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 管理现状 启示
一、问题的提出
日本是世界上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社会发展中受惠于职业教育最多的国家之一。尤其在科学技术颇受重视的今天,职业教育为日本经济腾飞发挥了“助推器”的作用。日本国内研究者对此清楚地认识到:对于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除了开发人力资源别无选择。因而,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努力使全体人民从少年到成人都掌握职业技术能力,一直是日本的优先战略。
日本职业教育成功的发展历程离不开多样化、市场化的经营管理体制。仅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民办学校占很大比例,以国立、公立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招生数在占高等教育总数40%的高等职业教育中总数不超过5%。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把高等职业教育推向市场,因为就高等职业教育领域而言,国家不可能完全包揽下来,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但是公立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与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怎样进行分工,在这一问题上,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中等后教育不论公立还是民办,教育目的、教育内容都不够明确,全部用“高等职业教育”一词涵盖,并试图用一种模式去管理,这就会出现种种问题,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差异巨大,但两种学校所涉及的教育领域却是难以区分,难免会造成“一人生病,大家吃药”的局面。
针对上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出现的“大包大揽”情况,下面仅对日本学校内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进行系统介绍,以便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参考。
二、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管理与发展状况
日本人具有很强的职业教育精神,这种精神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职业教育的培养。其中学校内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主要包括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专门学校。
(一)高等专门学校。
高等专门学校是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实施5年一贯制教育的高等学府。此类学校男生占90%以上,专业主要有工业、商航、电子三大类,目标是培养面向工业的操作技术人员,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艺,培养职业所需的能力。高等专门学校以国立、公立为主。学生入学年龄小,重视学生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通过重视体验型的早期创造性教育,使学生具有以科学性知识为背景的专业技能和通过体验掌握的知识。学生毕业时授予“准学士”学位,就业率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严格的管理,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和技艺。
日本高等专门学校以教育教学管理严格而著称。在学习管理方面,考试(包括补考)比较严格,每学年每1000名学生中就有35―47人留级、4―8人休学、9―13人中途退学。入学学生5年后毕业率只有82%。因为高等专门学校都为小规模学校,学校平均人数为351(男291,女60),每学年只有70名左右学生入学,这更有利于高等专门学校在生活管理方面严格细致。最有特点的是所有学生均住校,早晨7点起床,做早操,舍监点名,下午5点到6点舍监再次检查。从日常教学管理看,高等专门学校不同于大学,学校实施的是类似于高中的管理,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对学生的管理非常严格,学生自主自由度较低。此外,高等专门学校还有种种管理规则,例如定期与学生家长交流等也是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所不同的。
(二)短期大学。
日本的短期大学以高中毕业生及同等资格的人为教育对象,修业年限2―3年。其任务是为高中毕业生提供普通的和专业的高等教育,培养产业界所需的中级技术人才。短期大学在战后日本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土壤中发展独具特色。其一是女性化,学生中女性的比例在90%左右;其二是私学化,私立学校占90%左右。短期大学主要针对女性,以人文教养为主,并兼有职业教育内容,学生毕业时授予“短期大学士”学位。
由于短期大学90%是私立学校,因而管理起来更具自由度,学校具有自主发挥、竞争的空间,更多地关注学生需要、社会需求,实行开放化管理。但是国家对这种自由活动进行全面彻底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控制学校的发展方向。因为评价的“基准”是由国家或者行政当局掌握的,所以尽管是间接的,但国家可以让短期大学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
(三)专门学校。
凡开设有面向高中毕业生及以上学历水平者的专门课程的专修学校称为专门学校。学制1至3年不等,通常为2年,是以培养学生就业和实际生活所必需的能力,以及提高文化教养为目的的教育机构。另外,专门学校还设有面向初中毕业生及以上文化水平者的高等课程和不要求学历、年龄的一般课程。学生毕业时获得“专门士”学位。
专门学校以私立为主。2006年,日本有2996所专门学校,其中国立的11所,公立的194所,其余均为私立学校,私立比例高达93.1%,学校规模比较小。专门学校依赖市场机制运作,设置标准较为宽松,在管理上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在教育内容及方法上具有实用性和多样性。学生在专门领域内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经验,因而能主动适应多样化的社会教育需求,就业率居高不下,成为日本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专门学校针对自己出现的问题,依据相关部门规定实行自我管理,规范市场行为。
三、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启示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较为单一,各类职业教育学校的比例、结构还不合理,培养目标也不十分明确。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完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
明治后期,日本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事实证明,健全的法制体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多年来,日本不断根据社会及学校的需求制定和修改职业教育相关法规,具有以下特点:“基本法”与“普通法”相结合、“法令”与“政令”相结合、“基本法”与“补充法”相结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法规管理体系。我国1996年《中华人名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不仅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据,而且向职业教育的依法治教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而职业教育是一项庞大复杂的教育,层次多,涉及面广,其发展不可能只靠一部纲领性的文件就可以规范诸多具体行为,必须有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才能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办学形式多样,分工明确。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仅就学校内教育就有三类学校,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专门学校。国立、公立与私立各有所侧重,它们之间既有竞争,又有较为明确的分工,公立学校侧重于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或者社会急需领域的职业人才培养,以高等专门学校为主,教育教学管理严格,为社会培养技术精湛的人才。而私立学校则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它们根据更广泛的人才市场的需求,以及日本社会乃至家庭、个人的需要展开教育活动。在私立的各类型学校之间也有一定的分工。设置基准较为严格的短期大学侧重女性的教养教育,以及与女性相关的职业资格教育,而设置基准宽松有较大自由的专门学校则没有性别侧重,专业也更为广泛,但总体倾向于第三产业。
(三)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作出变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作出了与之相应的变革。例如,人们日益追求高学历和女性逐渐参与到劳动大军之中,短期大学纷纷向四年制大学升格。到2006年,国立短期大学停止招生,2007年只剩下了2所学校,2008年国立短期的使命结束。同时,面对技术革新的加快,成人职业教育要求增多,在政府的推动下,专门学校开始从专注高中毕业生市场,逐渐向兼顾成人终身教育的方向转变,在成人职业训练领域开辟新的市场。
参考文献:
[1]王帅.战后日本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上的三点变化[J].职教论坛,2007,(6).
[2]胡国勇.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陶蓓.日本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趋势分析[J]. 职业与成人教育,2006,(6).
