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行业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行业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7月2日,第三届国产动画电影专场推介暨高峰论坛在京举行,大会以“新动画”为主题,深入探讨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新势力、新市场、新形象、新技术。
7月5日,中国电影制作人协会动画电影制片人分会在北京挂牌成立,14家动画制作机构和公司成为会员。
7月8日,课题组宣布蔡志忠国学系列漫画作品将被引入人教版中小学国学实验课本,同时启动配套的大型“中华传统文化水墨动漫”项目。
7月11日~15日,第九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在沪举办,展会打出“新媒体时代的动漫生活”主题,并了《2012上海动漫产业报告》《2012上海游戏产业报告》。
7月17日至21日,第五届深圳动漫节举行,本届主题为“深圳动漫、节日盛宴”。
7月19日,中国精品漫画推介会亮相圣地亚哥动漫展。
7月25日,“童心共唱中国梦”――中国动画90年大型演唱会进行录制,这是国产动画片首次以视听音乐会的形式和观众见面。
7月27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动画艺术节上,放映了中国动画长片《魁拔》,这是中国动画电影首次入选多伦多国际动画艺术节。
8月
8月2日~3日,国内首部原创动漫舞台剧《偷星九月天》登陆北京海淀剧院,首次展现了动漫与娱乐的跨界合作,成为完善动漫产业链的“先行者”。
8月3日,两岸动漫嘉年华活动以“青春碰撞、年华创想”为主题在福建福州举办。
8月19日,由文化部人事司主办、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立体动画影视技术应用与开发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8月22日,漫博会“第五届年度最具产业价值影视动画作品奖”评选结果出炉。
8月26日,第五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在东莞落下帷幕。本会共邀请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61家海外知名企业携110个品牌参展,为期5天的漫博会签约金额达33.5亿。
8月27日,广东奥飞动漫与美国著名玩具公司孩之宝成立合资玩具公司,此举将有助于奥飞动漫开拓海外市场。
8月29日,首届中国动漫品牌峰会在天津举行,共同探讨中国动漫品牌发展之路。
8月30日,国家手机(移动终端)动漫行业标准会暨2013国家数字文化产业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
9月
9月3日,首届“中外动画电影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韩国、中国的7位业内嘉宾,对中外动画片合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献计献策。
9月9日至10月9日,2013年“原动力”中国原创动漫出版扶持计划申报工作启动。
9月12日,中国领先的在线通信、社交及娱乐服务公司腾讯宣布携手迪士尼媒体发行,为腾讯视频的“好莱坞影院”会员提供迪士尼旗下最受欢迎的电影和动画片。
9月23日,“中国联通授权毫米公司全网运营动漫业务暨泰豪与淘米合资签约新闻会”在南昌举行。
9月24日,以“影动梦想”为主题,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举办的“中国当代动漫艺术展”在俄罗斯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开幕。
9月29日,第六届中国国际漫画节主体活动之一的第七届中国漫画家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
9月30日至10月3日, “2013第五届中国西部动漫文化节”在南坪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主题为“动感城市、漫优生活”。作为目前中国西部规模最大、人气最旺的动漫专业盛会,中国西部动漫文化节已经成为全国三大动漫节展之一。
10月
10月1日至5日,以“动地带,漫生活”为主题的山西第四届动漫艺术节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举办。
10月2日,在第十届国际动漫艺术周的展位上,“3D照相”吸引了众多参展者的目光。
10月10日,“中国互联网电视爱看动漫合作”启动仪式新闻会举行,双方就奥飞动漫与爱看动漫合资的动漫旗舰平台 “爱看动漫乐园”展开深入合作。
10月15日至21日,河北省乐亭皮影剧展演团一行9人赴西班牙参加了由文化部、西班牙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和河北省文化厅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演艺周”展演活动,这是乐亭皮影艺术首次走进西班牙。
10月25日至28日,第六届厦门国际动漫节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其中,大拇哥与日本重松集团福建彩蓝公司的品牌授权合作签约尤受关注。
10月26日,“动漫英雄”中国COS秀、中国好声优贵州分赛在贵阳隆重举行,激情演绎最炫动漫民族风。
10月28日,首届“南南动漫产业合作论坛――发展中国家动漫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在厦门举行。来自菲律宾、越南、巴基斯坦、朝鲜、斯里兰卡、阿尔及利亚等6个国家的十几位动漫管理和技术人员,全国100多位动漫专家、企业代表参加了论坛,共商动漫产业合作与发展大计。
11月
11月4日,中国传统玩具展在俄罗斯莫斯科“新马涅日”展览馆拉开了帷幕参展的玩具受到俄罗斯友人的关注和喜爱。
11月7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江格尔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与英国普罗派乐卫视签订意向合同,将把原创英雄史诗动画电视剧《少年英雄――江格尔》引入欧洲市场并在英国普罗派乐卫视播出。
11月9日至17日,“响动”2013,第二届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馆隆重推出。
11月14日,中国―澳大利亚动画电影联合制片会暨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达成了中澳两国在动画电影领域的首次战略合作。
11月16日,超过两百位来自两岸四地,以及日本、韩国的动漫画家、游戏设计师、多媒体专家及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会聚香港共同参加“第十四届国际漫画家大会(香港)”。
11月22日,中国电信动漫运营中心联合漫友杂志、奥飞动漫、炫动卡通等百家动漫业内骨干企业和机构,在厦门共同成立了“中国新媒体动漫联盟”。
11月26日,由北京电影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3)》会在京举行。
12月
12月3日,中国大陆留学生刘文宗以制片人身份出席好莱坞动画电影《追风七侠》在多伦多举行的新闻会,这是中国人首次以制片人的身份进军好莱坞动画界。
12月4日,华特迪士尼公司中国和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拟在华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展中国大陆地区的数字技术咨询业务。
12月6日,奥飞动漫收到证监会出具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奥飞表示,成立恒星物贸可以一种新的模式去实现和加强集中采购用。
12月16日,绍兴动漫产业基地项目的投资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绍兴斥资80亿打造“动漫之都”。
12月17日,台湾动画短片《礼物》入围美国著名独立影展――日舞影展国际竞赛奖项的最佳短片奖。
篇2
关键词:文化科技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产业;世界城市
一、文化科技融合定义
当今世界,文化与科技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以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已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在改造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催生一大批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
科技对于文化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发明和变革,都直接导致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品形态的革命性变化,从电影、电视,到今天网络文化产业的兴起,都是如此。每一次由科学技术引发的文化生产形态和文化产品形态的重大革命,都带来了国家文化管理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与体系的重大变革,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步与变革。
文化发展为科技发展建立了重要基础。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互相促进的发展领域,没有社会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科技也难以获得发展的土壤和应用的空间。文化的发展不但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也影响着技术的选择与发展路径,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新的影响。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文化和科技一体化衍生创造力的过程,既包括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包括科技领域的文化建设;既作用于文化创新,也作用于科技创新,更作用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文化科技融合表现形式
1.文化科技融合创造文化产业新业态
网络媒体产业、网络游戏产业等都是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相融合的产物,文化科技的融合不断产生新的文化产业的形态和种类。互联网载体的出现,带来了网络文化产业,数字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全球数字内容产业的兴起,计算机信息技术则促进了新媒体产业。
2.文化科技融合为传统文化产业注入活力
文化科技融合促进了传统文化产业升级,现代科技为传统文化产业加入了新的元素。纸质出版下在数字技术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数字化出版模式。文化科技融合为电影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数字电影逐渐取代了胶片制作的电影。同时基于科技元素的大量应用使文艺演出的场景布置美轮美奂,增强了观众的视觉冲击力,使艺术表演力更强。
三、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1.伦敦文化科技融合,政府主导型模式
1998年英国政府旨在调整落后的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前提下,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强国战略。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引擎,2007年文化创意产业占总附加值的6.2%,从1997年到2007年每年的增速为5%,远高于同期3%的经济增长速度。1997年至2008年间,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的就业从的160万增长到200万,增速为2%,高于同期就业增速1%。2011年英国创意产业企业达到了10.67万家,占英国公司总数的5.13%。
英国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与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密不可分的。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期英国政府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组,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跨部门协调,并确定发展战略。伦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以政府为导向,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产业架构上最完整的产业政策。
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数字化技术。2009年英国提出了纲领性的文件《数字英国》,推广全民数字应用,提供数字保护,从而将英国打造成世界的“数字之都”。该文件旨在打造良好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环境,为英国的数字内容、应用和服务打造充满活力的投资环境,使英国的数字经济能够广泛吸引国内外的投资。为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政府在资金与技术上给予企业积极的指导。伦敦文化创意产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发展初期往往会遇到缺失资金,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伦敦政府针对有创意的企业提供资金扶持,并提供可供给创意产业者资金的机构联络方式,指导相关企业或个人如何从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获得投资援助。政府会通过专案研究和研讨会的形式为文化创意产业和投资机构搭建桥梁,投资机构可以充分了解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高附加值,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更好的选择投资机构,实现双赢的局面。
2.纽约——市场导向型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模式
美国文化产业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他完备的版权立法是分不开的,美国政府先后通过了《版权法》、《半导体芯片保护法》、《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电子盗版禁止法》、《伪造访问设备和计算机欺骗滥用法》等一系列版权保护法规,形成了全球保护范围最广、相关规定最为详尽的法律系统。美国近年来不断修改版权法,推出了包括数据库保护在内的众多立法议案,不断完善版权保护制度,为版权产业的繁荣提供法律保障。美国是数字化技术及应用方面全球领先的国家。美国完善的制度为文化产业繁荣的市场化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与土壤。也成就了美国国内文化创意产业过去十几年快速发展的事实。其中纽约的文化产业发展尤为典型。
