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篇1

关键词:广告 文化 差异 原因 中西方

广告是一种文化行为,它的文化行为是通过对产品进行宣传从而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来实现的。而现代的消费,已经从单一的对产品实用性的追求走向对产品文化价值的多元化需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广告已经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转化为一种文化价值。也可以说消费者对广告承载的商品的认可就是对广告所表达的商品的文化价值的认可。

一、广告的重要作用

1、广告为我们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信息是现代社会,同时也是现代广告得以发展的重要资源。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完善的信息网络的基础上的,而广告是这个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完善广告的信息网络,重视广告资源的有效使用。广告为人们提供娱乐和教育的信息,提高了社会的工作效率。

2、广告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

1) 广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手段,在国家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能时也发挥了同样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广告向社会大众发表对于某一社会问题的看法,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或是表明即将要采取的政策。国外的许多广告公司在总统或是议员选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广告在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举个例子,陈欧体大家都听过,就是我为自己代言的那则广告。它前一阵推出的聚美优品三周年广告,就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它通过广告对三周年进行宣传,并表示会有大幅度的折扣。这条广告导致聚美优品官网3月1日那天由于登陆人数过多而导致瘫痪,公司决定将店庆延长至3月3日。就单看这三天聚美优品的订单量,就达到4亿元人民币。不得不说这则广告无疑使成功的。广告的成功给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 中西方广告的差异

1、 广告思维方式的不同。

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凝聚。人类思维方式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两种基本类型。逻辑思维包括人类的一切认知形式,即感性认识形式一一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形式一一概念、判断、推理等。中西广告对此有明显的差异,中国广告重直觉思维,而西方文化尚逻辑思维。

西方的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很多广告中都有表现,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是两则不同的电信广告。中国电信用五个不同的生活片断:沟通就是关怀,沟通就是爱,沟通就是分担,沟通就是理解,沟通就是尊敬。直接、明白地告诉受众,电信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方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而同样是电信广告,美国的广告则只是巧妙地采用了一个生活细节:打哈欠。一名男子走在街上不经意地打了一个哈欠,不远处一名女子跟着打了一个哈欠,接着一个老人也受感染似的打了一个哈欠,更为有趣的是老人手里牵着的宠物狗也不例外的打了一个哈欠。刚看到这组画面时,我还没反应出广告到底要诉求表现什么,而文案一语道破天机:“communicating is very simple” (沟通其实很简单),在为此广告拍案叫绝的同时,我不得不佩服西方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沟通就像打哈欠这么简单,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随时与他人沟通。

2、 广告表达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在这方面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尚敬和尚爱上,从某种程度上说,敬和爱是一对同义词,但两者又不尽相同,敬是自下而上的,而爱则是平等的。受各自不同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广告文化偏重尊敬,而西方的广告则重爱。中国文化崇尚尊敬是自古以来的。中国的家庭规模偏大,亲属众多,讲求以礼法维护秩序。西方家庭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家人父子之间,没有太多的礼仪约束,因此其亲子夫妇相爱之情, 都大方地展现出来,不似中国的含蓄。

这一点在中西广告中有明显体现。今日洋参保健品电视广告:画面上的儿子因为关心父亲的身体,给他父亲买了整盒的今日洋参,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把洋参送给父亲,也不知道该对父亲说什么。正当儿子小心的面对父亲紧闭的房门练习说:“爸爸,我爱你”时,房门突然开了,露出了父亲惊讶而又迷感的脸孔,儿子终于把洋参递到父亲面前,大胆地说:“爸爸,我爱你”,父亲的眼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美国一则预防心血管病的药品广告:画而上一位白发苍苍,但是精神矍烁的老年人和他年轻漂亮的新婚妻子站在教堂的前面,脸上露出了自信迷人的微笑。广告语是:“他比他期待的活得要长。”

这两则广告都不失为好的广告,却也说明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底蕴:一个尚敬,一个尚爱。

3、广告注重的重点不同。

中国的广告文化注重深厚的人情味,体现传统文化的东方价值观,“重群体、轻个体”。西方文化则是由多种民族文化汇合而成的。西方人不以国界为念,到处求学,形成了一种开放型的海洋文化。西方文化强调人性与个性,并影响到西方广告。

“JUST DO IT”(想做就做),看耐克这句与鞋子并无直接联系的广告语,我们似乎就已经感受到了西方世界刮来的劲风,正是这股充分展示个性的的劲风创造了耐克神话。可以说,耐克广告把西方个人英雄主义发挥到了极致,它把品牌的忠诚演变成一种信仰,把运动明星“神化”,使耐克品牌不单代表运动鞋,也代表勇于挑战的运动精神。

国内一些成功广告往往懂得满足消费者对文化心理上的需求,安徽高炉家酒就是一个经典的案例。高炉家酒“情满中秋,家好月圆”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炉家酒的市场定位主要象征着家的亲情,而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家人团聚,与高炉家酒的市场定位非常融合。再看画面选取的背景是远山和明月,表现出安逸、祥和的氛围,而文字部分,主要考虑到中秋的意境,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采用了“情满中秋,家好月圆”这一广告语,巧妙地把产品的特征――家与团圆的关系融合进去。

三、 中西方广告中文化差异的原因

1、 文化环境不同

由于中西方所处的地域环境不同,他们的文化环境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每个地域都拥有独特的文化特色,这种特色表现在人们共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情感需求等方面,并作用于消费行为上。

比如中国文化,自古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华文化的各个部分之中,并占据核心位置。如从文化思想和价值取向上看,注重忠孝节义等人伦道德,这与西方的重利轻义、强调个人价值的文化观念截然不同。在中国,国家利益、集团利益、家族利益都被视为是高尚的。偏重情感,重义轻利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特色。

而西方文化则是以个人为本位,强调个人的突出和冒尖。在西方,个人主义是近代文化的主流,整个社会弥漫着尊重个人自由的个人英雄主义氛围。作为西方广告当然无法摆脱与文化本身的粘连着关系,并受制于其所属的民族文化。

2、 文化心理不同

民族情感是影响文化心理的重要因素。这种文化心理是民族文化情感的表现,既有亲和性又有排他性。广告满足了这种文化心理就会获得民族成员的认可,进而接受广告。反之则会遭到排斥。

比如中华民族的家文化,形成于民族成员对于母性的崇拜。很少有民族会像我们这样崇拜母亲,我们会把最高尚、最神圣的事物比作“母亲”。会把最美的赞扬送给母亲。所以,凡是用“母亲”来做广告,普遍都会得到中国消费者的心理认同。而西方人的心理结构比较复杂松散,人本、行为为基本内容。形成了西方特有的文化心理。

应该说,中西方广告各有其优势和劣势。中国重视和谐,强调秩序,主张宽容,因此中国广告文化注重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义务感,并以此来求得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完善。但是在重视群体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个人的权利。西方广告文化讲求一人为本,注重人格和尊严,强调个人的权利,通过个人的奋斗和竞争来实现自我价值。充分激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但往往导致个人主义盛行,人对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的淡漠,人际关系的疏远。

