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的科学性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科学的科学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小学自然科学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是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体现,马克思列宁主义本身就是人类科学发展的结果,是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理论。因此,坚持从小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保证小学生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在此基础上准确的认识世界,明确世界的组成部分是物质,从而培养科学的头脑,实现教育目的。例如,在小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自然科目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彩虹的形成原因,弄明白天气的异常变化。而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又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世界,了解我国的名胜古迹、自然风貌、风土人情,进而提高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度,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二)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求知欲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拥有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求知欲的重要保证。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对很多事物还抱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对学生自然科学的教学,能够让他们产生对自然、对美的向往。另外,自然知识与其他各门学科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很多自然现象就与物理知识相似。所以说,增强对学生自然科学的教学,能够激起他们的浓厚兴趣,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三)小学自然科学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智慧
现如今,教育教学的目的已经不仅仅在于培养学习型人才,教育的最关键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良好能力素养和思维智慧的学生。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坚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小学自然课程与地理课程与各学科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通过自然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大自然现象,提高卫生保健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智慧型人才。
二、提高小学自然科学课堂教学的对策
篇2
在自然课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学习自然课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课,但某些传统的授课方法对现在的自然课的传授过程却不免有一些不足,特别是如今大力推广的素质教育更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教学中,教师大多是以先知先觉的权威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学中学生只是配合教师完成预定教学方案的工具。教师的教学方案往往又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生大多数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甚至唯教师的标准答案是听。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创造力无非会产生压抑,就更不用说学生能自主学习了。
学生的发展才是教育的任务。为了学生的发展我尝试以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电路》一课本课属于电学部分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认识电路及电流。传统的教学手段在进行电路的教学时教师是一步步的引导学生组装各种电路。然后告诉学生小灯泡、电池、开关、导线连接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电路。学生在教师手把手的教的过程中掌握了电路的知识。但试问学生:你真的了解电路的构成了吗?为什么如此连接各元件?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吗?恐怕不少学生会默然、敛容。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景,给学生一些有故障的电路,让他们帮助找问题,并修理好这些电路。创设一学生熟悉的情景让学生感觉置身其中,并对这一情景进行渲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看似教师的语言过多,但对于整节课激励学生去自主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也正式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之一。哪么学生就会在解决电路的故障中自然会认识到一个完整电路的组成部分。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不也正是从实践中得到经验,在不断的探索研究中发现不足以求创新的吗。 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总结出了经验、得出了结论。教师在学生检修完电路后提问“通过刚才的检修,你认为怎样连接才能让小灯泡亮?”学生因已有了大量的实践基础便轻而易举的可以说出只有小灯泡是好的,电池有电,导线连接完好小灯泡才会亮。检修电路并不是本课的教学目的,认识电路及电流才是本课的归宿,但利用检修电路这一情景让学生从比较消极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索知识,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探索不是简单的模仿,探索必须要调动一切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向对其本人来说的未知领域前进。所以,探索也需要创造。学生所学的知识就本身而言无所谓什么创造,但学生认知这一知识的过程则有创造的余地,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其创造思维也势必的到发展。学生在获取知识时并不是教师灌输的结果,而是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体现。这也是本课的另一教学目的。 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学生,让他们自己学习。而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参与”是发挥人的主体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实质就是倡导学生的自主意识,尊重学生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因素,把一切外部的教育因素转化为学生的主体素质,在发挥学生个体潜在中实现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电路》一课中为适当的给学生提示,我把提示设计成一个个的妙计,要求学生只有在最需要的时候才能求助,当然需要记录,有的学生遇到困难时想看提示,同组的同学忙说“别看”,这不正体现出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吗,而这种现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不曾有过的。教师多方烘托,把课堂教学推向,令学生兴奋、激动。心理学认为:这种兴奋与激动总是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趋向,导致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了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牵引出了极大的学习动力,从而获得取得成就的满足感。 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认识过程,也就是寻找学生思维的轨迹。学生之间比的不单是结论的正确是否,而是思维的合理性、富有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以得到标准的答案为满足。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得到的效果会远远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也许就是润物细无声的道理吧。
篇3
一、以“奇”激兴趣,引入新课题
我在讲《大气压力》一课时,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先将一个茶杯装上半杯水,用一硬纸片将瓶口盖住,用手按住硬纸片,然后将杯口向下倒置,松开按住纸片的手,结果纸片掉下,水“哗哗”全部流了出来。接着,我还用这个茶杯装满水,盖上硬纸片;然后问学生:“若我这杯水杯口向下,杯里的水会不会流下来?”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说“会”。我将杯口向下,手拿开结果杯里的水滴水没下。同学们感到很“奇”,并且都想自己动手试一试。这时我便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大气压力”,开始了这节课的探究。
二、质“疑”引导感知,拓展思维方式
质“疑”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在观察比较中分析问题,获取知识。为了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大气压力的方向,我拿出一个自制教具,即用两个透明且大小相同的塑料半球合为一个球体,在球上下左右开了几个小孔,把气球固定在球内的小孔上,然后从另一个小孔用注射器不断向外抽出空气,球内的小气球越来越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就引导学生自己带着悬念和惊讶在实验中寻求答案。学生对大气压力的学习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就抓住这个机会,把事先准备的软塑料小瓶、纸条、注射器、橡皮帽等分发到各实验小组,讲清各种材料的实验方法,并要求他们在做完实验后,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第二,具体分析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有了明确的实验任务和目的,积极性更是高涨。他们有的拿两张纸片放在嘴的上下或左右,用嘴吹,发现纸片不向两边分开,而是越吹纸靠得越近;有的学生将注射器推到底部,用橡皮堵住出口,把活塞向外拉,都拉得非常吃力。改变注射器口的方向同样拉不动。……经过学生实验和研讨,同学们对大气压力的存在、概念、大孝方向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三、以“巧”造悬念,增强求知欲
