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25 17:3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篇1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发展;人才培养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10-0153-03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主体。煤矿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煤矿行业发展的主题。煤矿企业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行业、企业和管理培训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煤矿行业的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安全性人才的中期、近期和长期培养总体规划,加快安全类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影响企业的诸多安全问题,真正地实现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煤矿行业的整体发展数据来看,我国从2002年到2006年发生的一次性死亡人数超过十人的特大煤矿事故高达近200起。2005年我国的煤炭总产量约为20亿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7%,但是我国因煤矿开采的死亡人数占全球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的80%左右,我国每年因为各种煤矿类事故造成的直接或间接人民币损失高达300亿元左右。由此可见我国的煤矿行业的安全水平十分低下,煤矿类企业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为了能够保证我国煤矿行业的整体安全健康发展,针对煤矿企业发展的不良状态,针对我国煤矿类企业发展的不良状态,很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从煤矿企业的安全方面人才培养提出了解决煤矿企业低安全性问题的办法,通过系统性地培养安全人才全面提高我国煤矿行业的安全

水平。

1 煤矿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1.1 近期培养中专生是煤矿人才培养的基础

煤矿企业的职工文化程度低而导致的煤矿从业工作人员的整体安全意识较差是煤矿事故发生的症结所在。我国煤矿行业长期以来受到了煤矿工人不需要知识和技术的误区所误导导致了很多煤矿企业大量招收农民工,这部分农民工有80%以上只是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地方和私有性煤矿的学历更低,这种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员难以进行集中性管理,这就在遏制和减少事故因素上带来了很大的管理阻碍。在矿井下工作的人、机器和工作环境以及矿业管理中人的安全具有着引导性和基础性地位。只有实现了人的本质安全才能实现系统工作的安全。近期培养中专生的计划是通过一段时间内培养一批具有中专生,通过基层劳动学习的方式组成煤矿安全基层管理队伍,通过培养劳动组织管理和劳动应用技术为主体,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将这部分管理人员充实到基层管理队伍当中,为夯实煤矿行业的基层管理力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中期培养专科生是煤矿人才培养的特点

煤矿类行业从手提肩挑的纯体力劳动发展到现在的矿井机械电气自动化采煤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在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效率以及设备的工作线路优化上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因此在煤矿开采的事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培养一大批具备相关知识和技术的专业性人才。这些人才要专于矿井设备的故障问题分析和排除,同时要传授给他们丰富的经验知识,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需要煤矿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开采特点和企业技术特色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队伍。只有拥有了一直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才能确保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从而实现矿井的高效开采。在近几年的煤矿开采事故当中都存在着一些本质上规律。虽然从理论上来讲这些事故都是技术上的风险问题。但是这些所谓的风险事故都是人为可控的,这些事故的发生是人造系统不良运转和运作失控的表现,这种表现在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来说是能可以进行有效地控制和防范的。如果在安全管理技术方面有一只专业程度比较高的安全管理队伍就可以避免很多重大事故的发生。在这一工作环节煤矿企业可以利用三到五年培养一批专科类学生从事安全管理工作。这部分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技术性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系数的。通过培养这批安全管理人才来掌握基层的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安全文化建设。掌握新的技术和管理技术,使得这部分管理人员能够成为同时具备管理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并将其充实到管理队伍当中。这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3 长期培养煤矿专业本科生是煤矿人才培养的关键

要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煤矿的发生就要全面提高煤矿开采的科技水平。提高科技水平的最主要关键就是提高行业生产的安全水平,将更新更加具有稳定性的开采技术引入到实际应用领域,以此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系数,积极利用先进的思想成果,同时要注重将研究出的思想成果加快市场转换和推广。进而建立全面的科学技术产业体系。通过五年到八年的时间着重培养一批本科生进行安全技术管理和风险安全控制教育。通过一系列的相关培养使得这些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安全管理和应变基本能力,使得他们逐渐成为企业高级管理人才。这对于煤矿灾害的管理和持续性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2 煤矿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及对策

煤矿类企业人才短缺的矛盾要从培养的主体上出发,同时要联合政府相关部门、教育部门和企业共同联手采取相关措施,建立多种渠道以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从培养的客观环境上来讲,要充分考虑到在校学生、社会公众和在职的员工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要尽可能大地将影响覆盖到各个监管方面。政府方面作为监管工作的主体要加强煤矿类企业的安全开采监管力度,以此保证煤矿行业能够安全健康的发展。在人才培养的方面,政府要给予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支持,多制定出有利于煤矿企业的优惠政策。如降低当地报考煤矿类院校和专业的分数要求、减免煤矿专业学生的学费、扩大该专业的奖学金范围以及提供伙食费和日常补助等,以此吸引更多的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到该专业的学习当中。政府方面还要通过制定法规规定煤矿必须要对已经从业的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以及不定期的考核和抽检。针对煤矿企业事故频发要加强人才培养中对安全性方面的培养,加大对安全工作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煤矿企业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从多种方式进行培训,重视培训的效果。对于培训对象的要求上不仅要对下井实际参与工作的员工进行培训,而且还要对临时参与工作的外来人员如科研人员和合同工进行培训。通过详细地培训来提高职工业务水平。企业自身也要充分挖掘现有的人力资源,以此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

作为培养煤矿专业人才的教育部门,要充分注重教育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教育共同筹措资金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计划,以此扩大和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工作人才。除此之外,高效还可以通过教师调动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水平,这主要针对于具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但是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这些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会存在教育的理论和实际知识脱轨等现象,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师资力量和综合水平,从而为在校老师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从而实现多方共赢的教育效果。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同社会的联系,实现产学研的相结合,优化学校的教育模式和办学结构,提高教育效率,改进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强化教育手段,为煤矿类企业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但是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培养人才的两个重要的外在客观条件,煤矿类行业的工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是进行安全性教育的主体,这要从几方面做好对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建立好良好有效的激励制度,因为每个人的需要是每个人存在的必然性,每个人的存在也都为一定的目的性所驱使,而且每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提出不同层次的需要。因此煤矿企业要根据各个层级的工作人员制定多种渠道的激励机制,使其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各种人才多元化的需要,从工作人员的目的性出发有效地引进和管理人才。其次在有效的激励管理机制下,还要改善煤矿企业的软硬管理环境,以更好地留住企业的人才,如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和信息技术的交流平台,从物质、精神以及感情人文等多种角度把握人才,以此建立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人才资源的管理应用和开发要保障煤矿企业安全健康发展,不能只重视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需要建立多渠道培养人才的体系,从政府、教育部门、企业等多方面联手做起,扩大培养人才路径,培养出更多更好更适合煤矿企业的人才,解决煤矿企业的人才缺失问题,进而保障煤矿企业安全健康的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贾逵煤矿企业在安全方面的人才培养才是解决煤矿安全问题的最根本途径,这个系统性工作需要引起煤矿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只有加快了安全性人才的培养才能真正地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性生产,推动煤矿企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志斌,马尚权,刘伟.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安全科技人才现状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6):35~39.

