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职学校;财经基础知识;创新教学;教学探索
目前,中职学校对《财经基础知识》学习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单向授课的教学模式。往往就是以教材为主,以理论讲授为重点,强调概念,注重理论。教师在讲授方式上,主要表现为单向的自上而下的垂直传输方式,拘泥于书本了理论架构,“填鸭式”的进行教育,使得我们的学生对知识缺乏深度的理解,难以真正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谈不上实际运用,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中职生普遍存在着基础知识较差的现象,加之正处在青春叛逆期,思想行为上放任自己,生活方面追求享乐,学习方面缺乏主动性。所以像会计专业中《财经基础知识》这类经济类学科,学生对高度概括,抽象的理论知识缺乏了解,难以真正掌握,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有学生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甚至放弃学习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应该改变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入分析学生的特点,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开展多样性教学。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和心性的特点,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对《财经基础知识》创新教学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基础概念以理解为主
传统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视理论和基础概念,常常把书本上的理论概念都划做重点,强迫学生去记忆。这些概念咬文嚼字且抽象难理解,学生基本靠死记硬背,根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含义,考试过后基本上把所学的东西全部抛之脑后。所以如何运用最简单最通俗的语言让学生去理解概念至关重要。教学的重点不再是概念的记忆,而是引导他们去理解概念。比如举一些生活的小例子,讲一些小故事,名人案例去诠释这些概念,不但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涵义,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的概念记忆。
二、善于运用案例启发
经济学中的经典案例真的是数不胜数,发人深思,耐人寻味。不止是在经济活动中,甚至在生活中,常常我们能在这些案例中受到很大的启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找一些引导案例,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去分析、推理、提出看法。相互之间进行探讨,学生与老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和解说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演示,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的理解,并建立感性认识,使原来单一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提过了课堂的互通性、趣味性和人文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目的。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这种方式可以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改变课堂上老师一味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空的容器,而要认可和尊重学生,把学习资源整合后交给学生,把大量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主学习。为了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可以积极开展师生角色转换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章节,让学生备课,制作课件,上课,评课,教师只作知识补充和当堂检测。实行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首先要完成教师自身和学生间的角色转换。学生由配角变成主角,教师的地位由主导变成指导,教师的作用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帮助者,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组织学生进行各项教学活动,适当评价学生的语言行为,引导课堂教学活动按一定计划,朝一定目标展开。这种教学模式能通过互相参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主体学习意识,发现和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营造师生合作呼应、生生互动提高的宽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五、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老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心理需求,从学生完全依赖教师到完全自主,逐步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解决学生实践量不足的问题。提前布置课题,让学生进行方案策划,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分工负责,相互沟通,探讨,帮助,配合。收集背景知识,组织内容,独立制作课件,并派代表进行PPT演示讲解。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既能增强学生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又有利于同学之间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而且在准备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了自主学习的过程。
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篇2
关键词:中职;经济法;教学;体会
目前中职学校营销专业的学生,主要是为各超市、企业、商、经销商等单位培养既要精通经济管理又要具备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根据目前中职学校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教学体会。
一、目前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法律是文科类的一种,不管是学什么样的法律,“老师不好教,学生也不好学,上法律课枯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经济法作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更枯燥,更单调,老师讲不好,学生也不愿学。但是,经济法又是涉及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稍有不慎,我们就会触法,轻则头破血流,重则粉身碎骨,进班房。再枯燥老师也得教,学生也得学。因此,老师教得辛苦,学生被动地学得难受。
学生对经济法这门课认识不足。从刚去上课的情况看,学生对经济法这门课的认识可以说是一张白纸,也不知道经济法是讲授什么内容,更谈不上去研究经济法是怎么产生的;经济法所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最后理解经济法的概念,以及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等等内容。学了经济法以后对自己有什么作用等。
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难以接受教师授课的基本内容。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这就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进行预习,对涉及本章节课程内容有关的法律法规提前浏览。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学生由于基础差,加上对学习本身就有一种条件反射的逆反心里,对教材不理不睬,也不听老师讲的内容。
教学方式方法陈旧,听课内容枯燥,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特别讲授到有关的法律条文时,像催眠曲一样没有激情,最后睡觉的、讲小话的、玩手机的、看其他课外书的等都出现了,任课教师也感到无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习惯理论讲解的教师,有的先讲经济法总论,再讲具体的经济法律制度。一本教材,从头讲到尾,教师绝对是主导;一堂课,从头讲到尾,填鸭式、满堂灌。有的教师则在经济法教学中只重视具体法律制度的讲解,而忽视对总论内容的把握,越往后讲,学生越没喜好,学生越没喜好,教学效果也就越不好。
二、对经济法教学的体会