篇4
关键词:中西方;自然观;身体观;传统身体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4-0552-03
On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hysical Training from the Angle of
the Formation of Scientific Natural Value
LV Shaojun, ZHU Yuming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review, analogism, induction, deduc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hysical training is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s. Wit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nature value and physical value, the differences of physical training theories respectively based on eastern Yuanqi theory and western nuclear theory are researched, in order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Chinese traditional theoretical system of physical training and establish two kinds of theoretical mode of physical training, which are Chinese traditional mode of physical training―the Union of Nature and People and western mode of physical training―the Opposition between Nature and People. Therefor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comes into being while western physical training goes to the road of reductionism. There is an integrativ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practicing way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so we must use integrative, balancing, associational and dynamic ideas to observe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training,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mode of physical training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nature value; physical value; tradi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本文所提出的中国传统身体训练理论,可以说是完全有别于西方现代身体训练理论的一套独立的训练体系。它是指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医学理论为指导,以提高人体基本能力为目的,建立起的一种整体、平衡、联系和动态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的长期斗争中不断积累的身体实践的经验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人体文化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其独特的身体训练理论和方法,不仅对于提高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也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的身体训练理论作为中国传统人体文化的一部分,也必然带有深深的历史烙印。因此,我们也必须对其糟粕的东西进行剔除,必须对它的理论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革,才能赋予传统身体训练以时代的特征,才能不断丰富现代运动训练的内容,才能适应现代体育运动竞赛发展的需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从中西方自然观和身体观的比较入手,以中国传统身体训练的理论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类比推论、归纳与演绎,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从而客观评价中国传统身体训练理论与方法的合理性,并为系统整理中国传统身体训练理论奠定基础。我们认为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对于弘扬民族优秀的身体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丰富现代身体训练理论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2分析
2.1中西方自然观的比较
所谓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由于地域和文化的不同中西方对待自然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自然观。
通观东西方的理论思想史,我们很自然地定位在古希腊文明和中国文明这两种思想体系上。第一种理论系统是建立在古希腊文明基础上的逻辑公理体系,它是古希腊人创造的哲学理论系统,同时也奠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第二种理论系统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阴阳五行观理论为基础的,它是中国人创造的特有的人学理论体系。而这两种思想体系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两种思想体系的指导下,中西方认识自然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也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即是从对自然的起源、成因的探索开始的。因此,他们最初提出的问题大都是涉及自然实体、本体方面的问题。其认识对象的历程是从自然到社会,最后走向人自身。这种思维方式奠定了西方“实验+逻辑+推理”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而中国古代最早的思想家却是直接从对人的观察开始的,因此,它的认识对象的总的历程却是从人到社会,最后走向自然,它所建立的是一种“经验+知觉+实践检验”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这一理论思想的指导下,西方建立的是以“原子论”为基础的自然观,而在东方则建立的是以“元气论”为基础的自然观。正像何裕民先生所说:“这些差异,使得西方文化表现出偏重于结构还原、个别分析和宏观机械运动形式的研究等传统倾向;而东方文化表现为偏重于功能研究、整体综合和自然感应现象的思辨性探讨等特长。”[2]
关于中西方自然观的这种差异,张岱年先生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西洋哲学中之原子论,谓一切气皆有微小固体而成;中国哲学中元气论,则谓一些固体皆是气之凝结。亦可谓适成一种对照。”[3]何祚庥院士也在其“唯物主义的元气学说”一文中从物质的性质入手探讨了原子论和元气论的不同,他认为:“原子论所反映的主要是物质的不连续的性质,而元气论所反映的是物质的连续的性质,进而探讨了连续和不连续形态间的相互转化。”[4]正是由于中西方原始自然观的差异,才确立了科学发展的两种思维方式,即建立在“原子论”基础上的“还原论”思维方式和建立在“元气论”基础上的“整体论”思维方式,“西方的科学思想是还原论,方法是公理化方法;东方的科学思想是整体论,方法是实用化方法。无论是思想,还是方法,两者互有优劣,具有极强的互补性。”[5]这一点从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就可见一斑,而这些理论又恰恰奠定了中西方身体训练的理论基础。
西医学以元素论和原子论为基础,认为整体性是组合的、可分的。一方面,把人理解为由元素或原子组合而成的,没有把人看作是自然宇宙分化的产物,也不认为人与环境存在母子关系;另一方面,按组合观点理解人的整体,认为人体是可分解的。因此,解剖、分解、还原成为其必然的研究途径,从而为近代西医学分解还原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医学以元气论为基本,强调整体的分化性及由此决定的不可分解性。一方面,人与客观环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人是自然之气演化的产物,从而提出了天人相应、五运六气、外邪六等理论。另一方面,人体自身是整体的、不可分解的,人体内部的结构与功能是由混沌未分的整体分化而成的,人的整体性具有原发的、先天的性质,中医学从这种整体性来理解人的生理、病理,并由此提出了藏象、经络等理论。
因此,严格地讲这两种思维方式既奠定了中西方的科学观,也确立了中西方身体训练的价值取向,因为体育运动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可以说几乎和人类本身一样古老。所以,它的发展也必然打上了人类古老自然观的烙印,从而使得中西方的身体训练理论在原始起点上就走向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2.2中西方身体观的比较
然而,建立在中西方自然观指导下的“身体观”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决定了中西方对待身体训练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
建立在原子论基础上的身体观是沿着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展开的,它认为:整体由部分构成,应当而且可以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来认识生命的整体性,也可以从它的组成部分的性能来完全解释清楚。因此,也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西方建立起了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身体观”,并由此奠定了西方的医学基础。西方医学认为,人体是由许多器官和系统共同组成的完整的统一体,任何一个器官都不能脱离整体而生存。人体各个系统能够密切配合、协调活动,是由于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用,特别是神经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这就是西方“还原论”思想指导下的“身体观”。
