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利弊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3: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交流的利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京翰教育简介
本着“关注孩子学习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的治学理念,京翰教育在业内率先推出“4个1”辅导模式:1位学习规划师、1套个性化学习方案、1位精英学科教师、1位专职班主任,目前众多学子经过京翰的辅导实现快速提分,实现了升学的梦想。因为完善温馨的服务、现代时尚的学习环境,被家长和孩子亲切的称为“孩子的第二个家”。
校区分布:历下区、市中区
免费课程咨询热线:400 006 6911 转分机 77633 (先拨打前十位分机,接通后听到语音提示后,输入后五位分机,可以和机构老师一对一咨询)
京翰教育综合介绍
--招生年级:
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
--辅导科目
小学课程:语文、数学、奥数、英语、小升初专项辅导
初中辅导: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
高中辅导: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
--校区分布
多个校区,详情请拨打免费课程咨询热线了解
*具体地址
济南市 历下区 济南泺源校区 免费课程咨询热线:400 006 6911 转分机 77633
济南市 历下区 济南山师大校区 免费课程咨询热线:400 006 6911 转分机 77611
济南市 市中区 济南阳光校区 免费课程咨询热线:400 006 6911 转分机 77610
------------------------部分课程介绍------------------------
新学期伊始,作为专业从事中小学课外教育的我们根据个性化教学特点针对高一年级课程特点推出高一同步拓宽拔高辅导课程,课程主要以总结方法、确立体系、同步超前为目的,同步辅导,快速提高。
1、招生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2、主要班型:
一对一突破班
3、辅导课程:
化学
4、课程介绍:
新课改强调,学生在高一阶段可了解到高中化学的所有知识面,但层次不高,同时把“化学计量”和“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贯穿整个高中阶段的重点双基知识放到高一学年。因此高一化学要注重基础的巩固。
1、重点把握微观世界、化学计量、离子反应、计算、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碱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及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的知识;
篇2
【关键词】英语教学 跨文化教育 策略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必然涉及到文化交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跨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因此高校英语教学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跨文化的渗透,指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这才是英语教学的目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语言本身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从而导致人们在英语交流当中出现许多由于不了解文化背景而产生的小错误。
一、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1.促进英语教学实践。语言从文化中产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没有文化的语言就像是没有灵魂的驱壳,虽徒有外表,却没有思想,因此语言的学习必须依托文化为背景。语言在一定的文化当中产生,语言的学习自然也要还原到适当的文化氛围当中去,这样才能使英语的学习变成生动的生活,而不是死板的教学。我们有许多人在国内苦学英语多年确认然停留在哑巴英语的半吊子水平,而出国后短短几年内就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就是文化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只有将自身置于所学的语言文化当中,才能感受到它的内涵和真正魅力,从而从内心深处开始学习英语。否则英语只能是一种最粗浅的工具。
2.顺应国际化发展潮流。当前虽然全球化在逐步加深,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仍然存在。甚至随着国际化趋势,我们需要了解越来越多的文化。通过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各地区的文化差异,从而增进对于异国文化的尊重与理解。跨文化教育的培养还有助培养我国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充分与国际接轨,促进学术、文化等各方面的更加深入的理解交流。当前我们积极学习西方,在这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各地区的文化背景。在这基础上对西方思想文化、经济发展、政治理念进行严格考察,才能更准确的理解其内涵,从而衡量这些东西是否真的能为我所用。引进之后在本土文化的影响下又要考虑需要做什么改变,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引进来,走出去”,而不是单纯的而不加辨别就胡乱引进。
3.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文化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最终要走出象牙塔,迈向社会。而学校对大学生们进行的跨文化教育,有助于他们了解各国的文化、风俗,不仅拓宽他们的视野,为以后在社会工作培养更大的潜力。同时还加强他们对于文化的包容和认同,以便在日后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合作、交流,增强社会适应性。
4.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倡导世界发展的多元化。诸如五大文化圈、七大文化发源地等理论的提出,特别强调文化的多元性。而近期中国提出的儒教文化,不仅是为了增强文化的多元性,更是为了突出本土文化的优势。通过跨文化教育培养,可以使青少年充分了解各个文化的异同、利弊,从而促进对于本民族文化的深刻认识。并且能够从外界文化中吸取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
1.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我国高校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一直以语言交流的技能培养为主,而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则较少。直到20世纪末,我国才将文化培养作为教学目标编入新修订的英语教学大纲中。但即使如此,高校教师由于惯性思维,并没有很好的将文化培养目标实施到英语教学的实践当中去。此外就是跨文化教育的理念在我国仍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完整理论,相关理论方面的书籍出版也远远不够,可供参考性文献也非常少,这就给高校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教育研究带来一定阻碍。即使是一些教材上涉及到了关于跨文化的内容,但也十分有限,并未给学生形成系统性的完整教学。
2.教育方法陈旧。教学目标的变化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的改变,但教师没有适应这一转变形式,方法仍然很陈旧。一方面许多教师不能够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方法,不能根据培养目标的变化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将重点放在对句型、语法的分析上,培养学生的语言掌握技能,而忽视对于跨文化教育的培养。一些教师将英语教学简单的局限于课本,而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视野,国际化视野则有所欠缺。因为他们在内心里认同英语仅仅是一门语言,而不是一种文化。
3.跨文化教育意识薄弱。目前虽然教师们的跨文化教育意识有所加强,但还是有薄弱的环节。例如对于教学目标的重视程度,仍然有的将语言教学作为重点而忽视文化素养的培养。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于母语文化的掌握,使得英语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能将母语文化全面完善的展示给国际。三是没有明确中西文化的关系。在英语教学中过分注重西方文化的培养,而忽视了母语文化的培养。这样学生所受到的文化教育是不完整的,也不能够准确的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最终导致英语并不能实现“为我所用”,而只能是“为他所用”,英语也就真正成为说话的工具,而不是交流的工具。
三、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策略
1.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内容是教材的直接反映,它直接引导了教学的价值观取向,因此必须要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加强对跨文化教育内容的编排。在内容的编排过程中要兼顾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培养的双重培养目标,不能顾此失彼。同时在跨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兼顾文化覆盖面与时势的结合,既要介绍西方的文化,也要加强对母语文化的培养,还要兼顾文化的发展性,文化教育与时展相结合。
2.革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革新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实践的质量。此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逻辑判断能力、认知能力等能力的培养也会受到教学方法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要在分析跨文化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所教课程的特点,综合应用各种现代信息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语言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学习能力。
3.强化跨文化教育培养意识。要想真正的达到传统教育向现代英语教学的转变,必须要从意识上实现真正转变。教师首先要明确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培养目标,由原来单纯的知识传授变为对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其次教师自身得接受跨文化教育的培训。教师自身应该更加开放的姿态关注外国文化,诸如其历史背景、文化习俗、政治经济发展的概况等等。教师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可将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别,增强自身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培养开阔的国际视野。在此基础上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了解世界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也要组织适当的国外国内文化考察,让教师在实地充分体验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思考其文化内涵。这样教师会形成质的改变,并且能够以身传教,更增加了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教学中涉及到跨文化教育问题比较多,我们要在明确跨文化教育对于人才培养和国家战略的必要性的基础之上,清醒地认识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实施现状,对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或革新。
参考文献:
[1]方小兵.试析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途径[J].时代教育,2012,15:94-95.
[2]张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探析[J].考试周刊,2013, 29:81-82.
[3]陈文华.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07:169-172.
篇3
摘要本文通过《红楼梦》人物对话中称谓语英译的对比分析,详细阐述了中英称谓文化的差异及其对翻译所造成的困难,深入探讨了异化和归化策略在杨氏和霍氏英译本中的应用,并指出二者的利弊。笔者认为,随着跨文化传播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翻译实践会呈现出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趋势。
关键词:红楼梦 称谓语 翻译 异化与归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红楼梦》素来被誉为中国明清文化历史的全息图,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四大家族的盛衰荣枯。其中人物几百余,作者生动真实地构建了一个纷繁复杂的人际称谓系统。其中各种称谓语的使用大致遵循四项原则,即:宗法、等级、礼仪、情感(孙炜,1991)。宗法原则决定亲属称谓语的使用,等级原则制约社会地位称谓语的选用,礼仪原则规约了敬谦语的使用,而情感原则决定了在不同场合说话人如何选择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对听话人或所指对象的爱憎(刘泽权,2006)。对《红楼梦》称谓系统的研究一直是文化学和社会学的热点,而其中人际称谓的翻译恰好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交锋,是文化翻译研究的典型案例(冯庆华,2006)。时下,《红楼梦》较为流行的两个英译本是杨宪益夫妇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霍克斯及其女婿闵费德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
谈及文化翻译,不可忽视的是一直以来的“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之争。二者最早是由美国翻译家韦努蒂提出的。本文依据韦努蒂对翻译策略的划分,围绕宗法、等级和礼仪三原则,从《红楼梦》原文中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话语片段,对比分析上述两英译本对其中称谓语的不同处理情况。
二 宗法原则――亲属称谓语
亲属称谓语是反映人们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一套特殊的语言符号。受封建宗法礼教的影响,汉语的亲属称谓不仅区分了父系和母系、直系和旁系,更表明尊卑辈分和长幼顺序,表现出分类精细、名目繁多、语义明晰的特点。譬如在《红楼梦》第三回中,王熙凤当着贾母的面夸赞林黛玉:“……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一句话道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内外有别的家庭亲疏关系。汉语称谓系统强调男性继嗣的重要性,孙女即儿子的女儿和外孙女即女儿的女儿,在汉文化里是不能等同视之的。而英语亲属称谓系统并无直旁男女之分,不管“孙女”还是“外孙女”,都称为“Granddaughter”。这里就出现了词汇空缺的现象。
王熙凤笑道:“……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第三回)
杨译:“…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but looks more like a Jia…”
霍译:“…She doesn’t take your side of the family,Grannie.She’s more like a Jia…”
我们发现,杨、戴译文和霍克斯的译文中都没有出现“granddaughter”一词,而是通过转换表达方式,增加一些原文中没有的词来克服由词汇不等值而引发的翻译问题,巧妙地传达了作者的意图和源语的文化内涵,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汉文化中,亲属称谓语除了表示血缘和婚姻关系之外,还可用于社交场合来称呼非亲属,如“牛哥”、“大妹子”等,以此来缩小交际双方的距离,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这种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是汉语特有的,因其表示的是一种虚拟关系,所以又叫拟亲属称谓语。在《红楼梦》中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刘姥姥笑道(对周瑞家的):“我的嫂子,我见了她,心眼儿爱还爱不过来,那里还说的上话来!”(第六回)
杨译:“My dear sister!”Granny Liu beamed.“I was struck all of a heap at sight of her and didn’t know what I was saying.”
