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体现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文化差异体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前言
翻译的过程就是将两种不同的语言活动的言语产物进行转换的过程。由于语言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不尽相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就要尽量克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困境,这也就对译者的文化素养有了较高的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译者对于所翻译语言的文化了解不深入就无法真正的了解这门语言,会造成原文与译文的割裂。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通过了解不同语言背后的社会现实和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跨越文化的鸿沟,准确的表达出原作的含义。在中英文的翻译过程中,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地理、历史、社会风俗、、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对于中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也就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人员的基本要求。本文结合翻译中的实例,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此为翻译过程中“信达雅”基本原则的实现提供一些参考。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从整体来说,中西方文化差异非常大,在很多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表现。具体来说,在翻译过程中,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体现:
(一)中西方地理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中西方在地里环境方面有较大差异,这种地理差异导致语言上地理文化的差异。具体来说,我国处于北半球,是季风气候明显的国家,受海洋和陆地气压的影响,在我国春天的季风从东面或东南面来,而秋天的季风则是从西面或西南面来。因此,在我国文化中经常用东风比喻春天、温暖,而用西方比喻寒冷、秋季、萧飒。如李白的《落日忆山中》中“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是将东风与春天、温暖联系在一起。而刘禹锡《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则很好地体现了西风在中国文化中的意境。但是,西方由于处于南半球,气候与我国不同,在西方国家,西风带来春天,而东风则带来寒冷。因此在翻译中若是简单的将古诗中的“东风”、“西风”进行直译就会为西方人带来困扰,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非常注意这一点。如上文中的诗句,如果直接将东风翻译为“east wind”则无法体现出原文的含义,不如将其译为“spring breeze”或“vernal wind”较好。而且,由于我国是大陆性气候,而西方国家是海洋性气候,因此在对山、水等词语的地理文化含义方面有较大不同。举例来说,在中文中挥金如土一词经常在英文中被翻译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这其中“water”与“土”这两词的应用就反应出地理文化差异在语言翻译中的不同。
(二)中西方历史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在中西方历史文化差异方面,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经过长时间的封建统治后形成了独有的儒家文化和家天下思想。而且我国古代饱经战乱和朝代更迭,对于民族和历史有独特的身后认同感。而西方历史文化与我国历史文化产生背景并不相同,封建政权在西方统治时间和统治程度都远不及我国,因此,这种历史文化的差异也在翻译中有所体现。在我国“千金一笑”、“烽火连天”、黔驴技穷”语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如果简单翻译的话很难让西方人理解其中的含义,而西方一些短语如“Greek gift”若直接翻译成“希腊人的礼物”恐怕很多中国人都无法理解,但是若联系这个短语的历史背景,即希腊人利用特洛伊木马攻破了敌人的城池,则能够帮助理解这个短语。在历史背景差异下,很多中国历史成语或短语是无法直接翻译出来的,很多词语都是通过拼音和英文相结合进行翻译,这就需要对这些词语进行专门的解释以方便英文读者理解。
(三)中西方社会风俗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由于历史文化不同、社会环境不同,中西方文化在社会风俗方面也由很大差异。举例来说,我国古代对于宗亲伦理的要求非常严格,这在我国语言上也有很深地体现,而西方对于宗亲的区分较我国相比则比较简单。如“aunt”一词在西方可以代指姑姑、姨母、舅母、婶娘、伯母等多种中国宗亲伦理关系,而相对应的“uncle”一词也可以代指我国叔叔、伯父、姨夫、姑父等不同的关系。因此在这种词语的翻译中,译者要充分了解上下文的内容,才能准确地将这些词语与我国的宗亲关系相对应进行翻译。而我国的“吃”文化也与西方有较大不同,如“吃瘪”、“吃亏”、“吃醋”、“吃鸭蛋”等等,这些词语在翻译时要考虑词语背后的含义,通常都是将词语背后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翻译,如“吃醋”就可以翻译成“be jealous”(嫉妒),这样翻译能够保持原有词语的基本含义,达到翻译的目的。
(四)中西方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中西方两种不同的也决定了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巨大差异。我国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儒释道相结合的独特,而英美等国人则以基督教为主要,因此宗教文化不同造成的语言差异也是翻译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如中文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阿弥陀佛”则可以翻译为“god bless you”或“god bless my soul”等形式。在我国“龙”是一种民族图腾,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喜爱,而西方则认为“龙”是邪恶的化身,代表奸邪和恐怖,因此在对“龙”进行翻译时就需要注意中西方这种不同理解下带来的语言差异。这些都是在翻译中的体现。
(五)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从整体上来说,中国人的思维是偏概况、使用和综合的,经常从整体和集体进行考虑,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比较偏向个体或独立,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反应在语言中就形成了词语使用的不同。如汉语中常赋予一个词多种含义和用法,如“说”,可以组成“说话”、“说三道四”、“说清”、“说情”等不同词语,而这些词语中“说”的含义都是在用话表达意思这个基本含义上发展而来的,而在英文中“说”可以分为“speak”、“tell”、“say”等多个词语,每一个词语都有不同的使用情景,这中语言表达就较为准确。此外,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还体现在对名字、地址等翻译上面。
三、结语
对于译者来说,理想的翻译是“信达雅”。通过对不同语言进行深入了解,在保留原文的含义和形式的基础上,结合不同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原作进行分析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进行本土化翻译。而译作的本土化即便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原作,也便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理解和交流。译者也只有在深入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前提下,结合本文化实际,才能翻译出优秀的作品,实现语言交流的目的。(作者单位: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肖琳.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5).