纽约作为世界城市,同时是美国最具有活力的大都市之一,十分重视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集聚了大量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人才,走在了全球创意经济的前沿。美国在国家层面上对文化产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美国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有其独特方面,在行政制度上没有文化部门,同时也没有明确的官方文化政策文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美国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是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提供优质管理服务为辅的发展模式。与英国不同,美国文化创意产业采用版权产业的分类方法,根据《美国版权产业报告》统计,美国2006年至2010年期间,美国版权产业增加值从14542.7亿美元增至16269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从11.04%增至11.1%。产业增长率超过了美国经济整体增长率。其中,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增加值从8372.8亿美元增至9318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从6.35%增至6.36%。2010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解决了国内近510万人的就业问题,占美国劳动人口的3.93%。整个版权业解决了国家1060万就业人口,占整个国家就业人数的8.19%。
美国高度重视科技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美国高新技术成功转化并有效利用于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大众传播媒介,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不仅拉动了国内的消费需求,同时广泛的传播到全世界各地,获得了更大的利润。美国在1998年就通过了《跨世纪数字版权法》,对数字版权实施保护。为今后数字化技术更广泛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美国数字化电影,数字电影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体验,同时为艺术家提供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新渠道,并通过防盗技术等手段为知识产权提高了更高的保护技术,是人类历史上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完美案例。
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在产业发展初期,资金往往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瓶颈。美国完善的融资体制,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主要有多元化的混合投资、通过金融制度创新筹措资金以及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等多种渠道。
3.东京——产业带动型文化科技融合典范
日本在1995年确立了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为了振兴日本的文化产业,日本政府制定了大量的扶持政策。制定长期规划,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提供综合援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联手举办全国规模的文化节。日本政府也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政策,2002年7月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同年11月通过了《知识产权基本法》。2004年制定了《文化产品创造、保护及活用促进基本法》,该法律规定了国家和地方政府有义务推动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府和法律的保障推动日本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日本成为亚洲创意产业最发达的地区。
日本文化创意产业中最成功、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动漫产业。日本享有“动漫王国”的美誉,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王国和动漫输出国。向全世界输出日本文化,彰显了日本文化的影响力。在日本东京有著名的卡通产业集聚地杉井并区、练马区、武藏野、秋叶原等。产业集聚区有高档的数字设备,以租赁的形式为企业服务,实现产品的数字化,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动漫产业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日本的动漫产业形成了合理完整的动漫产业链条,链条有四个环节包括漫画创造与出版、动画片的制作、动画片的播出、动漫关联产品和衍生品的开发。动漫产业的源头动漫形象设计成功后会派生出一系列的衍生品,提升动漫产品的附加值,加快投资资金的回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数字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动漫产业的面貌,动画制作艺术日新月异,日本动漫注重制作软件的升级与电脑数码科技制作水平的提高,尤其是3D制作方面。日本动漫产业很注重技术的开发,每年举行东京国际动画节,并且在会上举行学术和科研活动,共同探讨动漫产业未来的发展。
四、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对我国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启示
文化科技融合促成了世界城市经济快速增长,为各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世界各国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并把文化科技融合产业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世界城市对文化科技融合产业高度重视,从政策制定到立法保障,为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越的发展环境。制定有针对性的文化科技融合政策,发展战略规划,引导文化科技融合健康发展。提高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竞争力。
文化科技融合多为中小企业,发展初期往往受到资金限制。针对这个情况,国家通过政府引导,带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与文化科技相关领域产业化,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吸纳文化科技企业与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投融资平台。
文化产品在满足满足了国内文化消费的同时,积极进行海外文化传播,拓宽了国际市场,获得了更大的利润。
参考文献:
[1]王 晖: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之研究,2012年城市国家化论坛.
[2]程丹艺:“英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对我国的启示”,金融发展评论,2012年第3期.
[3]陈名杰 孟景伟:《海淀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篇3
不久前公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把中国国际动漫节列入了国家“中华文化走出去工程”重点扶持的文化交易平台。本届动漫节依托国家级会展的优势资源,集聚动漫产业发展要素,为项目、项目签约、动画片交易、衍生品交易、名家漫画拍卖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创设了展示、交流、交易的有效载体。
动漫产业博览会展会面积突破8万平方米,461家企业参展,日本集英社、台湾漫画协会、香港贸发局等境内外行业龙头,中央电视台、上海美影厂、广东奥飞动漫、深圳环球数码等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参展。
国际动画片交易会供需两旺,吸引了15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会作品130余部,达成采购意向285个,共计16.3万分钟,比去年增长16.4%,其中境外发行机构达成意向7.18万分钟,占总量的44%,并首次开通了中国国际动画片交易网,实现了买卖双方线上交易,推动了动画片交易的网络化和常态化。
项目洽谈会吸引了境内外100余家动漫企业参加,洽谈项目260余个,较上届增长47%;当场签约项目达24个,总金额近36亿元,逐步成为沟通信息、寻找商机、促进交流、扩大合作、推动发展的优质平台。
博览会首次设立的中外动漫教育展,吸引了英、法、日、加等国家和地区的近30家境内外院校参展,其中由英国大使馆教育处牵头组织的近20家英国院校,是动漫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境外展团。漫画拍卖会汇集了国内外漫画名家的220个拍卖标的,单笔成交价高达195.5万元,总成交额达1324万元,交易金额再创新高。
河南动漫集体亮相
郑州企业收获颇丰
近百家中原动漫企业组成的郑州代表团在展会上大放异彩,成为本届动漫节的亮丽风景。
“郑州动漫”四个大字分外醒目,城堡造型展区模拟了郑州动漫基地的主体大楼,展区舞台上Cosplay表演吸引了不少观众,大屏幕上不断播放着《少林海宝》《少年司马光》等八部曾在央视播出的河南动画片片段。
此次郑州市动漫行业协会统一组织、率团出击动漫节,并为会员单位提供车辆接送和酒店预订等服务,组织保障
到位有力,被动漫节执委会评为优秀组织单位。不少企业借此走出中原,开阔视野,洽谈合作,收获颇多。
《动漫报》杭州一纸风行
4月28日~5月3日杭州动漫节期间及前后,由本报策划的《动漫报—中国国际动漫节专刊》在动漫节主会场、分会场及各大宾馆酒店大受欢迎,一纸风行。
为配合这次国内顶级动漫盛会的召开,本报提前沟通、独家策划了《动漫报—中国国际动漫节专刊》,从本届动漫节全接触、杭州动漫节观察、国产动漫产业报告、国内动漫节展透视及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报道,体现了本报的独特视角和专业特色,受到节展组委会的高度重视,本报被纳入组委会官方指定专业媒体,进入动漫节嘉宾礼品袋,全面覆盖到动漫节主会场及各分会场,并进入动漫节各大嘉宾和展商入住的宾馆酒店。
本届动漫节主会场首次移师滨江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位置比较偏僻,加之活动项目丰富多彩,共设立了九大分会场,不少嘉宾、展商以《动漫报》为向导,一时大受欢迎,洛阳纸贵。
(张煜)
媒企异业合作 延伸产业链条
中国国际动漫节期间,宁波民和影视动画股份有限公司与本报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合作是双方充分发挥媒企各自动漫资源优势,形成互补型的动漫产业链条的又一尝试。而《动漫报》是中国第一份动漫类报纸,据悉,双方合作项目金额达200万元。宁波民和影视动画股份有限公司是2011年通过国家认定的动漫企业之一。本次动漫节上的合作,双方就媒企深入合作进行了广泛沟通,达成了共同创办企业专刊、成立动漫报杭州编辑部、促进《动漫报·漫画版》海外发行、成立动漫报发行联合体、联办“动漫驴奖”活动等多项合作意向。本次合作,将充分发挥民和企业在动画片制作、漫画创作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为企业品牌实现全媒体营销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发挥《动漫报》作为全球中文动漫第一报的传媒传播平台优势,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实习生 李江梅)
谷晶动漫惊艳杭州
“看,清明上河图动起来了,人和物活灵活现”,《名画神剪历险记》和《代号12348》两部原创动画片在本届动漫节的亮相,让人们记住了郑州谷晶创艺动漫公司的名字。
据悉,谷晶动漫创作的动画《名画神剪历险记》,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公司负责人透露,央视新科动漫频道等多家电视台已经对这部动画片的播出达成了初步意向。同时,由晶谷动漫制作的动画《代号12348》,被国家关工委作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配套的影视教材向全国上万所中小学推荐和组织观看。晶谷动漫杭州行硕果累累。 (通讯员 赵灵灵)
智睿动漫智动杭州
4月28日到5月3日,河南智睿动漫设计有限公司在动漫节上大放异彩、收获颇丰。
据悉,河南智睿动漫设计有限公司的动画项目得到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相关权威人士的高度认可,并达成国际合作意向。与此同时,智睿动漫还与专业动漫衍生品交易平台——馒头网,知名新媒体——迅雷、爱奇艺,以及知名动漫运营平台——上海城市动漫等多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识。在相关衍生品交易、动画项目的发行和传播、品牌价值提升三个方面取得突破性成就,其中,在国际动漫节的衍生产品展会上,相关形象授权、项目投资等方面金额达2100万元,产品销售额达4.7万多元。
(实习生 李江梅)
欧洲漫画出版社首次集体出展
“打造欧洲漫画盛宴,促进漫画国际交流,推动中国漫画走出去”,在本届动漫节展厅中,一个由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多个欧洲国家的主要出版社组成的欧洲漫画出版展台尤为引人关注。这是欧洲漫画出版社首次集体出展中国举行的动漫节展。
据悉,本次共有五家欧洲出版社出展,分别是瑞士最大的漫画出版社Paquet出版社、意大利专业漫画出版社Editoridelgrifo、多次出版欧洲顶级漫画大师作品的法国Mosquito出版社,以及与中国建立良好业务关系的法国Bao出版社和法国蓝莲花出版社。展示期间,可以欣赏到这些出版社带来的多部优秀欧洲漫画图书,欧洲漫画作品展以及欧洲手办展,现场精彩纷呈。 (王宏佳)
国内首部手机媒体连载漫画《谜团》
中国电信“爱动漫”与漫友文化联合跨媒体原创连载漫画《谜团》在动漫节上火热亮相。
据介绍,《谜团》中的角色来自于《血族》《抽筋神探》等动漫名作,平面版将在《漫画世界》《漫画BAR》《漫画SHOW》杂志,手机版则在中国电信“爱动漫”手机平台上连载,平面与手机两种媒体版本中将会有不同的神秘剧情呈现,线上线下的互动更是好玩炫酷,无论剧情还是观看方式都非常“穿越”。
中国电信爱动漫与漫友的此次合作,是国内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联合发行的首次尝试。另悉,漫友文化及中国电信将捐出其原版9米长大海报入驻中国动漫博物馆。
(张彦)
《瓷燚》项目新思维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就业
