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3: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质学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直观教学 高中 地理概念 抽象性
一、研究背景
地理学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以广泛性、综合性、区域性是地理教学内容独特的特点,此外地理知识的空间范围大、时间跨度长的特点,更是加大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难度。高中地理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获得直观的认识,挫伤了学生学习地理概念的积极性。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抽象思维概括水平明显地从经验水平向理论水平转化,但是抽象逻辑思维还都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材料作支持。
二、地理直观教学在高中地理概念教学中的重要性
地理直观教学就是教师利用各种地理教具、地理实验和组织课外参观等方法作为感官传递物,即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地理事物而获得知识的方法。所以地理直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各种地理教具和地理实验的演示,利用学生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直接感知地理事物,引导学生通过切实体会,形成形象生动的地理感性知识,为更好地理解教材、掌握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地理概念是对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它是对各种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高中地理概念往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掩盖了与具体事物的联系,所以在概念教学中需要具体直观的形象把它更好地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概念,更好地记忆和运用地理概念。
三、应用直观教学加强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理论和具体案例
直观教学作为一种比较重要的现代直观教学手段,采用不同的直观教学手段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1.优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地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手段。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要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因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创设教学环境让抽象的地理概念形象具体化,静止的概念动态化,枯燥的概念趣味化。许多地理概念都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不易观察,缺乏直观的感性材料,学生很难一时充分理解并吸收抽象的地理概念,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多媒体辅助教学以视频图像、动画的形式演示出来,全面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图文并茂、声色俱佳的视频中,把抽象复杂的感性知识升华到理性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注意力和兴趣,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
比如在讲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节时,学生就对水平地域差异和垂直地域差异的概念容易混淆,再加上这些概念空间跨度范围比较广,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获得直观形象的认识,很难理解这些抽象复杂的概念。所以在讲解概念前借助多媒体先欣赏一段不同地域的景观图像,并在欣赏时观察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在植被、地貌等有什么差异,这样更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地域差异的概念。多媒体教学可以把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集于一体,创设真实情景,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全面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所以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直观教学手段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对地理概念的学习和记忆效果。
2.尽可能的利用地理示意图在地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示意图是表示地理事象的特征(如轮廓、形态、结构、成因、过程等方面)简明而示意性描述的图。地理示意图表现形式简练、具有重点突出、概括性高、清晰易懂的特点,是将形象化与抽象化的表现手法凝为一体的教学用具。比如对高中教材中“太阳高度角”的学习,如果仅仅简单的描述为太阳高度角就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学生很难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太阳高度及其变化有直观感受,但并没有形成相关概念,所以我们就用简单的地理示意图把学生日常观察到的熟悉现象,从感性认识提升到掌握理性概念。通过下面示意图来说明如何用示意图使学生形成太阳高度的“概念图像”。
地理示意图在学习地理概念时能够实现图文转化,不仅增加概念教学的趣味性,也体现地理教学特色。文字转化成地理示意图是把语言的应用和图形演示结合起来,这种充分利用形象思维和视觉记忆的直观教学手段,更有助于学生高效的学习和记忆策略。如果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进行文图转化,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示意图的兴趣,就会强化学生文图转化的意识,提高文图转化能力,实现了思维、语言和形象的三者结合,提高了理解概念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善于进行空间想象和发散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
3.积极运用地理实验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实验主要是以教师为主要的操作者,实验一定的教学设备和材料,在学生眼前通过模拟地理现象发生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地理事物的概念和规律,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用地理实验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见到的现象和过程展示出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使学生获得鲜明的表象,教师若使用一些让学生感到新奇的、出乎意料的实验,就能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地理实验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状态,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热力环流的概念时,给学生做了个探究实验。先准备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缸,在缸的两端各放一小盆冰块和一小盆热水,然后用胶合板将玻璃缸顶部盖严,在胶合板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小洞,最后将一束点燃的香放进小洞内,让学生观察缸内烟雾是如何飘动的。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香的烟雾先下沉,从装冰块的盆向装有热水的盆飘动,然后从装有热水的盆向上升起,最后飘向装冰块的盆的上方,形成一个循环。从而得出结论,热力环流就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教师通过演示这个平时难以见到的现象,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热力环流的概念。
四、采用直观教学在地理概念教学中达到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直观教学,有助于将抽象的地理概念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地理表象,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直观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丰富的地理表象,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为地理理性知识的形成和抽象思维的发展打下基础。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地图教学和地理实验等多种直观手段,对激励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拓宽地理思路和强化概念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小结
目前,地理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理论的指导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向现代教学理念转变。直观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改变了以往以灌输为主的概念教学模式,而是以一种更为直观形象的手段来展示各种复杂的地理事物和概念。不管是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和重点突出的地理示意图,还是控制性强的地理实验,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助于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对不同的地理概念,采取不同的直观手段,教师要与学生互动,借助各种直观教学手段,达到双赢的效果,教好,学好。
参考文献:
[1]陈澄.地理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25.
[2]曹琦.中学地理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69-71.
[3]陈澄,段玉山.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改革[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1.