篇2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089-04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科学技术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全球的经济结构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大系统中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必然受此影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然而,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整体发展水平却成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瓶颈”,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同时也制约着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潜力。因此,重视和加强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研究,对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和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意义
信息化素养是信息社会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更是职业教师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执行者的教师,其信息化素养体现为对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的适应与操作能力,对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开发、组织与优化的能力,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等等。培养和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高等教育为信息化社会培养创新人才,贯彻终身教育思想,促成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而必然选择的一条发展道路。教育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必须具有获取信息的强烈意识,具有对信息好坏进行评判的分析能力,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操作方法,对各类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设计和开发的能力,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较广泛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从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效益,帮助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获取知识、增长才干。
(二)教学质量提升的需要
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个人素质结构直接关系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高低、信息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因此,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将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在当今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时代,教学质量始终是我们强调的重中之重。
(三)科研水平提高的需要
科学研究是高校获得持续发展,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任何教育改革最终都需要教师去落实。高等职业院校要获得持续发展,保持旺盛生命力,其教师必须要成为研究型教师。教育改革要得以实施,就必须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使其成为研究型教师。然而,我国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科学研究的基础较为薄弱,教师的科研水平亟待提高。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可以使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教育和科研过程中全面、广泛、熟练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从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内涵
信息化素养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构成。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主要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也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持,整合教育技术手段的教学能力。它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观念、内容、组织、技术、模式、环境、评价等一系列教学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与创新,从而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其内涵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一)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的洞察力、敏感性、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是
们对信息能动的认识和反映。人们信息意识强弱主要体现在能否很好地利用所处环境中蕴藏的各种信息。提高信息化素养的关键是强化信息意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和工作中各种问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要对教育信息化、信息社会、信息化素养等有正确的理解;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认识到获取信息资源对教育工作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意识到学习、教育或者科研工作等问题能够通过获取信息来解决,并且这种信息获取与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大不相同。所以,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
(二)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指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信息搜集的方法及对信息的预测、分析、利用的知识等。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对信息的吸收和利用体现了其信息知识的丰富与否。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要有足够的信息知识和较强的信息利用能力,才能做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需要具备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知识。现代化教育技术理论知识主要涵盖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各种教育媒体的使用方法与主要特点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与作用等基本知识;信息化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以及信息化软件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方法和过程等。
(三)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获取教学资源后要能结合本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教学工作的需要,开发制作出有利于开展教学、丰富课堂、培养技能的教学软件,使学生能更加容易地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具有多维的信息能力,即教育媒体的基本操作技能、信息技术的基本利用技能、课堂教学与多媒体课件的整合技能、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技能、教学设备简单故障的排除技能、多媒体教室的驾驭技能等。同时,要具备六方面的信息化素养,即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输出能力等等。
(四)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道德
所谓信息道德就是指涉及信息开发、传播、利用和管理等方面的道德准则和要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关系。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道德素质才能做到为人师表和以身作则。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信息责任意识,能够理性地选择信息,保证向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传递信息的思想性与科学性;要重视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道德意识,维护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不可分割的整体。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路径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要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在信息化进程中更好地扮演教师的角色,更好地担当起教师的责任,以期培养信息化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素养。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几方面培养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一)强化信息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培养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前提条件是改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传统思想观念,强化其信息意识,培养其对信息的敏感度。信息化素养这一指标在传统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结构中一直被忽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高等职业院校领导、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信息意识尚未到位。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角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发生了转变,但还是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有些高职院校教师甚至缺乏信息学的基本知识,对信息不敏感,信息思维能力不强,对现代教学手段不会使用,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和成效低下。因此,在信息化时代,重视强化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意识,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营造良好环境
良好的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要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需要同时搞好软件和硬件建设,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优良环境。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为课堂教学配备各种常规的教学媒体,为教师提供足够的并且使用方便的多媒体教室,为教师配备足够多并能
与因特网相连的计算机,使之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师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应用网络,为他们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信息源和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使他们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使用网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能力的提升提供便利条件。良好的网络环境只解决了信息传播的载体问题,要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还必须解决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问题。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还需要建立多媒体资源库。资源库的组成要包括音频素材库、课件库、案例库、基础教育资源库、习题库和vod视频点播等系统。高等职业院校还应配置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购进必要的软件和教学资料,建成适应高职教育教学的教学资源库。
(三)制定规章制度
要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从制度层面对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作出规定。
首先,各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师信息化素养能力培训方面应该建立明确的制度。高等职业院校可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情况邀请信息化方面的专家来校开展培训和讲座等,具体培训内容可由各高等职业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但要有相对稳定的工作规章制度,并且要严格执行。
其次,各高等职业院校要定期更新、修订培训的内容。在确定培训内容时,要依据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教学的要求进行整合式培训。同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更新速度快,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进行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应该经常更新。
最后,培训要有的放矢。在培训前应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评定,在此基础上,根据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能力水平和教育教学需要科学地确立培训目标,设计有效的培训方案,制定相应的分级培训大纲,进行分级培训。
(四)完善激励机制
要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还应该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评价激励机制,促使整个教师团队产生应用信息技术于教学实践的外部动机,调动广大教师的应用积极性。对于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的教师,高等职业院校应予以鼓励,要坚定教师对信息化教育教学技术的学习信心和不断深入探索的精神。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评价应多以肯定、鼓励的方式给予积极引导和激励。高等职业院校可鼓励骨干教师积极开发网络课程、制作教学课件、建立个人教学主页,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教师应用信息化教育教学情况与教师工作总体考核结合起来。同时,可把取得相关的教育技术培训证书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入职、晋职、晋级的重要考核条件,对于不接受教育技术培训或培训未合格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不得评优评先以及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虽然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目标的实现需要较长的时间,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促进手段。
(五)参与科学研究
教育信息化试图把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从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上解放出来,但传统教育制度仍把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束缚在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上。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学内容无论在内在结构上还是在外在形式上都有所变化,教学手段也愈加科学和高效。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积极参与有关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课题的研究。这样做有利于帮助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充分利用在教学一线从事教育教学的有利条件,拓展研究思路,积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向前快速发展。当然,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也将鞭策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多地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
高等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制高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要想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主阵地上取得最终的胜利就必须占领这个制高点。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刻苦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上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婧.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关键[j].江苏高教,2004(4):109-111.
[2]马淑芳.对高职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方式的构想[j].教育信息化,2006(6):69-70.
[3]王丽娟,吴陈.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评估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3):102-103.
[4]罗辉.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2):15-17.
[5]翁国秀.论信息时代的教师信息化素养及其培养[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2):150-152.
[6]王玉明.试论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4(2):21-24.
[7]王威扬,刘庆治.论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2):86-87.
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学业教育;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12402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2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上升到推动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地位,并强调要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创新职业教育模式。面向未来,我国要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设置教育路径和促进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时,应如何平衡学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这两个核心要素,经常是“两难抉择”。
1 学业与职业相互融通
实践中,学历教育倾向者认为可以把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简单嫁接与复制到高职教育中,片面追求学业化,过分重视基本知识理论的传授,培养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不会实际操作;而另一极端的表现是“唯技术技能”,认为高职学生应重视现实就业能力的技术能力的培养,对单一技能的过度强化训练,而过度削减甚至取消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积累过于简单化,办学层次向中职教育下移。因此,高职学生在毕业时存在“两不像”的普遍现象:因缺少本科生的较高的学历素质,文化素质偏低而不像大专生;因没有具备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专业技术和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弱而不像高技能人才。
与高等本科学历教育不同,高职学生的学业,着重于丰富的学术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所培养的职业能力也不仅是限于某个岗位工作所需的,而是多方面能力和各种素质的综合,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等。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层次,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此,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释:一是基础文化素质层面,高职学生专业发展的平台是高等教育,学校应按照“学科群”的特征设置相关课程,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广博性;二是专业理论层面,为适应高新技术发展和创意研发的需要,强调能力与技术水平并重,能够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并且了解最新的专业成果;三是专业技术层面,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专门人才,不仅要掌握所从事的岗位内的最新技术,精通所从事的岗位需要的技术业务,而且还能独立处理生产一线的复杂技术问题,此外,还具备结合专业开展一定的技术研究开发的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由此可见,学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交汇点是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学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只有统一协调发展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兼顾学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使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2 如何促进学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1 根据市场需求改革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要紧盯市场,及时通过行业交流、企业走访、劳动市场调研等渠道,了解各行业的就业状况和人才需求变化,了解他们所需人才的技能、素质特点前瞻性地判断和预测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及时、动态地调整专业方向。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专业结构和办学规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急需专业,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急需人才。对于人才市场不需要的、学生就业困难的专业应考虑逐步压缩招生量;对于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要扩大招生量。调查本地区经济和行业的发展进程,按照专业设置的客观性原则,结合本校的办学条件和发展规划,充分发掘自身和社会的办学资源优势,以面向行业的专业为基础,努力拓展面向区域的专业。坚持加强有针对性的实用性强的专业设置,整合专业资源优势,优化改造专业结构,努力培育和形成有鲜明特色的专业。
2.2 要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要适应社会和市场、企业的需要。在明确高职专业对应岗位或岗位群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结构,确定职业素质结构权重与归属课程及各教学任务与分工地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实施素质教育,并以应用型、实用型为基本特点的教学体系。针对专业内课程都设置相关职业素质培养的特定要求,挖掘学科课程中的职业因素,加强职业训导。一方面,坚持加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设置及教学,理论教学的目标以必须、够用为度,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要重视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他们以应用为核心的思维习惯,提高他们驾驭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继续加大教学实践力度,实践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加强学生外语、计算机实际操作、口头表达等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通过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形成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共赢型的长效合作机制,使校内实践、校外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实现学校与区域产业、行业、企业的全面对接。
2.3 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把多种教学方法优选结合,以适合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利用信息化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教学中广泛引入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等。通过教师的引导、大量的案例分析、业务技能仿真练习,使学生在实际的案例分析和真实的任务情境中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把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融入课堂,努力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
2.4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要树立兼顾学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为一体的考核评价机制。衡量教育教学质量高低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程度,主要通过考试考查成绩来检验。要积极探索操作考试、教考分离等新的考核方式。注重对过程性的考核,使学生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观念。以全面、系统、标准、可行为原则,使考核方式更趋科学化。二是看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强弱。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人文修养、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等。实践能力考核以学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实训成绩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为主。同时结合学生的考证情况,参加竞赛的获奖等情况综合评价。既要立足课程也要立足职业,理论和技能必须兼顾。
2.5 重视职业素质教育
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一样,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据就业调查显示,多数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第一要求并非知识和技能,而是职业道德方面的水准。在决定是否聘用员工时,他们总是首先考察他们的人品、敬业和责任感。这就是说,职业道德素质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面向未来,高等职业院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在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的持续发展能力,还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让学生在掌握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法的探索和总结实践上升为理论的训练,提高他们在扎实理论基础上的灵活应用能力。学会与他人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 结论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就业、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相关,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课题。对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家层面已经达成共识,充分认识到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解决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等现实问题的重要价值。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兼顾学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才能为社会输送适合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邱开金.高等职业教育中学业与职业要相互融通[J].职业技术教育,2011,(27):22.