篇2
关键词:文化差异 电影片名 翻译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视觉、听觉于一身,融文学、戏剧、摄影为一体,它是艺术创作与商业运转的有机结合”。电影可以展现各国的文化与生活,像一座架起世界文化的桥梁。在全球化语境的今天,对电影的欣赏也日益成为一种传播范围广泛、渗透能力超强的跨文化交流现象。因此,对电影片名的翻译可说是一项繁冗而艰难的工作。我们需要通过研究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使电影片名的翻译“做到突显内容,传达主题信息,确立全片感情基调,提供审美愉悦,吸引观众,增加票房,让电影译名在译入语国家观众中产生与原片名在源语国家观众中大致相同的效果。”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文化(culture)是指生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跟自身生活相关的知识或经验,是其适应自然或周围环境的体现,是其认识自身与其他生物的体现,大致上可以用一个民族的生活形式来指称它的文化。在文化的生产和理解过程当中,人们往往会通过自己的文化来审视他国的文化,并且运用自己文化的特点来解释其他文化。放到电影欣赏的背景下来看,观众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观众本身所具有的文化背景必定会参与到电影的意义建构当中去。
(一)思维方式方面
西方人注重思辨,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中国人注重直观、整体、经验。从古希腊时代至今,逻辑思维和实证分析一直都是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与之相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基于事实,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加以识别、理解和进行整体判断。
(二)价值取向方面
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中国人注重群体、社会、和谐。西方人的价值观认为个人是人类社会的基点,有个人才有社会整体,个人应高于社会整体。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意识很强。与此相对,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忍”、“让”,群体意识、社会意识占首位,认为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个人才能得到最大利益。
(三)伦理道德方面
西方人注重创新发展,张扬荣誉;中国人注重谦虚谨慎,不偏不倚。西方人崇尚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成就而自豪,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家庭观念比较淡漠。与此相对,中国文化主张个人在取得成就时不宜炫耀,反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人际关系上,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求人们不偏不倚,凡事要权衡左右。对待家庭,亲情关系最重要,家庭成员要互相依赖,互相帮助。
(四)行为规范方面
西方人重利、重法;中国人重义、重情。由于西方社会强调以个人权利为基准,以追求私利为目标,法律就成为解决一切矛盾的基准。与此相对,中国人由于受到传统义利思想的影响,重义轻利、重情轻法,自古以来主要靠道义约束人们的行为和维系社会,因此人们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正是由于中西方文明建立在自成体系的迥然各异的文化背景上,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就表现出各自独树一帜的风格。从中西方的电影便可探究到双方在文化内涵、民族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一)英文电影汉译时的文化体现
虽然随着时代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偏好英文原声电影,不过在新片宣传造势期,影片的中文译名还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能否把观众吸引进电影院以增加票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汉译后的名字。
首先,中国的电影片名多采用成语或四字短语。四字词组是人们长期社会文化生活的积累,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兼具短小精悍却意味深长的鲜明特点,言简意赅却朗朗上口的修辞效果。因而将一些英文电影片名译为四字词组不仅能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更容易得到中国观众的认同。以一些经典的英文电影片名为例,Bathing Beauty译为《出水芙蓉》,The Italian Job译为《偷天换日》,Catch me if you can译为《逍遥法外》, The Age of Innocence译为《纯真年代》等。从最近上映的新片也可以稍窥一二,如Escape Plan译为《金蝉脱壳》,China Heavyweight译为《千锤百炼》,The Last Stand译为《背水一战》等。这些译名简洁流畅、雅俗共赏,利于其在中国的宣传。
另外,中国的电影片名较富有诗意。那么,西方电影进入中国市场后其片名的翻译也应该考虑它的艺术性和象征性。以Lolita这部电影为例,它有两个译名,一是直接音译过来的《洛丽塔》,二是意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这里译名二中包含了一个中国的典故,诗人坡取笑8O岁的老友纳了18岁小妾的诗句,老友年老发白喻为“梨花”,18岁的新娘正当红颜喻为“海棠”,意在讽刺老友老牛吃嫩草的行为。而影片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爱上l2岁养女的故事,译名二的意境恰恰符合Lolita影片的内容,同时又采用了中国观众十分熟悉的诗句。两相比较,观众能够从后一译名中对影片内容窥见一斑。
(二)中文电影英译时的文化体现
从1987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Hong Gao Liang)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以来,中文电影逐渐走向国际舞台,其中不乏获得巨大成功的佼佼者,这就使得中华民族精美的传统文化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观众所赏识。但是,目前国内外电影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一部电影想要走出国门,在国外赢得票房,其宣传包装十分重要,电影片名的翻译就是重要一环,它对影片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首先,以西方文化为依托给出译名。例如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大话西游》系列。其一《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英译为Chinese Odyssey 1: pandora’s box。这个译名可以称得上是绝对的入乡随俗。Odyssey是古希腊著名史诗,相传为希腊盲诗人荷马作著,讲述的是希腊神话故事,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而中国的《西游记》本身也是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在电影中更是改编突出了一段爱情,所以翻译为Odyssey并非没有道理。但pandora’s box是代表灾难之源,电影里面的月光宝盒是否也是同一意思就很难定论了。其二《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英译为Chinese Odyssey 2: Cinderella。笔者个人认为影片中的紫霞本只是佛祖的一根灯芯,却修炼成了一位绝色美女,最后还拥有了爱情,这和灰姑娘的故事基调还是比较类似的。
另外,借鉴西方人熟悉的表达给出译名。例如《水浒传》英译为All Men Are Brothers: Blood Of The Leopard,这个翻译非常有阳刚味,就如当年的First Blood《第一滴血》的感觉。再如冯小刚导演的《甲方乙方》英译为Dream Factory,不仅西方人一看就明白,而且和影片内容也切实相关,它确实是实现了多少大款们奇怪希望的公司啊。
三、结语
英国著名的翻译大师泰特勒曾指出:“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使得译文语言所属国家的人们能够清醒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像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电影作为具有商业性质的一门艺术体裁,其片名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长期的研究实践发现,翻译电影片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只有真正理解影片所蕴含的文化,才能将电影的精华浓缩到短短的片名之中。总之,一个好的译名就像一件艺术品,不仅使影片充满神秘性与吸引力,而且能对影片起到很好的导视和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 Bassnett,Susan&Lefevere,Andre,eds.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London&New York:Pinter,1990.
[2] Nida,E.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3] 韩晓玲,张弘.电影欣赏与英语学习[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篇3
影视文化的题材多是来源于生活或是高于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所在地方的独特文化习俗,如:政治、军事、宗教、经济、农业、民族等。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与之相关的文化也不尽相同,且文化差异越来越明显。各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时有冲突、时有并存、时有相融。如何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并存与发展的背景下,把文化内涵丰富的西方电影名翻译成更加易于我国观众接受、喜爱的中文片名,还必须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翻译的误解、歧义、双关、笑话,导致影片的不成功。相反,只有在顾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和特点的基础上的翻译,才能确保翻译的质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思想观、道德观、生活观、价值观等方方面面。如,在价值观与道德标准方面的中西方差异。中国文化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以道德伦理为中心,价值观念中偏重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偏重集体的作用发挥,提倡个人谦虚谨慎,以“自我贬仰”为处世之道,反对过于自我表现;而西方文化则是充满强烈的个人主义精神(独立性与创造力),崇尚个人努力,不掩饰自信心、自豪感和荣誉感,崇拜英雄、强者,强调“个体”的作用和成就。这一点,在许多美国影片中都有反映,如:Hancock—《汉考克》、Superman—《超人》、Shane—《原野奇侠》等都是强调个体作用,歌颂英雄主义精神,在翻译时候要把握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和观众的思想观念,方能起到积极作用。在社会及家庭关系方面,西方的“个体性”文化特征,偏重机会均等,平等意识强,崇尚自主自强自立,长辈与晚辈平等,而中国则重视辈分,等级分明。
二、西方“电影名”汉译的原则
“归化”和“异化”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enuti)于20世纪90年代在《译者的隐形》(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归化(Domestica-tion)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达到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实现“文化对等”的目标,强调译语读者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异化(Foreignization)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源语言文化),打破目标语言常规,同时具有丰富目的语言文化的翻译方式,强调遵循源语言的表达方式,表达原文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归化”和“异化”可看作是“直译”和“意译”的延伸,但又有所区别。前者打破了“语言层面”因素的局限,翻译过程中,将视野拓展到文化、习俗、美学等方面,后者则是着重于“语言层面”处理的形式和意义。即“归化”和“异化”着重于文化层面的大语境下翻译的价值取向,而“直译和意译”着重于语言层面翻译的价值取向,对于电影名的翻译,有局限性。由此可以看出,在当今拥有多元文化的世界文化背景下,对于以多种文化为背景的西方影视作品,其电影名翻译的优劣,对于影片的吸引力及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有很大作用。此外,电影名的翻译还需遵循“目的原则”,这也是翻译目的论的首要原则。翻译目的论最早由德国的汉斯?弗米尔提出,是功能派理论翻译的重要内容,主张“目的法则”,即根据不同目的,其翻译策略也不同。电影名的翻译中,需要以观众效应为导向,以实现影片商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兼顾并尊重片商、观众、制片方(原作者)三方的利益,力求获得共识。
三、从西方电影名翻译的实例,看西方“电影名”汉译策略