[2] 王书明,何学秋.我国煤矿安全投入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27):19~20.

[3] 李新娟.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研究――多渠道人才培养体系的架构.

[4] 林柏泉,常建华,翟成.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5)42~46.

[5] 张仁东.煤炭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与防范[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285~287,295.

[6] 美国煤矿生产安全监管系统及启示.http://1 f k /Read News.asp?News l D= 697,2005-7-20.

[7] 柳慧鹏,刘玉祥,阎飞.印度煤炭勘探管理体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3):23~26.

[8] 王庆军.煤炭企业人才短缺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6,(I):32-33.

[9] Romer,P.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Parti.

篇2

关键词:KAQ;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课程体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与受教育者的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结构(即KAQ)有着密切联系,课程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合理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长期以来,受凯洛夫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课程体系建设的人文性、动态性和复杂性认识还不够,体验式、探究式学习方式不足,加之教师课程改革的主体意识缺乏,使得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就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改革,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融“学、做、用”为一体,螺旋递进,强化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

一、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环境的理顺与调整

1.构建应用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结构

应用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性的,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育的层次性直接关系到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因此要明确不同层次教育属性,按照专业教育建设思想调整建设环境,理顺建设思路,从而明确不同层次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2.构建高校间协同发展机制

如果关起门来独立发展会计职业教育,势必势单力薄。因此,基于现实国情,可尝试联合一定区域内具有相同背景、目标取向和办学层次的高校组建联盟,在教学资源共享、教师互聘、科研合作、业务培训、课程互选、学生互派、学分互认等方面协同发展,这不仅有利于集中资源发展教育,也有利于会计专业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3.加强与行业企业产学研深度合作,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产学研合作是国外应用型大学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特点,也是保障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我国应用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中还相对欠缺。这使得我国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普遍不能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存在着一边是会计人才过剩,一边是企业会计人员缺口不断增大的矛盾现象。要想扭转当前的矛盾状态,会计教育就要加强与企业和事务所的联系,结合专业实施订单式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内专业教学+社会订单+企业实训+校企联合教学+就业”的培养理念。这样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才能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才能增强实践能力,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才能真正提高会计人才的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课程目标

作为教育意图,会计课程要及时反映经济社会需求,及时跟进企业,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和社会进行沟通,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以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知识结构、应用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需求。

2.课程设计

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会计专业必备的知识与能力,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符合知识论规律,能够反映会计专业的系统知识,主要方法以及时展的要求与前沿。

第一,要加强专业定向课程定位研究。应用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要注重学科知识与行业、职业领域岗位知识的互动,坚持“学、做、用”螺旋递进,培养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第二,要加强社会导向课程理论研究。满足生产实践需求决定了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社会导向性。因此,新时期应用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要摒弃传统的高校与企业的“二元”管理教育俘论,深入思考社会导向型课程理论和设计研究。

3.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有效指导课程实践,有利于完善课程理论,设计新的课程改革方案,也有利于课程实施方案的推广。在开展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1)转变教学理念

确保应用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不单纯是会计知识的传授,还关系到业务处理能力的培养和财经素质的升华,应该是由“学什么”到“怎么学”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交流。因此,课程体系建设应围绕专业进行知识构建,面向行业、企业,制定课程体系,培养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这就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开展体验式、探究式教学,坚持“学、做、用”螺旋递进。

(2)加强教学方法研究,推动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确保应用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与基础。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单纯依靠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仅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学方法也是不行的。要使会计专业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和未来岗位需求的KAQ,就要勇于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方法,尤其可推广使用PBL教学模式(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已被河北省教育厅批准为2016年度教研立项课题,本人为项目主持人)。

4.课程评价

在应用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中,要转换评价理念,改变传统的知识评价模式,构建能力和素质评价思路。改革以知识为取向的考核标准,坚持以应用为核心,兼顾能力和素质考核,形成一种方式为主多种方式为辅的考核方式。在考核指标上,设置侧重学生探究与解决问题的环节和形式,模拟真实的情景来考核学生知识应用与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考核标准、考核方式的改革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实现KAQ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结论

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设,是目前应用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的难点之一。因此,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另一方面要与企业共同探讨校企深度合作的途径和思路,确定路线图,早日培养出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KAQ会计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4(10).

篇3

【关键词】烹饪课程 实践性教学体系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179-02

一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1.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第一,针对性。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必须紧扣酒店行业发展脉络和烹饪课程的整体定位,确定烹饪课程对学生整体知识培养的目标,通过构建完善的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来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即必备的烹饪课程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促进学生练就“能力”,即在酒店从事烹饪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烹饪“素质”的培育,即对烹饪质量和技术过程的烹饪素质锤炼,培育良好的烹饪道德素质,同时,构建完善的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也有助于提高整个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适应行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

第二,科学性。构建完善的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将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强化学生对烹饪基本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构建完善的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的良好嫁接,在校内建立设备先进的烹饪专业实验室,在校外建立一些校外烹饪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学校实训室和学校外实训基地的良好功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从业素质。紧紧围绕“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立足酒店烹饪行业需求为目标,紧扣烹饪专业理论热点,实现烹饪专业教学效果。

2.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创建的思想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以人才培养工作为着力点,以现代旅游和酒店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为引领,通过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重要目标,实现与行业需求的高度吻合,同时通过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来推动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扩大社会服务功能等各项工作效能的发挥,全面推进中职教育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促进技术和管理创新,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以广西为例,中职院校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应抓住我区走旅游强省道路的有利时机,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一批共建共管共享示范实训基地的新格局。面向市场、服务社会找入口。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以获得企业和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坚持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机制,实现产学研“深度”结合,形成“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路。以项目驱动、工学结合为重点突出范例,找准中职旅游教育与酒店行业企业需求的差距和突出问题,共同实施项目建设。

二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创建的选择与定位

1.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创建的目标选择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将围绕深化“企业全程介入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现代酒店烹饪类职业岗位的技能和素质要求,构建酒店烹饪类新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开发酒店烹饪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由企业投资共同建设酒店烹饪实训基地,由此探索酒店烹饪类课程产学合作教育新模式,引领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创新发展。

2.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的阶段划分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思路,争取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建成集烹饪课程实训教学、酒店烹饪员工训练、酒店烹饪操作训练、烹饪系列服务训练功能于一体,形成一个多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除满足自身实践教学和各类培训的需要外,还可以经营一些社会培训业务,最终使之成为集科研、教育、酒店烹饪培训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实体。

三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的功能定位

在中职教育中,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技术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占主导地位。因此,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基本功能是:完成烹饪类课程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养成、烹饪类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训练与技能鉴定的任务,并逐步发展为培养中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烹饪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服务,满足酒店烹饪类各工种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体现现代服务业的特色,产学结合,资源共享。

