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专业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经济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经济专业

篇1

关键词:旅游专业;学习实训;地方旅游;综合人才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5-0127-03

从大的方面和有关资料,结合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普遍认为随着世界旅游经济发展趋势和旅游开发进度,到2020年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国际旅游客源地和最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这为旅游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就业市场。这个预测和中国的旅游发展与中国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对西部大开发的总方针政策是有直接关系的。从局部来看,我国西部发展和西部旅游已经悄然兴起,无论从政策角度还是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不难发现,西部已经不断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地方风味、民俗民风的特色旅游项目,并逐渐推向市场,这就需要地方学校在旅游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培养上有所突破,随即就是实习实训环节的把握,这些是获得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找出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出现的诸多思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学生优质服务意识,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地方旅游项目的理解和深究,促使旅游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营造地方旅游开发和开拓的专业知识人才储备。

一、旅游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和地方旅游经济的需求分析

地方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为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发展及建设带来了契机。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探索既符合中职教育特点又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道路,着力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的莘莘学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走出校门,请市场专家以及市场管理高手,共同来探讨旅游业的建设应如何与地方经济发展接轨的问题。通过行业走访和市场调研,我们不难发现,因为旅游市场上缺乏高素质高技术的旅游专业人才,所以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缓慢,旅游业要想高速、高质量发展,一定要依赖大批的既有旅游业的管理理论,又有很强的旅游岗位工作技能以及综合的职业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为此,我们应改进人才培养措施,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让学生在校积累更多的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切实做好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准备。着力提高学生实习实训阶段对知识的巩固和对市场的把握,以及对地方经济走向的了解,但是从目前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从思想上对于实习实训重视程度不足。实习实训是旅游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扩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一项重要途径。旅游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培养方案是以其教学计划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修业年限等安排为基础而具体拟定的,因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但目前旅游专业在校学生中大多数对实习实训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真正理解实习实训的意义和作用。部分学生认为实习就是为了找工作。所以一旦他们遇到与自己的择业条件如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发展空间等差距较大的实习单位时,就会出现工作不认真、态度不端正等懈怠的状态。还有部分学生主观的认为实习对于就业没有任何帮助,因而对于学校安排的实习实训敷衍了事。这些学生显然对于实习实训不够重视,而这种不重视的态度会大大影响实习实训的效果。

2. 工作上适应能力差,不能正确自我定位。旅游专业的学生实习实训大多安排在酒店、宾馆,也有部分安排在旅行社等服务类行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面对新的工作环境,不能够很快进入角色。据胡娜(2011)调查,相比较其他专业的学生,服务类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实训中更容易表现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有33.3%的学生表示在实习实训中“无法适应行业企业的教授方式”,有29.1%的学生表示“实习环境总体而言不很自在”,86.7%的学生表示“我自己常常抱怨自己所在的工作环境”。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实习中思想上好高骛远,工作中不愿意吃苦受累。但是由于服务行业的特殊性,要求员工在旅行社、酒店、宾馆等工作场合隐去自己的个人习惯和性格,而更多的考虑工作对象和客户的要求。这对于处于青年期的学生来说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适应。

3.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不强。在语言方面,特别是旅游专业的学生,要有很强的语言沟通能力。而我国中职招收的旅游专业的学生都是经过多年应试教育的学生,在考试制度的影响下,好多孩子的语言能力表现一般。旅游专业不仅涉及国语,而且还要求有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而且涉及很多地域文化。旅游行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在某中意义上说,热情的工作态度、能让客人“转怒为喜”的沟通能力、超强的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人际关系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情绪的控制等等,都使学生在服务行业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领域实习实训上表现出明显的专业技能欠缺。

二、旅游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和旅游职业素质现状分析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是以就业为导向,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校教育是将职业技能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然而素质教育就显得有点勉为其难了,因此造成了中职学生在素质养成培养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提升学生职业品质是帮他们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1. 心理素质发展不完全成熟。参加实习实训的学生一般正处于十七、八岁这个较为特殊的年龄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发育不完全成熟,对社会了解不深,对即将踏上社会的工作生活抱有很大的希望,但也极易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实习实训中因为各种利益冲突,这些学生有可能和同事甚至客户产生各种在校园里设想不到的矛盾和冲突。而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的学生们来讲,他们抗耐压情况较为不稳定,很难及时调整心态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以一种健康的心理处理各种矛盾。所以很多学生在实习实训中会发现实际工作状态与理想状态相去甚远,也会因此而不时的在工作中产生不适应和抵触情绪。

2. 师资结构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不符合专业要求。目前从事旅游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中缺乏一线工作经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的教师,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由于没有实践经验,这些教师在讲授旅游专业课程时,只能“纸上谈兵”。这样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很难和今后工作中的实践直接结合起来,也很难具备良好旅游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因此,学生在实习实训中,不能够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

3.学生本身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对旅游职业的认识不到位。旅游专业的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往往缺少职业热情和职业意识。许多的学生在选择此专业时大多是根据喜好旅游喜欢玩的感性选择,很少有把旅游当做职业来选的理性认识,其实他们并不是爱好旅游事业;(2)缺少吃苦耐劳的品质,意志力薄弱。学生从未意识到对从事旅游业的辛苦程度,又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不管是在旅行社或者酒店工作,旅游业一直是个较辛苦的行业,与学生的粗浅认识有很大差别。因此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3)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待提高,而且主动性很差。旅游业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服务,很难满足每个顾客的要求。投入率很高,沟通能力差的人很难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4)在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方面是十分缺乏的,现在的中职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思考问题长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很强。当今职场却需要协作能力大于独自表现的人才,这也是很多单位用人时重视的品质。

三、结合地方的旅游资源及特点提高旅游专业实习实训的对策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积累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旅游操作技能。了解本地的旅游资源,从本地深渊厚薄的文化底蕴着手,提炼旅游亮点,体现当地文化,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有助于开发更多的旅游资源。这个不是学生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必须依靠他们,虽然学生积累的知识不够,阅历较浅,但是我们还是要在结合教学基础上深入的解读历史,为学生提供精致讲解,挖掘有生命力的学习素材。学校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聘请行业具有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水平,热心教学工作,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技术型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地方旅游品牌的建设需要对地方旅游资源要有充分的了解,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当地的专家学者为学生作报告、讲座,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旅游文化。也可以加强课外的阅读指导。学校要对学生做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在入学的时候学校就应该实施“综合素质培养方案”,并指导学生选择一些刊物和书籍阅读,增加自己的知识量。还可以派专业的教师做检查和指导。还有就是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大赛。技能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在实习实训不同阶段做好引导工作。在实习前要做好充分的动员工作。一方面强调实习实训的重要性和意义;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分析实习实训中有可能出现的学习、工作及生活上的问题,引导学生做好充足的专业知识方面准备及不怕吃苦受累的思想准备。

实习实训中,学生往往会因复杂的人际关系表现出心理不适,也会因专业技能的欠缺造成自信心的减弱。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以礼待人,与同事、领导和谐相处。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换位思考,重视团队协作的精神。有些学生因为基础差而在实习中受挫。对于这种情况,指导教师一方面要对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重点辅导;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把工作当做主动学习的第二个场所,在实习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实习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做出实结,并以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让学生对自己实习的经验和教训展开讨论。也可以组织一二年级学生一起进行座谈,为以后的实习实训积累经验。

2. 学校应优化旅游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实习教学计划。旅游专业知识面广,教学量大,分布广,这就要求从事旅游专业的教师要思想敏锐、肯钻研、不断学习、注意旅游发展动态,更新知识,提高业务。学校应支持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由旅游行业组织的各类进修、考察、培训、科研活动、学术交流和行业实践,或定期去旅行社、酒店等企业挂职锻炼,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

