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3: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森林资源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森林资源 保护 管理 可持续发展
0引言
森林资源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是宝贵和稀缺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在我国生态环境的维护以及国民经济建设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林业基础相对薄弱、开发历史久远,森林资源的总量、结构、分布等情况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虽然一直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如何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仍是重要的课题。为此,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探究可持续经营理念的内涵,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合理开发和管理森林资源,维持森林资源的健康稳定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
1对策与建议
1.1强化政府部门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管理意识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剧,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政府职能也已经由管理向服务转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强化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管理意识,为森林资源经营者提供完备的政策和法律服务,创设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做好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核查、调查、监督工作,并提供相应的科学技术支持。
1.2完善森林资源市场体系
建立并完善森林资源市场体系,是推动我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规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建立起相配套的制度和标准体系,如林地产权登记制度、林地产权交易管理制度、林地产权价值评估制度、中介服务管理制度等,从制度上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提供保障;同时,要设立相对集中的林地、资源交易场所,这样便于统一、规范的管理,使森林资源在一种高效、有序的状态下进行交易和流转。
1.3建立对森林经营管理的监督机构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活动涉及到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必须加强对这一经营活动的监管。应当成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以便随时对森林经营的环境影响和经营状况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一些具体问题,引导人们从事有利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活动,促使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1.4加强森林火灾与病虫害防治,控制环境污染
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火灾和病虫害一直是影响森林生长的潜在威胁,因此,必须加大对森林火灾预防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使森林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生长,实现可持续。此外,城市工业发展造成的大气污染,酸雨等都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很大,要控制环境污染。
1.5严厉打击非法买卖木材和木制品,严禁在林区狩猎
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非法买卖木材对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要通过刑法加重对违法行为人的责任追究,加大处罚力度。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森林保护着生物多样性资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要求必须禁止在林区狩猎,破坏生物资源,要建立保护区,同时制定禁猎期限,保证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6加强宣传教育,扩大公众参与力度
“近自然林业”是当今世界普遍接受的林业先进理论,按照近自然的原理与方法培育森林是符合科学与自然规律的深刻总结。我国近些年来进行了大面积的引种造林,按照森林健康的标准进行评价,有许多是功能低下的,与环境不和谐的、不具持续经营的 “森林”。正确认识森林多功能的自然属性,经营森林应追求并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价值与作用,森林的持续性应该体现在每一个地块而不是一个大的区域空间,这就需要 “近自然林业”的方法培育森林。德国注重 “森林教育”,各级各类相关机构与单位均开辟宣教场所,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倡导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的公众意识,产生了极为显着的社会效果。我国在森林教育方面的工作较为薄弱,宣传教育的场、点极少,方式方法简单。要促进我国林业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对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宣传教育,逐步提高全民保护森林及生态建设的公众意识。例如我们可以结合法定节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宣传车等媒介,以重视森林保护、生态建设和林业法制知识为宣传内容,从而为保护森林资源、加快发展林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2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和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和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创建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创建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进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和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方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3)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森林资源无论是对我们社会的经济发展还是自然气候的调节,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社会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林地;一张图;森林资源;利用
一、林地一张图的建设
国务院于2010年7月25日正式批复了《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要求:“完善林地调查和定期监测,加强林地档案管理,在国家(省)级宏观指导或控制下,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划定林地范围,逐块登记造册,建立林地地籍档案”。
国家林业局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纲要》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林地一张图”的建设工作。并制定了相关技术方面的要求,也就是在国家之前二类调查成果的基础之上,利用最新的遥感影像技术来获得全面数据,同时在现有数据不完善的情况下还加上必要的现地调查数据。这次的数据建设是以县域单位为主体,争取实现能够收集到每个山头和地块的林地情况及其利用状况,首先建立起县级的林地档案管理数据库,然后再以省为单位向国家逐级提交,最后汇总全部数据,形成全国“林地一张图、一个库”。
此次“林地一张图”的数据库建设,不仅在技术上有许多创新,在内容的规划上更是创举,包括了与森林资源相关的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林地内容,包括“地类、土地退化类型、林地质量等级”。
第二是基础内容,包括“省(森工局)、县(林业局)、乡镇(林场)、行政村(林班)、小班、面积、坡向、坡位、坡度、地貌、土壤厚度、土壤名称、交通区位等”。
第三是管理内容,包括“土地权属、林种、森林(林地)类别、工程类别、公益林保护等级、公益林事权等级等”。
第四是林分内容,包括“起源、优势树种(组)、郁闭度(覆盖度)、龄组、每公顷蓄积量、平均胸径、每公顷株数、灾害类型、灾害等级、生态功能等级”等。
第五是规划内容,包括“否为补充林地、林地保护等级、林地功能分区、主体功能区等”是。
以上五个方面,内容全面又丰富,可以说包括了森林资源的方方面面。可以设想,等到全面建成全国“林地一张图”后,我们就能够一眼看到所有的林地状况,政府部门做出森林资源方面的相关决策时就能够如同现实的场景中进行布局,充分提高了全国的森林资源监管的效率,让政府的宏观决策有更加充分的数据支撑,提高决策的针对性、应用性。
二、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新发展
森林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这点毋庸置疑。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理念提出来的却只有两百年多年,主要是在17世纪,欧洲普遍开始了工业革命,木材便成了生产工业加工的主要原料,那时的林木都还是私有的,林木主为了保证自己能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于是就进行“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思考。
并且随着现代林业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在新的时代下页有了更加广泛的内涵。联合国的粮农组织表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是一种包括行政、法律、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科技等方式的科学行为,是一项有计划的人为干预措施,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和保持生态系统,及其各种功能”。