总的来说,关照他者,反思自我,取长补短是21世纪中西方广告文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诗文.《电视广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 宋玉书.王纯菲.《广告文化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篇2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通常被看作是世界上两大主要的文化体系,在方方面面的差异中,最为主要的还是在中西方思维方式上的体现。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做过这样的概括“:东方人与西方人在表达习惯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东方人喜好含蓄且委婉的表达,讲求意境和深层含义;西方人,喜好全面且直接的表达方式,讲求事实和分析。曹世潮对此也有详细的描述:“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追求思维的延伸、扩展,注重内向的、精神的、意境的,它的特点在于情感的舒展和收缩,在于对内在心灵的把握,关乎心胸……而西方的思维方式与中国文化截然不同相,它更理性,更注重依靠事实、论据来阐明对事物的认知和推理……”因为文化差异的关系,产生了不同民族对相同的客观现象和社会存在产生不同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很多时候是通过言语交际表现出来的。仅从词汇方面就可以体现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例如,在中文当中,关于父辈女性长者的称呼有“姑姑,姨妈,婶婶,舅妈”,而同样的称谓表达,在英文中都可以用“aunt”一词概括。相对比之下,中国文化在表达时更加注重长幼有别和亲疏远近,而西方文化则宽松许多。当然,这些血缘关系并非“我有人无”,其实英语国家也存在,只是英语对此不加以详细区分罢了。中西方文化在称谓表达上的这些差异是有其原因的:宗法等级社会在中国历史上延续的时间较长,宗亲、等级、尊卑观念在汉语文化中比在英语文化中牢固得多。

中西方文化的种种差异简单并直接地通过汉英两种语言就体现了其对应关系。从语法学方面来看,汉语是隐性(convert)语法的语言,而英语是显性(overt)语法的语言。详细而言,汉语更讲究语感,重意境和引申意义,即一句话表达的内在含义,句式多为主动句,强调内容和情感;而英语注重逻辑思维,更重形,讲究说话“有凭有据”,“有一说一”,强调所说内容的规范严谨,句式多用被动,语调相对平直。此外,文化差异也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如:地理位置、国体政体、历史、宗教等。如英国多面环海,英语中很多词和海洋有关。说“挥金如土”,英国人说spendmoneylikewater。而英文当中drinklikeafish,翻译成中文就可以是“牛饮”,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重视农耕和畜牧业的文化传统。

二、文化语境影响交际过程

文化语境的不同使得同一语言在表达时形成不同的交际意义。由于文化语境与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以及历史背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提升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并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意识的作用到表达当中,对于跨文化交际顺利、有效地进行将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了解双方文化语境,并将其渗透到交际行为当中。其具体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要想更好的熟悉不同语言的语用规则就必须了解不同的文化语境。例如“没关系”在英语中就有多种表达:“You’rewel⁃come.”“,Don’tmentionit.”“,That’sallright.”,“Notatall.”以及“Mypleasure.”等。如果了解了这些表达相互之间存在的细微区别,就不会再把“Notatall”与“Nevermind”混淆起来,而避免再用“Nevermind”去回答类似“Thankyouverymuch.That’sverykindofyou.”的句子。因为“Nevermind”(没关系)一语是用来回答“道歉”的。另外,中文和英文分别处于不同的语言模式当中,中国人习惯将所要表达的核心论点或总括性陈述放于所表达内容的最后,以示总结或结束,并且在阐释自我观点时常用“也许”“、往往”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字眼。而英文表达尤其是较为正式的场合基本不出现此类现象,总括性陈述一般位于表达内容的开始,同时修饰限定类词语很少见。以此认识为前提,才可以为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篇3

关键词:语言;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教学;电大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重要的方式,同时也传递着独有的文化内涵。各种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比如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使中西方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过于重视语言方面的知识,而忽视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育,导致大学生将英语讲成并不符合英语习惯用法的“中式英语”。这种脱离了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的英语很难真正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所以,要想学好英语,教师就必须让大学生了解英语这门语言形成的文化背景,提高大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使语言恰当得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具体表现

(1)价值观差异。价值观差异使中西方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西方人个性张扬,中国人则谦虚恭谨。受西方人文思想的影响,西方人崇尚个性的自由和解放,注重人生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取得荣誉或者是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时,他们会非常开心地与人分享并期望获得所有人的祝福。他们甚至会兴奋地大喊:“Congratulationstome!Iwonthefirstprize!”同时,他们对他人的优点或成绩也不吝赞美之词:“Oh!Lookyou!Youaresobeautiful!”面对他人的赞美,西方人一般会坦然接受并回之以“Thankyou”就可以了。而中国人受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推崇中庸思想,视谦虚谨慎、低调内敛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中国人面对他人的赞美时,往往会回答“没有,没有”“还行”“一般”等谦逊之词。在与西方人交流的时候,这种中国式的谦逊会使西方人产生误解和困惑,给双方的交流造成阻碍。(2)差异。西方国家大多是宗教之国,人们普遍有自己的。尤其是基督教,对西方国家文化影响深远,并由此衍生了很多相关词汇与俗语。比如,在英语中大家经常会听到西方人用“Oh,myGod!”“ThankGod!”等词语来表达惊讶、惊喜、焦急、伤心或者愤怒等心情。甚至西方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如ChristmasDay(圣诞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就是与宗教相关的节日。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大家要本着的原则,维护自己信仰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信仰。例如,与外国友人一起用餐时,看到他正在虔诚地祷告,这时候你不妨与他一起祷告,只是简单的一句“Amen”就可以无形中拉近你们的距离。在日常交流中,如果不了解宗教方面的知识,最好不要轻易谈论。(3)传统风俗习惯差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而独特的文化促使中西方形成了各自特有的风俗习惯。中国有句俗语叫“入乡随俗”,实际上就是对他人文化习俗的认同,这种认同利于打破彼此之间的文化隔阂,达到愉快且有效交流的目的。所以,要学好英语,了解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是十分必要的。中西方国家风俗习惯的差异赋予了语言迥然不同的内涵。首先,对相同语意的表达,中西方的说法各不相同。比如,汉语俗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英语中的表达是“Romewasnotbuiltinaday”。但如果你对外国人说“Three-feeticeisnotformedinaday”,他就会感到莫名其妙。再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英文表述是“Theforemostdogcatchesthehare”。还有大家所熟知的“raincatsanddogs”,是英语中用来形容大雨尤其是风雨交加的天气。因为在北欧神话中很多动物都是有寓意的,狗代表大风,猫代表雨,所以才会有此一说。如果不了解这句俗语背后的文化背景,就很难想象为什么风雨在英文中却成了猫和狗。其次,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引发了不同的联想,代表了不同的寓意。典型的比如“望子成龙”,可以说成“longtoseeone’ssonsucceedinlife”,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是“longtoseeone’ssonbecomeadragon”,但是“龙”在中国和西方文化中是有完全不同的寓意的。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幸运、威严,是一种神兽,而在西方文化里,“龙”却会使人联想到邪恶和凶残。所以,在用英语表达语意时,要避免将“dragon”这个词用作褒义。还有人们常用的数字,因为读音的关系,中国人讨厌数字“4”,喜欢“6”和“8”。但在中国具有幸运含义的“666”,到了西方恰恰成了恶魔的代名词。(4)社交礼仪差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但中国式礼仪并不一定适用于西方国家的社交场合。比如,中国人日常交际中会时常问及对方的年龄、职业、配偶和收入等问题,以表达对对方的亲近和关心,但是西方国家却对此类问题非常反感,认为这侵犯了他的个人隐私。“Howoldareyou?”“Whereareyougoing?”“Whatisyourmonthlysalary?”这些在中国常见的问题在西方国家反而会使人感到不愉快,感到自己正在被人盘问生活方面的隐私。这时,他们大概会毫不客气地回你一句:“It’snoneofyourbusiness!”所以,礼仪理解的偏差也会影响正常的交流。西方人总是觉得中国人“好为人师”,就是由于双方礼仪上的差异所造成的误解。西方人崇尚独立思维,除非他向你寻求帮助,否则不要对他们“嘘寒问暖”。比如“It’sraining,don’tforgettotakeanumbrella.”“Youshouldseeadoctor.”“Becareful!Theroadisslippery”,这些以中国人角度来看是好心的叮嘱,却会让西方人觉得你在对他的生活指手画脚,横加干涉。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唤醒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意识。长期以来,中国的英语教学过于专注语言本身而忽略了语言自带的文化内涵。要改变这种现状,实现文化教育与语言教育的巧妙结合,英语教师就必须认识到文化教育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要性,然后通过不断学习来汲取相关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2)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了让大学生直观感受英美国家的文化氛围,各种多媒体素材都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例如,经典英文原声电影、英文歌曲、英文小视频或是图像素材等,这些多媒体素材的应用会让沉闷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相对于传统的文字素材,多媒体素材会给大学生营造一种更直观的文化氛围,让大学生更能融入到语言情境当中,同时也激发了大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的热情和兴趣。(3)调动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文化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知识体系,课堂上的教学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教师要鼓励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比如,大学生可经常阅读一些英美报纸、杂志、文学作品等,借助英语角或是网络聊天等方式与西方人交流,如果时间和金钱还算充裕的话,到西方国家游历一番也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当大学生从中发现乐趣并从教师引导学习发展到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时,文化背景知识也就在这样的习惯中一点点累积起来了。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语言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个国家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有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都在语言中得以体现,并随着语言的发展不断传承下去。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用英语这门语言进行交流,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交际能力。过去的教学方法针对的是应试教育,但长此以往,忽略了语言产生的背景文化和环境而去孤立地看待一门语言,只能让大学生的英语变成哑巴英语。教师只有将文化教育结合到英语教学之中,逐步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语言了解文化,以文化丰富语言,才能在学习中取得长足的进步,真正掌握这门语言。如今,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对于克服语言交流障碍、消除文化隔阂、增强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巫正洪.英语教学要为跨文化交际奠定基础[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06).

