.6万元。可以说,集中供养五保对象正在安享晚年。而对分散五保供养对象,近几年我区也根据物价指数以及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变化,适当调整供养标准,以确保分散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年1月,分散五保供养标准从原来的200元/人.月提高至310元/人.月。2009年1月起,分散五保供养标准又提高至每人每月400元,其中白坭镇提高至450元/人.月。

(四)教育救助基本实现全程资助。自*年区慈善会成立以来,我区开始对贫困家庭学生实施多种形式的助学。从*年开始,低保家庭学生助学由佛山市统一组织实施,资助范围覆盖小学至大学,助学标准为:中专和职高中、中小学生每人每年可以得到600元至3000元的助学金,大学生入学当年可以得到4500元至6000元的助学金,从去年秋季开始,在幼儿园就读的低保家庭儿童也得到每月250元的资助。

在低保家庭学生助学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后,*年开始,区政府出台临界低保家庭学生扶贫助学实施办法,对在处于低保标准边缘的困难家庭,根据区慈善会筹集资金情况给予适当救助。*年至*年,区慈善会共筹集资金228.5万元,资助困难学生2692人。去年我区慈善会拨出51万元,资助人平收入在280元至400元之间的低收入家庭小学至中专学生1006名。

(五)住房救助基本实现制度化。三水区较早地将住房救助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年起探索建立住房救助政策。从*年起,住房救助正式作为一项救助制度被确定下来:“凡被纳入低保的贫困家庭,其住房属于危房的,都要给予改造”。从*年起3年内,紧随低保调标扩面逐步对农村低保家庭残、危土坯房、泥砖混合结构房,进行分批“加固改造”或“重建”。危房改造所需资金由区镇(街道)财政两级各负担50%,每年年底前完成当年危房改造任务。*年至*年,全区累计投入资金646多万元,为困难家庭重建维修住房343间,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难”问题。

(六)临时救济及时有效。对有劳动能力,暂时无收入或有一定收入,但因病、因残、因灾等突发原因,在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优抚及其它特殊政策救济待遇后,基本生活仍有困难的居民,实行临时救济。*年、*年,区财政每年安排10万元临时救济费,2009年安排20万元临时救济费,镇级财政也适当安排经费,及时缓解了部分困难群众因天灾人祸造成的燃眉之急,确保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不足

(一)救助制度相互之间衔接不够,覆盖范围有待向其他低收入家庭延伸。目前,救助资源分散于众多的部门,民政、卫生、教育、建设、劳动以及群团组织都拥有一定的救助资源,工作力量和资金缺乏有效的整合,往往是各自为政,政出多门。这样的状况直接造成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信息未能共享,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大,重复做调查摸底工作,影响了救助经费绩效。二是救助资源较多叠加于低保家庭,多数专项救助都未能向低保之外的其他低收入家庭延伸。纳入低保后,往往是得到全方位的救助,一旦退出低保,就什么救助也得不到,造成了“重复救助”和“遗漏救助”,也加大了低保退出工作的难度。

(二)个别救助制度的救助标准偏低,力度不够。例如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救助,由于资金不足,只能给予数百元的一次性补助,效果不明显;对低保家庭大学生,只给予一次性补助,造成个别大二以上学生仍存在读不起书的情况。

(三)救助资金筹集渠道比较单一,个别项目救助经费不足。按照现时的救助标准,我区一年的救助资金需求十分大,约4000万元,其中低保1400万元,五保供养1000万元,教育救助600万元,医疗救助300万元,残疾人康复救助300万元,老年人救助100万元,农村住房救助150万元,临时救济50万元,其他100万元。这庞大的救助经费筹集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来源单一。基本上是区镇两级财政供给,只有少量的教育救助和医疗救助经费来源于区慈善会、区光彩事业促进会等社会团体;二是分担结构不尽合理。如五保供养经费全部由镇一级负担,镇级压力比较大;低保、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等经费,不论各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一律都是实行区镇两级各50%的分担比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救助工作方面未能充分体现。三是个别专项救助经费不足。如教育救助,如果按照实际需要,每年约缺口200万元。农村住房救助每年缺口50万元,临时救济每年约缺口30万元,医疗救助每年缺口100万元。

(四)救助工作人力、机构配备未能适应规范和动态管理的要求。社会救助工作量大,涉及资金规模大,社会高度关注。而目前我们区、镇、村三级都没有低保工作或社会救助专干,更没有建立起专门的低保工作、救助工作机构,只是由一至二名民政干部(或文书)兼管该项工作,从而影响了救助工作的全面落实。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我区社会救助工作

(一)建立社会救助工作“一口上下”机制,提高社会救助效能。当前,我区年救助资金支出已高达4000万元,但由于社会救助资源分散在多个部门,造成重复救助和遗漏救助问题,既降低救助效率,又十分不利于群众及时方便地申请救助。鉴于此,建议区级建立社会救助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而镇(街道)建立镇级综合救助中心,整合镇级民政、组织、工会、团委、妇联等救助资源,以综合救助中心为载体,对各项社会救助工作实行“一口对上对下”,实现社会救助在镇级的统筹。

(二)发挥民间力量,推动社会救助的多元化。目前我区的各项社会救助资源和力量基本上以区镇两级财政资金为主,民间力量开展社会救助的渠道和力度与我市其他区相比明显不足,目前,顺德、南海、禅城、高明慈善会的慈善资金分别有1.5亿元、4000万元、3000万元和2000万元,而我区慈善会资金不足100万元。但事实上,我区慈善资源亦十分丰富,缺的是有效整合和挖掘。因此,要充分发挥民间的力量,发挥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届热心人士的作用,引导他们踊跃捐款捐物,充分运用民间救助资源,发挥民间救助力量,推动社会救助的多元化,努力提高我区的社会救助水平。

篇2

关键词:成果转化;人文社会科学;科学发展观

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具体运用,就是社会主体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自觉接受社会科学成果的影响或应用社会科学成果的过程。目前,高校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占全国总数的1/4,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占全国总数的1/3 以上,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占全国总数的70%以上。据统计,一所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社科类成果数约占学校成果总数的1/3。近年来,国家通过狠抓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许多自然科学类的科研成果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人文社科类的科研成果的转化则存在明显的不足,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转化的现状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在弘扬传统文化以及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但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在质量、数量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许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仅仅停留在发表的刊物上,即使有少量的成果进行了转化,也存在转化的层次偏低,影响力不够,不成体系的状况。由于构建和谐社会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需求日益迫切,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社会效用不断凸显。许多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还不能适应这个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成果转化的效益无法得到保证。

二、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转化难的原因

(一)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自身特点决定

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成果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方式和产生的影响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大不相同。自然科学成果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可以像企业生产产品一样,从研发到投产,从生产到获利,能够比较精确地计算出成果转化的效率。社科成果一般不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而是与自然科学成果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因此它对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一般是间接的、伴随性的,这就增加了社科成果转化的难度。

(二)高质量应用性人文社科成果较少

科研成果质量是市场转化的生命线。我国高校文科科研成果转化少、转化难的现实,与高质量应用性人文社科成果较少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是论文、论著和研究报告,一所综合性大学每年发表的人文社科类论文有上千篇,其中不少发表在核心期刊和权威期刊上,但通过仔细研究发现,这些论文推广和转化的价值较低,真正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更少。究其原因一是高校里有一部分文科类的教师主动与社会接触少,对社会发展状况了解不深、不透,难以有重点、有选择性地开展针对性、前瞻性科研。如某一地方性本科学院,在申报当年所在市下达的社科科研课题时,很少申报与当地省情、市情结合紧密的课题,80%以上的教师都热衷于那些比较务虚的纯理论课题。最终的成果能直接指导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就少了。二是,高校文科科研中重数量、轻质量,重科研、轻转化的现象比较突出。许多教师为了完成科研任务,不注重社会的现实需求,闭门造车,主观臆断,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所谓的科研成果不仅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而且难以进行转化,成为庸俗的文字游戏。

(三)对人文社科类成果转化重要性认识不够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但是,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看, 谈到成果转化,各级政府部门、政府官员、企业管理人员首先考虑的就是进行自然科学类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国家设立的“成果转化基金”、“产业化项目”等资助的全是自然科学类的项目。 国家1996年颁布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第二条中注明:“本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将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排除在可转化的成果之外。可见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还没有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1]。

三、促进高校人文社科成果转化的对策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对人文社科成果转化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关键。社科成果一般不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而是经过转化作为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武装劳动者。与自然科学类科研成果转化相比,有着软件性、滞后性、受众不确定性、效果不确定性、转化周期较长等特点。 这就要求:一是各级政府和政府官员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只顾任期内短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指标。而应该高屋建瓴、具有前瞻性,如同重视自然科学类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样,重视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二是高校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有“甘坐十年冷板凳的精神”,克服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态,潜心研究对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和指导作用精神产品。