(一)直译是电影名翻译中常见的策略之一。其翻译效果,简洁明了,能够体现出原电影名的特点,吻合原电影名的内容,保留其独创性。采用直译方式翻译的电影名,要求电影名能反映出影片的大致内容,同时还要和原英文片名相符,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如:APerfectWord—《完美的世界》、DawnRider—《黎明骑士》、WhenHarryMetSally—《当哈利碰上莎莉》、TheThreeStooges—《三个臭皮匠》、LightningStrikes—《闪电袭击》、BraveHeart—《勇敢的心》、Gladiator—《角斗士》、HurricaneStreet—《飓风街道》、Romeoand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BodyofLies—《谎言之躯》、SnakesonATrain—《毒蛇列车》、ThePearlHarbor—《珍珠港》、RainMan—《雨人》、TrueLies—《真实的谎言》等。(二)意译策略意译,指根据原文意义来翻译,而不是逐字逐句一对一的翻译。主要在源语言和目的语言存在较大文化差异,两种语言文化体系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应用,能达到体现特有文化特色、体现语言特征的目的。在西方电影名的翻译实践中,有时候由于原英文电影名用词及文化背景等种种原因,直译的方式不能较好表达出影片的内容,无法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甚至对影片的上映起到负面作用。这个时候,则可使用意译,即可把原英文电影名和影片内容相结合,超越字面的束缚,打破常规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翻译。如,大家耳熟能详的:GoneWiththeWind—《乱世佳人》、PrettyWoman—《风月俏佳人》、BraveHeart—《惊世未了缘)》、Next—《预见未来/先知先觉》、ReturntoMe—《爱归来》、SisterAct—《修女也疯狂》等。(三)音译策略音译,指根据读音来翻译,这种翻译方式简单、通俗、易于操作。翻译实践中,主要用于针对一些使用地名、专有名词等为电影名的翻译。如:Avatar—《阿凡达》、KingKong—《金刚》、Tess《苔丝》、HarryPotter—《哈利?波特》、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SoundofMusic—《音乐之声》、JaneEyre—《简?爱》、Aladdin—《阿拉丁》等。(四)增译策略增译,指根据英汉语言的不同思维模式、语言表达习惯、方式,翻译时采用巧妙增添词、短句或句子,以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翻译策略。在西方电影名翻译的时候,结合影片内容和中文表达习惯,适当增加词汇,利于电影名更加易于被接受和充满吸引力。如:Ghost—《人鬼情未了》、Hancock—《全民超人汉考克》、BrokenArrow—《断箭行动》、TheSleepingDictionary—《字典情人》、WaterWorld—《未来水世界》、TheNet—《网络惊魂》、Speed—《生死时速》等。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西方影视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迅速,在我国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面都极大提高和扩大,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也在不断进步和提升,其翻译法和策略也是灵活多样,如常用到:编译、换译、创新性翻译、补充翻译等策略。这些翻译策略,都为西方电影名的“成功”翻译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西方影视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当然,翻译对于译者的翻译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需要译者要与时俱进,积极钻研,探索更多更有效的翻译策略。
篇4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背景 大学生心理健康 影响要素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242-02
我国的改革开放及国际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多重机遇和挑战。作为成长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中的一代人,当他们面对这些难能可贵的机遇和选择时,特殊的文化背景,中西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及思维方式的碰撞和冲突,使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及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可以说,大学生是我国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文化群体,大学求学阶段他们所面对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的个人发展,对于我国整个社会及全民族的未来发展都将产生巨大影响。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多样的意识形态、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的并存,使当代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消极负面的心理状态。加之社会、家庭、就业、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往往让这个年轻的群体感到困惑迷茫,进而产生退缩及求稳的生存状态。
在当代现存的教育体制中,相对于专业知识层面上的侧重,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则少之又少。因此,当他们面对一些困难和挫折时,往往表现出人生无目标、生活无榜样、学习无兴趣,偏激者动辄走向极端。近年来,大学生中因精神和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校园自杀和伤人事件频繁出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得到了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其对于事物的观察和认知的角度和方法上,并且存在较大差异。西方文化从古希腊时代开始,经过文艺复兴,逐渐形成了从复杂到简单、由繁琐到单一的还原论视角。西方文化的思考方式认为,凡是复杂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可以通过化繁为简的手段将其简单化,繁杂的整体可以由其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加以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将符合逻辑的推理及论证应用到整个思维模式中去,遵循这样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西方的思维方式所注重的是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可靠的试验方法,通过反思、否定、求真来认识事物。这种否定的思维方式,从深层看充满了深刻的矛盾。在此之后相继出现的相对性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由于缺少稳定的中心价值导向,随着社会异化,文化断裂、物质丰富,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失去了稳定的依托,以至于20世纪的西方人在精神世界充斥着焦躁、不安和困惑。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和演化而来,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各种思想意识形态的综合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其中兼容道家等其他思想,对于事物的认知方法是将复杂的事物整体化,应用直觉、实践、经验等方法来认知世界。和西方文化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强调通过多次实践和经验领悟出对于事物的认知。
三、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要素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要素愈发复杂,其中包含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当然也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在这个特殊的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社会的多元化及迅猛发展,使处于身心发展转型这一关键时期的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社会环境要素。可以说,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敏感,他们往往对于社会背景文化的变化异常敏感,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冲突对于他们的身心都有较大影响。由于大学阶段是人生的过渡转型期,人格和思想都在慢慢形成,中西方文化冲击都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困惑,进而让他们感到迷茫、无所适从。人是社会性的产物,必须生活在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在特殊的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中。作为社会产物的人就必须不断进行身心调节,从而减轻社会环境的调整及变化给其带来的影响,使其顺应社会发展变迁的需要。但是这种社会性的适应和调整伴随而来的就是某种程度上的不平衡,进而带来情绪上的变化,并引发心理上的问题。当今社会正处于急剧的变化期,各种思潮也充斥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西方价值观的冲突、西方思潮的腐蚀等因素都会使得大学生陷入迷茫、空虚、困惑甚至是压抑的处境中,社会环境要素进行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家庭要素。中西方文化背景下,传统的中国家庭结构也在发生着悄然变化,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已经不是新鲜事物。这种新的家庭组合模式必然对于传统教育体系下的当代学生造成一定冲击,进而可能影响其性格的塑造和完善。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家庭的教育理念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民主、平等也慢慢渗透到家庭教育之中。但是传统中式家庭教育方法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另外,计划生育的国家政策导致当今社会一家一个的现状,家庭对于子女的期望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很重的心理负担。“望子成龙”的父母心,使得个别学生产生负面的心理问题。
第三,教育要素。中西方文化碰撞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及就业市场和就业模式的变化也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教育成本的增加、就业门槛的提供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都增加了其负面心理,焦躁、不安、忧虑等负面情绪令他们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在自主择业的过程中,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是矛盾的,他们既想参与竞争,又担心失败,既希望把握机会,又质疑自身的综合能力。另外,大的教育环境和市场需求的脱节,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目前,应试教育对于整个教育体制产生了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我们长期以来都不推行应试教育,但是升学仍然是当前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高分低能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习惯性的追求好成绩,导致一些学生为了追求好成绩埋头书本之间,忽视了社会实践的需要,简单枯燥的学习生活,导致了压抑、烦躁情绪的产生。
四、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更加侧重对于其观察、认识、理解世界的方法和能力。中西方文化冲突下,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使得现代社会愈发复杂,如果一味的去模仿西方的心理学教育理论,文化差异和局限性会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变得水土不服,很难收到实效。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和沉淀,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但是儒家、道家等主流思想的理论和思维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蕴涵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健康教育思想,使之与现代社会背景有机结合。这不仅对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也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