篇2
【关键词】CDIO理念 大学英语 改革 教学
一、引言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阶段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非英语专业各学科大学生的基础必修课。随着大学教育改革向实用性、职业化不断推进,大部分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也不断尝试引入新的教学理念。CDI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为核心目的,是适合于大学英语教改向着职业化推进的科学教育理念。本文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试图运用CDIO理念推动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改革,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
二、新时期大学英语阅读教改的必要性
1.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推动大学教学向着应用型教育发展,为社会输送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是将来大学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英语作为当今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具性外语语言,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能力亟待加强。很多大学生在进入职场后无法用英语完成正常的交流对话,甚至在面试找工作时将英语口语表达看成一个拦路虎,由此可见,大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是普遍缺乏的。尽管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认识到加强英语阅读教学的必要性,但是受限于有限的课堂学时,还是会陷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大学英语教材文章为主要的阅读内容,以通过四六级考试为主要教学目的。
因此,当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往往表现出如下特征: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课程设计缺乏灵活性,课堂教学仍然沿袭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即教师负责讲授,学生负责听和记录,学生还是只能比较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难以获得足够的实践交流机会;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偏重语言知识点和语法的讲授,没有重视语言功能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语言情感学习;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导致阅读教学缺乏趣味性,学生的响应度很低。这种缺乏师生双向交流互动的英语阅读课堂无法为学生提供锻炼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机会,限制了学生英语读说能力的提高。
2.CDIO理念指导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CDIO理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已经发展成为一套日趋完善的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根本目的,制定了一套操作性很强的能力培养和检测反馈的标准体系。CDIO理念可以解读为四个步骤,即conceive(构思)、design(设
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操作)。从理念的构思到结果产出的整个过程,学生必须主动地开动脑筋,探索知识点间的联系,而教师则负责为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间搭建桥梁,创造关联性强的教学情境,确保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实际动手能力。CDIO教育理论的根本目的是向社会输送综合素质强的应用型人才,并且旗帜鲜明地指出工程应用型人才必须掌握外语交流能力。基于此,CDIO教育理念是非常适合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这是因为大学英语完全可以归属于应用型教育范畴,以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教学宗旨,非常重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CDIO引领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的革新顺应了大学英语职业化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三、CDIO理念指导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四重奏”
1.一重奏,加强教学构思环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CDIO理念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以凸显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力求充分解放英语的工具性特征。因此,大学英语阅读教改的第一步就是如何解决学生对阅读课堂兴趣的流失现象。CDIO理念下,教师通过加强教学构思(conceive),完成学生阅读兴趣重构的一重奏,是推动阅读课堂改革向纵深方向推进的起始步骤。从实践性和参与性的角度加强阅读教学构思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明显效果。在经过多年的大学扩招后,大学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在英语基础水平上的差异性日益凸显,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优化授课方式,才能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获得感。
具体而言,在CDIO理念指导下,阅读教学的构思应重点凸显实践性和参与性,采用分级教学的方式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大学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在新生入学后组织统一的学生英语水平摸底考试,根据学生的摸底考试成绩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客观的层次判定。根据学生的层次划分选择合适的阅读教材,设计合适的阅读任务,为后续的差异化阅读教学提供参考。分层次的教学构思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并进而鼓励他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上,更大胆地发表个人看法见解,对于所有大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学生群体阅读兴趣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这种分类构思、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了他们“读说”英语的兴趣。
2.二重奏,加强教学设计凸显阅读教学的职业化特征。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在教学目标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基准。因此,CDIO理念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应做好设计(design)的“二重奏”环节,按照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对阅读教学内容的改革,应遵循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提高阅读内容的可操作性。鉴于大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能力较差的现象,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也应该重视学生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词汇、句式和语法基础,为“读说”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教学内容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征和职业发展需求,培训学生在不同的职场环境中“读说”英语的能力。如机电专业学生不妨增设机电类的行业英语阅读教学内容、IT专业学生增设IT类的行业英语阅读教学内容,跳出英语教材对阅读教学的束缚,使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实现学生“学业”和“行业”的有机结合。
3.三重奏,重视教学实施环节凸显阅读教学的实效性。CDIO理念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仅仅做好教学构思和设计环节是不够的,必须做好教学实施(implement)的三重奏环节,即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使阅读课堂成为学生演练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平台。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练会的。阅读教学的课堂实施环节强调学生在“学中做”和“做中学”,通过引进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获得感。CDIO理念下,通过如项目教学法的新型教学方法,教师按照学生英语水平的层次划分按照强弱搭配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安排小组阅读项目,教师可以先行明确任务指标,解读要点和难点,让学生在任务的指导下带着疑问查找资料、开展学习活动,最后让学生以PPT的成果形式进行汇报演说,开启最重要的阅读教学环节-课堂讨论的大幕。英语教师可以模拟工作环境的实际需求、按照工作实践的特殊要求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任务的讨论,从而提升他们交流合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读说”的能力。
4. 四重奏,重视课后运作环节扩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空间。CDIO理念下大学英语阅读应重点培养学生“读说”运用到实际工作和交流中的能力。由于课堂教学时间受到限制,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应向课外所要“生存时间”,即做好课后运作(operate)的环节。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环节给学生打下一定的阅读基础,而学生读说能力的提升更多地依靠课后环节。也就是说,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做好阅读课堂由课上向课后的纵向延伸,让学生组成小组单位,以未来职业需求和真实社会为核心布置阅读任务,鼓励学生到课外去搜集读素材,检索和优化阅读成果,通过卓有成效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团队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外阅读环节中。
以职场为需求蓝本的阅读教学形式应进一步借鉴CDIO理念的教学评价思想,以形成性评价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形式,将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和成果也纳入到成绩评价体系中,从而鼓励大学生重视并积极参加课外阅读学习活动,扩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空间,即可以丰富自身阅读素材的积累,也能够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
四、结语
CDIO理念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对于解决英语阅读教学与应用实践环节脱节的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读说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积极学习和实践CDIO理念,做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四重奏”,牢记大学英语教学的时展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向社会输送英语应用能力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正梅,张白振.CDIO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6):641-643.
[2]金花漫.人本主义理论对新模式大学英语阅读课程的启示[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0(1):59-61.
[3]刘晓艳.CDIO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41-43.
[4]孟雯.基于TOPCARES-CDIO教学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探索[J].文教资料,2015(15):177-178.
[5]毛瑜.新课程标准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6):117-117.
篇3
关键词: 数学 概念 复习
一、填空“补充式”,回顾概念
教师要想方设法,巧妙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复习概念的积极性,可以在课前设计好概念填空题,采取填空“补充式”让学生填概念的关键字、词、句,从而达到回顾概念的目的,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概念的核心,熟悉概念的数学语言和表达方式.例如:复习映射和函数概念时,设计两个填空题:
①映射的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元素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记作f:AB.
②函数的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集,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和它对应,那么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二、问题“诱导式”,重温概念
绝大多数复习书都是直接在知识点中给出定义和概念,很多学生在复习阶段,可能只是随便看看,有的甚至连看也不看,就开始盲目做题、大量做题,这样可能会由于概念不清,影响解题速度和正确率.教师在组织概念复习时,要防止学生不愿复习概念的现象,灵活采取问题“诱导式”让学生重温概念,即在课前设计好问题,在上课时先导出问题,在学生碰到疑惑时再引出概念,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概念重温的欲望.
三、内涵“探讨式”,剖析概念
在复习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探讨和剖析概念内涵,真正理解概念和掌握概念.例如:上面的两个填空题,如果只给两个填空题就完成概念的复习,那么自然是没有效果的.上面函数定义的复习,我们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探讨:
①定义中的A、B集合有限制条件吗?如有,是什么?