(二)加强引导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质量。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质量是转化的前提。社会需要大量的切合社会实际的、有转化价值的精品科研成果,这类成果的产生,需要引导和激励,需要科学的、客观的、适应于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与科研人员特点相适应的激励措施。中国政法大学为了鼓励精品成果,制订的《文科科研成果评价办法》对在一定考核期内有一个精品成果的教师、科研人员即可以豁免其他科研成果项数,鼓励教师用足够的时间准备高水平的成果, 起到了促进科研、激励精品的效果,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省市科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主持社科类科研课题立项时,应加强引导和管理,鼓励教师积极申报与省情、市情紧密结合的课题,把纯理论性的、“空对空”的课题量规定在合理的比例范围内。

(三)健全机制,搭建平台,畅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渠道。不断改革旧的体制机制,建立适合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新机制。一是要加强高校自身的科研机制和体制改革,要变革那种纯学术、脱离实际的研究,而应将纯理论研究为主转向综合性、开发性、应用性研究为主;研究方式从无偿研究转变为有偿研究;只有实现了科研导向、运行环节、队伍结构等方面机制的转变,才能真正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二是探索建立社会科学成果的产权认定制度、价值评估制度和权益保护制度。三是要建立健全社科研究机构与政府、党政、企业等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社科研究的针对性、时效性,密切供求联系[2]。

要搭建起一个平台,全面调整产方—卖方—买方的关系,使成果的转化正规化、程序化。作为买方的决策人要用社会科学成果支持和检验自己决策,作为卖方的社会科学成果管理机构要承担起监督决策者的决策是否科学的职能,同时根据需求制定合理的科研成果生产计划。作为产方的科研工作者和科研机构要分析市场动态,使自己的成果能满足市场需要。

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和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将不断加深。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必将到来。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社会稳定;文化修养;理性;和谐社会

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社会稳定问题又是一个真实存在和令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它关乎于我们的国家未来发展的健康性和可持续性。就国际经验表明,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美元到1000美元这样一个发展时期,是社会问题较多也比较容易引发社会动乱的时期。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已经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这一必然时期,国际社会学界对此也有着大量的理论分析,在这里有社会制度、社会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的外因作用,但从个体内因的作用上看,文化艺术的作用尤为重要,良好的文化素质有助于个体在面临矛盾与冲突时更为理性。目前我国已经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如: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来解决最低生活人群的社会福利问题,但在这一逐步改进的过程中内在文化建设稍显薄弱。

稳定的意义不仅仅关乎于国家的平稳发展,也关乎于每一个家庭、社会个体的幸福指数,以全方位的视角、从外因与内因中全面分析社会稳定问题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内因上最大程度地使人性上的失衡得到文化艺术砝码的平衡。对此历史上也不乏文化巨人对于社会问题的文化干涉,如孔子在春秋诸侯的乱世中就提出一整套干预社会秩序和个人素质成长的文化主张,这种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和礼节的培养对当时的社会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影响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直至今日,我们仍提出了“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的社会化的价值观体系,这种价值观的建立就起源于最为基础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的教育,其意义必然是深刻和深远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目前的社会状态结构是基本稳定的,但依然存在着导致社会动荡的深层因素,其中有失业率、农村与农民负担重和贫富差距等几类主要因素。国外社会科学研究表明,当失业率大于10%时,最容易产生社会不稳定状况,但也有许多事实表明,在许多发达国家中有时失业率也曾达到过15%左右,但社会依然稳定有序。这里面有一个社会心理的问题,说到社会心理的形成,从良性方面说,一个相对成熟的社会心理一定是社会个体的文化素养较高,能以客观理性的思维来看待社会生活的变化,另外就是精神文化生活相对丰富,会最大程度地降低社会个体内心的非良性情绪的产生,反之,一个脆弱的社会心理结构往往包含着非理性和情绪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相比于这种经济“硬实力”的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不平衡就显得尤为突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文化艺术建设,在学校教育以外的家庭、社区和农村乡村一级的层面上有流于形式、空泛薄弱的现象存在,而学校教育之外的家庭教育、社会小团体教育和社区文化活动这种最为直接密切的生活近距离的影响力有时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所组成的整体社会的价值观的问题,而社会科学可关注的价值观有时比经济学所关注的价值更为重要,而社会个体的价值观是在多种文化与艺术形式的长期作用下而产生的,是由多种文化影响组成的。另外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在学校之外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基本上是空缺的,在影视传媒和网络全方位的影响下,过多的单纯娱乐化的节目和网络游戏代替了学校教育以外的社会和家庭的教育空间,使文化艺术对社会个体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的作用显得力不从心。文化素质的提高会使社会个体在遇到现实困境时以广阔的视野和更理性的方式去思考,避免偏激狭隘的心理情绪的积累,学会以历史的发展态度来看待社会进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中国整体发展方向的积极方面去理解中国社会现实中的特殊性,不会轻易采取极端化的行为方式,这对于中国社会稳定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廊坊处于京津经济发展圈中重要的地理区位,而这种优势又使廊坊的社会稳定形势显得更加重要,而且廊坊在未来的发展目标中自身定位于文化休闲型城市,这就要求我们从最为具体化的社区文化建设入手,使廊坊真正具有文化、艺术、休闲生活的“人气”,不是仅仅从硬件上建设剧场、休闲娱乐中心和高尔夫球场等一系列外在的形象化直接利益化的硬件工程,硬件与软件的全面协调发展才是廊坊未来经济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社区文化艺术建设方式有:区、县、乡一级的文化行为,如各种形式的收藏品展览(邮票展、各种票证展、奇石展、花卉展)。廊坊有着很好的展览条件,但展览内容与创新则有单调的唯经济倾向。

篇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正在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迫切需要更高水平的教育研究。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提高中国教育研究水平,14所大学的教育科学学院(部)负责人、32家教育研究杂志主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于2017年1月14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联席会议,共商加快教育研究发展、提高教育研究质量之策。大家一致认为,提升中国教育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必须加强教育实证研究,促进研究范式转型。

实证研究是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赞扬“像英国工厂视察员、编写《公共卫生》报告的英国医生、调查女工童工受剥削的情况以及居住和营养条件等等的英国调查委员那样内行、公正、坚决的人们”,他们基于事实和证据的研究报告,提供了用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宝贵材料。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著作就是实证研究的光辉范例。

实证研究是思想观念、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的有机统一。纵观教育研究的发展历史,实证研究是教育研究从经验走向科学的转折点,其重要成果是教育研究学术深化的里程碑,为国家重大教育决策和国际教育理念更新提供了可靠支撑,也为鉴别学术观点和教育理论的正误提供了根本保证。实证研究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学风,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强调的正是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独立思考,强调第一手资料、强调学术规范的良好学风。

实证研究是基于事实和证据的研究,强调的是用科学的方法,获得科学的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接受科学的检验。实证研究具有多种类型和不同层次,采用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访谈研究、考古研究、文本分析、案例研究、观察记录、经验筛选、计算机模拟等方法,都可以做出高水平的实证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实证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新的方法。

实证研究是当今国际教育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相比之下,我们的教育实证研究明显落后,长期以来教育研究杂志发表的实证性研究论文,不足论文总数的十分之一。不少人对实证研究的认识片面,把实证研究与思想性、理论性对立起来,把实证研究与低水平、碎片化联系起来,把实证研究与统计研究画等号;不少人对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重视不足,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不系统;不少人研究态度不严谨,对学术基本规范不能严格遵守,甚至存在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同时,从支持实证研究的环境和条件来看,也存在很多制约,特别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数据统计和公布不足,支持实证研究的经费不足,对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也未能反映实证研究的地位和重要性。由于缺乏实证研究,导致我国教育研究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应对重大教育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强。为此,大家一致同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推进教育实证研究。具体措施如下:

加强教育实证研究课程建设与青年教师培训

组织具有丰富教育实证研究经验的优秀教师开设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加强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任课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教学水平,大力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证研究方法素养。

提高教育实证研究论文的数量与质量

32家教育杂志和光明日报等学术媒体,为优秀教育实证研究论文提供发表平台,不断加大刊登教育实证研究成果的分量与力度。

办好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

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自2015年创设以来已成功举办两届,在全国引起了热烈反响。依托教育实证研究联席会议单位,办好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努力打造全国知名、世界有影响的教育实证研究成果交流与展示平台。