开经济法这门课之前,一定要先开法律基础知识课,而且还要把这门课作为考试课进行闭卷考试,逼着学生去记忆一些基本的法律术语和常识。为学生日后学习和理解经济法课程的有关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进一步引导学生加强对经济法这门课的认识,用1~2个课时的时间给学生讲授学经济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最后引导学生如何才能学好经济法这门课等,让学生对经济法充满期待和希望。
在教材的选用上要考虑到“够用为度”和“可操作性”。教材的选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所以,我们对教材的选取一定要有一个终极目标:即“够用为度”和“可操作性”。所谓“够用为度”指选用的教材要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取材合适,深度适宜,分量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适应目前中职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喜好,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可操作性”是指在教材的选用上,要体现目前中职生的特点,在内容上尽量多一些通俗易懂的内容,少一些深奥的空洞理论,特别注意的是在案例的分析上也要尽量跟现实的生活贴近,做到越通俗易懂越好。从身边发生的实际例子来展开学习和操作,最好是每一章的实训练习都能让学生会做,而且还要使学生有兴趣去做。所以,在选取教材时既要考虑到本专业学生的特征,又要考虑目前中职生的整体文化水平。
篇3
【关键词】竞赛式教学法;协作学习;学生主体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生存能力之一。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中,怎样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实现高效教学呢?笔者在多年的实践后发现,竞赛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一、竞赛式教学法概述
竞赛式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组织竞赛,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参与其中,给予学生充分发挥潜能空间,鼓励其个性化和创新性的发展,赛末对竞赛过程和学生的表现予以评价和总结,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竞赛可以是以自主学习为主的个人之间的竞赛,也可以是以协作学习为主的小组之间的竞赛,形式包括竞答、辩论和成果展示等。本文主要是对小组竞赛式教学法的探讨。
二、“Word小报排版”竞赛式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笔者分别用竞赛式教学法和讲授式教学法对基础无显著性差异的A班、B班进行“Word小报排版”课堂的教学。
1. 课堂教学步骤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小报排版”,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会利用Word2010进行文本处理,包括文本格式、分栏、首字下沉、页眉页脚、插入图片、调整图片、表格操作及文本框的操作、图形与艺术字的使用等。
(1)竞赛式教学法教学步骤
阐明教学目标:以小组竞赛式的方式排版一份小报,掌握文字排版技巧。
知识点讲解:教师简单介绍文字排版的一些常用技巧。
分组:根据任务需要,安排每5个学生为一组,把整个班级50名学生分成10组,各组选择一名组长。
呈现材料、提出任务:用所给素材编辑一份艺术小报,要求包括分栏、字体、段落、首字下沉、图片处理、艺术字、页面背景、文本框等Word操作内容,排版要尽量合理美观。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与操作:组长组织小组分工,共同完成任务,各个小组讨论得很热烈,学生们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一起配合完成任务。
小组成果展示:教师统一控制学生机,进行学习小组的成果展示。小组代表边演示边讲述他们完成任务的基本操作过程。小组代表们表述很清楚,各个小组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对于同一个效果有许多不同的途径可以实现,例如分栏效果,有的用的是分栏功能,有的用的是文本框来呈现同样的效果。
总结与评价:根据各组阐述的任务完成情况评出优胜小组,然后教师总结几个小组的共性问题,如怎样突出小报主题、文本框的合理使用等,而且对每个小组作简单点评并组织相互间的打分。
课后作业:布置相同类型的任务进行练习。
(2) 常规讲授型式教学法教学步骤
首先教师阐明学习目标即学会利用Word进行文本处理,然后对照课件对Word中的文本格式、分栏、首字下沉、页眉页脚、插入图片、调整图片、表格操作、文本框操作等知识点逐一介绍。学生听课像往常一样,情绪平淡,有小部分学生在做其他的事情,例如玩手机、开小差、甚至睡觉。然后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练习,而在上机操作练习时候,部分学生却在上网、打游戏、听歌、看视频等,做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2. 竞赛式法与普通讲授式教学法成效对比分析
A班和B班学生的基础无显著性差异,在使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后,实现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从课后随机抽取若干学生的调查显示,A班的学生觉得自己这堂课很充实,觉得团体合作真的很重要,感觉自己对Word了解的很透彻,印象很深刻。而B班的学生反映很平常,教师讲的内容也能接受,印象的深度平常。这说明,A班比B班的学习满意度要高,竞赛式教学的成效显而易见,两种教学法的成效对比从两个班课后作业的任务完成情况(如图1)显示出来。
三、竞赛式教学中需注意的事项
1.竞赛内容设计要合适。
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合理制订竞赛内容。一般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照顾到大多数同学的学习实际。笔者的想法是开始时尽量容易,让优秀学生与后进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绝大多数同学认识到只要稍加努力,也能获得好名次。
2.注意保护后进学生的积极性。
如果评价激励方式不当,竞赛制教学很容易成为少部分优秀学生表演的舞台,这就与我们本想调动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相违背了。特别对于后进学生,更要以宽容、鼓励为主,防止被忽略或挫伤其积极性。在竞赛后帮助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查找、分析原因,多找他们谈心,提高他们参与竞赛的积极性。
3.灵活安排竞赛时间。
竞赛的时间根据竞赛内容灵活安排。如打字比赛、Word小文章排版比赛等内容较少的竞赛,可以在1-2节课堂内完成;如比较费时的PPT作品制作,可以利用课外让学生自己去拍摄一些生活照片,在一两周内完成竞赛内容,也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堂外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可与其他教学方式有机结合。
把竞赛制教学方式与其他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或许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如在模块式教学方法下,可以按照各教学模块的要求来确定竞赛内容,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组织项目式教学,各竞赛小组同时可作为项目式教学实施的小组,既共同配合完成教学任务,又可作为开展竞赛前的“备赛”训练。
四结束语
笔者走访了多位计算机基础老师,和他们对课堂中竞赛式教学法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只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根据需要选择采用竞赛式教学法,注意在使用中的几点问题,就能有效发挥其优化教学的效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孙钦花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在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2(7)
[2]于风云中职计算机基础竞赛式课堂教学方法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2012(11)
[3]高洪波等竞赛式教学法在机能实验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14)
篇4
医学生基础知识学习体系21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学习化的时代,社会对知识分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生从事临床工作需要以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为保证,基础教育在医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分析研究强化医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并针对社会背景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一、研究背景