[2]王文涛.论“六业贯通”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及其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2,(3):9395.
[3]罗玉霞.论高职教育中学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统一性[J].中国科技纵横,2011,(21):311329.
[4]沈斐敏.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与改革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是高职发展的一个热点,是借鉴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探索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胆地在实践道路上勇往前行还是适时停下脚步进行理论反思是每个高等职业教育者都可能面临的困惑。
一、正确认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确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一体化的操作体系,研究其模式,必然要从其构成要素入手,研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内容。
二、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性
(一)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研究型和工程型教育;以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及较高的技术技能和操作水平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无论这种技术技能岗位多么趋前、工作内容多么具体、动手程度多么高,它都必须通过专科层次的教育才能获得,仍然属于高等教育培养的范畴,这就是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二)知识、能力的职业性
高职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群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它对学生进行的是某种职业岗位生产技术技能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它是以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安排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明确列出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而组织教学。
(三)人才的技术性、技能性
高职人才不但掌握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技能和组织能力,能够将研究或者工程型人才的设计意图或工艺思想应用到具体技术技能操作的实践中去,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培养手段的多样性
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手段的多样性。在教学形式上,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教学,而且尤其注重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既然是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整体优化,这就要求我们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与管理、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环节着手,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实施办法,并整体优化,达到最佳效果。
(一)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应适应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定,应考虑到以下几点:⑴所设专业是否和区域、相关行业的现实和发展对所需求的人才相适应;⑵学院与区域、相关行业联系是否密切、是否能根据人才币场有效需求灵活设置新专业或调整已有专业的服务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学院能否完成当年招生计划;⑶所设置专业均有基本的办学条件,并逐步提高,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需求;⑷所设置专业课程内容应紧紧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动向。
(二)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与基础,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应有科学完备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以下以下几个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岗位知识与能力调研分析报告、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意见等。通过知识与能力调研分析报告确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和目标,培养方案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设计,专家论证意见是对设计方案的审定,三个环节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三)教学改革与管理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1.理论教学方面:⑴每个专业应该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恰当设置课程;基础课教学体现“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专业课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⑵基础课与专业课。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⑶初步形成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各门课程的地位、边界、目标清晰,课程之间衔接合理。
2.实践教学方面:⑴每个专业都应构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实施效果良好;⑵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在校内(外)实训基地中受到与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相对应的岗位实际业务训练;⑶每个专业的毕业生应达到“会操作、会应用软件、会上网、会应用计算机收集与处理信息”(简称“四会”)的计算机教学目标;⑷每个专业的实习、实训、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⑸高职高专应逐步增加选修课比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⑴高职高专应全面开发教学方法与考试模式改革,教师应能够改变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积极实行启发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重视因材施教,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探索适应高职高专教育要求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并在教学中取得一定成效。⑵课程教学应使用投影、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4.实践实训方面:高职高专的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情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要及时吸收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践,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教学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
过程控制是指在实施教学计划全过程中,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而采取的手段,它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关键内容。过程控制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师资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岗位能力培养要求的实验实训设备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图书资料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信息资源配置、教学过程控制与监督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制度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要有师资、实验实训设备、图书资料、信息资源来保障,同时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从而构成教学过程控制保障体系。
学生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培养目标而确立的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性目标。学生评价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学生日常行为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思想品德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基础理论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毕业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等。学生的日常行为、思想品德、基础理论、职业技能、毕业考核,规范了学生的学习和确立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构成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学生评价保障体系。
(五)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高职高专院校应按照高职教师队伍特点,认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⑴着力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教师既冥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⑵应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职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需要;⑶应淡化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的一专多能。教师队伍在数量上逐步满足的同时,要严格标准和要求,逐步提高质量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确保教师质量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国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纵论[J].职教论坛,2005,(8).
[2]高原,等.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职高专网.
[3]张典兵.关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6,(3).
篇5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形成性考核
以考核知识为目的、以终结性考核为
主要手段的“学生成绩评定”存在的弊病
目前在高职院校,评价学生一门课程学习成绩比较通行的做法是由平时成绩和终结性考核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而成。平时成绩主要由平时作业、实验、到课率组成,终结性考核成绩即我们所说的期末考试成绩。尽管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平时成绩与终结性考核成绩的比例不尽相同,但一般是以终结性考核成绩为主,约占70%~80%,平时成绩约占20%~30%。
这种学生成绩的评定方法已延续了多年,在知识学习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来看,目前普遍采用的以考核知识为目的、以终结性考核为主要手段的“学生成绩评定”存在以下弊端。
(一)考核目的与职业教育目的错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大量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如果我们采用以考核知识为主的“终结性考核成绩”确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其结果是在培养“会考试的读书人而非会干活的职业人”。
(二)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考核项目中不能体现技能训练的效果,没有技能操作的内容,大多数学生训练技能的积极性必然不高。
(三)不利于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学生成绩评定以知识考核为主,即使学校鼓励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增强技能训练,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但由于反映学生能力与教师能力的评价标准仍以知识目标为主,客观上导致教师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
自2004年起,随着我校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大讨论,承担电子技术课程的部分教师围绕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与考核改革,摸索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项目化教学体系。自2005年9月开始,为加强过程考核,精心设计了形成性考核方案,在实施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介绍了实施项目化教学与行程性考核的一点体会。
形成性考核的探索与实践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
客观地说,进入高职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的确差人一筹,大多数学生的语文、数学、外语基础相对薄弱,学习方法不当,自学能力较差,尤其不擅长理论计算。但从我国的人才结构上来看,社会需要的大量高技能人才必须也一定是出于这个阶层,高等职业教育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尽管这些学生在理论计算方面不如别人,但大多数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却优势明显。只要方法得当,经过合理引导、适当训练,完全可以在技能操作方面形成自己的特长,在就业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职业岗位对高职电气类学生的技能、知识、素质要求
在每年制定专业培养计划的时候,专业教师都要到企业和人才市场针对“职业技能、专业知识、职业素质”进行专门的市场调查。通过连续几年走访,总结出就业岗位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从业人员综合要求是:
职业素质吃苦耐劳、敬业爱岗、团队合作。
核心技能会使用电工仪表、电工工具,能够进行照明、低压动力线路检修,能够进行常用低压电器的检修与排故;能借助电工工具和电子仪器,进行一般电子电路的安装、焊接、测试及排故;能实施电机的电气控制,能进行电机的变频调速与设置;能看懂电气控制线路图,能够用PLC改造典型的继电器控制系统;能够对以单片机为核心的设备、仪表进行维护和调试;会正确选用、使用传感器和自动化仪表,能够对过程控制回路实施PID调节。
专业知识电路基础与电工测量;电子技术应用;电机及其控制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检测技术与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应用;控制系统的构成与调节。
调查结果显示,电子技术的知识不仅仅用于电子领域,还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化仪表和单片机技术的基础。因此,学好电子技术,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十分重要。
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质、核心技能、专业知识就是我们的培养目标。这些培养目标分解到每门课程中就形成了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考核目标,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学生虽然不注重学习过程,但很在意学习成绩。因此,如何考核,考核什么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目标。如何运用好考核这个指挥棒,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训练技能是高职院校教师需要积极探索与实践的课题。为体现高职学生的特点,准确地反映出他们的真实学习表现与综合水平,在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通过调整终结性考核的比例,加强了过程监控,注重形成性考核,下面即是对实施过程的详细说明。
(三)形成性考核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所实施的形成性考核旨在考察学生在课程(技能与知识)学习期间的学习表现,记录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它关注学生在整个技能练习与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关注学体目标,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以期能对学生自觉学习、提高综合能力起到主导作用。考核内容与课程的教学内容(技能训练与知识学习)紧密结合,即教什么、练什么就考什么。具体的考核方式和成绩分配如下:
职业素质考核(10%)――引导学生培养职业素质这一部分重在考核学生平时的到课情况和上课表现,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目前,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很注重员工能否遵守规章制度,是否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团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方面素质。因此,对高职学生而言,职业素质的养成十分必要。通过职业素质的培养,可以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础,可以引导、激励他们增强信心、走向成功。