1.教学功能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将建成更高质量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教学提供全真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从而把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落到实处,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培训功能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能力体系和学习材料。课程的实践性教学除满足学生实施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外,还可以为酒店烹饪类员工在职培训提高、转岗培训提供优质的培训,同时,还可以满足旅游管理类专业辅助人才培养目标所需的各类综合职业技能训练的功能。

四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的重点定位及方案

1.烹饪课程校外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重点定位及方案

烹饪课程校外实践性教学将加强与酒店为重点合作单位,使合作酒店成为学生进行烹饪实践、烹饪技能强化训练和职业道德培养、操作能力提高的基地。根据学生整体规模,选择就近和科学的原则形成区域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一方面体现了实训基地的全面性;另一方面,体现了专业化,共同打造高素质的酒店和烹饪类专业人才。

2.烹饪课程校内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重点定位及方案

烹饪课程校内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将承担四大功能: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甚至对外经营。教学功能指的是利用学校建立的烹饪实训室满足学生的烹饪教学实训需要。培训功能指的是利用学校建立的烹饪实训室对内对外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功能指的是利用学校建立的烹饪实训室对内对外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通过让学生开展实训一定过程后上岗对外经营,提高实训的效果和学生自身的体验满足感。

五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运行模式与运行机制

1.实训基地管理与合作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涉及多个主题,主要包括学生的管理、烹饪人力资源的投入(以学生参与为主体),酒店投入硬件建设(教学的客体),与酒店的管理思想与理念相结合进行运作,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采用合作形式多样化,为区域类大型酒店培养适合的技能、应用型烹饪人才;提供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题研究、技术开发等;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运营和社会服务等。

2.产、学、研“三合一体”运行机制

酒店在全程参与烹饪课程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分包出了自己的部分实体或功能,分散了经营的风险,增加了经营利润,提高了管理效益,其次得到了符合自己要求的人才,同时也得到学校科研、培训各方面的智力支持;学生在学校与酒店的深度合作中,学到了酒店的企业文化、提高了操作技能,可考取上岗的证书,成为“企业全程介入2+1”模式中最大的受益者,学校则可以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增加科研机会,还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六 烹饪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对策

1.酒店全程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市场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全程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如为满足酒店对烹饪管理能力的要求,增加烹饪课程管理方面的内容;按照酒店对烹饪能力的特别要求,增加特殊菜类烹饪的技术讲解等。因此,酒店烹饪人才培养方案应体现市场的需求,培养的学生符合合作酒店的需求。

2.酒店全程参与教学评价

突出酒店和旅游管理岗位技能培养,注重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紧密联系。因此,教学评价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企业是否全程参与非常重要。酒店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评价标准参考企业的用人标准,引入职业技能考评标准,实现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考证接轨。

3.酒店全程参与课程体系开发

通过与知名酒店紧密合作,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烹饪课程体系,酒店和烹饪课程教学体系体现酒店烹饪岗位技能要求,以课程形式实现了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4.酒店全程参与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校企共同合作培养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一方面,从合作酒店聘请专家、高级技师做酒店烹饪课程的兼职教师,同时还请他们参与制定师资培养规格和引进师资的方案;另一方面,酒店烹饪专业教师到酒店轮岗和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实战水平。

5.酒店全程参与顶岗实习与就业一体化建设

合作酒店可以接纳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与学校一起制定出相关的实习管理办法,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实现学生实习、就业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词】培训体系 分析 对策建议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人才日益紧缺,对人才开发与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规划。培训体系是一个企业培训资源的有机组合,是企业对员工实施培训的一个平台,是培养实现企业战略人才的持续有力的保障。进行培训体系建设,可以改善企业为了培训而培训的现象,可以避免培训的盲目性和临时性,有效改善培训管理水平,提高培训效果,缩短人才培养的周期,增加人才储备,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为了确保培训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现逐一分析培训体系建设存在的难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 培训体系建设需要公司多方的支持

培训只有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紧密联系,才能起到持久推进和改善绩效的效果,才能起到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培训体系的建设应该辅助企业实现其发展战略,不仅要着眼于当前所需知识和技术的传授,更要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培训体系建设不能由人力资源部门单独完成,它需要公司战略研究团队的指导,也需要公司各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以确保培训体系的设计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

对策建议:

(1)成立培训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为培训体系的建设指明方向,审核培训体系的建设是否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协调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成立培训体系建设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培训体系的建设实施工作。

(3)培训体系不是一层不变的,它必须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并且要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目标进行及时的调整。因此,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设置也不是短期性的,而应长期存在。

2 培训体系建设要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它模块有机结合

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培训体系的建设不能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它模块中孤立出来,而应该与其它各个模块紧密结合,也就是说,培训、绩效、人才梯队建设等相关管理制度,需要互相渗透,互相制约,共同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协调发展。

对策建议:

(1)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绩效,帮助员工分析绩效优劣的原因,并提出改善的建议和措施,提出培训解决方案,因此,将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与培训管理制度适当对接,可以提高绩效考核的效果和培训的针对性。

(2)培训是人才开发与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岗位锻炼对人才开发与培养的效果更为明显,也就是说,业务部门对人才开发与培养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某些岗位的工作职责中,就予以明确人才培养的责任。这就是岗位说明书与培训管理制度的联系。

(3)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需要进行大量的培训需求调研,在调研过程中,要参考任职资格、人才梯队建设等;反之,课程体系的设计,也能反应任职资格及人才梯队建设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要求。

3 如何使培训体系建设与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

培训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同时也要与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实现员工素质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匹配。这一体系将员工个人发展纳入企业发展的轨道,让员工在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同时,也能按照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参加相应层次的培训,实现个人的发展,获取个人成就。

对策与建议:

(1)以某一职族人才梯队建设作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试点,对职族每个梯队的人才有一个任职资格的要求,再根据任职资格的要求,设置培训课程体系。

(2)建议引进人才素质测评工具,通过测评工具对员工素质能力的分析,让组织了解员工现有能力与任职资格要求的差距,从组织的层面对员工提出培训建议;也可以通过专家对员工的考核,提出培训建议。

(3)培训需要全员参与,为了提高全员参与的热情,将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逐步推广到所有职族和岗位。

4 内训师队伍的建设,是培训体系建设的关键和难点

公司培养自己的内训师,开发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将培训工作逐渐内化,既可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建全员学习的氛围,也可以节约培训成本,提高培训的经济效益。但内训师在课程开发、课件制作、授课及平时对学员的辅导中,均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这势必对内训师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通过制度来协调内训师的工教矛盾,如何通过制度来激励内训师的教学热情,是培训体系建设的一个关键。

对策建议:

(1)在某些关键岗位的任职资格中,明确该岗位必须担任内训师。根据员工的个性特点,不一定所有的人都能肩负内训师“编、导、演”的三个主要工作,因此,内训师的工作可以表现为课堂授课、教材的开发、工作经验的交流、专业论文的分享等等多种形式,但需要有相应的考核标准。