编译出版国际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

自科学的教育学诞生以来,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教育实证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系统规划翻译出版这些作品,为教育学人提供学习范本。

集辑出版我国教育实证研究优秀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研究工作者筚路蓝缕,也产出了很多优秀的教育实证研究成果,体现了中国特色和中国问题。系统整理和集辑出版这些作品,丰富教育实证研究资源。

改进教育研究成果评价标准

在教育研究成果评价、教育研究项目评审、教育优秀成果评选等相关环节,把是否进行了实证研究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

加大教育实证研究项目比重

建议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逐步扩大教育实证研究的立比例和资助力度,鼓励广大学者开展教育实证研究。

设立“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

设立教育实证研究专项基金,每年颁发“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表彰在教育实证研究中取得显著成就的研究者。

“中国教育实证研究年度报告”

以实证研究作为评判尺度,教育实证研究年度报告,探索建立教育实证研究发展指数,反映中国教育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激励教育实证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加大教育数据公布力度

篇5

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改革首先要具有问题意识。一直以来,问题意识薄弱、原创精神匮乏、学术氛围浮躁、人均论文数量低、国际影响力弱等问题困扰着学术界。由于综合性学术期刊的读者比专业性学术期刊更趋大众化,这就要求编辑关注基础学科的发展方向,瞄准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性稿件,分析问题并探寻原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为社会热点难点解决问题服务。注重原创精神是学术期刊办刊的基本原则。当前,各高校在教师职务聘任、研究生导师遴选和各类成果评比中实行学术道德问题一票否决制,以高校学报为典型代表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也应当据此对抄袭剽窃、无偿占有学生成果、低水平重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采取“零容忍”措施,大力倡导在科学研究中百家争鸣,营造生动活泼、真实原创的学术氛围。关注学术前沿是创新的源头活水。综合性学术期刊应当学习专业性学术期刊关注学术前沿的办刊思想,借助高校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的平台,高度重视学术前沿和交叉学科研究成果。比如《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既有传统综合性学术期刊根据一级学科设立的分学科栏目,也有根据武汉大学的研究基础与特色设立的交叉研究栏目。比如哲学板块下的教育部名栏“中国化研究”专栏;经济学板块的“低碳经济”系列研究等突出最前沿成果的前沿专栏。综合性学术期刊还应当依托高校海外学术周以及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拓展国际视野。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国际化需要实现从办刊理念到办刊形式的根本性转型,实现作者国际化、编辑国际化、审稿专家国际化,最终达到读者国际化的目标。各编辑部可以通过与SSCI的长期联系和定期座谈,积极按照国际规范改版,与国外数据库公司接洽并免费提供样刊,通过专家学者向国外大学图书馆推介刊物等多种方式,扩大刊物的国际影响力。勇于担当责任,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制作出更具可读性的刊物。营造高校创新的学术环境是实现高校学者追求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学报人不懈的精神追求和使命。综合性学术期刊作为高校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应该深刻认识到提升学报的学术质量、服务科研事业发展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敢于承担责任,综合性学术期刊才能在压力和动力的合力中再创佳绩。

(二)以体制创新为保障

依托科研主管机构,创新期刊管理体制是综合性学术期刊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综合性学术期刊可以发挥其高校背景的优势,依托科研主管部门办刊,挖掘重大科研项目的成果。例如《武汉大学学报》于2010年初挂靠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而该院是秉承“以事务服务为基础,以管理服务为核心,以发展服务为目标”的理念,为学术研究提供管理服务的社会科学研究主管部门。《武汉大学学报》就是在科研主管部门的指导与协助下,依托学科和知名学者与科研项目的优势,发挥学术引领作用,选择重点学科和重点课题作为特色栏目,成功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期刊资助,成为“湖北省十大名刊”,并获得“湖北十大名刊成就奖”。只有完善投审稿制度,保证学术发展规范有序,才能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奠定基石。严格的投审稿制度不仅可以保证刊发稿件的质量,还可以提高审稿效率,缩短用稿周期,降低人情关系在稿件刊发过程中的负面影响。综合性学术期刊应当坚持集稿讨论制度,对稿件实行专家双盲审稿,做到编辑自校与互校相结合,采取会议终审等多项措施,细化编辑流程,提高工作实效。专家组稿是提升综合性学术期刊稿件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改进专家组约稿制度,还能借助专家的“火眼金睛”杜绝系统发现不了的、某些隐蔽的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等学术不端行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可以邀请相关领域重大招标项目的首席专家和部分知名学者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组稿,利用专家学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吸引优秀稿源,刊发系列化的专题研究成果。综合性学术期刊还应当着力提升编辑素养和学术水平,构建学习型组织。编辑专业素养、品格魅力、学术眼光等对吸引优质稿件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编辑的持续学习与不断进步、成长对期刊的办刊质量提升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全媒体时代,编辑早已不是“剪刀+浆糊”的操作者,而是智能化时代的全媒体人。编辑应当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业务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学术研究前沿动态,掌握新型编辑与推广技术,把握政策方针和正确价值观取向;学术期刊编辑部应当坚持编校费从优,以保障编辑初审与专家外审的质量。另外,当前许多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编辑是执行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时间,即并不是实行行政部门的坐班制。但由于编辑部诸多日常事务需要及时处理,各编辑部可以考虑实行编辑值班、轮班制度,以解决编辑部日常事务性的工作。

(三)以学术创新为核心

综合性学术期刊应当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国家教育部1998年曾发文把高校学报定义为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园地。但在2002年,该定义被修订为“高校学报是高校主办的、发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由此可见,高校学报不应仅仅反映本校的科研成果,而应当是一个面向国内外,面向社会各界平等征集优秀稿件的平台。这样高校学报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科研机构之间、跨省份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能更加畅通。特色栏目是综合性学术期刊的重要优势所在。综合性学术期刊可以借助高校交叉学科、特色学科的独特资源网罗优秀稿件,创建特色栏目,摆脱综合性学术期刊普遍性的“千刊一面”的尴尬现状。据统计,教育部高校社科类学报第一批“名栏”的17个栏目中近一半是基于各高校优势学科创立的特色栏目,比如《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的“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和《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民族音乐研究”等。各综合性学术期刊可以效仿上述学报,根据自身或临近高校的优势学科,创办特色栏目,实现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品牌化。倡导栏目共建是增强综合性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综合性学术期刊受其载文量的限制,在各学科板块的载文数量不及专业性期刊多,栏目共建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期刊界成功的案例有由《求是学刊》《厦门大学学报》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共同创建的综合性栏目“现代性研究”,该栏目持续刊发了跨省份的同类题材作品,受到读者的好评。其他综合性学术期刊可以参照该成功范例,依据地域优势或者各自研究方向的优势强强联合共建栏目。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是学术创新的重要保障。当前学术界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职称评聘、课题考核等因素使得原本纯粹的学术研究变得功利化。期刊界当前检测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工具是中国知网开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该智能化的系统虽然能通过比对查找出送检论文与已刊发作品相似内容的来源,但有些学者利用该系统的检测缺陷,把部分重复内容通过文字上的粉饰来掩盖其抄袭的事实,或者利用知网文献更新的滞后期一稿多发,或者利用书籍未收录知网大库的漏洞实施抄袭行为。《浙江大学学报》编审张月红在美国“国际出版链接协会”年会上的由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资助的项目研究报告——《全球学术期刊编辑对学术剽窃容忍度的研究调查报告》,获得了国际出版界的高度认可。该报告披露的学术期刊剽窃行为令人咋舌。学术创新的学术期刊办刊的首要任务,也是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根本源头,因此综合性学术期刊必须把好学术规范的关卡。

篇6

基于UW-Madison图书馆列出的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数据库,对北京大学图书馆和浙江大学图书馆收藏情况进行比对,厘清国内数据库收藏的总体现状,为CASHL下一步的数据库协调和引进工作提供事实依据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核心数据库 CASHL 引进 比较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CASHL管理中心项目“新信息环境下CASHL资源与服务拓展设计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以下称UW-Madison)成立于1848年,是威斯康辛大学系统的旗帜性学校,也是一所驰名世界的集文、理、农、法、医、商等学科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学。从ESI数据库的评价情况来看,威斯康辛大学有20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行列,其中社会科学(综合)总被引排名居全球第8位[1],经济与商业列第16位[2]。UW-Madison列出了各个学科的核心数据库(core databases),通过对核心数据库收藏情况进行比较,能更迅捷地发现在数据库收藏方面国内与国外的差距,为下一步数据库的引进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核心数据库的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库的类型越来越多,数量日益庞大,质量参差不齐,受用户欢迎程度的差异也很大。为了便于读者查找经常使用的数据库,有些图书馆将那些使用量大、利用率高的数据库从众多的其他数据库中区分开来,以“常用数据库(popular databases或者most used databases)”栏目列出,旨在提高这些数据库的显示度,节省用户查找的时间。但国内外图书馆鲜见核心数据库的提法,主要原因是数据库的信息量大,包含的信息内容繁杂,涉及的出版物类型较多、数据种类多样,通常出现图书、期刊、会议录、教材等文献资源、实验操作、在线课程、视频资源等信息跨界的情形,即便是单一类型的期刊数据库,其中的期刊也存在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的情况。

