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机械化智能化

篇1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农业机械方面的起步比较晚,并且发展的速度较为缓慢,为此在技术水平与实践性能两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受机械技术全球化的影响,加之近年来中国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逐渐出现在农业机械化生产领域中,以此也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农业机械化也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满足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为此,文章中针对发展农业机械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对其有效措施与方法进行了分析。

二、发展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重要影响

受近年来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生产者在提升农业生产劳动生产率以及舒适感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与此同时,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市场中进口产品的竞争压力愈发增大,现代化农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务必要从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减小生产成本着手,以此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获取经济效益。着眼于发展的新需求,农业生产也面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实现自身的发展。第一,发展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与机械化,有利于减小农业生产工作强度,以此提升操作人员工作的便捷性与舒适感,有利于实现劳动力的解放。当前阶段,中国在农业生产机械化生产水平方面已经获得了提升。然而因为部分地区农民进行生产的环境、条件较为艰苦,农业生产的强度比较大,所以无法有效地体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为此,发展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信息化与机械化,重点体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理念,在农业机械设计中,首要考虑操作人员使用的便利与舒适,随后考虑机械设备的性能。[1]第二,有利于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为部分地区中的农业机械设备缺乏更为先进的技术,在控制以及自动化程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以此也导致中国农业机械事故频发,严重的话还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例如小麦脱粒机,在使用时喂入口缺乏有效的防护装备与自动输送装备,操作人员在投入小麦的过程中,稍不注意手便会卷入传动带中。[2]

三、发展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有效方法

第一,注重农业机械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加强改造力度。现阶段中国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众多农业机械设备已经完成了半自动化的升级转型,与此同时也有其中一部分农业机械已经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性能。进行农业机械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同时,也要合理地利用现有的成果,推动农业机械的升级、转型[3]。为此,可以在农业机械原有功能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与改良机械设备的控制管理模式,将机械与先进的智能系统进行结合,在原有的基础上强化农业机械设备的信息化水平;要在提升农业机械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加强农业机械设备原有操作及维护简便性,提升设备的适应性,使其能够在不同环境中有效地运行,并发挥自身的优势。第二,增强新型农业机械设备研发力度。因为农业生产在区域分布以及生产条件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的农业生产也对农业机械设备存在不同的要求。针对一些较为特殊的环境与地势,现有的农业机械不能完全发挥出自身的优势,自动化、信息化生产更难实现。为此,增强新型农业机械设备研发力度,结合不同的地区与生产形式,通过对实际作业环境的了解,在传统农业机械生产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运用更加合理的设计方式,全面融合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以此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利用相应的政策指导以及资金补贴,全面推广新型农业机械设备,以此发展中国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第三,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检验水平,实现农产品加工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在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时,要充分结合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相关技术,将实现农产品在线检测、实时检测以及无损检测作为主要目标,运用计算机进行图象处理、近红外检测、人工嗅觉与味觉等一系列的检测。进行农产品加工时,要优化农产品加工的机械设备,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加工设备及程序的信息化,与此同时不断加强农产品加工设备在智能化、自动化控制与生产的水平,建立并优化管理系统,以此不断提升农业机械设备与系统运用的安全性。第四,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进行政策鼓励与引导。发展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需要一定的政策作为支持。为此,所在地政府部门要与实际情况、农业发展进行结合,拟定相应的引导政策,全面推进农业机械的研发和生产,积极鼓励发展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针对具有环保属性的农业机械设备研发,政府部门要在政策、资金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利用严格的监督及管理,保证研发项目质量以及实践效果。针对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在发展创新中有杰出贡献的个人与团队要给予其相应的奖励,以此激发参与农业机械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工作人员的设计积极性。

四、结束语

文章中针对发展农业机械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对其有效方法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通过文章中的分析,进一步实现中国农业机械生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作者:张英姿 魏旗旗 单位: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农机局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文昌街道办事处

参考文献:

[1]耿效华.发展中国农业机械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必要性和重点领域[J].中国农机化,2007(05):50-52.