(2)给予企业内训师足够的支持与帮扶,帮助内训师成长。主要表现在内训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上。内训师的授课技巧,除了通过“企业内训师的培训”,更多的是需要给予锻炼的机会和平台。在内训师队伍建立之初,建议成立一个内训师评选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给予内训师“编、导、演”方面的指导,并考核内训师的整体水平,通过内训师评选委员会考核合格的人,才能正式聘任为企业的内训师。

(3)在制度上激励内训师。激励主要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在物质激励上,可以表现为有吸引力的培训课酬、给予针对性的培训、提供与家庭成员一起的休假机会等等;在精神激励上,则可以通过内训师等级的评聘、品牌内训师的选举等等,来增强内训师的成就感。

篇5

关键词:高职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4-3277-03

1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高等教育教学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任务之一,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那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就尤为重要,我们在开发本专业课程体系之前首先明确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大量企业走访,深入了解企业人才基本素质、专业技能以及数量需求,明确本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群。然后针对职业岗位群进行深入解剖,从中提炼出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以适应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为主要依据进行课程体系构建。通过聘请行业、企业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对课程体系进行反复论证,开发出具有行业特色,符合高职实际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课程体系。

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现状及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全球信息网络化,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从事网络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网络软件开发、测试,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获取信息的工具。

3 职业目标及岗位群分析

3.1明确职业目标

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大量、长期的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基本素质、专业技能以及数量需求,最终将培养的毕业生的职业目标定位于面向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的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的流程如图1所示。

3.2 确定岗位群及核心技能要求

在完整的面向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的工作过程包括了售前、售中和售后三大阶段,每个阶段对应的岗位群、岗位职责和所要求的核心技能有所不同,但有许多共性,具体如下。

3.2.1工作过程:售前阶段

工作岗位:售前工程师;售前技术支持;系统工程师。

岗位职责:跟踪和挖掘客户需求,完成方案编写、投标、产品选型、售前交流、售前测试、客户引导、产品演示等销售支持工作,协助项目经理协调管理客户关系。

核心技能:有较强的口语表达力、沟通协调能力、项目组织能力; 较强的网络方案规划、设计和方案撰写能力;熟悉国内外主流网络设备厂商产品的最新应用。

3.2.2工作过程:售中阶段

工作岗位:系统集成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测试工程师。

岗位职责:制定合理的网络架构和网络解决方案;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技术交流及研讨,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完成系统集成项目中的设计、实施、测试、维护等工作。

核心技能: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熟悉各类网络主流技术,精通国内外主流网络产品的配置、优化与测试;能熟练搭建主流服务器,并对数据库、服务器进行优化。

3.2.3工作过程:售后阶段

工作岗位:网络信息管理员;运维工程师;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

岗位职责:及时对客户提供维护管理技术支持,并为客户提供相关培训;对网络监控进行分析为客户提供故障诊断和排除以及网络优化设计;分析评估安全漏洞,并制定相应安全管理策略。

核心技能:具有良好的文档撰写与培训能力;熟悉各类网络监控技术,具备网络故障的分析、判断、解决能力;熟悉主流网站开发技术,能对网站进行维护、更新、升级。

3.3人才培养质量要求

本专业的职业目标主要定位于每一岗位群中要求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及较高技术应用能力的高、中级职位。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也是紧紧围绕着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过程中需掌握的核心技能。

5 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撑

1)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队伍

无论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应先行一步。因此有计划、有目的让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为教师创造对外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成立工程团队,多做工程,多做项目,通过项目锻炼教师实践技能,这样才能造就一支真正适合高职特色的师资队伍。

2)深化产学研、为专业发展提供可靠依托

产学研结合要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定位,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按市场规律推进产学研的多赢局面,充分调动企业、行业参与人才培养、支持学校教育的积极性,使双方保持长期、稳定、健康的合作关系。

3)突出高职教育中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很大的不同就是要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并在这些实践环节中高度重视职业道德培养,按行业标准组织项目实施。突出我国高职教育优势,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鼓励学生参加国际认证。

将行业认可度高的国际认证的配套课程引入到专业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参加CISCO、Microsoft等国际认证考试,通过大规模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认证,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保障学生的就业质量。

6 结束语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于2006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我院的“1221”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高职教育近十多年摸索出来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新路子。我们在“1221”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开发了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相信这篇文章对其他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圣良.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6(35): 14-15.

篇6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财经,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一、注重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职业转换能力的原则

(一)培养目标。高职财经类专业一定要在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动态制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主动契合新兴产业和先进技术发展需要,动态保持与现代财经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相结合,培养社会紧缺人才。

(二)教学计划。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按岗位群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改革,制订特色教学计划,形成一套内部体系完整、外部关系协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计划,从必备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竞争能力、职业岗位技能方面改革计划内容。

(三)教学内容。根据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选择契合的教学内容,动态安排授课环节。做好学生实习及就业的相关工作,推动专业建设,形成以培养适应需求为特色的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全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成财经类法规库、案例库、配套电子教案及课件,努力提高特色财经类专业教学效率。采用案例教学法、研究性讨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提升教学质量,能够做到资源共享。

(五)教学评价。摒弃传统、落后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在教学计划、大纲、教材、案例、方式方法、作业等系列问题上建立独特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做到从重知识考试转向重能力考核,充分利用实际企业真实资源,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的评价指标。

二、树立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的开放性原则

高职院校财经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是未来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重点考虑的问题,关键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特色鲜明、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代表着教育和经济两个不同的利益体:企业是经济利益的主体,院校是教育利益的主体。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利用企业的资金、设备、生产管理优势,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实习及就业机会;引进优秀的企业一线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满足专业教学的需求,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进度。企业则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产生广告宣传效应,依靠职业院校知识优势,获得相对优越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要与企业、行业相结合,要调查、分析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对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需求,并把这种需求转化为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同时,课程建设是否成功,能否实现培养目标,也只有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才能得到最终评价。

高职财经类专业应注重校企一体化建设,依托岗位,设计课程,提倡多证,以赛促学,形成融教学、培训、评价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现代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原则

财经类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将走向公司、企业等一线工作岗位,并且中小企业单位居多。事实表明,专业知识扎实、计算机水平较高、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更能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在工作单位职业发展也较快。对学生工作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是实践技能和工作经验,用人单位比较赞同专业开设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财经类专业往往更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动手能力培养。然而当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就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所以要求我们需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程体系设置时实践性学时应该不少于总课时的50%。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发法,研发“工学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情境教学,通过项目具体开发流程的讲解,带动学生掌握课程的核心要领,达到知识、技能学习的螺旋式上升。在构建课程体系和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根据不同专业领域真实工作需求,精选相对应的课堂内容和教学形式。如会计和税务等相关专业,应根据国家会计准则的变化和最新的税费政策等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无论财经类的哪个专业,要想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将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更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要勇于接收新的知识、技能点,把最新、最适用的知识、技能运用到课程体系建设中。