而中国文化视野下对待身体的认识认为,人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它是一个复杂的、有意识的、开放的巨系统。从而形成了与西方医学的细胞组织概念相对应的“精、气、神”的概念,它构成了中国传统身体观的基本物质基础。这种“身体观”是以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从而将人体划分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三大部分。它们在人体中各具不同生理功能,相互之间密切联系。其中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而气血津液是由脏腑活动生成的,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通过经络输布到全身,供给肌体维持生命的需要,疾病来自失衡或滞塞,这就是中国传统医学对“身体”的基本认识。
很显然,中西方各自所形成的身体观,即 “精气神学说”和“细胞学说”,在中西方的医学发展史上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奠定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石。两者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各自能够相承延续至今,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早期中西方传统文化影响下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正是由于中西方身体观的不同才奠定了中西方身体训练理论的差异。如:西方身体训练理论所建立的是把人体结构、物质基础、功能形态作为对象。运用实验研究、还原分析、定量求证的方法,建立起的形式逻辑、公理体系、极向定位的身体训练体系。而东方的身体训练理论则是以自然过程、运动方式、相互作用为对象;运用取象比类、推广演绎、自然综合的方法,领悟通达的时空运变、阴阳关系、稳态调控的合一中和之道。[6]因此,在我们看来,基于不同文化背景,源于不同方法的中西方身体观,更应该揉和两者的优势基因,更好地为现代体育运动服务。
2.3中西方身体训练理论的价值取向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中西方“元气论”和“原子论”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也体现在“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思想上,西方的自然哲学理性主义的最大特点就是“二元论”思想,将主客体一分为二。而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是“一元论”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针对“身体”这样一个训练主体,中西方建立了两种身体训练的理论模式,即: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和西方的“天人对立”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从而在方法论上使得中国传统身体训练有了整体观的价值取向,而西方身体训练则走向了还原论的发展轨道上。
从现代西方的身体训练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它明显地打上了原子论自然观的烙印,使得训练的理论在对待人体的认识也是采用了“还原论”的思维方式来看待的。因此,更加注重结构还原分析的研究倾向,认为人体是由各种系统、组织、器官,以及细胞等不同的层次结构所组成的,这些理论奠定了现代运动解剖和运动生理学的基础。可以说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的产生在现代身体训练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为现代身体训练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和标准,使得身体训练更加准确,更加合理,更加有效。同时也体现在训练手段上,它强调的是从局部出发针对结构,采取单方面拮抗性的训练手段,以提高人体的相应部位运动能力。如:运动中肌肉的收缩形式有四种,即:向心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以及等动收缩。因此,根据这四种肌肉收缩形式,在现代身体的肌肉力量训练中,就产生了等张训练、等长训练、离心训练和等动训练四种相应的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方式针对性很强,训练的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方法论的局限性和机械性,这是“原子论”自然观演绎下身体训练的弊端。而建立在中国“元气论”自然观指导下的身体训练,则是把身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看待的。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也认为:“中医把身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系统的概念,显然比古典的笛卡尔模式更加接近现代系统方法。”[7]因此,中国的身体训练理论,是把人体结构看成是一种活的、动态的“气化结构”。像中医中的“藏象、经络、三焦、命门”等概念也都是功能性的“气化结构”,它所强调的是通过“气”的运动变化所产生的各种生理性的变化,来体现生命活动的功能性特点。因此,在这种“元气论”自然观的引导下,遵循了整体论的思维方式来探讨身体训练这样一个整体现象,它的根本观点强调人体不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而且也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在训练中它更多的是从整体着眼针对功能,采取多方面综合的训练手段,提高人体的基本能力的。如:中国传统身体训练理论的经典之作少林《易筋经》的“膜论”中就明确指出:
夫人之一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内而精气兴神,外而筋骨兴肉,共成一身也。如脏腑之外,筋骨主之;筋骨之外,肌肉主之;肌肉之内,血脉主之。周身上下,动摇活泼者,此又主之于气也。是故修炼之功,全在培养血气者,为大要也。即如天之生物,亦各随阴阳之所至,而百物生焉,况于人生乎?又况于修炼乎?且夫精气神为无形之物也,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此法必先炼有形者,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若专培无形而弃有形则不可,专炼有形而弃无形更不可。所以有形之身,必得无形之气相倚而不相违,乃成不坏之体。设相违而不相倚,则有形者亦化而无形矣。是故炼筋必须炼膜,炼膜必须炼气。
从这段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身体训练对待身体这样一个训练的主体所采取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手段,充分体现了整体的、平衡的、动态的、联系的训练思想。
综上所述,由于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身体训练从指导思想到方法手段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古希腊人的身体锻炼注重体力、体能、体质,强调力量和速度,系出于军事肉搏与体育竞技目的,表现为角力、射箭、掷标枪铁饼、拳击等运动。古中国更重内在的修炼,这还不必涉及到精神涵养、品性澡雪,单就身体性方面来说,强调的是体气的流通顺畅,体内各部分的和谐通泰,及身体与自然的气息沟通,关注的是柔韧性、持久力、耐力、灵活性、灵敏度。希腊文化侧重于身体的‘力’与‘美’,中国文化更强调‘气’与‘和’。”[8]但是,我们认为两者绝不是“不可调和”,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共融性。只要我们能够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来看待两者的自然观,以及他们所指导下的身体训练理论,必将会扬长避短,不断地完善各自的身体训练体系,不断地丰富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为体育科学的发展指明一条中西方结合的光明之路。这也正印证了普里高津的著名预言:“西方科学和中国文化对整体性、协和性理解得很好的结合,将导致新的自然哲学和自然观。”[9]
3结论
1) 中西方传统的自然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西方传统自然观是建立在“原子论”为基础上的,形成了以“还原论”为主导的思维方式;而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则是建立在“元气论”为基础上的,形成了以“整体论”为主导的思维方式。
2) 在中西方自然观的基础上,中西方形成了各自的身体观,即 “精气神学说”和“细胞学说”,在中西方的医学发展史上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奠定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石。两者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各自能够相承延续至今,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早期中西方传统文化影响下自然观和方法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3) 中西方针对“身体”这样一个训练主体,建立了两种身体训练的理论模式,即: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和西方的“天人对立”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从而在方法论上也使得中国传统身体训练有了整体观的价值取向,而西方身体训练则走向了还原论的发展轨道上。
4) 中国传统身体训练有其自身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进一步加强这一领域里的科学研究和规范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必须要采用整体的观点、平衡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动态的观点来认识身体训练的全过程,从而建立起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身体训练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疏野.向东方[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3:1.
[2] 何裕民.中西医学的自然观差异及其汇通趋势[J].医学与哲学,1987(6):18.
[3]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局,1958:64.
[4] 何祚庥.唯物主义的元气学说[J].中国科学,1995(5).
[5] 朱时清,姜岩著.东方科学文化的复兴[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67.
[6] 根据傅景华“中华医道的原理及其应用”一文部分观点,结合中西方身体训练的实践经验归纳和总结.
[7] 弗里乔夫•卡普拉.转折点[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06.
[8] 周与沉,著.身体:思想与修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435.
[9] 普里高津.从存在到演化[J].自然杂志,1980(1):14.第30卷
篇5
关键词:诱发兴趣;愉快绘画;感受自然美