霍译:“My dear,”replied Grannie Liu with a laugh,“when I saw the pretty little darling sitting there,I took such a liking to her that my heart was too full to speak.”
刘姥姥为了获得对方的好感,以“嫂”称之。杨、戴本着“信”的原则,忠实地翻译此处,保留了源语的文化内涵。霍克斯将该处称谓进行归化处理,迎合了英美读者的思维方式――在英语国家,对于亲属关系以外的人使用亲属称谓是不符合习俗的(田慧刚,1998)――但同时也牺牲了该称谓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
三 等级原则――社会地位称谓语
顾名思义,社会地位称谓语表明了个人在社会交际中的地位和身份。《红楼梦》里的大家庭内部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称呼和排辈颇为讲究,因此,社会地位称谓语的使用频率颇高。下文中,聪明伶俐的小红玉一连用了7个含有“奶奶”的称谓语,将我国封建礼教的等级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红玉道:“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第二十七回)
在《红楼梦》中,“奶奶”一词指的是各大家族中晚辈男主人的妻子,是仆人对主人的尊称。按照礼规,仆人提及主人时,无论涉及到多少人,也无论同一个人被提及多少次,都必须使用恰当的尊敬语来表明其社会或家庭地位。而在英国,人们相互之间无论职位高低,辈分大小,均可以名相称。这种文化之间的悬殊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杨译:“She said,‘Our lady sends her compliments to Her Ladyship.Our Second Master is away from how now,so Her Ladyship shouldn’t worry over a couple of days’delay.When the Fifth Mistress is better,our lady will come with her to see Her Ladyship’…”
霍译:“She said he was to tell them:‘Our lady hopes your lady is well and she says that the Master is away at present and may not be back for another day or two,but your lady is not to worry;and when the lady from the West Lane is better,our lady will come with their lady to see your lady’…”
不难看出,杨译基本遵循以源语文本为归宿的异化策略,尽量保留了各称谓的文化内涵。读者能够从译文中体会到汉语称谓的具体细腻、重视血缘亲疏关系的特色。霍氏沿用其一贯的归化策略,所得译文通顺地道,但却牺牲了汉语称谓的文化特征。
四 礼仪原则――礼貌称谓语
礼貌称谓语即带有尊敬或谦逊色彩的称谓语。它是语言的共性。但是汉语中存在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礼貌现象,即贬己尊人。这一礼貌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在国人心目中被教化成道德范畴的观念了”(顾曰国,1990)。如称呼对方亲属时,为表示尊敬,在其称谓前加上“令、贵、高、尊、贤”等敬辞。而对他人称呼自己的亲属时,则在称谓前加上“家、舍、小、拙、贱”等谦辞。譬如《红楼梦》第十五回,北静王水溶与贾政的谈话中就出现了敬谦语的使用现象。
(水溶……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贾政忙陪笑道:“犬子岂敢谬承金奖。赖蕃郡余祯,果如是言,亦荫生辈之幸矣。”水溶又道:“只是一件,令郎如是资质……昔小王曾蹈此辙,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贾政忙躬身答应。(第十五回)
杨译:“Your son is truly a dragon’s colt or young phoenix…”
“My worthless son does not deserve such high praise,”rejoined Chia Cheng…
“There is one thing,however,”cautioned the prince,“Because your son is so talented…I went astray in this way myself and suspect your honorable son may do the same.If he finds it difficult to study at home,he is very welcome to come as often as he likes to my humble house…”
霍译:“but I venture to prophesy that this fledgling of yours will one day‘sing sweeter than the parent bird’…”
“My son is doubtless unworthy of the compliment…”
“There is only one drawback in possessing such charm,”said the prince.“This used at one time to be the case with me,and I suspect is now the case with your son.If he does find difficulty in working at home,he would be very welcome to come round to my palace…”
相比之下,英语礼貌称谓较为简单,尊称系列主要用于王室和贵族,并没有面向亲属称谓的专有尊称。上例中,“令郎”是北静王对贾政儿子宝玉的尊称,杨氏将其先译作“your son”,表明该称谓词的指代关系,然后借鉴英国尊称的惯例,译为“your honorable son”,尽可能地向读者传递该称谓词的文化内涵。霍氏采用了归化译法,分别用“this fledgling of yours”、“your son”和“he”来翻译“令郎”,译文通顺易懂,但却丧失了原文中的尊他文化。
另一方面,英语礼貌称谓中极少有谦称。西方人提倡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并不会通过贬低自己向对方表示恭敬。上例中的“犬子”是贾政对自己儿子的谦称,而“寒第”是北静王对自己府邸的谦称。在英语里找不到对应词。杨氏将“犬子”译作“my worthless son”,舍弃原语的意像而保留其文化内涵,恰当地传达了贾政的谦恭之情。而在“寒第”的处理上,笔者认为,可以考虑用脚本注释法来弥合译出中的文化缺失,即对“my humble house”加注――“refers to the Prince’s Palace. It is a tradition in ancient China for a man to understate his property.”霍氏沿用其一贯的归化译法,将“犬子”和“寒第”分别译作“my son”和“my palace”,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却牺牲了称谓语附载的文化信息。
五 结语
综上,杨氏译本主要采取异化策略,而霍氏译本则表现出归化的倾向,二者各有利弊。异化的翻译策略有助于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色,为读者呈现异域的风土人情,但是译作显得不自然和不熟悉。归化的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但同时也牺牲了大量的文化附载信息。若站在跨文化交流的立场上,异化策略凸显优势。异化有意保留了源语的表达方式和语篇规范,并在适当场合选择晦涩的文体,有利于读者了解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当然,在实际翻译中,把源语的语言规范统统强加给目的语读者也是不现实的,这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如上文提到的脚本注释等,来加以弥合。总之,笔者认为,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的愿望日益强烈,翻译活动也会相应地呈现出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发展趋势。
注:本文由陕西理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文化专有项的中英翻译研究”资助(项目编号:SLGQD0776)。
参考文献:
[1] Gu,Yueguo.Politeness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Journal of Pragmatics,1990.
[2] Hawkes,David and John Minford,1973-86(trans.)The Story of the Stone,by Cao Xue-qin and Gao E.Harmondsworth:Penguin.
[3] 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4]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1978-80(trans.)A Dream of Red Mansions,by Cao Xue-qin and kao Ngo.Pek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
[5]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6] 冯庆华:《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 刘泽权:《从称谓的翻译看文化内容的传播》,《燕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8] 孙炜:《〈红楼梦〉的亲属称谓》(下),《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1期。
篇4
关键词:知识经济;高等教育;利弊
“全球化”是当前社会中各个领域出现非常频繁的字眼,它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知识经济是伴随着全球化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到来实际是对传统教育的严峻挑战。当前世界经济在全球联动中。教育的重点不再是传承现有知识,而是创造开发出符合现代社会的新的知识。而现代大学正是要担负起这个任务。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高等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高等教育已经被看作是实现国家经济不断增长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如果不对知识经济给予充分的重视那么它在全球市场中就会落后,而对于处于知识经济最前沿的商等教育,就必须给予更多的重视。
知识经济为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机遇,对我国高教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但与此同时也会有许多不利因素,如果不很好的处理将会影响并阻碍我国高教的顺利发展。在笔者看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利是远大于弊的,因而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利,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改革,兴利除弊,使我国高教发展更加融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定义我国高等教育的功能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大学的功能也发生了历史演变与拓展,高等教育的国际文化交往的功能逐渐显露。可以说交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在这种良性的交往中,不仅为我国带来了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也引进了大量国际资金,推动我国高教由封闭走向开放,促进本土与国际文化的融合。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机遇,对我国高教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一)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教育思想与科学技术,推动我国高教由封闭走向开放。促进本土与国际文化的融合
知识经济首先就是要求知识的传播与创新,通过知识创造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到国家小到一个企业甚至个人都认同了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的国际传播已成为必然趋势,而高等教育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的摇篮,也担负起国际文化交流的重任。高等教育不断参与到知识经济中,更加有利于我国高校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办学水平;借鉴外国先进的教育经验,避免走国外大学曾经走过的弯路;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我们的智力资源得到有力的补充;在传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融入国际各种不同文化。使我国高等教育的视野更加广阔,融合东西文化于一体。培养出更适合国际经济交流的国际性人才。