篇2

智能化农业机械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从整个农业推广以及农业发展来看,提升智能化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至关重要。农机智能化系统主要有3个组成部分:1)数据信息采集系统,负责信息数据的采集;2)决策系统,负责对采集的信息数据进行判断分析;3)执行系统,负责农机操作执行[1-2]。智能化农业机械还融入了GPS定位导航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提升了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有效节约了成本,降低了能源损耗,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这三个系统共同配合,更好地提升了整个智能化农业机械应用的水平,作为智能化农业机械应用研究中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探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

2智能化农业机械应用的主要问题

2.1数据信息采集系统的精准化程度不够

数据信息采集系统是一种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农作物的基本情况,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以及农作物的实际用途等多个方面的系统,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存在数据不精准的问题。从整体上来看,主要包括信息手机、信息统计、以及信息数据整理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对农作物的分析不到位的问题,智能化农业机械系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4]。

2.2决策系统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够

决策系统是指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以及数据整理,并且进行一定的统计,这些人员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但是从现阶段来看,整个决策系统的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够,这与农业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有关,也与高校对有关农业人才的培养的输入力度不够有关,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智能化农业的整体系统的完善。

2.3执行系统的技术性不强

执行系统包括现代化的有关技术,包括传感技术,GPS技术等多样化的技术水平,从实际来看,要高度重视整个系统体系的配合,可是现阶段在采用这些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执行系统的技术性水平不够,同时,从整个技术的应用与执行过程中,还存在技术设备较落后,整个技术系统以及技术体系发展不够完善的问题,针对现阶段的问题,对于执行系统的技术性不强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这也是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应用系统中需要充分注重的问题。

3智能化农业机械应用的主要策略

3.1提升数据信息采集系统的精准化程度

在进行数据信息采集系统的健全与完善过程中,必须不断提升采集系统的精准性程度,针对不同的农作物以及农业产品,可以在信息采集过程中进行分类,通过整个分类程序更好地提升整个信息采集系统的健全,从而不断推动整个系统应用以及系统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其次,有关农业人员还要结合具体的农作物情况进行手机与整理,让农作物的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3.2决策系统人员的技术水平要不断提升

决策系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现阶段技术体系完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视与提升。首先,有关高校可以对一些技术性的人才进行输入,从而提升整个农业发展。可以通过技术交流以及技术方式提升等方式进行决策系统的完善,并进行具体交流与具体技术的提升,这也是在进行有关农业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注重的策略。

篇3

农业机械的发展向着智能化、自动化进步,能够有效的节约农业耕种成本。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自动化的机械耕作,不仅能够提高农业作业的效率,降低成本,更能够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数量和价格优势。虽然目前我国还不能完全制造自动化、智能化的农业机械,要依靠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机械设备,但是经过不断学习和探索,必然能够通过自主研究和开发农业新机械,为我国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创造有利条件,稳定国内农产品市场。

走绿色化产业道路

随着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提出,各行各业都开始探索绿色化产业道路。农业的发展也不例外。我国要坚持绿色农业,必须使用高科技发展新型低耗能、低排放的节约型农业设备。节能型农业机械也是市场所需要的,应当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节约型农业机械的发展。我国农机生产企业应当更具我国农业的具体实际情况,重点放在水田机械化和旱地作业的产品研发上,发展节约型的农机不仅能够降低农业成本,对环境有所保护,而且也符合国家政策和市场的需求,能够进一步的促进自身的发展。

农业机械的发展前景

政府的大力支持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将农业发展作为维持国家和社会稳定的有力保证,为农机工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如国家持续对农业进行投入和补贴,间接拉动了农机市场经济;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带动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农用工程器械的发展;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农机企业机械研发的步伐。

加入WTO为农业机械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篇4

关键词:农业机械;精细化;绿色农业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农业生产。我国农业机械逐步向大型化,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农机新技术在农业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并且使得农机安全性与舒适性得到提高,因此,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1 农业新技术的应用