[2]孟蕊芳,马鹏飞.大学公共英语文化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6).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08).

篇4

一、在价值观和道德观方面不同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不相同。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收入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中国人见面则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No,my English is verypoor.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寒舍”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

西方文化鼓励人们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更愿意维持现状,保持和谐。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教学研究

二、生存环境方面

语言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受气候影响很大,因此见面时天气成为他们谈论的首要话题;而汉民族在自己的生存繁衍中,生活时时受到挑战,温饱问题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但你若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 had your meal?”“Where are you 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 do you do!”“Nice day,isn’tit?。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l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

三、、节日以及词汇的文化内涵方面: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很多人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语言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有“God helps those whohelp themselves.”“Go to hell.”这样的诅咒。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 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Easter,April fool’s Day,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

篇5

1、个人价值观的差异。西方人以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他们会彰显出来。相反,中国文化却提倡谦虚谨慎。比如,有人告诉你:Youaresobeautiful!中国人会觉得不好意思,然后会谦虚地说:“哪里哪里!”而在英文中“哪里”就是用“where”来表达,所以当中国人用“where,where”去回答的时候,外国朋友就会以为你是在问哪个地方漂亮,这样的语言歧义就是文化不同所造成的。在西方国家中,别人对自己进行赞扬的时候,要礼貌的接受,他们一般直接用“Thankyou!”来进行回答就可以了。同时也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肯定。

2、社会关系的差别。在西方国家,一个家庭里面,小孩子可以直接称呼父母的名字,因为在他们的思想中,父母也可以是孩子的朋友,朋友之间就可以直呼其名的。而在中国家庭里面,长幼有序,要尊老爱幼,这是中华五千年所传承下来的礼节,所以对长辈直呼其名是不尊重的表现,会受到家长的责罚。再有,中国历来遵从长幼有序,比如,对母亲的兄弟我们应该称呼为“舅舅”,而对父母亲的朋友,一般都用“叔叔”“阿姨”来称呼,并且会在称呼前加上姓。而在西方国家,社交场合一般不使用表示不同的关系的称呼,都用“Uncle”“Auntie”来称呼,而且后面只带名,不带姓。又如,中国学生在学习单词的时候,学习了“teacher(老师)”这个单词,就会在称呼老师的时候很自然的在“teacher”后面加上老师的姓,作为对老师的一种尊称。其实,英语中“teacher”它所指代的只是一种职业,正是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简单地理解为比如张老师就等于“TeacherZhang”。其实在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就可以了。

从上面所提到的两点就可以看出,文化差异是在我们觉得很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就处处体现出来了,所以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掌握语言使用的环境。那么在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呢?作为老师,是应该要求学生去研究语言本身的内涵,掌握它的应用,还是只是作为课堂授课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听、读、写的技能?很明显,只掌握技能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很重要的,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这门语言去进行社会交际。这就要求老师要随时注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东西方的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将文化背景的讲解融入到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真正的具备交际的能力。那么作为老师,就更应该提高自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底蕴,不仅是对外语国家的政治、历史、文艺、宗教等等方面,还要从社会生活、道德伦理方面对自己进行提升。特别是在教学中遇到的习惯用法,谚语和成语典故的时候,在讲解的时候一定要充分。比如,外国人会说“Youarealuckydog!”这句话是表示“你真是个幸运儿!”。而按汉语来翻译,就成了“你真是条幸运的狗。”这在中国人的理解中绝对不是一种善意的表达,会引起误会。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解的时候,一定要向学生说明,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因为在西方国家,人们认为狗是他们的朋友,是他们家庭的一员,这句话里的“dog”就不是中国人理解中贬低人的一种称呼。

篇6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初中英语教学 运用

古往今来,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离不开语言这个传播媒介。作为一线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地体会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众所周知,学生总是对外来事物充满好奇,每每涉及到异域风情与人文习俗等知识讲解时,学生们总是兴致勃勃,就连平时不怎么对英语课堂感兴趣的学生也会觉得兴趣盎然。怎么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接受不同文化的洗礼,感受不同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英语的学习能力就成为了我们英语教师探究的动力源泉和重要目标。

1.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记得大学时,我们都要学习《英美国家文化概况》这门课程,这足以说明英语学习者是有必要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的。