《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标》中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教师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利用绘画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画的境界,使学生身心投入到审美活动中,从而获得美的享受,这是值得我们每位美术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一个课题。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小学生特爱看小人书,小人书里的传说、童话常常使他们静静的坐在那儿一看就是大半天。我想:既然他们对童话这么感兴趣,我何不就利用这一点,让他们画出一些想象画来呢!首先我就试着给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描述了这样一个王国:“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特殊的王国――水果王国,那里住着许多水果小人。这些水果小人的头呀、手呀、脚呀都是水果组成的,就连鞋子、裙子、用具、房子等也都是用水果做成的,当然,水果王国里的国王、王后、公主、王子、士兵、居民、厨师也都是水果啦!小朋友,你能把这个有趣的水果王国画下来吗?画一个好老好老的苹果国王,画一个漂亮的香蕉公主或者帅气的辣椒王子、橘子士兵,试一试,一定很有趣!”刚讲完,有很多小朋友就跃跃欲试了。我再让小朋友们回忆一下曾在小人书中看到过的国王、王后等人物的形象,然后将水果与人物形象进行联想,画出生动有趣的“水果小人”。这个方法还真不错,小朋友们一个个握着笔,歪着头,一幅全神贯注的模样,静悄悄地描绘着他们的“水果王国”,画面生动自然,丰富多彩。
二、以奇制胜、诱导兴趣
好奇心是每个孩子的本能,也是培养兴趣的基础。好的教师不仅对所讲的知识有深刻的了解,而且善于用巧妙的语言表达出来。
根据小学生爱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绘画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不断鼓励他们轻松地作画,尽量抒发内心的感情,不要考虑画的好坏成败。在带绘画兴趣小组时,我出了这样一题:《小树变美了》,同学们一看题目就乐了,小树怎么会变美呢?画树只要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画几道线不就得了吗?确实,很多小朋友就是这么画树的。可是小树都是这样的吗?对于表现内容贫乏、单调,则千方百计启发他们想象,调动他们的记忆,搜集素材,进一步丰富画面。由此,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再而出示各种树的图片,让学生仔细地看一看,从而发现,树除了单个的树干外,还有几株树干合在一起的树干呢。通过观察,简单的树干变漂亮了。树干的表面都有一层树皮,它们是树的衣服,画树干的关键当然是要画好树皮,树皮是什么颜色呢?树皮一定就是棕色吗?再一次提起学生胃口,他们自然而然的开始仔细观察起树皮的颜色来。树皮的颜色找出来了后,再看看,在树干的上面还有什么?这些小圈圈或小道道不管是大是小,都会组成各种形状,在画它们的时候,可以联想一下,它们像什么形状呢?树叶都是一个样的吗?有的树叶像什么?看看谁想的最美。一步步,不失时机诱发,使学生对树感起了兴趣,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就有东西可画,有东西可联想,从而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
小学生作不好画的主要原因是对平常的事物观察不细,在头脑中没有深刻的映象。在上《剪瓶子》这堂美术课时,我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想象,进一步体现瓶子的形态特点,于是,悄悄地在布袋里装上瓶子,让几位好奇的学生把手伸进袋里摸一摸,感觉它究竟是什么形状,有什么质感,从感受中想象它们的形状,学生们个个都好奇地皱着眉,积极思维,互相讨论猜测,这时再让他们立即剪出自己所感受到的瓶罐不同形状,学生们兴致勃勃,剪好的瓶子竟比原有的更漂亮、更奇特、更新颖。通过质疑,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得到乐画的效果。
三、奇思妙想、激发兴趣
人们总是喜欢寻找孩子们表现在画中的奇思妙想。孩子们尤其喜欢画色彩,那些与众不同的色彩、线条与形象,和谐而富于个性的图画,常令人们赞叹不已。当五颜色六色的颜料通过他们的小手自由地挥洒在纸上时,他们常常快乐得手舞足蹈。
在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中,我让学生画《美丽的蝴蝶》,一开始,我并没有向学生讲解蝴蝶的形状、颜色等等,而是试着用平等的语言和他们探讨一下画蝴蝶方面的问题:画蝴蝶有意思吗?为什么?你愿意用什么样的纸和笔来画蝴蝶呢?听听这段音乐好不好?这音乐的节奏像不像一些小圆圈?想不想带老师去参观一下你画的蝴蝶?这时,我再鼓励他们将所想的蝴蝶画下来。由于没有了我给他们的框框,他们的个性便在作品中表现了出来,很有意思:有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有的蝴蝶在开满鲜花的花丛里采蜜;有的三五成群地你追我赶。学生的画变得生动、形象、富有童趣了。
学生绘画由兴趣产生,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是进行绘画创作的前提。在教学中我曾给学生们出这了这样一题《和美丽的动物结一次婚》。首先,课题奇特,给孩子以广阔的奇思妙想的空间,再次,我让孩子们想象一下,人和动物结婚生下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呢?由于谁也没见过人和动物生的孩子,所以学生兴趣特浓,课堂气氛活跃、轻松,他们七嘴八舌说着各自的想象:孩子可能会像美人鱼一样美丽,而且能在海底生活;或者像孙悟空一样神通广大;还可能像鸟儿一样能在空中飞翔……有了这样轻松的课堂氛围,我说:“好玩吧!那么你们就来试试把这些孩子画下来,首先要有与众不同的想象,然后再细致的描绘。”嘿!后来他们画出来的画还真不错,“趣”味十足。
四、体会成功、赛中添趣
篇6
关键词:经济学;科学;性质
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00402
1经济学科学性质之“惑”
对经济学的科学性质的争论从经济学的出现至今就没有停止过。罗森伯格指出,经济学是一门“处于纯公理系统与应用几何学的交叉点上、类似于数学的一个分支”的科学;米塞斯(L.V.Mises)认为:“经济学不是来自经验,它先于经验,是行动和事实的逻辑”,“经济学的定理不是来自于事实的观察,而是从行动的基本范畴中演绎出来的”。按照米塞斯的这段话,其认为经济学因为无法进行精确可控的实验,所以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瑞典经济学家谬尔达尔在获奖后批判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设立,因其认为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
2波普尔的科学划界标准
在批判逻辑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基础上,波普尔在其自传中简单明确地提出了自己对科学的划分标准:可证伪性。从逻辑上来说,每次的实证描述都只是单称描述,而一个全称陈述的理论是不可能被一个个的单称陈述所证实的。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假定之一:资源是稀缺的,我们可以从对某种资源的观察得出结论来证实“资源是稀缺的”这一假定。但是我们是不可能穷尽世界所有种类的资源是否稀缺来证明这个假定的。因此它是不可证实的。但它却有被证伪的可能性。我们或许可以找到这个假设的反例,从而推倒这个假设。但是人类发展至今,还未能找到什么资源不是稀缺的,因此这个假设暂时未被证伪。但是它有被证伪的可能性。这就是命题的可证伪性。可证伪性正说明了科学的科学性。波普尔从这个角度说明,科学的分界应该是可证伪性。此外,对科学性质无任何争议的物理学,有存在无法实证的假定,例如物理学中的随机性假定。
3经济学的客观性
3.1关于客观性
科学的客观性并“不是建立在脱离了科学家个人的价值判断采取超然态度的基础之上的”,这是波普尔的前提观点。由于科学的客观性在于科学方法的公共性质,所以具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各种偏见的社会科学家们正是在充分彻底的讨论中产生出客观性。所以,相信自然科学家的态度比社会科学家的态度更客观,这是完全错误的。人们之所以认为社会科学不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是因为他们将以前自然科学的标准强加于社会科学的后果,是对客观性本身的误解。我们应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考察客观性问题,而不是去注意研究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有何不同的问题。“与此相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不是建立在科学家们的不带偏见的心境的基础上,……建立在科学事业的公众性和竞争性的事实……客观性建立在相互的理性批评,建立在批评的方法,批评传统的基础上。”从中可以看出,波普尔认为的客观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不同。他认为科学的客观性是方法的客观性,而不是内容的客观性。
3.2关于经济学预测不准确
经济学家预测的不准确性是受人们诟病的一个方面。历史决定论者主张:在经济科学中不可能建立起客观性。其根据之一就是预测具有自我实现和自我毁灭的双重效果,波普尔把这两种效果总结为俄狄浦斯(Oedipus)效果。具体来说,这种效果也就是指预测既可以成为引起某事件的原因,也可以成为阻止该事件的原因。如果经济学家有意图的进行预测,那么,他就要按照自己的爱好和自身的利害关系来进行行动。这种价值判断就会影响预测本身的内容,给预测内容的客观性和研究成果的客观性造成各种各样的损害。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曾经说过,在他认识的人里,很少有因为根据经济预测采取行动而赚钱的人,倒是有不少靠卖经济预测赚到了钱。
但是,波普尔认为俄狄浦斯效果属于科学的处理操作内部的事情,即预测的准确与否不能成为一种理论是否成为科学的衡量标准。乔治•荷曼斯(GC.Homens)也认为:有效性和精确解释等科学构成因素虽然说对一门科学而言极为重要,但它们只是社会科学的目标而不是科学研究的结果。乔治•荷曼斯(GC.Homens)举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为例:虽说它并未精确地叙述进化的过程,也未从其理论中引申出有效的预测,但没有任何科学家会否认进化论在科学界中的地位以及它对现代遗传学的贡献。
3.3关于经济学受经济学家意识形态影响
人们普遍的看法是:在自然科学中,研究者比较容易保持“价值中立”,而在经济学中,研究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很难保持“价值中立”。经济科学中没有普遍的永久性的法则,而自然科学中却有。罗宾逊夫人坦言:经济学的著作中几乎找不到不包含自己主观性偏见的论述。
从波普尔对科学的客观性的看法可知,经济学常受到的关于阶级属性的质疑是无意义的。因为经济学的客观性在于其研究方法的客观性。经济学发展到今天,不管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经济学,其研究方法在任何制度、任何意识形态的国家里都是可以借鉴的。在经济学的方法上,是无阶级意识之分的。因此,对经济学的阶级属性的质疑是对经济学不公正的对待。至于部分经济学家的带有阶层性质的,“巧”借客观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为某个阶层服务的经济理论,那就是那些经济学家个人问题,而不能成为论证经济学不是科学的论据。
4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性
4.1研究对象
