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家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家职业教育精品课程

篇1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深海探珠;精品课程;课程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劳动力的国际迁徙和劳动力的国内流动已成为21世纪不可避免的潮流,这向当前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职业教育国际化课题。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中作出了深刻的探索,形成了以“深海探珠”为核心内容的职教思想,这为本学院成功建设国家骨干和省示范院校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专家学者们已共同认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今后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方向;国际化人才是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素质的人才。高职教育国际化既是一种水平,更是一种教育方式和教育形态,它集中表现在开放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上。笔者总结多年高职教育实践认为,精品课程建设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和教学特色上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主持了广东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珠三角地区高职高专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和中山市教育教育规划课题《中山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关于“高职高专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笔者旨在将研究成果具体应用到《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中进行深化和完善,以此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议题。

一、国内外对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与精品课程建设结合的研究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正成为各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等职业学校关注的课题。对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来说,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就是一个国家面向世界发展本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以及与他国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

在国内,1998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家鼓励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最近,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六章明确提出扩大教育开放。这里面包括了教育国际化的内容,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叶传项提出了“加快改革步伐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辛镜敏从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薛光提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家化;王红悦、阳征对开放式办学内涵进行了探析;吴忠魁提出了国际化是时代对教育的选择;顾明远、孟繁华提出了国际教育新理念;钱颖一从培养一流的国际化人才要求上作了论述;等等。这些论述都是从本科教育及本科以上高层次教育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以及如何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对于高职高专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没有涉及,国内少数学者如万金保、李春红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同探讨,这些也不免脱离本科教育的思维定势。2010年9月召开的全国高职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提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四个合作”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具有国际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这为今后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在国外,早在1966年美国就制定了《国际教育法》,之后《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又强调教育国际化,明确提出采用“面貌新,与众不同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知识的世界级标准”。而日本在1987年就提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日本著名教育理论家喜多村和之教授提出衡量大学实现国际化的标准是“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德国、英国、法国等也纷纷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国际教育。莫里斯・哈拉雷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内容的历史发展,从学科普遍化――学科的全球适应性的推广与验证过程出发,提出“课程国际化”;韩国成立专门的“21世纪委员会”,提出教育国际化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股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浪潮。这些也为我国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参考。

综观研究现状,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及相关高等教育政策重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构建,就人才模式而研究模式,较少思考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一致的课程建设。国外的研究及相关高等教育政策又重在课程选择上,却没有明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构建。从我国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来看,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项目”,7年来已累计评选出国家级精品课程2467门,各个省也评选出众多省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取得丰硕的成果。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也已经成为引导教学改革与建设方向的旗帜,引导学校重视教学内涵建设与教学品质的提升,引导广大教师投入教学建设,得到了政府、社会、学校的广泛关注。然而,这些精品课程以本科学校的基础学科为主,虽然近几年评选出一定数量的高职精品课程,也主要集中在一些实用操作上,但很难展现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与课程建设结合的一致性,形成不相关的“两张皮”。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从实践“深海探珠”职教思想出发,提出“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期较好地解决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与精品课程建设的不相容问题。

二、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上探索实践的主要命题

笔者以“深海探珠”职教思想为指导,以“四个合作”为主线,坚持“从企业中来再到企业中去”的思路,将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与《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实践融合起来;依托《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从实际出发构筑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的实践平台、创新平台、网络教育平台、职业文化和国际交流平台策略体系;发挥《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中的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载体、实施教学评估的长效机制,为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化人才,不断推动学院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作贡献,重点解决以下命题:

1.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中预期价值的命题

笔者从珠三角经济全球化对高职高专教育国际化人才需求出发,深化与学院所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外资外贸企业对课程的共建,坚持“精品课程、国际化导向,人才培养、国际化模式”的理念,把高职高专课程建设纳入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思考中来,把“深海探珠”职教思想落实到精品课程建设上。笔者认为在理论上能够填补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国际化研究空白,为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课程建设的内涵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在实践上,笔者认为通过把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融入到《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中和以《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来完善发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炼和总结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结合的有效性,对本地区高职院校适应珠三角经济国际化发展需要有着非常重大的实际价值。

2.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上总体目标的命题

笔者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上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的总体目标就是,促进高职高专人才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国际化发展需要。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的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在人才社会需求调查研究中突出地对国际化人才需求给予了关注,特别了解并认识到了中山及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化问题的深层原因和巨大影响。高职院校要在充分认识人才需求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同时,对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问题有个正确认识:要深入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经管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路径,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中探索和实践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拓宽经济管理类的国际劳务就业,推进经管类教材的国际化,建立珠三角经管类的国际化职业教育标准,实施经管类学生跨国交流,加大经管类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加快本区域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持。

3.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中选取内容的命题

主要是指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中探索与实践主要研究解决的内容:一是提升《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的国际化程度与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互动性。二是定位《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的国际化课程目标。要以国际化经济的人才需求为导向设计《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培养目标,这是教育的前提。三是构建《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内容。根据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有与之相对应的《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体系,这是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国际化的中心内容。这也是探索与实践中要研究和解决的重点内容和创新点。四是造就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有《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的国际化师资,这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五是建设国际化人才能力持续成长的实践岗位平台。《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国际化岗位实践技能培养,这是保障经济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充足技能供给的重要环节。

4.设计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上的技术路线

笔者从审视近几年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入手,对比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结合高职高专精品建设实际与区域经济国际化发展定位,按照“深海探珠”职教思想的要求,精心建设,精细运作,全面建设《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多层梯队、多元团队、多方合作保障《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发展,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对接、合作、共赢”。探索与实践应该采用的技术路线是:①沉入国际化电商企业;②完成经济管理的岗位任务;③搜集《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资源;④分析原有《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现状;⑤设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方案;⑥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⑦《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评估与改进。探索与实践应该采用的实施步骤是:国际化教育思想的学习辅导――经济管理岗位工作――课程建设引领――突出重点培育――建立机制推进――累积资源建库――课程运行验证――修改持续提升。

三、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上的设计实施

笔者对本人主持的广东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珠三角高职高专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已取得的重大成果进行了大胆推介和运用,对经管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当前笔者通过调研、与企业专家研讨、教学团队论证,完成了《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课程建设国际化的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初步完成《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国际化的教学大纲的修订、校本教材、多媒体课件、网页及试题库的制作思路;同时,本课程团队进一步加强了与本地区相关的镇区国际化企业的合作,探索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特别是,学院创建了国际学院班,并每年招生在校学生近100人,制定了国际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国际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国际学院与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及我国香港、澳门部分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办学的平台。以上这些为《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设计载体。主要应处理好三个问题:

1.创新设计《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国际化的教学模式

一是要针对国际化企业需求的特点,合理地设计国际化教学内容。二是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国际化行业企业需求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三是要有“国际化合作育人,情境化实践导学”的开放式国际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四是要构建国际化实战真实的学习情境,实施科学的情境教学。五是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实施项目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真正达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效果。六是要灵活运用国际化案例教学。七是要结合国际市场区域优势,整合国际化企业资源。针对现阶段的经济国际化现状,加强与区域国际化企业的联系。八是要立体式多媒教学。九是要借助全国各类商务大赛创业实践平台,开展实践性教学。

2.深化贯通《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国际化的实践教学环节

其一是引用国际化案例分析,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通过国际化企业经营管理应用分析,深刻理解国际化商务和商务系统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做到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后学习相结合。强化实际动手能力,强化主动国际化学习意识。其二是国际化经营管理的真实和模拟系统实训。教师在实验室指导。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能掌握各个平台的经济管理技术和流程,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其三是学生在国际化企业实习,联系国际化企业,让学生能一对一地实习(一个学生或两个学生对应一个企业)。国际化企业的经济管理引导学生承担,教师只起指导和咨询作用。完成国际化企业业务的项目教学,有助于他们了解国际化企业的经济管理的需求,并提高其独立运营和管理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全面管理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现代国际化商务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四是鼓励学生网上开店,让学生熟练掌握网络开店流程,熟悉国际化网络商务环境,通过国际化贯通管理,融合各种商务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誉,锻炼其动手能力和国际化商务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国际化自主创业能力。

3.省略.2010-03-01.