UW-Madison的数据库导航将各个学科数据库划分为core databases 和also helpful,说明核心数据库的提法还是存在的,只是业内比较谨慎。关于数据库的评价,国内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指标体系,通常要遵循整体性、针对性、代表性、可比性等原则[3]。一般来说,数据库的评价主要依据用户对象和用户的利用信息,包括数据库的点击、检索、阅读、下载、评论、引文等,涉及学科和数据库的购买时间等相关因素。如果一定要区分常用数据库与核心数据库在内涵上的差异,笔者认为也就是两种提法的关注角度不同,常用数据库更多地聚焦于受众面广的综合性数据库,而核心数据库更多地倾向于受众面窄的专业数据库,某个学科的常用数据库实质上就是这个学科的核心数据库。因此,可以初步认为,核心数据库通常是学科类型相同或相近的核心信息机构必备的权威数据库,它们因为内容的前沿性、权威性而深受用户的欢迎。核心数据库的判定可以为某个学科的核心信息机构和高层次用户群提供指引性的信息,对该学科领域数据库的选择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2 UW-Madison核心数据库与国内高校的收藏情况分析

UW-Madison 图书馆[4]系统由Memorial Library (人文社会科学)、College Library (本科图书馆)、Steenbock Library (农业与生命科学)和其他13个成员馆 (档案、艺术、天文学、商业、化学、地理学、地质学、数学、音乐、物理、社会科学、社会工作、特藏)组成,还有法学、医学、工程学3个专业分馆。在《普林斯顿评论》美国大学学术水平/管理排名之2013年图书馆最佳院校排名中位列第12[5]。因此,该大学图书馆列出的核心数据库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笔者将UW-Madison图书馆列出的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数据库与北京大学图书馆(简称北大馆)[6]和浙江大学图书馆(简称浙大馆)[7]收藏情况进行比对,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分析说明。

2.1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专题)核心数据库拥有情况分析

对比结果表明,除了经济学、新闻传播与修辞学拥有率相对较高外,北大馆其他学科都差强人意,特别是人类与考古学、参考工具、心理学、哲学、宗教、古典文学等拥有率均为零(见表1),这些核心数据库的缺失肯定会给某些学科的研究带来障碍。

2.2缺失数据库的重要性分析――以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为例

北大馆、浙大馆无论从文献资源的购置经费还是数据库的拥有品种来看,都处于全国领先的位置,再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图书馆的收藏情况,基本能反映国内数据库的订购现状。以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为例,北大馆和浙大馆拥有和缺失数据库的情况(如表2-表4所示)。

再浏览国内重点院校图书馆网站,除Education Research Complete数据库已经有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图书馆订购外,其他基本可以认为国内缺失。这些缺失数据库(见表5)绝大多数为著名出版商旗下产品,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2.3因购买数据库版本不同而引发的资源完整性问题分析

北大馆和浙大馆购买的是Business Source Premier(简称BSP),收录年限为1965年至今,约收录了3 336种期刊索引及摘要,其中包括逾2 319种全文期刊及10 000余种非刊全文出版物。而Business Source Complete(简称BSC)是EBSCO最完整的商管财经全文数据库,收录年限为1886年至今,约收录了4 292种期刊索引及摘要,其中包括逾3 354种全文期刊和大量的财务分析报告。两者的差异如表6所示:

同样,北大馆和浙大馆购买的都是Academic Search Premier(简称ASP),而 Academic Search Complete(简称ASC)是ASP的完整升级版,截至2009年10月,ASC比ASP多收录2 976种全文出版物,包括了2 671种全文期刊(其中同行评审全文期刊2 323种)、272部专著、10种会议录、1种会议论文、7种研究报告、4种百科全书、11种报纸等[9]。

3 对CASHL数据库引进工作的建议

从1982年教育部设立 “文科专款项目”、20世纪90年代初高校自发的全国外文期刊协调网到2004年启动的“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建设,其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用有限的经费来最大限度地采集必要的文献资源,满足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作为全国性的唯一的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收藏和服务中心,购买与协调引进数据库是CASHL的一项基本工作。从2007年开始,CASHL先后出资购买JSTOR、PAO、ECCO、EEBO 4个全文数据库,引进了EAI(《美国早期印刷品》),组织完成了MyiLibrary电子书联盟采购,支持部分中心馆订购PsycARTICLES(APA美国心理学会期刊全文数据库)和Gale公司的Literature Resource Center(文学资源中心)数据库[10],较好地满足了部分用户的需求。但是,经与UW-Madison的核心数据库比较来看,很多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数据库我国都没有引进。因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以期对CASHL今后的数据库引进工作有所裨益。

3.1认真调研,通盘规划

课题组统计的美国8所院校收藏的人文社科类数据库都在1 000种以上,多的达到1 500种以上,而国内收藏最多的院校也就在400种左右,因此细致调研数据库的出版发行情况和国际一流大学的收藏动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能只局限于数据库商的宣传和推荐。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再按轻重缓急进行全面的规划和部署,才能有的放矢,为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工作者提供综合性文献信息服务。

3.2合理使用经费,确保核心资源

作为未来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平台”,CASHL每年都从教育部得到一定的经费支持,如何科学地控制管理运行成本,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如何在用户使用习惯逐渐改变的情况下正确权衡书、刊、数据库等各种不同载体资源的购置比例等,是CASHL人亟待考虑的重大课题。在核心数据库缺失严重的现况下,每年保证引进若干个重要的数据库迫在眉睫。

3.3完善管理机制,发挥协调优势

CASHL是由项目管理中心和2个全国中心、5个区域中心以及10个学科中心共同组成的联合体。根据图书馆所处的位置确定中心的地位并划拨相应的经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地区的平衡,但对于资源的整体保障起不到相应的激励作用。如果本着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在数据库的采购上采取分摊、认领、经费配套的做法是否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4结 语

从某个学科核心用户群使用数据库的角度进行数据库的评价和选择,将给图书馆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购买数据库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当然,仅凭一所学校对数据库核心与否进行判定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今后还将就其与美国其他高校所购买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共同性进行比较以证明其所列核心数据库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Institution rankings in social sciences, general[EB/OL].[2013-09-10]. .

6. 北京大学图书馆数据库导航[EB/OL].[ 2013-10-25]..

篇7

一、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定义

在各研究领域,“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确定立场,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指导,同时为自己的研究进行辩护”[2],因此,明确的方法论至关重要。何为方法论?王建梁[3]、叶澜教授[4]、李志才[5]、朱旭东[6]等学者都对方法论的定义进行了论述。尽管具体论述不同,但各学者对方法论内核的认识具有一致性,均体现出“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和学说”这一认识。

那么,何为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朱旭东在论述方法论定义的基础上指出,“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就是关于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是对比较教育研究方式的探讨,即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或态度,指在进行比较教育研究时,研究者所持的观点与采取的途径”[7]。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认为它由三个维度组成:“一是体现比较教育学科本质特征之一的‘比较方法’;二是工具性的、所有学科都在使用的操作性、技术性方法,由定性、定量和政策分析等方法构成;三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方法,它是通过多种形式体现的,即研究路径、范式、视角、研究单位、研究理论框架或概念框架、研究理论。”[8]

二、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主要类型

在方法论上,早期比较教育学者萨德勒、康德尔、汉斯等一致认为“学校外部的事情比学校内部的事情更重要”;到20世纪60年代,这种一致性随着贝雷迪、霍姆斯、诺亚和埃克斯坦等人的论争被完全打破。时至今日,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呈现出多种方法论并存、共同发挥作用的景象。