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上,普遍的看法是,社会情况比自然情况更加复杂――这在经济学科的研究中不胜枚举,计量经济学者更是常常为变量的选取与舍弃而大伤脑筋。也因此,认为经济学没有自然学科诸如物理学那样的客观性。波普尔认为这种偏见可能有两个来源。一是我们往往把不应比较的事情加以比较,即具体的社会情况和人工隔离实验的自然情况。二是一个古老的想法,认为社会情况的描述必须涉及有关的每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乃至生理状态。他认为,这种看法是一种曲解,是不加思考随波逐流的一种看法,“社会科学不但不如物理学那么复杂,而且具体的社会情况一般说也不如具体的自然情况那么复杂……”。波普尔的话可以这样理解,经济学中的经济现象分析,不必考虑进社会全部的因素,我们能够建立一些简单的模型来分析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而这种简化的模型与自然科学的模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事实上,在自然科学的模型中,我们同样不可能完全的掌握所有的变量。而那些普遍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可以更简化,乃至可通过实验来模拟,由此认为自然科学更具客观性的看法只不过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更具深厚的传统罢了。经济学和自然科学进行模型分析和应用的困难只是程度问题而并不是性质问题。
4.2科学发现方法
除了提出理论的划界方法这一对经济学有利的论断之外,波普尔在理论发现的看法上也有力支持了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的观点。在波普尔看来,科学发现的方法是试错法。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应该是坚持试错法,他们都是人类理性的产物,理性是可批判的,因而在可错性这一点上没有本质的差别。经济学中,从古典经济学派,到凯恩斯学派,再到新古典综合派,无不说明经济学是在问题的不断提出、解决过程中发展的。二战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正是为了解决当时经济中出现的问题而产生的。经历了约40年的统治时期,资本主义进入滞涨发展阶段,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也渐渐地失去其威力,于是新的学派出现。经济学在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发展流派恰好体现了经济学理论的发现遵循着波普尔的科学发现公式,这一点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异。
4.3经济学发展现状
波普尔指出:“所谓科学学科不过是以人工的方式划分的问题与尝试性解决方法的混合物,真正存在的是问题和科学传统”。由此我们甚至不应该太过注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划分,这可能只是一种传统的偏见。确实这一看法也是符合社会科学发展现实,随着自然科学家的新论点和文化研究的兴起,“从根本上破除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个超级领域之间的组织分界”。许多科学家都承认不仅两个领域的彻底区分是不可能的,就是对“对社会科学知识所作的鲜明制度性区别也具有相当大的人为性”。
5总结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观点,应用在经济学的科学性质上,从科学的划界标准,研究对象,到科学发现方法等方面都可以得到论证,可以得出经济学是科学这一结论。另外,经济学发展至今,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由于其与自然科学的融合,更有“经济学帝国主义”之说。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等新兴交叉经济学的兴起,更是说明了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不可分割性,他们在科学性质上并无实质上的区别。
参考文献
[1]A.Rosenberg,If Economic Isn't Science,What Is It[M].The Philosophy of Economics: an anthology 2nd e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2]米塞斯著,梁小民译.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1.
[3]卡尔•波普尔箸,周熙良,周昌中译.科学:猜想和反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谭华海译.物理学家质疑随机性假设目前的物理学地位[EB/OL].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站,20060214.
[5]卡尔•波普尔箸,赵月瑟译.波普尔思想叙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6]乔治•荷曼斯箸,杨念祖译.社会科学的本质[M].台湾:桂冠出版社,1987.
篇7
关键词:政治学科 科学性
就当代中国知识状况而言,没有一门学科像政治学那样,在发展的途程中还要为自己的 科学存在进行辩护。由于政治学长时间被视为伪科学,只是到了20世纪最后20年,才得到恢 复和重建。学科的稚嫩与知识的薄弱,使不少人对其科学性产生了疑问。再加上人们将“政 治挂帅”、“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痛苦的经历与政治学科荒唐地扭在一起,以至于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对政治学 还怀有偏见,认为它不可能成为科学。这种状况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代政治学的健康 发展。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科学,就必须对政治学的科学性进行论证。
一、思维水准与学科差异
种种关于政治学不是科学的论据中有一个共同的方面即都用物理学作为科学的典范来 衡量政治学。在自然科学乃至整个科学系统中,物理学的确发展得比较成熟,从其客观性、 精确性、规范性来说,它完全有资格充当自然科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学科。用自然科学中最具 代表性的学科来同政治学比较,并以此来衡量政治学的科学性,这应当说是允许的,也是正当的。问题是,怎样进行 比较,从比较中应当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比较是一种常用的逻辑方法。任何比较都是为了从异中求同或从同中求异。对于从同 中求异来说,其出发点应当是具有某种相同前提、同等程度或某些相似性的事物、现象、系 统。如果需要比较的两个系统本身就具有客观的差异性,那么在进行具体的比较时,如果不 去考虑这种差异性,只是简单地类比,其结论就不可能是可靠的。
这一原则也应当运用到物理学和政治学的比较上来。从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力学、物 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比较早就创立起来的一个门类。以物理学为典型代表的自然科学同社会 科学中的各个门类之间在客观上显然有着巨大的差异性。对物理学来说,它所考察的、研究 的客体是无意识的。这种无意识性在所有的自然科学门类中都毫无例外地存在着。当然,也有人会举出动物学的 例子来反驳。其实,动物,特别是高等动物,虽有感觉、知觉,但都是无意识的。因为,即使再 高等的动物也不可能有理性思维。
正因为自然科学所面对的研究客体不存在自觉的意识,因此,自然科学在获取经验材料 时可以进行客观性观察,一块石头、一条小溪、一颗流星,其运动的轨迹,其运行的速度,不 会因为有人在记录、在测定而有意地发生变化。石头的下落、溪水的奔流、流星的飞逝,都 是不以任何观察者、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而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所得出的规律的客观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
物理学知识的科学性还同这一学科实验的特点密切相关。在自然界存在的物理现象是 复杂的,比如气体,除有体积、温度、压力的因素外,还有流动的速度、比重等其它方面的物 理属性。但是,物理学家们却在实验室里利用各种装置使气体处于理想状态下,并探求理想 气体的温度、体积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再比如,物体的运动都会有摩擦力,但为了求得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 、时间、路程三者的函数关系,物理学家可以在实验室中限制某些种因素,创造某些条件,从 而得出理想状态下物体的运动规律。而且,无论是在物理学中还是在化学中,人们为了获得 某方面的知识,可以创造相同的条件,反复地做某个实验。一种特定的实验不仅可以在同一个地方做,还可以在世界 上的不同地方做。在科学上,只有经得起人们依据规定的条件在同一地点或者在不同的地点 进行同一种实验并且得出相同的结果,这样获得的规律或定律才能得到科学界的普遍承认。
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学在内的这些特性显然不是政治学也不是其它社会科学所能具备的 。在政治生活中发生关系的、活动着的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这是政治学同物理学乃 至一切自然科学的巨大差别,在政治学研究中,政治学家们决不可能把人们请进实验室中创 造理想的政治生活,也不可能在某个民族中反复地进行完全相同的政治试验。如果想用物理学上述的研究与实验方 法套用政治学的研究上面来,并以政治学不可能使用这类方法为依据得出这一学科不是科学 的结论,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违背科学的。政治学有无科学性决不能以这种方法或标准 来裁定,它应当从另外的角度来衡量。
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科学化;人居规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从原本单纯的经济发展转向了全面社会发展方向。城市规划的科学化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立科学的规划系统对促进城市规划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也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问题作为重要的社会发展方针和途径,加以重视。可以说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发展将逐渐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主旋律。
一、城市规划科学化概述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工作中出现了许多不合理、不科学、不完善的现象,给市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对此,城市规划者开始逐渐重视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和合理化问题。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具体概念是指在城市规划中要尽量遵守科学性、合理性原则,对城市规划的编制、监督和审批等要与城市具体情况相结合,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城市规划科学发展问题表现
(一)研究对象问题