[2] 冯新广.开放办学是美国社区学院的活力之源[J].国际教育交流,2010,(18).

[3] 朱运利,虞未章.教育课程模式创新与实训基地的“概念重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8).

[4]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 江伟.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新理念[EB/OL].省略/zong-he-293/2006-03-23.

[6] 黄尧,刘京辉.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EB/0L].http://WWW.省略/zong-he-293/2006-03-23.

[7] 吴雪萍.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启示[DB/0L].省略/2006-03-23.

[8] 薛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特点[J].上海教育,2006,7B,26-28.

篇2

一、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

1.高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覆盖学科广,精品课程逐年递增

2003年,《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了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地方和学校加强课程建设。

2003年至2009年,教育部先后开展了七届精品课程遴选,累计评选出3080门精品课程,其中高职国家级精品课程812门,占全国国家级精品课程总数的26%。从历年的建设情况来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逐年在增加,并且高职精品课程增加的幅度还较大。仅2008年和2009年就评选出高职国家级精品课程400门,均超过当年全国国家级精品课程总数的30%以上,其内容覆盖材料与能源类、财经类、电子信息类、法律类、公安类、公共基础课、公共事业类、环保、气象与安全类、交通运输类、旅游类、农林牧渔类、轻纺食品类、生化与药品类、水利、土建类、文化教育类、医药卫生类、艺术设计传媒类、制造类、资源开发与测绘类共计20个一级学科。

2.高职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日益完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一直参照本科精品课程的指标体系。自2003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标准》(征求意见稿)以来,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每年都在不断修改与完善,2007年更名为《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并且还根据评审需要制定了本科与高职两个指标体系,2008年和2009年又在2007年评审指标的基础上做了较大修改,其一级指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实践教学、教学效果、特色及政策支持等六项的基础上增加了课程设置,二级指标调整更大。这些调整使高职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日益完善,这更有利于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精品课程。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措施及主要内容

1.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领导和规划

(1)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领导。有力的领导是精品课程建设顺利开展的保证。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科、教师队伍、学生、教材、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和改革,而且其内部各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只有通过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精品课程建设才能形成合力,创造精品。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涉及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实验实训、信息技术、网络等多个部门,因此需要加强精品课程建设领导,成立精品课程建设领导机构,全面负责精品课程建设的领导协调,组织召开精品课程建设会议,制定学校精品课程的综合规划以及有关制度文件和激励政策,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检查与评估等,以确保精品课程建设有序进行。

(2)制定科学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制定科学的规划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建设规划一方面要突出精品课程建设的计划性、目标性、阶段性、整体性及层次性,另一方面要立足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定位,与专业建设、产学研合作及服务社会紧密结合。应搜集学校的师资、课程、教学、特色、实验条件等方面信息,了解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可用资源,参考其他院校先进经验,在全面、认真分析汇总调查信息基础上提出精品课程建设要达到的具体可操作质量标准及具体措施。

2.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定位。高职院校国家精品课程是能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与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和人才培养工作规律,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手段灵活新颖,教学资源能有效共享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优秀课程。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国家精品课程,是根据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基本特点,以岗位能力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重要支撑和明显促进作用,真正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课程。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应紧紧围绕“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展开,不仅应有广博的知识基础,而且最好能够承担一定水平的科研项目,以便使最新研究成果能及时反映在教学中去。可以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的技术专家,或者引进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学历的中青年教师,改善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同时加大教师基本素质的培训。对于新进的青年教师,可根据专业特点,安排他们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培养相应技术的实践能力和相应的动手能力,通过培养、引进、聘用、传帮带等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学术造诣高、事业心强、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经验丰富、特色鲜明的教师梯队。

(3)教学内容的优化和创新。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学内容要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应该具备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的特征。要通过跟踪研究把学科前沿的内容不断地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展示给学生,并应由学生去探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中要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内容应占有相当的比例,并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接轨。要积极采取措施将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内容融入课程建设中,要求课程负责人及课程组成人员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教学成果,争取有一定数量的教学研究,起到交流与辐射的作用。

(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手段现代化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和主要内容。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思维的培养,鼓励教师采用“教、学、做合一”、任务驱动、案例式、讨论、启发式、现场、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立足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手段方面,结合课程特点,大力投入硬件设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积极有效地采用多媒体教学,同时构建起计算机网上教学平台,实现资源的优化和共享。

(5)重视教材建设。选用教材必须以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为依据,尽量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省、部级重点教材,获奖教材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应结合学科、专业调整,加快教材的更新,选出最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鼓励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编著具有特色、反映教学改革经验和成果的高质量教材。在教材编写中应尽可能地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共同设计,将本课程领域中的最新技术成果适当引入教材内容。另外,应加强实践教学类教材建设。

(6)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高职教育是实施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教学是培养职业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充足的实训条件和实训过程,离不开真实的生产环境。要多方筹集资金,加强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精品课程实训要求,并结合职业岗位的实际环境开展,同时结合生产服务的实际,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加强校企联合,加强校外实习训练基地建设,采取现场教学、顶岗实习等方式,加大专业训练力度。

(7)完善精品课程的评价体系。高职院校精品课程从开设到成熟、从完善到精品,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构建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精品课程评价体系,组织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校内外专家成立专家组对精品课程的全过程进行评价、监督和检查。精品课程的评价体系可从学生成绩、学生和督导对该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认可度,社会和同行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其中社会认可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动手能力,实训、实习产品体现的应用价值;二是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获取率;三是在技能竞赛中的获奖率。

在完善精品课程的评价体系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搞好精品课程的建设,激励学生学好该门课程,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性人才。

三、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各高职院校都把精品课程建设摆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战略地位,精品课程建设在全国范围内也取得重大的进展,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真正体现高职教学思想“工学结合”理念的课程偏少。大多数课程存在如下问题:单纯进行课程建设、学科知识体系建设、理论与模拟实践相结合教学课的建设;方便评估专家的界面多,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的界面少;真正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少。

(2)建设完成精品课程的资源共享性不强,利用率偏低。很多精品课程提供的资源不完整,资源完善、自成体系的较少,链接的常见资源较多,创性性资源少,建成之后网络共享性受很多因素影响,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

(3)精品课程缺乏动态更新。精品课程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等特点。很多建设完成的精品课程在获批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以后就算大功告成了,缺乏对最新高职理念和技能要求的补充与完善。

(4)重网络课件,轻教学质量。不少精品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制作了网页和课件,但也只是书本搬家,没有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变革。

(5)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对实训基地建设,特别是校外实习基地,不仅看数量,更重要的看规划、布点和功能,并且提出要满足学生体验企业文化需要的要求。

(6)缺乏对精品课程后续建设的投入。往往是申报前做足工夫,评审后不再理会,使精品课程建设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势,缺乏长效机制。

2.加强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措施

(1)认真领会、贯彻高职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新要求。近年来,教育部颁发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和评审指标体系,其中包括2003年的《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标准》(征求意见稿)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分别制定的《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4年还出台了《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2007年制定并在2008年和2009年逐步完善的《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等。通过分析这些已出台的政策及其变化,可以看出高职国家级精品课程的重要趋势。认真领会、贯彻最新的高职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是高职院校需要注意的首要问题。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精品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是建设精品课程的基础,必须从长远着眼,慢慢积累,逐步规划。要建设一支成熟、优秀的师资队伍就必须有良好的系统机制,如外聘机制、竞争机制、培养机制等。2007年以来,教学队伍评审指标强调了高职院校教师要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分析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更新变化,并及时纳入教学内容;教师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教学特色,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同时还提出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一定企业工作经历和行业影响力;精品课程的教学团队应是由主讲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外聘教师三者的组合。因此,打造精品教学团队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

(3)加大经费投入。精品课程建设离不开经费支持。应设立专项精品课程建设经费,用于课程基本建设。采取“年度考核、滚动支持”的办法分配。同时根据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不同需要,加大教学基础设施投入,尤其是网络教学投入,以支持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并设置专项奖励基金,对有突出成绩的精品课程负责人及参与者进行奖励。

(4)评建结合是保持精品的根本。课程评估结束后的后续课程建设和验收工作要常抓不懈。课程评估只是手段,建设才是重点,要以课程评估带动课程建设。因此,课程建设应本着“以评促建,评建结合,旨在提高”的宗旨和原则进行。

(5)重视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按照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每年要更新部分网上内容,需要不断地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已开发的教学软件需要及时地不断更新,以便能在新的运行环境上使用;根据教学需要不断开发和补充新的教学资源,在开发优秀教学资源的同时,又要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建立一个高效的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机制,使各校的优质资源实现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提出的会员制的操作方式可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综上所述,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积淀、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标准要求高、基础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成果见效慢,所以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密切配合,结合学校的定位、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及学校特色,做好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按精品课程的内涵,做好人力、物力等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使有限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建立起适合学校发展的课程建设体系,以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S].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S].