②在AB的对应中,A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有剩余吗?B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有剩余吗?即A集合强调的是什么?B集合强调的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问题探讨,学生明白在判断一种对应关系是否为函数关系时,更重要的是看A集合元素的任意性,B集合元素的唯一性,从而抓住函数的本质.
四、图表“对比式”,整合概念
高中数学概念多、杂、混,在上新课时,通常是一个概念一个概念地学习,题也是一个概念一个概念地单独出的,不会交叉,不易出错,但高考是综合性特别强的题,如果不能很清楚地区分概念,就容易混淆,在复习阶段,我们需要把“相似的、相近的、相反的”概念以图表的形式整合,列出相关属性,并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便于区分与掌握.
五、例证“列举式”,反证概念
概念的反面就是错误的,适当列举特殊的反面例证,有利于学生辨别概念的是非,在复习阶段,教师要巧妙设计反例,让学生明确概念的特殊属性,更深层次地掌握概念.如:刚提到的奇函数的概念,除了一般的例子之外,还可以提供更多例子让学生辨别.通过具体特殊例证反面说明概念的本质,不但便于学生理解,而且易于学生迁移到其他概念中,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综合能力.
六、例题“多变式”,巩固概念
概念只是基础,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掌握概念的关键在于学以致用,需要有一个应用概念的过程,把概念运用到具体题型中,例题“多变式”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与消化概念,通过多变式训练认识同类事物,推进对概念本质的理解.一题多变能很好地反映出概念中所含的条件,也能很好地反映出使用概念时的易错点.
七、课后“实战式”,吃透概念
知识转化为能力,还需要不断地实践,实践才是理解概念、消化概念、巩固概念的最高境界,才是知识的升华与形成.如:在奇函数概念的复习中,除了辨别奇函数这一类的运用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课后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已知奇函数f(x)在区间[-3,-1]上是增函数,且有最大值-2,那么f(x)在区间[1,3]上的最小值是多少?
已知奇函数f(x)在x>0时的表达式为f(x)=2x-0.5,那么当x≤0.25时恒有(?摇?摇)
A.f(x)>0?摇?摇?摇?摇B.f(x)0
若已知奇函数f(x)在定义域(-1,1)上是减函数,试求满足f(1-m)+f(1-m■)
八、总结“反思式”,活用概念
活用概念,需要学生善于总结与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反思中不断提高,如:在复习证明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时,我们先给出题目让学生分析:已知数列{a}满足a=4a-4a,a=1,a=1,a=5,设b=a-2a,求证:{b}为等比数列.有些学生算出b,b,b计算出==2就以为证明完成了;有些学生求出了b,b,并算出=2,接下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也有学生会把条件化为a-2a=2(a-2a)来证明.从学生的证明过程反映学生对证明等比数列的方法是不太懂的,尤其出现第一种情况的学生,连等比数列的概念都没有掌握.此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学会活用概念,要证明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首先要明确概念,等比数列只要满足定义:=q,q为常数且不为0即可.
因此,在高三复习阶段,要让学生明白概念的重要性,严防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等不愿复习、不想复习、不会复习概念的现象发生,并通过“灵活高效”的方法组织数学概念的复习,使学生数学知识系统化、解题思路清晰化,为应对高考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共同组成了我国的大学生教育队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重视高职院校的发展。机加工学科是高职机械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专业科目,对机加工的充分掌握能够为学生以后学习更加专业、深入的知识作保障,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将要学习的理论知识。要改进机加工实践教学改革,CDIO工程教育理论是针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掌握专业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新鲜的血液。
1 CDIO工程的教育理念以及在高职机加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1.1 CDIO工程的教育理念
CDIO工程教育理论是近年来由西方发达国家的具有权威的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交流沟通而制定出的新的教学理念,是将学生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等结合到一起,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以上能力的培养。高职学校为了提高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要学习CDIO工程教育理论,促进CDIO理论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根据CDIO理论的具体内容,对机加工的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更新要全面的进行,从细节上入手,从课程安排上开始,制定全面的人才培养计划,并且遵从培养计划的指示,重视机加工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上的参与程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遇到困难和难题,主要靠学生自己解决,只在必要的时候加以指点,使得学生能够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的思考、创新能力增强,从而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行新产品的设计。
1.2 CDIO教育理念的理论指导作用
CDIO工程教育理念虽然是近几年刚出现的教育理念,其具体内涵还在起步阶段,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但是已经受到众多学校的关注和重视,并且应用到实践教学中,而在采用CDIO教育理念后,学校的教育水平获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提高。CDIO工程教育理念不同于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不仅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中的表现,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更加重视对学生如何做人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证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自己的能力运用到对社会有价值的方面。CDIO工程教育理论在高职机加工实践教学中,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在面对难题时,能够勇敢地迎难而上,运用学习的专业知识积极思考解决方法,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CDIO教育理念同样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熏陶,引领学生学习和接触正能量,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使得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能力运用到对社会有价值的方面。
1.3 “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这一核心理念在高职机加工实训改革中的应用
对CDIO教育理论进行正确的理解,并且将其改进成适合我国教育环境的教育模式,促进CDIO能够更好地符合我国的社会环境,促进CDIO工程理论在高职机加工实训改革中发挥的作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机加工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的方式,在实践课上促进学生对成品的加工工艺、结构等充分的了解,使得学生能够获得灵感,完成自己的构思;将产品要实现的功能和结构,运用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行相应的设计,做好产品的校核和改进工作;进行设计的实现步骤,收集相应的资料,确定制作工艺和流程,使得产品的制作过程能够顺利的进行;进行最终的改进和修改过程,经过老师的指导进行完善,实现CDIO理论中的运作程序。
2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的机加工实训教学方案
2.1 构建具有CDIO理念的特色课程体系
CDIO工程教育理念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重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确定学生树立正?_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进行实践课程的规划和制定时,结合广西机械创新大赛的比赛要求,以CDIO工程教学理念为主线,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机床完成比赛作品等方式,提高学生在实践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机械操作安全知识,保证在进行实际的操作时,能够重视自身安全,树立严谨、严肃的学习态度,在实践中实现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的掌握。
2.2 编制符合CDIO理念和企业需求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指导机加工实践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教学大纲的制定是否科学决定着CDIO理念在机加工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同时也决定着高职机加工的教学水平。为了制定符合CDIO理念和企业需求的教学大纲,要深入了解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学生存在的困惑,针对学生薄弱的地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从而能够制定出符合CDIO理念的教学大纲,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学习能力,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能力。
