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学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酒店管理学习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宾馆领导和夏经理对我的信任和关爱,在四月份安排我去南京进行餐饮经理班培训班的学习。自从在学校接受了酒店管理的学习之后,在思想上和理论上一直没有太多的进展,众所周知,现代酒店发展的非常迅速,现在已经进入了品牌餐饮阶段,如果没有新理念、新思想、新的经营模式,那么我们就会落后。在南京学习的这段时间,感受特别深,授课的老师也是全国知名的酒店专家,期间也参观了一些酒店,更是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酒店经理进行了交流,每个酒店都有自己成功的经营理念。总体来说,这次学习使我在思想上、理论上和专业知识上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很荣幸有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学习的一些心得,可能在认识上还不够深刻,还望大家见谅。
下面对匡家庆老师和郑曦老师所讲到的关于培训这一科目,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想法:
我们餐饮前台,最重要的是服务,餐饮服务其实是由有形实物和无形劳务组成的一种特殊的饭店产品,餐饮服务还是一次性的。它的一次性是不能被储存,只能当次使用,当场享受。所以每天面对不同的客人,我们就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所以我们就必须制订部门培训计划,我们部门经理夏经理制订了专题性的培训计划,并制订培训目标。按照夏经理的指令,我们重点进行专业性和业务性进行培训,逐步开展复合型、交叉型的培训,定期进行考核并评估培训效果,及时沟通和反馈。我们每次进行培训夏经理都参加进行督导,及时纠正我们培训的不足。
综合以上的问题,我认为以后培训要进行深入化,具体化和切实化。在培训活动中,应该分为六大部分,观察与分析、设计与计划、激励与调动、实施培训、评估和认证。
1、观察与分析
员工的管理者就是员工的培训师。培训师在日常的工作和服务中,要随时进行观察和分析,其重点内容包括:目前的服务标准和程序做得如何?餐厅服务员的知识、技能怎样?服务的持续性是否令人满意?客人反馈意见是否达到餐厅的质量要求?餐厅服务员情绪、工作热情符合工作要求吗?培训师通过这样的观察和分析,才能准确了解培训需求,制定出有效的培训计划。
2012年酒店管理培训学习工作总结相关:
查看更多>> 培训工作总结
2、培训的设计与计划
培训活动的设计与计划职能包括三部分内容,即:预测培训结果与拟订培训目标,安排地点、时间、人员、设备等,根据轻重缓急安排培训课程。
3、培训中的激励与调动
培训师要解释培训的原因和重要性,带领员工共同描绘出参加培训对他们自己和宾馆分别有哪些好处。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要尊重员工,并适时提出对他们的挑战与鼓励。要为员工提供成功的机会,如鼓励发言、鼓励展示等。当员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后,他们将更乐于参加培训。
4、培训中的问题与处理
培训活动中总是会有不同的问题发生,训导师要有能力随时解决问题,排除培训中的障碍,倾听员工的反馈并做出回答。培训师反馈的首要目的是使员工了解及自己的行为产生的效果,给出有价值的信息。信息必须是建设性和没有威胁成分的。培训师给出反馈信息时,要将注意力放在被反馈人身上,反馈内容要具体而不能笼统。反馈应针对行为表现,而不是个性,应基于培训师的观察,而非推断。建设性的反馈强调长处,而非弱点。反馈要针对可以改正的表现,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适量提供。反馈的目的在与帮助员工,要求对方改进表现。因此,正确评价餐厅员工的学习状况,有助于增强培训效果。
5、培训工作的实施
实施培训是为了增加部门中的技术人员人数,提高餐厅服务员的自信心和工作满意度,提高服务和产品水平,建立餐厅服务员的荣誉感。
6、评估和认证
培训师要随时评估与认证餐厅服务员的学习效果,以保持餐厅服务员工作的趣味性。要展示和承认餐厅服务员的进步。培训结束前,要针对餐厅服务员工作进行总结。
以上是在学习后对培训工作的认识和一些心得,我相信我们在夏经理和郭经理的支持和指导下,餐饮部的培训工作会做的更好。我们有信心,我们的员工就更会有信心。
在南京学习过程中还学习了餐饮品牌建设、高效餐饮运作管理、餐饮生产与厨政管理、餐饮成本控制、管理艺术与技巧等十二门课程,从中也学到许多的知识。培训班结束后,我们餐饮班还建立了qq群,经常在网上交流经验,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和许多酒店成为好朋友。
以上是我在南京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学习成果,在此向大家简单的汇报了一下,有认识不足之处,还希望大家能够谅解
谢谢大家
餐饮部:王锋
篇2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的由来始于高等师范教育由封闭型教育向开放型教育的转变过程中。我国的师范教育起步较晚,且历来采用封闭定向为主的教育体制,直至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我国的师范教育才真正开始走向开放型教育之路。高等师范院校开设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我国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分别有以下情况:一是开设在专科学校内,比如国内较著名旅游高等院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重庆旅游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等。二是开设在综合大学下的二级学院或系别,通常是以培养本科、研究生层次及以上的人才。国内属于此种情况的大学比较知名的有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复旦大学旅游学系、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厦门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渤海大学旅游学院等。但我国还存在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在高等师范院校内设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旅游酒店管理人才。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等是国内较早一批开设该专业的高等师范院校,时间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此后,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在全国各高师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发芽开花。
“师范转综合”以后的高师院校,由于其前身的师范背景,师范类专业教育的优势相对来说较容易把握,而处于师范院校内部的非师范专业则相对处于一种弱势状态。我们可以通过以高等师范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情况来窥见一斑。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为了保证调查对象的可比性,本次调查选取同一区域内的五所高等师范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的院校包括西华师范大学、乐山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以这五所高等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作为非师范专业的代表进行研究。其中,内江师范学院以专科层次的旅游管理人才为培养对象,绵阳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开设专科和本科层次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西华师范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同时开办了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此次调查采用资料分析方法和实地调查法对各高等师范院校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等进行了详实的掌握与了解。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目前我国高等师范学院中已经普遍开设旅游本、专科专业,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所770所,比上年增加8所,在校生39.74万人,比上年增加2.37万人。通过对以上四川省几所高师院校的调查,总的来说,现行培养模式还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相悖,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不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还有较大差距等问题。
(一)培养目标趋同,缺乏特色
酒店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各高师院校来说,与综合院校相比,其培养目标上几乎没有差异,都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旅游人才为目标。然而,各高师院校还存在不同类型、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专科层次的培养目标与本科层次的无相差别,研究生层次和本科生层面的相差无几,缺乏多样性。人才培养与社会所需的旅游人才层次和规格还有一定的差距。下面以各高师院校本科层次该专业培养目标做比较,通过下表可以看出各高校培养目标趋同,并无特色可言。
(二)专业设置随意,专业设置较少且雷同
首先,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缺乏明确的学科定位。按照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旅游酒店管理应该隶属于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按照常理应该把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开设在工商管理院系下。而现实是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开设还没有如此规范,设置在诸如地理学科下的有,设置在历史、经济管理学科下也有,而且专业名称也颇有意思,例如,旅游地理、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经济,绵阳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就将其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建立在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内江师范学院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划分在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则是将旅游酒店管理纳入经济管理学院。
其次,专业设置雷同,缺乏特色。专业方向或者专业设置一般只有旅游管理和饭店管理两个专业,或者直接统称为旅游酒店管理,几乎不考虑社会所需的旅游景区人才、旅游教育人才、休闲旅游人才的培养,旅游专业设置的社会适应性有待加强。
再次,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例如,内江师范学院在其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都开设了专科层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西华师范大学设置旅游酒店管理相关专业三门,分别开设在管理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下。
(三)课程设置混乱
高师院校设置非师范专业例如旅游酒店管理很多都是依托其原有专业,在原有学科例如历史、地理等基础上建立的,因而设置在这些学院或系别下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其学习的课程也多为历史专业或地理专业的课程,在此基础上外加几门专业课:《旅游学概论》、《导游实务》、《饭店管理》、《旅游资源》等,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过专、基础课面窄,必修课多,选修课少,不利于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开拓。
(四)教材建设严重落后
尽管国家教育部组织和进行了多次教材改革,例如,“‘十一五’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系列教材”,但高师院校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承性,导致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比较陈旧,缺乏时代感。过旧的知识内容难以适应现代旅游教育的要求,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讲授,很少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果。
(五)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以本科四年学习期间为准,实践实习通常为3个月,而且多安排在最后一年,其余时间为理论课。理论与实践时间分离。技能培训方式手段单一,教学方法不灵活。与企业合作,委派学生实习,缺乏合适的管理方法,收效甚小。例如乐山师范学院,在校期间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社会实践3周,安排在假期进行。专业实习包括资源景区、旅游行业调查研究和旅游企业业务实习,总共22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必须提交个人总结和实习调研报告(论文)。劳动教育四年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和校内劳动6周,分散在各期进行。西华师范大学专业见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毕业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同时社会实践课安排在假期进行,并完成实践报告。学习理论课的时间与学习实践课的时间分配不均,且彼此分离,导致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指导和纠正,缺乏必要的管理,因而实践教学的质量并不高。
(六)生均教育资源的占有量不足
教育资源的占有量不足,突出的表现在非师范生的实训基地、实训实验室稀缺以及师生比偏高,难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应有的训练和指导。其中,生均教育资源占有量比较丰富的绵阳师范学院,拥有绵阳师范学院企业服务研究中心、绵阳师范学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绵阳市史学会等研究机构。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杭州、海南等五星级以上三十余个酒店建立了长期的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其他几所高师院校的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基地普遍不足。
三、结论
通过对以上各高师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模式的研究,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高师院校的非师范专业还存在培养目标缺乏特色,专业设置不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科学,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其中专业培养目标的毫无特色是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残败的原因和症结所在。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全面准确的摸清师范院校可为自己提供的土壤和肥料,针对在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对专业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统筹协调,找准自己在师范院校中的角色定位,探索出一个科学、合理、适宜的专业培养模式,在实现自己专业价值的同时,应对师范教育做出有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草案)[Z].高等教育部,1954.