学习过程考核(30%)――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过程考核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平时的学习过程。该项考核中,平时作业占10%,5个单元实验占20%,每个单元实验包含电路焊接、实验过程、数据处理、实验报告。每次作业和实验都有一定的分数,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平时作业和单项实验是教学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杠杆,是反映和检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努力程度的标志。平时作业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单项实验有利于学生初步掌握在专业领域内进行实验的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完成后续综合项目的训练以及分析、解决将来的工程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综合应用能力考核(20%)――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训练综合技能综合项目的实施是培养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训练综合技能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重中之重。为此,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安排了三个综合项目,即直流可调稳压电源的设计与装配;简易波形发生器的装配与调试;功放电路的装配与调试。综合项目要求学生对电路进行安装、焊接、调试与参数测量,并写出项目报告。为保证项目的实施效果,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讨论,相互帮助,引导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所必须的基本技能与基本知识,在实施中做到逐人考核,每个综合项目考核结束后电路板上交,有效地杜绝了抄袭行为。综合项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综合项目结束后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由于综合项目的结果可检验和演示,有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全班同学均可做评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每个综合项目考核内容如下:(1)焊接技能――元件的整体布置是否美观,焊点的光洁度、焊点的大小。(2)项目结果――电路的整体效果。(3)数据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数据的测试过程与测量结果。(4)回答问题――对原理电路的理解程度,对测量参数的理解程度。(5)项目报告――数据处理方法与项目结论。
职业所需的理论素养考核(40%)――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高技能型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知识决定了一个职业人在未来技术领域所能从事的工作范围和岗位层次。对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考核以笔试的方式在学期末进行。考核内容均为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公式,不出偏题、怪题,注重知识应用。比如综合项目或单元实验中所用到的知识就是我们上课需要重点介绍或讲解的知识,也同样是我们重点考核的知识。
实施效果分析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实行项目化教学与行程性考核和传统的教学与考核相比,尽管平时的作业上缴、单元试验以及技能训练对有些学生来说是被动的,但从实施效果来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末对电气3051/3052班共71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右表所示。
从右表可以看出,多数学生愿意接受形成性考核,并认为形成性考核对他们的技能训练与知识学习有促进作用。通过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实施,我们感到形成性考核的作用及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考核目的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相一致以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和职业素质的学习与建立为主要目的的形成性考核,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阶段性成果记录,对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
提高了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生产现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我们采取的形成性考核中综合技能训练与单元实验所占比例高达40%,通过多阶段、多侧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能更准确地反映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技能水平和知识水平。
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在形成性考核中综合技能训练与单元实验占较高的比例,这就要求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需具备过硬的技能,客观上督促教师向“双师型”转变。
我们并不期望仅仅通过一门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与形成性考核就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与知识水平,养成他们的职业素质,但我们相信涓涓细流终能成万卷波涛。因此,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成功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将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各主干课程中推广实施项目化教学与形成性考核。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中职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自主研修;专项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15-02
一、中职教师向高职教师转型面对的主要问题
1.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认识不足。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虽然都属于职业教育,具有共同的属性,但是两者的理念、内涵、规律却有着很大的差异。中职教师在向高职教师转型的过程中,最先遇到的困难就是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不足,具体表现为:对政府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办学方向等缺乏了解;对高职教育的内在规律不熟悉,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理解不深刻;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把握不准确,对高职学生如何培养、如何管理等现实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对高职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认识比较模糊。这些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上的问题,导致中职教师在向高职教师转型过程中往往定位不准、目标不明,容易在实践上产生偏差。有的老师片面强调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同宗同源”,简单地把高等职业教育看作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延伸和提高,将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套用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片面强调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属性,机械地把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划上等号,轻实践,重理论,最终都不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满足不了高职学生学习的需求。
2.知识和能力结构有待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核心,按照培养这些工作能力的实际需要吸收各个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师要具备较为渊博的知识体系,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专业操作技能,同时还要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具备较好开展教学的能力。这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明显高于对中职教师的素质要求,使得中职教师在向高职教师转型过程中表现出了种种不适应。
首先,专业理论结构不合理。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初中级操作型技能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定位,加之中职学生专业理论学习接受能力所限,中职教学对专业理论教学的要求较低,中职教师现有的专业理论水平一般情况下都能“应付”得了教学,因而平时对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重视不够,对专业理论发展趋势较少给予关注,对专业前沿知识了解不多,导致专业知识更新滞后、知识结构老化。这使得中职教师在向高职教师转型过程中明显感到“知识不够用”,在教学工作中感到“力不从心”。
其次,高职教学能力不足。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模式化,习惯于满堂灌的传授式教学方法,缺少启发性、创造性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知识转移能力不够,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技术岗位需求开展教学的能力相对欠缺;开发、驾驭教材的能力较弱,大部分教师的授课还停留在书本上。这些距离高职院校教师的标准有较大差距。
再次,科研能力欠缺。中职学校比较强调教育传递知识的功能,对科研工作缺乏重视,科研工作往往处于教学的从属地位,科研内容更多侧重于中职教育本身的研究,对技术研究、技术服务涉及较少;在教师工作业绩评价和职称评聘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一些工作中,对科研课题、论文及著作的要求不高,因而中职教师多数为教学型教师,科研型教师较少。他们一般科研意识较为淡薄,学术水平不高,科研能力较弱,特别是科技开发和技术应用能力与高职教师差距较大。科研能力不足,成为阻碍中职教师向高职教师转型的主要因素之一。
3.面对“转型”没有作好充分准备。许多教师,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教师长期从事中职教学,对中职教学驾轻就熟,面对突如其来的“转型”要求,面对新角色、新任务,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他们要比高职教师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行。对工作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的突然变化,有些老师并未作好心理上的准备,难免产生抵触情绪,对“转型”持消极态度,不能主动“转型”,甚至“能靠则靠,能能则等”。对“转型”过程中的困难估计不足,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中等职业的延伸,认为自己昨天能教中专,今天照样可以教大专,思想上重视不够,行动深入不够。
二、中职教师向高职教师“转型”的突破点
鉴于中职教师与高职教师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上的较大差距,中职教师要成功实现到高职教师的“转型”,重点应加强以下五个方面的素质。
1.树立高职教育理念。包括: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办学方针、办学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办学宗旨、培养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特点和教学特点;等等。在此基础上,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异同,并据此明确高职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特殊要求。
2.完善教育理论知识。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中职教师在“转型”过程中,既要掌握高等教育学知识,包括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教学论等,又要掌握职业教育的特殊规律,了解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还要关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趋势和变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开展教学。
3.完善专业知识。要较全面地掌握所在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国内外本专业的先进技术理论,了解本专业的学术前沿动态,能够胜任本专业中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4.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要深入社会,了解行业态势,熟悉企业岗位技术要求、生产流程和市场运作流程,及时学习和掌握各种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到的新技术,将实践教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能较好地指导学生实习实训。
5.完善科研能力。能够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掌握科研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通过教学研究反思总结教学实践,能结合专业开展教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取得一定科研成果。
三、中职教师向高职教师“转型”的途径
1.明确“转型”目标。由于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尚未很好衔接,一些中职教师在转型时要调整专业方向,学校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实际需要制定培养目标、培养规划和培训计划,帮助他们确定专业方向,为他们的专业发展铺路搭桥,创造条件。要鼓励和支持教师根据学校的专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不能让教师会什么教什么。
2.鼓励自主研修。中职教师向高职教师“转型”,最有效的途径是自主研修。“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学校要积极鼓励并促进中职教师从高职角度来审视自己、正视差距,积极主动地按照高校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成长,不断超越自己。学校应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学习时间、推荐好的学习材料,并为教师交流学习心得等提供平台和载体。
3.开展专项目培训。专项培训是根据中职教师“转型”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的各类旨在提高其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理论水平、更新专业知识,拓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短期培训、轮训。专项培训的特点是针对性强,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好效果。专题培训方式包括邀请专家作报告、举办专题研讨会、举办培训班、参观考察、出国研修、学位学历进修以及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等。
4.强化实践锻炼。实践锻炼是促进中职教师向高职教师“转型”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之一。实践锻炼的方式包括:鼓励中职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指导学生的同时,提高教师自身能力;安排中职教师通过挂职锻炼、脱产培训、假期集训等方式深入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第一线参加实践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有计划地安排中职教师在校内实验室、实训室进行专业实践锻炼,参加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等;安排中职教师参与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名师等“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手段方法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等核心工作中体验高职教育教学,提高综合教学能力;实施“导师制”,有针对性地安排高职教师对中职教师的教学、实训以及科研工作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
5.工作与科研密切结合。要鼓励中职教师将科研与工作过程结合起来,在具体工作中培养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鼓励中职教师结合专业教学,承担学校的教学研究、科技创新和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走出学校,面向企业、面向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建立和落实科研工作与教师工作业绩相挂钩的激励机制,把科研工作作为评价工作业绩和职称评聘的重要指标,从“量”和“质”两方面对中职教师科研工作作出硬性要求,推动中职教师自觉把科研作为工作学习和自身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积极参与科研工作。
综上所述,无论从学校角度还是从教师个人发展角度考虑问题,都必须重视中职学校升格或承担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后教师素质提高和转型问题。要根据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差异以及高职教育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明确中职教师向高职教师转型面对的主要困难和需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从学校和教师两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师转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只有迅速提高中职教师素质,使之适应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才能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国家“转方式、调结构”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朱向锋,林文丽.陕西省新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2).