四、素质优先原则

企业一般很注重员工的综合职业素养,对员工职业素养具体要求涵盖:做事踏实细心、严谨自律、有条理性;工作积极主动,积极上进;为人正直,原则性强;责任心强;认同公司文化、讲诚信;能吃苦耐劳;独立性强。具有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沟通协调和表达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团队协作和管理能力;具有分析和决策能力;具有良好的执行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通过教育,使高职学生,尤其是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品质,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保证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高职院校应对素质教育课程提出更鲜明的要求, 规定必修的课程及学时,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充分体现,开设特色课程。

五、充分利用实训教学系统,实习实训环境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原则

我国高职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学生的自主性欠缺,学习相对被动。因此,课程体系建设不仅要考虑教师的讲授,更要重视学生的实践,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财经类课程在课程建设中应多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充分运用校内高仿真模拟实训室,配备与企业实际工作高度对接的配套教学软件。实训室按专业核心能力训练要求与特点整合资源,提高实训室综合利用效率,发挥实训室应有的效能。总体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按财经实践工作岗位设置,在教学中,应以实际案例作为教材,以实践操作为教学的主体内容。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拓宽专业适用性,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编写或选用模拟实践教程时应结合企业实际。用直观真实的原始单据等进行相应业务实践操作。使学生对财经工作的全貌有清晰直观的了解,使学生有置身企业真实业务环境的意境,最终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为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师资培训等要求,应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尤其是紧密型实训基地,可在顶岗实习、课程体系建设、教材编写、师资培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六、重视师资培养,打造锐意进取、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学团队原则

(一)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专任教师应全部具有财经类一线工作经历,专任教师深入教科研工作,主持和承担完成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各类期刊发表有较高影响的论文,积极参与教师类技能大赛,多与同行院校教师进行互访,提高课程建设的能力。教学团队注重把握专业培养目标,达到教学内容与自身素质的双重协调。形成一支从观念到行为的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团队。教学上体现实用、高效,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

(二)形成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兼职教师队伍。外聘专家应全部来自于企业一线,具有财经类专业技术资格,积极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参与专业核心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毕业设计辅导及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等项工作。积极引进企业相关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外聘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水平进行具体的指导。引进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专家作学生的客座教授,不定期为教师、学生讲座。

高职财经类专业往往是专业性、技术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专业综合性、基础性作用日益显著,财经类人才,尤其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短缺日益严重。培养人才的核心工作之一是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必须做好的系统工程来抓。特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人才的培养过程,培养过程的核心是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其实施方法。从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把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在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上,正确把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明确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并坚持正确的原则是高职院校顺利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孙海泉,吴优芬.浅谈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依据和原则[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6:30-31+34.

[2]陈哲.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原则与实践[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108-109.

篇7

校企合作顺应了时代潮流,改变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是提高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职业教育模式。酒店管理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有一定的基础,各中职学校、高职院校都摸索出了很多合作模式,但校企合作的效果并不明显。学生毕业后依然需要酒店进行二次加工,重新培训,并没有真正实现院校培养职业能力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笔者认为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院校或酒店管理专业团队无法根据人才培养需要自主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由于我国酒店业的迅速发展,酒店管理专业多年来处于卖方市场,因此很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行政干预的现象,合作企业的选择带有一定的指令性,院校或专业团队无法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选择合作企业,常常出现酒店的条件与校方的合作需求并不相符。比如校方的人才培养是面对高星级酒店培养人才,而合作酒店并没有达到高星级的档次,经营理念陈旧,无法给予学生最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再如,酒店管理专业既包含餐饮人才的培养,也包括客房服务等其他领域人才的培养,但合作酒店存在着餐厅外包甚至没有餐厅等功能不健全的问题,使专业实践条件严重缺失,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第二,合作企业缺乏大酒店人才观,重用人而轻育人。由于我国酒店业发广西教育展良莠不全,很多酒店重用人而轻育人,酒店参与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多的是培为己用,时刻提防学生跳槽,因此不愿为学生的培养付出更多。企业与院校的合作更多是为了解决自身用人的需要,学生的顶岗实习安置变成酒店使用劳动力的形式之一,企业只是在接待实习生时开展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训,但基本是本着够用为主的原则,不愿为学生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并有序地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缺乏系统的培养。第三,缺乏政策的引导,酒店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尽管我国开展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已有多年的时间,但由于缺乏政策引导,合作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并不高,育人的任务还是校方在承担主要的工作。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也不例外,由于酒店迫于经营目标的压力,参与专业建设的力度非常小,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改革的专业建设工作还是校方自己闭门造车,没有把企业的资源融合到课程资源建设中,没有把企业的项目、工作任务真正引入到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造成所教非所做,所学非所用,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快速适应酒店各岗位工作。

二、酒店管理专业基于校企合作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策略

高职院校发展到今天,应该说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对校企合作培养酒店管理人才也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校企合作共建教学资源、开展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共识。然而,院校培养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始终无法与酒店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成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瓶颈。要想突破这个瓶颈,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寻找突破口,才能在中高衔接这块新的试验田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选择具备大酒店人才观的酒店开展合作

合作企业的人才培养观与投入程度是校企合作开展职业教育人才的关键。当前,由于我国酒店企业的发展尚不均衡,再加上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很多酒店普遍缺乏大酒店人才观。合作企业的合作诉求点更多是为了解决自身酒店用工紧缺的困境,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关注顶岗实习的安置及毕业后的服务承诺,而很少就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培养平台的建设、培养质量的评估与校方进行深度的合作,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流于表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大打折扣。具备大酒店人才观的酒店往往对酒店自身的实力更自信,也更认可人才的良性流动,他们相信只要酒店具备一定的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最终会成为高质量人才流动的终点站。因此这样的酒店往往更重视人才本身的培养,能根据人才能力结构的需要对人才的培养进行系统地规划并系统地实施,与这样的酒店合作无疑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早的外资品牌酒店往往比较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比如上海虹桥元一希尔顿酒店,酒店为每位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按计划在不同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当员工处于一线服务员时,除了进行必要的服务员操作技能与素质培训外,还安排了主管一级的技能与素质培训,使每个员工都成为酒店的储备人才,把培训工作做到用人之前,一旦管理岗位出现空缺,就能马上从一线员工中提拔补岗,而员工由于接受过主管级的技能与素质培训,也很快适应了主管岗位工作。希尔顿集团深知酒店人才流动是必要的,因此在进行员工培训时并不担心员工有朝一日会背叛企业,即使有个别员工离开酒店,相信会有更好的员工补充到酒店当中。希尔顿酒店集团旗下酒店的人才低流失率很好的证明了这点。与这样的酒店开展校企合作,学生才能得到有计划地系统地培养,其培养质量自然也容易得到保证。因此,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开展校企合作进行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时,应选择具备大酒店人才观的、符合本院校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酒店作为合作伙伴,才能确保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遴选校企合作代表,架起校企合作沟通的桥梁