总结,旅游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习实训是学生将所学和运用结合起来的最好途径,也是学校及教师检验教学成果的有效方式。中职旅游专业的建设,只有在地方强大经济的支持下才可适应社会需要,因此经济和教育要紧密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无论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对此实习实训加以重视,在分析和解决实习实训中产生的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旅游专业的教学,提高专业素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育出高素质的合适的人才,以满足其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2

文章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四川省旅游综合经济空间网络矩阵、国内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矩阵、人境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矩阵,分别分析其空间网络结构特征,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四川省旅游经济空间网络整体密度偏低,区域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不紧密,国内旅游经济联系要高于旅游综合经济和人境旅游经济。成都经济区内部成员之间的联系较紧密,形成了几个强派系,形成了一定的区域旅游合作基础。

第二,四川省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存在明显的核心一外围结构。成都经济区处于核心地位,聚集、打-散旅游客流的能力较强。核心一外围结构与地区在整个区域内的地理位置有较高的一致性,处于核心地位的地区大都位于成都平原或其附近区域,接受成都市的辐射;处于外围地位的地区大都位于四川省的边界,距离中心地区较远,这也说明了核心区对外围区的辐射作用较弱。

第三,省会中心优势明显,成都市在旅游综合经济、国内旅游经济、人境旅游经济空间网络中都保持着核心地位,而且成都市的点度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值都大大高于其他地区,属于四川省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的第一等级地区,且只有一个。

(二)政策建议

针对四川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存在明显的核心一外围结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空间联系不紧密的特点,文章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提高区域间交通通达性。四川省旅游经济空间网络核心一外围结构的形成与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处于网络外围的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经济区,除提高自身旅游交通的可进人性外,还要加强与区域内处于核心地位的成都经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构建成都一攀西一川西北一川南经济区的旅游交通网络体系,接受成都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的旅游辐射,实现区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客源共享,提高区域间的旅游空间联系。

第二,培养第二极地区,发挥第二极地区的带动作用。口前四川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以成都经济区(尤其是成都市)为核心,缺乏与成都市地位相当的第二极核心地区,导致核心地区对外辐射的范围不大,区域中存在较多的孤立点。在保持成都市区域空间核心的同时,应着力把乐山培养成第二极地区,增强对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经济区等边缘地带的扩散辐射作用。

篇3

【关键词】旅游业;现状;原因;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我国重要产业,旅游正在成为我国公民休闲生活的重要内容,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大数据的视野下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思考。

二、现状分析

1、国内旅游是我国旅游收入增长的主导力量

我国的旅游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内市场。2009年到2013年,我国的旅游收入一直稳步上升,2010年到2014年国内旅游收入增长138.57%,国际旅游增长仅24.22%。2014年国内旅游收入约是国际旅游收入的8.01倍,占旅游总收入的88.91%。国内旅游收入直接影响到我国旅游收入的“总盘子”。

2、城镇居民是国内旅游的主力军

1994年到2014年的十年间,国内游客数量和旅游花费金额同步大幅增长。(见图1)2010年以前农村居民游客数量一直略高于城镇居民游客数量,但在此之后,城镇居民游客数量激增,逆转并大幅超越农村居民游客数量。反观农村居民游客数量,增长势头趋缓。(见图1)城镇居民的消费金额高于农村居民,特别是2010年以后,城镇居民游客数量超越农村居民游客。

3、观光、休闲是农村居民旅游的主要需求

城镇居民旅游消费主要用于商务出差,占旅游总消费的33%。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主要集中在观光旅游和度假休闲,其中观光旅游占21%、度假休闲娱乐旅游占16%,均高于城镇居民的这两项消费占比。农村居民对旅游的需求在明显增加。(见图2)

4、国际旅游收入“东强西弱”分化明显

西部是旅游资源的富集区,但还是落后于东部地区。沿海地区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明显高于内陆地区,排名第一的是东部地区的广东省特别是广东省。西北地区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明显偏低。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极差很大,广东省的国际旅游收入已经超过甘肃省的1700多倍。大部分省市对外旅游发展不足,仅有九省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到了平均值之上,对外旅游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5、外国入境游客数量增长正处在停滞状态

2010年以后,外国入境游客数量增长非常缓慢,甚至略有下降,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期。据中国旅游研究院、Visa公司《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5》,2014年我国接待入境游客12849.83万人次,同比下降O.45%;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562.20万人次,同比下降0.11%。而同期全球入境旅游总人数首次超过11亿人次,同比增长4.7%。

6、亚洲国家是外国入境游客的主要来源地

外国入境游客大多数来自于亚洲。2014年我国接待亚洲国家入境游客1633.13万人,占全部入境游客中的61.95%。其次是欧洲和北美洲分别占到了20.92%和10.47%。(表1)

7、外国入境游客旅游消费结构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2012年和2013年际旅游(外汇)收入构成中可以看出,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民航和商品销售,2013年分别占25.96%和21.64%,这两项相比于2012年所占比例略有下降,住宿、餐饮、游览所占比例略有提高。这从一定程度说可以反映出我国的旅游行业正在做出一些改变,更加注重服务和景区游览,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见表2)

8、对外休闲旅游吸引力减弱

外国入镜游客事由大致可以分为会议/商务、观光休闲、探亲访友、服务员工和其他。2012年和2013年两年中,观光休闲和会议商务仍然是国外游客入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应当关注的是,2013年我国接待的以休闲游览为目的外国游客数量不升反降,我们所提供的单纯观光型旅游模式,已不能完全符合外国游客的旅游需求,休闲旅游服务吸引力正在减弱。

9、我国国际旅游收支逆差全球最大

2013年我国国际旅游支出占世界的11%,与美国旗鼓相当,远高于德国、英国,排在全球前列。而我国国际旅游收入仅占4%,大幅低于美国的15%,与德国、英国大致相同。我国国内游客愿意选择出境游,但外国游客选择到我国旅游的少。出现的这种国际旅游收支逆差,被有些专家学者称为“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视作发展旅游业的负资产而提出了警告。

三、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城乡旅游消费能力的现实差别

旅游的消费能力直接决定城乡居民的旅游差异。而旅游消费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是造成农村居民旅游滞后于城镇居民旅游的主要因素。同时,我国的旅游市场主要针对的消费群体是城镇居民,缺乏针对于农村居民旅游产品的开发,加之宣传引导力度不够、农民生活观念的转变等也是导致农村居民旅游人数增长缓慢的原因。

2、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差距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西部发展相对较缓慢,没有足够资金支持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落后于东部。截至2014年底,西北五省的铁路营业里程为16804.4公里,占全国总铁路营运里程的15.02%,公路里程584676公里,占全国总公里里程的13.1%。这与西北地区广阔的地域形成明显反差,也是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因素之一。加之西部地区在旅游服务设施、服务能力水平、营销能力水平等比较薄,制约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3、理念和体制机制的相对滞后

我国旅游产品主要是观光型旅游,价格低廉和严重同质化是两个“刺眼”的标签。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我国搞旅游就是“坐地生财”这种理念,只顾一味加大投入、自顾自地开发景点,旅游市场分类不够精细,交通、餐饮、景点、购物、娱乐各赚各的钱没有形成持续吸引游客的产品和产业链条,一些地方对游客“雁过拔毛”缺乏诚信,营利模式没有创新,服务质量没有实质性提升。

四、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对我国旅游发展的一些趋势分析,笔者提出“三补一转”的对策建议,推进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两大战略目标。

1、立足国内旅游市场开发,补齐农村居民旅游发展“短板”