[2]徐晶.中专升格高职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篇7
一、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对培养艺术类职业性人才的需求
当前在各项经济生活中,文化艺术产业蓬勃发展对科学技术等各领域进行着渗透和影响,文化艺术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的绿色朝阳产业,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基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艺术类专业在新的时期也呈现了新的发展,得到了极大提高,主要表现为:社会认知进一步提高,带动和创造了一些附属产业及价值。所以艺术类专业还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应该用一种新的观念来看待艺术这一朝阳产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播途径和方式的更新与转变,通过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媒介相结合,未来艺术的发展将更迅猛,以更多元的形式综合发展,逐步介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媒体、社会文化、医疗保健等领域影响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革。即便是艺术在形式上如何变化,艺术本原还是需要基于最基础的艺术理论来支撑,在支撑之上才能进行发展和变化。所以在此之上我们需要培养伴随着艺术产业而发展的专业型职业性艺术类人才。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就市场而言,培养现代社会专业型职业性艺术类人才是可行也是非常迫切的,这也为高等职业教育开设艺术类专业提供了论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具备艺术类别里某一特定职业和艺术职业群所需的应用型、技术型的专业人才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符合推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呈现出不均衡状态,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不合理,专业设置不科学,专业与实际能力薄弱,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师资队伍缺乏双重性,就业观念偏狭等问题,同时在招生上因艺术类专业学习的特殊性和个人的差异性致使学生学习吃力,老师教学吃力,致使毕业生质量不高,达不到一个艺术类从业者必备的基本技能。在新的时期,一方面要借鉴普通高教艺术类专业的良好经验,另一方面要努力摸索创建适合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艺术类人才,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艺术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理性思考和定位,转变观念,努力扭转“夹缝中求生存”的被动局面。
三、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构成要素分析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稳健发展和新兴社会艺术的蓬勃兴起之下,艺术教育开始全面迈入高等职业化的道路,伴随职业教育的兴起而发展。“职业”二字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艺术教育的特殊属性,有非常丰富的内涵,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以实践能力为基准的,面向市场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艺术教育则是为与艺术相关的行业培养的各种应用型、实用型人才,这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吻合的,也是非常贴切的。
(一)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则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前进方向。教育理念并不就是教育现实,实现教育理念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即要把教育理念与教育理想、教育的远见卓识联系起来加以把握,又要对教育主体的教育实践发生影响,具有引导定向的意义。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确定是对高职教育体系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要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对于艺术职业学院而言,教育理念要体现出社会现状、职业需求、以人为本以及发展空间的思想理念。结合社会现状。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于同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比较紧密,而且更加直接,具有协同性。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的开办要以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决定其发展的标准和模式,合理地设置社会需求的专业方向,其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质量要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社会文化的先进性。迎合职业需求。要体现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高等性,就要紧密结合相关于社会各领域和各层次对于艺术文化类的职业岗位的需要来设置其专业和专业的方向,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应用和第一线性,就要以动态的职业观来迎合社会对艺术文化类职业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职业教育是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时展的产物,旨在将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作为应用型、实用型教学的出发点,提升人的潜能,关照人的发展,特别在高职的艺术类专业的教学培养中,不能盲目地追求学生在该职业能力上的培养,而忽视个性、过分统一化。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在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上都要具有高职艺术类人才培养的特色,以人为本,在强调基础职业技能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个人的兴趣、尊重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本身的一大基本特性,高职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其发展程度和水平将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在教育理念的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出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能只偏重本身的学历教育而忽视非学历教育,要树立为继续教育创造条件的观念,将高职教育面向终身,按照终身教育理念来发展。
(二)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即目标是以职业能力为第一位,就业是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可见高职教育是以特色和质量为突破口,并且具有最鲜明的职业技能性。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的定位,以及与其它专业的区别,若在培养目标上认识不清,则会导致其在培养目标上的无针对性,而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高职艺术类专业应该是为社会培养专门化的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艺术理论素养,具备教学、辅导等方面的能力,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并与基础教育相衔接,适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复合型高等艺术职业性人才,基础专业和实践能力强是它的主要特性,应该具有师范性、基础性、专业性、实践性的特点。“师范性”是指高职艺术类专业的教育与本科艺术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专门的艺术院校及本科类院校是培养在某一方面专业突出的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专业要求高、精、尖。高职艺术类专业要求学生在专业上全面发展,在艺术类的岗位上其工作内容专业基础的方向和思路正确。“基础性”是指高职艺术类专业在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的同时,也作为今后再教育的基础,现阶段高职艺术类专业教育是终身学习艺术的一个基础,要学会学习,学会传授,也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专业性”是指高职艺术类专业的教育要求学生具备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能力、基本素养,能够适应艺术文化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当今环境下,也要适应社会艺术文化发展的新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革和拓展。“实践性”是指要增强高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艺术实践基础,能胜任面向社会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需求,与社会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专业设置
对于教学工作而言,灵活主动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在于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构成要素,高职教育需要根据各分科的分工和社会产业结构的需要,结合专业目录设置适合的学科门类。同时,专业设置也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性工作,能体现和反映出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市场就业方向,专业的设置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需求,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不仅要考虑到学校的发展规划、目标等因素,还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顺应现代产业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突出院校与区域,与所属行业所需求的特色型专业。就高职教育艺术专业而言,要考虑:(1)艺术类专业和艺术相关行业和区域的现实发展对所需要的音乐类人才相适应。(2)高职院校与艺术相关行业和区域上是否联系紧密,是否能根据市场、以及招生计划的完成情况对该人才的需求来设置和调整艺术类的专业以及专业的方向,优化课程结构。(3)逐步提高现有的专业的办学条件和水平,把握艺术类行业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和变化,并提高教学质量和实训场所。
(四)课程模式
“课程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课程编制所采取的计划方式以及所确定的基本框架。高职的课程模式都是由高职教育的目标、性质和功能来具体呈现和操作的,要实现高职教育的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吻合,课程模式的设立和建设十分重要,需要正确地理解职业教育课程的内涵,把握课程体系的目标,并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模式。课程模式的核心是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三方面,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来说,课程模式的构建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1)在理论教学方面,要根据艺术类专业培养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基础的课程要体现出以应用为目的,专业的课程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艺术基础类的课程设置与其它人文、科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在实践和理论上要处理得当;要让各个课程之间进行合理的衔接,形成以艺术类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为要求的课程模式和体系。(2)在实践实训教学方面,要摸索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并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体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应用能力、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能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职业技能,如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最基础的各项表演,对于基础教育教学的把握,让职业综合能力与职业的素质进行结合,并将实践的教学体系和理论的教学体系互相渗透。(3)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要积极实行以实践为基准的启发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在考试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和改革。结合艺术生的特点,注重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结合现代的信息技术,探索适应高职艺术类专业教育要求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考核的方式和方法。
(五)培养途径