校企合作推行多年,合作效果始终没有达到预期甚至大打折扣,很大一个原因是校企间沟通出现了阻塞。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学校并没有完全知晓,尤其是我国酒店市场发展迅速,对酒店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发生变化,学校与企业的沟通更显重要。要想保证校企间沟通的顺畅,就需要学校和酒店双方都遴选能真正成为校企沟通桥梁的代表。笔者认为,校方应该选择有行业工作经验的,熟悉酒店服务与管理流程,了解酒店人才素质与能力要求的专业一线老师作为校企合作的代表,才能把合作酒店对人才的需求传递到专业教学团队中,从而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规格、人才质量标准并制定合理的评估体系。而酒店方则应遴选了解人才培养规律,熟悉教育行规的员工作为校企合作的代表,才能结合学校教育规律把酒店的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行业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

(三)校企互动,共建中高职衔接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中高职衔接具有培养期长,学生可塑性强等优势,制定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有计划地进行人才培养,才能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当前很多院校与酒店企业在进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过程中,与合作企业衔接不够紧密,制定专业课程体系时更多是根据自身的师资队伍状况或根据学院教学条件制定出来的,开什么样的课程更多的是看教师团队本身能不能胜任或有没有足以支撑的教学条件,而不是根据酒店人才能力结构和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来制定,因此所制定的课程体系没有能完全体现用人企业的人才能力结构要求,造成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能力结构与用人企业有不少的差距,酒店在用人时还得重新进行培训。当然,也有些院校非常重视企业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参与,但由于企业本身有自身的经营管理压力,往往无法深入地参与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造成虽然课程体系中有企业的影子,但实施过程中又无法完全把企业的理念与要求贯彻其中。因此,要想提高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双方应相互理解,校方要理解企业人员参与到学校共建课程体系的难度,主动做好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走进企业让企业对课程体系做加减法、做选择,完善课程体系。而企业方也应当调度本企业人力资源,结合酒店各岗位工作操作流程,结合酒店各岗位人才能力结构要求对校方的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让校方所制定的课程体系更能体现行业用人标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只有校企双方互动起来,才能建设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提高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四)加强行业指导作用,共建中高衔接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和评估体系

篇8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土木工程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150-02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国家已投资4万亿元进行建设,除此之外,“十二五”期间,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为7万亿元,公路投资约为6.2万亿元,高速铁路投资约为2.8万亿元,地铁投资1万亿元以上,城际轨道交通4000亿以上,加之已建大量工程维护、管理等,建设规模之大、人才需求之大均是空前的。工民建、道路工程、给排水、海洋工程、水利工程等土木工程类专业就业率多年来一直名列前茅[1]。因此,如何培养应用型土木工程类人才、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适应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土木工程类专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样也是每一位土木工作者所面对的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式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大部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从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升格而来,由于其地理位置偏、特色专业少、师资力量小、科研能力弱、办学历史短等现实问题,与资深重点本科高校相比竞争力稍显不足,这就导致了多数新建本科院校转变为以培养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为办学目标。因此,调查研究新建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鉴于土木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的重要性与亟待解决性,该文基于对江苏省徐州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和常州工学院五所高校的实证分析,作出对新建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报告。

1 问卷调查的全面性与严谨性

该文旨在掌握江苏省五所高校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系列改革和探索,从学生的角度来了解人才培养方案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需求,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性建议,从而达到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目的。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12月21日至2015年4月11日,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网络咨询以及网上查询等形式,其中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均来自网络调查各高校官方网站的最新数据,并且问卷采用网页版、电子版和纸质版三种形式。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发现,问卷共发放400份,回收361份,回收率90.25%,其中有效问卷329份,无效问卷32份,有效率91.14%。

本问卷调查的调查对象主要是江苏省徐州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和常州工学院五所具有一般性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在校大学生群体,填写问卷的学生均为本科在读,其中本科一年级135份(41%)、本科二年级95份(29%)、本科三年级60份(18%)、本科四年级39份(12%)。

由于数据并没有单独集中的问题,即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和体会处于不同的视角和高度,使本次调查更加全方位、多角度。另外,在校大学生对所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切身的体会和认识,也使得本次调查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真实性。

本次问卷主要调查该五所新建本科院校在土木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进行的一系列创新和实践,重点研究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体系建设。以学生为主体发放调查问卷,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方向、校企合作、课外培训等方面提出30个问题。

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建议

2.1 课程体系建设

土木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是继续深化教学体系改革,并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一个符合当今社会科学发展和实际生产需求的教学体系。根据江苏省五所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对其课程体系中各类学科学时分布进行了平均值统计,其中公共基础课占总课时的42.20%,专业基础课学时38.70%,专业课学时14.90%,课内实践学时4.20%。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时较多,专业课学时较少,而专业实践课学时最少,仅占总学时的4.2%。在课程安排上,仅有48.33%的大学生认为基本合理,距离理想的课程体系设置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该文根据土木工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对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先进性,努力建设多样化教学平台,包括以三大基础力学课程为主的公共基础课程教育平台、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主的土木工程类专业基础课程教育平台、以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为主的专业选修课教育平台以及体现各专业特色的跨专业选修课教育平台[2]。

(2)加强实践课程教学。加强对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通过实践教学,建立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体系,认真做好对大学生实践的管理,并对平时实验、实践、实训进行量化考核。

(3)加强教学的软硬件建设。首先,加大对教师教学硬件建设的投入,按专业工程技术能力的模块来规划实践教学基地,创建仿真、模拟等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工程技术教育环境。其次,在教学软件建设上,加大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工程技术教育素质。

(4)建立与社会实际沟通的专业工程技术教育训练体系。以培养应用型土木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经常组织大学教师深入工程生产第一线,研究用人部门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要求,并按照这些要求来进一步制定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积极与企业联系,努力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加大与企业产、学、研的合作力度。最终形成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课等课程群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3]。

2.2 教学体系建设

应用型人才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如何办出特色并且提高教学质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成功的关键,而理论结合实际教学是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体系建设方面,该文着重分析了问卷调查中在校大学生所反馈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64.74%的大学生认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生自身积极性不高,而55.29%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方式为单一的授课型教学,很难产生师生互动的环节,说明教师在课堂教学方式上过于单一,从而使课堂质量有所下降。通过统计大学生最喜爱的教学方式得到如图一所示分布。

从图1中可以发现,58.66%的学生偏向于实践教学,54.21%的学生选择启发式教学,所占比例较高,传统式教学仅占19.76%,可见大学生并不能在传统式教学中汲取更多的知识。针对这种情况,该文给出以下建议。

(1)增大大学教学中实践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的比例,但是由于应用型人才以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生产一线问题的高级实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而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训时间和合理的组织安排,不易实施,详见下文分析。