[3]毕丽红,朴立华,张淑敏.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职业时空,2009(5).

[4]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DB/OL].省略.

作者单位:

篇3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pegge76”为你整理了这篇职业技术学院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在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提到赵秀丽老师,同事们和熟悉她的学生都会竖起大拇指。因为,她不仅教学工作过硬、成绩突出,而且为人谦虚、关心学生。

赵秀丽是信息工程系的一名教师,大学毕业后就到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任教,从事教育事业已经11个春秋。11年来,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挚爱,她在工作中不断钻研进取、乐于奉献。只要工作有需要,她都会克服自身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信息工程系里,老师们申报项目、团队建设、院级教学比赛都爱找她帮忙指导,而她也总是来者不拒,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进行认真指导。

2017年到2020年间,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的省级质量提升项目从申报到答辩,她都是主要参与者,并通过了立项,其中有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门、省级骨干计算机网络技术1个、省级重点专业新一代信息技术1个。在她和其他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骨干专业共获得省厅200万元的建设经费;省级在线精品课程获得20万元的建设经费支持,这些为学院和系里人才培养、实训室改造、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保障。

教学工作要进步,就需要不断改革。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她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三教”改革(教师、教材、教法),鼓励团队成员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推行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改革,实施课程施政、教材编写等。在要求团队成员同时,她以身作则,带头垂范。自2016年以来,她先后在国家级期刊发表了7篇专业课教学改革论文,编写了校本教材2部,目前正在参与1部“十三五规划”教材编写;参与建成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门,作为负责人成功申报了院级在线课程1门,并参与了院级另外1门精品课程建设;获得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市级微课比赛二等奖1项、院级微课比赛三等奖1项。

同时,她还潜心钻研,积极申报科研项目。2019年她和另外一名教师,申报了国家级课题教育部创新项目《基于大数据背景hadoop教学创新实践的仿真研究》,并通过验收。这项课题的成功,为培养大数据人才实训条件不足的学校开展hadoop实训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教学中,她一直坚持贯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将技能大赛的知识和技能融入教学内容,将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教学中。在她的指导下,学生技能大赛取得不错成绩。自2016年以来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次,2018年和2019年共两项比赛获得国赛资格,获得市级一等奖4次。

篇4

关键词:高职 旅游管理专业 精品课建设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146-02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特别是我国政府自1998年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后的十多年来,高职院校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取得旅游管理教育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由于受办学定位不准、办学观念滞后、办学条件落后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诸多误区,与我国经济发展市场主导、广泛参与、科技创新、持续深化的新阶段不相适应。

作为高职管理类专业之一,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课程建设规划反映了各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战略和学科、专业特点。各高职院校近年来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纷纷开展培养一批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案、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精品课程建设,以带动其他课程改革,提高学校总体教学水平的教学建设活动。积极采取各项措施,重视精品课建设、重视教学改革,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充分认识精品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统一思想,认真对待

高职院校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文件,开展教研活动,统一思想。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在教师中树立精品课建设是每位教师获取展示空间和发展平台的重要机遇的信念。

1.今后一段时间内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内涵发展、科学发展,进入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历史阶段。因此,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将成为提升高职教育质量最关键的环节。

2.目前高职教育一直沿袭着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搞压缩饼干式的课程教学。若不打破“学科本位”的观念,那么高职教育要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针根本无从谈起。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学科本位教学不适应目前的高职学生。对应高职毕业生熟练应用型人才的定位,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必须强调所教知识与技术的“应用”与“实用”,而不是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解”与“掌握”。

3.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与建设反映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反映了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内涵,也反映了高职教育改革走向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4.精品课程建设精在创新、重在实践,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是贯穿高等职业教育的一条主线。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其课程教学必须要有职业特色。精品课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水平,建设良好教学队伍的有效途径。

二、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精品课建设和课程改革的新路子

无论是高职教育还是精品课建设,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新事物、新任务。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就是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问题,就是解决好如何为学生提供好的教学方法和内容问题。它包括教学内容、教材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实践实训内容建设等,对推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以及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1.精品课建设的途径。

(1)注重教材的选择和建设。按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教材、考试大纲和专业教学教材与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销对路的多证多能人才。譬如,陕西省高职院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对应开设了“陕西导游”、“导游基础”、“导游业务”、“旅游法规”等四门导游证考试的必考科目为专业课程,还加大了这类课程的实践课时,并使用导游证资格考试的指定教材,为学生取得资格证书创造了条件。在教材的选用方面,采用国内公认的、高水平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同时以国家级重点教材及国外的优秀教材为扩充性资料,并配套有反映专业特色的实验指导书。

(2)调整教学大纲。过去课程教学大纲就是本科专业的浓缩版,现在我们主要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相关岗位群的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提高学生能力的基本思想,设计可操作性强并能结合本课程特点的实训实习。

(3)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各教学环节。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各门课程进行了讨论式、研究式和演讲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改革,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自学、课堂讨论与学生串讲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多媒体在容纳具体录像资料以及大量的彩色图片信息的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为此,授课中,各课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制作CAI课件,利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另外,模拟导游等课程还率先实施了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目前已经上网的资源包括:各门课程简介,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50分钟的课堂教学录像,课程电子教案,参考书目录等。

(4)改革考试方式,加大能力考核力度。各课程在考试方法改革方面也进行了多种试点,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应坚持以能力考核为重点,考试形式灵活多样,其中包括考试内容改革(例如,增加综合应用题和开放性试题的比例),考试方式的改革(例如,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闭卷与撰写小论文或总结相结合的方式等)以及采用了将平时成绩、考试成绩与实验课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分方式。小组竞赛、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笔试旨在了解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灵活运用程度。口试主要考核学生思维判断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小组竞赛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该课程知识点多、记忆量大的问题。通过竞赛的方式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实际操作是整个考核的重点,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动手完成模拟环境下各项活动的处理,以考核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如“地方导游”课程可以将传统的闭卷考试,改为导游词撰写、模拟实训、现场导游、才艺展示以及期末闭卷等综合考试形式,全面考核学生的实际技能,促进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5)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为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优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创新性,实验实践教学的地位愈来愈受重视。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加强社会实践训练。让学生进入各类相关企业进行实习,亲自参与实际工作的全过程,使其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对具体工作和主要流程比较详细地了解,使学生掌握工作流程、主要操作要点,熟悉主要设备的构造、作用原理,既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企业的工作。建立了模拟导游实训室、餐饮实训室、客房实训室,并与相关景点、旅行社、酒店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努力探索一条产学研结合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道路。

通过上述实践性环节的实施,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深刻地理解转理论,强化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6)利用开放式教学环境,完善双证书教育。精品课程必须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与课程中,在具体的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力求使多数学生通过中、高级职业鉴定。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大力改革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融证书的大纲内容于教学中,把课程的成绩与证书挂钩,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进行考核鉴定,并获得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现双证书教育。在就业面试时能做到“上手快、有后劲、多证书”的复合型实用人才,形象地体现了符合上述要求的人才特征。“上手快”体现在学生就业时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接轨。“有后劲”不仅体现在更新知识、技能即继续学习的基础方面,更体现于学生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多证书”是复合型应用人才的标志,也是毕业生能在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中竞争上岗的实力表现。

2.精品团队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是任课教师的知识、人品、理念、能力、追求的综合体现。

(1)精品课由系中学术造诣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承担精品课主讲任务,并带动相关教师和实训教师,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传帮带梯队。教师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得到充分展现。