推动旅游发展,拉动内需是关键。农村居民仍然是我国人口的大多数,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对东中西部12个省份2000多个农村居民家庭的入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出游愿望强烈,有74%的农村居民愿意甚至非常愿意外出旅游。因此,要大力推进农村居民旅游发展。一是要切实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精准扶贫力度,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让广大农民具备旅游、享受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些适合农民参与的旅游产品。农村居民需要的是观光式旅行,他们对于旅行过程中的食宿、交通工具要求较低,要尽可能降低旅行成本。三是要加强宣传引导。旅游是一种生活休闲方式,当农民不是一辈子都“面朝黄土背朝天”,要让旅游融入到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着力推进旅游协调发展,补齐西部地区旅游发展“短板”

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是要把发展西部交通作为重中之重。既要加快航空、铁路、港口、公路建设,提高抵达旅游城市的便利度,又要考虑公交、地铁、旅游直达班车的线路设置,提高抵达旅游景点的便利度。二是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种配套设施,有效提升景区整体品质。三是要有效整合旅游Y源。西部地区地域广阔、旅游资源丰富,要对现有旅游产品进一步提档升级,打造全新的旅游链条。比如,可以根据西部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开展民族乡村游,开发一些旅行和摄影结合的项目。四是要把发展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结合起来。落实国家扶贫攻坚的战略开展精准旅游扶贫,把输血式扶贫转化为造血式扶贫,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篇4

培养综合素质强、行业认可度高的高水平专业人才是高水平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旅游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性,毕业生就业初期一般在基层工作时间长、体力强度大、待遇低下,容易形成职业倦怠。这一问题严重影响着高水平大学旅游专业学生的择业态度及就业对口率,也造成了该行业人才培养的“供需错位”的现象。以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与实践为例,探讨了构建高级职业经理人定向培养模式的可行性以及对其他高校旅游专业办学的启示。

关键词:

职业规划;定向培养;高级旅游人才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102-02

国内高水平大学近年来培养了一大批旅游专业人才,但其培养目标、教学与课程体系不尽合理、特别是职业观念和实践能力不强,学生毕业后在旅游业内工作就业比例一直较低,造成了旅游行业人才培养的“供需错位”的现象。国内旅游管理人才需求结构性失衡,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是问题的关键。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在观念上的根本转变,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1 高水平大学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1 基于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历史使命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使高校形成“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普遍追求“大而全”、“综合化”,欠缺个性化、特色化办学理念,这已成为制约高水平大学发展的理念瓶颈。“985工程”的实施,赋予了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教兴国”和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遵循两条基本规律:一是教育要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二是教育要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适应和引领的关系,是高水平大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根本表现和集中概况,是高水平大学固有精神、历史传统、时代使命的统一。高水平大学在学科发展、师资力量、科研能力、生源素质方面优于普通高校,其在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模式方面,理应与普通高校形成梯度差距,培育出自身特色。

1.2 基于高水平大学旅游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除在国内或者出国留学继续深造读研究生的部分学生外,目前高水平大学旅游专业的学生就业签约主要集中于银行、航空、地产等行业及政府部门。旅游行业普遍入职起薪低且通常要求有较长的基层实习经历,不少学生因升职预期不明朗而产生择业犹豫,不少学生家长也有担心孩子高分入学低门槛就业的抱怨情绪。因此,大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本科在读期间辅修了金融、国际贸易、经济等专业的双专业学位,毕业时直接选择起薪待遇较好的其他行业。笔者与其他“985”高校旅游专业负责人交流,也都存在相似人才培养“供需错位”的问题。虽然旅游专业跨学科、多领域和综合性的特点使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具有多样性,但是长期专业对口率低会影响社会对一个学科人才培养的评价和认可度。

2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专业精英培育与发展计划的案例

2.1 项目背景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学科成立以来10年期间,凭借“985”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竞争力和学科方面的优势,先后与广东省及地方政府、众多旅游及酒店业集团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就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合作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先后与广东省旅游局、清远市、东莞市、中山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或产学研合作协议;先后与广东粤海酒店集团、长隆旅游集团、中山旅游集团、广之旅、南湖国旅、广州酒家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并与香格里拉酒店、威斯汀酒店、万豪酒店和国际精选酒店集团等进行了联合培训合作及精英培育计划项目。

2.2 项目目标与流程

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大型旅游集团或品牌旅游企业针对企业需求推出大学生精英培育及发展计划,为极具潜力的学生提供将理论教学与岗位培训有机结合的机会(为大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二线部门中层管理者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为大学生提供结构性的实训计划以帮助其拓宽视野、熟悉旅游企业核心业务部门的实际运作流程),使他们在相对较短时间内有能力达到企业主要二线管理部门中层管理者(部门经理)的职位要求和具备在未来旅游业的管理部门担任骨干所需要的优秀素质,并通过有吸引力的培训计划鼓励大学生在培训结束后继续留在本企业工作,成为企业管理部门的核心和骨干。本计划也为大型旅游集团或品牌旅游企业储备高素质人才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渠道。

2.3 项目培训内容

该计划为期16个月,采取三阶段的联合培养方式。

阶段一:基层轮岗实训阶段(4个月)。本阶段由华南理工大学与学生实习企业联合制定实训计划,进行基层员工工作职能和业务的培训,让学生熟悉企业核心业务部门运作流程。学生需要在工作完成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

阶段二:定岗职业发展规划与专门人才培养(6个月)。本阶段由华南理工大学与学生实习企业共同决定学生适合其发展的专业领域(可选择IT部门、营销、宴会及会议统筹、收益管理、财务或人力资源),并定岗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和专门的人才培养。学生在此期间需要熟悉并完成所选专业的部门领导所安排的基层任务,并积极主动参与该部门管理工作职能的学习。

阶段三:见习经理工作培养(6个月)。本阶段学生在部门担任见习经理,承担IT部门、营销、宴会及会议统筹、收益管理、财务或人力资源部门中层管理者所应该承担的职责,适应并勇于面对压力、接受挑战,追求工作业绩,使自身拥有能够胜任中层管理职位的信心与素质。

2.4 项目实施与评估

该方案采用“3+1+0.5”方式实施,即学生将在大学完成3年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从大三下学期末联合企业展开学生选拔工作,由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和大型旅游集团或品牌旅游企业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合作完成学生大四在企业10个月的实训合作培养计划以及毕业后6个月的见习培养。受训者必须完成每一次的任务和计划并通过评估。学校和企业将全程跟踪并评估学生实训情况、工作业绩、专业倾向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并以是否达到部门经理的职位要求并进行定向培养,最终为学生成为旅游行业专业高级管理人才奠定基础。华南理工大学也在一个人才培养期满对合作企业进行评估。华南理工大学自2008年与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签署合作协议后,目前已经累计为本酒店及集团其他酒店培养了十多名素质过硬的部门经理。

3 旅游专业高级职业经理人定向培养模式的启示

3.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了学生职业发展信心

旅游行业对管理人员的基层工作经历有特定的要求。高水平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虽然有知识迁移能力强、创新思维活跃的优势,但对于工作初期长时间偏向于体力劳动、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强度相对比较大、待遇较低的工作普遍有抵触情绪,不如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技术型旅游人才在入职初期工作态度踏实。高级职业经理人定向培养的模式可以为高水平大学旅游专业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职业发展指导和培训,并为其提供科学的评估和发展计划,极大提升了学生职业发展信心和本专业就业意愿。

3.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搭建了“产学研”合作桥梁和纽带

传统高校在人才培养理念、模式、机制方面的固化、单一和同质性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高级职业经理人定向培养模式推动的“产学研”合作有助于解决教育经济“两张皮”、学生在知识更新程度和实践能力方面与社会脱节等问题。在人才定向培养的合作中,产学研合作基地平台可以为实习实践、咨询策划、技术开发、项目研究、培训讲座等搭建桥梁,有助于深入进行智力成果开发、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引进学生创业、人才孵化等,可以为高水平大学带来新的办学空间、办学资源、办学潜能、办学机遇。