(一)实证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在早期比较教育研究中已有所体现。朱利安1817年发表的《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提出“有必要为教育这门科学建立事实和观察的库藏……从中演绎出一定的原则和明确的规则,使教育成为近乎实证性的科学”[9],试图通过实证方式把教育建成一门实证科学。此后,著名学者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诺亚和埃克斯坦的“比较教育研究的七步骤”及霍姆斯的“问题法”等均体现了比较教育的实证研究特征,致力于“把比较教育变为更加科学的事业”。他们把追求客观、证实的实证主义理论作为方法论的基础,推动比较教育实证主义方法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经过不断发展与修正,实证主义方法论形成了以下基本取向:“强调运用自然科学方法,使用一定检验手段对研究结果进行严谨验证,避免研究者的主观偏见,注重研究方法的可操作性、研究成果的可重复性,并通过研究成果扩展知识,讲究知识生成的科学性和知识推广的普遍性。”[10]然而,实证主义方法论也存在缺陷,如其强调的量化研究方法无法灵活应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获得的数据也不一定具有较高信、效度等,使得实证主义方法论逐渐式微。在当下的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的实证主义研究主要是试图通过更严格的量化分析与统计处理建立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11]。

(二) 历史主义方法论

历史主义方法论形成于20世纪初,代表人物有康德尔、汉斯等人。康德尔和汉斯非常重视历史在教育中的作用,康德尔主张“比较教育研究要立足于历史,认为比较教育是一种历史的研究,是教育史从过去到现在的继续”[12];汉斯也倡导使用历史方法开展比较教育研究,并设计了比较研究的基本步骤,即“从历史背景、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制度的密切联系角度分别研究每一个国家的制度;收集不同国家现存教育制度的资料”[13]。经过不断实践与发展,历史主义方法论形成了以下基本取向:“强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与教育制度的形成受该国或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自然环境和民族传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要把它放在一定背景中加以研究;强调教育中历史传统的持续性,强调从历史角度看待比较教育”[14]。20世纪上半叶,历史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对比较教育学科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多样化发展和历史主义方法论自身缺陷的不断暴露,历史主义方法论逐步式微。但是,它在比较教育研究中仍具有不可替代性。

(三)功能主义方法论

功能主义源于19世纪英国社会理论学家斯宾塞的有机论,在20世纪中叶得到显著发展,形成了功能主义理论[15]。50年代后期,在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的影响下,功能主义成为美国教育社会学的正宗思想。在当时,美国的比较教育还没有从教育社会科学中独立出来,这为功能主义思想与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运用创造了机会和条件。随后,帕森斯的学生安德森率先在比较教育研究中运用功能主义思想与方法。安德森“从教育的多功能性、测量学校所做事情的难度、对学校与社会之间联系的解释以及学校对社会变革的潜在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阐释了功能主义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16]。同一时期,玛丽?让?鲍曼和福斯特等也把功能主义作为方法论指导开展比较教育研究,扩大了功能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运用范围。从70年代伊始,功能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逐渐衰微。但是,比较教育研究者从没停止对功能主义方法论的反思与批判,也正是这些批判与责难,使得功能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影响再次得到扩展和深化。

(四)“区域研究”方法论

区域研究方法论崛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在人文社会科学和部分自然科学中得到普遍运用。90年代初,日本学者马越彻倡导把区域研究方法论引进比较教育研究,开启了比较教育研究运用区域研究方法论的先河。面对新世纪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比较教育学界“再次重新探讨区域研究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必要性、有效性及比较教育学如何运用区域研究方法论等问题”[17]。对此,《2009年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究年度报告》倡议,在开展区域研究、发展比较研究时,“研究目的应以学习借鉴为主;研究重点应是各地对国家教育政策法规的创造性执行,以便其他区域学习借鉴其基本思路和一些具体举措;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政策建议,包括指向特定区域、为其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建设性意见和为政府提供各区域间教育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报告,以便国家教育政策,以及各地区从对比中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而实施相应的调整与改进”[18],为在全球化时代如何更好地运用“区域研究”方法论,为比较教育研究和全球教育发展服务明确了方向。

三、关于“比较”的讨论

正确认识和理解比较教育学中的“比较”关系到比较教育如何挣脱方法论误区。何茜根据“比较”在不同层面的具体体现把其分成四个层次:“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思维方式、作为工具意义的科学方法、作为方法论层面的比较视野和作为学科规范层面的比较范式。”[19]

(一)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从思维品质层次来说,比较教育学科中的“比较”是人类的思维方式之一,“这种思维方式为人类独有,具有普适性,适用于所有人类构建的学科研究”[20];“是对所比对象进行分析的思维过程,它甚至将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融入其中,从思维层面成为比较教育学的基本属性”[21]。关于“比较”是一种思维过程,贝雷迪曾提出比较“是观察、分析、整理等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智力劳动”[22]。可以说,在人类思维活动中,比较无不存在,并时刻活跃着。比较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

(二)作为工具意义的科学方法

作为工具意义的科学方法,“比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普适性,适用于一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学科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并不为比较教育学科独有。其内涵大致如下:首先,在科学研究中,比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其次,科学的比较思维要求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同时,科学的比较要求从现象的比较走向本质的比较[23]。作为工具意义的科学方法的“比较”是对作为思维方式的“比较”的升华,它遵从具体而明确的研究计划和步骤,具有严谨的科学规范和特定的操作程序。

(三)作为方法论层面的比较视野

比较教育学的比较视野“是比较教育学区别于教育其他学科的一个根本性特征,甚至可以说是上升到哲学层面的本体特征”[24],从该层面理解“比较”能更好地论证比较教育学的存在基础和学科性质。在谈到“比较”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时,陈时见指出,“比较教育研究中的比较主要作为一种方法论层面的思维方式,是研究主体基于跨文化整体视野考察研究对象形成比较的广度和深度,是一种比较视野”[25]。比较教育学教材通常用“比较法”定义比较教育学,认为“比较法是比较教育学科的方法论主体,是比较教育学科身份建构的关键因素”[26]。这一观点确有失偏颇,但不可否认,作为方法论的“比较”的确能体现比较教育的学科性质。此外,从方法论意义上认识“比较”还使得“比较方法能够用于政治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共性’研究,致力于提出‘通则性’的理论论说。对于教育研究而言,比较研究和比较法的使用同时具有发展、检验和修正教育理论的功能,并对教育现象的‘共性’和‘通则’进行理论论说”[27]。

(四)作为学科规范层面的比较范式

对比较教育中“比较”的认知可上升到“比较范式”,能够促使比较教育学者树立更加坚定的学科信念,促进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稳定比较教育学科地位。要把对“比较”的认识上升到“比较范式”,要求“在对比较作用的清晰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强大的情感力量,即上升为信念”[28]。比较教育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应当具备坚定的比较教育学科信念,努力形成有助于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研究取向,构建恰当的话语体系,把“比较”从技术层面的具体科学方法和人类思维方式上升到“比较范式”。同时,不局限于对特定研究对象的系统分析,而是把显性的“比较”与隐性的“比较”结合起来,把有意识“比较”和无意识“比较”统一起来,让“比较”更好地为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服务,推动比较教育学科前行。

四、科际整合、文化与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建设

当代比较教育学界出现了关于科际整合、文化与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建设等议题的探讨,进一步推动了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建设。

(一)科际整合与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建设

17世纪思想家莱布尼茨“梦想用普通的科学语言和推理演算改造一切科学,打破不同语言造成的隔阂,进而实现科学的整合”[29],开启了科际整合实践。科际整合是“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横断科学及综合科学发展到当今时代形成的方法论原则,并在各学科领域得到普遍运用,表现了共同的方法论倾向,展现了整体、系统思想方法的风采和魅力”[30]。在比较教育学科开展科际整合研究是解决比较教育方法论泛化、研究视域局限及学科危机等困境的有效方法,其实现主要是从方法论层面整体考量比较教育学科发展。袁利平分析了比较教育开展科际整合研究的学理依据与现实境遇,认为“从比较教育学科特征来看,跨学科性是比较教育科际整合研究的学理依据;从方法论角度说,科际整合研究为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新视角;从发生学角度看,比较教育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是探讨比较教育科际整合研究的基础;从中外学术发展趋向看,科际整合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研究取向”。他还提出比较教育科际整合研究的三个环节,即“寻找焦点,凝聚视界”、“相互启迪,发掘共源”和“扩大领域,提升境界”,同时指出比较教育科际整合研究的最高境界是“和而不同”[31]。科际整合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是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与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建设