自1999年国家决定高校大扩招后,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人,2006年至2010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412万人、495万人、559万人、611万人和630万人。仅2006年和2007年两年,全国就分别有116万和144万的大学生未能如期找到工作。然而与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大批企业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了大学生和企业间的“就业鸿沟”现象。从表面上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及大学生就业观念尚没有脱离传统的影响。从本质上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反映出了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的不足。
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定义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虽然广泛使用就业能力一词,但对就业能力却没有统一的定义。
1.1国外就业能力的定义
奥佛顿(C.Ovetoom)提出就业能力不是某一种特定的工作能力,而是在横向上与所有行业相关,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能力。[1]哈维(Lee Harvey)提出就业能力是被雇主认可的雇员在求职、工作和职业发展方面能力的总和。[2]加拿大会议委员会(CBC,The 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基本能力(Fundamental Skills)、个人管理能力(Personal Management Skills)和团队能力(Teamwork Skills)三项,是个体为满足雇主和客户不断变化的要求,进而实现自身在劳动市场的抱负和潜能而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3]福古艾特(Fugate)认为就业能力应该考虑社会资本的因素,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为识别工作机会及获取工作的能力,由职业生涯识别、个体适应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三个集合的交集组成。[4]
1.2我国就业能力的定义
我国学者对就业能力也有不同的认识,郑晓明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5]文少保认为就业能力就是在以学习能力为基础上发展的与职业相关并嵌入在个体身心里的一种综合能力。[6]黄敬宝提出了就业能力是由先天性因素及包含教育、社会资本等后天性因素共同构成的观点。[7]
中外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观点虽然表述不同,但基本都是从意愿、技能、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表述,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就业能力的定义不断地丰富与发展。当前,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对招聘方、工作岗位甚至就业地点等不满意而导致有业不就的现象,因此,研究就业能力除了要关注大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外,还要研究大学生的就业意愿。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大学生在校及毕业进入社会后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就业意愿的基础上,成功谋求工作职位、维持就业并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基本生存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社会奉献能力。
2.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撰写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称2009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是86.6%,比2008届85.6%高1个百分点,比2007届87.5%低0.9个百分点。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分别是:“211”院校22%,非“211”本科院校33%,高职高专院校45%。离职的主要类型是主动离职(88%),离职的前三位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1%)、薪资福利偏低(25%)和想改变职业和行业(13%)。[8]这说明从数量上看,一半以上大学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后的半年内都能找到工作,13.4%这个相对数量虽然不多,但考虑到毕业生基数较大,因此未就业大学生绝对数量也不容忽视。此外,从质量上分析,已就业大学生中还有相当比例要求离职,这都说明了大学生就业能力还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就业意识不强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后,受到十多年来学习习惯定势的影响,往往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思考今后就业问题。直至在毕业前才开始考虑就业的方向,动手制作应聘简历仓促应聘,在求职时打的是无准备之仗,成功率较低。在招聘会现场,应届毕业生往往不是针对某个用人单位有针对性地进行接触,而是采用“海投”战术(没有确定目标的海量投递个人简历)。
2.2就业观念落后
大部分毕业生受到社会、家庭和传统文化的影响,首先考虑公务员、大学生村官和事业单位这些竞争激烈却用人需求量较少的职业、单位,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这些用人大户却鲜有问津。大学生对商界成功人士非常羡慕、敬仰,却不接受自己先就业后创业或毕业后即创业的就业创业新观念。
2.3专业水平不高
教育具有滞后性的特点,体现为教材滞后、实训实验设备滞后等,加之部分专业的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甚至不符,造成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不高,无法在企业零培训的情况下直接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大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不注重社会实践工作,大多数都是以应付的形式完成学校要求的社会实践任务,造成企业在要求招聘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时,不少学生都不能满足企业要求的情况。
2.4应聘技巧不足
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在人际交往、待人接物和职场礼仪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在与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同台竞争时缺少优势。高校虽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理论教学有不能积累实战经验的先天缺陷,对高校毕业生掌握应聘技巧帮助不大。
2.5缺乏个性特色
目前,由于学生数量较多的原因,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无法实现小班化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如同是规模化流水线生产的产品,往往缺乏个性特色,难以满足企业用人的差别化需求。
3.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做法
在实践中,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生存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社会奉献能力,这三个能力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学生在生存、发展和回报社会中提升就业能力。
3.1培养基本生存能力
首先要培养积极的就业意识。要让大学生认识到高等教育是投资,家长之所以愿意进行教育投资是因为他们认为该投资会有丰厚的回报。只有毕业后成功就业,教育投资才是具有价值的。大学生在进大学之初,就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时刻刻为今后的就业做好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准备。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毕业生应认识到工作的目的首先是解决生存问题,在养活自己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为家庭和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因此,要更加务实地看待就业问题,不能一味盯着机关事业单位,要积极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中小企业,在企业中积极锻炼,争取早日成为独当一面的专家。在时机成熟时,还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岗位创新或自主创业,通过创业带动更多的人就业,为社会发展多作贡献。再次要提高沟通交流能力。目前的大学生在年龄段上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喜欢利用网络表达诉求,这说明他们愿意表达自己,但不愿抛头露面,深层次的原因是该年龄段的年轻人缺乏当面交流沟通的技巧,如果必须当面交流,要么容易成为被动教育式交流,要么容易成为强词夺理式的争辩,难以达到较好的沟通交流效果。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化,团队合作也愈发重要,而沟通交流是团队合作的基础。学校要组织相应的活动,让同学们逐步适应面对面的交流并掌握沟通交流的技巧。最后要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专业背景支撑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将学校所学知识转变为社会所用技能的能力,力争在毕业后能利用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成功求职,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
3.2培养职业发展能力
第一要提高专业学习能力。专业学习是求职的基础,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竞赛活动,通过比赛促进专业学习的提高。学校应改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手段的评价体系,构建旨在促进学生专业学习的动态评价系统,将学生在参与专业竞赛、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情况都融入评价体系。第二要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学校要紧紧依托“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职业生涯规划竞赛等比赛,指导学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拓展工作思路做好铺垫。第三要提高工作处理能力。高校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不仅反要对学生开展求职技巧等方面的培训,而且要训练提高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工作资源整合能力、搜集并应用信息能力和工作系统设计维护能力;使学生不仅懂得如何应聘,而且全面了解进入工作岗位后如何有效开展工作,让大家尽快地完成角色转换。第四要提高工作影响能力。高校在举办职业生涯规划类型的比赛时,要让学生意识到在工作中提高影响力的前提是先被企业文化同化,被单位认可,然后才能逐步提高工作的影响力,而不是空有梦想和抱负,却不被单位接受。第五要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学校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努力克服自卑情绪,在社会实践中努力攻坚克难,培养岗位创新和自主创业的意识。第六要展示个性风采。个性风采不是非主流,而是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符合年轻人特点的好学、上进、阳光、乐观、开朗等优秀品质。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类社会活动,积极锤炼自己的优秀品质,展示自我风采。
3.3培养社会奉献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崇尚岗位奉献是各家用人单位大力提倡的职业精神之一,社会奉献能力也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搭建小红帽、社会义工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岗位立功的意识,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才智。
参考文献:
[1]Christine Overtoom.Employability Skills:An Update[EB/OL].http:///files/employability_skills.pdf,2010,10,16.
[2]Lee Harvey.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2),97-109.
[3]The 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Employability Skills 2000+[EB/OL].http://conferenceboard.ca/topics/education/learning-tools/toolkit.aspx http://conferenceboard.ca/Libraries/EDUC_PUBLIC/esp2000.sflb,2010,10,16.
[4]Fugate M,Kinicki A J & Ashforth B E.Employability:a psycho-social construct and its dimensions,and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14-38.
[5]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92.
[6]谭诤.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辨析[J].江苏高教,2010,(4):81-129.