3.3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动了课程结构改造和内容更新

高级职业经理人定向培养模式是为旅游行业培养优秀的人才,所以在进行课程设计上必然要注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迎合产业发展的需求。高水平大学聘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课程教学,提供本行业中真实的案例情境与问题情境,并把本行业所需能力及如何获取这种能力吸纳到教材建设当中,开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真实情境性的教材,有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符合行业发展趋势。人才定向培养模式为不同岗位和不同企业去向的学生进行定制化的课程设计,具有吸引力的模块化选修课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起到了良好的因材施教效果。

3.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利于师资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高级职业经理人定向培养模式以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特色。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推动师资结构调整和优化方面突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增加了职业导师制的新理念。即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实践教学指导专家组成员和学生的职业导师,与学生分享职业成长心得,帮助学生在校期间树立职业规划意识,提供职业咨询和发展规划、专业能力培养与鉴定、实践教学方面的指导,使实践教学具有更强针对性。大学辅导员也被邀请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监督受训者完成培训项目并提供有效帮助。师资结构的充实和优化,真正实现了理论实践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校企结合,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3.5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获得了业界与学生家长的高度认同

高级职业经理人定向培养模式通过高水平大学与著名旅游企业联合实施“教学–实训–职业发展”结构性教育培养计划和为学生提供学校与企业全程参与的有针对性的督导式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构建了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训课程、岗位工作一体化教学与教学管理体系,解决旅游管理特别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定位与市场需要相结合的问题,建立了学位教育、企业培训、行业发展研究、学生职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该模式改变了高水平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旅游业就业意愿差低的现象,为著名旅游企业储备中高层管理人才提供机会,也受到了学生家长的支持和认同。

参考文献

[1]侯晓明.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访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树道[N].中国教育报,2007-01-08.

篇5

引言

自旅游业出现后,旅游对当地社会经济影响力分析就一直是国内外旅游经济分析的重点。但由于旅游业是一个涉及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一种社会现象,以及统计体系和统计方法的不完善等原因,使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始终缺乏全面、科学、客观的量化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多为理论分析和定性研究,并且研究倾向于研究旅游经济对当地各部门的影响[1]。例如,马西森、沃尔和基奥等[2-3]研究认为,旅游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魏小安[4]提出了将旅游业确定为经济增长点。实证研究方面,张帆等(2001)以秦皇岛市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测算了旅游业对秦皇岛市财政收入和社会失业等方面的影响[5]。

总体上,目前关于旅游产业经济影响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领域,并且针对旅游业的区域经济影响整体研究仍缺乏深度,同时这些研究也忽视了旅游业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隐性经济代价,且大多数研究只是考虑入境旅游收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6],虽然Flecther等学者对所研究地区旅游业的经济影响进行了评价[7-8],但基于产业转型视角来系统性研究与实证讨论的文献更是匮乏。鉴于此,本文基于浙江省临海市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旅游业对临海市经济社会的影响力,旨在对临海市进一步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推进临海市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缓解临海市社会就业难与失业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一、浙江省临海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浙江省旅游业迅速发展。2005年以来,临海市旅游总收入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13年全年临海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 007.01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20.8%;接待海外旅游者8 466人次,下降83.2%。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95.86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全年总收入也从2012年的23.486亿增长到2013年的95.86亿元,增长了24.5%,2013年旅游收入占全市GDP比重的22.79%(见表1)。旅游业已经成为临海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2013年浙江省临海市GDP为420.4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业增加值37.90亿,第二产业增加值210.8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1.67亿元;旅游业GDP为95.86亿,占第三产业GDP的55.73%,其产值比较见图1。

2013年临海市国内旅游人次达1 007.01万,约占台州市的1/5。由于临海市多年连续的宣传促销,以及临海市的紫阳古街、临海江南长城等旅游品牌的持续打造,使临海市成为浙江省内游客度假首选的目的地之一。

二、旅游业对临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分析

(一)旅游业在临海市国民经济地位分析

1.临海市旅游业成长性分析

从上述表1和表2的统计数中可以看出,临海市在2003―2013年期间,旅游人次和国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67%、17.91%,特别是进入2013年以来临海的国内旅游人数激增,旅游总收放增长速度也达到24.5%。研究表明,由于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日益完善,临海市旅游城市形象不断得到提高。

2.临海市旅游业发展速度比较分析

由2003―2013年计算出临海市旅游收入及与其他产业增长率对比情况,见表3。

由表3中可以看出,临海市旅游业年增长率为35.8%,远远高于其他三大产业的年增长率。研究表明,近十年来,浙江省临海市旅游产业持续增长,且对临海市国民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

(二)2013年临海市旅游消费现状与全年平均旅游影响系数

为了计算2013年临海市旅游产业的影响力,研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通知自制问卷,对旅行社及宾馆等部门进行随机抽样,以获得2013年度临海市旅游消费情况。

从表4中可以看出,2013年临海市国内外旅游消费高达301.24亿元,入境消费21.42万元,占旅游总消费的14.3%,由于入境人数少,所以入境旅游消费偏低。直接影响全年平均旅游的系数计算公式为:

Y=∑yini i=1,2,3 (1)

式1中,Y表示年平均旅游影响系数;其中yi=,为旅游季节影响某行业的旅游消费收入与该行业总收入的比率;ni为旅游影响系数权重。

经计算发现,2013年临海市旅游业影响的行业中,最高的是铁路客运业,影响系数为0.79,即铁路客运业每收入100元钱,其中就有79元钱是由旅游业产生。

(三)临海市旅游产业的乘数效应

旅游乘数效应是指旅游业创造的总效益与其创造的直接效益之比。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旅游乘数= (2)

式2中,当旅游收入产生的增加值比例越高,乘数效应越大。为此,得出临海市旅游影响12个行业平均旅游乘数值。

研究表明,投资乘数最大的是旅游业,乘数值为2.91,说明,浙江省临海市旅游产业每投资100元可产生291元的乘数效应,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对浙江省临海市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效应。由此也可以推算出2013年临海市旅游业收入对临海当地经济总量增长的影响情况。

经计算可知,2013年浙江省临海市旅游业直接影响的行业中,产出效应最大的依然是旅游业,研究证明,2013年浙江省临海市每增加100元钱的旅游收入,可以直接产生298元总消费支出,说明,发展旅游业可以拉动临海市经济消费总支出,进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三、临海市旅游产业经济影响力提升的途径与对策

研究表明,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高、牵拉力强的产业群体,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会通过直接与间接影响行业而得到成倍的放大。发展旅游经济一定要着眼于全局,从浙江省临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来看,“人口剧增、资源紧缺、环境恶化”依然严重制约着临海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转型既是大势所趋,更是现实需要。丰富的滩涂资源和滨海自然旅游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台州市的副中心城市,临海市如何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以旅游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经营理念值得思考。

(一)打造多元化旅游产品,积极发展滨海旅游业

临海市拥有紫阳古街、江南长城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线路单调,严重制约了临海市旅游业的发展。为此,临海市应突破传统的滨海旅游,完善旅游产品结构,积极发展海岛游钓业,打造渔业休闲度假基地。围绕度假旅游,临海市将着力开发门头港、湿地等高端精品旅游产品,并推动影视旅游等休闲娱乐项目建设,加快度假单元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同时,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和民间文化等,培育浙商文化旅游品牌等一批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以此增强市场吸引力。

(二)发展有限型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模式

有限型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模式是现阶段旅游业关注的焦点。以政府为主导的旅游发展模式就是按照旅游业自身的特点,在旅游业初级阶段,充分发挥政府的有效职能作用,争取旅游业更大的发展[9]。实施有限政府主导的旅游发展模式是我国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临海市应借鉴国内外旅游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政府需要加强对旅游业的领导,在做好前期规划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宏观调控和旅游法规建设等,筹集和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旅游投入,实现政府主导、市场调控和企业运作相结合的旅游业管理体制,促进临海市旅游业快速发展。