(二)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良好的机遇,促使我国高教提高办学质量。由刻板的继承走向创新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使得学生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选择大学时更加的自由,我国高等教育正在逐渐步入一个开放的国际性的教育大市场,必须同时满足社会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给我国高教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人才的需求使得高等教育重新回到社会的中心,高校也开始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重视改变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不能是千人一面的,而必须注重特色的培养。学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国高等教育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同时,更要重视创新,知识的传承不能满足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只有不断创新的知识、思想和科学技术,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弊
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必须在积极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清晰的认清我们的国情。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现实,那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是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土高教与国际接轨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现有的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同时由于在国际间经济交往中国际型新型人才需求增加,并且人才素质要求提高,从而造成了我国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人力资源的竞争压力更加增大;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经济,忽视了社会效益,也忽视了教育的本性,从而造成了高教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教育本性,并且造成高教资源巨大浪费
在知识经济发展中能最快获得利润的专业成为了高校发展的兴趣,这是高校追求经济效益的突出表现。一些高等院校把专注于目前适应市场需要并且能获得更大物质利益的专业,追求暂时的市场效益;忽视了一些暂时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而这些专业往往是基础性专业,冷落这些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的研究必将造成高等教育发展的失衡。我们必须认清的一点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不能打破,否则就会违背教育规律,如果高等教育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将必然会破坏我国教育的总体发展,埋下深重的隐患。
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然而如果只把“知识”与“经济”划上等号,我们的高等教育将会失去它最根本的本性,失去大学的理想。只重视“经济”而忽视精神的后果是隐蔽的,但这却是给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学生将在重技能轻理论的教育下造成知识的悬空,并且更甚至在缺乏人文知识、精神关怀的影响下造成人格的不健全,这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将是一大隐患。
(二)人才培养模式受冲击,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
知识经济需要的是掌握国际经济交往技能的人才以及具备最新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因而造成了与此相关的高等教育专业盛况空前的火热。而人文专业或基础性专业的就业情况则冷淡的多。这就造成了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到很大冲击。
除了这种集中性的人才需求过热外,笔者认为各国对人才的抢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抢夺人才。一种是企业与大学之间抢夺人才。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人才的全球流动性增强,不少外国的留学生来到中国,但更多的是我国人才的外流。发达国家在吸引人才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它们以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争夺到发展中国家的大量高层次人才。另外企业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以高新科技创新为目标,加剧了同高等院校人才的抢夺。许多国际企业纷纷在我国设立了研究机构,吸引我国的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同一课题在企业与高校同时进行,往往企业更能够吸引到高层次人才为其服务,因而大量具有高新科研能力的人才离开了高校,流入了社会企业。这种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改革建议
任何事物的前进都要考虑内部和外部因素,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内部因素是其自身的制度,外部因素是市场的影响。
(一)内部:树立国际意识,实施高教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运用知识创造财富。同时经济全球化也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在国际贸易往来中熟练应对的人才。高级专业人才的要求但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多元化要求,教育思想、教育体制都较落后。要适应全球化发展就必须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教育结构的多样化,高等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可以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经验与成果,包括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体制,学习先进的教育内容与方法等目。
我们不能一味迎合知识经济的需求,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培养符合社会当前要求。急功近利必然是会得到较快的回报,但当前的目标在将来的社会却未必成立,学生在这种片面的教学思想下也会造成人格、能力的部分缺失。这对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了我们的高等教育一定要是综合素质教育,“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培养学生实用性的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精神关怀,将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在增强竞争力的同时也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
(二)外部:加强国际合作,减少人才外流
我国始终在为融入国际化作各种努力,许多国际经济组织我国都有积极的参与,这些国际经济组织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使我国更加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通过与国外大学联合办学、共同实施科研项目等途径,不断扩展与别国的交流与合作,也同时迎接国际间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给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带来深刻的影响。
高级人才外流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显著的问题,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对抑制人才外流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当中国拥有能力培养出世界顶尖人才时,我国的优秀学子就不必到外国深造,就会大大降低人才外流的几率。
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加强同企业间的合作,变“抢夺资源”为“资源共享”,创造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主动推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高端人才留在高校,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把成果投向企业和社会,达到高等教育同社会经济的双赢。
参考文献
[1][8][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曾永平,李雪平,论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创新[J],经济师,2010(04):146-147
[3]区向丽,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J]经济师12007(03):9-10
[4]尤德林,高等教育改革在知识经济层面上的七个误区[J],教书育人,2003(05):6-7
[5]栗献忠,张才彬,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创新[J],鲁行经院学报,2003(03):92-93
[6]闫雅都,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2(05):83-85
篇5
事实上,在国际图书贸易过程中,外国公司制订的合同条款中都含有“被授权方不得自行改动图书的内容,如要改动,必须得到授权方的书面同意”等相关条文,而翻译图书出版物时总会因为两国人民的文化观念不同,也就是所谓的伦理观念不同,而出现对内容评价的分歧状况。出版相关伦理差异较大的图书面临的两难主要是,不修改则不符合我国出版规定,修改了又会像《亲历历史》那样遇到无法执行翻译合同的情况。
那么,如何解决出版贸易中的伦理观念差异,以期在版权的引进或输出中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麻烦,从而使两国图书贸易变得更加顺利呢?本文将从中外伦理差异的主要表现入手,讨论一些对应措施。
一、常见中外伦理的差异
伦理,通俗地说,就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因人因地而异。中外伦理的差异存在于方方面面,这里仅仅讨论图书出版内容中常见,且可能在图书版权贸易中会遇到冲突的一些伦理差异。
1. 中外长幼的伦理差异
长幼的伦理差异一是表现在长幼称呼方面,比如在中外家庭故事类图书中,经常会出现称呼的不相容现象,这会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困惑或者增加一定的难度。在中国的此类图书中,强调长幼有序,对不同的有血缘关系的人有不同的称呼。长辈对晚辈可以直呼姓名,晚辈对长辈必须予以尊称,比如叔伯仲之间的区别。而在西方国家的图书中,这方面表现得比较随意,没有繁杂的称谓,在家庭中可以彼此称呼对方的姓名或者昵称。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叫Uncle(叔叔),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叫Aunt(阿姨)。
二是表现在长幼责任方面,如在中国家庭中,沿袭着“子不孝,父之过”的古训。父母在孩子年幼时,负担其生活、教育等费用,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具有重要意义。待孩子成家后,其孩子有责任孝敬自己的父母,使父母老有所依。而在西方国家,多是以夫妻为主的家庭模式,在家庭中的未成年孩子有其独立自主的选择权利,在合法范围内可以坚持自己认为最好的选择。孩子成年之后,会脱离这个家庭,父母有权不再对他进行一些物质上的帮助。基于西方国家的养老制度和风俗习惯,老人是不需要子女为其养老送终的,因为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能够满足老人基本的生活需求。
2. 中外饮食的伦理差异