培养途径是将教育的理念进行贯彻的中间环节,是对培养目标进行实现的过程,它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实施的人才培养活动的途径。职业教育的培养途径是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一系列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基本途径、教学途径、非教学途径、综合途径是培养途径的主要内容。在高职艺术专业中最基本的途径是采用一般性的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社会艺术实践,这也是普遍认同和采纳的培养途径的方式;最主要的培养途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专业的教学和培养,属于教学途径;非教学途径是指学校的校园文化,包括第二课堂、校风、学风,对学生思想理念和素质,艺术个性的培养等产生的积极的影响;综合途径是高职教育所倡导的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的培养理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六)培养制度
培养制度包括基本制度、组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大类。它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也是培养模式中最为活跃的一项内容。人才培养制度的建立对于人才培养工作十分重要,能够使人才培养的过程规范化、制度化。院校包括在管理机构、工作岗位、专业建设、教学质量、教学管理等方面需要形成科学的制度化,为实现人才培养的正确实施提供保障。高职艺术类专业培养制度在学生基本培养制度、日常教学管理、学工管理、主辅修制度的建立上要遵循艺术教育的特点和特色,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
(七)培养评价
篇8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财政投入 生均经费
一、河南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等6部门共同组织编写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其中指出:“落实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通过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规划、制定标准等措施,加大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2015年底前,各地依法出台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
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30多部文件,提出了职业教育办学的经费保障途径,其中《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关于提升发展保障方面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地方人民政府要依法制定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地方政府要依法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和公用标准,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加大地方政府的经费统筹力度,健全社会力量投入的激励政策。企业要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和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责任,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经费,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其中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的比例不低于60%。”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教攻坚成效显著,职业教育在校生和招生规模居全国第一。2009年全国高职在校生1280万人,河南省在校生92万人。至2020年全国高职在校生计划1480万人,河南省在校生计划111万人。”
《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要增强教育保障能力。一是通过进一步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预算内基建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拓展社会投资渠道、多方筹集教育经费等措施全面落实教育投入政策。二是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三是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提高教育运行能力和保障水平。《规划》同时提出,要完善地方性教育法规体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依法治校、健全教育督导制度。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政府的引导和大力支持是关键,同时离不开社会的广泛参与和高职院校的本身积累。为此,研究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在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中占据怎样地位,能否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平衡增长,如何才能保障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本身需要怎样完善等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9―2012》中提供的教育经费投入、支出及生均经费支出等资料,对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体系的建议。
二、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支出现状分析
1、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分析
从表1、表2可以看出: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快速增长,办学基本条件逐步得到改善,高等职业教育对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及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不断增大。但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投入不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长期困扰和影响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与招生规模的增长不相适应。第一,财政性教育经费和事业收入是高等职业教育投入的主要来源渠道。据表1数据分析显示: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率呈上升的趋势,而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则在2010年度出现了负增长,未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平均占比低于全国水平近1个百分点,北京、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比例更是高于河南省。据表2数据分析显示: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增长缓慢与在校生规模发展增长过快不匹配。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人数2009年度与2008年度相比增长幅度为103.94%,2010年度与2009年度相比增长幅度为10.93%,在2011年更是快速增长,增长幅度为915.51%,而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投入的比率的增长幅度却很缓慢。
第二,国家的基本建设拨款远远不能满足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需要。据表1数据分析显示:全国基本建设拨款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率,2009年与2008年度相比呈上升的趋势,2010年度、2011年度与2009年度相比基本持平,平均占比为2.35%;而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基建投入则在2010年度出现了负增长,平均占比为1.25%,低于全国水平。况且河南正在发展经济区建设,在校生规模发展速度更快。据表2数据分析显示,河南高职在校生人数2009年度与2008年度相比增长幅度为103.94%,2010年度与2009年度相比增长幅度为10.93%,而基本建设拨款占总投入的比率在2010年竟出现-61.22%的大幅度下滑趋势。
第三,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经常性支出占用事业收入的比例较大,造成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发展的后劲不足。据表1数据分析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事业收入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率呈下降趋势,平均占比为47.74%;而河南高职2009年度与2008年度相比略有下降,2010年度与2009年度相比基本持平,2011年度虽有大幅度下降,但仍高于全国水平。
据发展中国家对教育成本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2.64倍,其中增加的投入主要用于专业教学设施设备及实习实训等费用的开支。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主要依靠学费收入来维持运转,学费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而财政性教育经费收入和基建拨款等收入远远低于此比率,(以2010年河南省为例,基本建设支出为25557.6万元,而基建拨款为3314.6万元,其比例为12.97%),有些高职院校基建投资几乎全靠自筹。反观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府的财政拨款是高职院校收入的主要来源。
从现实发展和实际办学情况看,由于经费严重不足,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上难以达到教育部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快速发展过程中,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致使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等方面无法满足教学改革的要求,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也影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缺乏办学所必备的硬件设施,特别是实验实训设备陈旧、简陋,缺少稳定配套的实习基地,人才培养中所要求的实践教学环节无法正常实施,教学组织过程只能沿袭传统的学科式理论灌输模式,出现媒体报道“黑板上开机器”的现象,这样的办学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
(2)社会捐赠机制不完善,造成社会各界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不高。据表1数据分析显示:全国社会捐赠收入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平均比率为0.29%。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平均比率为0.04%,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表明社会捐赠不能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主体,同时也表明社会捐赠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法律环境与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相关法律规定只提到社会捐赠人对教育等非营利事业单位捐赠的具体办法、捐赠和受赠范围、优惠措施和法律责任。而且这些相关法律偏重对公益性社会团体和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捐赠的法律规范,没有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捐赠提出专门的法律条文,也没有明确捐赠者享有的具体优惠政策。
在捐赠资金管理方面,社会捐赠所得资金由各政府职能部门共同管理和分配。捐赠经过统一分配拨付到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再对捐赠二次分配划拨到各级教育机构,经过逐级分配,最终划拨到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捐赠金额已经不多。教育行政部门在社会捐赠管理上的缺位,意味着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失去了获得捐赠的主动权,只能被动等待社会捐赠的分配。社会捐赠的缺失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难以实现多元化的资金渠道。
(3)高等职业院校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据表1数据分析显示: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其他收入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平均占比虽呈现持续上涨态势,但平均只有5.44%。澳大利亚在这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其学校自身筹集的教育经费的平均值约占教育总经费平均值的25%~30%,这部分经费主要是通过有偿服务和开展海外培训活动获得的。除了完成当年的招生计划外,还以有偿服务的方式为公司、企业和社团等用人单位培训人员以及培训海外学员,极大地扩展了经费来源,弥补了办学经费的不足。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其他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析来看,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2、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支出分析