篇5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跨文化教育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想象,滋生于人类生活的整个过程。受到经济、政治、地域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随着世界各国日益频繁的国际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英语已成为国际性的语言,并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沿着相互补充、接近和吸取的轨迹前进。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真正融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体系,加快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在充分考虑文化差异的基础上, 探索一条以跨文化教育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新途。而脱离文化去理解一种语言,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当今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育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在日常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以往对跨文化教育认识不足。应首先明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哪几方面。
(一)中西文化依托不同的语言环境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由于汉语语言社会背景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不同,因此汉语和英语中某些事物名称的内涵和引起的联想就有了差异,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困难。 在中国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以“象形文字”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象形语言。 这种象形语言,包括了字、形、音,还有语气、感情、表情等。 而西方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以符号简单、多种组合、含义固定,成为被更多人所接受的文化。
(二)中西文化有不同的语言习惯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政治、历史、地域和自然环境下建立了自己的文化体系, 这就决定了不同的语言之间尽管存在着许多词汇对应关系,但这种对应关系并不等同与“对等”。
(三)中西方文化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中西方写作观念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西方人多强调“写作是一种交流”,而中国受传统写作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主张 “诗言志”、“文以载道”。 欧美写作理论受人本主义的影响,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拓展事件、拓展观点,使自己的文章展现个性,更具创造性,充分发展学生的智慧和个性心理品质。
二、跨文化教育的相关内容
(一)跨文化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跨文化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指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对处于某一种文化背景的教育对象实施异文化内容的教育并在教育过程中积极促进教育对象与异文化的互动,从而达到使教育对象充分理解和尊重与自己文化不同的文化和培养教育对象良好的跨文化交往的态度和较好的跨文化交往的能力的目的。跨文化教育的目标是扫除文化壁垒,尊重不同文化,培养学习者开放的心灵,让学生能够对他人敞开胸怀,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体系,去挖掘自身的潜力,去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培养自己的跨文化运作能力。
(二)跨文化教育的层次
认识为第一层次。不同文化间通过彼此之间交流和交往互相学习和影响。 有些学生在学习外语启蒙阶段,缺少对异质文化的信息以及缺乏对异质文化的了解。
宽容为第二层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外语为工具,对异质文化进行探究,以形成对异质文化更深的了解。 随着外语水平的提高,跨文化教育的深入,我们将更好地理解了文化的多元性,逐渐对异质文化采取平等、开放的态度。
鉴赏为第三层次。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的。 当我们进行学习异质文化、进行跨文化教育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加选择地全盘接受,而是要加以判断、欣赏并吸取异质文化的精髓和长处,因此,这也是一个批判吸收的过程。
(三)跨文化教育的实施过程
1.科学选择教材,增加跨文化教育内容
适合的教材应体现文化的差异,兼顾语言形式和交际原则。外语教材应当既符合英语学习规律,又包含丰富的语境知识;在介绍语言的同时,既要考虑学生是否掌握了目标语语言系统和交际原则,补充学生交际所需的目标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智力和跨文化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开阔的心怀、开明的态度。
以交际为目的,追求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跨文化的教材编写队伍应包括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等,经仔细选材,按主题分类的跨文化教材既具综合性,又具科学性。有利于鼓励学生以一种开放的胸襟积极体验外国文化,通过分析比较,在两种文化间建立联系,以批判的态度审视外国文化,又能深入思考本国文化如何被目的语文化所理解。
2.改革教学方法,增强跨文化教育的后果
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逻辑判断与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因此,教学方式和策略也应该因学生的不同而不同。以跨文化教育为目的的教师应拓宽思路和视野,把不同的外语教学方法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去,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出发,使教学方式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及生活经验相结合,更好地实施有效的跨文化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认知法传授知识,并结合具体情况以语法翻译法和自觉对比法为辅助。认知法重在理解和领悟,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语法翻译法和自觉对比法则能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使学生借助母语加深理解。
3.加强中西文化对比,深化对母语文化了解
英语在不断扩大影响的同时,各民族文化也是在不断与之抗衡,进而造成两者的相互影响和交融。可以说任何国家的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都是两国文化的交汇及矛盾之处。跨文化教育给我们审视本国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通过母语与目的语文化的对比,了解哪些是民族文化精华,哪些目的语文化可为我所用。还应包含母语文化的教学,包括表达中国特色的词汇、短语、句子以及成语和典故,都可作为教学的素材。
三、结束语
在跨文化语境中进行有效的文化交流已成为近年来外语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对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教育进行研究,希望它有利于广大英语教师更深刻地理解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实施途径,也希望能引起有英语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对跨文化教育进行更深层次地探索与研究。最终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里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Byram,M. Culture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s, 1998
[2]董晓波.以跨文化教育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篇6
【关键词】隐喻 文化差异 思维方式 意识形态 中西方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4-0079-0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文化之重,文化深藏于丰富的语言现象背后。隐喻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语言形式,是一种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法。隐喻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各民族有着很多相通的隐喻,形成了文化上的重合。本文将主要从文化差异看中西方隐喻内涵的不同。
一 隐喻中蕴涵的思维方式
在影响隐喻产生的众多文化因素中,最直接和明显的是特定文化中所具有的思维方式。西方人注重演绎和分析的逻辑推理,崇尚一种善于分析和偏抽象化、条理化、层次化的思维方式。而中国人更偏向于非逻辑和非抽象的思维方式,它具有重直观、直觉和顿悟等特征。这种思维在一些形象隐喻化的词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蘑菇云”、“虎背熊腰”、“弱柳扶风”等。而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习惯于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推理过程,如英语短语“as fit as a fiddle”是身体健康的意思,单从字面上来判断,对于一个不熟悉西方文化的中国人来说,是无论如何也猜不出这层意思的。因为小提琴的外观形象并不能给人以健康的感受,也就是说,这种说法不够形象生动。但小提琴却可以演奏出流畅圆润的音色旋律,会使人产生美妙的舒心感受,因此,可以用它来表示健康,这也体现了西方人典型的思维方式。
同时,与思维方式相关的其他心理因素也影响着隐喻化的思维。汉民族和英语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如,在心理结构上,中国人保守、封闭,西方人豪迈、奔放;在性格特征上,中国人克制、内向,西方人狂放、外向;在审美情趣上,中国人注重对内部世界的反省,西方人强调对外部世界的关照……
二 从隐喻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来剖析隐喻的文化内涵
意识形态与隐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意识形态的诸多形式中,对人们思维的影响是最大的。在汉文化中,几千年来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思想。人们总是试图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寻找认识、评论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和尺度。方位词隐喻也是一种常见的隐喻用法,在汉语文化中,以“前,上”来表示过去,如“上古时代”、“前人”、“前辈”;而以“后,下”表示未来、以后,如“后来”、“后人”、“前赴后继”等。这些用法由来已久,早已成为常用语,人们已经意识不到它们的隐喻性。正因如此,才说明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儒家复古怀旧观念。这和中国人敬老的传统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信奉基督教,它的原罪思想对西方人影响至深。为了赎罪,只有不断进取,努力超越现世以解脱自身。因此,西方人用“前,上”表示将来和积极意义;而以“后,下”表示过去、从前的或消极的意思。如“screw up one’s courage”表示鼓起勇气、“look forward”表示期待、“let somebody down”表示使某人失望、“look back”表示回望和回忆等意义,“lay behind”表示落后……
佛教在汉文化中的影响也很大,在某些历史时期甚至威胁到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曾大肆灭佛,就是这个原因。人们常用“活菩萨”、“菩萨心肠”来表示心地善良的人。而在英语文化中,没有菩萨,只有“God”,人们常用它来表示有影响、有实力的人,而用“angel”表示有爱心、善良的人。
社会价值观也常体现在隐喻性的用法中。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坚信“人多力量大”、“人心齐,泰山移”。而西方却看重个人的能力,“individualism”非常风行,他们主张我行我素的“个人主义”。好莱坞大片中英雄们的台词常体现这一点,如在《特警判官》中史泰龙说过:“I’m the law.”。可见,他认为自己就是法律和正义。
三 隐喻内涵体现的特定地理环境
每一种文明都发源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地理环境是人们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的摇篮。中国地理条件优越,长期以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观念已根深蒂固,人们自给自足,安乐于这样的生活。于是,简单农业生产中的一些物件常被应用到隐喻中去,如“力大如牛”“笨得像猪”“沧海一粟”等。而欧洲的地理环境相比较却恶劣得多,英国四面临海,土地又不肥沃,种植业发展不起来,人们只能寄希望于海洋和它外面的世界,他们以捕鱼为生,造船远渡重洋发展商业。在英语文化里,与海洋有关的隐喻性词语特别多,如“ocean of something”表示大量的意思。与“沧海一粟”相对应的词语是“a drop in the ocean”……