从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看,绝大多数规划师应该说是在努力寻找“城市的发展规律”,试图通过这种努力,预测城市发展的未来。假设这样的路径是可行的,那么就承认了城市研究是一门基础性科学,准确地说,这样的城市规划应该称为“应用城市学”。问题在于,从目前的城市学来看,虽然已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但是其科学基础并不稳固,边界也十分模糊。不仅城市的定义存在种种困惑与局限,研究的方法也是“拿来”为主。由于城市学研究城市中的什么内容很难进行恰当的界定,于是就成了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政治学等学科的“拼盘”。更重要的是,虽然居民点按照性质和规模的不同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但实际上从特大城市到小村庄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人和各种要素不断在城乡之间流动。如果把城市规划当作“规划学”在城市的应用又如何呢?众所周知,规划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提出未来某个时间要达到的目标,二是提出实现该目标的措施(霍尔, 1982)。从定义上看,几乎所有的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是需规划的。同时,规划也就是计划、设计、战略等的同意词,只不过是内容不同。好比政治学研究人的政治行为,经济学研究人的经济行为,规划学,如果要建立的话,必须要研究人的规划行为。困难在于,规划行为散布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一种边界比较模糊的行为类型。与其将它作为一种与其他行为并列的行为类型,不如说它是人的各种行为的一个构成部分,或一个阶段。
(二)学科定性问题
城市规划科学化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城市规划是什么性质的科学?是作为自然科学还是作为社会科学来发展?首先从自然科学角度来认识,遇到了规划对象空间范围扩大后引起的“量变到质变“的问题。“自然科学”研究物性,其变化法则遵循因果规律。只要找到“普遍真理”,就可以通过研究达到解释和规范的目的。一般认为,它必须通过四个步骤才能完成研究的全过程:一是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收集资料;二是用科学的方法把资料按照意义和作用加以分类;三是通过分析得出预测性判断;四是通过实践鉴别作为规律、趋势或者倾向的真实性,最终形成科学的结论。因此,城市规划的科学化进程,若按自然科学标准来衡量,遇到了难以克服的理论难题。
从社会科学角度来认识,存在着规划研究范围和内容的界定问题。社会科学摆脱了“试管实验方式”(test-tube ap-proach)的限制,广泛运用社会调查工具,寻找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各种假设(如经济人、政治人等),对人类社会中人的不同层面存在的规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以科学的态度从事规划工作,与把城市规划建设成为一门科学存在着层次和深度上的差异。由于城市规划既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的内容,或者说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它的科学化必须提供不同于前两者的解释。人居环境是整体的,同时也是无限可分割的。关于人居环境形成过程中人为干预现象的科学解释,在小尺度物质空间建设方面,更加容易接近自然科学,反之则更加容易接近社会科学;当将人居环境作为承载人的物质容器建造时,更加接近自然科学,当将人居环境看作为满足人的需要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时,更加接近社会科学,甚至与人文学科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学科性兼顾的问题
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中有大量的数学应用,因此无疑具有科学性。有人认为,数学中几何学的词义本身即是“测地术”,这是规划与建筑的基础,方形和矩形也是建筑稳定性的需要而被抽象产生的?。城市建设,与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投资比较大,更新周期长。因此,城市规划必须认真研究方案的可行性,从功能需要、经济能力、技术合理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从这个意义上,建筑师与规划师离不开数学,不需要进行更多的说明。但是,只谈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不够。一个仅仅符合科学规律的规划也有可能是没有艺术品位的,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如果只谈科学合理,或许可以整个地区的城市和建筑形式没有大的区别。居民点除了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外,本身还是一项公共艺术,必须满足人们审美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并不等同于主观意志的任意发挥。实际上,不少人普遍混淆了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中作为美学研究对象的城市与建筑艺术。即使艺术,如果不限于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而作为审美研究对象也可以看作是一门科学,即美学。美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一位具有美学修养的与一位只知个人艺术表现的规划师、建筑师是不同的。前者懂得如何用别人可以接受的表达方式传授规律性的知识,后者只能纯主观地展现个人的偏好,也许获得可能的共鸣,但难以发现规律,当然艺术家也可以从根本上否定这种规律的存在。
结语:
城市规划学科需要提高科学性,加快科学化进程。但城市规划毕竟仍是一个应用程度很高的专业,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协调工作。注重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注重技术与艺术的训练,永远是社会实践所需要的。从这个意义上,传统建筑学的最基本原则不仅没有过时,反而需要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如果将城市规划作为一门科学,它只能是人居环境科学在城市的应用。城市规划的科学化水平,取决于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邹德慈.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C].厦门:2012.
[2]纪晓岚.论城市本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3]张兵.城市规划实效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篇9
关键词:自然科学;人文精神缺失;对策
科技产生的负效应已成为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不争事实,但以往我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物质层面,如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科技对人类生活无处不在的影响,科技对人文文化和人类精神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慢慢显现出来,逐渐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又一严重问题。与技术应用对社会物质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不同,这种负面影响是隐性的、难以为人们所察觉的,但却能够直接危害到人类生存的精神状况,其严重程度远胜于前者,也更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以尊重人的尊严、维护人的权力、实现人的价值为内容和目的人文精神承载了人的本性需要,体征了人类对人的发展、对目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和灵魂,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不断推进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原动力。广义而言,科技和科学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科技的发展不仅没有推进现代社会的人文文化的建设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反而在人类文化系统和精神状态等不同层面上都诱发了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
一、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一)人文科学的异化,让人们逐渐忽视了人类及其社会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成为“单向度的人”
人文科学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和传播载体,它以人丰富的感性世界、心理活动、以及行为活动的价值追求为研究对象,以研究者发散的感性思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研究方法。但近年来人文科学方法论对自然科学方法论和治学理念的借鉴与改革,使得一种过于强调人的唯理性、忽视人文科学特殊性的研究倾向和思维方式在不断地滋生和蔓延。这种对人和社会的独特性与历史性等人类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的忽视,使得人文科学的研究偏离其初衷,也使得社会大众考虑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也逐渐地从多元化转向单一化,以至于“把世界看作是一个被剥夺任何历史含义的唯理系统,把现象所有可变的以外的非本质的性质一概抹杀掉。”人文科学的这种异化不仅严重危害了人类文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导致了和人文精神的丧失,使得人文科学其解放人的力量逐渐被抹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奴役人的力量倾向。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一旦这些古典科学简化论的、抽象化与数学性的方法运用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那么人类的幸福将变成为表面有利,骨子里却是大害的事。”
(二)人类生存的精神状态堪忧
科技的高度发达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使得当今社会的物质生活要比以前任何时期都优越。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现代人在精神上出现的问题却层出不穷。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世界卫生日致辞中说:“当今世界有4亿人患有精神或神经疾患,或与药物滥用等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折磨。”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生存境况的严重威胁。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找不到生活的真正意义,也不确定人生的目标和价值应该是什么,生活时常出于空虚和迷茫的状态。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直接表现。