它不再仅仅要求森林资源具有一定的规模数量和质量,而且在在地域上要有合理的结构,在龄级上要有合理的布局,能够在全国的范围内实行全面的经营。除此之外,还要能够根据森林资源的不同对象,对森林资源进行分类经营,严格地控制好木材的砍伐数量,在不断扩大森林资源总量的前提下,来实现森林资源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挥。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新内涵,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中更是强调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是以某种方式,一定速度,在现在和未来保持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更新能力、活力、实际自我恢复的能力,在地区、国家和全球水平上保持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同时又不损害其他生态系统”。
由此我们知道,“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宗旨就是,让森林的生态环境系统在保持结构完整性、森林功能稳定发展、森林资源可持续再生的大前提下,尽可能持续发挥森林资源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以及生态功能,从而实现森林资源的三大功能效益从整体上达到最优化。
三、林地一张图的应用价值
在建设“林地一张图”之前,我国目前有关森林资源的政府决策主要都是以之前获得一类、二类数据为依据。即,“国家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和“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这两套独立的监测体系,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国家的决策提供了的数据支撑,但同时也表现出一些问题,就是“国家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与“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分开独立运行,因此就会在诸如时效性、统一性、应急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缺点。
而且,伴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林业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逐渐意识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性,而且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时代背景下,相关问题也不断出现,成为普通大众们谈论的热点话题,如何科学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全地球人共同关注的焦点。
因此,尽快改进现有的不完善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探索新的森林资源新“一体化”监测体系,势在必行。可以说,全国“林地一张图”的基础数据建设,正是在这样的迫切需求的北京下应运而生,采用最新遥感大样地抽样调查方法,从而快速高效地获取全国森林资源状况及其变化的数据,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各地森林资源“一体化”的体系。
森林资源若想真正意义上实现可持续经营的理念,建立起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是其中重要的一步。目前,我国在森林资源供需方面出现矛盾,许多商家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随意破坏森林,从而造成森林资源大量的流失。
据无完全统计,在逝去的一万年时间里,世界森林资源其中有一半是在过去80年中流失的,而在这80年中又有一半森林资源的流失是发生在过去30年中。根据1997年“世界资源研究所”的记录,全世界只有20%的原始森林保持着原貌,而到了2006年,仅剩的20%数据也在迅速下降,只剩下10%的原始森林未受到人类的破坏。森林资源流失的速度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这更加让我们感受到建设“林地一张图”的紧迫性。
全国“林地一张图”的建设,将有效实现我国对森林资源进行“以图管地”的想法,在现有的森林资源数据基础之上,叠加上最新获得的高分遥感影像数据,从而,能够实现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尺度,对宏观森林资源区或者是典型森林资源区的变化动态进行实时监测。
更加方便便捷的是,能够对强行占用征收森林资源,或者是非法破坏森林资源等等一系列违法事件,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山头,使政府对森林资源的监管更具有针对性、做出判断决策依据更加充分、采取补救动作更加迅速、达到的效果当然时候更加显著。
森林资源在实现了有效管理的基础上,下一步便是如何更好得科学保护森林资源,实现森林资源的有效再生,提高森林资源的总量。可以说,森林防火是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从1950年至今,中国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13067起,受害的林地面积高达653019公顷,因为火灾伤亡的人数有580人。如:福建省的端溪村在2009年突发森林火灾,由于当时风大,火势迅速蔓延,七个村庄被烧,烧毁了山林2000余亩。同年的四川省的泸州市中有九个乡镇相继发生了森林火灾,被火烧过的面积达到1150亩,等等。诸如此类的事件不可胜数,造成了巨大的人财损失,森林资源也未得到有效的保护。
如何能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进行森林资源火险安全监控、迅速计算森林资源受损的火灾面积、对森林资源损失进行准确评估,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这也正是“林地一张图”在实际应用中体现价值的地方。
篇3
关键词:森林经营管理;福斯特曼模型;哈特曼模型
中图分类号:S7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0029204
1森林资源及其特点
1.1森林资源的概念
森林资源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内一切被人所认识可利用的资源总称[1]。森林资源是包括林区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在内的一个生物生态系统,即陆地生态系统内以乔木为主体的森林植物群落,包括林中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微生物群体[2]。
森林资源是一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它的更新不仅靠自身的繁殖能力,同时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应该遵循永续利用的原则,加以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物质内涵以森林为主(包括林地、林木、林区内野生动植物),森林是以林木为主体的生物生态系统。森林有再生性,森林资源的再生性是由森林的再生性决定的,森林资源的再生规律也就取决于森林的再生规律。认识森林资源的再生性及其再生规律,是林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开发利用森林资源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1.2森林资源的特点
系统地认识森林资源的特征,是研究森林资源理论、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理论基础。总体而言,森林资源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3]。首先,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性。森林资源与石油、煤矿、天然气以及其他矿藏资源不同,它是具有生命的资源,通过森林资源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物质运动、能量转换以及生物种族的繁衍使得森林资源物种不断更新、生物多样性不断发展、森林资源面积不断扩大,其质量不断提高。其次,森林资源构成独立的生态系统。在森林资源内部,森林生物资源之间、森林土地资源之间、森林环境资源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关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形成完整的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同时,森林资源具有明显的综合效益,森林效益具体指森林资源的物质生产总量储备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价值, 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此外,森林还具有分布范围广、生产能力强以及具有稳定性等特点。
1.3森林的作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而且影响着生态和环境的质量,对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4]。森林资源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3个大方面[5~7]:第一,森林资源作为原材料物质在人类生存中的作用。森林为人类提供居住条件,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同时森林为人类社会提供丰富多样的木材,木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建筑原料。森林还为人类社会提供薪材和各种林副产品。第二,森林具有环境生态效益。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噪声等作用。第三,森林具有社会功能。森林蕴育着许多自然奇观和丰富多彩的珍惜动植物资源,使得森林旅游业蓬勃兴起。森林中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森林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它对动植物基因的自然选择和动态储存功能是任何实验室都无法比拟的,这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与人类进行遗传基因及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森林资源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可以提供相当多的就业机会,此外森林社会功能还具有森林文化功能。
2森林资源采伐相关模型
森林的生长周期比较长,而且一定树龄以下的树木没有商业价值,因而树龄对木材商业价值的影响比较大。树木及商业性木材的年生长速度起初随着树龄的增长而增长,到了一定树龄后,树木停止生长,森林变成成熟林,其商业价值达到最高点。在某一树龄范围内,这种成熟林状态会维持,但超过一定树龄以后,树木开始腐烂,其商业价值最后下降为0。森林砍伐有两种方式:皆伐和择伐。皆伐是把某一块林地的树木全部砍光,而择伐是在某一块林地上有选择地砍伐某些树龄的树木。皆伐后,可以通过自然生长或人工造林,恢复某一小块林地上的森林植被。因此,某一小块林地上的立木将经历反复的生长―砍伐过程。换句话说,森林资源利用存在着多次性砍伐,即轮伐现象,因而森林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必须考虑森林的最优轮伐期。目前,确定森林最优轮伐期的模型主要有福斯特曼模型和哈特曼模型[8~12]。
应该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税费都会对最优轮伐年限产生影响。如果税费按年定额征收,或者对林区所有者征收所得税,则它不会对最优轮伐年限产生任何影响。只有在每次砍伐时一次性征收定额税费,才会使得最优轮伐周期延长。
参考文献:
[1]高岚.林业经济管理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8~30.