(2)在岗教师培养、新教师上岗实习制度得到教师充分的认可和拥护。使一专多能教师,既能讲理论、实验,又能讲实训、长期胜任为企业服务教师的能力得到尽情的发挥。

(3)强化制度建设,切实保障教学。为保证教学管理严谨、细致,并使其逐步走上正常化、制度化轨道,教研室尝试制订了集体听课制度、青年教师试讲制度,建立教案检查、教学进度检查、教学日志与实验日志检查、教学环节检查、学生作业批改检查以及考勤检查等各项教学检查制度,以保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此外,课程组还通过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个别学生访谈及填写课堂评教表等方式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将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总结,用于教学;同时,聘请督导组专家对青年教师的授课进行点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通过面对面的诚恳交流,使青年教师认识自身的不足所在,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围绕教学开展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教学研究活动是交流教学经验、解决教学问题、促进课程建设和发展的一项有力措施,经常开展教研活动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为此,课程组围绕课程建设规划与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课改革、实验室发展规划、学术交流总结等有关主题多次开展教学讨论,促进了教师间的学术与教学交流。

教学作为教学科研型一线单位,在教学的同时,积极鼓励教师申请各类科研课题。在课题的申报及研究中,注重全体教师的参与,在课题研究中各成员之间既分工明确,又密切合作,形成了一支团结协作、奋进创新的精锐团队。

(5)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书育人,关心学生的成长,注意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思想问题,端正学习态度,巩固专业思想,树立学习信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尚未实现向能力本位转换,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课程改革尚不能与时俱进,学习国外经验与结合国情、省情的关系尚未处理好,高等职业旅游管理教育的特色难以彰显。一是课程体系不完善;二是教学内容陈旧,具备前沿理论、最新研究成果的教材甚少;三是教学手段落后;四是缺乏实践教学内容;五是课程考核体系不健全,多为期末“一考定成绩”,起不到全面检查学习效果的作用;六是现代的教学方式、方法与考核手段,不能适应高等职业对技能的需求;七是校际联系合作不紧密。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及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技进步,加快了职业的分化和综合,社会对旅游人才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和人的终身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开发优质课程产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z]

2.李忠华.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及对策.[EB/OL].中国高等教育网,2005.2.4

篇5

关键词:体育高职;精品课程;教学改革;运动解剖生理学

引言

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是体育院校为各专业学生开设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院运动人体科学教研组教师不断总结经验,尝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推动课程建设。结合体育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特点,在没有太多参考依据的情况下成功申报了省级精品课程《运动解剖生理学》。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

1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其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是高职体育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促成教师团队的建设。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较强、行业影响力较大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在校企合作中积极为企业服务,教学团队多次在福建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培训和全省教练员中级培训班上课和开设讲座、负责为福州浩沙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培训班进行运动人体科学理论教学,为马江国家举重基地优秀运动员送教等教学科研活动,不但提高了了学院的声望和知名度,而且教学的认真、严谨、深入浅出也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1.1教师梯队建设

教学团队成员年龄结构、学历、专业背景合理。聘请在该领域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作为该课程的客座教授,定期开展讲座或教学研讨,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以使青年老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课程的教学团队成员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遵纪守法、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全面地履行教师职责、教风严谨端正。学院实施“导师制”,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使之迅速成为学院运动人体学科教学的骨干力量。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对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进行讨论分析,并对不同授课专业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实验实践课程内容的安排、教学课件的制作及调整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与共享。与其他院校进行校际教学观摩和学习交流,通过课堂教学观摩、课间咨询和参观场馆、多媒体教室等,学习借鉴了经验。由该领域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组成教学督导组,定期进行听评课,以督促教师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还制订同行教师评教、专家评教、学生评教制度。先后有多名青年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及院级的教学比赛中获奖。

1.2引进人才

要体现体育高职教育特色,体医结合,学院有两名具有医学教育背景,并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兼备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专业人才,使教学团队向着更加优秀的方向发展。

1.3专兼结合

教学团队均具有双师素质,同时从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等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科研与实践经验的客座教授、兼职教师。另外,本院教师也定期去企业挂职学习、参与企业的运作或给企业员工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1.4教师的专业培训与学历提升为教师创造参加专业进修和学历提升的机会,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一定的基础。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与科研学术水平。如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教学及科研方面的进修、聘请业内专家讲座、参加专业会议的学术交流等。积极参加高校师资培训班学习,并获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级培训、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讲师培训和公共营养师的培训,均获证书和资格。

2课程体系建设

《运动解剖生理学》采用的是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校企合作为路径,融“教、学、做”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运动解剖生理学精品课程打破了两门课原有的知识体系,把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结合起来,重新建立新的模块式课程体系,使两门课的知识结构有机结合,更切合体育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效果。从模块的划分、教学内容的设定、教学计划的制定、校本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重新梳理和完善。

2.1校本教材编写

教材建设是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统编教材已基本成型,但几乎没有适合体育高职院校的统编教材。在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团队成员不断建设和完善《运动解剖生理学》校本教材,使其满足体育高职院校教学的需要。一流的教材就要以新的教学体系为基础,内容应具有针对性、科学性,既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要体现社会及行业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地满足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为了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运动训练及大众健身中的实际问题,教学中我们注重采用综合方法手段进行教学。我们集思广益编写《运动解剖和生理学基础应用》校本教材,并根据教材创制一整套与之相配套的完整的教学用课件,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有利因素,加大课堂信息量。与此同时还创编配套用实验指导用书和实验报告手册。

2.2教学内容改革

体育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存在其特殊性,生源既包括运动队现役、退役运动员,也包括部分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等,但这部分学生入学后都会普遍存在学习能力及自律性相对较差,会感觉到部分生理学的内容较抽象、难以理解,但在运动解剖学的学习过程中又会把各自的运动经历与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效果更为理想。针对体育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的特点,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将教材内容重组,形成合理的模块式结构,突出以应用为目的,以“管用、够用、会用”为原则;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校企合作的特色,尽可能并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相接轨。教学设计方面也由静态转向动态,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进行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题的教学改革的尝试。从备、教、改、导、考、析等各个环节入手,注意将课堂延伸到运动训练的实践,如把骨骼肌知识的讲解放在健身实训基地进行,注重以实验实训带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拓宽知识面。

2.3教学方法改革

体育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要体现实践性特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团队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体育高职院校学生具有水平参差不齐,理论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平衡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因材施教,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2.3.1“翻转课堂”,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的授课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导向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效果显著,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更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2.3.2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实践活动定期邀请该领域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或校内教师结合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介绍最新的研究动态及新知识,补充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开阔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教学录像或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形象生动地进行演示实验过程。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到相应的实习实训基地(如健身场所、运动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收集与该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找出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运动解剖生理学的兴趣。2.3.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并且占总学时的1/3以上。通过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以适用、够用为度,促进学习本课程的基础理论、技术手段应用于实践,以解决具体问题。针对学院各专业的建设现状,本教学团队大胆改革,不断尝试,推动学院与体育类企事业进行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成立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供学生长期开展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活动,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广开门路。本课程突出了运动解剖和生理学原理在运动实际中的应用。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教学中安排30%的实验实践课和讨论分析课,实践课教学多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测评的方式进行,收效显著。经过以上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拓展了学生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为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运用该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更有效并高效地为企业服务。2.3.4先进的教育技术应用通过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落后教学模式与方法手段。积极倡导老师参加学习培训,注意收集整理教学资料和网络教材教辅资料,制作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并应用于课堂实际教学中,应用CAI课件进行教学达100%。参加各级别“多媒体课件比赛”,亦获得多个奖项。通过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可将运动解剖生理学课程中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使课堂授课的丰富内容,信息量大,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的授课内容可根据不同授课进行修改和更新,易于补充新的知识和相关资料;学生及其他有需要的教师可通过校园网传播和下载教学资料,便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也同步建设精品课程网站。该课程的相关教学资源,如讲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件、教案、题库、授课录像、实验指导、相关视频、参考文献等资料通过网络共享,并链接国内外优秀的解剖学或生理学网站。并在网站上开设论坛、讨论区等板块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并加强学生之间或师生间交流的机会。