(2)减少传统式教学在大学教学方式中的比例。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易解决实践教学时间短和要求高的问题。因此,可以转变思维方式,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并保证在学生有充分学习时间的情况下,减少理论教学学时。

(3)改革教学方法,力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行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不断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3 教材体系建设

教材也是成功的应用型人才模式的一项重要因素,好的教材不仅要满足学生知识的学习,还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该文结合五所高校大学生对教材评价的调查分析得出:仅有35.26%的大学生认为教材知识内容全面,可以适应时展需求;54.10%的大学生认为教材内容一般;10.64%的大学生认为教材内容不全面。有大约64.74%的大学生认为所用教材内容一般或是不全面,知识点杂乱,不适合将来发展需求。说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材体系建设上,应注重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加强精品教材建设,扩大知识面,知识的更新应该紧随建筑业发展的前沿。

2.4 师资体系建设

人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如果想培养应用型人才,师资队伍是关键因素。因此,以人为本应是高校办学的根本理念,是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和根本点。该文通过对五所学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21.58%的学生对高校师资队伍表示满意;45.90%的学生对高校师资队伍表示基本满意;13.68%的学生对高校师资队伍表示不满意;18.84%的学生对高校师资队伍表示很不满意。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大学生对高校师资体系建设比较满意,但是仍有约32.52%的学生对高校师资队伍不满意。因此,应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结构的调整,全面构建具有专业工程特色的师资队伍,即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来满足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工程一线技术人才的要求,尽力将师资队伍建设成开放与流动相结合的系统。

2.5 实践体系建设

实践体系建设在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使新建本科院校土木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和改革适应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要,应突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与学科特点相结合,以目标培养和能力培养为主线,全面构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训实习教学体系。鉴于实践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该文结合高校实践课学时学分分布作出相关性建议,高校学时学分分布表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高校实践课学时学分比例严重不协调,实践课学分约占总学分15%,而实践课学时却仅为4.2%,据此,该文给出以下建议。

(1)应用型实践课教学平台的建设。建议分别在学科基础阶段和专业学习阶段等建设相应的实践实训平台,并加强学生通过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独立,却又能有机结合,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2)提高专业实践课比例,增加应用性强的实验课程比例,以此来提高学生兴趣,并注重学生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

(3)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建筑产业发展趋势的角度出发,与地区建筑特色相结合,并满足学校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大致要求,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3 结语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土木工程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对自己所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可以接受,并且能从中学习到自己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但通过调查问卷也反映出一些信息,超过半数的在校大学生认为高校在人才培养的时候只是一味的重视基础理论教学,而忽略对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所以作为一名本科生,在增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实践、合作能力;而新建本科院校要做的就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学习的平台,这样才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栋梁之才。希望该调查报告可以为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发展中尽到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组成部分;课程体系的动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1-0066-04

作者简介:丘滨,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一、课程体系的地位

课程体系及其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课程体系和本科院校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图1表示了高职院校的学校教学工作体系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校教学工作体系由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构成,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职业能力需求来决定课程的设置,再由设立的课程来建立课程体系.本文的课程体系即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一门课程,由于“一门课程”中实际包含一个体系,在以下的论述中将会鲜明地体现出来。

二、课程体系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系

从学校的教学工作体系来看,其工作的内容就是实施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首先应与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准确定位;课程体系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支撑,是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职业岗位的某一能力需求来设计,以实现这一能力需求为目标的工具。实施课程体系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达成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目标,以适应区域和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三、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

课程体系包括: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实验资源及建设、考核体系、师资及培训计划、课程交流,等等。以下就课程体系的各组成部分作一论述。

1.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起到总揽课程全局的作用,它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某一职业能力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编写,包括具体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能力要求,教学方法与考核模式等,其组成部分包括:

(1)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论述本课程在专业培养过程中的定位及其作用,课程的任务;本节的论述在课程教学大纲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2)教学目的和教学设计。教学目的是以行业中典型工作过程中的任务为基点,对课程内容进行选取组合,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结构,使学生通过课程教学达到预设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项目标:①能力目标——根据专业工作的某一项能力需求而制定的目标。如某一专业的信息处理能力目标是:具备信息的表达、处理、获取、交流和保护信息安全的能力;培养信息的加工和、应用软件的运用和简单程序开发的能力。②知识目标——根据专业工作所需求的知识基础以及实现能力目标所需要的知识而制定的目标。如某一专业的信息处理知识目标是:具有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掌握操作系统及字表处理软件的使用知识,掌握网络应用知识、及信息安全措施,具有使用和操作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知识等。③素质目标——根据专业工作所需求的素质而制定的目标,往往具有共性,如某一专业的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烈的专业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胆略以及与人和谐共事的协作精神,等等。这些素质目标对于其它专业也是适用或可以借鉴的。

教学设计问题:教学设计是实施教学活动的第一步,包括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教学活动的种类、教学活动的总体与分项目标、教学策略的使用、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的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方面,应当体现专业教育的特点,并考虑到课外实践环节的设计。

(3)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按概念、原理、技能等几方面进行系统分类,理清教学内容中知识的线索、分布情况,并将教学内容作为教学大纲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出主要知识点、教学要求等,以便执行者具体操作。

(4)各教学单元的重点、难点。系统的教学内容都有重点和难点,对重点、难点的把握与处理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教学大纲中应指出各教学单元的重点、难点,以方便教师深入分析和领会教学内容的中心思想和整体结构,找到突破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顺利进行重、难点的教学。

(5)课程实践环节。是为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实现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必须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和认真组织实施。

课程实践环节主要体现在课程的实践项目设计,目标是定位在培养“专门人才”,在知识、能力结构方面,从过去比较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转变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通过实践项目的实施,由传统教育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6)学时分配建议。教学大纲中应有针对教学内容的学时分配建议,作为教师实施教学过程的参考。

2.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之本,是一切课堂教学工作的源泉,教材(包括教辅材料、实训教材等)的编写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写出一部起点高、好用、实用的教材,对于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材的编写应从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及内容出发,体现先进性、前瞻性、聚优性,应当融合各学校课程教学的成功经验,全面、系统、深刻地体现专业思想,充分考虑学习规律和阅读心理,并灵活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原则及其研究成果和经验。

3.实验资源及建设

实验资源及建设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实用性人才,职业技能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地位,需要有系列的实践教学环节及资源来保障。实验资源包括实训基地及实验项目的配套设备建设。实验资源的建设也是高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4.考核体系

课程体系中应包括考核体系,包括知识及能力考核方式。考核体系的设计应根据课程的教学目的及现有的教学资源及教学实施程度来进行。

5.师资及培训计划

教师是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执行人,师资的质量直接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因此,师资及培训计划应列入课程体系建设之中。培训的方式有学历培训、教研式培训等。培训的能力目标有:课题选择及设计能力;教学过程操作和调控能力;数据获取及处理能力;论文撰写和发表能力,等等。