[2]邱俊齐.林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2~25.
[3]张三焕,苗发胜,廉仁律,等.图们江下游地区森林资源持续利用与保持的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1999,25(1):64~69.
[4]沈国舫.中国森林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20.
[5] Harold Hotelling.The Economics of Exhaustible Resource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31,39(2):137~175.
[6]程平.浅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林业建设,2005(1):20~24.
[7]郭淑红.中非林业合作现状、基础与前景[J].国际经济合作,2005(6):53~56.
[8]程宝栋,宋维明.中国木材产业安全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28~147.
[9]程宝栋,宋维明.中国木材产业资源基础及可持续性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06(1):20~24.
[10]胡光.重点国有林区人工用材林建设的探讨[J].林业勘察设计,2006(1):18~19.
[11]胡孙跃,杨凌云,陈桂华.循环经济与木材资源的循环利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6,24(4):32~34.
[12]熊满珍,鲍甫成,段新芳.循环经济与木材工业可持续发展仁[J].木材工业,2007,21(2):19~22.
[13]朱建军,王晓华,李秀芬.中国的木材资源的利用与“零排放”[J].上海环境科学,2005,24(2):66~6.
[14]Suresh P S, Gerald L T.Optimal control theory[M].Martinus:Nijhoff Publishing, 1981:187~197.
篇4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生态环境保护
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更向往大自然,这就使森林生态旅游得以发展起来。森林旅游是一项新兴的产业,但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实现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使森林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当前林业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林业保护与森林生态旅游的关系
森林资源是我国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动植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重要场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所以保护生态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而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不仅会使林业的生态环境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来,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旅游,使在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在不消耗森林资源的情况下实现林业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旅游给林业带来的效益是远远高于生产木材的效益,而且还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增长。森林具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给林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使当地的居民受益,所以随着各项关于生态环境旅游活动的不断开展,有效的推动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具有不可替代性,其自身也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如生态旅游活动具有原始性和自然性,其管理上更加生态化,旅游的内涵更加科学性,通过生态旅游可以使森林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生态旅游还具有较好的教育性和高知识性,可以使多方利益主体有效的参于进来。
2 森林旅游的重要地位
据一项统计分析表明,当前全球旅游人数对于森林旅游的向往开始不断上升,估计到2020年,森林旅游的人数将占全球旅游总人数的一倍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森林旅游的市场具有较大的潜力。我国对森林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森林旅游在我国还属于新兴的行业,具有较强的生机和活力,所以在未来的市场中,森林旅游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2.1 具备森林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旅游的创造性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不断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所以为发展森林旅游局提供了潜在的客户群,而林区旅游其前景较好,森林生态旅游能吸引更多的人群来到森林中,与大自然进行充分的接触。
2.2 在林区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
通过发展森林旅游业,使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使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得以有效和协调,有效带动了林区经济的发展。森林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而且其投资少,见效快,不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也会带来较高的回报率。而且森林旅游具有较为广泛的辐射性,其关联性也较强,可以直接拉动地区各行业经济的增长,充分带动了地区相关行业的发展,也吸收了地方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社会更加稳定。
3 开展生态旅游的条件
3.1 加快旅游资源的整合
一是整合景点资源,充分的挖掘景区的旅游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景区景点,同时加强零星资源和个性景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增加景区的整体感,使景点之间实现相互补充,激发旅游可连续浏览的热情,同时在景区内还要设置一些景点群,充分显示出景区的文化底蕴,使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二是整合季节旅游资源,让四季都有丰富优化的景点、景区,使游人来到大森林四季都是享受;三是整合旅游消费资源,按照不同消费群体的经济状况,可进入度、旅游市场辐射人口和消费能力,确定不同的旅游线路和消费层次。
3.2 搞好“三个统筹”
一是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发展。在景区内应该根据季节的不同,而使景区的景点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在一年四季都各有不同,从而给旅游一种全新的感觉。同时还可以根据旅游的个性化需求,制定会议游、工业游、科技游、烹饪游、渡假游,采摘游,考察游,采风游等。
二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两手抓:一手抓旅游的经济产业功能的增强,迅速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提高效益的最大化;一手抓林业绿化覆盖面积的发展。
三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旅游业发展带动了人流、信息流、物流,旅游业的发展是基于旅游资源的丰厚,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又源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
3.3 抓好生态旅游的管理
生态旅游的管理需做到如下几方面:(1)对于生态旅游的开发要切实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2)做好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及规划工作;(3)严格控制旅游区内设施的建设量(满足游客基本需求即可,切忌泛滥)和
机动车的进入量;(4)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的科学管理机制,细化生态旅游的管理工作;(5)科学确定旅游区内的游客容量,并严格控制游客规模;(6)建立旅游区社会、文化、环境的跟踪监测系统;(7)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旅游意识;(8)大力倡导社区参与,实现生态旅游的群策群力。
4 加快推动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措施
4.1 解放思想,变资源为资本
对于一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在地方林业中是最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也是最具有潜力的。在保护好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得天独厚森林旅游资源,已成为林业职工群众的共识,在发展森林旅游、变森林资源为森林资本同时,树立森林资源开发建设的新观念,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品牌优势做好森林资源开发。
4.2 合理资源配置
一是搞好森林景区之间的横向联系,弥补单一林区自然景观单调的不足,实行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整体优势。
二是加强森林景区与其它自然景区之间的纵向联系,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弥补森林旅游内容欠丰富的不足。如文化美食节、峡谷探险、漂流等,丰富森林旅游的内容和内涵,并向更广泛的生态旅游扩展延伸。
三是探索森林旅游与林区农户相结合,弥补森林景区吃住条件不足。观森林景,林区吃农家饭,憩林区农家园,悦游客心。
4.3 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森林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森林旅游面临着森林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森林旅游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森林旅游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对森林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调研,结合林业管理局实际制订出森林旅游管理措施。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增强环保意识,使森林生态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5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得以较快的发展,这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行为,游客在旅游中充分的享受了大自然并了解了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当地的人文特征,同时森林生态系统的循环和自然与人为生态资源都得到有效的保护,而当地的居民和管理机构在这种特殊的旅游行为中享受到经济效益。所以生态旅游的开展有效的推动了林业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森林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基地,但任何旅游活动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生态旅游也不例外,在生态旅游开展过程中,对于森林资源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就需要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正确处理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充分发挥生态旅游在森林资源环境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扼制其消极作用,从而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根辉.论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方向林业调查规划.2010.35(5)6.