2、高校六十条[R].教育部,1961.
3、普通高师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Z].教育部,1988.
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领[Z].国务院,1993.
5、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Z].国家教委,1993.
6、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
7、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篇3
关键词:国外 酒店教育 启示
因为酒店行业在全世界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带来了非常大的收益,因此酒店教育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高等教育之中,因为只有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才能掌握最先进的酒店管理知识,因此在酒店行业的发展之中就会起到无可取代的作用,帮助酒店行业的发展达到巅峰。但是,因为我国的酒店行业发展较为缓慢,并且缺少可用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相比于国外的酒店行业而言,我国迫切需要培养出高级酒店人才,所以我国就需要借助国外酒店教育行业的模式,结合我国目前酒店教育的状况和国情,努力完善我国的酒店教育,希望能够为我国酒店教育以及酒店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国外的酒店教育特点
因为国外酒店教育已经逐渐拥有了一套完善的体系,尤其是瑞士的酒店教育,已经完全掌握了一套具有特色的教育模式,接下来将会以瑞士等几个国家为例,简要总结一些国外的酒店教育特点。
(一)瑞士
瑞士的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瑞士乃至世界上酒店管理教育最优秀的学院,它经过122年的洗礼和社会变革,已经研究出了一套非常具有特色并且效果显著的酒店教育方法,能为酒店行业培养出许多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酒店管理人才[1]。因此,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育模式,被世界上所有酒店教育行业称为"洛桑模式",由此可见,瑞士的酒店教育是享誉全球的,洛桑学院不仅是世界上第一家专门培养酒店经营管理人才的酒店教育类院校,更是为其他国家的酒店教育起到了模范和带头的作用。除了洛桑学院,瑞士还有其他三所酒店管理学院也是国际知名,培养出了不少优秀的人才,所以瑞士可以称为酒店行业的巨头。因此它在酒店教育方面,肯定也具有非常多优秀的特点。
1.瑞士的酒店教育注重兴趣。瑞士的酒店教育首先是吸引对酒店经营管理行业有兴趣的人,它把所有热爱这个行业的人都聚集了起来,这应该是它最大的特色。洛桑学院会让新入学的学生先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只有真正对酒店业有兴趣并且真心喜爱的人才能坚持住,并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2.优秀的教育方法。瑞士的酒店教育通常都十分注重知识与时展的关系,他们会根据知识的进步修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使教育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除此之外,其酒店教育还十分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出的人才不仅仅只会"纸上谈兵",还能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解决问题。3.教师具有非常高的素质。瑞士酒店教育学院的教师通常都具有非常多的实践经验,有些甚至在高级酒店中担任高级职务,学校也非常注重教师各方面的培养,会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实践。这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并且能够保证教师不与时代和这个行业脱节。
(二)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拥有非常好的职业教育模式,它的职业教育在全球都拥有非常良好的口碑,无论是针对酒店行业人才的培养,还是其他职业人才的培养,都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2]。这些都是因为澳大利用拥有一套培训包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通常使用在中职和高职的衔接过程中,而HOSPITALITY培训包则是专门应用于服务行业的教育上的,因此自然也就包括酒店行业。这种培训包的教育模式有以下几种特点:首先这个培训包之中不仅有一般服务行业需要具备的素质培训,例如在服务中涉及到的礼仪、仪表等内容,还有一些行业所具有的特殊需求,比如酒店宴席的服务人员需要修习餐桌器具的摆放,而酒店行业的人才则需要学会如何铺床;其次,培训包中的资源和知识十分丰富,能够满足所有人针对服务行业的知识和技能需求。
(三)美国
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因此美国具有非常多并且优秀的教育资源,包括酒店教育。其中进行酒店管理教育最为优秀的就要数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了,全球知名的希尔顿酒店创始人对于该学院的教育也是赞不绝口,由此可见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在酒店教育上有着多么优异的成绩。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创办了酒店教育行业中第一个酒店管理硕士项目,其教育特点就是始终发扬理论与知识相结合的教育,并且始终跟随时代的脚步和酒店教育行业的发展潮流。
二、中外酒店教育比较
(一)培养目标
国外的培养目标通常是为了培养进行酒店管理的高层人才,一般目标是酒店的高级管理者,或者仅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在行业竞争中能够占据一定的地位[3]。而我国主要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经过酒店管理知识的学习之后能够发展成为应用型的人才,虽然我国的酒店教育培养目标与国外的距离比较大,但是这基本符合我国国情,然而由于我国的教育普遍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略实践培养,因此我国在这方面处于劣势,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很高的实践能力,所以无法在短期内适应酒店的工作。
(二)教育制度
国外的酒店教育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和改善,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的教育体系,所以对于教学效率和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都非常高,因此也可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国外的酒店教育体制非常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以及学习知识的能力,自主选择教师、课程、课时等,这样有利于学生改善自己的缺陷同时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国内的酒店教育体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学生不能跨专业、院系等进行自主的选择,因此无法得到适合自身学习情况的教育资源,所以学习较为被动,这样就导致我国酒店专业的学生无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实践内容
国外的酒店教育行业通常十分注重实践教育的培养,并且对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融合也十分重视。美国康奈尔酒店管理学院会为学生规定一个工作的时间,学生的工作经验都必须要满足这个时间,并且学校内部还设有自己的酒店,可以供学生们进行实践,学生们可以选择在一个部门不断进步,也可以选择对每一个部门都进行体验[4]。另外教师还会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和研究,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而中国的酒店教育大多数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就算有实践课程也是非常基础的实践课,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很大的培养,就会导致学生在进行工作的时候缺乏实践经验。除此之外,国内的酒店教育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分成了独立的两个部分,没有做到很好的融合,这也会影响我国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方法
国外酒店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单单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培养,也非常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会将实践与这些相融合,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而国内的酒店教育依然采用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缺乏灵活的转换,学生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交流,所以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思想,因此无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五)师资建设
国外的酒店教育与国内的酒店教育相比,国外拥有更多更优秀的师资队伍,并且国外的酒店教育对于教师的招聘具有非常严苛的要求,这些教师不仅要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国内教师在教学方法、实践经验以及教学手段上,都落后于国外的教师水平。
三、我国酒店教育的优化改革
在列举了很多国外在酒店教育方面的先进性,并且进行了中外酒店专业的比较,能够很明显看出我国酒店教育仍然落后于国际水平,因此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全能型酒店经营管理人才,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必须要进行改善。
(一)改变培养目标
酒店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制定一个专门的培养目标,这样才能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满足进行酒店消费的人群的各方面需要,促进酒店行业的发展[5]。从国外的培养模式来看,其酒店教育无不是根据市场进行定位,并且还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及时更改自身的培养方向,这样做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从而使酒店行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现在我国的酒店行业来看,许多从事酒店行业的人才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学历较低,虽然在基层工作能够得心应手,但是在晋升之后无法进行高层工作,而酒店也很少能够直接招聘到高层管理人才;另一种情况就是高学历人才并不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因此基础知识不牢固。所以我国酒店教育迫切需要改变培养目标,要根据时代的进步,结合市场发展情况,培养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高层管理技能都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改善教育方法
从本文上述总结可以看出,我国酒店教育行业虽然也注重实践性的教育方法,但是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教学并没有进行有机的融合,因此会产生脱节现象,学生无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6]。所以,我国酒店教育需要改善教育方法,根据社会发展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一直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要及时推陈出新,对于一些在全球酒店教育行业都十分热门的课程要纳入到教学中。其次,学校应该请在酒店行业有比较大成就或者从事酒店管理行业的精英人才到学校讲课,这样能够使学生对于全球范围内较为先进的知识和理念进行学习。最后一点,学校对于酒店行业的教育应该严格按照先扎实基础,再结合实践,最后进行创新的模式进行,这样可以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还有非常强的实践技能,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且还能够对于传统的观念进行创新,使酒店行业走上更高的台阶。
(三)加强师资队伍
从国外的酒店教育中不难看出,其师资队伍是非常优秀的,不仅拥有最多的实践经验,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我国在酒店教育方面一定要改善师资队伍的现状,努力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就是指既在本专业有较高职称,并且还具有非常多本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如果我国能够加强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就能够改善我国酒店教育行业教师经验不足的情况,帮助学生把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使我国的酒店行业能够培养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成熟,还能够胜任管理职位的高级酒店人才。只有这样的师资队伍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得到全方位,多方面的发展,并且真正满足市场以及社会的需求。
结束语: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带动了酒店行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酒店教育行业缺少合适的教育方法和优秀的教师队伍,因此酒店行业并不能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我国迫切需要改变这一现状。因此我国要借鉴酒店教育最为顶尖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改善我国在酒店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使我国酒店教育跟上国际化的发展步伐,从而真正促进酒店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姝,郑秀梅.瑞士酒店教育对我国酒店教育发展的启示[J].技术与市场,2014,21(5):376-377.