医学生以其特有的就业前景及医生的行业特性决定了其必须具备扎实的功底,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牢靠且能灵活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同时,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形势也警示加强医学生基础教育的必要性。我们通过走访调查,分析总结出目前最主要、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医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产生倦怠感
据研究统计,医疗、护理等专业的学生学习倦怠高于计算机、外语等专业,考虑医疗、护理等专业知识繁杂,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且医护行业服务的对象是人,也给从业者带来较大压力,且医学专业学生同样也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这些都使得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程度较高。此外,部分医学生只注重临床技能,认为基础知识枯燥乏味,而完全忽略了基础课程与临床实践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2.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匮乏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1)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足,降低其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医学院校不断扩招,医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但是大部分医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不愿意去乡镇医院,导致基层单位人才缺失。而大中城市三甲及其以上医院却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经济水平以及医疗条件等综合能力吸引着大批优秀的医学毕业生。同时,受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大型医院已经接近“人满为患”的情形,不再广泛接受医学生,而只重点招收以广博的基础医学知识与灵活的实践操作技能兼备的高素质专业性人才,导致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颇大。
(2)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
现阶段,医疗纠纷不断,医患关系日趋紧张,除了患者对医生行业的认识不够、舆论压力、媒体偏激的报道等因素之外,医生的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部分医生过分依赖高科技,而忽视传统的体格检查,问诊环节缺少,医患沟通匮乏,医生不能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而单纯凭借化验单、检验报告,往往会导致一些患者病情延误。另一方面,部分医生由于知识的欠缺,在选择检查项目上存在疏忽,不能正确选用特异性的检查,患者花“冤枉钱”的同时也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诊断结论。
二、医学生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基础课程不仅仅包括细胞生物学、解剖学、遗传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病理学等,还应该包括思想政治、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以及英语等方面的教育。医学生充分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优秀的基础知识是医学生思想升华的知识源泉
思想政治、伦理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有助于培养准医学生们高尚的人文素养,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2.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奖助学金、评模评优的有力依据
医学生由于其培养周期和成长过程较长,费用昂贵,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大多数医学生可以在上学期间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取奖助学金,来缓解一部分家庭压力。现行大学期间为促进当代大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各项评优评模的文件都明确要求学生的学业成绩优秀,综合素质较强。医学生只有学好基础课程,才能得到较高的学分,在参评奖助学金时具有超强的实力。
3.稳固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医学就业形势严峻,医学生们纷纷选择向更高的学历进修。但是,医学研究生考试与其他考试有所区别,其专业性质决定其考查知识点综合且理解难度较大。本科期间基础课程的掌握有利于医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做到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有机结合,形成以疾病为主干,贯穿各科内容的复线。
4.夯实的基础知识是临床实践必不可少的条件
有效掌握基础医学,首先,增强医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助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其次,提高未来医生的专业水平,降低临床误诊率和漏诊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再次,能够为临床中出现的相关现象和问题做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和研究。同时,可以从病因诱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等方面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积极有效的治疗和预后措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三、强化医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途径探究
1.个人方面
(1)提高自我认识
正确认识医学生的身份、肩负的重任以及基础教育对于自身、患者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理想。这样,才能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去。
(2)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的重要条件。医学生在学习过程应针对各科目的学科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勤于归纳总结,巧妙联系前后知识点。
2.学校方面
(1)稳抓“三风建设”
辅导员老师进行严格的日常考勤,合理运用奖惩制度,并将医学发展需要和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指导、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干部在教室学习园地和宣传栏实时更新医学前沿信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院适当安排学习经验交流会或举办知识竞赛、讲座等,以达到知识的共享。班级内部也可成立学习探究小组,以优生带动后进生,共同进步。
(2)深化教学改革。教师应一改往日传统的说教形式,采用更活泼生动的方式,如小组讨论等,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在基础课程学习开始及过程中,适当地结合临床内容,由临床问题引出要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对一些基础理论进行精辟和深入的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增强摄取新知识的本领。
3.社会方面
实践活动是完善基础知识的重要手段。医院应多开展一些志愿活动或组织生产实习,学生才能把理论知识学得更活,而且记忆持久、巩固。同时,医学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参加各种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才比较完善和全面,才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各种能力。
医学生承载着未来医疗卫生发展的希望,应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并不断探究创新。只有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将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玲,沈勤,沈梨芳.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教育,2013,10(5):199.