篇5
关键词:森林公园;绿化发展;趋势
1 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趋势内涵
对于森林公园而言,彰显一定的体系性,实现了与生态、社会以及经济的有机整合,相互协调各要素,实现整个森林系统的有序、科学发展,完善整个森林系统,从根本上促进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在森林公园的实际发展中,不能将经济发展建立在对森林生态破坏的基础上。森林公园的发展需要重视森林的生态环境,其质量直接关乎森林公园的长久发展。反之,经济效益的提升能够促进森林公园的发展,将森林公园的系统建设推向另一发展层次。也就是说,在森林公园的发展中,需要正确、合理地处理生态、经济效益与社会的关系。一旦过于片面追去经济效益,不重视保护环境,就会破坏整个森林公园的稳定性,很难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对于森林公园,社会是基础、核心,森林的生态保护与经济的有序发展为社会的前进带来了巨大推动力,强化人们素质的提升,从根本上促进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经济的发展。
2 如何促进我国森林公园在绿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2.1 合理确定造林绿化与森林保护方面的保护基金
在当前森林公园发展中,缺乏长期发展的思想和观念,没有结合实际设置专门的绿化和森林保护基金,使得公园在诸多建设方面的经费不足,如造林、护林防火以及不同季节虫害的防治工作。目前,很多森林公园的管理彰显粗放型,很难实现对景观的及时保护,不能全面发挥资源的自身优势,很难有效转化为经济方面的效益,不利于林业的长远发展以及森林公园的长久存在。因此,对于森林公园,要按照相关管理规定,设立专项资金,更好地进行绿化和保护工作,促进公园的合理规划与设计,达到对资源的有效防护。
2.2 重视强化森林景观的建设工作
对于当前的森林公园而言,通常建立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很多都是以前种植而成,是义务完成的。在建设初期,其目的是进行有效的绿化,忽视景观特色和设计,因此,在很多森林公园中,存在植物类型单一化问题。对于森林公园而言,要加强景观建设,增加树木的观赏性。分析森林公园的位置、土壤及环境等,重视对植物类型的有效设计和规划,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完成景观植物的种植,实现人工林向风景林的转化,从根本上促进森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和品质。
2.3 重视法制建设,发挥法律监督的作用
对于当前的森林公园,在建设过程中法律法规的约束不明显,因此,要重视现场调查,形成科学、合理的法律依据,为森林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依据,保证森林公园能够实现稳定、有序的发展。同时,也需要相关国家部门重视对森林资源的管理,重视立法,确保森林资源开发的合法性,保护相关权益,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法制管理。
2.4 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
对于森林资源的建设与发展,需要高度重视生态、经济、美学以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掌控好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与发展,正确处理诸多因素的关系。在实现森林资源防护的基础上,实现对森林物种的不断丰富,借助人为修整,更好地发挥森林资源在休闲娱乐方面的作用,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促进森林资源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因此,要重视专家的作用,全面分析森林风景资源的特征、分布特点,预测其发展前景,同时,结合发展趋势的组合以及对森林资源的优化,形成更加科学、合理、满足实际的发展战略。对于不同类型的森林公园,需要因地制宜,形成合理的森林发展计划,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在森林资源开发中,将生态作为主要发展优势,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合理性。在森林公园的建设中,要在物种基础上培育新品种,不断优化生态架构,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5 加大对森林公园建设的投资
首先,重视对森林公园建设的资金投入,在森林公园的收入中提取相关资金,用于保护森林,加强森林旅游建设。其次,不断拓展资金投入渠道,各个部门需要将森林旅游和森林公园建设作为整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不同主体的参与。最后,扩大招商渠道,利用先进技术和资金,实现对森林公园的有效开发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森林资源;培育;意义;培育措施
森林资源是指在相当广阔的土地上生长的很多树木,林木是建筑业、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并且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止水、旱、风、沙等灾害的作用。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生态系统中结构最复杂. 功能最多也最稳定。森林资源是人类和其他的生物同生共存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支柱。现阶段随着森林资源重要性的显现,森林资源逐渐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环境等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我国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是,要保持、发展绿化达标成果,真正做到森林资源的永续应用,我们仍然面临着怎么样科学地进行森林资源培育的难题。
1 森林资源培育
加快森林资源的培育,全方位保护、 恢复森林生态系统。要抓住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生态建设,要通过政策支持和发展替代产业,逐步调减木材产量,使人为因素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彻底得到遏制。所谓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并以后者为基础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森林再造、森林抚育和城市森林的建立、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
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2 深化国有苗圃改革
国有苗圃是林木种苗行业的骨干力量,对促进全国林业种苗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10年,我们对国有苗圃进行了内部整合,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实行了整合资源,合作发展,统一规划,分组管理的体制。规模的扩大,规划的合理,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国有苗圃的快速发展。苗圃内部组建了“四组一队”,即育苗一组、育苗二组、科研组、营销组、绿化队。内部实行了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国有苗圃,以地理位置的优势,重点以引种、试验、示范新品种和园林绿化树种为主,成为北方林木良种的展示窗口;以土地面积大的优势,作为商品苗木的主要产区。同时以国有苗圃技术、信息、市场的优势,与分散的育苗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探索了“苗圃+农户”的联合发展路子,实行了集团式发展,低成本扩张,带动了社会发展育苗的积极性。另外,近年来我们在抓好种苗生产供应的同时,拓宽苗圃服务领域,重点在种苗市场营销、营林绿化施工上做了一定的工作,这无疑给苗圃的发展又增添了活力和后劲。一是,在种苗市场营销方面,随着种苗基地规模的扩大,加之与河北、河南、内蒙、陕西几家大的种苗基地的经济合作,借助我们的地理位置优势,也正是东西部的一个结合部,我们围绕当前林业生态建设“大工程、大苗木、大市场”的形势,组建了北方林木种苗科技市场,建立了一支营销队伍,有效地解决了地区性种苗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二是,营林绿化施工方面,随着近年来造林绿化任务大,时间紧的特点,作为林业部门的一个服务单位,技术力量雄厚,苗木品种全,施工设施齐备,2005年各省地市纷纷组建了造林专业队,投身到全国的林业生态建设中去,在营林绿化施工中,本着“诚信服务,质量第一”的准则,施工质量达到业主满意为止,在社会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所以,森林资源的培育应以经济效果与利益为首要目标,严格按森林生长规律进行培育。要着重抓好如下方面工作:
1)因地制宜,选择适地树种进行培育。历史的工作经验报告咱们,没有选择适地树种,只能劳民伤财,挫伤林农的积极性。如七十年代在本县南部山地成片造杉林便是不适宜的、失败的。其主要原因是杉木的立地条件要求高,不适在土层浅、土质硬、土壤养分差的地方生长。所以,为有选择适地树种,林农才会致力于丛林资源的培育。
2)培育壮苗,苗木是培育丛林资源的物质基础,壮苗是培育丛林资源的成功包管。壮苗既能包管造林高成活率,又能促使立木快速生长,表现林业生机。
3 结束语
森林培育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因此,要从机制建立方面入手,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一定进行科学培育,狠抓管护和合理应用,才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物质财产并永续应用,才能真正发挥森林的社会利益、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赵华,刘勇,吕瑞恒.森林经营分类与森林培育的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2010(6):27-31.
篇7
关键词:数量质量造林保护绿化发展
当前,我国林业已步人治理和破坏相持阶段,造林绿化如何发展是摆在各级人民政府和林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央提出
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后,对造林绿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说,“十一五”时期是造林绿化发展的最好机遇期,也是造林绿化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扩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作为森林资源的培育人和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组织实施人,在造林绿化建设中,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造林与保护之间的关系、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国有造林与私有造林之间的关系、林业自身与社会各界之间的关系等五大关系,既是贯彻落实我省新时期林业发展总体思路的首要前提,也是推进造林绿化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森林资源是量与质的统一,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要体现在大面积与高质量相统一的森林资源上。造林绿化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森林资源外延的扩大和内涵深化的主要内容。当前阶段,科学地把握好造林绿化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对生态建设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造林绿化数量的扩张必须以高质量的保证为前提,在工作中必须要始终坚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的原则,坚持按规律办事,不能揠苗助长,坚决避免过去贪多求快,盲目求大,致使年年造林不见林现象的发生,努力追求高质量的造林绿化数量,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2.造林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造林是扩大森林面积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当前林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加强生态建设、缓解森林供需矛盾最重要、最基本、最急迫和最有效的措施。保护则是巩固已有森林资源或新培植森林资源成果的重要手段,是发展林业事业的永恒工作。造林与保护在生态建设中有着唇齿相依的紧密关系,二者缺一不可。从某种意义上说,管护更加重要,如果管护不好,造林再多森林资源也难以实现有效增长。应该紧紧抓住党和国家、人民群众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的大好时机,加快造林绿化力度,尽快使我省森林面积在较短时期内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对造林绿化已取得段性成效或森林资源相对较丰富的地方建立尽快 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护上来,不断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3.造林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之间的关系具有生态、经济、社会等多种功能是森林的突出特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是造林绿化所追求的目标,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要从解决新时期林业主要矛盾的高度来统筹协调好。解决生态问题是新时期林业面临的首要任务,这就决定了当前造林绿化的第一目标是获得生态效益,因此,造林绿化必须要首先服从和服务于生态建设的大局。经济效益在生态建设中不可忽视。在发挥生态吸引的前提下,我们要充分发挥造林绿化的经济效益,积极推广生态经济型林种、树种栽培模式,努力实现造上一片林子,改善一方生态,形成一方产业,为林业发展增添更大的活力。这也是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造林积极性要首先考虑的问题,没有经济效益的驱动,就不能大力推动私有造林的步伐,更谈不上生态环境的改善,只有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才能使生态建设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4.国有造林与私有造林之间的关系国有造林与私有造林是我省造林的两个
重要造林所有制成分,为我省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时期,国有造林与私有造林还要同步协调发展。国有造林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技术和管理上起到示范作用,特别在造林技术创新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中应该发挥更大作用。私有造林要充分发挥机制活、发展潜力巨大的优点,在造林绿化中应大力发展。我省目前私有造林发展很快,这种形式的造林解决了责、权、利的统一,具有巨大的生命力,也是新时期造林绿化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必须大力推广完善,为我省造林绿化增添后劲。
5.林业部门内部与整个社会林业之间的关系
篇8
关键词: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可持续;发展
1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及特点
1.1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
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就是在森林经营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生产能力和在生产能力得到维持,主要就是以利益的可持续性为基础条件,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产品,使森林可持续经营强调的森林生态系统自我维持的持续性和长期的利益可持续性一致下经营,产出合适的产品,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就要对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管理、合理经营,以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以满足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确保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1.2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特点
森林可持续经营主要有生产能力和再生产能力持续发展,森林的经济效益有持续性、稳定性,森林资源培育和森林资源利用有机的进行结合,其中还有决策多样性和过程导向性。
1.3可持续性的概念
可持续性就是指决定事物可以久存的属性、特质或者是状态,可持续性有经济的、生态的和社会文化的不同解释,可持续性是人类福利在无限时段内可以维持可接受的状态。可持续性就是描述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概念,主要就是为了保持生物多样性不下降,生态资本保持生态系统潜力的概念,是可以保持可持续性的必要条件,可持续性可以分为弱可持续性和强可持续性,弱可持续性就是总资本存量在时间上是非下降的状态,对于强可持续性是国家关键性自然资本存量不下降的一种状态,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可持续性是保持社会和文化体系的稳定,尤其是对保护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但是可持续性的最基本内涵都是保持自然资源与环境存量不变。