[2]楼林菊.国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内中职教育的启示[J].中等职业教育,2010(8):10-12.
[3]杨慧敏.中外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4]王奇,孙思超.中外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24):96-96,97.
[5]李姗姗.试述中外酒店管理的若干比较[J].中国科技财富,2010(12):350.
[6]胡晓玲,黄颖,肖志雄等.中外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611-616.
基于市场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张智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酒店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国内旅游企业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在持续提升,国内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开始逐步受到国家的重视,但在人才接洽的过程当中,却出现了人才与企业对口度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并未依照现今酒店行业市场的现状及需求来对教学进行规划,所以使得现今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缺乏实效性,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必定会影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后续发展。下文当中将主要对高职酒店管理教育当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具体的改革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以期能够协助高校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新型酒店管理人才。
关键词:市场导向;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
我国的国民经济在进入新世纪后,步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大众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随着各国文化与经济交流的深化,我国酒店行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充,依据旅游相关组织部门的预计,截至2020年,我国的酒店行业规模将扩充到现今的六倍以上,对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大幅提升。因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关乎国家酒店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我国的人才市场当中,高素质的优秀酒店管理人才是较为稀少的,而且现今职业高校的教育模式无法很好的适应当前旅游市场发展的需求,所以使得高校酒店管理人才与酒店行业的实际人才需求产生了脱节,因此,高职院校只有真正的意识到问题所在,并找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促进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人才教育的革新,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符合发展需求的酒店管理人才,促进酒店行业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问题所在
近些年来,国内的许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的对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革新,并不断探索推动酒店管理专业长久稳定发展的新措施,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人才教育与酒店市场实际需求的脱节问题始终都十分突出,其主要在以下的几个方面有所体现。
其一,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脱离酒店市场的需求。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内部酒店管理教育工作的目标定位并不明晰,甚至会出现培养目标过低接近中职院校,或是目标过高直逼本科院校标准等问题,而对于酒店行业真正迫切需要的人才类型与专业技能却并没有充分的了解[1]。
其二,是人才的培养工作脱离社会需求。多数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都会出现教学方法陈旧、课程体系实效性不足、忽略实训环节及综合性教师人才不足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其三,酒店企业与高职院校交互沟通的不足。多数高职学校都缺乏与酒店企业的沟通及合作,所以学校对于当前的行业形势并不了解,也不知道现在的酒店企业需要什么,因此酒店企业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自然也无法认可。
其四,是对于人才的评价体系并不健全。多数高职院校目前都依然是依照传统的评价及考核方式来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进行判定,即是以成绩作为主导,学生成绩合格,便能够顺利的毕业,但对于学生自身的职业道德及工作能力等无法用分数来判定的潜在因素却并不重视,但这些却正是在后续的酒店行业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职业素质[2]。
总而言之,如果当前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无法确保其教育方式能够与酒店行业的发展需求相符合,即使其拥有再好的市场前景,也会因自身教学规划的错位而被酒店市场以及未来的社会所遗弃。所以,高职院校的酒店人才培养但是,应当依据现今酒店市场的发展需求进行革新与整改。
二、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一)密切关注酒店业的发展,注重调研
对行业进行细致、全面的行业调研,是能够有效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市场性、可持续发展性以及职业针对性的高校教学革新措施,也是能够确保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核心手段。借助专业性的行业调研,高职院校可以对酒店行业与相关企业的发展概况及未来前景有更加明确的了解与掌握,此外还能够了解到酒店行业当前的结构以及对专业人才能力与人数的需求等,进而确保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授课模式能够更好的适应整个地区、整个行业及整个社会的发展需求[3]。另外,还要对酒店行业及相关企业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要求及岗位胜任基准进行细致的了解,并以这些要求作为准则,来对本专业的教学目标以及人才培养准则进行定位。而后,还要考虑到本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以及发展需求、以兼顾理论知识、技能水平以及专业素质等因素为前提,建立起更加合理的专业课
程体系。对于调研所得出的结果,一定要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与思考,才能够最终得出更加准确的调查结果,为本专业的教学革新与改善提供最具时代性与实效性的数据依靠。(二)进行针对性的研讨,建设起合理的课程体系
组织教学领域及酒店领域的专家对专业教学进行研讨,是促进教学工作改革的一个主要渠道。其在探讨过程当中得出的结论与措施,是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对其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设与开发的理论基础,而且会引领高职院校内的酒店专业围绕着酒店产业现今的发展需要去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规划[4]。所以,确切落实好多领域专家的研讨活动,对于做好酒店专业的教育建设,促进酒店专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专家对于专业领域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涉猎,所以对于整个行业市场也必定会有有更加敏锐的观察力。其能够掌握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进而依照专业岗位对相应职业能力的培养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细化的制定,规划出以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过程做为导向的教学环节,建设精细化、多层次的课程体系,使课程的设置更加符合实际、提升学生学习的实效性。这样一来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专业人才,也会更加符合现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切实提升本专业学生的整体素养,促进人才与企业市场的协调性,才能使专业教育更加被企业认可。
(三)强化实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
想要确保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更加符合行业的需求,就要与相关的企业有更加密切的合作。所以,高校可以与酒店企业达成教学资源及岗位资源上的合作,教学资源方面,主要是指与学生理论知识及资讯相关的内容。例如,高校可以邀请酒店企业共同编制专业教材与教学方案等,借助酒店企业的专业性与时代性,提升教材内容的先进性,让教材与现今酒店行业的各方面需求有更好的连接,让学生在教材当中能够学到在后续就业过程当中切实用到的知识[5]。此外,学校还可以在图书馆中引进与酒店行业企业相关的行情杂志、报刊与文献,让学生能够随时通过文献与相关资料了解到酒店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与资讯,进而对自身的学习目标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规划。而在岗位资源方面,则主要是指实训方面的合作。要培养出符合酒店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性酒店管理人才,就必然要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到酒店的就业体验环节,进而确保学生能够明确对于自身未来工作的认知、明确自身的定位、熟悉企业内的工作环境,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总体来说,在校期间的企业实地参观及体验环节,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其实际操作的能力、加深对企业及行业市场的了解,但是这样的短期接触,也并不能够让学生达到毕业后即能直接上岗的程度,所以,高职院校十分有必要让学生在毕业之前进行更加深入的集中性实习。例如可以再毕业前的半年安排学生投入到实习过程当中,可以确保学生在毕业之前,提前融入企业内部,开始经历自身逐渐转变为"职业人"的过程,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当中,要着重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组建,必须要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具备酒店行业内先进企业水平的实体企业,才能够建立起合作关系,以确保学生可以在文化底蕴丰富、能够学到技能与知识的工作环境当中,逐步对酒店的管理理念与工作流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并将学到的技能与知识更好的在工作过程中加以利用,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与竞争力。这样的资源合作,无论对于酒店行业或是对于高职院校,都是双利双赢的,有利于双方的未来发展。
(四)强化师资队伍组建,保证教学质量
每所院校、每个专业的教学实施者,是决定着其最终教学成果的最重要的核心因素,而这群教学实施者,即是院校内的教师队伍,只有具备了具有丰富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充足企业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优秀教师队伍,才能够有效带动酒店专业的教学进程,确保教学的成效,为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奠定稳定扎实的基底。但就当前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团队来看,这些教师多数并不具备充足的酒店行业实践工作经验,照书教书的教师比比皆是。因此,高职院校如果想要确保自身培养出的学生能够符合行业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首先就应当建立起实践型、互动型的优秀教师团队。高校要积极的鼓励教师到酒店行业当中去进行挂职的实训,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内存及和实践应用能力,才能够确保自身的师资队伍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备很强的实践应用及指导能力,同时还要对现今酒店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未来趋势有充分的了解,以便依据形势对自身的教学内容进行改善,及时向学生传播最具时代性、最有实际价值的行业资讯。其次,高校还可以从酒店行业当中外聘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作为专业教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最后,高校还应当多组织教师参加行业知识相关的交流会议与培训,确保其能够随时有更加实用的专业知识来传授给学生。
(五)建立起职业发展导向的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内酒店管理专业的评定与考核基准应当与酒店对于内部人才的考评标准保持统一,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教育要以市场的需求作为基准,针对传统的考评方式进行革新,开发出更加有效的评价模式。依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及酒店与市场未来发展的需求,凸显出企业考核与高校考核的融合性,建设起精准、公正的专业技能审核及能力评定体系,对于高校的实际教学成果评定方式及基准进行改革,以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中心来改善考核的内容、形式以及考核的效果。着重强化考核制度的改革,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测验与评价。要确保以专业技能为考核的核心,以评价体系作为考核流程的指导,对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革新,形成实践能力评价与理论知识评价相结合的审核体系、课程模式方面则要注重将普通小考核与总结性的考核相融合,理论知识训练与口试及职业技能练习相融合的开放性课程教育模式、确保教学评价体系更加丰富充实。
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内的酒店管理专业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对酒店行业的实时发展动态加强重视,并以现今的市场发展需求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对人才培养的方式做出适当的改善,确保符合时展的要求,而且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训练及思想素质熏陶,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酒店行业及相关的岗位,不断寻找与社会衔接的人才培养方式,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倪小丽.以市场为导向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10):278-278.
[2] 周志宏.基于市场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华天旅游酒店管理学院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09.
[3] 王苗苗.基于市场导向的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11.
[4] 李长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3):27-28.
[5] 周大农,周丽.关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2):108-110.