(三)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扩大旅游业的融资渠道

浙江民间资本发达,如何引导这些民间资本将是浙江省临海市旅游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一方面,临海市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采取多种形式合理投资旅游资源以及其他具有旅游价值的各种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临海地区的市民要转变传统的理财观念,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展,积极投资旅游业,提高民营旅游企业竞争力。

篇6

滨海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交叉、渗透、融合产生的一个新的领域,是以滨海资源为依托,以体育方式为纽带,吸引人们参与与感受滨海体育活动和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新的综合的旅游形式,是滨海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休闲生活方式,也是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届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筹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秘书体育旅游长陈晓介绍说,由于体育旅游中所产生的交通、膳食和住宿等收益在统计学上都归结为旅游行业收入,所以一般都简单地把体育旅游看作旅游业的一个分支,“其实,体育旅游不同于一般旅游活动,也不是旅游业的一个普通分支,有其专业性和特殊性,始终离不开体育方面的参与、组织与指导。”

2.湛江市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2.1湛江市滨海体育旅游产业的滨海资源环境面临污染

广东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依然严重。据新华社广州5月15日电 15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根据全省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及相关资料编制的《2012年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正式。《公报》显示,2012年广东省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良好,符合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全省近海海域面积的86.1%,近海以外的海水水质总体良好并保持稳定,但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依然严重。

《公报》同时披露,2012年全省海域共发现赤潮16次,累计面积741平方公里,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为近五年最多,赤潮多发区仍集中在珠江口、大亚湾、大鹏湾、湛江港近岸海域。同时,海洋环境突发事件不容忽视。去年全年,广东省管辖海域相继发生了5起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其中3起突发事件对所在海域的海洋资源造成污染,海洋生物资源受到不同程度损害。

2.2湛江市传统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缺乏动力机制

湛江传统滨海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大多只顾眼前利益,忽略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过分看重滨海体育旅游GDP效益,忽视滨海体育旅游的社会人文、低碳经济等效益;在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时,往往纸上谈兵,全面的科学论证和深入的调查研究缺乏,详尽严谨的评估与规划制度缺乏,盲目地、急功近利地进行粗放式、探索式的经营开发。由于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原生态的宝贵滨海体育旅游资源人为被破坏和浪费。由于市场调查研究和详尽严谨的评估与规划制度不够细致科学,导致滨海体育旅游产品的品质很多达不到低碳要求;低碳滨海体育旅游方面的专业管理人才培养力度不足,游客环保意识和低碳生态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欠缺等等,这些都已经成为了制约湛江市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向低碳经济可持续健康转型的重要因素。

3.湛江市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对策

3.1把低碳环保纳入滨海体育旅游整体产业链的考核指标

在湛江市经营规划滨海体育旅游整体产业链过程中,要注重低碳环保指标的考核,可持续健康地开发海洋资源,制定政策杜绝海洋环境污染。在滨海体育旅游经济中推进节能环保低碳生态工程建设。把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努力促进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向“低排放、低耗能、低污染” 的低碳经济方向发展。

3.2扶持私营企业从事低碳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开发

首先,争取将私营企业从事低碳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框架,从而得到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战略性资源和政策支持。其次,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对符合低碳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市场准入条件和信贷原则的私营滨海体育旅游企业和体育旅游项目,要加大多种形式的融资贷款支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符合条件的低碳滨海体育旅游私营企业应享受中小企业贷款优惠政策,并在税收方面予以照顾。

3.3探索倡导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经营模式

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应倡导转变传统旅游出行模式,鼓励游客通过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或步行等低碳或无碳方式出游;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应加强体育旅游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形成体育旅游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应建立相应的制度和加大低碳生态体育旅游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倡导游客绿色消费理念,提高旅游者文明健康的低碳生态消费意识和修养,促使旅游者将低碳生态环保视为一种义务和自觉的行为规范。

3.4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必需整体产业链向低碳经济转型

滨海体育旅游产业主要以滨海体育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滨海体育旅游设施为基础,通过提供滨海体育旅游服务满足滨海体育旅游消费者各种需求的综合性产业。在滨海体育旅游过程中,主要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服务,因而滨海体育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极高。每一项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每一个滨海体育旅游项目的建成,都会带动许多相关联产业的发展。与滨海体育旅游产业相关的产业主要指为滨海体育旅游产业提供原材料服务等方面的上游产业和辅助产业;也包括与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共享某些服务技术,共享某些运营渠道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如交通业、餐饮住宿业、大众娱乐业、商品零售业、联系通讯业等。以上这些行业均与碳消耗紧密相连,有大量温室气体排出,有的行业甚至高耗能非常大。因此,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向低碳经济转型必需考虑到滨海体育旅游产业本身及其相关联的整体产业链。

3.5打造低碳滨海体育旅游全社会广泛共识理念

从旅游者角度看,要采取宣传、教育、奖励等措施,提高滨海体育旅游者健康文明的低碳环保观念,使旅游者普遍接受低碳滨海体育旅游理念。使“低碳滨海体育旅游观念”与“传统滨海体育旅游享乐”由传统的冲突性变为现代融合性。使滨海体育旅游在很多旅游者眼里,既是一种优越的休闲体验享受,随心所欲的、心安理得的消费和放松,同时又是一种减少污染浪费、要求环保、要求自律、要求低碳的生活方式。最终改变很多旅游者感觉低碳滨海体育旅游是一种压力,是一种束缚的错误理念。再有就是要通过政策、法律等文件,促使某些滨海体育旅游管理部门和传统滨海体育旅游产业经营者,改变想通过滨海体育旅游产业获得高速的体现“所谓政府政绩”的GDP增长的思想和不顾滨海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盲目片面追求经济高利润等急功近利的市场开发经营思想。使湛江市发展低碳滨海体育旅游的理念得到全社会广泛共识。

3.6培养滨海体育旅游产业链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随着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快速发展,对整个滨海体育旅游产业体系中懂得低碳经济的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长。整个滨海体育旅游产业链低碳经济的经营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的竞争集中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为此,要整合滨海体育旅游产业体系的教育资源,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大力发展体育旅游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旅游教育水平。建立和完善体育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培养滨海体育旅游产业体系中低碳经济的经营管理人才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陈瑜文,广东省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15).

[2]陈瑜文,试论湛江市滨海体育旅游产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必要性[J].运动精品,(学术版),2013(12).

篇7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 经济转型 旅游业

据统计,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约占全国城市总量的18%,总人口1.54亿人。目前,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已进入“老年期”,440座矿山即将关闭,诸多工矿城市面临资源衰竭。近年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紧迫问题。因此,国家把大力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

江西萍乡地处湘赣边界,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我国老工矿城市之一,迄今有百余年煤炭开采历史。全市累计探明煤炭资源总量7.52亿吨,可开采量为4.01亿吨。但是百余年的不断开采使萍乡市煤炭资源不断衰减,剩余可开采储量只有1.2亿吨,且近四成为劣质煤,开采成本成倍增长。按现有生产能力开采,江西萍乡在10年之内将因煤炭资源的枯竭而造成大批矿井报废或关闭,其煤矿数量已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116家急剧衰退到2007年的132家,原煤开采量由历史最高点1994年的1600万吨下降到了2007年的995万吨。资源日趋衰竭带来的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长期以来,萍乡经济、财政严重依赖煤炭产业,第一产业、加工业、服务业较为脆弱,接续替代产业尚未形成。由于煤炭资源枯竭,萍乡煤矿企业普遍进入衰退期,生产经营困难,大批工人下岗失业,由此带来的再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层出不穷。此外,地面塌陷、酸雨、水流污染等环境问题也成为困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确定江西省萍乡市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旅游产业在城市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及其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外通常集中讨论的是有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相关办法,国内主要讨论的则是解决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通常是地区经济支柱产业由工矿业向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旅游业转变。作为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萍乡传统工矿业所发挥的经济效能日渐衰减,经济转型势在必然。旅游业等新型产业的发展将为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在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环境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合理引导还能起到保护和充分利用资源与环境的功效。因此,旅游业能够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绿色通道。萍乡市拥有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系列红色遗址、工矿遗址、武功山、杨岐山、孽龙洞等丰富的高品位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拥有独特的后发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对调整地区经济结构、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都将起到积极作用。把旅游业作为萍乡市新兴重点产业之一,并逐步发展成为煤炭产业的接续替代产业,使之成为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旅游部门应积极主动融入地区经济转型进程,一方面顺应形势,抓住机遇大力完成原有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在有重点、分梯次地开发绿色、红色、古色等各类旅游资源,同时注重对工矿业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利用,实现旅游业发展与地区经济转型的无缝对接。