篇5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代家初级中学 712200)
教学改革已多年了,可是作文教学的实际仍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有不少的学生表述能力很差,到了毕业时,一件简单的事讲不顺畅,一个简单的意思说不明白。汉语言是学生从小耳濡目染,不需要教师规范教育也能有效表达的语言,在学习了五六年后,没有多么明显的进步。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中的原由是多方面的,我认为重要的原因是不够重视学生的基本功的训练,不够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在情境习作教学中,发挥情境习作的优势,重视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良好习惯的培养,扎实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下面就来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力求使学生养成把话说顺当的习惯?
在应试教育的情势下,教师为了应对考试,一般重视成篇的文章,完整性成了最基本的要求,往往忽视短小的习作的练习,忽视片段,段落的练习。其实这样的练习内容短,简单容易,收效快,是能更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我认为,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习作的形式。我贴近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靠船下篙,重视简短的语言情境的练习,有时甚至可以是两三句话的内容,渐渐地写较长情境的内容。力求使学生学生说通说顺,说明白,养成细致扎实的语言习惯。例如写“老师表扬同学”的情境。要求学生根据现场的观察,叙述事情的原由及经过,描写老师及受表扬同学的神态,讲自己的感受。我认为,只要是在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语言能力有相应的提高,意思相对完整,表达清楚明白的练习,就是有益的练习。这样的练习学生易于成功,尝到习作的甜头,享受到作文的快乐,树立写好的信心。经常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养成细致扎实的语言习惯,这样的习惯有益终生。?
情境习作的情境是人为创设的,可以人为地控制节奏。为了让学生写得细致具体,教师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内容较长的情景,可以分为几步来指导。例如,我创设“击鼓传花”的情境。这个游戏的内容较长,学生写起来困难。我就将游戏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叙说,分别是“游戏前的喜悦”,“传递中的兴奋紧张”和“花落´主家´时的欢腾”。每个阶段结束,就把游戏停下来,指导学生练习着叙说,说顺了,再向下进行。这样的分步练习,减轻了习作的难度,就能把游戏的过程写的清楚些,具体些。?
二、力求使学生养成习作习作中正确使用词语的习惯?
平时的习作中,学生的运用词语往往有较大的随意性,是不大注意推敲词语。我在情境习作教学中,重视训练学生选用恰当的来词语反映实际情景。例如,指导“击鼓传花”的情境习作。游戏时,鼓声突然停了,“花”落在一个学生的桌上时,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了。我问:同学们,当鼓声突然停了,花落在一个学生的桌上时,教室里是什么样的情景啊?学生回答后,我又问:用哪个词最能反映这情呢?学生说不上来。我就告诉他们:用“沸腾”好。沸腾,原来是水等液体上下翻腾的样子,这里是形容教室里人声喧闹,情绪高涨。学生立刻就理解了这个词,并感受到词语对表达的作用。?
学生在描写情态等方面往往会言过其辞,不注意程度的区别,不能够准确的反映情景。例如,一天早读课,检查学生背书。我让全体学生站起来自己背,背完了就自动坐下。最后有一个学生背不上来了,我罚他写二百字的说明书。这时,有个学生喊:某某同学也没有背上来就坐下了。我就叫组长下课挨个的检查背书,查出“南郭先生”,就罚写三百字的说明书。好多学生听后都笑了。我敏锐的捕捉这个情境,指导学生叙说,先说后写。当叙说到有的同学不会背就坐下时,我问:老师此时的神态怎样?你们描述一下。有的说老师是“火冒三丈”,有的说老师是“怒发冲冠”。这些情态词语显然是很不准确的,没有描述真实的情景,这反映学生观察的不细致,也反映运用词语上的随意性。我就又做了刚才的表情,让学生观察描写。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这样说:“老师的脸显的更严肃了”,“老师的脸绷的更紧了”,“眉头皱的更紧了”。这样的描写,意思表达明确,恰当地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态。经常这样的训练,就能够使学生养成真实反映、准确表达的习惯。?