综上所述,隐喻深深植根于特定的文化形态中。中西方隐喻的差异体现出诸多不同的文化内涵。这种差异既体现出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又成为阻碍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篇7
一、初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价值
(一)跨文化交际的内涵
所谓“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二)初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价值
从人文视角的来看,无论处于何种社会形态下,任何人类动因的概念都是由文化建构形成。每一个民族在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故而在语言习惯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在不同主体进行交流的过程当中,都会按照自身所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去解读对方的话语,如此便会得出偏差的认知,最终导致沟通障碍。可见,跨文化交际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当意识到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教师应当在教学当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变得更加出众。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下,初中英语教学中,虽然教师也会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但是目前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师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观念不足、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积累与完整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体系、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单一、内容单薄等,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教师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观念不足
初中生具有中考压力,课时安排非常紧凑,教学任务艰巨,因此分配到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非常繁杂的,尤其是英语词汇教学和语法知识占据了英语课堂的大部分,在考试中所占比重也非常大,教师很少能够将时间过多地分配到跨文化交际教学上,二者间的平衡难以把握。因此,教师常常会更多地关注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忽略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积累与完整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体系
语言的背后是文化,文化是多元且丰富的,而不是碎片化的。因此跨文化交际教学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当前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多数是碎片化的,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一些中西方文化差异会将其简要地介绍给学生,而背后的原因、表现出来的差异则没有系统地进行传授,也没有让学生课后自己进行探索。如此,学生所习得的文化知识是碎片化的,所积累的文化知识也是较少的,同时由于跨文化交际知识体系不完善,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相结合,影响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单一,内容单薄
跨文化交际是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而衍生的语言学习技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涵盖了众多的语言学与文化学的内容,如果仅限于课堂内,甚至仅限于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然而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模式非常单一,内容比较单薄,多数限于教材中涉及的文化知识,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施跨文化交际教学
为了更好地实施跨文化交际教学,英语教师应该针对以上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变,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注重积累,帮助学生养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借助互联网拓展跨文化交际知识与资源,丰富学生认知。
(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并在日常教学当中注重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夯实与巩固,通过在教学环节当中向学生讲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历史、风俗等内容,使学生形成对英美文化的有效了解与认知。同时,教师应当系统地为学生讲解英语语法知识,帮助学生夯实英语语言基础,以此来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水平得到提高,并且让学生得以养成良好的交流素养。为了确保跨文化交际教学真正在初中英语课程当中得到贯彻,结合自身的经验,笔者认为应当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师应当注重对自身英语课程教学观念的主动转变,使学生不再将英语知识的学习视为记忆单词和背诵语法,而是能够在此基础之上深入领会这些词汇和语法背后所隐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教师应当在这一过程当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文化洞察力。针对学生英语知识学习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教师应当让其意识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并非仅仅是为了取得理想的分数,而是能够让自身具备卓越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第二,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当中对学生的文化意识加以全面发掘,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跨文化语言交流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当中更为深入地实现对英语文化的领悟和洞见。第三,教师应当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敏锐度,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注重积累,帮助学生养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当下的英语教科书来看,尽管内容较为丰富,不过教科书当中的知识量较大,知识较为分散,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多数英语教科书未能重视对文化背景的体现,这会导致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养成受到影响,仅仅将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视为一种工具。鉴于此,教师不能满足于常规的课堂教学,而是应当立足于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养成的目的,让学生注重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持续积累,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和布置优秀的、适合这个年龄段阅读的英语素材,比如英文书籍、英文报纸、英文杂志等,以此来使学生比较两种文化间的异同,帮助学生积淀足够的英语文化知识,并且使学生的英语语感在这一过程当中得到强化,进而实现语言迁移。第二,针对课内较为简单的跨文化交际内容进行课后延展。举例而言,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问候”这部分知识内容时,考虑到教科书当中的知识点较为简单且易于掌握,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外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中国人问候的话语和形式,翻译成英语。另外可以要求学生在下课之后借助互联网或者书籍,去搜集英语问候句型。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表演,两个小组相继表演,其中一个小组运用中国人常用的问候语,另一个小组运用西方人常用的问候语,这样不但让学生积累了英语知识,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第三,为学生推荐一些英文动画片、电影、纪录片等。比如《音乐之声》《放牛班的春天》《料理鼠王》《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美丽人生》等等,因为这些英文原版影视资源中是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的呈现,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熏陶。
(三)借助互联网拓展跨文化交际知识与资源,丰富学生认知
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仅仅凭借课内所学、教材中的内容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应当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并在自己的课堂上借助各类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授课和教学,以此来达到构建高效初中英语课堂的目的。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对重点知识以及难点知识的反复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微课资源,并通过班级微信群发给每一个学生,这样学生即便在课上对某一知识点学习不够透彻,亦可以借助微课资源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这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养成亦有着显著的帮助。当然,由于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各类英语学习APP、网站等层出不穷,其中有一些比较好的英语学习资源,涵盖了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以及西方文化、历史等,可以供学生课后学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进行学习。比如英语趣配音、沪江英语、英语流利说等,都能够为学生提供海量的英语学习资源,涵盖了丰富的文化知识,给学生获取跨文化知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尝试利用新资源辅助课堂教学。
四、结语
受地域、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体现到语言上就是跨文化交际。在使用英语交际的过程中,如果不了解双方国家的风俗、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中就会有失分寸,造成相互间的误解。因此英语教学不能仅仅是英语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基于初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价值,简要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就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施跨文化交际教学展开了论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本文所作出的论述仅仅是基于笔者教学经验的一己之见,更多的教学策略还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实践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孙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有效策略[J].校园英语,2020(46).
[2]廖小琴.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新东方英语•中学生,2018(5).
[3]张可.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20).