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文化贸易;创新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181-03
中国作为文化贸易出口大国,在国际文化贸易中占比较小,在参与国际文化贸易竞争中,国产文化产品显得捉襟见肘。利用电子商务打造强势文化品牌,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子商务下国际文化贸易的变革
20世纪末以来,电子商务在飞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它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和服务的全球化,对国际文化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文化贸易运行机制的变化。电子商务对国际文化贸易运行机制的影响充分表现在它将传统文化贸易市场虚拟化、将国际文化贸易的标的数字化、电子商务条件下便捷的信息流减少了国际文化贸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1)电子商务将传统市场交易虚拟化,将国际文化贸易的市场放置到因特网上,贸易双方的完成交易不再需要面对面,而是通过电子手段足不出户进行沟通,这种无形市场超越时间和地域限制,解除了传统文化贸易中物质、时间、空间对交易双方的限制,扭转了某些地区的企业在传统国际文化贸易运行机制下难以克服的区位劣势和竞争劣势。(2)在电子商务条件下,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表现都是数字信号,凭借价格可接受的软件、高带宽的宽带和指数化增长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消费者能够通过多种平台和装置,实时在线接触到文化产品的多媒体内容,因此文化贸易产品、服务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加快了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传播速度,增强了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可贸易性。(3)电子商务条件下便捷的信息流使国际市场上的信息充分性进一步增强,由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世界市场垄断进一步削弱,市场机制将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全球范围内动态的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
2.国际文化贸易方式的变化。在传统国际文化贸易中,交易各方通过直接面谈方式或当面交换方式来达成交易。在传播与电子技术的推动下,国际文化贸易逐渐转向以电子方式进行交易。电子商务对国际文化贸易方式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其对国际文化贸易中商务数据交换方式和货物结算方式的影响上。电子商务条件下国际文化贸易的前期是交易双方通过因特网进行信息交流、洽谈,交易后期是电子支付与交易标的物的运输与跟踪。(1)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将国际文化贸易中的商业报文标准化,使国际文化贸易所需的各个环节的商业报文在瞬间完成传递,极大地缩短了交易时间,电子商务“无纸化”的贸易特点节省了企业间传递信息的费用,避免了纸面文件的处理工作带来的重复率高、效率低、出错率高、费用高等弊端,简化了国际文化贸易商务数据交换的流程,实现了由纸面贸易单据为主体的传统国际贸易交易方式向数字化电子方式的转变。(2)电子商务对国际文化贸易方式的创新还表现在它对国际文化贸易支付方式的影响上,电子商务的出现使传统国际文化贸易结算中的货币转变为电子货币,交易双方通过第三方支付体系完成货币支付。在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下,国际贸易流程需要十九个环节,电子商务的应用使国际贸易的环节缩短为七个,它的应用使国际文化贸易更加电子化、信息化、自动化和规模化,极大地提高了国际文化贸易的效率。
3.国际文化贸易营销方式的变化。电子商务引起市场营销的巨变,促进国际文化贸易营销方式的创新,产生了新的市场营销形式——电子营销。在这种营销方式下,文化贸易产品与服务的市场调研、广告宣传、公关等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单独或整合应用到电子商务中去,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时代传统广告与人员推销的“强势营销”方式不同,在这种“软营销”方式下,主动方是客户而非企业,体现出以客户为出发点,客户与企业不断交互的特点,它使文化产品的营销决策过程成为双向链,同时随着企业与客户之间了解的增多,营销与销售信息将变得更加定制,电子营销的发展趋势将大量的销售转向定制销售。
4.国际文化贸易宏观管理方式的变化。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对国际文化贸易的管理带来新的挑战的同时也为国际文化贸易宏观管理的改革带来新的契机。由于文化贸易产品与服务体现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许多国家对文化贸易涉及产品进行限制,电子商务的应用对文化贸易管理方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1)对出口文化商品配额实行电子招标,这样对外经贸管理机关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参与企业投资资格的审查,及时检查、跟踪、反馈并调整招标商品使用情况,实行对招标商品配额的动态管理,规范文化出口秩序。(2)发放电子出口许可证,这样可以排除发放出口许可证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增强透明度,有利于进行全面的进出口许可证检查,节省费用、提高效率。(3)对文化出口产品进行电子报关,在节省费用提高效率的同时,便于对文化贸易进出口产品进行安全管理,杜绝逃税现象,确切统计文化产品进出口流向。
此外,电子商务在国际文化贸易领域的应用推进了国际文化贸易政策的创新,由于部分国际文化贸易的交易标的具有无形性的特点,因此这类产品的贸易可以借助电子商务直接完成,不需要依赖物流,这种交易方式被称为“完全电子商务”,WTO于1998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电子商务会议达成的协议对永久性禁止对完全国际电子商务征收电子商务关税产生积极的影响,这项政策将会对国际文化贸易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电子商务下国际文化贸易创新的经济效应分析
从宏观来分析,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由于互联网本身的特点,使得全球出现了统一的虚拟交易市场,文化商品和服务的信息在全球公开、实时地快速传递,一方面减少了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另一方面又可以促使全球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同时,电子商务正在扩大文化贸易的自由化程度,因而,电子商务贸易不但具有贸易扩大效应,同时还将出现贸易替代和贸易条件效应。
1.贸易扩大效应。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一个国家的进口商和消费者既可以通过提供商品价格比较网站,在全球寻求价格最低的商品,又可以利用网上拍卖竞价和集体议价等形式购买到较低价格的商品。这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降低了该国进口商品的价格,有利于该国进口贸易的发展和增长,形成贸易扩大效应。
2.贸易替代效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企业在全球寻求合作伙伴变得相对容易,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促进跨国公司生产布局的全球化。这样,企业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安排生产。比如,企业可以通过网上接收订单,然后按照就近原则,与当地企业合作,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和送货。于是,很多文化产品原来在国外生产需要从国外进口,属于进口贸易,现在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全球资源的重新配置,变成了由国内生产,从而产生了贸易替代效应,使得一国的货物进口贸易减少了。
3.贸易条件效应。在电子商务发展较快的国家,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企业信息化程度高,原材料采购、交易磋商、信息沟通、售后服务等商业活动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完成,企业通过EDI技术,由计算机自动处理贸易单据,促使企业的交易成本下降。所以,相对于电子商务发展较慢、企业信息化程度低的国家来说,这些国家生产和销售文化产品的总成本明显降低,同时,由于这些国家出口产品价格相对于其他国家同类产品价格低廉,因而提高了文化产品的竞争力,这更有利于文化产品的出口,也有利于扩大文化贸易出口量。因此电子商务不利于电子商务发展较慢国家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其贸易条件越来越恶化。
从微观上来讲,电子商务贸易给企业带来的最明显的经济效应是成本节约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销售成本控制效应。据有关资料表明,传统经济中,企业销售费用有时占企业总成本的40%~50%,使得许多企业对销售成本不堪重负。而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销售成本从多个方面得到了控制。企业通过网上直销,控制了中间商的利润分成和销售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费用成本;企业通过E-mail、IP电话、网络会议等方式控制了交通和通讯费用成本;企业通过“FAQ”等栏目控制了售后服务费用成本。据统计,互联网出现后,企业的交通和通讯费用成本减少了30%左右。
2.交易成本控制效应。传统的贸易方式中,一笔国际贸易业务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造成交易成本非常高。而电子商务贸易中,通过使用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由计算机自动处理贸易单据以及使用电子邮件等电子化方式进行通讯,大大控制了纸张成本、重复输入成本、出错率引起的成本和买卖双方沟通成本。同时,还大大加快了买卖双方成交速度,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因而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据美国《福布斯》的统计,电子商务可以节省企业交易成本达5%~10%。
3.信息搜寻成本控制效应。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在互联网上供求信息,从而方便地寻求到采购商和原材料供应商。而且,还可以让全球的采购商和供应商直接在网上进行报价与竞价,因而降低了企业的搜寻成本。
4.库存成本控制效应。电子商务环境中,企业通过SCM、JIT、QR和网上定制等方式,可以实现按需生产和按需购买原材料,既减少了产品的库存,又减少了原材料的库存。同时,因为库存的减少,还降低了仓库管理费用和资金占用费用。因而大大控制了企业的库存成本。根据《全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报告》的数据,B2B电子商务使各行业成本节省的估计值由低到高分别为:煤炭:2%,食品配料:3%~5%,健康:5%,纸张:6%,通信/带宽:5%~15%,石油和天然气:5%~15%,化学制品:10%,维修和运营供应:10%,媒体和广告:10%~15%,航空机械:11%,计算机:11%~20%,生命科学:12%~19%,林业产品:15%~25%,货运:15%~20%,钢铁:17%,电子元件:29%~39%。这些成本的节省,是由于企业采用电子商务开展贸易以及企业间合作的结果。
所以,电子商务文化贸易将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出口贸易。除此之外,电子商务贸易,还加快了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扩大了企业的市场细分范围、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比率。
三、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发展文化贸易的对策
1.加大文化创新,培育文化出口品牌。近几年来,中国输出的文化产品50%以上是“文化硬件”,因此被成为世界文化硬件出口第二大国,而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软件”贸易却趋少。如中国以制造全球市场75%以上的礼品玩具、60%欧美市场销售的体育用品、制造全球近1/3的电脑、1/2的数码相机和DVD播放机来支撑“文化贸易大国”的头衔,然而,面对美国好莱坞大片、韩剧与风靡全球市场的日本动漫等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却寥寥无几。2001年与2009年中国文化贸易核心产品图书、期刊、报纸以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产业竞争力指数均为负数,在相关文化产品贸易中,旅游、广告、宣传与计算机信息服务的产业竞争力指数为正数,但数值较小。较低的产业竞争力使中国文化产业在与国际强势文化正面交锋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虽然近年来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杂技、中国功夫与戏曲等纷纷步入商业化运作阶段,逐渐走出国门在海外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应该看到,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累了难以估量的文化资本,使中国具备了发展文化贸易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力和内驱力。在今天全球化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下,任何一种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均依赖不断的创新。
文化产品的出口分为文化展览、商业演出、新闻出版、音像制品、电影电视、工艺美术、乐器与音乐教育等八个重点领域,历史文化、自然和人文遗产对一国的文化贸易存在深刻的影响。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数位居世界前列,但对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与人文发展指数却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扭转这种局面需要在政府部门的扶持下,各方重视对文化产业链的纵深发展,将一些具有优势的文化产品打造成精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引入文化创意产业,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培育具有民族特色的出口品牌。
2.建立中国出口文化贸易的营销网络,改善中国文化贸易条件。从中国文化贸易的收支状况来看,中国核心文化商品的贸易收支呈现顺差,而核心文化服务的贸易收支呈现逆差,顺差商品的项目居多、金额大,但主要集中于低端商品,这类商品中包含的文化信息较少,在图书等高端核心文化服务贸易上,中国存在严重的逆差,其中版权贸易的逆差情况最为严重,2005年中国九个种类文化商品的贸易收支存在逆差,逆差总额近1.41亿美元,报纸及期刊杂志、激光唱片排在逆差商品前列,逆差额分别为1.11亿美元与0.08亿美元,当年软件类与电视节目类完全依赖进口。
中国文化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很多,其中文化产品贸易缺乏行之有效的国际营销方式是一个重要因素。缺乏对国际文化市场运作规律的深刻把握,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商品以低端商品为主,产品的包装不精良、宣传不到位,纵使拥有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遗产,中国文化贸易领域也缺少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这与国人历来奉行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有关,认为好的产品,自然会有市场,导致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中国出口的文化产品所蕴涵的文化因素不被目标地区的消费者所认同,这种“文化折扣”大大降低了中国文化产品的价值。因此,经济全球化下中国文化贸易的发展要求相配套的电子营销网络的支持,同时通过搭建电子合作平台,利用文博会、中外文化年等载体,大力对外宣传中国文化,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为文化贸易创造良好的条件。
3.加强对电子商务条件下文化贸易管理的创新。电子商务时代的国际文化贸易已经大部分被简化了“完全电子商务”形式,产品在贸易双方之间的转移不再依赖物流企业,而是通过数字化电子商务方式进行,在这种背景下,文化贸易的发展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监管与规范措施,如对文化贸易配额进行电子招标、发放电子出口许可证以及文化贸易的报关与安全监管等,这些都需要中国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文化贸易管理方式进行创新,逐步建立电子化、信息化、自动化、实时化与规模化的文化贸易管理模式。
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力量,文化的发展已经渗透到地球的每个角落,涉及越来越多的文化主体,游离于世界文化发展之外的“孤芳自赏”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合理性,电子商务手段的出现使文化贸易的发展速度更加迅速,因此,中国在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同时要避免西方国家“文化帝国主义”的渗透与威胁,弘扬民族文化,保持本土文化的“自觉意识”。
参考文献:
[1] [美]Y.拉皮德,等.文化与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M].金烨,译.杭州:杭州人民出版社,2009:1.