在我教授的人教版九年级的第十二单元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这一单元中就非常灵巧的运用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比如初次见面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就会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习俗。学生们都知道在中国,我们的见面方式是握手。那么在其他国家会是怎样的呢?在此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运用就体现得淋漓尽致。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就可以好好介绍一下不同国家的风俗人情。如:在日本和韩国,人们的见面方式通常是鞠躬,巴西人是亲吻,美国人是握手。再譬如吃东西的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在日本吃面条发出响声是有礼貌的,而在中国是不为大家接受的。在美国和法国,你不应该用手拿任何东西吃,哪怕是水果;而在印度吃饭是用手抓的。西方国家吃饭用的是刀和叉;中国人吃饭用的是碗和筷。西方人把盘子上的食物吃光是对主人的尊敬;而中国人却习惯留些食物以示“有余”。通过这些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实例教学,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就有了大致的理解。对往后的英语学习与今后的日常生活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2.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穿插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这一单元,就涉及到了中西方不同的节日与习俗。在讲授这一单元时,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如中国的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端午节(Dragon-boat Festival)和中秋节(Mid-autumn Day)。但是说到西方的传统节日,学生们了解的就屈指可数了。

怎样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西方传统节日呢?在本单元的课文讲解中,我就带领学生领略了传统的西方节日――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在中国是没有感恩节的。

如何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的理解感恩节呢?那就需要穿们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了。

两个节日有许多相似之处,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感恩节最初是源于人们对秋季食物丰收的感谢,在传统意义上是一个喜庆丰收、合家欢聚的重大节日;中秋节也源于对丰收的感谢,在中国许多地方有祭祀月亮,对月神表示感谢的习惯。时至今日,中秋节也是全家团圆,合家欢聚的重大节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与之相关的内容就容易的多了。

比如书本上说的日期(date),感恩节是每年11月的第四个 星期四;中秋节则是每年阴历的八月十五。再比如在这个传统的重大节日会有什么不同的传统食物(traditional food)?课文中就向我们介绍了在感恩节如何制作传统主菜火鸡(turkey);而我们的中秋节传统食物就是象征月亮的月饼(moon cake)。

在这一天人们会有些什么活动(activity)?在感恩节那天大多数美国人任然是通过在家里和他们的家人吃大餐来庆祝;在中国虽也有全家团聚的大餐,但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活动就是―吃月饼赏月。虽说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描述过程,但在讲解这篇课文时,我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让我的课更加的精彩。

3. 结束语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文化因不同而神奇。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教育工作者,传承与发扬文明是我们的职责。语言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英语教师便是这座桥梁的修筑者。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文化差异,巧妙穿插文化差异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让我们教师充满魅力。

篇7

关键词 旅游英语 修辞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

旅游业已成为一项飞速发展的重要产业,而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游客涌入中国,来了解,感受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外国游客一般是通过阅读旅游资料、观看图片简介及聆听导游对景点讲解来了解我国的奇观异景,而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外国游客在陶醉于美景时,不仅使感官上得到满足和享受,更重要的是感受异国他乡的历史文化。然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某些方面成为旅游的障碍,由于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和文化视角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文化碰撞”。由此看来,进一步提高旅游资料翻译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旅游英语翻译中修辞差异和文化差异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 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修辞差异

汉民族具有综合型思维方式,注重整体和谐,修辞手法喜用横向铺叙、层层推进的句式结构。而西方民族审美情趣看重简洁,所谓“Brevity is the soul of the wit.”(言贵简洁),句子结构倾向于主次分明、层次分明,这与他们注重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分不开。由此可见,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审美情趣的不同,必然形成汉、英两种语言在修辞方面的差异。

(一)重复结构

重复结构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排比句现象,汉语、英语里都有。排比句通常采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语义相联、语气连贯的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达到“壮势”、“达意”的目的。但汉语和英语的排比结构有很大区别,汉语的排比结构不仅强调齐整美,而且强调反复关,共同词语反复出现,这种排比辞式齐整是汉语重复结构的重要标志。反观英语的排比辞式,“英语的排比一般只强调结构上的整齐匀称”而不刻意于共同词语的反复出现。两种语言不同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一斑。比如的一句名言:“我们说,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宣传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其译文为:“ We answer that the Long March is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the annals of history, that it is a manifesto, a propaganda force, a seeding-machine.”试比较中文与英文,在原文中“”一词反复出现了三次,而在译文中这一词仅出现了一词,其余用代词it 来指代,这是因为在英语中代词的使用频率较高,对于汉语中反复出现的名词用代词取代可以使译文更简洁。

(二)四字结构

“四字成语”和“四字格”是四字结构在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比如成语“星移斗转”、“南辕北辙”等。“四字格”是一种音调铿锵、排比连用、势如行云流水的修辞方式,如“中华大地,江河纵横,华夏文化,源远流长”,“烟火怒放,火树银花,灯舞回旋”等等。汉语的“四字格”行文的风格为形式整齐悦目,音调抑扬顿挫,语气连贯自然,这与汉语言行文讲究酣畅淋漓的审美情趣有关。但这样的修辞方式却有可能被西方读者误认为堆砌辞藻,华而不实,故弄玄虚,因为他们审美的情趣在于简洁、严谨。因此,在面对这样的旅游解说内容时,必须让学生对语义进行提炼概括、删减调整,以使译文语义简洁明了,比如峨眉山导游词中的一段:峨眉山月清凉皎洁,光华如洗,熠熠生辉,丝丝扣人。在旅游英语翻译中大多数采用副词或形容词来解释这些四字结构,这样比较符合西方的修辞审美观,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国游客对眼前的美景产生共鸣。

二、 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反映在语言中就是谋篇布局、修辞方法等行为习惯。旅游英语是一种应用性语言,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与游客之间的一种纽带和交流桥梁。旅游翻译主要是通过翻译让翻译后的旅游资料符合各种游客的审美情趣,起到传递信息、诱导游客、宣传当地文化等功能。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处理旅游英语中的文化差异是十分必要的。如“饺子”“粽子”“元宵”等食品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如果勉强将“饺子”译成“dumpling”,不仅后者意思要宽泛得多,而且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拉家常,其乐融融的场面的联想。“粽子”可以解释为“a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eaten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但是外国朋友不知道屈原这位伟大的楚国诗人,不知道龙舟节的来历,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那天吃粽子,粽子的内涵意义仍然没有被传递过去。例如,“作为炎黄子孙,还可以去拜谒离西安不远的黄帝陵”。译文:“Ifyou are of Chinese descent, you may pay tribute to the tomb of Huang di (Yellow Emperor), first Chinese emperor”。这则译文看似比较通顺,但稍留意便发现其美中不足之处。因为中国传说中,黄帝和炎是上古时期部落的首领(chief),而并非皇帝(emperor)。皇帝指的是君主制国家的元首名称之一。自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称皇帝。此后我国历代封建君主才称皇帝。译文中将“黄帝”译为“Yellow(下转第160页)(上接第131页) Emperor”或“First Chinese Emperor”并不十分合适。再如三月三节,可译为“San Yue San Festival (a festival that usually takes place on the third day of the lunar third month, when minority people, especially the young get together for folk song contest or making friends with each other )”。三月三节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一个传统阶梯,极具民族色彩。在阴历三月初三的日子,青年男女聚在一起举行民歌大赛,并借此交朋友。如果不加上解释性翻译,则外国游客很难理解其真正含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翻译旅游资料的时候,不仅要进行两种语言的转化和对比,还要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要注重文化的准确传达。

正如文章开头所述,旅游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并迅速发展着。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让人叹为观止的风景名胜的文明古国,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旅游英语资料承载着中国文化,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使命。因此旅游资料的翻译更应该从中西方文化和修辞差异着手,注重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运用合适的策略进行处理,采用各种翻译技巧,尽量使译文能够唤起游客的共鸣,更好地传播文化。

参考文献

[1]袁鑫.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旅游英语翻译.科技信息,2006(7).