2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必要性
森林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今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还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森林的需要越来越大,但是人们却对森林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认识,不均衡的发展导致资源消耗很大,现在人们对森林与环境、森林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传播也越来越快,现在的森林资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使得森林生态系统可以获得最大的效益,这就需要不断的控制和调整森林资源系统,目前我国由于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的浪费、环境压力越来越严重等问题,怎样促进和控制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国必须要走一条符合我国和地区特点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道路。
3森林可持续经营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作用
在林业的建设中,工作者要有效的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应用于林业发展中,对于现在的林业经营模式是很难达到森林持续经营的,而且由于现在的人口增加迅速,过去的老路已经我发适应现在的需求,可持续经营森林成为林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可持续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就不会有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如果没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其他条件,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就很难实现。现在我国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建立了一些很大的林业工程,有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理念的天保工程,还有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这些工程为基础实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可持续经营是一些重要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依据,在这些工程中,森林可持续经营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并且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有效的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中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了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4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发展趋势
4.1中国森林与林业的现状
由于现在森林资源的总体数量不足,可以使用的资源十分的少,导致结构失衡,林产品供给能力较低,由于现在的森林经营管理模式粗放,技术水平十分落后,使得林地生产力和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使用效率很低,产业化水平低,产业结构、规模、布局不尽合理,林业综合实力弱,已经无法适应现在人们对林业需求,我国现在的森林资源十分的匮乏,而且我国的林业发展是比较慢的,不能满足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由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森林和林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由于现在自然、社会经济十分复杂,而且基础设施条件的薄弱,资金不足,森林经营技术和模式的制约,另外还有森林、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这些都是我国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4.2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对可持续发展一词的提出,传统的森林经营被森林可持续经营所取代,现在的林学不断的现在多学科综合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学方向发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表示林业科技向着集约经营的农业科技靠拢,基础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及信息科学等向着林业科技领域渗透,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的发展是一种社会行为,这就要求社会的参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综合性学科,会关系到温室效应、全球碳循环、大气臭氧层变化等,其中会涵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领域、防治荒漠化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领域,其中会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人类学、人权等学科领域,森林可持续经营就表示林产品加工行业现在转化利用,耐久利用、循环利用、洁净生产、生物技术和高新技术方向转变,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方向和发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严重,国际的社会借着一定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各国的行为,国际的法律法规是强制性的手段,主要表现就是发达国家为了制约发展中国家,推动环保问题的法律化,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新的义务,现在全球性的国际环保法律法规不断的出台。对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支撑体系要进一步的完善,这其中包括森林资源与环境的检测体系、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体系、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体系、林业生态保障体系、森林与林业政策、法规的保证体系,及加强公众在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过程中的参与。
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向社会提供木材及林产品,以促进经济的繁荣,随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森林资源实行可持续经营,并且可以充分的利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先进成果,推动林业不断的发展,是可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最佳途径,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作者:王静波 单位: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林业局林政股
参考文献
[1]张忠田.木材合法性进程对中国热带林产品贸易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篇9
【关键词】合理造材;木材生产;意义
0.引言
当前,国内森林资源总体呈下降趋势,林木资源危机已经渐露端倪,这种情形已经导致部分以林木生产和加工为主的森工企业陷入经济效益偏低的困局,同时也阻滞了森工企业的壮大发展。为使森工企业摆脱困境,以便应对国内可采伐的森林资源越来越少所导致的资源危机,除国家从产业政策上对森工企业进行倾斜和扶持之外,森工企业自身也要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以实现对林木资源的合理造材,如此方能在最大化的合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实现节能生产,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打开企业的产品销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1.合理造材的内涵阐释