饮食伦理差异是中外文化伦理差异的主要方面。中国人吃饭多使用圆桌和筷子,主食是米饭和面食。西方国家多使用方桌和刀叉,以肉食和奶类为主食。显然,不同的文化,饮食忌宜也有所不同。比如,很多民族只用清真食品;大部分西方人拒绝食用动物的血、内脏、头部、爪子,以及臭豆腐、蛇、皮蛋、昆虫等具有特殊气味的或者具有复杂骨骼结构的食物,也不食用一些与人类友好的动物,比如狗、猫、驴等。
3. 中外服饰的伦理差异
每一个国家都会有代表自己文化的特殊服饰,随着全球贸易的日渐频繁,各国的服饰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但是,各国依然表现着自己独特的衣着特色和服饰理念,当然也有服装标志禁忌和颜色禁忌。比如在中国,服饰的主要特点是衣服适体,但不完全合体,不,不张扬,流畅婉转地体现人体的曲线美。在穿着搭配上表现出了一种协调、渐进和含蓄之美。而在西方国家,在量体裁衣时,尽量凸显胸部、纤细腰部,通过裤子或者裙子的长度和宽度来调节下肢。穿着中凸显自己的鲜明个性和传统文化,这一点在服饰的色彩搭配、造型设计、面料的选择等都有所体现。比如法国人喜爱丁香色和蔷薇色,也特别喜欢圣洁的白色和含蓄的天蓝;西班牙人推崇高雅的玫瑰红和灰色调;在英国人看来,黑色被认为是神秘而高贵的色彩。普遍来说,欧洲人多忌黑色,认为黑色是丧礼之色。
除上述伦理差异外,常见的还有中外交际隐私的伦理差异、宗教观念差异、教育伦理的差异、人格伦理的差异、恋爱婚姻的伦理差异、价值观念的伦理差异、消费观念的伦理差异、社会观念的伦理差异等,在本文中不一一展开叙述。
二、中外伦理差异在中外版权贸易中的应对措施
中外伦理的差异表现在图书内容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图书版权贸易工作给予高度的关注。只要有一丝的伦理差异存在,在图书的引进和输出的工作中,我们就要有足够的认识,并做好相应的处理准备。
这里,按图书作品分类,谈谈中外伦理差异的应对措施。
1.文学作品中的伦理差异应对
在引进和输出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尤其是家庭伦理作品,面对长幼伦理称呼差异,这就要求中国图书在输出的时候,做好相应称呼的解释,以避免外国人对复杂的称谓产生困惑而增加阅读难度。同时,在国外图书引进的过程中,也应当根据中国的长幼伦理称呼要求做出科学的翻译,以提高阅读的精确度。
各国长幼责任伦理因国情不同而有所差异,这就会使许多西方人难以理解中国的“老有所依”“买房养老”等观念。同时,中国人也难以理解西方人对自己父母“不管不顾”的社会现象。在图书版贸过程中,对于这类养老问题的书籍,就应当正确对待,要避免这类外国书籍引进我国后对青年人可能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样,相关图书输出时,也要注意外国读者的观念差异。
涉及交际隐私伦理差异时,应当想到交往礼仪上的隐私理念的差异往往会导致不同国家的人在交往过程中的尴尬。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交礼仪图书或者文学类图书引进的过程中,对相关问题做一些注释,不仅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书籍内容和情节发展,而且能够使读者理解其他国家对这类问题的重视,这样,在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能减少误会的产生。
另外,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性也会造成西方人完全没有办法理解中国人在爱情方面的谨慎,而中国人可能没法理解西方人对爱情的执念和疯狂。当然,现实中这种差异也在不断缩小,也就说,中国的爱情观可能正在影响着一些西方人,而西方人的爱情观也在一些年轻人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在输出或者引进一些包含此类内容的图书时,我们应该考虑到中外对爱情文化差异的可接受程度,以期控制在双方读者可接受的范围内,尽情展现各国的爱情文化。
2. 美食类图书中的伦理差异应对
在引进或输出饮食类图书时,我们就应该慎重对待各国人民对食物的要求。向国外输出饮食文化图书时,应重点注意是否含有饮食禁忌,或者不符合国外饮食卫生或饮食习惯的内容。还要注意,在输出的饮食文化相关图书里,尽量不要出现外国人拒绝食用或者提倡保护的动物肉类相关内容。
3. 社科类图书中的伦理差异应对
社科类图书牵涉到的伦理差异最大,既涉及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也涉及社会观念,更涉及宗教,因此引进和输出该类图书时,尤其要注意。有些内容需要中外交流,以达到国民间的相互了解;有些内容需要我们研究,但不适合大众传播;有些内容根本不适合我国国情,坚决不能引进。当然,相关图书输出时,也要注意国外的接受意愿,有针对性推荐,不要把我们认为是非常好的政治书籍积极向外方推荐,以免引起尴尬。
4. 教育类图书中的伦理差异应对
中外对孩子教育文化的巨大差异,是孩子在人格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家庭的作用问题。显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人生成长。在各国教育各有利弊的情况下,引进和输出这类图书,都要尊重他国的文化,在吸收他人先进的教育方法的同时,又坚持自己的教育传统,全盘肯定或者全部否定都是不妥当的。
具体来说,西方先进的课本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先进的教学心理等,都是我们要努力学习和研究的。反之,我们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先进的科学知识,也是向国外推荐的对象。在这方面,不完全照抄,不完全否定,走中西结合的道路是比较明智的。这就需要在图书引进或者输出的时候,尊重各国人民对教育理念的选择,毕竟中外教育理念都有自己的合理性。
以上列举的只是目前图书版权贸易出现频率较高的种类。在图书的实际引进与输出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图书,如动漫幽默类、地理地图类、心理健康类、法律类、经济类、管理类、科技类等图书,其内容都会多多少少涉及中外伦理差异。因此,在中外图书版权贸易过程中,都应当引起重视。要研究图书内容可能存在的伦理差异,找到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一定措施,以确保图书版权贸易能够正常进行。
笔者认为比较可行的,是按版权贸易的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在版权交易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充分了解相关图书的具体内容,必要时可先经相关部门审查。
在版权交易中,版权人员要守土有责,为国家站好岗,在增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同时,拒绝引进文化垃圾。这就要在订立合同时,事先对相关内容提出处理意见,以便在版权合同上明确相关内容处理的权力,也就是内容修改要事先获得授权方的书面同意。
篇6
论文摘要:翻译不是简单的语际语码转换,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处理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问题时,译者应乐于语用移情,尊重、适应译语文化。在准确判断源语语言文化规范和译文读者接受力的基础上恰当地采取归化或异化策略,将汉语文本中的文化因素移植到英语中或将英语文本中的文化移植到汉语中来,以达到成功的文化交流的目的。
一、语用移情
“移情”(empathy),又称为感情移人,指“设身处地”的行为,即超越自我,对别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能够想象和分享他人的思想、感情和观点。Ruben把移情能力列为有效交际的七种要素之一。他认为在语用学上,“移情”指的是能够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去体验、去表达感情,即使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进行移情,向对方表示已经充分理解了他的思想和感情。他于1991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的《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一文中认为,“语言习得者应该理解、感受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设身处地地在对方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跨文化交际的移情主要表现在语言语用移情和社会语用移情两个方面。跨文化交际首先接触的是语言,语言是移情体验的主要手段。语言语用移情的微妙之处是说话人或者听话人总是能从对方的角度进行语言的编码和解码。社会语用移情现象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也十分普遍。它涉及到交流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际关系,当然也涉及到语境,主要指交流双方都设身处地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和看法,从而在交流过程中相互默契,达到预期效果。首先,听者和读者应持一种合作态度,在信息数量、信息内容、信息传递方式上做合理推论,即遵守Levinson提出的会话含义三原则。具体来讲,“相信说话人的陈述已经是就他所知而作出的最强的陈述”;“扩充说话人所说话语的信息内容,找出最特定的理解,直到认定这就是说话人的发话意图”;“如果说话人使用了冗长的或有标记的表达式,他的意思就与他本来可以用无标记的表达式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Leech谈到听者和读者的任务时说,理解是一个“问题一解决”的启发性的过程,即听、读者通过形成假设,并利用可及的证据验证假设,来识别话语的语用含义。形成假设的过程突出了理解过程的语用移情。这表现在听读者努力调用相关的语境信息,补全语篇的缺省信息,加工说、写者提供的新信息,作出最相关的推理即假设。操汉语的本族人对操英语的本族人说英语往往要注意尊重对方的语用习惯,见面打招呼时,他们不用“Whereareyougoing?”或“Haveyouhad your meal?”而用“Itisaniceday,isntit?这种摆脱自身文化习惯的语用移情,实际上是“人乡随俗”的一种普遍现象。反过来说,当操英语的本族人身处中国这块异地,听到中国人用英语冒出一句带中国味儿的寒暄话:Haveyouhadyourmeal?他也不会反感,也许还会感到异国情浓而欣然接受。这显然是语用移情的认知心理在起作用的缘故。
二、汉英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译者的语用移情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移情要求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有意识地摆脱本民族语言文化的束缚和影响,将自己置身于另一种语言文化模式中,主动如实地领悟和欣赏该语言和文化,从而帮助交际获得成功。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其过程必然涉及两种文化,其最终目的是寻求不同文化间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必须是以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为基础的融合。
孙致礼先生认为,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性问题,基本策略有两种:一是“融化”,一是“活现”。这两种策略也就是对待文化翻译的归化和异化,以目的语文化所固有的形象去替代原文中的文化形象,结果使原文的文化意象发生了顺应改变,以目的语形象替代源语文化形象的目的在于使译文适应目的语读者,顺应译语文化而被接受,这种替代和调整的翻译策略称之为归化(domestication)。将源语的文化意象或形式移植到目的语文本中,其结果将使译语的语言文化由于进人了外来文化因素而产生某种变异,这种变异称之为异化(foreignization),异化的目的在于使目的语读者尽可能多地接触到与母语不同的源语文本中的异域文化意象和相对陌生的表现形式。两种翻译策略各有其利弊。先说不利的一面,如英国学者Hawks翻译《红楼梦》时把“阿弥陀佛”译成“Godblessmysoul!”,这也是译者移情于译语读者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这样造成的弊端是用基督教文化代替了中国的佛教文化,很可能让西方的普通读者认为中国人也信奉上帝,这样的做法“以假象,假信息蒙骗译文读者”。而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则会要求译语读者适当地运用移情的办法来理解译文中的文化因素,要不然会使读者容易误解。再说利的一面,在英译汉时,译者会移情于汉语文化的读者,会尽可能地把原文的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和所承载的文化用正确地道的汉语表达出来,在汉译英时也一样,由于心理上的移情作用,译者作为交际的一方,会尽可能把希望表达的思想(原文的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和所承载的文化)用正确地道的英语表达出来。语用学的社交语用移情观认为:跨文化交际双方都设身处地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和观点,以实现交际的成功。从交际的角度阱,英汉翻译正是异域文化移植,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但是由于交流内容都是中国语言代表的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事情或者是英语代表的异域文化以及异域的事情,那么很多信息就很难用所谓地道的英语或汉语展现出来,难免出现一些译文读者感到怪异、生疏的“离格”英语或“离格”汉语。但这些“离格英语”或“离格汉语”若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则很自然。美籍意大利学者韦努蒂(Venuti)认为,如果译文读者对译文有一种陌生和疏远感,即感悟到了文化差异,外国文本在目的语中就获得了一时的解放。译文的读者作为交际的另一方,他们知道自己读的是译本,译本里讲的是外国事和外国人,因此他们会设身处地,尊重异国的国情和文化,“移人感情”到译作中去。语用翻译观认为,翻译应该使原文和译文在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个层面上达到等值效果。如果译者认为译文读者虽然不熟悉某种语言现象或意境甚至对之感到陌生,但是只要他们可以通过译作提供的语境来理解该现象或意境,那么他就可以采取异化的策略,将该现象或意境所承载的文化因素原原本本地移植到译语文化中去。例如:
(1)When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
如果将这句谚语直译为汉语,中国读者就会感到奇怪,为什么要讲在罗马而不是在其他地方?又为什么要按罗马人做的那样去做?如果我们了解这句谚语的用意,我们就可以不理会原句的字面意思,而按照汉语的习惯说法,直接传达出其用意:人乡随俗。
(2)他跟老人招呼了一声:“吃过没有,老爹?”汉语中的“吃过没有”是用来打招呼的,说话人的真正意图并不是关心对方是否吃了。知道了两种语言的语用习惯,我们就可摆脱原文的羁绊,从语用移情的角度决定某些词语的替换和取舍,将之译为:“Goodmorning,Grandpa”,hegreetedtheoldmail.
(3)“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这个标语的意图是祝愿司机小心驾驶,平安上路,平安回家。如果将之译成“Gotoworkhappily,andcomebacksafely!”说英语的本族人是不会领会这句话的真实信息的。我们用一个简单的“oGodluck!”就可以了。总而言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处理的是使用中的意义,译者必须通过语用移情,才能决定采取那种翻译策略,从而准确翻译。
再比如,《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中:
(4)“癞蛤蟆想天鹅吃”(曹雪芹:165)
A toadhankenngforatasteofswan.(Yang:164)
Acaseof”Thetoadonthegroundwantingtoeatthegooseinthesky”(Hawkes:242)
这里,霍克斯用“鹅”(goose)的形象,替代了“天鹅”(swan)的形象,是为了适应英美读者的审美观。因为再英美文化中,“鹅”和“天鹅”是有完全不同的联想意义的。这从英语成语“aswanamong geese”中足见差别。可见,译者的语用移情会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翻译的准确性。
(5)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曹:95)
Manproposes,Heavendisposes.(Yang:90)
Manproposes,oGddisposes.(Hawkes:152)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经典著作,充满了佛教和道教的意识。杨宪益先生利用了一个英语的谚语,但把其中的“god”改成了“Heaven”,从而保留了原有的宗教色彩。霍克斯却直接引用了英语谚语,未作任何改动,这样,他把原文的佛教色彩变成了基督教色彩这对英美读者来说当然更为自然、更容易接受。当然,这样一来,霍克斯把一个信佛的人变成了一个信耶稣的人了。可见,过度的移情于译语读者,而不考虑原文的文化内涵会造成一定的误译。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位译者在处理源语文化信息时的基本倾向:杨宪益基本上移情于原文作者,目的是想尽可能多的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遵循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多用了异化策略,而霍克斯则移情于译语读者的理解,为了取悦于译文读者遵循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
其实,从语用移情的角度看,归化和异化各有其长,亦各有其短。应该说,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不仅不矛盾,反而是互为补充的。如翻译“她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时,可以异化译为“Herbeautywould maketheifsh sink,thewild goosefalldown and themoon hideherself,and putthelfowerstoshame.”以便让中国文化被英美读者理解,接受,也可以在不需要保留原文文化色彩的情况下,去掉比喻归化译为“Herbeautyisbeyonddescription.”通过异化的译法,英语中很多比喻I生的词语已在汉语中广泛使用。如:Crocodile tears,angel,Pandora’Sbox,darkhorse,sourgrape,coldwar,forbiddenfruit等等,但是汉语中被移植到英语中的比喻性的词语相对来说要少,如“纸老虎”,thepapertiger,“半边天” Halfthesky等。翻译中的移情会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的选择,如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进而会影响到文化的传播与文化的独立性。可见语用移情在翻译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不懂外语的读者之所以要读文学译作,其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译作来领略异族的文化。虽然归化式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另一需要,即阅读通畅的需要,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伤及文化的交流,无意中蒙骗了译文读者。Venuti认为,通顺式的翻译策略会掩盖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的行为。对译者来说,重要的是不仅要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即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异同,而且还要有文化平等的观念,在翻译的过程中适当并恰当的进行语用移情,会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
篇7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四所建筑专业室主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
1993年获厦门大学建筑系工学学士
1996年获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硕士
2008年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建筑学博士
2009年受聘为苏州大学建筑学教授
在作为设计师的同时,长期从事设计理论研究,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交流,与学术界保持同步,在建筑核心刊物为主近40篇, 2009年即将由建工出版社出版20万字博士论文专著《跨文化语境中的建筑思维》一书。设计专长领域有:城镇设计运营与设计/酒店策划与度假设施设计/现代商业地产策划设计/现代医疗建筑设计
所获奖项:
1993年 闽台文化交流中心设计获台湾洪四川财团法人建筑优秀人才奖佳作奖
2000年 厦门沙坡尾渔港社区改造方案获UIA“北京之路”建筑创作奖二等奖
2003年 上海国际汽车城大厦方案第三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三等奖
2004年 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第四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二等奖
2005年 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2006年 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建设部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2006年 卢湾区医保事务中心获第五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三等奖
2006年 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提名参选人
2007年 芳茂村生态社区中心获第六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二等奖
2007年 参与主创的无锡医疗中心获上海市建筑学会优秀创作奖
2007年 参与主创项目瑞金医院门急诊楼获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2007年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大赛二等奖(建设部主管,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
2007年 萧山博物馆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2008年 获上海市勘察设计协会“最具大师潜质的二十位青年建筑师”荣誉称号
2.“地域认同的塑造与再塑造”范式批评
“地域认同的塑造与再塑造” 范式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在于它揭示了地域认同的可变性,也即科学地指出地域认同是在时间积累中塑造起来的。这个思想是在地域主义和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基础上有所突破发展的,使文化符号和场所之间获得了再组合的自由和逻辑。 地域主义建筑的思想是把建筑按地域进行区划,然后将建筑文化限定在特定地域形式进行发展,但最终陷在创新和继承的矛盾关系中不能自拔。批判的地域主义提出针对特定地域因素做新的创造,也即“此时此地的创造”,这点与“地域认同的再塑造”是相近的认识。但后者所包含的“去疆域化”或“脱域”以及“再疆域化”和“嵌入”等思想则更加自由,它为当代跨文化传播中的许多现象提供了认识依据。如移民建筑文化,跨文化建筑传播,文化杂交现象。(图24~25美国的outlets,图26奥斯陆的歌剧院,图27伦敦市政厅)
有学人指出:贝聿铭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作品是鼎鼎大名的香山饭店,这个作品也是有关地域性表达的典型例子。可以肯定的是香山饭店具有中国传统的意韵,但其选用的符号是来自江南园林,这种南北的错乱说明了什么呢?如果认同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不同地域的符号、形式或者平面布局可以超越地域的限制,并且以如此的设计来标榜地域性,那么很显然这一逻辑的必然结果就是民族主义而不是什么地域性的问题了。这是偷换了概念,地域性成了一面旗帜,但具体的行为同地域毫无关系。这一评论并不否定香山饭店的美学价值,只是对某些理论以此为例表示疑义。抛开地域性,形式的选择只是一种审美倾向,在接受西方文化的一定历史阶段,民族主义有反弹也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在日益开放和交融的社会环境里高举民族主义的旗帜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地域性这个名词要平和和理性得多。(17) 如按常用的民族和地域的概念来理解这问题确实存在矛盾性,然而如果用“地域认同的塑造与再塑造”范式来解释就没有问题:中国建筑文化对身处美国的贝聿铭来说已是一种记忆的符号,江南文化符号“去疆域化”(或“脱域”) 后在北京郊区“再疆域化”使建筑“嵌入”地段中,这是文化符号和地域的重新组合关系。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各地也有不同的民族和地方建筑文化,他们之间也存在跨文化传播的现象。长期以来,地方建筑风格表达的倾向集中在形式层面的再现,而交流的对话本质被忽视了。这里以上海驻拉萨办事处项目的真实案例来说明问题:上海的设计方经过内部方案评选,提出了模仿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和院落布局来表达地方建筑文化的设计方案。但出乎设计方意料的是,同志非常不满意,他们说:“我们要看民居还不容易,拉萨周围都有货真价实的,还要看你们假的?恰恰相反,我们希望看到能代表和体现上海文化特征的新建筑!”这次小小的“文化冲突”给上海设计方很大震动。这个案例也确实值得深思:从地域主义设计思维来看,上海设计方思路似乎天经地义,但从“文化多元主义”理论范式来看,方面的观点更有合理性,因为上海办事处是代表上海的,应当着眼于表达上海的建筑特色和形象,为提供一个了解上海的窗口,也实现文化多元化的对话。从“地域认同的塑造与再塑造” 理论范式来看,应当将上海建筑文化“去疆域化”然后“再嵌入”拉萨的地块。这也是顺理成章的。当然,在气候适应性和建造方式方面还是要融入地域因素。(见图28上海驻办事处照片)
3.“文化的商品化与传播” 范式批评
“文化的商品化与传播” 范式考察我国当代建筑发展时应当看到基本面:在外来资本的驱动下,房产投资及消费市场迅速与国际接轨,促进了房屋生产与消费的发展及其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化发展的二十年来,作为商品的建筑在满足消费需求过程中,产生了各种新的建筑类型和功能,使建筑服务当代社会的能力增强,更加具有人性化。这也是与国外投资商带来的新观念和新设计分不开的,国内外的交流带动了我国建筑整体水平的提高。