篇6
史玉柱曾经说过,“在整个互联网产业里面最赚钱的是网络游戏,最容易管理、没有烂账的也是网络游戏。”日前,网游企业2007年第三季度报表陆续,史玉柱的话再一次应验。
就在《新财经》记者采访的前一天,完美时空了2007年第三季度报。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完美时空营收2.1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4%,环比增长65%;净利润为1.233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36%。这样的业绩与网游老大巨人网络2.902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相比,还有很大距离。但值得一提的是,完美时空去年同期的业绩是亏损1490万元人民币。
成立至今仅短短三年时间,完美时空创造了净利润过亿的骄人业绩。对此,完美时空副总裁鲁晓寅略带羞涩地笑了笑,他说:“我不否认网游是块肥肉,中国市场前景广阔,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机。”
蛋糕也好,肥肉也罢,商家介入无非是希望分得一杯羹。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网游领域,前有盛大、巨人这样的行业大佬占据着稳定的市场份额,后有网易、搜狐等知名的门户网站不断挤入其中,完美时空凭什么快速切入,又能快速胜出?
纷争2004
2004年对于中国网游产业而言,可谓“痛并快乐着”。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当年的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游戏产业销售额高达24.7亿元人民币,已经超过同年电影票房收入(16亿元人民币)。充满诱惑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网游厂商的涌入。
与此同时,网游产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舆论抨击。诸如沉迷于网游不能自拔的玩家跳楼、偷窃等负面报道铺天盖地。广电部甚至对网络游戏发出了“禁播令”,文化部对四家网络游戏运营商进行了处罚。“救救孩子”的呼声让网络游戏运营商们背上了“图财害命”的骂名。
但就在这一年,完美时空诞生了。
对于当时的舆论压力,竺琦有话要说。竺琦,完美时空副总裁,相比鲁晓寅,他显得更加沉稳。他说:“大家认为网游影响学习,把游戏与教育完全对立。其实,应该分开来看,教育就是教育,娱乐就是娱乐,两者都有存在的必要。”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高速增长的网游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而沉迷于网络对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等产生的恶劣影响又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今天,网游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话题也沉甸甸地摆在了网友企业经营者的面前。
为了限制未成年人长时间连续玩游戏,新闻出版总署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标准》,要求在网络游戏上运行防沉迷系统,并规定未成年人正常玩游戏的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3~4小时净值减半,5小时推下线。
据竺琦介绍,完美时空的游戏在技术上有屏蔽功能,只要到3小时,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会全部被踢下线。”
直观上看,拒绝未成年人在线上连续玩耍,似乎减少了玩家的数量,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收入。但竺琦认为这样做有益于企业和行业的长远发展。
20分钟赢得
800万美元注资
完美时空博弈市场的撒手锏到底是什么?竺琦给记者的回答是:“我们是中国唯一一家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游戏开发企业,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对于完美时空又意味着什么?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2006年9月,为完美时空赢来了800万美元的风险注资,投资方为软银赛富。
据软银赛富主管合伙人阎炎在一次风投论坛上透露,“原本我们没有打算投完美时空。当时,完美时空总裁池宇峰对我说,只要你来听我讲20分钟,如果听完,你依然不投也没关系。”正是这20分钟改变了软银赛富的投资决策。
在2003年,软银向盛大投资4000万美元;11个月后,盛大上市;18个月后,软银陆续退出,获得5.5亿美元的高额回报,回报率高达14倍。
据记者了解,软银赛富选择企业有以下几个标准:一,企业规模一定要够大;二,企业在行业中排名靠前;三,企业至少有一个自己的特色。软银赛富投资盛大就是基于上述标准。
与盛大相比,完美时空的规模不够大,排名也不靠前,那么,软银赛富注资的唯一可能就是看中了完美时空的独特之处。竺琦对记者的推测表示认可,并进一步解释道:“2006年,软银赛富给完美时空投资的时候,我们应该是唯一一家能进行自主研发的网游企业,我们拥有自己的开发引擎,这样的技术实力是其他国内企业不具备的。这就是我们总裁20分钟谈话的核心。”
引擎是游戏开发最核心的技术,这也是国内游戏开发企业的短板。技术与经验的不足阻碍了国产原创游戏的发展。目前,许多网游企业通行的做法是,先从国外购买一个成熟的引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游戏产品。这么做的好处是,缩短了游戏开发的时间;最大的弊端是,游戏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因为游戏是基于相同的引擎开发出来的。
从技术角度看,哪家企业拥有自主的引擎开发技术,就意味着掌握了游戏生产的主动权。
据竺琦介绍,完美时空的四款游戏应用的都是自己开发的引擎,保持了游戏的原创性和独特性。独特的游戏玩法以及显示效果给玩家带来全新的娱乐体验,同时,游戏程序运行的稳定性也能得到保证。
技术的原创性是完美时空获得软银赛富800万美元投资的关键所在。
2007年7月,完美时空在纳斯达克上市,最高市值接近6亿美元。软银赛富短短十个月的投资回报,获得了比投资盛大还要“盛大”的超级回报。
突破2D领先3D
竺琦所说的自主引擎是指3D游戏开发引擎。
简单来说,2D即二维,是平面的;3D即三维,是立体的。从理论上讲,三维图形的立体感、光景效果要比二维的平面图形要好得多。上世纪90年代末期,低成本开发为2D游戏打开了生路,因为核心引擎不需要从国外购买,而且2D游戏机器配置要求低。此时的完美时空一面与众厂商热抢2D游戏市场,一面开始自主研发3D游戏引擎。当时的完美时空还没有成立公司,只能称其为一个研发小组。
随着网游领域竞争的加剧,网游厂商意识到,表现力强、画面逼真、游戏方式更加自由的3D游戏必将成为网游发展的主流。但困难是,半数以上技术人员没有3D开发经验,因此,购买国外成熟的游戏引擎成为一条捷径。但由于游戏制作实力并不具备,有了好引擎也未必能做出好游戏。
经过长时间的尝试,到2004年,完美时空最终完成了从2D到3D的突破。用竺琦自己的评价来说,“在当时,我们的技术不单是领先,可以说是大大超前了。”
完美时空的引擎技术在其开发的游戏产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竺琦津津乐道地介绍起最新推出的游戏《完美世界》。这款产品有三个突破:一、真正实现了3D立体飞行。二、图片的个性化,原来就是做几张脸,玩家自己去选。《完美世界》里人物的身材、脸、发型、眼影、肤色、唇膏都可以DIY,这在以前的游戏里是没有的。三、创造了一个无限大世界,一般的网络游戏就是一张地图,如果要进入下一张地图,需要重新读取。在《完美世界》里,所有地图形成一个大世界,中间没有断层。
在一般游戏中,人物飞行基本是在一个平行空间里移动,“立体效果”是出色的游戏设计师渲染出来的,竺琦称之为“假3D世界”,“真3D世界”实现的根本就是上面提及的引擎技术。竺琦说:“2004年,我们做立体飞行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把‘假3D世界’变成‘真3D世界’,实现立体飞行。三年过去了,市场上大部分游戏,甚至包括《魔兽世界》,依然还是‘假3D世界’。因此,我们还是领先的。”
欧美市场是出口下一站
拥有了自己的核心引擎技术之后,完美时空将眼光投向国际市场。
人们普遍认为,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游戏市场比较发达,无论是游戏情节的设置,还是画面背景都具有领先优势。对此,竺琦不太认同,“中国在网游方面,无论是技术还是运营经验并不差,尤其是近两年,发展很迅速。”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了韩国游戏厂商2007年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标题是“2007年韩国游戏厂商在中国的完全溃败”。文章分析认为:韩国网游企业以往能占据中国市场是打了一个时间差,2001~2004年,随着宽带的普及以及网吧的大批涌现,网络游戏用户呈几何级数增长,中国网游市场迅猛发展,而这个时期,中国本土的网络游戏企业和人才相对匮乏,给了韩国网游企业占据中国市场的机会。
竺琦曾经过韩国游戏,在他看来,国外网游厂商在中国溃败的原因与中国特定的网络环境和地域环境不无关系。“许多国外游戏厂商不适应中国的网络环境,无论是近邻的东南亚国家还是大洋彼岸的欧美企业,中国的网络环境是最复杂的。网络运营平台有电信、网通、铁通等多家运营商,人为的垄断和保护造成平台与平台之间的联通不通畅。韩国本身地方小,产品测试环境单一,放到中国后,碰到复杂的网络环境,有些技术问题根本没法处理。”
国外网游厂商的劣势恰恰是本土厂商的优势,这种优势是它们对网络环境非常了解。竺琦告诉记者,完美时空对整个网络布局和传输器上进行了优化,“从我们上的第一款游戏至今,从来没有发生过因为程序错误导致网络连接错误、当机、回荡等问题,这是很多公司不可能做到的。”
对中国的市场环境不了解,成为国外网游厂商进入中国市场的障碍。那么,中国网游厂商在进入其他国家市场时,是否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对于这样疑问,竺琦回答得很“职业”。他说:“目前,完美时空出口的游戏都很稳定,很少因为技术问题导致运营失败。我们的产品出口到不少国家,反映都很好。”
据记者了解,完美时空目前出口的游戏产品都带有浓郁的东方文化特色。下一步,完美时空将针对产品进入国的文化形态,实施出口战略,开发出适合当地文化背景的游戏产品。首先,在当地成立由当地人组成的策划团队进行前期策划,然后到中国开发,最后将成品再投放至当地市场。
目前,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是完美时空的主要出口国。接下来,完美时空瞄准的是美国和欧洲市场,目前正在积极寻找合作伙伴。
《完美世界》与《山海经》
一款成功的产品,除了画面好看、情节引人之外,还必须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将古代传说故事开发成游戏产品是很多网游企业获得故事题材的捷径,对此,兼任美术部总经理的鲁晓寅表示,“我不认为传统文化是过时的东西。传统文化对现代小孩来讲,时空感本身就具有吸引力。”
据悉,完美时空最新游戏《完美世界》就借鉴了《山海经》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把其中最吸引人的情节精炼出来便成为游戏的核心。游戏中的许多人物形象来自于《山海经》,在游戏中,他们更加神通广大,可以飞,也可以完成各种难度挑战。游戏同时融入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得到了玩家认可。
完美时空主要游戏产品
《诛仙》
大型剑仙玄幻修真网络游戏,于2007年3月份在境内推出,由玄幻小说《诛仙》改编而成。其独有的第四代MMORPG游戏系统设定,将对当前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进行全面革新。《诛仙》聘请任贤齐做掌门人,并为其录制相关主题曲,拍摄MV。
《完美世界国际版》
《完美世界国际版》是完美时空倾力打造的第三款中国原创3D网游大作。所有游戏内容全球同步更新,并采用永久免费的运营方式。该款游戏打开了更宽阔的入口,让全世界的玩家都可以在同一个环境下进行游戏,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不同肤色的玩家可以自由搭配,展开较量。
《完美世界国际版》现已出口至包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日本、越南、韩国、巴西和菲律宾11个国家和地区。
《武林外传》
完美时空2006年推出的一款全新3D Q版角色类扮演网络游戏,游戏首创“喜剧网游”模式,根据同名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改编。在游戏中,主要故事情节发生在七侠镇,电视剧中所有人物在游戏中都会出场,电视剧中的经典台词也频频出现,让玩家在轻松幽默中体验一回。
篇7
一、调研的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研通过与用人单位的相互交流,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听取对学生教育、管理和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有价值的建议。用人单位涉及银行、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财经专业类型的企业,也有建筑、生物、物流,工业等其他企业。
本次调查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定量方面:报告数据收集和分析主要采用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定性方面:对市场上各企业进行深入访谈和研究。两种调查方法结合最终形成本报告。
二、调研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本次调研共收集455份调查报告,通过对425份调查问卷的整理、分组、累加、计算和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单位类型分析
1、用人单位对高职会计毕业生的需求情况
(1)用人单位在未来的五年内社会对高职财会人员的需求趋势:
此次调查用人单位中,有55%的单位表示将提升对高职财会人员的需求,有31%的单位表示持平,仅有14%的单位表示将降低聘用高职财会人员。这表明高职毕业生的文凭还是能够胜任会计人才市场需要的。
(2)单位对财会专业的学历要求
调查数据显示,有65%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具备本科学历,29%的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另有6%的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具备研究生以上学历,这部分单位主要是上市公司和大中型国企。
(二)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分析