篇4
经过收集资料,考察多所高职院校,可以总结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酒店行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星级酒店基本服务技能,熟悉酒店管理管理理论,业务全面,思维敏捷,能胜任大中型酒店管理集团等各类服务型企业岗位,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主要的培养模式与实践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开始于1999年,至今已经将近20年的历史。随着酒店行业的不断发展,不断的探索、创新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至今已经实践过以及正在进行中几种不同的培养模式,介绍如下:1.春秋广交会实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期间,广州酒店供不应求,岗位出现大量的暂时性短缺。学生通过短暂的广交会实习对酒店有一个深刻的见习。2.广州大厦班2008年,学院与广州大厦合作,开展合作办学的“1+1+1”订单班模式。学生一年级在学校学学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大二在广州大厦实习一年,大三回到学校进行拓展学习。3.莲慈班2009年,与莲慈素食馆合作成立莲慈班,在学生的大三阶段,企业参与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并开设高端特色课程参与教学管理,培养学生作为管理者的技能,并优先推荐莲慈班的学生进入企业工作。4.喜达屋班2009年,学院与喜达屋酒店合作成立喜达屋班,在学生的大三阶段,学生额外增加关于喜达屋企业管理的课程,并由企业派管理人员进行授课。5.流花宾馆班2010年,学院与广州流花宾馆合作成立流花宾馆班,培养方案由企业和学校协商制定,将核心专业课程与酒店实践结合,通过同专业不同班的同学多批次轮流,既学习专业课程,也满足酒店现实需要。6.星河湾班2012年,学院与星河湾酒店集团合作成立星河湾班。学生在第三学期自愿加入星河湾班,第四学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由企业管理者承担本学期的课程,第五学期回学校,课程由企业和学校教师共同承担,并由企业提供奖学金,第六学期星河湾酒店将为星河湾的学生提供正式员工的待遇。7.燕岭班2013年,在农垦总局与学校牵头的职教集团框架内,学校与兄弟酒店燕岭大厦成立燕岭大厦旅游酒店管理学院,建立燕岭大厦“现代学徒制班”,采用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双导师制”培养学生。8.BTEC模式BTEC模式是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的简称BTEC。BTEC模式下的酒店管理管理专业最大的特色是双语教学,实行BTEC的教学标准,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经考核,可以同时获得英国国家高等教育文凭(HND)和国内的大专文凭。
三、主要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1.生源不同三二分段的生源是已经学习了三年的酒店管理专业的中职学生;三+X的生源来自于非酒店管理专业的中职学生;还有是经过全国高考的高中生。2.培养计划不同三二分段的二年制:重点培养中职酒店专业学生的行业技能拓展和理论水平;三年制:高中生生源与3+X生源的培养方案是相同的,但在学习效果方面,高中生生源理论学习效果比中职生好一些,技能学习会略逊一些;BTEC的三年制;根据学院的实际选择专业课程,采用BTEC(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的教学大纲,双语授课。3.校企合作形式不同春秋广交会实习:学期间歇期实习,学以致用,体验岗位;广州大厦班:订单培养方案,“1+1+1”学习安排,课堂入企,合作办学,订单就业;莲慈班:带薪学习,管理储备,高端特色课程培养方案,学生主导餐厅运营管理,学生成长为实际管理者;喜达屋班:企业入校,定向输送人才,额外增加企业课程1年,培养储备人资;流花宾馆班:循环轮岗,理实联动,将核心专业课程与酒店实践结合,通过多批次轮流,既学习专业课程,也满足酒店现实需要;星河湾班:企业入校,定向输送人才,国内知名奢华酒店集团,与企业联合定制教学计划,开设特色课程。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不断的探索中,不断的实践各种培养模式,总结了很多切实有效的经验。现在,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需要从刺激企业招工需求的需求侧改革转到着重学校内涵建设的供给侧改革,随着学生的变化和行业的发展,不断的探索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篇5
近年来,旅游业迅猛发展导致了酒店和旅游业的全球扩张现象,旅游业在新加坡成为朝阳产业,伴随新加坡滨海湾综合旅游度假村和圣淘沙两个旅游综合度假村的大项目开展,提供了7万个管理专业人才的岗位,带动20万有关的工作机会,这同时也产生了对酒店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所以造成旅游管理方面比较大的缺口。新加坡各大院校的旅游和酒店管理等专业愈加炙手可热,特别吸引了来自中国、越南和印度等国学生前来学习深造。
新加坡东亚管理学院(EASB)于2001年携手英国皇后玛格丽特大学(Queen Margaret University,即QMU),专门致力于旅游、酒店方面的教学及人才培养。新加坡东亚管理学院中国地区代表姜远表示:“2010年,从新加坡各大院校的招生情况来看,报名人数已经超过往年,一些学校的热门专业甚至达到了历史新高。特别是今年像东亚管理学院EASB推出了最新的奖学金政策,最高可以免除70%的学费,很多中国学生踊跃报名。”该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100%安排了实习,同时商务管理课程越来越受欢迎,其 MBA项目招生也增长了15%。
明显优势
在EASB学习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课程,其特色在于学校提供英国皇后玛格丽特大学课程,这使有志于从事旅游及酒店的学生们在新加坡就可学到英国大学本土的教育课程。英国皇后玛格丽特大学以酒店管理、护理而闻名,学生毕业后获得的也是英国皇后玛格丽特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本科第二年包含为期6个月的实习,本科第三年可申请到英国进行一年的实习。
这所学校里的授课老师不仅要求具备有专业教师的资格,还要求在本专业课程上有7~10年的工作经验,这样不仅能够提供给学生们理论知识,还可以把从业中的实际经验、曾遇到过的问题、真实案例分享给学生们。所以,不论是教学方面还是实习实践,这所学校都强调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上的互相结合与支持。将来走入社会,面临各种挑战,学生们的竞争能力会更强。
与此同时,学院获得新加坡教育素质级质量认证(SQC For PEOs)、通过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资格认证,并在2010年6月成功获得教育信托保障(Edutrust)认证;姜远表示:“在2009年推出的最新认证措施Edutrust最大程度保护了国际学生的利益,而高标准的认证门槛也将使得一批中小院校慢慢地淡出中国市场,中国学生以后将会越来越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型院校里求学。”EASB作为一所新加坡知名的私立高等院校,积累25年的教学与管理经验,为旅游、物流、酒店、管理等行业培养了众多高素质人才。
深入学习
新加坡虽以双语教学闻名,但EASB采用全英语教育,因此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中国留学生Tony向我们介绍:“前期的语言预科课程打下的是基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还要靠自己自主地学习,多和同学、老师及当地人用英语沟通,才能不断提升英语水平。”
4个月以来的学习,让Tony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渐渐步入学习轨道,他说他十分感谢学校老师的关怀与教导,很有耐心地帮助他打好了学习基础,并让他有了更加努力学习的动力。
在校内,Tony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一起交流,使得英语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说:“这座城市充满活力,我一边学习,一边慢慢感受着这个城市的魅力。语言基础是我将来从事旅游事业的基础,特别是将来和国际游客沟通的时候,所以我会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让自己的能力在这个热门的行业中更胜一筹。”
Tony说,基本上每门课程快结束时,学生都有一次课堂演讲的机会,对自己的学习做一个总结。新加坡的大学很看重这样的演讲,要求脱稿演讲,在规定的时间内清晰流畅地展示出自己的观点、对专业的理解和研究;还设有QA互动环节,类似于答辩,由老师评分,得分占期末成绩一部分。最后的毕业论文必不可少,EASB对论文抄袭的管理很严格,抄袭率超过20%就直接判定不及格;由此不难看出EASB的教学管理是很严格的。因此,一定要听从老师教导、符合规范,可以提前关注一些专业杂志学报上的新动态,这样才能保证有新意。
在生活上,校区位于马里士他路,这里充满着南洋风情,路上有很多风味各异的美食餐厅食阁,校园与马里士他路食街、便利店和ATM取款机等近在咫尺,因此在这里学习生活是很便捷的。Tony住在校外的公寓里,他说学校里设有羽毛球场、篮球场、板球场、网球场、健身场和跑道作为课外活动场所,学校有很多学生组织,类似于社团活动:篮球部、台球部、调酒部、街舞部等等,每年学校都举办唱歌大赛和体育比赛,丰富了留学生们的业余生活。
课程方面学校还另外提供了英国威尔士卡迪夫大学亚洲分校、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英国哈尔瓦特大学爱丁堡商学院3所优秀大学的本科及硕士课程, 在EASB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中,真正体现了国际化、多元化的优质教育,与国外大学课程是完全同步的。当学生完成EASB本科第二年后还可以直接赴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大学修读本科最后一年的课程,全部课程都采用符合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的学分积累转移方案体制。
注重实践
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学院的办学理念。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学院配备了相应的国际猎头公司,为学生们提供就业导向。既能够在就业方面提供职位咨询,还能够为学生在面临准备简历或面试等问题上提供必要的辅导和训练,帮助在校学生们能够迅速适应社会工作需要,能够快速地找到合适的工作。学生本科毕业,学院鼓励推荐就业,并安排面试,一边签实习协议,一边输送旅游业人才,毕业生在新加坡工作满半年后便可以申请新加坡绿卡。
在梦想实现的道路上,同样来自中国的留学生Elva和Tony一样学习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来这里学习有段时间了,我真正地感受到新加坡是一个治安良好、干净舒适的国家,”Elva说:“我当初选择学校时,就是看中了新加坡教育体制强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众所周知,新加坡开设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很多,但我在这里就可以学到原汁原味的英国课程,我们的授课老师也是英国皇后玛格丽特大学的教师。”
正如Elva所说,新加坡的课程设计与市场紧密结合。新加坡东亚管理学院每年为新加坡酒店业输送超过600名实习学生。本科第二年包含6个月实习,实习月薪500~700新币,约合2550~3570元人民币;本科第三年可以申请到英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月薪为1000~1300英镑,约合10400~13520元人民币。
中国留学生Cherry,2004年毕业于EASB,目前的职位是高级营销经理,回忆起当初的学习经历时她激动地说:“我是第一批从英国皇后玛格丽特大学毕业的酒店与旅游管理的学生,东亚管理学院和皇后玛格丽特大学帮助我很好地面对了一个充满挑战的行业。我很感谢学校的所有员工和老师,他们在培养我的过程中都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据说,EASB的毕业生深受企业雇主欢迎,97%的毕业生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或进一步深造。
进入2010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慢慢减弱,姜远分析说:“从2010年的前5个月新加坡整个国家的就业形式来看,已经比往年有了很大的好转。一些国际型的大企业最近频频展开大型招聘会,招揽相关领域的高素质人才,一些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优秀学生,更是成了各大酒店机构追求的对象。这对于相当数量的国际学生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消息,意味着以后留在新加坡工作甚至移民有了更大的希望。”
总的来说,旅游业作为一种“无烟产业”, 能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据世界旅游理事会预测,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产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4%;按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基本思路,到2020年,中国海外旅游人数将超过210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80亿美元以上;因此发展我国旅游业,大有可为。希望有更多学有所成的莘莘学子们,回国建设旅游业,促进旅游业发展,振兴旅游经济产业。
在国际色彩浓厚的EASB,你能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
在EASB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中,真正体现了国际化、多元化的优质教育,与国外大学课程是完全同步的。
在这里积累的点点滴滴,织绘出一幅精彩的本科生涯图。
学校简介
学校名称:东亚管理学院(EASB)
学校属性:私立
建校时间:1984年
地理位置:马里士他亚佛路、红山区汉德森路
学校网址:easb.edu.sg
开学日期:每年1月、4月、7月、10月
本科申请条件:
本科:高中毕业生,或者国内大专在校, 雅思成绩 6分(各单项不低于 6 分),或者 TOFEL550 ,或通过 EASB ETEDP 商务英语三级。
本科专业设置:
酒店与旅游管理、商务管理、商务信息管理、项目与会展管理、会计、计算机
篇6
1.教师职业能力欠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教师职业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现实的问题是,学历高的教师企业经历相对较短,甚至缺乏企业经历,致使课程讲授纸上谈兵。有行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因学历不达标而难以进入学校任教。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难以满足酒店企业的需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繁重的教学工作使得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的机会减少,即使教师到酒店企业挂职锻炼,但角色意识仍不能与酒店管理人员比拟。教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差,造成理论教学与酒店实践分离,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使得高职酒店管理教学不能适应现代酒店业发展的需要。