三、力求使学生养成把意思说明白的习惯。?
“能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是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文从字顺”是指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实际习作中,有些学生是不能顺畅的表达意思,文气不能贯通。情境习作在训练学生通畅的表达方面是有优势的,因为情境是学生有目共睹的,习作中的错乱和别扭之处学生是容易看到容易纠正的。教师经常及时指导,能使学生养成把意思说明白顺畅的习惯。?
篇6
1.1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首先,在针对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进行相关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所学具体职业技能的目标来进行相关实践工作的开展。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来确定实践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职院校中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来说,相应的教学目标应当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需求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从而学生可以在进行经管类专业的实践课程中学习到更多社会企业中的经济模式等,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当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通过相应的实践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在未来各个岗位中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对于现在的社会经济背景来说,如果不在高职院校内部进行相关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未来的社会工作是很难适应的,学生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由于仅仅具有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于企业内部的突况等根本无法做出有效的处理,导致学生在竞争力巨大的企业内部无法立足。可以说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模式在学生发挥能力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在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上应当根据相应学生的工作内容来制定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当前的大多数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相关的专业中,多数的实习学生往往都无法在实践的环境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对于实践过程中碰到的一些专业性问题往往都是不知所措,在院校中的学习中根本没有接触到这些内容,因此可以说,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实践性教学一定要根据学生所需内容来制定。而且当前大多数学生实习选择的工作类型也与专业不对口,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去选择一个服务员的工作去实习,这种专业不对口的实践性实习对于学生来说怎么会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因此在选择实践内容上一定要与自身所学专业对口。
1.2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对于此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长期的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往往都是过多地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于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非常地轻视,可以看出,这样的教学模式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而这样的教学理念一直影响着高职院校中的大多数教师和领导。在课程的安排上,高职院校由于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课程过于轻视,导致学校在安排实践课程时,大多数的课程都是偏向于理论知识的,而只有极少数的课程内容是针对实践教学的。因此在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教育理念的缺失导致学生无法得到更多时间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进入企业后,无法在短时间内融入工作。其次,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课程种类过于单一,在当前的多数高职院校内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多都是以教师为主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的示范,而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作业来让学生在课下的时间通过模拟训练来达到实践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是根本无法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的,由于课下缺乏监督机制,导致大多数学生根本不会按照相应的规范和规则来进行模拟实践,仅仅有少数的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工作步骤来进行相关的实践,也很少会对相关理论产生创新性思维和发展,对于实践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无法真正领悟,很难对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起到有效的培养。最后,在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硬件设施过于落后,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政府资金的注入,在进行相关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有的院校缺乏相应的专业硬件设施无法对学生进行相关实践工作,导致学生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达到锻炼自身技能的目的。而且当前高职院校内部的资源较为匮乏,学院内部根本缺少与专业相对口的企业来接收相关的实习学生,在这样缺乏相关资源的学院那里,学生很少会接受到有效的实践性培训,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很大的教学问题。
2高职院校中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2.1加强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在当前的经济管理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首先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在经济管理类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它不同于其他专业技巧性强的专业需要很高的动手能力,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就需要首先注重学生在经管类专业中的思维模式,对于在教学过程中的项目策划能力、执行能力等都需要通过相关的实践教学模式来锻炼学生。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具备一定的与客户沟通的软技巧,而这些软技能的获取和锻炼根本无法通过简单意义上的理论知识来锻炼,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模式,通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软技能的训练,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发挥得更好。只有教师从思想上得到转变才能使得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实践技巧,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2.2转变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方式
在进行相关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当前企业的人才需求模式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相关实践教学的展开,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大大地提升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是单一的口头传授,学生课下学习来进行相关内容的实践。而当前教师应当转变这一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相关实践性教学,例如可以通过实验、实践、实习、学生撰写课程报告的方式等来达到实践的目的,通过这些实践性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很好地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高职院校应用好这些多种多样的实践性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技巧。