1、用人单位对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评价
(1)单位需要的专业人类型
调查结果表明要求财会专业人员是复合型人才和“通才”的用人单位高达66%,仅有14%的用人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是“专才”。这说明中小型企业希望财务人员是“通才”的比例较高,大型企业则更希望财务人员是“专才”,但所有企业都很重视人员的综合素质。
(2)影响用人单位选聘人员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用人单位选聘人员因素中,排列在前三位的因素为:是否具备职业资格证书、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思想品德;高职学院强调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水平被用人单位排列在第四和第五位。可见用人单位在人才选用时,更为关注的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和后续职业培养的潜质。:
3、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
企业对高职学生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团队合作能力还是基本满意的,但对于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满意度不高,同时认为高职学生在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方面较为欠缺。对于部分用人单位要求员工的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高职学生还极其缺乏。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数据如表一:
表一 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表
4、单位认为财会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职业能力
会计核算能力、会计分析能力、涉税业务处理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会计人员核心技能;而沟通协调能力则反映了企业对会计人员“情商”的要求;部分企业提出对会计人员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和资金筹集运作能力的要求,这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分析表如下:
表二 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分析表
5、用人单位认为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最突出问题
调查结果反映会计专业技能不熟练,会计专业知识不扎实以及动手能力差是用人单位认为会计专业毕业生最突出的问题。 毕业生职业能力缺陷如表三
表三 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问题分析表
(三)高职财会毕业生职业能力证书的需求情况分析
1.用人单位对高职财会毕业生职业证书要求调研数据表明,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最低门槛,同时高职财会毕业生还应具备助理会计师职业资格,以增加就业竞争力。
2、用人单位对财会课程的评价
统计结果表明,单位认为最重要的课程排列在前三位的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企业纳税实务。单位认为最不必要开设的课程是政治经济学、会计制度设计和英语。用人单位最希望毕业生具备明确的职业规划与职业取向,另外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形象,得当的行为礼仪也是单位较为关注的因素,对于具备经济应用文写作技能、多媒体应用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等综合素养的毕业生也颇受用人单位欢迎。
二、调研结果总结
(一)专业方向建议
可以结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在财会专业下设定核算会计方向、财会文员方向和税收申报专员方向。
(二)课程设置建议
1.对职业素养课程建议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财经应用文写作和社交礼仪等人文素养方面有较高求,因此建议经济应用文写作进行整合,改称“文化素养课程”,并在课程体系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财经应用文写作、心理健康教育、社交礼仪学时。值得一提的是,调查发现,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学校应该开设“奢侈品识别”一类的课程,以提高毕业生对奢侈品的鉴别能力。
2.对专业技能课程建议
从调查可知单位对人员的要求, 最注重 4 种知识和能力: 会计核算知识、 税务专业知识、会计电算化能力和其他业务能力的培养。因此, 专业课程体系也应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可分 4 个模块来设置, 第一模块是会计基础课, 包括基础会计、 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 第二模块是税法、税务实务等; 第三模块是会计电算化模块,包括会计电算化、 EXCEL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第四个模块包括:审计、 经济法、统计学原理和证券投资学等。
在课程改革上, 为了强调学生的税务处理能力,将“税务实务”课程改为“企业税收申报实务”课程;为满足中小企业对会计核算数据统计分析的要求,将“EXCEL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课程改为“EXCEL在财务数据统计中的应用”;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初级会计师考试需要,在专业课中强化经济法、财务会计实务和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整合财务管理、审计学和财务会计的部分教学内容,将中小型企业常规业务类型作为课程重点内容。
其次对不必要开设的课程调查中发现证券投资基础知识占调查人数40.58%,会计英语占23.19%,会计制度设计占10.14%,因此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而言,证券投资基础知识、会计英语和会计制度设计可以改为选修课。
3.对实训课程建议
第一,新增企业经营模拟实训、内部会计控制实务实训和银行会计业务实训,实现理论与企业经营实务的对接;
第二,实训内容应增加对各类企业工作环境的认知。目前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包括日常业务会计核算, 涵盖了财务管理、税务、工商年检等工作。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核算特点,设计适当的实训内容。
第三,开设纳税实训处理企业报税实务能力是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为要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办税能力的需求,财会专业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和开设纳税实务实训课程。
3.师资队伍建议
开设会计类专业,应确保有一支符合要求的师资队伍,尤其是专业师资队伍。会计专业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风尚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参与会计专业相关的企业实习与实践活动;具备现代职教理念,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4、校企合作建议
篇8
关键词:法律高职教育;基本属性;困惑;办学理念;需求
作者简介:杨永志(1976-),男,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法学、法律高职教育;李兴刚(1976-),男,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我国法律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研究”(编号:11YB116;主持人:杨永志)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2-0011-03
一、法律高职教育基本属性辨析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1]根据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结合法律事务工作实际,法律高职教育应当具有以下基本属性:
(一)高等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是使受教育者取得某种职业资格,能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或基层从事技术应用工作的高等教育。[2]法律高职教育应当具有高等性,培养目标应当符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在学历层次方面,从应然的角度来讲,可以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应用性法律本科教育、法律硕士教育也应属于法律高职教育。从实践来看,基于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整体定位,法律高职教育被约定俗成地限制在专科层次,“法律高职教育”的概念通常被在狭义上使用。应当构建法律职业教育体系,搭建法律职业应用性人才成长的“立交桥”。[3]在人才素质方面,应当着力培养“高素质”。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要以较高的综合素质为基础,综合素质对于做好工作具有更加深刻、更加持久的意义。根据法律事务工作的要求,法律高职教育中综合素质培养尤为重要,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就不能强化法律事务工作技能,不能适应法律事务工作人文性内涵的要求,不能使学生增强发展后劲和提高发展层次。
(二)面向法律事务。法律事务不是直接适用法律的司法工作,而应属于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它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法律应用工作,如司法助理、刑事执行、民事执行、行政执行、法律顾问等工作;二是司法技术工作,如刑事侦查、司法鉴定、安全防范、司法信息等工作;三是法律应用服务工作,如书记员、法律文秘、司法警务等工作;四是各行各业中涉及法律应用的其它工作,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谈判、投资理财、人力资源管理、社区管理等工作等等。
(三)面向基层一线。“基层”一般是指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指基层工作岗位,即“第一线”。有人认为“第一线”就是最低级别的工作岗位,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第一线”是指直接从事业务实际工作,区别于宏观管理工作。法律高职生毕业后一般应当从初级工作岗位干起,但并不是说他们只能在初级岗位上工作,他们经过努力和经验积累可以不断升职,升职后继续直接从事业务实际工作,仍然属于“第一线”。高职教育所面向的工作岗位应当有一定前瞻性,是学生就业后若干年内能达到的预期岗位,而不是起点岗位。[4]而且,对起点岗位不能绝对化,它们应当是与法律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起点岗位。
(四)高端技能型。专科层次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是应用性的,而且还是以技能为重的技能型人才。技能是指对工作规程、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技能型人才就是主要通过实践工作规程、方法和技巧来完成工作任务的人才。“技能”的概念过去一般用来描述从事理工类技术应用操作工作的人员,随着社会工作分工的细化,从事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文员应当具备的技能逐渐明确,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操作技能(如速录技能);一类是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高技能(如会议服务技能、接待服务技能);一类是具有较高“思维”含量的高端技能(如谈判的技能、起草法律文书的技能),即能够灵活运用“思维”应对不同情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介于决策管理和操作执行之间的较高水平工作,法律事务工作技能应当属于高端技能。法律事务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完成好法律事务工作对职业技能的“思维”含量要求较高,要靠个人长期形成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二、法律高职教育诸多困惑解析
(一)毕业生与法律职业难以直接对接
法律职业准入的要求是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而司法考试的报考条件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只有少数经济欠发达地区允许专科学历);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虽然允许具有专科学历的人员报考,但限制条件是工作满5年,其中从事企业法律或经济工作满3年。法律事务、司法助理等法律高职专业没有专门对应的职业资格。每年公务员招录,政法机关允许法律高职毕业生报考的职位很少。举办法律高职教育的初衷主要是适应社会对法律辅助职业人员的需求,但这种人才培养的超前性在社会现实面前显得过于理想化。政法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未严格按照法律职业人员和法律辅助职业人员的区别分类用人,聘用法律辅助职业人员大多也要求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二)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进入21世纪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许多本专科院校都开设了法学类专业②、法律类专业,毕业生数量大。据统计,截至2010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有1246所,开设法律类高职专业的学校有300余所,2009年底在校生数为228694人,是本科法学专业在校生数的一半;设置法律实务类、法律执行类和司法技术类三大类13个专业和一批新设专业组成的专业教学体系。[5]法学本科生、研究生都很难就业,法律高职毕业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政法类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在各类别高职高专院校中位列倒数第一。法律文秘专业、法律事务专业被列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被以“红牌”预警。[6]