2.教学内容不适应,人才培养与酒店业需求错位关于学校酒店管理教学的不“实用”,用人单位多有反映,学生本人也在参加工作以后深有感触,究其原因是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虽然系统性强,但不符合酒店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教学内容不合理与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缺失有更直接关系。学校有着自身的教学规律,传统的课程体系讲究系统性、逻辑性,这与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培养人才的应用性、实践性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需要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3.重技能培训轻能力培养,偏离人才培养目标近几年,随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推广,“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不少高职院校认为培养动手能力就是掌握酒店服务技能,专业特色就是实践课程的开发,于是增加技能培训,调酒、茶艺成为时髦课程,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具体体现,忽视了学生管理意识与管理能力的培养,因而脱离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4.生产型实训基地缺失,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弱化酒店服务是与人交往、沟通协调的工作,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客人的消费心理,为客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因而,生产型实训基地在酒店管理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但很多学校缺乏这一必要的教学设施,由于实训场所的局限和不充分,有的课程教学效果难以达到设计的要求。为保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许多学校开设了模拟餐厅、模拟客房,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中的确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模拟不是实景,学生所面对的是静的物,缺少酒店企业文化氛围,无法感受真实的生产环境、熟悉真实的企业管理和市场化的评价标准,难以满足实际职业技能培训和酒店企业文化熏陶的基本要求,因而成为酒店管理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薄弱环节。
5.校企之间缺乏深层次合作,管理能力提升环节待加强酒店管理教育的实践性特别强,学生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需要通过实际工作锻炼工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但酒店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酒店安排实习学生岗位的慎重。对于学生更多的能力培养,特别是管理能力培养,不是在实训室,而是在实践这个大课堂。学生的教学环节完成了,并不代表学生的能力培养就达到了既定目标。端盘子做床是酒店从业人员不容忽视的基本功,调酒茶艺训练可以丰富学生操作技能,但培养的人才不仅是熟练掌握基本的服务技能,还有更深层次的行业管理能力要求。在实习过程中,企业不愿安排学生轮岗,特别是学生实习期间接触不到管理岗位的锻炼。很少有学生受过指挥人的训练,根源在于校企之间缺少深层次、多方位的合作。
二、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酒店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离不开管理者的思维与实践。合格的酒店业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是酒店企业发展的基石,需要有从业素质、管理意识、管理思维,掌握管理的手段,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培养能够满足酒店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1.专兼并重,强化“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教师
是专业建设之本,缺乏具有酒店管理实践能力的教师,就会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国外著名的酒店管理学校对教师都有一定的要求,必备条件是要有经营酒店的经历、丰富的行业经验,甚至做过高层管理。每隔三五年,还要回到酒店企业,以不断丰富自己的经营信息,因而教学始终与行业接轨。就我国目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教育师资的现状而言,通过短时期的挂职锻炼就成为合格的酒店管理教育的专业教师,显然是不现实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采取走出校门进企业,拓展教师深入进行实践活动的渠道,了解用人单位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吸纳有教师潜质、酒店经历丰富的管理人员,作为专业课教师的补充。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大批的能工巧匠进入学校,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实行企业教师准入制度,对企业兼职教师给予必要的教学技能的培训,通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使其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单就目前来说,最简捷的方法是校企双方教师的有机结合,发挥各自所长,承担同一课程不同部分的讲授工作,满足“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使学校教育适应酒店行业的需求,培养有理论、懂业务,会实际操作又有管理才能的酒店高素质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工学结合,构建适应酒店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由于酒店行业工作实践性的特点,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按照有利于酒店管理教育的专业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专业成长的要求,突出职业的能力培养。专业课程以酒店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设计,既要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又要遵守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使其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根据不同时期设计不同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内容,注重管理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使其在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方面得到更多的锻炼与提升,实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教学变革,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同时在“学习—实践—学习”的基础上,注意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环节的设计。有的学校与酒店企业以各自的需求为依据,相互支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采取“旺入淡出、淡旺互补”方式,安排学生理论教学、校内实训、顶岗实习。既在旅游旺季时,安排学生进入酒店企业顶岗实习,由酒店安排专人进行指导,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职业技能的锻炼;淡季返回学校上课。根据酒店企业经营业务的特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小学期,这样也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岗位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就业竞争力,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三赢”。
3.注重学习环境设计,加强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是酒店管理教育成功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成为合格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前提。围绕培养目标,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应从学生入校抓起,培养学生的服务观念、管理意识。通过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使学生具备酒店“准职业人”意识,自觉按照行业准则要求自己。在校期间,除了进行必要的基础专业知识、服务操作技能的学习外,劳作教育更不可少。对于本专业的学生,学习环境、生活环境都是育人场所。日常行为规范,也应该有一定的要求。学生的教室、宿舍等环境卫生清洁与未来的工作任务相结合,学生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也应是检查内容。每个年级,承担不同的训练项目,服务与管理训练交替进行,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成酒店经理人所必须具备的爱岗敬业、善与人处、团队精神等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职业素质基础。
4.校企深度融合,突出酒店管理专业能力培养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是讲授内容的改革,更需要充分的实训设施、操作设备来支撑。在国外,酒店管理学校大都拥有自己的酒店,有的学校本身就是一座酒店。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建立一定规模、上档次的酒店作为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是不现实的。学校的专业教育资源永远是有限的,所有的实训项目都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既不现实,也没必要。最可行的方式,可以通过挖掘和整合学校、企业、社会资源,以校企合作、投资入股、招商引资等方式,建立校中店、店中校、“校店合一”的生产型实训基地,根据酒店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构建完整的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即行业认知、模拟训练、服务见习、顶岗实习、管理见习,实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通过“校店合一”的实践教学模式,把酒店的运行与管理融入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师生共同参与酒店的服务与管理,用客人的感受体验对酒店管理的要求,从管理者的角度揣测客人消费心理,从服务与被服务的模拟中潜移默化中增强职业意识、体会酒店服务的真谛,逐步形成管理者的逻辑思维,为其在酒店行业的发展奠定职业能力基础。
5.培育管理意识与管理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目标是为酒店企业提供合格的基层管理人员,重要任务就是将管理的诸要素在日常工作中转化为培养学生的教学内容,实现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培养引导,并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需要注意的是,优秀的服务员不等同于合格的管理者,重要区别在于有无管理意识与管理能力。而学生的管理意识需要培育、诱发,管理能力需要引导、培育,管理意识的培育与管理能力的提升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从笔者长期从事高职酒店管理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看,采用“组团式”实习方式,组员轮流担任见习领班、见习主管,对学生适应环境快速进入管理角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更给予学生今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如管理素质、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理论学习与顶岗锻炼,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返回学校分析、总结、提高、提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学习更具针对性、主动性和目的性,从而实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三、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市场导向;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272
自2008年教育部将本科酒店管理专业独立出来,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各高校作为独立专业发展迅速。然而,在这些辉煌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许多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一直沿袭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以理论为主,实际应用不足,毕业生不了解相关的行业标准,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因此,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根据行业标准,与行业需求相衔接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才能真正培养受市场欢迎的专业人才,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才能持续良性地发展。
1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分为三部分,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三部分组成,强调理论课程的内容;专业教学大多以理论传授为主,强调以教学大纲、教材为依据,重理论轻技能,专业课程设置陈旧,与行业现状脱节,课程的实操性与针对性不强,与行业的实际应用、市场的需求还有很大距离。在对学生“软实力”的培养方面,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的支撑。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缺乏,在行业对学生要求的职业能力培养方面,例如酒店的运营管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会计管理、心理学、参与管理、司法营销、旅游与战略管理、设备管理等应用性、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缺乏“课程群”的设置,课程之间也缺乏由浅入深的连续性,导致学生对行业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缺乏后劲,行业对学生能力的认可度低,学生对行业的认同也不高,致使很多高校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经过了大学3~4年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却在饭店的实习期结束后,选择了与饭店行业无关的保险、银行、房地产或旅行社等其他看似更体面和薪酬更高的行业。根据麦可思对2013、2014、2015三届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研数据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校教学最不满意的因素是实践与理论不相符,训练机会少,课程内容陈旧,课程与实际工作脱节,所以本科专业学生的行业职业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提升,毕业生毕业后进入本行业就业的意愿不强烈。