2.4考核体系改革

由该课程负责人负责管理整个教学团队,并负责管理整个团队的教学及科研;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岗位职职责。做好详细、可行的课程建设规划;改变单一的卷面考核评价方式,采用模块式、分阶段、无纸化的现场实践考核方法;使课程的考核评价过程贯穿于授课的全过程,使评价效果更真实、全面。对团队教师则从教学效果、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定期邀请业内专家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价,不断完善课程建设。

2.5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体育高职教育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要坚持创新的原则,拓宽现有校内实习/实训室的功能,与机关单位、行业/企业进行合作,建设功能明确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精品课程建设的同时,建立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成立了专门的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讨论会,讨论分析实习实训的内容、学生的管理、课程建设问题。现拥有校内实训基地,如实验室面积(运动解剖生理实验室)、专业实训基地(医疗康复中心)、健身实训基地、体质监测中心等。

3特色与创新点

经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努力和实践,总结经验、发现不足,逐渐形成了适合体育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体现,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应用先进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灵活多样的特色。运动解剖生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能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服务。课程内容非常丰富,结构体系完整,内容可伸可缩,易于满足入门教育和扩大专业知识面的需求;教学积淀比较深厚,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学效果好。

4结语

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通过运动解剖生理学申报院级、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有效地推动了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水平,提升了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时雨,秦传江,姜秀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27):79-80.

[2]刘昭强,刘英杰,陈建明等.运动生理学教学改革尝试与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05,(3):70-73.

[3]柏志全,王立伟.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开展素质与创新教育[J].医学信息,2008,21(6):809-810.

[4]梁丽娟.运动解剖教学过程的难点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11):13-14.

[5]何斯纯,王子栋.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闭.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354~355.

[6]翟林,侯代贵.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5):81-84.

[7]杨登新,王恩军等.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O7,(20).

篇6

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校开展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的研究。笔者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就如何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一、现状调研

通过分别对吴江地区IT企业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走访、跟踪调查分析,笔者发现随着近几年课程改革的开展,项目教学的应用,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已能基本达到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但从调查结果看,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交流合作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也都非常看重,而我校毕业生在这些方面却远远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原因分析

为推进课程改革,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近年来逐步开发了一些项目课程,但仅是把部分课程改为项目实训课程,大部分课程仍然是以往的学科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仍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开发的项目课程也仅是直接照搬了职业标准来组织教学,简单地把课程改成了技能训练,忽视了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交流合作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具备先进教学理念和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优秀双师型教师数量仍远远达不到教学的需求,师资结构也不够合理。

三、中职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的建议与方法

(一)对接吴江地区产业需求调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根据对吴江地区IT企业的调研活动,了解到吴江地区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岗位分为三大类:网络维护与管理、网络规划与组建和网页设计,对应的职业分别是网络管理员、网络设备调试员和网页设计制作员。

我们按照以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要求,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相结合的三大教学模块:基础模块、专门化方向课程模块和综合实训模块。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础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公共基础模块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常用工具软件、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课程。

综合实训模块是针对经过市场调研和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论证,紧密结合网络管理员(四级)、网络设备调试员(四级)、网页设计制作员(四级)国家职业标准,与企业专家合作开发的校本项目课程。把企业工作岗位引入课堂,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走出校园,就能在企业的技术岗位上独立工作。

课程体系结构的调整实现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

(二)对接工作任务开发实训项目课程

通过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的共同论证与研讨,和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我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实训项目课程,把企业的工作任务引入课堂。

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吴江市金大陆电子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实训项目课程。之所以选择与金大陆公司合作开发是因为:金大陆公司是吴江地区IT企业的代表,是最早与我校建立校企合作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是吴江地区弱电工程施工的主要企业,常年有弱电工程处于施工状态,便于我们把学生带到施工现场。

首先通过对专家工人的访谈,了解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工作流程,并把工作流程归纳成四大模块:网络综合布线规划设计、安装施工、测试验收和工程管理。

根据我校中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首先面临的都是网络工程一线的施工岗位。因此,我校把安装施工部分作为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按照网络综合布线施工职业岗位的要求,把安装施工部分整合成6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对网络综合布线的规划设计、测试验收、工程管理部分相关内容,则结合技能大赛网络综合布线项目的要求,进行了优化整合。

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学校还对教学内容的顺序作了适当的调整,把安装施工部分放到了最前面,让学生对网络综合布线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学校还增加了“认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技能大比武”两个项目。在“认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项目中安排了到金大陆公司施工工地参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直接了解今后的工作环境,对课程首先有个感性的认识。

(三)对接实训项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个好专业必须要有一支具备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专业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我校对师资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视,特别重视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通过聘请企业专家,组建了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的课程改革,共同开发紧密结合企业工作任务的项目实训课程。这保证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高了学生岗位竞争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2.组织教师到吴江IT企业顶岗实践活动。通过专业实践掌握网络行业前沿的工作需求和工程技术,扩大了教师的专业视角和专业知识水平。

3.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各级培训,在近两年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3人次,省级培训6人次,市级培训15人次。通过这些培训,老师们学习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4.充分利用现有骨干教师资源。组织开展“校内培训”、“师徒结对”、“集体备课”和“六个一”考核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并针对每个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为其各自的专业发展方向提供指导和建议。

(四)对接职业标准,创新教学方式

1.改造项目课程,渗透素质教育

从前面的调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中职学生除了专业技能要求之外,对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交流合作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也都非常重视。所以,中职教育不能简单地引入职业标准,要发挥职业教育的特点,把素质教育融入职业教育过程中,培养与时代接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都按要求正常开设了相关的公共基础课程,还注重把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标准,将素质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在所有开发的项目课程中,除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外,都增加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2.改进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体系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围绕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进行,除进行学期末的统一考评之外,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把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除对每个项目的完成结果评价之外,对项目的完成过程、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情况、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课外拓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个部分。通过这种多元的评价体系来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终身发展是目标

职业学校不是培训学校,不能只培训满足企业工作岗位上机械重复某项工作的劳动者,要面向职业岗位,做到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不仅要让学生走出校园就能在企业工作岗位上独立工作,也要注意学生的专业发展。科技在不断创新,社会在不断进步,新的工作岗位不断涌现,落后的岗位不断被淘汰,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专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中,中职学生毕业后基本都从事安装施工的工作岗位,但我们不能只培训学生安装施工的职业技能。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对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中规划设计、测试验收和工程管理部分,我们还是按技能大赛网络综合布线项目的要求整合了几个简单易懂的项目,让学生对工程规划设计先有个大概的了解,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为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学校为每个教室都配置了多媒体讲台,经常进行多媒体使用与课件制作的培训。老师通过培训和自学,都能够独立进行课件制作与多媒体授课。为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学校每年都开展课件制作比赛。

篇7

论文关键词:双元制,高职,数字印刷教学,实践

 

近年来,我国印刷工业以年增长率高于10%的速度发展,约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2%。印刷业总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网络化、多样化、快捷化。政府已经确立了印刷业今后的发展目标:第一步是力争在201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印刷生产基地之一,第二步是到2020年,实现从印刷大国到印刷强国的转变,加入世界先进印刷国家的行列。

数码印刷作为一项科技含量颇重的新技术,其在中国刚刚结束了其概念普及推广期。因此,数码印刷技术的专业人才基本上处于空白。“十一五”时期,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教育教学论文,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的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的转变、从传统的以升学为导向向以就业为导向的转变。现代制造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批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但是,国内目前的高职教育仍然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在湖北中部个东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人才成为紧缺人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十一五”期间印刷技术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三个一百,两个一千”,人才目标全部指向了高技能人才。

目前国内开设数字印刷专业的高职院校只有3所,且其他院校大都以传统印刷技术为主,很少涉及到数字快印技术。在数字印刷人才的培养上,大都以基本理论和仿真训练为主,缺乏真实的职业环境培养和真实的操作锻炼,毕业后不能真正适应社会及行业的认可。 而 “双元制”的教学模式正好弥补了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双元制”,是指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又在职业学校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学校和企业分别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一元”中国学术期刊网。“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职业院校主要负责学生的专业理论教育,企业负责学生的实践与技能操作。