[2]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中国翻译,2000(5).

篇8

关键词:多元文化;文化差异;中西方;护理差异

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现象和学科。护理学是一门边缘、交叉的学科,是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随着社会发展,护理学已逐步形成以人为中心,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从而逐步进行整体护理的学科[1]。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护理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现探讨比较如下。

1护理教育的异同

1.1培养目标护理教育培养的目标包括护理理念和护理能力等方面。西方多注重学生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实践、持续发展和合作等综合性能力及应对未来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全及职业价值观念,以人本主义思想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使学生具有一颗善良的心,秉承人本关怀对待每1例患者;中国的护理教育则注重从社会需要出发,以教育及培养为主,注重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具有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临床护理或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1.2教育理念西方国家护理教育的中心理念是关爱,注重以科学认识论为基础,课堂教学形式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中国的护理教育仍然停留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理念,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形式。明显可见的是,西方多以学科为中心、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及综合课程,其课程设置出现短程化、小型化的趋势,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创造性很容易调动起来;中国主要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式课程,多数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及课程中,自然科学及技术偏多,人文学科偏少,缺乏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人才的培养,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未知,敢于理论实践创新的精神不足[2]。

2护士职业态度的异同

2.1中国护士职业态度在中国,护士由于其临床护理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加之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较低,护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肯定和理解支持,倒班方式有损于健康、影响家庭生活等,而且护理工作要求精细化、严谨化、科学化和善于观察、分析、判断与解决,这就要求护士在工作中必须投入更多的体力和精力,这些现存和潜在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护士的身心健康,产生职业倦怠,因职业态度的缘故常常觉得很压抑,不能轻松应付工作上的冲突,不能正视自我职业价值,常有辞职不干的想法[3]。

2.2西方护士职业态度Breimaier等[4]研究表明,西方护士的职业态度倾向于较高水平,护士对护理工作有较高的认可度。护理专业学生(包括毕业生和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新护士)的调查显示,10个毕业生中有9个相信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应该是非常轻松或者是有些轻松,大学毕业生都是怀着同样的理想加入护理行业的,这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职业,他们的理想就是帮助别人;调查结果同样显示,临床实践后大部分学生还是同样积极,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对职业前景的展望非常乐观。

3护理现实应用的异同

3.1伦理道德医学护理伦理道德研究在许多问题上所体现的纷争,很大部分都可以由文化差异来解释。中西文化差异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主义、强调和谐共同的责任;而西方的生命伦理学建立在个人主义原则之上,强调个人权利。如在医疗护理决策方面,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个人与其家庭密不可分,多主张由家庭或者单位决定,而西方国家多认为应该由个人决定,即生命的支配权在于本人;又如,在对待身患绝症的患者知情权上,在我国一般不将病情告知患者,而是告知其家属、单位[5],而大部分西方国家则主张告知身患绝症的患者实情。

3.2护理管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主体意识,以重视并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为其特点,在护理管理方面主要表现为:重均同、轻个性的偏向,主张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会出现不同职称、年资、学历的护士承担相同的工作或同等责任等现象,形成较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价值观,讲究科学、民主,鼓励个人积极进取、勇于竞争,在管理方面则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管理的弹性化和护理工作安排的层次化,不同职称、级别的护士有不同的工作定位和责任。

4护理科研中的思维差异

人类思维方式可以分为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非理性思维或顿悟)两种基本类型,中国传统文化重直觉思维,而西方文化则尚逻辑思维。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重直观内省、轻实测论证,重直觉领悟、轻理论分析;而西方人注重科学、理性,重视分析、实证,因而往往借助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进行判断、推理[6]。由此,护理科研(论文)的设计上,中国人习惯于先交待研究背景、说明问题的原因,或提出论据再作结论说明自己的观点;而西方人一般则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看法、点明主题,再依次交待研究背景、条件、原因、论据或分析。体现在护理研究中:国内的护理科研以把握整体性、方向性的研究为主,学术文章范围大,而缺乏前瞻性;西方则更注重细节,科研立足于实践、以实用为基础,多是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5讨论

通过上述中西护理差异比较,可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护理有较大的差别,但它们之间并非是水火不相容、不可磨合的,两者各具特色,各有其长短,可取长补短。因此,我国的现代护理事业,在护理教育方面,要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具体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临床护理方面,在发扬优势的前提下,应完善评价体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护理科研上,要转变思维,及时了解国外护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向纵深化、前瞻性发展;在护理管理方面,要敢于突破已有的经验,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健全管理模式,博采众长,补己之短。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7.

[2]张凤,耿桂灵.跨文化护理理论在当代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2013,34(5):85-86.

[3]张浩,郭燕.护士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护理杂志,2012,29(9):38-40.

[4]Breimaier Helga E,Halfens Ruud J G,Lohrmann Christa.Nurses' wishes,knowledge,attitudes and perceived barriers on implementing research findings into practice among graduate nurses in Austria[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1,20(11-12):1744-1756.

篇9

饮食文化 文化差异 发展趋势

一、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和标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物质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中国人认为民以食为天,而且在衣食住行四个元素中,食是排在第二位的,可见其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重要位置。事实上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包括饮食文化。饮食文化非常的丰富精深,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领域。换句话说,饮食文化的发展在人类发展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纵观全世界,每个地区的文化背景在数千年的时间里趋于会合,经历了许许多多才形成了现在的文化体系,所以不同的文化产生了。饮食文化也是这样形成的。而且,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越来越多的西式食物在我国迅猛发展,得到许多追求时尚的年轻人的喜欢。与此同时,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也在潜移默化的变化着。

二、中西方饮食理念上的差异

中国饮食文化都源于东方营养这个教义。这个丰富浪漫的哲学影响中国人的生活至今。中国人所追求的是享受好味道,获得健康的身体。因此,中国饮食文化的观念就是美。而且这个美讲究的是一个意境,很难用言语去形容。这种意境源自于菜肴中产生的混合味道,事实上,它所体现出的最本质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尽管我们用“色,香,味,形”来表达意境,但仅这几项很难概括意境的所有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菜的名字也能体现出意境。比如说:“芙蓉鸡片”,其实“芙蓉”就是鸡蛋白,但是中国人把鸡蛋白比喻成芙蓉也就是荷花。因为在烹调后鸡蛋白就跟一个盛开的花朵一样。由此可见中国人即使是在菜名上也在追求着美。但是如果我们把这道菜翻译成英文,不能只是单纯的把“芙蓉”和“鸡”两个单词放一起,而是翻译成“slice chicken with egg white”。在让我们看看“霸王别姬”这个菜,翻译成英文就是“steamed turtle and chicken in white sauce”。很难去想象这个“霸王”是龟,“姬”是鸡。中国人在给菜起名字的时候经常会引用历史典故,这样菜名就达到了艺术的目的。还有一个例子,一个非常简单的菜“糖拌西红柿”,但是我们给它起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大雪封山”。