2以市场为导向制定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21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酒店行业的发展,全球知名酒店管理集团齐聚我国,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国际化要求越来越强,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必须针对国际化的要求建立课程观、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完善课程活动方式。
22行业发展的需要
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到科学的规范管理总结了大量的行业管理经验,也培养了大量的行业管理专业人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及客源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对行业管理的专业性及职业性也越来越高,信息化、科技化的程度也不断提升,因此,高校人才的培养机制也必须不断拓展,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必须反映行业的发展,课程体系必须反映新内容、新思维、新技术,开辟新课程,建立新体系,学生才能符合行业市场的需要。
23课程改革的需要
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主要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活动方式组成。2008年以前,我国的酒店管理专业一直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课程体系是旅游管理的一部分,2008年独立以后,也延续了旅游管理的体系,以理论教学为主,互动实践不足。但是随着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不断发展,原来的课程体系已无法适应现在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需要课程体系由单一、固定的格局转向灵活多样,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3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拓展的探索与实践
31建立完整的专业理论教学体系
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不仅是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而且是培养酒店行业高级管理人才的摇篮,因此,要求高校不仅理论教学要与职业要求吻合,在教学课程体系中,要以满足行业标准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完整的理论课程体系,使学生在领导力、人际交往能力、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围绕这些能力的提升设置专业理论课程,同时也可以通过设置课程群来拓展课程体系,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32将实践教学纳入课程体系中
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校内实训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酒店管理专业在校内实训室建设方面,应该按照行业标准建设实训实验室群。教师将理论课程的实践内容利用实验条件,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衔接起来,使学生培养第一职业感觉,实验课是理论教学体系的一个有机部分,而不是割裂部分。在校外实训基地方面,校外实训基地是学校教学体系的一个部分,是课程体系的拓展和延伸,学生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体验,将理论知识、校内摸拟进行真实化,进一步了解行业的规则和标准,切身感受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行业标准,为转变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有极好的促进作用。
33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目前,在我国许多本科院校中,酒店管理专业由于受师资能力限制,无法根据市场的需要完善课程体系,甚至有些院校只能根据师资开课,而不是根据行业标准开课。教师本身缺乏行业实践工作经验,不了解行业标准及规范,无法给予学生更多的职业经验,影响了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落实。因此,学校可采取专业教师到酒店挂职锻炼、参与行业标准培训、赴酒店考察学习、编制专业教材等方式培养师资队伍。使专业教师成为酒店专业的行家里手。同时,可以在饭店行业市场上聘请了优秀的饭店职业经理人担任客座教授或者开设客座讲座,通过优秀酒店职业经理人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完善校师资力量的不足,来弥补学生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知识的空白,同时,在课程的设计上也根据酒店行业的实际需求来进行优化和拓展。
34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构建专业课程链
酒店专业人员既是专家,也是杂家,需要具备全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我国许多本科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依然是传统的基础理论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组合,缺乏专业拓展的课程链可以深化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培养。与国外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相比,我们的课程体系缺乏课程群和课程链,如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特别强调根据市场需求与变化及时更新课程体系,从洛桑酒店管理学院2013年更新的本科课程设置来看,共开设了28门酒店管理人才能力素质相关的课程,占总学分的744%。其中有6门课程涉及财务管理,7门课程涉及市场营销方面,信息技术方面涉及2门课程,6门课程涉及领导力方面,5门课程涉及人际关系能力方面。几乎每一学期都有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际交往与领导力方面的课程,有一个完整的课程链,保证教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因此,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可以参考国外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根据市场需要构建专业课程群及课程链,不断拓展课程体系,使专业教学进一步与市场接轨,为行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酒店行业的全面繁荣,酒店行业完成了从数量扩张竞争到质量竞争的转变。伴随着酒店行业的大发展,社会上对酒店从业人员的需求量日趋增长,对高素质的酒店人才更是求贤若渴。作为高职院校来讲,替酒店行业培养大批优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对满足社会需要,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兼顾发达地区,服务高星酒店、连锁餐厅、休闲娱乐等酒店行业的专业化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酒店服务与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地方文化,懂得消费心理、熟练沟通技巧,具备宴席顾问、客房管家、一线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胜任高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的“顾问型”高技能专门人才。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一些边缘、交叉性学科的掌握也有一定要求,像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营销学、经济学等,由此可见酒店管理专业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能力培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全面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为酒店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化人才。
一、目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平时课堂上讲授的专业理论知识多,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较少,知识点没有得到很好的消化
按照酒店职业岗位工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高职院校形成了有利于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且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有《旅游学概论》、《现代企业管理》、《旅游经济学》、《服务心理学》、《饭店人力资源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康体服务与管理》等,选修课程包括:《收银管理与成本核算》、《办公自动化》、《食品营养与卫生》、《中外饮食文化》、《形体训练》等。这些专业理论课程较多,加上学校的实践教学课程较少,专任教师带的每门课规定的课时量也有限,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通过传统的讲授很难让学生掌握所有的知识。所以,导致了一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因而对专业知识理解不够深刻。
(二)相比教师课堂板书的单调,学生更青睐于使用幻灯片教学
平时教师在课堂讲授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时候,课堂板书往往使学生听的枯燥乏味,不仅书写经常花费较长的时间,还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尤其像讲授《酒店财务管理》这门里面穿插有很多数据报表的课程时,板书费时费力,而且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普遍更加喜欢使用幻灯片这样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其中配以大量丰富的文字、图片、表格、动画、音乐、视频等素材,伴随放映过程中生动直观的印象让学生感受到很强的吸引力。
(三)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不足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教师的观念、教学水平、教育功利性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的状况并不乐观。有时,我们经常在课堂中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老师在讲台上卖力的讲授理论知识,而底下部分学生有的听课的听课,睡觉的睡觉,更有甚者成群聚在一起说话。这种现象表面上看是教师对课堂纪律管理不善,实际上是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当,尤其是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缺乏互动的课堂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毫无兴趣,精神状态不够集中,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郝丹璞:试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第25卷第3期
(四)部分老师只注重课本教学,忽略了学生专业相关素质的培养,不符合酒店管理专业制定的全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全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酒店管理领域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酒店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部分教师一味讲授书本知识,仅仅通过期末考试成绩来达到判定学生学习优劣的目的,没有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法不适合培养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专业全面应用型人才,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立即投入社会工作,并且酒店企业也不太愿意接收这些没有专业相关素质的毕业生。
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一)使用案例教学法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注重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不是对理论知识的运用与操作能力。在管理类的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已经是社会公认的有效性很强的素质教育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法学院拟定实践的,要求学生在实习结束后,指导老师结合学生在企业的实践状况和学生的实践报告,对整个教学实践过程进行评估总结,后来这种方法得到了广泛运用。使用案例教学法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产生的作用有:对学习吸引力的作用,对学习收获的作用,对学习内容理解力的作用,对激发学习热情的作用,对启发学习思维的作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深刻\[1\]。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提前准备与课程知识相关联的案例,案例内容的选取最好使用酒店行业最新的热点材料,比如近期炒得沸沸扬扬的“毛巾门事件”。案例的问题设置与课堂知识点结合,让学生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锻炼他们的实际反应能力。通过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的案例教学法,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突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下案例1所示。
案例1