各学者在探讨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更替与发展的前提下,对其演进进行了反思,认为其具有纷繁的文化内涵,提出只有以文化为落脚点进行方法论反思才能正确认识其地位和价值。著名学者霍夫曼(D.M.Hoffman)曾提出:“比较教育与文化学的诸多概念之间存在着一种有趣的联系,比较教育研究中有许多难以应付的问题与概念都需要对之进行一些文化概念方面的相关考虑。”针对文化研究如何支持比较研究,霍夫曼认为:“文化方法应当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借助它建构比较教育的研究框架而非仅作为被研究的对象。凭借于此可获得许多新途径探寻比较教育领域中那些塑造人类行为的隐晦的、藏匿于表面之下的具有活力的问题与范畴的意义与价值所在。”[32]《2007年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究年度报告》对文化与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关系也做了总结,称“比较教育方法论与文化是天然结合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意志和创造欲望在实际世界中的体现,是一个民族人生观、世界观、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比较教育方法论的演进不只是操作性知识的革新与进步,更是代表某种文化的一套价值判断和意义体系”[33]。但是,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多元化与文化异质性之间存在矛盾,“文化异质性导致比较教育方法论多元化,比较教育方法论多元化在促进比较教育理论发展的同时引发了比较教育学科认同危机”[34]。针对这一问题,项贤明提出比较教育研究“和”的模式,王长纯提出比较教育“和而不同”的发展方向,为解决由文化异质性带来的比较教育方法论多元化与比较教育学科同一性矛盾提供了新视野。

篇8

苏姗・博杜(Susan Bordo),肯塔基大学性别和女性研究教授

还记得1987年的电影《广播新闻》吗?电影中的重大道德危机是圆滑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汤姆(威廉・赫特扮演)在采访一个约会中遭到的受害者时“感动”人家流泪是否违反了新闻记者的标准。传统学校出身的记者珍妮(胡丽・亨特扮演)实际上提醒他“越界”的事实。汤姆回答(在电影中可能是最尖锐的观点):“超越界限?他们一直在‘感动’这个容易受骗者。”

是的,确实如此。但我们几乎不再注意这些了。在我的电视文化课程中,我向学生展示了名主播安德森・库伯的节目片段,中间有他行走在卡特里娜飓风留下的瓦砾堆中的镜头,他捡起人们散落的物品,他的伤心越来越强烈,最后他开始哽咽,做手势给摄影师不要再拍摄了。学生们刚开始感到困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接着我向他们指出,这个片段是剪辑片不是现场录制。如果库伯真的想不拍摄这个画面,他为什么不直接剪掉这一段呢?

当然,库伯不仅想让摄影机记录下他的眼泪还要记录下他的谦虚和“正直”。和汤姆不同,库伯身边没有人提醒他利用自己的感情反应塑造丹尼尔・布尔斯廷所说的“假事件”的低劣表演。布尔斯廷早在1961年就有这个先见之明,把专门为观众塑造包装出来的现实称为“假事件”。它不再适用于我们熟悉的传统意义上的“真实与虚假”,是把现实包装成“比现实本身更清晰、更吸引人、更有说服力的形象。”

布尔斯廷的书《形象》在1961年似乎耸人听闻,而在2009年,“假事件”则是法定货币。

但它不仅仅指新闻媒体。在视觉形象领域,数字技术制造出来的虚假身体是人们普遍接受的规范做法。不仅明星的身体是“虚假的”,自从有了AdobePhotoshop后,假现实已经从光鲜的杂志封面飞进了普通人的家庭相册中。

更说明问题的是,学生们被指抄袭的时候,他们并不真的“明白”。事实是他们中很少人明白引号的差别,也不知道为什么引用了别人的话不注明出处的模仿作品不被认定为原创作品。他们既不是让人吃惊地寡廉鲜耻,也不是不可救药地“蠢笨”。他们生活在激烈竞争的剪刀加浆糊的文化中,结果才是最重要的,过程则不管怎样都行。

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传播新闻

米尔斯・凯利(T.Mills Kelly),乔治・梅森大学历史和艺术史副教授,历史和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

印刷版报纸如果从美国人的生活中消失,像我这样的历史研究者未来需要在课堂上向学生解释“报纸”是什么东西。这让我个人感到悲哀(我相信自己将是当地报纸的最后一个订户),虽然作为历史学家,讲解报纸并不比解释打字机、电报或信笺是什么更困难。它们都是在一个固定的媒介中传递信息的,都已经消失了,虽然我怀疑有些地方仍然会有几台打字机。图书馆和档案馆将需要保存一些娇贵的印刷版报纸的实物而不仅是屏幕上的形象,以便我们的学生不仅能观看还能感受和触摸它。尽管我十分不情愿地承认报纸的形象对研究者非常宝贵,不管是学生还是教授,但数字形象毕竟无法让你的指头上染上墨汁。

非常时髦的是,有人认为同样的境遇也会降临到专业广播媒体头上。美国晚间新闻广播网的高峰时代早就过去了,但是在我看来,说美国或者欧洲、加拿大的广播新闻像报纸一样处于同样的下滑坡道上有点过分了。最近关于全球电视观众的调查研究显示,电视仍然是处于扩张中的媒介。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新闻在当今社会中是如何被传播的,电视只是最近才成为无所不在的东西。

但是,在并不遥远的未来,电视新闻或许确实会走上报纸的老路。到了那时,历史学家将不得不向感到困惑的学生解释看着像电脑却没有键盘的盒子是什么玩意儿。到那时,我希望我们至少已经保存了几台这种盒子,以便我们带进教室里去,让学生们感受一番,向他们显示看电视的感觉,可能像他们从数据库里调阅新闻一样。

新闻院校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兴起的产物

约翰纳・德拉克(Johanna Drucker),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和信息研究生院教授

美国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创建的新闻院校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兴起的产物,对应欧洲法西斯主义潮流的兴起和伟大战争的早期影响。看到民众被煽动起来(部分归咎于宣传和大众传媒)去迎合违背自身利益的力量(更不要提更大世界的利益)而引起的震惊,使得哈罗德・拉斯韦尔、沃尔特・李普曼等人感到行动起来的紧迫性。他们引用约翰・杜威和其他进步哲学家的著作确立了研究的标准、道德和思想责任。

在改变过程中,大学发挥的作用是教育民众认识到教育的必要性,认识到世界要求我们在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间寻求平衡。最基本的智慧工具是分析社会和文化体制的能力,在生命周期的研究范围内理解所有文化活动,推动揭示所谓生活方式选择和实际(集体的或共享的)后果之间关系的整体性途径。

这里有几个基本的教学原则。实践公民权和问责,讲授修辞的基本技巧,论证和解释的人道主义分析,向学生说明某些东西越显得自然,它被文化塑造的可能性就越大。还要说明所有文化形式都是被人有意制造出来的。我们要问一句,“这是谁的目的?”

这些原则不仅是道德说教的处方,而且是信息自由的民主社会的基础。

新闻的“衰落”是数字技术的必然结果

加里克・尤特里(Garrick Uiley),纽约州立大学内尔列文国际关系与贸易研究生院院长

发生在上世纪的新闻的“衰落”是数字技术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获得更大选择余地,控制新闻和消息来源的欲望和市场互动的结果。这种时代转变对大学及其学生的影响和它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一样巨大。

作为一个大半辈子做国际新闻的人,我见证了这些变化,相信我们在将来消息会更灵通,不管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社会。单一的、关键的理由是,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人都不再能“阻碍”更加自由的信息和消息流动。

传统新闻的衰落确实意味着选择、报道和传播新闻的记者、外国通讯员、编辑的减少,也意味着监督者的减少。新闻界即使最开明和心胸宽广的新闻监督者也受到预算、报纸杂志的可用空间或者电视新闻的可用时间的限制。而且,记者和编辑往往拥有共同的文化和教育背景,这可能影响他们对新闻价值的看法。互联网迅速削弱了这个封闭的新闻“作坊”。但是足够多的“作坊”将幸存下来为有文化有兴趣的公众服务,这些人会继续寻找知名的、机构性的、可信的新闻来源。今天,新闻越来越成为现在时。有线电视新闻频道已经越来越主要是现场讲话和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传统的新闻报道和编辑过的新闻稿件更少了。电视新闻越来越成为真实的真人

实景秀。随着更多的网站(更狭窄的关注点)、博客和事件的现场报道,网络新闻也变得越来越真实或者成为现在时。社会网络站点几乎是真实时间,有些如Twitter是现在时。

像新闻报道最好时一样,学术界很大程度上是生活在过去时,它强调知识的积累和上下文的重要性,更不要说传统了。学术界和新闻界拥有共同的特征。他们是否面临同样的未来,现在还不得而知,不过很清楚的是记者没有终身教授岗位。

传统新闻和任何拥有能拍照的手机和网络连接的人都是记者至少都是“报道者”的事实之间的新关系,意味着公众不再是新闻的被动消费者。我们必须越来越多地变成自己的编辑和自己的监督者。我们中有些人更愿意做这些事情,有些人更成功些。大学生应该特别擅长,因为他们就是信息世界中成长起来的。但这也给教授们额外的责任来帮助指导学生度过互联网的无限数字荒漠。