合理造材是指以提高木材生产的产值以及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并由此对原条进行造材时,按照原条的本身的形态,在完成国家交付的计划任务或销售合同,以及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前提下,依照现行的木材国家标准,遴选和制定最佳的造材方案,以期实现对木材原条的最佳利用。通常情况下,木材原条造材由量材设计和造材两个作业过程组成,也就是由量材工和造材工协同配合来完成。其中量材设计是其作业中的关键环节,量材设计合理与否将决定着原木产品的规格、质量是否用户合同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同时也决定着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而造材作业是最终完成产品生产的过程,其作业质量的好坏决定了能否实现量材设计的目标,而生产出合格的原木产品。基于实现合理造材的目的,森工企业应秉承以下标准:首先要优先造高价材、优质材和市场畅销材;其次是降低次小薪材和等外材的比重;再次要实现对木材原条的科学量材设计,按优化的产品结构造材,杜绝过于随意的造材,以避免浪费;最后在量材设计的过程中,要杜绝超长短尺的误差现象的发生,同时要按划线下锯、避免出现躲包让节等情况。
2.合理造材在木材生产中的意义探析
对于森工企业而言,唯有做好合理造材的工作,方能最大程度的实现合理的利用木材,同时保证材尽其用,使其木材的使用价值达到最大化。在林区木材采伐过程中,合理造材、科学造材是极为重要的过程,基于这个意义,必须设计和采用最为合理的造材方案,并经过科学的计算,以保证原条能够达到最大的出材量,为企业实现最佳绩效,同时获益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2.1借助合理造材实现木材的精细化生产,提升木材销售量
量材设计的好坏,直接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对木材资源的利用程度。在森工企业的木材生产过程中,必须对原条进行科学、合理的量材设计,科学的合理造材方能提高木材的产量和质量。通常材质好并且没有腐虫的木材原条,被称之为正常健全原条,然而此类原条相对较为少见,而存有缺陷的原条十分常见,如节子多、尖削度大等,对此类木材原条的处理,应当根据其自身的缺陷,尽量避免其缺陷影响到木材质量,使不论是正常健全的原条,还是有缺陷的原条,都能够将其的最大功用得以发挥,不至于造成对森林资源的无端浪费。同时,对于同一根原条而言,由于造材方案不同,所获得的产品价值相差很大,同样一根原条,如果采用不同的造材方案,其最终产生的经济价值也大为不同。
合理造材能够提高木材的产量和质量,但合理造材还必须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造出具有使用价值的木材,这样在市场上才能有销路,木材销售情况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合理造材不光是提高木材质量的途径,更是关系到企业的木材销售状况。借助科学合理的造材,可以实现对木材产品的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同时能够造出性价比高、实用性强、数量多的木材,如此便可以在木材市场上实现畅销对路,为木材的销售和企业的创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森工企业而言,在木材的加工技术方面不能停滞不前,而是要积极进行技术创新,通过持续改善技术,以应对市场的需要。如在锯材加工时,应减少木材缺陷,应尽量减少改锯,避免增加废材生成量,同时在出库验收环节,要严格把好验收关,认真对木材产品进行质量鉴定,以提高企业信誉,树立企业形象,是森工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的双赢。
2.2借助合理造材实现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的森林资源相对紧张,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0.36%,森林面积达到29.3亿亩,中森林覆盖率仍然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总体上看,我国还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生态产品供应不足的国家。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对木材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对有限的木材资源的节约使用,以实现物尽其用,并尽可能的避免对有限林木资源的过渡砍伐,是森工企业当前所应着重考虑的问题。木材作为森工企业的主要产品,同时也是考核林业生产经营水平的主要项目,每生产一立方米商品材所消耗的资源大不一样,有的是一点七立方米,也有的是二立方米或者更多,究其原因在于,刨除森林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的缘由外,主要在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浪费现象,为了解决和根除这个问题,必须严格抓好木材检验工作,加强木材产品的全面管理,将合理造材作为生产理念贯穿于森工企业的日常生产中,在提高原条出材率的同时,同步实现经济材比重的提高,如此一来,既减少了对林木资源的消耗,又增加出了商品材数量,也契合了国家对于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
2.3借助合理造材促使木材生产加工企业注重质量,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森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如何在应对来自国内外竞争的同时,巩固自身既有的产品市场份额,同时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森工企业所亟待思索和解决的问题。企业成立的目的在于实现其逐利性,而实现经济获益的前提条件,在于其向市场提供的产品能够获得市场认同,引发消费者购买。森工企业必须注重产品质量,力求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具体而言,森工企业可以通过严格执行木材检验的方式,保证合理造材的实现。之所以借重此种方式,原因在于木材检验是对《森林法》、《木材标准法》以及《计量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贯彻实施,其同时也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保证木材商品流通有序进行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于从事木材生产和加工的森工企业而言,木材检验工作十分重要。
2.4居安思危 着眼未来
回顾建国以来的国内木材检验工作的发展可以发现,尽管国内森工企业在木材标准、检验技术、检验组织、合理造材、产品交接验收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和改进,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部分森工企业在合理造材与产品交接验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因此通过严格的木材检验方式的适用,森工企业必将能够摸索和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山上、山下合理造材的技术要点和控制管理办法,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山场和贮木场的合理造材,避免企业的可利用资源流失,同时也促使森工企业改变以往的粗放式生产模式,实现由“量化”生产向“质化”生产的过渡。
国家推行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并在地方中全面实施,限额采伐和林木保护导致木材产量急剧下滑,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等方面分析市场,林业的主要产出还是靠木材生产挑起经济大梁。因此,要做到遵循市场规律,促进有限森林资源效益最大化,必须合理造材、提质增效,在节约森林资源的同时,实现多设计优质材,长才,最大限度的提高木材产值和原条出材率。唯有着眼于未来,方能体会到合理造材的现实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讲,合理造材、居安思危,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林业木材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3.小结
综上所述,唯有坚持科学的量材设计和合理造材,才能依托有限的木材资源实现最大限度的有效生产,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木材原条的出材率,使经济材的比重得以提升,有效压缩森工企业的木材生产成本,进而使木材的市场售价以及企业经济效益得以同步提升,同时促使企业走上重视产品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积极应对国内外市场竞争。 [科]
【参考文献】
[1]邵凤友.浅谈合理造材与企业效益[J].科技致富向导,2012(24).