另一个热点议题是随着市场的开放,愈来愈多的境外设计公司进入中国,占领了不小的市场份额。从“文化的商品化与传播” 范式看,对于外来设计现象不必都解读为“空间殖民主义”。一方面这是设计市场全球竞争的结果,对于片面的崇洋现象也可以理解从建筑产品的娱乐与消遣性解读,不同的建筑文化常常作为娱乐和猎奇的素材;因此境外设计的跨文化的新鲜感更能够满足某些消费趣味的需求;另一些场合或可以理解为投资方的“商业炒作” 行为。(见图29浦东平安金融中心/ 图30 罗西广场旅馆 )
外来建筑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具有流行性和阶段变幻性。从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到建构概念以及新现代和极简主义,每次都引起一阵浪潮,此起彼伏。对此,我们不妨从作为商品的建筑艺术的流行性属性来考察,这种流行是文化全球化的体现,流行的内在要求也促使建筑不断制造新的流行。对于这种流行与变迁,既不应盲目抬高到学术创新,也不要贬低,要平常地分析其利弊。(见图31~33上海一城九镇图片)
从上述三个跨文化传播范式理论展开,我们尝试从更宽广的视野去把握当代中国跨文化建筑现象,并希望为许多纠缠不清的学术话题提供理性的答案,这正是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见表3)
四总 结 语
本文解析了五种跨文化传播理论范式,接着运用三种跨文化建筑传播范式对中国当代跨文化建筑现象进行多角度评析,试图为当前的建筑热点问题提供比较新颖的视角和答案。本文是将跨文化传播范式运用于建筑传播现象评析的理论探索,希望初步勾勒一种工具性的方法论。
在此感谢笔者在同济大学的博士导师项秉仁教授对本课题研究的支持与帮助!
注释:
[17] 方晓风,卜大芄.全球化和地区性.建筑师,2002,(10):51
篇8
摘要:民国报纸在长期积累中形成完整系统的地方史料,已成为地方文献近代资料专藏的主体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民国报刊都面临着遗失或是损坏的危险,从保护历史文化、抢救珍贵文献的角度来看,民国报刊的数字化有着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意义。文章以作者实际经验阐述图书馆应如何进行民国报纸数字化工作,并针对民国报纸数字化资源在地方文献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个人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2-0098-03
1民国报纸在地方文献中的重要地位及数字化的意义
报纸是地方文献专藏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类型之一,包括地方上出版的综合性报纸及内容上具有地域特征的专业性报纸。由于具有涵盖内容广泛,出版周期短,信息报导及时等特点,使得报纸的情报性极强。民国报纸作为地方文献中近代资料的重要一环,以当时人报道当时事物,在内容上相对客观、准确。随着连续性的出版,民国报纸在长期积累中形成完整系统的地方史料,已成为地方文献近代资料专藏的主体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民国报刊都面临着遗失或是损坏的危险,从保护历史文化、抢救珍贵文献的角度来看,民国报刊的数字化有着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意义。
2国内图书馆民国报纸资源建设及服务现状
目前,国内图书馆对民国报纸的数字资源建设大体分为:外购商业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两种。从单一品种的资源完整性和用户体验角度看,商业数据库明显优于自建数据库。但自建数据库也有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选取上。自建数据库一般以地方资源建设为方向,因而有其独特性。
笔者选取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以及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四家图书馆,从数字化报刊品种、资源数量以及服务方式等方面看民国报纸资源建设现状(见表1)。
在对以上数据进行采集时,笔者发现当前图书馆报刊数字资源以期刊为主,报纸资源在品种上所占比例较小。从服务方式上看,能够提供跨地域免费公开信息的图书馆比例较小。而两个省馆所建设的报纸资源均为在当地创刊、发行的报纸,属地方文献范畴。
3地方文献民国报纸数字化建设实践
3.1加工品种选取并调研
本阶段需要依照一定的原则或需求选取报纸加工品种,并对选取品种的现有纸质破损情况、印刷清晰度情况、内容的信息价值情况及连续性情况有基本的了解,就选取原则而言具备以下情况者优先选择:①年代为清末民初的且只以纸质载体形态保存的品种宜最先选取。民国时期老报纸保存期限较短,受到空气中有害物质及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加之读者的反复翻阅,年代越久远的越不容易保存。②具有地域特征的专业性报纸品种优先考虑。该类报纸一般不易被其他地域外机构所关注,因而降低重复建设的概率。③馆藏文献内容完整性强的品种优先考虑。图书馆文献数字化脱离不开坚实的馆藏建设。报纸作为连续出版物,馆藏收录的完整与否决定了品种的收藏质量,零散或缺失严重的报纸种类一般不会优选选取,除非具有极高的珍稀性。
在确定对某种报纸进行数字化加工后,还要对报纸的不同载体版本进行选择。报纸的文献载体形态有纸质和缩微胶片两种。目前国外的一些图书馆数字化项目,如: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的报纸信息化项目采用缩微胶片进行数字化制作,原因是缩微复制比原报扫描要快速且价格低廉。但从实际数字化后的图像质量来看,缩微复制差于原报扫描,这种情况在原件印刷质量较差的文献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对于加工文献载体类型的选取上,笔者建议在纸质报刊形态较完好的情况下遵循纸质文献即原始形态优先的原则。
3.2加工标准制定并扫描
所制定的加工标准应包括:文件扫描标准、唯一标识符标注规则和存储规则。以上标准规范均是在加工过程中必须要参照的,因此在扫描前要将标准和规则制定完备。
3.2.1文件扫描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的行业标准《WH/T46-2012图像数据加工规范》要求,报纸数字化扫描标准具体内容见表2。考虑到数据质量以及未来灵活转换,笔者建议存档文件选取色彩为24位彩色。
3.2.2唯一标识符标注规则。对象数据的唯一标识可以理解为扫描图像或元数据文件定义的名称。清晰的唯一标识体系能够使资源管理者仅通过文件名称便可了解数据对应的纸质文献信息,从而节省了大量数据查找时间。唯一标识符一般为数字型,包括资源信息和数据序列两部分,如报纸品种代码+出版时间+版号+其他辅助信息。
3.2.3存储规则。文献加工前需制定统一的存储规则,以便于加工数据的管理。报纸数据一般按照报纸品种、数据格式、对象数据文件三级顺序进行存储。数据存储时应将加工过程中的说明文件一并存入。
3.2.4元数据设计并著录。元数据是数字资源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时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是数据加工制作和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的基础。元数据方案决定了系统的整个架构以及系统设计的需求,设计时必须详尽地考虑和满足资源管理、保存、揭示、检索、利用等各方面需求。这里所设计的元数据并非将报纸作为一种文献载体进行揭示,而是将报纸的内容作为可查阅、检索的信息载体而进行描述。
根据文献加工深度不同,报纸元数据的设计一般分为三个层级:版次级、篇目级和全文级。版次级元数据一般所具有的元素详见表3。篇目级元数据可分为以版为单位设计的元数据和以单篇文章为单位设计的元数据,后者较于前者灵活性更强,因此,篇目级元数据一般以文章为单位进行描述。全文级元数据可视为文献内容信息揭示的最高级,为文献检索提供最便利的条件。在元素设定上一般是在篇目级元数据设计基础上加上全文字段,标注时注意关联资源和全文部分要相互对应即可,篇目级元数据所具有的元素详见表4。
4民国报纸中地方信息选取
在进行篇目一级元数据制作时,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者对于是否进行民国报纸资源中地方信息的专门性提取存在两种态度:一种认为应该进行提取,理由是希望在选取过程中排除报纸里与地方资料无关的信息,从而建立地方文献精粹资源。但在信息选取过程中势必会受到选取人员对地方信息了解程度、知识层次深浅的影响,造成收录不全面的现象。而不认为有提取必要的人觉得全盘元数据制作可以不受人员限制,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源的缺失,同时还可以保留报纸数字化品种在内容上的完整性。但是这样也确实造成大量与地方无关数据的产生,并加大了资金的投入。两种选取方式各有利弊,因此在做资源建设时需根据自身情况加以考虑。
在收录范围上有关本地区过去的、现在的、人文的、自然的有文献使用价值的资料均应在选择范围之内。其中自然地理的资料选择宜宽。如:跨区域的河流、山脉;在体裁方面包括新闻报道、时评社论、纪事调查、杂文、文学(诗词、小说)等。关于军政事件、政治运动资料的选择:一般以本地区发生的军政事件、政治运动为主要选择对象。关于国际交流资料的选择:本地区各种代表团、机构及知名人士在外地(包括国外)的活动资料应详尽选择,这类资料大多可反映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或国际上的影响以及区域间、国际间经济交流的状况。关于文化交流资料的选择:本地区文化团体在外地(包括在国外)举办或参加的各项展览、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资料,均应列入地方文献,在本地区举办的各种上述活动也应予以收集。关于各种学术会议资料的选择:中央召集的各种全国性会议,凡涉及本地区或有本地区代表参加的各项活动、言论等资料;本地区举办的,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的会议资料亦应选择。关于人物界限的选择:不论籍贯、居住时间长短,反对地方历史形成影响力,且不论好坏的人士均可收录。
5民国报纸数字资源在地方文献工作中的服务
5.1为地方参考咨询工作的检索提供极大便利
在以往的参考咨询工作中,当咨询人员面对浩如烟海的报纸资源进行信息查找时会望而却步。基于此种原因,首都图书馆在70年代开展了《北京报刊资料索引》的制作工作,尽管当时因条件制约只能制作索引目录,却也为咨询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如今,随着数字成像技术的发展,通过计算机扫描的报纸影像数据已经完全可以替代纸质报纸,通过一系列检索机制能够快速查找资源,并按需获取必要的电子文献。如: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文献中心在为用户进行《北京地区道教遗迹资料》《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历史文化资料汇编》《国子监、孔庙清末、民国年间相关资料查询》等课题咨询时,曾大量使用首都图书馆数字化加工的《益世报》《京报》等报纸资源,在对内容检索之后可以直接调取电子文件或对其进行纸质复制,这与图书馆传统剪报服务相比大大提高了咨询工作的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因多次翻阅、裁剪或静电复印而给旧报带来的伤害。
5.2是建设地方特色专题数据库的有力文献支撑
建设并利用好民国报纸数字资源,不但可以为地方文献的参考咨询工作带来益处,同时也为图书馆特色资源专题数据库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特色资源一般指地域性较强的资源或某一专业领域的资源。报纸具有信息量大、报道及时、信息连续、出版周期快等特点,使它在信息内容的广泛性、新颖性以及时效性方面远远优于一般书刊资料。面对这样一种文献,无论是在内容上汲取专题性资源进行整合或是以地域为限定将报纸资源品种进行综合性分类展示,都将是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一笔重彩。
5.3为地方文献的复制再版提供可能
在数字资源铺天盖地的今天,图书馆员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目前纸质文献的阅读需求依然远远大于电子形式的文献。民国报纸限于当时造纸材料和制作工艺等原因,时至今日很多已难以保存和修复,导致其使用价值的流失。而报纸作为记录人类文明活动和人类思想的重要文献载体,如果因其原始形态的消融而使内容信息丢失实属可惜。为此,首都图书馆做了相关工作,如对《戏剧旬刊》《剧学月刊》等民国刊物进行了再版。尽管再版的这些不是报纸,但却能让我们对行将消失的民国报纸文献的重生看到了希望。
6结语
民国时期的报纸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人文风物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曾经有位读者感慨自己在图书馆阅读一年的民国报纸胜过之前十年的图书文献研究。由此可见,报纸作为图书馆文献专藏的主体之一,其文献史料涵盖广泛,内容的丰富是其他文献资源所无法比拟的。地方信息现已被广泛利用和重视,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工作不仅有助于民国文献内容的保存及利用,同时还将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将地方文化远播至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王玲丽.民国报刊文献数字化建设探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2):235-238.
[2]周崇润.谈谈图书馆纸质文献的酸化与脱酸[J].图书馆界,2004(4):55-56.