(三)相关工作岗位设置的科学化水平较低
目前,政法队伍的职业化程度还不高;地方法律服务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法律服务机构的专业化管理水平不高,法律服务的领域和内容不够全面,因此,对法律辅助职业人员的需求较少。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但尚处于探索阶段,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人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而且,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有关政策不同,在不同区域有较大差别。一些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实行了企业法律顾问制度,而大量中小企业尚未足够重视和强烈需求从事法律事务工作的人员。
(四)落后的教育方式“根深蒂固”
高职教育大发展的时间还不长,而且,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教育方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尤其是法律高职教育,不像工科高职教育那样,在人才培养上与本科教育有比较明显的区别。法律事务专业人才的核心职业能力也不像工科专业人才那样具体、可见、容易衡量。这就使法律高职教育很难与法律本科教育及法学本科教育有明显的区分,区分往往在于学历“身份”、学习态度和方法及基于自我评价造成的学习精力投入。这也造成了法律高职教育往往沿用多年来形成的教育模式,很难走出一条特色之路。法律高职院校的大多数教师毕业于法学高等院校,长期接受了传统教育模式的熏陶,已经潜移默化为自己的教育习惯,加之没有系统、深入地学习过教育理论,很难想像和把握具有质的区别的其它教育模式。而且,一些教师没有法律事务工作实践的丰富经验,既没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也不精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也成为制约教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障碍。有的教师虽然具有司法实践经验,但由于对培养目标定位把握不准以及忽视了学生的就业现实,“市场”意识不强,对职业化、专业化的认识不足,按律师、检察官、法官的标准,对学生思维的深度要求过高,对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薄弱,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不够,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五)法律高职与工科类高职在办学规律上差别较大
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以及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主要是与我国现阶段工业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工科高技能人才,国家对于高职教育的政策也主要是以培养工科高技能人才为导向的,对于少数文科高职人才的培养也主要是围绕生产经营过程培养相关的管理、服务人才,也就是说,文科高职人才就业导向也主要是企业。当然,高职教育并没有忽视文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设置覆盖了财经、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公安、法律等大类。但是,法律高职教育与工科类高职教育相比,在社会需求、思维和行为方式以及由其决定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和模式方面存在较大差别。以工科类高职教育一般办学规律为基础制定的有关政策对于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蹩脚”之处是显而易见的。法律高职教育是文科高职教育中的一种,而且是在职业准入方面有特殊要求、在工作内容上具有“国家刚性”的特殊一种,落实高职教育政策的部分要求难度很大。
三、法律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路径探析
我国法律高职教育存在的诸多困惑,其根源可以分解为社会、学生、学校三个方面的原因。三者立场不同、角度不同,产生矛盾是正常的,三者在根本上是统一的,产生困惑是因为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建立在三者统一性基础上的核心结合点,以及没有很好地把握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
长期以来的教育思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需求。习惯以教师的认识来判断学生的需求,以及用简单说教的方式将这种认识强行植入学生的头脑,落实于教学过程之中,可总是难以实现理想的效果,学生不满意。一般来说,教师的认识方向是正确的,但由于教师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毕竟不同,师生的认识在全面性、深入性上还存在差距,在将认知传递给学生这一复杂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还不够有力。
长期以来的教育思维也不够重视社会的需求。往往强调以学科为基础的专业性和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忽视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大量一线工作岗位需要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有的学校现有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的结构还不够合理;有的学校缺乏社会需求调查,或者调查不够全面、细致、深入,不能做到科学分析社会需求,教师还不能洞察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不能准确把握教学重点、方法和灵活性,难以培养学生过硬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现实中,学生需求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有的学生及家长不能比较合理地规划职业生涯,期望值过高,选择专业具有盲目性。有的学校不能科学地判断社会需求,设置、发展专业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学生有多样化的需求,有的学生接受高职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素质,实现学习愿望和生活理想,就业需求不强烈;有的学生为等待合适的工作在毕业之初不愿意就业;在学历文凭是社会对文科类职业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的情况下,许多学生愿意继续深造;有的职业是社会急需的,单位有强烈的用人需求,但由于其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较低,或者不是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也不是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同一待遇水平的职业,学生不愿意从事该职业。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学生需求与社会需求关系的复杂性,统筹考虑层次的高等性、类型的职业性、素质的全面性、就业的有效性、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学生的个性。
社会、学生、学校三者统一的纽带是“需求”,必须用科学的教育将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协同起来,切实解决供与需的对应问题。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职教育方针和规律为遵循,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学生、学校协调发展,为社会、学生、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法律高职教育不能简单套用以培养工科高技能人才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有关政策,而是应当领会政策精神,遵循基本办学规律,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道路。
应当正确认识难以对应法律职业和毕业生就业率较低这两个困扰法律高职教育的关键问题。专科层次的法律高职教育对应的不是法律职业,而是社会对具有法律素养人才的需求,不应脱离实际,将法官、律师和检察官作为培养目标,甚至将立法人员、法律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作为培养目标。法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既包括从事法律辅助职业的人员[7],也包括从事行政执法、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法律事务工作的法务人员,对应的工作单位在性质上可以概括为政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一般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推进,各行各业工作都会涉及到遵守和应用法律,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法律素养的管理和服务人才,法律思维方法、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在各种工作中发挥独特作用。随着企业经营管理者法律意识的增强,懂法律懂管理懂经营的人才,将在企业涉法业务、管理决策、争端解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法律高职教育可以对应各行各业,培养法律素养+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法律事务专业可以针对不同行业确定若干专业方向,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性。统计法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判断法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能局限于是否进入政法机关、法律服务部门,或者是否专门从事法律工作,只要到能够发挥法律素养作用的工作岗位都是成功就业。关于法律事务工作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问题,吴昊先生提出,可否借鉴类似于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分级的职业资格考试制度。资格考试可设定多个层次,第一级设定为律师资格(可以从事律师、检察官、法官资格);第二级设定为法律事务师(可以从事一般法律事务性工作准入资格等)。[8]我们十分赞同设定法律事务师资格的建议。
法律高职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法律高职教育是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培养的高度统一。应当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确保学生政治合格;应当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用社会主义法治所特有的“民主、理性、规范、和谐”精神来教育学生,使学生树立公平正义和民主法治观念,引导学生自觉守法护法,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应当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强化德行修养,形成健康人格,担当社会责任;还应当特别注重培养吃苦精神、意志品质和自我管理的习惯。总之,法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应当做到“政字当先,法涵其中,高在素质,强在技能”,从而形成鲜明特色。
法律高职教育必须精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应当坚持“感悟职业,激发热情,自主成长,全程育人”的方针,将整个大学生活作为树立职业理想,修养职业道德,锻炼职业能力,拓展职业素质的理性空间。充分发挥各种载体的文化育人功能,将社会主义文化、法律文化、职业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法律工作氛围,培育优良教风学风,使学生在点滴之中感悟职业的要求,并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应当搭建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实现的平台,使学生感到被重视、被尊重,感到学习任务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法律高职教育必须强化人才培养工作与法律事务工作的结合。在教学中,应当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认识规律,必须改变先讲理论、再搞实践的传统模式,从实际工作过程出发,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的有效组合,提高实训实习的时间、次数、内容、形式、方法安排的效率,做到“实”与“训”、“习”深入结合。法律高职院校应当加强与用人单位多方面的合作,实现学生、用人单位、学校“三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11-16.