中国的饮食理念和我们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相符合的。中国哲学的显著特点是宏观的、直觉的、无形的和不明确的。中国菜的烹调方式更多的注重整体的协调性,也很好的体现出中国哲学的丰富辩证法。

同样的西方的饮食理念也符合整个西方的哲学体系。形而上学是最重要的特点。这个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力,但是相对的,也变成一个巨大的障碍物。比如说,饮食文化不可避免的被放到后面,到处都是形而上学的标记。西方饮食大部分都比较注重食物的原味,烹饪的主要方法也是炖和油炸。并不像中国菜肴一样把所有的调味品放在一起烹饪,而是把调味品铺放在菜上面。在节日当中,西方人比较重视餐具,原料的选择以及原料搭配出的形状和颜色。但是这些原料放在一起味道可能并不搭配,也不协调。

从另一方面来看,味道和营养都能体现出中西方饮食理念的不同。

1.中西方饮食营养均衡概念的不同

西方人的饮食是非常理性的,西方人把饮食作为一门科学。他们把更多的重点放在食物里营养所起的作用。所以在西方饮食中营养被作为最高的指导方针,特别是追求营养成份,比如说要合理的搭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其他无机物。每个食物中所摄入的卡路里的量也被考虑到。甚至是所有的营养成为能否被吸收,是不是有副作用也在考量范围之内。所有这些构成了西方饮食学问,而色香味就被放在之后考虑。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很多西方美食都是尝上去都一个味道,但是饮食科学告诉他们为了营养也要去吃。在“美食王国”法国,在饮食方面很多时候跟我们的文化很接近。但是一旦跟营养挂上钩,中法两国的饮食理念就又拉开了距离。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现代饮食理念出现,人们更多的侧重于健康和减肥。开始追求少盐、少油,使用新鲜的原材料。在烹饪中保持内在固有的营养和味道,所以开始食用新鲜的蔬菜。也就是说,侧重于营养可谓在西方无孔不入。

事实上在中国饮食中营养是最大的问题。尽管我们已经很重视食材的处理,但是为了遵循口味的第一原则,导致很多的营养在烹饪过程中流逝了。现在我们的厨师加入世界饮食业的竞争,如果不考虑到在好味道的同时能够保有食物的营养价值,很难在竞争中取得先机。

2.中西方饮食味道概念的不同

为什么中国菜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呢?答案就是味道。我们总是把好味道作为首先考虑的要素。人们经常说:“人们以食物为生,但是味道凌驾于食物之上。”如何烹调出好味道取决于调味,那就是说原味的食物放在一起加热,加入各种调味品,各种事物和调味品相渗透结合,最后产生非常和谐的味道。一个菜的颜色和样式并非固有的,但是味道是固有的。在注重固有的味道同时,也会调整菜肴的形状和颜色来达到意境美的境界。这个是中国饮食的最具代表性的饮食理念。在中国,吃不仅仅是为了饱和获取营养,有些时候我们饱了,但是还是想要去吃更多的东西。为什么呢?是因为对美食艺术的赞赏和享受美食好味道的诱惑。

但是在西方饮食中,味觉仍然不是第一要素,还是注重营养。西方饮食经常会启用冷的食物,喝加冰的饮料。但是过冷的东西会使得舌头的味觉神经失去品味的感觉。带着血丝的牛排、新鲜的蔬菜、水煮西红柿,尽管很有营养,但是却缺少了美味。并且在烹饪西方厨师很少加入味精,由此可见西方人忽略味觉而注重营养。

三、菜肴的标准和随意性

为什么中国食物有这么多种口味,而西方的食物永远吃上去都一种味道呢?那是因为中国菜肴的随意性和西方菜肴的标准规范。

1.西方食物的标准化

因为西方人更多的注重饮食科学和营养,整个烹饪过程都严格的遵循食谱,就像是在做实验一样。所以牛排的味道从纽约到旧金山都是惊人的相似,配菜也仅仅是土豆、生菜。除此之外,烹饪过程中每一样食材和调味品的计量都会精确到克,烹饪时间也精确到秒。难怪曾经有人说西方人的厨房就像是化学实验室一样。

2.中国菜肴的随意性

中国菜肴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不仅是因为每个菜系都有着自己的口味和特点,就算是同一个菜,不同的厨师和配菜也会烹调出不同的味道。即使是同一个厨师烹饪同一道菜,他也会根据食用者的不同身份去调整口味。

四、中西方节日食物

在现在,很多的西方节日被中国人所接受,同时很多西方人也逐渐开始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却不见得了解中国的节日食物,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各有特色的食物。

1.传统的中国食物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前辈留给我们很多的传统节日。每个传统节日都有比较有特色的食物。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一般来说春节里的食物都有着非常好的寓意。比如说北方人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就是饺子,因为饺子的外形看上去像元宝。人家通过吃饺子来象征来年可以赚更多的钱。还有就是饺子里面会有馅儿,人们把馅儿比喻成自己美好的愿望放进饺子皮里。过年的时候人们会在饺子馅里放硬币。如果有人吃到这个硬币,就寓意着来年会发财。在南方,人们会吃米糕,米糕寓意着节节高升。

春节中的重头戏就是吃团圆饭。家庭中每个成员无论身在何方,都会在春节前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在团圆饭中,有一道菜是必须的。那就是鱼,在中文里“鱼”和“余”的读音是相同的,意思就是一年到头家里还有剩余的钱去花。还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是中国的端午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吃两样东西――粽子和咸鸭蛋。吃这两样食物的传统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特别是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几乎所有的中国传统节日的食物都寓意国家和人民有着美好的未来。一些节日来源于中国的古代神话,一些则来自于中国的一些旧习俗。而西方很多的节日都是跟宗教有关的。

2.传统的西方食物

众所周知,西方节日中,圣诞节是最重要的节日。家庭中的所有人都会聚集在一起吃圣诞食物:烤鸡、烤火鸡、烤土豆、培根、香肠、洋葱汁、肉汁等作为头盘。一般甜点都是布丁,这个是混合了牛脂,干果和白兰地一起煮的。通常在11月份就会在家里准备,做的时候家里所有的成员都会轮流搅拌这个混合物,然后许下美好的愿望。还有肉馅派也是都会准备的,把面粉皮混合苹果、葡萄干、樱桃和牛脂一起放入烤箱烤出来的。这些都是传统的节日食物。西方的每个人都喜欢圣诞节,因为这是个充满聚会和礼物的节日。

感恩节是为了表达感谢的节日,家族里所有的成员都会聚集一堂一起享用美食。在这个节日里大家都会准备烤火鸡、南瓜派、玉米等。

五、餐桌文化

中国受到儒家思想数千年的影响,而西方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在餐桌文化上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比如用餐时的举止、餐具、用餐惯例和位置的安排。