第一,CAD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在农机企业中越来越多的二维交互式绘图软件得到了应用,当前,随着CAD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机行业中三维参数绘图软件也开始得到应用。基于特征设计的ProE三维造型软件已经应用在农业机械设计和制造中,CAD软件的应用,使得农业机械的生产与零件的配置实现了标准化,促进了农业机械的发展。

第二,液压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液压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农业机械中,基于工业传感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液压技术,实现了对农业机械故障的监控,农业机械数据的处理与应用方面。液压技术的应用,使农业机械机器系统的效率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得农业机械的动态特性,动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因此,也就使得农业机械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例如农业机械中路由变量泵与顶差压力进行控制的负载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对机械负载变化的控制。

第三,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在农业机械设备中,电子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农机中智能化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实现了精细化。农业机械智能化自动化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①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使得农业机械作业技术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时实现了在农业生产中全程监控,通信;②通过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降低了成本,并且和环境友好共存,因为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应用,能够使得农药,化肥,燃料以及水资源等得到节约,从而降低了成本,使得环境得到了保护,从而降低了对水体,土壤等的污染;③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对于土地信息及时获取,从而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精准操作;④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劳动环境以及操作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通过机械智能化使得机械操作更加方便,安全。

第四,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基于图象处理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农业机械中。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农业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了对于农业生产中农产品的品质鉴定,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于农产品不需要进行接触,就能够对农产品表明图象的信息进行获取,从而进行农产品品质的评定。和传统的人工检验相比,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有着更高的优越性,一方面,其检测的效率非常高,另外一方面,其检测的效果和标准也更高。

2 农业新技术的发展前景

首先,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共存,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因此,必须重视农业生产中对于农业的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的资源能够有效利用的农业机械的使用。充分利用水资源,农药,化肥,土壤,能源等农业资源,优先发展具有节能型的机械,微灌,喷,滴等节水灌溉机械,大力推广复合联合作业机械以及化肥深施机械的使用。

第二,加大农业生产中新技术的应用,不断使得农业机械中科技含量提高,在农业机械中要大幅度提高自动化,计算机,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等技术的利用程度。确保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并且要使得农业机械作业性能得到保证。

第三,提高农业机械品质。在进行农业机械产品的设计时期,为了确保其质量,必须通过CAD技术,不但要求产品的外在造型以及外观,同时更要注重机械产品的机械处理,耐久性。加强对机械装机前在质量的检验,对于重要的零件,进行装机前必须进行性能的测试,合格后才能进行装机。为了确保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以及可靠性,必须加强对农业机械品质的监控。

篇5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设施农业;机械化管理

我国目前的设施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不够,在温室设计和制造等关键环节发展滞后。另外我国设施农业中农业机械化的程度非常低,存在设备简易和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的突出问题。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也严重缺乏,使得农户技术水平低与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

1.设施农业的组成体系

设施农业的组成包含塑料大棚、温室和工厂化栽培三种不同的技术层次。目前发展和应用最多的主要是塑料大棚、温室大棚和连栋温室,也有少量采用先进工程技术的智能型温室和大型温室。这反映出现阶段设施农业的技术水平,而智能型温室则更是代表了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设施农业的最高技术层次。

2.设施农业机械的现状

设施农业机械就是指适合设施农业耕作、栽培和收获等农艺特点,并主要在各类设施中工作的农业机械。国外对温室中作业机具进行了系统的开发、研究、推广和应用,许多作业项目都已实现了机械化。我国设施农业起步晚,设施农业机械发展缓慢,应用配套水平也不高。设施农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这是我国综合设施技术中的薄弱环节。

2.1我国目前的耕作机械

我国设施农业机械所需作业机具有些还是空白,而设施或大棚内的耕作机械更是用户急需的,现有产品的机型不多,应用不够普遍,多为借用现有的露地用小型耕耘机械,其存在适应性差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而且作业质量也不稳定。近几年针对温室大棚等特殊耕作环境研制生产了一些小型耕作机械,有的微耕机还设计有多种作业功能,这就考虑了兼顾露地作业使得机械的使用效率相对提高,但是还存在喝多问题使其不能很好地推广。如外型尺寸及结构质量大,操作不灵便。特别是从露地简单转移到大棚内的机械,在设施内转向和转移都十分困难,而且边角地带无法工作,漏耕现象严重。另外,还存在生产率低,适应性差的问题,当土壤含水率较高时其碎土性能就会变差,耕作阻力变大。