[2]董大奎.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设[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93.
[3][5]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法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十二五”期间高等法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讨会综述[Z].(法高职委〔2011〕3号).
[4]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41.
[6]麦可思研究院编著,王伯庆主审.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1、110-112.
篇9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以及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影响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的因素,提出了扩大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重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完善创业教育课程系统、注重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创业的良好心态、加强创业教育队伍师资队伍建设等几方面提出建议,旨在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系统,为大学生实现成功创业提供服务和保障。
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加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促进大学生就业不仅成为国家关切的大事,也成为家长关心、社会关注的大事,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本文基于中医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并结合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点,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旨在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帮助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中医院校大学生成功创业打开智慧之门。
1.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1.1 数量少,质量不高
中医药院校作为专业性很强的高校,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专业分类主要以中医药和非医学类,从往届毕业生创业的情况来看,医学类中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创业稍多,非医学类则以贸易、计算机等专业学生创业较多,但总体数量较少。而涉及到的创业行业也有少许依托自身专业特长而自主创业的实体,如推拿馆、药店等,为数也甚少,更多的是礼品店、网吧、饭店等,特色不鲜明,进入门槛较低,竞争程度激烈,总体质量不高。
1.2 创业意识不强
医学专业学生的传统思想还是想进医院,,愿意从事其他行业的相对较少,因此创业对于他们来说,难度更大。而计算机、贸易营销等等其他非医学类专业就业相对容易,创业的意愿也不强。
1.3 创业能力有待提高
大部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由于对创业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只是凭着一时的热情和冲劲,同时由于对创业困难估计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差,多数自主创业的实体生存时间不长,不能带来长期影响。
2.影响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2.1 有利因素
2.1.1 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
从2006年至2010年,中央共出台10项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措施,涉及到大学生创业的行政事业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放宽市场准入、税收优惠等方面,这无疑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带来极大地动力。
2.1.2 学校重视
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各高校对此一直非常重视,在自主创业方面,也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安徽中医学院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并且对于每一个创业实体都亲自上门进行指导和关心,设立大学生创业服务点。还专门设立招生就业处,督促和指导各二级学院的学生就业工作。并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课教研室,强化就业指导课的作用。
2.1.3 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
创业者作为创业的主体,既要有精神、行为、结果[1],因此需要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态和勇于实践的踏实作风。而大学生作为最活跃、最有激情和上进心的群体,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具有冒险精神,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孜孜以求。这些特质对大学生创业来说,无疑起到了很大的正面作用。
2.2 不利因素
2.2.1 创业的主动性不强
尽管大学生有着积极、上进、创新等优秀的特质,但是由于对创业的繁琐和困难,以及创业风险的忌讳,会产生对于创业的恐惧,因此也导致创业意愿的不强,主动性不够,有不少大学生创业者是因为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转移到创业上来的,带着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2.2.2 创业资金的缺乏
金钱资本作为大学生最为短缺的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像中医药院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且家庭贫困的学生不在少数,因此在本身学习、生活就已经困难的情况下,创业资金的筹措更是一大难题。
2.2.3 社会经验不足
学生在校园这样一个相对单纯、简单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各种能力的成长也多是在校园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参加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的社会经验也相对表浅,当走出校门,自主创业,应付社会事务时,自然对外界的“干扰”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和方法。
2.2.4 创业氛围不够
创业氛围的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一方面是在校创业学生的人数少,团队少,成功的案例也较少,缺乏典型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创业讲座组织的少,也没有专门的创业协会,创业活动的组织开展也就无从谈起。
2.2.5 创业宣传不到位
相关创业知识的宣传不够,如开公司办实体,大学生应该怎么去注册公司、如何利用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大学生创业应该选择什么样合适的项目以及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等等。
2.2.6 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不到位
国家、地方出台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在真正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到位现象,还需进一步到位和完善,如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的申办程序等要求较多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3.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3.1 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创业教育起步较晚,2005年,笔者所在的安徽中医学院第一次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并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就业指导课也逐步走上正轨,逐步被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当中。尽管如此,仅有五年的我校创业教育,还仍处在起步阶段,纵观其他中医药院校,情况也相似。
3.2 创业实践机会较少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目的,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在校大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2]。这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而对于创业教育来说,创业实践机会的获得,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更显可贵。但目前,有些中医药院校特别是中西部的中医药院校还尚无大学生创业示范点和创业实践基地,而大学生创业服务点的建设也尚待加强。
3.3 创业教育方式不够丰富
中医药院校的创业教育方式基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创业教育,多是理论教学,缺少针对性指导。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三是请成功创业的毕业生回校做创业报告。但目前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实践教育。
3.4 创业教育者素质有待提高
现在多数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多是辅导员在担任主讲教师,辅导员尽管对学生非常熟悉,对专业发展前景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学生创业就业指导这方面还是缺少专业的知识和专门的培训。
4.对于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4.1 重视认识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可以把自身兴趣和职业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人身价值;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自立自强、风险意识、团队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型思想的发挥,为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提供人才储备;也有利于缓解国家就业压力,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意义,从而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
4.2 重视对大学生创业的宣传
大学生创业氛围营造的好坏和宣传的程度有着一定的联系,好的氛围能产生发散效应,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认识创业,参与创业。因此在宣传方面应该做到:一要重视大学生创业先进典型的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榜样就在我们身边。二要加强对相关扶持政策的宣传,让学生了解、领会政策并利用好政策为创业做好服务。三要宣传如公司注册、店面开业等的程序,让学生明了于心,减轻创业大学生创业的畏难情绪。
4.3 重视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目前无论是在大学生本人还是学生家长,更多的想法是毕业以后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在现在来说,这种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如何让创业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择业模式和成长理念,当前的工作就是要帮助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创业能力成为其除学术能力、职业能力外的第三种能力,成为通向创业成功的有效“护照”。
4.3.1 创业培训应形式多样
作为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创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也一般,看问题容易乐观,缺乏市场意识,心理素质也较差,因此在创业培训的过程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多样化,一方面要学习与创业相关的商业、法律、社会知识等,另一方面可采取讲座、参观、考察、经验介绍、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培训,甚至有的还可采用跟踪是的辅导和扶植[3]。
4.3.2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完善
现在国内很多高校都已经设立了创业学这门课程,而浙江大学更是早在1999年就设立了创业管理强化班,并率先开展了创业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和研究,创立了一种“多通道、阶梯式、复合型”的高层次管理类精英人才培养新模式,并成为全国首家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授权的创业管理硕士点和博士点办学单位,同时也是全亚洲第一个创业管理博士点[4]。由此给浙江大学带来的是培养了一大批高端创业人才,创办了几十家具有良好商业模式的企业,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而中医药院校中的创业教育多源自于就业指导课课程,且里面涉及创业的内容不多,而授课教师在讲课时,因自身欠缺创业的体验,提及创业的也较少。在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在中医药院校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是当务之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就尤显重要。
4.3.3 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亟待建立
创业教育落实到根本,那就是要去执行,这就需要我们建立稳定的执行平台,一方面可通过产学研结合的途径,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实践环节的学习,提高学生创业实践的能力;两一方面可集约校内的创收部门筹集一定的创业基金,建立创业基金会等组织机构,帮助和支持学生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项目[5];或者拿出一定的校内资源,如相关校内政策的倾斜、学校门面房的支持、学校技术的支撑等设立一定数量的校内大学生创业示范点,通过征集创业计划书,对参与创业团队进行面试选拔的程序和方式,让更多想创业的学生参与进来,从而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创业体验。
4.3.4 培养大学生创业的良好心态
“大学生创业,最大的问题是心态”[6],大学生毕业后急于实现个人价值,亟待社会肯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创业大学生的心态,急功近利成为阻碍大学生创业者职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养成良好的创业心态,就需要我们在平时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坚持去做一件事情,要有咬住青山不放松,仍若东南西北风的豪气。还要让学生学会面对利益,要让学生知道团队利益才是最大的利益,不要舍本求末,损人利已。
创业大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能合理应对创业风险,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果断出手[7]。
4.4 重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创业教育不应只是辅导员群体的的教学任务,而更需要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教师的参与,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引进创业管理类专业课教师,可入编到就业指导课教研室或者管理学教研室;其次加大对辅导员的培训力度,争取使得每位辅导员都能通过就业指导师资格认证或选送相关岗位人员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进行在岗再学习;再就是聘任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还需要聘请一些与学生创业相关的机构,如工商局、税务局、教育部门等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通过以上四种方式,可确保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力量和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从而保证了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无论是对于大学生本人价值的实现、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中也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社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和重大举措,因此在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强化创业教育在大学教育的重要地位,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这也是对党的这项重大举措和战略的有力落实。
参考文献
[1]金晓龙.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商业经济,2010(6):122.
[2]郭晶晶.浅谈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4):58.
[3]李晋东.大学生创业培训刻不容缓[J].安庆科技,2004(4):24.
[4]金雄伟.大学生创业:如何让成功率更高[J].人民论坛,2010(5):54.
[5]张玉贤,张利军.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思考[J].科技教育,2010(07):131.
- 上一篇: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培训
- 下一篇:高等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