大学在公民媒体中的参与应该扩展到新闻学院的实验之外

亨利・金吉斯(Henry Jenkins),南加州大学传播新闻和电影艺术教授   骑士基金会(the Knight Foundation)最近发表了美国社会能够接触的新闻来源的质量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强调大学在挑选被全国各地城市的报纸和其他专业新闻机构抛弃的新闻方面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新闻院系是进行新形式新闻报道的理想试验场,从利用虚拟世界和社会网络来源的新形式报道,到支持超越地方甚至全球层次新闻的新经营模式。

专业记者受限于致命的老模式中,而新兴记者在确定职业生涯新方向时有既得利益,他们能在上学期间就冒险,因为学术机构提供的安全性降低了成本和后果的严重性。我最近来到南加州大学在安尼堡新闻传播学院工作,印象深刻的是师生迎接挑战的方式,他们使用作业和研究课题来探讨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回应公众对信息和观点的需要。

我从来不喜欢“公民记者”的说法,它就好像“没有马的马车”,使人读出现在和过去之间的关系。这个术语以过去经验模式限制我们对未来公民媒体的设想,不利于我们充分利用新出现的媒体环境的资源优势。所以,我们不要称这些实验为“公民新闻报道”。让我们把它们看作“公民媒体”,也就是支持公民更积极参与的媒体。以麻省理工学院为基础的未来公民媒体中心就有媒体实验室和比较媒体研究项目的合作,他们正在探索这些新信息应用和实践的可能是什么样子。

篇9

张万生

    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全面铺开,从2003年秋季开始,武威市凉州区和部分县重点中小学也全面启用新的教材,新的课程标准也发放到每位教师手中。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全面打好基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接受新课程对我们每位的挑战,是当前的主要学习任务。

    在基础教育的新课程体系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习者从生活世界中自主选择主题并对主题进行主动探索的过程。作为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构成,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灵魂之际,研究性学习以其日益凸显的适应时展的课程价值倍受人们的关注。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根据教育部,各有关师范大学对研究性学习的阐述为参考,谈点自己浅显的认识,请全体老师们指正: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背景和必要性

近年来,有关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逐步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呢?这需要一种很好的媒介,或者手段去实现,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它有可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落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为此上海市教科所于1998年组成课题组开展研究,并于1999年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阐述了研究的思路和框架。此后上海市教委着手进行了“研究型活动课程”的研究和教材编写工作,首先为高中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提供了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指导,1999年10月,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上海介绍了近年来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认识,得到了肯定。2000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规定研究性学习于本年度秋季在十个省市的普通高中试行,首先在发达地区逐步展开试点,真正的“课程”还未开设,同时初级中学和小学开展并试点。从2002年秋季开始,全国所有的高中都将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那么在2003年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在我们初中和小学也将逐步进行,因此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和学习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那么学习这门课程对我们学生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研究性学习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现有的学科课程有着不可取代的优越性,优点是它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缺点是各科之间缺少联系,脱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学生通过学科课程的学习,虽然能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但由于各学科之间的分隔,使各学科之间很难建立联系,很难建立各学科和周围世界的联系,而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缺点,把学到知识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最终服务于实践。

其次,开设研究性课程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正应用而生。置身在这样一个数字化,全球化为特征的时代,一切都将变,一切都在变,新的世纪,新时代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   

    人才必须具有的能力有:(六条)

A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B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主动探究的能力。

D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E 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

F终身学习的能力。

    为了适应社会的激烈变化和竞争,必须要具备上述能力。但仅靠现有的学科课程很难形成这些能力,只有通过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才能逐渐形成这些能力。

    第三、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应试教育下,学生已经习惯了单纯的从书本上学习知识。开设这门课后改变了长期以来恪守的接受性学习方式,使学习者处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状态。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养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只要我们积极投入其中,充分发挥学习者的合作精神,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具体包括以下含义: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表明了学习活动中的师生关系。研究性学习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下进行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帮助”,而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教师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形式。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实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实和问题。中小学生的“研究”从研究过程说,大多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一般是对已有科学研究成果的“再发现”,通过这种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内容。这包括学习中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过程中与人交流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开研究的结果等等。

在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地从教学的角度来考虑相应的课程,教材,教法等问题。由于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丰富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然是多样而变化的。因此,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取代已有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必要补充。

    从一个方面来说: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取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两者都是必要的,二者相辅相成。强调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因为“接受性学习”不好,而是因为我们过去过多地强调了“接受性学习”并置于中心地位,而“研究性学习”则被完全忽略。实际上作为一种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渗透于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

    三、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课题的选择确定----2、课题的研究实施----3、课题的完成与成果展示。

    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步骤:

    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资料----分析加工所收集的资料----提出论点或假说----撰写研究报告----自我评价。

    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步骤:

    确定研究课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和验证假设----实验并记录数据的现象----处理和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自我评价。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流程为:(11个步骤)

1、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个人选择题目,同学自由组成课题。

3、小组选举组长,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题论证。

4、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共同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5、专题报告,通过方案课题,研究方案评审。

6、小组独立开展研究,教师负责监控,指导。

7、教师组织课题组之间交流,推动课题研究。

8、撰写研究成果,进行个人和小组总结。

9、班组展示,同学评议。

10、答辩会、年级报告会。

11、教师评定成绩,总结。

    其具体的实施中,(见武南铁中《研究性学习》的“目录”部分)有相应的“选题意向表”,“研究活动记录表”,“实验记录”,“访谈表”,“调查情况记录表”,“外出活动申请表”,“课题组成员考勤表”等。是一套比较完整的学习过程。

     四、研究性学习中几个方面问题的说明

    (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目标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归纳起来有四点:①综合性②开放性③探索性④实践性。它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要解决的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具有以下六个主要目标:

⑴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⑵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⑷学会分享与合作。

⑸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⑹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以上六个主要目标中,最能体现出来的一点,也就是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会做人”,这也是研究性学习产生的一个重要结果(或目标),因为在研究性学习中,许多课题的实施需要进行外出调查活动,外出调查研究是研究性学习必须经过的过程,从而搜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而在  

   “学会做人”中通过外出调查学生有“十个学会”;

    1、学会自信

许多学生害怕面对陌生人,在公共场合不能应对自如,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个性的压抑,即所谓“克已”有密切的关系。而调查研究对此提出了挑战。通过调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实例略)

    2、学会坚强

外出调查,学生们会体会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很多人是怀着愉悦的心情出去,却带着满肚子苦水回来,几乎每位学生都会有失败的经历,但在失败中学会了坚强。

    3、学会理解

调查中学生会看到别人的冷脸,亲身体验请求别人的艰难,体会到受到热情帮助时的愉悦,因此知道了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要善待他们。

    4、学会坚持

旬子在《劝学》中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舍”,这说的是坚持的重要性,我们许多学生都是因为缺乏坚持到底的韧性而半途而废,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在研究性学习中只要将课题做完的都是有这份体验。

    5、学会协作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是小组研究,因此培养团队精神是它的重要目标,只有主动与他人沟通,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会与他人分享才能完成一个课题。

    6、学会反思

在调查过程中会遇到种种挫折和失败,因此学生们学会了承受,也学会了反思,体验到“失败是成功之母”,是很重要的。

    7、学会谦让

与人相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要学会谦让,学会道歉。让学生明白怎样处理与他人之间的矛盾,也是人生的一门学问。

    8、学会沟通

现在的世界越来越小,一个人再也不可能不与别人发生联系,因此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也就越来越重要。虽然与人沟通不可能一下子学会,但学生们至少得到了锻炼,其中不少人必须向自己的习惯挑战。

    9、学会思考

    10、学会自制

在研究性学习中,许多活动靠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否则是完成不了课题的,因为外出时会遇到各种情况,有时还会遇到网吧,游戏厅等的诱惑,这都需要自制。

当然,研究性学习也有许多问题,实施起来难度大,如外出的教育,外出的安全等。外出调查会遇到各种情况,因此低年级学生的调查要控制,教师要全面掌握。

    (二)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常规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常规的教学方式,它是学生在比较广泛教育资源的背景下所开展的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

这种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学生和教师角色的改变,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成为学习活动中真正的主体,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被动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有时甚至是与学生一样的学习者。这种变化,促进了民主、平等、合作,互相帮助的新型的亲密师生关系的建立。在这场变革中,从某种角度说,学生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教师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因此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业务、心理素质都亟待提高,真正成为复合型的教师。

    (三)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

根据以上师生关系的转变,在研究性学习中,如何体现教师的作用呢?