一、高职数字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围绕校内基地,建设以“双元制教学、‘2+1’订单式”的教学模式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方式。

该模式即第一、二学年学生在校学习教育教学论文,学习内容的基础课和专业理论基础课为主,基础课由学校负责,专业理论基础课由企业负责,第三学年学生在企业学习专业技能,并安排顶岗实习。学习方式为:理论+实训+实习+顶岗。使师生在实训基地中接受企业化管理,在真实职业环境中学习实践,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2)重构“项目式、情境式”课程体系。

围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的理论,以国家精品课程标准为依据,召开实践专家座谈会,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校企合作,制定学习领域和教学内容,构建“项目式、情境式”课程体系。如下图1。

 

情境1

实践项目与流程

检查

教学目标与项目

分析

篇8

关键词 Pro/E三维设计;机械制图;机械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3-0099-03

Mechanical Foundation Cours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based on Pro/E 3D Technology//He Qiumei, Sun Lijun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urrent enterprise’s demand for qualified personnel and high quality innovative talents shortage, pro/E 3D design project curriculum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systematization of working process.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was created w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immanent connection between each course, pro/E technology was integrated into the mechanical drawing, mechanical design basis course on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engineering ability and occupation quality of occupation. Experience proves that teaching resources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ect are improved obviously. Students’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are strengthened through research training, skills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works.

Key words Pro/E 3D design; mechanical drawing; mechanical design basis

国家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转变的新时代,体现了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为适应新时代3D技术大众化的要求,大力推动3D技术应用与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在高职院校树立起新的教育质量观念,引入三维CAD等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机械基础类课程进行融入3D技术的教学改革,对学生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认真系统的研究和创造性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效。

1 开发与建设Pro/E软件课程

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学习的需要,按照当今先进职教理念,对Pro/E三维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将其建设成为高职院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精品课程。

1.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化开发课程

参照三维数字建模师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突出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机械行业中典型机械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基点进行课程内容的重组,体现课程的职业性;通过分析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设计综合性学习项目,采用合适的教学载体,将课程内容任务化、项目化,强调整体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并不断根据时代的变化探索制定最适合学生学习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机械产品设计过程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2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把网络课程作为实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等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手段。Pro/E三维设计网络课程建成之后,应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形成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开动式的交流互动答疑系统,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动画、图片、视频、习题库、试题库等。特别突出职业考证与技能竞赛、学生作品的展示,使学生形成基于网络的开放式主动学习的方法。

1.3 课程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开展技能考证

课程融入三维数字建模师相关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开展职业技能考证的培训和鉴定工作。该项目由中国图学学会和国际几何与图学学会在全国系统内联合组织展开,并按《CAD技能等级考评大纲》进行考核。实践证明,通过考证培训,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就业。

2 利用Pro/E三维设计技术提升机械基础类课程质量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培养学生的工程职业能力和工程职业素质出发,将Pro/E三维设计技术引入机械基础类课程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按照优质课程的要求进行建设,紧扣当前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特点,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精品课程辐射示范作用。

2.1 引入Pro/E三维设计技术到机械制图课程中

一方面,利用Pro/E软件制作大量的教学模型供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使用,如零件模型、装配体、工程图、分解动画、装配动画、运动仿真视频等,便于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而且使用方便,教学效果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在Pro/E软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强化学生对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尺寸标注以及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在使用Pro/E软件进行三维建模的同时生成二维工程图,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识图能力和工程制图能力。

2.2 引入Pro/E三维分析技术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

首先,利用功能强大的Pro/E软件建立教学资源库,运用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同时也用于完善该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虚拟装配平台、运动仿真平台、机械设计动画教学系统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立体的学习环境、虚拟实训,进行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Pro/E软件是实现机械产品设计任务的工具,因此应注重Pro/E软件操作能力与机械设计知识相结合。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掌握Pro/E的装配设计和运动仿真技术,并引导学生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机械设计的机构综合、机械零件及整机的分析计算、设计审查与评价、设计信息处理等。设置综合性项目,让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知识进行实践。学生在进行机械结构设计时,利用Pro/E的虚拟装配与分解,加深对组件的结构和特征的认识,检查装配体中是否存在干涉现象,学会解决干涉问题。通过利用Pro/E的运动仿真功能,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并能尽早发现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及早修改设计方案,从而防止后期修改时消耗更多的资源和时间。这就为学生掌握传动机构的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实验环境。

将Pro/E应用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首先是具有较大的新颖性,改变了原有相对较为陈旧的分析技术和分析方法,实现了教学创新;其次是改变了原来学生用图解法或解析法进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传统做法,实现机械的计算机化辅助设计和分析。

3 促学生出成果,重在创新作品与参加技能竞赛

Pro/E三维设计课程与机械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紧密,在教学中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进一步向专业化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产业的发展和国家大赛的要求。

3.1 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作品

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组团参加工程实践活动,进行面向生产制造等工程应用目的的作品设计,如专用精压机的设计、纸杯机的设计等,并利用Pro/E技术进行仿真与展示。还可以以顶岗实习的方式或兼职参与企业的设计项目。

3.2 高度重视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用、以赛促新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和“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已成为我国图学界中规模大、规格高、水平强、影响广的赛事。对于大赛,各职业院校应广泛动员、积极参与、扎实准备、精心组织,把大赛作为对日常培训、教学工作和实践水平的检阅,把培训和应用作为大赛的前期准备和根本目标,工作重点落在人才培训、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实践应用上。宣传贯彻技术标准,以“三维数字化”与“创新设计”为特色,重点体现现代三维设计制造方法与实际应用流程,以创意、创新、创造为核心,突出三维技术对创新实践的支持和推进,引导参赛选手面向实际应用需求,积极开展实用创新,解决实际的市场需求或产品研发中的重要或关键技术问题。

3.3 把大赛纳入教学体系,做好宣传工作,办好竞赛培训班,形成长效机制

在全省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影响下,把3D大赛纳入教学体系,从院系政策、指导教师、强化培训、参赛组织、后备选手、教学经验等多方面,形成保证质量的长效机制。针对竞赛开办强化训练班,以优化参赛团队的结构层次,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水平。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设专门的竞赛模块,为参赛团队、选手搭建更为便捷的交流、分享平台。组织优秀作品展、大赛经验交流研讨会、学生社团活动等系列活动,让更多人群积极加入进来。进一步通过互联网,全方位、立体化加大竞赛的宣传力度,让大赛优秀作品和团队引起学校和社会更加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营造良好的氛围,由此带动的平台作用突显。

4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编写与出版配套教材

优良的教学团队是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派教师下企业锻炼、到国外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理念、进修、培训、提升学历、技能竞赛等途径,加强教学团队的实力。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让教师到企业参与技术开发,同时让企业参与教学,实现互利共赢。

通过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加强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建设一支人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得团队思想开放和具有创新开拓精神,具有较高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同时,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与分享,与企业生产第一线的研发人员和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共同开发配套的教材,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开发,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对校本教材作进一步修正,同时根据技术的不断革新,调整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5 结束语

当前创新型人才紧缺的状况,促使教育工作者思考和尝试Pro/E三维设计课程开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开展职业资格考证,鼓励学生参与企业项目设计,创新作品,勤出成果,参与技能竞赛。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近3年在省级和国家级“高教杯”产品信息建模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全国3D创新设计大赛二、三等奖。

Pro/E三维设计课程与机械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紧密,在教学中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进一步向专业化发展。构建Pro/E软件课程与机械基础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核心框架,拓宽专业基础。以“质量工程”系列精品建设为着力点,建设相关联的1门省部级精品课程,每年为全系5个专业700余名学生提供系列优质课程,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程萍,惠相君.利用Pro/E进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2):168-169.

[2]李秀红,张明.改革机械设计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2):80-82.

[3]莫丽萍,艾灵仙.项目驱动教学法在《Pro/E机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1):82-85.

[4]戴进,钟定铭.Pro/ENGINEER课程创新教学实践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08(4):160-162.