6.课程交流

课程交流是课程教学信息的交互流通和传递。课程交流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增强教学信息的透明度及反馈速度,进而增强课程活力,提高教学质量。交流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除传统的面对面等沟通方式外,基于WEB的课程交流平台是课程交流的一种高效实现方式,无时间、距离限制,方便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本校与外校的相互交流,也方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四、课程体系的建设与评价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人力及物质资源的耗费等因素;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正如前文所述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及教辅材料、实验资源及建设、考核体系、师资及培训计划、课程交流等六个方面,需要建设者们精工细作,通力合作,才能建设一个科学合理、实用高效的课程体系。

在整个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成型后,应当有一个评价的程序,以鉴别课程体系质量的优劣。对于课程体系的评价包括:评价的目的(为什么评价)、内容对象(评价什么)、程序方法(怎样评价)、评价者(谁来评价),等等。评价的核心就是考察所建设的课程体系及其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规划所要求达到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的因素,即年龄特点、学习心理与规律等。

五、课程体系动态建设的理念

课程体系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工程。在课程体系的使用与实践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需要回应和修改。知识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等因素的变化,也应当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出来,由此而派生出来“课程体系动态建设”的理念。以下是关于这一理念的论述。

1.必要性

当今的信息社会,知识爆炸,技术领域不断推陈出新,而社会前进的步伐必然要反映到人才的需求上来。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要注重职业与社会需求的变化,一切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思想意识都必须打破。此外,在整个课程体系建设基本成型后,通过对课程体系的评价与使用实践,获知不足部分,或修补更改,或重启其中某一部分的建设。鉴于上述两点,“课程体系动态建设”的理念即由此而推出。所谓课程体系动态建设,就是因应职业与社会需求的变化,随时调整、修改、补充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各组成部分都处于一个动态建设的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等教育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上面的论述也直接体现了课程体系动态建设的必要性。

2.可行性

当今信息社会资讯发达,行业的发展状态、需求、最新的教育观念等都会通过平面媒体、电子媒体等手段迅速地传播,书刊出版业繁荣似锦,网络资料如信息海洋,利用现有的各种资讯手段获取课程体系建设的有关信息及资料,进行课程体系动态建设是完全可行的,关键是要树立“动态建设”的理念。

3.普适性

事物的普适性源于事物的共性和规律,课程体系动态建设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事物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各学科也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前进,即使是基础类课程,十年前与十年后的情况都会有相当程度的改变(例如信息技术现在已强力渗透到包括基础类的所有课程体系中),某些应用类课程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的今天,大学的任何一个专业仍然在使用上个世纪70年代的课程体系,是难以想象的。任何一门课程,只有采取动态式建设课程体系的模式,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课程体系动态建设模式适用于所有课程体系的建设。

4.先进性

课程体系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及社会行业用人需求为目标,以解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为出发点,让他们掌握最新、最好的技能及方法。达成这一要求,最终归结为课程体系的先进性问题。只要掌握“课程体系动态建设”的理念,把课程体系建设定义为一个连续循环的流程,不断进行符合企业及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内容的开发及建设,就可以使课程体系永葆先进性。

六、课程体系动态建设的问题

在高职课程体系建设中,应用“动态建设”的理念,密切关注与本课程体系有关的信息及其进展,使课程体系建设与以下的几个方面相适应:

1.课程体系建设与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相适应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启动较晚,课程体系建设应当吸纳国外高职教育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如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值得借鉴。同时,国内一些先进院校的成功经验也值得学习推广。课程体系建设一旦与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接轨,将全新的思想、最新的理念、创新的办法应用于课程体系建设,必将提高教学效率,使毕业生更为适合社会的需要。

2.课程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高职课程体系是社会需求和高职教育紧密结合的纽带,是教学工作适应社会需要的关键环节,课程体系尤其是专业课程体系,若与经济发展脱节将无所用途。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行业和当地经济建设需要设置专业,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内涵,构建与就业岗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及专业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课程体系建设与能力本位素质培养相适应

由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职业技能、学生素质也随之成为一个变化的指标,与之相关的课程体系也要因应变化,如某一部分职业技能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而需要改变,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因为时代或经济大环境而发生变化等,课程体系就应随之跟进调整,以变应变,才能使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与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符合各行业及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篇10

关键词:应用型;项目化;课程体系

0引言

高等学校的改革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与行业发展需求需求相适应,与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相适应。因此,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要进行改革创新,部分院校的研究性培养模式由原来的研究型向应用型转型。在以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同时要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课程体系的设置。所谓课程体系,就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按照不同的课程类别进行排列,课程门类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么样的知识结构。

1应用型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课程体系设置中实践学分的比例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最早开设在研究型大学里,而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科学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所以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倾向于偏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在专业课学时的设置中,基本都是纯理论教学,没有课内实践;而在集中实践环节,多数高校的实践学分站总学分的10%左右,表1是中山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①,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7.8%。应用型本科院校里面,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加强实践性,技能型课程体系建设。同时相应的增加实践课教学的学分的比例,表2是齐鲁理工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2015版)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22.22%(不包括课内实践学分)。但是由于目前高校“双师型”师资缺乏和部分高校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虽然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上,基本还是倾向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的设置。

2政治学与行政学项目化课程体系设置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就要加强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而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是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训练具体技能训练的项目,并根据项目组织原则实施教学与考核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设计。课程项目化,立足职业岗位要求,把现实职业领域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并与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相衔接,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课程模块,每个项目下设有项目目标、项目引入、具体学习任务、模拟实训、拓展阅读、案例分析和思考练习等环节。进而有机地构成与职业岗位实际业务密切对接的课程体系。国内有些高校在政治学与行政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上设置基层治理和行政管理实务两个方向的课程。

3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为了保障项目化课程体系顺利实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加强以下措施:

3.1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适应时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但同时也受到教育思想观念的选择和指引。应用型本科应着力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适应面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紧密联系行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课程体系的设置对应的职业能力要和行业需求能力对应,要加强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建设,通过项目化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技能的训练,来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3.2加强项目化课程体系师资建设

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在项目化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中,同样也离不开双师型教师的教学,加强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是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就要大力引进具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同时大力提倡专职教师利用寒暑假去企业锻炼,提高教师的行业实践能力。

3.3加强项目化课程体系教学基地的建设

为了保障项目化课程体系顺利开展,必须要加强项目化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类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中,要考虑实习基地的建设的全面性和发展性,还要考虑实践基地与当地的政策经济发展密切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中,加强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政府、企业和学校共建课程,共派教师,共同开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为项目化课程体系顺利实施提供更好的实习平台。

参考文献:

[1]王静茹.构建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教学体系[J].教育现代化,2012年2月(上半月):168-169.

[2]丁瑞雪.浅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J].理论观察,2015(10):112-113.

[3]尹宁伟.台湾地区科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考察与启示木———以台湾地区6所科技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15(6):69-74.