    1、启发思路,引导质疑探究。

    2、在学生遇到困难,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3、指导学生写好日记,研究情况记录及个人体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4、为学生的研究提供信息和建设,并在选题、资料收集,方案设计、形成结论等阶段给予重点指导。

    5、组织作用。每周的小组组织一次研讨,促使小组活动能经常化、序列化,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

    五、面对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做哪些准备?

   “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对教师和学校都提出了挑战。

    (1)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

     (2)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

    (3)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分科走向跨学科。

以上是挑战,但也是机遇,在教师被学生选择的同时,教师也在选择学生,从而师生一同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另外教师也从个人孤军奋战,到与其它教师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教师的生存空间也无形中扩大了许多。从这一点上说,我们应该以一种欣喜、轻松的心态走进研究性学习。

    针对挑战,做为我们教师应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意识,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呢?

    (一)要加强学习,更新思想观念

观念指导行动。教师不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就很难担当培养新型人才的重任。当前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现代课程论》、《研究性学习课程标准》,《课程设计与组织》,《素质教育手册》等。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认识。研究性学习是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的一种学习,科学研究要求新求变,所以教师要增强这种意识。我们讲课要比昨天有新的突破,问题要比昨天的思路更新,语言要比昨天更吸引人,表情要比昨天更使人愿意接受,姿态要比昨天更自然,与学生的关系要比昨天更融洽。这种求新求变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对学生会产生很好的影响。

    (二)要学习和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如前所述,研究性学习类似于科学研究,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研究的更多的是教法和学法,这显然还不够,还需研究和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查找研究资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从茫茫书海中找到很多有用的书,并搞取到有用的资料决非易事,所以要了解资料检索的一般程序。(a选择好检索工具书;b确定检索途径;c建立检索方法;d利用检索工具书提供的线索进行查找,并用条目去索取该文献,e阅读文献,得到你所需要的信息)。

另外还有一些科研方法也需要教师了解和掌握:如怎样选择研究课题?怎样写专题报告?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怎样分析课题研究的信息?怎样设计调查问卷?课题研究的思维方法是什么?怎样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等。这些都是在研究性学习中要用到的方法,教师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才能指导到位。

    (三)教师要不断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四个方面)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开放式的学习,所以选题范围没有任何限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天文地理选题范围广,综合性强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特点,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1)要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

     (2)要注意文理交融、相互渗透。(如:文学、历史、政治、数、理、化、的基本原理等,对指导研究性学习会得心应手)

     (3)要学习英语和计算机知识,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加强这两方面知识的学习。

    (4)要了解新的科技文化知识,这对指导研究性学习是必要的。

    (四)要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讲为中心,存在着严重浪费学生时间的现象。如本来三五分钟就看明白的东西,教师偏要讲上十几分钟,重复、乏味的讲解占去了学生积极思维的时间。所以,改革课堂教学,首先要抛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学生装的旧式教法,用诱思探究式等先进的教法取而代之。

课堂上应当以教学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动,并在适当时候互换角色,形成互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师巧妙的设疑和适当的点拨下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来完成。少留机械重复等难、偏、怪作业,多留精心选择的,对培养学生能力有应用价值的好题,在此基础上向高层次发展,把现在课堂上的学科教学变成研究性课程学习,让学生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去学习学科知识,每位教师应当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

研究性课程的开设,对教师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教师提高自己,展示自已才能的极好机会,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的介绍结束,耽误大家时间,谢谢!

    注:研究性学习课题选:

1、学校学生明星崇拜的原因探究

2、武威职中校园规划的演变

3、凉州旧城改造与故建设保护的调查

4、现行热水器的缺点与未来热水器的展望

5、电脑与生活

6、公共交通与个人

7、森林的保护

8、报纸是怎样做成的?

9、人为什么要吸烟?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力;高校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抱怨用人单位的条件太苛刻,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抱怨大学毕业生中看不中用。如何打破当前这种“困境”,笔者认为高校如何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是关键所在。

一、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

什么是就业力?国内外学界和各种社会组织有着多种不同的解释,至今仍没有形成关于就业力概念的统一定义。

国际劳工组织(ILO)指出,就业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1]

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DFEE)将就业力定义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在英国提高学生的就业力合作组(ESECT)中,就业力被定义为“一组使个人能更好地就业并能使他们成功地胜任所选择的职业能力,包括成就、理解力和个人特质”。[2]

国内专家张体勤认为,就业力是通过学习与实践使高质量大学教育向高价值人力资本转化的结果,要具备充足的就业力,个人不仅需要充实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有利于就业的态度和特质,还需要搜集有用的职业信息以进行合理的职业选择,并且需要积极尝试实际工作,从工作经验中学习与成长。[3]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就业力就是一个人获得及持续完成工作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力不仅是大学生短期的求职就业能力,更是一个社会人长期的职业发展能力,具体而言,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专业能力、表达能力、社会能力、应聘能力等,还包括心理素质、敬业精神、合作能力和健康心理等诸多素养。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力现状

过于偏重社会科学导致劳动市场上现有的毕业生类别失衡,使毕业生和雇主对高等教育机构传授知识的质量感到失望”。[4]基于此现状,企业雇主在人才的选聘上有着自己的考量指标。

根据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生时最看重的指标分别是:(1)专业基础知识;(2)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3)沟通协调能力;(4)敬业精神;(5)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

而用人单位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最欠缺的因素指标,前几项分别是:

(1)个人能力不足。个人能力包括学习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在学校接受的知识和能力离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般的学生在求职中并无突出的竞争优势。

(2)缺乏工作经验。缺乏工作经验是各种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相对于社会求职者来说,缺乏工作经验是刚出校门的毕业生求职中最大的劣势。

(3)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与沟通协调能力不足。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协调能力是指决策过程中的协同与调适能力。一些大学生在与人相处方面,特别是在与他人合作与沟通方面缺乏技巧。

(4)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出现错位。相当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出现知识与技能脱轨的状况。大学生拥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是大学生的优势所在。但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技能方面明显欠缺,导致大学生动手能力较差,技能单一,使所学的知识变成呆知识、死知识,这样的毕业生到岗后不能很快开展工作,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培训,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

三、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有效途径

(一)在教学中融入核心就业力养成,让所有学生都有充分学习的机会

澳大利亚的研究发现,在一般大学课程中应该广泛融入的主要核心就业力技能包括沟通技能、问题解决、分析能力、团队合作,其中又以团队合作最为重要。在课程中通过结构性的安排,让学生协作以完成指定工作,被认为是培养领导、沟通、责任感等就业力技能最有效的方式[5]。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其学科知识如何,都可以通过教学设计,使其学习经验成为传递核心就业力技能的载体,而在其中所发展出来的核心就业力,可以直接转移到不同脉络与范畴的工作之中。举例而言,在管理、历史、哲学的课程中都可以融入小组合作的专题研究报告,而在完成研究与进行报告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到信息搜集与分析、团队合作、领导协调、问题解决、表达沟通等有助于发展核心就业力的经验。核心就业力教育的重点即在于教师能够有计划、有结构地引导学生经历、完成、反思、检讨这些工作经验,并且从中学习与发展核心就业力技能。同时要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及课程内容中融入核心就业力养成。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中融入表达沟通、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核心就业力之养成。鼓励教师尽量将理论知识与产业实例或实际应用相结合,协助学生了解如何将理论运用到不同的实际之中。

(二)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1.建立一支专业的、稳定的、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要以“内培外引”的指导思想,把综合具备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方面知识,并具有较好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的人才吸引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来。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积极参加就业学术探讨,多吸取其他高校一些好的做法,加强交流和互动。

2.努力营造全员就业的氛围

要从激励机制和责任机制上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壮大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营造全员就业的浓厚氛围。

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而大学生时代正处在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学校应该在大学生涯开始之际就开设有关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课程,从理论上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懂得应该为什么和如何去规划和发展自身的职业生涯。

(三)加强实践,优化学生能力结构

拓宽实践渠道,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相对稳定的学生实践和培训基地,定期请用人单位到校作讲座,鼓励大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教育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利用假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引导毕业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差距,培养实际工作能力。通过高校和用人单位间的相互配合,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指导大学生通过各类社团活动和毕业设计等来锻炼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根据所处年级的不同开展不同侧重点的实践活动,比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服务类或专业类的志愿者活动等,使学生尽早进入工作角色,增强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贾利军,徐韵.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心理学解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6(10).

[2]苏敏.英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3]张体勤,江岩.基于就业力视角的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7).

[4]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Crebert,G.,Bates,M.,Bell,B.,Patrick,C-J.,& Cragnolini,V.Developing Generic Skills at University,during Work Placement and in Employment:Graduates’Perceptions[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4,23(2):147-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