(1)从表3的生均经费支出四年总计和每年每生平均数可以看出:2008―2011年,河南省分别为36382.99元、9095.75元,全国分别为55099.93元、13024.98元,是河南的1.43倍;北京分别为140685.37元、35171.34元,是河南的3.87倍;而上海、江苏、河北、陕西分别是河南的2.22倍、1.81倍、1.19倍、1.41倍。以上数据说明:河南省高职院校的生均经费支出严重不足,而这种不足主要是因为学校经费有限,致使学校在日常教学、基建、教师培训等方面缩减经费开支,这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虽然培养学生的成本与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差异,但这种比例失调远远超出地区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2)从表3的生均经常性支出可以看出:2008―2011年,无论是全国还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或者河北陕西等邻近地区,其生均经常性支出都远远高于河南省,特别作为经济发展迅速的北京,生均经常性经费支出每年在递增,四年生均经常性经费总支出为136434.11元,平均每年为34108.53元,而河南省仅为34734.78元,平均每年为8683.7元,河南省四年总和也仅相当于北京一年生均经常性经费支出,北京平均支出是河南省的3.93倍;即使是临近的陕西省四年生均经常性经费总支出为50607.18元,平均每年12651.8元,也是河南省的1.46倍;全国四年生均经常性经费总支出49452.73元,平均每年为12363.18,为河南省的1.42倍。以上数据说明:在河南省的高等职业教育中,政府对维持学校教学基本运转费用的投入严重不足,无论是与大城市比较还是与经济发达地区或邻近地区比较,这种差异已经大大超出由于物价、生活成本等的地区不同所带来的差异,这将直接引发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3)从表3的生均财政支出可以看出:河南省2009年较2008年有所增长,但2010年又呈现下降趋势,四年平均支出为3853.51元;全国生均财政支出从2008年的4827.81元增至2011年的8010.74元,四年平均支出为6132.36元,是河南省的1.59倍。江苏省的四年生均财政经费支出平均为7510.53元,增幅是河南省1.95倍。北京的四年生均财政经费支出平均为20466.17元,增幅是河南省5.31倍。从生均财政经费支出绝对量来看,河南省在此项支出中支出算是最少的。以上数据说明: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的财政拨款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实际支出远远比不上全国平均水平和邻近地区。
(4)从表3的生均财政支出占生均总支出比例可以看出:河南省四年平均的生均财政支出占生均总支出约为41.53%,全国水平约为46.67%,北京约为61.62%。以上数据说明:由于国家财政拨款投入不足,致使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大部分支出依靠学校学费收入和其他收入来弥补。
3、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生均事业收入分析
(1)从表4可以看出:各个地区学杂费收入都占事业收入相当高的比重。以河南省为例,河南高职院校2008―2011年的生均学杂费收入占事业总收入的比值分别为:95.73%、88.87%、84.37%、92.4%。虽然有降低的趋势,但一直在事业收入中占绝对优势,这就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的职能仍主要停留在提升学生的学历教育上面,对于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拓展不够。
(2)从表4可以看出:2008―2011年河南省高职院校的生均事业总收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74.86%。虽然在逐步增长,但是增长幅度不高,几乎在平稳状态,说明在全国平均物价水平下,河南省的高等职业教育收费太低,加大了高职院校教育支出的资金缺口,使河南省的高职院校很难高质量地完成学生的培养,更不用说积累资金扩大发展。
(3)从表4可以看出:2008―2011年河南省高职院校的生均学杂费收入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和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比较,占上海的35.23%,占北京的29.26%,占江苏的73.67%。其高职院校的生均学杂费约占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30%,约占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70%。在同等在校生规模下,如此大的生均收费差距,带来的就是河南省高职院校的事业收入总额较低,教育经费过度依赖国家财政投入。再与河北、陕西等临近省份比较,占河北的77.90%,占陕西的69.52%。从与邻近省份的比较可以看出,河南省的生均学杂费收入只占约74%,经济发展相近,地理位置相近,说明生均支出的物价指数接近,但其的生均学杂费只有邻近地区的约74%,在同等学生规模、同等国家财政投入的情况下,河南省高职的教育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三、完善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体系的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升办学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先进的设备、优秀的师资、充分的资源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较晚,高等职业院校的基础比较薄弱,办学条件、办学质量与教育部所规定的基本要求有很大差距。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政府应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性投资,为实现高等教育目标提供基本保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政府作为教育的投资主体,应该在教育投资中处于绝对地位。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需要大量的实训基地及实训设备、优秀的教师等各种教学资源。近几年高职院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政府投入力度却远远跟不上高职发展需要,财政经费的投入远远跟不上学生规模的扩大,学校发展规模与学校收到的经费投入不匹配,严重制约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从全国水平来看生均财政拨款,2011年全国生均财政拨款为8242.91元,河南为6339.66元,从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生均财政拨款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均拨款减少造成河南生均经费支出水平降低,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存在地区非均衡性发展。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区,教育经费投入远远超过其他地区,这与当地地方财政投入有一定关系。而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河南,由于受当地财政资金限制,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力量有限,且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飞跃。因此,其生均教育经费理应得到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和倾斜,教育发展起来了,该地区的经济才能迅速发展起来。
2、完善捐赠法律环境,加强社会捐赠管理,提高捐赠意识
高等职业院校除了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以外,还应积极筹措各方面的资金。为此,国家应积极鼓励社会捐赠。在捐赠方面国家制定有《捐赠法》,但针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捐赠,国家并未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捐赠和受赠的条件、捐赠人和受赠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及应享有的优惠政策等。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增强捐赠的意识,设立专门委员会,负责将捐赠人信息上报到地方政府管理部门,使捐赠人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同时委员会还应加强捐赠资金的管理,使资金流向透明化,保障资金专款专用。
高等职业院校筹资应注重与媒体的合作,加强宣传,扩大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应定期举办筹资活动,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和校友参加,在活动中宣讲筹资对学校和捐赠人的意义,尽可能获得更多的捐赠。此外,与已有的捐赠人保持长期联系,建立捐赠人关系网络,还可以对捐赠人冠于荣誉事项,如学校建筑物、奖学金或基金会的命名权等,增进与捐赠人的关系,激发捐赠人对学校捐赠的热情。
3、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任务外,还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开展社会有偿服务,如可以兴办特色产业、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举办各种培训、提供专业咨询、专业业务等。在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时,逐步增强造血功能,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也为在校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所,节约了相应的实践投入。
4、提高高职学生的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完善奖助学金制度
2011年河南高等职业院校的事业收入占教育经费投入的37.43%,而事业收入中92.4%来源于学杂费收入,这说明学校为了维持正常运转,学费收入在高职院校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公办高职理工类学费收费中: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6000元/年・生,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5500元/年・生,江苏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4140元/年・生,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5000元/年・生,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7500元/年・生,河南化工职业学院3600元/年・生。由此可以看出:上海理工类学费标准超过河南的2倍。在物价持续上涨,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成本也在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学生的培养成本迅速上升,给学校造成了巨大的资金压力;在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仅靠学生规模增长来提高事业总收入,而生均事业收入基本保持不变,河南生均经费收入又远远低于全国水平,使得培养高质量的高职学生和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空谈。
那么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针对该问题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呢?首先,我们应该依据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测算培养一名合格高职学生所需的生均支出;其次,依据高职院校的经费来源和国家的职教投入政策,测算国家财政投入的生均标准;最后,综合考虑其他可能经常性获取的资金来源,最终测算出生均事业收入,作为河南省高职院校的收费标准。学费、住宿费的收费标准应该按期依据市场物价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并且这种调整可在收费许可证年检时完成。当然,学费标准提高,会增加学生及家长的负担,国家可以通过学生在校期间增加奖助学金发放比例及提高发放金额来适当减轻学生的负担,以达到双方共赢。
5、政策激励各高职院校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扩大社会服务范围,增加事业收入的来源渠道
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激励各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研究优势和知识优势,以有偿服务的方式广泛参与社会服务,拓宽事业收入或其他收入的资金来源渠道。积极鼓励各高职院校在遵守国家法律规范的条件下广辟财源,减轻国家教育发展的资金压力,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能力积累资金,既可补充国家日常教育资金的不足,同时也可为院校扩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各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优势或影响进行技能鉴定、社会培训、实验检测的收费,依据市场状况制定收费标准,各高职院校可依据自身教育教学和发展,自行安排使用,不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对于各高职院校利用校办企业,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服务或技术服务等国家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支持等等。
6、鼓励企业参与办学,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每年从学校招聘员工,经过短暂的培训即能很快上岗,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而这离不开学校前期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实际上企业帮助社会及学校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同时,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企业可以在早期开展与学校的合作,在学生刚踏入校门时,就可根据专业对这部分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场所和技术指导,甚至也可以与学校共同研究订单培养方案,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企业的现场资源来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这样作为学校既节约了实习费用又避免了教育的盲目性;作为企业既节约了招聘及岗前培训成本又找到了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这种理实结合的培养模式,既符合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宗旨和培养目标,又实现了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双丰收。
(注: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42400410364。)
【参考文献】
[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教发〔2014〕6号.
[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Z].
[4] 专家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Z].