2.2配套栽培机械种类

设施内作物的栽培方法各种各样,与之配套的作业机械也各有特点,各不相同,以下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配套栽培机械。

2.2.1移栽机

目前的配套机械主要有穴盘育苗及钵盘育苗设备、高效机械化制钵机等。移栽机能保证移栽深浅一致、间距均匀,有利于作物成活和生长。很多国家的小型移栽机广泛应用于设施内作物的栽培,我国目前尚无此类小型移栽机。国家通过机械化育苗移栽工艺和机具设备的研究已研制成功自动钵苗移栽机及配套高效机械化制钵机,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但目前还不能进入设施内作业。

2.2.2穴盘播种成套设备

地膜作物精播机和施肥铺膜播种机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也仅限于露地作业。国产穴盘播种机主要是真空吸附式播种器,播种精度不高,而且大多数穴播机不能满足播种时行距和穴距可调的要求,急需开发小型精密或精量播种机,能达到行距、穴距及播深可调且控制准确适应设施内的作业要求。育苗播种成套设备配套的高效机械化能够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率,有利于培育健壮的钵苗。

2.3其他机械

与耕作及栽培有关的配套设施农业机械还有地膜回收机和农作物嫁接机等。机械回收残膜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保护设施内土质使其符合环保要求。而合理嫁接可培育优良品种,生产名优产品,有效提高设施栽培效益。目前我国的这些配套机械的研制还处于起步试验阶段,应用还不广泛。

3.设施农业机械的研究方向及发展重点

各地资源状况、气候条件、生产水平和耕作制度有差异,所以各个地方应该分别针对不同类别设施农业的发展要求,科学规划了本地设施农业的发展战略。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应在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注重与设施农业的特殊农艺紧密结合,近期的研究方向及发展重点有以下几点。

3.1开发专用微耕机合理选择配套动力

设施农业机械要求机体和质量小、动力足,操作舒适,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原理,这样才能有效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尽量减少发动机对设施环境的污染。

3.2增强作业功能提高配套比

要求配套机具性能稳定,工作可靠,操作方便,更换便捷,能分别进行旋耕、犁耕、开沟、做畦、起垄、筑埂、中耕、培土、铺膜、打孔、播种、植保、灌溉和施肥等多种作业,操作手柄能上下左右调整,以适应设施内的工作条件并方便田间转移。

3.3开发穴盘育苗播种成套设备

在机械化育苗移栽工艺和机具设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该着重研究与微耕机配套的小型钵苗移栽机,先以半自动机型为主,逐步向标准化、系列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3.4研制播种机和地膜回收机

针对设施农业的需求,研制适合设施内作业的小型精密或精量播种机和地膜回收机。要求能达到精播机行距、穴距及播深可调,且控制准确,能适应设施内的作业。兼顾露地作业,作业机械可用于蔬菜露地、苗圃及果园的作业。

4.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前景

由于设施农业的环境由人工控制,条件比一般大田简单得多,智能化仪器、设备和机器等人工智能技术得到普遍应用,所以智能化系统有可能在智能型温室中率先实现。智能型设施农业机械大量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使传统机械无法作业的项目实现了机械化。未来农业工程的发展重点是农业人工智能化。智能化技术在设施农业上的研究运用将直接推进智能型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使设施农业整体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

研发推广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温室结构及其配套设施、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大对环境污染清理和控制装备、农产品冷藏保鲜设备的推广应用。各地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包括技术培训和法律知识、职业道德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完善监测系统,加强对设施园艺生产作业过程的监测和对设施养殖室环境建设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设施农产品的卫生质量监测,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5.结语

设总体而言,我国设施农业的科研投入力度不足,技术创新不够,在温室设计和制造等关键环节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创新技术很少。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比较滞后,设备比较简易,环境控制能力差。另外我国农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农户技术水平低,这与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目标还相差甚远,所以加强机械化管理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任重而道远。 [科]

【参考文献】

[1]罗炳兰.加快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之我见[J].北京农业,2011,(09).