2.3 合理运用多种考核方式,建立符合CDIO理念的课程考核体系
为了提高学生进行机加工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是重要的方式。将CDIO理念运用到考核方式的制定中,不能只重视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上的考核,这样会养成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要运用多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综合的考核,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积极的进行全面的自我提高。
篇5
关键词:CDIO;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教学改革
一、CDIO的来源及国内现状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它是2000年起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瑞典查尔姆斯技术学院、瑞典林克平大学和瑞典皇家技术学院,四所前沿的工程大学共同开发的一个新型工程教育模型。CDIO是英文单词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的缩写 ,注重培养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我国第一个全面应用CDIO的学校——汕头大学从2005 年起,即开始学习研讨CDIO 工程教育模式并加以实施,目前已取得明显的效果,CDIO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得到推广。2007 年 11 月教育部组织召开了“2007年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论坛”和 “CDIO 国际合作组织会议”两个大型会议,来自国内外40 多所高校的专家和学者,对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反响强烈,形成了在全国范围内大力进行工程教育改革的共识。2008年4月,“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成立,旨在研究、借鉴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做法;通过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指导有关院校开展CDIO试点工作;另外,还负责组织开展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研讨与交流活动。目前全国共计已有39所高校在开展CDIO试点工作,其中2008年确定了18所,2010年确定了21所,这种规模还在继续扩大。
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迅猛,以“就业为导向”“实境耦合”“教学做一体化”“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能力本位”“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资源库建设”等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与实施,充分说明高职院校在CDIO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目前已有多所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入围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
二、课程原有教学模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课程作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之一,示范院校建设期间,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大力地改革,取得了很多成效,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课程经过几年的运行,有些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亟待改进。
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创新型的部分仍偏少
课程三个主要项目中,除“手工焊接导线造型设计”项目,能调动一些学生创造性思维外,其余两个项目:“小型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与“SMT产品装配与调试”,基本上都是要求学生购买相应的收音机、万用表、小音箱等电子产品套件,根据说明书或操作指导书完成产品的装配、焊接和调试过程。虽然学生在此过程中,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也有助于部分理论知识的理解,但从整体看来,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帮助不大,学生对一个电子产品从设计、采购、制造等一系列工艺流程理解得不够透彻。
2.学科知识的连贯性、紧密性方面体现不足
元器件的识别与检验部分在“电路基础”课程中一般均有介绍,但当在工艺课程中再次提到时,我们会发现学生基本上已遗忘殆尽了。而对于学生要组装的那些套件来说,电路原理的分析通常不是工艺课程的重点。这样,似乎课程间知识脱节比较严重,导致学生觉得学这些课程没有用处。究其原因,仍是学科体系的设置存在问题,没有将各门课程通过案例、项目等有机联系起来。
3.学生团队意识较弱
综观工艺课程中各个项目,虽然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如:工艺文件的编制项目,但效果不明显,仍有部分学生存在消极应付的思想,没有在团队中发挥实际作用。
三、借鉴CDIO模式对课程进行改革
以课程中“电子小制作”项目为例,介绍CDIO模式的探索与实施。由于是初步尝试,对产品的复杂程度、技术含量等不做太过具体的要求,给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去发挥。
1.构思(Conceive)
给出项目任务: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不局限于本课程),完成一个中小型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和调试,严禁直接购买套件组装。
根据任务目标,将学生以3~4人分为一组(也可自由组合),组成一个团队,要求学生做好人员分工。在这个阶段,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会主动通过查阅资料、产品调研、小组研讨等方式确定方案,进行产品功能分析和初步结构设计。
2.设计(Design)
针对确定好的方案,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电路结构设计、程序设计,实现方案选择。如有的团队要完成一个单片机控制的电子时钟或模拟电梯的制作,在这一阶段,需要画出电路原理图,进行各功能模块程序设计,还要确定好硬件电路制作方案,选择好元器件和材料,对电路板制作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
3.实现(Implement)
各团队根据设计方案,自行购买元器件和材料,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产品的制作和调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既要强调团队成员各司其职,也要求每个学生熟悉整个项目流程和原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4.运作(Operate)
通过项目考核的方式实现。要求每个团队派出代表,对本组产品的功能、实现方法以及人员的分工合作等情况进行阐述,本组其他同学可作补充,其余同学可随时提出疑问,达到交叉学习的目的。最后的考核结果由学生自评,小组间互评和教师总评共同决定。
四、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通过改革,发现同学们对此次活动热情高涨,整个过程中,从方案的选择、元器件的购买和检测、硬件电路的搭接以及软件的编程实现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起辅助和监督的作用。虽然有些同学的作品不是那么美观,功能还不是很完善,但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普遍认为收获很大,很享受整个过程带来的乐趣。很多作品都用到了其他课程知识,如:单片机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Protel、电子测量技术,等等。即使是同类型作品,不同组采用了不同的方案。如SMT器件的焊接,有的组采用手工焊接,有的组利用实训室的小型回流焊机实现;又如PCB板的制作,有的利用雕刻机雕刻实现,有的则是先用电路CAD软件画出原理图,然后通过腐蚀方法实现,还有的采用万能板实现。这样,既有效加强了课程间的联系,又增进了团队间协作,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查阅资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职业综合素质,效果非常好。
篇6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中国 重庆 401331)
【摘要】地质学是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通过总结地质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分析了地质学在地理科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体现。为发挥地质学在地理科学专业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保证。
关键词 地质学;地理科学;实践性
Study on the Role of Physical Geology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Geography science Major
LIU Yong-lin
(Geography and Tourism Colleg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Abstract】Physical geology is an important introduction course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geography science major, which is the basis to study other course. Through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geology, the status of geology in the geography curriculum system is analyzed. It is provided assurance for playing the role of physical geology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geography science major.