2.3加强高职院校内部硬件设施建设
在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内部由于硬件设施的缺乏导致大量的实践性课程无法开展,对于这样的情况,高职院校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向有关单位申请资金或结合自身情况来发展实践性硬件设施的建设,首先保证学生可以进行相关实践性课程的开展,只有高职院校内部建立起相关的硬件设施才能基本保证学生的实践素养得到锻炼,为学生建造更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3结论
综合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当前的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很多院校都缺乏相关的实践教学的培训,而这些实践性教学的缺乏对于学生来说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后面我们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这些有效的对策,希望有关高职院校能够及时地改善学校内部的情况,开展有效的实践性课程,学生在经管类专业只有经过充足的实践锻炼,才能真正意义上理解相关的专业性技能和知识,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为未来的工作生涯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作者:包春玲 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网络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3.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1-0000-01
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规划的推动下,高职院校网络教学平台有机地整合在数字校园中构建,专业教学资源库和教学平台建设网络化日趋成熟,这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发挥网络化教学平台环境的优势,融入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网络化教学平台环境不仅具有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而且还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等优势。如与资源库相结合;与数字校园的其它系统的整合;融入智能技术、移动技术、网格技术、点对点技术等新技术;支持多模式的网络教学;支持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动态积累、管理、共享、使用和评价;支持各种教学系统和工具之间的资源积累、使用与交换;支持课程或教师教学的个性化;课程与教师能够根据自身教学需要个性化地实施教学活动;根据教学或学习要求按标准制作成新的学习材料或课件,能够被不同的网络教学平台发现,并能跟踪其使用情况等。
社会的信息化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增加,入学新生的计算机知识起点显著提高,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要求计算机基础教学融入专业教学中,培养高职学生的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对非计算机专业的高职学生而言,信息素养应包括:(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储和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文化新环境中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二、围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面向应用,服务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一总目标,教学目标一直以来停留在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的阶段,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中文Word文字处理软件、中文Excel电子表格软件、中文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网络基础及Internet应用。在网络化教学平台环境成熟的高职学院,应该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根据目标系统设计教学内容。如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计算机基础由原来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软件应用”两阶段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和“AutoCAD”、公路软件应用两部分内容,调整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三阶段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应用”四个部分内容。使高职计算机教育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过程,做到学生学习期间不断线。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在专业课中的计算机教学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三、加强实践教学,探索适应网络化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在数字化校园支持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支持研究型学习、案例式学习、发现式学习、资源型学习、协作型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因此,必须以应用作为出发点,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探索网络化教学平台环境下的教学模式。通过加强网上练习和网上实验,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四、以教学情境设计为切入点,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服从于教学内容,要着眼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从“计算机+大屏幕”发展到目前的“网络化教学平台”,体现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个性化发展和变革。由于学校情况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对同一课程中不同教学内容,应该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采用相适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将本课程中的精髓和要点提取出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传授给学生,课件应尽量减少纯文字的描述,增加生动形象的图形、动画信息,通过色彩的变化突出重点、难点内容,并通过加入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如在Word2003、Excel2003和PowerPoint2003的教学设计中,采用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插入一些比较有特色和较易引起学生兴趣的Flas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等教学内容。
五、结合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编写特色教材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不仅要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相适应,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当前职业人才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的结构需求相适应,还应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相匹配,反映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软件和新技术,体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践性、适应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已有大量优秀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在使用中,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如项目化、以任务驱动为特色,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满足学生自主、交互、协同、构建式学习模式和网络化教学平台环境要求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材还有待广大同仁努力开发。