从以上科学对社会文化系统和人们精神层面产生的种种影响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发展虽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但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给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充分的自由和解放,反而造成了一种科学技术变迁与人性变迁二律背反的状况。
二、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科学研究理念和方法对人文科学的不当介入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两大类别,两者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都有诸多区别。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成功,人们也逐渐相信在人类社会和心理世界中,存在着与自然界一致的规律和机制,并开始了试图运用还原论和简单性的信念,假定―观察、归纳―演绎与验证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语言推动人文科学发展的历程。著名科学史家丹皮尔写道:“人类与其周围的世界,一样服从相同的物理定律与过程,不能与世界分开来考虑,而观察、归纳、演绎与实验的科学方法,不但可应用于纯科学原来的题材,而且在人类思想与行动的各种不同领域里差不多都可应用。”的确,人文社会科学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与现代科学对其研究视域的拓宽、研究方法的改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但是,在这个吸收借鉴的过程中,一种妄图以理性思维取代感性经验、用自然科学的逻辑和语言统一两种科学的“科学统一运动”也在兴起。这种运动缺乏对人文学科研究对象差异性和丰富性、治学原则特殊性的考虑,简单地主张人文学科也应该保持“价值中立”,将人学、宗教学、文学、艺术等这些无论在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上与自然科学都迥然不同的人文学科僵硬地套用自然科学研究的理念和方法,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文科学的低迷状态,一度本末倒置地成为自然科学的附庸品,造精神的缺失。
(二)科学对人类思想的钳制和由科技造就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人文精神缺失
当然,科技并非诱发当今人类精神疾病肆虐的必然原因,但科学对人类思想自由的钳制、科学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却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对科学的顶礼膜拜,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科学有着让人信赖的研究依据和现实成就,仅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和人类建制的她得到了超越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的过度膨胀,有一种几乎可以与真理划上等号的倾向。现代社会对科学成果这种缺乏怀疑精神的盲目崇拜,使之变相地成为了现代社会一种新的“宗教”。如果科学规则和某些经验发生争议,那么科学规则将被认为是优先的。敢说不相信自然规律和科学成果的人,一定会被认为是疯子。这种对科技的绝对信赖和盲目崇拜,在很大程度上钳制了人类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思想自由,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十分不利于人类精神生活的充分展开。其次,科学造就的人类的生存方式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让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更加苍白。现代社会的工作方式非常重视劳动者自然科学知识的获得和专业能力的掌握。这让现代教育也更加偏向于对数理化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对人文精神的教导。在新的社会物质产生条件下的生存条件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价值的追求要求被弱化了,理想、自由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反而成为了生活主旋律的附属品,人文精神开始被忘却、人生的信仰开始模糊。作为个体的人缺少对人的现实“存在”的思考,难以领会到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和生活目标,缺乏真正有力的信念来支撑人生的终极追求,这些都造成了人文精神的衰落,人们对自身生存意义的困惑和怀疑。科学无法借理性的手段提供个人和社会生存的意义,可以说,我们这个无神的社会不知道其生存的理由,亦不知道为何以这种样式生存。
三、应对“人文精神缺失”的措施
(一)正确对待和利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和语言,振兴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的振兴是普及人文精神的最佳条件和重要途径。这要求人文科学必须摆脱科学主义对人文科学的种种纠缠,以正确的姿态和独立的地位对待自然科学的理念和方法,重新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途径。首先,应当充分肯定自然科学使得人文领域的研究走上了“科学”之路。虽然人文现象及其本质具有内涵丰富性、功能复杂性、结构系统性、价值多样性等特点、研究方法多依赖于研究者的感性思维和主体经验,研究结果也不够确凿,但这都不足以否认人文现象的可认识性和人文科学工作的科学性。相反,自然科学在各方面的支持,是人文社会科学能够发展到今天的重要条件。但是,那种抛开人文科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而过分妄图统一所有学科的做法,却会阻碍人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因此,人文科学的研究应避免过分崇尚和依赖自然科学的语言逻辑和定量研究方法,根据学科特性和研究对象的情况来变更具体的思路和方法,运用理性思维与感性经验相结合、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接轨等多种研究手段,实现多层次、多方位地得出与对象相符度高的结论。明知人文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却要按照自然规律的一般性和简单性来对待它,就会取消人文科学的科学性和可能性。只有正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特殊性,恰到好处地利用自然科学的理念、方法和言语完善自身地研究体系,防止教条化应用、简单化对待的盲目做法,改善人文科学的现有地位,才能实现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复兴。
(二)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标志。以对人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思考为内核、实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平共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人文精神,能够在人们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等人生的一系列基本思考时,提供一种理性的来源、合理的依据和坚强的后盾,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并以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赋予个体以生命意义,帮助其发掘和确立理想的生存态度和人生目标,避免“在毫无价值的状态中生存”,从而实现人的追求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平衡。审视自然科学对人类文化层面、精神世界的诸多负面效应,无一不是因人文精神的缺失引发的。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唤醒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存状态的关注,引导人们发掘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真正的乐趣,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才是预防和解决现代人精神困惑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单纯科学技术或单纯人文情怀,都不足以解决人类面对的社会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种种危机。只有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消解与融合,才有可能使人类现在面临的种种困境得到圆满地解决。两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有助于人文科学更充分、更全面地发现社会世界和人文领域的知识和奥秘,更好地把握和创造符合人类未来发展的文化成果;而人文科学、人文精神,能够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符合人类的总体利益,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正如爱因斯坦告诫科技工作者的:“我们只懂得应用科技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以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于人类而不至造成祸害。”唯有实现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相互渗透,以一种具有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指导科学的发展和文明的演进,才能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前景。总而言之,正确认识科学活动的性质和作用,在推崇科学精神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让科学重新回到为人类服务、为人类的长远发展谋利的角色上,把对科学的盲目崇拜转化为对生存意义的反思和对人文精神的弘扬上去,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德]孙志文著,陈永禹译.现代人的焦虑与希望.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2、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3、陈明.论科学主义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10).
4、贺萍,高娜.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缺失探析.长白学刊,2007(2).
5、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张学广.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演进与生存危机.社会科学,2007(1).