篇8
非言语交际与文化密不可分。许多非言语行为都是文化习得的结果,人们的非言语形成一般受所处文化环境影响。因而理解非言语交际与文化之间的深层关系有利于解决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冲突,反映不同文化环境的核心价值。例如“微笑”,做为十分常见的非言语行为,不同文化的人对其会有不同的解读。在中国文化中人,对他人微笑被视为表达礼貌友好;然而,在日本,向陌生人微笑则可能被视为不礼貌的标志;而在阿拉伯地区,一个人若收到来自陌生人的微笑,则会怀疑自己穿衣错误,颇为尴尬。可见,非言语行为与文化关系极为密切,不同的非言语行为内嵌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读解。
二、不同非言语交际行为分析
(一)环境语言
环境语言即文化本身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诸如时间、空间、颜色等。在跨文化交际时,不同交际行为集中展现为两种文化模式。中方群体展露出的是聚合式的文化形态,而西方人呈现的是分散式的文化形态。在对待空间概念上,身处不同文化的人群,对于领地要求和空间关系处理各不相同,都有其自身的规则及程序。美国人类学家霍尔(Hall)把交际空间距离分成四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西方人划分亲密距离大约从接触到18英寸。个人距离约从18英寸到4英尺。社交距离约从4英尺到10英尺。公共距离在12英尺以上。距离愈远亲密度愈小。[杨自俭,2000]中国人极享受家人“团聚”的乐趣,即便空间相对狭窄,也愿分享空间;而相同状况下的西方人会选择分开坐。身处西方文化的社会成员,具有保护个人空间的意识,对侵入自己空间的人会做出应激反应。
英语国家的人极为重视个人的领属范围,无论从家庭生活到工作环境,都明确划分,并坚决维护自己的领属范围,这就是外国人常说的“私隐”。在中国,熟人在路上相见会互问彼此“吃了没”,朋友间聊天时喜欢分享彼此的工作、家庭生活,而这些在西方人看来,都是属于在安全范围之外的讨论,是不容许轻易触及的。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极重视隐私的国家。对“一米线”的严格遵守已固化为他们日常的行为规范。不仅在银行办理业务,比如在邮局寄信、在饭店登记入住、办理登机,大家都会自觉等到前一个人办完,工作人员招呼“下一个”时才走上前。很少看到一排人在柜台前面你拥我挤的情景。小小“一米线”,作用不小,不可小视。但是,这种尊重他人私隐的意识似乎并未在国人脑中固化下来,在国内,经常能够看到人们超越一米线的情况。简单归结,不同的文化在感知和运用身体距离方面存在差异,强调个人主义文化背景的西方国家通常比强调集体主义的东方文化需要更多的空间。对于空间的运用与价值体系紧密关联。颜色,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某些场合的错误使用也会导致交际失败,因而运用颜色做为非言语交际的手段也非常值得注意。例如,欧洲人忌讳黄色的花,杜鹃、在他们看来是不吉的象征。在与欧洲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就应避免出现黄色花卉。
(二)客体语言
客体语言差异,主要表现在对于物体所有权的差异上。在中西饮食文化对比中,中国人的餐桌礼仪是同食同饮碗碟中的食物,而西方则分餐而食。在请客吃饭时,中国人亦没有西方人AA制的习惯,更多的是你谦我让地争先付款,以示谦让;而西方人,好友相邀吃饭,若对方未事先申明承担餐费的话,好友之间还是默认共同承担。在西方的宴会上,就餐的人虽是围坐,但个人的食物也是单独单碟,不固定座位,人可以自由走动。这不仅可以满足各自的需求也有助于社交,情感信息的交流,也能保护到谈话信息不被他人听到。这种分餐饮食的方式体现了西方人对于人性、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体的独立自主。这便是不同文化价值投射在餐桌礼仪上的经典写照———中国人在对待物品所有权时倾向与社会共享,天下大同;而西方人民族性格中的独立自主的特质就决定了其对私有财产的尊重。
(三)身体语言
亦称体态语,作为一个符号系统,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信息载体,它常常伴随语言传达信息。体态语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器官,与语言一样,是某一文化内部形成的一整套清晰、明确模式化的符号,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文化背景,体态语的表现形式及含义也不同。[龙晓明,2010]中国文化尚严谨的等级秩序、系统的礼乐教化,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多谦虚、克制、重礼节、尚伦理,表达含蓄内敛。而西方人尚平等自由,认为个体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和尊严,在交往关系上呈横向结构,即平等而非等级的关系结构。这一文化上的差异体现为中西方人不同的行为举止。在交谈过程中,西方人坐姿相对随意,半倚半靠,翘二郎腿或将腿放在桌上。在西方的大学课堂里,经常能看到教授坐在桌上,学生围坐着听讲。而在中国,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伦理纲常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形成了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观念。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更注重举手投足的仪态端庄得体。在异往中会遵守“男女授受不清”的社会规范,不会随意碰触他人身体,做出过分亲昵的动作;而在西方,异性间身体亲密接触并不避讳,亲密的拥抱接吻更是视为基本礼节。
篇9
关键词:十八世纪;陶瓷装饰;比较
中图分类号:J509文献标识码:A
中国历来被人们认为是陶瓷文化的发源地,因此,西方的陶瓷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有着某种联系,这种交流到了十八世纪尤为突出。根据专家的研究约在8世纪末,中国的瓷器开始西传,首先到达中、近东地区。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当西方能够自行制作硬质瓷之后,大量的瓷器工厂开始出现。在发展的历程中,西方瓷器制造商逐渐脱离中国传统的制瓷特色,运用自己的审美理念以及科学技术创造和发展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瓷器产业。
当然,在中西方瓷器制造逐渐分离的时候,两者之间的融合并没有完全消失,他们还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也许恰好迎合了中西方共有的审美特点,但中西方文化的显著差异最终仍然导致中西瓷器装饰的巨大差别。
一、十八世纪中西陶瓷装饰纹样的界定
1、地域界定:由于本文研究的时间分区限定在十八世纪,因此在文中所涉及到的“中”指的是自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九年至清仁宗J琰(嘉庆)四年之间的清代疆域图中所标识的统治领地。而“西”则指的主要是欧洲大陆上的各个国家。
2、“装饰”的范围:一方面,本文仅讨论瓷器的装饰,对于陶器装饰则暂不加以考虑;另一方面,文中所说的“陶瓷装饰”主要是指所有绘制于坯体之上用来体现整体美感的装饰纹样,如青花、釉上彩装饰等,色釉装饰另行探讨,不在本文视野之内。
二、十八世纪中西陶瓷装饰与纹样的比较
由于中国及西方的地域差异、民族审美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中西陶瓷装饰必然在题材、构图、用色等方面存在较多区别。
1、十八世纪中西陶瓷装饰人物纹样的比较
十八世纪中国人物瓷画的装饰主要有两种表现技法:一种表现方法直接继承于中国的传统绘画。由于受到宣纸国画影响,风行不求形似而重神似的意笔表现方法,加之受到工艺条件的制约,这种表现方法中所画人物形象主要依靠线条的走向来表现,艺术家追求的是一种意在笔先的表达方式,即这个人物究竟是否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构成人物形象的笔墨是否优美,具有韵律感(图1),且往往在表现过程中以山水景观与之配合体现出画面安排的整体性,如:携琴访友图、高士图,这些人物仅是用以辅助某一故事情节的阐述,并没有特别具体的指定,他们的眉眼十分类似,衣着服饰相近;另一种表现方法则来自于对西方人物肖像绘画技法的学习。康熙皇帝由于受到西方瓷画的人物形体比例准确,五官面部栩栩如生,立体感强,色彩明艳和谐的绘画装饰的影响,借鉴铜胎珐琅技法,创造出瓷胎画珐琅的新手法,改变了传统陶瓷人物纹样装饰中长期流行的单线平涂技法,到了乾隆朝时西方透视画技法的引进,加上之前雍正时期创造的粉彩工艺,此时人物纹样中的五官、肌肤和血色、体态的动静变化,都能得到生动的再现。
同时期欧洲的陶瓷装饰中常见的人物纹样除去运用西方传统的透视技法表现,在十八世纪的欧洲,绝大多数的人物纹样实际上都来自于当时的现实社会,有一些甚至于可以找到它的描摹原型,比如在1736年肯德烈制作的模制塑像中常取材于萨克森宫廷生活;直到1750年大约出现了十五种“裙装塑画”,其特征是贵妇穿着精致而宽广的绣花裙衬;1736年,以意大利的丑角为范本,肯德烈又模制了一些肖像,开始制作丑角哈勒葵英的肖像;1744年制作丑角皮埃洛茨、哥伦比尼斯和斯卡拉穆切斯的肖像;从十八世纪中叶起,宫廷主题减少,出现了工匠、矿工、农夫和乞丐像;另有部分宗教题材的人物装饰纹样,这些瓷器多为描写圣经内容,大部分题材来自《新约》,应用于宗教场合,主要绘制或半的女神、仙女像,作为社交礼品,在欧洲颇受欢迎,内容多是与表达有关的绘画题材,如新婚夫妇的纪念品、婚礼寓言、誓言等等。