【Key words】Physical geology; Geographical science; Practicalness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地球的构造运动、地球的演化历史及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的一门学科。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的岩石圈(包括整个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地球发展演化史及地质学的应用。除了地质学之外,地理学也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这个同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的一门学科。因此,地质学与地理学在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上具有明显的差异[1-4]。
1地质学的教学内容和特点
1.1地质学教学内容
根据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结合地质学在地理科学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将地质学教学内容分为:地质学绪论、矿物岩石学、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地壳演化史及地质学的应用,并结合地理学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设置了一些室内实验和野外实习内容(表1)。结合地理科学专业特点,目前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选用的教材为宋春青等主编的《地质学基础》。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和扩展学生的地质学知识,推荐夏邦栋的《普通地质学》做为参考教材。推荐英国学者罗纳德·路易斯·勃尼威兹著的《宝石圣典》和许靖华著的《地学革命风云录》做为课外延伸读物。
1.2地质学教学特点
1.2.1内容多
地质学研究内容为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地壳演化。物质组成涉及到元素、矿物和岩石三个层次;构造运动包括褶皱、断裂、新构造运动及板块构造理论等,涉及面及其广泛;地壳演化从老到新为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5个地质时代的地球古地理、古生物、古气候。因此,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地质学教学内容及其丰富,知识点及其多。
从涉及的基础学科来看,理解地质学的一些概念,必须掌握必要的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基础知识[3-5]。比如晶体的形态,就需要有较好的几何知识和数学空间想象能力。再如构造运动部分需要有一定的力学知识。
1.2.2地质学实践性强
地质学研究对象是岩石圈,也涉及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而为了认识地球,必须进行野外调查,收集标本和地质测量,只有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才能深入的分析和加深理解一些地质现象,这些决定了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质学的发展史,表明地质学是“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往复的形式。再如:矿物和岩石的鉴定,必须经过一定的实践才能掌握,若只通过理论学习,将会使学生摸不着头脑,慢慢就会失去学习地质学的兴趣[1-5]。
1.2.3理论抽象
地质学中的多数理论十分抽象,若没有见过实物,单凭想象是很能理解地质学的知识点。比如褶曲的分类,断层的分类等。若能结合实验和多媒体手段,为方便学生理解地质学概念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宋春青等主编的《地质学基础》教材,图件少,文字多。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多提供一些图片,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影响。其次,可以使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正断层形成的动画视频等。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很直观的掌握地质学的知识点。
2地质学在地理科学专业中的体现
地质学基础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发展观及其地质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地理科学专业其它后续课程奠定坚实基础。但又不能采用地质类专业一样的教学模式,毕竟地理科学专业和地质类专业培养目标和侧重点不一样。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突出地质学在地理科学专业中的特色。
2.1突出重点
因为地质学研究内容丰富,而地理科学专业培养目标不同于地质学专业,不可能每一个地质学知识点都需面面俱到,且都讲的十分透彻。比如:矿物晶体就不需要讲的很透彻,只需学生掌握晶体基本概念及其基本性质即可。再如:地球的外圈层结构,在地球概论中会涉及,因此这一部分不需要细讲。但对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需详细讲授,如:构造运动的概念,形成原因等。这是学习地貌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
2.2注重与地理科学专业及相关课程关系的叙述
前面已经叙述,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岩石圈,而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因此,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关系最为密切。地质学基础是地理科学专业其它后续课程,如:地貌学、气象和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和植物地理学、自然地理学、自然灾害学等课程的基础。只有掌握了一些地质学知识,才能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后续课程中的知识点。因此,在讲授地质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注重地质学与地理科学专业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地质学的重视,才能使学生明白地质学在整个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2.3地质学与地理学实践结合
地质学和地理学都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学的分支自然地理与地质学结合最为密切,在地质学野外实践过程中可以适当的通过地质学知识来讲解地理学中的一些概念及其产生机理。如重庆师范大学在地质学野外实践过程中,通过讲授四川盆地的地壳演化史,来讲解四川盆地在地貌上的分布特点及形成机制。
3结束语
地质学基础在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地质学中的矿物和岩石、构造运动及地壳演化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对以后学习地理科学专业其它后续课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为今后的继续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地质学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并结合室内实验、野外实习和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深入浅出的讲授地质学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常华进. 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2,1:60-63.
[2]程先富. 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教学方法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8(2):238-241.
[3]韩国栋. 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课程教学计划的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4:76-79.
[4]刘护军. 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49:209-210.
篇7
加强交流引导
学生入校后先进行3周的军训,然后就接触到“地质学基础”这门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如下情况:对课程学习的目的和作用不明白;课程的内容多,学生缺乏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许多知识掌握不了;由于以上因素影响,学生会有些迷茫,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会导致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影响课程教学和学习效果,甚至造成退学。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加强交流引导。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和好奇,对未来充满憧憬和迷茫。不少学生被动地选择了现在的专业,缺乏对专业的了解和兴趣,甚至还带有一丝失落和专业情绪。这时他们需要的是真诚的交流和正确的引导,需要被“领进门”。在交流过程中,他们可以逐渐认识到地理科学专业的内涵和作用,了解自己将来可以做什么,然后确立个人的奋斗目标,并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师生见面交流会是较为有效且可行的引导方式。课程学习之初召开以专业为单位的师生见面交流会,首先向学生总体介绍本专业的培养计划、课程安排、往届学生的学习和就业等情况,然后详细介绍专业课程及授课教师,最后学生与教师交流互动。通过见面会,可以让学生认识地理科学专业,确立奋斗目标,明白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各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好地学习。另外,“地质学基础”课程讲授时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了解地质学与地貌学、水文学、中国地理、土壤学、生物地理学、地球化学等后继学习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是有效方法。