篇9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联系与区别;全面发展
一、现状:高职院校办成了就业培训站
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双重影响下,一些高职院校提出办学目标是以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社会评价方面,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成败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毕业生就业率。大部分高职院校创建诸如“专业+技能+计算机(或外语)”、“学历+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工厂(企业)”、“课堂+实训+技术文化”等培养模式,要求每位学生在毕业前至少拿到一项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在这些培养模式的指挥棒下,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就看是否与考证相衔接,与各类考证无关的基础课和公共课就理所当然受到冲击。据笔者在广东部分高职院校调查的情况来看,像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语文和高等数学等基础课就可开可不开,即使开了,也是大大压缩课时,其他的通识教育课或才艺课就更别奢望了。一些高职院校索性把学制学时压缩了,学生最后一年就被推荐或安排到企业“顶岗实习”,学校再也不用对学生进行跟踪教学,学生基本与学校脱离关系。部分高职院校一直没有开设过选修课,甚至一年也不举办一场讲座或一次论坛。不少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高职教育就是考证教育、岗前培训和就业培训,学校一切工作围绕考证和学生就业展开。在人才培养上,只要学生能就业甚至于“被就业”就算完成;体现在教师身上,课堂教学成了考证教学;学生也是这样,选择的专业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是根据考证是否容易,是否容易毕业和就业。高职教育完完全全成了岗前培训,与社会上热门一时的电脑、会计、外语、文秘、电工等培训班毫无两样,高职院校彻底办成了就业培训站。
二、思索: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辨析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本质不是职业训练,也不是职业培训。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从国家对高职这一定位可知,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其核心是教育而不是培训。高职教育包括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有共性特征。高职教育包含和包容了职业培训,开展职业培训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但高职教育并不等于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只是高职教育中很少的一部分,职业培训不能代表高职教育。在当前高职教育普遍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下,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本质差异表现在:高职教育实施的机构是高等职业院校,属于国民教育系列,职业培训则是一般的社会机构也可以实施,甚至所有的企业都有资格开展职业培训;高职教育实施目标是使个体通过学习有能力主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职业培训的目标主要是被动适应工作岗位;高职教育目标的重心是关注学生系统思维的训练,学生必须学习过程中实现技能、知识与价值观的系统整合,职业培训教育目标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就是生产短期的技术熟练工;高职教育实施环境要求具备学习功能,强调实训实习基地集真实、仿真与虚拟为一体的生产与教育元素的整合,职业培训只注重环境的真实性;高职教育师资要有综合教学能力,即“双师型”教师,职业培训师资只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高职教育实施平台的基础是完备的教学管理系统,职业培训则常采用简单的项目管理方式。因此,高职教育无论从广度和深度都不可能等同于职业培训,将高职教育视为职业培训是模糊了教育与培训的本质区别,是曲解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对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辨析,并非否定职业培训所承载的社会服务功能,如岗前培训、各种职业考证确实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人才,也为学生成功就业准备了条件。
三、方向:高职教育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在终极意义上,教育的目标指向人本身。公民素养大体通过获取两大类基本知识而生成:一是解决物质世界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科学与技术知识,形成“做事”的素养;二是解决精神世界领域问题以及人类社会组织的知识,主要包括道德、价值观、信念、各种社会惯例和规则等方面知识,形成“做人”的素养。从企业用人的要求来看,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具体包括六方面的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对行业的兴趣、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管理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用人单位普遍看重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企业认为高职学生所学的具体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学习能力、团队精神和道德修养至关重要。只要具备二者,高职学生就能够在实践中逐步摸索,从而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人才。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1年底,首届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文化育人高端论坛在深圳召开。与会专家学者指出,高职院校要以育人为主旋律,要以文化内涵育人,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就是真正要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生活、承担责任、文明知礼、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真正使高职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要求,成为培养适应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全面教育。高端技能型人才需要的能力与素养恰恰都是通过完整系统的高职教育来养成。高职教育要提升内涵就要抛弃那种认为高职教育就是搞搞培训的观念和做法,高等职业院校更崇高的使命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高职院校应通过教学、活动、训练和专业渗透等多种途径,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应该从专科层次起步,进而发展到应用本科教育,应用硕士和博士教育。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有“本领”,而且要有“教养”,不但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
(作者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10
关键词:高职;职业能力;培养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已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以竞争关系而言,高职毕业生受到本科生和中专生的挤兑;从其自身状况而言,高职毕业生普遍存在着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盲目求职择业、专业实践能力不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出现了各种就业难现象。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最有效、最直接的策略和方法是重视和加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高职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1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与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1.1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
和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比较起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处于起步探索状态,如德国已经形成了体系完善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他们的职业教育令世界瞩目并处于领先地位。和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比较起来,高职院校是对传统高教模式的一种创新和发展。高职院校一般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支持地方产业发展的思路,非常注重实践教学,重视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培养,与地方的政府、行业、企业进行深度融合,实施了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合作办学、互利共赢的开放办学体制,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1.2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对高职教育指导思想这样定位:“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需要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来。高职教育与岗前培训有本质区别,高职教育并不单纯强调专业教育,不是简单的“基本知识+操作技能”,更不是培养“会干活的工具”。当前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不尽如人意,体现在动手能力不足,诚信意识、创新意识较差,缺乏自强不息、实干精神等。
2高职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一岗位工作所必需的使职业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体能力,是就业的基本条件,也是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
2.1专业技术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在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理论知识够用,有比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毕业生通过专业学习训练,获得了一定的操作技巧和思维能力,并运用专业技能完成工作任务,得到用人单位认可,在社会分工中发挥自己的价值。比如旅游专业学生,获得了旅游从业者的核心职业能力,胜任客服、导服、计调等工作,为单位创造价值,获得报酬。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对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但因办学水平、环境等内外因素制约,专业建设参差不齐,实践实训条件科技含量不足,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将理论与专业实践结合起来,影响了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
2.2沟通合作能力。
沟通合作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思想与情感,相互理解,共享资源的过程,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的重要能力之一。据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第四次会数据显示“2014年高职院校91%的毕业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52%的毕业生家庭背景为农民与农民工。”当代高职学生大部分是“95后”,多数是独生子女,内心脆弱敏感,且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社会发展及家庭因素使他们沟通主要依赖于网络。他们能熟练运用QQ、微信、微博、人人等新媒体,对网络的长期依赖性及在网络中塑造的满足感,使他们的现实感缺失,表现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缺乏包容,个性独特,集体荣誉感不强等。
2.3自主学习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么学习的人。”高职生源录取的批次一般是第三、四批次,学生分数较低;除了全国统考,招收普通中学生外,有些省份开始在部分高职院校试点自主招生,从中等职业学校录取一批技能较优秀的考生。高职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学习方法总结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文化基础是其薄弱之处。职业教育的特点是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文化基础课程的系统性学习,同时,由于学生步入高职学校后,放松了对自己的学习要求,在环境、自制力等影响下,自主学习受到一定的阻碍。
2.4信息处理能力。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卸任阿里集团CEO职位时发表演讲“我们还没搞懂PC互联网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来了,我们还没搞懂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大数据来了。”二十一世纪是大数据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互联网+”的新局面,新产业、新商业、新业态模式将不断涌现。部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理念不够完善,在信息化的专业设置、教学管理、教学环节等各方面难以达到要求,高职院校在“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方面资源匮乏,由于办学基础、环境等因素,实训系统落后,导致高职大学生基于现代职业信息化的知识掌握不足。
2.5创新创业能力。
有人说,21世纪是创业型经济,创业教育证书是第三张教育通行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38次提到“创新”,13次提到“创业”。创新创业素质是可以培养的,对高职学生来说,一旦有了创新创业素质,就拥有了伴随一生的宝贵财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未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业意识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单纯依靠就业与创业课程以及创业实践基地,缺少创新创业的氛围,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力度不够,投入不足;同时,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激情和勇气,缺乏钻研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3高职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途径与对策
3.1政策层面: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如教育部确定逐步将600多所本科高校转向职业教育,构建新型职教体系,着力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衔接培养体系仍未建立,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历目前还限制在专科层次上,学制三年,学生在校时间仅为两年,第三年转入实习就业期,学生在专业技能上很难有大的建树,只能满足于简单的职业技能学习。建立应用技术类型本科学校迫在眉睫,构建专科、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势在必行。职业教育应当是终身的教育,可以体现在学制和学历上,同时也可以贯穿到人在职场中的一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职业教育要服务中国经济发展,主动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要,就要大力提升高职院校的培养能力,大力提升学生对于职业技能的高层次需求,通过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学历晋升、校内校外学分互换、工学交替、行业参与办学等方式,强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2学校层面:形成独具特色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工作岗位主要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高职院校要建立完善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首先要有独特的办学精神,用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来引领发展,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第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改变过去课堂讲授、老师讲、学生听、以老师为中心的模式,打造有效课堂,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三,树立职业典范,强调职业素养在职业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只有以良好的职业能力为基础,人生价值才能得以体现;第四,强化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学生的技能在工学交替、“双元”环境中得以提升,增强学生的实干精神和敬业精神;第五,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竞赛,提供广阔的能力训练平台,促进大学生提高职业能力。
3.3学生层面:多途径多平台努力锻炼。
高职大学生应多途径多平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一是结合自身专业的特长优势,注重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水平,通过参加校内专业学习、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训练、校内外技能大赛,强化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技能,形成技能优势;二是加入校内社团组织,积极参加二课活动,扩大交际范围,提升通用能力,如:沟通合作能力等;三是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形成可迁移的学习能力。通过课外拓展阅读,参加专升本等提升学历层次的训练,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思维方式;四是拓宽就业之路,锤炼创新创业本领。创业的挑战性较强,对毕业生可以产生全方位的能力锻炼与冲击,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获得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2015年湖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R].武汉,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Z].2015-10-19.
[3]李海滨,陆卫平.大学毕业生就业力提升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10):24-27.
[4]李吟.论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10):53-60.
[5]朱海琴,王玉杰,付姣.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9):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