“毛巾门事件”
2012年3月24日,有记者卧底到某连锁酒店青岛中山路劈柴院店,发现该酒店中山路劈柴院店人员招聘不严格,清洁卫生不到位,最耸人听闻的就是店里用擦过马桶的毛巾擦杯子,始称“毛巾门”。与此同时,同样在青岛,格林豪泰的门店也被曝光使用擦过马桶的毛巾擦杯子。
案例问题:请问我们从“毛巾门事件”中看见了该酒店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案例分析:我们从“毛巾门事件”可以看到某些经济型酒店内部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用人制度不合理,卫生状况不达标,盲目求“快”的发展模式也存在较多弊端。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和门店数量,从而忽视酒店自身品牌形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所以,经济型酒店的发展不仅需要在规模上有所建树,而且在品质上也应当有所保障,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指高职院校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与预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即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 Assited Instrument,简称CAI)。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课堂上除文字、公式和语言以外,还配有丰富的图片、动画等多种信息,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今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学设备都很完善,教室都安装有电脑控制台、投影仪、幕布这些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工具。多媒体技术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信息丰富等特点极大地优化了整个教学过程,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2\]。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采用边讲边练、图象演示的多媒体教学法,通过五星级酒店的宣传资料、酒店成功经营管理的相关纪录片以及酒店业务营销广告等资料来展示所要讲授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通过课堂板书无法达到较好展示的目的,只能通过多媒体课件才能够准确生动地传递给学生。多媒体教学法增加了课堂的知识容量,提高了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法能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让抽象的知识点变得简明易懂;相比课堂板书省时省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多媒体教学法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大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
(三)使用分组讨论法。
分组讨论法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围绕教学环节中的某一中心问题,大家通过共同探索和交流分享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和相互学习的机会,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习效率的一种组织教学的方法。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全班学生分别组成不同的小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决策性的方案和建议,并在小组间进行研讨和辩论。如下列材料:一位客人在某酒店订了50桌婚宴,时间安排在2011年12月1日11:00至14:00左右,地点在该酒店的多功能厅。但该酒店突然接到市政府的一个紧急政治任务:全省将有一个近500人的重要会议安排在该酒店功能厅举行,时间是2011年12月1日8:00至10:30。本来会议时间与婚宴时间并不互相冲突,但就在会议举行前一天,会务组突然告诉饭店,会议时间可能会延长2小时,至12:30结束。试分析:此时,如果你是一位总台代办各项委托事项的服务员,应该怎么做来缓解这个时间上的冲突?每一个小组学生经过讨论形成了各自结果,每组派一名代表对小组结果进行阐述,然后各小组组长和教师共同打分,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予以加分奖励,最后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吸引学生注意力,对课堂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分组讨论法的运用,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可以在这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得到快速提高,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意识,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也有较显著的作用。
(四)使用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结合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内容,让学生扮演活动中的角色,进行现场表演,通过观察、体验,并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根据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课堂中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也可轮流扮演),设身处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3\]。运用所学酒店管理专业相关知识,自主分析与决策,以提高学生专业相关素质和实际决策的技能。教师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适当给予一定的指导,比如酒店服务人员的仪表仪态、修辞用语、感彩等方面。通过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懂得了作为一名优秀的酒店服务员如何与客人打交道,怎么样令客人满意,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从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都得到了增长,对知识难点概念的理解也得到了消化,激发了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发挥个人聪明才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结合我国酒店管理行业当前技术发展的新要求,按照工学结合的理念,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辅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工具,将讲授内容最大限度地渗透在实践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教”的尺度,掌握好学生“学”的尺度,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教与学的互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达到实现酒店管理专业全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钟杏云.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吸引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01):122123.
篇9
Abstract: Hotel Cost Control is an obligatory subject for college students who are major in hotel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otel cost control subject's characteristic and problems of college education. And it also puts up with the strategies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ecotourism teaching,tries to promote the education in China.
关键词: 酒店管理专业;酒店成本控制;教学
Key words: hotel management;hotel cost control;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6-0263-03
0 引言
目前,我国酒店成本控制不尽人意,酒店成本居高不下已经成为许多酒店利润空间缩小甚至亏损的主要原因,这决定了酒店成本控制在酒店经营中的战略意义。为了顺应酒店业的发展趋势及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酒店成本控制》成为酒店管理专业必修课程。然而,由于我国酒店管理专业起步较晚,《酒店成本控制》课程的教学与改革也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本文针对当前《酒店成本控制》课程本科阶段的教学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何在有限课程教学时间内,让本科学生掌握酒店成本的基本原理并深入学习国际国内饭店成本控制管理发展新趋势,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互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问题后,提出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以期为《饭店成本控制》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一条路径。
1 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1.1 课程教学目标
当前的酒店业竞争不再是设备、装修等硬件方面的竞争,而是酒店经营管理人员素质和经营理念的竞争。而酒店业管理人员要了解和掌握现代酒店业的经营管理和操作领域的知识,而且全面掌握现代酒店业的成本管理和实务运作能力。故本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具有酒店财务管理与控制的理念及基本理论,并具有酒店财务管理与控制实践动手能力。具体目标为:①全面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体系与结构,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特点、目的、任务和学习的基本内容。②掌握酒店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③能综合分析各大星级酒店管理中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从整体上能把握饭店成本管理的基本态势,并对成本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做出一定的判断和思考。④结合酒店业的发展趋势,使大学生了解酒店成本控制的最新动态和新理念。⑤通过课程学习,对成本控制有所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培养本科生的入住饭店的低碳消费意识,酒店管理的成本控制意识。
1.2 教学内容
《酒店成本控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酒店成本控制的概念、分类;酒店成本控制利用的手段及工具;酒店成本控制的预测与预算;酒店采购、验收、存货的仓储、发放、食品生产加工等环节的成本控制;酒店饮料、客房、能源、人工、营销等内容的成本控制;酒店成本控制的绩效评价等。
2 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适用教材严重缺乏
当前国内外关于成本控制方面的教材非常多,但是酒店成本控制的教材非常匮乏,教材建设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适合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教材非常少。现存教材一类为企业成本控制教材,内容体系多以工业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为企业控制的主要环节,理论性强,具体操作指导性弱。②适合我国酒店业成本控制非常少。与国际酒店相比,我国酒店业数量多、规模小、功能结构比较单一和雷同,单体酒店较多,集团化发展较差。但是在当前旅游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对酒店业及酒店人才提出巨大的需求,也为酒店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新要求。但现有的《酒店成本控制》课程可供选择的教材较少,尤其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教材较为缺乏。③适合实际操作的教材少。一些教材普遍存在知识体系不够明晰、理论性过强、缺乏可操作性,大多数酒店成本控制教材多偏重餐饮的成本控制,对客房成本、能源成本等方面涉及非常少。另一类教材,虽然以酒店企业为对象,并有大量的实际操作性内容,但理论指导太少,很多内容多为操作指南,缺乏系统性。以上教材问题,难以满足酒店管理专业本科高质量教学需求。可见,加强酒店管理本科《酒店成本控制》教材建设,是旅游业对酒店管理教育和旅游学科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
2.2 案例教学法缺失
酒店成本控制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在交织的复杂财务知识和酒店成本控制的实务操作中,由于教师缺乏实际经验,往往注重书本知识传授,多以理论讲述为主,缺乏生动灵活的案例进行深入讲解。案例教学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优势:案例教学可以再造现实情境,在老师的有意识地引导和启发下,学生可以根据某一理论概念或某一理论要点探索解决酒店成本控制实际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有利于增强本科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本科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本科生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成为学生们易于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应在实际教学中大量开展案例教学法。
2.3 实践教学比较缺乏