篇6

关键词:农机现代化;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170-1

当前,国家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进入了加速发展和全面提升质量的全新发展阶段,农机工业也迎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机遇期。中国农机工业的未来发展必将使中国农业插上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双翼,完成新跨越,实现新腾飞。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农业现代化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是多年历史经验积累形成的新思路。农业现代化必将开启中国农业发展新纪元。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实现了土地经营规模化、农田耕作机械化、育种加工科技化、农村建设城镇化、行业管理信息化,才算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其中抓好土地经营规模化和农田耕作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而这一切都要以实现农机现代化为前提。实行之初,农田耕作主要以牲畜和人力劳作为主。后来小型机械逐渐介入。体系的建立不仅打破了大锅饭的体制,更重的是解决了中国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同时也使大量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到城市去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这时出现了部分农民变成了市民,也出现了部分农民把土地流转给同村农民,不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直接拿取土地流转资金。当大量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走向城市变成城市建设中的一份子时,使推进城市化进程成为可能。国家在学习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开始提倡在农村组织各种类型的合作社组织,其中农机合作社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为农机现代化提供了可靠的前提和保障。

因为只有农机大户、土地集约耕作、实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才能大面积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

为推动农业现代的发展,“依法促进”进入国家的发展规划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与2004年颁布实施。该法律确立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年开始实施农业机械购机补贴政策,补贴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同时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机工业的发展。目前这些法律法规已经基本形成中国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体系框架,由于有法律和政策作保障,农机大户不断地涌现,农机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农机大户的出现和农机合作社队伍的壮大是成功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和大面积生产作业的依托,极大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一些大型、技术精良的农业机械开始应用于生产,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土地经营规模化、农田耕作机械化的局面开始出现。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随之拓展,呈现出组织形式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内容专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显著特征。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农机工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全国各地现代农机装备展示交易会不断召开,大型农机产业园不断建立,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规模化、功能化、集约化的区域性大型农机产业园区成了许都省份努力的方向。一些国内大型农机企业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力度,加大技术改良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企业规模。当前,国家已经建立了农业机械从科研、开发、制造到销售、服务比较完整的农机工业体系。

在这一体系框架下,中国农业机械工业蓬勃发展,制造、销售呈现可喜势头,服务体系日加完善。现在,采用智能化、自动化的作业方式正成为中国农业机械人努力的方向。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走“绿色化”产业道路,发展节约型农业装备,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将成为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有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高度自动化的作业机械,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作业成本,才能提高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才能提高农产品产量,解决“中国地少人多、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

篇7

摘要:化学农业现代化之本质也就是科学技术化。未来农业将是以现代科技及其应用技术装备起来之崭新产业。农业之发展大体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主要靠大自然之恩赐,传统农业以经验为基础,现代化农业则是依靠科学技术。

关键词:未来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一、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面对现代的中国农业机械化,不仅要把中国的市场要牢牢把握还要放眼世界走出国门,还要把各种的高科技技术利用在农业机械化上,进行多元化发展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利用好信息和网络技术革命更好的学习世界各地区的人们的革命技术,加强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按市场规律运作,抓住机遇,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2]

二、中国农业的开发趋势

2.1、从“ 平面式” 向“立体式”发展

利用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组装、精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优生产系统。

2.2、从“自然式”向“设施式”发展

如根据农作物的特点,设置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全套先进的输送营养液系统及配套的系列设备,以实现集约化、工厂化生产体系。

2.3、从“农场式”向“公园式”发展

到21世纪,由于田地日益珍贵,发展与人类健康相协调的和谐的生态环境,形成“环保农业”尤显重要。一些农业专家将会精心设计, 把农场式农业生产改造一座座农业公园,集农业种植、绿化环境、观光旅游等为一体,劳动也将成为赏心悦目的一项愉快的工作。[1]