篇9

冶金技术 专业建设 思考

高职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高等教育。过去,我国高职冶金技术专业一直沿用的还是“压缩版”的本科教育模式,这种现象在一些老的专科学校尤为突出,由于受传统教育思维习惯和观念定势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还存在着不能妥善地处理职业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体系与生产实际相脱节、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分离等问题。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难以适应冶金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企业往往需要对新招毕业生再培训,致使企业用人成本增加,如何培养既掌握冶金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具有从事冶金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冶金技术专业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冶金技术专业,自2008年9月立项以来,坚持“依托云南有色冶金行业,立足云南、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东盟,培养以有色金属冶金为主、兼顾钢铁冶金方向,可在有色冶金企业、钢铁冶金企业的熔炼、电解精炼、球团焙烧、高炉运转等一线生产岗位从事工艺过程控制及生产管理、设备及系统运行操作、维护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定位,通过实施“四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有色金属生产流程为主线,构建了基于冶金生产工作过程的新课程体系,制订了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核心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开发了冶金工艺仿真实训软件,建设了一批冶金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满足了冶金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学生的职业技能综合实训的要求,同时,全面实施以提高“双师”素质和改善“双师”结构为重点的教学团队建设,积极带动了专业群建设,至2011年3月,圆满完成了预期的各项建设任务,通过了教育部验收。发挥了显著的示范辐射作用,取得了显著建设成效。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1.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

通过职业岗位调研,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要求,确定出冶金生产矿物的浸出、浸出矿浆的固液分离、浸出渣的处理等40项典型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掌握与职业技术技能相适应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熔盐电解、备料与焙烧、矿物熔炼、粗金属精炼、矿物浸出。金属化合物溶液净化、金属沉积精炼、炼铁生产技术、炼钢生产技术等专业知识。具有冶金机械设备的识图、制图能力及分析冶金设备构造、工作过程的能力。具有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冶金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冶金生产一线主要岗位的操作能力和处理一般事故的能力。具有从事设备的调试、使用、维护和管理的能力。

2.实施“四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实施了“招生就业双定生,火法湿法双领域,理论实践双平台,学历技能双证书”的“四双”校企共同培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双定生”——即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冶金技术专业于2000年在校内率先实施了“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实践和探索,该模式逐渐在全校推广。在组织教学时,对“双定生”实施针对协议单位生产实际的理论模块教学,实践教学则将“双定生”安排到协议单位进行顶岗实习。

(2)“双领域”——即根据有色金属冶金生产工艺的特点及云南冶金企业的实际,将冶金生产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为“火法冶金、湿法冶金”两个技术领域,并以此进行行动领域划分、学习领域转换和学习情境设计。

(3)“双平台”——即指以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的冶金生产工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平台和依托云南冶金矿业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的云南锡业集团公司火法冶金实训基地、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湿法冶金实训基地、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熔盐电解实训基地、云南文山铝业氧化铝生产实训基地、昆明钢铁集团钢铁冶金生产实训基地等校外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平台。

(4)“双证书”——即要求学生获得毕业证书同时获得金属冶炼人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证书。此项制度统筹兼顾学历和职业要求,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内容应覆盖相应职业资格要求,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把相关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条件。

“四双”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了对学生从招生、学习、毕业到就业各个阶段的服务、教学、学习要求等各个方面,突出了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为学生就业服务为宗旨的功能,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

3.构建有色冶金“双领域”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流程,通过深入云南锡业等大型有色冶金企业,完成了本专业面向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据此按照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双领域”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思路,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参照火法冶炼工、湿法冶炼工、氧化铝制取工、铝电解工职业资格标准,进行了“基于冶金生产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重新建构,典型工作任务归并,整合出职业行动领域,构成了由基础课教育系统、专业技能培训系统、能力拓展系统课程组成的能力主导型课程体系。

4.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以《湿法冶金—浸出技术》、《湿法冶金—净化技术》《湿法冶金—电解技术》《氧化铝制取》《金属熔盐电解》5门课程为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制定课程的学习领域标准及学习情境。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指标体系标准,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分制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73-04

高职院校开展学分制改革对教学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学分制条件下,积极探索创新并实践了“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设了全过程、全员工、柔性的“TIT”(Total process,Total Staff,Flexibility)人才培养模型,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工学结合课程,系统设计了多阶段顶岗实习,构建了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一、学分制实施背景

(一)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广西学分制改革的试点院校

广西高校的学分制改革经过多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年,广西大学开始实行主辅修制,以及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进行学年学分制改革。第二阶段,2001年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在我区部分高校试行学分制的意见》,广西全区共有13所高校试行了学分制改革,既有本科院校,也有高职高专院校。2004年,广西提出了到2010年全区所有高校全部实行学分制,形成各具特色的多层次、多规格、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机制。2005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广西高校学分制改革试点院校,经过“十一五”的建设,现在全院所有专业实行学分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制度。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构建了柔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工学结合改革成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并具体提出了建设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的目标。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进入高职示范校建设计划项目

2006年,为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提出了“开发一批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2007年先后成了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在示范校建设方案中,按照“探索和实践‘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构建工作过程为导向的6个重点专业全新的课程体系,按照‘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要求,制订全新的课程标准”的建设思路。提出了“每个重点专业开发3~5门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每个重点专业要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3~5门工学结合的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特色教材”的建设目标。

二、高职院校学分制条件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一)创设“TTF”人才培养模型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的状况,经过多年的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创设了全过程、全员工、柔性的“TTF”人才培养模型(见图1)。

模型具有以下特点:其一,人才培养是全过程的(Totalprocess),是有机联系的培养目标、培养环境、培养途径、培养条件、培养保障的总和,人才培养需要从整体过程去把握,需要把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看做一个系统进行顶层设计。改变原来把人才培养过程分割的原子论的观点。其二,人才培养是全员工的事情(Total Staff)。学校的所有人员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在人才培养中均应发挥各自应有的功能与作用。改变原来认为人才培养是教师的事情,与其他人员无关从而导致人才培养工作效果不佳的状况。其三,人才培养是柔性的(Flexibility)。高职教育面临的是信息社会下高速变化的职业环境,需要具有弹性的能根据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机制与制度、培养目标与规格、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均应因时而变。改变原来管理机制刚性、对企业与学生需求反应迟钝的状况。

(二)创新并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1 凝练成“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柳州的工业优势,结合“以二产类专业为主、三产类专业为辅协调发展”定位,在对现代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过程中,对人才培养进行了顶层设计,构建开放性的校企合作教学平台,推行工作与学习相互融合的教学改革,进一步丰富了学院“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全程全方位紧密合作,解决了人才培养的四个关键问题:培养什么人才(目标)、怎样培养人才(途径)、如何建设条件(条件)、如何监控目标实现(制度),如图2所示。

第一,基于企业需求与学生需求,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针对柳州产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合企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要求,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其一,采取“三访一研”(查访行业企业、其他院校、毕业生,教学团队进行研讨)的形式,确定培养目标和岗位要求;其二,通过组织企业一线技术专家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深入访谈和工作日记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和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其三,综合企业需求、技术发展需求和高职学生的发展需求,各专业以能力为本位,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角度,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解决了过去培养目标宽泛笼统、不具体的状况。

第二,校企合作,确定培养内容与途径。企业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发公共课和专业课,并参与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构建了基于大教育观的课程体系“二维”模型,从内容与形式两个维度整合课程体系,形成教育合力。综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系统设计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本素质教育体系与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两个系统相互促进渗透,两个课堂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系统,明确各门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定位以及关系,解决了过去各课程孤立分割、单门课程与课程总体脱节的状况。根据课程在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定位与作用,从专业整体的角度来制订能力本位的课程标准。把培养目标层层分解为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按照工作过程来选择与序化教学内容。把工作与学习结合起来,教学做合一,贴近企业与学生需求,实施课程教学。企业兼职教师加入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负责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合作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的指导和管理,解决了如何开展工学结合教学的问题。第三,整合资源,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条件。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培养目标,整合企业与学校的设备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的条件,即“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与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实施“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建设工程,打造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适应“工学结合”教学需要。融入地方产业链,校企共建具有“五位一体”功能,符合“八合一”(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实训设备设施与生产设备设施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教学与科研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要求的校内实训基地,以及具有教学实训、顶岗实习和就业功能的校外实训基地。明确师资队伍与实践教学基地围绕着人才培养模式来建设的思路,让“条件”为“目标”服务。解决了条件建设方向不清、与教学不配套的问题。