参考文献:
[1]周子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9,11
[2]龙怡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
篇8
【关键词】Web2.0;自主参与式;学习环境;基于Web2.0自主参与式的学习
《计算机基础》是中职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最基本的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奠定在信息社会中终身学习的基础。
本研究通过对设计出Web2.0的自主参与式的学习环境的模型具体应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式学习的兴趣,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研究背景
中职学生生源存在的差异性和个性发展等特点,使他们对传统讲授的教学模式不再屈从,从每年中职新生入学调查表格中的数据来看,85%以上的学生对技能操作类的实践课程兴趣浓厚。
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出发点就是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而采用Web2.0的自主参与式的学习环境的模式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潜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网络学习环境也为师生互动创造了更为方便、迅捷的方式,从而帮助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学习。然而,真正发挥网络学习环境的优势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建构主义的Web2.0模式,通过项目化教学和任务化教学等模式的探索,可以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和“帮助者”转变。[1][2]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首先创设真实情境,将新知识以任务形式置于问题情境中,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综合能力。
二、建构关于Web2.0自主参与式学习环境设计模型,并分析其相关模块
该平台的搭建[3]从Web2.0平台的特点分析出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设具体任务情境,在过程设计和资源的准备上,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开发“自主、探究、协作”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方式,最终促进中职学生自主参与式学习能力的养成。由于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普及性广、实践性强,采用 Web2.0自主参与式教学平台更接近学生实际期待的教学环境。具体的模块设计如下:
(1)管理模块:
公告管理、用户管理、创建数据、更新数据管理、备份数据和网站安全管理等。
(2)教师模块:
Web2.0自主参与式平台的设计、管理是网络学习平台的核心内容,教师依据《计算机基础》课程各单元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参加国家劳动部ATA考核和江苏电大《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证的要求,参照伯尼・道奇各模板编译修改而成的模板,遵循以“学”为主的设计原则,每个主题都设计了基础类、综合类和设计类三大实践主题,同时在设计中兼顾学生学习非零起点的实际状况。教师模板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公告要求;主题式教学设计,建设并更新案例库;论坛、交流和答疑的管理;作品测评管理;作品案例的添加、修改和删除功能。
(3)学生模块:
学生是该学习平台的主角,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担当引导者、监督者的身份,教师通过创设具体主题情境,实现Web2.0自主参与式教学平台的要求,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究能力。该模块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依据任务情境,通过个人独自或者小组协作完成具体任务;浏览、学习案例库中内容,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具体操作技能;论坛答疑是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的平台,同时完成自评与互评;作品上传;在线测试检验学习成果。
三、Web2.0自主参与式教学平台设计的技术
Web2.0自主参与式教学平台的设计的开发平台:;体系结构采用B/S,页面布局:DIV+CSS,开发语言:C#,建立数据源的连接采用,开发系统各个模块采用.NET组件,客户端处理技术采用Ajax技术,集成环境开发、调试程序采用 Microsoft Visual ,后台数据库的开发和管理选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四、在基于Web2.0自主参与式学习环境下开展试验研究
基于Web2.0自主参与式的学习环境下能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丰富、交互性强、开放性好的优点,参与实验班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学期左右的时间试验后,在网络环境中学习的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部分同学学会了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网络环境真正发挥其各种优势。
在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摸底调查中,选择两个平行班级12信息1(36人)和12信息2(34人)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用Web2.0 教学平台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研究。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实践,学期末的综合设计(要求:可以以4人以内的团队形式参与设计,也可以独立设计)测试中,实验班实现设计要求的占84%,对照班只占28%,实验班最终形成6个团队,对照班只产生2对。同样地,最终参加的ATA考证中实验班通过率达100%,优秀率88%以上,对照班通过率90%,优秀率仅为18%。从教学效果调查数据分析来看,Web2.0自主参与式教学平台能够激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围绕主题情境自主探究地完成任务。大多数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分析、提炼、实践具体任务,并逐步养成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习惯。
对于Web2.0教学平台的探索,能够引导学习者根据学习目标选择最佳的学习策略,并充分利用网络中的学习资源,自主、积极地参与学习,实现个体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军.Web2.0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
[2]黄亚娴.基于Web2.0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的实践探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篇9
地图制图学基础属于测绘工程特别基础与主要的课程,它的教学目标就是经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世界地理空间在认知和地图表达方面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制图方法,使用地图正确的分析应用专业的能力,为后面要学习的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这些年的时间里,测绘科学技术目前从数字化测绘迈向自动方向,像空间信息获取手段,可视化技术等,全部都有很大的变化。信息化地图制图学基础属于信息化测绘系统里面的主要构成要素,信息化测绘推进的这个背景下,有必要对地图制图学基础实践的教学进行细致的改革与发展,帮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图制图学基础中的各种理论与技术,让测绘工程人才的专业能力进行大幅度的提高。笔者对测绘工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1地图制图学基础在实践教学中的具体情况分析
(1)实践教学属于各大高等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对发展学生素质,提高他们的创新以及动手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地图制图学基础的具体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地图制图学基础应该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可以拥有实践工作的能力,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学生掌握的这些基本技能必须靠实践教学进行确保。