[3]钱承军.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对民国文献的保护与利用[J].山东图书馆学刊,2008(1):76.
[4]郭伟德.民国文献数字化是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延续[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6):32-33.
篇9
关键词:多元文化论;东西方文化差异;心理咨询;跨文化咨询指导方针与技巧
引言:
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元文化论(multiculturalism)逐渐成为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取向之一。这是基于各国——尤其是美国——的社会人口构成的重大改变:更多的移民、其他人种和少数民族逐渐占据着各国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重新认识各民族及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尊重其文化特性、摆脱心理学对西方主流文化的单一依赖性是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的新重点。
在心理健康领域中,文化多样性对心理咨询过程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不仅来访者的文化背景愈加复杂、其观念及认知行为方式受到更多文化信息的影响,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不同国别和民族的差异也直接影响到交流和影响的有效性。
因此,一名专业的咨询师不仅仅应掌握对来访者精神状态、人格、行为方式的分析与全面评估的能力,更应该关注咨询过程中呈现出的、在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微妙问题。这些问题对咨询关系的建立,来访者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以及咨询交流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最终咨询效果均有着很大影响。
为了解并研究这些问题,从而更好地提出跨文化咨询的应对策略,本文作者特地给出了以下几个典型案例。
一、案例分析
1.1案例一
童同学就读于中国一所重点大学,是一位性格大方、自小成绩优秀、由母亲单独抚养的女孩。进入大学之后与母亲多次严重争吵,最近一次争吵后吞服安眠药试图自杀。经抢救后呈现中度抑郁状态,持续半年之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总分26分,认知障碍、阻滞、绝望感等因子得分高。
童同学主动前来求助时,自我表露度很高。在她的个人陈述中,她上大学后一直努力学习为了继续读研,自己和母亲对此都有着很高的期望。这次自杀行为的导火索是由于她身体不适、没在家努力学习,但母亲却强迫她振作起来,双方争执很久,母亲最后对她说“这个家是我的家,你在家要么就听我的话好好学习,要么就从这个家滚出去。”她感到强烈悲痛,觉得从小到大母亲一直都在支配她,她自己的需要、梦想得不到尊重和理解。
在会谈中,咨询师敏感地注意到童同学的家庭观念并不单一,而是存在东西方文化上的冲突,这种内部冲突恰恰是她痛苦的重要原因和急需解决的矛盾。根据她对理想家庭、理想父母的描述,她在认知上是非常向往西方个人主义理念的:她认为人应该独立、对自己负责,家庭成员之间应是平等尊重的,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身心需要。另一方面,她的行为却一直压抑着自己的内心需求,一切以母亲和长辈的要求为主,为家庭随时牺牲自己的事情。这些行为表明她从小深受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父母是权威、孩子要顺从、个人的决定要服从家庭需要等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每当她想按照自己的需要做事,这种冲突就让她产生强烈的罪恶感,使她感到仿佛在和自己的母亲、家庭的需要做对;加之母亲的行为模式是支配型的,总是拿自己的权威和家庭责任等道德观念来压制童同学,最后给童同学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
咨询师将治疗重点放在分析中西方文化观念差异——主要是家庭观念——在童同学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是如何产生冲突而引起她的情绪、压力问题的,帮助童同学理解自己的痛苦来源;咨询师还对童同学和母亲进行同时会谈,让两人打开心扉、化解了交流方式上的问题和误会;更进一步建议了童同学的家长尊重她的个人意愿。童同学和母亲在认知上都有所转变,正确面对了双方观念上的不同,双方之间的信任又重新建立了。
1.2案例二
李先生来自日本,已婚,目前在美国就读博士,妻子没有跟过来。他被他的美国室友带来咨询,据室友描述,他经常在梦中大喊大叫其妻子的名字,影响到他人睡觉;有多次发现他什么也不做,面无表情,只是死死地盯住妻子的照片。
在会谈中,李先生很合作,他的精神状态和情绪都很稳定,主动让咨询师了解到有关他婚姻的状况以及妻子为何不能跟他来。但是每次咨询师试图探索和引出他对妻子是怎样的情感时,他就努力转变话题。他在会谈中从头到尾一直表现出礼貌,但就是不表现他的情感。
相对于案例一中自我表露的良好,李先生显露出很强的阻抗。当他的会谈录像呈现在咨询实践课堂上,欧美裔学生们对他的行为表示很难理解。“你对此会有怎样的感觉?”“当你想起这件事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这种基本询问在他身上发挥不了作用。他们认为李先生不可理解、没有情感。
这位有经验的咨询师了解到,在中国、日本和亚洲的很多地方,文化的传统就是社会伦理和秩序不需要过多考虑个人内部的情感,个人情感被认为是缺少社会意义的。东方国家一直强调在公共场合应怎样表现得体而不是内心的自然流露。在这类文化的隐私观中,婚姻、亲子等家庭方面的事情被认为是神圣但隐秘的,即使是面对心理治疗。因此,当咨询师对李先生的情感问题表示兴趣时,他产生了阻抗,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是可以理解的。
面对这样不会轻易表达自己情绪、且对自己深层次情绪和需要不甚关切的来访者,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他们整理真正的情感和情绪。咨询师明智地决定耐下心来,不着急评论李先生的情感,而是花时间发展融洽的关系。李先生参加了多次会谈后,咨询师才对他的潜在情绪进行了简短的认同,获得了李先生的信任,促进了交流的有效性;同时,咨询师邀请李先生加入小组咨询服务,该小组中都是在异国留学有着类似情况的同伴,李先生在与这些同伴交流的过程中,更容易感到共情与彼此宽慰;通过这些渠道他排解了对妻子强烈的思念和对新环境的适应障碍,症状也随之消失了。
1.3总结:以上两个案例中,东西方文化差异分别影响了来访者自身的认知观念和情感表达方式。这两个案例的有效性都归功于咨询师敏感地关注了来访者的文化背景特性。案例一中,咨询师发掘到了来访者本身受到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影响,在认知与行为上产生了不一致,准确地把握了来访者内心冲突的来源;案例二中,咨询师了解了东方文化的含蓄隐忍的交流方式,从而采取了恰当的沟通模式,获得了来访者的信任,化解了咨询过程中的阻力。
1.4案例三:
霍华德女士是一位聪明而有魅力的中年女子,她与丈夫有着长期的矛盾,因此主动前来咨询。会谈中霍华德女士表示她的丈夫是一个残忍傲慢、以自我为中心的男人;即使她以一个顺从的、放弃自我的家庭妇女形象出现,也很难从她的丈夫那里得到任何信任、赞美或者关爱。更重要的是,霍女士成长在强调女权主义的西方国家,她想成为有平等家庭关系的妻子,还希望有自己的事业。她是一个聪明有天分的人,想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个传媒广告业的导演。
然而霍华德女士每次谈起她和丈夫之间的问题,咨询师总是站在她丈夫的一边,他建议她成为一个如她丈夫所希望的完全顺从、放弃自我、支持丈夫的妻子,放弃自己追求的事业。“你最大的事业和责任应该是使你的丈夫幸福,使孩子快乐,照顾好家庭。”这位咨询师来自中亚,他在一个蓝领劳动阶层为主体的父权制的生活环境中长大,这种文化背景对两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和义务的理解是传统的:男性应位于支配地位,而妇女只能是依赖者、顺从者。这种根深蒂固的男权价值系统使他对于理解、接纳霍女士的情绪和她的女权主义观念产生了逆向阻抗,他拒绝包容和接受她的文化价值观,不能以一种共感的方式去帮助他的女患者发现她真正的需要和愿望。因此他的建议让霍女士感到更加压抑和悲愤,几次会谈后她离开了咨询师,接受了另外一位支持她追求事业的朋友的帮助;她毅然和丈夫离婚,和一个温和、支持她、为她的独立自主而高兴的男子结了婚,在自己的领域创造了一番杰出的事业。
1.5案例四:
卡罗是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女孩,她怀孕了,而她的男友说不会和她结婚。但是无论如何她都非常想要这个孩子,因此她来寻求建议。
在和咨询师讨论留下这个孩子的利弊时,卡罗说,“我知道独自抚养孩子会非常辛苦,但是我真的不能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她来自新教徒家庭,严格遵循着圣经中的教义而长大,非常不赞同堕胎,认为堕胎就是剥夺一条人命。她明白做一个单身母亲意味着什么,但她并不以此为耻,只想努力成为一个尽责的好妈妈。
然而咨询在讨论是否堕胎的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咨询师一直暗示卡罗如果她留下孩子她的生活会一团糟,卡罗也敏锐地感觉到咨询师不希望她要这个孩子,想让她去堕胎。卡罗对咨询师在她的观念上的干涉非常不满,她说“我认为你不应该这样做,难道这就是你对我的治疗?“
这位咨询师来自中东,是一位有些犹太背景的女人。在她的文化里,早婚比例越来越低,年轻人的婚前性行为很多,堕胎只要有正当理由——尤其是为了保护女性——是可以接受的。当她和督导讨论这次会谈的僵局时,认识到自己真的对堕胎的做法很支持并企图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来访者身上。这导致卡罗很悲伤,在她的超我还不能容忍堕胎这个决定时,咨询师影响她去接受这一点导致她产生巨大的精神痛苦,更不用说破坏咨询关系和效果了。督导之后,咨询师向卡罗承认她的错误,并保证自己会更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最后卡罗在咨询师的支持下生下这个孩子并成为一个相当好的母亲。
1.6总结:以上两个案例中,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方式是由于咨询者的文化背景与观念与来访者不同,从而产生了文化性逆向阻抗。案例三、四分别在两性观念、宗教信仰等跨文化问题上,由于咨询者不能意识到自己没有排除有关文化的价值干预或价值影响,没有以尊重、理解的方式处理来访者的个人问题与其文化背景的关系,导致咨询过程中产生了阻力和冲突。
二、东西方文化差异来源和差异敏感点浅析
以上案例中呈现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内容及其对心理咨询的影响。众多跨文化社会学家及心理学家在研究、对比东西方文化后,积累了多方面的主要差异根源和敏感点。为了帮助咨询人员更好地把握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脉络,本文作者特此分析了以下有价值的东西方文化差异来源和敏感点。
2.1 东西方国家社会结构和价值导向的不同是文化差异的起源。
亚洲国家自古发展而来,经济模式与信仰模式都强调集体价值。社会结构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织社会秩序的是靠伦理即道德。这种模式消融了个人和团体的对立,价值导向是群体取向和他人取向的。而西方国家由于宗教的一脉传承,基督教思想强调人人平等和个人价值,社会根基在于个人力量,靠宗教和精神的力量来维持社会秩序;价值导向强调个人尊严与需求及个性自由发展。
2.2 家庭观念、性别观念和责任感的差异是这些基本价值导向的延伸,也最深刻地影响着心理咨询。
1)家庭观念:以中国、日本、印度、土耳其等为代表的东方国家,主干家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处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时,家永远是第一位的,个人利益从属家庭利益;子女幼时依赖父母,父母为家庭作出很多牺牲,同时要求子女更加服从,尊重父母的权威。而西方社会以核心家庭为主;个人的利益和愿望是主导因素,家庭是次要的;父母与子女之间强调平等、尊重、友爱,并有明确法律的约束。
2)性别观念:东方国家重视家庭,而家庭对两性制造了不同的角色分配。传统观念里,男性处于主导者的地位,而女性处于协助、服从的地位。这种观念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东方人的两性观,以日本、韩国、中东国家为甚。西方国家在女权运动之后明确强调两性之间的平等的生存权、发展权和选择权。
3)责任观:东方文化的集体责任观着重在维持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实现集体目标之间保持一个平衡,而西方文化的责任观则是以突出个人责任来实现集体目标。
2.3隐私观念、交往方式、运用语言的差异
1)隐私观:东方文化的群体价值取向使得人们主要维护群体、家庭及他人隐私,这种维护 也同时是对个人隐私的维护。而西方文化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有更高要求,在个人空间、个人自由方面的隐私人们能做到互相尊重。
2)交往方式:东方国家的文化和家庭教育强调社会适应性,修身养性、自我收敛、含蓄;
因此客气得体但不直接表达的特点是东方文化相对于重视培养个性、创造力、沟通能力的西方文化的主要不同。
3)语言运用的不同:东方人倾向以客气、婉转、取悦他人的语言形式,并伴有相对收敛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西方人多以自信、主动的沟通方式,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丰富,也是其表达的重要部分。