2.4、从“ 机械化 ” 向“ 电脑自控化”发展

农业机械化给现代化农业带来了很大的生产活力,尤其是在解决体力劳动上起重要作用。而电子计算机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农业上应用,将使农业现代化管理更上新台阶。

2.5、从“化学化”向“生物化”发展

现代农业已普遍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和各种植物激素,这虽然有效增加了农作物产量,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公害,中国的未业农业,将进人一个崭新的生物化的绿色、洁净的农业时代。[3]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之形势下,我们必须研究农业现代化之发展趋势,扬长避短,在做好基础工作之前提下,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智力农业、精细农业、信息农业、生态农业等,从而使我国农业尽快走上现代化之道路,因此,我心目中的未来农业拥有高度科技化、制度化、智能化的生产运作方式。

参考文献:

[1] 我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J].计划与市场,1995,(11):45.

篇8

作为我国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农业机械化的好处在于可以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农业产品的产量,但现阶段受我国国情的限制,只有部分农村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多数地区仍旧在用传统的耕作方法,这对农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进行农业机械创新迫在眉睫。

1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特点

农业机械化的进程较为缓慢,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现状是农民对其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农业机械的种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随着国家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农业机械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被农民应用到日常的劳作之中,代替了传统的农业机械成为了农村的主要劳动力。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对耕地的使用进行了严格限制,这也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原因之一,拥有小面积耕地的种植户在种植时会优先选择使用农业机械[1]。

2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2.1土地限制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存在人均占地面积少的问题,伴随着近几年土地质量下降的趋势,沙漠化现象越发严重,这就导致部分农民的耕地面积开始减少。除此之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相应的基础设施正在被国家大量建设,部分设施会对农民的耕地进行占用,这也是导致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原因之一。

2.2投入不足

我国大部分农村存在经济发展缓慢的情况,虽然针对这一现象国家陆续出台了诸多的相关政策,但是由于农民人数众多,所以政策无法达到对所有农民进行覆盖,这就导致了农民在收入以及支出方面难以达到平衡,很多农民不具备对农业机械进行购买的能力,降低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2]。

3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

3.1实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发展现代农业最有效的措施是将发展和合作相结合,因此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把目光放在国内的市场上,更应该关注国外市场,通过对发达国家相关技术进行引进和学习,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除此之外,与发达国家的农业企业进行合作也是提高我国现代农业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例如现阶段我国对集约型农业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的深度有所欠缺,从发达国家引入先进技术可以使工作人员明确的认识到自身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从而促进对农业技术进行研究的积极性。另外,我国自身所具备的先进农业机械也应当遵循“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通过对其他国家进行输出的方式,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竞争力。

3.2提升农业机械的智能化

现阶段,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仍旧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肥料的大量浪费,这也表现出了现代农业存在对资源使用不当的情况,因此对农业机械进行智能化处理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的精细程度,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发展精细化农业,提升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是基础条件,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劳动所需的成本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从而使现代农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对农业机械进行研发时,应当着重机械产品的质量,并且对农业控制系统进行完善,达到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步骤进行实时监控的目的,使工作人员能够以最直观的形式对信息进行获取和分析[3]。

3.3支持公益事业

农业机械产品的出现、发展、推广以及使用均与公益事业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在对农业机械产品进行制造时应当以公益性为基础,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方面的大力支持,促进相关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达到使现代农业以农业机械发展的现状为基础,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公益事业进行支持的方式,设立相关的科研项目,最终达到对我国农业的机械技术和核心原理进行创新的目的。对农业机械技术进行发展和创新一直属于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对农业机械进行深入研究,促进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

3.4对技术进行发展和完善

对相关的税收制度进行完善可以通过税收调节,达到促进相关企业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加大投入的目的。除此之外,对农业机械技术进行推广可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篇9

全区种植业结构调整重点围绕水稻、油菜等两大作物,以提升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和突破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瓶颈”为主攻方向。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仍存在诸多“短板”,亟待解决。从作物上看,油菜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仍然偏低;从环节上看,虽然耕整地环节机械化水平较高,但部分作物的播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环节机械化水平仍然滞后;十四五“期间,我区的农业机械化主要着眼点要放在两大农作物机械化生产的全程发展,解决从“重量”到“重质”问题。