旅游业主导下的城市经济转型思路

(一)城市功能定位调整

作为资源型城市,江西萍乡长期以来对煤炭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目前煤炭资源日益衰竭,萍乡市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矿业、矿产、矿城、矿工”四大问题,其中矿业、矿产是经济问题,矿城、矿工是社会问题。萍乡市经济转型应以经济转型为根本,以社会转型、文化转型为基础,既要加快发展,又要治理污染;既要发扬传统,又要开拓创新;既要关注发展速度,又要关注发展质量;既要经济效益,更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应属于限制发展序列,污染少、就业容量大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应大力加以发展,其中旅游业便是重中之重。

(二)区域发展方向转型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实际上是对资源的再认识过程,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样是一个资源再认识过程。发展地区经济过程中,从单一依赖矿产资源到将目光投向前景更为广阔的旅游资源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再认识过程。原先具备单一生产功能的矿山、矿井、工矿企业可以进一步赋予其完善的旅游功能;进一步重视地区绿色、红色、古色各类旅游资源的深度发掘,使其由资源向产品转化。旅游产业替代煤炭产业,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不仅在于正确认识到资源的旅游价值,更在于旅游产品、经营手段以及服务理念的创新。

(三)旅游产业素质提升

江西萍乡旅游产业长期处于经济发展序列中的从属地位,制约了其快速健康发展,旅游产品老套、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建设滞后等问题使旅游产业功能的发挥受到较大限制。目前应以国家大力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为契机,调整萍乡市旅游产业发展思路,确立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地位,加大各类旅游资源的发掘和开发力度,以“武功山高山草原观光、安源红色工矿旅游、羊狮幕温泉休闲度假、杨岐山禅宗文化体悟、石洞口民俗风情体验”等项目为重点,推动观光型旅游产品向参与体验式旅游产品升级,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抓好内部建设的同时,应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力度,依托长株潭城市集群、大武汉都市圈、海西经济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大力开拓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重要旅游客源地以及海外旅游市场。

转型中的萍乡市旅游业发展战略

(一)产品开发:红绿并举战略

旅游产品开发一方面应顺应市场需求趋势,另一方面则应依托地区优势资源基础。江西萍乡旅游资源较为多样,其中以安源、武功山为代表的“红”、“绿”资源最具特色。因此,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应实施红绿并举战略,以武功山、安源为两大核心辐射带动地区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到主打产品特色鲜明,辅助产品品种齐全。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其体验功能设计,适应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对旅游产品提出更高要求。

(二)区域合作:湘赣互动战略

区域旅游合作能够促进区域内和跨区域的旅游资源、产品和客源市场的有机整合,可以通过联合营销、线路组合等手段建立双赢互惠机制。江西萍乡是湘赣边界最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与湖南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脉相近,具有良好的区域旅游合作基础。两地应在旅游交通、产品开发、线路编排、市场营销等各方面协调一致,广泛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建立无障碍旅游通道。萍乡市又是引领赣西与湘东、江西与湖南旅游产业互动的节点城市,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实施湘赣互动区域旅游合作战略。

(三)市场开拓:纵横四方战略

目前,萍乡市旅游市场组成相对单一,主要客源来自湖南和江西两地,市场总量有限,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应进一步拓展核心市场、做强基础市场、争取机会市场和开拓特色市场。为进一步开拓旅游客源市场,萍乡应积极向外围拓展,实施纵横四方战略,即向东大力经营“长三角”,向西逐步挖掘“云贵川”;向南深度开发“珠三角”,向北适度发展“京津塘”。对各细分市场都应制定相应的具体市场开发策略,对产品进行不同层次的组合,根据各地市场特征抓住不同侧重点开展市场营销。

实现萍乡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路径

(一)提升旅游整体形象

鲜明的旅游形象具有强大的客源招徕力,在旅游市场营销工作中效果显著。《萍乡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其旅游主题形象为“百年中国见证,云中绿色家园”。这一形象很好地体现了江西萍乡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符合旅游形象设计的要求。但萍乡市旅游形象目前尚未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主要是营销经费投入少、宣传形式单一、配套建设未跟上等问题所造成的。因此,要加大旅游形象营销力度,一方面加大营销经费投入,实施立体化旅游形象营销策略;另一方面统一协调内部建设,景区、饭店、交通,乃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都应服务于树立统一的、鲜明的旅游形象。

(二)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旅游资源要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必须首先形成类型丰富、结构合理、符合市场需求特征的旅游产品。江西萍乡旅游产品结构目前相对较为单一,以观光产品为主,表现形式也以静态为主,较为单一。当前,旅游市场需求正朝多元化、体验化、休闲化方向发展,萍乡市应依托武功山、杨岐山、安源路矿和特色农业等优势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知识度假、温泉养生、文化体验、生态休闲等专项旅游产品,并着力丰富产品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内在品质,为旅游者创造独特的旅游经历和较高的旅游体验价值。

(三)推进休闲产业发展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休假制度的完善和旅游者的日益成熟,我国也正在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休闲市场需求日趋旺盛。因此,江西萍乡旅游业要顺应现代经济发展大趋势,加紧发展休闲经济,大力发展以观光休闲、度假休闲、商务休闲、运动休闲、文化休闲和美食品赏等为主要内容的休闲产业,制定主城区娱乐休闲业发展专项规划,合理布局娱乐休闲特色街区,丰富旅游者的文化娱乐生活,将萍乡打造成为湘赣边界的休闲度假中心。

(四)打造一批重点项目

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一批重点项目作支撑,以项目为抓手,进而带动旅游业全面协调发展。重点项目安排一方面要考虑资源基础和区位条件,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充分发挥其在地区旅游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目前,武功山、安源、杨岐山、羊狮幕、石洞口等地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高起点、高标准重点建设,可使之成为未来萍乡市旅游业发展的支撑景区。在旅游项目开发与建设上实施“三大工程”,即重点转型提升工程、创意建设工程和资源主体工程,分别规划设计系列开发基础好、市场前景广阔的旅游项目,以持续带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五)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江西萍乡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要凸显旅游业在地区经济转型中的地位与作用,则必须大力推进旅游区一体化建设,重点加快旅游公路、道路交通标志、旅游景区标识系统建设,根据需要新建或扩建景区停车场,完善连通景区的客运系统。要抓住国家大力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契机,科学规划,争取国家投入与地方投入相结合,完善各项旅游基础设施。为提升地区旅游业综合接待能力,旅游饭店、餐馆和旅游购物、娱乐设施建设也应同步配套发展,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旅游接待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篇8

 

中高职课程衔接一直是中高职衔接的重点和难点。之所以是难点,是因为影响课程衔接的内外因素较多,学者徐国庆[1]认为必须重新规划课程体系,才能保证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但在现有体制下,重新规划的可能性需要推敲,成功的范例少之又少。我们从2012年开展三二分段对接试点,我们对影响课程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评价方式等几大内在因素进行研究,初步摸索出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内在逻辑和衔接路径。