地图制图学基础这门课程在教学方面的基本有下面几个方面:地图基本概念、地图投影与坐标系统的识别、地图设计、地图综合、数字地图理论与分析。学生通过对地图制图学基础这些主要的教学内容的学习,加上一些有效实践工作的配合,这样才可以保证学生理解以及掌握地图制图学基础所有的理论知识,还有制图、地图应用的各类知识。
(2)因为中国过去的高等教育,通常是不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经常存在着没有明确认识的现象出现,这就致使了具体的教学中忽视了实践这个重要的教学步骤。地图制图学基础的教学也有着对实践教学比较薄弱的问题,这样的问题都会严重阻碍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①地图制图学基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缺少科学的规划。目前很多高校没有针对地图制图学基础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和现在的测绘科技发展水平建立可行的地图制图学基础的实践教学系统,这就使高校的培养目标没有很明确,会出现实践教学的内容设置没有连贯性以及系统性。
②地图制图学基础进行实践教学的各种环境没有很强的支撑能力。地图制图学基础进行实践教学需要的各种场地,计算机的设备与系统这些基本的资源没有配备齐,让实践教学难以适应教学的要求。
③地图制图学基础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着管理考核缺少规范的情况。实践教学相关的管理制度没有达到很完善的程度,教学的质量评价系统也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明确,尤其是没有建立起实践教学有效的考核方法。
2建立地图制图学基础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系统
(1)建立的原则主要依照地图制图学基础的实践教学目标和学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科学的体系主要需要遵守下面的三个原则。
①集中表现出测绘学科的具体发展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测绘科技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社会对测绘技术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加大。所以高校应该正确地了解地图制图学基础的发展趋势,规划好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
②实践教学方式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完美的融合。针对地图制图学基础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实践的方式与和内容应该互相地适用和结合,不一样的实践教学内容应该使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
③实践的教学内容里面包含很多的模块,在设计中应该有很强的系统性。地图制图学基础的教学内容应该紧紧与实践的教学目标结合,全面考虑到每个实践教学内容的连贯性。
(2)建立合理的系统是确保实践教学内容可以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地图制图学基础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四个部分构成,分别是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利用合理科学的配置,建立起以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宗旨,逐渐地安排教学内容,把实践的教学目标落实到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技术。地图制图学基础的实践教学系统的构建如下图地图制图学基础实践教学体系。
地图学实践教学体系
3地图制图学基础学科进行实践教学的合理建议
31针对地图制图学基础的教学目标与信息化的测绘背景进行结合,把地图制图学基础的实践教学内容分成四个部分进行
地图基础设计、数据信息的获取、地图的符号化、地图应用。建立起每个部分的有效联系,让它更加系统化。
311地图基础设计
①地图制图学基础的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学生应该非常熟练地掌握地图制图学基础中的坐标系统、投影、比例尺这些基础的知识,可以使用地图制图对投影进行设计和转换。②实践教学方式。开展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有关的地图信息数据,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制图的?件,对地图数学的设计内容进行实践。
312数据信息的获取
①学生应该了解地图数据的各种获取方式,其中包括数字化方式,天地实测方式,了解地图数据的编辑以及数据信息的管理手段。②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主要是使用课程教学进行野外实习,调研这些方式,针对设计的主题作为主要目标,指导他们进行地图数据信息的处理和实践。
313地图的符号化
①学生应该熟练地掌握地图上的符号设计和制作,可以使用数字化地图制图软件制作普通的地图。②实践教学方式。这个部分主要是使用了课程教学的实习和生产认识等的方式,按照之前设计的主题地图为主要目标,利用前期收集的有关地图数据,使用地图制图软件,对地图符号进行设计和进行地图的制作。同时高校还需要组织学生到生产地图的厂家进行现场的观摩活动,加深学生对制图流程的了解。
314地图应用
①实践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学生应该系统地掌握对空间的认知,空间的量算以及空间的分析和数据收集。②实践的教学方式。使用基本的课程教学进行学习,重点对这个部分的实践教学进行学习,高校按照提供的地图进行自主的选题,指导学生依照现有的地图数据,做好地图的数据分析以及应用。
32笔者的建议
321高校应该完善实践的教学系统,在教学内容上做好持续的更新
学校应该依照社会的发展形式和出现的科技新成果来制定有效的地图制图学基础实践教学系统,同时要解决好理论和具体实践之间的关系。
322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
高校应该重视强化地图制图学基础的实践教学,建立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办法,这样可以有效地指导教学的具体实践工作,让工作有序地进行,而且还需要对教学实践的工作效率做好客观的评价。
篇10
脑出血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我院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并经CT确诊为脑出血且有意识障碍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80例,男46例,女34例;平均年龄(54±lO)岁;平均病程(18±6)h;其中基底节出血47例,丘脑出血lO例.颞、顶叶出血7例,其他部位4例,其中破入脑室5例;意识障碍按GCS昏迷评分幢j:轻度意识障碍(14~13分)ll例,中度意识障碍(12―9分)3l例,重度意识障碍(≤8分)粥例。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4士10)岁;平均病程(17±6)h;其中基底节出血23例,丘脑出血6例,颞、顶叶出血3例,其他部位l例。其中破入脑室2例;意识障碍按GCS昏迷评分:轻度意识障碍6例,中度意识障碍15例,重度意识障碍19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意识障碍程度、病变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保护脑细胞、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每日1次,14 d为l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文献[1]分为显效:意识障碍转为清醒GCS剌昏迷评分15分,无痴呆;有效:意识转为清醒但伴有痴呆,或意识障碍GCS评分标准改善5―8分;无效:意识障碍无好转,GCS减少或无变化;死亡。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O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苏醒时间比较治疗组踟例中苏醒74例(92.5%),未苏醒或死亡6例(7.5%);对照组40例中苏醒29例(72.5%),未苏醒或死亡l1例(27.5%);2组苏醒率和3 d内苏醒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重症之一,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急性脑血管病昏迷中医辨证属中风中脏腑范畴,临床以闭证多见,且发病之初,邪气鸱张,风阳痰火炽盛,多兼阳明腑实证。因此,我们在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作用,以清热涤痰、芳香化浊、辛凉醒脑开窍,使药物直达病所;醒脑静由麝香、冰片、山栀、郁金等中药组成,麝香性辛香窜,开经络,通诸窍,暖五脏,善走能散。山栀苦寒色赤入心,兼入肺径,泻心肺之邪热,并散肝郁。全方以麝香开窍醒神。山栀清热泻火解毒,郁金。冰片芳香走窜。通窍开闭加强麝香醒神之功效。
本研究表明,在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可明显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意识障碍的苏醒率,缩短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l]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