精选授课内容
国家对大学本科教育要求之一是“厚基础”。在进行“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时,应根据地理科学专业特点和学习目的,从地质学课程丰富的内容中精选出主要内容,并着重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教学,把握主次,突出重点,让学生学习起来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由于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因此笔者认为在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以矿物、岩石、构造运动、地史为主要授课内容,拓展开来即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板块构造、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年代、地壳历史研究方法、地壳演化简史(表1)。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了青海省省情以及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实践了这一授课内容,表现为授课条理清晰,学生容易掌握这门课程的框架和主要内容,效果较好。目前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课堂教学选用了宋春青等编写的《地质学基础》作为教材[3]。该书特点是内容较为翔实,阅读材料较多,但学生学习时也抱怨阅读量大,抓不住重点,定价太高。考虑到授课内容顺序安排、编者的个人偏好、地质学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因素,笔者向学生介绍了教材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并推荐了夏邦栋主编的《普通地质学》,以及陶晓风和超主编的《普通地质学》作为参考教材,推荐了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中译本以及许靖华编著的图书等作为补充,推荐了国内著名的地学期刊编辑部的网站,如《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岩石学报》、《地质论评》、《第四纪研究》等作为学习的延伸。
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进度表是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和进度的一种表格,它的填写对于教学有一定意义。笔者主张将教学进度表电子化,即制成Excel表格形式,教师填写好后,通过网络发送给相关人员审核、打印并集中签字盖章。这样填写方便,更改容易,省时省力。虽然已经确定了授课的主要内容,也安排了教学进度,但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还会出现重点不突出,过于注重细枝末节的问题。作为年轻教师,精力充沛,责任感强,有实践“传道、授业、解惑”的强烈冲动,试图将自己所学对学生倾囊相授,知识面扩展得太大。另外由于经验缺乏,往往把握不好该讲多少讲多深,出现本该多花时间讲的没有讲透讲明白,而应该少讲的却讲多了。这可能造成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和知识点理解的困难,并导致自己面对的是一双双迷茫的眼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旁听了多位教师的课程讲授,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揣摩、体会、总结和积累,获得一套较为有效的方法,教学效果大为改观。笔者讲课中按照预先的方案开展,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适时调整,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发挥。在讲授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信息传达的技巧性和有效性[4]。多媒体是一项图、文、声、像结合的信息传递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5]。多媒体对于地质学课程教学的优势在于[6]:图片、动画和录像等使枯燥的地质现象更加生动、形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加深学生对复杂地质现象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减少教师在课堂上板书和画图的时间,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改善了教室的空气状况,减少了粉尘对人体的危害。鉴于此,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也采用了多媒体手段,将之前靠板书无法展示的大量图片、影像内容生动呈现在学生眼前。
目前许多课程的教学采用了多媒体手段,但部分教师或过于迷信多媒体,或产生了惰性,或缺乏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解和技巧。笔者认为:多媒体在形象展示图片动画的同时,主要起到提纲或展示主要授课内容的作用,幻灯片上不适宜出现大篇幅的文字;授课不是读幻灯片的过程,而是教师将幻灯片上展示的主要内容通过通俗形象的语言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使其被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教学不是授课的唯一手段,授课时除了用幻灯片展示图片和其他内容外,可灵活利用黑板边讲边画来讲授一些基本原理,还可利用实物,如典型的标本教学;课堂授课与作学术报告面对的对象不同,讲授方式也应有区别[4],不宜快速翻动幻灯片,要对许多重要内容强调和重复,慢下速度来让学生记笔记;可以让学生拷贝多媒体课件,便于学生学习。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教材依赖性强,一旦教师授课内容安排与教材不符,就觉得不正常,很不适应。这时要和学生沟通,改变他们对教材的看法,让学生不迷信书本,教材只是一本参考书,并告诉学生将怎样安排课程内容的学习。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也是基本目标之一,即所谓的“授之以渔”,毕竟大学四年不是其学习阶段的全部和终结,而仅仅是学习的开始。笔者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认真做到预习、听讲和笔记、复习、作业这四个步骤,然后根据个人情况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观看相关影视资料来开阔视野;要求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打牢基础;鼓励学生尽量用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方法;通过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地质实例,让学生领会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朝着能力培养和学以致用方向努力。鉴于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将来有学生从事中小学教育,笔者通过简单的例子说明很多问题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中小学教师应引导孩子们思想火花的迸发,以此让学生领会更为合适的教育理念。#p#分页标题#e#
重视实践教学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科学[7]。地质学课程的许多内容必须进行实践才能很好地理解,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掌握地质学的各种技能。因此,地质学课程不仅要讲授地质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而且也应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比如矿物、岩石、化石、构造等的鉴定和识别,地质图的阅读和编绘,偏光显微镜的使用,地质罗盘和放大镜的使用,地质剖面实测等。近年来,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积极协调增加了实验场地,利用国家支持地方高校建设资金购置了部分实验标本、器具和仪器,目前“地质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安排了室内实验和野外实习。室内实验内容包括矿物、岩石、化石以及构造的鉴定和识别(表1)。野外实习安排在四川峨眉山-都江堰地区,通过野外路线考察,实测地质剖面,让学生充分认识实习地区的岩石、地层、化石、构造和地质发展史,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地质图的阅读和偏光显微镜使用是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完成的课程训练和必须具备的能力,而对于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则没有安排专门的课程教学,在地质学课程中也没有相关知识内容,二则教学时间有限,三则可能缺乏开设这些实验的相关条件,导致许多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没能进行地质图的阅读和偏光显微镜使用训练。在本科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关训练,让他们掌握阅读地质图和使用偏光显微镜的技能非常有意义。为此,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购置了地质图、偏光显微镜和矿物岩石薄片,也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地质学课程实践教学的课时,拟将地质图的阅读和偏光显微镜使用纳入到室内实验中。革新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和效果也是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特色专业建设突破点之一。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施: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明确实验(实习)目的,熟悉实验(实习)内容,了解实验(实习)过程;分组实验实习,既可以减轻部分实验器材缺乏的矛盾,也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教学效果;突出每次实践课的重点,强化基本功训练;在实践教学、作业批改等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查漏补缺或纠正错误;对于对地质学较为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进入实验室学习,也可以视情况引导其参与相关科学研究工作。另外,在课堂和实践教学中可以借鉴王家生等[8]的建议,挖掘校园内部和校园周围存在的丰富多彩的地质素材和现象。