 

1.培养目标选定层次范围纵横式

 

培养目标具有区分教育类型的特征,因此它成为影响课程衔接的首要因素。我们先后召开旅游协会、企业、中高职教师、中高职毕业生、家长等利益相关者座谈会与反馈会,参考了近年MYCOS提供的我校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在旅行社导游、景区景点定点导游、旅行社涉外导游、领队、旅行社计调、外联、高尔夫球会、高级会所等岗位群中,确定中职培养旅行社初级导游,主要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导游所需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能够考取导游资格证书,具备一定导游生活服务和讲解服务技能;高职培养导游骨干和计调管理人才,相较于中职学生,具有良好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好的应变力、沟通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熟练掌握导游带团技能,具备旅行社计调控团能力。

 

此种衔接符合层次范围横纵延伸扩展式[2],从工作范围上,高职拓展了计调管理岗位;在层次上,高职在导游技能上突出心智的培养,提升了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迁移能力;在素质上强化了人文和心理素质,这为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定位提供了清晰的指引,也很好地诠释了中高职的特点和差异。

 

2.绘制中高职能力等级雷达图

 

中高职人才培养通常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目前,导游员资格制度存在一定的设计缺陷,职业能力等级区分比较模糊。本文运用雷达图示法,通过在同一坐标系内展示多指标的比较,对中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进行细化分析,将模糊的能力概念转化为清晰的图示。从图1可知,高职生具备较高的团队操作、景点讲解、旅行社操作、处理投诉和应变、线路设计、产品营销等专业能力,其中团队操作、景点讲解能力超过80分,雷达图呈现较均衡、饱满的六角形。中职生专业能力图形呈现为失衡的四边形,与高职生相比,仅仅具备初浅的团队操作、景点讲解、旅行社操作、处理投诉和应变能力,其中团队操作、景点讲解仅为及格水平,旅行社操作、处理投诉和应变则略有涉及;其次,线路设计、产品营销缺项;从图2可知,高职生的方法能力图像呈现不均衡的五角形,并且等级未突破80分,中职生方法能力图形为不规则三角形,等级低,缺项多。从图3可知,雷达图显示为两个比较均衡的六角形,说明中高职生均需具备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诚实守信、服务意识、吃苦耐劳、安全意识六大社会能力,这是旅游行业的要求,但因中职生年龄偏小,社会化程度不高,因此,社会能力等级偏低。综上所述,专业能力方面,高职学生更加全面,能力水平更高;方法能力方面,高职更胜一筹,但方法能力的提升,需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需要人生历练和工作实践;社会能力体现了行业的要求,高职生心智比较成熟,更具备面客服务需要的高素质。

 

3.设计一体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课程体系设计应该遵循职业能力发展的逻辑[3]。目前,我们对现有的中高职课程进行了优化调整,统一设置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能力拓展、职业综合实践与资格证书四个模块(因公共课学校统一调整,此文不做说明)四个模块层次分明,形成梯度,课程和职业资格考证有效衔接。(见表1)

 

“职业基本能力”模块中职主要完成导游证书课程的学习,以考取导游证书为主;针对升入高职的中职学生完成了一年的顶岗实践,我们主要安排管理类课程,以提升学生管理水平。我们将中职5门课程整合为2门核心课程“旅游文化认知”和“导游业务”,继续强化学生的带团能力,兼顾考证需要;高职的综合实践则安排校外二日游实训和旅行社的计调实训;中职顶岗实习时间为一年,首选珠海本地旅行社,实习岗位主要是地陪导游;高职顶岗时间为半年,实习企业扩展到珠海、广州、深圳的大型国际旅行社,实习岗位为全陪导游、海外领队、计调轮岗实训,强化带团实践和计调实践;资格证书要求中职学生考取导游员资格证,高职必须考取导游员资格证书和计调证书双证。

 

4.辨别同异,分类衔接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衔接必须基于目标定位和能力等级结构,同时必须遵循课程理论和认知心理规律。如“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等4门证书课程,我们采用合并课程,调整考核目标和课程教学的方式,对此类内容进行异构;同类异质是指“旅游英语”、“旅游心理学”等5门课程,此类课程关乎职业素质养成,语言技能强化;异类同质是课程名称有差异,所处课程模块不同,但课程内容有交叉,如“旅游服务礼仪”等6门课程,对以上两类,需要持续强化,由量变达到质变的课程内容,我们进行分段设计,删掉冗余部分;异类异质是指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设置的完全不同的课程内容,如“计调操作”、“旅游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操作”等18门课程,最能体现中高职的层次特点和课程高度。

 

以旅游管理专业的考证课程“导游业务”为例,中职将该课放在“职业基本能力”模块,主要以考证为主,但中职生实际通过考证达标的不到30%,因此,在高职阶段,首先,我们将该课与“模拟导游”合并,将导游员考证与导游带团实操结合起来;其次,针对中职生经过一年实习,比较熟悉带团操作流程,但欠缺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不强的问题,我们采用项目+案例教学法,将“导游业务”整合为餐饮服务、住店服务、旅行服务、游览服务、购物服务、娱乐服务6个单项实训项目、1个综合实训共7个学习情境。单项实践项目又包含中高等级的2个小任务,主要学习妥善解决游客的个别需要,提供灵活的订制服务,掌握旅游接待中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为客人提供惊喜服务。每个小任务以国家质量标准为指引,以工作流程为主线,模拟导游之间,导游与旅行社之间,导游与客人的互动,掌握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服务的区别,掌握长线、短线团的带团要点。综合技能训练则要求学生整合“全国导游基础”、“广东导游基础”、“中国旅游地理”知识,自设线路-自导自游-总结反思,将导游业务知识、导游职业素养、导游带团技能融合在一起。

 

5.小结

 

基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特殊性,中高职衔接培养目标呈现层次范围纵横式的特点,本文首次用图表的形式清晰地表达出来。在职业资格制度尚不健全的时候,本文通过雷达图示法,清晰展示了中高职人才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比较图谱,找到了课程体系衔接的内在逻辑。按照内在逻辑,我们确定了中职重点突破导游服务技能,加强文化知识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高职以管理课程为主,重点强化导游服务与计调管理两大能力。课程内容衔接是课程衔接的核心部分,我们首次梳理现有的中高职课程,将课程分为同类同质、同类异质、异类同质、异类异质四类,并以核心课程的“导游业务”为例,具体展示中高职课程内容衔接方式及技术路径。

篇9

高职学院的实训类课程设计,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特征,实训也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重中之重。高职学院办学的目标是大力推进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近几年信息化的蓬勃发展,也让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尤其是高职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凸显出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比如:学生缺乏服务意识、职业素养不能胜任等。总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落后的实际操作训练条件下,学生很难模拟出真实的实训场景,因此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训,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的现象屡次出现。为了有效 解决此类问题,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实训类课程教学设计研究,则被提上议程。

一、信息化教学与翻转课堂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分析

信息化教学,顾名思义指的是基于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诸如: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QQ群等为载体,尽可能的调动教学媒体,提前备课,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目的。

信息化的发展,网络随处可见,传统的教学环境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教学的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渐替代传统的传授方式。我们知道,信息化教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信息丰富;信息量大;有利于因材施教;能培养学生协作式学习。

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的初衷在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意识,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如今的教学课堂不再是简单的讲课、授课,而是让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帮助者。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作业。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后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旅游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视频,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通过网络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得学生学习的相关环节能够得到实证性的资料,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

(三)基于信息化的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在国内逐渐盛行开来,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被颠覆。信息化说的是一种教学环境,而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两者的有效结合,能够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信息化为翻转课堂提供了优越的教学环境,起到了支撑作用。而翻转课堂是对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一种回馈,达到教学的初衷。基于信息化的翻转课堂,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借助信息化技术,将教学知识传授,让学生学有所长。极大地丰富了实训教学效率,让信息化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利用与整合。也能较好的改变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能动性差的现状。