2.4东西方文化差异还影响来访者对心理咨询本身的态度。
据调查,中国、土耳其、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心理咨询业不如西方国家普及,大部分人群对于心理咨询和治疗存有耻辱感,也对咨询师专业水平和咨询效果产生怀疑。这种态度也间接影响着咨询过程,也是跨文化咨询应努力认识和克服的障碍。
三、跨文化咨询指导方针与技巧
越来越多的案例和调查表明,在心理咨询领域中,文化多样性的影响愈加明显,这对心理咨询师们提出了跨文化咨询的专业要求。美国多元文化咨询和发展协会和美国心理学会的三大主要派别都已经发展了在实践、研究和培训中的多元文化能力指导方针。下面一些指导方针是对与会谈和咨询有关的一些总结。
3.1培养文化意识。
1)努力认识到自己是文化个体,注意发展意识到个人偏爱或偏见的能力。
2)要了解超出个人控制外的文化背景问题是怎么影响一个人的观念和认知模式的。例如,诸如压抑、歧视(性别的、种族的、个人能力的)等外在问题会在来访者意识不到的情况下产生很深的影响。
3.2掌握文化知识。
1)了解尽可能多的文化群体以及他们的历史,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差异敏感点,以及他们现在常出现的问题。
2) 学习多样的助人方式,在适当的时候采纳他们。
3)要知道自己文化专门技能的不足,必要的时候寻求督导。
3.3 发展跨文化交流与咨询技巧。
1)发展能调和不同背景来访者的独特的世界观和文化技巧。
2)注意作为咨询师本身与来访者之间潜在的文化差异,防止发生文化性逆向阻抗。咨询师应秉持尊重文化平等性的理念,应尽可能小地对来访者原有的文化认知内容进行干预和改变。
3)要注意观察来访者的非言语行为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尤其重要的是非言语行为中的不一致,这些不一致在东方国家非常常见。
4)尊重来访者的第一语言,保证对其语言的仔细翻译。
5)要保证背景或差异性因素是整个咨询过程中的一部分,帮助来访者学会把他们的个人问题与这些背景问题联系起来。
四、小结
总之,心理咨询人员应走出传统心理咨询理论中过度强调科学客观性和文化普适性的误区,努力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内容及其对心理咨询领域的各种直接和间接影响,致力于发展跨文化咨询的技巧策略,更好地适应心理学的多元文化论要求。
参考文献
[1] 《西方心理学的多元文化论取向》 高媛媛 山东师范大学 2005年
[2] 美国心理学会 差异性17,35,45 2000年
[3] 《心理咨询的技巧和策略——意向性会谈和咨询》 Allen E. Ivey & Mary Bradford Ivey 2007年
[4] 《111个失败的案例——常见的心理治疗错误》Gerald Schoenewolf 2009年
[5] 《东西方家庭观念的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杨发青 百家论坛杂志
[6] 《跨文化心理健康浅探》方必基,梁世钟 科技信息杂志
篇10
[关键词] 影视字幕;字幕翻译;简化策略
“字幕翻译是将原声口语浓缩成书面译文,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转换。”[1] 对影视翻译进行系统化研究的著名学者Henrik Gottlieb对影视字幕翻译进行了详细研究,他根据雅各布逊“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的三分法,从语言学的角度将字幕翻译划分为“语内字幕翻译”(intralingual subtitling)和“语际字幕翻译”(interlingual subtitling)。语内字幕翻译又被他称为“垂直字幕翻译”(vertical subtitling),也就是把话语转换成文本,语言本身并没有改变,只是改变了说话的方式而已。语际字幕翻译又被称为“对角线字幕翻译”(diagonal subtitling),即把原声话语转换成目的语的书面文字。我们通常所说的字幕翻译就是指语际字幕翻译,也就是在“保留影视原声的情况下将源语译为目的语叠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2]。显然,字幕翻译不同于口译、笔译和影视配音等翻译类型,它有着自身的特征,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受时空的制约。
由于影视艺术是一种有声音有画面的艺术,而影视剧中的声音和画面又转瞬即逝,因此,影视中所插入的字幕在时间上是受限制的,字幕的播放应该与影视本身的画面和声音保持同步协调,在和源语话语大致相同的时间内完成信息传递。同时,为了把字幕对画面效果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影视字幕往往置于荧屏的最下方,且占用的空间只能是一到两行,每行大约11至16个字。这些成行的信息组成一个个语段,随着画面的切换,这些不连贯的语段就逐渐组成了连贯的语篇。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字幕翻译实质上就是将口语信息简化成浓缩的书面语篇,并同样以递进式推进的方式不断传递信息。这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要求译者必须保证这种递进式信息的衔接和连贯,保证观众一扫而过即能获取最清晰的信息。这就要求译者必须做到用字精辟、句法洗练,从而使得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理解内容。“字幕宜选用常用词、小词和简短的词语;句式宜简明,力戒繁复冗长,惜用过长的插入成分、分词结构和从句。”[2]总之,在有限的时空内,译者应该考虑如何在经济、适切的条件下,尽量获取等同于源语信息及功能的产出结果,因为字幕翻译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使观众能借助字幕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看懂影片所要表达的意义,欣赏到国外的影视作品,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字幕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是形成字幕简化的最直接的原因。而实际上,由于观看时间受到影像内容的限制,字幕也确实必须规定每行的最高字数或是每行字幕的最低停留秒数。除此之外,还采取了字形、句法、标点、符号、词语、称谓等缩减或省略的简化手法。再者,就是透过影像中的文字或书面信息让字幕上的文字达到精省的程度,亦即利用“可恢复性”原则,使得字幕上原本应有的部分信息透过画面传递出来,再经过受众的整合而形成完整的信息。当然,字幕的简化并非只顾及语言或文字,字幕的简化在意的往往是时间与空间,包括字里行间的字数、行数、秒数、空格、缩减,甚至包括与字幕并行的影像符号、肢体语言等三度空间中所有足以简化的元素,以达到减少字幕文字,且又能快速阅读的目的。关于字幕简化的程度,就口语听取与文字的落差来说,文字的字数大约只能达到口语字数的三分之一,因此,字幕翻译首要之务即是简化,而且随着现代人对降低阅读负荷的要求,每行字数已有愈来愈少的趋势。可见,字幕简化非但必要,而且还有更臻精简的趋势。字幕翻译的简化比一般笔译的情况更为显著。在实际操作中,字幕翻译的简化法可分为删除不译、浓缩和压缩性意译三类。删除是指完全略去不译;浓缩是指只译出原文的精髓要旨;而压缩性意译则是指用较简短的语句译出原话的意义。在简化的翻译策略下,对观众在有限时空中的认知活动无关紧要甚至毫不相关的信息,字幕翻译者可将其删减节略,以凸显相关性更强的部分。译者不应只拘泥于源语言的形式,在翻译字幕时,宜采用让目的语观众看懂并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处理。下面通过电影《乱世佳人》中的几个译例对字幕中的简化翻译原则进行具体说明。
电影《乱世佳人》是根据畅销名著《飘》改编而成的,是一部百看不厌的爱情电影史诗。故事背景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亚特兰大,千金小姐郝思嘉爱上文质彬彬的阿希礼,但他却选择了温婉的表妹梅兰作为终身伴侣。个性倔强的郝思嘉为了报复而另嫁,但却在战争爆发后成为寡妇。其后,郝思嘉与风度翩翩的白瑞德历经波折之后成婚,却因对阿希礼的心结未解而以分手告终。我们看看著名的书房那一幕。思嘉一直希望引起阿希礼的注意,但收效不大,在一次宴会上,思嘉忍不住把阿希礼叫到书房,当面向阿希礼表白自己对他的爱慕之心,听了思嘉的爱情告白之后,阿希礼肯定了自己对思嘉的爱,他回答说:“Well,isnt it enough that you gathered every other mans heart today? Youve always had mine.You cut your teeth on it.”汉语字幕是:“你今天取得其他所有男人的心,难道还不够吗?我的心总是你的。”“You cut your teeth on it.”在这里隐含的意思是“Ashleys heart has belonged to Scarlett ever since she was a child”,与前面那一句“you always had mine”的意思完全相同,只是后者更加形象生动。由于空间限制,没有必要同义反复,如若翻译出来反而显得嗦,所以电影字幕中完全将后面的一句省掉不译。
思嘉显然误解了阿希礼,听了阿希礼的回答,思嘉追问阿希礼的心是否真的属于她,理性的阿希礼婉转地告诉思嘉他们两人的性格差异太大,就是有爱也不能使婚姻美满,他要娶温柔的梅兰为妻。在被阿希礼拒绝后,敢爱敢恨、性格倔强的思嘉情绪激动,愤怒之下,脱口而出:“Well,why dont say it,you coward! Youre afraid to marry me! Youd rather live with that silly little fool who cant open her mouth except to say “yes” and “no” and raise a passel of mealy-mouthed brats just like her! ”这段台词翻译成汉语本应该是:“你干吗不说出来,你这个胆小鬼!你不敢跟我结婚!你倒情愿和那个傻丫头过日子,她只会唯唯诺诺,别的什么都不会说,过几天养出一窝小鬼来也和她一样百依百顺!”但在屏幕上浓缩成了简单的两句字幕:“你这个胆小鬼,不敢娶我。你宁可娶那个听话的傻瓜,然后生群傻孩子。”简化后的字幕与激烈争吵的场面和快速转换的画面相匹配,虽与原来台词有较大出入,但丝毫不影响观众对剧情的理解,而且简洁的字幕更有利于观众集中精力观赏电影。
在这部影片第五幕中,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一班伤兵和难民汹涌地逃入佐治亚州。思嘉在临时医院作护士,士兵在在嘶叫,镜头转向一名正在祷告的牧师,他正在为死者轻声吟诵着《诗篇》中的“大卫之诗”:The Lord is my shepherd; I shall not want.He maketh me to lie down in green pastures; he leadeth me beside the still waters.He restoreth my soul.He leadeth me in the paths of righteousness for his names sake.Yea,though I walk through the valley of the shadow of death,I will fear no evil: for thou art with me; thy rod and thy staff,they comfort me.这段优美的祷告词有深刻的宗教含义:当大卫说“耶和华是我的牧者”的时候,他的暗喻是“我是他的绵羊”。我在上帝里面所拥有的,远远胜过我所失去的一切。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青草地、可安歇的水边,对羊来说,都是祝福,它们可以饱得美食,喝得畅快。而且,青草地软软的,躺下来休息是再舒适不过了。我们的神,他不也是常常引领我们到青草地、溪水旁吗?他给予我们身体和灵魂所需的食粮。我们常常如羊走迷途,但我们的牧者,把我们从偏行过失当中拉回来、纠正过来,并且洗净我们、复兴我们、刚强我们,为自己的名引导我们走义路,引路人耶和华使我们的灵魂苏醒。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走到哪里呢?“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牧人的杖大概有六尺长,一端有钩。它有几个用途,它有时候是钩着领头羊的脚走路,有时候用作支撑、帮助行走,有时候也管理羊群、数点羊只。羊是从杖下经过的,牧人一只一只数点它们。
但由于宗教文化的差异,即使把这段诗篇翻译成:“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并以字幕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不懂圣经文化的普通观众还是不能理解其意,因此还不如将其压缩为:牧师在祷告。
通过上述例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通过简化翻译字幕,同样能传递源语信息及功能的产出结果,译者采用删除、浓缩和压缩性意译等字幕翻译的简化策略其实就是为了在有限的时空内配合画面和声音最有效地提供相关性最强的信息。简化翻译策略在影视翻译中的可行性已经被证实,当然关于这种简化策略的利弊也还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Nadergaard-Larsen Birgit.Cultural-bound Problems in Subtitling[J].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1993(02).
[2] 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04).
[3] Gottlieb Henrik.Subtitling: Dialogue Translation[J].Perspectives,1994(01).
[4] 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5] 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