酒店管理专业作为一门科学,通常情况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对酒店管理人才进行培养,其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酒店从业人员。尽管实践教学力度在现代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得到不断的巩固和提升,但是该专业的多数学生依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积累,其实践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酒店业发展的需要。对于《酒店成本控制》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普遍存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其教学方法方面,依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在实习实践学习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明显存在不足,进一步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4 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酒店成本控制》课程内容就决定了任课教师需同时具备财务知识和酒店管理知识的理论功底,同时还需要有财务管理实践和酒店管理实践的丰富经验。只有在理论与实践能力双结合的情况下,课程教学效果才能彰显。然而,当前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老师要不只有酒店管理学科背景,要不就只有财务管理学科背景,同时拥有两者的学科背景的老师非常少,这样的师资力量为《酒店成本控制》课程教学也带来了不少困扰。
3 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措施
3.1 加大教材建设,完善教学内容
酒店,作为服务行业的典型企业,其生产的产品既是生产用品也是一种消费品,其生产加工过程中具有无形性、生产与销售同时性、产品质量具有不可逆性。其成本发生具有无形性、分散性以及可控难度大等特点。直接套用其他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理念及模式根本不适用酒店业,所以对当前教材进行加大修订力度,结合酒店业的业务特征,酒店生产、加工、提供服务等流程环节,有针对性地补充完善酒店成本控制的具体内容。教材建设应注意的原则:①系统性原则。以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基本理论,酒店管理理论为教材建设的基础理论,以星级酒店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对象为主要内容,以国际国内酒店成本控制先进的案例模式为补充,重新架构酒店成本控制教学内容。②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材建设中,不仅有完整系统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考虑融入大量的案例、课后习题。案例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媒介,习题是一种实践的模拟练习,建议每一章都设计导入案例,情景案例,课后案例分析题。③易操作性原则。涉及客房、餐饮等部门的酒店成本控制内容,教材设计需要详细,具体操作写明步骤和要求,能真正指导学生实际操作,能学以致用,在学完《酒店成本控制》课程,如果定岗实习或是上班后就能熟练运用方面和技能进行成本管理。
3.2 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3.2.1 创建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转变教学观念,试以“授之以渔”的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积极为学生创造机会和平台,展开以学生为主导的自主学习模式,具体方式可以采取:①课堂讨论法:老师根据酒店成本控制某一问题,提前布置,让学生课后收集资料,撰写课堂现场汇报总结,然后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进行现场演示汇报,并设计现场同学提问及老师提问环节,让学生作答。这种课前准备,课下学生准备材料,课上汇报讨论的授课模式,打破“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便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②角色模拟法。让学生与教师交换角色,遴选难度不大、内容比较丰富的教学内容,如客房、餐饮等成本管理教学内容交给学生,让学生模拟教师角色,根据老师事前布置的教学内容备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内容组织、PPT制作,现场授课,集体答疑等分工合作。
3.2.2 采用多样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从战略管理的高度,充分备课,收集大量现代酒店成本管理的先进理念及模式,指导学生站在酒店业发展的前沿。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契合教学内容,事前收集有关视频、图片、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料,通过教学软件制作成精美的PPT,以便在课堂生动形象地展示,创造一些酒店管理情境,加大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另外,把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网络,把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把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后,师生之间利用网络等进行网路教学和课后交流,特别是对课后习题和案例辅导,老师可以及时与学生交流,增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提高教学内的教学效果。
3.2.3 加强案例教学
酒店成本控制需要大量的会计、财务基础理论,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财务会计方面的基础知识比较欠缺,大量的成本管理方法、财务评价法,酒店成本控制基本手段需要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进行认知、理解及掌握。案例是课程内容导入、核心内容重点提示、难点问题分析的最佳媒介。以案例进行教学,可以再现星级酒店很多现实、灵活的各种状况,有利于情景教学,有利于老师理论结合实际进行讲解、剖析,提高对酒店成本控制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3.2.4 实施课题研究进入课堂的教学尝试
教学时,提出酒店成本控制中思辨性问题,热门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教师的科研活动,针对某一问题,积极提出问题,以保持“问题意识”分析看待当前现代酒店成本管理问题,做到在“干中学”、“边学边干”,能在研究型学习中提高自身信息资料收集整理的能力、论文撰写能力等。让老师在研究型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更重要地也同时促进了教师本身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3.2.5 加大实践教学
推动实施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模式,深化教学与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旅游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酒店成本控制》课程设计中适当地加入实践教学环节,如课程见习,课程实习,提高在校大学生的酒店服务管理技能。
3.3 加强校企交流合作
①走出去。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课堂,深入酒店企业进行课程观摩,见习,获取感性认识。或者成立以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科研团队,承接政府部门、旅游企业的各项酒店项目,如酒店人力资源培训、酒店技能大赛等,发挥旅游科研机构为地方企业服务的作用。②引进来。任课教师可以有计划地邀请一些旅游企业专业人士或是在星级酒店任职的学长们到课堂与本科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和经验交流,让学生了解酒店业对人才市场的需求及要求,了解酒店管理国际发展趋势。在课程教学中,根据酒店业当前的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及难点问题,如目前能源成本控制,绿色酒店管理等问题,请来酒店业企业相关人员作专题报告。
3.4 加大师资力量的培训和建设
有理论、懂技术、熟悉行业业务的高素质培训师资队伍是《酒店成本控制》课程改革发展的关键。充分发挥旅游院校在人才建设中的作用,推进旅游院校的校企结合和产学研一体化,为旅游院校建设实训基地创造条件,提高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积极从业外引进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从事酒店成本控制讲学工作,或推进旅游院校的教师到旅游企业内挂职,建立一支“双师型”的旅游教育培训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王起静.酒店成本控制[M].广州:广州旅游出版社,2004.
篇10
关键词:酒店管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在我国酒店行业界,使用实习生似乎已成为“惯例”。从专业教学上来看一可以检验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效果;二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酒店行业的发展,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从明仕企业运营来看,明仕山庄本身作为集食、住、游、娱为一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某段时期内总是存在一定的人力资源缺口,这使得学校和酒店的合作有了更好的切合和更大的互赢。
为及时跟进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等实习现状,并深入了解明仕山庄的用人情况,现将11级酒店管理学生工学结合状况予以总结,一方面检验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效果,了解酒店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方便明仕企业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决策,进一步规范人事管理,使得学校和酒店方面的合作可以更好的协调与改进。
一、工学结合情况简述
(一)实习时间
2012年9月7日—2013月3日
(二)岗位分配
本批实习学生为旅游学院11级酒店管理一、二班同学,共派出65人,其中三位同学中途因个人原因,经学校与企业协商,同意其返校,以其他的形式完成实习。现有62人,其中导游部19人、餐厅部20人、前台部3人、管家部14人、康乐部6人。
(三)调查方法
访谈法。通过深入学生宿舍座谈、到各部门询问了解的方法掌握学生实习的基本情况,也与企业领导进行沟通,了解企业对实习生的评价、对学生培养的意见建议及未来人才需求的方向。
二、工学结合总结报告
考虑同学们是第一次走出校园正式工作,心态方面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从校园生活转换到工作心态有一个适应的阶段,学校的氛围相对轻松悠闲,无压力,而实习岗位有规章制度约束,尤其是在第一月,由于旅游旺季客人较多,工作繁忙,很多同学都有一定的抱怨。通过后期带队老师的沟通协调,明仕领导的支持和改善,同学们的心态有了一个很好地调节,特别是在企业支持下开展的中秋节活动、圣诞晚会、元旦晚会及春节联欢等活动,同学们感受了企业的爱护和工作的乐趣,大大提高了实习的热情和耐性。
学生在实习岗位所反映的问题大体差不多。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1、实习岗位单一、工作强度较大。实习生活比较累,每天忙得只有上班的时间没有下班的时间,实习生的反映比较强烈。尤其是餐饮部加班情况较多,一碰到会议接待,同学们抱怨一站就是整整一天,身体很是受不了。
2、实习生受关注程度问题。同学们认为企业对他们缺少应有的关怀,比方说员工餐问题、缺少休息时间和同工不同酬等问题,这些都让学生在实习期间留下了一定的心理阴影。同学们反映员工餐较差,早餐提供的粥和炒粉(炒粉经常没有)吃不饱,午餐晚餐多是素菜(多数是青菜、豆芽、冬瓜汤),山庄附近比较偏僻买不到吃的,只能在宿舍煮点面条来改善和充饥。竹排部同学反映刚到企业分完岗位之后,导游部有一个试用期,合格才可以继续在导游部,但试用期长达十多天,这十多天没有工资,但已经像正式员工一样独自带团、独自讲解了,这一点反映的也比较多。应该缩短试用期,尽快考核,合格上岗。
3.实习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与部分老员工相处不够融洽,出现老员工欺负实习生或者主管领导言语苛刻的状况。
经于企业领导的沟通和协调,用人单位表达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1、企业领导对实习生的工作技能和学习能力给予了肯定,如酒店专业的同学分到导游岗位,存在一个专业上的不对口,但同学在学习山歌和与客人沟通方便能力较强,适应的很快速。
2、企业领导对实习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高,实习生在工作中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服务意识比较单薄,多数同学抱着服务“低人一等”的心态,缺乏工作热情,应该学会自我心态调节和意识调整。
三、工学结合状况反思
(一)企业关怀
国庆黄金周之前同学们出现的较多问题其实是一个心态的适应过程。经常加班对于现在生活条件优越的学生而说很不适应;实习生在学校生活无忧,比较习惯了被服侍的生活,一下子转身成为服侍别人的人还需要一个适应的阶段;对刚进入社会的实习生而言,人际关系真的很重要。学校间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工作中的比较复杂。实习生也许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企业的关怀是有效调整这个适应过程的有效手段,譬如在企业领导的支持下开展的中秋节活动,中秋节晚上不上班的学生全部参加,上班的同学交替轮流参加,大家一起在户外唱歌、跳舞,互吐心事,再享受企业提供的蛋糕、饮料,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愉快的氛围甚至吸引了入住的客人也加入进来聊天,玩耍。同学们反映这样的活动使得他们阴霾的心情一挥而散,有了继续下去的动力和激情。
(二)带队老师职责
身为一名带队老师,我也时刻反思着自身角色。教师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到底应该进行一个怎样的角色塑造也是学校与企业应该着力考虑的一个问题。
带队教师是实习计划的组织执行者,其工作态度和思想作风直接关系着实习质量。带队教师应明确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并以相应的行动塑造好学生与学校的沟通者、学生与酒店的协调者、学生生活的管理者和实习管理制度的完善者的角色形象。尤其在维护学生、学院和酒店等各方利益的过程中,指导教师有时处境相当尴尬。学生希望指导教师能维护他们的利益,帮助他们减轻劳动量;酒店则希望指导教师能够稳定学生的情绪,不要干预酒店的人事制度和劳动纪律;学院则希望教师能不辱使命,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这需要指导教师把握好分寸,否则一招不慎,极有可能由一个寄托众多希望的角色变成一个讨嫌人物。
我此次作为带队老师参与到企业实际管理工作中,兼任人力资源部主管。这也是考虑到校企深度合作。但是在实习工作中,带实习的指导老师工作重点是在学生实习,我主要就是上午走访导游部,晚上入宿舍询问,工作时间较为不同。同时学校很多工作也无法完全摆脱,如科研、职称评定,以及家庭的事宜,经常需要两地跑,能否可以给予更为宽松的工作环境也是学校和企业多做考虑的问题。目前由于存在诸多的问题,很多高校在酒店实习期间,不特别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对实习过程进行跟踪指导,有关教师的露面仅体现在出问题时的应急指导。但这种方法受到时空和经济上的限制,学生基本上受制于实习酒店,由此引发不少问题,学校往往难以体察入微。(作者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江,《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7).
[2] 谢苏.论旅游高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 上一篇:森林资源现状
- 下一篇:计算机硬件的基本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