(四)基于信息化翻转课堂的价值

1.有利于去除实训课程的枯燥乏味。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程,少则一周,多则2-3周,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厌倦。因此翻转课堂能有效的去除实训课程的乏味,教师在实训的过程中,不定时的一些教学视频、微课等,通过留言板或者评论区与学生互动交流,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2.有利于重构师生的和谐关系。实训课程的设计,加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通过信息化载体的运用,学生能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也让本就紧张的师生关系得到有效缓解,学生不再对学习产生倦怠。在此过程中教师随时捕捉各小组的探究动态并及时给予指导。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逐渐成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亲切伙伴,有利于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实训教学设计是高职学院重要的课程体系,也关系到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因此翻转课堂的实施具有长远的意义。

二、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

(一)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

学习是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需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对老师来说,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与学生能及时沟通指导。

为了满足学生和老师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高职学院应进行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该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学生学号和自己设置的密码登陆并进行自主性学习,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师账号登陆,将需教授的课程相关资料、课件等进行上传,以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与学生通过相互留言的方进行沟通交流。比如:课堂派网络APP平台,能让教师快速作业、在线批阅等。并且该网络教学平台从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课程训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等多方面进行了实训课程设置。具有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方法、教学的课件、教材等方面,也可以实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与老师也可以实现面对面互动等功能。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搭建

由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软件――微信,已经成为个人或组织的全新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由于其功能强大、交互性能优越,不受图片、语音、视频等大容量信息的限制,已经在学生群体中推广。

高职院校学生人手一部手机,微信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W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看微信、聊微信,每天刷朋友圈、看公众号,成为高职学生的一道“家常菜”。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目前将Wifi覆盖全院,随时随地能接触到网络,而且Wifi账号及密码是学生的学号,因此学生可以随时在线观看教学视频以及与教师互动,增强了学生移动学习的习惯。

微信公众号最大的优点是注重与关注者的交流,在公众号上面,教师可以教学的目标、课程的疑难点,让学生在平时看微信的过程中,已经潜移默化的接受到了课堂知识,最后教师在微信平台上检测小试卷,加入一些动态的图片、视频,学生随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三)模拟教学软件的引入

面κ笛悼纬痰难习,网络平台的构建是不能实现学生与教师进行实体训练的需求。但对于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的要求,则存在实验器材短缺,时间紧张,教师与学生沟通不便等问题。为了避免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困难,高职学院应引入模拟教学软件。比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教学软件可以模拟酒店的实际环境,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操控,按照步骤进行相关的服务对接以及实践知识的学习。这样既可以实现学生随时登录实训,也可以有效规避实训场地限制等现象。并且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对实训课程的兴趣。对于老师来说,仿真软件则在教学过程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实现了教师与学生进行及时交流,大大的提高了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实训类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前充分准备、整理

对于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则存在大量的实训资源,比如:教师实训内容、实训的要求、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指导教师还会有一些网络课程教学地址等,对于这些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群共享、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等形式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让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不限时间和地点进行观看。同时学生为了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如何,可以进入闯关试题进行试题测验或作业,遇到不懂的可以在网上给老师留言进行交流。

(二)课上积极组织、引导

从教师的角度,实训课程需要提出一些有创新意义的观点;从学生的角度,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提供的简短视频,提出一些问题,真正实现教学知识的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对于实训课程活动,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增加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性,现阶段出现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发表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观点,让老师进行一定的知识补充,这样可以实现老师和学生进行零距离的交流,教师也可以及时的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惑,为学生在遇到疑惑时互相交流提供网络社交媒体。对于实训课程,学生则需要自己利用在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验操作和模拟仿真实验训练,课堂上的活动则实现了教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三)课后及时巩固、消化

学生在进行某课程的自主学习和教师教授的过程后,为了让自己能够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课后巩固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则需要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课程复习,需要做一些课后习题,对老师的教学课件及时进行整理。

实训课程的内容较多,为了实现对知识的巩固,更好的了解、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技能,增加学生对实训过程的熟练度,则需要学生自己在课后对实训课程进行及时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学生也需要及时的完成教师安排的课后习题训练,在完成习题过程中的问题,则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采用文字和语音、视频留言的方式及时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

篇10

我国的现代旅游经济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走上了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也成为了国家大力推动和发展的服务性支柱产业。从始至今,我国的现代旅游经济的管理,都是在积极地寻求、借鉴、吸取欧美日先进旅游经济管理学的科学经验、运作模式、市场操作和工商企业管理,并结合我国的旅游资源、人文文化和民族特色来提高旅游服务产业的品牌质量和旅游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旅游经济管理就是国家为发展旅游经济产业,有序地、引导性地、宏观地进行有计划、有系统、有法规、有调节和有监督的规范适法的管理活动。它具有多层级管理、多构成管理以及多方面管理的内容,始终贯穿于现代旅游经济活动的管理事业中。通过对旅游产业经济的过程管理,发展壮大国家第三产业的旅游经济规模、完善民生民计、提高民众幸福指数、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其中通过确立国家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建立旅游经济产业管理体系,完善旅游经济事业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制定旅游事业发展计划以及完备旅游事业发展的预测、决策和监督职能等方式,达到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绿色环保的国家战略发展大计。

国家旅游管理机关和地方政府管理部门,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我国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定并规划现代旅游经济的总体目标,运用宏观旅游经济产业调控、组织发展旅游经济产业规划、协调并监督旅游经济产业运营、服务旅游经济产业社会职能等方式,统一规划、组织引导现代旅游经济发展中旅游消费群体、旅游企业、国家、地方旅游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现代旅游经济的调控运营与协调发展,提高现代旅游经济的规模效益、服务社会和谐发展效益和生态环保的绿色效益,促进整个旅游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现代旅游经济管理的发展战略

1.现代旅游经济管理的专业化产业战略专业化产业战略是通过政策导向、法律规章、金融运作和组织扶植等方式,引导和培育从事符合自身资源条件的专业产业与产业资本相结合,创造出在旅游经济领域的专业化产业,利用其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使其不断地做大做强,蓬勃发展,形成整个现代旅游经济的规模,支持国民生产总值GDP的稳定和提高。专业化产业经营的战略优势就是:整合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传承,集中各种专业资源致力于最优势的业务领域,从而开发和培育出优质的现代旅游经济实体和品牌。例如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倾力打造的大型水上实景歌舞《长恨歌》,就是利用了华清池这个不可再生的文化历史资源,集中各种专业力量,成功开发的一个集文化与历史于一体的优质品牌项目,通过几年的不断打磨,实景歌舞《长恨歌》不仅是陕西旅游集团的一张耀眼名片,更成为国内乃至走向国际的一个金字招牌,这可以说是我们在不断探索中打造出的将历史与文化有机结合的一个优质旅游项目品牌。

2.现代旅游经济管理的集团化规模战略作为国家第三支柱产业的现代旅游经济管理的集团化,是通过产业规模的集聚形式,依靠产业资源、产业资本的合力,使得产业规模化经营,逐步建成集体化管理战略联盟,构建现代旅游经济的战略航母。通过产业集聚的集体化规模经营,调整、提高旅游经济的规模体量,更好地服务民生大计,使产业经济规模的特性与生产、消费高度一致,从而提升国家、地区旅游经济的规模和质量,促进现代旅游经济的长足发展。现代旅游经济管理的集团化规模发展,随着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旅游经济产业通过提升、整合和集聚必将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一体化态势,实现合纵连横的资源整合和跨区域旅游经济规模的战略发展。3.现代旅游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经营战略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现代旅游经济与以互联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结合,发展现代旅游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经营战略,是未来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