第四,校企联合,共建管理机制与制度。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把保障校企合作机制形成、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作为制度建设的重点。根据学院的专业建设要求及时调整产学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成员,修订章程和工作制度,保证校企合作机构正常运行;与行业企业的相关规定和需求紧密结合,建立健全有关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顶岗实习、兼职教师建设、实践教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学生技能比赛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构建了学校内控与社会、企业和家长外控相结合的“三大监控系统”,完善监控制度及评价标准,用制度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解决了制度与改革两层皮、制度建设滞后改革需求的状况。

2 各专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下,各专业依托学院与企业联合成立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典型的有:数控技术专业创新并实践了“校企一体,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探索实践了“34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实践“工学双线共进”人才培养模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双证融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专业实践“工学交替、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软件技术专业实践丰富了“1”+“3”项目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均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效。

(三)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工学结合课程

1 确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1)课程标准符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思想,彰显“做中学,做中教”的特点,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职业素养的养成,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程基本要求。(2)课程标准从属于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要准确地贯彻人才培养方案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服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要求。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制定课程标准的基础,课程标准要符合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准确与前后其他课程的衔接。课程标准不能脱离本学院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不能仅服从于某一教材的体例、某一企业的需求。(3)三个维度的课程教学目标相互渗透。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维度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目标要以“专业能力”为重点,三个维度的目标是一个整体,彼此要相互呼应,融为一体。(4)针对地方企业和高职学生的需求选取课程内容。要突破学科体系的范畴,打破学校与企业的藩篱,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学习的内容。课程内容要适应岗位能力要求和行业技术发展需要,并参照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为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适应于高职学生的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难易得当。(5)基于工作过程整合序化课程内容。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依据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来整合序化课程内容,以工作为线索,把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统一在工作任务中。基本素质课改革坚持“三个服务,三个结合,一个融合”的基本原则。即服务社会,服务专业,服务学生;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6)设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提高专业能力,掌握工作方法,促进社会能力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注重方法能力的培养。

2 建设一批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为促进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制订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修)订课程标准的指导性意见》,完成了所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的制订或修订。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标准等。经过系部制(修)订、系部审核、院级审核等工作,共制订了266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在6个月的制订过程中,仅仅院级的审核会就有40场次,参与审核的专家和教师人员共计340人次,涉及全院所有专业(课程)教学团队。

3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学结合精品课程。作为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主要内容,精品课程是进行工学结合改革的先行者和示范者。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国家级、自治区级、院级良性发展的精品课程梯队。目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6门,院级精品课程81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位列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前列。

(四)系统设计多阶段顶岗实习

1 顶岗实习实行课程化管理。顶岗实习作为工学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提高其效果,实行了课程化管理,并对其进行了多阶段的系统设计。规定顶岗实时间一般不少于6个月,不超过12个月(含假期);至少包括两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主的顶岗实习,第二阶段是以巩固熟练专业基本技能、培养或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主的顶岗实习。制订了顶岗实习课程标准,明确顶岗实习的目标与内容,配备相应的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制订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与顶岗实习评价标准与方式。

2 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制定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对顶岗实习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顶岗实习计划、顶岗实习单位的选择与审核、顶岗实习的指导与检查、顶岗实习文件(顶岗实习工作日志、顶岗实习教学日志、顶岗实习周记、顶岗实习指导联系记录、顶岗实习企业考核表、顶岗实习综合评价表)、成绩评定、顶岗实习的经费等顶岗实习各方面的流程和程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

3 形成并推广“1-4-8-3”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是由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率先探索实践并逐步在校内推广的注重过程管理和考核标准规范的顶岗实习管理方式。具体来说就是:“1”指一个前提,以对合作企业的调研论证和签订合作协议为前提;“4”指在学生管理上主要抓好四个方面的教育,即岗前培训教育、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8”指制订并实施八项制度,分别是:《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学生手册》、《顶岗实习协议书》、《学生顶岗实习责任书》、《专业技能顶岗实习课程考核管理办法》、《职业素质教育顶岗实习课程考核管理办法》、《预就业顶岗实习课程考核管理办法》、《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指南》;“3”指完成三项任务,即《顶岗实习日志》、《顶岗实结》和《顶岗实习鉴定表》。

(五)开展学分制改革试点工作

1 建立了弹性学籍管理制度。2004、2005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制订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实行)》和《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补充规定》,对学分制实施过程中的学制和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学分与学分绩点、课程的修读、编班与学籍管理、主修与辅修、毕业与结业、学分收费管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在实行3年基本学制的基础上,先后实行了2—5和2—8年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一方面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推延毕业。一些专业试行了第二学年选专业的办法,放宽了学生转系、转专业和转学的限制;一些专业设立了专业方向,学生可以在专业内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2 开设了丰富的选修课。开设了包括专业限选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选项课等形式的选修课,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进程。还开设了学生竞赛选修学分和第二课堂学分等具有学院特色的学分获取方式。在压缩必修课的同时,不断加大选修课的课程数量和范围。利用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实行网上选课,允许学生跨年级、跨专业选课。在2010年以前的专业,选修学分由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部分构成,公共选修课部分不低于6学分,专业选修课部分不低于4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2011年开始,选修课学分构成由“6+4”改为“4+4”,公共选修和专业选修均不低于4学分。每学期开始院级选修课100多门,开设200多班次,选修学生超过10000人次。另外,学生毕业时必须获得12学分的第二课堂学分。

(六)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1 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的双控体系。探索出如何保障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柳州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开始实行教学质量双控体系,先后制定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管理规定(试行)》、《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工作检查实施办法》、《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质量考评暂行办法》、《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事故认定及处理暂行办法》、《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条例》、《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听课制度》、《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以及《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评学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其中内控体系的监控主体主要包括督查室、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督导组、教务处、系部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在校学生等;外控体系的监控主体主要包括专家指导委员会、社会用人单位、实习单位、毕业生等。监控的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执行、教师的教风和教学效果、学生的学风和学习效果、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等。监控的形式包括听课、专项检查,专项评价,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反馈的形式包括教学检查通报、评学评教信息汇总、学年教学质量报告等。解决了过去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单一、教学质量监控范围狭窄、教学质量监控脱离社会需求等问题。

2 构建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维度和测评指标体系。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制订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完成了包括学生教学评价指标、说课程评价指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单元设计评价指标、整体设计评价指标、教学资源评价指标、教育技术教学应用评价指标和教学文件检查评价指标等指标体系为核心的高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体系的构建。

三、高职院校学分制条件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处

第一,创设了“TTF”人才培养模型。创设了全过程、全员工、柔性的“TTF”人才培养模型。提出人才培养是有机联系的培养目标、培养环境、培养途径、培养条件、培养保障的总和,是全员工的事情,并需要具有弹性的能根据环境变化而变化。

第二,创新和实践“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进行了顶层设计,构建开放性的校企合作教学平台,推行工作与学习相互融合的教学改革。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全程全方位紧密合作,解决了人才培养的四个关键问题:培养什么人才(目标)、怎样培养人才(途径)、如何建设条件(条件)、如何监控目标实现(制度)。

第三,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的双控体系。探索出如何保障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明确了监控的主体、内容、形式和反馈方式。解决了过去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单一、教学质量监控范围狭窄、教学质量监控脱离社会需求等问题。

四、高职院校学分制条件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推广效果

(一)推动了全院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方法,边研究、边实践、边推广,首先在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软件技术、物流管理六个重点专业及其专业群中试点,然后在全院推广。在项目实施期间,共召开了40多场工作任务分析会,形成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了260多门工学结合课程的课程标准,有力地推动了我院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院41个教学团队,50个专业均参与了该项目的改革。

(二)带动了全院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把改革成果落实到每一个专业、每一位教师、每一次课堂,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带动了专业水平的提高,14个专业成为省级优质专业,8个专业进入省级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6个重点专业获得中央或地方财政支持。6门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7门课程成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毕业生理论功底扎实、操作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学院已连续十年被评为“全区就业先进集体”,“十一五”期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均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