1.用餐礼仪

中西方不同的用餐礼仪主要是受到不同的民族特点所决定的。

在中国,无论是什么节日,无论庆祝的目的是什么,但只有一种形式的庆祝方式。那就是大家围坐成一桌。圆桌代表着相互依存和谦恭。菜肴被摆放在桌子的中间,不仅仅是为了品尝食物,而是作为一个交流的媒介。人们会不断的敬对方的酒,相互夹菜,互相邀请对方多吃点。人们在餐桌上体现出尊重和礼让的优点。尽管从健康卫生的角度出发,这样的餐桌礼仪有明显的缺点。但是这个更为符合我们民族普遍认同的大团圆的结局。

在西方的宴会中,尽管食物和酒都很重要,但这都是陪衬。宴会的核心是为了友谊。人们会为新来的邻居准备各种特色的美食,以此来增进大家的感情。西方人很盛行的宴会形式是自助餐,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在自助餐会中,所有的食物、饮料和甜点都被展示出来。人们选择他们喜欢的,最重要的是不需要一直坐那享用美食,更利于相互交际。这样的方式也体现了西方人更尊重个性和自我。

2.餐具

中西方饮食中的餐具有非常明显的不同。众所周知,中国人乃至于很多亚洲人都会在用餐中使用筷子、汤勺和碗。但是西方人大多使用碟子、刀和叉。筷子和刀叉是东西方餐具的代表,分别影响着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东西方人们不同的智慧。

3.用餐惯例

在中国的正式宴会中,上菜的顺序是非常重要的,按照冷菜、热菜,最后是主食和水果。在正式场合使用筷子也很讲究,在宴会开始前,每个人的一套筷子和汤勺等要事先准备好。除此之外,不要用筷子敲击器物,不要把筷子叉在菜或饭里,不要挥舞筷子,也不要去舔筷子。这些都是不礼貌的行为。汤勺是用来喝汤的,当不用的时候应该放在碟子里,而不是直接放在桌子上。在用餐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用到牙签,用牙签的时候应该用手或者餐巾遮盖一下。

在西式餐饮中,刀和叉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当然也免不了有一些礼节。比如说,不要太粗鲁的去切食物,特别是不要在高雅的西餐厅发出很大的声音。当叉不小心掉到地上的时候,让招待帮你换一个而不是去捡起来重新使用。刀基本都是放在右手边,叉都是放在左手边。当我们停下来的时候,应该把刀叉八字形的放在碟子上,而不是一边放一个。这样就意味着吃完了,招待就会来收走你的碟子。还有一点要很注意的是,刀叉不要直接放在桌子上,特别是不要交叉的放在桌子上。

在西方的宴会中,主人只会把菜放在客人的面前,接下来客人就自便。但是在中国很不同,主人会不断的邀请客人多吃点,但是不要去夹离你较远的菜。在饭桌上聊天,最好跟临近的人聊,不断越过临近的人去和距离远的人聊天是不礼貌的行为。

4.用餐位置

在中国,用餐的时候会花很多心思去安排位置,因为座位代表着很多难以言语的意思。西方人也很重视用餐位置的安排,但是和中国有着不同的习俗。

在中国的宴席中,古老的中国道德标准决定了地位比较高的或者是年纪比较大的人应该坐在主位。大致来说,最尊贵的客人应该坐向朝南的位置,或者是朝向大厅里门的位置,我们把这个位置成为主位。中国经历了很长的封建社会,在宴席中或多或少的缺少对女性的尊重,甚至有的地方都不允许女性出现在宴席中。

在西方,人们通常把女士优先作为他们的座位安排标准。大多是会安排主人和女主人面对面,尊贵的女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左右两边,其他的按照时针的位置一个挨一个的坐着。还有两点是要注意到的:第一夫妻的位置应该安排在同一边,第二男性的位置是按照地位来坐而不是年龄。

六、结论

传统的中国饮食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中国人,我们很热爱我们的传统美食,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但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可避免的很多西式美食在中国蓬勃发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家都感到非常的新奇,另一个原因则是用餐环境非常的安静和浪漫。很多的情侣,朋友或者是生意人很喜欢这样的就餐环境去吃饭聊天。即便如此,传统的中国饮食仍然不容易改变。

社会在发展,饮食文化业也在发展。发展的趋势就是越来越融合和协调,无论是东方美食还是西方美食都有美好的未来。而且在中国发展的西方美食必将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西方饮食。

参考文献:

[1]APA Publications.欧洲大陆(第二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邱国珍.中国传统食俗.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3]吴斐.英国社会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篇10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思维方式 礼貌 原则 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为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人们常常使用某些方法和手段对语言进行调节。礼貌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在实际交际中必须遵守的一种准则。无论中西方,大家对于礼貌都十分重视。但是在交际中,由于大家对礼貌的理解不一样,表达礼貌的方式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西方迥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差异,作为深层次隐性文化的民族思维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语言形式。

思维方式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主要涉及语言、艺术、历史、哲学、美学等各个领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刘长林(1990)认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那些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对待事物的审美取向和公认的观点,就叫做该民族的思维方式。”王颖(2011)则认为:“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的双层结构,其表层结构表现为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这包含着人的情感、意志和潜意识等;而其表层机构的外观表现就是我们熟知的语言。”思维方式不仅影响文化,而且影响着各种语言现象。

一、国内外最早的礼貌原则研究成果

礼貌原则最早是在西方社会形成体系的。他们对于“礼貌原则”进行了很多评论,并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学说。

“Cooperative principle”(合作原则)最早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H.P.Grice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因此,他提出了会话中的“Cooperative principle”。其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l)量的准则(quantity);(2)质的准则(quality);(3)切题准则(relation);(4)方式准则(manner)。这个原则有很大的解释力,但是不能说明在语言交际中人们为什么要有意地违反会话规则而以含蓄地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1983年,Leech提出了“Politeness principle”(礼貌原则),其具体阐述准则为:(1)策略准则;(2)宽宏准则;(3)赞扬准则;(4)谦虚准则;(5)赞同准则;(6)同情准则。Brown,Levinson也提出了face-saving theory(面子理论)。他们首先设定参加交际活动的人都是典型人,即“一个具有面子需求的理性人”,典型人所具有的“面子”即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它分为消极面子和积极面子两类。

西方学者对礼貌原则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是他们主要以英语为起点,普遍性不够,对于其他语言很难有说服力。因此,我国学者顾曰国先生(1990)在借鉴了西方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国土壤,根据中国特有的文化特点和价值观念,将礼貌原则归纳为尊重(respectfulness)、谦逊(modesty)、态度热情(attitudinal warmth)和文雅(refinement)。后来他又提出了如下的汉语文化的礼貌准则:(1)贬己重人准则;(2)称呼准则;(3)文雅准则;(4)求同准则。

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礼貌原则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交际中,交际双方从各自认为的礼貌方式出发,善意地、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是却经常遇到很尴尬的情况,这就是深层次的思维方式在起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思维方式着手研究对比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为中西跨文化交际提供帮助。