篇8
【关键词】 D-二聚体; 低分子肝素钙; 功能锻炼; 深静脉血栓
下肢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下肢骨折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性高,其形成原因复杂,急性期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肺栓塞,甚至猝死。因此,老年下肢骨折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至关重要。2008年1月-2012年4月本科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术后38例患者在D-二聚体检测下,配合低分子肝素钙应用加自主功能锻炼,观察下肢骨折术后血栓形成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经影象学检查确诊;(2)给予预防性低分子肝素钙抗凝自主功能锻炼治疗的患者,未应用任何止血药或有利于血栓形成的药物。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患者;(2)类风湿患者;(3)合并中风心肌梗死DIC(两周内)患者;(4)合并严重感染者;(5)一周内用过口服抗凝剂;(6)入院前有长期卧床病史者;(7)有血液病史者。符合标准的患者共38例,其中男14例,女24例;年龄65~84岁。骨折部位:股骨颈骨折1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0例,股骨干骨折3例,股骨远端骨折2例,胫腓骨骨折2例,踝关节骨折2例。受伤到入院时间2 h~35 d,平均5.8 d;入院到手术时间7~31 d,平均11.6 d。
1.2 治疗方法 预防抗凝用药:术后第1天起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 U于腹壁前外侧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使用21 d,术后第一天行双下肢自主股四头肌收缩锻炼每天500次,踝关节背伸锻炼500次,用药期间检测D-二聚体。
1.3 检测项目
1.3.1 超声检查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D-二聚体检测下,超声检查排除下肢静脉血栓,术后D-二聚体连续两次持续增高,再次超声检查排除静脉血栓,术后患者出院前均超声复查排除静脉血栓,检查均由同一名彩超医师进行。深静脉血栓诊断标准:(1)静脉管腔不能压闭;(2)管腔内为低回声或无回声;(3)血栓段静脉内完全无血流信号或探及少量血流信号;(4)脉冲多普勒显示无血流或频谱不随呼吸变化[1]。
1.3.2 血浆D-二聚体动态检测 所有患者入院时,手术当天,术后第1、2、3、4、6、8、10、15天采集血样,D-二聚体含量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2 结果
38例患者中仅有1例,入院D-二聚体数值异常增高,术前经彩超确诊,右腘静脉血栓经低分子肝素钙针4100单位,每日一次,皮下注射治疗30 d后,再次复查彩超,见血栓机化腘静脉血流通畅,D-二聚体检测达正常值后,手术治疗骨折。其余37例患者术后查彩超未见血栓,给予D-二聚体检测下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自主功能锻炼预防治疗。38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无一例血栓形成。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栓形成的三大致病因素为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后血小板聚集增强,红细胞沉积,分别导致白色血栓和红色血栓的形成。下肢骨折术后有显著的高凝状态,术后3~7 d血液凝固性最高[2-3]。本研究疗法中的自主功能锻炼方案,主要作用于静脉血流缓慢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中的作用这一靶点,下肢肌肉中的静脉回流靠肌肉泵的作用才能完成,这是自主功能锻炼理论基础[4]。有报道指出,在规范化的预防性抗凝治疗下,仍有1/3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均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和自主功能锻炼逐渐受到人们青睐,并成为研究与应用的热点。本研究疗法的治疗方案,既考虑老年患者多系统功能退化及合并内科疾患,又顾及患者术后疼痛、虚弱等实际情况,能更有效地增加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促进静脉向心回流[5],从而达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老年人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很多,不仅存在血管内皮、血小板、凝血与纤溶系统变化,还伴有各种老年性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这些因素也是老年人有血栓倾向的重要原因。有效的抗凝治疗可以防止血栓栓子继续扩大和进一步的栓塞,抗凝药物中,低分子肝素有其独特的优点,分子量小、利用度高,其抗凝血因子Xa与抗Ⅱa强度比为4∶1,故具有最大的抗血栓作用及最小的出血危险。低分子肝素还能激活纤维蛋白酶原,使其转化为纤溶酶,从而水解纤维蛋白使血栓溶解。
本研究采用动态检测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加自主功能锻炼,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8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结果表明,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激活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D二聚体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会升高。是诊断深静脉血栓重要阳性排查工具,具有简便、快速、费用低。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自主功能锻炼。动态监测D-二聚体,是一个由异常值达正常值的曲线过程,这个过程大约需3周,从而说明D-二聚体检测下,低分子肝素钙应用加自主功能锻炼能有效预防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静脉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 张景,安艳萍,张霞.彩色多普勒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2,3(12):900.
[2] Wilson D,Cooke E A,McNally M A,et al.Changes in coagulability as measured by thrombelastography following surgery for porximal femoral fracture[J].Imjury,2001,32(10):765.
[3] 王旭,董平,赵琳,等.骨折术后应用梅松乐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2):15.
[4] 薛文成,万楠,罗军,等.检测血浆D-二聚体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11):113-114.
篇9
地质学作为采矿工程专业所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该专业地质学教学特点为:讲授学时少但涉及内容广,包括了地质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知识,从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到矿床学、水文地质学、勘查地质学和矿山地质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都有所涉及。
一、教学现状
1.国内形势
如前所述,采矿工程专业的地质学内容涉及广泛,包括了基础地质学到具体应用于矿山的地质知识。这样的知识体系甚至可以相当于地质类的专门人才所具备,不同之处在于对采矿工程专业要求注重理解和整体把握。
在80年代,采矿工程专业的地质类课程一般分为“地质学基础”(45~90学时)和“矿山地质学”(36~45学时)两门课,前者主要讲授地质作用、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地形地质图和矿床地质等基本知识;后者则讲授矿床学、水文地质、地质勘探和矿山地质工作等采矿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地质工作基本方法。笔者统计了国内已开设采矿工程专业的主要高校近年来对地质类课程的教学安排(通过各高校主页资源),见表1。
表1 国内各高校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地质类课程开设情况
虽然以上各校对地质课程的安排各异,但其中绝大部分是将地质学糅合为一门综合课程,学时基本控制在50~60内,其学时基本与采矿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如井巷工程、矿井通风安全等课程的课时量相当。这之中尤以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突出:总量大――地质类课程总课时达到150个;分类细――普通地质学、矿山地质、水文地质这样的组合既夯实了地质基本功,同时也突显了采矿工程专业对地质知识的应用。
2.实际教学中的瓶颈
笔者担任的采矿工程专业地质学教学任务,64学时的综合地质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大致归纳如下:
2.1学时紧凑。用一门课程阐述一个学科的工作思路,致使大部分内容都要精缩。结果就是知识的展开有限,对于学生的自学要求更高。
2.2效率不高。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行课必须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学时多的课程就意味着周学时量加大。地质学作为专业基础课通常安排在大一、大二学年,学生同时还要修读很多公共基础课,学习压力较大而无暇扩充地质知识。并且由于知识量大,教学中明显感觉到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热情下降、后期出现畏难情绪。同时期末考试的复习量加大,导致大多数学生疲于应考,知识的消化吸收不到位。