篇10
关键词: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培育
市场中介组织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巨大的制度变迁拉动的相关制度变迁之一,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森林资源产权交易是一项涉及交易主体各方利益,运作程序相当复杂的交易过程。森林资源产权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同样离不开市场中介组织的培育和发展。
一、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的内涵与类型
森林资源市场中介组织,是指在商品经济中介于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主体之间,为保证市场主体合法权益,降低交易费用和提高市场运行效率而从事沟通、协调、公证、评价、评估、检验、仲裁、监督、咨询等服务活动的机构或组织。就其性质来说,它既不是政府机构,也不是生产经营实体,而是以营利为目的,按照市场规则运作,主要向社会提供与市场经济有关的服务性组织,是企业法人。
从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完善的市场中介组织种类很多。根据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提供的服务的性质和特征,把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划分为三种类型。
评介、审查型。这类中介主要执行评价和审查市场主体的行为,确保市场主体展开公平、公开竞争,规范和帮助市场主体维护权益等监督性职能,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审计)师事务所、公证和仲裁机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等。
咨询服务型。这类中介组织为市场主体提供预测、信息等多方面的咨询服务,如信息咨询中心,法律咨询中心、报价中心等。
金融服务型。这类中介组织主要提供融资、信托、保险等服务。保险服务机构是为森林资源可能遭受虫害、火灾等自然力破坏而提供保险服务,从而降低林业经营的风险性。信托、融资等金融机构为森林资源产权交易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二、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
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市场中介组织是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具有政府行政管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中可以减少主体之间的摩擦、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保护市场主体的利益。具体说来,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递信息、提高交易效率
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交易对象特殊,交易过程和手续相对更加复杂,这就给供求双方相互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从而减缓了交易过程。市场中介组织信息来源广、范围宽,寻找市场信息更专业、更可靠、更全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相当数量和类型的市场中介组织发挥沟通、媒介作用,则会使供求双方的信息得以及时传递,从而提高交易的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二)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交易过程中供求双方各自收集相关的市场信息,都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和费用。如果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经济纠纷,更是要花费人力和时间去进行交涉,其花费则更大。产权经济理论表明,当外部市场的交易费用太高时,形成一种组织便有了其经济上的必然性。市场中介组织正是交易费用的产物。市场中介组织的介入给供求双方带来极大的便利,大大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三)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法制经济,它要求用健全的法律和严格的执法来保护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和合法权益。但是仅有法律还不够,因为司法监督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量尚不足以诉诸法律的经济纠纷,需要民间组织自行调解。市场中介组织可以发挥其监督作用,对任何一方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监督并予以纠正,从而避免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行的机制之一就是竞争机制,没有竞争市场经济将会是一潭死水。能否保证每一个市场主体都能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竞争,是经济环境是否公平的主要标志。而保护社会经济条件的公平,除了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市场管理以外,还需要市场中介组织发挥其作用,才能保证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特别是市场中介组织中的行会、协会等机构,它们依据市场交易规则制定的一些行规或公约,进行集体的自我约束,监督市场交易活动,反对不公平竞争,从而起到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作用。
三、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的现状与问题
虽然目前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总体上仍然相当匮乏,并呈现出规模小、市场意识薄弱、职业素质低、经营管理水平低等问题。
(一)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的独立性差,与政府的关联性大
由于森林资源产权市场建设刚刚起步,所以在发展初期有相当一部分市场中介组织是具有官方或半官方性质的准行政单位。这种带有浓厚的“官办”色彩的市场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产权不清,权责不明,市场地位不明确,在经营管理上普遍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远未成为完全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不仅市场中介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还容易造成竞争环境不公平、市场秩序混乱、中介市场条块分割等问题。
(二)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市场中介组织发育程度比较高的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通常也比较完备。我国市场中介组织至今没有一套健全、规范的法律体系,对市场中介组织的性质、地位、宗旨等问题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法制建设的滞后,使市场中介组织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监督和规范,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严重影响了市场中介组织的健康发展。
(三)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数量少,种类不全
相对于我国森林资源产权市场的发展要求,现有的市场中介组织数量和种类还远远不能适应需要,一些急需的市场中介组织没有建立起来,已有的市场中介组织分布和发展也很不平衡。目前还没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网络状的多功能的高质量的中介组织体系。由于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系统不完整,无法为市场主体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使森林资源产权市场运行存在不少问题。如林农自己漫无目的寻找转让对象,出现交易主体咨询无门,信息不对称或信息辐射面窄,以高交易成本完成交易过程或交易中断等现象;或者是由集体经济组织越俎代庖,免不了干涉交易主体的活动,侵蚀其利益,从而使这种中介组织失去应有的媒介功能与效率。
(四)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自身素质较差,行为不规范
我国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由于发展较晚,因而大多规模小,经营成本高,服务项目少。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和缺乏有效的自律机制,市场中介组织行为很不规范,经常做出有悖市场规则的行为。由于规模小,在组织发展上极易产生短视行为,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和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专业人员短缺,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远远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四、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的培育
(一)明晰和规范政府与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合理确定森林资源产权中介组织的定位
政府要根据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发展阶段的不同适时转变职能。在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初期,由于缺乏一个自下而上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基础,政府运用行政力量为市场中介组织提供人力、资本、政策资源等,从而为市场中介组织提供了发展条件和支持,这是市场中介组织得以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起始动力。但是随着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如果市场中介组织已经具备相当的基础,已经具备了诱致性变迁的条件时,就应当让市场中介组织进行市场化经营。当然这并不是说不需要政府的必要扶持和监管。关键是要正确界定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的职能范围。这一阶段的政府主要是依法对市场中介组织进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二)完善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的法律法规体系
尽快建立起一整套有关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的法律和法规,明确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的性质、宗旨、地位、功能、资格确认程序、组成方式等,使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合法化、规范化。一方面要保证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及从业人员在市场中的法律地位、明确其权力和义务,保证其在执业过程中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要用法律手段对森林资源产权中介组织及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进行规范,使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在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框架内,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实体。
(三)加强行业自律和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自身建设
行业自律机制既可以弥补政府管理、社会监督滞后的问题,又可以形成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机制。市场经济越发达,越需要大力发展行业自律机制。加强行业自律,需要行业协会承担起主要责任。制定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及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规范,对市场中介组织和执业人员定期进行审查,负责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协助政府部门搞好资格认证和业务考核,调解本行业的内部纠纷,维护市场中介行业自身的合法权益。
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亦要加强自身建设,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树立风险意识,制定和完善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服务标准,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注重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提供优质服务以适应森林资源产权市场发展的需要。
(四)积极发展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形成完善的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系统
如前所述,森林资源产权市场的中介组织也应和其他市场一样,是不同类型的中介组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的一个系统。构成这一系统的各个要素共同协调发挥作用,使森林资源产权市场正常、有效、顺畅地运行。如果这一系统不完整或系统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不协调,就会阻碍森林资源产权市场的正常运行。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形成完整、高效、协调的中介组织系统,以便促进森林资源产权市场的健康发展。
当前在完善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中介组织系统的过程中,除了尽快组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外,最重要的就是成立专门的森林资源产权交易信息服务机构,专门为森林资源产权交易提供信息服务。森林资源产权信息包括诸如每宗可交易的林地的面积、地理位置、立地等级、树种组成、树龄结构、所有权人的情况等。森林资源产权交易信息服务机构要严格按照独立、客观、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执业;同时,要严格市场准入,加强监管,防止其虚假信息而影响森林资源产权市场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李恒光.市场中介组织:涵义及类别的探讨[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6).
2、陈兴祖,李好好,邵中坚.现代经济社会的中介系统[M].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
3、郭国庆,王海龙.市场中介组织的规范和发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