篇10
关键词:管理;科学性;艺术性;量化考评;科学主义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187-03
管理活动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广泛地存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凡是一个由两人以上组成的、有一定活动目的的集体都离不开管理,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艺术性与科学性不是一种吞并另一种的同一性,一种消灭另一种的消融性,而是差异性中的互补性、互补性中的差异性。然而,管理的量化更多的是科学性而缺乏艺术性。
泰罗于1911年问世的《科学管理原理》是量化管理时代的起点。该书率先明确而正式地勾勒了量化管理思想的种种预设,这些预设包括:即使效率并非人类劳动和思想的唯一目标,它至少是劳动和思想的首要目标;技术方面的精打细算总是胜过人的主观评判,在一切方面都是如此;实际上,人的评判并非稳妥可靠,因为它受到粗疏大意、晦涩不清和节外生枝的困扰;主观性是清晰思维的障碍;不能计量的东西要么并不存在,要么没有价值;公民的事务最好是由专家来指导或管理等。当然这些预设并非全部出自泰罗的脑袋,19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就主张,凡是不能看见和计量的东西都是非真实的。无疑,这个主张为后世把人当做客体的观念奠定了基础。泰罗的管理体系,起初只用于工业生产,他的初衷是科学地研究工厂,不仅为了增加利润,而且是为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他的体系包括“时间和动作研究”,用法律、规章、工作原理的“科学”取代对工人个体的评判。因此,“科学管理之父”非泰罗莫属。
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是量化管理系统化实践的起点。他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德鲁克认为,“为了控制自己的绩效,管理者单单了解自己的目标还不够,还必须有针对目标,衡量自己的绩效和成果。所有公司都应该针对每个关键领域向管理者提供清楚统一的绩效评估方式。绩效评估方式不一定都是严谨精确的量化指标,但是却必须清楚、简单而合理,而且必须和目标相关,能够将员工的注意力和努力引导到正确的言论自由上,同时还必须很好衡量,至少大家知道误差范围有多大。”[1]因此在德鲁克看来,“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完全可以被称为一种管理哲学,目标管理这种制度,可以使组织的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实现“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而对于员工的工作成果,由于有明确的目标作为考核标准,从而使对员工的评价和奖励做到更客观、更合理,因而可以大大激发员工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因此,“目标管理之父”也就非德鲁克莫属。中国从1978年开始,伴随着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在一些大企业中首先开始试行这种管理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效。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采用科学计量方法用来衡量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和科研人员的工作绩效和能力,它对扭转当时科研的低效状态、增长论文数量,使论文与国际接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人类需要科学并发展了科学,是为了更深入系统地认识它所生存于其中的世界和宇宙。没有科学和科学的发展,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对宇宙、世界、自然的系统、深刻、甚至准确的理解和认识,这是其他任何非科学所无法达到的。然而“科学所发现的真理是科学真理,人们感兴趣的还有其他种类的真理。把科学真理提升到绝对真理就是科学主义。”[2]
就科学作为一种关于物理世界的理论话语体系而言,它的根本目的是力图以世界自身的存在方式理解和解释实在世界。为了达到科学认识客观的物理实在的目的,为了描绘科学的世界图像,现代科学逐渐形成了“去感性化、理性化、数学化和实验化的科学方法。”[3]即把握关键的事实,抽象的概念和关系,数学化的表达,理论有效性的经验证明,没有这样一套方法,作为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自然科学,就不可能获得今天如此巨大的成就。然而“尽可能要求达到最高标准的严格精确性这样的标准只有用数学语言才能达到。另一方面,物理学家对于它的主题必须极其严格地加以限制:他必须满足于描述我们经验领域的最简单事件;企图以理论物理学家所要求的精密性和逻辑完备性来重现一切比较复杂的事件,这是人类智力所不能及的。高度的纯粹性、明晰性和确定性必然要以完整性为代价。”[4]爱因斯坦这里所说的“高度的纯粹性、明晰性和确定性”是自然科学理论所具有的必然特征,这些标准也只有运用数学语言才能表达出来。然而,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科学,它以物理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对象,而不关心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所表现的客观内容。数学越是发展,抽象程度越高,就越使它远离它所起源的外部世界。“19世纪是科学快速增长的开始,那时的科学被称为自然研究。随着许多科学的真实成果而来的乐观主义促进了科学主义的出现。科学主义的观念就是,科学不仅是通向所有有效推理的道路,而且它将为所有合理的提问提供答案。”[5]正是自然科学的方法,以及在这种方法指导下取得的科学理论所具有的高度的纯粹性、明晰性和确定性,才让人们如此地信服、信仰甚至崇拜自然科学的方法、知识和理论,以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相信,只有自然科学的方法、知识、真理,才是唯一可靠、可信的方法、知识和真理。
科学有着自身的界限,科学只能理解和解释在它的范围内它能够理解和解释的东西,只能描述它有目的地要描绘的世界图像,只能表达它能够表达的真理。我们人类除了需要认识和理解外在的客观世界的自然科学之外,我们仍然需要能够理解和解释我们的社会世界、人文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其他非自然科学的东西。科学主义把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论和科学的真理凌驾于所有其他方法、理论和真理之上,把科学看作是一种唯一正确和可靠的东西,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应该而且必须被广泛地运用于其他领域,这种贬低、取消、否定非自然科学话语体系的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是一种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科学主义话语霸权。作为自然科学观察的是自然的时间过程,它力图把握的是这些过程展开的没有时间的规律;人文科学面对的不是转瞬即逝的现象,不是要把时间固定下来,相反,它们深入到一个时间会自动停止下来的领域,并力图使这个领域恢复活力。在人类智慧的生命中,人文科学就是一种对人类文化的记忆的官能,人文科学想要求得自身的生存,就必须关心价值,这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最明显的区别。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我们并不否定某些科学方法的运用,也不否定需要合情合理的客观性,伽达默尔在谈到人文科学的时候写道:“这根本不妨碍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领域中的运用。不断增长的社会合理化与操纵这种合理化的科学技术,比起现代科学所产生的巨大进步,可能更能够显示我们时代的特征。”[6]但人文科学的研究不能忽视它的主观性的思想、情感和态度,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而要求保持某种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平衡。
1.量化考评的风险。在管理的量化考评中,“去主观化”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化是必然的。这是因为,数字把握的是人的存在之外的实在,揭示的是人类自身存在之外的世界实在的秘密和规律。然而日益发展的人类科学在认识自然界上的一切里程碑都具有暂时的、相对的、近似的性质。因此,在管理中如一味地重量化的结果,忽视量化管理的过程,以数字来评判成败和得失,是非常机械和危险的,因为数学化设计的量化世界是一个坚硬、冰冷、无色、无声的死寂世界,人的位置被挤到渺小的位置,似乎是“人在消失”,剩下的只是一些数字以及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在管理中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在管理世界中适度的量化是必须的,而且也是可行的,但一定要反对唯量化的倾向。在量化考评中要充分关注以下可能的风险:第一,量化指标客观性的风险。有人认为,管理中的量化指标是客观的,排除了主观性的干扰。事实上,“客观性”一词指称既定事物,“客观外在的”、不依赖于任何人意志的东西,或者,用哲学术语来说,是外部世界。这些术语并不总是同义词,内部世界也是一种既定事物。假如主观是客观的补充,那么内部世界就是主观的,它就是我们“直接”经验的事物,或者我们可以自由操纵的事物。然而,对于客观事物或事实,可能存在主观的态度,而主观性可能存在客观的事实,一个事实报告可能是客观的,因为事实使然;同一个事实报告可能是主观的,因为它表达了制作报告的意图。称任何事物为客观的,这可能是客观的,但也可能是主观的,例如,梦是真实的,它们是关于现实的,但它们很少成为现实。因此,客观性存在程度的区分,但不存在彻底的客观性。第二,量化指标的风险。由于管理的本质和特性决定了人们面对的往往是多因素、动态和复杂的大系统,在特定情况下为了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重点发展和提升某些指标是无可厚非的,但不是全部。因此,为什么选择这些项,而不选择哪些项,这里不仅包括选取的目的是否合理,而且涉及到在实施中的手段是否合理。第三,量化指标陈述方式的风险。量化管理的指标往往总是以陈述的方式出现的,不同的陈述方式,其答案可能不尽相同。最著名的是神父是否可以抽烟和祷告同时进行,是以“允许祷告时抽烟吗?”还是以“抽烟时是否允许祷告?”的方式陈述,前者最终的答案是否定的,而后者却是肯定的。第四,抽象概念转换为一个客观事物时的风险。如“贡献”这个词是一个抽象程度较高的词,然而一旦转换为“贡献率”时,我们就会相信,科学方法能够给它定位,并给它进行测量。然而,对于“贡献”人们往往看重最终具体的数字,却容易忽视成本。第五,样本的风险。主观性的东西要转化为客观性的考量,数字是不可缺少的。比如满意度,在测评过程中取什么样的“样本”其答案可能各异。第六,确定权重的风险。权重需要一个标准,以便把各参数安放在一个序列中恰当的位置,然而这一标准是客观的吗?另外,在不同客观条件下用同一标准在进行衡量时,是否还存在“条件权重”指标等。
- 上一篇:职业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 下一篇:肺运动康复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