二、对策思考
本文所探讨的问题是广大同行都面临的困扰,从矿产资源类专业的地质学教材的发展也可以看出。徐九华等人主编的《地质学》教材至今已修编至第四版,针对性及应用性极强,适应采矿工程专业地质学学时少、内容多的趋势。
建议将采矿工程专业的地质理论教学分为两门课程:基础地质学和应用地质学。基础地质学涉及的是如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岩石、矿物、褶皱、断层、矿床等基础概念;应用地质学则是指具体应用到矿山工作中的勘察和水文地质研究等。两者之间有承接关系但交叉甚少,可以独立实施教学。如此一分为二,可以很好地解决前文提到的教学瓶颈。
基础地质占40学时,内容涉及: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岩石、矿物、常见地质构造、阅读地质图和矿床学概论。应用地质则包括:矿产资源勘查简介以及水文地质基础等应用性很强的矿山地质工作基本内容,占用24学时。将这两部分划分为独立课程,各自行课与考核。这样的课程设置避免了一门课程“大锅炒”容易导致的负面影响,提高学生课余时间自我充电的效率。
三、结论
篇10
关键词:工程地质 岩土工程
1.工程地质学科的争议
教科书对工程地质学的三种定义:①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②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③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质科学。
从以上三种定义的实质中均不难看出,工程地质学强调的工程和地质的关系,研究的是人类工程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但是,近年来工程地质学科却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学被异名为岩土工程学,工程地质勘察被称之为岩土工程勘察。工程界有此呼声,学术界有此呼应,一些大专院校也纷纷效仿,甚至工程地质这个专业在高校也被取消了。一时间,似乎工程地质已经成了守旧传统,岩土工程才是先进时髦的,才是可以适应市场经济并与国际接轨的。这是近年来分歧最大的争议。
这些年来工程地质勘察的不景气以及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化,工程地质勘察队伍增加了岩土工程的业务是完全必要的,但将岩土工程作为工程地质的救世主,则值得商榷了。
根据笔者的理解,岩土工程是一项工程应用技术,是针对地质体的工程缺陷实施的工程措施而进行的一系列设计和施工过程的总称。岩土工程的任务是“处理”地质体的工程缺陷,使之满足工程建筑物对地基的工程要求,因此又有“岩土工程处理技术”的别名,说明岩土工程的确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程技术。确立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尽管也仅仅是本世纪初的事,并不象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等著名学科那样历史悠久,然而,之所以将工程地质定义在“学科”这样的高度上,是因为她具备学科的一些基本特性和基本理论,这就是地质学的基本特性和基本理论,换句话说,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地质学(当然更包括数学、力学、化学等等),因此,又将工程地质学界定为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或应用学科,这是符合实际的。工程地质学的最新定义也是较为全面的: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显然,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天地之别。如果将岩土工程界定为工程地质学科的一个分支,好象还说得过去;而反过来用岩土工程来代替工程地质,则实在有些牵强附会。
1997年6月20-27日,国际工程地质学会在希腊召开了一次学术讨论会,会上决定将本学会名称改为:国际工程地质学与环境学会。我国组团15人参加,王思敬任团长。随后国内也有人提出工程地质学会改名,以便与国际接轨,但一直未获通过。在近几年的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会议上,学科和学会更名问题的交锋一直也没有停止过。我国工程地质界的前辈专家学者们多数也不同意更名,认为如此严肃的基础性应用性学科,没有必要放弃自己的传统风格,我国的工程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工程地质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前景仍然是艰巨和光明的。
2.工程地质工作的任务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地质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也异常艰巨,主要任务是:①选址,选择在地质条件上相对最优的工程建筑地区或场地;②评价,阐明工程建筑区或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工程地质评价,准确界定工程地质问题;③预测工程建筑物兴建和运用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可能变化,为研究改善和防治工程地质缺陷的措施提供依据;④调查工程建筑物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等。
3.工程地质专业的尴尬
工程地质专业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专业,没有这个专业,一切工程建设均将成为空中楼阁,这是常识性问题,我们在这里反复强调好象有些多于。然而,现实确让这一基础性专业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主要表现在:
①工程地质专业本身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实践性;
②专业不景气,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与工程地质专业不相适应,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局限,择业行为中的浮躁动机,专业本身的局限性; 转贴于
③规程规范存在的问题;
④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的局限性;
⑤相关专业对工程地质专业的轻视;
⑥长官意志,某些决策者对工程地质专业的无知或轻视;
⑦世人对工程地质专业的不了解与不理解。
4. 在工程建设中的地质教训
由于地质问题而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实例太多,教训太深刻,顺手拈来几个实例:
①云南漫湾水电站左坝肩顺层滑坡和建材问题;
②贵州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厂址、隧洞等问题;
③贵州东风水电站右坝肩和帷幕线上的岩溶问题;
④乌江彭水水利枢纽前期工作重复问题;
⑤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岩溶地下水问题;
⑥软弱夹层的遗漏对工程建设的重大影响,葛州坝、西津溢洪道等。
5. 工程地质在工程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
任何地质条件下都可以建工程,对吗?这个问题也是这些年来工程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①陕西东庄水库灰岩坝址渗漏严重不能建坝;
②小浪底滑坡性质界定对设计的影响;
③天生桥二级水电站移民区是否滑坡对移民安置的影响;
④堤防工程中的堤基垂直防渗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有时可能是决定性的;
⑤地质边界条件和地质参数对工程设计的影响。
6.相关学科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①系统工程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②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③遥感、物探、GPS等;
④水工设计施工与工程地质的关系。
清晰的工程概念是地质师所必需的。潘家铮院士对地质师的要求:应该有系统地学习水工建筑物的基本设计理论,计算方法,以及地基缺陷的影响,各种处理的措施,各种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最好补一些数学、力学、水力学、岩土力学、岩石试验、有限元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础课。五十年代初,由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专业人才奇缺,一批设计师改行从事工程地质专业的学习和工作,后来大都成为工程地质专业的优秀专家。实践证明,地质师的工程概念清晰,地质工作会得心应手;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
7.工程地质要面对现实着眼未来
汪恕诚部长最近讲话强调:不能老修改设计,因为搞招投标尤其是国际合同,修改设计就意味着被索赔。修改一个设计,似乎节省了某一个工程量,而索赔量比这个还大,大量修改设计怎么得了?汪部长的这段讲话似乎在批评设计,实则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新的契机。
如何理解汪部长的这段话?我们认为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修改设计,水利工程因为地质问题而修改设计的可以举出若干例子来。
修改设计往往赖地质,我们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前期地质工作投入不够,工程地质条件不清楚,地质基础资料不准确,工程地质分析出力不够或分析工作的深度不到家,工程地质问题的界定不明确或界定有错误,学术技术问题得不到广泛的讨论和争论,工程地质问题的真理有时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很明显,要想不修改设计,地质工作必须做到家,基本的地质工作量必须保证。作为地质师,既要尊重事实,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还要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更要勤于实践,不迷信权威,不违心唯上。工程地质专业的形象靠地质师们去树立,去维护;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也只有靠地质师们自己去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