二、礼貌原则在中西语用中的不同及其同思维方式的关系

在中西方语言中,有着大致相同的语言现象,如礼貌用语中的称呼语、赞扬用语、恭维用语和感谢用语等。本文从中西的思维方式差异来对比以下这些礼貌用语的不同。

1.英汉称谓礼貌使用的不同

(1)英语中无论指称自己和他人一般只用通常的名词,没有特殊的前缀,如:my home(我家),his sister(他妹妹),而汉语则侧重于贬己尊人,指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事,用谦语,如“卑”(卑职)、“敝”(敝姓);指称他人或他人有关的人事,则用敬语,如“令”(令堂、令尊),等等。

(2)称谓家中亲属时,英美人倾向于使用名字直接称呼,而中国人大多习惯用亲属关系来称呼家中亲属,如“大姐”、“小舅舅”等。在称呼中还进一步区分是父方亲戚还是母方亲戚,年龄要比父母大还是小,如:“伯伯”、“叔叔”等,而英美人却无此习惯。西方人对于汉语的称呼语常常感到很头痛。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西方人善于开拓进取,利用资源。同时,由于基督教的洗礼,他们讲究人生而平等,认为平等对待任何人正是对人坦诚、尊重他人的表现,所以他们推崇平等一致的人际关系。对于他们来说,“人为本,名为用”,名字是一个代称而已,没有任何其他意义。相比较而言,中国受到儒家思想几千年的熏陶和教育,“尊名分,讲人伦”,交往时特别看重社会地位,讲究礼仪,有着几千年的“上尊下卑”的礼貌习惯,所以中国的称呼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称呼而已,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国的集体主义取向推崇“和”,更多的是考虑别人怎么看、怎么做,这样的思维方式表现在语言中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称呼方式,别人在尊位,而自己在卑位,因而中西在称谓系统的礼貌使用上存在着明显反差。

2.英汉中礼貌的称赞及回应的不同

每一种文化中都普遍存在着称赞及回应,但由于文化内涵的不同,礼貌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1)在英语中,当面称赞女士外貌或服饰是礼貌的,而在汉语中却被视为不当之举。这样的称赞在汉语文化中是折损了听者的面子。我曾经在汉语课堂上遇到一个场景:留学生在练习用“越来越……”造句的时候造出了很尴尬的句子,其中一个德国留学生说了一句“老师越来越漂亮。”,后面的留学生们就开始效仿,“老师的皮肤越来越好。”“老师越来越帅。”,等等。这些句子当然都是没有语法错误的,上课的老师知道这是留学生们表达礼貌的方式,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不同,可是对于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来讲,虽然老师口头上回答的是“Thank you.”,但在内心深处还是觉得接受不了,总认为在课堂上这样讲话很伤面子。

(2)英汉面对对方的称赞的礼貌回应有所不同。在英语中,如果夸奖女孩裙子漂亮,她一定会大方承认,觉得说话人表扬了自己,肯定了自己的眼光。可是中国女孩子往往会回答说:“不,不,只是一条普通的裙子而已。”这样的回答来说才是礼貌的,会给别人留下一种谦虚的印象。

在个人主义取向的观念影响下,西方人强调个人的作用,敢于承认事实,以事实为依据。同时,在思辨性思维的作用下,交际中多注意谈话的内容和实质,不注意外在的表现,说话直来直去。同时,他们的感情十分外露,表达方式也比较直接,但是这样的方式对于生性内敛的中国人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群体主义取向使得人们讲究群体的力量,在集体中也看重和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所以中国人并不喜欢当众表现自己,即使是优点,也喜欢轻描淡写地讨论,绝对没有西方人那样浓墨重彩的表现方式。

3.英汉中对他人表示感谢的礼貌方式有所不同

(1)在受到别人帮助表示感激时,英语文化倾向于肯定对方的付出以表谢意,如“Thank you for your great help.”,而汉语文化中倾向于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以表歉意,如“很抱歉给您带来这么多麻烦”。

(2)在家庭内部成员的道谢方式上也存在不同。西方的家庭成员之间,无论是谁接受了帮助都要表示感谢,而中国家庭成员之间很少说表示感谢。

西方人热情开朗,感情外露,同时亲人间界限明确,家庭观念较薄弱,家庭成员之间也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即使是亲人也要“明算账”。相比而言,中国人少说感谢,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比较重,认为大家都是一家人,没有必要把感谢挂在嘴上;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天性保守,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强调一种“尽在不言中”的感觉,打破了这样的美感,反而显得关系生疏、不亲近。

4.英汉邀请礼貌和回绝表达存在不同

西方人在邀请别人时往往简单而直接,如美国人在邀请别人时会说:“我明天晚上有个聚会,如果你想来就来吧。”如果对方想去就会直接接受,如果对方拒绝,邀请者也通常不会发出第二次邀请。可是相同的情况发生在中国人之间就不是一次邀请就算邀请了,邀请与被邀请就像是打太极一样,讲究你来我往,往往要经历好几次邀请和推辞才算邀请结束。这是因为在汉语文化中,面对“邀请”这种表示好意的行为,受邀者从来不会第一次被邀请就直接接受,那样会显得过于急切,是不礼貌的;反复推辞几次才是礼貌的行为。而邀请者也不能在第一次被拒以后就停止邀请,也一定要反复邀请几次,以示真诚。

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线型思维,他们的说话方式表现为直截了当,简洁明了,干净利落,认为这样直接的方式就是礼貌,拖拖拉拉既浪费时间,又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型思维,说话方式表现为迂回曲折,九曲十八弯,直接邀请表现得太迫切,不符合中国人含蓄的习惯,让人难以接受。

三、存在差异的原因

中西礼貌原则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思维方式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标准和语言习惯。“思维方式是一种深层次的隐性文化,它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已经深入到民族语言之中”(王治理,2008)。语言取决于思维,特定的思维方式造就了特定的语言方式,不同民族的思维差异也就导致了不同语言的差异。

西方的思维方式以个人取向为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强调与众不同、独一无二,完全不依赖别人而存在。同时,他们的思维还表现为直线型思维和分析型思维。直线型思维讲究直接,绝不拖泥带水,分析型思维讲究实证考察。这样的思维方式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语言系统。因此西方人表现礼貌也非常直率、大胆且实际。

中国的思维方式以集体主义趋向为主,家国观念很强烈,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分子,虽然也承认个人的力量,但是更看重集体中的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国人非常注重面子,即使要否定对方,也一定要先表扬听话人的优点,在不伤及听话人面子的情况下委婉地提出缺点和改正意见,否则就是不尊重。同时,在螺旋形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中国人对于要说的话、表达的思想总是进行铺垫、渲染、解释、修饰等,表现在邀请语中尤其明显。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思维方式对于中西礼貌原则的影响很大,同时也影响着语言的其他方面。礼貌原则源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礼貌方式。在当今的跨文化交际中,虽然我们面对西方人的称赞会笑着回答“Thank you.”,他们对于我们的表扬也会说句“哪里哪里,您过奖了。”,但是,这些都只是最表层的文化现象,任何语言都是深层的文化,仅仅了解表面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深层次地了解了语言现象的根源才有可能更好地处理好不同文化冲击下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更好地避免文化碰撞、交际失误和人际冲突等问题,使得交际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

[2]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3]易洪川.汉语的礼貌原则与交际文化[J].语言研究与运用,1991,(8).

[4]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