2、十八世纪中西陶瓷装饰动物纹样的比较
十八世纪中西瓷器装饰纹样中动物题材的相似点最多,因为对于动物纹样的选择中西方大致相同,人们日常生活中可见的动物都曾经作为装饰纹样出现在瓷器装饰中。不过两者还是有一定差异的,中国的瓷器装饰纹样中除真实存在的动物纹样外,还常见表示至高皇权的龙凤纹样(图2),表示祥瑞的麒麟纹样等,这些动物长期的存在于中国人的内心世界中,并且根深蒂固地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但是,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西方瓷器装饰纹样中除了极少数完全仿照中国瓷器纹样的产品之外,其他自主设计制造的瓷器装饰中没有出现过这些神话动物纹样。
3、十八世纪中西陶瓷装饰植物纹样的比较
对于植物种类的选择,中西瓷器装饰在十八世纪也并没有太多的不同,其差异主要表现在纹样的构图形式上。中国瓷器装饰纹样中常见植物纹样的表现方式是用缠枝骨架来构图,或者将植物形象穿插于写实小景的整体构图中,再者就是运用传统绘画中的折 枝形象,无论是哪种表现方式,这些植物形象的选取都秉承着“画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原则(图3),比如莲花象征佛教,牡丹象征富贵,象征吉祥等。
西方瓷器装饰纹样中的植物形象则常以单枝或花丛景观的方式构图,这些植物形象多数是以写实手法来表现,与中国瓷器纹样不同的是,这些植物纹样不一定是为了表现某种吉祥的含义,而是在于对自然的真实再现,或是对异域风情的表达,体现植物的自然之美。
4、十八世纪中西陶瓷装饰风景纹样的比较
中国瓷器装饰中风景纹样多数与传统绘画的山水画面类似。中国的山水画布局讲究构图空灵,讲究五色用墨,讲究构图的虚实对比,这些景观主要表现的是山与水的自然交融,且并不是只注意山水景观的表面形态,这些画面真正的含义在于表现一部分人对于逃离俗世的渴望。但是西方瓷器上的风景描绘一般很写实,着重于对自然景观的摹写,其色彩表现十分艳丽,追求整体浓丽华贵的感觉,整体构图较满,有一种“顶天立地”的感觉,这种画面的描绘方法往往类似油画的写实技巧(图4)。
三、十八世纪中西陶瓷纹样装饰风格的研究
1、十八世纪中西陶瓷纹样装饰风格的差异
中国的瓷器装饰纹样往往从“雅”与“俗”两个方面来着手。“雅”包括与儒、道、释思想结合的中庸、无为、出世等思想内涵,在这种要求下,装饰纹样的主题往往有山水人物、历史故事等;“俗”则是与大众密切相关的祥瑞及生活题材,比如龙凤纹、婴戏纹、缠枝花卉纹样等。西方瓷器装饰纹样则可以看作大体是“宫廷”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宫廷艺术的奢华与夸张表现在装饰纹样中是那些写实的仕女人物、金银铜器,这些纹样满足了使用者对于高高在上的宫廷的憧憬与热爱,在这一需求上,西方瓷器的器物造型也讲究配件装饰的繁杂,如设计复杂的耳、层叠环绕的底座,并且用灿烂的金色来装饰;另一些比如植物、田园风光纹样所要反映的则是人们对于异域文化的想象。
除去纹样内容的差异,中西方瓷器装饰在构图等方面同样呈现了一定的区别。中国瓷器装饰纹样的构图形式分为:1、纯图案式:这种构图法则的装饰画面往往使用了中心构图法则,即以器物造型的中心为装饰纹样的中心,呈同心圆展开,在构图中讲究对称和均衡。2、国画式:这种构图追求画面空间的虚实呼应,常表现为山水小品或装饰性小景,以诗配画,内蕴深远。西方瓷器的构图形式总的来说可分为:1、纯欧式的,即宫廷样式,这种样式既有类似于中国装饰的“开窗”,也有同心圆格局,不过它最大的特点在于除主题图案外的部分多以金色装饰,呈现出金壁辉煌的效果。2、仿东方样式的,即模仿中国的传统纹样,但在配色上表现更纯,少见晕染手法。
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陶瓷装饰中还有一种区别较大的装饰题材,即铭章图案的使用。中国社会在十八世纪时期还属于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体系,官方陶瓷产品属于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专有,因而无特别的铭章,民窑产品中少数定制器物,尤其是明器会根据定制者的要求标有使用者姓名,但没有图案式标志。在十八世纪的西方纹徽装饰却比较多见,这类瓷器一般是有社会地位的贵族定制,比如1737-1742年麦森瓷厂为萨克森宫廷一位有影响的大臣海因里希・温・布鲁赫尔伯爵制作的结婚用天鹅餐具,在2200件餐具部件上都彩饰有“布鲁赫尔-克洛拉特”(伯爵与夫人姓氏)的纹徽标识。
2、十八世纪中西陶瓷纹样装饰风格差异的成因
十八世纪中西方瓷器装饰纹样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归根结底来自于两者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
A、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
显而易见,中国和西方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社会体制:西方社会到了十八世纪已经进入了君主立宪制度之中,在这种政治制度中讲究的是“法制”,即包括君主在内的任何人决断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从“法律”的角度来进行。此时中国的社会体制则是君主专制制度,与西方不同的是,这种制度往往表现为某些贵族能够脱离法律的制约,特别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君主更是表现出了“一言堂”的权利掌握。
2、神权与王权: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之后,“神”的力量就被放到了一个相当特殊的地位上来。在西方尤其是到了中世纪时期,以教会为代表的神权甚至于能够独立于王权而存在,在有些国家,神权往往超过王权对社会的统治。不过中国人在对神的态度上则自始至终表现为将神权与王权结合讨论,“君权神授”“天子”这些传统语素都表现了这种社会观念。在中国,神降临到人间就是“王”,而人间的“王”就是法力无边的“神”。所以,对神权与王权的不同看法就决定了中西方在十八世纪社会观念的巨大差异。
3、传统思想:一方面,在宗教思想上,18世纪的欧洲正酝酿着一场深刻的革命,革命的出发点是用一种新的方法来估价人类的本性,从而改变人类生活的整个方向;另一方面,自然科学的进步和牛顿的自然法则的揭示,使人们认识到平民与贵族无贵贱之分,这种自由平等的思想经过启蒙运动的倡导日益深入人心,它使新兴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些人财富巨大、思想开放,他们更注重个人趣味和个人享乐,他们要求有一种符合他们审美趣味和享乐的艺术。因此可以说西方文化是建立在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的尊重,对人权平等的追求之上,特别是当文艺复兴运动展开以后,中世纪神权及王权的瓦解带来了人性的解放,艺术作品也由原先“为神的艺术”迅速转变为“为人的艺术”,所以,西方的艺术创作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人本身形象的写实刻画以及对人物内心精神的深刻表现。中国的传统思想则集中在儒家的“中庸”“入世”学说与道家“出世”“无为”观念的结合中,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学说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民族心理,所以,中国人的社会观念就会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方面,人们都希望与统治阶级近距离的接触以便达到光宗耀祖的目的,针对这种思想的瓷器装饰往往就表现出“教化”的功能,即以历史故事来作为装饰的主题,比如“萧何月下追韩信”“陈平称肉”等;另一方面,当“入世”的想法受到阻碍之后,人们又会追求远离统治阶级去过闲云野鹤的自由生活,这时一些高士图、采菊图就成为装饰的主题。
B、审美理念的不同
首先,西方自人性解放之后就提倡“人人平等”的观念,所以,表现在审美观念中就成为将自然与人类、贵族与平民都看作是平等共存的整体,不存在凌驾超越的关系,这种平行的关系就导致在西方的艺术创作中无论是贵族还是乞丐、神灵还是蝼蚁都可以作为画面的主题,只要这些形象表现出独特的美感就可以。因此十八世纪的西方陶瓷设计家继承其文化传统,以再现客体的美感作为自己追逐的艺术目标,在这种审美理想支配下,西方陶瓷设计家在设计陶瓷装饰画面时,力求符合客观实际。其次,十八世纪的西方虽然从中世纪的宗教绝对统治之下挣脱出来,但是直到今天,基督教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面向大众的瓷器装饰艺术必须适应人民大众因受到基督文化影响的审美需求。