2.全面机械化。

目前,我区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不高,行业发展“痛点”集中表现为: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机产品结构性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发展不平衡,如耕种环节机械化水平高、收获环节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高、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低。

实现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是农机行业最重要的目标导向。为实现这一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区应努力突破油菜等作业瓶颈,进一步提升水稻机插、油菜机收水平,实现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由种植业向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业领域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加快农机化进程,实现农业的全面机械化,注重种植业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才能保证我国农业和农机的长足发展。

篇10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制约因素;支撑作用

1.重新认识并定位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农业机械化的最初认识,是建立在田间机械作业替代部分人力和畜力作业基础上的,而这种认识现在依然影响着人们对农业机械化的理解。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应重新审视农业机械化,正确理解农业机械化的科学内涵。就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规律而言,农业机械化要经历从选择性机械化,发展到基本机械化,再发展到全面机械化。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看,农业机械化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外延逐渐扩大并呈开放之势。因此,应顺应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适应农业精准化、设施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重点在设计制造、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取得新进展,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支撑作用。

2.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制约因素

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业机械化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安全水平、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

(1)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与农业机械大规模生产之间存在矛盾,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的建立,客观上形成了一家一户分散的经营模式,“细碎化”的小规模土地不利于田间机械作业,尤其是限制了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近年来,尽管加快了小型、微型农业机械的研发、设计、制造和推广速度,但分散经营的农户不可能家家购买,购买了农业机械的农户,作业时间相当有限,农机具大部分时间在闲置,导致农业机械的的普及率难以提高;尽管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与农业机械大规模生产之间的矛盾,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求,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2)劳动力素质低与农业机械操作要求高之间存在矛盾,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精壮劳动力都进入大中城市务工或从事二、三产业,留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的多为老年人和妇女,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出现了农业机械无人操作的现象,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3)科技创新动力不足与农业机械应用领域的拓展之间存在矛盾,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从制造方面看,科研创新能力比较滞后,生产能力仍然不强,农业机械与农艺措施依然存在难以衔接的问题。从作业方面看,耕整机械、播种机械、收割机械等田间作业机械和运输机械发展较快,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4)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与多元化的农业机械化服务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国家级农机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能力有限,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缓慢,服务范围不广,农机销售、作业、维修三大市场仍不健全,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3.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不断促进劳动过程机械化。随着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村金融信贷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土地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推进,尤其是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大幅度增加,农民对农机具购置和农机化作业的需求越来越强,将为农业机械化的加快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3.1农业机械化改善了农业设施装备条件

农业机械是农业设施装备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农业是从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

3.2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和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科技体制创新滞后,农业内部缺乏科技进步的动力和源泉,缺乏有活力的科技创新主体。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载体,健全农机化技术推广机制,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促进农机化科技进步,实现农艺与农机紧密的结合,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途径。现代农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科技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又一重要标志。

3.3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农业生产的季节和空间限制,使得在任何地方进行农业生产成为可能,尤其在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和开发特色优势农产品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设施农业的发展客观上为农业工厂化生产、智能化控制、机械化操作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成为广泛应用农业机械装备的重要平台,各种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装备大量集成应用于设施农业。现代农业又是一体化产业,农业关联产业通过产业化经营的利益纽带连接为一个整体,不断将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工商资本注入农业,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将农业带入现代化发展的轨道。

3.4农业机械化为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了重要平台

发展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机装备的快速增长,相当一部分新机手缺乏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系统培训,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亟待丰富和提高。

3.5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农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照完善县一级、加强乡一级、充实村一级的要求,建立完善国家级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国家级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机技术推广、质量监督、安全监理和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扶持、引导、规范、服务”的方针,加快农机服务组织发展。鼓励支持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机械、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联合,创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益,使之成为引领农机手开展农机作业服务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全面提高农民组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 [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