而十八世纪中国仍然处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社会体制之中,人们的社会观念根深蒂固的认为“君贵民贱”,这种不平等的观念导致在艺术领域绝对不可以随意出现对宫廷及统治者的写实刻画,整个民族甚至于都以君主的审美观念作为自己的指导,再加上长久以来儒家学说及道家学说的综合影响,中国的传统审美理念就体现为以隐喻的手法来表现制作者或欣赏者的内心世界,加之主要供给宫廷贵族享用的官窑瓷器,由于这一阶层习惯于欣赏采用以传统艺术理念为指南而进行装饰的器面,往往把追求“再现”客体风韵的画面,斥之为“俗”,因而官窑的陶瓷设计家多为宫廷皇家画师,擅长写意传神,以“表现”客体的内在神韵为能事。而民窑艺术家由于受官窑瓷器艺术与传统绘画的综合影响,也以逸笔草草的写意画风作为常用的创作技法,当然这些技法表现之下的各个形象总是模糊的,无法像西方的艺术形象那样逼真写实。
C、工艺技术的差异
除了审美观念的差异之外,工艺技术的制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西陶瓷装饰的表现特点。早在中世纪,西方艺术家在“再现”审美理想驱使下,先后发明了透视法和晕染法。到了十八世纪,晕染法移植到工艺品之中(例如铜胎画珐琅),因而在技术上能保证“再现”式的立体画面的出现,独特的彩绘颜料也能够完美的表现出油画颜料的晕染混色效果。
中国绘画艺术虽然一度启用过晕染法,但是由于受到本身审美理念的制约,这种技法没有得到发展。特别是在陶瓷装饰中,由于受到绘画材料的限制,无论是釉上彩还是釉下
彩,在十八世纪初叶(康熙年间),尚无法使用晕染法,创作瓷画时只能进行单线平涂,无法使画面产生出立体感。
四、十八世纪中西方瓷器纹样装饰风格的融合
不可否认的是,西方的瓷器装饰纹样或多或少的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早在16世纪,中法之间就开始了贸易交流。17世纪中期路易十四宫廷生活所需的丝绸、陶瓷等,依靠荷兰、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舶从远东运来。18世纪中叶,在法国掀起了一阵“中国热”,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18世纪西方的瓷器装饰纹样中有为 数不少的“中国式”装饰。不过在中西装饰文化的融合中,现在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洛可可风格了。这种融合我们同样可以在瓷器装饰纹样上找到。一位西方学者曾说过:“罗可可艺术风格和古代中国文化的契合,其全部秘密就在于瓷器所体现出来的纤细入微的情调”。德国著名学者利奇温评论中国陶瓷时就认为瓷器象征了罗可可时代特有的光彩、色调和纤美的质感。中国瓷器光洁莹润的质感,中国式的绘画图案造型,淡雅的色彩、流畅写意的装饰线条,恰是罗可可艺术纤巧、淡色,喜爱“S”形、“C”形曲线以及重自然逸趣的风格典范。当然,西方瓷器装饰对中国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洛可可风格之上,而且常常还表现出自己的装饰特点,比如1927年麦森窑生产的黄地多彩高瓶就可以看作是对中国传统黄地彩瓷的模仿(图5);塞弗尔窑生产的东方式装饰花瓶则是仿造中国的红绿彩装饰方法,不过在整体构图上则具有自己的特色(图6);另一件麦森窑生产的彩绘堆雕盖罐在造型上模仿中国传统的三足香炉,不过纹样、色彩已与中国的陶瓷装饰截然不同了(图7)。
篇10
关键词:美术史;影响;联系;文化艺术
不同的文化传统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这种不同文化下艺术家的文化思想和作品理念、艺术表现也是不同的。在历史长河中,世界不同地区的人类在不同的状态下发展向前。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影响着美术史的发展,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美术史文明。东西方文化由于所在地域、政治体制等文化背景的不同,在美术作品中风格体现也不尽相同的。东西方美术分别是指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美术和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美术,在人类美术发展史上,东西方美术以各自美学追求和艺术规律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东西方的美术发展的差异体现在,西方美术以写实为主。
在美术发展史上,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产生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艺术流派。这些风格流派对事物的认识理念的不同决定它们艺术表现和特点的不同。东西方不同的思想文化差异,造就了艺术家们创作出了本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各国间日益频繁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广泛,人们的眼界也随之开阔,东西方带有自身特色的传统思想文化必然会相互间产生冲撞与影响。例如中国圆明园就是结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风格和西方巴洛克建筑风格,是东西方艺术结合的体现。而中国的陶瓷艺术和丝绸对西方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促成和影响了法国洛克克艺术。同样题材的艺术作品表现形式也存在差别,东西方绘画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中国画的审美特点主要是“神韵”“意味”西方绘画的主要审美特点是客观“再现”“宗教性”。所以决定中国和外国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注重规范化、科学化,东方美术则以写意为主,讲求“形神兼备,天人合一”联系。艺术流派,促进它们艺术的认知和表现形式的交流对世界美术发展有帮助的。哲学思想不同决定东西方中外美术的区别,西方人考虑事情理性因素比较多,以人主观的思想为指导比较多是中国的艺术人在考虑问题中。西方美术讲究动感的视觉效果。但是仔细去观察,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下的艺术家,他们的的艺术思维和创作特点有共性也有差异,不同画种形成发展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艺术特点、艺术手法等也不同程度的发生变化,具有鲜明的特征。随着世界全球化和贸易的一体化的进程,东西方增多了交流、接触的机会,这对本国传统文化也产生了较大冲击。
东方美术史的发展是渐变式的、缓慢式地向前发展,它发展特点具有相对平稳的持续性。而西方美术的发展是多变的跳跃式的。主要因为它经历了中世纪的停滞和倒退,直至18世纪后,通过艺术家不断探求艺术的新理念、艺术的新样式、艺术的新表现,各种艺术流派和风格才层出不穷,把一个画种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一起比较,对他的总体特征、艺术语言和发展规律有清晰的深刻的认识。系统性整体性认识社会历史年代的更替变化,对于认识美术历史的发展趋势是有帮助的这西方绘画种直观动感视觉效果中却蕴含着静的本质。绘画就是将客观物象刻画到画面的过程,西方人的观察方法是纵向专注式的观察,并以这种观察来刻画记录客观事物瞬间的静态状态。可以说是动中有静的方式。东方美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人对事物的观察方式、思维理念方面。中国人的思维和观察方式带有神秘的直觉性、感悟性、在先秦时期的美术以后,逐渐倾向追求人与自然则是一种亲和的关系,主张人的精神可以归结为“自然”,即“形神兼备、天人合一”。由于各自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人们的审美实践、也就不同。其艺术特点、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差异甚大。东方美术主张线造型,并追求其在画面的传神性,主要突出是表现自然,表现事物的真与美作为其审美趣味。直至18、l9、20世纪,西方出现多个艺术流派,它们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理念的多样化,标志着古典写实主义的终结。西方美术的传统是建立在严格的现实基础之上,讲究明暗法和体面关系,以面造型为主,主要以逼真地再现自然。西方美术的发展在很长时间内主要体现在它的科学性、逻辑性,在绘画创作上注重主观服从客观,真实地反映客观物象。
在东西方美术史发展上.西方艺术和东方艺术都相互产生过重大影响,近现代以来东西方艺术交往更加频繁,相互吸收、相互借鉴。随着影响的深入,使不同文化的艺术观念和要求改变得更加迫切。东方美术追求自然美与艺术美达到高度的统一,西方美术追求的是人工之美,技能之美。西方美术重典型,追求美与真的统一,偏重于物质性。东方美术重意象;追求美与意的结合,偏重于精神。西方美术的发展史是相互影响与相互碰撞的历史,系统性整体性认识社会历史年代的更替变化,对于认识美术历史的发展趋势是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 张家鹏,王祥,《中国文化概论》,辽海出版社,2002年.
- 上一篇: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功能
- 下一篇:急救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